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54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明-智旭 (master)



No. 905-A


大乘止觀序


錢唐胡子浸雲問於華藏單子曰。何謂道。單子曰性
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廢歟。單子曰。在璞之玉匪剖
弗見。在鑛之金匪鍊弗純。在纏之性匪修弗顯。必曰
性也而可以廢修也。彼芸芸者孰無性耶。於是以靈
峰老人所註南嶽大乘止觀授於胡子而告之曰。修
道之要盡於大乘止觀一書。而大乘止觀之要盡於
轉無塵智之一言。何也。心也者萬法之體也。華嚴云。
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首楞嚴云。諸法所生。惟心
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彼凡夫不了惟
心之義而為六塵所縛。則六塵塵也。聲聞不了惟心
之義而為四諦所縛。則四諦亦塵也。緣覺不了惟心
之義而為十二因緣所縛。則十二因緣亦塵也。菩薩
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六度所縛。則六度亦塵也。不寧
惟是。昔有僧問先德曰撥塵見佛時如何。曰佛即是
塵。由是觀之。若心外見有纖毫之法。無論若凡若聖
皆塵也。而抑知夫即心是塵即塵是心也哉。緣論云。
更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悉從自心生。還與心為相。
良以世出世間諸法惟是一心。苟於此諦了而不疑。
則取捨情忘馳求心歇而無塵之智轉矣。今之時慕
道者如牛毛。明道者如麟角。執性而廢修者恪守無
[001-0588c]
為。執修而廢性者罔知本妙。加以游談不根之徒。目
不睹三藏之靈文。耳不聞五宗之玄旨。儼為人師如
盲導瞽。余雖辭而闢之。其如一傳眾咻。法𦦨智燈危
若一綫。誠能流布是書。俾知夫寂照者性之體也。止
觀者性之用也。由寂故而起於止。而即以止合乎寂。
由照故而起於觀。而即以觀合乎照。是則全性起修
全修是性。圓悟圓修之道莫詳於此。然而以少方便
疾得菩提則曰轉無塵智而巳矣。是故修道之要盡
於大乘止觀一書。而大乘止觀之要盡於轉無塵智
之一言也。胡子忻然與其仲弟用和.季弟濟之并吳
子寶林.邵子南厓昆季.姚子三摩謀而付諸梓。而乞
余言弁其首。爰述胡子相往復之語而為之序。


乾隆五十四年歲次巳酉仲冬之吉富春華藏居士
單照謹撰

No. 905-B



夫飲百川之泉者須窮其源。攀萬木之條者須知其
本。況佛法心燈普照一切。為人天之眼目。作凡聖之
依歸。豈可晦其所由來也。天台智者嗣法於南嶽慧
思禪師。習止觀。嘗讀法華藥王品至善男子是真精
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其師
歎曰。非汝莫見。非我莫知。由是觀之。其師功行豈等
閒哉。所著甚富。其大乘止觀一書。會靈峰蕅益旭公
[001-0589a]
分以科註。合四卷。名大乘止觀釋要。歲久淹沒。而智
者大師名滿天下。其師著述竟罕人知。此皆飲水不
窮其源。攀木不知其本故耳。當知智者大師五分法
身由師所生。靈峰云。重子而輕父斯之謂歟。真寂寺
苾蒭源洪法師遍覓是論。復購得故板。見其殘缺悉
校正無訛。擬重補刻。適有海甯沈維樹先生解囊樂
助成此勝因。見而隨喜。頓忘淺陋。敬為之序。


道光六年月在太簇人日苾蒭尼悟德通圓書於孝
圓菴之摩訶衍室

No. 905-C


南嶽大乘止觀序
兩浙路勸農使兼提點刑獄公事朝奉大
夫行尚書度支員外郎護軍借紫朱頔譔


鶴林示滅而來。賢聖應世者非一。咸以六度萬行通
達大智。安住於法界。拔濟於羣迷。金文寶軸具載於
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證一切性。不於三界現其
身意。達正覺之真源。顯毗盧之實相。則見乎南嶽大
師之止觀也。大師靈山佛會之聖眾。三世化緣於衡
岫。密承佛旨。親聽法音。總馬鳴.龍樹之心要。具菩提
涅槃之了義。故著止觀上下二論。遣真妄於一念。明
體相之無迹。空拳舒手無物可見。則止觀之理自是
而顯。寂照其門由是而入。為出世之宗本。作佛種之
[001-0589b]
導師。不歷僧祗直超聖位。嗟夫斯教雖大顯示啟來
者。而人世未之普見。流于海外逮五百年。咸平中日
本國僧寂照以斯教航海而來。復歸聖朝。天禧四年
夏四月。靈隱山天竺教主遵式將示生生之佛種。咸
成上上之勝緣。乃俾刻其文。又復以序為請。重念如
意稱珠巳還合浦。虗室生白坐見法身。顧鑽仰之未
至。抑稱讚之無取。但願一切信心見者能修。修者能
證。對諸境而不動。於諸法而無染。一受不退。一得永
得。盡未來際常與南嶽大師俱生。行如來事焉。

No. 905-D


南嶽禪師大乘止觀原序
天竺寺沙門 遵式 述


止觀用也。本乎明靜。明靜德也。本乎一性。性體本覺
謂之明。覺體本寂謂之靜。明靜不二謂之體。體無所
分則明靜安寄。體無不備則明靜斯在。語體則非一
而常一。語德乃不二而常二。秪分而不分。秪一而不
一耳。體德無改彊名為萬法之性。體德無住彊名為
萬法之本。萬法者復何謂也。謂舉體明靜之所為也。
何其然乎。良由無始本覺之明彊照。照生而自惑謂
之昏。無始無住之本隨緣。緣起而自亂謂之動。昏動
既作。萬法生焉。捏目空花豈是他物。故云不變隨緣
名之為心。隨緣不變名之為性。心。昏動也。性。明靜也。
[001-0589c]
若知無始即明而為昏。故可了今即動而為靜。于是
聖人見其昏動可即也。明靜可復也。故因靜以訓止。
止其動也。因明以教觀。觀其昏也。使其究一念即動
而靜。即昏而明。昏動既息。萬法自亡。但存乎明靜之
體矣。是為圓頓。是為無作。是如來行。是照性成脩。脩
成而用廢。誰論止觀體顯而性泯。亦無明靜。豁然誰
寄。無所名焉。為示物旨歸。止成謂之解脫。觀成謂之
般若。體顯謂之法身。是三即一。是一即三。如伊三點。
如天三目。非縱橫也。非一異也。是為不思議三德。是
為大般涅槃也。嗚呼。此法自鶴林韜光授大迦葉。迦
葉授之阿難。阿難而下燈燈相屬至第十一馬鳴。鳴
授龍樹。樹以此法寄言于中觀論。論度東夏。獨淮河
慧文禪師解之授南嶽大師。南嶽從而照心。即復于
性。獲六根清淨。位鄰乎聖。斯止觀之用驗矣。我大師
惜其無聞後代。從大悲心出此數萬言。目為大乘止
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分為三卷。初卷開止觀
之解。次卷示止觀之行。解行備矣。猶目足焉。俾我安
安不遷而運到清涼池。噫斯文也。歲月遼遠。因韜晦
于海外。道將復行也。果咸平三祀日本國圓通大師
寂照。錫背扶桑。杯汎諸夏。既登鄮嶺。解篋出卷。天竺
沙門遵式首而得之。度支外郎朱公頔冠首序。出俸
錢模板廣而行之。大矣哉斯法也。始自西傳。猶月之
生。令復東返。猶日之昇。素影圓暉終環回于我土也。
因序大略以紀顯晦耳。
[001-0590a]

No. 905-E


大乘止觀釋要自序


大乘者心性之異名也。止觀者寂照之異名也。世顧
離心性別覓大乘。離止觀別談寂照。何異騎牛覔牛。
丙丁童子求火乎。儒者之道有見而知之。有聞而知
之。佛道亦然。北齊大師悟中論四句偈義。直接龍樹
心印。一傳南嶽。再傳天台。天台述為摩訶止觀等書。
由是止觀法門盛聞於世。頓.漸.不定三法並圓。乃南
嶽所示。曲授心要。世皆罔聞。今試細讀。實為圓三止
觀總綱。文不繁而義巳備。獨慈雲懺主五百年後序
而行之。迄今又將五百餘年。微言將絕。予愧不敏。未
能聞道。姑效盲人摸象述為釋要。以助其傳。李石蘭.
張孺含二居士集眾緣付梓大乘緣起為弁簡端。古
吳蕅益沙門智旭謹識。


序目皆照流通本所刻。分卷音釋依藏本故不同也


目錄





* 單子序
* 通尼序
* 朱序
* 原序
* 釋要序
[001-0590b]
* 釋題

* 初略標大綱
* 二廣作分別分五

* 一明止觀依止從第一卷起至第三卷
* 二明止觀境界從第三卷起至卷末止
* 三明止觀體狀從第四卷初起
* 四明止觀斷得第四卷
* 五明止觀作用
* 三歷事指點


前序三篇共五頁。卷一三十九頁。卷二四十五頁。卷三四十一頁。卷四六十一頁。後序二篇共四頁。
文雖有四卷。修行大要在第四卷止觀體狀三十頁書。其餘前後三卷半文為學者開解决疑而巳。No. 905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一
明 古吳沙門智旭 述


夫佛祖授受不過以心印心。此心之體即是大乘。
欲證大乘莫若止觀。止則不隨妄想而一相永淨。
觀則不滯空寂而妙用恒興。頓了諸法。觸處皆通。
可謂成菩提於彈指。功越僧祇。入法界於微塵。理
絕分量者也。粵自大師曲授之後。韜晦海東。逮夫
咸平復歸之時重暉斯土。不謂延至今時又將置
諸高閣。習台宗者尚多逐流而迷源。稟異傳者寧
[001-0590c]
知探本而攝末。自惟闇昧解行俱荒。竊仰靈文饑
渴方甚。是以輙忘固陋略辨旨歸。將釋法門大文
為二。初題目。二入文。
△初中又二。初正釋題。二出
師號。今初。


「大乘止觀法門」


【總題六字。具有能起所起.能依所依.能通所通.能
繇所繇.能簡所簡.能成所成.能詮所詮.能解所解
八雙十六雙義。初能起者。所謂大乘梵語名摩訶
衍。即是眾生自性清淨心。依此能起止觀法門。蓋
眾生心性本來寂炤。繇寂義故能起妙止。繇炤義
故能起妙觀也。二所起者。即止觀法門。廼三世諸
佛背塵合覺之要術。良以眾生心性本來寂炤。然
但有性德未有修德。不覺念起而有無明。念起便
成動相。違於本寂。無明便成昧相。違於本炤。遂舉
心性之全體而為阿梨耶識。名為業相。此則全真
成妄。妄分能所。能名轉相。所名現相。三細既呈。六
麤隨具。惑業苦三連環不息。苦極思本。返察苦源
知苦無性。繇於惑業。惑業無性。有而非有惟是一
心。諸妄永寂名之為止。知無性苦及與惑業。非有
而有差別萬殊。洞明緣起亦惟一心。大用繁興名
之為觀。此二皆依大乘自性清淨心而得起也。三
能依者。即是止觀。謂繇意識能知名義故。聞說諸
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但以虗妄因緣非有似有。
然復有即非有惟是一心。亦無心相可取。如是意
[001-0591a]
識能解了故。攀緣永息說名為止。如理觀察說名
為觀。當知修止觀者則是意識之功能也。四所依
者。謂以大乘自性清淨心為依止故。依本寂義而
修於止。依本炤義而修於觀。當知修止觀者必以
心性為所依也。五能通者。謂止觀法門。此復有三。
以教為門能成聞慧。以行為門能成思慧。以理為
門能成修慧。是中約分別性以修止觀。一往是教
為門。約依他性以修止觀。一往是行為門。約真實
性以修止觀。一往是理為門也。六所通者。謂大乘
自性清淨心。此亦有三。所謂理乘隨乘得乘。一往
為語。隨乘是觀門所通。得乘是止門所通。理乘是
止觀不二門所通也。復次大乘亦可名能通。止觀
亦可名所通。以教為乘通至相似止觀。以行為乘
通至分真止觀。以理為乘通至究竟止觀也。七能
繇者。謂大乘止觀。此復三義。大三義者謂大多勝。
乘三義者謂理隨得。止三義者謂止息義.停止義.
不止止義。觀三義者謂觀穿義.觀達義.不觀觀義。
眾生現前一念自性清淨心。體絕對待故大。具足
諸法故多。無法可比故勝。性具三義名理乘。悟達
三義名隨乘。契合三義名得乘。體此三義一心徧
能。息滅見思塵沙無明幻惑名止息義。安住三諦
不思議境名停止義。實無能息所息能停所停之
殊名不止止義。了此一心三義徧能穿徹三惑蔽
障名觀穿義。具知一境三諦平等差別因緣名觀
[001-0591b]
達義。實無能穿所穿能達所達之殊名不觀觀義。
惟此大乘止觀能繇圓教圓行圓理之門也。八所
繇者。謂大乘法門三千性相俱名為法。即法能通
復名為門。諸法之性非有.非無.非亦有無.非非有
無。四句圓離。亡泯清淨。悉檀說之。得具四門四非
定四。一一圓融。通為止觀之所繇也。若欲粗點示
者。約染分分別性修止觀是繇空門。約染分依他
性修止觀是繇有門。約染分真實性修止觀是繇
亦有亦空門。約淨分三性修止觀是繇非有非空
門。亦可約分別性是有門。約依他性是雙亦門。約
真實性是空門。亦可一一性各論四門。以三性咸
離四句咸得四句說之故也。又修止是繇空門。修
雙是繇有門。止觀雙行是繇雙亦門及雙非門。為
令易解作此分別。得意為言。一門一切門。一切門
一門。方是所繇大乘門也。九能簡者。謂大乘二字
簡非諸餘止觀法門。十所簡者。謂止觀法門有於
多種。若體真止入空觀。但能自度不能度人。不名
大乘。若方便隨緣止出假觀。雖能度人不到究竟。
若二止為方便得入息二邊分別止。二觀為方便
得入中道第一義觀。一往說是大乘。然次第歷別
則前二不高後一不廣。亦不名大。在因能運至果
休息復不名乘。今依自性清淨心而為依止。即動
而靜即昏而明。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盡未來
際無二際想。方是大乘之止觀也。十一能成者。謂
[001-0591c]
繇妙止觀力。克證大乘自性清淨平等一實之心。
十二所成者。謂本源自性清淨心。大乘無上極果
為妙止觀之所證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十三
能詮者。總此六字皆是能詮。大能詮於體相用三
絕待之義。乘能詮於從因至果自度度他之義。止
能詮於會妄歸真之義。觀能詮於即體起用之義。
法能詮於軌物任持之義。門能詮於就路通家之
義。十四所詮者。謂即此字下所顯之義。能起吾人
聞思修慧。十五能解者。謂識心明利故因文得義。
不同牛羊眼視莫辨旨歸。十六所解者。謂名句文
身是聞慧所行之境。廼至慧力殊勝故則能廣歷
一切六塵諸境。悉於其中得見大乘止觀法門也。
若欲五重說者。即是以法為名。自性清淨心為體。
止觀為宗。除障得益為用。無上醍醐為相。】
△二出
師號。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師諱慧思。姓李氏。元魏南豫州武津人也。兒童時
夢梵僧勉令入。道嘗於空塚及移託古城鑿穴棲
身。除乞食緣。晝夜讀法華經。頂禮精勤不事寢息。
久雨濕蒸舉身浮腫。忍心向經忽爾消磨。又夢普
賢乘白象王摩頂。所摩頂上隱起肉髻。年十五出
家受具。夢二十四僧為加羯磨圓滿戒法。因讀妙
勝定經見讚美禪定。乃徧親禪學。後謁北齊慧文
大師咨受口訣。授以觀心之法。坐禪達旦遂動八
[001-0592a]
觸。因見三生行道之迹。夏竟將受歲。放身倚壁豁
然大悟法華三昧。此後弘通大乘。初河南兗州。次
郢州。次光州開岳寺。次大蘇山。每講大般若經時。
為諸惡論師競以毒藥欲斷師命。師一心念般若。
毒即為消。繇此發願造金字大品般若經及法華
經。造畢製願文一卷。命弟子智顗代講。至一心具
萬行。忽有所疑。師曰。如汝疑者。廼大品次第意耳。
未是法華圓頓旨也。吾昔於夏中一念頓證諸法
現前。吾既身證不必有疑。顗問所證是十地耶。曰。
吾一生望入銅輪。以領徒太早損巳益他。但居鐵
輪耳。後避地居南嶽。登祝融峰遇嶽神會楳。神詣
師曰師何來此。師曰求檀越一坐具地。神曰諾。師
飛錫以定其處今福嚴寺是。神曰。師巳占福地。弟子當
何所居。師即轉一石鼓下。逢平地而止今嶽君塑像猶在石
鼓之上。嶽神乞戒。師即為說法要。師將順世。大集門

學連日說法苦切寒心。廼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
常修法華.般舟.方等懺悔常坐苦行者。隨有所須
吾自供給。如無此人吾當遠去。竟無答者。即展眾
歛念將入寂。弟子靈辨不覺號哭。師訶之曰。惡魔
出去。眾聖相迎。方論受生處。何驚吾耶。即端坐唱
佛來迎。合掌而逝。顏色如生異香滿室。陳大建九
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壽六十三。夏四十九。師身相
挺特。耳有重輪。頂有肉髻。牛行象步。不倚不斜。平
昔禦寒惟一艾衲。繒纊之屬一切不受。所居之處
[001-0592b]
靈瑞重沓。供物嚴備瓶水自滿。有諸天童以為侍
衛。或現形大小。或寂爾藏身。異香勝迹不可勝記
巳上出天台山方外志。今言思大禪師者。後人尊稱之辭。言
曲授心要者。以觀心之要不過止觀體狀。今為徧
決眾疑。故說前後諸文。又初文略說止觀義無不
了。次文廣作分別皆是曲重開示也。按此法門唐
末流散海外。有宋咸平三年日本國寂炤持此本
至。四明慈雲師得之為作序流通云。】
△入文為三。
初略標大綱。二廣作分別。三歷事指點。初中三。初
一番問答泛標正法。第二番問答標宗大乘。第三
番問答標示止觀。初中又二。初問。二答。今初。


「有人問沙門曰。夫稟性斯質託修異焉。伹匠有殊彫
故器成不一。吾聞大德洞於究竟之理。鑑於玄廓之
宗。故以䇿修冀聞正法爾。」


【沙門以勤息為義。廼出家之都名不改名性即指
自性清淨心。一期果報五陰名質。有其質者必稟
其性。所謂性相近也。所緣名託。造進為修。隨於染
淨緣。成逆順二修。遂有十界差別之果。所謂習相
遠也。匠喻師友。彫喻訓誨。器喻學人。秉教修行所
尅之果不一者。三乘七方便等種種差別也。究竟
之理指本性言。玄廓之宗指妙修言。玄則不滯於
淺近。廓則不局於偏隅。不滯不局乃名正法。蓋巳
密請大乘止觀法門矣。】
△二答。


「沙門曰。余雖幼染緇風少餐道味。但下愚難改。行理
[001-0592c]
無沾。今辱子之問。莫知何說也。」


【此謙退以觀機也。染緇風餐道味。是明其習於正
教。下愚難改是謙言。未臻行理繇行理無沾。所以
不能懸鑑他心。莫知問者。欲何所說。然大師示居
鐵輪巳屬行位。今言無沾實謙辭耳。】
△第二番問
答亦二。初問。二答。今初。


「外人曰。唯然大德。願無憚勞。為說大乘行法。謹即奉
持不敢遺忘。」


【未達惟心心遊理外名為外人。發大乘心求大乘
法斯可與言大乘矣。】
△二答。


「沙門曰。善哉佛子。廼能發是無上之心。樂聞大乘行
法。汝今即時巳超二乘境界。況欲聞而行乎。然雖發
是勝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萬差。入道非一。今且
依經論為子略說大乘止觀二門。依此法故速能成
汝之所願也。」


【能發大心便名佛子。以其堪紹佛位故也。昔有羅
漢畜一沙彌。沙彌忽發大心。師即讓令前行。故知
一念發心實超二乘境界。然既發勝心。尤須勝行。
行雖萬別止觀為要。以止觀二門能攝能生一切
行故。】
△第三番問答亦二。初問。二答。今初。


「外人曰。善哉願說。充滿我意。亦使餘人展轉利益。則
是傳燈不絕為報佛恩。」


【佛以度生為事。惟有傳法能報佛恩。此正大乘自
利利他之深心也。】
△二答。
[001-0593a]


「沙門曰。諦聽善攝。為汝說之。所言止者。謂知一切諸
法從本巳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虗妄因緣故
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
作是觀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為止。所言觀者。雖知
本不生今不滅。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虗妄世用。猶如
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為觀。」


【先誡諦聽令生聞慧。又誡善攝令生思慧。以階修
慧也。梵語奢摩他。此翻為止。而有三別。一體真止。
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就一一止各有
三義。體真止。止息見思。停止真諦。見思真諦如水
與冰同一濕性。性則不當止與不止也。方便隨緣
止。止息塵沙。停止俗諦。塵沙俗諦亦如冰水。性非
止與不止也。息二邊分別止。止息無明。停止中諦。
無明中諦亦如冰水。性非止與不止也。謂知一切
諸法等者。知之一字即所謂作是觀之觀字。廼繇
觀以入止也。一切諸法徧指十界十如權實性相。
所謂因緣所生法也。從本巳來性自非有不生不
滅。所謂我說即是空也。十界俱空。不同但空而巳。
但以虗妄因緣故非有而有。所謂亦名為假名也。
十界互具不同偏假而巳。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
是一心體無分別。所謂亦名中道義也。法法皆中。
不同但中而巳。觀即空故。令界內外見思妄念不
流。觀即假故。令界內外塵沙妄念不流。觀即中故。
令界內外無明妄念不流。為令易解次第分別。得
[001-0593b]
意為語。三止圓在一心之中。故為大乘止門。梵語
毗鉢舍那。此翻為觀。亦有三別。一從假入空觀。二
從空入假觀。三中道第一義觀。就一一觀亦各三
義。從假入空觀。穿見思觀達真諦。見思真諦性元
非二。不當觀與不觀。從空入假觀。穿塵沙觀達俗
諦。塵沙俗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中道妙觀
觀。穿無明觀達中諦。無明中諦性元非二。不當觀
與不觀也。此示觀文與止稍別。前約因緣所生。即
空假中以明妙止。則三妙觀巳在其中。但是就事
顯理攝末歸本。譬如大佛頂經所明。陰入處界皆
如來藏也。今言雖知本不生今不滅。即牒上文全
事即理言之。所謂隨緣即不變也。而以心性緣起
不無虗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廼即指彼一
切諸法隨拈一法無非緣起法界。所謂不變隨緣。
即性具相。俱體俱用。譬如大佛頂經所明。如來藏
中七大互融。方為大乘觀門也。夫以背塵合覺。所
有三止三觀總名為止。全體起用。所有即寂即炤
總名為觀。既非歒對之功。永異偏小之旨。得此意
巳廣悔下文染淨三性若竪若橫。種種止觀從始
至終罔非圓極。方知智者大師遍立十境。備論十
乘。要不出於此矣。秪緣根有利鈍。致使說有詳略。
何容重子而反輕父哉。初略標綱要竟。】
△二廣作
分別二。初重問。二詳答。今初。


「外人曰。余解昧識微。聞斯未能即悟。願以方便更為
[001-0593c]
開示。」


△二詳答三。初許說。二立科。三解釋。今初。


「沙門曰。然。更當為汝廣作分別。亦令未聞尋之取悟
也。」


△二立科。


「就廣分別止觀門中作五番建立。一明止觀依止。二
明止觀境界。三明止觀體狀。四明止觀斷得。五明止
觀作用。」


【一明止觀依止。有兩卷半文。即慈雲所謂初卷開
止觀之解者也。二明止觀境界至五明止觀作用。
有卷半文。即慈雲所謂次卷示止觀之行者也。次
第者。依止即迷悟之源。繇迷故有三性境界差別。
繇有所觀境故。得辨止觀體狀。繇修止觀。便有斷
得。繇得體故。便有作用也。】
△三解釋。即為五。初明
止觀依止五明止觀作用。初中二。初分科。二各
釋。今初。


「就第一依止中復作三門分別。一明何所依止。二明
何故依止。三明以何依止。」


△二各釋。即為三。初明何所依止三明以何依
止。初中二。初標列。二釋成。今初。


「初明何所依止者。謂依止一心以修止觀也。就中復
有三種差別。一出眾名。二釋名義。三辨體狀。」


【先標一心。次列三別也。一心即指吾人現前一念
介爾之心。其性元與諸佛及眾生等。所謂三無差
[001-0594a]
別。蓋既全真成妄。即復全妄是真。故名一心。非於
妄心之外別立一真心也。譬如指即波之水性即
漚之海性耳。】
△二釋成。即為三。初出眾名。二釋名
義。三辨體狀。今初。


「初出眾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
佛性。復名法身。又稱如來藏。亦號法界。復名法性。如
是等名無量無邊。故言眾名。」


【此略列七種名以為釋義之本也。】
△二釋名義三。
初標章。二廣釋。三結成。今初。


「次辨釋名義。」


△二廣釋為七。初釋自性清淨心七釋法性。今
初。


「問曰。云何名為自性清淨心耶。答曰。此心無始以來
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故名為淨。何以故。
無明染法本來與心相離故。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
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心相應。故言離
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淨。中實本覺。故
名為心。故言自性清淨心也。」


【言此現前一念心之自性。自從無始以來雖被無
明染法所覆。而清淨如故。性不可改。譬如虗空雖
被狂華於中起滅。而空性無改。以彼狂華體非有
故。不得言其與空相應。是名離也。非如兩物異處
而名離也。言中實本覺者。性非有無。名之為中。不
同空之對有得名。理非虗謬。名之為實。不同空之
[001-0594b]
因色顯發。元無不覺。名為本覺。不同空之晦昧無
知。故伹可以空為喻。不可認空為心。】
△二釋真如。


「問曰。云何名為真如。答曰。一切諸法依此心有。以心
為體望於諸法。法悉虗妄。有即非有。對此虗偽法故
目之為真。又復諸法雖實非有。但以虗妄因緣而為
生滅之相。然彼虗法生時此心不生。諸法滅時此心
不滅。不生故不增。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增不
減故名之為真。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淨心
為體。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異相。而此真心無異無相。
故名之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
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實。
亦不如是。即為偽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
從本巳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
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
自性清淨心復名真如也。」


【初兩番釋真。次一番釋如。次一番合釋真如也。真
者不妄。如者不異。初釋真者。一切諸法種種差別
悉是虗妄偽相。心則即差別而非差別。如金即器。
器有差別。金性無差。器相是偽。金體是真也。又釋
真者。諸法虗妄因緣生滅。心則即生滅而不生滅。
如金即器。器有成壞。金無成壞。成壞即是生滅增
減之妄。無成壞者名為真也。次一番釋如者。舉凡
聖之萬殊。同真心之一體。體非有二。故言無異。相
惟實相。故言無相。次合釋真如者。心外無法。法惟
[001-0594c]
是心。真實如是故名真如。引論證成在文易見。】

三釋佛性二。初略釋。二廣辨。今初。


「問曰。云何復名此心以為佛性。答曰。佛名為覺。性名
為心。以此淨心之體非是不覺。故說為覺心也。」


△二廣辨三。初約不覺辨。二約覺辨。三釋餘疑。初
中二。初直明心非不覺。二雙顯。二佛性義。今初。


「問曰。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覺。答曰。不覺即是無明
住地。若此淨心是無明者。眾生成佛無明滅時應無
真心。何以故。以心是無明故。既是無明自滅。淨心自
在。故知淨心非是不覺。又復不覺滅故方證淨心。將
知心非不覺也。」


【無明自滅淨心自在。乃約在纏真如以明非是不
覺。不覺滅故方證淨心。乃約出纏真如以明非是
不覺。此心雖有在纏出纏之異。而元非不覺則同
也。】
△二雙顯。二佛性義。


「問曰。何不以自體是覺名之為覺。而以非不覺故說
為覺耶。答曰。心體平等非覺非不覺。但為明如如佛
故擬對說為覺也。是故經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
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
離。此即偏就心體平等說也。若就心體法界用義以
明覺者。此心體具三種大智。所謂無師智。自然智。無
礙智。是覺心體本具此三智性。故以此心為覺性也。
是故須知同異之義。云何同。謂心體平等即是智覺。
智覺即是心體平等。故言同也。復云何異。謂本覺之
[001-0595a]
義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種智性。出障名智慧佛
也。心體平等之義是體。故凡聖無二唯名如如佛也。
是故言異。應如是知。」


【問意單取覺義。答則雙非二邊。然心體實非覺與
不覺。亦得說為覺者。以具如如佛及智慧佛二義
故也。約如如佛則非覺非不覺。然既稱佛亦可強
名為覺矣。約智慧佛既具三智之用。便可直稱為
覺也。無師智即一切智。了達十界一相不繇他悟
故。自然智即道種智。了達三千性相無量差別不
繇作意故。無礙智即一切種智。了達一相無相無
相無不相。一一相中具見一切諸法真實之相。究
盡邊底無障蔽故。又無師智者謂一切智等三智
一心中得不從他授故。自然智者謂一心法爾具
足三智故。無礙智者謂一切智三諦俱空。道種智
三諦皆假。一切種智三諦並中。無隔礙故。夫如如
佛與智慧佛。全體即用全用即體。安得非同。但智
慧佛凡夫但有其性未彰其用。而如如佛在凡不
減在聖不增。安得非異。又復應知智慧佛性。凡夫
用雖不彰而性元無減。如如佛性。凡夫體雖無減
而迷不自覺。則異仍非異。直是非同非異。說有同
異之義耳。】
△二約覺辨四。初辨智慧佛性。二辨報
應佛性。三辨出障佛性。四辨平等佛性。智慧佛即
自受用報身。報佛即他受用報身。應佛即勝劣二
應及隨類應身。出障即果頭法身。平等即在纏法
[001-0595b]
身。如此單複三身。諸佛咸以淨心為性。故皆得名
為覺也。初中三。初雙許二義。二約修廣釋。三舉喻
結成。今初。


「問曰。智慧佛者。為能覺淨心故名為佛。為淨心自覺
故名為佛。答曰。具有二義。一者覺於淨心。二者淨心
自覺。雖言二義體無別也。」


△二約修廣釋二。初約迷真起妄成不覺義。次約
返妄歸真具二覺義。初中四。初明二熏。二出名相。
三明互依。四結流轉。今初。


「此義云何。謂一切諸佛本在凡時。心依熏變不覺自
動顯現虗狀。虗狀者即是凡夫五陰及以六塵。亦名
似識.似色.似塵也。似識者即六七識也。由此似識念
念起時即不了知似色等法。但是心作虗相無實。以
不了故妄執虗相以為實事。妄執之時即還熏淨心
也。」


【初言心依熏變等者。謂一真如心雖復體嘗不變。
然法爾有隨緣之能。繇其從未悟故。不免依熏而
變。繇其但有性德未有修德。不覺念起妄為明覺。
此明覺者即是無明。無明一動三細六粗遂具。名
為顯現虗狀。所謂五陰六塵是也。受想行識名似
識。色陰名似色。六塵名似塵。皆言似者。一心所現
虗妄影狀無實體故。塵即是色不言可知。識即前
六識及第七識。此七皆無別體。依心而起如水起
波故也。此明根本無明熏變力也。次言由此似識
[001-0595c]
念念等者。妄執秖是見思。亦名枝末無明。繇此無
明增上熏力。令本淨心錮蔽五濁變作住地無明。
此明枝末無明熏變力也。】
△二出名相。


「然似識不了之義。即是果時無明。亦名迷境無明。是
故經言。於緣中癡故。似識妄執之義即是妄想。所執
之境即成妄境界也。以果時無明熏心故令心不覺。
即是子時無明。亦名住地無明也。妄想熏心故令心
變動。即是業識。妄境熏心故令心成似塵種子。似識
熏心故令心成似識種子。此似塵.似識二種種子。總
名為虗狀種子也。」


【先明似識不了之義。名為果時迷境。無明即界內
十二因緣中無明支也。亦名為癡。以不了境虗故。
於三漏中即無明漏。其餘見惑及三界思惑名為
欲漏.有漏。次明似識妄執之義即是妄想。所謂三
界見思惑也。次明所執之境成妄境界。心若不執。
境界本虗也。次明迷境無明還熏淨心。令彼淨心
成不覺義。此以枝末無明轉熏根本無明成現行
也。次明見思妄想還熏淨心。令彼淨心舉體變動。
名為業識。此以六七識現行轉熏阿梨耶識成現
行也。又以妄境熏心即成似塵種子。謂阿梨耶中
具有十一色法之種子故。以似識熏心即成似識
種子。謂阿梨耶中具有前七識及諸心所之種子
故。雖有二種種子。同一虗狀別無實體。不過全攬
一心以為體耳。】
△三明互依。
[001-0596a]


「然此果時無明等。雖云各別。熏起一法要俱時和合。
故能熏也。何以故。以不相離相藉有故。若無似識即
無果時無明。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即不成
妄境。是故四種俱時和合方能現於虗狀之果。何以
故。以不相離故。又復虗狀種子依彼子時無明住故。
又復虗狀種子不能獨現果故。若無子時無明即無
業識。若無業識即虗狀種子不能顯現成果。亦即自
體不立。是故和合方現虗狀果也。是故虗狀果中還
具似識似塵虗妄無明妄執。」


【此明枝末根本二種無明及前七第八。若現若種
皆必互依而互熏也。前云果時無明熏心以為子
時無明。妄想熏心以為業識。似乎各別熏起。實必
俱時和合方成熏義。以似識等四相藉而有。不相
離故。當知現行熏起非各別矣。又色心虗狀種子
必依根本無明而住。必依業識而成現行之果。既
成果巳還具六七之似識。可以熏心再成似識種
子。還具十一色法之似塵。可以熏心冥成似塵種
子。還具虗妄果時無明。可以轉熏子時無明。還具
妄執之妄想可以轉熏業識。當知現種更互相熏。
亦必俱時和合。非各別矣。】
△四結流轉。


「由此義故略而說之。云不覺故動。顯現虗狀也。如是
果子相生無始流轉名為眾生。」


【本來無非不覺。無非妄動。無非虗狀。果既生子子
復生果。無始流轉。豈於心外有少許實法哉。約迷
[001-0596b]
真起妄成不覺義竟。】
△次約返妄歸真具二覺義
二。初明能覺淨心義。二明淨心自覺義。初中五。初
名字覺。二觀行覺。三相似覺。四分真覺。五究竟覺。
今初。


「後遇善友為說諸法皆一心作。似有無實。聞此法巳。」


△二觀行覺。


「隨順修行。漸知諸法皆從心作。唯虗無實。」


△三相似覺又二。初正明覺於通惑。二兼明漸除
別惑。今初。


「若此解成時。是果時無明滅也。無明滅故不執虗狀
為實。即是妄想及妄境滅也。爾時意識轉名無塵智。
以知無實塵故。」


【果時無明滅。即圓初信。妄想妄境滅。通至十信。蓋
界內妄想妄境有正有習故也。無塵智即妙觀察
智。】
△二兼明漸除別惑又二。初出別惑之相。二明
漸除之繇。今初。


「雖然知境虗故說果時無明滅。猶見虗相之有。有即
非有。本性不生今即不滅。唯是一心。以不知此理故
亦名子時無明。亦名迷理無明。但細於前迷事無明
也。以彼麤滅故說果時無明滅也。又不執虗狀為實
故說妄想滅。猶見有虗相謂有異心。此執亦是妄想。
亦名虗相。但細於前。以彼麤滅故言妄想滅也。又此
虗境以有細無明妄想所執故。似與心異。相相不一。
即是妄境。但細於前。以其細故名為虗境。又彼粗相
[001-0596c]
實執滅故。說妄境滅也。」


【猶見虗相之有。即界內見惑習氣及界外見惑。故
亦名子時無明。亦名迷理無明也。猶見虗相謂有
異心。不知心無異相。及執虗境似與心異。不知心
外無境。此皆界內思惑習氣及界外思惑。故亦是
妄想妄境也。】
△二明漸除之繇又三。初因末驗本。
二正明滅繇。三例後結前。今初。


「以此論之。非直果時迷事無明滅息。無明住地亦少
分除也。若不分分漸除者。果時無明不得分分漸滅。
但相微難彰。是故不說住地分滅也。今且約迷事無
明滅後以說住地漸滅因由。即知一念發修巳來亦
能漸滅也。」


【此明十信位中界外見思雖未永斷亦既圓伏。故
云無明住地亦少分除。倘無明不分分除。則見思
何繇得滅。譬如樹根不搖則枝葉必不零落。但相
微難彰故不說耳。實則一念發修圓觀之始。便巳
圓伏無明。何況十信位耶。】
△二正明滅繇。


「此義云何。謂以二義因緣故。住地無明業識等漸巳
微薄。二義者何。一者知境虗智熏心故。令舊無明住
地習氣及業識等漸除也。何以故。智是明法。性能治
無明故。二者細無明虗執及虗境熏心故。雖更起無
明住地等。即復輕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何以
故。以能熏微細故。所起不覺亦即薄也。以此義故。住
地無明業識等漸巳損滅也。」
[001-0597a]


【知境虗智即無塵智也。智治無明。令無明薄。是漸
滅之緣。細無明熏所起輕弱。是漸滅之因。餘可知。】


△三例後結前。


「如迷事無明滅後既有此義。應知一念創始發修之
時。無明住地即分滅也。以其分分滅故。所起智慧分
分增明故。得果時迷事無別滅也。」


【一念創始發修之時。謂從名字初入觀行也。觀行
位中亦即能知境虗即有知境虗智對治無明。又
既知境虗則不執虗狀為實。爾時麤想麤境被制
伏故。不復熏心。但有細無明虗執及虗境熏心而
巳。無明住地安得不分滅哉。又無明住地若不分
滅。何繇果時無明任運先滅而登圓信也。】
△四分
真覺。


「自迷事無明滅後。業識及住地無明漸薄故。所起虗
狀果報亦轉輕妙。不同前也。以是義故。似識轉轉明
利。似色等法復不令意識生迷。以內識生外色塵等
俱細利故。無塵之智倍明。無明妄想極薄。還復熏心
復令住地無明業識習氣漸欲向盡。所現無塵之智
為倍明了。如是念念轉轉熏習故。無明住地埀盡所
起。無塵之智即能知彼虗狀果報體性非有。本自不
生今即無滅。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以唯心外無法故。
此智即是金剛無礙智也。」


【迷事無明滅。正指十信位中三界見思正習俱盡
也。從此業識及住地無明漸薄。即圓十住廼至十
[001-0597b]
地分分斷惑之相。所起虗狀果報亦轉輕妙。即實
報國土所有變易生死之相。不同前三界中分段
故也。漸欲向盡。即第十地相。垂盡即等覺相。金剛
無礙智即金剛後心妙覺之無間道也。】
△五究竟
覺。


「此智成巳即復熏心。心為明智熏故。即一念無明習
氣於此即滅。無明盡故業識染法種子習氣即亦隨
壞。是故經言其地壞者彼亦隨壞。即其義也。」


【其地指無明習氣。彼指業識染法種子。習氣金剛
道後異熟空。此之謂也。巳上皆明能覺淨心之義。】


△次明淨心自覺義。


「種子習氣壞故虗狀永泯。虗狀泯故心體寂炤名為
體證真如。何以故。以無異法為能證故即是寂炤。無
能證所證之別名為無分別智。何以故。以此智外無
別有真如可分別故。此即是心顯成智。智是心用心
是智體。體用一法自性無二。故名自性體證也。」


【無分別智即大圓鏡智也。餘皆可知。巳上約修廣
釋竟。】
△三舉喻結成。


「如似水靜。內炤炤潤義殊而常湛一。何以故。炤潤潤
炤故心亦如是。寂炤義分而體融無二。何以故。炤寂
寂炤故。炤寂順體寂炤順用。炤自體名為覺於淨心。
體自炤即名為淨心自覺。故言二義一體。此即以無
分別智為覺也。淨心從本巳來具此智性不增不減。
故以淨心為佛性也。此就智慧佛以明淨心為佛性。」
[001-0597c]


【如似水靜下先舉喻心。亦如是下次法合。淨心從
本下結成淨心名為佛性。從問曰智慧佛者至此
是第二約覺辨中初辨智慧佛性竟。】
△二辨報應
佛性。


「又此淨心自體。具足福德之性及巧用之性。復為淨
業所熏。出生報應二佛。故以此心為佛性也。」


【福德性出生報佛。通於自他受用。巧用性出生應
佛。具足勝劣形儀。皆繇淨業所熏。此報應佛性不
外於淨心也。】
△三辨出障佛性。


「又復不覺滅故以心為覺。動義息故說心不動。虗相
泯故言心無相。然此心體非覺非不覺。非動非不動。
非相非無相。雖然以不覺滅故說心為覺。亦無所妨
也。此就對治出障心體以論於覺。不據智用為覺。」


【雖復非覺非不覺等。而以不覺滅故不妨說覺。此
果頭法身佛性不外於淨心也。】
△四辨平等佛性。


「又復淨心本無不覺說心為本覺。本無動變說心為
本寂。本無虗相說心本平等。然其心體非覺非不覺。
非動非不動。非相非無相。雖然以本無不覺故說為
本覺。亦無所失也。此就凡聖不二以明心體為如如
佛。不論心體本具性覺之用也。」


【雖復非覺非不覺等。而以本無不覺故亦不妨說
為本覺。此在纏法身佛性凡聖不二亦惟一淨心
也。巳上廣辨佛性中二約覺辨竟。】
△三釋餘疑四。
初釋執性癈修疑。二釋本有不覺疑。三釋自然因
[001-0598a]
緣疑。四釋無明心性疑。今初。


「問曰。若就本無不覺名為佛者。凡夫即是佛。何用修
道為。答曰。若就心體平等。無即修與不修。成與不成。
亦無覺與不覺。但為明如如佛故。擬對說為覺也。又
復若據心體平等。亦無眾生諸佛與此心體有異。故
經偈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然復心性緣起法
界法門法爾不壞故常平等常差別。常平等故。心佛
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常差別故。流轉五道說名眾生。
反流盡源說名為佛。以有此平等義故。無佛無眾生。
為此緣起差別義故。眾生須修道。」


【此躡上平等法身義而起疑也。答中先明擬對說
覺。則如如佛但是修之所顯。非是修之所成。次明
平等不礙差別。繇有平等差別二義。方成心性緣
起法界法門。平等則六而常即。差別則即而常六。
知平等故不生退屈。知差別故不生上慢也。】
△二
釋本有不覺疑。


「問曰。云何得知心體本無不覺。答曰。若心體本有不
覺者。聖人證淨心時應更不覺。凡夫未證得應為覺。
既見證者無有不覺。未證者不名為覺。故定知心體
本無不覺。問曰。聖人滅不覺故得自證淨心。若無不
覺云何言滅。又若無不覺即無眾生。答曰。前巳具釋
心體平等無凡無聖。故說本無不覺。不無心性緣起。
故有滅有證有凡有聖。又復緣起之有。有即非有。故
言本無不覺。今亦無不覺。然非不有。故言有滅有證
[001-0598b]
有凡有聖。伹證以順用入體即無不覺。故得驗知心
體本無不覺。但凡是違用一體謂異。是故不得證知
平等之體也。」


【前問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覺。將謂真心全體不
覺。故以無明滅時應無真心答之。此問云何得知
心體本無不覺。將謂真心具有不覺。覺與不覺二
體並存。故以聖應不覺凡夫應覺答之。次復躡起
一問。意謂聖巳滅不覺故應無更起不覺之理。然
因中若無不覺。何須言滅。又既無不覺。何名眾生。
答中共有三番釋疑。初一番約心體說平等。約緣
起說差別。次一番單約緣起中即具平等差別二
義。第三番明平等中差別之繇。繇於違順二用而
體實平等也。】
△三釋自然因緣疑。


「問曰。心顯成智者。為無明盡故自然是智。為更別有
因緣。答曰。此心在染之時本具福智二種之性。不少
一法。與佛無異。但為無明染法所覆故。不得顯用。後
得福智二種淨業所熏故。染法都盡。然此淨業除染
之時。即能顯彼二性。令成事用。所謂相好依報一切
智等。智體自是真心性照之能。智用由熏成也。」


【問中具有雙計。自然是智即計自然。別有因緣即
計因緣。答中二番雙破。初云本具福智二性。即非
因緣。染覆不顯即非自然。次云二種淨業所熏。即
非自然。顯彼二性令成事用。即非因緣也。體是性
炤之能。用由熏成。可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超諸
[001-0598c]
戲論者矣。】
△四釋無明心性疑。


「問曰。心顯成智。即以心為佛性。心起不覺。亦應以心
為無明性。答曰。若就法性之義論之。亦得為無明性
也。是故經言。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
性也。」


【智如水。無明如冰。水以濕為性。冰亦以濕為性。若
知濕性無二。則水與氷徒有名字。惟濕為實性耳。
然就取用義強。伹云水濕可耳。何必言氷濕哉。又
既知氷性元濕。則決不離冰覔水。亦決不執氷為
水矣。巳上釋佛性竟。】
△四釋法身。


「問曰。云何名此心以為法身。答曰。法以功能為義。身
以依止為義。以此心體有隨染之用。故為一切染法
之所熏習。即以此心隨染。故能攝持熏習之氣。復能
依熏顯現染法。即此心性能持能現二種功能。及所
持所現二種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
故名此心以為法身。此能持之功能。與所持之氣和
合。故名為子時阿梨耶識也。依熏現法之能。與所現
之相和合。故名為果報阿梨耶識。此二識體一用異
也。然此阿梨耶中即有二分。一者染分。即是業與果
報之相。二者淨分。即是心性及能熏淨法名為淨分。
以其染性即是淨性更無別法故。由此心性為彼業
果染事所依故。說言生死依如來藏。即是法身藏也。
又此心體雖為無量染法所覆。即復具足過恒河沙
數無漏性功德法。為無量淨業所熏故。此等淨性即
[001-0599a]
能攝持熏習之氣。復能依熏顯現諸佛功德之用。即
此恒沙性淨功德。及能持能現二種功能。并所持所
現二種淨用。皆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故名
此心為法身也。」


【答中先明隨染法身。後明隨淨法身中乃具明染
淨二分性元非二。以結前起後也。染法淨法俱名
為法。以俱有功能故俱名為身。以俱為依止故。以
此心性能持能現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染淨二
法。與心不一不異故。能持即業識種子。能現即業
識現行。所持即染法種子。所現即染法現行。種不
是現。現不是種。能不是所。所不是能。故言不一。離
心無種。離心無現。離心無能。離心無所。故言不異。
既法法皆心。故心是法身也。能持持於所持之氣
即是種子。故名子時阿梨耶識。氣者氣類也。能現
現於所現之相即是現行。故名果報阿梨耶識。相
者相狀也。現行亦熏種子。種子亦熏現行。約熏現
義名為種子。約熏種義名為現行。故曰體一用異。
巳上但約隨染明法身也。然阿梨耶中不惟具足
染分。亦復具足淨分。以染淨二性更無別法。染性
即淨性故。但迷時則為業果染事所依。妄成二死。
悟時顯發無漏性功德法。具足淨用耳。淨法種現
互熏。例前可知。】
△五釋如來藏。


「問曰。云何復名此心為如來藏。答曰。有三義。一者能
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所言能藏者
[001-0599b]
復有二種。一者如來果德法身。二者眾生性德。淨心
並能包含染淨二性及染淨二事無所妨礙。故言能
藏名藏。藏體平等名之為如。平等緣起目之為來。此
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
而為無明㲉藏所覆藏故。名為所藏也。藏體無異無
相名之為如。體備染淨二用目之為來。故言所藏名
藏也。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於子。此心亦
爾。體具染淨二性之用故。依染淨二種熏力能生世
間出世間法也。是故經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又
復經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又復經言。諸
佛正徧知海從心想而生也。故染淨平等名之為如。
能生染淨目之為來。故言能生名如來藏也。」


【能藏所藏能生並是藏義。能藏雙約在纏出纏言
之。所藏單約在纏言之。能生直約現前一念言之。
文並易知。】
△六釋法界。


「問曰。云何復名淨心以為法界。答曰。法者法爾故。界
者性別故。以此心體法爾具足一切諸法。故言法界。」


△七釋法性。


「問曰。云何名此淨心以為法性。答曰。法者一切法。性
者體別義。以此淨心有差別之性故。能與諸法作體
也。又性者體實不改義。以一切法皆以此心為體。諸
法之相自有生滅。故名虗妄。此心真實不改不滅。故
名法性也。」


【初一釋約不變隨緣差別性。次一釋約隨緣不變
[001-0599c]
真實性也。】
△三結成。


「其餘實際實相等無量名字不可具釋。上來釋名義
竟。」


【實者真實。際者邊際。心外無法。法唯是心。無邊際
故名為實際。無妄想故名為實相。等者等餘法住
法位及中實理心一實境界等諸名字也。】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