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2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七稱揚讚德分。初標章有二。一對十分
之名。稱揚讚詠本師功德。二云亦是發起
序者。對三分科經。謂序正流通。一品是序。
常途分二。一證信。二發起。今以前六分。皆
為證信。此下四分。總為發起。讚揚發起佛
德。出眾顯於佛用。正發起大經不同。古德
但用天地禎祥為發起也。


疏。第二總顯德
行因緣。疏文有二。先總彰大意。後科判解
釋。今初正釋科文。何名總顯德行因緣。先
釋總顯自有二義。一望前為總。前四十眾
各隨所宜以顯勝德。所顯則局。如顯海神
云。佛功德海充滿其身等。今總顯四十眾
德。二望後為總。下四十眾得法各異。今總
顯具德。從前同生下。躡跡成難。謂有難
云。前顯同生。云皆與毘盧遮那共集善根。
豈非總耶。故今答云。前局同生。今該同異。
四十眾德方得名總。又前明共集。下重通
所難。非唯總別不等。實亦文意有殊。前云
共集。與佛德齊故為主伴。今曾攝受。唯為
佛攝故為眷屬。為分二義。前略攝受此略
共集。可互影取。故云影略其文。


疏。此文多
勢下。二科判也。言多勢者。或可分三。或可
分二。二中立名。亦可有異。於中三。初科
為三。二初後是因下科揀。三又初段下對前
[020-0151c]
且字。今為二故久攝。今見下亦是科揀。上三
分中二即是緣。初後是因者。約自行為因。
佛攝為緣。今得見佛由昔曾攝。攝即親因。
因緣既著為感。昔既曾攝故應。


疏。言一切
者。謂分別俱生若種若現者。謂二障各二。一
者分別。謂因邪師邪教及邪思惟。此見道
斷。入初地時便永斷盡。二者俱生。不由上
二生而便有。此修道斷。地地斷之。此又二
種。一者現行。二者種子。若所知現行地地斷
之。若煩惱現行亦地地斷煩惱種子直至金
剛定。斷疏。二障氣分麁重。麁重者。二障氣
分。即熏習所成。揀異現障故云習氣。然習
氣有二。謂因與果。於現起障能為因者。亦
名種子。此因習氣根本智斷。斷此因已現
不起故。不起現因。但麁重者。唯名習氣。此
果習氣後得智斷。斷現麁重知現無故。言
麁重者。違細輕故。然麁重有三。一現起麁
重。貪瞋癡等令行者心無堪任故。二種子
麁重。煩惱種子障諸智故。三麁重麁重。實
非煩惱。似煩惱故。如身子瞋習畢陵慢習
等。今即第三。以經言餘習故。又位極故。前
二即是一切中攝。故疏釋。云若種若現。上
言已斷。即有能斷之道。揀異伏道故云已
斷。斷道有二。謂一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
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二障種子現
行。二後得無分別智。雖不親證。無力能斷
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現前無
倒證故。亦能永斷彼修所斷迷事隨眠。上
來皆是唯識論意。更有釋者。所知障中亦
[020-0152a]
有二種。一於所知境而能為障。即是不染
污。無知而非法執。如於五明處有所未
解。但是無知。何曾有執。然唯識云。由我法
執二障俱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者。據見
道分別障說。以證空理而斷障故。言是
障而非執者。據修道斷俱生障說。以遍知
有成種智故。上來所知之障。二所知即障
名所知障。此體即是善心心所。以彼空有二
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前據了俗。
此據證真。說名智障。此障對治亦有二種。
一者解有。二者達空。空有俱明名遍知故。
然唯識正義。唯所知之障。今就理通故亦用
之。問永斷習氣唯是如來。云何此亦皆云
已斷。答此有二釋。一約法相。全分離盡唯
是如來。若據分離亦通菩薩。以經中說三
種麁重。三位斷故。解深密經說三麁重。一者
在皮。初地即斷。二者在膚。八地方斷。三者
在骨。唯佛地斷。雖則餘位亦斷麁重。而三
位顯。是故偏說初地。捨凡入聖位故。八地
無漏常相續故。佛地果滿頓得捨故。又此
即是八地菩薩故云斷也。二約圓融。如疏
文顯。


疏。布施是攝緣等者。略示四攝之相。
然瑜伽說各有九門。至賢首品當略明之。


疏。已超七地殊勝善根者。以七地有空中方
便慧。有中殊勝行功用行滿。故云無量。


疏。
一道無量道者。一道者。一切無礙人一道出
生死故。離世間品說。一道是菩薩道。不捨
獨一菩提心故。二道是菩薩道。謂方便智慧
故。三道四道乃至十道。又云。菩薩有無量
[020-0152b]
道無量助道無量修道無量莊嚴道。各略列
十句。則萬行觸目皆菩薩道。


疏。塵毛剎海
下。上是通相般若之意。此是華嚴一乘玄旨。


疏。此一段文望前是別下。總顯文意。以總
具德中文有三節。第三德行圓備中自有七
句。今但是二故云別也。既言得於諸佛解
脫之門。則是四百餘門之總標也。義雖兩
向科且屬前。


疏。初乘因入果者。以勝解力
即是乘因。入於如來功德大海。即是入果。
冲者。和也深也虛也高也昇也。今正是昇義
兼虛高。


疏。亦是勝解印持果德者。前則印言
即比知二嚴。與慈悲皆教道也。今云印果。
則心冥果海為證道也。疏言解脫門者。先
總釋。後圓融。前中三釋。初解脫門三字。皆
屬於佛。二解脫屬果。門屬眾海。三三字皆
屬眾海。於中有二。一就因中自分能所。二
將已解脫望果為門。


疏。然總別下。二圓融。
融上三義。總別圓融。融第一義。因果交徹。
融後二義。重重無礙。通上三義。且如總具
於別。別亦具總。則一解脫門中。有一切解
脫門等思之。疏約觀心者。疏中初正釋。次
若以門下拂迹。先返成。後正入下。順結能所
雙寂故曰雙亡。門理歷然稱為正入。正入則
理無不契。雙亡則過無不寂。


疏。及空有稱
真之理者。此空是外空。若以理空對外空。
外空離法是斷滅空。理空即事名為真空。若
以外空亦心所現。亦由對色滅色方顯。則
此斷空從緣無性。即性空也。故十八空明大
空者。謂十方空。即十方虛空。亦是性空矣。
[020-0152c]
是故疏云空有稱真之理。即有之空皆性空
也。


疏。一明前大用。用無用相等者。此二義
中。一用同體寂。二用同體遍。言方便二者。
一由忘寂故不礙用。二由依寂故能起
用。


疏。三自相解脫者。以一切法各各不同
色非心等。故名自相。今皆不生故名解脫。
此明無彼生相。則法體不生。故名自相。若
直遣生住滅相。亦共相耳。疏文有四。一略
科釋。二然不生下。開章門。三別釋下。隨門
別釋。四斯為正法下。結勸。三中有三釋。一
別釋。二通釋。三展轉釋。今初文二。先釋不
生滅。後釋不來去。今初。自有五重者。前三
別據三性文同。四即合前三而義別。五即
融四句而無礙。就別約三性中各三釋者。
初一通就當性說。二約當性二義說。三對
三無性說。唯圓成二義小異。云何三性各二
義耶。遍計二者。一情有。二理無。依他二者。
一緣生。二無性。圓成二者。一性有。二相無。


疏。一就遍計下。遍計三義也。一遍計無體如
繩上蛇。故無可生滅。二約二義者。情有合
是生。理無體是滅。今此情有即是理無。何有
生耶。正理無處。方是情有故。非滅也。下例
可知。三對無性者。由無遍計。方顯無相
故。唯識云。即依此三性。說彼三無性。是知
若無遍計。安知無相。下亦例然。


疏。二就緣
起性者。一通說因緣之法依他而起。因緣所
生無有生故。故經云。一切法無來。是故無
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二明二
義中又緣起無性故者。緣生即無性也。無性
[020-0153a]
緣起者。無性即緣性也。前句即因緣故空。此
句即無性故有故。引中論以有空義故一切
法得成。唯證後句也。三顯無性中。若無
因緣不知無性。故論四句推之。諸法不自
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
生。若不推此安知無生。無生即是生。無自
性性也。


疏。三約圓成。初義可知。二約二義
中小異前二耳。謂二三皆約二義。二即法
相宗二義。於此二義顯無性義。謂非妄心
境故。即相無義。聖智所證故。即性有義。而
非妄心境故。遠離我法所執。便能顯得勝
義無自性性。三云又體非遷變下。即約不變
隨緣。法性宗中二義。既不變故不生。由此不
變方能隨緣。則不生是不滅義。既以隨緣
為不滅。由隨緣不失自性。方知不變則不
滅。是不生義。故云為一物也。


疏。四通就三
性等者。即合前三而義全別。理實具合。三
性三無性。以成四句。如一念心剎那瞥起。
即具六義。謂一念之心。是緣起法。是依他起
情計有實。即遍計所執。體本空寂。即是圓
成。三性備矣。既即依三性說三無性。故六
義具矣。今於三性成其三句。三無性上共
成一句謂一念之上既理本無故。遍計為不
生。本無之理。即是圓成故不滅。依他即無性
故亦不生。而不壞相故亦不滅。三句備矣。
言就三無性非不生非不滅者。上約遍計
故不生。今遍計即無性故。無彼不生為非
不生也。上約圓成故不滅。今圓成即是勝
義。無自性性。故非不滅。上約依他亦不生
[020-0153b]
亦不滅。今依他即生無自性性故。何有亦不
生亦不滅。故上三性不出不生不滅。今飜
彼三性。以成三無性。故雙非也。五中融四
句而無礙。以一念心上一微塵上即有六
義故總融合。言合四句者。非第四門中四
句。合前總別二種四句耳。


疏。一不來不去
下。有三義釋。初唯約體。二依體起用。三
攝用歸體。初中背捨。是去而云不去者。
智照妄空無可捨故。照惑無本即智體故。
向證真理合是來義。如如來故。而云不來
者。真不可得故。照體無自。即真理故。故經
云。如來者。無所從來。


疏。又依體起用等者。
第二雙約體用說也。依體起用故是去。以
即體之用故不去。應機現前合是來。以應
不離體如月之影故不來。


疏。又往應群機
而不去等者。第三唯約用說也。往應合是
去。應無應相故不去。恒歸寂滅合是來。滅
不可得故不來。又即體之用往而不去。用即
體故歸而不來。然前對於佛上明去機上
明來。此對於機上明去佛上明來。又前對
機見佛來。此對佛見機來。然三義雖殊。皆
顯不來即不去也。疏由此下。釋無功用。摩
尼約身。天鼓約口無思約意。文意可知也。
疏二通釋者。然既言不生滅約行。不來去約
境。此亦是局。何名為通。已上是賢首意。不
生滅局境而不通行。不來去。局行而不通
境。今翻其不通令通。則四義俱通境行。
故名為通。於中先總。後謂妄念下別。亦約
三性以成觀行。初即遍計。契同無相何有
[020-0153c]
生滅。二又雖起大用下。約依他起觀。三又常
稱真下。約圓成觀。此約行釋下結屬。約境釋
不來下。亦約三性。初即遍計。二又緣會下
約依他。三又諸法即如下。約圓成。而並從
揀略各出一義。例前不生亦可具五。亦
應前三。別說四五融通。如遍計上。亦應云
情有即是理無故不來。理無即是情有故不
去等。但改生滅二字。為來去二字。餘準前
思。


疏。三展轉釋。所以為此釋者有三意。
一則上來但當句釋。今顯互相釋。故如經
云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等。即此亦名
相因釋也。二又既無來無去則非一異者。次
正是展轉釋。欲明不生滅等四含義無盡。
故略舉八不。即中論宗。論云。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而
青目釋之。有展轉相因釋。今取此勢故為
此釋云何不來不去。則得非一非異耶。謂
若有來去則有能所。能所為異。對此為
一。今無來去故無一異。云何不生不滅。則
得不常不斷。謂若許有生。生即是有定有
則常。若許有滅滅則是無。定無則斷。今無
生滅。何有斷常。故中論問云。不生不滅已總
破一切法。何故復說此六事耶。答為成不
生不滅故。謂有人不信不生不滅。而信不
常不斷。若深求不常不斷。即是不生不滅。
故知二義相成。從智契下釋無功用。三是
則不生之生下。生與不生展轉相成。上來諸
不相成。總顯不生之理。今則性相相成。以
此不生不同斷滅故。不礙於生。若礙於
[020-0154a]
生。非真不生故。不礙生成不生也是則
緣生故無性。無性故緣生。二義相成。真不生
也。餘可例知。


疏。尚不造善等者。然邪說空。
謂豁達無物。或言無礙不妨造惡。若真知
空。善順於理恐生動亂。尚不起心惡背
於理。以順妄情豈當更造。若云無礙不礙
造惡。何不無礙不礙。修習善行而斷惡耶。
厭修善法恐有著心。恣情造惡何不懼
著。明大邪見惡眾生也。


疏。尚不依佛者。意
同前義入理觀佛。恐懷觀心。更造業思。特
違至理。


疏。此離二取相者。唯識第八有四
二取。一相見。二名色。三王所。四本末。本即
第八異熟。末即前六識異熟。今當相見。所
覺是相。能覺是見。遠離覺所覺。名自覺聖
智。故楞伽云。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
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即斯義也。上是第
一經。第二又云。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
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
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勝進。入如來
地。是名自覺聖智之相。


疏。十地論中承佛力
等者。論但云示無我慢無偏心故。昔人或
將通配二句。疏意以別配為正故便配之。


疏。結集取此者。以昔人皆云頌長行故。


疏。
然此中長行下。相對料揀者。示說偈儀式。
然上舉四種明偈體式。次明八義。即立偈
之由。然通重頌及與孤起。華藏品亦有十例
五對。唯約祇夜。今此料揀。唯局此文。雖是
孤起而經家廣列。故須會釋。總有六對。一
因果者。如第十偈云。佛於無邊大劫海。為
[020-0154b]
眾生故求菩提。此舉因故。長行即。云自所
悟處。此顯果也。第二體用者。第二偈。云能
然照世妙法燈。用也。長行云普觀一切悉
自在。體也。第三影略者。長行云知一切法
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偈中但。云了相無有。即
偈中略也。第四偈。云永滅眾生癡暗心。長
行但有現見一切法。即長行略也。第四難易
者。如初天王。長行但云得法界虛空界。寂
靜方便力解脫。不見偈文難為解釋。第五
法喻不同者。長行第二但。云觀一切法。偈
云能然照世妙法燈。是也。第六能所遞舉
者。初天王但。云法界虛空界是所遍處。偈
中則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則長行闕能遍。
且就初段具有六對。況下諸段顯文甚多。
言傳授之者善消息之者。易豐卦云。天地盈
虛與時消息。釋云。消者盡也。息者生也。謂
可加則加。可減則減。可出則出。可沒則
沒。故言消息。


疏。二文相映者。長行不了則
觀偈文。偈文若難見。則觀長行則易了也。


疏。一出現無盡等者。然還源觀說有三遍。
一一塵普周法界遍。即經充滿法界無窮盡。
二一塵出生無盡遍。即疏前意。三一塵含容
空有遍。即疏後意。


疏。不可取為一異俱不俱
等者。普遍諸會此應有異。充滿法界此應
唯一今性相俱寂故皆叵得。若有一異則
合此為俱。一異既亡俱從何。有若有俱句
遣此雙非。俱句已無雙非寧立。故四句皆遣
百非俱亡。寂乎唯寂而言等者。亦不可說
有無等四。真應等殊。唯證相應耳。


疏。因滅
[020-0154c]
無明則得熾然三菩提明者。即涅槃二十
一。南經十九。高貴德王菩薩品。因瑠璃光菩
薩欲來放光。佛問文殊。文殊初入第一義。
答云世尊。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是
常住。常住之法無有因緣。云何佛問何因緣
故有是光明。廣說無因緣竟。末後云。世尊
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熾然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燈。今略義引耳。第二四禪。


疏。
只由真空能立因果下。答上疑念。此句明
其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有空義
因果定有。便墮於常。言因果立故乃是真
空者。即因緣故空義。若離因果以明空者。
是斷空故。第三三禪。


疏。光影之言略有二
者。賢首更有一義。今不存之故云略也。彼
釋云。謂如明淨物得日光曜。於屋壁上有
光影現。如來應機現身亦爾。然有多義。一
緣集義。謂大智明淨悲願日照。於眾生陰室
之內。現於佛影。二速疾義。無遠不至故。
三無礙義。不可執持故。四有用義。能破暗
故。五無生義。無所有故。廣如十忍品說。此
義似有穿鑿。故略不存。今疏所明二影者。
然攝論影略有三。一映質影。二水月影。三
鏡像影。廣如十忍品。今是前二今云光影
故略鏡像。正是初義。所日喻如來身。樹等
形質以喻眾生。日無異體。質有萬差。樹側
影斜形端影正。影不現於日內。但在質邊。
弄影多端隨心萬品。二水月影。以月有光
亦名光影。影多似月者。如月圓缺故。少似
水者。隨動靜故。


疏。或折或攝等者。勝鬘云。
[020-0155a]
應攝受者而攝受之。應折伏者而折伏之。
攝受折伏則正法久住。


疏。謂眾生界等者。瑜
伽有五無量界。此前例四。後言以方便界
者。即調伏方便界故五具矣。


疏。愛見羅剎甚
可怖畏者。即涅槃第十一。羅剎乞浮囊喻。
因貪等造惡。即愛羅剎。若撥無因果成破戒
事。即見羅剎。乞浮囊也。己如前引。第四二
禪中。


疏。經論共說樂有五種等者。論即瑜
伽等經。即善戒經第二。自利利他品。釋真
實義中快樂義。經云。云何名快樂。快樂義
者。有五種。何等為五。一者因樂。二者受樂。
三者斷受樂。四者遠離樂。五者菩提樂。云何
因樂。因內外觸。因觸因緣故有受樂。是名
因樂。因行善法得他世樂。是名因樂。云何
受樂。從因因緣身得增長心得安隱。是名
受樂。受樂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有漏。
二者無漏。無漏有二。一者學地。二者無學。
有漏有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有內外入
故有六觸。六觸有二。一者身樂。二者心樂。
五識共行名為身樂。意識共行名為心樂。
修習聖道斷諸受故。道得增長無有諸
受。名斷受樂。永斷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
樂。受常樂故名菩提樂。或有說言無想定
者名為斷樂。是義不然。何以故。不斷受樂
故。遠離樂者。有四種。一者出家樂。二者寂
靜樂。三者斷樂。四者菩提樂。世間之人多有
憂苦。永斷是苦名出家樂。斷欲界貪名寂
靜樂永斷煩惱名為斷樂。受常樂故名菩
提樂。菩薩常能施眾生樂。名菩提樂。菩薩
[020-0155b]
摩訶薩自受常樂轉施眾生。名菩提樂。何
故名為因樂。是樂因故名為因樂。不名受
樂。受樂者。不名因樂名為性樂。斷樂者。不
名因樂不名受樂。以斷多樂故名為斷
樂。遠離樂者。不名因樂。不名受樂。不名
斷樂。以觀生死眾過患故。名智慧樂。菩提
樂者。不名因樂。不名受樂。不名斷樂。不
名遠離樂。無邊常故名菩提樂。名無勝樂。
名無邊樂。名無上樂。亦名常樂。名寂靜樂。
菩薩摩訶薩能以如是五種之樂施於眾
生。是名因樂義。今疏望彼經數名不同。若
欲會者果及苦對除。即是受樂開出無惱害
者。即遠離樂。及菩提樂。經中遠離有四。今
云出家遠離樂。含其二種出家即第一遠
離。兼得第三斷樂。復開菩提為菩提涅槃
二樂。若瑜伽九十六。說樂有二種。一者欲
樂。二者遠離。遠離復有三種。一劣謂無所有
已下。二中謂第一有。三勝謂滅受定。然世尊
依第一義。說有三種最寂靜樂。謂等解脫
故總攝為三。一應遠離。二應修習。即前三
上中下遠離。名有上遠離。三最極究竟解
脫無上住樂。即前貪等解。五初禪中。


疏。
以一言說盡故者。釋此一偈。疏文有二。一
正釋。二解妨。前中自有二意。一佛法對說。
前句一言說盡。顯佛勝德。後句劫說不明
法無盡窮。約能包下。總就佛說。是歎佛故。
前二句能包。後一句能久。疏然一言但說剎
塵下。通妨。謂有問云。前言說盡。後云不窮。
豈不相違。答有二意。一順文通。二約理通。
[020-0155c]
今初經。云佛剎微塵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
餘。剎塵法外更有無盡之法。何妨劫海演說
不窮。故反成之。設欲一言盡者。則二三兩句
相違。初明前違於後。後更有所演下。後違
於前。從若欲通者下。約理會通。則前二句直
是說盡一切諸法。後之一句不妨無窮。若
一言不盡者。佛非不思議故。故總說則盡。
成於前句。隱映無盡。成於後句。兼以喻顯。
皆遺忘集意。第二欲界。


疏。芥子之空投刃
之地者。芥子之空即十定品。四十一經云。佛
子。譬如虛空於蟲所食芥子孔中亦不減
小。於無數世界中亦不增廣。其諸佛身亦
復如是。見大之時亦無所增。見小之時亦
無所減。今但取能喻。投刃之地者。即莊子
中。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十九年。而刀刃若
新發於硎。君問其故。答云。臣始見牛為全
牛也。今見非全牛。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
無厚。以無厚之刃。入有間之節。恢恢乎
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故文選云。投刃皆
虛。目牛無全。今借其骨間小空。以對上小
空。為真俗之況耳。


疏。餘皆威力自在者。大
集經云。孩子以啼為力女人以瞋為力。外
道以見為力。波旬以生死為力。菩薩以慈
悲為力。佛以智慧為力。故以說法皆為
威力。


疏。攀取緣慮是惑病之本者。即淨名問
疾品意。經云。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
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
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
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
[020-0156a]
外見。是無所得故。今疏。云心境無得則捨
攀緣。


疏。涅槃經中有聞讚佛等者。即三十八
經。南經三十五。諸婆羅門欲與佛捔力。爾
時復有一婆羅門。作如是言。諸仁者。瞿曇
沙門。成就具足無量功德。是故汝等不應
與諍。大眾答言。癡人云何說。言沙門瞿曇
具大功德。其生七日母便命終。是何得名
福德相耶。婆羅門言。罵時不瞋打時不報。
當知即是大福德相。其身具足三十二相八
十種好無量神通。是故當知是福德相。心
無憍慢先意問訊。言語柔軟初無麁獷。年
志俱盛心不卒暴。王國多財無所愛戀。捨
之出家如棄涕唾。是故我說沙門瞿曇。成
就具足無量功德。大眾答言。善哉仁者。瞿曇
沙門實如所說。成就無量神通變化。我不
與彼捔試是事。釋曰。文甚昭著。今但義引。
略不引相好者。前已有故非功德類言。然
與前義相成者。第二義慈為相因。此義慈即
是相果。果由因致。復相顯因故云相成。


疏。
以開攝示等者。此有二釋。前即嘉祥意。四句
雖殊不出能所。開示約能化。悟入約所化。
全彼疏文。彼更釋云。能化有大開之與曲
示。所化有始悟之與終入。意云。但說有性
名為大開。言此是凡夫性。此是聖人性。因果
理行即名曲示。豁然了知即為始悟。修行契
證目為終入。則始淺終深。下引論意則初
深終淺。以入約因故。彼論云下。即第二釋。
彼論先釋如來知見云。佛知見者。如來能
證如實知彼義故。疏意云。如實即法性所
[020-0156b]
證也。知彼義即能證大智也。能所知見皆名
知見。正同今經開示正覺境界。正覺即能證。
境界即所證。今疏但出開等四句。開者無上
義。此即標名也。謂除一切智智更無餘事者。
釋所開即一切智智。一切智是根本智。重言
智者。是後得智。根本名知。後得名見。除此
二事更無有餘。能勝過此故名無上。即雙
開菩提涅槃者。釋所開一切智智也。謂以知
見之性下。釋雙開義。眾生本有下。疏釋開
義。大乘法師釋開云開者。出生顯證之義。
謂出生菩提顯證涅槃故。即法相宗意。故
下釋悟云。令悟知見性相。本有種子以成
報身。今疏意不然。知見性相並皆本有。本
有大智光明遍照法界義。故涅槃云。佛性名
第一義空。知見性也。第一義空名為智慧。知
見相也。在因為性相。在果為菩提涅槃。故
云眾生本有障翳不現耳。智障菩提惑障
涅槃。二障俱無。菩提涅槃一時俱顯。故云佛
為開除則本智顯現。


疏。示者同義別。示知見
之性以成涅槃悟者。不知義別示知見之相
以成菩提。言不知唯一實事者。經云。唯此
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一實事即是知見。上
三皆果。斷德智德以總別故而成三句。入
即因義。未知何可能證。故示與無量智
業。無量智者。即果中一切智智體用。而言業
者。是彼因也。所以要舉初地已上為因者。
登地證如為涅槃因。能證地智為菩提因。
故十地論。釋經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云。
即因善決定。究竟如虛空。即菩提因。如依空
[020-0156c]
生色。色不盡故。盡未來際為涅槃因。常果
無窮故。二果即智性相也。又開者即般若。
故論云除一切智智。更無餘事。示即法身。
悟即解脫。三德涅槃即是三句。入是三德之
因。上有三意。一約佛性釋。二約菩提涅槃
釋。三約三德涅槃釋。會之並同佛性有果。
有果果即菩提涅槃故。三德涅槃攝菩提故。
亦佛性故。餘如前後釋。禪宗之解如問明
品。


疏。五求不得等者。即中論觀如來品偈
云。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
陰。何處有如來。即五求也。由諸外道妄計
有我。我為如來。計有五故。五者。一謂即
陰是如來。二謂離陰有如來。三謂如來中
有陰。四謂陰中有如來。五謂陰能有如來。
今並非之若陰即如來。陰生滅故佛應生
滅。故云非陰。二若謂離陰有如來者。以
何相知又如來墮常過。離陰生滅故故云
不離。三若謂如來中有陰。如器中有果。則
亦是異如來亦墮常故。四若陰中有如來。
如床上有人。亦有別異過。故云此彼不相
在。五若如來能有五陰。陰屬如來者。則如
人有子。亦有別異過。異則如來墮常等故。
然後四句皆成異過。初即是一。總合但是一
異過耳。故觀法品破我。但云。若我是五陰。
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陰。即非五陰相。今
細推尋故有五求皆不可得。上之五求但能
破有。今四句並非故。言謂佛有耶常見為
惑。謂佛無耶邪見深厚。此且雙破有無。
而有過則微。無過則重故云深厚。彼論偈
[020-0157a]
云。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
分別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者。
亦遣有無。然則四句百非所不能加故無所
有者。結歸經文準中論中。略說三種四句。
皆不能加。初偈云。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
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此一四句。共
即俱句。不共則雙遮。若別說者。一空。二非
空。三亦空亦非空。四非空非非空。此皆雙遮
辯中。以第二四句云。寂滅相中無常無常
等四。第三四句云。寂滅相中無邊無邊等四。
今並拂之。非唯此四。泛爾隨相皆悉非之。
然百非有二義一約十惡說。如下當明。二
約通相說。謂離一切分別之相耳。故論結。
云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
是皆不見佛。謂起心動念並為戲論。非觀
如來。應如淨名觀阿閦品。故疏結。云真則
無緣佛尚應捨。何況餘境。即借用金剛。法尚
應捨何況非法。疏相好者。經云盡人中福
等者。等取善生經云一切世間福不及如
來一毛功德。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一切好
功德不及一相。故名福相。云不及如來一
相等。等取瑜伽四十九。亦如是說。


疏。毛孔
過空。疏有三段。說二種過。一如來靈智能
證真理虛空不能證。二如來稱真理空。超
過事空。事空即斷滅空故。三無限理智下。雙
結上二皆不可分。理無分限智契於理。亦
無分限。智結靈智。理結真理。既不可分一
毛。稱真則重重融攝。此處之空。豈不能攝
於餘處之空。


疏。尋影之月月體不分者。此中
[020-0157b]
法喻影略。若具更云。以月隨影萬流異見。
尋用之體體本寂然。為寂靜光也。


疏。慢是
根本等者六。根本中之一也。憍逸隨惑者。
二十隨煩惱中之二也。憍是小隨。放逸是
大隨。並如初發心品。今略釋之。以經有意
故從。慢謂下釋三惑相。以順經文故。唯識
云。慢謂恃己[麩-夫+欠]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
苦為業。謂若有慢。於彼有德心不謙下。
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故疏。云慢
能長淪生死。論云。云何為憍。於自盛事深
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故
疏。云憍為染法所依論云。云何放逸。謂於
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
惡損善所依為業。故疏。云放逸即是縱蕩。
餘可思準。


疏。十魔並離者。即五十八經。一
蘊魔。二煩惱魔。三業。四心。五死。六天。七善
根。八三昧。九善知識魔。十菩提法智魔。下
廣有釋。


疏。疑自疑他等者。然疑略有二。一
通相說。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
品為業。二者五蓋中疑。略有三種。一疑自。
謂己不能入理。二疑師為彼不能善教。
三疑法。謂於所學為令出離為不出離。
如有病人疑自疑醫疑藥病終不愈。今言
疑自疑他疑理疑事。即五蓋中之三種也。
合其事理皆所疑法。通相說也。從如聞空
疑斷者。略示疑理事之相。亦通一切疑也。
此疏有二勢。一當句生疑。謂聞空疑斷等。
不了真空將謂斷滅等。二又聞空疑有者。
即空有互疑。而云等者。等取聞雙是則疑
[020-0157c]
雙非。聞雙非則疑兩是。今開之可思。更略
示其義。謂聞空莫疑斷。是即事之空非斷
滅故。聞有莫疑常非定性有。從緣有故。
聞雙是莫疑兩分。但雙照二諦無二體
故。聞雙非莫疑無據。以但遮過令不著
故。又聞空莫疑於有。是即有之空故。聞有
莫疑於空。是即空之有故。聞雙是莫疑
雙非。是即非有無為有無故。聞雙非莫
疑雙是。是即有無方是非有無故。


疏。又但
以世俗下。即淨名第二。唯改菩提為如來
耳。


疏。經云藏識海常住等者。此疏義引。具
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
無有斷絕期。藏識海常住等。同此義。至下
問明品。當廣分別。


疏。又言此二不二者。融
上性相二空也。云何融耶。謂若不達者。性
相二空俱非了義。何者。謂法若性空相不空
故。若云相空性又不空。以性相異故。猶如
畫火無有熱性。而似火相。如木中火不
見其相而有其性。如角峯垂𩑶即是牛相。
負重致遠。是其性故。性主於內。相據於外。
若一空者。彼一不空。若得意者。此二相成。
謂由從緣無性名為性空。故令體相無不
空寂。即相空也。此以性空成於相空。由
諸相蕩盡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方
顯法性本自空耳。此以相空成性空故。
二空相成云不二也。又說性空總有三義。
一法無定性名空。則相未空。二法之真性
本空。則相亦未空。三若說從緣無性故名
為空。則一切法性自空矣。非推之使空。
[020-0158a]
則悟真如成正智火者此中具五法三自性。
三性文顯。五法相者。謂遍計無物。故亡名也。
妄計無相。故絕妄想也。起緣無相。故絕相
也。悟真如即圓成。成正智火。五法具矣。


疏。若
以生滅八識。即彼第八亦名為轉者。以起信
中則生滅與不生滅和合故。有藏識海常住
之言。如長行辯今取唯識宗八識。唯是業
惑辨體生故皆生滅。言以恒轉故者。即引
證也。論釋第一能變即阿賴耶。於中因果法
喻間之恒轉。如瀑流。論有問。云阿賴耶識。
為斷為常。論答云。非斷非常。以恒轉故。
恒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
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
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
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恒
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疏
云念念殊者。即以論恒轉之言。會同經文。
新新已下。義引上論。從念念殊故下。會法
性宗與如來藏非一非異故。起信云。謂不
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
識。由念念殊是生滅故與藏非一。即此生
滅心恒沙性德本來具足。故名不離不即不
離即不一不異。言如彼瀑流者。即向所引
唯識後文云。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
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時來生滅
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又
如瀑流雖因風等擊起諸波。而流不斷此
識亦爾。雖遇眾緣起眼等識。而恒相續。又
如瀑流漂水上下。魚草等物隨流不捨。此
[020-0158b]
識亦爾。與內習氣外觸等法。恒相續轉。釋
曰。但觀上引於疏自明。而疏文中二宗合
釋。如瀑流水即唯識文。離水無流。通二宗
義。若成法相。離第八識無眼等識。若依法
性。離如來藏無有八識。廣如問明。又如海
波濤。即起信論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
相風相不相捨離。海即藏識。如長行說。恒
常住故是如來藏。此即成上離水無流。亦乃
生下有所漂溺。即唯識上生人天猶如漂
草。下沈三塗猶如溺魚。多畜養故。又兼法
性。此中具有恒沙性德。一切至寶自此而
生。若取法相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
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亦多畜養義。義兼二宗言法合思之已如
上說玄文。又明至問明品當廣分別二宗
之異。


疏。謂此識微細。即如向引偈文。即唯
識第三。引解深密偈。


疏。次句示心海性即
是佛智者。上句佛智為能了。故八十經。云
佛智廣大如虛空。悉了世間諸妄想。故今
此即出現品。云一切眾生無不具有如來
智慧。如大海水潛流四天下地。故云即是
佛智。不令外求者。即淨名云。諸佛解脫當
於眾生心行中求。稱彼圓機故生歡喜。


疏。
聖智涅槃本有今無者。約法相說。涅槃本有
聖智本無。故無菩提覺法之樂。今約法性。
涅槃聖智皆有。性淨即法性門。是則真樂
本有。失而不知云無有耳。故初地云。諸佛
正法如是甚深。而諸凡夫心墮邪見。既失
真樂妄苦本空。得而不覺是故沈迷。若覺
[020-0158c]
本性不沈迷故。故第三句。示其性有。令其
覺性了彼苦性。真寂靜樂。云樂非苦外。是
以長行名不思議。


疏。見性得樂性即是門者。
若約解。苦無苦苦。為見性之門。今約見
性成佛故。性為聖樂之門。


疏。依光有影等
者。疏開影像二字。以為兩喻。影謂光影喻
像謂鏡像喻。然此二喻有通一切。今取別
義。光影之喻。喻佛現多端。故云有動靜。質
動影動。質靜影靜。鏡像喻現身勝劣。如丈六
三尺三十二相等隨機見故第二經終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