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2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四十六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六施藏。疏如月光王施頭等者。即賢愚經
第五卷說月光王施頭。二十八經中因說如來
受波旬請却後三月當般涅槃。舍利弗聞便
白世尊。不忍見佛入般涅槃。當先涅槃。
佛便許之涅槃訖。佛告阿難。舍利弗非但
今日不忍見我入般涅槃先取滅度昔亦
如是。阿難請佛為說其事。佛便廣引經文
浩博今略意引。佛告阿難。過去久遠無量無
數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國王。
名旃陀婆羅脾晉言月光統閻浮提八萬四千國。
第一夫人名須摩檀晉言華施一萬大臣其第一
者名摩訶旃陀晉言大月有五百太子。大者曰
尸羅跋陀晉言戒賢王所住城名跋陀耆婆晉言
賢壽廣說莊嚴王思善因廣行大施。告令

國內悉令大捨。時邊遠有一小國王。名曰
毘摩思那。心生嫉妬廣詔外人。乞取王頭
無肯從者。後復廣詔云。得月光王頭分國
半治以女妻之。有婆羅門名勞度叉。應詔
乞頭月光王。國先有變怪。大月大臣復得
惡夢。城神遮之不令得入。時首陀天託夢
令知月光睡覺。詔令見已。大月大臣思以
五百七寶頭換之。不得心裂七分死於王
前。王許其頭却後七日。而遍告國內。國內
皆至擗地請留。王不受之。言我計死所經
[046-0355b]
地獄。一日之中捨身無數竟無所益。今日施
頭持是功德。誓求佛道當度汝等。言訖入
園繫髮於樹。樹神以手搏婆羅門。王語
樹神。我此樹下已捨九百九十九頭。今當
滿千。汝莫遮我無上大道。樹神依之。婆羅
門斬下王頭。地六震動施頭之聲聲遍天下。
時毘摩羨王聞此語已喜踊驚愕心擗裂死。
時婆羅門嫌頭腥臭。擲地脚踏人又呵之。迴
來在道無施給者飢餓委悴。聞毘摩羨王
已復命終。懊惱憤憤心裂七分吐血而死。王
及婆羅門墮阿鼻地獄。其餘人民感激死者
皆得生天。月光王者我身是也。毘摩羨王波
旬是也。勞度叉者調達是也。其樹神者目連
是也。大月大臣者舍利弗是也釋曰。此即世
尊本行故云賢行。此明世尊無不能捨。則
令施心須成恐無巧慧不善籌量故。云未
全可準。奪萬姓之歡施二人之死向引已具。
疏若不爾下。成上須量之義。菩薩能施。而不
施者明是不宜即善量也八中疏不自安處
求勝樂者。初發心住已會此文。疏非有處
所者與理冥故者。即明淨土四句之義。謂
有質不成無質不成等。如世界成就品。疏
十萬等殊者。十萬即阿彌陀經。從此西方十
萬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故。等者。等於餘
土遠近之數。疏若約通論未來法可以意
得者。未來未至故非有處所。緣會當成聖
智所知故。非無處所未來故非內。由心
故非外。未至何有遠近。疏異生果中此最
勝故者。上五聖居故。疏已得上品雜修靜慮
[046-0355c]
者。謂漏與無漏間雜而修故名雜修。俱舍
賢聖品論云前說上流雜修靜慮為因能往
色究竟天。先應雜修何等靜慮一問由何等
位知雜修成二問復有何緣雜修靜慮三問
云。先雜修第四答第一問成由一念雜答第二問
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過答第三問釋曰。初句明夫
欲雜修必先修第四靜慮。由第四靜慮最
堪能故。二答成位。謂阿羅漢或是不還。成
由一念雜者。謂彼必先入第四靜慮。多念無
漏相續現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
無漏現前。如是旋環後後漸減。乃至最後二
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二
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復唯有一
念無漏。次復引起一念有漏。無間復生一念
無漏。中間有漏前後無漏以相間雜故名雜
修。此一念雜名根本成修第四已乘此勢
力亦能雜修下三靜慮。答何緣云雜修靜
慮。總有三緣。一為受生生淨居天故。二為
現樂受現法樂故。三為遮煩惱過。若不還
一修由前三緣。若羅漢修除受生一。從此
第六明淨居處何唯有五。論頌云。由雜修
有五。生有五淨居。釋曰。由雜修第四有五
品故。一下品有三心。初起無漏次起有漏。
復起無漏。二是中品亦同上修三心。并前
成六。三是上品四上勝品。五上極品。亦皆同
初各起三心。三五便成一十五心。如次五
品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
漏感五淨居非無漏感。今善現天是第四
品。第五善見是極上品。故障至微。疏一旦背
[046-0356a]
恩如小兒故者。即智論文審諦觀此身終
畢歸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兒。疏故
智論云由無我故下。亦同此卷已前亦引。
第七慧藏。疏今初以四諦慧等者。疏文有四。
一料揀句數開合。二釋如實知義。三隨文
解釋。四結彈古義。今初有二。一攝十為五。
後三即為三。故今初言以四諦慧等者。即
無作四諦也。故下四諦差別門中云。若約菩
薩能觀皆無作也。二收此五下。攝五為二
自有四門。一凡聖差別。二又若後三就果下。
四諦差別門。三又初二流轉下。是流轉還滅
門。四又前是所知下能所知見門。於四門中
前三皆約所知。後一方具能所。四諦之義已
見本品。疏前有滅道下。此通妨難。謂有難
言。初二流轉即五蘊有支而皆有四諦。謂色
滅色道等滅道即是還滅。何言流轉。後有苦
集亦然。故今通云。前五陰等中有滅道者。
於蘊等中方始修道期得滅耳。若已證滅
則無蘊等言後有苦集者。即三乘中亦以
四諦。則有苦集既是還滅何得有之。故今
答云。雖是聖人苦集未盡。無餘涅槃方始
盡故。疏又前是所知下。第四門中二。先正明。
後人中有法下通妨。經云聲聞法如實知。緣
覺法如實知等。何言但是能知之人。故為此
通。謂三乘聖人歷前諸法成三乘耳。歷於
四諦下。示其以法成人之相。其四諦之法
遍在前七。所緣有支即無明有愛。能如實知
諸法故名菩薩。疏皆言如實知下。第二總
釋如實知可解。疏十中前七下。第三隨文
[046-0356b]
解釋。於中二。先解前七。後解後三。前中先
總後別。總中云。無明與愛有漏性下釋妨。謂
有問言。無明與愛此是煩惱。云何而言七皆
是苦。故為此通。明三義是苦緣生是集。七
皆緣生無性。是滅七皆無性。結是理滅。顯滅
為道者顯無性理。言從詮顯者。釋上顯滅
為道。謂緣生之法是顯滅之詮。若不從緣不
知無性故。亦如修行止觀顯得滅理故。
次結云此則總說及就理滅。疏若別說者下。
歷色等七一一別明四諦之相可以思準。
言由他言說等皆瑜伽意義皆可知。不正思
惟亦涅槃意六地當明。謂無明觸為緣等
者。亦瑜伽意。大般若等皆說眼觸。眼觸為
緣所生諸受等。如眼根境識三和合名觸。
若以明為緣不成有支。由無明迷而受諸
受。樂受生愛故是愛因。疏十二支中唯舉二
下。釋文略妨。先牒從發業下。解釋略引
三文。唯識生引門說。無明發業。愛能潤業
能引有。二但舉無明能潤有。三但舉於愛
已攝取有。二從癡下。引淨名釋。三從涅槃
下。引涅槃經證。即是北經當三十四。南
經三十二明二十一對諍論之中。此當第十
四有心數無心數義。此文稍略。若具引者經
云。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聖人色陰
乃至識陰。皆是無明因緣所出。一切凡夫亦
復如是。從無明生愛當知是愛即是無明。
從愛生取。當知是取即無明愛。從取生有。
是有即是無明愛取。從有生受。當知是受
即是行有。從受因緣生於名色無明愛取有
[046-0356c]
行受觸識六入等。是故受者即十二支。善男
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
來說無心數。釋曰。此中有三。先明聖人五
陰從無明生。二例凡夫。三就凡中明心法
展轉相生更無別數。此中即三世十二因緣
隱顯互論。文中先列後結。列中先明過去之
因從無明生。言從無明生愛。當知是愛即
是無明者。謂無明之心對境染著。即名為
愛。是故此愛即是無明。言從愛生取當知是
取即無明愛者。即前愛心取著境界。即名為
取體性不殊。是故此取即無明愛。言從取
生有。當知是有即是無明愛取者。前取心起
業名有。是故此有即無明等。次論現果。云
從有生受。當知此受即是行有者。此詺識
支。以之為受。識支即是現報之體。從因緣
得故名為受。即前有支轉為此受。是故此
受即前行有。亦應即前無明愛取。就近言
之耳。言從受因緣生於名色者。受增為名。
所託識立以之為色。從受生於無明愛取有
行者。從現報受起後因也。從受因緣生於
愛觸識六入等者。從現報色轉。起未來生
老死也。亦應宣說名色即是受。乃至宣說
六入即受。而文略耳。以下經云是故受者
即十二支故。故此末句即是總結。無別受
外心法。向前即於過去無明愛等。向後即於
名色等故。受即十二支。以今疏引但引初
段。證無明愛是十二支本。其即無明愛等。等
字等餘經文。然其彼經本意為明無別心
法。非成無明及愛是有支本。故疏結言亦
[046-0357a]
似斯義。疏又約三際無明為本下。即瑜伽
論。至下六地當廣分別。今且略釋無明橫
起是本可知。不了第一義諦名無明故。
言愛取為際者。即現在所起。若更起愛取
則有未來生老死支。若不起者當苦不生。
有無由之故名為際。言是二中間有識等
五者。是無明支後愛取支。前中間五果。言
及生老死者。即愛取支。後望未來世未起
愛取支。前為中間耳。以未來更起展轉無
窮故。疏今悟無明下。出愛取為際之由。義
如上釋。疏後三約淨下。第二釋後三段。於
中三。初案文釋。二又知聲聞即是知苦者。
會通四諦。以前標云以四諦慧照十法故。
三前釋通因下。會通二釋。雖因果云異亦
不殊四諦之意也。疏若定以前二為分段
下。第四結彈古義。即刊定記釋。疏先敘之。
後則小乘三果下。示其過相。後之三乘通
因通果。今為變易則三果已受變易。變易
入無餘竟方始受之。何得三果便受變易。
又此三果非此所知。三果是分段故。言直往
七地等者。迴小入大初地已上容受變易。
直往菩薩八地已上方受變易。今總為變易
故。七地已還非此所知。亦可直往七地已前
應受變易各有二過。疏文影略耳。然分段
變易者。勝鬘經云。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
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虛偽凡
夫。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
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釋曰。據
此明知小乘三果。七地已還未受變易
[046-0357b]
也。四變易義前已廣說。疏亦顯所知之相者
所知者即下性相。要顯所知方識能知耳。
疏知相知性下。此中有三。一知相。二知
性。三知無障礙。無障礙有二。一上性相無
礙。二以性融相重重無礙。即四法界是此所
知。言無知之知者。是菩薩能知也。即般若
無知對緣而照耳。疏又二段中。含前五類等
者。謂前以如實知。一一歷前五類之法。在
文昭著。今明文中義含前法故疏具示。疏
自色已上種智已還者。大品略列八十餘科。
大般若更廣。謂色為首是五蘊初故。次歷四
蘊。次歷十二入十八界。次眼等觸等所生諸
受。次四念住四諦四禪八解脫陀羅尼十地
五眼十力大慈大悲四等相好無忘失法一切
種智四果菩薩行無上菩提。釋曰。上即所歷
也。疏現見諸法猶如聚沫等者。舉五蘊不
實破壞之義。以難不壞釋意前已頻有。疏
皆已無得等為少方便者。疏以無得釋
少方便。下經云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若準
大般若。亦以無生為方便。無住為方便。無
依為方便。皆般若相也。然為方便略有二
意。一為入有方便。令有無所得等。二為
入空方便亦不住無得。故今正取為入有
方便。疏亦如上酥無不入者。解深密經歎
真實智無不入也。第八念藏。疏十一分教
今當略釋者。即第五演教也。文中三。一釋
總名。二各有二相下釋相。三料揀通局。二
中先總明。後修多羅者下別釋之。此一部
分二。先辨二相。其長行綴緝等者。次下當
[046-0357c]
知。二然更有下。辨異名。便彰三相。於中二
先列四名。亦如初卷。後言法本下。別釋。於
中二。一正述遠公釋。二以彼立下。為出所
以。即立三相。以五中後三即三修多羅相
故。於中先列。後總。不異前下釋。於中二。一
正釋三相總不異前二相中總也。餘二可
知。然其後二下。遮破會通。以刊定記自立
兩重總別。如第一疏鈔不許立三。彼第一
疏中破云。隋遠法師雖說修多羅總別略三。
初順涅槃。二無聖教亦乖正理。三違雜集。
雜集論云。修多羅者。謂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彼自釋云。略說所應說義即是長行綴緝。曾無先略標舉後廣釋之相。言略者
總之異名。謂修多羅一分是總。餘十一分是
別。今修多羅依藏部。中總相業用而立其
名。餘藏部名依藏部中別相業用。所以者
何。修多羅業用能貫攝故。故餘藏餘部所詮
所化。由此貫攝彼方成故。故涅槃云。始從
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皆修多羅攝。釋
曰。此即彼之立破。今疏知其所立但是總相
更不敘之。言違雜集故。為辨相却用雜
集故云不違。此成別相故云長行綴緝。是
十一所不攝者。恐義未顯故引涅槃。賢首
品示之以總長行綴緝即是總相。總相何得
揀偈頌耶。疏其略說所應說義。通略相
修多羅。即雜集論文而為兩段。出別略之
據。只用上賢首品一文雙證二義。如云
爾時文殊師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德已
者。但是長行綴緝。若云欲顯示菩提心功德
[046-0358a]
故即略示相。標下文之所說故。次明不
違成實可知。從斯則通十二分者。明略
相通也。不同別相十一不攝。疏若十二分
中修多羅下。雙結藏部二修多羅通局之
異。此文正為刊定立二總別。彼云但藏部立
名各有兩重總別。一謂三藏十二部為總名。
修多羅等為別稱。二謂修多羅為總號。毘柰
耶應頌等為別目。自古相傳唯辨前門不
論其後。釋曰。其後一總別彼為挺拔。今正
破之。彼意云。既契理合機名修多羅。則律
與論皆有契合。豈不得名修多羅耶。故今
示云。二藏有契合者即十二部中修多羅耳。
此約義該何須更立兩重總別。則三藏修
多羅唯局總相。十二分中却分三相故。從總
相立於經藏揀異二藏也。疏但開雜集下。
結示遠公之據。疏有不曉下。結彈。刊定違
雜集言却在彼已餘十二分文並可知。然
隨一一分便引當經為證。則顯此經具十
二分耳二中疏涅槃云。佛昔為諸比丘等者。即
十五經云。長行具云何等名為祇夜經。佛告
諸比丘。昔我與汝愚無智慧不能如實見
四真諦。是故流轉久處生死沒大苦海。何等
為四苦集滅道。如佛昔日為諸比丘說契
經竟。下全同疏。疏後等字有二。一等餘偈。
更有一偈云。若能見四諦。即得斷生死。
諸有既已盡。更不受諸有。是名祇夜經
是也。二等取餘經文。疏如記彌勒者。涅槃
云。何等名為授記經。如有經律如來說。時
為諸天人受佛記別。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
[046-0358b]
曰穰佉。當於是世而成佛道。號曰彌勒。
是名授記經。四伽陀。涅槃中引諸惡莫作
偈。二相即是二意立偈五中疏二因事方說知
本末故。涅槃云。何等名為尼陀那經。如諸
經偈。所因根本為他演說。如舍衛國有一
丈夫。羅網捕鳥得已籠繫。隨與水草而復
還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緣。而說偈言。莫輕
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疏七
本事二相中。瑜伽八十一但有初相。云本
事者。說佛前際所有事。後際所生事。雜集
但有後意論。云本事者。謂宣說聖弟子等
前世相應事。疏八本生等。一說如來者。涅槃
云。如佛世尊本為菩薩時。修諸苦行。所謂
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麞作兔
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如是等行
菩薩道時捨所可愛身。疏九方廣可知。所
引雜集皆第十一。開總菩薩藏相應言為四。
并總為五餘即可知。疏此之十二於大小
下。第二料揀通局。於中三。一揀通局大
小。次通會。後揀十二互有互無。今初言涅
槃第三云護大乘者受持九部者義引經云。
若有比丘。供身之具亦常豐足。復能護持所
受禁戒能師子吼演說妙法。謂修多羅祇夜
授記伽陀憂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
阿浮達磨以如是等九部經典。為他廣說利
益安樂諸眾生故等。疏法華第一即是方便
品。後偈下半云。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
下引瑜伽小唯十一。疏然諸經下會通可知。
疏然契經等下。料揀互有互無餘可知。第
[046-0358c]
九持藏可知。第十辨藏。明七辨十地廣明。
第四會竟。


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第五會



疏。菩薩大乘藏
經者。或單名菩薩藏經。唯一卷。亦名禮佛
懺悔隨喜等。後廣說迴向等功德。先明七寶
布施滿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後
云行此迴向功德勝前功德等。即引無量
果乃是義引耳。疏迴向心為大利故。即暗
引淨名佛道品。普現色身菩薩之偈。偈云。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
向為大利。言故行後明之者。迴前行故。疏
亦有三義者。一約處名兜率天宮會。二約
人名金剛幢菩薩會。三約法名十迴向會。
疏處此說下。此句徵。從表位下答。答有六
意。一前行在夜摩。今迴向超前故居兜率
上。但約次第。二取知足天名。三約天主說
之。四再就知足釋之。前約自利足。此約
利他足。五約中道說之。六約均平釋。言又
生此天而修三福者。即涅槃三十二。應言修
施戒者得上下天身。修施戒定得兜率天
身。疏三約功用滿等者。故第八地初有總
明方便集作地分。集前七地為八地方便。
四十地初有方便作滿足地分是也。疏未必
起神境通等者。此亦即前第十二經初。各
隨其類為現神通。餘說四會等例可知
大文二中疏或可第二段明迴向者。以初約位。
是十住三明十度全同十行。故二配迴向。四
配十地則豎位具足。以第二段中神通不壞
等亦有迴向意。第四段普入佛剎等亦有十
[046-0359a]
地體勢故為此配。由二三前却二四不顯
故。前正釋後三通諸位正報中疏情動於中
故形於言等者。即子夏詩序。具云。情動於
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
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故不知手
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第五觀佛勝德。疏而
此文義兼廣者。以離世間品初歎佛有名無
釋。今文有釋無名。四紙餘經次第具釋二
十一德。故云文義兼廣。四紙餘經文廣。其中
句義該收諸論異釋無遺故云義廣。由此
故於此中引於諸論。將論釋經將經證論
故云隨便。古人亦引諸論在離世間。既
無經文論無憑據。由此無名。故古德同迷
藏和尚以下總結十句分為十段。刊定以
十六三業配之。並如下引今並不用。疏離
世間品名妙悟皆滿者。上釋經中總句。此
下會其總句異名。然攝論本論即無著所造。
世親無性二俱有釋。唐三藏俱譯皆有十卷。
此並當第五。今依無性釋。所知相中因云。
若欲釋大乘法。略由三相。一由說緣起。
二由說從緣所生法相。三由說語義。論曰。
說語義者。謂說初句後以餘句分別顯示。
或由德處。或由義處。釋中云。已得在已圓
滿饒益故名為德。未得在已隨順趣求故
名為義。論曰德處者。謂說佛功德即二十一
種殊勝功德。釋中云最清淨覺即是初句。由
所餘句開顯其義疏。親光釋云者。親光即
佛地經論主。二本攝論不解總句。此菩薩解
自有三釋。疏便以義揀斷釋之。然此三釋
[046-0359b]
有其二意。一別釋總句。一釋正字。二釋最
清淨字。三釋等字。彼無等字義符今經。二
者於所覺法影略出之。一為無為為所應
覺境。二云一切為所應覺境。三以如所有性
等為所應覺。故小異也。又一為與無為總
明所覺不出二故。二一切法曲盡差別故。
三如所有等通能所故。其如所有性等今當
略說。即雜集論第十一云。事邊際所緣者。謂
一切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彼疏釋云。事
邊際等者。事有二種。一是自相事。二是共相
事。初能緣心盡法分量。後能緣心如諸經中
所有共體俱稱邊際。此中事即是境。就文
分三。初標章。次開二義。後別釋。此上是初
二段下即別釋。論云盡所有性者。謂蘊界處
為顯所知諸法體事。唯有爾所分量邊際。
是故建立蘊界處三。彼疏釋云。謂盡有為無
為諸法自相。論云。如所有性者。謂四聖諦十
六行。真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
我涅槃寂靜等。空無相無願。彼疏釋云。此中
略明四種共相。第一諦門。謂四聖諦。第二行
門。謂十六行及真如。第三鄔陀南門。謂一切
行無常至寂靜。第四解脫門。謂空無相無願。
本論舉境不舉能了。論云。由如是等義差
別門。了所知境故名如所有性。疏先釋通
名次別釋此初也。謂由如是四諦十六行等。
是盡所有性中差別義。其能緣心如諸法中
所有差別。皆悉了知故。名如所有性。論或
以諦門了所知境。彼疏云。謂即前所說諸
蘊界處。隨其所應了知是苦乃至是道。彼
[046-0359c]
疏釋四差別即為四段此初文也。謂總觀
前盡所有性中蘊界處。有漏者觀於苦集。其
無漏者觀其滅道。故云隨其所應。論云或
以行門了所知境。說一一諦各有四行。及
一切法無有差別皆真如行。彼疏云。前諦
及法門約所緣得稱。此下就能緣得稱。即
是四諦各別有四行即是。前總作諦解而
了蘊等。今約一一諦中。別作四相解。而起
四行。及一切法作總相。真如緣而起真如
行。即名了無常及真如等行解名行。即前
十六行是緣安立行處。後真如行是緣非安
立行。論或以諸法鄔陀南門了所知境。即
諸行無常乃至涅槃寂靜。彼疏鄔陀南門者。
舊為憂陀那訛也。正翻為說。義當無問自
說。隨義作名。亦總略義。或名標相義。謂一
切行無常是有為標相。涅槃寂靜是無為標
相。論或解脫門了所知境。謂空無相無願
如是等。彼疏云。謂離繫涅槃稱為解脫。空
定諸心所是趣入涅槃所依之門。此中即以
空等三空門。以了前境即了所知諸法是空
及無相。釋曰。二性之義已略備矣。其盡所有
唯是世諦。其如所有通於二諦。則顯如來自
相共相。若教所說。若法本性。無不證知如
實覺故。故疏中但云雙照二諦平等覺故。然
二諦平等則二性無礙。無所不收。既無不
知即是遍義。疏謂雙照下。疏釋第二義。彼
經無正等下會四。經文言有影略。總皆含具
於中。先例四別。後妙者微妙下會釋。疏妙
正遍最名義俱別。所揀異故者。妙揀取相。
[046-0360a]
正揀於邪。遍揀不周。最揀未極。如初會說
餘義可了。疏今各句句配屬者。以論中三節
各一時併舉。謂第一列經二十一句。第二本
論一時立二十一德之名。第三釋論次第一
時牒釋故。今各配摘成二十段。疏中文各
有二。先釋名義。後釋經文。今初不二現行。
先釋名義中具指經論及釋三段可知。但
無性釋論中先牒本論功德之名。後方指經
如此段云。謂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者。
此即開示不二現行。下皆準此。世親則先牒
經。今疏皆先牒經。後引本論立名故。釋名
義中。且分為二。一牒經立名。二引釋論。
釋初中其即觀察如來五字。是疏義加。順於
此經觀佛德故。餘皆是彼論文。今初不二現
行。先牒經立名可知。疏無性二釋下。即第
二引釋論釋。於中三。初無性釋。二會二論。
三無性生起。今初第一釋內又三。初是論釋。
二此約離所知障下。疏取下生起中意以
出德體。三非如下疏釋論。第二釋中此釋二
處下。疏會二義。疏世親同於後釋者文全
同也。然世親有四。一牒經名。二自解釋。三
舉本論帖。四重釋。如此段云。此中不二現
行者一牒經謂二現行中無有是故名不二現
二釋義即是於所知一向無障礙轉功德三舉
本論帖非聲聞獨覺智亦有障亦無障故四重釋也

多如此。疏親光下。會親光釋一同此消
文。疏無性生起云下。第三段此是無性釋論。
總畢重復牒初生起次第。而不曉者謂為
再釋。今亦摘其生起為二十段。句句別配
[046-0360b]
此即躡前總句生此別中第一句也。故前
釋云。此經約離所知障不染無知。即所知
障體揀異染污無知耳。疏文中二下。二釋
文雙用二論。初廣利樂是親光意。離所知
故即無性意。下離煩惱即唯親光意。若約
親光不二現行。雙離二障雙異凡小。疏定
慧莊嚴生物善根者。釋經以佛莊嚴至安住
善根。言定慧者。即法華第一云。佛自住大
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故。疏能住所住二俱廣大者。所住即法界身
遍一切處故。廣大智稱法身等。彼真性如
日光合空。疏具上二義下。結歸總句兼例
下文。疏第二智慧下。第二德中亦二。先牒經
立名。後無性下引釋論釋。於中又二。一
明無性生起。即無住涅槃五字是疏。餘皆
是論。二然無相法下。疏取釋論釋。然疏雙
用二釋論文消經及本論名。理無不盡。而
文或取捨無性具云謂此真如有圓成相。無
遍計所執相。由此道理明無二相。無有無
相是實有故。無有有相所執無故。最勝清
淨能入功德者。謂即真如最勝清淨一切法
中最第一故。遠離一切客塵垢故。於此真
如自覺能入。亦令他入。是故說名最勝清
淨能入功德。世親釋云。趣無相法者。謂清淨
真如名無相法。趣謂趣入即是於有無無
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謂此真如非
是有相。諸法無性以為相故。亦非無相自
相有故。於此無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故。
釋曰。觀上二論以對疏文昭然可見。疏遍
[046-0360c]
住物身心真如性者。如有偈云。我今解了
如來性。如來今在我身中。我與如來無差
別。如來即是我真如。疏為欲得上下。第二引
釋論釋但有生起義在釋文之中。疏文中
下。釋文為二。從多而言。前段即釋經。後段
即釋論。在文易了。而取論意。若具引釋
論者。無性論云。謂不作功用於諸佛事有
情等中能無間斷。隨其所應恒正安住聖
天梵住。非如聲聞要作功用。方能成辦利
有情事。非如外道雖有所住而非殊勝。天
住謂四種靜慮。梵住即是悲等無量。聖住即
是空無相等。世親云。謂住佛所住無所住
性空也謂此住中常作佛事無有休息大悲也
今用二論以釋經文。疏大悲性空是佛家故者。大悲是利他家。性空是自利家故。法華
經明大悲為室淨名云畢竟空寂舍。況二相
導真實家也。故雙安住從故能不住下。即上
大悲般若所輔翼故。疏如上佛住下。無性生
起也。疏一切諸佛下。躡上生起以為問端。
故今答云和雜而住此亦釋經。從一切諸
佛下。釋論此但標名。文中別釋三事。皆
先牒名舉釋論釋。後隨經別解。初中放大
已下是。疏二中普使之言下是。疏三中先明
下是。疏此德世親但配屬而已。疏利他之中
下。無性生起。謂已慣習下。釋功德名。全是
無性論文。從故論詺為修治者。是疏釋。又
已到下。復是無性論釋。疏將屬經故結云
二文互顯。從文中下。疏取釋論意以釋經
文。疏由有上能治下。無性生起。從謂教證
[046-0361a]
下是無性釋。疏顯示如來下。生起謂世八風
下釋即疏取意略釋兼會親光。以色等五塵
是魔境故。至釋文中方出釋論。文中言不
以無信生盲等而不現者。即第一迴向中
意。疏如有頌云。即無性論。疏由依前方便下。生起。從謂十二下。即疏取論意釋。無性
具云謂契經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彼
自相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諸愚夫覺所行
故。出世間故。此所安立不可思議即是功德。
疏云以上加行下生起。謂於三世下釋義。即
無性釋。然前更有文云。謂於三世平等法
性能遍遊涉。謂於三世平等下。全同彼論。
故下經下。證成以遊三世。經不明顯故以
餘義文中具之。疏顯上利益下生起。義在
文中易故不釋。無性云。謂隨所化遍諸世
界示現兩身利樂彼故。疏第十一下以於
上十方下。生起。諸於諸境下。釋義全無性
論。文中二疑亦是論文。論但有兩句云非
於諸法自不決定能決他疑此反釋也非離決
定能斷疑順也疏但用上句。若準梁論。具
四無礙智能自決疑。具四無礙辨能決他
疑。疏菩薩智光月者。即五十九經偈。疏亦可
屬上現受用身者。此文通二勢。上約屬十
一為自斷疑。亦通第十其身流布一切世
間。則別斷他疑方屬第十一。以屬後為
正故云亦可屬前。疏深入緣起疑見亡故
者。故淨名云。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
邊無復餘習。寶積偈云。說法不有亦不無。
以因緣故諸法生故。由見因緣能斷疑故。
[046-0361b]
疏由所化生性有差別者。即生起也。謂入種
種下。釋義二論易故但以經屬論而已。今疏
釋意以成就大覺屬所知。即隨種種心行
差別化之。究竟至於一切智故。如釋文中。
故以法華開示悟入意釋耳。疏由即於前下。
生起。謂聖聲聞下釋義。皆無性意。疏如求度
者遠劫採薪者。即大莊嚴論第九。因說供
養聲聞得無量福。何況如來。便引此緣。昔
有一人因緣力故發心出家。往至僧坊值
佛不在詣身子所。身子觀其無少善根。詣
諸比丘。比丘先問誰不度汝。云舍利弗。如
是展轉皆不度之。如來大慈至僧坊門為
說偈云。一切種智身。大悲以為體。佛於三
界中見諸受化子。猶如牛求犢愛念無休
息。以手摩頂。其人悲泣。具說不度因緣。佛
說偈云。身子舍利弗。彼非一切智。亦不
解體性。不盡知中下。彼識有齊限。不能
深解了。無有智能知微細之業報。遂牽入
僧坊與度得道。身子問云。我觀此人無少
善因。云何與度便得道耶。佛言。汝智微淺。此
人過去無量劫前為一貧人。入阿蘭若。山林
取薪為虎所逼。以怖畏故稱南無佛。種子
今熟故吾度之得羅漢耳。故上云微少善根
種子所隨。


疏。則第十一是自斷疑者。若準
無性世親。皆十一斷他疑。今順親光故為
此說。疏由上善巧別知下。生起。此上是疏躡
前生後。無性但云即於所化有情邪正俱行
中。所應現相不可分別耳。義在文中。疏而
無性云下。會通釋論。然無性具云。謂隨有
[046-0361c]
情種種勝解現金色等。雖現此身而無分
別。如摩尼珠等及簫笛等。廣說如彼如來
密經。釋曰故疏斷之則順今文。疏瞿波觀
佛毛孔即七十五經。


疏。第十五中從為欲引
發下。生起。從言等所求下。是疏釋經義
在釋文。於中言此所求智即是無量菩薩
所依者。即無性釋。而言道下是疏釋經。疏
謂由無量菩薩至獲得妙智。皆無性釋。本論
此下更有文云。異類菩薩攝受付囑。展轉相
續無間而轉。由此證得一切菩薩等所求智。
釋曰。此即疏中所成之智。謂依此智化生令
生。成於此智故菩薩皆求。疏為遮所化下。
生起。從由滿諸度下。疏取意答前疑也。從
言無二者。即無性菩薩以彼經文會於本
論。從平等有二下。釋義二義皆無性論。論
云。依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果位成滿故即前
意也。論云。或平等者無減無增。於法身中
波羅蜜多一切成滿。其中無有或增或減。非
如於彼菩薩地中波羅蜜多有增有減。釋
曰。即後意也。二中前義平等屬於法身。後義
平等屬於諸度。然依法身是所滿。諸度是能
滿。下親光法身即是波羅蜜多。世親同無性
前義。疏和合識破即起信意。前文已有下復
重明。疏以外人聞下。生起。謂一切如下釋
義。此是疏家總釋經中不間雜義。疏但經云
如來解脫下。會經論異。於中第一引二
釋論明本論同經。故云勝解名為解脫。云
何勝解得名解脫。勝解於境印持為性。如
於大地作黃金解便成黃金。一作多解便
[046-0362a]
為多矣。斯則不思議作用解脫。如淨名云
得是解脫能令須彌入芥子等。二又勝解
下。通能所化可知。三親光下明離障解脫。
四觀今經下總收諸論。五加佛自離障者。
以親光但令眾生離故。疏所以名不間雜
下。隨難別釋。即是釋經於中先問。後故所
屬不同下。釋所屬不同即無雜義。如千燈
各異重重皆遍。是無間義。如光光涉入故上
總言如冥室千燈。疏上則心有高下。即淨
名經意。螺髻語舍利弗。仁者心有高下。不
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今指上化
土是隨心高下。今見受用是依佛慧。疏由
疑上如來妙智下。生起。此但發揮前義耳。
疏言方處者。即下疏略會彼本論及經。從
此無中邊略有四義下。總會論以釋其義。
初之四釋皆無性意。然此四意者。一以世
界為喻。二佛身滿世界中。上二皆用世界。
三法身遍佛地中。四以契中道故。然疏取
意義則已周。若具無性之文云。謂如世界
無中邊。佛地亦爾。功德方處無有分限。或
復世界方處無邊。諸佛三身即於其中稱
世界量。平等遍滿以法身即住如是諸世界
中非餘處故。或法身等於佛地中。平等遍
滿無中無邊無有分限。或此法身等遍一
切處。為諸眾生現作饒益。然非自性無中
無邊。釋曰。以疏四段對之可知。則親光意
同後一。疏以無礙智身無所依故者。即
引出現品。成大圓鏡智是無依義智。故彼
文云。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又依方便立。
[046-0362b]
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慧身無所依。然無礙
慧即根本智。收根本智收大圓鏡故。餘轉
依等義如十地說。四智之義已如前說。疏因
惑為種下。釋法身清淨。清淨字兩遍用之。
故云悉已。謂七識在因四惑相應。但能領
攬內緣內熏而成種子。今無四惑即此七
識能生自在。更不內熏故云爾也。疏總上
諸義則有十身者。一就覺他翻明自覺是
菩提身。二成就法身及顯如如即法身。三
四智即智身。四莊嚴妙好即相好莊嚴身。五
無能映奪即威勢身。六無數功德即福德身。
七或現菩薩等即意生身。八令生離惑即是
願身。及九變化身。十業行所成現於世間。即
力持身。故云具十。疏以上言無中邊相
下。生起。謂此法界下。釋義即無性釋。疏以
斯則法界言下。疏會二論以就經文。常即
前無性意。清淨即親光意。疏如來亦爾下。善
友七事略無次第義無不具。前三通諸教。
四從此已下即法華意。則於一佛乘分別
說三。為權覆實會三歸一示真實相。即以
實覆虛上即法說周意。五著弊垢衣即信解
品意。謂不說十蓮華藏之相。故云脫珍御
服而說三十二相等。為著弊垢衣。久證菩
提示以三十四心斷結等。為執除糞器。六
即安樂行品輪王解髻明珠喻。一乘圓旨
喻若明珠。昔為權覆如在髻中。開權顯實
為解髻與珠。七意亦通。疏謂於上利樂下。
生起。從深密佛地下。疏辨開合。於中六。一
約經論開合。二親光開。三無著義合。四世親
[046-0362c]
下二論皆開。五同顯無盡下。疏斷開合。六今
文下顯今經意。雖合具無性二利義故。前
段中已顯常隨不捨者。謂無性即自利。無
盡虛空下。二句明二利無盡。今顯極於法
界。中已有利樂無盡。從為順二論下釋文。
疏降老死怨者。淨名云。譬如勝怨乃可為
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今借
用之。


疏。如涅槃說純陀施福者。經云我今
所供養雖復微少下。佛令汝具足檀波羅
蜜。為果多也。疏則是如來最清淨覺者。以
在最後故復結之。句句亦皆合結也。


疏。上
所引下總顯用文之意。兼結彈古人。疏若
別配屬義成偏近者。五彈賢首以後十結
句科上二十一德之經。彼云然此所現佛法
界身豈有限量。今且依下結文分為十門。
於中二。先顯十門之德。後如是下正結
十門之名。前中即為十段。然案後結文少
不次第。從初至清淨善根來超明第十見
佛示現不可思議自在神力門。彼約晉經與
今小異。恐尋不曉會取今經。今經即至功
德善根悉已清淨為第一段神通自在第二
已去全依今經。謂第二從色相第一下。却
明第一如是信解門。第三獲一切智放大光
下。第二觀察正覺門。第四示現色身不思議
下。明入智慧門。第五恒以佛日普照法界下。
第四入功德海門。第六以大慈悲現不可說
無量佛身下。明第七正念現前觀察門。第七
以智慧月下。明第五普至虛空智慧門。第八
放光明網普照十方下。即第八觀察如來諸
[046-0363a]
業相好門。第九為大法王如日普照下。却明
第六如是而知眾生福田門。第十清淨第一
離垢光明下。却明第九如是觀佛普現世間
門。釋曰。此即賢首解為十門。以其總名收
其別義。皆不盡理故云偏近。況結中不出
內德外相。內德不出福智。如何攝得前文。
諸德又刊定記科為十六三業。而段段之中
三業多闕。亦消文不盡。故皆偏近。依今之
釋一句無遺矣。疏句各一位者。初信位。二
增長是住位。三清淨是行位。四成熟是向位。
五調伏是地位。疏亦稱五號者。一世尊。二
善逝。三如來。四應供。五正遍知。然尋常略
舉下三。今加上二故為五德。疏有云下。敘
刊定破經二未必然也總非。三謂初請入下。
出其正理。彼破意云。謂入殿即坐。坐竟方
歎。故合迴文。今明初入殿竟。次即歎處請
坐。後方受請。於理何失。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