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2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五十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二歎聽者無過。疏文有二。先總科。後釋文。前中引論即是釋前偈前論雙明說聽
無過。上疏已明總意及說者無過。故今但
引聽者無過。彼論云復顯聽者同法決定
故。有樂聞故。復示餘者心淨故。又顯此眾
皆堪聞法故。偈言迭共相瞻住故。釋曰上
即聽者論文。今疏以偈配之於文可見。同
法二字該於二偈。是同生眾故。決定二字唯
屬初偈。有樂聞者是第二偈異上同法。而
云餘者故是異生。此眾皆樂則知雙歎。皆者
俱故。疏若有欲下雙結上二根。約器量無
之。則猶牛跡不能受海。欲約愛樂無之。
若許由洗耳。疏黠慧即根者。此疏釋論。黠
即訓慧。今分二別。黠即當智。智能了事。慧
照理故。故分教證此二無暗通曰明了。
根體是慧故以黠慧釋根。疏願大菩提故
云勇猛者。然經云勇猛無怯弱。論經云菩
薩大名稱。今順經帖願大菩提即是論釋。
既云菩提則諸德皆上大願為主故偏說
之。以梵云薩埵有勇猛義。勇猛求菩提
故。故二經語異願求菩提義同。疏由內無怯
弱者。即以此經會論經也。以論經云大名
稱故。上三決定若別相說。前二是證決定。後
一阿含決定通皆具二。疏後偈歎欲中下。疏
[055-0430c]
文有三。初略科釋。二論云下舉論辨意。三其心下隨要重釋。二中有三。初舉論文。二現前是欲下略釋現義。三此中意明下。總出論意。就初舉論文中。然論初標云決定者。
是中有阿含決定等。所以先標決定者。以
前偈云同法決定。決定是根。根能受法故
云決定。今此意云決定之言根欲具足方稱
決定。唯根無欲法器不具非真決定故。此
標云言決定者。必須根欲。言是中者。是
聽者中有阿含決定。非證決定者。謂若前偈
但有教根而非證根。亦不具足則反顯前
具有教證。次云但有非現前決定。無現前決
定者。明若前偈有教證之根。為非現前決
定。而無今欲現前決定法器亦不具足故。
結云如是法器不滿足故不能聽受。則反顯
前偈有根。今此有欲為具足也。若但兩字
是疏義加。使義明了不違論意。疏現前是
欲下。第二釋現非現義。言根但冥具者。有
人雖有堪聞之智為冥具。而未欲聞故
云冥具。冥具宿成故。如五頂子具足七德
堪傳六句。而著妻奴未欲其教。疏此中意
明下。第三總出論意。即論云示現此眾具
足決定故能聽受。疏其心無怯弱下。第三隨
要重釋。於中有二。先正釋此句。後總前二
偈。下雙結歎意。釋於初句及第四句。疏四
異想濁者。論云四異想濁妬勝心故。破壞
心故。釋曰。妬勝就人。破壞約法。又亦通
二。今不依論。云貢高等者義廣異想。即
瑜伽論三十八云。聽法由離六種相遠離
[055-0431a]
貢高雜染。由四種相。遠離輕慢雜染。由一
種相遠離怯弱雜染。言六種者。一應時聽。
二殷重聽。三恭敬聽。四不為損惱聽。五不為
隨順聽。六不求過失聽。言四相者。一恭敬
正法。二恭敬說人。三不輕正法。四不輕說
人。言一相者。謂不自輕蔑。復由五相故
無散亂心聽法。一求悟解心。二專一極心。
三聆音囑耳。四掃滌其心。五攝一切心。故
總有二。謂不雜染心無散亂。一心聽法。今
疏舉前二名。等取怯弱及無散亂。上皆異想。
妬勝破壞此二偏重故本論舉之。疏五不足
功德濁。此段全是論文。善根微少語因中。心
不樂住明無現果。謂由善少多緣多病懈怠
散動。故於說中心不樂住。疏六愚癡濁。愚
謂迷教。暗謂惑理。即釋上癡。疏第三一偈
雙歎中。三初總釋偈。二會論經。三別釋喻。
初中相視為總者。正是此偈之總。既雙歎二
眾則相視之總遍前四偈。而論正說是此偈
總。下例餘偈皆有總別。則歎異生中不濁
是總。上歎欲中欲聞是總。初歎根中決定是
總。歎能說中淨覺是總。別等可知。疏論經
云下。二會經文中三。初舉論經。二引古
釋。三會今經。念通教證者。熟蜜如教。蜜
成如證。今念有二。若明記為念即是念
教。若無念念者即是念證。故起信云。若知
無有能念所念是名隨順。此念教也。若離
於念名為得入此念證也。


疏。然蜂下三別
釋喻。法喜如蜜。蜜即食故。故法華云。法喜
禪悅食更無餘食想。解脫合上甘露。甘露如
[055-0431b]
漿故。故淨名云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
即甘露為食。今以蜜當於食故。以甘露
配於解脫。故涅槃中亦以甘露況於涅槃。
涅槃即解脫故。疏是總酬答相者。疏文有二。
先正釋後故後偈意下。以此長行成後偈
文。


疏。除前疑惱者。由前覩默生疑。疑則
心惱。又請未說心尚疑惱。故為除之令心
得喜。然大智無畏乃是經家。取當時意
讚述說者。是故論主用此成前總令意悅。


疏。二不怯弱酬答。論釋云離不正說者。若
畏大眾是不堪說。隨情而說是不正說。


疏。
遣上何因之疑。成上有智者。上云何因何
緣不說。論釋云為因說者不能說耶。為緣聽
者不堪聞耶。今云難說非不能說。成上有
智者亦由難說。非已無智下。遣上何緣例
此可知。疏今初偈末難字下。疏文有四。初
釋難字二。此難有二者。二別釋第四句。上
四字明難義相。三何者是下。釋初二句明
難法體。四此之教證下。釋第三句顯其難
處。三中云覺於佛智所以名佛者。然論但云
諸佛之根本者。覺佛智故此語迷人。以佛
是梵音覺是此語。若順西方應云佛佛智。
故若順此方應云覺覺智。故安得以唐釋
梵為釋義耶。此有深意。謂佛智即是菩提。
此但云覺。佛陀是人此云覺者。以人得法
故名覺者。故今疏云覺佛智故。故名為佛。今
十地菩薩為能覺人。亦將因智以覺佛智
故。為佛本為分人法。唐梵互彰譯者之妙。
今加於字以釋論故。四中難示難說。即同
[055-0431c]
淨名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後約難聞。即其聽
法者無聞無得。然無則一向約遮。難則遮表
雙辨。若準楞伽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
宗說即是教證。則二全別。今明教證皆有
說者。有示有說。但云難耳。則示即說即證
說證之相如何可知廢詮論實真體一味說
之為證。亦如義大及說大三漸次中辨。若
真俗詮異說為十地目之為教。以證攝教
故俱難說。疏第二釋難所以中疏文有二
先總明所以。二隨文釋。初中即是論意。論
云行者即牒前菩薩行。事者即牒前地事。
義住者語倒應言住義故。疏云由住微妙
深義。深義即義大妙理也。疏偈中初二句下。
隨文解釋。疏難得難證故者論經云難得。論
釋云難得者難證故。即以證釋得。今疏經論
雙牒耳。以論經有難字及難得字。今經但有
一難字故。雙牒彼經論。論經偈云。微難見
離念。非心地難得。境界智無漏。若聞則迷
悶。疏難得有四下。釋別於中有三。初釋對
劣彰深。初之二句。二既非四心下。釋第三
句。三未句云下釋第四句。初中一非聞慧境
者。有二義。一非所知境。二非分齊境。聞慧
之中無此相故。論釋聞慧云。麁事不須思
惟。謂教法麁事聞慧能得故。二思慧則可了
見於心。三世間之修未忘念慮。故並非之。
問三慧皆是世間。何以就修偏云世間。答
有二義故。一修有真偽。真修似於正證故
不揀之。二報生識智亦是修慧。今取世間
之修耳。疏四超心地中疏文有四。一以論
[055-0432a]
釋經。二謂變易下疏釋論。三知無常等釋
經心地之言。四又此善得下重釋論文。二中言善得修道智者。生而即得不假修習故
名善得。其由生而知之者上也。言無常等
等取苦空無我及常樂我淨。以昔久修無漏
因故。變易酬彼名為報生。言以非照實者。
釋不能知。夫照實者忘心體極。今報生識智
雖知無常等不契合故不能知此疏未
忘心境名為心地者。心地之言通有二義。
一就體性。如梵網經說盧舍那佛心地法
門。謂心體包含生成住持。亦如法華一切智
地斯之謂也。今言心地是所揀者。即是心
量法門故。楞伽說覺自心現量。非心之心量
我說為心量。心量即心地故。疏二出離於
生是無漏故者。如見道名離生。是無漏故。
離生之義前已頻釋。良以論經云境界智無
漏故。為此會無漏。出生皆是離過當體得
名。生於佛智就於功能望他立稱然二相
成由無漏故能生佛智。疏即勝鬘三種正智
中仰推智者。彼經勝鬘白佛言。云何三種。善
男子善女人。於甚深法義離自毀謗。生大
功德入大乘道。何等為三。謂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
成就隨順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深
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
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推如來智。除此
諸善男子善女人已。餘諸眾生於諸深法。堅
著妄說違背正法。習諸外道腐敗種子。
當以王力及天龍鬼神力而調伏之。疏所
[055-0432b]
信是何下。釋佛勝智字。於中有四。初明地
智得佛智所以二佛智有二下開義別釋。三
即法華下。證成勝義。四於此下對能結所。
二中有四對義共成一義。謂一前是菩提實
智。後是化生權智。二前是自行。後是利他。三
前是證道。後是教道。四前實智稱性無分
量。後權智則差別。有隱顯說權為實。則隱
實施權。說權為權則權實皆顯。其無邊種
種即是論文。由佛菩提無有邊故。故佛化生
所說法門種種差別。疏即是法華下。第三
證成勝義。即方便品初云。爾時世尊從三
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論釋云諸佛智慧即證
甚深。其智慧門則阿含甚深故。此二句即佛
教證二道。故古人云二深先唱警察群座之
心是也。彼經自釋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實
智也。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即權
智也。所以難解者。一當體深故。二權實隱顯
故。故云唯有諸佛乃能知之下。廣文云。諸
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即智慧門難入也。唯
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即智慧甚深也。
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云三乘
是方便門開。開則見實故彼經云此經開方
便門示真實相故。方便門如蓮之華。真實
相者如華之蓮。此華不有則已。有則華實雙
含。此經不說則已。說則權實雙辨。一經唯為
說佛智慧故。彼文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
於世。以佛智慧不離教證權之與實。故說
二深。即以略示法華經宗。此二亦即淨名經
[055-0432c]
中。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
無不由是生。故地智二道徹果海之二深
是所信也。四於此二深皆能信故。結成信
義。疏心地即二空真理所依之事。謂唯識相
者。出義體性也。言所依之事者。明非能
依理。理即無我故。言唯識相者。則顯非唯
識性。唯識性即二無我理。二無我理即勝義
諦故。唯識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
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此分性相二門不同。即
此心地便是無我事理非異非一。故是此所
信。次論云下。論釋心地通於二類。初即第
八識。二又隨心下。次即通七識及八識所
緣之境。言內外境界者。六識緣六塵即是
外境。第七緣第八即為內境。第八識緣三
境根身種子即是內境。緣器世間即是外
境。又意識亦通緣內外。五識亦有通內外
義故云諸境。而皆名心地者。生成住持義
故。依八生於七。七復熏成八。以心變於
境託境而生心皆得心地名。疏於此二類
下。總相收束一句之意。疏上半喻下半合等
者。此段疏文有四。初總科。二此中喻意下總
出喻旨。三舉論廣釋。四例釋說默。二中三
初釋喻相。二於中能依下舉法合。三然空
中風畫下。正顯喻意。疏論有三段下。第三
舉論廣釋。具引論文科釋畢備細尋可見。
但文中云合上非有即以非自性。合上不
住者。由上論云。以非自性不可得是不住
故。即知非自性不可得。是聲名等從緣無
性故不可得。如彼風畫依空無住。故云以
[055-0433a]
無自性合上不住也。疏出無性不住所以
者。謂聲從緣生故無自性。依法立名故是
虛假。故肇公云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
之實。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物無當名之
實非物也。若實即名見面則應知名。若名
即實召火則應燒口。故知名是假設安有
自性。即如風等與虛空合。疏然論經云。佛
智者即會論經。今經二經同異可知。疏假
實既殊故雙舉之者。出用四所以也。謂聲
為實名句文假故。即總取四法為教體義
耳。疏又假實相依者。重釋用四所由。名等
依聲得有曲屈故。名等為能依。若無名
等空有一聲不能詮表故非教體。則聲
依名等故云假實相依。疏若將二喻喻所
詮下。第四例釋說默。謂上論文但以風畫
喻於能詮。但以空喻所詮佛智。今例論意
唯就所詮自有兩重能所之異。兼上論意
則有三重。於中有二。先以能依就所依
則三重皆不可說。一以詮就旨。二以相就
智。三以因就果。後若以果從因下。例以
所依就能。則三重皆可寄言。一以果從
因。二以智從相。三以旨就詮。是則風畫
喻於三法。一喻教。二喻地相。三喻地智。當
知虛空亦喻三法。一喻所詮。二喻地智。三
喻果海。總有四法成三重能所。逆順互望
則有六重可自思之。疏若準上義下。疏文
有三。初躡前微起生下偈意。二意云下。舉
偈意酬三初句所證下釋文。第三歎眾堪聞請中。疏此復歎下生起歎意。先問言此
[055-0433b]
復歎者。以前怪默騰疑請中已有四偈歎
眾請竟。今何重歎。從由聞上言證信下。釋
重歎意。謂前歎眾不因止生。今歎因前法
主止生故得復歎。疏一善潔思念即欲淨等
者。此之五淨前二聞慧。三四思慧。五是修慧。
欲淨是求法心。樂法稱欲。隨所念阿含得方
便念覺淨。即是論文。從謂得方便下疏。釋
論文上言隨所念者。所念非一故。得方便
念覺。是能念心念是欲念覺是思覺。疏家但
釋得方便言。然方便乃有二意。一以念覺
與聞慧為由。二者不取念相。今疏但出深
意耳。疏三業敬順起求法行者。起行攝法
故名為求。但令三業修行順法即名求耳。
疏生得淨論當第四。今以論就經耳。益眾
生處即是上上勝生。悲智勝念即是思心。此
順論文。若遠公意云。論文語倒合云得生
淨。生是所求勝生。得是思慧集於勝念亦是
一理。疏即受持淨論當第三。持即思慧憶持
不忘。經言近佛。論言受持義豈為同。故疏
出意云。近佛意在受持法故。然論經約
由見多佛受持法故。常得勝生故受持第
三。今經約由得勝生故生生見佛受持妙
法。故受持第四而同思慧。疏離著善根者。
欲入證時先須修行離著之行。十二頭陀
皆為捨著故。疏得淨現智善決定故者。上皆
論文謂真見道下。疏釋於中有二。先別配
現智善決定。後亦可下通配二句。前中以現
智二字配真見道。即六現觀中第四現觀智。
諦現觀名為現智。疏相見道中下。以善決定
[055-0433c]
字配相見道。言後得智者。然三心見道有
配根本智。有配後得。彼論以其後義為
正。故今疏中名相見道。是以三心及十六心
皆配後得。言審觀理智者。三心見道悉皆
緣理十六心見道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故
知相見道通緣理智。疏亦可俱通等者。通
配二句但前所不通。謂前相見道不名現
智。今亦得名以論亦名為現觀故。三心見
道亦是第四現觀少分所攝。是觀非安立。後
得無分別智故。十六心見道即是第五現觀
所攝。疏真見道中決理無惑者。上真見道但
名現觀不名善決定。今亦名決親證真如。
於理決定故。疏皆破無明云捨離癡惑者。
以上二釋會釋經文。上但釋論現智善決
定言。今此所明二種見道皆破無明。是故經
云捨離癡惑。謂真見道正能破於迷理無明。
故云捨離癡也。相見道中是後得智無力
能破迷理無明。而亦能破迷事無明。謂所知
障故云離惑。故下剛藏牒此文云雖此眾
集善潔思念捨離愚癡。及以疑惑。明知癡
惑二字義殊。上言六現觀者。即唯識第九
釋二見道。後云此二見道。與六現觀相攝。
云何六現觀者。一思現觀。謂上品喜受相應
思所成慧。此能觀察諸法共相。引生煖等
加行道中觀察諸法。此用最猛偏立現觀。
煖等不能廣分別法。又未證理故非現觀。
彼疏意云。思有三品上揀餘二劣故非也。
喜受相應揀於捨受。此明利故共相即是無
常苦等。能引煖等者思生修故。雖未證理
[055-0434a]
而觀於法勝於煖等用最猛故偏立現觀。
煖等近見境界微略。又未證理故非現觀。
論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淨信。
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現觀名。釋云信亦
上品通漏無漏現觀。是慧故信為助。論三
戒現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
名現觀。釋云即道共戒。論四現觀智諦現
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
智。釋云謂在何位但緣非安立。即通二智
皆是此攝故言一切種。大論七十五說。三心
見道是此現觀。故知亦是後得智攝。即見道
修道之二智也。不取無學之二智者。與究
竟現觀不殊別故。論五現觀邊智諦現觀。
謂現觀智諦現觀之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
釋曰謂緣安立十諦等後所得智。然通有
漏無漏。一切見修道。緣安立諦智。大論七
十一等說緣安立諦境慧是此自性故。論六
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釋云即無學
道後。盡智無生智等而為自性。論此真見道
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
五現觀少分彼第二第三。雖此俱起而非
自性故不相攝。釋曰第四觀緣非安立根本
智。即真見道攝。緣非安立後得。即三心相
見道攝。第五觀緣安立諦故。十六心相見道
攝。而通修道故云少分。論云菩薩得此二
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善達法界。
得諸平等常生諸佛大集會中。於多百門
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
利樂一切。釋曰諸平等者。攝論第六得三平
[055-0434b]
等。謂一切眾生一切菩薩一切如來。上皆唯
識論文。上疏已引意釋。但觀論文居然可
知故。二見道皆是第四現觀。謂緣非安立
根本即真見道。緣非安立後得即三心相見
道。十六心緣安立世出世智故。是第五現觀。
疏即不行淨者。文中有二。先舉論。後疏釋。
前中三。初標名。二修道中者辨位。三一切
下釋相。疏相見道後下。第二疏釋論亦有
三節。一定位即初地之中含通達修習兩位。
從金剛喻定解脫道後方是究竟位。二復數
修習下。釋修道名。即唯識第九加所為中已
廣引竟。三滅二麁重皆不行下。疏釋論中煩
惱不行之言。此言正解不行淨義。疏文有
五。初正釋。二解妨。三引證。四會經。五
重解妨。今初唯釋云數修此故捨二麁重
二障種子。立麁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
令彼永滅故說為捨。疏對見道中初斷所
知者。二解妨。謂有問言。然見道中雙斷二
障而云所知者何。答以異生性障正取所
知以為體故。故唯識云。雖初地所斷實通
二障。而異生性障意取所知。說十無明非
染污故。是故此經云捨離癡惑。癡惑即是偏
舉所知。次云垢染即是煩惱。疏成唯識第
十云。煩惱障中等者。三引證此前論云。此
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
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
種。下論與此疏同。釋曰就修斷中直觀論
文初地已上能頓伏盡修惑現行。如阿羅漢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次云由故意力七地之
[055-0434c]
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自是一段通於妨
難。謂有問云。既如阿羅漢令永不行。如何
前四猶起我見。七地已前猶起貪瞋等耶。
故此答云故由意力起。謂六地之前容有
出觀尚有誤起。七地之中常在無相為化
眾生故意而起。起不為失示起示滅。即如
下經中七地文云。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
而能為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即其文
也。論言而不為失者。下經云雖常寂滅以
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即其文也。故
下經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言。佛子七地
菩薩。為是染行。為是淨行。金剛藏言。初
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業。以迴
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
超煩惱行。便舉輪王梵王為喻。輪王乘空
不染貪病未名超人。以喻七地乘波羅
蜜乘不染煩惱。未名超煩惱行。若捨王
身生於梵天爾乃名為超過人位。以喻八
地乘清淨乘。爾乃名為超煩惱行。故次下論
云。八地已上畢竟不行此之論文甚與經合。
而大乘法師釋意。如阿羅漢由故意力。連
成一句。云如阿羅漢有怖有不怖。不怖者
起怖者不然。此則以護法羅漢懼於煩惱
不敢起故似非得意。又云。然此中所說見
所斷者唯頓悟人。修所斷者通漸有學漸無
學者。二種俱無。又問云。其在地前所未伏
者相貌可知。其已伏者與此何別。答道力猶
微不能伏盡。為煩惱制少分自行。即我貪
等有失念起。故說地前已伏少分。非有別
[055-0435a]
相地前伏之釋曰此即釋地前漸伏之言。以
非正要故在後釋。八地已上任運不行道
力勝故。此是對法第十四文。疏煩惱即是下。
四會經文即知。疏然見道中非不斷惑見
理義增等者五重解妨也。應有並云修道
能斷惑。修道名修道。見道既斷惑。亦應
名修道。又並云見道能見理。見理名見道。
修道既重觀。亦應名見道。故此釋云從增
勝義各舉一名。言見理義增者。初見理故
即顯斷惑義微。不斷俱生故修道除障義
勝者。能除難斷俱生惑故。數數斷故前已
見理故。此為微。疏即無厭足淨等者。即八
地無功用行在法流中。趣果無間故曰無
厭。不樂小乘自分堅也。但於勝進上求希
欲。即是深心決定釋其信解。疏不隨他教淨
者。論立名趣菩薩地盡下。論釋然論但云趣
盡道中目正行故。今疏加於菩薩地盡釋論
盡字即是十地位極道圓。地法在心不由
他教。故云自正行也。疏劣解之人通凡小
等者。經言劣解論經云樂小法者。故疏合
舉凡。即地前小謂小乘等。等取權教菩薩。
此中無小何以揀之。謂此會中亦有小心之
眾生故。亦可不欲廣被即名為小。此雖揀
之激令起心即為所被。疏多生疑下。牒經
解釋。正行已下至善法故皆是論文。然疑
從二境上生。既滯二途故無詣理真正之
行。惑謂迷惑一向不了故。能不信由此故
能破壞善法。遠離善法。遠公亦將後二句
論別。結疑惑二種之過。由有疑故破壞善
[055-0435b]
法。由有惑故遠離善法亦有理在。但論二
句共一故。字則以通結疑惑二字。疏此明現
損。是疏結前生後。言於長夜者。生死昏寢
事等於夜。輪轉無際名之為長。破法不信
墜三惡道故受衰惱。疏初偈頌前段者。即
領前所歎。淨明有信者。信即順教。是前段
中善潔思念等即長行中善淨深心前淨深心
雖兼教證今為分二故云有信。餘皆有證
者。廣智慧即前捨離癡惑無有垢染。即長
行中捨離愚癡及以疑惑。甚深明利能決擇
即前深心信解已下經文。長行中於甚深法不
隨他教。疏如山如海雙喻教證者。動謂動
搖。覆謂返覆。今於教決信不動。更無翻覆
於證亦然。疏後偈頌後段即舉損違請。疏
以取相故但依於識者。返顯不取相是智
故應依之。第五雙歎人法請。疏中有二。
先敘意。後文中下釋文。前中先徵。後示彼
下。論釋。豈可避之翻前多生疑惑。後避之不
說有多過者。翻前於長夜中受諸衰惱。安能
成就一切佛法。疏書者是字相等者。初舉論
後以書記字下。疏釋論。書即色法。字即
是文不相應行故。言非正字體。言師子形
者。牒論解釋。然嘶字本從娑上字流出。
即十二音中第四字。謂娑枲嘶蘇
引三洗鰓蘇騷毿索。今嘶字即第四字梵語輕
重今古小殊大旨無異。若作十二梵字者
娑上娑枲嘶蘇上蘇引洗鰓
蘇騷毿索。疏有云如呼師子下即
刊定記釋然噁字亦不似師子。又西方無
[055-0435c]
此字。疏十四音者此下疏釋論此譯帶古。
然噁字合是第十四字。若準興善三藏譯金
剛頂瑜伽字母云。一阿二阿三伊
五塢六污七𠴊𠴊引去八力嚧九噎十愛
十一污十二奧十三暗十四惡。其里梨字
即金剛頂中𠴊𠴊力嚧字。各是二合故成十
四。其奧字云引者更有三藏說十二字中上
六前短後長。下六前長後短。則奧字不合引
西方異同故。今具出疏。謂有二字多字名者
若一字名不名為數。二字名三字名等皆名
為數。如色即一字名。末那即二字名。阿賴耶
即三字名。言必以多字成句者。終無一字
句故說者語言義當色法。是則上書字數說
總是聲名句文共為教體。故此四事總攝一
切能詮教法。皆用字母而為其本。疏即迦
佉等三十四字者。若古三藏說謂牙齒舌喉
脣各有五音。及會音有九。牙音五者。即迦
誐伽去引鼻聲呼去。齒音五者。左蹉才可。舌音五者。謂吒
旎爽切仍鼻聲呼。喉音五者。多他娜馱囊。脣音五者。
謂跛頗麼婆去重鼻聲呼之。會音九者。野囉邏
無可切捨灑娑賀乞灑二合。已上三十四字
足。若般若三藏云。前五句中一句之內。即
有五音如迦齒音佉氣從喉出。誐字喉音。
伽字胸藏音。仰字鼻音。其餘四句準例皆
然。疏一一字中成十二字者。謂將上阿
阿等十二字遍入三十四。如初迦字十二音
入便成迦迦鷄鷄俱俱計改姑哠甘伽
入。迦字既爾。入佉字等三十三字亦然。
[055-0436a]
復有二合三合乃至六合者。如以囉字半
體入迦字時便成舸羅二合字成十二字。言
囉字半體者囉字具足梵字者字是也。
半體者一半是也。若入迦字者迦字
梵書。此若入半體謂此字是也。
即迦邏字即云迦羅二合里下切一柯羅里迦切二吉里吉梨
吉魯姑盧吉禮吉犁古路
吉濫十一吉邏來下切十二。若以迦佉字合娑
字為遏塞迦。即三合字成十二字。梵字樣
若此言四合者遏悉怛邏。五合者遏悉怛
也。言六合者謂遏讖雉持也。但
至六合字已無邊。如一字王但有二合云
部林有三合云唵部林此等諸義。故非正
要經有論。有故須略知耳。疏梵天之書者
謂大梵天王劫初時。作此書字以教眾生。
不同此方篆隷。隨時者古書隨時有多名
目。史籕為大篆。李斯為小篆。蔡邕為八
分。程邈為隷書等。皆隨時有別。疏釋種
等者。並如觀佛三昧經。及智度論等說釋種
報定。是故必為瑠璃王。殺瑠璃王作業定
故佛不能諫。疏自陳有根有欲者。有根故
堪聞。有欲故樂聞。疏對教名上者。則前雙
為教證之總。稱上者約人以歎明金剛藏
所有教證最上也。疏此中歎證辯才有三
下釋別句。疏依前起祠樂說者。上三辯才
即為三節。一真智為本。二依真智能解法
義。三依法義起詞樂說。然約於心四皆
稱智。若流在口四皆稱辯。然詞樂說即是
能說法義。二智即是所說。則正說時詞樂為
[055-0436b]
能。今約內有法義方起詞樂。故詞樂為果。
詮表深旨即是樂說。滑利勝上即詞無礙。二
皆約說故並為字。淨心即初地者。證心離
染故。言由集德成故者。會今經同論經。
論經云為十力淨心。論言淨心即所成初地
今經言集功德。即能成因故。下說分初地云。
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助道
等而為得地所依之身。故集功德成於初
地。疏辯才分別說者。意令受持十地法故
者。疏但通釋。則上句經是正說。下句經是說
意。若遠公意兩句不同。則辯才分別義者。即
依前體性分別地義。說此最勝地即依詞
樂說。說十地法令人受持。以論但云云何
令入阿含無礙分別義令受持十地法故。
故疏但通相釋耳。疏說主既內具二力下。通
結二力二頌之意。疏惟願是總下。直至不生
恭敬皆是論文。從以定戒為治下。疏取意
釋。然論教證各二妄想一時併舉。下四對治
亦一時併舉。今疏教證分說。今但舉教之
二過。以戒定下取下論治。彼論具云有二對
治。堪聞阿含。一定。二戒。定者心調伏故。戒
者住善威儀故。今疏乃添字釋之可知。次
舉證二過便牒二治並顯可知。但經集正
心句。論經云定戒深正意深。即今經集字意
即今經心字。又第二句論經云離我慢妄見。
妄即今之邪字而論別釋妄字。故遠公云。初
句攝治行門有五。相從為四。要攝唯二。言
行有五者。一定二戒三深四正見五正意。正
見一門義有文無。以論釋云三正見四正
[055-0436c]
意。故云義有。經文則無。相從四者。深與正
見合以為一。要唯二者但是入阿含及證
行耳。今疏但有二。四不開成。五者以經無
妄字妄即邪字。論釋妄云。妄者謂妄想見
中同使故。而釋見但云顛倒見。義通淺深。
謂於法妄取名顛倒見。此見則淺撥無因
果為顛倒見。此見則深見中同使。則撥無
因果之邪見故不開耳。但正字兩用。謂正見
正意故。所治既唯有四能治集正合治倒
見。疏云謂積集深思者。以經集字會論深
字耳。深思即稱理見也。故論云。深者細意
善思惟故。信心歡喜者。正心即是信心也。信
解具足故能入證餘文可知。疏示現正受彼
所說義者。遠公四種喻四種求心。謂一求聞
等。隨喻通合具有五種。一求法心。二所求
法。三是依法所成之行。四是依行所治之病。
五是求法起行之人。一言求法心者。謂求
聞思修證心也。二所求法者。聞思修證四
種法也。三所成行者。依法所成聞思修證四
種行也。四所治病者。聞思修證四種障也。
五言求法人者。且約大位攝以為四。一
善趣人。求教起聞。二習種人。求義起思。三
性種人。求行起修。四解行人。求實入證。今
對此五以喻顯示如初一喻。渴是病思是
求心。冷水是法略無求人。次二句亦然。第四
喻中蜂喻於人。影顯前三。亦有求人略無
有病。例前應有亦貪字兼之。由貪故思
好蜜其成行。即飲食服味。文即現無義已含
有。論經云如眾蜂依蜜依義同行亦影略
[055-0437a]
耳。雖有五事正意喻能求心至矣。故疏中
引論便釋具此五義。一謂求聞慧。求即求
心聞慧即所求法。初聞即受是行。既云隨得
而飲必除渴病下。三求心及法例知。二求
思中嚼所聞法。即行資身力即除病。三求修
中依聞思行即行能去惑習即除病。四安
樂行者。現法受樂行故。即行必無疲苦。即病
除。疏所求猶通法喻者。甘露是喻。故法即
是法故。涅槃中以大涅槃為甘露不死之
藥。配於上四。在論所無。疏行亦果行者。行
有二義。一因行即是十地能得善逝名善
逝行。二者果行如出現品者。出現品云。真實
行是如來行。無礙行是如來行。真實即契實
智無礙即悲智雙流。如金翅闢海。依法性
空入生死海故。疏自下第三如來加請。疏
文有四。初來意。二釋名。三揀別。四釋文。初
中二。先正辨來意。二通妨難。今初故論云。
若請者非尊法。非殊勝聖者則不說。釋曰
此是反明。若也順說由請者尊故。顯所說
勝剛藏則說。二前來為分下。二通妨難。於
中二。先通伏難。後通躡跡難。然遠公總
有五門分別。一能加佛異。二所加不同。三
加業有異。四加相不等。五加請分差。今疏
皆具。而文中先通伏難者。謂有問言前來已
加。今何復加。此為復重難之答。此有二。一
前未具故。二所為別。故前中先出不具足。
意云為分主伴。由主威力令十方佛加。故
前身口不同諸佛。次正顯未具。即唯辨意
加。謂承佛神力。及加因中毘盧遮那本願
[055-0437b]
威神。今長行光照為身加。偈頌請說為口
加。故具三業加相方具。此即遠公第三加業
有異。疏又前默與威神下。第二所為別故。
亦應問言前何不具。今方具耶。答云。留此
身口發起請法故。言令有加請者。前主佛
加。令得諸佛加。既得佛加出定說本故便
有請。則前主佛加為諸佛加因及三家請因。
今主佛加加即是請故不同也。此即遠公第
五加請分差。疏若爾諸佛前已下。第二通躡
跡難。意云主佛未具身口故今欲具伴
佛。已具何得復加。復加即經云十方諸佛悉
亦如是。及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疏前但
是加下。答此亦加請分差。此段亦含遠公第
一能加佛異。以前約所表。皆十方金剛藏
佛加。今但云十方表通方故。又遮那亦照
十方說法菩薩。則知異名諸佛亦得同加。疏
上力被下下。第二釋名可知。疏不以常口
下。第三揀別。文有二。初則加相不同。後即
所被不等。今初有三。初牒異相。二為不
輕尊位下。出所以。三要復請下。通躡跡
難。謂有問云。若重尊位何如莫請。答云為
重法故前則尊人。此為重法尊極請故故
法為重。疏前加分中下。二揀所被不同。即
遠公所加不等。則前局說者。此通說聽。出
所以可知。疏文中通有下。第四釋文。言卷業經文所無者。以卷約作用已竟。卷歸毫
光下。既更有餘業故經略無。但以如日身
當之。而論經舒卷相對故逆明之。故論經
云。普照十方諸佛世界靡不周遍。照已還
[055-0437c]
住本處。還住本處即是卷業。止業明光利
益。五降伏業明光勢力。六敬業顯光攝益。
謂顯佛力令他敬故。即為攝益。疏令眾見
說聽者。皆得佛加者。經文云又照此娑婆
世界佛及大眾并金剛藏菩薩身故。明知通
說聽也。疏二正顯所作加等者。疏文有
三。初列名。二論不指下出體。三故以身對
業下。料揀於中二。先成四句。後以身約有
體下。出四差別所以。以業約有用。如日
身但能皎住故。言非正所為者。本意不為
令相見故。故無業無體今經略無。疏今初
加於彼三字為總等者。此中經文有其三
節。一唯總。二通總別。三唯別。疏文有二。初
定總別。二釋別相。今初總別有二。加於彼
三字二偈之總。其世中上即二十五字之總。
除加於彼三字故。言以上即勝者。會今經
同論經。疏言四勝下。第二釋別相。一自
在勝。不為他屈二障即他。二力勝。即能伏
他。三眷屬勝。即輔弼豪強。四種姓勝族胄尊
貴。疏不染如空者。空有多義今取不染。此
含二德以離二障。即是斷德。能離此者即
是智德。故下結云等正覺故。又自在者離
煩惱障則心自在。離所知障則智自在。問
斷癡慧明。滅愛心脫故。淨名云不滅癡愛
起於明脫。今此何故除癡除愛皆名心脫。
以但云煩惱故。事中照用為慧解脫。文云
離所知故。釋曰二脫有二義。一由解中無
染之心名心解脫。照理之智名慧解脫。是
為心脫除愛慧脫除癡。二以真識出離愛
[055-0438a]
染為心解脫。事中照用為慧解脫。則心解
脫雙離癡愛。慧解脫照事無遺餘。經多依
前門。今論乃是後意。疏十地已還下。釋佛無
等等之言。謂過下故為無等。以齊上故重
言於等。言欲顯佛佛等正覺者。此遮復難。
謂有問言。何不但說無等。何用重言齊等
故。今答云。以諸賢聖望於下地皆名無等。
而更有上猶未上齊故。今唯佛方能等佛
覺以究竟正覺同也。疏二力勝者。亦是智德
多約權智。如十力是體能伏邪智之怨敵
故是用。然論經言十力無畏等總為力勝
十力是體。無畏制外道等字兼於神力以
用降魔。今以無量等言屬下眷屬勝。以無
量字該之故。但將十力以為力勝為順文
故。若將勝功德言。兩處用之於理無失。故
今取意能伏邪智即是制外。其怨敵言亦
有二用。一者邪智即為怨敵。二怨敵言即是
天魔。疏三眷屬勝。言論經即當無量諸眾首者論經等者。彼經下句云。諸佛無等等功
德如虛空。十力無畏等無量諸眾首。釋迦姓
法生人天上作加。釋曰。由此故遠公與論。
皆初二句是自在勝。如虛空言獨喻功德。今
功德字在第二句中。兼屬第三勝。則無量
勝功德之言通於三處。一以功德屬自在
勝。二以功德當無畏神通便屬力勝。三該
無量勝功德。便屬眷屬勝。今疏順文別配故
但屬眷屬勝攝。次論云諸眾首者下。引論
牒釋則今之經文同論釋語。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五
[055-043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