KR6e0071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第三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撰別行疏
圭峯草堂寺沙門宗密述隨疏鈔
[003-0256c]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別行一卷」


【△第四釋經名題大方廣佛至一卷於中二先解
總題後明品目總題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品目
即所宗之玄妙以總該別故存總名。
○鈔第四釋
經名題者疏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者問此經龍
樹菩薩此菩薩是如來在楞伽會中巳曾懸記佛滅後七百年方出世造智度論中觀論楞
伽經云吾滅度後七百年時有大名稱沙門厥號龍樹子廣破有無宗往生安樂國至於龍

宮見上本有十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
天下微塵數品此亦是有盡之名何故此中言無
盡耶答准大經疏中自狹至寬總有十類一略本
經即今大部八十卷等二下本經有十萬偈四十
八品三中本經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
百品四上本經有十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
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五普眼經即海雲所持以大
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
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一句中不得
少分何況能盡但是深入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
所能持六同說經謂一類須彌山形世界遍於虗
空容毛端處以言聲說無有窮盡如不思議法品
云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轉如是等差別法輪一切
世界法無能喻如是盡虗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
處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說音聲文字句義一一
充滿法界等七異說經謂樹形等世界世界既異
[003-0257a]
其中眾生根類亦別如來於彼現身立教施設不
同不可定其色與非色言與非言等則部類難量
八主伴經謂遮那所說雖遍法界然與諸佛互為
主伴九眷屬經為餘根器各各不同不能聞此通
方之語隨其說教令入此門皆為此經勝方便故
名眷屬經十圓滿經謂此上諸本總融為一無盡
大修多羅海隨一會一品一句一文皆攝一切無
有分限也然此十類皆是華嚴望前四類即有盡
限望普眼等即是無盡故云無盡等總名也言修
多羅者梵語或云修妬路或云素怛囕或云素怛
𡃤古譯翻為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
即契根契理之經若契理不契機非經也或即說
雖善巧動發人心不契真理亦不名經必須契合
真理合於人心方名說經正翻名線線能貫華經
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於經印土呼線及席
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即經自屬於席經敵對
應云聖教故梁攝論譯為聖教故彼論云有阿毗
達摩非是聖教為成聖教與修多羅名又古德見
此方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經名以目聖教則雙
含二義俱順兩方借義助名更加契字簡異席經
甚為允當雖即一名通呼四物疏主亦將雜心五
義和會四名湧泉出生義同井索有汲引義故顯
示一義正屬聖教顯事理故繩墨刊定正邪亦是
繩之為經能持於緯義同席經結鬘同線線能貫
[003-0257b]
華以成鬘故若准梵意但顯線經以貫攝為業尅
體名線就用翻經離線無別貫攝能貫即線貫穿
持緯名經能所合目故云經也品目即所宗等者
此品是修證返源之意故入不思議解脫等是所
宗也以總該別等者七字既該廣略略中亦具七
字之義故存之也。
△疏總名七字略為四門第一
總顯得名第二對辨開合第三具彰義類第四展
卷難思。
△今初經題七字即為七義大體也方相也
廣用也佛果也華因也嚴總相也經能詮也。
△故人
法雙題法喻齊舉體用無礙因果周圓。
△故無盡法
門不離此攝。
○鈔今初經題七字至不離此攝者
總顯得名也梵云摩訶毗佛略勃陀或云佛陀此云覺者若言
菩提即云覺徤拏驃訶欲底修多羅此云大方廣覺者

雜華嚴飾契經即十一字今略却雜飾契三字又
去覺者兩字存佛之一字即成七字疏中但顯得
名今即具彰名義皆有二義大以當體得名常遍為義
常即豎無初際遍則橫該無外不同法相簡小為義方以就法得名疏云相者配三
大也由體大絕一切用大但明應起相大正當法之總相故偏受方名也軌持為義雙持
性相永無損減漏失軌生物解照立則智圓也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

包則廣容博則廣遍佛以就果得名覺照為義覺則悟大夜之重昏照即
朗萬法之幽邃也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
成嚴身則眾德備體嚴以功用為名疏云總相者以能嚴所嚴皆云嚴也資莊

為義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持性
相之義攝眾生歸源如別釋中故人法至齊舉等者明七字得名

[003-0257c]
圓備也如諸經得名有其多種或以人為目或以
法為名人有請說等殊一從請人得名如思益梵天所問經等二就能說人
得名如無盡意菩薩經維摩經等三就所為人得名如須達拏經優田王經等四依所說人得名如金色
童子經等法有法喻等別喻即大雲寶積經等法有多種次下明之或體般若
經等或用神足等是或果涅槃經等或因因行則正恭敬經等因位則十住經等

乍複乍單其類繁廣單即可知複有四雙一法喻
如法華金剛經等二人法如勝天王般若經等三
體用如十住斷結經等四因果如漸備一切智德
經等也設有名非全闕者亦不過一雙今經悉具
如上等故為周備也言人法雙題者大方廣法也
佛華嚴人也法喻齊舉者華即是喻餘皆法也體
用無礙者大體也方廣用也因果周圓者佛果也
華因也故結云無盡法門不離此攝也。
△疏第二
對辨開合者總為十事五對。
△一經為能詮上六所
詮即教義一對二嚴為總相上五別相即總別一
對三華為能嚴上四所嚴即能所一對四佛為能
證之人大方廣所證之法即人法一對五方廣者
用也大方體也即體用一對方字兩用。
△第三具彰
義類者七字各有十義。
○鈔第三具彰義類者七
字各有十義者謂大有十義方有十義等又七字
中一一各有七字義謂大即七字皆大方即七字
皆方等七字即為七節解釋。
△疏一釋大字十義
者一體大若性若相皆同真性而常徧故二相大
恒沙性德徧於體故三用大業用周普如體包徧
[003-0258a]
故四果大智斷依正周法界故五因大稱性德修
無不行故六智大謂大智為主運於萬行嚴法身
故七教大一文一句結通十方稱法性故上七如
次是上七字八義大無法不詮窮法源故總上七
字九境大無盡眾生為所緣故十業大窮三際時
常將此法利含識故故上七字皆名為大。
○鈔一
大十義一中即經題大字也一體大若相若性皆
同真性而常遍者上句性字是諸法無性之性下
句性字是本覺真性之性上句性相相對但明真
俗二諦下句真性即第一義諦故攝性相全同真
性而常遍也如鏡攝影及空全同明也以常遍釋
大常者涅槃經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明法界
體不變易如人最長故名為大無有一法先之唯
此先於諸法故釋名義中云常則豎無初際遍者
涅槃又云其性廣博猶如虗空此明體遍故名為
大釋名義中云遍即橫該無外也二中即方字云
恒沙性德遍於體者前則於德之相不言存壞但
泯合不分全同於體而遍此則不壞無邊之相遍
布於體故異於前也故七祖云體上本具恒沙功
德猶如真金本具千種之器如摩尼珠本具千般
萬般非色之色若不本具作亦不成對亦不同以
成時無一塵之法從外入故三中即廣字言周普
包遍者即前無邊之相以遍於體一一如體故成
大用一一能包能遍一入一切為遍一切入一為
[003-0258b]
包交參涉入互相無礙重重無盡也周即周遍普
即普包四中即佛字由證於三大故名佛也煩惱
本空智慧本顯自他皆爾方周法界故成正覺見
他皆成如偈云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說智及
智處二俱名般若亦同此意然由未兼自他依正
者如前序中身剎無礙六句所明也五中即華字
以稱性故一行即一切行也如前教起因緣第六
宣說勝行中明之六中即嚴字若無大智縱修萬
行則行行住於自相無由融合嚴於法身故須智
也嚴法身者喻如描畫彩色喻萬行畫師喻大智
也問明品云於佛法中智為上首則智為正道萬
行為助道故此云為主也七中即經字諸宗能詮
非所詮故文有分限此宗教即義故故同法界一
一無邊故每說一會或一位義終皆結通云十方
亦如是說由是有海墨書一句不盡之說上如次是經題
七字也八中云無法不詮者重重無盡固不在言隨

相門中亦委細備說深淺之法二地中廣明十惡
十善即該人天乘也四諦品及五地十重四諦即
該聲聞乘也六地十重十二因緣即該緣覺乘也
八部般若不出三天偈文涅槃法華出現品中一
兩門說盡如斯事類不可具陳九中義如教起因
緣遂通物感中廣明所被機也八即經之貫穿義
九即經之攝持義十中義亦如十因一法爾二酬
因十利益中廣明也。
△疏二釋方字十義者方者
[003-0258c]
法也即上十大當體軌持即十法故。
○鈔第二釋
方字十義方者法也如言藥方即是藥法應云體
法相法用法果法乃至業法言當體軌持者謂十
皆具此二故。
△疏三釋廣字十義者一廣絕義非
是心識思量所能知故二廣超義無有諸法能比
類故三廣攝義通攝無邊異類法故四廣知義具
足種智破邪見故五廣破義破一切障無有餘故
六廣治義具攝無邊對治法故七廣生義能生無
量廣大果故八廣德義具足二嚴諸功德故九廣
依義言教繁廣為生依故十廣說義宣說廣大甚
深法故則七字皆廣也。
○鈔三釋廣字十義總相
而言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即前十皆
多一遍一切為大一攝一切為廣一中即大字若
但絕妄想分別及下地智此未為廣直至等覺照
寂微細之智亦不當情故云廣絕以本性照體獨
立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故擬心即差故二中
即方字然性德無邊之相雖不離世間法要且世
法無一能比言廣超者有二意一德相於世間法
法法超過為廣二德相之法法法皆超世間為廣
上云法法是所超之世法下云法法是能超之德
相如摩尼珠所現之物無一外物可能比之如勝
鬘經云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此指色相即世
無等亦分同此意三中即正當廣字如諸宗佛境
界中便無眾生乃至因不攝果等皆未為廣今舉
[003-0259a]
一必攝一切同類異類全收故廣也四中即佛字
以智收之一切皆智故出現品明佛智遍於一切
眾生身中又成佛時見眾生亦成如此方名具足
智外更不見邪名破邪見此即以全法之智而知
全智之法故云廣知也五六七三義皆華字以三
皆因故五中然此宗之法必該橫豎豎者覺無始
煩惱本是菩提破過去障也此菩提從今日盡未
來際畢竟不生煩惱破現未障也橫者十方六道
四生本來清淨也六中無量義經說喻云如有一
人詣良醫所學醫多年藝成欲去師云且與吾覓
非藥之草得乃任汝去此人經年天下遍求所見
之草皆堪為藥即求不遂却來白師師云汝醫術
成矣故相試也若實解醫無草非藥故知若實解
對治斷障無一心而非智故云具攝無邊七中可
知八即嚴字九十皆經字義亦皆易然上十中二
五九十即雜集論中四義餘六即入大乘論中六
義彼論皆釋十二分中方廣部故有此文也。
△疏
四釋佛字十義者即是十佛一法界佛二本性佛
三涅槃佛四隨樂佛五成正覺佛六願佛七三昧
佛八業報佛九住持佛十心佛則七字皆佛。
○鈔
四釋佛字十義今便配七字并配佛身上自有十
身簡非融三世間十身參而釋之即佛身十德一
體性真常名法界佛即若心若境法法皆佛即是
法身當大字也二本性佛即智慧身玄鑑深遠故
[003-0259b]
即眾生本覺智慧心性之佛即當方字三涅槃佛
即是化身化用自在故化畢歸寂名涅槃佛謂應
化涅槃也四隨樂佛即意生身感而遂通故上二
皆廣字五成正覺佛即是菩提身覺樹道成故即
當佛字六願佛即是願身願周法界故七三昧佛
即是福德身福即是定由依大定積福圓滿故此
二皆華字八業報佛即莊嚴身報德相好微妙難
思用嚴法身皆因善業故即當嚴字九住持佛即
力持身流益無窮故即當經字十心佛即威勢身
萬法由心回轉威勢威容暎奪故此總標七字十
佛齊融為斯教主示物等有證必玄同。
△疏五釋
華字十義者一者含實義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
光淨義本智明顯無不照故三微妙義一一諸行
同法界故四適悅義順物機宜令歡喜故五引果
義行為生因起正覺故六端正義行與願俱無所
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三昧俱故八巧成義所
修德業善巧成故九芬馥義眾德住持流馨彌遠
故十開敷義眾行敷榮令心開故此之十華如次
對前為十佛因故亦不離題中七字。
○鈔五釋華
字十義者華有二種一草木華喻萬行感果或與
果俱即喻圓融如蓮華等或與果不俱即喻行布
如桃李華等二金玉華喻萬德嚴身一向與果俱
十義如次一一對前十佛以配七字釋之一含實
等者即體含真實名含實義即當大字對法界佛
[003-0259c]
二光淨等者即智光明淨名光淨義即當方字對
前本性佛三微妙等者即微妙暎奪名微妙義即
對前涅槃佛四適悅等者即適悅物心名適悅義
對上隨樂佛此二即當廣字五引果等者即引果
酬因名引果義即當佛字對上成正覺佛六端正
等者即端嚴可觀名端正義對上願佛七無染等
者即塵水不染名無染義對前三昧佛此二即當
華字八巧成等者即願巧成就名巧成義即當嚴
字對上業報佛九芬馥等者即芬馥流馨名芬馥
義即當經字對上住持佛十開敷等者即開敷菡
萏名開敷義對上心佛即總上七字於十華中一
五九十局於草木餘通二華也。
△疏六釋嚴字十
義者。
△即上十華同嚴一佛為嚴不同即是十義又
此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
△故以華為能嚴
嚴前法界成於十佛故嚴為總相。
○鈔六釋嚴字
十義分三先標次釋後結釋中有兩解初解十華
嚴一佛後解十華嚴十佛初中疏云即上十華同
嚴等者謂前十華亦即十度一含實當般若二光
淨即智度三微妙即方便度四適悅即戒度五引
果即當忍度六端正即願度七無染即禪度八巧
成即檀度九芬馥即力度十開敷即精進度以上
十度同嚴一佛餘九皆然又因既圓修果亦圓證
云何圓修以定慧雙流靜無遺照動不離寂一念
相應十度便滿故十地經云發心回向是布施滅
[003-0260a]
惑為戒不害忍求善無厭斯進策於道不動即修
禪忍受無生名般若回向方便希求願無能摧力
善了智如是一切皆成滿故一念皆悉頓嚴諸德
故至果位無德不圓備也次十華如次嚴十佛者
如上十華以配十度謂財法無畏悅物令喜成莊
嚴身即業報佛二戒淨普周隨心離過成意生身
即隨樂佛三忍可諦理成菩提身即成正覺佛四
進策萬行成威勢身即前心佛五定引功德成福
德身即三昧佛六慧鑒心體彰於法身即法界佛
七方便巧應成化身即涅槃佛八願巧成就成願
身即是願佛九力不可動成力持身即住持佛十
智鑒於理成於智身即本性佛十華如次嚴前十
身而總別無礙更有十義一以因嚴果以成人是
華嚴果由因得故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後
令一一因行皆無際故即佛華嚴三字也三以人
嚴法以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法之體用四以
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
故總上六字五以體嚴用令周遍謂用不得體不
周遍故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顯體本
之廣故即大方廣三字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
若有體便即入重重故八以相嚴體以明玄無相
不顯體深玄故即大方二字也九以義嚴教超言
念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十諸用互嚴以融攝
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此
[003-0260b]
互嚴中皆有相資相即四句恐繁不敘如上疏中
但有三句謂十華嚴一佛十華次第嚴十佛十華
更互嚴十佛在初句中亦可一華嚴十佛以足四
句以成無盡也故以華為等者結也言嚴前法界
者謂法界本含佛智但假於行德嚴之即顯著有
佛之用也。
△疏七釋經字十義者一曰湧泉二曰
出生三曰顯示四曰繩墨五曰貫穿六曰攝持七
曰常也八曰法也九曰典也十曰徑也。
○鈔七釋
經字十義中分二先標後釋釋十義者一湧泉則
注而無竭二出生則展轉資多三顯示則顯示事
理四繩墨則揩定正邪木隨繩而正直心隨教而
離邪五貫穿則貫穿所說性相之義六攝持則攝
持所化眾生歸於本源不令攀緣六塵輪回五道
此二即佛地論中解經字義故彼論第一云能貫
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
化生故或可貫穿攝持俱通所說所化貫穿法相
攝持所化即此中義或貫穿所化攝持所說即貫
彼心華攝茲義味也七常也者則萬古常規八法
也者則千葉真軌此二是梁昭明太子所出感法
師以此法常二義解繩墨湧泉故彼云法則舉直
以錯枉繩墨以譬之常則汲引而無竭湧泉以況
之此亦別是一意九典者則正理無邪十徑者則
出死之徑路上十中前四即雜心五義中四餘結
鬘同貫攝五六即明貫攝依佛地論後四即依此
[003-0260c]
方訓釋以圓十義也。
△疏第四展卷難思者。
△謂
本於清淨法界初開理智二門。
△次理開體用為
大方廣智分因果為佛華嚴經詮上六即題中七
字。
△次展此七字為此一經所證法界即大方廣
能證普賢行願即佛華嚴。
△若更展此以為一部
則五周因果皆佛華嚴因果所證皆大方廣。
△乃
至無盡皆自此生。
○鈔第四展卷難思先標牒後
正釋分四一展二卷三展卷無礙四結歸經題初
中五一展真界至理智二次理開下展理智至總
題三次展此下展總題至此卷四若更下展此卷
至一部五乃至下展一部至無盡也。
△疏收無盡
法界以為九會。
△復攝九會為此一經。
△復攝此
經以為總題。
△更攝總題以為理智。
△融此理智
為真法界能所兩亡事理雙寂故。
○鈔收無盡下
第二卷也文五一卷無盡至一部疏云收無盡法
者即總指大經以為九會者謂此一經約七處說
三會普光故有九也第一菩提場會第二普光明
殿會第三忉利天宮會第四夜摩天宮會第五兜
率天宮會第六他化天宮會第七重會普光明殿
會第八三會普光明殿會第九逝多園林會是為
九會二復攝下卷一部至此一卷三復攝此下卷
此一卷至總題四更攝下卷總題至理智五融此
下卷理智歸真界也。
△疏舒則彌綸法界卷則足
迹難尋即舒恒卷即卷恒舒即展卷無礙。
△若展
[003-0261a]
若卷若廣若略皆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矣。
○鈔舒
則下第三展卷無礙言即舒恒卷者經云無量無
邊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即卷恒舒者經云如
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若展若卷下四
結歸經題也文並可知。
△疏第二釋品名者略為
三節一不思議解脫境界即所入也二普賢行願
為能入也三入之一字通能所也。
○鈔第二釋品
目中二初正解品目後品攝經圓今初也然通釋
得名者心智契合為入心言不及為不思議作用
離障為解脫智造分域為境界德用善順為普賢
造修悕求為行願是此一類之義為品品中略出
弘宣為別行不接前次故但為一卷文中二初分
品開章。


△疏第一釋所入者。
△何名不思議心言罔及故。


○鈔後第一下隨章牒釋文三初釋所入次釋能
入後釋入字初中四翻徵釋一顯得不思議名二
指不思議體三釋不思議之由四辨不思議之意
今初也心言罔及罔猶無也不也法無名故言不
及法無相故思不及於所緣境界非定名相故於
心口不可思不可議也故云口欲談而詞喪心將
緣而慮息也復有三義故不思議一於人謂超世
間越權小也二於心謂非聞思修及報生識智之
境三顯法自體此即亦超佛及上位菩薩所謂非
智不能思蓋是法體本來不可思非辯不可議蓋
[003-0261b]
是法體本來不可議故肇公云非謂無辯辯所不
能言也。
△疏何法不思議謂即解脫境界。
△解脫
有二。
△一作用解脫作用自在脫拘礙故。
△二離
障解脫具足二智脫二障故。
△由內離障外用無
覊二義相成總名解脫。
○鈔何法下二指不思議
體文中三初直指次解釋後結成二中二初釋解
脫後釋境界今初也一作用等者即如淨名所得
也故彼經云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
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等二離障中云二
智者即如理智如量智也二障者即理障事障也
言由內等者然一切諸法本自融通無礙但由內
心情執累劫纏綿故感辯外境妄相阻礙如平坦
長川露地而睡而夢見四邊擁塞或險山深水無
由過得若夢心覺寤即觸向解脫也即知迷情若
悟障盡智開即萬境之中作用自在故云外用無
覊也愚者欲求神通不解於心除妄如何得也淨
名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也。
△疏境界
有二。
△一分齊境如國疆域各有分齊佛及普賢
德用分齊無能及故。
△二所知境事理無邊唯佛
普賢方究盡故。
△由證所知無邊之境故成德用
無有邊涯二亦相成總為境界。
△即於二境得二
解脫此二不二故不思議。
○鈔境界下後釋境界
也言分齊境橫論從狹至寬等所知境豎論從
劣至勝等言由證所知等者先以智緣無邊境境
[003-0261c]
無邊故智亦稱境無邊故德用同佛及普賢之分
齊也即於二境下後結成也。
△疏何故不思議略
有四義一事無邊故二理深遠故三此二無礙故
四以性融相重重無盡故。
○鈔何故下三釋不思
議之由言略有四義者一事多無礙廣不思議二
理無相狀深不思議三此二不二故不思議謂諸
法全空故不可作事思性空緣起故不可作理思
四重重無盡故難思議也。
△疏何用不思議顯法
超情令亡言故。
△巳知所入。
○鈔何用下四辨不
思議之意徵意云假名引導尚恐難入今泯絕縱
迹於生何益而說不思議耶釋意云法體實離思
議之境若令思議永不能入今說離言超情眾生
即亡言絕慮自然入也故六祖七祖皆云若欲入
者一切善惡都莫思量等也。
△疏第二釋能入者
總即普賢行願也略唯此二。
△行之與願如鳥二翼
如車二輪具足方能翔空致遠。
△然人與法俱稱普
賢若約人者普賢菩薩之行願故。
△若約法者是普
法故賢謂至順調善故又賢謂真善善契理故法
界之善為普賢法故。
○鈔第二釋能入中文三一
總指行願二行之下喻明行願之要三然人下約
人法以釋普賢於中二一總指二解釋今初法普
賢有二一約體二約用初約體者即本覺心體也
即諸法本源一真法界也謂此法界周遍一切四
生六趣無不有之在聖在凡用即有別體即無異
[003-0262a]
即諸佛所師群生自體萬物資始眾行所依也問
此真法界何名普賢耶答以體性周徧曰普隨緣
成德曰賢言隨緣成德者由真理不守自性妙能
隨緣成諸事法若隨染緣而居生死若隨淨緣而
至涅槃雖則隨緣染淨而真性不變改也故如來
藏經疏悟達國師云在一塵而廣大悉備隨萬有
而獨立不改此言隨緣者約能起諸法義邊得名
也二約用者謂以體上本有塵沙萬德德相妙用
謂此妙用一一隨體普周互相融攝問此何得名
普賢耶答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也二人
普賢者有三位一位前普賢即以地前資加二位
菩薩是也以曲濟無遺曰普事未必爾意樂常然
隣極亞聖曰賢將至見道二當位普賢即十地菩
薩及等妙覺位巳來總是如初地菩薩具證二空
真如遍滿法界名遍行真如謂一一行中皆遍法
界了一切法皆二空故準攝論云菩薩入初地時
證十百明門一即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二以淨
天眼見百佛國土三以神通力能動百佛世界四
能往百佛世界教化眾生五能以一身化百類身
形令有情見六能成就百類所化有情七若為利
益能留身住世百劫八能知前後際百劫事九能
以智慧入百法明門洞達曉了十能以一身現百
類眷屬餘地培培增勝問何名普賢耶答以德周
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三位後普賢則是得果
[003-0262b]
不捨因門菩薩是也謂巳成佛竟行德周備障累
永袪自利巳圓上無求進也為不捨悲願唯務濟
生隱實德而現權形示居因而號菩薩即普賢文
殊等是也問此何名普賢耶答果無不極曰普不
捨因門曰賢也二解釋於中二初約人若約人下
是也後約法於中二初若約法下通釋普賢也。

疏若別說者略有十普一所求普謂要求一切諸
佛所證故。
○鈔後若別說下別釋十普一所求普
者即法門無邊誓願學及無上菩提誓願成謂修
行人力雖未及須常運此心念念相續不得自輕
而生退屈則欲求一切智應起勝悕望故。
△疏二
所化普要化無盡眾生界故。
○鈔二所化普等者
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即第九門恒順眾生中四
生九類盡未來際恒常救濟也。
△疏三所斷普無
邊煩惱一斷便能一切斷故。
○鈔三所斷普等者
即煩惱無邊誓願斷也上三門中第一第三是智
即自利行第二是悲即利他行也。
△疏四事行普
八萬度門無邊行海無不行故。
○鈔四事行普等
者即事門隨相行八萬度門等者即八萬四千波
羅蜜門亦云八萬四千法門依賢愚經度無極品
說八萬四千法門者時有菩薩名曰喜王問佛佛
為喜王菩薩說言吾從成道終至涅槃都三百五
十度大會說法度者遍也始從第一修習度第二
名光曜度乃至第三百五十名分布舍利度每遍
[003-0262c]
說法具足六度即三百度每度有六三六十八成
一千八百更有五十度成三百將此三百合前一
千八百成二千一百將此二千一百對治四種眾
生謂多貪多瞋多癡等分眾生也多貪者於境多
生染著多瞋者於境多生憎恚多癡者於境多生
愚暗等分者有二解一云一切有情平等有貪瞋
癡三法名等分二云貪瞋癡中一一有三類一多
貪二等分三薄塵眾生於三境上作法何名多貪
眾生於下品劣境上起上上品貪心名多貪於中
品境上起中品貪心名等分若於上上品境上起
下品貪心名薄塵也瞋癡準此而知謂此四類有
情各有二千一百成八千四百又將此八千四百
向四大六塵上配四大者地水火風六塵者色聲
香味觸法謂此十法上各有八千四百成八萬四
千也此八萬四千法門據能對治藥說若所對治
病亦有八萬四千名八萬四千塵勞門於十箇根
本煩惱上作法謂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見取戒
禁取邪見此十煩惱互相資助一箇為頭餘九來
助十十相資成百此通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各有
一百成三百又過去一百一一為頭資成一千未
來亦爾二世共成二千現在一百更不相資計二
千一百便於多貪多瞋多癡等分四種眾生上各
有二千一百成八千四百又將此配四大六塵上
即十箇八千成八萬十箇四百成四千即成八萬
[003-0263a]
四千塵勞根病也。
△疏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
無際徹理原故。
○鈔五理行普等者即理門離相
行也。
△疏六無礙行普事理二行相交徹故。
○鈔
六無礙行普等者即事理無礙行。
△疏七融通行
普隨一一行攝一切故。
○鈔七融通行普等者即
事事無礙行以隨修一行必攝法性性融攝故令
此一行如性普收無行不具也應云不異理之一
行具攝理時令彼不異理之多行隨所依理皆於
一行中現一行既爾餘行皆然即一中一切一切
中一等。
△疏八所起大用普無有一用不周徧故。


○鈔八所起大用普等者即起用周徧行上第四
門事法界五理法界六事理無礙法界七事事無
礙法界今此第八門則普該四也。
△疏九所行處
普上之八門徧帝網剎而修行故。
○鈔九所行處
普等者即修行處如下偈云普盡十方諸剎海一
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徧修行經劫
海皆修行處也言上之八門徧帝網剎而修行故
者謂前八門皆顯所修勝行今此第九門並收八
門之行於帝網剎而修行也即一一剎中凡修一
行具一切行也。
△疏十修行時普窮三際時念念
圓融無竟期故。
○鈔十修行時普等者此即圓教
所詮稱性之修也夫心冥至道渾一古今法界無
生本亡時分以無時之時況盡三際念劫圓融一
念入劫劫入一念一念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
[003-0263b]
一切劫一念既爾念念皆然故下文云我能深入
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
念際我皆入即念念圓融無竟期也。
△疏上之十
普參而不雜為普賢行文皆具之。
△第三釋入者
即能所契合泯絕無寄方為真入廣如宗中。
○鈔
第三下釋入字指在前文。
△疏然此一品即是一經
亦猶楞伽佛語心品。
△又於一品之內分之別行故
無次第之異。
○鈔然此下後明品攝經圓文中二
初引例明備成一經後釋不題次第之所以今初
楞伽四卷屬大部略出一品得名為經此四十卷
屬大部別行一品全是一經又於下釋不題次第
之所以帙中對上三十九題云四十成次第今此
別行無對待但云一卷無次第也。
△疏五隨文解
釋。
○鈔自下第五隨文解釋文中二初會通前後開
列科段後正依經文次第解釋今初也。
△疏此經
既屬大經望貞元所譯乃是五相之中第五顯因
廣大相之中第五重示普因故則三分之中但有
後二。
○鈔五相者此品初三卷明本會竟從第四
經巳後即文殊大士出善住樓閣行化南方文分
四一六千比丘會二諸龍會三三乘會四明漸證
所表即善財歷事善友遍求法門名為末會遇五
十五聖者所得法門攝為五相文殊等四十一人
名寄位修行相謂文殊一人寄十信餘四十人寄
三賢十地也四十人者謂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善
[003-0263c]
住比丘彌伽大士解脫長者海幢比丘休舍優婆
夷毗目瞿沙仙人勝熱婆羅門慈行童女巳上十
人寄十住善見比丘自在主童子具足優婆夷明
智長者法寶髻長者普眼長者無厭足王大光王
不動優婆夷遍行外道巳上十人寄十行鬻香長
者舩師婆陀羅無上勝長者師子頻申比丘婆須
蜜女鞞瑟胝羅長者觀自在菩薩正趣菩薩大天
神安住地神巳上十人寄十回向婆珊那演底主
夜神普德淨光主夜神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普
救眾生主夜神寂靜海音主夜神守護一切眾生
主夜神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大願精進力救護
一切眾生主夜神妙德圓滿主夜神釋種女瞿波
等巳上十人寄十地巳上共四十一人兼文殊名
寄位修行相也第二遇摩耶夫人等一十一人名
會緣入實相謂摩耶夫人正念光女遍友童子師
善知眾藝童子堅固長者賢勝優婆夷妙月長者
勝軍長者最寂靜婆羅門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遇
此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者謂會前次位差別之
緣同入實相理寄等覺位親生妙覺為佛母故也
第三遇彌勒一人名攝德成因相謂攝前會差別
緣歸一實之德明一生補處以為正因第四再見
文殊一人名智照無二相謂初遇文殊表信智再
遇文殊表證智既與本智相應冥合無二離能所
相離分別相照體獨立故不見文殊身相但摩頂
[003-0264a]
得法也第五遇普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謂由前
智極心冥詞亡慮絕故觸物皆道法法全真依正
渾融重重無盡故隨舉一法即是圓因一切皆爾
由是善財於普賢一毛孔中所得法門過前佛剎
微塵數倍一切皆然大疏序云寄位南求因圓不
踰於毛孔既一切無非圓因無不包遍故云顯因
廣大相也疏第五顯因廣大相中第五重示普因
者謂此第五相中經有五分一依教趣求分二聞
覩前相分三見聞親證分四聞佛勝德分五重示
普因分前四分在三十八後一半及第三十九卷
中第五分即此別行一卷是。
△疏序分在於四十
卷中第一卷故。
○鈔序分在於四十卷中第一卷
故者即初卷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
逝多林給孤獨園與菩薩摩訶薩五千人俱普賢
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及普賢勝智菩薩
智慧勝智菩薩無著勝智菩薩如是等上首菩薩
摩訶薩一切皆從普賢行願所生乃至智慧普遍
猶如虗空以大光網照法界故復與五百聲聞眾
俱是諸聲聞有大威勢悉覺真諦皆成實際深入
法性等復與無量諸世主俱巳曾供養無量諸佛
常勤利樂一切眾生為不請友乃至云從行願力
生如來家專求如來一切智智盡此巳來都有三
紙經文總名序分故云在四十卷初也。
△疏今經
別行亦為三分。
△初明序分即結前所說第二若
[003-0264b]
欲成就此功德下以為正宗第三爾時世尊與諸
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
法門時下辯其流通。
△三分之義不異常談。
○鈔
今經別行亦為三分初明序分即結前所說者此即
發起序非是證信序諸經之首皆有證信序及發
起序證信序即如是我聞乃至與大眾若干人俱
等發起序即每經不同如法華毫光遠照淨名寶
積獻蓋各發揚生起說法之由序也今證信序在
品之初故文中但有發起序也發起序者謂指前
所歎如來殊勝果德說無窮盡生起意勢云修何
因行證得如斯之果便說普賢行願示以普因為
正宗也故以結前巳說而為序分三分之義不異
常談者自彌天即道安和尚時人號寶印手菩薩
辯摧鑿齒智達百升科經合遠於親光立姓果同
於增一高判經無大小例開三分序正流通以聖
人說教必有其漸將演微言先彰由致故云序分
由致既彰當機授法故曰正宗正宗既陳務於開
濟近益當時之會遠益未來之機使千古洪規傳
芳不絕故曰流通。


△疏初文二一結前廣偈。】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巳。」


【稱歎如來下指前廣偈。
△二結說不盡。】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
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
[003-0264c]
說不可窮盡。」


【△疏以前文云無能盡說佛功德者猶謂通於因
人難說。
△今明果人勝而且多歷劫長久相續無間
說尚不盡況於凡小而能說耶以是究竟無盡法
故。
○鈔今此中序分經云爾時普賢菩薩者標能
讚人稱歎等者舉所作業言菩薩等者即是通稱
即凡是修行菩提行者總名菩薩有五一所求所
度解謂常求菩提度有情故即因談果得菩提名
以他同巳彰薩埵號此有財釋二內有悲智解又
菩謂菩提顯有深智一切皆以智為前導故薩謂
薩埵顯有大悲所化皆以大悲為首故三勇進上
求解又菩提名智薩埵云勇是人為求菩提智故
發生大勇猛心即求菩提之薩埵故依主釋也四
愚智對待解又薩埵云有情總有三種一愚二智
三金剛是智非愚故名菩提薩埵五丈夫十號解
離世間品中明十種薩埵一菩提薩埵智所生故
二摩訶薩埵安住大乘故三第一薩埵證第一法
故四名勝薩埵覺悟勝法故五最勝薩埵智慧最
勝故六上薩埵起上精進故七無上薩埵開示無
上法故八力薩埵廣知十力故九無等薩埵世間
無比故十不思議薩埵一念成佛故是為十也經
言摩訶薩者大般若三十六云菩薩於大有情眾
中定為上首名摩訶薩地上菩薩皆得此名況今
普賢是得果不捨因門菩薩也上明能讚人竟言
[003-0265a]
告諸等者告示令知也言善財者謂此童子初入
胎時於其宅內自然而出七寶樓閣其樓閣下有
七伏藏於其藏上生七寶芽所謂金銀琉璃玻琍
赤珠硨磲碼碯善財童子處胎十月然後誕生形
體端正支分具足其七伏藏縱廣高下量各七肘
忽自開現光明照耀內外家族視之無厭復於宅
中自然而有五百寶器珍奇雜寶各各盈滿所謂
金剛器中盛滿諸香於香器中盛種種衣美玉器
中盛滿飲食摩尼器中盛滿雜寶黃金器中盛滿
銀粟白銀器中盛滿金粟金銀器中盛滿琉璃琉
璃器中盛滿金銀及摩尼寶玻琍器中盛滿硨磲
硨磲器中盛滿玻琍碼碯器中盛滿赤珠赤珠器
中盛滿碼碯星幢摩尼器中盛滿水晶摩尼水晶
摩尼器中盛滿星幢摩尼如是等五百寶器自然
出現復於宅中遍雨種種珍寶財物及諸資具一
切庫藏悉皆充滿以此事故父母親屬及善相師
共名此兒名曰善財領五百童子於福城東古佛
廟前參禮文殊最後參見普賢即菩提場如來會
中為說顯因廣大相也又以大聖知此童子巳曾
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信緣廣大常樂親近諸
善知識身語意業皆無過失勇猛精進淨菩薩道
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淨猶如虗空以是當
機誠宜授法故偏告也讚所經時中經言不可說
不可說者如大經阿僧祇品明法數有一百二十
[003-0265b]
四謂十萬為一洛叉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
為一阿庾多此下倍倍數至一百二十名不可量
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名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
說名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
說不可說也又以此倍倍數名一不可說不可說
轉今言不可說不可說者即當第一百二十三數
理實但是超過言說之數名不可說不可說也所
言劫者梵云劫波此云分別時分有其多種始自
年月日時總得名劫又五年兩𨳝為一雙數至無
數亦名劫又一增一減亦名為劫二十增減亦名
為劫又成住壞空各二十數亦名為劫此為火灾
劫又七火一水亦名為劫又至七水亦名為劫謂
風灾劫又菩薩修行三大僧祇亦名為劫謂拂石
滴淚芥城等劫皆名為劫今舉大數但是多時亦
不定其是何等劫設經大劫亦不可盡意取世界
無竟期故可知疏指前廣偈者第三十九品半卷
經廣以偈讚佛德末後結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
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
德若有聞斯功德海能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
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疏以前文云無能盡說
至而能說耶者此對前偈讚說無盡有三種過倍
之勝一前因此果二前一此多三前時短此時長
謂前因位菩薩位劣又只是一人但一時間說之
無盡尚未為奇今明是果佛巳勝故數又總包十
[003-0265c]
方一切之多時又剎塵長久之劫如是而說亦無
窮盡方為不思議玄妙之極也。
△疏二正宗分謂
正示普因即廣說能證普賢行願令入法界則成
如來勝功德故。
△若不依此普賢行修設經多劫亦
不成故。
○鈔廣說能證普賢行願等者賢首大師
華嚴玄義章十五門第十明入道方便門有三一
簡心二簡境三造修勝行一簡心之中有藥有病
病有麤細麤謂二種巧偽修行一內實破戒外現
威儀二內雖持戒為他知故求名利故細謂二種
情計不破一雖真心而計我修行二雖不執我而
計有法藥中有別有通別謂隨前病麤細對治通
謂但觀諸法平等諸病自盡二簡境之中有倒有
真倒謂情計之境對前心病故境顛倒真謂三乘
空有不二境及一乘無盡境對前藥治故見真境
三造修勝行者於中有始有終一始中有三種一
捨緣門有六一捨作惡業二捨親屬三捨名聞利
養四捨身命五捨心念六捨能所二隨緣門有四
種一還於前六事中守心不染二凡於順情境下
至微細皆應覺知不受三於違情境乃至斷命等
怨皆應守心歡喜忍受四凡所有作遠離巧偽虗
詐乃至一念亦不令有三成行門謂得前二門成
萬行也二終者亦三種一捨緣門即止也唯觀諸
法平等一相諸緣皆絕二隨緣門即觀也還就事
中起悲願行三成行門即止觀雙運此科正標能
[003-0266a]
證行願又是十種之初故用入道義章令知總相
行體審詳文意勿厭其繁耳若不依此普賢行修
等者則積行菩薩曝腮鱗之意也文在出現品序
中巳具引若更要說即尋彼文故須離念亡情而
本智自照則所行之行一一皆成普賢行也。


△疏文二一正陳所說二一長行三一正示普因
四一標示所應二一指前佛德。】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


【指上佛德。
△二正示普因。】


「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正示普因也。
△希欲為願造修為行寄圓說十。

鈔希欲為願等者謂心心希望佛果不得高推聖
境念念欲樂悲濟不得退屈自欺造修者謂造極
調身瑩心不得懷增上慢造真改惡修善不得說
食數寶也。
△疏二微列名數。】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
供養四者懺除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
普皆回向。」


【然此即是長行禮懺諸經論中開合不同。
△若離垢
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種一供養二讚佛
德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回向八發願。


○鈔若離垢慧經至八種者此經唯一卷鈔釋八
種之益即非彼經恐錯指注其八種之益若通說
[003-0266b]
則俱離諸障俱至菩提若別說則供養除慳貪障
得大財富讚佛除惡口障得無礙辯禮佛除我慢
障得尊貴身懺悔除三障得依正具足勸請除慢
法障得多聞智慧隨喜除嫉妬障得大眷屬回向
除狹劣障成廣大善發願除退屈障總持諸行速
得妙果其八種釋名辯相具在下文。
[△@△]疏或但為
七合禮讚故或但為六略供養故或但為五以發
願回向但總別異故。
○鈔發願回向等者回向是
總發願是別以回向則必兼發願發願則未必回
向謂回向必須先有所修善根方以願回此善根
向於三處故必兼願若發願則未必有善根亦可
自發要期或但願自利之事故不必有回向也總
別雖異大意不殊故大疏釋回向以大願為體由
是合回向願為一也。
[△@△]疏如十住毗婆沙第五回
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禮拜故或但為三。
○鈔
十住毗婆沙至亦同有五者此論第三第四所明
也其文即今晨朝懺悔等文是唯除發願發願是
涅槃經闍王發願之文後人安之以從禮拜至隨
喜巳有四重次回向當其第五故云第五回向也。


[△@△]疏故智度論云菩薩晝夜三時各行三事謂懺
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無盡轉得近佛若善
戒經但有二事謂懺悔回向皆隨時廣略。
○鈔隨
時廣略者有二意一佛本對機隨宜而說二即今
禮懺看當時之宜也。
△疏今文具十以表無盡六
[003-0266c]
七二事俱是勸請八九二事回向開出餘至文顯。


○鈔六七二事俱是勸請者如晨朝勸請文云十
方諸如來現身成道者眾請轉法輪安樂諸眾生
即第六也又云十方一切佛若欲捨壽命我今頭
面禮勸請令久住即第七也八九二事回向開出
者八即回向菩提九即回向眾生十正云回向即
總該三處而十種為行願故發願一種更不別標
則於前八中增三減一成圓十也。


△疏三牒名別釋二一總徵。】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二別釋即為十段。
△段各有三一牒名二釋相
三總結無盡。
△第一禮敬諸佛三一牒名。】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由心恭敬運於身口而徧禮故除我慢障起敬信
善。
○鈔言除我慢障者謂由有我故於他起慢慢
因我起名為我慢唯識論云云何為慢恃巳於他
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德有
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名為
我慢我即是慢名為我慢我慢即障名我慢障此
禮敬行能對治之由斯生起敬信善業故云除我
慢等也。
△疏勒那三藏說七種禮。
○鈔言勒那三
藏等者準大經疏中具云勒那摩提高僧傳中名
勒那漫提此翻寶意本天竺人也元魏時來至洛
京住永寧寺學善五明兼攻道術常講華嚴經抑
[003-0267a]
揚眾教說斯禮敬有其七種疏主七外更加三種
以圓十禮也其十門禮今約賢首大師五教料揀
二非儀故非五教三即通第一第二教四亦第二
教五六第三教七第四教八九十合為第五教。

疏今加為十謂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

鈔一謂我慢禮者此兼下第二令知非儀而不用
也如碓上下者志公云行道猶如推磑禮拜恰似
客舂正呵此也今禪學人不得此意者每用此語
一向毀於禮懺甚為失也。
[△@△]疏二唱和禮高聲喧
雜辭句渾亂此二非儀三恭敬禮五輪著地捧足
殷重。
○鈔三恭敬禮等者此通人天及二乘并權
教大乘六度菩薩等禮五教中即第一愚法聲聞
教及第二教中分教義也五輪者兩手兩膝兼頂
也離垢慧經一一發願初總者我今五輪於佛作
禮為斷於五道離於五蓋令諸眾生常得安住五
通具足五眼若別者願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
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於外
道法中不起邪見願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
坐金剛座右手指地之時震動現瑞證大菩提願
我左手著地之時於諸外道以四攝法而攝取之
令入正道願我頭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
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也疏云捧足者謂所禮者
之足也即此段能所具矣三業備矣謂以最尊之
頂鳴捧三寶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故云殷重殷重
[003-0267b]
意業也發願及稱名讚歎即語業也五輪即身業
也故三業備也。
[△@△]疏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
相。
○鈔四無相禮等者正當第二始教禮也謂空
是大乘之初門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
成既順於空故是始教。
[△@△]疏五起用禮雖無能所
普運身心如影普遍禮不可禮。
○鈔五起用禮等
者第三終教禮也是從空入假依體起用之菩薩
也由前空觀悟法無能無所故此知法無性不計
定相故觀能禮所禮皆如影像一一全是性之緣
起故得普遍也。
[△@△]疏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
佛不向外求。
○鈔六內觀禮等者第三教中實教
禮也謂顯實宗不計空假直見本覺真性故云法
身真佛故起信論云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是如
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言離念相者離
空假之念也背覺合塵攀緣外境為不禮敬心不
攀緣外境背塵合覺為歸依禮敬也亦可第四空
觀禮真諦佛第五假觀禮俗諦佛第六中觀禮第
一義諦佛也。
[△@△]疏七實相禮若內若外同一實相。


○鈔七實相禮者第四頓教禮也前無相禮但是
初教空理不名為頓今非空非不空非禮非不禮
非取內真佛非棄外假佛內外無寄泯絕棲託但
得如此不住於法自然常冥法界常禮諸佛故云
實相禮也故仁王經說佛問波斯匿王言汝以何
相而觀如來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
[003-0267c]
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
蘊不離五蘊乃至云非相非無相非取非捨非大
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
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觀如來佛言善男子如
汝所說諸佛如來力無畏等恒沙功德諸不共法
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觀若他觀
者名為邪觀疏言若內者收前第四及第六門也
言若外者收前第三第五門也又若內者即當一
心三觀也若外者即當一境三諦也。
[△@△]疏八大悲
禮隨一一禮普代眾生。
○鈔八大悲禮者此下三
門總為第五一乘圓教之禮也然此第八一門猶
是同教一乘同於終教約能禮人一具一切故屬
圓教未顯事事無礙事事融攝故非圓中之別教
九十二門方全是別教一乘也大悲禮者謂前雖
觀智圓明未顯大悲利物豈名菩提薩埵之禮乎
謂上之四門觀智圓明但有菩提之義未具薩埵
之義故次第八明大悲禮普代眾生也故此明以
同體大悲物我無二我既禮也即眾生皆禮我離
慢也即眾生皆離故名大悲禮也。
[△@△]疏九總攝禮
攝前六門以為一觀。
○鈔九總攝禮者謂融前六
門深淺之禮而為一觀即事事無礙也但攝六者
一二非儀故謂夫欲禮敬者先須五輪著地捧足
殷重三也深入法性離能所相四也普運身心禮
不可禮五也但禮內佛不向外求六也若內若外
[003-0268a]
同一實相七也隨一一禮普代眾生八也方稱普
賢行願禮也故云總攝也。
[△@△]疏十無盡禮入帝網
境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鈔十無盡禮者重重無
盡之義如前後所明大經云一毛孔中悉明見不
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
燈亦以言詞普稱讚窮盡未來一切劫一如來所
供養具其數無量等眾生此亦兼證讚歎供養又
晉經云於一微塵中見一切諸佛菩薩眾圍繞法
界塵亦然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若依此禮則
一一禮無盡功德豈可量哉不入斯觀徒自疲勞
也。
△疏文中正辨第五九十實通後八對文可知。


○鈔文中正辨第五九十等者以第五起用禮雖
無能所而普運身心如影普遍禮不可禮此普賢
行願亦須如此普運身心第九第十正同此華嚴
宗故云正辨也言實通後八者以前第九中總攝
前六故知此中實通後八也。


△疏二釋相三一所禮境。】


「所有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
諸佛世尊。」


【謂橫竪普周盡帝網境。
○鈔橫竪普周者經中微
細周徧及眾會圍繞具如第二稱讚第三供養門
中文相備足請互用之下諸門中兼有海會菩薩
及聲聞眾等。


△疏二能禮因。】
[003-0268b]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


【略有二因一以普賢行願力。
△此即法力不依行
願不能徧故。】


「△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二深信解力。
△此即自力謂印持諸佛徧於時處如
對目前。
○鈔以普賢行願至如對目前者謂以普
賢願力見一切境皆是諸佛而為所緣名為法力
以深信解之智決定印可攝持如上佛境令現在
前名為自力是則於所見境不取生滅一多等定
相之境則融通佛境於能見心依智不依識心則
見佛之心故大經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
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然心佛境智雖亦融通為
約因緣親疎故分法力自力法即緣也自即因也
若以緣奪因即法力故融通普遍若以因奪緣則
自力故融通普遍今以因緣雙明故齊舉法力自
力也。


△疏三能禮相二一總明。】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謂三業皆徧常無間故。
○鈔能禮相中經言悉以
清淨等者悉者皆也咸也盡也以者用也清淨三
業者簡異染業也謂身無三惡口離四過意三業
淨故云清淨等也由染業故惡道轉回今成佛因
須憑淨業也三業敬者有其所表大小乘各別大
乘三業敬者表佛有三種通故一為顯大師有天
[003-0268c]
眼通以身業敬可見故二為顯大師有天耳通以
語業敬可聞故三為顯大師有他心通以意業敬
可知故二小乘瞿波論說師三業敬一在明而遠
須身業敬以可見故二在暗而近須語業敬以可
聞故三在暗復遠須意業敬不見不聞故故三業
敬為因果中感得三輪身感神通輪語感教誡輪
意感記心輪。


△疏二別顯。】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


【謂一佛之前頓現多身。
○鈔一佛之前頓現多身
等者謂依前二力故得於境能見多佛於自能現
多身乍觀經文若以一一佛所皆現多身則似身
多佛少若以一一自身皆禮多佛則似身少佛多
據其義理身佛齊等經文欲明一多無礙故於身
佛互舉一多若令相對義足應作四句一一身禮
多佛即經後句二多身禮一佛即經前句三一身
禮一佛如前十重禮中第三禮四多身禮多佛如
前第十帝網禮也第一第三句諸宗容有第二第
四句唯此華嚴所明言身佛數同者出現品云如
來成正覺時以一相方便入善覺智三昧覺不滯寂故名
善覺彼一相故用為方便也入巳於一成正覺廣大身現一切

眾生數等身住於身中既以一相為方便則物物皆一相故故一即現多
是故應知如來所現身無有量以無量故說如來
身為無量界等眾生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
[003-0269a]
知如來身一毛孔中有一切眾生數等諸佛身何
以故如來成正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如一毛孔遍
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
佛身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
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
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釋
曰引此佛身與眾生數等者證前能禮之身所禮
之佛數齊同也又既佛有等眾生數之身住於生
界眾生心中又念念有佛成正覺故知佛前本有
多身身前本有多佛但以執境迷心致令都不見
耳佛以善覺三昧而現之即果門入也今以普賢
觀行而見之即因門入也因果之相雖異所入之
境無差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一一身徧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一身之禮等剎塵數是周徧相。
△三總結無盡二
一顯無盡準十地經有十無盡界。
△今此有二謂虗
空眾生。
△於眾生中開出業惑故成其四眾生無盡
一一眾生有多業惑彌顯無盡。
○鈔準十地經有
十無盡界至故成其四者即經初地說大願巳後
結云佛子此十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
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虗空界盡法界盡涅槃
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
所入境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晉經云不可
盡法下經亦云不可盡十言十盡者窮盡彼無盡
[003-0269b]
之願令無有餘故云盡也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
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
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
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釋云彼是成就大作
用之願故以無窮化生十盡句而結無盡也論釋
十界云初一是總皆為化生故餘九是別是別集
成度生義故此經所說二種是觀能趣入行願故
略餘八但明眾生及虗空界又以觀行是對治門
故故眾生開出業及煩惱也。


△疏文二一別明虗空二一反顯。】


「虗空界盡我禮乃盡。」


【△二順釋。】


「以虗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二總例餘三。】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
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
盡。」


【△疏二彰無間。】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疲謂疲倦厭謂厭足下之九門無盡例此。
○鈔二
念念相續至例此者若不以普賢觀行之力如何
得念念不斷願智者審思此文無以生滅之心取
相之禮而為禮例下九門亦無以生滅取相之讚
歎供養乃至回向等而為普賢行願也。
[003-0269c]


△疏第二稱讚如來三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鈔第二稱讚行先標名稱謂稱述讚即讚揚稱述
聖德讚揚其美又稱謂稱揚讚即讚歎如來者於
十號中即倣同先迹號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
如義又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涅槃經
云如過去佛所說不變從六波羅蜜來至大涅槃
故名如來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疏二釋相三一所讚境。】


「所有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
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
有菩薩海會圍繞。」


【鈔所讚境中三重無盡疏所讚境者觀此及供養
中經文明多多之佛微細所在兼及眾會無不皆
遍具足於前禮敬之中文應影略也。


△疏二能讚因。】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鈔能讚因者乍看經文似闕法力既言悉以即亦
含在其中也。


△疏三能讚相。】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
聲海一一音聲海出一切言辭海。


△稱揚讚歎一切
如來諸功德海。


△窮未來際相續不斷。


△盡於法界
無不周徧。」
[003-0270a]


【鈔讚相中云各以出過等者辨能讚相有四義句
初標能讚相二正辨稱讚三讚所經時四明其周
遍初中辯才天女者如最勝王經說有大功德能
滿眾願能施辯才經云有受持經者我當益其智
慧具足莊嚴言說之辯若於文字句義有所忘失
皆令憶持能善開悟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又如
下偈讚云聰明勇進辯才天人天供養悉應受名
聞世間遍充滿能與一切眾生願又云吉祥成就
心安隱聰明慚愧有名聞為母能生於世間勇猛
常行大精進又云大婆羅門四明法幻化呪等悉
皆通於天仙中得自在能為種子及大地諸天女
等集會時如大海潮必來應於諸龍神藥叉眾咸
為上首能調伏於諸女中最梵行發言猶如世間
王辯才勝出若高峯念者皆與為洲渚眾生若有
希求事悉能令彼速得成亦令聰辯具聞持於大
地中為第一於此十方世界中如大燈明常普照
乃至神鬼諸禽獸咸皆遂彼所求心向下因明有
求願者乃至佛辯亦能滿足即知位次多是得果
不捨因門菩薩此上經文逐略引來非其次第廣
如經說問經說天女有求辯者能施與佛辯既彼
有佛辯則無更勝者何言出過耶答彼雖至極更
無超越之者此是普賢方便令修行者起最勝意
樂作其觀想生不足之心故言出過理亦無爽或
彼有佛辯佛辯即合法界法界即是無盡不可超
[003-0270b]
也即取出現品中有一天女有妙舌根念想勝彼
故言出過彼經云譬如自在天王有天綵女名曰
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
共相應一一樂中復有百千差別音聲有似辯才
如彼天女所有舌根出妙音聲但合眾樂今以勝
解力故所出音聲遍合法界故言出過也言辯才
者總有四種一法無礙解於一切法無不通達故
二義無礙解於所詮道理無壅塞故三詞無礙解
以智慧力普應一切眾生心行差別四辯說無礙
解此復有七一應辯一剎那間應得一切眾生三
乘五乘根性樂廣樂略者總能應得也二捷辯謂
言說迅捷而無蹇訥也三峻辯如懸河建瓴四無
疎謬辯謂一一句義稱理合機無疎謬之失也五
無斷盡辯說經長時無間斷故六豐義味辯凡所
演說豐足義味此具五義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
聞三諦了易解四人心敬愛五聽者無厭七一切
世間最上妙辯更無過者總此七種得名辯說無
礙解或此七辯亦通前三中開出也然諸經論中
或說辯才有多種者皆是隨義展轉開出根本不
過四辯也此四辯第九地菩薩方具得之巳前得
者非勝也若窮理盡相朗照無遺者佛及普賢方
稱窮極具足辯也經言微妙舌根者如大經說菩
薩摩訶薩有十種舌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
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讚歎諸佛無盡功德舌
[003-0270c]
演暢詞辯無盡舌開闡大乘助道舌遍覆十方虗
空舌普照一切佛剎舌普使眾生悟解舌悉令諸
佛歡喜舌降伏一切諸魔外道舌除滅一切生死
煩惱令到涅槃舌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
遍覆一切諸國土舌相也。


△疏三總結無盡。】


「如是虗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
讚乃盡而虗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
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疏文少略前若具說者皆如初段。
○鈔第三總結
無盡疏云文少略前者禮敬總結無盡有二先顯
無盡後彰無間就前顯中先別明虗空後總例餘
三今稱讚中但有總舉四法無先別明虗空之異
故云略也今此文有二義句初結無盡後彰無間
前文中有二義句如是虗空界下反顯無盡而虗
空下順成無盡也。


△疏第三廣修供養三一牒名。】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疏二釋相二一正明供行四一所供境。】


「所有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
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
薩海會圍繞。」


【△疏二能供因。】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003-0271a]


【△疏三列所供具。】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


△所謂華雲鬘雲天
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


△天種種香塗香燒香
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


△然種種燈酥
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
大海水。」


【鈔第三列所供具於中有二先總標後別顯今初
一切諸佛皆修供養如釋迦世尊然燈佛前得值
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
過者買華布髮等又諸菩薩常以種種塗香燒香
華鬘瓔珞寶瓶劫樹飲食燈明寶山寶類寶幢幡
蓋鈴珮珠瓔宮殿寶帳天男天女水陸諸華一切
受用一一皆成廣大雲海為作事業故供養諸如
來如是供養一一皆有廣大果報謂奉嬉常受悅
獻笑佛憐憫奏歌得法音供舞得神通奉瓶得寶
瓶進寶獲覺分亦感寶莊嚴由供莊嚴樹得莊嚴
覺樹奉幢得雨寶能遍濟貧乏供幡超勝幡獻鈴
眾歸敬奉瓔獲嚴具進鬘得寶冠上華得佛容如
是一一皆獲勝報今此文中略標少分廣如大經
羂索回向輪大雲輪請雨等經廣明供具皆云天
者表法界中法爾自然有如是不思議德用也天
者自然義皆言雲者是隨緣義表由行願力故法
如是故也大經每欲說天地徵祥皆標云法如是
故佛神力故法如是者即法爾也同此云天佛神
[003-0271b]
力者即緣起也同此云雲行願以義例之此亦應
云法如是故行願力故為緣起者謂此供具色相
顯然智鑒無性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現所現能
現即行願所現即供具逈無所依應用而來來無
所從用謝而去去無所至而能含悲潤注法雨益
濟萬物重重無盡故有雲像焉菩薩修行如是供
養之時不礙上供養諸佛熾然下濟含識先作是
念無邊有情漂淪六趣由自心虗妄感種種果報
內懷佛性而不自知實可愍傷云何當救即作是
念由我獻華鬘得佛殊勝相願回此功德成妙覺
華臺舒光遍照觸警覺人天躭著欲境報盡壽終
眾苦纏逼願彼諸天菩提心敷榮獲普賢常樂供
鬘得寶冠由獻音樂得佛法音獻蓋得覆陰供衣
得佛衣願以此等福令一切安樂是為菩薩修供
養行也次明香供養義分為三先總標次別顯後
分量初中云種種香者謂沉檀薝蔔龍腦鬱金及
諸華香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及天上
所有波利質多羅樹香拘鞞陀羅樹香及人天本
體之香和合變易之香一一皆成廣大雲海而為
供養次別列中云塗香者謂和合諸香用塗身手
供養之時當作是念我獻塗香願從此等流五無
漏塗香磨瑩熱惱者脫彼諸地獄一切極炎蒸獻
焚香時當作是念由我獻焚香得佛無礙智悅懌
具端嚴願回此香雲氛馥寒冰苦末香可知後明
[003-0271c]
分量者如須彌山須彌山者取人間目覩高大無
過又四寶所成而具十德表供具一一具德相妙
用也十德在須彌品疏文然亦不繁具引也下明
燈供文分為三總標別列分量二別列者菩薩修
燈供養時當作是念由我獻燈明獲智慧光明及
清淨五眼願為般若燈照曜阿修羅永改矯誑心
恚癡好鬪諍傍生鞭撻逼互相害食噉願得慈慧
心常生人天路色無色界天躭著三昧味願脫此
惑纏也三分量中言如大海水者以表供養稱理
故深稱事故廣以深廣故喻之如海也。


△疏四正明供養。】


「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鈔以如是至供養者如何辦得如是等多多供具
如何常供如上多多佛耶準藏和上述緣起章第
三供養門中云菩薩凡所施設乃至一香一華一
衣一蓋一供養具無不稱於真理等虗空界即以
全法之身遊詣佛剎稱真之物供養於佛是故菩
薩不虗行於所修常值諸佛恒不失時一切供具
常稱理而成就何以故法施於佛稱真理故釋曰
準此云一香一華等又云常稱理而成就者即知
經中所列皆以稱理即一之多等也修行者但安
心觀行物物自多皆遍佛也故尋常云願此香華
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


△疏二校量顯勝二一校量二一舉所校量二一
[003-0272a]
總指。】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疏二別明。】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
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
離菩提心供養。」


【疏別明七行皆法供養。
○鈔舉所校量中先總後
別別明所校量中云如說修行供養者智度論云
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修行不名為智
者故如說行方得佛法不以口言而可清淨也又
如大法句經云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
修得益雖誦千言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意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得度雖誦千
言不敬何益不如一行欣樂奉修雖誦千言我心
不滅不如一句捨憍慢逸雖誦千言求名愈著不
如一說棄執離著雖誦千言不欲捨罪不如一聞
去離生死雖言千言色情愈固不如一解心境忘
懷雖誦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悟絕離三界雖誦
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聽自他兩利又文殊章云
如說修行如行而說若不能爾是亦不能利樂眾
生自疾不能救等又云善男子如來從修行中來
若能修行是則成就供養如來利益眾生供養者
如十地品云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又云
諸佛出世本為利樂一切眾生故所以利益名真
[003-0272b]
供養攝受眾生供養者彼名以慈悲心隨順攝取
又云諸佛出世為以慈悲攝眾生故如淨名居士
以善方便居毗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
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懈
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乃至入諸酒肆
能立其志等又一切菩薩皆以普門示現等皆為
攝取一切眾生安置佛道故代眾生苦供養者以
代眾生上契佛意故勤修善根供養者彼云不捨
勤修一切善法若不勤修一切善法是亦不能利
樂一切眾生不捨菩薩業供養者彼名不捨一切
菩薩事業何以故若捨菩薩所修事業是亦不能
利樂眾生故不離菩提心供養者彼名常不捨離
大菩提心離世間品中有十種退失善根法所謂
捨菩提心凡所修善魔所攝持前章又云若暫捨
菩提心者是亦不能利樂眾生何以故善男子夫
為菩薩為欲利樂諸眾生故勤求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若無眾生一切菩薩不成正覺善男子汝
應如是解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非以世間
財寶飲食名為供養也。


△疏二正明校量。】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
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
筭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準先經文以前本行校量法供養。
△然法供養勝
[003-0272c]
財供養諸經論中無不此說。
△文殊章中巳廣解
釋法供養勝。
○鈔後善男子下正明能校量準先
經文下於中二先釋義後銷經文初中二一敘先譯
差錯二申詳審正初中二一標先譯之意二立理覈
破今初也準先譯意以本行觀想供養為劣以校
量法供養為勝也然法供養下立理覈破文中四
一指餘文以明二正斥其失三借淨名對辨四覈
此文無端今初諸經論中無不此說者彰其易知
也文殊章中者即善財再遇文殊智照無二相之
文也彼經云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
滿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一者以法供養
二者修行諸行乃至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九者長
時遍修心無疲厭十者常不捨離大菩提心隨要
引之不能繁具若諸菩薩具此十法能成就供養
如來非以財寶飲食衣服名真供養何以故如來
恭敬尊重法故猶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
無暫捨若復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復尊重是人
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供養法者是真成
就供養如來以諸如來尊重法故釋曰法供養最
故名為真若通相說於佛深經難見妙理起十法
行皆名法供養以財供養資養四大受持讀誦解
說修行增於法身又全其理供養義也今疏意云
善財再見文殊巳曾廣釋法勝故知此中更有深
旨不可以此觀行之供還同前財食供也。
△疏但
[003-0273a]
先文意將前本行觀想供養為財供養校量於法
則抑其本行。
○鈔二但先下正斥其失也校量本
為褒揚行願之妙如何却抑之耶。
△疏何者如淨
名等先明法供養後以財供養校量顯勝理則昭
然。
○鈔三何者下借淨名對辨言等者等於諸經
也且就淨名即善德章多取意引不具寫文佛命
長者善德問疾善德白佛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便自說言我於往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
切沙門婆羅門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
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云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
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我言居士何謂
法施之會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
生是名法施之會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
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
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尸波羅蜜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
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
波羅蜜乃至下文結云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
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
田此先明法供養我時心得清淨嘆未曾有稽首
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上之不肯取我
言唯願受之隨意所與維摩詰即受瓔珞分作二
分持一分施此會中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
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瓔
[003-0273b]
珞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時維摩詰現神變巳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
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
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此上經文是校量財供養也
曰此中但取維摩詰誡勸之意即維摩詰為施主
乞人難勝如來是受施之人瓔珞為所施物謂運
心寬廣平等普緣莫分高下之殊無執物我之別
智鑒皆同於真際悲救不礙於隨緣悲智雙流即
度而無度施而無施也若如此者其功大焉即淨
名教於善德何不如是而作若能爾者財施即法
施也所以經云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
如來福田之相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為具
足法施此則淨名先說法供養勝巳後自施瓔珞
之財平等布施亦成法施更無異也疏主意說淨
名起行皆得名法供養即知普賢深妙觀行固得
名為法供養也豈可唯此七行不兼前耶問未審
善德長者有何過失被淨名呵之耶答為有三局
謂自於父舍即處局施七種人即人局期滿七日
即時局又財施有限法施無窮財施世間果報法
是出世果報以財不及法是以呵之也。
△疏今先
明本行後以法供養抑前供養本說劣行為何所
益。
○鈔四今先明下覈此文無端也疏抑前等者
言抑者按也厭伏之義今義訓抑者屈也謂屈於
本行也余亦謂此七種法行但是所標之心經言
[003-0273c]
如說修行者即如前所說觀行如是而行名如說
修行也言利益眾生等者即修觀行之時一一與
此利益等心相應是則名為真法供養也若爾即
不必諍論也然且依疏。
△疏下偈之中更無校量
但舉本行為勝供養明知校量欲顯本行供養為
勝。
○鈔下偈下申詳審正文中有五一按定本文。


△疏故梵本云復次善男子彼彼一切最勝供養
及法供養修行供養乃至不離菩提心供養一念
中以彼彼供養如來以得最勝善根增長積集過
去供養善根百分不及一等。
△此中意云上來觀行
名最勝善根及法供養此上二類一念善根是所
校量過去供養為能校量。
△以未修普賢行願供養
不及今修普賢觀行供養故。
○鈔二故梵本下引
梵本證成有三一標舉梵文言以彼彼至最勝善
根皆是所比之勝福從增長積集即是能比之劣
福也二此中下釋上梵文三彰勝劣所以疏以未
修普賢下是。
△疏又法供養通十法行修行最勝
修行通於萬行依觀供養正是修行故。
○鈔三又
法下重釋前二勝供言十法行者謂一書寫二供
養乃至九思惟十修習如下顯經勝德分中所明
言依觀供養正是修行者以所引文殊章十法供
養中多明修行為供養故。
△疏法華中喜見燒身
名法供養。
△淨名教於善德行施無前無後一時等
施名法供養。
○鈔四雙引二經明法施差別有二
[003-0274a]
初引法華經即第六卷中藥王菩薩本事品說過
去日月淨明德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法華
經喜見樂修苦行滿萬二千歲巳得現一切色身
三昧歡喜即念我得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即
入三昧從空雨種種華香以供養佛起定念言不
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滿千二百歲以香油塗身
於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
願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千億恒河沙世界其中
諸佛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
真法供養如來若以華香瓔珞乃至國城妻子亦
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尊最
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所以引云名法供養也上
但取意引不具書文也二引淨名經疏淨名教於
下即前所引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
眾生之文羅什法師云若起慈心則十方同緣施
中之等莫先於此故曰無前無後也僧肇云夫以
方會人不可一息期以財資物不可一時周是以
會通無隅者彌綸而不漏法澤冥被者不易時而
普覆。
△疏是財施若能稱法皆法供養況於深觀
非法供養智者應思。
○鈔是財下重釋前意以理
結成也。
△疏言迦羅者此云豎折人身一毛以為
百分言優波尼沙陀者此云近少亦云近對謂少
分相近比對之分。


△二徵釋。】
[003-0274b]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過去財供養不及今供。】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


△若
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
真供養故。」


【釋意云佛尊重法行法供養故校量不及前文殊
章巳有此意。
○鈔徵釋所以中有二義句謂徵釋
也釋中又二先標舉所以若諸下後結歸勝供也。


△疏三總結無盡。】


「此廣大最勝供養虗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
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虗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
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
無有疲厭。」


【此最勝供養即前觀行。
△若此最勝不及法者何
以無盡。
○鈔後結無盡中竝同稱讚行也疏若此
最勝至何以無盡者承此文便重成前義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