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71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第二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撰別行疏
圭峯草堂寺沙門宗密述隨疏鈔


【上來第二正釋疏文四分中一總敘文意二歸敬
請加三開章釋文四慶讚回向初總敘文意巳竟
自下第二廣釋歸敬請加。】


「△稽首歸依。


△真法界。


△光明徧照諸如來。


△普賢
文殊海會尊。


△願得冥資贊玄妙。」


【第二歸敬請加於中分二初三句是歸敬後一句
請加初中又二初有四字是能歸三業稽首歸依
後有一十七字即所歸三寶真法界下今初疏稽
首歸依者稽者屈也至也首者頭也歸者向順之
義依者憑託之意疏主欲擬製述先起三業虔恭
敬仰屈巳頭頂以至於地心冥佛境口誦詞句剖
㭊心誠乞求加護也問何故最初歸敬三寶答略
有七意一顯示吉祥故二發生信心故三令知恩
[002-0236a]
德故四儀式應然故五表有承稟故六為求加護
故七隨順先聖故且初顯示吉祥者三寶功德第
一吉祥故於最初先申歸敬欲令所製久久流通
二利吉祥故先歸敬也成實論云三寶最吉祥故
我經初說二發生信心故者欲令後人聞此教典
不起疑惑生起信心故於最初先歎三寶令於三
寶生順信巳方於正教不疑謗故三令知恩德故
者謂佛有說法恩法有生解恩僧有傳教恩若無
佛寶即無人說法若無法寶即無由生解若無僧
寶即無人傳教是以由佛說法由法生解由僧傳
教令得聽聞由此三恩方成慧悟令知恩德故疏
先明四儀式應然故者世間臣子凡有所為先白
君父方合儀式三寶恩德逾於君父大師之心何
啻臣子將欲發揚正教先白三尊儀式應然故歸
敬也五表有承稟故者欲顯所述且非胸臆皆依
聖教盡有經典承稟三寶所證所說製成此疏以
誨後人故於最初先申歸敬六為求加護故者像
季傳教障難恒多先敬三尊上求加護七隨順先
聖故者西天聖眾諸菩薩僧造論釋經皆先歸敬
順諸先聖故敬三尊敬意極多不能繁述釋此所
歸三寶分二先標三寶義後正銷疏文今初三寶
之義佛法大綱學者要知不可不說略以五門分
別一釋名二出體三建立四次第五問答分別今
初有二初總名後別名總名者三者數義寶者從
[002-0236b]
喻為名依寶性論有六義一希有如世間金玉等
世間難得三寶亦爾百千萬劫眾生難遇二明淨
如世間金玉體性明淨三寶亦爾離染無垢所以
明淨三勢力如世金玉有威德勢力三寶亦爾見
道力用神通威力四莊嚴如世金玉莊嚴世間三
寶亦爾定慧莊嚴出世法故五最上如世金玉於
世最上三寶亦爾修出世道最尊最上六不變如
世金玉不可改易百鍊不輕久埋不生三寶亦爾
不為世法之所改易具此六義故名為寶從數及
喻以為名也次別名者謂佛法僧梵云佛陀此翻
覺者佛地論云於一切境能除二障如睡夢覺如
蓮華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之為佛覺即是佛
當體為名梵云達摩此云法即教理行果自性軌
持名之為法軌持即法當體為名梵云僧伽此云
和合眾三乘聖人理事二和體無違諍和合是用
眾即是假和合之眾依主得名第二出體者於中
有二先辨差別後明體性初文有三一住持二別
相三同體皆可寶重生福之田也初住持者佛謂
形像法謂教法僧謂五眾也二別相三寶依賢首大師五
教以明分五一小乘教文三佛法僧一佛寶文三初

法身即五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二報身即丈六身是三化身
謂隨類化身是二法寶文四一教法謂聲教二理法謂生空理
行法謂三十七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四果法謂擇
滅涅槃三僧寶即四果四向二大乘始教亦三一佛寶文

[002-0236c]
三一法身謂清淨真如二報身謂自他二種受用三化身大化身千
丈小化身丈六隨類化身二法寶文四一教法謂本質影像二理法

謂二空真理三行法謂六度萬行四果法菩提涅槃三僧寶即三賢十
三大乘終教亦三一佛寶文二一真身謂法身及自受
二應身謂他受用及化身二法寶文四一教法唯心影像

理法謂二空真理三行法謂六度萬行四果法謂始覺合本覺三僧
謂三賢十聖四大乘頓教但唯真性更無別法縱使
強論亦不出一性亦三一佛寶約覺知義二法寶約軌持義
三僧寶約不違義五大乘圓教文三一佛寶文二一融
三世間十身眾生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二佛自具十身菩提願化
力莊嚴威勢意生福法智二法寶文四一教法謂別教一乘二理法

謂法界十玄三行法謂行布圓融四果法謂依正無礙三僧寶謂海
會菩薩三同體者自有三說一就本性說性自靈覺

佛也性本寂滅法也性上本有恒沙德用互不相
違亦不乖諍一味清淨性體僧也二就觀行說觀
照佛也照故離識可以軌持法也在觀則萬法巳
圓念念自無乖諍僧也三就融通說世出世間差
別之法盡託圓明大覺假現一一無有自體當體
便是圓覺則一切皆佛也如鏡現像像皆是鏡所
現之法一一寂滅雖寂滅而不壞相性相不異故
一一相隨性而遍法界性隨相而千差盡未來際
性相無礙究竟皆可軌持法也既一一相隨性無
礙則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一包一切一切包一交
參涉入和合無違凡聖一一皆然僧也二明體性
[002-0237a]
者有三一住持三寶佛寶不論金玉圖綵塑畫等
並以四塵為體法寶若紙素竹帛等亦以四塵為
體僧寶若凡夫僧即以有漏五蘊為體若圖畫僧
亦以四塵為體此等住持皆令真實三寶勢力不
斷名住持也故淨名經云紹隆三寶能使不絕二
別相三寶法身即以無垢真如為體自受用身以
實無漏五蘊為體他受用身以平等性智所現相
分似無漏五蘊為體化身有三若大化身以成所
作智中所現微細色心相分似無漏五蘊為體小
化身以成所作智中所現通麤及細色心相分似
無漏五蘊為體若隨類化身以成所作智中所現
唯細色心相分似無漏五蘊為體若法寶有四一
教謂名句文二理謂二空真如三行謂六度十度
萬行四果謂菩提涅槃殊勝之果此之四法總為
法寶體僧寶以三乘聖人無漏五蘊為體三同體
三寶通以真如為體如有覺義名佛寶如有軌持
義名法寶如有理和名僧寶故涅槃經云若能觀
三寶常住同真諦等也又淨名經云佛則是法法
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虗空等又寶積經云
正見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以空遠離尚不見
法何況言說以無為法尚不見僧何況有和合眾
也三建立者有四一翻邪三歸為彼外宗有三一
邪尊二邪教三邪人翻彼三故建立三寶歸依佛
巳寧捨身命終不歸依自在天等歸依法巳寧捨
[002-0237b]
身命終不歸依外道典藉歸依僧巳寧捨身命終
不歸依外道邪眾為所翻有三故立三寶廣如優
婆塞經說也二對根者為上根人趣佛菩提說於
佛寶為中根人求自然智及因緣法而能入道說
於法寶為下根人依師受學理事不違方能入道
說於僧寶三約喻者佛如良醫法如良藥僧寶如
看病人四依因者一依如來為因二依正法為因
三依止我弟子為因諸有情類要由三因得涅槃
樂如十輪經說具上四義不增不減但說三寶也
四辨次第者有三一約功用次第教化眾生無過
於佛故先明佛寶由有佛故說三乘法故次明法
寶由有佛法化三乘眾故後明僧寶二約修行次
第一切聖人以法為本先明法寶由有法故方有
修行次明僧寶由有法僧當得佛果後明佛寶三
約勝劣次第同體三寶中法寶為勝故經云諸佛
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故法寶勝也
別相三寶中佛寶為勝故經偈云天上天下無如
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
如佛者故佛寶勝也住持三寶中僧寶為勝由人
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在即法在人亡即法亡故僧
寶勝也五問答分別者問前云三乘聖人皆是僧
寶聲聞眾多可名為僧獨覺獨出云何成僧答緣
覺有二一獨覺出無佛世靜處思惟即能悟道此
既無眾闕於事和但是行法非僧寶也二眾出亦
[002-0237c]
有無量大緣覺眾具理事二和所以成僧今約眾
出故仁王經云時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非斷非
常四諦十二因緣皆悉成就也問出家菩薩具有
二和可名為僧在家菩薩唯有理和莫不成僧答
在家菩薩雖無事和而有理和性無乖諍即得成
僧不同聲聞要具二和也問菩薩僧中有其幾人
答依仁王經瓔珞經說有四十二賢聖所謂地前
三賢地上十聖及等覺妙覺如彼廣說所以不取
十信者為是凡位也於四十二位中四十一是僧
寶妙覺一位是佛寶所攝也上來五段不同略明
三寶義竟後別銷疏文者疏真法界者即法寶也
攝法差別但歸真界也先標法者諸佛之師故疏
光明遍照等者佛寶也梵語毗盧遮那此云光明
遍照此就新梵語翻也若准舊梵語翻毗盧遮那
此云遍一切處寂屬法身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
屬在報身若准梵文即不如此二種梵名但新舊
別非分法報之異故舊譯華嚴總名盧舍那唐譯
經中皆曰毗盧遮那即三身十身通名毗盧遮那
也今此中用即法報通稱此最為正況此宗中法
報無異同是一源不同諸教有為無為別又據此
大經及一字頂輪王經釋迦毗盧及一切義成等
皆是異名故知三身更無別稱但是古德義說也
故知此中不錯用也言光明遍照者謂常寂光遍
一切法如鏡之明像像皆遍也諸如來者主伴互
[002-0238a]
收也舉一為主一切皆伴伴者不離主也普賢文
殊海會尊者僧寶也二聖為海會菩薩之尊也又
望能歸之人即指海會菩薩是我之尊也後會通
二聖菩薩數過剎塵名著在經者亦有數百偏歸
二聖者良有所以二聖本尊總為三聖託以表法
不徒然也今依三聖圓融觀略顯二門一相對明
表二相融顯圓初中二聖為因遮那為果果超言
相且說二因若悟二因玄微則見果海深妙也二
聖略為三對一能信所信對言能信所信表是因
中謂普賢表所信法界即在纏如來藏故理趣般
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初
會即入藏身三昧者意在此也文殊表能信之心
佛名經云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心故善財始
見發大心故經云出生一切菩薩無休息故二解
行對普賢表所起萬行上下經文五周因果皆普
賢行故文殊即能起之解慈氏云汝得見諸善友
聞菩薩行入解脫門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又云常
為一切菩薩師故三理智對普賢表所證法界即
出纏如來藏善財童子入其身故一毛廣大即無
邊者稱法性故經云普賢身相如虗空故又見普
賢即得智波羅蜜者明依理發智故文殊表能證
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動智故常為無量諸佛母故
諸經中說法多顯般若旨趣故善財再見文殊後
方見普賢者顯有智方能證理故是以古德銘後
[002-0238b]
文殊為智照無二相也不理身者心境兩亡故以
文殊權實之智證普賢體用之理此之一門古德
親問三藏三藏言有經說未傳此方又此一門亦
表定慧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體用普賢理寂
以為心體文殊智照為大用故二相融顯圓者亦
二先明二聖法門各自圓融後以二聖法門互相
圓融初中謂文殊必因於信方能成解有解無信
增邪見故有信無解長無明故信解真正方了本
源成其極智反照不異初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又前方便之智不離體故後文殊名智照無二相
照信不殊於智故從無身相以展右手是以文殊
三事融通隱隱次普賢三事自相融者理若無行
理終不顯依體起行行必稱體由行證理理無行
外之理由理顯行行無理外之行故隨所證理行
無不具足一證一切證故見普賢一毛所得法門
過前無可說不可說倍又是即體之用故毛孔法
門緣起無盡由是普賢三事涉入重重也二以二
聖法門互相融者謂要因於信方知法界信若不
信法界信則為邪故能所不二不信自心有如來
藏非菩薩故次要藉於解方能起行稱解起行行
不異解則解行不二次以智是理用理體成智還
照於理智與理冥方曰真智則理智無二故經云
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亦無智外如為智所入又
法界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觀窮數極妙符乎
[002-0238c]
寂則定慧不二又即體之用曰智即用之體曰理
即體用無二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隱隱即普賢三
事涉入重重此二不一不異方名普賢帝網之行
故普賢行品及上下經文廣顯事理圓融為普賢
行非獨事行名普賢也亦如曼殊千鉢經云爾時
眾中菩薩摩訶薩一切有情同修行普賢曼殊行
願證入毗盧遮那如來十大慈佛心觀亦表二聖
不異問既二聖相融何以不名文殊行耶答為攝
智屬理唯一真法界故舉一全收也二遮那為果
者二聖法門既融則普賢因圓離相絕言沒同果
海是曰毗盧遮那光明遍照唯證相應故法界品
末普賢菩薩後便偈讚佛德者顯果相也又品初
如來自入三昧現相無說表所證絕言而普賢開
發也放光令悟表能證絕言而文殊開顯者即其
意也然上理智等並不離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若於心能了則念念因圓念念果滿出現品云菩
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故而即一之異
不得外觀勿滯言說若能與此觀行相應則觸目
對境常見三聖及十方諸佛菩薩一即一切故心
境無二故依此修行一生不剋三生必圓也第二
請加者疏願得冥資贊玄妙可知。】


「△將釋此經五門分別。


△一教起因緣二辨教宗旨
三翻譯傳授四釋經名題五隨文解釋。


△今初夫法
無言象非離言象。


△離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真。
[002-0239a]


△故聖人利見垂象設教必有由矣。」


【第一教起因緣文分三段一總標大意二別釋十
門三總結指廣今初也一略標言夫法無言象非
離言象者世有人言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絕慮亡
言自入真境何用言教乎疏意云非言何以知無
言非象何以顯無象大疏序云雖空空絕跡是無象也
義天之星象粲然不離象也湛湛亡言是亡言也教海之波
瀾浩汗不離言也諸經假言象顯無言象之文甚多不
能繁引講者任其廣略然言謂語言宣說此即可
知象者何也象者像也似也謂取像似之物為象
令見於真理周易有大象小象以顯易道即其事
也六龍象於陽德變化無方等佛說圓極之理言
之不及多以喻況皆此類也若更深而論之但以
名言施設所顯之義亦皆是象不唯譬喻以理畢
竟言不及故謂聞教生解義相生時亦是變影起
故也二反顯離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真者出
取捨之過也若眾生不遇善友不聞聖教曠劫長
守倒見終無自悟之期故經云譬如闇中寶無燈
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執言象而迷真
者謂但守於教不求指歸是執言也縱求義理但
隨文生解便為真實不能以教為明鏡照見自心
不能以自心為智燈照經幽旨是執象也故經云
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
惡如覽鏡時本圖見面便執見者為實豈不轉更
[002-0239b]
成迷故云執言象而迷真又疏主述華嚴剎海變
相贊云執象或亡象取空空外求斯人鼓識浪浩
劫乖冥搜即象見無象萬法歸毛頭圓機覩一葉
法界知春秋此即一向別教圓宗稍異前教前則
筌蹄定非魚兔此乃言象即同所筌故一中見多
而無盡也如聞谷聲無聲即知常應見鏡像無像
即知常現也三順結故聖人利見至必有由矣者
利見之言借周易語彼乾卦九五之爻是仁君登
位之象文言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言飛龍在
天者大人造也造者至也至者仁君至於位也大
人者聖人也聖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此為仁也利見
者仁君至位敘以聖德能合異類濟物理人利無
不普蓋及異類交感位極亨通人臣之機會也今
明我佛聖人功圓德備體無不周智無不遍四心
罔替唯務益生有感必通隨機誘化知根利鈍各
稱所求與利見而賜妙方物受教而皆得度則必
無虗設也故云聖人利見垂象設教必有由矣。】


「△因緣不同略明十義。


△一法爾常規二酬昔行願
三遂通物感四明示真門五開物性原六宣說勝行
七令知位次八顯果難思九示其終歸十廣利今後。」


【第二因緣不同下別釋十門初列後釋。】


「△此初法爾常規者一切諸佛法爾皆現無盡身雲
說斯圓教故。」
[002-0239c]


【釋中一法爾常規下夫王道坦坦千古同現一乘
玄門諸佛齊證所證法性法爾隨緣緣性融通法
爾無盡性雖一切齊應今就說教為門既舉一全
收即無盡矣故佛法爾皆於無盡世界常轉無盡
法輪窮未來際無有休息斯則處以毛端橫該法
界時以剎那竪窮劫海處則頓起時則常起不待
別因如萬籟之聲非關撫擊日月之照不因川原
但隨見聞說有初成九會等別諸慈悲者於無盡
中略此留傳令尋於此見無邊法如觀牖隟見無
際空而此時處即同無盡也。】


「△二酬昔行願者昔在因中願周法界依願起行但
為眾生故今酬之徧說徧益。」


【二酬昔行願至遍益者因即願周乎法界果必遍
說酬之如源遠則流長根深則果茂然因雖無量
無邊統唯此二故下疏有車輪鳥翼之況願周遍
者現相品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
中恒轉無上輪行周遍者主山神偈云往修勝行
無有邊今獲神通亦無量法門廣闥如塵數悉使
眾生深悟喜今說普賢行願正是此因也。】


「△三遂通物感者謂佛證涅槃寂然不動機宜叩聖
感而遂通若無感緣佛說何益。」


【三遂通物感至何益者夫風息浪澄海現萬像妄
盡心寂佛應羣機然澄海雖常能現無外器而現
何佛智雖常能談無感緣而何說故大疏云昔因
[002-0240a]
法爾雖能常遍約可流傳皆由機感其猶上有白
月下資澄潭潭清影現機感應生等其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兩句是周易之文疏乃巧隨義勢揀而
用之然其機感亦有二種一通二別通謂凡厥生
靈皆含佛智無不被矣別謂雖皆普被機有優劣
故益有淺深其猶一水方圓任器略分五種一正
為謂一乘圓機宿世曾聞今能悟解造觀修行或
便證入二兼為謂聞雖未悟而能信向以成堅種
如食金剛終竟不消地獄天子是此類也三引為
謂權教六度菩薩執定行布之位不信圓融之法
故十地中借其次第行布之名而誘引之終令入
實如置藥乳中乳能愈病以性投相而相自亡四
權為謂二乘既守自位不能聞見故諸菩薩權現
聲聞或示在座如聾如盲彰其絕分警餘忻樂或
示在道開悟知可回心五遠為謂外道闡提聞雖
生謗墮於地獄一熏耳識功不唐捐罪畢終令獲
益乃至成佛如狂罵藥服之病除如塗毒鼓聞者
皆死以斯五類收無不盡其通別機感具依此品
廣疏也。】


「△四明示真門者眾生流轉總為迷真故示真門令
其返本真原之要即下所宗。」


【四明示真門至下所宗者諸經就機權引本意欲
令歸真若無此經稱性極談究竟無所歸處為談
真實故說斯經眾生流轉等者大經云眾生無始
[002-0240b]
來生死久流轉不了真如義故諸佛興世興世本
欲示真門故法華經云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等即下所宗者第二辨宗旨中云統唯
一真法界乃至開為理事法界無障礙法界也。】


「△五開物性原者良以眾生性含智海識洞真空但
衣蔽明珠室埋祕藏要假開示令其悟入。」


【五開物性原至令其悟入者前雖明示真門尚未
直指自心若不就心中識悟依何起於萬行故大
疏此段名開因性如何開耶出現品云佛子無一
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
不證得凡夫妄想權小執著顛倒通二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
無礙智則得現前譬如有大經卷喻佛智慧量等三千
大千世界智體無遍廓周沙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
切皆盡喻體上本有恒沙功德恒沙妙用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
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喻佛智全在眾生身中圓滿具足
一微塵舉一眾生為例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
慧明達喻佛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
天眼隔礙見色喻佛智隔煩惱見佛智也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喻迷時都
不得其用與無不別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喻佛說法除障出此大經

令諸眾生普得饒益後合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
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合書寫三千世界事具足在
於眾生身中合微塵也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
不得利益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
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
[002-0240c]
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覺我當教以聖
道令其永離妄想於自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
與佛無異故此云性含智海也識洞真空者幻化
妄識本來虗無故即洞徹真空也故大疏云眾生
包性德而為體攬智海以為源但相變體殊情生
智隔今欲令知心合體達本情忘故談斯經以為
顯示釋曰此則兼明眾生迷真執妄之由也如福
德智慧相貌具足之人忽然夢見貧賤醜陋病痛
苦惱之身即是相變不見本身即體殊也執認云是我身即情
生也不信自身福德端正即智隔也故此有衣蔽明珠室埋祕藏等喻也

者警之令悟惡身便是好身即合體也覺即自然不執
惡身是亡情也故此云要假開示令其悟入大疏文備
又是利生之要故具引釋也言衣蔽明珠者法華
第四五百弟子授記品中憍陳如等諸大聲聞同
時領解得記所說之喻經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
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
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巳遊行至
於他國為求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
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
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
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
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
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然法
合有二意一約結緣說則圓解為珠與說為繫煩
[002-0241a]
惱昏暗與醉何殊微有解生還同繫了五道求樂
名曰艱難證小涅槃名為得少說法華會親友再
逢知見既開猶如得寶以因易果萬德周圓何異
貧人所求皆遂二約本性說謂珠雖本具繫乃有
時未知令知乃名為繫雖聞未悟猶如醉人堅種
既成還同巳繫未合本體如在衣中欣善福田名
求衣食加之調伏乃是艱難再遇本緣如逢親友
既悟知見猶如得寶證入法界德用無邊即無所
乏短昭然可見矣言室埋祕藏者即如來藏經有
九喻皆喻佛智蘊在眾生名如來藏此當第五喻
也經云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我在於此
既不自知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此珍寶藏一切眾
生亦復如是如來知見大法寶藏在其身內不聞
不知躭惑五欲輪轉生死受苦無量是故諸佛出
興於世為開身內如來法藏九喻中餘八取意引
之一蓮華萎變內有化佛結跏趺坐法合云我觀
眾生諸煩惱中有如來智雖在煩惱常無染污也
二蜜在巖樹羣蜂圍饒智者方便除蜂得蜜蜜喻
智慧蜂喻煩惱三粳米未離皮糩愚者輕棄智者
精之當為御食四真金墮不淨處經歷多載真金
不壞五貧人宅中有珍寶藏即上所引六如菴蘿
果內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合云如來智慧
在無明殼內如果在核內七有人持金像往於他
國途遇險難懼被劫奪弊物裹之令人不識此人
[002-0241b]
命終像棄曠野行人謂為弊惡之物得天眼者去
弊得金八有一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
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女人不知自為下劣之想
九鑄師鑄真金像成巳置地外雖燋黑內象不變
開模晃耀九喻一一法合也下總校量功德云供
養過去恒河沙佛乃至造恒河沙七寶臺高十由
旬日月如是乃至五十恒河沙七寶臺供養恒沙
如來不如有人樂喜菩提受持此經乃至一喻所
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筭數譬喻
所不能及也。】


「△六宣說勝行者欲契真性非行不階故說普賢無
方勝行。」


【六宣說勝行等者既頓悟本心圓明反傷多劫流
浪故須修習勝行令契本源還源觀云如大摩尼
寶體性明淨久被塵坌而有鑛穢之垢若人唯念
寶性不以種種磨治終不能發光現物真性亦爾
久被煩惱垢染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持戒定慧種
種熏修終無淨用故經云不如說行於佛菩提則
為永離又法句經言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
聞勤修得益為明勝行故說此經然有二種一遍
成諸行二頓成諸行且初者謂次第淺深各各差
別於中又二一行本二行相言行本者謂菩提心
大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悉為魔業故二千
行法冠於最初善財見諸善友皆先陳巳發表是
[002-0241c]
修行器故然菩提心略有三種一者心體二者心
相三者心德言心體者廣有無量海雲比丘說有
十心要略唯三一者直心一向正念真如法故即
是大智無所執著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
謂發大願即四弘誓願等三者大悲心救護一切
苦眾生故則前二所作亦為眾生故慈氏章云菩
提心為燈大悲心為油大願為炷光照法界光即
大智上解心體竟言心相者謂要無齊限若約悲
願則盡度眾生盡修諸行經云虗空界盡等也若
約正念真如則下無眾生可度上無菩提可求中
無萬行可修亦無真如可念故淨名云當令此諸
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
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等即斯意也若
融上三心則度而無度修而無修故經云若於一
切智發生回向心見心無所生當獲大名稱言菩
提心德者依上發心一念之德過於虗空諸佛共
讚多劫不盡故彌伽反禮於初心若白月之新吐
海雲警其能發美青松之萌芽不有凌雲之心豈
展昇天之翼若無等佛之志豈成妙覺之尊是故
經云一切功德皆於最初菩提心中住雖終始不
殊而先心難矣發菩提心品及慈氏章中廣說其
體相德三不相捨離猶如日輪體是珠寶其相圓
明德無不照成熟苗稼廓徹虗空三無離理也此
是行本廣大妙門將入行海故先須發菩提心發
[002-0242a]
心品云欲見十方一切佛欲施無盡功德藏欲滅
眾生諸苦惱宜應速發菩提心二明行相謂十度
萬行廣在經文上來兩段總是第一遍成諸行也
二頓成諸行者一行即一切行故此復有二一約
心觀謂一念相應能頓求故謂此心即是佛智佛
智即是無念無念心體內外無著施也諸過自止戒也
忍可諦理忍也離身心相進也寂然不動禪也了見性空
般若也善達有無方便也進詣妙覺願也是真修習力也
斷分明智也十度具矣餘行例然故修一行成一切
行二約性融以修一行故稱法性性融攝故令此
一行如性普收無行不具即十玄門中諸行純雜
具德也應云不異理之一行全攝理性時云云然前遍成行布之行
與此頓成圓融之行二無障礙以行布是教相施
設圓融是理性德用相是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
融性是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
故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無量為一無量為
一故融通隱隱一為無量故涉入重重故世親以
六相圓融上下之文非一也。】


「△七令知位次者行則頓修位分因果因有階降果
無差別因果圓融是此行位。」


【七令知位次等者發意修習念念在圓行則頓修有成
未成言因言果位分因果未成之中復以塵習厚薄業
障淺深根有利鈍修有進怠致令位次階降不同
若不知之或叨濫上流或得少為足因階降也學射之喻於此
[002-0242b]
說之言位分不同者第二會說十信三說十住四說十行五說十回向六說十地七會前一半說等覺也

若習盡智圓冥同性海故得果用無二無差果無差者
即第七會次三品說妙覺位也然差與無差二亦無礙因果圓融也此下始
明行布因果與平等因果二亦無礙然對行位亦有二種一行布位

初淺後深諸位差別二圓融位一攝一切一切位
滿即說成佛一位之中具攝諸位功德妙嚴品有文
該果海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楚行品有文此二相攝例
如行說故第七會說妙覺竟後有二品明平等因
果融前差別因果總同無礙也。】


「△八顯果難思者既修勝行必有所趣頓證法界成
大菩提得涅槃故。」


【八顯果難思下言難思者華嚴所詮佛果真應相
即分圓全收凡聖混融因果該徹十身一一無礙
十時念念遍周十蓮華藏相圓明十出現門法奇
勝諸教逐機且說三身四智此經稱性備談十身
威雄若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為欲顯斯果德
故說華嚴大經十種因緣皆應一一隨其本因如
此假為問答之勢然德雖無窮統唯二種一依報
果謂華藏世界海以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
為一世界種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為華
藏世界海也二正報果謂如來十身融三世間為
十身也此二無礙以為佛德然依正混融有六句
序中巳明既修巳下者若非稱性圓因不成融通
滿果若不頓證法界非真菩提涅槃故云爾也。】
[002-0242c]


「△九示其終歸者終歸法界若因若果若境若心一
以貫之法界究竟。」


【九示其終歸至究竟者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
眾生但以相待義門強名因果心境今既證窮念
絕何果何因因果心境一體無異故經云如心佛
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是三無差別如金
作器巧拙懸殊一以貫之唯金究竟法界義如下
宗中說從四至九次第與大疏一向倒者彼釋大
部之意順於根本頓宗欲明從本起末故法界居
初標云教本此釋入不思議境界一品之意順於
修證次第欲明趣入本源故法界最後標云終歸
今且略明此中次第生起之意不能和會大部之
疏故云略明也第一直明經宗法爾常說遍說二
云何以法爾常遍說耶酬彼往昔周普之行願故
三云說雖常遍若就益物須感應道交故機投即
說如潭清即影現針逢芥子可於此說此上通論教因未據
修入之次故彼此疏同也四攝三云感應化物巳
有諸經何須說此未示真法不能究竟解脫故五
云雖聞真法如何令其悟入為開物性源令知自
心本有斯法故六心開即行起七行有漸頓須知
次位故八位滿成佛故九證極契本還歸法界故
法界即第四真法也故知發心畢竟二不別普光
重會再見文殊有餘力則更於此說下第十門亦
是通相結益故此彼同最後明者流通相也。】
[002-0243a]


「△十廣利今後者聖人設教秪在益生現益當機流
芳萬古矣。」


【十廣利至萬古矣者夫成佛說教起即有始用乃
無終雨滴滄溟與海俱竭一言稱性與性齊終法
界無終斯教何盡況大慈願力護令法眼常存盡
眾生界皆蒙勝益故賢首品云彼諸大士威神力
法眼常全無缺減又發心品云我等諸佛護持此
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及諸眾生未曾聞者皆悉
得聞然益有二一令見聞成堅種故出現品云如
人食少金剛終竟不銷等二令起行成證入故出
現又云設有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序中文備
至若聞此法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
乃至深入如來無量境界必須聞此始得生佛家
入佛境故須說之令起行也。】


「△略此十義故斯教興廣說因緣備於大疏。」


【略此十義下第二總結指廣也標中應假為問云
何因緣故說大華嚴列十因畢答云略此十義故
斯教興也是故總結言廣說因緣者有二意一於
上十因中文句繁廣一一備陳故言廣也二於上
十義外依大疏更有十緣故言廣也十緣者一依
時二依處三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現相六依說者
七依聽者八依德本九依請人十依加者且初依
時者問此經第幾時教何時說耶答若以通說謂
念劫圓融竪無終始若別說者以無時之時略有
[002-0243b]
十重初唯一念謂一剎那中遍無盡處說無邊法
二盡七日謂佛初成道第二七日普遍時處說此
經法三遍三際謂前後際各無邊劫說無休息四
攝同類劫謂無邊劫中一一各攝無量同類劫恒
說此經五收異類劫謂一一劫各攝無邊異類劫
海如長劫攝短劫等常說此法六以念攝劫謂於
一念中即攝如上無量前後同異劫海如是念念
盡前後際各攝諸劫常演此經七劫念重收此諸
念所攝劫內亦有諸念復攝諸劫是則念念既其
不盡劫劫亦復無窮因陀羅網重重無盡於如是
時常說此經八異類界時如樹形等無邊異類世
界時劫不同分齊各別盡彼時分常說此經九此
彼相入即彼異界所有時劫各別相收或互相攝
若念若劫一一無盡常說斯經十以本收末如華
藏界中以非劫為劫劫即非劫念等亦爾以時長
短離分限故又時無別體依法上立法既融通時
亦隨爾於此時劫常說不息依上十時恒演此經
二依處者問於何處說耶答總即塵塵遍滿橫該
十方若別從狹至寬略顯十處初此閻浮七處九
會說此經法二周百億同類界等謂盡此娑婆百
億閻浮須彌山世界道樹王等同時俱說三遍異
類樹形等剎異類世界有不可說佛剎微塵等一
一流類皆遍十方與前須彌山等互不相礙各於
其中轉茲法輪四遍剎種謂以十不可說佛剎微
[002-0243c]
塵數世界為一世界種如是剎種有不可說數常
於中說五遍華藏謂諸染界各皆相盡唯是華藏
數過微塵塵塵皆遍法界不相障礙悉於其中演
說斯經六遍剎海謂於華藏一一塵中皆攝無邊
諸佛剎海悉於其中說此經法七遍前六類剎塵
皆有同異剎於中常說八盡虗空界容一一毛端
之氣各有無邊剎海於其中說九猶帝網謂彼一
一微塵既各攝此無盡剎海即此剎海等復有微
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是則塵塵既其不盡剎剎
亦復無窮如因陀羅網重重不可說分量也十餘
佛同然如此一佛說華嚴處如是不同足顯十方
一切餘佛皆各同然經云三世諸佛巳說當說今
說又云不見有諸佛世界彼諸如來不說此經當
知餘佛無不同說也此上十類一一各遍法界而
前九正是遮那說法之處也三依主者問說此經
佛為真為應為一為多答通則圓融十身不分而
遍若別則二種十身十重無礙言二種十身者一
唯約佛身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
力持身五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
九法身十智身二融三世間總有十身一眾生身
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緣覺身六菩薩
身七如來身八法身九智身十虗空身是為二種
十身言十無礙者一用周無礙二相遍無礙三寂
用無礙四依起無礙五真應無礙六分圓無礙七
[002-0244a]
因果無礙八依正無礙九潛入無礙十圓通無礙
即三身十身同一無礙法界身雲以此身雲遍前
時處常說華嚴四依三昧問佛欲說經皆入三昧
今說此經依何三昧答海印三昧頓現萬機何者
夫動靜唯物聖豈然乎示軌後徒明將有說必須
靜鑑前理承諸佛加從定起而發言言必真當故
受者之心自然篤矣故於諸會多明入定為說經
緣其所入定皆盡法源業用難思五依現相問凡
欲說法皆現瑞相如說法華光照東方等今依何
相答謂身剎容持光雲炳曜何者謂法性寂寥雖
無諸相無相之相不礙繁興起教多端相非一準
或放光動剎或華雨香雲皆為發起故諸會之內
將欲說法皆多先放光通表智光以被物故六依
說者問如智度論說法總有五人未審此經是誰
人說耶答該於萬類觸物皆有表彰所以然者法
無興廢弘之由人故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
了今此能說通三世間略唯有五謂佛菩薩聲聞
眾生及器廣則無量法界品中類非一故如僧祇
隨好即是佛說餘會多是菩薩說法界品初有聲
聞說諸善友等多是菩薩說亦名眾生說菩提樹
等即器界說其能說人用法不同或用音聲或用
妙色等皆能說人七依聽者問如諸會說法聽眾
頗多今此會中其類如何答正在當機傍兼影響
何者如子期云喪伯牙輟弦若無聽者終無有說
[002-0244b]
即下諸眾總有十類除當機眾餘皆是緣八依德
本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
能談然其德本略有二種一者智慧最為上首二
者勝行願力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願皆屬說因
九依請人問諸會說經皆因人請世尊無問應機
而自說今說此經因誰人請答以慈以悲該於言
念若慈悲深厚亦有無問自談若敬法重人要須
誠請後說初心識昧未解[言*恣]求上智慈悲騰疑啟
請然有二類一者言請二者念請此經法會有無
不定十依加者夫聖無常應應于剋誠心冥至極
故得佛加若佛自說即不俟加如第九會因人有
說要假上加其第八會依行法修不異於前又不
入定故無所加餘皆具有所以加者欲顯諸佛同
加即同說故一說即一切說故亦顯果海無言因
相可說故然施設不同不應一準加有二種一者
顯加具於三業二者冥加但與智令說唯普光法
界無顯有冥餘皆具二顯必有冥故具是因緣故
此教興問標云教起因緣疏何略却此十一者依
時二者依處三者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現相六依
說者七依聽者八依德本九依請人十依加者答
因緣之言有通有別通言因是因由緣是緣由意
不異也如云因何說此大經或云緣何說此大經
二言總得雖因親緣疎語勢同矣故標云因緣通
以十義解釋別者緣是資緣事緣所以大疏先明
[002-0244c]
十種由致故說此大經後明須假十種事緣資具
方可說經今雖略此資緣而前因緣不闕言大疏
者釋大經疏及新譯四十卷經之疏皆廣釋也。】


「△第二辨教宗旨者。


△統論佛教二諦因緣。


△隨經
不同所宗各異。」


【第二辨教宗旨者宗者尊也即語之所尚或心之
所尚也旨者旨趣謂宗之所歸也釋此一段文分
為三一總辨諸教宗旨二通難舉益三別明此經
宗旨今初也二諦者中論云諸佛常依二諦而為
眾生說法因緣者即簡外道執其自然也佛法雖
有無師智自然智約其教門要假緣顯則亦因緣
故法華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門論云因緣有二一內二外外謂穀子
為因水土人工時節等為緣而芽得生泥團為因
輪繩陶師等為緣而器得成內謂十二因緣等然
外由內變本末相收即總為一大緣起是故佛教
從淺至深不出因緣二字也佛說生老病死無常
變易等皆由因緣故涅槃云我觀諸行生滅無常
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說一切法皆空等義亦由因
緣故即空不自不他不共生等故無生也非色滅
空色相自空說一切法假名假相亦由因緣故即
假如鏡像水月體雖全空因緣會故不得不現說
一切法皆是中道亦由因緣故離二邊若言諸法
不從因緣即是定有定有故著常若推求定有之
[002-0245a]
體不得又不知因緣有便言定無定無即著斷若
解因緣即契中道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
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又云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乃至此宗
圓融別教之意事事重重無盡亦法界中不思議
大緣起也涅槃經說十二因緣下中上上上智觀
之如次得聲聞緣覺菩薩佛菩提等故佛一代之
教不出因緣也後別釋諸經宗旨者言隨經不同
所宗各異者如法華經宗一乘涅槃宗佛性淨名
宗不思議等。】


「△雖無生之理實無所宗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


【雖無生之理下第二通難舉益謂有難曰楞伽云
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無生之理何所宗耶故
今通云無宗之宗宗說兼暢意云上所舉楞伽文
蓋遣滯耳若一向不立宗何以彼經自立宗通說
通經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所以昔人云說
通宗不通如日被雲矇宗通說亦通如日處虗空
既有二通非無宗矣今云兼暢者日處空也。】


「△今此即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


【今此即以下第三別明此經宗旨於中有三一指
其所宗二釋其義理三總結歸宗今初如大疏中
賢首大師總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若疏主
自判大部即以法界緣起理實因果不思議為宗
即該羅本末究竟之大宗也今但取一品之意一
[002-0245b]
向修證趣入返本還源故以入字為首文闕果者
能入所入契合之處即是果也。】


「△法界緣起即所入也普賢行願為能入也入通能
所。」


【法界下第二釋其義理於中二初略配。】


「△今釋此義即為三門一明所入二辨能入三能所
契合。」


【後今釋下廣釋於中二初開章。】


「△今第一明所入者統唯一真法界謂寂寥虗曠沖
深包博。」


【後今第一下牒釋文三一明所入二辨能入三能
所契合初中又二初總指一真法界後別開三重
法界今初也一標指辨相言統唯一真法界者標
指也謂寂寥等辨其相也無聲曰寂無色曰寥虗
謂虗無曠謂寬曠沖即玄奧深即幽微包謂普含
博謂廣遍。】


「△總該萬有即是一心。」


【二釋一心為體總該萬有即是一心者直指真界
之體也然此心非佛非生非真非妄雖非一切而
為一切根本故序云萬法資始既世出世間之法
不出此心故云總該萬有然體非萬有故云一心
所以次云體絕有無等然諸經論俱說萬法一心
三界唯識後人不知宗旨各別權實有殊違於巳
解則拒而不受此是一切經論所宗若不深淺具
[002-0245c]
彰寧究一心旨趣今約五教對顯令辨此中宗途
第一愚法聲聞教假說一心二乘之人實有外境
不了唯心縱聞一心但謂真諦之一心縱云外法
由心轉變亦不得言境即是一心推之即一心之義不成故云假
故唯識破云復有迷謬唯識理者或執外境如

識非無釋云此即有宗依十二處教執心境俱有
故言假說一心也此下則皆實一心也第二大乘權教明異
熟賴耶名為一心簡無外境故說一心雖心心所別相見不
同但皆是心即名一義如一樹木雖千枝萬葉但皆是一木即言一樹木也於中曲分

有三一相見俱存故說一心相見俱存唯識正義雖四師各立今且從
多故明相見二分也此通八識及諸心所心及心所皆有相見當體即見分次
明相分并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相有二義一識所頓變即是本質二識所
緣境唯變影緣不得本質二攝相歸見故說一心亦通王所此即
安慧所立一分名自證分謂多立二分去相取見為自證分也但所變相無別種

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故魏譯唯識論云唯識無
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亦是世親
菩薩造翳即非虗如見分也毛輪二月等其體全無如相分也三攝所歸王說一

心唯通八識以彼心所依王無體亦心變故大莊
嚴論云無著菩薩造有十三卷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
光與信光二光無二法長行釋云求唯識人應知
能取所取唯是心光釋上半也如是貪等煩惱光
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是故二光亦
無二相也今解曰皆云光者是心之光影也第三
大乘實教明如來藏藏識唯是一心如來藏藏識即入楞伽經
[002-0246a]
之文也理無二故故說一心於中二門一攝前七識

歸於藏故說一心謂前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
能無有別體故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
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既云離水無別波浪明知離本
識外別無前七然此門及前門亦唯識論所破故論云或

執諸識用別體同釋云即大乘一類菩薩言八識
體唯是一也即此門也彼意云體是八又云或執內心無別心
即前門也彼意云別有也釋云即覺天所計以經言士夫六
界染淨由心無心所故然此二門是無著菩薩建
立并楞伽經文護法雖破豈遵枝末而背大菩薩
耶故此列於俱存王所之後用為其次轉深也二
總攝染淨歸如來藏故說一心謂如來藏舉體隨
緣成辨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是故一心二諦
皆無障礙故密嚴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又勝鬘經云自性清淨
心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皆明
性淨隨染舉體成俗即生滅門染性常淨即真如
門如起信一心二門也第四大乘頓教泯絕染淨
故說一心謂清淨本心本無染淨對妄想垢假說
為淨妄既本空淨相亦盡唯本覺心清淨顯現為
破諸數假說一心也故淨名云一切眾生即涅槃
相不復更滅又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楞伽云
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如是等文誠證非一也
[002-0246b]
第五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則唯是法界性海圓融
緣起無礙全真心現也謂未知心絕諸相令悟相
盡唯心然見觸事皆心方了究竟心性故梵行品
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於中
有三一融事相入故說一心謂一切事法既全是
真心而現揀法相宗唯妄識而變也故全心之事隨心徧一切
中全心之一切隨心入一事中隨心回轉相入無
礙二融事相即故說一心謂以一事即真心故心
即一切時此一事隨心亦即一切一切即一亦然
三帝網無盡故說一心謂一切全是心故能含一
切所含一切亦唯心故復含一切重重無盡皆由
一一全具真心隨心無礙故無盡也此上五教總
有十門後後轉深門門意別覽者一一詳審無令
前後不分然皆說一心有斯異者蓋以經隨機說
論逐經說人隨論執致令末代固守淺權後之三
門即別教一乘之意正當疏文然以前望此則前
七不攝後三以此望前則十門全統若直剋論疏
意但是一真心體未開收攝之門為恐外求之故
說總該萬有所以指云即是不云攝歸故此後方
云強分理事等也又一切眾生悉具亦是該有之
義。】


「△體絕有無。


△相非生滅。


△莫尋其始。


△寧見中邊。


△迷之則生死無窮解之則廓爾大悟。」


【三明體相離過體絕等者離過非也體者本覺真
[002-0246c]
知也故問明品有佛境界智及佛境界知疏釋云
智即能證知即心體通於能所便引七祖云知之
一字眾妙之門言絕有者離一切相故言絕無者
靈知不昧故肇公云知有有壞知無無敗其知之
知有無不計又秦主云若言第一義諦廓爾空寂
無聖人者知無者誰肇公印定云實如明詔實如
明詔又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真實識知義故又般若論云欲言其有無狀無形
欲言其無聖以之靈以離相釋不有諸家共明以
真知釋不無諸家少說故廣引證也言相非生滅
者相即指前寂寥虗曠等相也相有二種一狀二
性二皆名相今即性也非青黃等相言非生滅者
直指此心不是生滅之相不同前後以諸法無性
釋非生以無性緣起釋非滅等言莫尋其始者二
顯分限難籌竪無初際故寧見中邊者橫無縱迹
故然中邊有二意一不在內外中間之邊二不屬
有無即離斷常二邊無對待故故亦不言中道五
彰迷悟損益迷之等者正當萬法資始義也應先
問云既非一切何有生死之凡大覺之佛故云迷
之等意云只由此心不定屬聖故迷之屬凡不定
屬凡故悟之成聖然即凡聖之時自體亦非凡聖
不變易故如鏡現雜穢之相鏡非雜穢現鮮潔華
彩之相鏡非華彩故還源觀中顯自性清淨圓明
體云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在聖體
[002-0247a]
而不增處凡流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
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
生唯了因之所了等此亦正是體絕有無相非生
滅之義也。】


「△諸佛證此妙覺圓明現成菩提為物開示不知何
以名目強分理事二門。」


【諸佛證此下別開三重法界於中二初結前生後
後融而開釋今初先結云諸佛證此心體故得妙
覺圓明示現成佛本意只為欲與眾生開示此心
體也故法華經云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欲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准天長疏解云
佛之知見非三非五故云一廣博包含故云大諸
佛儀式說此化生故云事眾生有此機能感於佛
曰因佛即應之曰緣故者所以由此一大事因緣
所以佛出於世開示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於二
初二句能化後兩句所化能化有二謂大開而曲
示此屬於佛所化有二謂始悟而終入此屬眾生
若依法華論釋開者雙開菩提涅槃二無上果示
者別示法身顯三乘同體悟者不知義別指報身
二乘不知說令知故入者因義修因契入華嚴疏
主清凉國師解云開者開除惑障示者示真實理
悟者悟妄本空了心體寂只令悟上真理入者冥
於心體又南岳大師釋云良以佛之知見蘊在眾
生若眾生無佛知見者何論開示但為眾生未能
[002-0247b]
直入故方便且說三乘而其本意唯為如來知見
知見即此一法界心故此結前心體云為物開示
不知何以下生後也心體無名可言約義強分理
事此亦老子經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
名強名曰道也。】


「△而理事渾融無有障礙略為三門。


△第一事法界
第二理法界第三無障礙法界。」


【而理事渾融下後融而開釋文二先開章事法界
者界即分義理法界者界即性義無障礙法界者
即分性相即而無礙也。】


「△第一事法界者不出色心萬象森羅依正境智相
用顯然皆曰事也。」


【後牒釋中三初釋事法界次釋理法界後釋無障
礙法界今初也事法界者謂三世差別邊際意識
所知並名法界故十八界攝百法法界獨攝八十
二也雖眼等緣境不同別開五根五塵然亦是同
時意識所知也縱八識名界取其因義亦事法界
攝故知事法界攝差別法無不盡也故不思議法
品云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盡無有餘等等取現在未來
既云一切明知約事也言不出者然差別種類事法若一一

列名千卷不盡今以色心等統之無餘故云不出
也色心即六境之色六識之心萬象森羅者亦即
色也意顯森然羅列可觀之狀故再舉之依者凡
聖所依之國土若淨若穢正者凡聖能依之身謂
[002-0247c]
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五十五
善友不出此十於中有逆有順有正有邪善財見
聞皆得證入正表皆事法界也境者所知之境謂
權實差別之教所詮差別之義智者因智差別不
同果智無量勝解故釋題云智分因果問境智豈
不即色心耶答色通迷悟邪正境智即一向趣入
諸位修行決斷邪正問豈離邪境而說正耶答由
心迷悟之異境亦成差如蛇是迷心之境繩是悟
智之境也相用顯然者總結成事法界也。】


「△第二理法界者體性空寂頓絕百非。


△略有二門
一性淨門在纏不染性恒清淨。


△雖徧一切不同一
切如溼之性徧於動靜凝流不易清淨恒常。


△二離
垢門謂由對治障盡淨顯隨位淺深分十真如。


△體
雖湛然隨緣有異如陶冶塵滓鍊磨真金。」


【第二理法界至真金者次釋理法界也此當界即
性義故云體性空寂一標指辨相中言頓絕百非
者不待修行漸漸絕之性本俱離故云頓也百非
即非色非心乃至內外大小等百者通而言之非
定從一二數滿百也略有二門者即性淨及離垢
二門也經云真如平等無相身離垢光明淨法身
上句前門下句後門又寶性論云清淨有二種一自性清淨
謂性淨解脫無所捨離以彼自性清淨心體本離
一切客塵煩惱故二離垢清淨謂障盡得解脫故
又無上依經云淨有二義一自性清淨是其通相
[002-0248a]
凡聖同淨故云通相二離垢清淨是其別相唯聖有也今初分二
初標門略釋言在纏不染者勝鬘經云染而不染
難可了知後通難釋成雖遍一切不同一切者謂
外難云此性淨門明理法界即是一切染淨諸法
之至體也既隨諸緣成於染淨即同一切云何此
云在纏不染等耶疏釋云雖遍一切不同一切故
經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見取為一切次喻顯
凝流不易者凝流者凝即冰凍凝結流即津液流
注不易者達水常濕寧凝波湛之殊離垢門中云
對治等者對治者智也障盡者十障也淨顯者十
如也隨位淺深者十地不同也分十真如者正顯
離垢之體也且初地斷異生性障證遍行真如住
歡喜地唯識第九云異生性障是此所斷謂於二
障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異生者即所招
果以五蘊為性性者因義體義是彼因故或是彼
體故名異生性此從果為名以勝顯劣異生之性
依主釋也又異生性即障持業釋也本論名為凡
夫我相障此障至於初地見道起時剎那斷盡由
斷此障證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
法非二空故梁攝論中名為遍滿遍滿一切有為
行故意明無有一法非二空故此地最初便證遍
滿由證此聖性故生如來家住歡喜地言歡喜地
者謂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歡喜二
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住離垢地言邪行障者謂
[002-0248b]
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由此障故令初地聖者悞犯
尸羅不稱正理名為邪行彼障二地極淨尸羅入
二地時此障永斷由斯證得最勝真如謂此真如
戒性所顯極為勝故由翻前犯戒垢成無邊德是
巳成於戒行得於最勝無礙菩提之道證此性故
名住離垢地唯識論云具淨尸羅遠離微細犯戒
垢故三斷闇鈍障證勝流真如住發光地言闇鈍
障者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由此障故令所聞思
修法忘失彼障三地勝定總持及所發生殊勝三
慧入三地時此障永斷由斯證得勝流真如謂此
真如所流教法極為勝故即第三地具聞思修三
慧光明從此真如之行流出故名勝流以證此真
如名住發光地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
妙慧光故四斷微細煩惱現行障證無攝受真如
住𦦨慧地言微細煩惱現行障者謂所知障中俱
生一分即第六識相應俱生身見等具三義故名
為微細一者唯下品故此唯是第九品以相沉隱
唯迷理故故名微細二者遠隨現行故謂此障品
遍於五道受生死身與身俱生與身俱滅恒常隨
逐依一切身此能現起不曾捨離故名遠隨現行
三者不作意解而亦起故以此俱生身見極微細
故起時不覺不知任運而起故具此三義故名微
細至四地時便能永斷由斯證得無攝受真如謂
此真如若證得巳第六識中俱生身見永伏不行
[002-0248c]
故此真如名無攝受非我等見所攝受故證此真
如名住𦦨慧地謂成就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燒煩
惱薪慧𦦨增故也五斷同下乘般涅槃障證類無
差別真如住極難勝地言同下乘般涅槃障者謂
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由此障品故令心厭苦而欣
涅槃同下二乘故名為障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
五地時此障永斷由斯證得類無差別真如此約
生死涅槃本來平等非如眼等類有異故證此真
如名住難勝地謂真俗二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
極難勝故六斷麤相現行障證無染淨真如住現
前地言麤相現行者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見有
染淨名為麤相彼障六地無染淨道入六地時此
障永斷由斯證得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
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後成般若行亦得自他相
續無染淨果證此真如名住現前地觀十二因緣
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七斷細相現行障
證法無差別真如住遠行地言細相現行障者謂
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見有微細生滅現行彼障七
地純無相觀入七地時此障永斷由斯證得法無
差別真如謂此真如雖種種名無別異故又能了
知種種教法同真無相故證此真如名住遠行地
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斷無
相中作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住不動地言無相
中作加行者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由有此障令無
[002-0249a]
相觀不任運起謂初之五地觀心猶劣有相觀多
無相觀少第六地中由觀染淨平等如故多住無
相第七地中斷微細生滅相故無相恒然而有加
行彼障八地無功用道未能現相現土至八地中
此障永斷由斯證得不增減真如以住無相不隨
染淨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真如現相現
土皆自在故證此真如名住不動地無分別智任
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以任運故功用不能
動相續故相不能動也九斷於利他門中不欲行
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住善慧地言於利他門中
不欲行者即第六識內俱生所知障一分第九品
攝貪癡慢三所有種子能障九地四無礙解由未
得四無礙解故於利樂他有情事不欲勤行至九
地中悉皆斷盡由斯證得智自在所依真如謂若
證得此真如巳於無礙解得自在故便成善達法
器自在說法謂由證此故名住善慧地具四無礙
解能於十方善說法故十斷於諸法中不能自在
障證業自在所依真如住法雲地言於諸法中不
自在者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諸法不得自
在彼障十地大法智雲業神通等至十地中悉皆
斷盡由斯證得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謂由證得此
真如故於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便成受
職等行具智波羅蜜得自在化身三昧等果此地
名為法雲地者法喻雙舉莊嚴論云於第十地中
[002-0249b]
由三昧門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習因遍滿阿棃
耶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虗空能以此聞熏習雲於
一一剎於一一相於一一好一一毛孔雨無量無
邊法雨充足一切所化眾生由能如雲雨法雨故
名法雲地此總言地者借喻顯法地有生成依持
義故真智證如生成果智及因位勝功德故若因
若果皆依此地地能持故故總名地通以一切有
為無為功德而為其體剋性唯是如智契合撮其
要解通於六決定為體廣如本論等明上之十障
各障地地初心謂地地各有入住出三心此前十
障地地入心起時斷也問無間道正斷惑時為智
先起惑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起耶為同時耶此
三惑智各有兩失不成斷義謂智先起有自成無
漏過不因惑滅故不能滅惑過智起惑猶在故惑有自滅過前念
智起而惑猶在故後滅時是自滅也不障聖道過令智先起故智後及同

時皆具此四過還於智上惑上各說二過過名同
前義則順於智後及同時而說以意可知相兼總
成十二過也若爾云何斷耶唯識云二真見道現
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釋曰二真者即二空
真見道謂二障種真見生時即永斷滅猶明與闇
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
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此但舉法相一邊亦不違
餘緣集斷義若望此宗則有所遺謂秤衡是一低
昂無妨解惑不爾豈得俱時明闇之喻雖則相預
[002-0249c]
到與不到俱不破闇同時則相違異時不相預故
中論云燈中自無暗住處亦無暗破暗乃名照無
暗何所照乃至巳生未生生等𦦨𦦨不分等若實
教中斷結要性相無礙故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後
者謂顯無性緣成則說亂結由能斷無性方為能
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墮於常常不
可斷若定無者則墮於斷失聖智故巳上皆約惑
智相翻也若約相續者不約惑智相對但就能斷
之智自有三時即無間道中剎那三時然無間道通諸位今
取見道位為最初至金剛為最後各有三時地論云此智盡漏為初智

斷為中為後答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論釋上所
引非初非中後之經文也若爾云何斷耶論云如
燈𦦨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謂實教斷惑必性
相雙明經文正顯證智唯據甚深緣性不可說義
論文兼明斷惑性相雙辨非初中後辨因緣無性
是斷之不斷前中後取即不壞緣相是不斷之斷
故大品經云須菩提問佛為用初心得菩提為用
後心得菩提佛反問云如然燈為用初𦦨然燋炷
為用後𦦨然燋炷須菩提言非初𦦨不離初𦦨後
𦦨亦爾佛問須菩提炷實燋否須菩提言燋佛合
喻云菩薩不用初心得菩提亦不離初心後心亦
爾故龍樹判云佛以甚深因緣答意云若初心得
菩提初發心便是佛若初心不得二心三心亦爾
心心不得畢竟則不成佛故云爾也此中燈喻菩
[002-0250a]
薩道炷喻無明煩惱𦦨如初地相應智慧乃至金
剛三昧相應智慧又若斷者一念便是何假三心
方斷既假三心明智無性無性故非初中後因緣
故成初中後斷此上猶通實教若依圓宗所斷之
惑一迷一切迷一斷一切斷無斷無不斷如夢所
見事一切皆非剎那覺悟一切皆是非待斷却夢
中物亦非留著夢中物故云無斷無不斷也又尚
無有斷豈可更言無斷問夫真如者是諸法實相
體性空寂本自湛然離諸句數不可分別云何此
說分十真如耶答疏云體雖湛然隨緣有異也即
真如體本無有異但對障染麤相即證不同遂說
有異問似於何者答疏舉喻云如陶冶塵滓鍊磨
真金也陶謂陶汰冶謂鑄冶陶沙鑄鑛而鍊真金
沙鑛如障金喻真如故十地品中地地以金為喻。】


「△第三無障礙法界略有三門一相即無礙門二形
奪無寄門三雙融俱離性相渾然門今初一心法界
含真如生滅二門互相交徹不壞性相其猶攝水之
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


【第三無障礙下後釋無障礙法界也文中三一相
即無礙門二形奪無寄門三雙融俱離性相渾然
門今初言一心法界含真如生滅二門者即起信
論馬鳴菩薩是佛滅度六百年後出世故摩訶摩
耶經云如來滅度六百歲巳諸外道等邪見競興
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
[002-0250b]
切諸外道輩即宗百本大乘經乃造起信論等也
論初立義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
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
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後釋云依一心法
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即約體絕相義也謂非
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
一切眾生即涅槃相等二者心生滅門即隨緣起
滅義也所以於如來藏心說有生滅者謂隨熏動
轉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恒不動正由不動之性
能成染淨之相故不動性亦在動門又云是二種
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何者以一心含通別二門
以真如門是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淨故真
如門總攝一切生滅門者別顯染淨染淨之法無
所不該故云總攝一切諸法以此生滅即是真如
隨緣變作諸法諸法既無異體還攝真如門又真
如是泯相顯實門不壞相一切即泯故得攝於生
滅又生滅是攬理成事門不壞理而成事故得攝
於真如是故互相交徹不壞性成何者以是二門
不相離故如金與莊嚴具若以金攝具具無所遺
以具攝金則金無不盡良以二門一揆金體遍收
故得交徹等也今此用者先標交徹及不壞性相
之所以也真如即理生滅即事二門若非一心即
不交徹一心若無二門即壞性相故次云互相等
也下喻結可知。】
[002-0250c]


「△二形奪無寄門者。


△謂無事非理故事非事也無
理非事故理非理也。」


【二形奪無寄門疏言無事非理故事非事者謂事
既攬理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
真理無事可得故如以水奪波波無不盡言無理
非事等者謂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帀
於理遂令事顯而理不顯如水成波動顯靜隱也。】


「△三雙融俱離性相渾然門者。


△曲有十門。」


【三明雙融俱離性相渾然門中有二初標牒後開
釋曲有十門乃至不離此門於中有二初開釋後
融結初中分二先開曲有十門後釋於十門分之
為二初前之七門明事理無礙後之三門明事事
無礙今初文也。】


「△一由離相故事壞而即理。


△二由離性故理泯而
即事。」


【初二門出理事相於中初門事壞即理疏云離相
故者此標所以也相即是事此舉緣起如幻之事
非妄計定相之事也事壞而即理者正顯理相也
二明理泯即事疏言由離性故者舉其所以此明
無我理非事外定空之理也理泯而即事者正顯
事相也。】


「△三由離相不壞相故事即理而事存以非事為事
也。」


【第三門舉第一門收第二門明理時不失事疏言
[002-0251a]
由離相即第一門由離相故不壞相故即第二門
理泯而即事即是反顯不壞相此舉所以也言事
即理等者正顯理時不失事言事即理者意顯非
取理外定相之事如摩尼珠空淨所現之丹青非
朱砂藍色之丹青故於珠全空時不礙色存也言
非事為事者意顯非是妄情所計定相之事只以
真理隨緣所成之事為事故約理時不失事也如
摩尼珠體空淨能現眾色摩尼珠體空淨喻理所
現眾色喻事也。】


「△四由離性不泯性故理即事而理存以非理為理
也。」


【第四以第二門收前第一門明事時不失理疏言
由離性不泯性故者此標其所以也離性即第二
門離性故不泯性者即第一門性即是理言以非
理為理者意取緣起無性之理非取事外定空之
理如珠幻色無體之空非太虗之空故於珠全色
之時不礙空存也。】


「△五由離相不異離性故事理雙奪迥超言念。」


【第五收一二二門同時故理事俱絕疏言離相即
第一門明離相故不異離性者即第二門明由離
性故是即舉第一門收第二門同時是以雙泯又
亦由前三四二門既不相失隨一泯時即一切泯
如前珠色珠泯即色亦泯也。】


「△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有初事理二界俱存現前
[002-0251b]
爛然可見。」


【第六以第三門收第四門明理事雙存疏言不壞
即第三門中不壞相不異不泯者即第四門中明
不泯性此是舉所以既不壞相不異不泯性即隨
一存時二皆存也如珠現色亦在也。】


「△七由不壞不泯不異離相離性故為一事理無礙
法界使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恒通於見聞絕思議之
深義未曾礙於言念。」


【第七舉第六門收第五門明事理無礙疏七由下
此中有三義句一標所以二正明無礙三舉德顯
能不壞至離性故此標所以也不壞不泯即第六
門明不壞不泯離相離性即第五門明離相不異
離性此中亦明存泯無礙第六明存第五明泯此
二門既其同時故無障礙也亦遠收第三四及一
二門疏言不壞即第三門明不壞相故不泯即第
四門彼明不泯性故離相即第一門離性即第二
門故總之一處為一事理無礙義也言超視聽及
絕思議者即指離相離性也言恒通見聞及未曾
礙於言念者即指不壞不泯也邐逸有此三重事
理無礙之義方備智者一一審之令見門門之意
不得率爾麤心失其深趣由上義故成下三門事
事無礙義也。】


「△八由以理融事令無分齊。」


【八躡前意明事事無礙之所以及總相明一切諸
[002-0251c]
法一一皆能遍能包各各無盡言以理融事等者
以事無別體全假理成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
無性理事方成故事既攬理即事相全虗既事理
相即故能一一包遍。】


「△如理之徧一入一切如理之包一切入一故緣起
之法一一各攝法界無盡。」


【言如理之徧者謂諸事法與理非異故事隨理而
圓遍全一塵普遍法界法界全體遍諸法時此一
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塵一切皆爾
如理之包者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
能廣容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
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故俱在一塵中現由上
一事含於理故餘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隨
所含理皆於此一事中現如一塵一切皆爾也。】


「△九由因果法界各全攝故令普賢身中佛佛無盡
佛毛孔內菩薩重重。」


【九又躡前諸法之例明佛菩薩各相全攝重重無
盡。】


「△十由因果法界差別之法無不恒攝法界無遺故
隨一一門一一行位各攝重重。」


【十又於前因果中各自有多多差別若分若全乃
至微細亦各具攝重重無盡故云剎身塵毛等也。】


「△故廣剎大身輕塵毛孔皆無有盡。」


【廣剎大身等者此明依正無礙今釋此文聊作六
[002-0252a]
句一以輕塵攝廣剎大經云佛剎微塵數如是諸
剎土能於一念中一一塵中現又此經下文云一
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等二以毛孔攝
大身現相品云如來於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
坐等三以毛孔攝廣剎依阿僧祇品云於一微細
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
不能遍毛孔等四以輕塵攝大身此經下文云於
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
然深信諸佛皆充滿等五以輕塵攝身剎大經云
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嚴剎等六以毛孔
攝身剎大經云一毛孔中難思剎等微塵數種種
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眾會中而說法等此即皆
由一一各攝法界無盡故此上二句中皆有一多無礙大小相容。】


「△以其後一總融前九為第三渾融門也亦融前二
不離此門。」


【又此亦者即是總總融前故如文可知。】


「△第二明能入者總即普賢行願。


△若別說者略有
二種一者身入二者心入。


△身由心證故廣辨心入
心入有三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此三無礙。


△謂於此行門深忍樂欲淨信不逾於斯行門曉了
性相依之起行一一真修。


△解行相扶自然契合。」


【第二明能入者下於中二一總標行願能入二別
說身心能入文中又二一略指身心二身由下廣
釋心入隨識則身阻礙依智則身融通先標列然
[002-0252b]
從凡至聖不過信解行證證是果相義在契合中
收今明能入之因故此但明三也言此三無礙者
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增長邪見有解無
行其解必虗有行無解其行必孤若稱法界三必
無礙也後解釋疏謂於此至淨信者釋信也不逾
至性相釋解也依之至真修者釋行也親證唯解
行故但結二。】


「△第三能所契合者正顯入義入者了達證悟之名。



略有二門一者果海離於說相二者因門可寄言說。」


【第三能所契合下文三初釋入字次略有下雙指
因果。】


「△今且略明無分別智證理法界以為五門一能所
歷然二能所無二三能所俱泯四存亡無礙五舉一
全收。」


【後今且下寄說因門於中二初明入理法界後明
入無障礙法界初中三初標舉開章二第一下隨
門牒釋三結前五門生後文勢。】


「△第一能所歷然者謂以無分別智證無差別理心
與境冥智與神會成能證智證所證理。


△如日合空
雖不可分而日光非空空非日光。」


【二中五如文一明能所歷然第一則法相宗證道
謂大乘始教也夫法約內則分別名識無分別名
智約外則差別名境無差別名理亦名境也心與
境冥等者即唯識見道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
[002-0252c]
所得與境冥與神會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二
取謂能所即前加行推一切法名義自性差別空
能緣亦空然未冥合故偈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
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少物謂空相也有
所得者未冥合也日空者喻理智但晝明便是日
光不必須見日輪之相及照物之相也。】


「△第二能所無二者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體
之智還照心體舉一全收舉理收智智非理外舉智
收理智體即寂。


△如一明珠珠自有光還照珠矣。」


【二能所無二第二法性宗證道謂大乘終教也知
一切法即心自性是梵行品文言即體之智等者
七祖云只是無念之心自知無念文云即體而用
自知即用而體自寂又回向品云無有如外智能
證於如亦無智外如為智所證。】


「△第三能所俱泯者由智即理故智非智以全同理
無自體故由理即智故理非理以全同智無自立故。


△如波即水動相便虗水即波故靜相亦隱動靜兩
亡性相齊離。」


【三能所俱泯第三即大乘頓教中證道泯有二意
一互奪故具如疏文二本心頓現故俱泯謂本覺
心體自知不可將知更知心體以照體獨立故如
眼不自見刀不自斫等故七祖云擬心即差正證
之時無別能證能證既無即是本心所證無得亦
唯本心故能所本絕般若心經云無智亦無得又
[002-0253a]
四祖云若以知知寂非是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
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
非是不拳手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本手自然
在非謂於無手也若知不知寂亦不自知知本心
宛然在非為於無知也疏文喻中正喻互奪亦合
後義水之動靜兩亡即能所互奪是前義也而濕
體顯現不屬動靜即為泯也靈知本覺顯現不屬
理智亦然。】


「△第四存泯無礙者以前三門說有前後體無二故
離相離性則能所雙泯不壞性相則能所歷然正離
性相即不壞故存亡無礙。


△如波與水雖動靜兩亡
不壞波濕。」


【第四文相自顯然必曰能證方悟心體本絕能所
故三門無二也。】


「△第五舉一全收者上列四門欲彰義異理既融攝
會何二源。


△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第五總收也前門但收存泯此門又收開合以前
三門則存泯開第四門則存泯合此門復收開合
為一也故邐迤五門方備也。】


「△上但約無分別智證於真理有此五門。」


【上但約下三結前五門生後文勢言但約者意表
義理未盡四法界唯一也就一之中有此五門法
相又唯得第一一門義也故知有云唯識論一部
一切經論巳備者輕謗佛法之甚也哀哉哀哉。】
[002-0253b]


「△若以無障礙智證無障礙境境智圓融難可言盡
總為能所契合。」


【若以無障礙下後明入無礙境界也無礙智者即
如理智如量智乃至三智四智皆無障礙以成重
重無盡也無礙境者正明事事無礙法界含攝事
法界及理事無礙法界俱無障礙亦總成重重無
盡也約能入所入對前理法界亦應五門由非一
向明理故無第三雙泯既無泯也即無第四收存
泯義既闕二義但有三門一開能所二合能所三
復收開合同時無二初中謂智無礙故一智則一
切智境無礙故一境即一切境境智各有一多無
礙相對論之義有四句一一智證一切境無法不通方成
一智二一切智證一境欲識一塵之義須圓一切智慧三一智證一

此即事法界也不壞一一事事法歷然四一切智證一切境即重重無
盡也二合能所者謂一切境皆是自心謂無心外境

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故出現
品明如來境界云如是如是思惟如是如是顯現
即心見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又心中悟無
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重重無盡言
總為能所契合者都結也三收開合者亦應云上
列二門欲彰義異理既融攝曾何二源如海一滴
具百川味。】


「△上之三門以後契合但合前二故三門一揆為入
法界緣起普賢行願之宗矣其行願別相文中具之。」
[002-0253c]


【上之三門下結歸宗於中二初結三門無二後結
行願在經。】


「△第三翻譯傳授者。


△略有二門第一徵源第二翻
譯。


△今初此經即貞元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
十卷別流行也。」


【第三翻譯傳授者文分為二先標牒後正釋釋中
又二先標列後解釋釋中又二先徵源後翻譯前
中二初正指其源。】


「△故西域相傳云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
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


△以今觀之理實然矣。


△一經之主則是普賢初會即是普賢所說窮終亦
是普賢所說。


△五周之因皆普賢行五周之果即普
賢行之所成亦是得果不捨因門之果用爾。


△復是
四十卷之窮終徧收玄妙。」


【後故西域下以略含廣文中三初引西域相傳是
經之偈讚故云行願讚非謂讚唄前譯不知是經
故謂之讚文也次以今下詳理印定後一經下釋
其所以言一經之主即是普賢者普賢是法界體
義在歸敬中說經唯詮法界故初會等者初會即菩提道
場總有三名約處名菩提場會約人名普賢菩薩
會約法名所信因果會普賢為主者以此會舉毗
盧遮那曠劫修因嚴淨剎海令物信受知皆有分
修必契故表佛所說如所證故成菩提處即說此
經唯普賢行方能證入是故此會普賢為主疏言
[002-0254a]
窮終亦是等者善財求友遍歷諸位至於最後因
圓門中亦是普賢所說也疏五周等者即顯大經
一部通有五周因果初會有六品十一卷經名所
信因果謂世界成就品及華藏世界品明其果德
毗盧遮那品明往因行是所信故第二從第二會
至七會隨好光明功德品總有二十九品三十七
卷名差別因果二十六品辨因佛不思議法品下
三品明果因歷六會果不該因故名差別因果第
三普賢行品下二品四卷名平等因果普賢行品
為因出現品為果因是得果不捨之因果是大用
性起之果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故云平等第四以
第八會一品七卷經文名成行因果具五位行總
名為因現八相用名之為果沒彼位名頓彰行法
故懸河二百問瓶寫二千酬皆明圓融普賢行故
故名成行第五以第九會有一品二十一卷經即
今四十卷總名證入因果初明佛果大用是證入
果後明菩薩獲益是證入因若漸若頓若因若果
皆證入故今言因皆普賢行果皆普賢行所成者
明因果相攝即位前及當位也疏言得果不捨等
者明即果之因即位後普賢也言復是四十等者
謂前明五周總指大部此後唯指當品故。】


「△第二翻譯者自古及今總有三譯。


△初即晉朝三
藏佛度䟦陀羅唐言覺賢譯出一卷五字成偈。」


【第二下翻譯文三初總標三譯二會通今昔三別
[002-0254b]
明今經初中文二先總標後別列列中云初晉朝
等者即東晉朝時也佛度䟦陀羅者此曰覺賢古
云佛賢此三藏是北天竺人五歲而孤十七出家
一日誦習可敵一月及受具戒修業精勤博學群
經多所通達儀範率素不同華俗而至韻清遠雅
有淵致每與羅什法師共論法理振發玄緒多有
妙旨後為郢郡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與沙
門慧嚴慧義等百有餘人請譯支法領所持來于
闐所得大華嚴等一十二經中譯此經五言成偈
故云晉朝等也。】


「△第二大唐代宗之朝大辯正三藏翻譯一本七字
成偈。」


【第二大唐代宗等者代宗即唐第八帝言大辯正
等者此三藏號阿目伽此云不空即玄宗肅宗代
宗三帝灌頂師也本名智藏是北天竺婆羅門族
先門早逝育于舅氏遂隨母姓康至年十歲隨舅
氏至武威太原至十三事大弘教國師十五落髮
二十進具善一切有部洞曉聲明後往五天竺遍
學顯密天寶五載還歸上京大弘顯密三帝歸誠
親受灌頂至代宗永泰元年十一月一日制授大
師特進試鴻臚卿號大廣智三藏三朝恩澤倍異
常倫灌頂度人數盈億萬至大曆九年六月十一
日有詔就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肅國公食邑三千
戶弟子因賀大師不悅而告之曰聖眾儼然垂手
[002-0254c]
相慰白月圓滿吾之去時奈何臨終更竊名位附
表令懇讓不從遂更進表辭聖因茲示疾壘足而
終年有七十僧臘五十一矣後至七月十六日就
塔所具荼毗之禮隨喜者億千萬人是日有詔令
高品劉仙鶴就塔所置祭兼贈司空謚大辯正廣
智三藏經歷三朝所譯教法一百二十餘卷更有
諸佛示權摧魔護國非臣不堪聞者緘在於天宮
其餘可聞者頒宣於天下於中譯此後偈經文亦
是七言故云第二代宗等也此則唯譯後偈經文
也以前長行文秪此一譯故爾。】


「△第三即今貞元所譯亦是七言。


△而上二本並云
是賢吉祥菩薩所造而非佛經。


△今乃是經普賢菩
薩所說。


△良以普賢與賢首名義相濫又多別行故
昔三藏謂非佛經。」


【而上二本下會通今昔文中有五一明昔謂非經
二今乃下以今證昔是經三良以下辯昔疑所以
四又前下明昔文含隱五今有下明今文顯備結
定無疑明初二竟問上二皆同是菩薩說何得普
賢即同佛說得名為經賢吉祥即名為造不得名
經答賢吉祥雖是菩薩行位權實不見有說處例
同馬鳴龍樹等但得名造故但名讚不得言經也
此且據大分說若據十身中亦有菩薩身又五人
說法中亦有菩薩說名經亦無妨然且依勝說三
辯昔疑所以中言名義相濫者以梵云䟦捺囉此
[002-0255a]
名為賢若言三曼多䟦捺囉此云普賢䟦捺囉二字
合呼室哩二字合呼此云賢首皆有賢字故相濫也問前

言賢吉祥此云賢首何故不同答以梵云室哩此
有三名一名德二名首三名吉祥如曼殊室利此
云妙德或云妙首或云妙吉祥此中亦爾故亦無
妨又以西天頻遭毀滅致令大部或斷或連今梵
本昭然文勢連續故無疑也余意亦謂實是賢首
菩薩於經中錄出行願之意述成讚文即前二譯
文意可爾然未故指南。】


「△又前二本並無長行故十行相不得顯著。」


【第四可知也。】


「△今有長行條流各別孱然不差佛經無惑。」


【第五今有長行等者則條然流貫皆是顯現分別
條貫之義也。】


「△即貞元十二年歲次丙子詔罽賓三藏沙門般若
於京師大崇福寺譯成四十卷。」


【後別明今經中二初明翻譯一品具諸勝緣後明
別行一卷樞要可寶今初有四一正明翻譯疏即
貞元十二年六月五日起首翻譯至十四年二月
二十四日進上故云貞元等也言詔者天子宣令
曰詔即宣詔也言罽賓者即北天竺界羯濕彌羅
國之別名三藏般若金剛者具云般若智般若云
慧即三藏名金剛智慧也於京師者即西京也公
羊傳云京者大也師者眾也謂天子所居必以眾
[002-0255b]
大之辭言之故曰京師言大崇福寺古名西太原
寺為唐家起自太原以報地恩造五所寺總名太
原寺後因天后重修改名崇福此即翻譯之處此
三藏自代宗朝來至此國梵夾既至遂詔令翻譯
四十卷成部與義學大德利言超悟良秀良愿圓
照兼疏主等八人同譯諫議大夫孟簡等潤色餘
即可知。】


「△即舊經入法界一品。」


【二會通新舊舊經等者即古譯兩本皆名入法界
品也晉本十四卷唐本二十一卷今展此文為四
十卷也。】


「△其經梵本即南天竺烏茶國王吉祥自在之所進
也。」


【三明得梵本之來處者疏其經梵本下是言烏茶
等者即彼表云南天竺烏茶國深信最勝善逝法
者修行最勝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淨師子王
上獻摩訶支那大唐國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師子
王中大王手自書寫大方廣佛華嚴經百千偈中
所說善財童子親近承事佛剎極微塵數善知識
行中五十五聖者善知識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
賢行願品謹奉進上伏願大國聖王福聚高大超
須彌山智慧深廣過四大海十方國土通為一家
及書此經功德願集彼無量福聚等虗空界一切
世界海無盡眾生界一切皆如善財童子得佛正
[002-0255c]
見具足智慧見不思議真善知識咸生歡喜得佛
廣大普光明照離諸貪著成就無垢普賢菩薩最
勝行願伏願書此大乘經典進奉功德慈氏如來
成佛之時龍華會中早得奉覲大聖天王獲宿命
智瞻見便識同受佛記盡虗空遍法界廣度未來
一切眾生速得成佛。】


「△然自古譯經或三藏持來或遣使迎請。


△未有如
今彼國帝王親貢梵文越十萬之煙波踰千日之險
阻紆彼御札獻我聖君。


△若非德合乾坤道光三古
威臨八極化洽萬方孰能有此光大休烈難思圓極
再闡神州。」


【四正明勝緣疏然自古譯經下是文中分三初明
得梵本之希奇次辨翻譯之緣備後校量今昔之
具闕初中分二初彰昔劣疏自古至迎請者言或
三藏持來者即騰蘭世高等也遣使迎請者如羅
什和尚等後明今勝有二初明彼帝心誠疏未有
如今下是言越十萬之煙波者謂經南海也言紆
者迴也曲也屈也亦縈紆也後明我皇德感疏若
非德合下是言乾者天也坤者地也謂聖人與天
地合其德也道光三古者上古謂三皇一伏羲二神農三黃
中古謂五帝一少昊二顓頊三高辛四唐堯五虞舜下古謂三王

一夏后二殷湯三周姬即帝道光絕前代也言八極者亦曰
八宏或云八荒即總指方隅也言化洽者愜洽也
謂皇帝聖化愜洽萬邦也言孰者誰也休烈者休
[002-0256a]
者王也喜慶之事烈即是位又王即是盛也即廣
大盛事也神州者即唐國也神者靈也總指唐國
以為神州也。】


「△然夫教流非一緣矣。」


【二辨翻譯之緣備有三初標也。】


「△要在時清道泰正化可行。


△大國中華皇城鳳闕。


△明王聖帝崇重法門。


△輔佐賢良翊贊玄化。


△人
多聰敏道器可持。


△方有聖靈潛運冥衛。


△不憚勞
苦傳譯中華音善兩方義兼權實。


△明賢高識啟發
讚揚。


△內外悉心。


△潛顯兼衛。」


【二列有十緣也一時清二處勝疏大國中華皇城
鳳闕言中華者草盛曰華謂此中國觸事榮盛故
曰中華三君聖四臣賢五器感疏人多聰敏道器
可持者即譯場諸德及通此方傳持之人六聖應
若無聖力譯必不成七內護即譯主三藏八外護
即竇霍二中尉九結內外十結隱顯也配文可知。】


「△方令圓教流通未聞。」


【三結也。】


「△緬想昔傳事多闕略具斯勝事莫盛當朝。」


【三校量今昔之具闕疏緬想昔傳等緬者遠也即
遠想也。】


「△今此一經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


【後明別行一卷樞要可寶分三一標經屬當。】


「△而為華嚴關鍵修行樞機文約義豐功高益廣能
[002-0256b]
簡能易唯遠唯深可讚可傳可行可寶。」


【二讚重勸修疏而為華嚴至可行可寶言關鍵者
即門之橫關竪鍵樞即門樞機即弩機故知言語
是君子之樞機樞機一發榮辱之主又有千鈞之
弩不為鼷鼠發機君子之談明人間津要之際也
此一卷經於大部亦然約者少也豐者多也功高
益廣者如下顯經勝德分中經文廣明可取彼文
而於此說能簡等者以簡略易入之門令到至遠
至深之境豈不妙哉諸教或有文繁義隱趣入之
門即難及乎窮極宗源法乃未圓妙其猶棘針頭
上雕刻胡孫三年方成雖為難事成乃無用則何
益矣故疏云可讚可傳等也。】


「△三藏持命。


△國德專精。


△勉竭愚誠以副詔旨略
其廣疏為此別行。」


【三應請別行疏三藏者即譯主也國德者譯場諸
德也勉竭愚誠等疏主謙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