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239 北峯教義-宋-宗印 (master)


No. 963北峰教義


三千章十科





* 一出本文
* 二辨三諦
* 三明事理
* 四簡權實
* 五顯體用
* 六述互具
* 七譬喻
* 八示別圓
* 九對四土
* 十判六即



北峰教義第一




三千



淨覺法師異論起於今對彼十科略亦大義十初出
本文分二初出經文二出祖文。


初出經文者三千是不思議妙境金錍云指的妙境
出自法華山家學者無不知由法華開顯故也理固
然矣仍須精究只緣法華開顯二乘作佛十界互具
是故三千之法一念頓圓法華獨妙也如荊谿云二
乘得記一代教門彰灼唯此請搜撿大藏方驗有所
歸此義淨覺得之雜編云大師依妙經十如是文并
大經大論立三世間總而言之名三千世間金錍乃
[001-0122c]
云雖則通依一切大部指的妙境出自法華應知法
華巳前諸大乘經雖說諸法實相且非彰灼談此妙
境以未開顯聲聞緣覺及偏菩薩九界十如具佛界
十如故或破淨覺不合以開權議三千所出以經
中十如是顯實故今謂不然妙境出法華乃金錍所
判繼自釋云由前四時兼但對帶故推功法華豈非
功由開顯無兼帶耶由十如是一經三周開權顯實
正體若非開權顯實豈能互具互融乎或破淨覺貶
於昔圓不彰灼談妙今謂不然昔圓互融且是通說
不開顯二乘故釋籤十十三云又復方等般若中圓何
曾不明二乘作佛何時不明用毒為藥伹不顯露對
二乘說則名為秘即此義也問三千妙境出法華
昔圓有否答既稱圓人即了三千心具色具一即一
切諸經皆有但未開顯部存偏小偏不能圓約教雖
妙約部則麤故云今經迹門與諸經有同有異也問
三千妙境出法華十如為文出耶為義出耶若云義
出昔經亦有何獨法華若云文出經中且無三千之
文答舊云文出過當說義矣如金錍云十如心十界
十界必身土但義之必然何甞有文若十乘三世間
則未必十如也今取草庵云但義之存焉耳在昔群
典雖甞義之而說之不審義之不詳華嚴之心造十
界大論之三種世間法華之旨豈缺乎哉故以文會
而成顯之也而三種世間心造十界未足以顯十如
也但言十如則十法界三世間無不該之也故云十
[001-0123a]
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也出通局篇曉前開顯之說
則義出不言可知矣。


二出祖文者祖師三大部唯於止觀正修結示三千
之名妙玄文句並未涉言英法師問三千妙境出自
法華妙玄文句釋經不說莫有隱經之過否今依四
明荊谿則約教釋經略明千法明觀立行廣說三千
名目雖然義理齊等故四明云然復應知今明千法
即是三千以約三種釋世間故故千法三千但廣略
爾又如別行玄記之文故知大部三千有無不出廣
略之義又荊谿云此但正報不語三千名目雖然理
必齊等因必具果正必有依文出妙樂四卷此玅樂之文豈
非名雖廣略義理不二耶然所以名廣略者正由玄
句約教釋經止觀明觀立行故也輔行云故至止觀
正明觀法並以三千而為指南問玅玄心法妙釋遊
心法界明百界千法三種世間釋籤解云釋遊心等
即百界千法三千世間假實國土千法皆三故有三
二三十豈非妙玄巳明三千何言略耶答別行玄文
亦爾故四明云今明千法即是三千固是三千文義
巳備所以荊溪四明以三千釋之但非正明觀法不
結三千之名從略且是千法故玄文三妙後料揀亦
只問一念心云何含受百界千法也。


二辨三諦



分二初四明正說二淨覺異見。


初四明正說又二初體一互融二名隨德用初體一
[001-0123b]
互融者須知偏真法性之理體是空寂故無色心諸
法若圓中法性實相之理體是色心則具色心諸法
諸法皆是真如實相實相之體妙不決定即空即假
即中此三即一相其實無有異既一相無異則舉一
全収空亦具三假亦具三中亦具三今來所論三千
三諦約開顯圓妙究盡諸法無非實相諸法不出十
界十如互具故成三千世間色心諸法而皆一一體
是實相即空假中三千諸法既即三諦乃三德三諦
之三千也故輔行云十如只是法華實相權實正體
既云諸法故實相即十即云實相故十即實相實相
之體三諦具足金錍云而此三千性是中理不當有
無有無自爾何以故俱實相故實相法爾具足諸法
諸法法爾性本無生四明則云圓家明性既非但理
乃具三千之性也此性圓融遍入同居剎那心中此
心之色心乃只心是三千色心三千皆實相相宛然
全體皆空當處即假仍非二邊又即雙照不可以一
多說安可以有無思若邊若中皆莫能議止觀中
明一心中理具三千然後結成三諦四明所見相狀
略爾豈有圓妙更過於此如何三千唯存假耶二名
隨德用三千三諦法體雖云體一互融而真諦彰法
體空德空用俗諦彰法體假德假用中諦彰法體中
德中用故荊溪云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諦者
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心性
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
[001-0123c]
假號四明云只一覺性具三種德受三種名既一性
體具三德用強立三名矣名隨德用空則一相不存
假則諸法宛爾中則絕待二邊三千立法合於假上
說之故四明云空中名遮一相不立假觀名照三千
宛然自行即淨穢亡泯無不空中利佗則帝網交羅
三千皆假然今所辨自佗俱存妙假以能化所化皆
三千故又云施設三千皆妙假力亡淨穢相以空以
中既云照故三千恒具照是觀否三千是妙假否此
指要文也又十義書第一義云能造識陰明具三千
三千是假大意云此能造心具足諸法故輔行云心
具是假此之三千非法性無明自他共離而造故空
約此空假遮照不偏名為中道豈非不思議境義含
三觀又云只如於識陰修三觀者約何義說假觀耶
豈說緣生假耶豈說建立假耶既非此等之假仍須
即陰說具三千方為妙假故荊溪云具即是假
由雖三諦一境而空蕩中絕於名義用觀當須亡泯
不當建立是故說具三千合是假觀非分外也四明
之說義甚圓融相未甞混但四明假上說三千則當
處空中體是實相性具之法法法常住淨覺假上說
三千體是無明緣生之法果上永斷二說大異也四
明既而法法實相則實相之體常空假中終日互具
若淨覺既而法是無明緣生之事則終成質礙互融
不成雖說互融乃強說耳。


二淨覺異說雜編辯三諦有五段不出立三千在俗
[001-0124a]
以破四明初約三諦名義破輔行云三諦無形可寄
事辯等評曰三千既即空假中乃三德三諦之三千
也豈缺空中但在俗耶然名隨德用空亡俗有中道
雙非就假以明三千四明諸文文文點示何甞少違
諸祖之文則所據文不勞通也略知輔行之文如蓮
老云以三諦妙理天然性德無名無相然不離事法
而今寄假名相說名空假中凡落言論者皆謂之假
雖寄假事立三諦名其體常一故云空中二體二無
二也心性不動假立中名等耳二約三千名義破雜
編云又復三千既名世間既名幻有等評曰定認世
俗間差之名而不思以生顯具耶豈三千妙境是不
實幻有法耶良由不知以性奪修名幻故也淨覺之
宗如此何由傳遠乎三約三諦互具破雜編云又若
見諸文云一假一切假便謂空中存三千等評曰四
明何文謂一假一切假故空中立三千耶如此則四
明空中立法之義淨覺全然不知也又云只一三千
不用無相便是三諦四明亦無此說四約三諦事理
破雜編云或問若將三諦合為二諦其即空義為真
俗等評曰中邊事理三諦開合無妨之論但判止觀
淨名記文有所不是止觀第一義諦無法世諦有法
今用草庵體用相形名言兩立之語通之淨名記文
者三千世間體是諸法若情見取著皆名非道若智
達空中即名佛道但除其病而不除法豈破三千顯
空中耶五約假有單複破雜編問若三千是俗者只
[001-0124b]
可云即空即中何故諸文云即空假中答說有詳略
假有單複等評曰止觀三千之後結成三諦不二門
明事理三千後亦結三諦別行玄文亦明千如結示
三諦以至諸文皆然蓋三千是諸法之本體三諦是
諸法之德相不空假中法不圓妙文理當然豈緣順
中論偈耶別行用論乃引證也有無假處恰是文略
耳而云他云因緣生法且是一念介爾之心何得便
是三千妙假者須知四明無此之文但若於緣生上
說千如百界則是妙假若未示三千灼然且是陰境
諸法也雜編文義細碎今但點破其大體餘者可以
意得辯三諦竟。


三明事理



分三初四明正說諸文事理雖則多途四明宗旨的
約具變分事理也體用修性其義亦然指要云造謂
體用者指上反造即全體起用故因前心具色心隨
緣反造修中色心乃以性中三千為體修起三千為
用則全理體起於事用方是圓教隨緣之義故輔行
云心造有二種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乃明
三世凡聖反造即結云皆由理具方有事用上一十五
又須知四明宗旨於事理三千各論三諦指要云應
知立茲體用欲於理體及於事用皆明三諦事用若
即空假中還成不二圓妙否上十六又云心空故事理
諸法皆空即非色非心也假中亦然輔行云並由理
具方有事用今欲修觀但觀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
[001-0124c]
界任運攝得權實所觀七十六俱破空也俱立假也俱
是法界中也四明尊者立義引證切當明白更無可
說者。


二淨覺異見又二初據文淨覺之宗專約三諦分事
理空中為理俗假為事與四明無別據乎妙玄理事
本迹無住之理即是本時實相真諦立一切法即是
本時森羅俗諦釋籤以三千為森羅評曰此乃四明
理中三諦自分理事望反造事並名為理即是初重
本法耳豈不讀釋籤所斷此理性之迹耶又據文句
無住無相即無差別立一切法即有差別乃至若知
地具桃李即識實中有權解無差別即是差別評曰
地具桃李正喻理中差別今宗理具三千相豈但性
耶他既失旨難與議矣二立義雜偏曰今謂無住之
本有離有合所立之法有性有修評曰性中之本離
明所立之法伹是三千之性者別行云修德相貌在
性德中不二門云全修在性如何會耶所云修性合
論即以性中本法俱為修中之本合於性三其所立
之法正是修中三千俗事者荊溪顯云事則修德三
因為所立法汝何唯俗耶既以事中修德三因為所
立法必以性德三因為無住本何須合耶對面違文
不可信受。


二料揀文義分三初二造所據問止觀直引華嚴心
造一文荊溪據何文義便立二造釋之答一據止觀
本文二據觀音玄文二義皆荊溪自示也初止觀本
[001-0125a]
文者只緣大師正明不思議境理具引華嚴心造之
文驗知心造有於理具故輔行云前云心造即是心
具故引造文以證心具五十一二觀音玄文者只緣觀
音玄文明性善惡驗知心造有於理具故輔行云若
見觀音玄文意者則事理凡聖自他始終修性等意
一切可見彼文料揀緣了中云如來不斷性惡闡提
不斷性善點此一意眾滯自消五十七文義顯矣二理
中明造問凡稱造者即是造作動用之義理體之中
如何可說造作義耶答理中明造造即是具不可更
求造作之義荊溪云一者約理造即是具其旨爛然
三引昔證具問荊溪云指的妙境出自法華止觀不
思議妙境合引法華十如是文何故落筆却引華嚴
心造文耶莫也大師引證不的否答不然若指的三
千妙境出自法華下文自引法華十如是文若指的
揀境用觀出自華嚴故須引之以證心具故輔行云
正明不思議境於中初引華嚴者重牒初引示境相
文前云心造即是心具故引造文以證心具五中一
觀大意云上根一法者謂觀不思議境不出色心色
由心造全體是心故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
荊溪文義宜細求之。


四簡權實



二初四明正說且置諸文十雙權實今明三千唯約
十界十如而論權實有二初十界通論以十界十如
諸法名權界如諸法皆即實相為實妙宗云唯我釋
[001-0125b]
迦與一切佛乃能究盡諸法之權實相之實上二十三
依文句云從諸法實相下即是甚深境界不可思議
故不可說今明此境為二初一句略標權實章次十
句廣釋權實相乃至二約佛界釋云佛界非本非末
而言本末本即相末即佛佛報是自行權也佛界非
等非不等而言究竟等指於實相是自行之實也三三
十一輔行云十如只是法華實相權實正體既云諸法

故實相即十既云實相故十即十相五中三十界十如
皆即實相三千皆實相相宛然祖文如是非四明妄
立也二十界對論九權佛實妙玄云百法界千如是
束為五差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五佛判為二法
前四是權法即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也後一是實法即佛界也細論
各具權實且依兩義二三文句云九界十如皆名為權
佛界十如名之為實二三十不二門云亦由理性九權
一實指要云權是九界七方便實是佛法一圓乘四
時未會權實不融此經開之皆稱秘妙故云不二下十
權實諸法理性本具三千並常俱體俱用一法不

斷亦非強立也。


三淨覺異見雜編云一約三千俗諦分權實九界十
如屬權佛果十如屬實二約三千三諦分權實三千
空假為權三千中道為實等作此分巳當了權即是
實實即是權金器水波喻意可識意云實如金水
無差無相權如器波差別有相評曰初義佛界十如
為實十如何故無如是相次義假法為權空中為實
[001-0125c]
既三諦一境豈空中定無況荊溪云此之三千性是
中理何屬俗哉蓮老斥佗曰只一圓融三既皆絕妙
何須分更權實有違四明云圓人雖乃三諦頓觀中
須是實二諦為權別行文下二十三紙凡百破他當須盡理。


五顯體用



二初四明正說以理具三千為體反造三千為用指
要云夫體用之名本相即之義故凡言諸法即理者
全用即體方可言即又云三千世間一一常住理具
三千俱名為體反造三千俱名為用故云俱體俱用
下六四明此說合輔行並由理具方有事用又合不二
門反名為造造謂體用用既即體無不圓融空假中
妙淨覺失旨為之奈何所據諸文下科評破。


二淨覺異見以空中為體俗假為用雜編之文有四
初據文句體用權實自初住巳去體無分別用即差
降評曰此文明聖人果上起用因自初住巳去性體
之法對於修用故無分別豈可自行全無假耶輔行
指眾生實造聖人權造並由理具方有事用及不二
門濁水清水波濕無殊如何消之二據妙樂指染淨
不二門所明體用雖通染淨正意對染論淨為顯果
上從體起用評曰不二門正明染淨之用不二妙樂
特指云言立一切法者前事理中即以染緣為一切
法此中即是淨緣諸法具如染淨不二門明四二此乃
四明所據汝正違此文如何據耶三消因果不二門
文謂三千並常俱體之時如全波是水此顯理常三
[001-0126a]
千並常俱用之時如全水為波此顯事常評曰汝據
此喻欲明理中無差無相不可以喻真法也三千俱
體多少分明若理體無相大師云修德相貌在性德
中荊溪云理具此相如何消耶妙樂第十四據自他不二
門文自行唯在空中豈非體耶化他三千赴物豈非
用耶評曰此文正明由於自行理體三千之假方有
化他事用三千赴物如理性三德三諦三千若自行
則理性空中亡泯若化佗則事用三千赴物故云隨
機利他事乃憑本本謂一性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
即益他如理性三德三諦三千自行唯在空中化他
三千赴物深求自即益他之語必有[巫-工+土/日]焉此文指
要釋之甚委大凡文義幽隱當鈎索之勿生異見。


六述互具



雜編立此一科正明談具事理其問關涉真妄總別
之義今委明之分二初四明正說二淨覺異見初又
四初明互各二定事理三釋總別四揀文義初明互
各雜編科名述互具引章安十界互相有文則十界
依正皆論各具互具今依四明有乎二義若通明各
具互具則色心依正一切諸法法法之上皆可論之
色自具三千心自具三千等各各不同即各具也色
心三千只一三千無二無別名互具也若別明各具
互具則且以心佛眾生三法言之心佛眾生各具三
千各具也心佛眾生只一三千互具也故指要云約
此三法各具三千互具互融方名妙法上四此本輔行
[001-0126b]
云又復學者縱知內心具三千法各具不知我心徧彼
三千彼彼三千互徧亦爾互具雖云各具意顯互具故
云苟順凡情生內外見應照理體三無差別上十二十一
非唯三法如此准知修性各具三千而互具互融以
至事理體用等義皆有二具也二定事理雖色心依
正諸法皆可論具以從近要揀觀慧之境的有一念
心法而此心念為真為妄為事為理須知四明定此心
念是妄是事指要云應知心法就事就迷而辨引釋
籤云心法定在因止觀初觀陰入心等上六又云今釋
一念乃是趣舉根塵和合一剎那心若陰若惑若善若
惡皆具三千皆即三諦以至云以眾生在事未悟理
故以依陰心顯妙理故然而事中妄念當體具者
功由妄念全體即是理性故也故指要云以三千法
同一性故隨緣為萬法時趣舉一法總攝一切也又
云由一性無性立事理三千故故兩種三千同居一
念也上二十四此義草庵三千論第十二篇以解行伸之
謂解了觀達具一切心三千具足甚有眉目不敢不
出指要上卷末三釋總別不二門云總在一念別分色心
四明解釋立兩重總別並以事中一念為總乃依荊
溪而說荊溪云當知心之色心初之心字趣舉剎那
事中心也次云色心即理具三千也故云此一句約
理明總別理具三千為別剎那一念為總也荊溪云
即心名變戀名為造初即心字即前趣舉剎那事中
心也次云變造豈非事造三千耶故云此二句則事
[001-0126c]
中總別變造三千為別剎那一念為總也荊溪文義
如此兩重總別並事念為總豈四明妄立耶然則兩
種三千一念能總者只緣一性無性立兩種三千故
故兩種三千總在一念也又復須知今不二門一性
無性三千宛然便同妙樂無住立法一性無性無住
本也三千宛然所立法也理事兩重本法即理事兩
重總別耳且理中心之色心心豈非無住本色心豈
非所立法事中即心名變即心豈非無住本變造豈
非所立法就此可疑兩重本法初重以理中正因為
本緣了為所立法次重以理中三因俱為本逆順二
修為所立法兩重之本並是於理今總別中兩重之
總皆是於事何云即事理兩重總別耶答作此疑者
全未精究四明釋兩總之義也四明釋理總云以三
千同一性故故總在一念也釋事總云亦以三千同
一性故故咸趣一念也准釋此疑兩重總別就法故
並以事念為總兩重本法推功故並以理性為本何
者兩重總別並功由一性故能總在一念就法在迷
在事為總推功歸性亦得以理為總故四明云今文
以一性為總前後文以一念為總蓋事理相顯也兩
重立法雖推功由理以理為本既而實相在於迷中
當知就法亦以事為本也夫如是從總別推功與本
法齊從本法在事與總別等又疑兩重總別並以事
中一念為總兩重三千皆是於別若兩重本法第二
事中本法則以理之本法俱名為本唯事造三千單
[001-0127a]
為所立法是則單複有異別與立法事理單複不同
總與本三一有異如何齊等答兩重本法明立法故
事從理立事理相對第二須促理中本法俱名為本
兩重總別明法之圓融互趣故不論事理相對開合
也四揀文義三初問止觀禪境中云復次一念不同
世人取著一異定相一念乃是非一非異而論一耳
義例明判非唯禪境諸境皆然豈非約理論具何故
四明約事論具答得上正義此難不成更欲知者草
庵云止觀六章依經開解法法本真則行人之心巳
非世人取著之妄心矣妙解雖爾行位在凡既未離
陰且令於陰觀不思議則禪境之文是也二問上明
總別從近要故以心為總其實法法得為總若同本
法妙樂何故本唯實相答蓮老云實相之理理無所
存徧在於事若爾法法得為本將非以末為本乎答
隨舉一法一句為本則不名末矣三問指要引釋籤
俗則百界千如真則同居一念為通證事理為別證
一種答蓮云即同不二門總在一念通證事理也。


二淨覺異見雜編述互具一章總有六段初所據祖
文即止觀章安料簡因通果隔輔行解釋之評曰汝
據輔行起一界心即具十界五上二十三且是修具事觀
應須今宗無理具理觀可也何者以性境中輔行亦
云纔一剎那三千具足五十七釋籤亦云介爾起心以
具一切心故等於佛心二二十九諸文所明性具如汝所
引盡是事觀矣二修性二具雜編云今謂若約起心
[001-0127b]
論具即是修具乃唯識觀境也若約不起心論具即
是理具乃真如觀境也荊谿云理具變為修具等評
曰如指南曰修性二具若對二觀應須性境為理觀
修境為事觀莫不占察利鈍二根共修初乘觀法耶
行在一心之言如何消釋三修具二種雜編云然於
修具之中須知二義一思議具二不思議具思議約
一念生起而說不思議約一念頓足而說即是不思
議境也評曰慈童女長者之文由釋因通易知一往
將示因通之相其實自明不思議具何得據之立思
議具又若不思議具正是不思議境據汝所定是於
事觀則常坐三昧便縱任三性矣四三諦論具雜編
云問一念頓具三諦之中為屬何耶答約所具說即
屬俗諦約能具說即屬中道評曰夫三千體是實相
相相之體三諦具足雖云三諦只一實相所謂三諦
一境何分能具所具耶豈中能具空假之二不能具
耶止觀介爾有心三千具足不二門明三千諦境總
在一念何不遵用以一心為能具兩種三千為所具
乎又復須知四明義說心為能具三千為所具實無
能具所具全三千是心心是三千也問義雖如此文
其如何釋籤云俗則百界千如豈非所具真則同居
一念豈非能具又輔行具即是假如何通耶答四明
云以同居一念顯同一真性非謂便將一念名為真
若論百界千法法法能具義當以俗為能具也
若爾何不云真則百界千如俗則同居一念耶答知
[001-0127c]
前來體一圓融名隨德用則此等文義自然氷釋。


五引
證中止觀禪境之文色心不二門文制心從理之文
豈非達事即理理能具耶評曰既云達事即理如何
捨事耶差之毫𨤲謬矣千里也。


六結難四明雜編云
今更難之若唯取事中一念為總此乃正同取著之
心譬如芥子能容須彌若離真性無有容理等評曰
四明云色心依正由即性故趣舉一法徧攝一切何
曾不即既事即理不得言事豈非徧哉觀淨覺此等
之文大似釋成四明法師也。


七譬喻



三初四明正說妙境三千性體本具即空假中故非
有無不可思議正合止觀三喻輔行云信此三喻即
信一念不思議境是知三喻喻異義一總譬修性三
諦諸義故云如意珠下舉譬以譬於境即總譬於前
來理性自他橫竪及結成等乃至云非本無今有故
不添非本有今無故不盡若自若他皆不出三諦下
之二喻擬此可知以觀三千性本具故故觀成時
復乎本性三千常樂也。


二淨覺異說有二初定喻前二並是以生顯具葢喻
心具理性三千後一既指夢中見事乃喻心具變造
三千評曰輔行云下之二喻擬之可識驗三喻義同
何云有異二定法體雜編云第三喻云夢見百千萬
事豁悟無一驗知所喻三千由無明故有若無無明
三千何在評曰三千是法華實相正體唯佛究盡諸
[001-0128a]
法正是除無明而有差別何謂若無無明三千何在
耶三千果成咸稱常樂如何解耶淨覺以常住為生
滅則違世間相常住矣。


三釋疑二初疑第二喻輔行云若謂巳有如倉中盛
物豈非但具性耶答此破性計定有無耳若離計巳
不有而有三千宛然若不爾者安消諸文二疑第三
喻止觀云無明法法性一心一切心輔行云無明眠
故謂之多豈非三千無明故有何破淨覺答此乃順
喻寄緣生以顯性具之妙非多非少也如云以內具
故他境能熏故觀所熏唯見理具者也。


八示別圓



二初四明正說妙樂云若非圓心不攝三千文一又云
別教初心亦且破陰後心能觀帝網之土唯圓即觀
一念三千三諦具足輔行云問若不觀具為屬何
教答別教教道從初心來但云次第生於十界斷亦
次第故不觀具五上二十三所以然者只緣三千是圓融
性具之法一即一切別教不詮是故四明唯圓說之
不通於別符文符義深可信受若於別教說具三千
非唯暗於文旨亦乃不達三千也。


二淨覺異說三初立義雜編云三千之說四教之中
唯別圓所詮既詮十界百如必有百界千如約三世
間三千備矣評曰別教三千違文背義大部曾無一
文且別教斷九如何互具以別心生只是十界互具
不成百界難說舊人以雜沓之言扶成蓋無稽也。
[001-0128b]


二引證有二文一觀心論疏明別教假觀說心是如
來藏具足百界千如評曰觀心論疏詭名偽書何足
憑也此可與智者道難與俗人言也具大師正緣所
說諸部教觀委悉學者逐外文字不契內心成於無
益故將滅之時作觀心論令學者絕言觀心令於心
通達教觀故云傷念一家門徒隨逐積年不知研覈
問心是以不染內法著外文字何不絕言置文破心
微塵出大千經卷念此迷徒故作斯論故乃委將
一家諸部教觀責問行者自心令心妙契豈可更用
廣張文義解釋耶若三十六問名義大師諸部委悉
巳明何須徵問乎是知重作觀心論疏者實是下愚
竊章安之高名耳不足憑也蓮老云圓詮化老云開
顯皆過論矣三淨名疏記文明三千世間皆在一念
若兼圓別應知有次不次有除不除評曰此文正示
別教不說三千何乃據之以經中但除其病而不除
法古人謂如眼病見華病差本無大師破成本無法
非不除法正解則云今言一切眾生具十法界無明
不了觸處病生荊溪記釋先依疏文直約圓教實理
作三千釋故云一切眾生悉具十界者此從實理談
其意也既云十法則十界百界三千世間俱在一念
然後約凡聖教旨判此三千若凡夫人則有迷中
三千若兼圓別應知次與不次有除不除若唯圓者
理性三千一向不除故有三千若論別教既除九界
故無三千當須以義消文不可迷文立義也。
[001-0128c]


三破他不知具有二義別教有思議具評曰章安以
易通難大師以思議顯不思議皆非明別教思議具
文何得謬據立破耶撿止觀自知其非。


九對四土



二初四明正說三千妙法以對四土須知二義一依
正法體通該四土二教行詮顯別在寂光初義者以
三千不出十界身土依正之法六凡之身合依同居
二乘之身合依方便菩薩之身合依實報而義徧前
二佛居寂光故輔行云次明國土者應以四土橫竪
消釋今文為明十界所依各各不同尚應須明十土
相別且合六道以為善惡五十七既約十界身土具足
乃成三千若理具三千即是理具四土若變造三千
即是修具四土世此義可知二教行詮顯別在寂光
者以三千是圓融妙法法法實相一一互融乃成三
千偏教所詮三土染礙屬所破法豈能融妙故妙三
千唯圓教行豈非寂光故指要云融妙三千一時顯
現豁然同皆真淨法法皆實故真皆非染礙故淨故
云色心宛然豁同真淨如是則一切眾生皆毗盧體
一切國土悉常寂光上十八妙樂云二教初心皆滅陰
入況復土耶別教初心亦且破陰後心能見帝網之
土唯圓即觀一念三千三諦具足故於自心常寂光
中遍見十方一切身土十十二以此等文意證之慈老
兩種三千俱在寂光土說不為無理賢者評之。


二淨覺異見雜編有三段初通以十界對四土乃無
[001-0129a]
妨之論今不敘評二別揀佛界寂光因果雜編云應
知圓人從始洎終雖修寂光之因亦成三土之果乃
至云報果又二他報在實報自報在寂光以寂光中
應緣既息無有色質故無他報也評曰不二門云
不見國土淨穢差品而帝網依正終自炳然豈自報
果滿永無色質耶三結斥四明寂光有相雜編云世
人不了二種報義便謂法身理土二俱有相評曰妙
樂云同居有餘自體三土皆是妙色心果報之處如
何消耶委明此義如妙宗私出料揀。


十判六即



二初四明正說分四初三千六即二六即能所三名
義分對四點會蛣𧏙初三千六即圓人修證心外無
境三千徧攝一法不遺從略以十界言之全迷則十
界皆名理即聞名則十界皆名名字乃至究竟則十
皆究竟光明記云全迷則曰理性十界等二末以至指
要解謗引證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
樂是知十界三千無不六即大體可知若不如此乃
別教也二六即能所者四明指要則曰凡言諸法即
理者全用即體方可言即又妙宗云六種即名皆是
事理體不二義而迷逆事與其覺理未始暫乖故名
即佛又障即佛其名猶通以後五人皆云三障即是
佛故四明之義以事用諸法為能即理體諸法為
所即德障言之三障為能即三德為所即並合祖師
諸文今不備引略明二義一通論事造三障諸法為
[001-0129b]
能即以皆理具無不即故二別論事中一念自心為
能即以從近要易成觀故此皆四明宗旨云云諸文
處處有此兩義更不引證而草庵諸師局唯一念違
大義也三名義分對然六即之義事異故六理同故
即還可分對理事兩種三千否答先達並以事異故
六對事造三千理同故即對理造三千今則不然即
約法體是同六約情智高下六位事用法體全體即
理故云理同故即六位情智迷悟所見事異故云事
異故六是則事理兩種三千是法體並對理同故即
事異故六乃情智高下修證有差非關三千法體有
異若以兩種三千所收却不妨六位高下是事造所
收但不可直將兩種三千對事異故六理同故即也
指要上云事異故六理一故即應知圓家明理巳具
三千而皆性不可變理同故即約事乃論迷解真似因果
有殊事異故六四明意謂荊溪釋生死即涅槃之流而云
理同故即蓋由生死之法圓理本具性不可改故云
理同故即若從人說則迷悟因果陰顯事殊故云事
異故六仍引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
樂從人迷悟無明常樂事殊證事異故六三千無改
無明即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約法只一三千迷悟
不改並皆圓常俱體俱用證理同故即是則迷悟緣
起事殊皆三千之體起妙用法體事理雖迷悟因果
而常一不改甞試料之約法體凡聖之事理理同故
即從人心迷悟之所見事異故六如妙宗上云六種
[001-0129c]
即名皆是事理體不二義而事有逆順名字等五是
順修事唯理性一純逆修事此逆順事與本覺理體皆
不二約法事理體同故也其逆順名自何而立以知
不二事皆合理名之為順其不知者事皆違理故名
為逆名字等五若淺若深皆知皆順若初理即唯迷
唯逆從人所見事異故也四明每云迷悟體用不二
准例應云應知圓家六即高下但約迷悟論之不約
事理體用說也指要云約事乃論迷解真似因果者
迷則迷兩種三千悟則悟兩種三千真則真證兩種
三千似則似證兩種三千因則兩種三千俱因果則
兩種三千俱在果也故荊溪云染淨既分如位須辨
而眾生有迷中事理諸佛有悟中事理焉四點會蛣
𧏙四明妙宗示十界六即以至蛣𧏙亦皆六即諸師
異見各有章藻置而未論今之所見全同草庵錄蛣
𧏙一篇不能委示但陳梗槩須知四明蛣𧏙六即者
以圓人修證了理具十界三千故也若唯於佛以說
六即則不了圓具法界之全體然又須知蛣𧏙六即
正約事論以事全理具故事能即妙宗之文有二改
初示十界六即相二出十界六即義以論十界皆理
性故也若非理具如何可即解謗之文亦然但自尋
之當自深信正是唯心觀體之說更不多言。


二淨覺異見雜編有三節初分對名義謂空中之理
同故即也即假之事異故六也假事為能即空中之
理為所即評曰止觀大意云理同故即如生死即涅
[001-0130a]
槃之流必該煩惱即菩提結業即解脫乃三道即三
德何甞專以空中之理同是所即俗諦之事異是能
即耶二揀判即具謂即約事理體一具約體備萬德
評曰如此名義若在四明正宗用之甚妙若淨覺以
三諦分事理則違一家諸文不可承用評破如前三
徵辯蛣𧏙先徵問他云一家明理既具三千乃至蛣
𧏙蝮蠆皆須六即辯其初後是義然乎答何謂其然
乎是大不然也六即之名本為揀濫蛣𧏙蝮蠆畜趣
微物迷逆之號固無叨濫何用六即良為他見涅槃
四分立此六即評曰金錍云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
自心豈非四趣究竟即耶畜趣微物不明六即者圓
觀諸法皆云六即如何消之所云四明例涅槃疏四
分立蛣𧏙六即者大不然也須知涅槃疏釋列眾自
云直三歸者名無分優婆塞若一若二名少分若三
若四名多分若具持五名滿分乃至云蛣𧏙蝮蠆義
復如何答夫一善法即有四分例一惡法亦復如是
未見明文置而不論且就權者言之小菩薩所作是
無分蛣𧏙初地初住所作是少分乃至十地十住等
所作是多分如來所作是滿分是故得有權實之眾
實召權請故稱召請疏一十六指歸釋曰例一惡法者暹
記云若約惡為四分者若惡冥伏名無分一業作惡
名少分二業作惡名多分三業俱作名滿分今謂疏
文既約持五戒以明四分今約惡論應以破五戒為
四分所謂五戒具持名無分惡破一名少分惡餘例
[001-0130b]
可知此蛣𧏙對惡之四分多從權釋少出實義與
今六即據實不可會雖權可會文意亦別不必會也
妙宗不引必有深意凡百教者須考本文不可望聲
釋義自古紛紛之說只以本文破之。


北峯教義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