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41 摩訶止觀義例隨釋-宋-處元 (master)



止觀義例隨釋卷第三
永嘉沙門 處元 述


釋十乘立意之餘


「二發心五者。一為解理者仍須願故。二為明發心攝
法徧故。三為欲辨異諸偏小故。四為明中根發方悟
故。五為下八法作行始故。」


【釋曰。一為解理者仍須願故者。此明中根入道之
人也。既於初乘修無所獲。良由未發等法界心上
求下化。是故依於三千妙理無作四諦發四弘誓。
夫度生斷惑下化境也。以悲為體學法成佛上求
境也。以慈為體。慈能與樂。一樂一切樂。三千為樂
體也。悲能拔苦。一苦一切苦。三干為苦體也。是則
苦外無樂。樂外無苦。則名拔性德之苦。與性德之
樂。此苦此樂。苦無苦相樂無樂相。無非實相。今更
示之。下化者。苦集二諦也。苦則十界果報。集則十
界惑業。生死即涅槃。滅諦也。煩惱即菩提。道諦也。
圓實四諦。苦集即道滅。道滅即苦集。則十界百界
因果融處自名為道。當體寂絕自名為滅。故云苦
集即道滅。道滅即苦集。以要言之。只是修觀行者
依此妙境。哽痛自他以成妙觀。故云為解理者仍
須願故。又復應知此發心者。乃定內之所發也。若
[003-0152b]
修觀前不無發心。如五略中發大心是也。所發雖
同。定內定外不無異焉。二為明發心攝法徧故者。
發心既依三千妙境。即是無作四諦在一念中。無
作四諦緣之發心。豎窮三諦。橫周法界。攝法周徧
無越此也。三為欲弁異諸偏小故者。今圓發心緣
無作諦起四弘誓。是故名為真正發心。簡非三教
菩薩.兩教二乘及九非心。皆非真正。故云弁異諸
偏小故。文中弁字傳寫之訛。却作弁者。周朝以皮
為冠故謂之弁。乃去聲呼。辨。別也。乃上聲呼。聲字
俱非。不可不正。下去例爾。四為明中根發方悟故
者。初乘觀法久而不入。為之奈何。由此之故。或方
等師教之。或自識進否。是故依境發菩提心。由發
方悟。功由誓願。五為下八作行始故者。願為行始。
始。本也。本立則行生。故云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
以赴難。是故始於安心。乃至正助。通名填願。次位
下三雖非觀法。由觀力故通名為觀。觀即是行。故
知發心為行始也。】


「三安心五者。一為明有願仍須行故。二為弁中根難
安故。三為示法同隨人異故。四為示凡夫自他安故。
五為示開總出別安故。」


【釋曰。一為有願仍須行故者。有願無行名為狂願。
以行填願願行相副佛道可期。此亦且從一期相
生而說。若前巳入。豈須此邪。二為弁中根難安故
者。夫安心中大略有二。一者總安。二者別安。總安
[003-0152c]
者。唯止與觀。故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
物機多途不可齊一。故隨其所欲逐而安之。以四
悉檀。用止用觀。故有六十四番。譬如一網而有千
目。至獲魚者唯在一目。雖一目得。必假眾目。六十
四番方之可見。三為示法同隨人異故者。法謂三
千妙止妙觀。厥體本同。不可有異。隨人異者謂總
安別安。根性殊故。則有空。有有。有雙亦。有雙非。四
門四悉信行法行。一向相資回轉等殊。故知法只
一念。三千隨事。乍爾有異。若悟入者同異何有。四
為示凡夫自他安故者。凡夫者。凡師也。五品十信
名曰凡師。破無明惑方曰聖師。是知師者難其人
也。今之鄙夫比比。當此任者能無差乎。自他安者。
凡師自行三十二番。凡師教他三十二番。言三十
二者。且如空門有止有觀。各有四悉。則有八番。止
觀一門有八。四門則有三十二番。自行既爾。化他
亦然。則有六十四番安心。故云凡夫自他安也。五
為示開總出別安故者。既以法性妙止妙觀總而
安之。昏散之心彌增暗動。故須開總別別安之。則
是四門四悉自他六十四矣。】


「四破法徧五者。一為弁此門偏用慧故。二隨用一門
橫豎徧故。三為初心者依教門故。四示初心者依無
生故。五三諦圓融破方徧故。此中五意。後之三意別
在今文。前之二意通在初後。」


【釋曰。治眾生病用藥不同。不可以一藥能治眾病。
[003-0153a]
上安心中。以眾生散病多故乃用定法。是用有慧
之定也。若巳悟入者不須餘藥。既不悟入。藥力無
功。故須轉藥以治厥疾。是故此門偏用慧故。慧為
藥者。治昏病也。此乃即是有定之慧適時用與。斯
之謂也。二隨用一門橫豎偏故者。圓四門中隨用
一門。即空有乃至非空非有。如用空門。從假入空。
自空入假。自假入中。此空門中之豎也。此一門中
自有橫論四諦.因緣.六度等法。一門既爾。諸門亦
然。故云隨用一門橫豎徧故。三為初心者依教門
故者。止觀云。然破法須依門。經說門不同。所謂教
門.行門.智門.理門。今止觀但依教門者。教能通至
行智理故。復於教中簡藏等三。正在圓門論破法
徧。應知今用教之一門。即是上文空有等四種門
也。四示初心者依無生故者。此正明止觀部意唯
依無生。故知正修十乘觀法皆無生也。若修不入。
方乃度入餘三門耳。五三諦圓融破方徧故者。以
破徧中有豎有橫及非橫豎。乃是寄次第觀以明
行相。如初空觀論破法徧。若非三觀一心中用。破
則不徧。空觀既然。假中亦爾。是故文中六處示妙。
良在此也。此中五意後之三意別在今文者。意在
破法令徧。巳如上釋。前之二意通在初後者。謂始
從觀於妙境。終至離似法愛。無非用於有定之慧。
及隨用一門橫豎破惑。然此亦且從於一期通途
之說。若上安心既是有慧之定。或巳悟入。豈須更
[003-0153b]
用有定之慧耶。此但從於未悟者之為言耳。】


「五通塞五者。一為示撿挍非一節故。二為示橫豎通
仍塞故。三為示一心仍有塞故。四為示寶渚是為所
通故。五兼消經文過五百故。」


【釋曰。言通塞者凡有二種。一者通途通塞。二者別
途通塞。通途通塞者。一豎中以三惑為塞。三觀為
通。二橫中以苦集無明十二緣生六蔽為塞。道滅
無明十二緣滅六度為通。三橫別通塞者。止觀引
大品云。有菩薩初發心與空相應。又云。有菩薩初
發心遊戲神通。又云。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同
初發心。橫也。分屬三人。別也。論通塞者。望下為通。
望上為塞。思之可見。四一心通塞者。止觀云。若於
一一法一一能一一所皆即空假中。具諦緣度。是
名無通無塞雙照通塞。若於此法微有所著。是名
為塞。塞則不通。言撿挍非一節者。於此四中。一一
皆以四句推撿。即是撿挍。無別撿也。若四通處而
起塞者。必須破塞而存於通。譬如用兵以將破賊。
將若為賊此賊亦破。賊若為將此將亦護。三觀為
將。三惑為賊。將若為賊。只是於通而起塞耳。節節
撿挍方之可知。二為示橫豎通仍塞故者。三觀相
望展轉論之。如空能破有得名為通。假能破空得
名為通。空為假破空又成塞。假雖勝空得名為通。
若望中道亦名為塞。中勝二邊得名為通。隔小故
塞。此約豎論通仍名塞。若橫論三觀通仍塞者。如
[003-0153c]
上文引大品三人發心是同。三觀為別各於當分
為通。不相收為塞。法相淺深。任運自有通塞。況復
於中起苦集無明蔽等。寧非塞邪。三為示一心仍
有塞故者。一心三觀本無通塞。止觀云。若於無塞
無通起苦集無明障蔽者。非但失於神通。亦失馬
步。神通馬步文出大論。此三本喻橫別三觀。神通。
中觀也。馬。假觀也。步。空觀也。一心起著尚失於空。
而況中邪。是則三觀皆失。此是一心別相之塞。此
塞須用四句推撿破塞令通。故云為示一心仍有
塞故。四為示寶渚是所通故者。寶渚之名文出涅
槃。寶所之名文出法華。譬同語異。皆譬證理為渚
為所。證理淺深有分有滿。淺分在於初住。深滿在
於究竟。今文之意且在初住耳。五兼消經文過五
百故者。經文明滅化城趣寶所。須過五百由旬險
難之塞。方達通也。言五百由旬者。有三義焉。一約
果報生死之處。二約生因煩惱之惑。三約觀智。能
過五百生死處者。三界為三百。方便土為四百。實
報土為五百。生因煩惱者。見惑為一百。五下分結
為二百。五上分結為三百。塵沙為四百。無明為五
百。觀智能過者。空觀能過三百。假觀能過四百。中
觀能過五百。應知只是一念。十界百界因果不二。
即空假中。彈指能過五百由旬。無塞可破。無通可
護。即是通塞之正意也。】


「六道品五者。一為示須用道品調故。二為示調停異
[003-0154a]
偏小故。三為示念處是陰境故。四為示道品攝諸行
故。五為示品後必有門故。」


【釋曰。一為須道品調故者。道品有四種。一者相生。
二者當分。三者相攝。四者對位。今明調品唯相生
一。餘三非是調停也。所以須此調停者。上雖破徧
及識通塞。若不調停道品。何能疾與真法相應。是
故三四二五隻七單八調而停之。至三脫門得入
真理。功由調故。若上五乘巳得入者。不須於此。故
云為須道品調故也。二為示調停異偏小故者。止
觀云。諸道諦三十七品。今不具記。但明無作道諦
三十七品。成於一心三觀義故。既云但明無作道
品。異偏小義於茲可見矣。三為示念處是陰境故
者。乃圓陰境者亦即不思議。亦名為陰入。故止觀
念處文中先示一念心起不思議。乃十界陰入不
相妨礙。是重舉第一不思議境為念處境。前總觀
陰既不悟入。是故離總出別而為身.受.心.法四境
而調停之。故知前之五乘并觀於陰。故破徧後例
餘陰入者。乃是預為通塞道品之本也。故知自破
徧後。通塞道品等皆悉具觀五陰故也。故云為示
念處是陰境也。四為示道品攝諸行故者。謂四教
行不出道品。如止觀引大經云。三十七品是涅槃
因非大涅槃因者。乃三十七品攝前三教之行也。
又云無量阿僧祇助菩提法是大涅槃因。此圓教
三十七道品也。又淨名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
[003-0154b]
覺。此道品攝因果也。又若別以四念處攝一切法
者。如云念處是法界攝一切法。此獨以四念處一
法攝一切法也。又以七科互相攝者。如舉念處一
法收餘六科。乃至若舉八正亦收一切。此如相攝
道品通攝四教行故。故云道品攝諸行也。五為示
品後必有門故者。此明三十七品將到無為城。城
有三門。若入此門即得發真。所謂空.無相.無作門
也。亦名三三昧。此實道品功能而致之也。】


「七正助五者。一為示重蔽者必須助故。二為示事度
能治蔽故。三為示助道攝法徧故。四為示正助合行
相故。五為示三教俱是助故。」


【釋曰。正助者。正家之助。故云正助。以前正觀修而
不入。必須助道。如世澣衣以水澣之。垢既不去必
假灰皂以助清水。垢方去焉。言一為重蔽者必須
助故者。蔽謂六蔽。塞六度門。故云蔽也。一恡蔽。蔽
布施度門故。二貪蔽。蔽持戒度門故。三嗔蔽。蔽忍
辱度門故。乃至愚癡蔽。蔽智慧度門故。此六蔽障
人皆有之。但有輕重。今明助道乃治重者也。是故
止觀四句簡之。一者根利無遮。易入清涼池。不須
對治。二者根利有遮。但專三脫門。不須助故。三者
根鈍無遮。但用道品調適轉鈍為利。亦不須治。四
者根鈍遮重。牽破觀心。為此根性故須對治。故云
為重蔽者必須助也。二為示事度能治蔽故者。以
通塞中以蔽為塞以度為通。今明對治故宜用之。
[003-0154c]
以由此六對治便故。是故用之。然此亦且言於對
治。若乃轉治.兼治.具治.第一義治。此亦未論。具如
止觀本文。此伹大略而巳。三為示助道攝法徧故
者。此乃同體之權以為助道。方能徧攝一切諸法。
故止觀本文中。略明攝諸品調伏六根。十力四無
所畏乃至八十隨形好及一切法。今謂若非同體
之權正助合行。助道之外更無一法。豈能攝諸法
徧邪。四為示正助合行相故者。正。三觀也。助。六度
也。合行者。圓實行人了一切法無非法界三千實
相。用度破蔽。蔽即法界。度亦法界。法界無外無二
無別。如此之說乃總而言之也。若別論者。且如布
施破慳蔽者。能施之心。所施之物。能受之人。三處
皆空。無非實相三千妙理。布施既爾。乃至智慧破
癡亦復如是。合行之相大率略爾。五為示三教俱
是助故者。佛出世意本在一圓。施三教權為助圓
實。是故大車譬中。前之六乘乃是車體。及以具度
第七乃是有多僕從。故止觀中明事六度。具列藏
通別教。故知三教皆助道也。法華云。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斯之謂也。若以四教相望展轉為助。
還須圓實以為所助。必不可以圓而助三也。】


「八次位五者。一為示妙位使不濫故。二為示妙位德
難思故。三為示慕果令思齊故。四為增上慢知非聖
故。五為逗眾生宜樂者故。」


【釋曰。位者。行之所階也。道不浪階。隨功所涉。故謂
[003-0155a]
之位。聖人於無為法中而有差別。是故天台於一
代教立四教位。前三教位非今所論。圓妙之位乃
今所辨。言妙位者。不明六即非圓妙位。所言即者
一念即是。免退屈自鄙之過。於此即中。高下甄分
免於叨濫。故謂之六。吾祖妙談盡理盡事。無過此
也。嗟夫世有濫學大乘之者。不覧佛教。不知佛旨。
自謂即心是佛。無修無證。我巳是佛佛與我齊。自
誤誤他。良可悲痛。今明圓妙之位乃不思議之位
也。不分而分乃有六焉。一者理即位。謂一切眾生
依報正報無非實相三千三諦。此但是理。殊未有
修。所謂法身體素。天龍之所忽劣。正斯謂也。或善
知識教。或彼圓頓乘。聞於理性三千三諦。深而解
之。此名字即位也。依而觀之。得入五品。名觀行即
位也。由此觀行進入六根清淨。名相似即位。由此
相似得入初住。名分真即位。分真即長。則涉住.行.
向.地.等覺。俱名分真即位。妙覺一位名究竟即。又
復應知。六即之位位位無外。皆不思議方名妙位。
故云為示妙位使不濫故。若識六即。絲毫不濫矣。
二為示妙位德難思故者。位位功德皆不思議。且
如五品初隨喜品。聞經一句展轉教人。至第五十
置前四十九人。只將第五十而為挍量。經云。若四
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如是等在眾生數
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
眾生與滿閻浮提七寶布施。及七寶宮殿樓閣等
[003-0155b]
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巳。又作是念。然此眾生皆巳
衰老。年過八十。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一時皆得
初二三四果。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
為多否。彌勒答云。甚多。世尊。佛告彌勒。我今分明
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
界一切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不如是第五十人
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
不及其一。嗚呼。初品功德尚猶如此。何況第二品
五品。其功德又如何哉。五品尚爾。十信.十住乃至
妙覺。又豈可挍量耶。故云為示妙位德難思故。三
為示慕果令思齊故者。次位之設高下焉。有因果。
欲令修觀行者勤䇿觀道。希慕聖果。自強不息。是
故云也。四為斥增上慢知非聖故者。示圓修者行
有所尅。各有相狀。如入五品者應須得定獲持。若
入十信應須六根互用。如法華中說。此凡位證相
如此。聖位者初住一發一切發。發一切功德。發一
切智慧。發一切境界。真六根發見聞覺知等。乃百
佛三千大千世界。亦百佛三千大千世界須彌鐵
圍於身中現。二住巳去倍倍增益。如何微有無生
法塵與意作對。及得少禪自謂真聖。豈非增上慢
邪。邇世亦有不曾無生法塵與意作對。而復不曾
獲得少禪。自向人說我巳證得。此非上慢乃大妄
語人。罪結四重。增上慢者其罪猶輕。可不驚乎。五
為逗眾生宜樂故者。大乘小乘經論所出。次位不
[003-0155c]
同有開有合。皆為是機。苟執一途於法成諍。且如
圓位自有開前合後。如三十三天皆服甘露不死
之藥。自有開後合前。如十四夜月。自有前後俱開。
如四十二字。自有前後俱合。如開示悟入。若非被
物。安有如此多少不同。若執一文為是。則三文皆
非。悉檀逗物方為通見。】


「九安忍五者。一為示內外障須安忍故。二為斥鄙夫
擅師位故。三為示行者內外術故。四為示先賢安忍
軌故。五為令䇿進相似位故。」


【釋曰。內外障須安忍故者。內障謂諸煩惱。強賊也。
外障謂名譽利養。輭賊也。此內外障。若不安忍。能
壞觀心。是故示之。二為斥鄙夫擅師位故者。師者
人之模範。深沈大度能忍違順。鎮鎮不動方堪為
師。那得見少善則喜。見少惡則憂。輕毛隨風。非愚
鄙之夫邪。三為示行者內外術故者。術謂法術。有
內外故。內三術者。謂即空假中之三觀。治三惑也。
外三術者。一莫受莫著。治於外障名聞利養眷屬
等故。二縮德露玼。治於外障名譽黏繫等故。三一
舉萬里。治於輭賊。三觀之心必為牽破。五品之位
何由增進。吾祖親證用此教人。豈虗也哉。四為示
先賢安忍軌故者。止觀引南嶽歎曰。一生望入銅
輪。領徒太早。所求不尅。嘗著發願文云。若有國王
大臣等請建講者。擇擇擇擇。高勝垂軌可以鏡焉。
天台指南嶽師為高勝士。四言擇擇者。殷勤垂誡。
[003-0156a]
欲令後學善須決擇。然不唯南嶽垂誡若此。天台
垂終亦有此恨。不早領徒位階十信。嗚呼。吾祖以
領徒為患。今人以領徒為得。何相反之如此耶。五
為令䇿進相似位故者。安忍之位在於五品。果能
有上能安之法。則強輭二賊不能為害。觀道增進
可入六根。故云為令䇿進相似位故。止觀云。修行
至此審自斟酌。若智力彊盛須廣利益。若其不然
且當安忍深修三昧。行成力著為化未晚。六根位
成。一音徧滿。聞者歡喜。自利利他。其功大矣。】


「十離愛五者。一為令離於頂墮位故。二為示大小乘
頂墮別故。三為示似愛非真愛故。四為示功用異偏
小故。五為令䇿進入初住故。」


【釋曰。法愛者。行上九法過內外障。應入初住真證
中道。以由愛味似中道故。不克前進。相似中道與
真中道。如瓜比瓠。如鍮比金。人杭蟲塵難可辨別。
以故生愛不入分真。若離此愛。直入真證。離於頂
墮。言頂墮者。不進不退名為頂。墮則是住。著名為
頂墮。非謂退墮得斯名也。二為示大小乘頂墮別
故者。大小偏圓皆有頂墮。名同位別。不以教簡。若
為分判小乘三藏。阿毗曇云。煖法猶退。五根若立
上忍發真則不論退。此明二位一退二不退。自煖
入頂。瞻望四諦境界分明。多生愛心。應入不入。退
為四重及五逆等。是為藏教頂墮位也。通。乾慧退。
忍位不退。乾慧入忍。應入不入。同藏頂義。故論頂
[003-0156b]
墮。別頂墮位與藏.通殊。頂在十行故無墮義。若於
行.向縱起著心。終無起過造惡之義。故云名同位
別。今論圓人位至十信。若於中道而生愛著。不入
初住而住六根清淨之位。雖定不退墮二乘中。則
以不進名為頂墮。終無起過造惡等也。問。圓十信
人與別十住斷惑位齊。巧拙雖殊。功用無異。圓十
信人無退墮義。故云終無起過造逆等事。別十住
人初住斷見。二住至七住斷思。名位不退。此不退
者。不墮二乘及以惡道。況初住斷見巳不墮惡。如
何身子六心猶退邪。曰。只此一文。今昔講學持論
不同。其一曰。六心者乃是別教六信謂之六心。此
位有退。起過墮惡。今謂若別六信退墮造惡。此乃
修常。安足議論邪。其一曰。此六心者乃是別教十
住。十住位中各有十心。今六心者乃是初住位中
十心未滿。至第六心。故有退者。若十心滿。見惑既
斷豈有退菩提心墮惡道邪。今謂此說亦非。若初
住中十境界心至六退者。亦修常之義。安足論邪。
荊谿釋此。不敢明斷。故云恐是爾前見思俱斷。豈
是初住位中第六心邪。今釋此文。定是別教第六
住位名為六心。以從初住至第六住有退義故。至
第七住方名不退。問。何謂恐是爾前見思俱斷耶。
曰。俱斷之言人多不曉。乃謂不分理事斷惑謂之
俱斷。見惑障理。思惑障事。見思同斷故云俱也。予
謂必無此理。見惑先落。思惑後除。法爾而然。必無
[003-0156c]
二惑同時斷者。縱使大超。一呼善來頓證四果。於
此頓中一念斷結。亦必見惑先落。思惑後去。圓頓
行人三觀圓修三惑圓伏。至入十信亦乃見惑先
落。思惑次除。決無俱斷之理。若爾俱斷之言如何
消耶。曰。於二惑中各有俱義。此言俱者。通總之謂
也。且如見惑。若歷三界上下八諦。次第研窮而斷
之者。此斷精詳。非俱斷也。於思惑中。若歷三界九
地。地地九品。研窮而斷之者。此斷精詳。非俱斷也
應知自有精詳斷者。自有通總斷者。通總斷者既
不精詳。故有退義。其故何耶。夫菩薩有二種。一者
智增菩薩。二者悲增菩薩。智增者先於自行。斷惑
力彊則無退義。悲增者先於化他。利物心強斷惑
力弱。是故至六心時而有退者。亦由拙智力微故
使爾耳。若圓信實斷。無此事也。纂者引菩薩戒疏
法才王子六心猶退云。舊云即十住第六心也。北
釋論師及金剛般若論師等皆云。是十信之六心。
及引文句借別名通之義。乃云方知身子六心猶
退。是別教十信第六信心。請以此文詳菩薩戒疏。
又文句記云。六心退者。準瓔珞意。身子於十住中
第六心退。今問纂者。何不以此文詳菩薩戒疏是
十住第六心退。而却令依借別名通等。今依此文
詳菩薩戒疏。令六心退是十信第六心耶。攻乎異
端心多掘強。雖煩援引。不知文文之所以。豈非狂
妄乎。三為示似愛非真愛故者。真愛無著。似愛有
[003-0157a]
著。夫似愛者。以由從初伏忍入柔順忍。初發似解
功德。不染三法。謂相似智慧功德法身。在當位中
望前五品名為不染。望後初住智慧猶雜。無明愛
取功德猶雜行有之業。法身猶雜名色生死。應離
此愛。故名離於似愛。若過於此。即入初住真三法
中。雖望二住巳上尚有法愛。既巳真證而不染著。
任運流入後諸次位。故云為示似愛非真愛也。四
為示功用異偏小故者。圓頓似人三觀力著。得入
分真。故此功用異偏小者。不言可知也。五為䇿進
入初住故者。於信位中若起法愛則名頂墮。墮則
不進。故今鞭䇿似位三觀。令入初住。其功大矣。】


「此一一五。並以初文而為正意。下四並是文中兼具。
若預了此五。則對文可識。」


【釋曰。此當第二結十例五。意有兼有正。在文可見。
不復記也。二出今所立異於諸家二。初敘意分科。
二釋有二。初總釋。二別釋二。初立意。二正別釋。】


「次明所立異於諸家及今學者讀文昧旨。不知所立
唯順圓融。若不了之修習無分。於中又二。先總。次別。」


【釋曰。此當初文敘意分科。云今所立異諸家者。天
台大師建立佛乘修證行門。依經則有四種三昧.
事理二觀.十種境界以為所觀。十乘觀法以為能
觀。永異諸家暗禪證枯木為眾體心踏心及梁陳
之世行禪法者。別傳云。他處禪堂人夢黃衣滿路。
表邪道也。天台禪眾人夢駕乘白象。表正行也。異
[003-0157b]
於諸家故可驗也。又復應知。今此止觀十乘觀法.
四種三昧。尅當常坐三昧。事理二觀專在理觀。泛
泛之徒學無根柢。紊亂多矣。知之言及。今學者讀
文昧旨者。此指僻解清涼觀師也。從荊谿學。錯解
宗乘。故今斥之。讀文昧旨不知所立唯順圓融。謂
此止觀為漸圓觀。如斯之人。於此圓乘修習無分。
寄彼僻解以誡今人。是故立此永異諸家及斥僻
解。以救茲弊。】


「所言總者略列十條。一須知乘體無發無到。二須知
乘體通因通果。三須知圓乘具於十法。四須知大車
唯喻十法。五須知諸法皆具十乘。六須知諸教門門
具十。七須知開顯唯妙十法。八須知簡體與具度別。
九須知觀心立十法義。十須知白牛異黑牛故。」


【釋曰。此當第二正釋二中初總釋也。總列十條冠
下別釋。則使下十一一皆具此十故也。一須知乘
體無發無到者。乘體即三千實相也。此三千體。有
佛不增。無佛不減。眾生失之不為下。諸佛得之不
為高。法界絕待。有何能發及所到耶。夫言發者。寄
修門說名字即人依解起行。故謂之發。從此起修
乃至分真。皆名發也。以性奪修諸行無作。故一一
位無非三千實相。何發之有。故云無發。妙覺究竟
名之為到。亦可初住等分名為到。此到無到。無非
三千。何到之有。故云無到。故知約六則有發有到。
約即則無發無到。六而常即無發無到。即而常六
[003-0157c]
有發有到。今為示體故云無發無到。妙玄文中。圓
教以真性軌而為乘體。故引大品云。是乘不動不
出。又云真性不動不出非運非不運。觀照資成能
動能出則名為運。故知運即非運.非不運.非運非
不運。即運全波是水。全水是波。方之可曉矣。二須
知乘體通因通果者。乘體既是三千。是則始從名
字終至等覺。並以三千而為觀法。此乃乘體通因
也。三千果成咸稱常樂。此乃乘體通果也。是則因
是非因非果之因。果是非因非果之果。普賢觀云。
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因既諸法實相。因能尅果。果
豈非耶。三須知圓乘具於十法者。圓乘即三千實
相也。三千實相即三大乘也。三千即中。理乘也。即
不思議境。三千即空。隨乘也。即發心乃至道品。三
千即假。得乘也。即對治助開。後之三乘但是乘之
所歷。顯前七乘之功用耳。此一即三。此三即一。故
云圓乘具於十法。又亦可十法一一皆具十乘。故
云圓乘具於十法。四須知大車唯喻十法者。此乃
荊谿達天台之深旨。窮佛化之本源。法華會上。上
根既利。直聞開顯三千實相不思議境。即得入道。
則十乘備矣。中根智鈍須聞再說。故舉大車曉訓
十乘。故云其車高廣以譬不思議境。幰蓋以譬發
心。乃至白牛道品儐從對治等巳見上文故不繁引。故知大
車唯譬法說十乘觀法。是故天台於十境之下皆
設十乘。十乘之後皆引大車。譬法相顯。理無二途。
[003-0158a]
故云大車唯喻十法也。五者須知諸法皆具十乘
者。諸法之言包羅眾矣。一者十境一一皆具十法。
二者色心十二入十八界皆具十法。三者眾生諸
佛及以我心依報正報皆具十法。四者物機無量
車體無窮。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具斯眾義。故云須
知諸法皆具十乘也。六須知諸教門門具十者。此
乃通指法華巳前顯.密.不定。不出藏.通.別.圓四教。
於此四中各有四門。門門各有十乘觀法。十乘名
同。為體各異。思之可見。七須知開顯唯妙十法者。
指今摩訶止觀十乘觀法。唯依法華開權顯實三
千實相而為觀體。更無別途。如何荊谿門人清涼
觀師。謂此圓妙為漸圓耶。八須知簡體與具度別
者。高廣大車。不思議境妙觀之正體也。此體乃是
所依之體。下九望此乃是具度當體之體。故此乘
體非因非果。昔光宅師乃以佛果究竟盡.無生二
智為體。不知佛果自屬於宗。非乘體也。莊嚴師云。
因總萬法以為乘體。此師亦誤以宗為體。須知行
始為因。行終為果。因非乘體也。今家正以諸法實
相以為車體。其餘莊嚴皆具度耳。是故正簡出體
云。三軌成乘。不縱不橫。不即不離。須揀觀照資成。
唯取真性以為乘體。餘諸三法準此例之。故知車
體與具度異。九須知觀心立十法義者。觀法非十。
為對三根故有十也。次位下三雖非觀法。並由觀
力相從名觀。故名十法約生起說。附文次第以對
[003-0158b]
三根。若一乘得入無非具十。以十全故方始入道。
故云若無十法名壞驢車。斯之謂也。十須知白牛
異黑牛故者。此語密斥慈恩師也。以慈恩師謂大
白牛只是三車之中第三牛車耳。是故凡言菩薩
便是大乘。今謂不以四教判菩薩位。寧知偏小菩
薩空假二智全是無明黑染之法。由不知故。乃謂
法華開顯只開二乘不開菩薩。廣如文句記總別
駁之。不能具引。此總十中一一皆言須知者。荊谿
尊者深誡學止觀者。先須知此總十條義。以總冠
下別文。上下相成。可解可修矣。】


「所言別者。於一一法各具四意。縱有一兩似前附文。
為欲辨異他所立故。」


【釋曰。此當第二正釋二。初立意。二正釋。初文者。前
文總十不分十乘。實通於十。故云通也。今言別者。
於十乘中一一具於四釋。故言別也。於十四中縱
有一兩似上附文者。為欲辨異他師所立。是故爾
耳。且非繁詞稠沓之過。】


「妙境四者。一於無情境立佛乘故。若無佛乘。佛法身
體為徧不徧。亦不應云佛法身體同於無情及以不
同。是故應云。法名不覺。佛名為覺。佛即是法。法即是
眾。豈可條然。」


【釋曰。小乘教中分情無情。以器世間牆壁瓦石謂
為無情。以正報五陰抱血氣者為眾生世間名為
有情。小乘權說不談理本。是故分於情無情別。若
[003-0158c]
頓教實說色心依正二俱隨緣並皆不變。豈有情
與無情之為二耶。故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今言
於無情境立佛乘者。乃破昔計。約對治說。故言於
無情境而立佛乘。昔計者。以自古諸師不知涅槃
部中有權有實赴權機說。暫立三有以斥三非。執
為實說。便謂牆壁瓦石永無佛性。而不見於一切
世間無非虗空。對於虗空實說之文。天台大師得
法華開權顯實之意。解經諸法實相。乃云諸法必
十界。實相必含三諦。是則十界界界十界。界界一
一復具十如。乃成百界千如。復約三種世間乃成
三千實相。三千一一而復三千。其猶帝網依正重
重無盡。不可思議。不分而分。生.陰二千屬正。國土
一千屬依。且以依報謂之無情。依正既居一心。一
心豈分能所。為破昔計約對治說。故云於無情境
立佛乘也。是則十界依正一色一香乃至一極微
色。無非三千。具足全分。是故止觀始終十乘。用此
三千而為觀法。金錍用此以破藏師。故今摩訶止
觀為著外重者。故令觀於內心具三千法。一切無
非內心三千。若上界眾生多著內心。故令觀於外
色。內既趣外。一切無非外色三千。三千無內外。約
人觀之則有內外。故知修內觀者亦是於無情境
而立佛乘。修外觀者亦是於無情境而立佛乘。佛
乘者何。三千實相也。今文特云於無情境立佛乘
者。只由古人不知三千而為觀體。而謂無情永無
[003-0159a]
佛性。是故特有此謂也。應知金錍而談無情有佛
性者。正破藏師割一真如而為兩派。彼云。真如隨
緣。在有情邊名為佛性。在無情邊名為法性。法名
不覺。佛名為覺。故謂有情有佛性。故而能修行至
於成佛。無情無知無覺。不能修行不能成佛。此正
所謂情想分別心慮不亡。故為荊谿之所破也。故
知金錍之意。正彰色具三千。纂者淺學。不達祖師
之意。唯見文中云。只是一一有情性徧心徧。而謂
無情有佛性者。約有情佛性徧於無情。是故得云
無情有性。如此之說。情想不亡。非圓實旨。故今問
云。苟如汝之所說。只有有心性而為能徧於無情。
不見無情佛性徧於有情。正是一偏之見。且法法
各具。法法互具。如何解耶。色香中道豈待眾生佛
性往而徧之方始徧耶。謬哉。若爾。金錍之文。一一
有情性徧心徧。如何消耶。曰。此乃荊谿尊者對執
迷者作此指示。令知無情具有佛性。故云一一有
情性徧心徧。既知此巳。物我一如。誰情無情。無非
佛性。故知此是破昔計故約對治說。豈可偏執此
文妨於唯心之教互具互趣之文耶。一塵報色。一
念凡心。無不具足。又如何解耶。嗚呼。纂者心不根
道。學非明師。閉眼穿鑿。知解既錯巳張不卸。故使
教門大綱悉皆顛亂。雖多撰述一無可取。用撰述
為。言若無佛乘佛法身體為徧不徧者。此以三千
即中法身理體而質古人。何故作此質耶。以由古
[003-0159b]
人亦許法身體徧故也。若許徧者。豈非無情即是
佛乘三千佛性耶。亦不應云同於無情者。同則有
能有所。非法身也。同尚不可。豈可得云異無情耶。
此乃遮情之說也。恐學佛者謂法身體徧於無情
及以不徧。是故須知。一切諸法本是法身。豈有無
情名之與實邪。對執迷者作此指示。事不得巳也。
是故金錍云。不覺寱云無情有性。以大教中無無
情名。為對迷故作此點示。云無情有其猶寱語。然
如此說者。且以即三而一之法身以質古人。涅槃
經中三因既皆名為佛性。不獨緣.了名為佛性。法
身若徧即佛性徧。如何乃謂法身但名法性不名
佛性耶。況法身處二身常在。故下即云。法名不覺。
佛名為覺。佛即是法。法即是眾。舉一即三舉三即
一。如何執云法身徧於無情。但名法性不名佛性。
豈三身條然邪。應知不思議境三千觀法即是十
界百界。依正不二同居一念。而為能觀情與無情
同一佛乘為。斥古人云無情無者。故此示之。令知
絕待。唯一三千實相法界而為同觀耳。】


「二眾生性德具三因故。若無三因則緣.了始有。始有
無常。如何無常而立常果。大經破外。用別教意。非此
所論。」


【釋曰。此質古人但謂正因法身體徧情無情。在無
情邊但名法性不名佛性。是故今以理性具三而
反質之。若一切法獨有正因性者。是則緣.了由修
[003-0159c]
始有。以始有故非常住法。如何無常之因能立常
住果邪。應知正因若徧即佛性徧。何謂草木瓦石
無佛性耶。況此正因乃是即三而一之正因。體圓
妙故。是故當知。若性若修三因皆徧。故金碑云。一
切眾生本有三道。三理元徧。達性成修。修三亦徧。
如何但謂正因性徧。緣.了二修而不徧邪。纂者於
初文中廣引諸文曲成巳見。無情佛性約有情說。
其如文意天地相懸。徒費言詞終無其理。何益於
巳他邪。言大經破外用別教意非此所論者。經第
三十五陳如品中。有外道闍提首那至佛所難佛
云。因無常故。果亦無常。佛反質答云。汝因是常而
果無常。何妨我因無常而果是常邪。此乃別教教
權證實也。因無常者。地前次第三觀也。果常者證
道實故。故果常也。不可以破外道之權文。便謂緣.
了無常也。故應了知性徧修徧。三因皆常。方為實
說。】


「三依正二報在一念故。他人咸知一切唯識。不知身
土居乎一心。故知心體即常寂光。寂光諸土無二無
別。遮那之身與土相稱。法與報應一體無差。」


【釋曰。三千妙境依正不二一念即是。故云在一念。
故文雖云在。實無能在及以所在。故云一念即三
千。三千即一念。非相含而然。非相生而然。如物之
八相。水之八德。雖生.陰二千屬正。國土一千屬依。
既法法互具法法互趣。豈有國土世間牆壁瓦石
[003-0160a]
無佛性耶。言他人咸知一切唯識者。此乃由有唯
識論故。致使古今諸師皆知一切無非一識。言唯
識者。唯乃遮外之言。故云唯遮外境。識乃顯自之
語。故云識表自心。既知一切唯識而不知身土居
乎一心。豈非徒云唯一識也。故即示云。心體即常
寂光。寂光諸土無二無別。此乃且以依報自論不
二也。心即無明之心。體不可思議也。心體妙故即
常寂光。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此土體也。
體即用故。故有實報.方便.同居三土之殊。用即體
故。一一無非常寂光土。又復應知。雖分體用實匪
異途。以圓體用。體即體用之體。用即體用之用。此
亦一往謂之依報。其實依正巳不二也。言遮那之
身與土相稱。法與報應一體無差者。此約身土相
即也。遮那即法身也。與寂光土無二無別。古人云。
法身體徧。但名法性不名佛性。而不知法身正因
即是佛性。此迷名也。況法身處二身常在。豈獨法
邪。是故三身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四土亦乃即一
而四。即四而一。身土無偏。無非法界三千妙境。身
土不二在一念矣。然亦且順止觀觀心云在一念。
若從宜觀外色者說。亦可云依正二報同在一色
一香一味等也。】


「四佛本不斷性惡法故。性惡若斷。普現色身從何而
立。但使分得常住法身。不動而動徧應身土。具如觀
音玄文及第五記。」
[003-0160b]


【釋曰。由性惡故。方具三千成乎一念不思議境。此
境若立十法皆成。言性惡者。惡即性故。惡不可改
故名性惡。惡若可改。惡若可斷。則界如漸減。乃至
成佛唯一佛界。豈有三千成乘自因至果耶。言性
惡若斷普現色身從何而立者。意云。乃成無本之
應。無本之應。本無今有。是無常法。則成作意神通。
非如大鑑臨物不謀而化也。故天台妙談解行所
以抗折百家者。以由三千性惡法門故也。荊谿云。
忽都未聞性惡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是故須
聞性惡方是圓修。自古人師唯以本淨真如而為
理體。則同吾宗別教但中解行。緣理斷九非最上
乘。非圓極行也。又復應知。天台謂之性惡。南嶽謂
之性染。其說雖異理趣無殊。不異而異惡局染通。
染則十界三千俱染。故云三千在理同名無明。此
染通也。惡局者。次第相望互為善惡。四趣為惡。人
天為善。六道為惡。二乘為善。二乘為惡。菩薩為善。
九界併惡。佛界為善。如此辨惡。惡之際也。如此辨
善。善之極也。然應了知。猶是修善修惡可思議境。
若乃九界即佛界。無惡可斷。佛界即九界。無善可
顯。法法圓具方成三千實相妙境。所以偏語性惡
不言性善者。恐濫別故。是故性惡體即三千。決不
可斷。若其斷者。果上大用歷九界時則無本矣。問。
性惡以何為體耶。曰。有人云。以性具九界為體。予
曰。不然。必以三千非善非惡之惡而為其體。方識
[003-0160c]
天台談性惡意。言但使分得常住法身不動而動
徧應身土者。分得法身。初住巳去。且一品無明既
破。一分法性現前。故能百佛世界分身作佛普化
一切。不動者。不動本住法性也。而動者隨機利見
無方用也。身則十界之身。土則淨穢諸土。功由性
惡而成就也。言具如觀音玄文及第五記者。即今
現行第八記也。彼云。若見觀音玄文意者。則事理
凡聖自他始終修性等意一切可見。彼玄料簡云。
如來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點此一意。眾滯自
消。性善者。依緣因本有也。緣因若其本有。了因豈
本無耶。然應了知。別教性德亦具緣.了。乃是但中
法身德耳。但中之理其體照明。了因般若德也。但
中之理本來清淨。緣因解脫德也。雖有二德橫在
佛界。必待別修緣.了嚴本法身。圓緣了者。即以九
界之惑而為了因。九界之業而為緣因。體了.修惡
即性惡。故為解為行。故云須聞性惡方是圓修。即
是了性為行。三千實相為觀法也。彼文料簡。文義
甚廣。不能備引。可以意了。纂者至此。只欲掩人之
長。反揚巳短。廣破法智云。四明但知性具之惡。普
現色身相相宛然。不曉具惡之性普現之本。空中
理體亡泯寂絕。致使所談一念三千即空假中三
身四土。皆是有相上全彼文。此乃纂者不達全修在性。
致茲妄謂。若乃理本唯具惡性不具相者。是則木
中唯具火性而無焚燎之相耶。且焚燎時自何而
[003-0161a]
有耶。又如鏡體不可但有現像之性而不具於現
像之相。應知性惡具性具相。普現色身全理而起。
方免本無今有之過。豈可空中寂絕泯然。無物而
為普現之本耶。荊谿云。若本無因。熏亦徒設。斯之
謂也。三身四土皆是有相者。此由岳師誤以法身
寂光為寂絕理。泯然無相。是故法智為救此義。故
云諸文之中言法身無相者。乃是巳盡染礙之相。
非如太虗空無一物。亦豈謂法身寂光決有相狀。
此乃一時救弊之說。故大論云。為著空眾生說法
身有相。為著有眾生說法身無相。至論法身者。非
有相非無相。離四句不離四句。不可思議。豈以有
相無相而定言耶。法身.寂光既爾。二身三土豈唯
有相耶。故應了知。二身三土事也。事即理故一切
無相。理即事故一切有相。論其體性一切無非雙
非雙照。平等不可思議。豈可定以無相有相而名
之耶。亦如三千。又豈可定以三諦中一假攝耶。應
知三千實相。相相叵得故空。相相不混故假。相相
不偏故中。如何固執空中之理無三千耶。纂者後
時又見諸文皆云三千即空假中。自知巳非。乃轉
計云。空中之理具足三千妙假。故今問之。若是妙
假。何須空以泯之。中以非之。豈非自語相違乎。岳
師巳壞之義。纂者拾之為巳所得。何其謬也如此。】


「二發心四者。一發心先思所託之境。如十種發心各
四解不同。乃至當分跨節不同。」
[003-0161b]


【釋曰。先思所託之境者。謂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境
也。今修止觀行人。正在圓頓無作境耳。如十種發
心各四解不同者。此指第一卷五略中發大心文
也。彼云。發心凡有十種。一推理。二覩佛相好。三見
神通。乃至第十見他受苦。於茲十中且推理發心
者。如推生滅四諦之理發菩提心。乃至推無作四
諦之理發菩提心。覩佛相好亦依四教解佛相好
發菩提心。乃至第十見他受苦亦依四教見苦發
心等。言乃至當分跨節不同者。在當分則相待止
觀義成。語跨節則絕待止觀義成。釋籤云。當分乃
成今經相待。跨節乃成今經開權。又云。當分通於
一代。於今便成相待。跨節唯在今經。佛意非適今
也。故發心文中雖具四教。當分於今。乃成以相待
而顯絕待耳。】


「二念念具足四弘誓故。以總冠別。一一行願從茲而
立。故知無作四諦只一念心。為依此境徧於多念。」


【釋曰。念念具足四弘誓者。只一念心具足三千即
無作四弘也。恐人未了故細示之。何者。見一念心
具十界不思議。將此分別四諦。令義可見。如一念
中具九界法。即苦集也。具佛界法。即道滅也。九界
即佛界。苦集無作也。佛界即九界。道滅無作也。是
則一念三千。念念具足四弘誓願。以總冠別者。一
念四弘。總也。以由四弘是總願故。總亦通也。一切
菩薩莫不皆發此四弘誓。故云通也。冠別者。一切
[003-0161c]
行願別也。如彌陀因中四十八願。大悲十願。藥師
經中十二上願。梵網十大願。華嚴經中隨事發願
等。皆別願也。故此別願一一皆從總願流出。故云
從茲而立。故知只一念圓心是無作四諦之境。為
依此境徧於多念。多念無非無作行也。】


「三於一念心以弁能所。以此能所悲巳悲他。他一念
心生佛理等。是故菩薩依斯起誓。」


【釋曰。於一念心以弁能所者。只一念心三千具足。
是所觀境。是能觀觀。故云能所。用此能所悲自悲
他。我心三千均生均佛。平等法界理既未顯。此悲
巳也。九界眾生一念三千。等佛等生平等之理。全
體而迷。此悲他也。哽痛自他䇿進觀道。豈不由起
無作誓乎。】


「四圓發仍須徧立徧破。離能著巳方契所依。」


【釋曰。夫圓發者。無發無不發。而發而不發。名為圓
發。大率只是依乎三千中道妙境發菩提心。故名
徧破。何者。謂緣三千實相之理。一發一切發。名徧
立也。誓體虗融。心無依倚。無發可得。名為徧破。只
此發心。離有四句。離無四句。名為離著。離此著巳。
方契妙境一念三千之所依也。】


「三安心四者。一圓頓止觀據行仍開六十四番。不立
多番逗會不足。」


【釋曰。一念三千以為圓頓止觀之體。赴機之異故
有六十四番之多。何者。信行根性宜止宜觀則各
[003-0162a]
有世界等四。故有八番也。法行根性宜止宜觀亦
有八番。則成一十六番。信行轉為法行而有八番。
法行轉為信行亦有八番。足前則成三十二番。化
他既有三十二番。自行亦有三十二番。乃成六十
四番之止觀也。此且論於一向根性六十四也。若
更論於信.法相資。亦六十四。何者。信行資法行八
番。法行資信行八番。信行資法行轉為信行八番。
法行資信行轉為法行亦有八番。成三十二。自行
既有三十二。化他亦三十二。成六十四。二六十四
成一百二十八。又約次第三止觀各一百二十八。
則成三百八十四。又有一心止觀六十四番。則成
五百一十二番。為逗機緣不同。故設多番止觀。其
文雖繁。對病施藥實不繁也。】


「二一念止觀須了能所。定慧諦境諸行宛然。所以離
總出別。別皆有總。雖異而同。雖同而異。」


【釋曰。一念三千即是法性。法性寂然名之為止。寂
而常照名之為觀。須以止為能寂。觀為能照。法性
三千而為所寂及以所照。故云須了能所。言定慧
諦境者。重顯能所也。定慧只是止觀因名止觀果
名。定慧以止繫諦成而名定。以觀照境成而名慧。
故云繫緣法界一念法界。斯之謂也。諸行宛然者。
此顯離總出別也。故安心中有總有別。總乃但以
法性寂照而為能安。法性諦境以為所安。利根只
此即可入道。中根多品夙習既殊。是故信行法行
[003-0162b]
一向回轉則有六十四番等。故知離開雖異。而於
法性妙止妙觀未嘗異也。總安雖同。而於六十四
番未嘗闕也。故云雖異而同雖同而異也。觀師不
達隨機之宜。輒謂漸觀。豈識天台之妙意耶。】


「三寂照相即初心可修。他以用權在於極果。初後不
二。其教徒施。」


【釋曰。三千實相非寂非照而寂而照。不可思議。名
為相即。對病設藥故有寂照止觀之殊。應知宜用
止者。乃是止觀不二之止。以治散病。宜用觀者。乃
是止觀不二之觀。以治昏病。如此方識寂照相即。
初心行人修之有分。他以用權在於極果。而昧於
菩薩先人後巳。豈得至果方用權耶。用權者化他
也。初後不二其教徒施者。意云。圓人初後不二。照
理不妨於化他。化他不妨於照理。若乃專待至果
用者。初後不二之教徒然設也。作此說者。意在開
下凡師化導也。】


「四凡師為他仍須問彼。同設一位未見益方。縱轉弄
好異尚新而巳。隨順巳見何關適他。受者非機。語見
增長。所以同宗枝派乖各。理觀既薄矛盾遂滋。今家
辨師先分凡聖。六根淨位尚曰凡流。五品弟子理非
真應。問他設教依病立方。四悉便宜。二行互益。何須
固執終朝守株。」


【釋曰。師有二種。一曰凡師。二曰聖師。凡指五品六
根。聖指初住巳去。今文意在凡師。設止觀化。凡師
[003-0162c]
非聖。法眼未開。不知人根。故須問彼。汝於定慧為
志何等。言同設一位者。乃槩視根性也。若也不分
信法相資迴轉止觀四悉安心之相。但以一法以
逗眾機。故言設一位終無利益。言縱轉弄好異尚
新而巳者。此斥世間人師。汝既法眼未開。不知根
性。而又不問於他定慧之中志於何等。化既無益。
徒勞轉變言辭好異綺飾尚新而巳。如此乃是隨
順巳見何關適他。此斥能授師也。受者非機語見
增長者。藥不應病反增他疾。故令受者增長語見。
止觀云。譬如養生或飲或食。又如治病或丸或散。
飲以譬止。食以譬觀。丸以譬止。散以譬觀。別化他
宜適時而用。豈專守一耶。言所以同宗枝派乖各
者。輔行釋常坐三昧云。昔信禪師元用文殊說問
二般若經以為心要。後人承用情見不同。理觀既
薄矛盾遂滋。此顯同宗一經。情見既異。分枝別派
自相違反。故云矛盾滋甚。言矛盾者。昔宋國有人
家賣矛盾。有人買矛則曰。此矛甚利所剌皆陷。有
人買盾則曰。此盾甚堅無能陷者。買者曰。用子之
矛。刺子之盾。如之何。因而絕對。此斥自語相違也。
今家弁師先分凡聖。六根清淨尚曰凡流。五品外
凡弟子知非真應。五品曰凡。五住全在。六根比住。
雖曰內凡巳破見思及塵沙惑。若比藏佛此巳過
勝。故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
而云凡師者。在圓位中自比挍耳。言問他設教依
[003-0163a]
病立方者。如輔行云。汝於定慧為志何等。此問他
也。既答所志。依病立方。方。法也。夫有散病者立以
止方。有昏病者立以觀方。於茲止觀更須審諦信
行法行一向回轉。方成止觀四悉之益。如此方是
凡師用事。如何古人專以一法而化他耶。專守一
法為指何人耶。故止觀云。一種禪師。不許作觀唯
專用止。引偈云。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息思即
是道。有思終不覩。又一種禪師。不許作止唯專於
觀。引偈云。止止徒自止。昏闇無所以。止止即是道。
觀觀得會理。此正所謂同設一位唯設一法而化
羣機。安能稱會於多機耶。守株待兔。非斯人乎。】


「四破徧四者。一初無生心橫豎雖徧。復須後位六即
豎窮。若橫若豎無不即理。橫門一一無不具豎及非
橫豎。」


【釋曰。破法徧中大略有三。一豎。二橫。三非橫豎。即
不二也。今文初明豎破法徧。圓無生門初獲無生
法忍。故云初無生心也。所言豎者。文寄次第。先空
次假後中。文雖次第理實圓融。理雖圓融猶居初
住。故云橫豎雖徧。雖之一字含縱奪也。初住雖徧
而於二住以去猶未徧也。復須後位六即豎窮。然
若從此去。只應但用分真究竟。而云六即者。乃是
兼舉前四及以後二一一皆悉理同故即。事異故
六。言若橫若豎無不即理者。此語證初住巳歷後
諸位。或用豎觀。或用橫觀。一一無不橫豎不二。故
[003-0163b]
云即理。豎門既爾。橫門之中一一無不具豎及非
橫豎。若曉六處示妙之意。對此釋然。無復疑也。】


「二須知他門。他門理等。」


【釋曰。無生為自。餘門為他。自他雖四理無異途。何
者。初無生門豎破徧中既具橫豎及非橫豎。其餘
三門理觀亦等。言三門者。謂生.亦生亦無生.非生
非無生。由根有四故門有四。用觀契理何嘗有殊。
故云他門理等也。】


「三度入他門諸法無差。若用一門。諸門融入。況涅槃
釋義。佛藏示相。楞伽釋成。地持對教。咸隨法相度入
諸門。又以一念心該冠兩門。高廣大車不動而運。」


【釋曰。上第二科以無生門望餘三門。門門理等。乃
成於橫。今文度入他門諸法無差。乃成豎義。何者。
修止觀人於無生門託陰入境修十乘觀。研窮至
理久而無益。故須轉變度入他門。或入生門。或入
雙亦。或入雙非。所轉入處皆須十境十乘。但是以
前境觀轉變而用。故云度入。若用一門諸門融入
者。此明隨用一門也。如用無生一門乃一門也。一
空一切空。生亦空。雙亦亦空。雙非亦空。一切皆無
生也。若用生門乃一門也。一有一切有。空亦有。雙
亦亦有。雙非亦有。乃至雙非門亦然。故云若用一
門融入。況涅槃釋義者。經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
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經先問
起曰。何故不可說。經自釋曰。生生即不生故。既即
[003-0163c]
不生。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生生既具四句。
乃至不生不生亦具四句。今文是用無生一門則
諸門融入。無生一門既爾。度入諸門一一皆然。故
云涅槃釋義也。佛藏示相者。經云。劫火起時。菩薩
一唾火滅。一吹世界即成。非先滅後成。只一唾中
即滅即成。今無生門破徧亦爾。即破徧即立徧。破
立同時不須二念。無生門既爾。生門乃至非生非
不生門亦然。示相義昭然可見。楞伽釋成者。經云。
我從成道夜。終至涅槃夜。不曾說一字。以由如理
而說。說即無說。乃是釋成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也。
地持對教者。論有四種成熟。謂聲聞種性.緣覺種
性.菩薩種性.佛種性。聲聞藏也。緣覺通也。菩薩別
也。佛圓也。若約當分。別有四教。故云對教。若論相
即。一一皆四。無不融通。皆與諸門融入義同。咸隨
法相度入諸門者。指上諸文始於涅槃四句。終至
地持四句。一一皆悉度入諸門融通無礙。與無生
門等無有異。又以一念心該冠兩門者。即第三非
橫非豎一心止觀也。輔行云。不二門中具攝諸橫
名為橫周。無不圓極名為豎深。一門既爾。度入諸
門無不皆然。引大車譬者。以證諸門止觀無不豎
窮三諦故高。橫周法界故廣。既以三千而為觀法。
則不動而動。階位宛然。不運而運。運至寶所矣。】


「四入住應徧方名假徧及以真徧。爾前雖觀圓融三
諦。伹是自行觀行相似。約位仍在若俗若真。是故雖
[003-0164a]
圓未名破徧。住後尚須節節離愛。方能令淨餘位無
明。」


【釋曰。入住應徧者。由真證得中道理本。故能一念
普現色身百佛世界。隨機利見。名為假徧。言及以
真徧者。由內證真俗假方徧。真徧故假徧。假徧故
真徧。理極事徧斯之謂也。若不二門云。自行唯在
空中化他三千赴物者。乃是合三諦而為自他也。
俗諦化他也。今文亦是合三之為二諦也。雖分二
諦。厥體無殊。應知只一法性點示為三為二。從照
體邊則三千之理泯然無相。尚無無相豈存有相。
從化他邊則三千因果相相宛然絲毫不濫。自行
即化他。化他即自行。二法雙流非前非後。真俗不
二說非行時。於茲見矣。纂者不達祖師之意。確謂
空中蕩然無相。俗諦之體定有三千。嗚呼。斯人非
但不識空中。亦乃不識俗諦。濫學吾教。於道何益
耶。登圓初住真徧俗徧。既其若此。二住巳去真假
益明。因可知矣。爾前雖觀圓融三諦等者。却以登
住反顯住前未證真時。但是自行進修觀行。及以
相似雖有五品真假之徧。六根真假之徧。當分自
論。非真徧也。是故約位若俗若真。初信斷見。二信
至七斷三界思。真也。八九十信斷除塵沙。俗也。此
真此俗若望登住皆名為俗。初住真俗同名為真。
是故住前三觀雖圓。未名破徧。言住後尚須節節
離愛方能令淨餘位無明者。此明入住之後而於
[003-0164b]
住住及諸位之前修真十乘。真十乘中第十離愛
故云離愛。非是爾前離似法愛名離愛也。】


「五通塞四者。一三止三觀在一心中。仍了開權諸法
無外。節節撿挍能著之心。無撿無著方乃名通。」


【釋曰。通塞有二。一者通途。則三觀為通。三惑為塞。
二者別途。即是於通而起於塞。譬如用將將反為
賊。故此通塞只在一念。仍了開權通外無塞塞外
無通。三千絕待。故云諸法無外。節節者。豎論通塞。
橫論通塞。不二通塞。節節撿挍。乃至無觀為通。無
著為塞。方名一念止觀通也。】


「二一心止觀仍須善達通中之塞。塞中苦集無明蔽
等無非法界。成於無作諦緣度也。」


【釋曰。一心止觀乃是非塞非通之通也。若乃修觀
行人味著此通。通還成塞。故云通中之塞也。此塞
若起。即是苦集無明蔽也。應了此塞一一當體無
非法界。即諦緣度。苦集即道滅。苦集無作也。道滅
即苦集。道滅無作也。故知若了一念三千。無作四
諦煥然可見。四諦既爾。無作緣度準此可知矣。】


「三初心寶渚六即甄分。故得毫善皆成佛因。」


【釋曰。止觀明一心通塞竟。即結判云。是為初心過
五百由旬。應明六即。故知圓人初心一解三千實
相法界無外。即便超過三乘權學七方便上。與佛
如來無二無別。故云初心一步巳涉長途。然解雖
若此。行位未階。不以六即甄之。恐生叨濫。是則理
[003-0164c]
即能過五百名字圓解。能過五百觀行相似。乃至
究竟皆過五百。故知能過之智即是三觀。所過五
百無非三惑。以此分之。不使凡夫望崖無分。不使
暗禪謂巳均佛。六即分位功莫大焉。故得毫善皆
成佛因者。善無大小。體皆法界。由凡情故自分大
小。法華開顯一毫之善尚是佛因。況積大善宜如
何耶。過去佛章低頭舉手咸巳成佛。六即甄之亦
可見矣。】


「四須了能破轉為所破。謂賊為將。此喻可知。若不爾
者。不見說觀。然成或過乃成菩薩旃陀羅也。」


【釋曰。能破轉為所破者。正是於通而起於塞。為害
慧命故名為賊。賊者。老子云。天下之大害也。若其
不了。則認為將。傷法身。害慧命。過莫大焉。以故展
轉破塞令通。將若為賊此將須破。賊若為將此賊
須護。故云此喻可知。言不見說觀者。謂不見破通
破塞之妙意。以取著心為他說觀。故云不見說觀。
然成或過者。然者是也。是成或過矣。或過者。叨濫
之謂也。若不得天台六即之意望崖絕分絕分者。
不及也。不及者失之以即也。叨濫者失之以六也。
不達通塞諸意乃成過也。若過若不及皆乃為失。
今文正斥於若過者。故云或過。或過之徒。即是菩
薩旃陀羅也。不獨自殺法身。亦乃害他慧命。若乃
妙得通塞之意。無此過也。】


「六道品四者。一為示聞觀大小俱須。講者唯約小位
[003-0165a]
弁之。尚失小乘相生相攝。況復餘耶。大乘觀者大小
俱弃。將何以為所行之軌。」


【釋曰。道品者乃三十七道之品類。故云道品。言示
聞觀大小俱須者。聞則聞於大小道品之教。由之
生解觀。則行於大小道品之行。由之顯理。非偏小
無以顯於圓大。非圓大無以成於偏小。故云俱須。
言講者唯約小位弁之尚失小乘相生相攝者。道
品有四。一當分。二相攝。三約位。四相生。此四通論
俱通大小。別而言之。第三唯小。餘三在大。若其唯
用約位辨之。尚失小乘相生相攝。況餘三教三種
道品耶。此斥講者之失也。言大乘觀者者。此斥濫
學大乘暗證之流。大乘小乘權實道品一切俱弃。
點胸自謂。吾禪宗中不立文字以心傳心。豈復須
此支離之說耶。嗚呼。涅槃會上如來遺囑。當依四
念處行道。若其大小俱弃。則是不遵如來之囑。將
何以為所行軌法耶。】


「二須用諸品展轉調停。諸家縱修。唯云念處。後品何
妨而不用之。」


【釋曰。四道品中正用第四相生道品而為調停。故
止觀云。如修念處能生正勤。正勤能發四如意足。
乃至七覺能生八正。即是止觀展轉調適也。言諸
家縱修唯云念處等者。與而言之也。若乃唯修四
念處者。餘三十三何故不修耶。應餘六科非入道
之門耶。當知諸家不知四種道品各自有意。不知
[003-0165b]
相生是今文調停之法。唯修念處。餘何不修耶。】


「三圓道品後明三空門。他既不明。能通何在。如世行
道至無門可入。」


【釋曰。凡修道品。將諧調適至八正道。安穩無礙。近
到無漏之城。城有三門。謂空.無相.無作。亦名三解
脫門。亦名三三昧門。若入此門即得發真。門者。能
通也。發真無漏者。所通也。他既但云。修念處觀不
修餘品。安能修於三解脫等。故云能通何在。言如
世行道至無門可入者。舉譬曉也。如世間人行於
道路。將到其處。故云至也。無門可入者。意云不修
空等三門。實無緣入。故知圓道品後不修三空。無
由入理。】


「四與一切行名異體同。具如攝法文中廣明。」


【釋曰。無作道品與一切行名異體同者。如諸名離
合之謂也。名異故離。體同故合。具如攝法文中廣
明者。此攝法文非十大章第四攝法。乃是大章第
七十乘之中第七對治中攝法文也。彼明六度攝
法初文。乃是攝諸道品調伏諸根。十力.四無所畏
乃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此上標攝文也〕。至下釋中乃
約道品攝於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四無礙智.
六神通.四攝.陀羅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皆是
道品所攝故。道品與一切行名異體同。故相攝也。】


「七正助四者。一圓頓仍須助開三脫。近代修者得語
為證。是故不論助治開門。」
[003-0165c]


【釋曰。言正助者。以助助正故曰正助。故上六乘不
須助正。故止觀云。根利無遮。根利有遮。根鈍無遮。
此三人者不須助治。根鈍遮重乃須對治。何者。由
根鈍故不能即開三解脫門。以遮重故牽破觀心。
是故須用對治為開門法。言近代修者得語為證
等者。此荊谿斥於當時暗證之流以語相勝之者。
如此之徒。豈識心觀妨障用治方能開脫門耶。】


「二別教教道仍名為事。乃至用圓猶名理助。助成理
發。案位勝進。」


【釋曰。助道開門通事通理。用前三教六度為助名
之為事。所言仍者。以藏六度本名為事。望通為理。
展轉至別。以圓望之故云仍名為事。乃至用圓猶
名理助者。以正修三觀。觀力有功激起蔽障。還用
本教六度治之。若論度蔽相對。義須屬事。以本教
屬理。故云猶名理助。言助成理發案位勝進者。助
成有微著。理發有淺深。淺則住前十信。案位也。深
則初住巳去。勝進也。】


「三雖用三教而為助治。仍須委用對轉兼具。他無一
番況復諸句。」


【釋曰。雖用三教而為助治等者。顯上所說未為委
悉。故今覆疎詳言治相。故云仍須委用等也。言委
用者。謂對治.轉治.兼治.具治。對治者。如正修觀。觀
既有力激起慳蔽。用檀治之。乃至或起愚癡。用智
治之。藥病相對厥疾得除。此名對治也。言轉治者。
[003-0166a]
由於對治無四悉益。故須轉藥以治蔽病。如慳貪
蔽用檀治之。久而無益。或轉用尸乃至或轉用智。
此轉治中自有藥病俱轉名為轉治。自有藥轉病
不轉名為轉治。自有病轉藥不轉名為轉。治藥病
俱不轉乃對治耳。思之可知。言兼治者。或兼一或
兼二或兼三四皆名為兼。若至五者乃名具治。又
轉治者。於一病中轉用藏五及以轉用通.別.圓三。
三六成十八。并藏之五成二十三度。六蔽各有二
十三度。合成一百三十八治。助治之道如此委曲。
安可廢邪。他無一番況復諸句者。復斥暗證之徒
以語為證。正道猶尚無聞。況以助助正耶。一番論
治尚無。況識諸治之相及第一義耶。】


「四六度乃至一十二條。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等。俱須
四教事理合行。」


【釋曰。十二條者。十二科也。助道攝法中云。略明攝
諸道品調伏諸根十力四無所畏。乃至第十二攝
八十種好。一一道品正助合行。助外無正故云事
理合行。言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等。俱須四教事理
合行者。蓋言不獨因中修行事理合行。乃至成道
轉大法輪化導羣生至入涅槃。無不皆用不二四
教事理合行矣。】


「八次位四者。一始終不二仍須六即。弘教修觀咸須
委知。方免初住稱為妙覺。」


【釋曰。圓人初心頓解發生。與佛如來無二無別。然
[003-0166b]
解雖若此。行位未階。故須六即甄而分之。夫弘教
者與修觀者。咸須委細知此六即。則免自行叨濫
之失。亦免謬謂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為
妙覺過。弘華嚴人不知六即。以見經文便成正覺。
謂為妙覺。故特示之。乃是分真初住位耳。須歷二
住巳去乃至等覺。方入妙覺。豈可初發是妙覺耶。】


「二他又不立五品六根。法華之文便為無用。」


【釋曰。他宗既以華嚴初住便為妙覺。則初住之後
不立諸位也。既據發心便成正覺。是則住前無位
可論。天台大師依法華經立內外凡。五品外凡位
也。十信內凡位也。內外凡位宛如符契。由品入信。
由信入住。若無此者。初住之位自何得耶。】


「三約陰界入而弃次位。」


【釋曰。止觀云。今此一章是觀陰界入境。須約陰入
而判次位。所謂黑陰入界即三惡道位。白陰入界
即三善道位。善方便陰入界即小乘似位。無漏陰
入界即二乘真位。變易陰入界即五人位。法性常
色常受想行識陰入界即佛位。言無漏陰入界即
二乘真位者。且據斷惑證真未出界者而為言也。
言變易陰入界即五人位者。變易之言。須該方便.
實報二土。兩教二乘惑盡出界生方便土。通.別菩
薩見思盡者及圓十信四住巳斷。此三菩薩皆生
方便。圓初住去。別登地去。捨報亦生變易之土。乃
實報也。總而言之。只是果地二乘及衍三教斷惑
[003-0166c]
菩薩生界外者。名為五人。唯取妙覺為佛位耳。】


「四六時五悔為入位方便。他不明之。將何以為圓行
之始。」


【釋曰。止觀云。四種三昧修習方便通如上說。唯法
華中別約六時五悔重作方便。乃至云。今於道場
日夜六時勤行五悔助開觀門。一心三諦豁爾開
明。圓解成就正信堅固。即初隨喜位也。初品既爾。
乃至五品及以十信五悔益勤。三諦愈發。五十挍
計經云。等覺菩薩猶修五悔求入至極。世有無慙
之人見修行者指目而笑。況茲五悔出自大乘。法
華五悔普賢觀說。豈普賢菩薩知識位行不及爾
耶。他宗不明。灼然無以為圓行始。】


「九安忍四者。一雖行六度事理相即。即位未深因生
違順。他不弁此。牽破觀心不入六根。良由於此。」


【釋曰。雖行六度事理相即。結前也。即位未深者。生
後也。始於觀陰逮今識知次位。所修觀法巳歷八
乘。蔽障雖息。觀慧雖明。或未入品。或入初品。故云
即位未深。以未深故因生違順。違即惡也。順即善
也。止觀云。那得薄證片禪即以為喜。才見少惡即
以為憂。又名譽利養眷屬等是輭賊也。煩惱見慢
等是強賊也。違順可知。故令行者深知違順苦到
求哀。策進觀法得入五品及以六根。他宗縱有明
觀行者。而不辨此違順之相。牽順觀心尚不入品。
況六根耶。】
[003-0167a]


「二事理雖即。須知此位煩惱全在。豈以麤心暫時少
息。便計此相而為果頭。若歎為果頭。慙不敢受。若降
為凡下。仍復鄙之。二楹中間無所名也。是故當知。初
品挍量他巳無分。」


【釋曰。煩惱全在等者。此明名字即。人發深陰解。或
得片禪。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宛然全在。雖猶觀力
麤心少息。無謂此相便為果頭。果頭者。證果之極。
故云果頭。若有人來讚嘆於巳為果頭者。深生慙
愧不敢當之。若為他人降為凡下仍又鄙惡。不肯
甘之。上非佛果。下非凡下。兩楹中間無所名也。二
楹者。兩柱之間也。當知此人。若以初品撿校忖量
尚巳無分。況餘品餘位耶。】


「三內外違順俱安忍。故須明識能忍所忍。」


【釋曰。見慢煩惱內也違也所安忍也。一心三觀能
安忍也。名譽利養眷屬等外也順也所安忍也。莫
著莫受縮德露玼一舉萬里能安忍也。故云明識
能忍所忍。】


「四以三術自安令入後位。」


【釋曰。三術有內外。內謂三觀。外謂莫著等。能以此
術善安止觀。則內外妨障寂然不生。穩入後位六
根淨矣。】


「十離愛四者。一三界愛斷仍受愛名。」


【釋曰。能安忍故得入十信六根清淨。三界見愛悉
巳除斷。愛味相似中道法塵。此愛即是別愛故也。】
[003-0167b]


「二此頂墮名不同退墮。」


【釋曰。十信相似名為頂墮。此墮但取著相似中。不
進後位。名之為墮。既斷見思長別苦海。故無退墮
惡道之義。若小乘頂位則有二墮。一者不進不退
名為頂墮。二者造業墮惡名為退墮。今非退墮。故
云不同通別二教。比說可知。】


「三受此互用得法愛名。」


【釋曰。受此互用者。既破見思入相似位。故能六根
更相互用。且如肉眼能見大千麤細之色。山川石
壁不能為障。眼亦能聞大千界聲。眼亦能齅大千
界香。眼亦能了大千界味。眼亦能覺大千界觸。眼
亦能思大千界法。眼根既爾。餘根皆然。功由相似
三諦顯發。初入此位勝用如此。耽味愛著故名法
愛。】


「四此位向後復須入位。」


【釋曰。此位向後者。此位乃指六根清淨。若於相似
中道妙理不生愛著名離似愛。似愛離巳得入真
位。真位復須位位離愛名離真愛。位位深觀捨當
位著。至入妙覺。方得究竟豁同真淨耳。】
止觀義例隨釋卷第三
[003-016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