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203 得遇龍華修證懺儀-明-如惺 (master)


得遇龍華脩證懺儀卷第二
天台山慈雲寺傳教觀沙門 如惺 撰


○第五明結壇儀



此中境觀。與諸三昧有所不同。故其壇儀不得不異。
既依法華為龍華之本。須結二壇。一為普賢道場。一
為彌勒道場。普賢道場。令脩法華懺。彌勒道場。惟發
願求生內院。若寺宇精舍迫窄。一壇亦足。但於彌勒
像前。別敷一座。安供法華經。一須清淨莊嚴。其彌勒
道場所事。或補處像。頭戴天冠。身著瓔珞。如天王相。
依上生經說。或設當來佛像。如越之新昌石城石佛。
即慈氏像也。其餘壇法。一依法華三昧儀。及修懺要
旨。云云


法華懺儀云。當於閒靜之處。嚴治一室。以為道場。別安自坐之處。令與道場有隔。於道場中。敷好高座。安
置法華經一部。亦不必須安形像。舍利。并餘經典。安施旛蓋。種種供養具。於入道場日。清晨之時。當淨掃
地。香湯灌灑。香泥塗地。然種種諸香油。散種種華。及諸末香。燒眾名香。供養三寶。備於巳力所辦。傾心盡
意。極令嚴淨云云。初入道場。當以香湯沐浴。著淨潔衣。若大衣及諸新染衣。若無。當取巳衣勝者。以為入
道場衣。於後若出道場。至不淨處。當脫去淨衣。著故衣。所為事竟。當更洗浴。著本淨衣。入道場行事也


壇儀既設。六時行道。當想此道場。即是毗盧遮那莊
嚴樓閣。亦即五百億天子。與牢度跋提宮神。願力所
造兜率陀天宮。及善法堂。等無有異。十方諸佛。彌勒
化身。八部鬼神。充滿其內。一一佛前皆有我身。脩諸
佛事。我此色身。即大法聚。此道場量。等於虗空。一切
莊嚴。難思難盡。縱出他事。常令此想念念現前。


又復諸經三昧雖曰萬異千殊。約之不出四種而巳。
[002-0603b]
一常行。二常坐。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常行三昧
者。出般舟經。亦云佛立三昧。九十日為期。常坐三昧。
出文殊問般若經。亦云一行三昧。亦九十日為期。半
行半坐三昧。即方等法華等經。或七日。或十日。或三
七日為期。而無定限。非行非坐三昧。即請觀音等經。
亦云隨自意三昧。凡不專於行坐者。並屬此攝。今此
懺法。即第三半行半坐三昧攝也。依彌勒上生經。當
七日為期。經言一日乃至七日云云。若依法華。當三
七日為期。經言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然所立之
期限。雖延促有所不齊。亦乃隨行人心量優劣之何
如耳。或如思大禪師六年常坐。或有一生脩常不輕
行。及四安樂行等。此以促為延也。或如智者大師。初
入普賢道場。便見靈山儼然未散。又如慈雲尊者。脩
般舟三昧。期限未終。即能悟入。此以延為促也。


又遠則如十方調御。僉以三祗百劫為期。近則古人
或以悟。或以畢命為期者。貴在破障顯理。一息能越
三祗。苟或滯相迷宗。沙劫猶稱錯亂。斟酌脩之。無泥
俗軌。


○第六請禮三寶



諸佛身相。充滿法界。眾生心淨。佛即現前。第為行人
方結道場。凡心未格。故令初日第一時誠心伸請。仰
求加被。庶獲速破三障。入不退地也。他日。當去請佛
一法。但用讚佛。禮拜。宣五悔文。又前總禮三寶。及散
華法。六時皆當行之。若或時促。每日初時。決不可缺。
[002-0603c]
須求諸異花。名香。必使香烟花氣。交變如雲。供養三
寶。


法華懺云。初入道場。至法座前。先敷尼師檀。正身倚立。應先慈念一切眾生。欲興救度。次當起殷重心。慚
愧懇惻。存想如來。三寶畟塞十方虗空。影現道場。是時手執香罏。燒眾名香。散種種華。供養三寶。五體投
地。口自唱言



* 一切恭敬一心敬禮十方常住佛一拜。此下俱有用心方法。如彼懺說
* 一心敬禮十方常住法一拜
* 一心敬禮十方常住僧一拜


禮竟。即當胡跪。右膝著地。正身威儀。一心燒香散華。端身正意。口自唱言


嚴持香花。如法供養。願此香花雲。徧滿十方界。供養
佛經法。并菩薩。聲聞。緣覺眾。及一切天仙。受用作佛
事。
當運心想此香華。於念念中。徧至十方。一切佛土。作種種眾寶莊嚴諸臺樓觀。上妙諸色。作種種妓
樂。上妙音聲。歌唄讚嘆。作種種旃檀沉水。上妙諸香。作種種餚膳湯藥。上妙眾味。作種種衣服瓔珞流泉
浴池。上妙諸觸。作眾禪定智慧清淨實相。上妙法門。皆悉充滿法界。以為佛事。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一切
三寶。普願三寶攝受。亦熏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於一一佛前。悉見巳身。如此供養。等無有異。又願六道四
生。悉入我供養法界海中。了知如是供養。悉從心生。無有自性。心不取著。此念成巳。即五體投地。口自唱


供養巳。一切恭敬應更燒香。奉請三寶。請法。當運心正對所請。口稱名字。如法奉請。不
得散亂輕心



* 一心奉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想佛法身。猶如虗空。無去來相。應我奉請。從耆闍崛山。與大眾圍繞。來到道場。如水中月。受我供養。餘一切佛。亦復如是。隨心想念
* 一心奉請南無過去多寶佛想多寶佛塔。從地涌出。影現道場。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釋迦牟尼十方分身佛想分身諸佛。悉皆雲集。眾寶樹下。受我供養
[002-0604a]
* 一心奉請南無當來彌勒佛想如釋迦塵點劫前。巳成佛道。為度我等故。示居補處。當來龍華樹下。成無上覺。今現我前。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妙法蓮華中三世一切諸佛想過去日月燈明佛等。現在淨華宿王智佛等。未來華光佛等。皆悉現前。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十方一切常住佛想十方諸佛。各各相好具足。放大光明。大眾圍繞。來此道場。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大乘妙法蓮經上生經及下生成佛經等想甚深秘密法藏。悉現在前。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十方一切常住法想十方諸佛所說。甚深法藏。悉現道場。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想乘獅子。與無量菩薩圍繞。來此道場。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想乘白象王。與無量菩薩圍繞。來此道場。受我供養。法華三昧。以此菩薩為懺悔主。故列在後。今龍華以彌勒為主。故應在前
* 一心奉請南無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摩訶薩一一運心。想念如前
* 一心奉請南無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摩訶薩
* 一心奉請南無妙音菩薩華德菩薩摩訶薩
* 一心奉請南無常精進菩薩得大勢菩薩摩訶薩
* 一心奉請南無大樂說菩薩智積菩薩摩訶薩
* 一心奉請南無宿王華菩薩勇施菩薩持地菩薩摩訶薩
* 一心奉請南無下方上行意等無邊阿僧祗菩薩摩訶薩
[002-0604b]
* 一心奉請南無現居兜率陀天宮補處彌勒菩薩摩訶薩想此菩薩。形如天王。相好具足。放大悲光明。與無量天子。天女。各執諸供養具。前後圍繞。乘天宮殿。自兜率陀天。來降道場。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兜率宮中天親等一切不退地菩薩摩訶薩想兜率內院如天親等皆不退地菩薩。無量無邊。圍繞彌勒。來降道場。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南無優波離舍利弗等諸大聲聞普及十方一切常住僧想靈山大眾十方聖賢。如雲而集。來到道場。受我供養
* 一心奉請妙法蓮華經中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各及眷屬
* 一心奉請兜率陀天中五百億天子。牢度䟦提天神。及五大神等。一切天子天女。各及眷屬如是一一稱名奉請。必滿三遍。請竟。首者執罏。與眾起立。口自宣言


惟願本師釋迦牟尼世尊。慈氏善逝。一切諸佛。大慈
大悲。受我奉請。來到道場。


大乘妙法蓮華經。彌勒菩薩上生經。及下生成佛等
經。哀憫覆護。受戒奉請。來到道場。


文殊。普賢。彌勒菩薩。優波離。舍利弗等。一切聖眾。悉
皆慈悲。受我奉請。來到道場。一切天龍八部。兜率陀
天天子天女。牢度䟦提諸天神眾。悉生哀愍。受我奉
請。來到道場。是諸聖眾。願悉證明。我今欲為十方一切
六道眾生。脩行大乘無上菩提。破一切障道重罪。願
得法華三昧。於念念中。廣脩三寶福田。命終上生兜
率內院。親覩彌勒菩薩。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聞妙法
輪。證不退轉。於一念中。普度十方六道一切眾生。隨
[002-0604c]
從彌勒菩薩。下生閻浮。於龍華菩提樹下。成正覺時。
我等與儴佉王。及諸臣佐。脩諸供養。勸轉法輪。聞三
會法。成阿羅漢。悟無生忍。得受道記。更得供養賢劫
諸佛。盡未來際。一切世尊。悉皆承事。無空過者。於一
一佛前。廣脩萬行。利益眾生。成究竟道。仰願彌勒菩
薩。及一切三寶。以本願力。受我懺悔。成就所願。云云。


既白願巳。復當五體投地。起立。正身威儀。面向法座。燒香散華。口自宣偈。讚嘆。并諸呪願


「 正徧知者兩足尊
 天人世間無與等
 十力世尊甚希有
 無上最勝良福田
 其供養者生天上
 未來解脫住涅槃
 稽首無比大精進
 稽首慈悲大導師」



偈讚佛巳當唱願言


以此歎佛功德。脩行大乘無上善根。奉福上界天龍
八部。大梵天王。三十三天。閻羅五道。六齋。八王。行病
鬼王。各及眷屬。此土神祇。僧伽藍內。護正法者。又為

上皇帝。儲君。后妃。內外大臣。率土民庶。師僧父母。善
惡知識。造寺檀越。十方信施。廣及法界眾生。願藉此
善根。平等熏修。功德智慧。二種莊嚴。同會無生。成種
智道。
當了知身口意等。充滿法界。讚歎三寶。無生無滅。無有自性。復當一心。正身威儀。次第禮前所
請三寶。禮法。當隨所禮諸佛。志心念佛法身。等虗空量。應物現形。如對目前。受我禮拜。當知我之身心。本
自空寂無有禮相。因空寂故。亦能影現法界一一佛前。悉有我身。頭面頂禮一切諸佛。菩薩。聲聞。悉如是
想。復更燒香。稱名禮拜。晝夜六時所禮三寶。皆如下列無異



* 一心敬禮本師釋迦牟尼佛想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
[002-0605a] 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釋迦前。頭頂接足歸命禮。下去諸佛菩薩。各隨其名。自改云。某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某佛前。云云

* 一心敬禮過去多寶佛
* 一心敬禮十方分身釋迦牟尼佛
* 一心敬禮當來彌勒尊佛
* 一心敬禮東方善德佛等十方十佛
* 一心敬禮法華經中過去日月燈明佛大通智勝佛等一切過去諸佛
* 一心敬禮過去莊嚴劫千佛七佛世尊盡十方過去一切諸佛
* 一心敬禮法華經中現在宿王華智佛寶威德上王佛等一切現在諸佛
* 一心敬禮法華經中東方阿閦佛須彌頂佛等八方十六王子現在諸佛
* 一心敬禮現在賢劫千佛盡十方現在一切諸佛
* 一心敬禮法華經中未來華光佛具足千萬光相佛等一切未來諸佛
* 一心敬禮未來星宿劫千佛盡十方未來一切諸佛
* 一心敬禮十方世界舍利尊像支提妙塔多寶如來全身寶塔
* 一心敬禮大乘妙法蓮華經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彌勒下生經及成佛經等十方一切尊經十二部真淨法寶
* 一心敬禮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002-0605b]
* 一心敬禮普賢菩薩摩訶薩
* 一心敬禮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摩訶薩
* 一心敬禮觀世音苦薩無盡意菩薩摩訶薩
* 一心敬禮妙音菩薩華德菩薩摩訶薩
* 一心敬禮常精進菩薩得大勢菩薩摩訶薩
* 一心敬禮大樂說菩薩智積菩薩摩訶薩
* 一心敬禮宿王華菩薩持地菩薩摩訶薩
* 一心敬禮下方上行意等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
* 一心敬禮優波離舍利弗阿難等一切諸大聲聞眾
* 一心敬禮十方諸大權菩薩及聲聞緣覺得道賢聖僧
* 一心敬禮現居兜率陀天宮彌勒菩薩摩訶薩應三禮。此菩薩是龍華道場主。故行者。當誠心的對此菩薩。胡跪。說悔眾罪。發大誓願等。其餘諸佛菩薩。悉作證明。普放慈光。加被行者。所願成就


○第七懺悔往罪



行者既禮佛竟。正身威儀。燒香散花。存想三寶。畟塞
虗空。彌勒菩薩。無量天子。眷屬圍繞。常住我前。是故
我今。當為眾生。行懺悔法。所以者何。蓋我與法界一
切眾生。無始昏迷。隨逐六根。造十惡業。沉淪苦趣。受
報萬殊。長夜冥冥。少出還溺。可不悲夫。然罪性雖空。
果報不失。能以□即空而悔罪。若片雪點於紅鑪。依
幻以修真。類方珠向於杲日。故十方諸佛。稱懺威力。
名曰徤兒。則何事不辦也。今對 三寶。雨淚悲泣。說
六根罪。口自唱云。普為四恩三有。及法界眾生。悉願
[002-0605c]
斷除三障。歸命懺悔一拜復跽。默運逆順十心。然後懺悔 云。比丘某甲
及法界眾生。至心懺悔。我與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
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不善。廣造眾罪。
眼貪諸色。以着色故。貪愛諸塵。以愛塵故。受女人身。
世世生處。惑着諸色。色壞我眼。為恩愛奴。故色使我。
經歷三界。為此弊使。盲無所見。耳逐外聲。造種種罪。
聞妙音時。心生惑着。聞惡聲時。起百八種煩惱賊害。
如此惡耳。報得惡事。恒聞惡聲。顛倒聽故。當墮惡道。
邊地邪見。不聞正法。處處惑着。無暫停時。鼻貪香氣。
若男女。肴膳。種種諸香。迷惑不了。動諸結使。諸煩惱
賊。臥者皆起。無量罪業。因此增長。以貪香故。分別諸
識。處處染着。墮落生死。受諸苦報。舌貪諸味。損害眾
生。破諸禁戒。開放逸門。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誹謗三
寶。讚說邪見。說無益語。鬪搆壞亂。法說非法。非法說
法。諸惡業剌。斷正法輪。從舌根起。於非義中。多端強
說。如此等罪。無量無邊。身着諸觸。造種種罪。所謂男
女身分。柔輭細滑。一切諸觸。顛倒不了。煩惱熾然。起
三不善。謂殺盜淫。與諸眾生。作大冤結。造逆破戒。乃
至焚毀塔寺。用三寶物。無有羞耻。意貪諸法。狂愚不
了。隨所緣境。起貪瞋癡。如是邪念。能生十惡五逆重
罪。猶如猿猴。亦如黐膠。處處貪着。徧至六情根中。如
是六根惡業。徧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亦能增
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難。無不經歷。惡業果
報。無量無邊。說不可盡。十方諸佛。常在世間。法音不
[002-0606a]
絕。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淨光明。照觸一切。常住妙
理。徧滿虗空。我無始來。六根內盲。三業昏闇。不見。不
聞。不覺。不知。以是因緣。長淪生死。經歷惡道百千萬
劫。永無出期。經云。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徧一切處。
當知一切諸法。悉是佛法。妄想分別。受諸熱惱。是則
於菩提中。見不清淨。於解脫中。而起纏縛。今始覺悟。
生重慚愧。生大怖畏。誦持大乘。甚深海藏。歸向彌勒
菩薩。及一切世尊。燒香散花。發露懺悔。不敢覆藏。以
是因緣。令我與法界眾生。六根三業所起一切眾惡。
巳起。今起。未來應起。自作。教他。見聞。隨喜。若憶不憶。
若疑不疑。若覆若露。畢竟清淨懺悔巳。歸命禮三寶。晝夜六時。每當三說。
若時促。則一說亦可。次行勸請法。比丘某甲與法界眾生。至心勸請。

十方法界無量佛。唯願久住轉法輪。含靈抱識還本
淨。然後如來歸常住。彌勒聖尊成正覺。我與王臣諸
大眾。勸轉無上微妙輪。三會授記度我等勸請巳。歸命禮三寶。
或三或一。隨意。次行隨喜法云。比丘某甲與法界眾生。至心隨喜。諸

佛菩薩諸功德。凡夫靜亂有相善。漏與無漏一切業。
我今一一咸隨喜隨喜巳。歸命禮三寶。次行迴向法云。比丘某甲。與法
界眾生。至心迴向。三業所修一切善。供養十方恒沙
佛。虗空眾生盡未來。願乘此福求佛道。
迴向巳。歸命禮三寶。次行
發願法。行者當念。我與眾生。無始至今。雖勤眾善及諸禪定。以不發願故。則善無所歸。不得勝妙解脫。所
以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所有功德。悉依普賢願王而得建立。是故我今。修諸三昧。及懺悔業。亦依普賢。發
大誓願。一心胡跪。燒香散華。唱云


比丘某甲。普為法界一切眾生。發廣大願。我等雖生
[002-0606b]
末法。值遇聖世。興隆三寶。聞大乘教。知有彌勒菩薩。
受一生記。現居兜率。當來補處此世界中。成無上覺。
於龍華菩提樹下。三會度生。以是因緣。心生信樂。發
菩提心。不捨娑婆。不求斷結。依性空智。修諸善根。讀
誦大乘。甚深法藏。受持禁戒。不缺威儀。三寶福田。一
如教種。稱念彌勒大悲洪名。燒眾名香。妙華供養。晝
夜六時。行深三昧。以此功德與諸眾生。誓願先生兜
率內院。次遇龍華。惟願彌勒世尊。釋迦文佛。一切三
寶。現為我證。慈力加被悲光照我。令我所懺清淨。所
願成就。於臨命終時。無諸疾苦。正念現前。如入禪定。
親見彌勒菩薩。現大人相。放白毫光。與諸天子。作天
妓樂。持眾天花。來迎接我。我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
上生兜率陀天於蓮華上。結加趺坐。聞諸天子。讚言
善哉。令我歸依天主彌勒。我於爾時。諦觀白毫。即得
起越百千億劫。生死重罪。菩薩為說無上妙法。令我
堅固不退轉於菩提道心。頓入百千三昧。然後隨從
菩薩下生閻浮翅頭末城。為聖眷屬。或為王子。臣佐
吏民。長者居士。淨行六師。種種方便。化諸同類。彌勒
成道。我等隨儴佉王。先往勸請轉妙法輪。龍華初會。聞微
妙法。悟無生忍。得菩提記。亦得承事供養賢劫諸佛。
於星宿劫。普及十方。未來一切諸佛世尊。當現世間。
我悉供養。得受記莂。又願自今巳往。盡未來際。具大
行願。神通辯才。現法界身。隨類說法。度脫一切。無邊
眾生。令成佛道。無有窮極。虗空界盡。眾生界盡。業與
[002-0606c]
煩惱或使有盡。我此願王。終無有盡。發願巳。歸命禮
三寶。
時促則一。時寬則三。多少隨心。宣竟。三叩首。行者既發願巳。當生大歡喜。得生內院。決定得見
龍華。受菩提記。於念念中。令此願王。常得現前。如我慈母。不捨左右。一切善法。依之而修。命終之際。諸業
消散。唯此願王。作大導師。引我上生。聞不退法。乃至究竟果海。賴此而成。我發願故。如渡有船。如跛得杖。
種種喻說。終不可盡。於三界獄。得大無畏。無常殺鬼。不敢正視。我於普賢。氣脉交接。眾生道中。作大醫王。
既入法流。當自慶幸。既發願巳。復當一念。正身威儀。右遶法座。燒香散華。安庠徐步。心念三寶。畟塞道場。
皆有我身。旋遶供養。稱云



* 南無十方佛
* 南無十方法
* 南無十方僧
* 南無釋迦牟尼佛
* 南無多寶佛
* 南無釋迦牟尼分身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妙法蓮華經
* 南無下生成佛經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彌勒菩薩
三稱巳。復立本位。正心威儀。燒眾名香。誦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
天經。或安樂行品。或普賢勸發品。應須高聲朗誦。不緩不急。字字分明。非伹了此聲。相及與身心。如響。如
幻。如雲。如影。又當覺聲。全稱法性。法性徧故。我聲亦徧十方法界。供養三寶。普及眾生。咸令開悟。發菩提
心。若誦經畢。復更燒香。右遶稱念。南無彌勒菩薩。或百聲。或千聲。多少隨意。次作三歸依法。當一心正念。
口自稱云



*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閡。
* 和南聖眾


作三歸巳。此為六時中。一時佛事竟。行者當至坐禪處。隨意取便。調息片時。復著淨衣。及僧伽梨。誦法華
經。法華三昧儀。六時俱在道場內誦。蓋止十人巳還。則人少。可也。今多至二十五人。縱使道場寬博。亦須
別設誦經處。前在道場內。巳立誦上生經。今於道場外。坐讀 法華經。前或誦安樂行。或普賢勸發一品
而巳。今讀一卷。二卷。或全部。有此不同。但誦經處。不可太遠道場。須使切近。行者誦聲作唄。俱如前作想
[002-0607a]
供養三寶。三昧儀。必先巳誦妙法蓮華經一部通利。此中行人既眾。則利鈍難齊。似不必成誦。但精熟全
文。使句逗朗然不紊也。然讀誦之方。不可惟恃喃喃唇吻。當默會義趣。久久自然得入旋陀羅尼。又六時
中。於晝三時。當讀誦妙經。於夜三時。惟上生經。或安樂行。則止。須專坐禪。令觀行成就。入不思議境也


○第八專誦法華



有三義故。令專誦也。一者。龍華如海殊途同歸。一何
擇焉。第恐行人志趣不一。所適靡定。所以散善日馳。
則精一之心蕩矣。且令制心一緣。如射望的。工成一
片。道體易彰。二者。法華自曰經王。孰能超勝。三者。此
經首因彌勒示疑。終則普賢勸發。經說若有人受持
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
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
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
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是故智者。應當一心
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有此義
故。令其專誦。伹持經有三品人。亦須料揀。一者。文義
具足。為上品。如馬鳴。龍樹。諸大乘論師。及天台智者
等。是也。二者。心達其義。不諳於文。為中品。如曹溪六
祖等。是也。三者。唯精於文。而昧於義。為下品。如法達
和尚等。是也又有二種讀誦。一具足誦。二不具足誦。
具足誦者。全部成誦。不具足誦者。亦名分誦。如教專
持安樂行一品是也。有等行人。無讀誦性。如誦帚比
丘。今樂見彌勒。但強持一四句偈。亦謂分誦。若據法
師品云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
皆與授記。當得阿耨菩提則知全分功德等無量也。
[002-0607b]
得遇龍華修證懺儀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