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72 天台四教儀集註(選錄「集註」本文)-宋-諦觀 (master)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第三     稼三
南天竺沙門  蒙潤  集










[003-0045b]





如釋籤云不定與祕並皆不出同𦗟異聞
但有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辨兩異。





此以般若對鹿苑說即鹿苑中密說般若
義該三教故云諸菩薩見等也。




[003-0046a]


此約鹿苑聞小證大而說如籤云酪中雖
無二別不妨以八萬及一人以辯定不定
也。





此以法華涅槃對鹿苑說即鹿苑中密說
圓常與法華涅槃悟入是同如別行玄記
云若八萬諸天獲無生忍故云密去又大
䟽云利根人於三藏中宜聞常住聞即得
解如初轉法輪時八萬諸天得無生忍乃
[003-0046b]
是密教意據此豈可謂同𦗟生滅耶問鹿
苑會上只一八萬諸天何故諸文或定不
定顯密有異耶荅如來赴機難思祖師釋
義非一據諸天得法眼淨即顯露定教如
云聲聞見八萬是也據聞小證大即顯露
不定教如云八萬諸天得無生忍是也若
曰密聞圓常即祕密教如云利人密去是
也經意多含不可一凖然八萬諸天既是
利根密為正意盖於三藏中宜聞常住故
也且祕密教何以得傳如妙樂一十八云祕
[003-0047a]
密不傳降佛巳還非所述故尚非阿難能
受豈弘教者所量盖用後敘出故可傳
耳如妙樂云阿難非不傳祕赴機之祕非
所傳耳故祕密所用全是顯教是故傳祕
秖名傳顯。】


「第四不定教者亦由前四味中佛以一音演
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則如來不思議力
能令眾生於漸說中得頓益於頓說中得漸
益如是得益不同故言不定教也。」


【盖一類機宿世於頓有漸種於漸有頓種
[003-0047b]
故今聞小證大聞大證小推功歸教教名
不定矣如大經置毒發毒大論八萬諸天
得無生忍等皆不定義古師以金光明等
別為一緣名偏方不定教今家不然一時
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一音通大小因
果當分跨節顯之與密定與不定今是不
定一音該乎大小是果人所用於漸說中
得頓益妙玄云雖說四諦生滅而不妨不
生不滅等釋籤云此指鹿苑雖施於漸不
起於頓於頓說中得漸益妙玄云雖高山
[003-0048a]
頓說不動寂場而遊鹿苑釋籤云此指頓
後漸初不動於頓而施漸化若方等般若
雖為菩薩說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此二
時中俱有小果新得舊得如常所明雖五
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得無生忍此重指
漸初對般若說前文約法此中約人當知
即頓而漸即漸而頓。】


「然秘密不定二教教下義理只是藏通別圓。」


【上指四時為祕密不定之部今明部中之
教故此二教以藏等四教為當體體真中
[003-0048b]
二理為所依體如妙樂一十九云不定祕密
義各含四顯之與密定與不定相對論故。】


「化儀四教齊此。」


【此以法華相待之意判前四時不出頓等
八教意顯法華超八教外出四時表故釋
籤一十六科玄文云初明八教以辨昔次
約今經以顯妙若釋籤一十七云祕密橫
被無時不遍者此約方等對前二時為言
考彼問辭自見又釋籤十廿四云五味則
一道竪進味味有半滿相成復於味味皆
[003-0049a]
有祕密及以不定文盖約五味對半滿以
論相成故玄文云雖復俱遊行藏得所俱
遊論相成行藏論用捨華嚴唯滿不半乃
至法華廢半明滿半有成滿之功非謂味
味各有半滿又云味味皆有祕密不定者
此且據前四時為言或顯密相成則以昔
時祕密不定成今法華是顯非祕密是定
非不定矣妙玄六二十引大論云餘經非
祕密法華是祕密者釋籤七十三云非八
教中之祕密但是前所未說為祕聞巳無
[003-0049b]
外為密次說法華妙法難觧取喻蓮華蓮
華華果同時妙法則權實一體故有迹門
三喻本門三喻。





「開前頓漸會入非頓非漸故言開權顯實又
言廢權立實又言會三歸。」


【妙名一唱待絕俱時故相待論判出前
三教四時之上絕待論開復能開前令皆
圓妙今文但云開者盖上既云化儀四教
[003-0050a]
齊此則顯法華出前四時况復下文歷部
揀教即是判也然待絕二妙妙體無殊約
義而論開為正意凡論開權有約部約教
約界約理等今云頓漸者乃約部通開頓
漸是權属前四時非頓非漸是實即今法
華又三即是權一即是實故以開廢會三
而結云故言開權顯實等也開者發也拓
也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言三
是方便故方便門開廢者捨之別名開巳
俱實無權可論義當於廢約法乃開時即
[003-0050b]
廢約喻必義須先開若約理者開廢俱時
開時巳廢故也或謂今文開廢會三凖彼
玄籤第一對於四一義雖無妨但在彼不
對其文則重在今但作結上開部義似稍
允盖法華部開廢會三法應𠇍也如下文
云總開會廢前四味捔舊於開權有同體
異體之辨然約所開法體及能開之妙佛
意邊論皆同體也但所開機情在昔執之
為異故不得不開如釋籤云法本自妙麤
由物情但開其情理自復本玄文云開
[003-0051a]
昔之異顯今之同故開機情的開異體也。】


「言權實者名通今昔義意不同。」


【權謂權謀暫用還廢實謂實錄究竟指歸
昔有偏圓自他權實等義今有為實施權
開權顯實等義義不同也在昔權實各趣
在今權皆趣實意不同也妙樂十三十三云
權實之語非獨今經相即之言出自於此文。】


「謂法華巳前權實不同大小相隔。」


【此下釋出今昔權實義意不同文初約部
通開故以頓漸為權法華為實此揀昔日
[003-0051b]
部中之教有權有實然在昔實妙權麄在
今開觕即妙方顯義意不同也今且先明
昔之權實故云謂法華已前權實不同等
權實約偏圓大小約半滿亦可權實約法
大小約人在昔之中皆有此義然文意正
明昔部權實而復明大小者須知權通偏
教而未的顯權中三藏小機歷前四時與
大相隔直至法華方得入圓故論權實復
明大小雖明大小不出權實如下文云重
舉前四時權盖指此小機也。】
[003-0052a]


「如華嚴時一權一實圓實別權各不相即大不納
小故小雖在座如聾若瘂是故所說法門雖
廣大圓滿攝機不𥁞不暢如來出世本懷。」


【一權一實釋權實不同大不納小釋大小
相隔今此正當大隔於小故小雖在座如
聾若啞釋籤一十一云華嚴大機尚隔於
別小機被隱一向不聞是故但立頓大之
名不立一乘獨妙之稱非佛本懷良由於
此華嚴頓大尚非本懷况復鹿苑故三藏
教首及以部內麄尚未周故妙號都絕方
[003-0052b]
等般若比說可知文。】


「所以者何初頓部有一麤別教一妙圓教一妙則
與法華無二無別若是一麤須待法華開會
廢了方始稱妙。」


【所以者何此徵起釋出不暢本懷之意皆
由在昔不能開觕顯妙故此以下歷部揀
教明判明開初頓部等於此別明頓中觕
教須待開會者以時人謂華嚴勝故也。】


「次鹿苑但麤無妙藏教次方等三麤藏通別一妙
圓教次般若二麤通別一妙圓教。」
[003-0053a]


【此約相待判前部中麄妙也。】


「來至法華會上總開會廢前四味麤令成一
乘妙諸味圓教更不須開本自圓融不待開也。」


【此開前四味部中三教之麄成今一乘妙
也且昔部中三教既開昔部中圓還須開
否故下即云諸味圓等也以今圓昔圓二
圓不別此約教別與也若妙樂云圓人初
心須聞開顯諸法實相者盖昔圓人義有
兩向名字初心謂圓隔偏聞佛開權隔偏
情泯非開圓體也若觀行去已入實者但
[003-0053b]
論增進如經揀眾云除諸菩薩眾信力堅
固者是也信力五品堅固十信若昔部中
三教權人來至法華一向須開若三教權
果本是圓果豈可更開令成圓佛若對機
之權亦不妨論開如云開丈六垢衣等也
又妙樂云今經是圓復須開顯者盖顯法
華中圓非但出前四時復須開顯諸教也。】


「但是部內兼但對帶故不及法華淳一無雜
獨得妙名良有以也。」


【正判昔部属麄除鹿苑外雖皆有圓以兼
[003-0054a]
等故不得稱妙麄人細人二俱犯過此約
部通奪也釋籤一十云始自華嚴終至般
若雖多不同但為次第三諦所攝今經會
實方曰圓融文是故文初約部通開須云
開前頓漸等也如上相待論判絕待論開
約教別與約部通奪番覆抑揚方顯法華
出諸教上部圓教圓妙絕群經出世本懷
於此暢矣故即引經四一為證。】


「故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
教一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行一但為菩薩
[003-0054b]
不為小乘人一世間相常住理一。」


【以純一故獨得妙名故引一以顯妙盖一
即妙也十方佛土等據其同者而言亦約
佛意也一乘法者部圓教圓故無二亦無
三者約教則無通教半滿相對之二無三
藏之三乘無有餘乘即無別教及圓入別
也約部則無般若所帶之二無方等所對
之三方等之藏則攝鹿苑二酥之別則該
華嚴唯一佛乘故云教一正直捨方便但
說無上道者文句五五云五乘是曲而非
[003-0055a]
直通別偏傍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
正直一道也文䟽據說邊属教一今據道
名能通故属行一但為菩薩者約佛意但
為菩薩據昔方便謂教化三乘今此同一
菩薩人故云人一世間相常住者十界依
正隔歷差別之相名世間相以即理故皆
常住也若乃情見生滅遷流廓𠇍情忘諸
相常住常既即性非常無常言偏意圓斯
之謂矣學者於此宜觧會馬。】


「時人未得法華妙旨但見部內有三車窮子
[003-0055b]
化城等譬乃謂不及餘經盖不知重舉前四
時權獨顯大車但付家業唯至寶所故致誹
謗之咎也。」


【當代弘教之人未觧法華開權絕待微妙
旨趣但見經中有三車等喻乃謂不及華
嚴等經盖不知三車等喻乃重舉昔日之
權意在指權即實故舉三車顯大車窮子
付家業化城至寶所不知此意故有謗法
之愆也三車羊車譬聲聞乘鹿車譬緣覺
乘水牛車譬菩薩乘即鹿苑三乘也化城
[003-0056a]
文句七十八云以神力故無而歘有名之
為化防非禦敵名之為城文譬真諦涅柈
能防見思也寶所譬寂光大經中名寶渚
前四時權且三車等指昔三藏三乘而云
重舉前四時權者須知三周開顯藏圓相
對雖正開小機然舉昔之權則該四時又
此小機歷前四時名四時權也妙樂五十
三云立一開權之言於今乃成二意一者
騰昔所施二為顯實之所不指所開無由
說實况指權是權知非究竟既顯實巳權
[003-0056b]
全是實文誹謗釋籤十三云當知法華約
部則尚破華嚴般若約教則尚破別教後
心文人不見之故致誹謗。】


「約時則日輪當午罄無側影第五時。」


【十界咸開無不成佛如日方中無處不南
周禮用一尺五寸土圭立八尺之表夏至
午時以側日影求地之中以建國宋嚴觀
二師與太史何承天用此法測日影以定
中國表北得影一尺五寸與土圭等地上
餘陰一寸天上萬里則知天竺方為地中
[003-0057a]
今云罄無側影據天竺說。】


「約味則從熟酥出醍醐此從摩訶般若出法華。」


【五醍醐味釋籤一十九問彼經自以醍醐
譬於涅柈今何得以譬於法華荅一家義
意謂二部同味然涅柈尚劣何者法華開
權如破大陣餘機至彼如殘黨不難故以
法華為大[冰-水+〡*ㄆ]涅柈為捃拾若不尓者涅柈
不應遙指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授記莂
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文然彼
經本無出法華之語今約義說故但云此
[003-0057b]
從摩訶般若出法華。】


「信解品云聚會親族即自宣言此實我子我
實其父吾今所有皆是子有付與家業窮子
歡喜得未曾有。」


【文句六三十一云十方法身菩薩影響者
為親族影響之眾多是釋迦昔日同業並
共如來於二萬億佛所共開化之於其即
是伯叔之行故用此為親族文此實我子
我實其父結會父子文句六二十一云實
從我受學實是我子從我起解是我所生
[003-0058a]
我實曾於二萬億佛所常教大法故我實
是父文吾今所有皆是子有正付家業文
句六三十一云一切大乘萬德萬行故云
所有文又如來藏子性不殊故云皆是子
有當知如來所有即子本有。】


「此領何義荅即般若之後次說法華先已領
知庫藏諸物臨命終時直付家業而已譬前
轉教皆知法門說法華時開示悟入佛之知
見授記作佛而已。」


【臨命終時靈山唱入涅柈時也譬前轉教
[003-0058b]
皆知法門文句六三十一云追指昔日大
品領教所委有廣畧般若共不共法是汝
所知即汝所有故法華但明佛之知見更
不廣說一切行相也文開示悟入文句四
十三約四意消之一約四位住行向地二
約四智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即
上圓位能契之智也三約四門四約觀心
妙樂云約智約位唯聖方開約觀約門乃
通名字不妨高位不棄眾生文又二帋云
若作餘釋為令之說徒施佛之知見安在
[003-0059a]
文佛之知見佛知即一切種智具足三智
佛見即佛眼具足五眼亦名真實知見若
通途被開其不在座展轉為說或在界外
亦得聞之或佛滅後敦逼令信乃至久遠
四惡麄智人天世智若不開之則佛之知
見永埋四趣長沒人天若別開者則在座
得益當機妙悟得受記者授記聖言說與
曰授果與心期曰記若通途記如法師品
初八部四眾三乘之類在座聞佛一句偈
者皆與授記當得菩提乃至滅後聞一句
[003-0059b]
偈亦與授記若別記者如迹門別授應身
記本門授法身記又揔與七百別與刼國
名號等記五百也妙樂四廿六云二乘且
與八相記者更令與物結淨土緣菩薩巳
於多刼利物隨熟隨脫不假八相淺近之
記二乘不爾是故須之文。】


「次說大涅槃者有二義。」


【佛出淨土不說涅柈即以法華為後教後
味如燈明迦葉等今佛熟前番人以法華
為醍醐更熟後番人重將般若淘汰方入
[003-0060a]
涅柈復以涅柈為後教後味。】


「一為未熟者更說四教具談佛性令具真常
入大涅槃故名捃拾教二為末代鈍根於佛
法中起斷滅見夭傷慧命亡失法身設三種
權扶一圓實故名扶律談常教。」


【一為未熟者即五千起去人天被移者更
說四教法華廢竟今經復用故云更說而
具追說追泯兩種四教妙玄二廿二云涅
槃聖行品追分別眾經故具說四種四諦
施權德王品追泯眾經俱寂四種四諦文
[003-0060b]
開權即四不可說也釋籤三十三云追者
退也却更分別前諸味也泯者會也自法
華巳前諸經皆泯此意則順法華部也至
大經中更分別者為被末代故大經中具
斯二說文具談佛性令具真常涅槃經首
廣開常宗令一切眾生皆知常住佛性入
祕密藏止觀云涅槃寄滅談常輔行云寄
應迹滅度談法身圓常捃拾釋籤一十九
云法華開權如巳破大陣餘機至彼如殘
黨不難故法華為大[冰-水+〡*ㄆ]涅柈為捃拾文二
[003-0061a]
為末代鈍根妙玄十廿一云涅柈臨滅更
扶三藏誡約將來使末代鈍根不於佛法
中起斷滅見廣開常宗破此顛倒令佛法
久住文起斷滅見一者破戒撥無因果斷
見二者說於無常滅見夭傷慧命無戒門
也亡失法身無乘門也若常途論自報慧
命理體法身在眾生不减諸佛不增以迷
背故夭傷亡失今此為無乘戒兩門以致
慧命法身夭傷亡失意與常途自不侔矣
設三種權扶一圓實輔行三下廿一云彼
[003-0061b]
經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圓權用三教以
為酥息實不保權以為究竟文扶律談常
教釋籤云以彼經部前後諸文扶事說常
若末代中諸惡比丘破戒戒門說於如來
無常乘門及讀誦外典則並無乘戒失常
住命頼由此經扶律說常則乘戒具足故
號此經為贖常住命之重寶也如釋籤三
引經應有單複二義所言複者謂乘及戒
以律助常意也若言不許畜八不淨此是
戒門事門若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及遮
[003-0062a]
外典此是乘門理門此扶律談常意也所
言單者唯約戒門彼經扶律律是贖常住
命之重寶四念處三二云若別圓有法身
慧命何須贖命贖命意在藏通灰斷之命
令得法身常住也文既扶律說常則以律
助常也如義例云佛世尚以涅槃為壽况
末代根鈍非助不前然上云設三種權扶
一圓實何故結云扶律談常且三權俱律
耶須知上明經中具用四教則以偏助圓
後以乘戒兩門重扶三藏之意結歸為末
[003-0062b]
代鈍根故云扶律談常也。】


「然若論時味與法華同論其部內純雜小異
故文云從摩呵般若出大涅槃前法華合此
經為第五時也。」


【妙玄十廿一云然二經教意起𥁞是同如
法華三周說法斷奠聲聞咸歸一實後開
近顯遠明菩薩事涅柈亦尓先勝三修常
樂我斥劣三修若無常無我斷奠聲聞入
祕密藏後三十六問明菩薩事文論其部
內純雜小異妙玄十八云涅柈猶帶三乘
[003-0063a]
得道此經純一無雜涅槃更不發迹此經
顯本義彰妙樂七十九約十六意揀云云
故文云等別行義䟽記云彼經就般若部
後分結撮五味次苐也文前法華等者今
經時味既同法華故此文中更不別立時
味但云前法華合此經為第五時也。】


「問此經具四教與前方等部具說四教為同
為異荅名同義異方等中四圓則初後俱知
常別則初不知後方知藏通則初後俱不知
涅槃中四初後俱知妙玄十二十三。」
[003-0063b]


【云問涅柈追說四方等正開四別教復有
四若為分別荅涅槃當四通入佛性別教
次第後見佛性方等保證二不見性文今
以涅柈追說四與方等中四對揀荅名同
義異四教名同知常不知常異圓則初後
俱知常初心名字知五品觀行知六根相
似知住上分證知妙覺究竟知別則初不
知後方知初即地前人也輔行三下二十
九云別亦知中今言不知者前三不知圓
理故也文若妙玄四三十一云別教初心
[003-0064a]
即知常住者但中常住耳後即登地人也
若得意者回向薄知藏通則初後俱不知
觀音玄記上十二云凡言別圓初後知常
盖知人法不可灰斷藏通反是故曰不知
涅槃中四初後俱知輔行三下二十二云
彼經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圓文觀音玄
記上二十七云涅柈四教雖俱知常初心
用觀不無差別藏通且須順於二諦別初
心人未即圓法文釋籤二二十八云涅槃
解即而行不即文。】
[003-0064b]


「問將五味對五時教其意如何荅有二一者
但取相生次第所謂牛譬於佛五味譬教乳
從牛出酪從乳生二酥醍醐次第不亂故譬
五時相生次第。」


【南本涅槃第十三卷聖行品中無垢藏王
菩薩對佛稱歎涅柈教勝佛印可竟佛言
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
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佛
亦如是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
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從方等出般若
[003-0065a]
波羅密從般若波羅密出大涅柈猶如醍
醐文是則五味對教出自於佛也相生釋
籤一十九云此五味教相生之文在大經
聖行品末文此約教論相生也妙玄十十
八云漸機於頓未轉全生如乳三藏中轉
革凡成聖喻變乳為酪即是次第相生為
第二時教不取濃淡優劣為喻也文此約
機論相生也。】


「二者取其濃淡此則取一番下劣根性所謂
二乘根性在華嚴座不信不解不變凡情故
[003-0065b]
譬其乳次至鹿苑聞三藏教二乘根性依教
修行轉凡成聖故譬轉乳成酪次至方等聞
彈斥聲聞慕大恥小得通教益如轉酪成生
酥次至般若奉敕轉教心漸通泰得別教益
如轉生酥成熟酥次至法華聞三周說法得
記作佛如轉熟酥成醍醐此約最鈍根具經
五味其次者或經一二三四其上達根性味
味得入法界實相何必須待法華開會。」


【義例六云五味唯喻一代五時濃淡文盖
言經文相生雖顯意取濃淡以譬涅柈教
[003-0066a]
勝即約教論濃淡也今文教論相生機論
濃淡者今易顯故其實約機約教皆具二
義下劣根性天親呼為下劣小乘眾香稱
為貧所樂法不信不解非其境界故維摩
䟽一初引華嚴云此經不入二乘人手垂
裕記二十云手以受物表信力故受法二
乘不聞從何起信文慕大恥小得通教益
釋籤三二十三云謂受彈斥令其歎大自
鄙即生酥益相文輔行十二十四云密成
通益文心漸通泰得別教益釋籤三二十
[003-0066b]
三云至般若中不復同前悲泣之時故云
通泰又云皆使令知即熟酥益相得此益
巳義成別人文輔行云密成別益文盖顯
二乘人於法華前不論改觀故云密也三
周說法法說周為上根人作三乘一乘說
身子得悟譬說周為中根人作三車一車
說四大弟子得悟因緣周為下根人作宿
世因緣說千二百聲聞得悟皆授初住入
相之記最鈍根妙玄十二十四云自有一
人歷五味如小乘根性於頓如乳三藏如
[003-0067a]
酪乃至醍醐方得究竟文即最鈍根性也
其次者妙玄十二十四云自有利根菩薩
未入位聲聞或於三藏中見性是歷二味
自有方等中見性是歷三味般若中見性
是歷四味文據此則一味不得入至於二
味乃至三味不得入至於四味皆名次根
也上達根性妙玄十二十四云自有一人
稟一味如華嚴純一根性即得醍醐不歷
五味也大經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
食者即得醍醐文即上達根性也前四時
[003-0067b]
中鹿苑密入餘皆顯入故云味味得入於
法華中但論增道也法界實相一體異名
上有味味之言故重云耳若輔行云實相
是別理法界是圓理據大經十千菩薩得
一生實相初地同住是接入別五千菩薩
得二生法界圓教二住是接入圓以教判
文理還不異。】


「上來已錄五味五時化儀四教大綱如此。」


【籤云言次第者華嚴初云於菩提道場始
成正覺在初明矣諸部小乘雖云初成自
[003-0068a]
是小機見為初耳據信解品脫妙着麄故
居其次大集云如來成道始十六年故知
方等在鹿苑後仁王云如來成道二十九
年已為我說摩訶般若故知在方等後亦
知仁王在大品後法華云四十餘年大經
云臨滅度時當知次第有所據也文此乃
別論次第通則不然如妙玄十二云若華
嚴頓乳別但在初通則至後故無量義云
次說般若歷刼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
佛慧即是通至二經乃至天日初出先照
[003-0068b]
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輝峻嶺故蓮華藏
海通至涅柈之後况前教耶若修多羅半
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至於後何
者迦留陁夷於法華中面得受記後入聚
落被害作結戒緣起又如身子法華請主
後入滅均提持三衣至佛問五分法身滅
不荅云不滅雖云五分不滅終是小乘中
意豈非三藏至後耶若方等教別論在第
三時通論亦至於後何者陀羅尼云先於
王城授聲聞記今於舍衛國復授聲聞記
[003-0069a]
故知方等至法華後般若別論在第四時
通論亦至初後何者始從得道夜至泥涅
夜常說般若若涅槃別論在第五時通論
亦至於初何者釋論云從初發心常觀涅
槃行道此則通至於前若法華顯露不見
通前祕密邊論理無障碍故身子云我昔
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豈非
證昔通記之文文若論方等亦通於前淨
名畧記下之上初云鹿苑理須密說彈斥
又華嚴中四何須更論亦是其例既其一
[003-0069b]
切俱通初後豈可方等不通於初文然只
一五時論通論別別則次第通則互通並
是如來赴機之相但於通中有文通義通
若文通者如結集經家乃取部類相從之
文收通歸別如時長華嚴方等陀羅尼等
是也若義通者如蓮華藏海通至涅槃之
後與天日若垂沒餘輝峻嶺等是也此則
不可收歸於別也然非別五時無以見如
來說法次第非通五時無以見教法融通。】


「自下明化法四教。」
[003-0070a]


【妙玄十二十八云問四教名義出何經荅
長阿含行品佛在圓彌城北尸舍婆村說
四大教者從佛聞從和合眾聞從多比丘
聞從一比丘聞是名四大教文釋籤十三
十一云但同有四非即藏等亦一徃語耳
然教定體與今不同文妙玄十二十九云
月燈三昧經第六明四重修多羅謂諸行
訶貴煩惱清淨私釋會之諸行是因緣生
法即三藏義也訶責是體知過罪即通教
義也煩惱者若無煩惱即無智慧即別教
[003-0070b]
義也清淨者既舉一淨當名任運有常樂
我等即圓教也然則四教在小乘中有名
無義在大乘中有義無名是故經家引傍
經論立此藏通別圓則名義備矣。】


「第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四阿含等經二阿毘
曇藏俱舍婆娑等論三毘尼藏五部律。」


【四教義一初云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
理正教小乘傍教菩薩文修多羅此云法
本出世善法言教之本也又翻契經契理
契機也契理合於二諦契機符彼三根觀
[003-0071a]
經䟽初云經者訓法訓常文凡聖之所軌則
曰法魔外不能改壞曰常此釋訓經者由也
經由聖人金口故言經也此釋義阿含如前
阿昆曇翻無比法聖人智慧分別法義不可
比故俱舍翻藏即包含攝持之義婆娑翻廣
說亦名五百說毗尼此翻為滅佛說作無作
戒能滅身口之惡故即八十誦律也文南山
云毘尼翻滅從功能為名非正譯也正翻為
律律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
不定文五部律如來滅後上座大迦葉等五百
[003-0071b]
聖人於畢鉢羅窟內命優波離結集名上座部
大眾婆尸迦等一千凡聖窟外結集名大眾部
此二通稱僧祇即根本也迦葉阿難末田地啇
那和修優波毱多五師體權通道故不分教後
毱多有五弟子各執一見遂分律藏為五部焉。







[003-0072a]








四教義云然此三法通名藏者以皆各含
一切文理也又經通五人說法樂一二十
五云佛及聲聞天仙化人下四印定即名
佛說文律唯佛制降佛已還不許措辞如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論通佛世滅後文句
[003-0072b]
九二引出曜經云佛在波羅柰最初為五
人說契經修多羅藏佛在羅閱祗最初為
須那提說毘尼藏佛在毘舍離彌猴池最
初為䟦耆子說阿毘曇藏文妙樂九十云
故知別有阿毘曇藏是佛自說五百羅漢
結集名相續解脫經後廣集法相乃名為
論文今此三藏皆是佛說若云佛說名經
弟子所作名論一往語耳。】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第三
[003-007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