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39 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宋-從義 (master)



止觀義例纂要卷第四
永嘉沙門釋 從義 撰


次明發心為二。初標。次釋為四。初明所託之境。心不
孤發必託境生。故云先思所託之境。如十種發心等
者。此指第一卷明五略中第一發大心之文也。言十
種者。一推理。二覩佛相。三見神通。四聞法。五遊土。六
見眾。七見修行。八見法滅。九見過。十見他苦。各四解
不同者。即十種發心一一皆生四教之解不同也。以
發心僻越萬行徒施。是故須以四解定之。使大小甄
分偏圓不濫。故輔行云。託境發心隨推隨發。若論修
行初門不同。故章安云。聲聞以苦諦為首。緣覺以集
諦為首。菩薩以道諦為首。此約三藏教而說。通教菩
薩以界內滅諦為首。別教菩薩以界外道諦為首。圓
教菩薩以界外滅諦為首。乃至當分跨節不同者。如
上所明四解不同。即當分也。前三發心意在圓頓一
實發心。即跨節也。故前文中觀教例云。隨教雖復若
四若八。本意唯為顯一佛乘。又前所傳部別例云。下
文雖有四教八教。相待絕待皆為顯於圓頓一實。即
此意也。釋籤云。當分乃成今經相待義邊。跨節乃成
今經開權義邊。又云兩義即與待絕二妙不殊。若依
施權即當分義以施權竟權實相對。故有四教當分不同。若據佛意即跨
[004-0052b]
節義跨越節次。不說四教之殊。但明圓頓一實耳。當分通於一代。於今便
成相待。跨節唯在今經。佛意非適今也雖則施權意本在實。實即
今經開麤顯妙。施權之時其意既乃便在今經。是故佛意非適今也。問。今此既是十乘

之中第二發心。何得指前五略之中第一發心十種
不同。答。前依正消釋例詳究文相例中第五廣略有
無云。如發心中顯數則廣而文相略。後十法中文相
則廣而顯數略。乃至云。雖互略無義心通具。今從通
具而說。故得指前十種。況輔行云。又此四弘更互相
資。一念具足無前無後。具如第一及下諸文。故今第
一指前十種。第二指下總別行願也。次明具足四弘。
言念念具足四弘誓者。顯於剎那相續無間不離四
弘故也。故下句云。徧於多念也。以總冠別一一行願
從茲而立者。止觀第八知次位中云。二乘生盡故不
須願。菩薩生生化物須總願別願。四弘是總願。法藏
華嚴所說一一善行陀羅尼皆有別願。輔行云。一切
諸願四弘攝盡故名為總。法藏華嚴等者。觀經.悲華
並云。彌陀因名法藏。發四十八願。新華嚴經第十四
明歷事別願等。故知一切菩薩凡見諸佛。無不發於
總願別願。今十乘中第二發心既明四弘誓願之總。
故須以總而冠於別。故得指下知次位文。於義無妨
也。無作四諦只一念心者。輔行云。苦集二諦俱名為
苦。義攝十界只在一念。故云一苦一切苦。不明妙境
一念三千。如何可識一攝一切。三千不出一念無明。
是故唯有苦因苦果。由知無明只是法性是故起悲。
[004-0052c]
道滅二諦俱名為樂義。攝四教只在一念。故云一樂
一切樂。不說妙境一念三千。如何可識一攝一切。三
千不出一念法性。是故唯有樂因樂果。由知法性只
是無明是故起慈。為依此境者即妙境也。故止觀序
中明無作四諦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
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
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
世間。純一實相。輔行引四念處云。一念心具十界苦
名為苦諦三土二死。具十界惑名為集諦五住三惑。苦即涅槃
名為滅諦。惑即菩提名為道諦。妙玄云。無作者迷中
輕故從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
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
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誰者我也。即無我也
造作故名無作。大經云。世諦即第一義諦。有善方便
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出世人知即第一義諦。釋籤云。
世諦即苦集。第一義諦即道滅。欲令眾生於苦集中
而見道滅故云即耳。其實無有。二法相即。故總結□
中四諦只是一實。一實只是三德四德。是故雖有四
名。四實無四。一尚無一豈有四邪。法華文句云。一切
解脫即無作滅諦。無上道即無作道諦。用三諦破無
作苦集四明學者皆謂無作苦集不破者。灼然違於祖訓也。昔欲說此而眾生
不堪。障既巳除故還說此也。然無作之名從理而立。
四諦之言從事而論。故妙玄云。解惑因緣而成於四。
豈非約事。道滅即苦集。苦集即道滅。四則非四。豈非
[004-0053a]
約理。釋籤云。迷解在人。體恒相即。相即是理。迷解是
事。又無作四諦亦理亦事。亦事即是淨名疏云說無
作四諦即果報土也。亦理即是止觀中以無作四諦
對寂光也。淨名記云。有果報邊須云苦集。以有苦集
須具四諦。於果報中分論寂光。須從理說故唯一實。
義亦當於寂光說法疏云。說一實諦即常寂光也。輔行問云。寂光
既極何須用教。橫豎二對皆用無作以止觀中用教對土有橫有豎。
故橫豎中皆以寂光對於無作。答。教被中下不被究竟。初住巳上名

下寂光。等覺為中。妙覺名上。出淨名疏。故淨名疏約
果報明常寂光者。即分論寂光也。於分論中復□□
種。即無作四諦屬果報土。一實諦是寂光土也。故知
從於果報事說。必以道滅破於苦集。豈得專執苦集
性具。便謂無作苦集不破。況輔行云。但觀理具。俱破
俱立。俱是法界。即於百界生死之身達常住理。心慳
若破則是徧捨一念十界百界依正云云。三明一心
能所妙境為所弘誓。為能思惟。彼我鯁痛自他。是故
名為能所巳他。四弘不出上求下化。自巳一心具足
能所。既乃如此。而他一心上求下化。亦復如然。所以
謂之他一念心生佛理等。言理等者。其理與我無別
故也。是故菩薩依斯起誓者。總結示也。斯者此也。此
謂巳他能所生佛也。四明徧立徧破。止觀第一引文
殊問經云。破一切發名發菩提心。常隨菩提相而發
菩提心。又無發而發無隨而隨。又過一切破過一切
隨。雙照破隨名發菩提心。如此三種不一不異。如理
[004-0053b]
如事如非理非事故名為是。輔行云。經云。佛告文殊。
菩提相者出過三界。過諸名字。言語道斷。過一切發。
滅諸發故。是名發菩提心住。是故菩薩過一切發是
發菩提心。住無障礙發。如法性發。無發是發。不著一
切不破實際。不移不益不異不一。如鏡中像。一一句
下皆云是發菩提心住。住是所依。初句是即破而立。
從法性下是非破非立而論破立。如是皆名依境發
心。故云發菩提心住立即是隨法性。即是雙非雙照。
今文但是附彼經意。文兼義釋故小不同。如淨名云。
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先廣破竟。次即
立云。寂滅是菩提等。又隨即是假。破即是空。雙非雙
照即是中道。此約法界無緣大慈而發心也。又約事
理以對破隨空假等義。並應可解。故知今文圓發仍
須徧破徧立等。即是法界無緣發心耳。


三明安心為二。初標。次釋為四。初明行相多番。六十
四者。信法二行各有八番。即一十六。言八番者。止觀
各有四悉故也。又信行轉為法行及法行轉為信行。
亦各有八番。成一十六。并前乃有三十二番。化他既
爾。自行亦然。是故乃有六十四番。況此但是一向根
性六十四番。更有信法相資根性六十四番。乃成一
百二十八番。又就三番止觀三番則是次第三觀。即是以次顯不次也
之。則有三百八十四番。又有一心止觀六十四番。乃
成五百一十二番。是故不立如此多番逗會根性。法
門則闕。次明能所總別。定慧止觀名之為能。無作諦
[004-0053c]
境名之為所。能所相稱方成安心。故安心中有總有
別。總則但以寂照止觀而為能安。法性妙境以為所
安。別則開為□法等異。應知總是別家之總。別是總
家之別。是故名為離總出別。別皆有總。雖異而同雖
同而異。故輔行云。故知此中此中即總別而不別。下文別
中不別而別。總別俱是依於妙境。以隨人故總別不
同。惑重觀微應須隨事。故使行相若信若法四悉迴
轉。人不見之。便於別安而生異計。則失大師逐宜之
能。三明寂照相即。如文可見。故止觀序中明圓頓止
觀云。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輔行云。近地之空與萬
仞同體。故云不二。通譬行人。騰譬修行觀理。空譬頓
理不二。又涅槃云。發心畢竟二不別等。即初後不二
之教也。四明凡師為他。止觀云。巳說前人根性利鈍
竟。云何安心。師應問言。汝於定慧為志何等。故云仍
須問彼也。不審根性。有於信法相資迴轉。止觀四悉
安心之相。但以一法徧逗眾機他無所利。故云同設
一位未見益方也。故止觀云。譬如養生。或飲或食適
身立命。養法身亦爾。以止為飲。以觀為食。藥法亦兩
或丸或散。以除冷熱治無明病。以止為丸。以觀為散。
如陰陽法。陽則風日。陰則雲雨。雨多則爛。日多則焦。
陰如定。陽如慧。慧定偏者皆不見佛性。乃至云。若一
向作解者。佛何故種種說邪。天不常晴。醫不專散。食
不恒飯。世間尚不爾。況出世邪。縱轉弄好異等者。皆
斥他之辭耳。所以同宗枝派乖各等者。如輔行釋常
[004-0054a]
坐三昧中云。故信禪師元用此經此經即文殊問及文殊說兩般若經
以為心要。□人承用情見不同。致使江表京河禪

宗乖互。亦如賢首命家判教。及乎修行禪觀之相。全
指天台止觀明之。又如清涼教宗賢首觀用天台。至
於圭峯又自謂之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仍斥天台所
談止觀。師資如此矛盾相反。可不悲哉。言矛盾者。輔
行云。楚有賣矛及賣盾者。有來買矛者。語買者言。此
矛壞千盾。有來買盾者。語買者言。此盾壞千矛。買矛
者猶在。買盾者復至。買矛者語賣者言。還與汝矛而
壞汝盾。為得幾盾。賣者無答自相違故。矛者戈矛也。
說文云。酋疾流切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盾者于
郎古切說文云大盾也之屬。說文云。瞂扶發切也。所以扞音輪。衛也
身蔽目也。象形滋者多也。今家弁弁字誤也。當為辨字師先分
凡聖等者。止觀云。教他為二。一聖師。二凡師。輔行云。
若通論者。六根五品皆屬凡師。未破無明通皆具縛。
若別論者。五品位也。六根清淨。離二縛故見思塵沙。相似
聖師普賢觀經既以五品在十信內。故知智者亦得名為相似聖師。具如大部補法中辨準第
一卷料簡文中。通取六根以為凡師。前指聖師在初
住故。六根尚稱為病導師。況三藏菩薩一切未斷。問。
他設教依病□方即是總舉法喻之相。四悉隨其便
去聲宜用之。信法二行互相資益。何須固執。終朝守株
者。如止觀中斥他人云。一種禪師不許作觀。唯專用
止。引偈云。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息思即是道。有
思終不覩。又一禪師不許作止。專在於觀。引偈云。止
[004-0054b]
止徒自止。昏闇無所以。止止即是道。觀觀得會理。此
兩師各從一門而入。以巳益教他。學者則不見意。一
向服乳漿猶難得。況復醍醐。言守株者。輔行云。宋有
耕者。於野有兔觸株而死。後遂廢耕恒守此株。冀復
有兔。傍人喻之而不肯止。故俗相傳以執迷者名為守株。


四明破徧為二。初標。次釋為四。初明無生門意。初無
生心橫豎雖徧者。無生心即無生門也。故止觀云。一
無生門從始至終盡其源底豎破法徧。輔行云。盡源
故橫周。盡底故豎窮。標中探說章中之意。故云盡其
源底也。即三惑各徧名為橫周。通至實相名為深窮
也。又橫攝一切名為橫周。一一至極名為豎深也。復
須後位六即豎窮者。以初無生橫豎破徧。位在初住
無生法忍。是故謂之無生忍心。初住既爾。二住巳去
乃至妙覺。後位可知。是故謂之復須後位。更兼住前
相似等四故云六即。而此六位從始至終名為豎窮。
此約事異故分六位。若約理同是則不然。所以謂之
若橫若豎無不即理。即理乃是非橫非豎橫豎不二。
此約無生一門豎論自具於橫及非橫豎故作是說。
若論橫門亦乃如然。所以謂之橫門一一無不具豎
及非橫豎。故知豎中具足有橫及以不二。餘二類之。
餘二即是橫及一心。故止觀云。二歷諸法門。當門從
始至終盡其源底橫破法徧。三橫豎不二。從始至終
盡其源底非橫非豎破法徧。今且明橫豎。一心在下
明之。故下文云。又以一念心該冠兩門等也。止觀又
[004-0054c]
云。無生一門是豎。無量諸門望無生門。餘門是橫。橫
門者。如中論云。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
不去。次明他門理等無生。一門望於餘門。則無生為
自。餘門名他。自他雖異其趣無別。是故謂之他門理
等。三明度入他門。即是將於無生門中十境十乘。轉
度徧入無滅。及以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無
量諸門。使彼諸門皆有十境十乘。故云度入他門。諸
法無差也。若用一門諸門融入者。即是隨用一門而
諸門會通也。以由門門無不即理。故得融攝等無差
降。故輔行云。又今豎門三諦義足。度入橫門門門三
諦。故使橫門無橫不豎。以豎望橫無豎不橫。從始至
終並有橫故。如一無生一切無生。乃至不出即不去也
復如是。攝此橫豎皆入一心具如後說。此八既爾諸
門例然。是故今文度入諸門。具如中論初二入六。是
故今文先以諸法悉入無生。餘七展轉更互相入。乃
至一切其意亦然。是故且明無生度入。況涅槃釋義
等者。止觀云。無生教門豎攝因果其義巳彰。橫攝之
意今當說。大品云。若聞無生門。則解一切義。初阿字
攝四十一字。四十一字攝初阿字。中間亦然。此意難
見。更引佛藏示其相。次引涅槃釋其義。後說無生門
破法徧。佛藏云。劫火起時。菩薩一唾火即滅。一吹世
界即成。非是先滅後成。只一唾中即滅即成。彼經明
外用內合。無生門即破徧即立徧。破立不須二念。若
內無是德則外無大用。寄外顯內其相如是。涅槃釋
[004-0055a]
義者。不聞聞一句有種種義。初云不生生。不生不生。
生不生。生生。按此四句說無生門。攝自行因果化他
能所等法皆徧云云。又楞伽云。我從得道夜至涅槃
夜不說一字。佛因二法作如此說。謂緣自法及本住
法。自法即是證聖真諦實性也。本住法謂古先聖道
法界常住。此義與大經四不可說意同云云。地持有
四種成熟。謂聲聞種性。緣覺種性。佛種性。菩薩種性。
無此四性以善趣熟之。佛種性即此圓機。菩薩種性
即此別機。聲聞種性有別異善根。即三藏機。退大取
小種性即通機。彼四成熟。即此四種機緣。故今謂之。
地持對教咸隨法相度入諸門者。若在無生門中。如
此諸義皆順無生。若度入諸門。如此等義亦稱無滅。
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等也。又以一念心該
冠兩門者。即是第三橫豎不二。一心止觀非橫非豎。
而又具攝橫之與豎。故云該冠兩門也。止觀之文巳
如向引。輔行云。不二門中具攝諸橫名為橫周。無不
圓極名為豎深。即此意也。高廣大車不動而運者。止
觀引經云。其車高廣橫豎不二則非橫非豎。故云是
法平等無有高下也。即體之用故云不動而運云云


四明約位簡辨。止觀中明從空入假破法徧後云。二
明入假利益者。菩薩本不貴空而修空。本為眾生故
修空。不貴空故不住。為益眾生故須出。故有從真起
應法眼稱機。應以佛身得度即現佛身說法。乃至天
龍八部等。輔行云。欲明出假真實利益必在別圓初
[004-0055b]
地初住。此是第四示文妙旨六處示妙前巳具引。故知明益正
示文意。文云真應復云法眼。故此法眼必非地前。乃
是不思議假而為法眼耳。驗知此益定在法身止觀又明
十信六根清淨即徧見聞十法界事。若是入空尚無一物。既言六根互用即是入假位也。此與不二門云照分
十界各具灼然。其意一揆。近代傳習四明學者。請詳止觀之文。休更謬說空中自有三千也。若不信者。止觀那
云。入空無一物。入假六根互用邪。莫是大師不解圓妙但事分別乎。以此而言。三千世間定是妙假。若即空中
一法叵存。更何所惑。是故名為入住應徧方名假徧也。不二門

云。分真垂迹十界亦然。良由於此。及以真徧者。即第
三中觀破法徧文也。故止觀明修中觀有五意。第四
意云四學大方便者。即是如來無謀善權。無方大用。
住首楞嚴種種示現不可思議巧方便力。乃至云。初
住破一分無明。此是語略亦。得謂之無量品。此位能
徧法界。作佛事不可限量。如首楞嚴中廣說。故此假
徧及以真徧辭異意同。良由內證中道真實。方能外
應徧於法界。如此真徧即是顯於性具假徧初住之
前。故云爾。前觀行相似。約位仍在若俗若真者。止觀
云。如相似位人六根淨時。猶未發真見於中道。雖觀
三諦約位往明。但破四住及塵沙惑。既證方便但束
為二諦。若入初住破無明見佛性。雙照二諦方稱為
智。亦具三諦但束為中道第一義諦。情智合論即是
隨自他意語也。輔行云。如相似下。約位以判。故分真
俗以屬於情。位在六根讓於中道以屬於智。位在初
住。則七信巳前為真所攝即止觀云。入空尚無一物也。八信巳去
為俗所攝即止觀云。六根互用是入假位也。是則初住巳上亦有同
[004-0055c]
體真俗。六根清淨亦有相似中道。故下章安作與奪
釋。即是六根奪其相似中道與其相似真俗也。住後
尚須節節離愛等者。此非離於相似法愛。乃是離於
真位法愛也。法愛既離。無明即淨。三德乃明。方登上
位以至究竟也。


五明通塞為二。初標。次釋為四。初明節節撿校。此即
一心通塞之文也。止觀之中既用法華有一導師善
知通塞。是故仍須了於開權。諸法無外唯在一心節
節檢之。亦無能檢之觀。亦無能著之心。能所寂然乃
名通耳。次明無非法界。止觀云。良以一心即空假中。
觸處諸塞皆通無礙。能過五百由旬到於寶所。是名
為通。通本對塞。既觸處如空則無復有塞。無塞則無
通。若於無塞無通起苦集無明障蔽者。皆即空假中
具諦緣度。是名無通無塞雙照通塞。輔行云。一心不
當。橫竪通塞。於此一心復起塞著而生苦集無明蔽
等。應須檢此一心通塞。須知苦集無明蔽等即是一
心之塞。無非法界。成於無作諦緣度等。即是一心之
通也。三明六即甄分。故止觀中明一心通塞巳乃結
判云。是為初心。過五百由旬。應明六即義。輔行云。是
為下結判也。如此釋者。一切眾生理性五百。乃至諸
佛究竟五百。不同舊義令凡望崖。故得毫善皆成佛
因者。如金錍云。法華會中一切不隔。草木與地四微
何殊。舉足脩途皆趣寶渚。彈指合掌咸成佛因。與一
許三無乖先志。寓言記中具解此義。學者尋之。四明
[004-0056a]
能轉為所。止觀云。若同外道愛著觀空智慧。宜以四
句徧破。能破如所破。令眾塞得通。若不執觀空智慧。
則能破不如所破。但破塞存通。如除膜養珠。破賊護
將。輔行云。於能生著同彼外道。宜用通塞四句徧破。
故知前破徧中但用能破破於所破。猶未悟者必於
能所心生塞著。於能生著。觀法雖正著心同邪。是故
須破。故云愛著觀空智慧。是故須以三假四句破能
著心使無立處。破能著智如所破惑。故云能破如所
破也。雖不愛著能破之觀。而猶愛著所破之惑。故云
若不愛若觀空智慧則能破不如所破。是故但用破
徧破惑。次舉譬中先譬除膜養珠但成分喻。若破賊
護將便成徧喻分喻徧喻即是大經八喻之中兩種喻也。具如釋籤中引。何者。除
膜養珠不可珠復為膜。是故更喻破賊護將。將若為
賊此賊亦破。賊若為將此將亦護。如是展轉將皆為
賊。節節破之。是故今云。須了能破轉為所破。謂賊為
將。此喻可知也。乃成菩薩旃陀羅者。止觀禪境約因
緣禪明十乘觀法。至知次位中云。若人不知如上諸
位。謬生取著成增上慢。即菩薩旃陀羅。輔行云。若人
下結斥菩薩旃陀羅者。旃陀羅此翻殺者。自濫上位
殺常住命。若為他說害他慧命。以此而推斯困者眾。
淨名疏云。不得聞觀心即是而便混濫生增上慢。作
菩薩旃陀羅。若不受此語即是不信諸大乘經了義
之說疏中上文具明六即故有此云。今文既明善知通塞。是故亦用
此意結斥不見。說觀者自不見於通塞諸意。妄生取
[004-0056b]
著謬說觀行而教於他也。然成或過者。然者是也。然
成即謂是成觀也。或過即是生增上慢也。自行教他
並皆傷害法身慧命。是故乃成菩薩旃陀羅也。


六明道品為二。初標。次釋為四。初明大小俱用。言聞
觀者。聞謂聞教。觀謂修觀也。大小俱須者。止觀中明
四種道品。一當分。二相攝。三約位。四相生。輔行云。此
四通論俱通大小。別而言之。第三唯小餘三在大。雖
有四文亦但二義。前三為成第四故也。講者唯約小
位辨之者。斥也。但約小乘次位對於道品。此則只是
約位道品耳。是故斥云。尚失小乘相生相攝。況復得
於衍門餘之三教道品邪。大乘等者。濫學大乘之觀。
便謂四念處等是小乘之行。非大乘之法。是則大小
俱皆棄之。將何以為所行之軌。如來遺囑令依念處
行道。他既不遵。則無所行之軌範矣。次明諸品調停。
此即第四相生道品調適也。故止觀云。如修念處能
生正勤。正勤發四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
力。五力生七覺。七覺入八正道。是為相生。亦是調適
也。諸家縱修者與而言之也。唯云念處者。偏用七科
中一也。且後六科三十三品有何妨礙而不用之邪。
三明品後之門。圓道品後明三空門者。止觀中明無
作道諦三十七品成於一心三觀之後。乃云復次行
三十七道品將到無漏城。城有三門。若入此門即得
發真。謂空.無相.無作門。亦名三解脫門。亦名三三昧。
他既不明等者。斥他也。道品尚闕。能通豈存。如世行
[004-0056c]
道至無門可入。以喻斥失其意昭然。四明名異體同。
具如攝法文中廣明者。此指第七對治助開中攝法
之文耳。以彼明六度攝法中最初乃是攝諸道品故
也。故止觀云。今明六度助道攝諸法盡。略明攝諸道
品調伏諸根。十力.四無所畏乃至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等。況復標中雖云六度攝於諸法。至下釋中乃約
道品攝於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四無礙智.六神
通.四攝.陀羅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皆是道品所
攝。故知道品與一切行名異體同。以體同故所以相
攝也。


七明正助為二。初標。次釋為四。初明助開三脫。止觀
中明根利無遮。根利有遮。根鈍無遮。不須助道。根鈍
遮重乃用於助。以根鈍故不能即開三解脫門。以遮
重故牽破觀心。為是義故應須治道對破遮障入三
脫門。近代修者得語為證者。即一家諸文所斥暗證
之流也。南山所謂學大乘語者也。但是聞得大乘空
寂之語。便乃以為與佛無殊。然則約理雖無高下。約
事乃有迷悟不同。何容下凡妄齊極聖。既非上慢定
結夷愆。故釋籤云。謂證真如大妄居首。如此之人豈
論助治邪。次明助有事理。即止觀中以三雙六句料
簡六度道品之文也。輔行云。次以六句料簡事理者。
先問意者。事度屬三藏。道品是無作。本以無作正行
道品。通至無作三三昧門。今此乃云。不修事度無作
三昧不成就者。事度應勝無作道品。次答意者。度之
[004-0057a]
與品俱有事理。況復度品更互相攝。是故勝劣亦互
受名。乃至云。釋中先別次通。所言別者三對不同。且
以事度對理道品。生滅道品對圓六度。以明相破相
修相即。是故須知相破相修約判權實而成助道。相
即約於開權顯實而成合行。若且一往為無作故修
事為治。則如向所說。若以四教遞為助者。應以通教
對事六度。別教對事。圓教對事。別教對通。圓教對通。
圓教對別。總合六重度品不同。助道之說既通四教。
是故用於別教為助仍名為事。乃至用圓猶名理助
也。此約偏圓而說。若約大小分之。用三藏助則為小。
用通別圓助則為大也。桉位勝進者。此有二義。一者
既用三教為助。是故助成圓理發時。乃有桉位勝進
兩益。二者既用圓教為助。則於圓教自論桉位勝進
之義。但據當位及以增進。二義自顯。故輔行云。財施
助法。法施融財。正助合行斯之謂也。乃至云。作此觀
時名為觀行。六根若淨名相似位。具如法華六根清
淨。若入銅輪。具如華嚴十種六根。又復桉位則在住
前。勝進則至初住。三明須用對等。止觀云。若用對治
得去是病所宜。若對治不除。當依四隨迴轉助道。如
治一慳。或樂修檀或不樂修。或善心生或不生。或修
檀慳破或不破。或修檀助開或不開。或對或轉或兼
或第一義。輔行云。所言轉者。或轉用尸乃至般若。所
言兼者。藥一兩乃至三四。至五名具是故但四。今文
無具者。但是文略耳。第八卷有之云云。於一病中轉
[004-0057b]
用藏教五及以三教六成二十三度。六蔽合有一百
三十八治。兼具等相。思之可知。若見其意方了此文。
是故今文斥他人云。他無一番況復諸句。四明事理
合行。六度攝於一切諸法文中自列一十二條。初攝
道品乃至第十二攝八十種好。如前具引。又云。成道
等者。此文出止觀第十。約因緣禪明十乘觀正助中
文也。事理之言通於大小偏圓之義。即以小助大。用
偏助圓。偏小為事。大圓為理也。


八明次位為二。初標。次釋為四。初明須用六即始終
不二等者。謂圓教位約理融攝始終。雖則無二無別。
然而約事仍須用於六即甄分。故弘傳教法及以修
觀。皆須委知六即之義。方免濫同他人。將於華嚴初
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分證之果。稱為究竟妙覺之
果。故止觀中明初住位。破無明。見佛性。引華嚴云。初
發心時便成正覺。真實之性不由他悟。即此意也。如
是次第四十二位。究竟妙覺無有叨濫。是名知次位
也。又禪境十乘知次位中備明六即。即其意也。次斥
他宗之失。五品六根唯天台宗依法華經約於住前
立之。以為內凡外凡。故止觀中明知次位。乃約法華
明於五品六根十信。故今斥於他人不立。是則法華
經中之文便成無用矣。三明約境辨位。止觀云。復次
今此一章是觀陰界入境。須約陰入而判次位。所謂
黑陰入界即三惡道位。白陰入界即三善道位。善方
便陰入界即小乘似位。無漏陰入界即二乘真位。變
[004-0057c]
易陰入界即五種人位。法性常色受想行識陰入界
即佛位。輔行云。復次下約陰入界以明次位。前雖約
教以明圓位。今復約凡聖明五陰位。言五種人者。果
地二乘及後三教斷惑菩薩生界外者。此位之後既
對四德以為佛位。故知降佛皆是二種菩薩所攝。是
故次品而明其位。四明入位方便。止觀云。若四種三
昧修習方便通如上說。唯法華別約六時五悔重作
方便。乃至云今於道場日夜六時勤行五悔助開觀
門。一心三諦豁爾開明。圓解成就正信堅固。此即初
隨喜品位也。乃至第五品及六根十信等。輔行云。先
明五悔為入位之方。他人圓修都無此意。將何以為
造行之始。但云一念即是如來。空談舉心無非法界。
委檢心行全無毫微。


九明安忍為二。初標。次釋為四。初明即位未深。止觀
云。始觀陰界入至識。次位八法。障轉慧開。或未入品
或入初品。因生違順者。輔行云。違即是惡。順即是善。
文舉片禪少惡為違順之端。故止觀云。那得薄證片
禪即以為喜。纔見少惡即以憂為。又名譽利養眷屬
是輭賊。即順也。煩惱見慢等是強賊。即違也。今既辨
此違順之相。則今行人䇿於五品而進六根。他不明
之為此牽引遂破觀心。或未入品或入初品不至第
五。又障不入六根清淨。次明煩惱全在。非但無明煩
惱未除。亦乃見思煩惱全在。麤心暫息此非初品。但
是薄得斥禪即以為喜耳。故下句云。初品檢量他巳
[004-0058a]
無分。是以止觀禪境中明未到定巳。乃斥他云。無所
知人若得此定謂是無生忍。性障猶在未入初禪。豈
得謬稱無生忍邪。極果最高喻之如頭。故云果頭。若
乃讚歎以為果頭。則自懷慚無於光明相好莊嚴。復
無四眾八部圍遶。是故不敢受此讚歎。若乃毀黜降
同凡下。仍復鄙耻不與為儔。凡聖中間復無所召。是
故謂之兩楹以成切。中間無所名也。楹者柱也。禮記檀
檀姓也。弓名也篇云。孔子曰。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殷人
殯於兩楹之間。而丘也殷人也。予疇昔之夜夢坐奠
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輔行云。曾聞有人自謂成
佛。待天不曉謂為魔障。曉巳不見梵王請說。自知非
佛。仍又謂之是阿羅漢。他人罵之心生異念。自知非
是阿羅漢果。又乃謂是第三那含。見女起欲知非聖
人。故知習教薄知次位。縱生逾濫亦易開解。與夫暗
證之流霄壤不同矣。輔行又云。比見無慙者。或稱無
礙或說理融。乃至云。若謂此身即是佛者。釋迦巳滅
慈氏未降。又復非是他方佛來。若非魔賊謂是誰乎。
汝若不信。有十方佛自稱為佛。逆之甚矣。自滅道心
破他善種。若大權逆化。復不自稱我行無礙云云。三
明內外俱安。內即煩惱等是。違是所忍。空假中三觀
是能忍。外即名譽利養眷屬等是。順是所忍。莫受莫
著縮德露玭一舉萬里是能忍。四明進入後位。三術
之言有內有外巳如向說。既安忍巳。即令自入進於
後位。即是內凡六根淨也。
[004-0058b]


十明離愛為二。初標。次釋。三界愛斷即見思巳亡也。
仍受愛名是滯相似之法也。頂墮等者。輔行云。今論
圓教。至十信時若生愛心。不入初住而六根淨。位定
不墮小。但以住頂名之為墮。非謂退墮。以六根中無
退義故。況復更有造重逆邪。故此頂墮異前藏通受
此等者。且約外用妙假而說其實。須該智慧功德法
性等三。此即著於相似三德之法也。此位等者。離愛
有二。一似。二真。真位法愛尚不應著。況復著於相似
法愛。今明離於相似入真。真位法愛復更須離。方乃
入於二住以至妙覺位也。


○第五心境釋疑例



為三。

初牒名


次略為下標數


三問下解釋為二十番


料簡


初料簡



起對法界為二。初問。止觀第一卷明發大心。
約四諦四弘六即顯是。今即四弘中文也。故止觀明
無作弘誓四諦之體只是一心三諦文畢。乃云若得
此解根塵一念心起。根即八萬四千法藏。塵亦爾。一
念心起亦八萬四千法藏。佛法界對法界起。法界無
非佛法。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諦云云。輔行云。若得此
下。明四諦八萬四千不出一心八萬四千。其數不殊。
但以所治及以能治所治滅等得四諦名。初云佛法
界等者。佛法界根也。對法界塵也。起法界識也。仍本
迷說故云根等。同名法界更無差別。故知八萬無非
生死咸即涅槃。集道亦然。故皆法界。前之二教巧拙
[004-0058c]
雖殊。皆為滅心以為極果。別人乃為迷解之本。圓人
即知心是法界。緣此發心宛然可見。世人何事固執
一途。今文所引仍略佛法界三字。輔行既云。仍本迷
說故云根等同名法界更無差別。故知今問如何法
界有起有對。乃是以理而難迷事也。法界者本理也。
起對者迷事也。既是法界之理。如何有於起對之事
邪。次答為二。初指前巳明。此指前文發心四中第二
意云。無作四諦只一念心。第三意云。於一念心以辨
能所。以此能所悲巳悲他。他一念心生佛理等。是故
謂之如前分別其義巳顯。次若欲下。更論所以。文又
為二。初約三義明所以。初義中言心佛等者。即輔行
云。八萬四千不出一心。佛法界者根也。心佛之事雖
則有界。法界之性則無差別。故雖起對奚甞非理。奚
者何也。甞者曾也。次義中言。夫念起等者。初義約理
心佛無殊則是性德。今約修德達事即理。故云念起
依理體達等也。第三義云。稱理等者。向論修德故云
念起依理體達。今約證悟故云稱理無非法界。何者。
由前修德體達之功。故今證悟起對稱理。稱者相應
也。若非證悟曷稱於理。智與體冥良由此也。次今此
下。約六即結成義通三種者。有性有修有證故也。意
在前二者。以發心顯是。正約全性起修。以修照性故
也。故以六即結成三義。炳然可解。


次料簡



十界四運巳未如何觀察。文為二。初問。止觀
明第四三昧中有四科。一約諸經。二約諸善。三約諸
[004-0059a]
惡。四約諸無記。約諸善中文自有二。先分別四運。次
歷諸善約諸惡中亦明四運。約諸無記中但以無記對於善惡。四句推之。無記對記。記即善惡。故
以無記對記而推。初明四運者。夫心識無形不可見。約四相

分別。謂未念。欲念。念。念巳。未念名心未起。欲念名心
欲起。念名正緣境住。念巳名緣境謝。若能了達此四。
即入一相無相。輔行云。運者動也。從未至欲。從欲至
正。從正至巳。故云動也攝九。四運入佛。四運觀佛。四
運不出九運九界。四相皆不可得。名為一相。一相自
無名為無相。今云巳起未起者。未起即未念。巳起即
念巳也。如何觀察者。然止觀中亦自料簡。故止觀云。
問。未念未起巳念巳謝。此二皆無心。無心則無相。云
何可觀。答。未念雖未起。非畢竟無。因未念故得有欲
念。若無未念何有欲念。是故未念雖則未有。非畢竟
無。念巳雖滅亦非永滅。若永滅者則是斷是。是故念
巳雖滅亦可得觀。輔行云。問意者正斥他人但觀正
起。故先問云。此二無心云何可觀。次答意者。但是未
起名之為無。既非永無是故須觀。望事為巳心不可
無。又云。如人防火一切俱防。若但防發不防未發。必
為未發之火所燒。觀巳未心實為防於欲生正生。無
生觀人但知觀於正起之心令心不起。不知觀於未
起之心心體本無。無既本無。起亦非起。今文所問準
於止觀意亦可解。次答中言雖即不專的在一境者。
此明巳未之境通於十界故也。然須形於正起之心
等者。此明巳未之心望於正起之念則別在一界所
[004-0059b]
收也。何者。凡起一念必須別屬一界所攝。形者猶舉
也。即相形待對之義也。欲知巳起須舉正起。故今但
舉正起之心。則知巳起為屬何界也。望前為巳者。望
前正起故今為巳也。望後為未者。望後欲起故此為
未也。是故巳未望於欲正而得修觀者。總結示也。輔
行云。此前貪欲雖復暫息名貪欲巳。對餘境時復名
為未。巳未雖即同是不起。對境時別相待成異。初息
名巳。息巳名未。故此未心通對十界輔行又云。若知隨起十中一心。
一必通十。後若別起此未屬別。恐屬別故故亦須對起巳

觀之。修觀辭句具在止觀。今不煩引。


三料簡



未起望後似濫欲起。文為二。初問可解。次答
為二。初正明未起與欲起不同。文亦可解。


次觀此下。仍示能觀觀法。文又為二。初別明未起一
運之觀。觀此一運者未起一運也。何以知之。以初問
中將於欲起問於未起。故今一運則是未起也。望後
欲起一界之心。則知未起必屬一界。若屬一界。觀此
一界必具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間不思議假。不二
門云。照故三千恒具。即此意也。然必約假以立空中。
是故又云即空即中。不二門云。遮故法爾空中。良由
於此。故此應云。能了妄念九界四運通名妄念。今且別論未起一運無一
異相故止觀云。苦能了達此四。即入一相無相。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
具足。方能照於一多相即理具三千即是妙假。仍達理具即空
即中具既是假。故達理具即空即中。方成一心三觀之義也


次故知下。通示四運之觀。文為三。初正示亡界亡運
[004-0059c]
者。即是能了妄念無一異相也。唯觀三千者。即是達
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也。即空即中者。即是乃
達理具即空即中也。無三名字者。上明三千妙假即
空即中。乃是非三而三假立之耳。今云無三名字。乃
是三而不三。三無形相俱不可見也。能所㳷荒內切。青黑貌。
非今文意。字應作䐇。武盡切。合也合者。能謂能觀三觀。所謂所觀三

諦。能觀三觀既乃三而不三。所觀三諦亦乃三而不
三。故大意云。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
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二既非二即是䐇
合也。


問。諸文皆云三千世間即空假中。此文何故但云三
千即空即中。


答。此文單明三觀之義。是故但云三千
空中。何者。理具三千全是妙假。是故謂之即具十界
百界千如。然必約假以立空中。是故謂之即空即中。
不二門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即此意也
應知今文唯觀三千。及以上文觀此一運即具十界百界千如。不可但約變造三千以明事觀。良以並由理具
三千方有變造三千故也。諸文兼明所觀之境。故於三觀之上復

云一念三千耳。不二門云。一期縱橫不出一念。三千
世間即空假中。良由於此。所以然者。能觀既是即空
假中。所觀亦是一心三諦。故普門玄義云。百界千如
皆是因緣所生之法。是諸生法即是三諦。故此即是
大事因緣。非餘感應。若無因緣何殊外計。故不可聞
一念三千是因緣生法。便乃驚疑自貽伊慼。


問。輔行云。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緣因也。
[004-0060a]
三千即中性正因也。四明據此乃謂三諦皆有三千。
今何故云理具三千但是妙假。


答。只為四明不曉一
家所談理具三千妙假。致使訛說三諦三觀皆有三
千。以至諸文所談三身四土等義悉皆謬作有相而
說。不許空中亡泯寂滅。如解實相云。三千皆實。相相
宛然。及理體有差別等。其徒乃遞相推尊。自立為祖
繼祖為宗。反經非聖昧者不覺。悲哉悲哉。余為此懼。
閑先聖之道。乃力排斯謬。使邪說不行。正塗昭顯。具
如金錍.寓言記及不二門圓通記中委辨。今既臨文。
不能默巳更略言之。何者。輔行第八云此下凡指卷數並據現行
印本


問。一心既具。但觀於心何須觀具。


答。一家觀門永異
諸說。該攝一切十方佛法。良由觀具他宗雖談理體寂滅。不說本具
事用宛然。具即是假本具事用即是妙假。故今文云。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假即空中

豈非今文即空即中


問。若不觀具。為屬何教。


答中乃約藏通別三。不觀於
具尚不識具。況識空中理具三千若不屬假。何故謂之尚不識具。況識空中。故知
不可將理具立法濫於空中蕩相也思之。又云。又此理具變為修具。一一

修具無非理具金[金*白-日+田/廾]云。一家所立不思議境。於一念中理具三千。故曰念中具有因果凡
聖依正等。故所變處無非三千。即今理具修具之義也。所以將理對修料簡。令

識修具全是理具。乃達理具即空即中若謂理具便是空中非妙
假者。何故謂之乃達理具即空即中。故妙境初章安料簡云。法性自爾

非作所成空中之性本具妙假。其猶明鏡元具萬象。故知章安深領玄旨。
又輔行第三釋大品一切法趣一法云。大論兩文共
[004-0060b]
釋此句。初云云何菩薩為世間趣故發菩提心。菩薩
為眾生說色趣空乃至種智。為眾生故說色非趣非
不趣乃至種智。次文云為眾生故說一切法趣空無
相願。是趣不過。何以故。是空無相中趣不趣不可得
故。初文以能趣為假。具歷色心乃至種智。故知具一
切法即是假也明文若此可不信乎。何得將理具妙假立法之義。濫同空中蕩相之義邪
所趣為空非。趣非不趣為中。次文以能從所為空。是
趣不過為假。趣不趣不可得為中。此下諸文用語稍
異者。中假二意全依論文。次但況出。故云一切法趣
色。色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非趣等。何以故。一切法
趣色。能所皆假一切法為能趣。色為所趣。既皆是假而理具三千。如天珠網互相涉入。何
得謂之是空中邪。色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得。能所皆空何得
云三千即空。是真諦有三千邪。止觀云。若是入空尚無一物。可不信乎。趣不趣不可得

即不住二邊正顯中道非空非假名為中道。且入空尚無一物。豈可中道第一義
諦相相宛然邪。若定執此則成誹謗矣。若中道雙照。則照假故三千宛然。照空故一法叵得。而中道之體豈當
有無者哉。思之。又若不信輔行之文者。且釋籤云。若以心性

觀彼界如豈非百界千如是因緣所生法邪。界如皆空豈非三千即空性了因。是
亡泯三千邪。常具諸法豈非三千即假性緣因。是雖亡而存邪。非空非具豈非
三千即中性正因。是心性不動邪。而空而具豈非中道雙照二邊邪。然上句云。非空非具即
是中道雙遮空有也。非遮非照不二門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故今非遮空中叵得。
非照即妙假不存。即大意云。三諦三觀三非三也。又若不信釋籤之文者。且

文句記云。境據假邊且存其數妙境若約二邊辨之則屬假邊。是故乃存
百界千如之數也。空中尚無。其數安有三觀圓融非前非後。文〔何〕之中。空中亡絕
尚自無文。其如妙境假觀之數。安得有之而云百界千如邪。然必約假以立空中

[004-0060c]
文句之中既有百界千如之假。然必約此千如妙假以立空中妙境。妙假既名為數。當知約假以立空中。乃是
數即非數也。又若不信文句記中之文者。且金錍云。若不

許心具。圓頓之理乃成徒施他若不許一家所立不思議境於一念中理具
百界三千妙假。是則圓頓空中妙理乃成虗設。其猶明境不能現像。翻成偏小斷無之空矣。又云。

汝無始來唯有煩惱業苦而巳。即此全是理性三因。
由未發心。未曾加行。故性緣了同名正因。故云眾生
皆有正性。既信巳心有此性巳。次示此性非內外。徧
虗空。同諸佛。等法界。既信徧巳。次示徧具。既同諸佛。
等法界。故此徧性具諸佛之身。一身一切身。如諸佛
之感土。一土一切土。身土相即。身說土說。大小一多
亦復如是。今此示。有是示。種性示。徧是示。體量示。具
是示體德。若謂心具便是空中者。何故次文示體德
中方談性具邪。以由性具體德是假。性量體徧是空。
種性正因是中故也。若不爾者。如何消文。故知金錍
云。若不許心具。圓頓之理乃成徒施者。圓頓之理。理
謂空中。空中乃是實相寂滅。心具乃是諸法宛然。是
故空中理本無相。無相而相理必具事。文句記云。十
界為事。實相為理。理謂空中。事即是假。良由此也。故
知他人若乃不許心具三千不思議假。是則圓頓空
中之理乃成徒施。郤同偏空不具諸法。猶如頗黎不
能雨寶也。若許心具三千妙假。方顯圓頓空中之理
具於妙假不思議事。猶如明鏡萬像炳然也。鏡像喻
假也。鏡明喻空也。鏡體喻中也。是則心具及以性具
但是妙假耳。何得濫作空中說之。若謂不然。如上所
[004-0061a]
引輔行.釋籤.文句記等。皆判心具屬於妙假。豈可金
錍郤將心具屬於空中邪。又若不信荊谿之文者。何
故章安觀心論疏云。心空而常假。故有百界千如此與
輔行云。雖亡而存。假立假號。不亦同邪。假而常空。雖百界千如寂而無

此與輔行云。亡泯三千。假立空稱。不亦同邪。空假常中無空假相豈非心性
不動。假立中名。雙遮二邊邪。雖無二相。不失雙照豈非中道照空故一相叵得。照
假故三千宛然邪。又若不信章安之文者。且智者云。若知地

具桃李。即識中實有權。解無差別即是差別實謂實相如是。
權謂諸法相性體力等十。既云地具桃李。是實中有權。解無差即差。豈非三千是性具妙假。實相即諸法邪。故
金[金*白-日+田/廾]明三千云。實相必諸法。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又依大經及以大論立三世界。故有三千
也。若謂性具三千。不是即實之權者。何故云實相必諸法等。故有三千而不云諸法。即實相故有三千邪。且諸
法即實相。乃是相即。無相假即空中亡泯寂滅。一法尚不可得。三千之數寧存。故知性具三千。定是即實之權。
空中具假。無差即差耳。不可濫作即權之實。假即空中。差即無差而說之也。若知桃李堅相

即識權中有實。解差別即是無差別權中有實。差即無差。乃是諸法
即實相亡泯寂滅。假即空中一法叵得。何故輒云三千皆實相相宛然邪。何得謂之假即空中三千宛然邪。文
句云。諸法實相。標權實章也。諸法權也。實相實也。所謂諸法如是相等。即是解釋權實章也。金[金*白-日+田/廾]云。以諸法故
故有相等。以實相故相等皆是實相。無相相等皆如如者。空也。是者。中也。他人不許空中之理具諸法事為性
具三千。豈非對面違戾祖宗乎。又若不信智者之文者。且南嶽止觀

及馬鳴起信論。皆立二種如來藏。一者空如來藏。亦
云如實空也。二者不空如來藏。亦云如實不空也。空
如來藏則諸相咸亡無有差別。不空如來藏則具諸
色像世出世間河沙功德。若謂性具百界千如三千
世間便是空中者。何故空如來藏則諸相咸亡無有
差別。不空如來藏方具色像河沙功德邪。以此驗知。
[004-0061b]
空如來藏是遮。故法爾空中。不空如來藏是照。故三
千恒具耳。事理權實體用真俗等。例之可知。又若不
信南嶽.馬鳴之文者。且龍樹大論云。世諦有相。第一
義諦無相。可不信乎若引金光明玄義云。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者。何故不引妙玄
釋籤云。第一義中名實俱無。世諦乃有名實邪。又何不引止觀云。第一義中一法尚不可得。何況三千邪。世諦
中尚有無量法。何但三千邪。又莫是止觀.玄籤諦斷無之理。頑空之性乎。哀哉。世人但見其一不知其二。須知
玄籤.止觀所談第一義諦無名無相一法叵得。乃是空如來藏義。亦是中道之雙遮也。光明玄義所談第一義
諦有名有實義。乃是不空如來藏義。亦是中道之雙照也。地具桃李斯言有徵。寄言學者。勿負自心抑挫聖旨。
文句記云。性本無名。即玄籤云真諦無名也。具足諸名。即光明玄義云第一義諦有名也。故無說而說說即成
教。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不其然哉。宜熟思之。又若不信龍樹之文者。且法

華經云。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文句云。持經得解。妙玄云。報身辭異
意同。以由持經得解。解即是智。故屬報身也。微妙淨法身若準文句。乃是真身亦是法身。
而妙玄中乃云法身也。具相三十二若準文句。乃是應身亦是生身。而妙玄中乃云應身
。以八十種好應身生身也。用莊嚴法身真身法身也。既以具

相名為應身生身。豈非具相乃是妙假不思議俗諦
乎。若不爾者。三身三觀如何類通邪。若不約於二身
三身。如何消於妙玄.文句邪。嗟乎。世人不讀妙玄.文
句。若聞具相三十二是生身應身。便乃驚怖而不信
受。豈非正法難解訛說易傳。且摩訶止觀引法華云。
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乃釋之曰。若證中道豈非法身
中道即具此相豈非中道照假故具三十二相邪。如法華中二乘開
示悟入妙會中道。即與八相佛記豈非生身應身。譬如得鏡
喻中道也萬像必形喻生身應身也。大乘得中靡所不不現合法也
法身相者名為真相此語簡略。應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者。名為真相也。法身
[004-0061c]
具於應身之相乃名真相者。例如光明玄義云。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也。是故法身具應身相名為真相。乃是
對破世間輪王魔羅虗妄之相故也。若不爾者。如何消於下文。淨名云。巳捨世間所

有相好。輪王魔羅世相嚴身皆是虗妄。故言巳捨淨名
疏文準此可知。中道明鏡本無諸相微妙淨法身也。無相而相者具相
三十二也。妍醜由彼多少。任緣普現色身。即真相也普現色身
既是妙用。復異世間輪王虗妄。乃名真相也。嗚呼。列聖彝範溢藏未淪。安

可順於一期之情見。自貽永劫之重報邪。幸冀後德
一為思之。儻有所長。願無壅蔽也。


問。金剛藏四句初空有句即是真諦。妙玄釋云。空非
斷無故言空有。若謂空中無三千者。莫不違金剛藏
之旨而背妙玄之義乎。


答。人不曉此其亦多矣。夫空
中寂滅者。談其本體也。空中具有者。語其體德也。空
中之理體雖本來寂滅而恒具於事用之森羅。何得
認於所具森羅玄籤中以三千為森羅也。而棄能具之寂滅邪法華
云。諸法寂滅相。即諸法實相也。以實相無相乃是寂滅故也。且離有而談空。容在

小典。即空而具有。攝屬大乘。所以空號真空。有名妙
有。譬如明鑑普現殊形。喻似摩尼具彰眾色。欲顯真
空而具有。故曰空非斷無焉。然則真空雖具妙有。而
具有是假。可不信乎。若謂不然。且妙有既有而真空
復有。是則有上復有。空何不空邪。若謂空有俱皆有
者。何故空有俱不空邪。如斯建立。誠可悲哉。且始終
心要云。中諦者統一切法也。真諦者泯一切法也。俗
諦者立一切法也。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又荊谿臨終
喻眾以道云。夫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
[004-0062a]
不一不異謂之中。若謂空中自有三千者。豈非但是
無法不備謂之假。俗諦立法之義。何關空中亡泯無
相邪。應知即空真諦泯法。若不亡泯三千世間則蕩
相不盡。真空之外猶有諸法間差也。即假俗諦立一
切法。若不立於三千世間則立法不備。俗假之外更
有一切諸法森羅也。即中雙遮。若不統二邊則統法
不徧。中道之外猶有二邊待對不亡也。是以談乎三
千世間。即空無相。即假建立。即中雙遮復能雙照。文
理明白。人自不思耳。


問。舉一即三非前非後。何故空中一向寂滅亡泯無
相。而不存立三千世間。


答。言舉一者。趣舉其一也。或
舉真諦空觀之一。而真空亡泯三千叵得。便點真空
雖亡而存。百界宛然即是俗假。又點真空之亡泯。俗
假之立法。二俱不可得。即是中道第一義諦非有非
無。舉其真空之一即三既爾。舉其俗假及以中道即
三亦然。世人迷名而不思義。但聞舉一即三之言。便
謂空中之體自有三千世間。不許空中之體本自寂
滅而恒具於俗假百界。如他人云。三千不離實相。實
相不離三千。遂立三諦皆有三千。故解實相云。三千
皆實相相宛然。嗚呼哀哉。謬之甚矣。且三諦相即理
事融通。凡習天台教者其誰曰不然邪。雖三諦相即
而中邊不混。雖真俗不離而理事彌分。故二邊之有
無。中道之絕待。理體之無相。事用之森羅。皆祖宗之
格言。豈今之好異邪教文。談於空中寂滅。何得翻作
[004-0062b]
森羅說之空中。若乃十界宛然。未審俗假如何說邪。
是故須知。若存三諦。空中定無相。俗假定有相。若其
相即。俱相俱無相。若但從理。非相非無相。事理相對。
無相即相即相無相。情通妙契諍論咸失。人不見之。
乃云。若約分別。空中乃是亡泯寂滅。俗假則是森羅
宛然。若約圓融。空中不妨自有三千。今問。等是圓融
何不無相。而但有相圓融空中。若是有相。圓融俗假
如何說之。莫是圓融三諦皆是有相乎。嗚呼。此義非
圓非別。兩楹中間既無所名。乃是率爾虗妄之說耳。
請有識者試與詳之。且輔行云。點空論界。豈非空不
定空。空必具假乎。又云。界無界相。豈非假不定假。假
必即空乎。是則性空中恒具十界假。十界三千假常
即性空中理事之融通。中邊之相即豈可不然哉。又
釋籤明有不定有。故云。言有則一念都無。況有十界
質像邪請詳此文。何得云三千即空是真諦有三千邪。又明無不定無。故云。
言無復起三千慮想。況一界念慮邪豈非雖亡而存。是假立假號乎
不可以此有無思故。則一念心中道冷然可見矣尚非
是空。何況是有。何得云三千即中。是中道有三千邪。又文句記云。鏡明性十界

像生。修十界鏡明之性。豈非空中之寂滅乎。若不爾
者。止觀那云中道明鏡本無諸相邪。十界豈非俗假
之森羅乎。若不爾者。止觀那云無相而相邪。故知鏡
明性十界。即是境據假邊且存其數耳。由鏡明性本
具十界。方有像生修十界矣。豈鏡明之性自有妍醜
邪。若不爾者。止觀那云妍醜由彼邪。又止觀中復舉
[004-0062c]
喻云。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鏡喻即中。徧明是體像。徧
像是明體。徧體是像明。於一見三於三了一。輔行云。
夫以事喻法皆是分喻。於中鏡喻其意最親。異乎伊
字三點。首羅三目故也。既以鏡像喻於即假。豈非三
千森羅是不思議俗諦乎。若不爾者。豈可鏡體鏡明
喻於空中是萬象森羅邪。顛之倒之。誠可悲矣。又妙
玄中引仁王經法性五陰。及涅槃經因滅是色獲得
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俗諦也。引淨名云。眾生
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及大品云。五陰空等是真諦
也。引涅槃云。佛性中道是中諦也。請觀妙玄引諸經
明三諦之義。何得輒引仁王經中法性五陰以證中
道法身寂光是有相邪。文句記云。況常寂光。端醜斯
亡。寂光所對。咸有淨穢。何不思之。輒生異見。


問。淨名經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況荊谿云。理性三
千一向不除。他人準此。乃謂三千即空。其三千之法
不泯。而輔行云。亡泯三千。及心要云。真諦泯法者。伹
是亡其情病。泯其計著而巳。非謂亡泯三千之法也。
以三千是不思議之法故也。人皆信受。今何不然。


答。
不二門云。亡淨穢故以空以中淨穢不出六凡四聖。仍由空中
轉染為淨染體即是通別二惑。淨體即是真中二理。故知只一空中之觀。
非但轉於無明染體以為真中法性淨體。亦乃亡於
十界淨穢三千妙假俗諦之事。何得偏執轉染為淨。
而棄亡泯淨穢三千。且淨名經云。但除其病。豈非但
除迷情之病乎。而不除法。豈非不除十界之法乎。此
[004-0063a]
但約於藥病過德以明除病不除法耳。今云。空中寂
滅妙假森羅。自是圓融之三諦耳。且非迷情之病也。
何得引彼。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以立三千即空。是不
亡泯邪。若謂輔行亡泯三千。及心要云真諦泯法但
是亡情而不泯法者。灼然對面負心違戾。何者。心要
既云真諦泯法。驗知輔行乃是亡於三千之法。何得
謂之不泯法邪。法若不泯情何由亡。法尚應捨何況
非法。又復真諦若但泯情而不泯法。是則俗諦應須
立情而不立法。若其然者。何但乖於真諦泯法。亦乃
違於俗諦立法。嗚呼。膠手易著䆿夢難醒。一至於此
可不悲哉。妙玄云。學妙有者自稱至極。聞畢竟空而
生誹謗。不受其法不耐其人。學畢竟空者自類朋聚。
引正向巳推邪與他。此皆不識天主千名。聞帝釋則
喜。聞舍夫則瞋。將恐其福不補其失。實相亦爾。同是
一法豈可謗一而信一邪。輔行云。實相之體三諦具
足。實相既爾諸法亦然。若具三諦。三諦必須真空亡
泯三千世間。俗假存立百界依正。中道雙非空有叵
得。斯皆舉一即三之義。故云實相之體三諦具足。非
謂實相之體三諦具足便是空中自有三千森羅差
別也。


問。淨名經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未審此法於三觀
中攝屬何邪。


答。善哉問也。能破羣疑。應知經中正明
假觀俗諦立法。故但除病而不除法。若乃除法則乖
俗假立法之義。是故疏云。一切眾生具十界法具即是假。
[004-0063b]
不其然乎。若點具假即空即中乃是界無界相耳。別非俗假立法之義也。無明不了觸處

病生。若有智慧即無礙自在悉為佛事。人不見之。輒
將經文假觀俗諦立法之義。以難空中寂滅之旨。是
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故此應知。理性三千一向不除。
乃是不思議之假耳。與夫鏡明性十界等。厥意元同
也。委如前說。宜審思之。


次是故下簡偽者。輔行云。一家教門。藏通即約六道
論假用觀。乃有即不即異。其法即是藏通八門。別圓
假觀必約十界。但以次第不次第別一心異心明境
麤妙比必至切近也者。頻聞觀柱緣生即今文云賴緣之假也。言賴緣者。輔
行云。四教之中俱有賴緣施權二假。其相各別。空中亦然。今此虗假賴眾緣成。非從空出。設權利物。然今文云。
是故不同賴緣之假者。由上文云。觀此一運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唯觀三千不思議假。是故此假不同他人觀
柱緣生賴緣之假。以圓頓教不思議假乃是化他。三千赴物不動此念徧應無方故也。緣生即

即今文云。無自性空。今圓頓教三千妙假即空亡泯。不同觀柱緣生無自性空名為即空也。空
假不二名為三觀即今文云。空假不二名之為中。而輔行中言三觀者。仍前空假名為
三耳。其實應如今文中云。空假不二名之為中。今圓頓教三千即中。心性不動雙遮雙照。不同空假不二名之
為中也。作此說者尚未成通。通須四句成性相空。若有

中名異通教者。通教何曾無中道名。況復通教仍須
四門。門門十乘方名通觀。人不見此何殊暗空釋籤破藏
法師說法界無自性云。何故但云無自性邪。而不云無他性乃至無無因性邪

三故借下舉喻借子夜切者。假借也。諸色心現時者。色
心即是前文十界百界三千也。故色心不二門云。總
在一念別分色心。現者顯也。以由能了四運妄念無
一異相空中之理非一異也。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
[004-0063c]
能照於一多相即不思議假帝網重重也。乃是全於理體變現
而成事用故也。故舉喻云。如金銀喻空中之理也隱起喻空中之
理具不思議假。故而起三千事用也。起者生也。謂隱金銀之體而生瓶

盆之號。如隱空中之理而生三千之事。猶全水作波
隱於水名而稱為波耳。金處異名生者。合法。乃是空
中理處而三千事用。異名生也。與金無前後者。金法
乃是三千事用。異名生時與空中之理無前無後也。
斯乃理事無前後。體用不異時耳。況復又達理具十
界三千色心即空即中。是則非伹全理成事無前無
後。亦乃達事即理無有異時也。亦如官路土者。理體
虗通而無私局。是故喻之如官路土也。私人掘衢物切
為像者。事用隨緣而有分限以由事用差降不同故也。故喻私人
掘土作為萬物形像也。智者知路土者。知此形像元
是路土而作合法。乃是曉於事用本是理體而成故
也。故金錍云。果地依正融通。並依眾生理本。此乃事
理相對而說耳。凡愚謂像生者。凡常愚迷不知私人
掘官路土以作形像。乃謂實有此形像生合法。乃是
迷者不知全理成事。但謂實有諸法形生。故金錍云。
若唯從迷說則波無水名。西失東稱也以由迷東為西。故西失東
稱也。後時官欲行還將像填路者。合法。乃是乃達理具

十界百界三千事用。即是空中之理寂然故也。像本
不生滅者。以喻事用無起沒也。路亦無新故者。以喻
理體非今古也。是則三諦及以三觀乃是天然之性
德耳。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004-0064a]


第四料簡



外色異心如何具於三德。文為二。初問。外
無情色者。依報國土也。此約依正分於內外耳。不與
心俱者。從迷情故分於依正。故謂依報外色不與正
報心俱也。如何復能具足三德者。此以迷情分於依
正色心永隔。而難理智身土體同心外無境也。而云
三德徧一切處者。止觀諸文皆作是說。而迷情分別
者聞之惑耳驚心。故今寄彼而興問也。次答文為三。
初以內色無情反斥。若如汝難。是則何但外無情色
無有覺知不與心俱。而其內身亦與心異。是故猶如
草木瓦礫。他既執迷而難。故今亦且以此反斥耳。故
輔行云。若論有情。何獨眾生。一切唯心。若論無情。何
獨外色。內色亦然。故淨名云。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疏引百論云。外曰若身中無我者焉知四時。內曰如
草木瓦礫。亦由陰陽逐時轉變。似有所知而非神知。
今身雖有知。知無自性。如草木瓦礫。外曰身內有神。
神使知知。內曰若神使知。誰復使神。遂無使神。何須
神使。若無神使。即無知者。若無知者。如草木瓦礫。此
約識種破我作如是說。若約內觀識種者。三事成身。
命煗無知。知即是識。若謂識知。過去識滅。滅故不知。
現識不住。亦復不知。未來未有。斯亦不知。三世求知
而不可得。若離三世無別有知。故云是身無知如草
木瓦礫也。次若論下。明色心咸具。若論具德不獨內
心者。意明外色亦具三德也。然須了知外色具德含
於二義。一者眾生內心體徧不隔草木。則是外色具
[004-0064b]
有佛性。二者內外色心依正同一真如。是故趣舉一
色一心若依若正咸皆具德。但為世人卒難開曉。故
須依經點示眾生心性體徧不隔草木。以明外色具
足有於佛性三德耳。由心變故謂內心外色者。心隨
物變遂分內外。即輔行云。迷謂內外也。心非內外故
。色無內外者。即輔行云。悟唯一心也。心外無境。是
故唯心則無內外之殊。唯心既爾唯色亦然。故云色
無內外也。輔行云。苟順凡情生內外見。應照理體本
無四性無內故無自性。無外故無他性。無內外兩中間故無共性。無常自有故無無內性。心
佛眾生三無差別。能知此者依俙識心。今此亦然。
從迷情心隨物變故則分內外。從理智故四性叵得
故非內外。雖非內外而亦內外雙遮雙照任運常然。
是故名為而內而外也。而內故心具三德。而外故色
是法界。故涅槃第三十一云。眾生佛性非內非外。猶
如虗空非內非外。如其虗空有內外者。虗空不名為
一為常。亦不得言一切處有。虗空雖復非內非外。而
諸眾生悉皆有之。眾生佛性亦復如是。金[金*白-日+田/廾]云。請觀有之一字。虗
空何所不收。故知經文不許唯內專外。故云非內外等及云如空。至第三十二迦葉

問云。若言五陰是佛性者。云何說言眾生佛性非內
非外。佛答迦葉。我先不說眾生佛性是中道邪。乃至
云我為眾生得開解故。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何以故。
凡夫眾生或言佛性住五陰中如器有果。或言離陰
而有猶如虗空。是故如來說於中道。眾生佛性非內
六入。非外六入。內外合故名為中道。是故如來宣說
[004-0064c]
佛性即是中道。非內非外故名中道。乃至云。遮此二
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名內外是名中道荊谿治定涅槃
疏文乃私謂云。言雙非者。不唯雙非復應雙是。故下文云亦內亦外。若無雙是。云何言徧。故文斥云。凡夫眾生
或言佛性在五陰中如器中果。及如虗空。世言佛性唯在有情如器果耳。尚未能計猶如虗空。安能曉了非內
非外。況經自釋根塵合故乃名中道。根塵合者豈非體一。豈非相即。豈非性徧。豈同器果。今問牆壁為是根邪。
為是塵邪。為二合邪。為雙非邪。若雙非者亦非五陰。何伹牆壁。哀哉世人。苦哉講者。經文如此分明顯說。而清
涼觀師尚不信受。輒便難云。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談通心境。失情無情。壞於性相。儻無文憑據而清涼豈信邪

故知今文而內而外。即涅槃云亦名內外也。隨其心
淨則佛土淨等者。文出維摩經中。今所引者意明心
具不隔草木。以明外色不異於心耳。若不爾者。下文
那謂何得獨云外色非心。故知外色不異於心。乃是
唯心。心外無境。所以得引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等以
明其義也。三是故下指文證成破法徧中以識例色
者。即破徧文末云。前來所說但觀識陰作如此說。餘
四陰亦如是。十二入十八界亦如是。輔行云。欲融諸
法示觀境徧。是故更例餘陰入界。若示境體觀心即
足。以心徧故。攝餘法故心徧不隔草木。外色不異於心。又非但心攝
一切。亦乃一切攝心心徧不隔既爾。色徧不隔亦然。故四念處云。非
但唯識。亦乃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第七卷末現行
印本文在第八若心若色無非大車者。即端坐觀陰入界明

十乘竟歷緣對境中明十乘之文也。緣謂六作即行
住等。境謂六塵即色聲等。塵必對根。然而根塵不出
色心。既於根塵皆修十乘。十乘必以大車為喻。是故
謂之若心若色無非大車。若心若色既是大車。豈可
[004-0065a]
外色不具三德。故輔行云。當知根塵無非法界。法界
乃是三德異名。引四念處唯識唯色。具如向云。


五料簡



青黃赤白如何即是真如法界。文為二。初問。
若解上文色不異心若心若色無非大車。何須此問。
但為惑者觸途生滯。故今更作如此問之。以生下文
情理等答也。次答文為二。初約分別答文為三。初約
情理剖判。輔行云。然此真性徧於法界。迷謂內外。悟
唯一心。是故四眼二智萬象森然。佛眼種智真空冥
寂。今雖初觀即是初觀不思議境豈令順迷。制心從理無非心
性。又金錍云。教分大小其言碩乖。若云無情。即不應
云有性。若云有性。即不合云無情。故小教中明於凡
常執情所見。乃云青黃赤白等色。何得將此以難大
乘圓融法界真如之理邪。故金錍云。若唯從理。只可
云水本無波。必不得云波中無水。又云眾生以我執
取之即無佛。唯生初心能信教仰理。則唯佛無生也。
又青等下。次約二諦三諦區分青黃赤白世俗間差。
法界圓常真空湛寂。世諦之言具含萬象。是故青等
但屬少分。法界之理中邊無缺。是故名為三諦全分。
故輔行云。言法界者。法謂諸法。界謂界分。相不同故。
一切諸法皆以三諦而為界分他謂三諦皆有三千。不許分於空有雙非
等別。豈非彰灼違於行法界相分不同之義。莫是荊谿合作此分別解釋迷於圓妙邪。言法

性者。亦是諸法具三諦性。性亦性分不可改。故三諦
性冥始終無變。亦可界法性法即是實相。實相之體
三諦具足中道實相雙照二邊。是故當知法界法性名義雖異
[004-0065b]
其體無殊。言真如者。無偽曰真。不異名如。此與法界
名異體同。故金錍云。法佛與真如體一名異。又云。然
雖體同不無小別。凡有性名多在凡在理。如云佛性.
理性.真性等。無性名者多通凡聖因果事理。如云法
界.實相等。如三昧.波羅蜜等。則唯在於果。三約肉.天.
佛眼簡示。肉眼見麤色。天眼見細色。麤細之色形顯
不同。若干差異故青黃等。但是肉.天二眼所見顯色
少分耳。慧眼觀空空則無相。法眼觀俗俗是出假。故
此二眼不須明之。故四眼為用。佛眼為體。故法界是
佛眼所見。言全分者。佛眼種智中道法界。任運雙遮
雙照故也。一眼具五眼下。次約圓具答。文為二。初正
明圓具。前約用異分別而言。故分情理真俗等異。今
約體同圓具而說。故舉一眼即具五眼。及以青等皆
具諸法。一諦三諦圓具亦然。既體同圓具。故不可以
青等難於法界也。次引棄蓋文證言。棄蓋中云者。誤
也。應云呵欲中云也。故止觀觀心呵欲中云。又呵色
二邊。如大品云。色中無味相。凡夫不應著即今文云。凡夫自昧
。色中無離相。二乘不應離即今文云。二乘自離也。破色無明

有無等見。是呵其味。破其沈空。是呵其離。若定有味
不應有離。若定有離不應有味。味不定故非味。離不
定故非離。不著二邊即是非味非離。顯色中道實相
即今文云。色非味非離。色體本來。法界常住也。應知此中料簡青等如何。即
是真如法界。乃至色體本來常住。準例妙經云。世間
相常住。亦應作此料簡問答。何者。亦須問云。現見世
[004-0065c]
間。人有生死。物有彫變。如何經云。世間相常住。亦應
答云。世間之相生死彫變者。乃是肉.天二眼迷情所
見之世諦耳。常住者。佛眼所見真如法界之理也。故
一眼具五眼。世間相常住。一諦三諦亦復如是。故不
得以世間之相生死彫變以難真如之常住也。是故
當知。生死之體。彫變之性。本來常住。不曾還流。故文
句釋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云。眾生正覺一如。無
一如。皆如法為位也。出世正覺以如為位。亦以如為
相。位相常住。世間眾生亦以如為位。亦以如為相。豈
不常住。世間之相既乃常住。豈非理一。又世間者。陰
界入也。常住者。正因也。正因常故。緣了亦常。故云世
間相常住也。文句記云。眾生止覺是能住法。染淨一
如是所住位。眾生理是。佛巳證是。故名為住。如位一
故。故名為位。眾生正覺相位無二。顯迷即理。理即常
住。佛巳契常。眾生理是。故正覺眾生相位常住。染淨
相位既同一如。是故相位其理須等。佛依世間修成
極理。驗知世間本有斯理。故云常住。乃至云今且從
悟顯迷以淨顯染。則淨悟得於常事。迷染但名常理。
次重釋者。向釋雖然事理通總。未的示其理境所在。
故以陰入對正因說。九界陰入位本常住。當知陰入
只是常住。又妙玄釋若聞是經不老不死云。於老死
中識於實相。以老死是果報之法。識實相故則不老
死。既不老死則是常住。常住實相則是無相。無於生
死俗諦之相。無於涅槃真諦之相。唯有中道如實之
[004-0066a]
相。尚非涅槃真諦之無。何況生死俗諦之有。何得乃
以世間虗妄人之生死。物之彫變。執情所見果報之
法。以難實相常住之理不遷不變邪。嗟乎。近代習四
明者。不思祖教。唯尚胸襟。兢說萬物生死彫變便是
世間相常住義。詰其所以。乃云。實相相相宛然。是故
世間生死彫變無妨常住。嗚呼哀哉。斯乃錯將執情
所見生死遷流。濫同真如實相無相不變之理。他既
不達陰入之事即是實相常住之理。將何以顯世間
之相青黃赤白生死彫變即是法界實相。無相真如
常住不遷不變邪。余昔亦遭四明所惑。今乃省察。故
於此中特述其意也。


六料簡



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文為二。初問。依四諦境
發四弘誓。此四不出上求下化。下化是悲即初二誓。
上求是慈即後二誓。若從名便。應先慈次悲。今從行
便。故先悲次慈。心先離苦方與樂故。理無先後文且
附事。故四弘誓名菩提心。而今問云。發菩提心求於
極果。果地自然能應一切。何須必假大悲居先者。此
即但以後二慈誓上求之義。而難初二悲誓下化也。
而云佛菩提心從大悲起者。止觀第一約四弘明發
心顯是中云。譬如金剛從金性生。佛菩提心從大悲
起。是諸行先。如服阿娑羅藥先用清水。諸行中最。如
諸根中命根為最。佛正法中此心為最。輔行云。一切
金剛皆金剛輪而為自性故。金剛座從金剛際自性
而起故。佛菩提大悲為性。從大悲起。欲發菩提心必
[004-0066b]
先運大悲也。次答文為二。初正答。意明必假初二下
化大悲拔苦。方有後二上求佛果大慈與樂。輔行云。
依境生解。依解起願。境為所緣。誓為能緣。以無緣慈
悲緣不思議境。境名無緣。誓名無念。運此慈悲徧覆
法界。故能任運拔苦自然與樂。故四弘願皆熏法性。
法性即是不思議境。一苦一切苦。一樂一切樂。今既
正答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是故但云若無大悲熏於
法性。理藏性法無由得開。藏若不開尚無初住隨分
之果。何況得於妙覺極果。是故據行。因中不以初二
弘誓大悲居先。後時至果則無能利拔苦之法。大悲
既爾大慈準知。法性名義如前巳解。理藏性法無由
得開者。即是理性藏性之法也。故理性藏性亦與法
性名異體同。故金錍云。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如云
佛性理性真性藏性。所以因名佛性等者。眾生實未
成佛得理證真開藏。以煩惱生死是佛等性示令修
習名佛等性。故今同中發菩提心先以大悲熏於法
性理藏性等。修行填願至於初住。理藏等性方乃分
開。以至極果究竟開明。大悲既爾大慈準知。問。理藏
與性同異云何。答。此三雖體一。亦可暫分之。理惑合
名藏。不論惑名理。不可改名性。又包含名藏。具含三
千及四德故。此則不同諸論含藏種子之義。但是圓
頓諸法具足含攝一切義同於藏耳。地人解云。惑覆
於理故名為藏。論師解云。佛果在當。即時未有。故名
為藏。如此說者非不一邊。但是不與大經意合。他謂
[004-0066c]
惑與理異故惑能覆理。今謂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
性。何得無性之惑覆於無惑之性。應知非但惑性相
即。一切何法不收。涅槃何法不在。一切眾生即涅槃
相。一切國土即涅槃相。又如來藏性亦秘密藏性。若
約昔教。隱故名秘。覆故名藏。所謂無常而覆於常。若
約今教。開敝顯露微妙難思。眾生不解故名秘密。法
界包含用不可盡故名為藏。是故秘密須有二義。一
者昔所不說名秘。唯佛自知名密。二者舉一即三名
秘。舉三即一名密。若讀文句秘妙方便。須知今文三
一相即秘密之義。密即是妙故云秘妙也。次並難文
為二。初並並者比也。以十法成乘中妙境居初比。並
五略中發心大悲為首。是故云並。若爾等也。次答意
者。十乘生起通塗次第。是故理境乃居其初。以由十
乘初觀心是不思議境。是真如觀理。故唯達法性名
為理境耳。又初乘妙境雖義開為三理境.修境.化他境。若望
下九乘此三但名一理境耳。故云理境居初也。非謂
理境是理即也。若發心中大悲為首。如上巳明。


第七料簡



安心初云本來寂滅。文為二。初問。然安心
初文亦不云本來寂滅。文初但云無明癡惑本是法
性。法界俱寂本來皆空。今但撮乎文意為問。是故乃
云本來寂滅耳。次答中言約理約修等者。準前料簡
起對法界通具三種。今從別說是故但在前二種耳。
亦是修性合說者。據性恒開。對修方合。即是合為修
二性一也。良以能安一心止觀名為修二。所安法性
[004-0067a]
名為性一。故止觀云。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
法性變作無明顛倒。今當體諸顛倒即是法性。乃至
云法界俱寂是名為止。本來皆空名之為觀。輔行云。
初總安中只是止觀。法體妙境以為所安。能安止觀
安於法性。又修性合說亦可約於初住巳去。具如文
句記中云云


第八料簡



安心總別如何相冠。文為二。初問。總安心
中止觀圓修者。即向所引體諸顛倒即是法性法界
俱寂名之為止。觀察無明本來皆空名之為觀。不偏
修一故名為圓。若別安中則與此異故名為偏。何者。
以別安中分於信.法根性不同。或用於止。或用於觀。
止觀各有四悉之異。故名為偏耳。是則偏圓既異。如
何得云以總冠別邪。次答意者暫適根性。或止或觀
且云偏耳。其實此偏亦非永異。何者。蓋言此止是觀
家之止。此止豈隔於觀。觀是止家之觀。此觀豈礙於
止。以由止觀其體是同。雖云偏修亦非永別。以隨機
有殊其用則異。且云偏修故也。暫適行宜雅合如此。
故知即總俱時而異者。以是故知下文別安乃是即
前總安俱時而為信法止觀四悉之別異耳。故知此
別乃是即總之別也。總總於別。別別於總。良由於此。
隨用故分順理故合者。此明別安乃是隨機暫用故
分止觀之殊。若論體同則非永異。是故名為順理故
合也。若其離成三諦次第之別。此則止觀不可俱時。
具如諸教分別相狀者。此簡次第三止三觀前後定
[004-0067b]
別不得俱時。異今別安隨用暫分順理故合也。故次
第三諦具如諸大乘教。分別相狀前後不同隔歷差
異也。故輔行云。別安乃是望總名別。不得以為次第
之別。若望下文結會數中。別仍成總總即是圓下。之
一心即指此圓也。以於法性分於信.法及四悉檀。迴
轉相資。故別還用總中一止一觀。對法對信自他並
然。故止觀下文結會數云。若就三番止觀則三百八
十四。又一心止觀復有六十四。合五百一十二止觀各有
四悉成八。信法各有八乃成一十六。更加信轉為法法轉為信一十六。成三十二。又自行化他各有三十二。成
六十四。此約一向根性論六十四。更加相資根性六十四。成一百二十八。故三番止觀則有三百八十四。一心
止觀六十四者。此含兩番六十四也。故一心止觀一百二十八。并三番止觀三百八十四。合成五百一十二也

輔行云。言若就者。別立之辭即今所謂若其離成等也。文雖唯頓。
若更別約次第三觀。則一一各有百二十八。故著若
就之言即今所謂離成三諦次第之別。此則止觀不可俱時也。次第三合故立
一心。依前重舉故云又耳。人見三番之後更云一心。
便謂頓等三止觀外更立一心。謂此一心不關前頓。
今安心者依前妙境及前妙願。故前文云。須行填願
則願行相稱。故向安心若總若別。並是圓頓填圓頓
故前別安隨機暫用並是圓妙。異於次第止觀永殊也。應知三番及一心者。
乃是以次顯不次耳。若圓安者。如總安初云。不動止
只是不動智等者。彼止觀中上文先云。止只是智智
只是止。下文又云。不動智照於法性即是觀智得安。
亦是止安。不動於法性。相應即是止安。亦是觀安。無
二無別。輔行云。止觀體一不二而二。寂照無殊。故云
[004-0067c]
止只是智。為令下文別安可識。故今預辨止觀別相。
故知此中別而不別。下文別中不別而別。並由法性
故無二無別。輔行又問。圓人那得三觀別論。有此信
法相資等別。答。如後第六云。多入空。少入假。中等既
許偏入。亦可偏觀。故知偏觀即是偏修。而此偏修不
得濫同次第三觀之偏修也。


第九料簡



安心初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諸。文為二。初
問。安心初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諸者。止觀中云。體諸
顛倒即是法性不一不異。雖顛倒起滅。不信顛倒起
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體
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只指妄想悉是法性。輔行云。
但指無明即是法性。但觀法性不觀無明。又云。觀前
無明只是法性。如融氷成水。覺無明眠。又止觀第一
約六即顯是中。於名字即中云。若未聞時處處馳求。
既得聞巳攀緣心息名之為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諸
名之為觀。故知不信其諸即是不信無明也。今所問
者為復獨唯信於法性無復其諸。若謂都無者。現今
所見青黃赤白等一切諸法。何得謂之無復其諸。然
此所問還是將於肉天二眼世諦情見以難。真如法
性之理本自寂然。諸法叵得耳。是故唯信法性不信
其諸。與今現見一切諸法。情理既分何須興問。但為
世人深迷此義。是故重更料簡點示耳。復云。法性具
一切法者。此舉妙境中云理具三千也。此以法性具
一切法。難於法性無復其諸也。應知法性具一切法。
[004-0068a]
乃是理具三千妙假。與夫法性無復其諸。不可同日
而語也。以但信法性無復其諸。乃是理體本自寂滅
非但轉染為淨。亦泯淨穢之法。異於性具事用故也。故知若乃曉此
問意。則下答文如觀掌果。人不見之誠可悲哉。次答
中言。眾生久劫但著諸法不信法性者。此先明於從
無始來背覺合塵。但著色聲唯貪香味。不知諸法本
性空寂。即向所謂現見諸法。乃全法性而作無明也。
故止觀云。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
無明。起諸顛倒善不善等。如寒來結水變作堅冰。又
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也。破昔計故。約對治說。令於
諸法純見法性者。此乃申於但信法性不信其諸也。
何者。止觀既云。今當體諸顛倒即是法性。故知乃是
破於昔日久劫計著。故以止觀為能治藥。以顛倒為
所治之病。達諸顛倒即是法性。其猶融冰以成於水。
是則冰外無別有水。所以謂之令於諸法純見法性。
既信法性。豈復更信昔日顛倒。是故名為但信法性
不信其諸。故前文云。今所觀者違情觀理。不可更令
違理順情。其若然者。何得難云若都無者。現見諸法
以情難理。深不可也。若見法性即見法性純是諸法
者。此乃申於復云法性具一切法即無相而相也。何
者。上句謂之令於諸法純見法性。乃是能了妄念無
一異相也理非一異故云無相。今文謂之若見法性即見法性
純是諸法。乃是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也。徧
於鏡明皆是形像。不其然乎。言純是者。全理是事也。
[004-0068b]
亦名即實而權。即真而俗。即中而邊。不二門云。二與
一性如水為波。良由於此。今恐惑者執愚未信。復更
引文證成斯義。輔行云。既云諸法故實相即十。既云
實相故十即實相。且實相即十名為諸法。豈非今文
即見法性純是諸法邪然今文云。令於諸法純見法性。乃是於其迷妄諸法而見
法性空中之理。即是自行唯在空中轉染為淨也。若輔行云。十即實相。乃是約於理具三千不思議假以立空
中耳。故迷妄諸法與妙假諸法亦不可同日而語也。思之思之。人不見之。便準今文

即見法性純是諸法以救實相相相宛然。豈非大錯。
何者。空中實相理體若乃相相宛然。將何以明性具
妙假事用森羅邪。若依四明所立之義。是則三諦皆
有形容。真俗理事並存質像。不知何事偏嫌寂滅一
相叵存。獨愛建立諸法宛爾。此非一家圓妙之道。亦
非偏小體析之門。但是久劫著相之徒。而今忽聞蕩
相袪滯。便乃驚怖如刀傷心。嗚呼哀哉。楞嚴所謂如
來說為可憐愍者。是知他人非但不識空中亡泯淨
穢之法。亦乃不知空中轉染為淨。若言知者。何故談
於空中實相相相宛然邪。須知實相空中之理。非但
亡於迷染轉染為淨也。亦乃泯於淨穢三千叵得也。能知此者。
方可與論心性佛理。自行唯在空中。化他三千赴物。
良以一心三觀三諦不出自行化他故也。是諸法性
本無名字等者。例如佛本無身無壽無量之義也。性
既空矣。相亦亡焉。是故當知法性名字本不可得。若
乃隨緣亦可於其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所以謂之約
破立說名性名法。是則為破眾生久劫但著諸法。乃
[004-0068c]
立法性無相之名。有相若亡無相亦泯。故下文云。對
華說空空無名字。以此細推諸法皆爾。故輔行云。三
諦無形俱不可見。若乃不見而見無得而得。乃是隨
緣假立三諳之名耳。是故向云令於諸法純見法性。
即是假立空中之法性也。即見法性純是諸法。即是
假立俗諦之法性也。總此三諦。法性不出理事法性。
理法性者空中也。事法性者俗諦也。故輔行云。心性
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
假號。


第十料簡



色心不二如何觀察。文為二。初問。諸文中
云色心不二者。約理融通也。觀內觀外者。約事立行
也。今此乃是以理難事。故云色心不二如何立觀。即
是問於色心既乃無二無別。如何立觀觀於色心。為
是約理。故色心不二俱皆觀之。為是約事。故獨觀於
色單觀於心邪。然諸文中明所觀境有內有外乃是
約事而分別耳。今此亦是恐人不曉。是故乃引色心
不二約理融通。以難如何立於觀行也。次答文為二。
初明從理故色心體一。心色一體者內外理同也。理
體既同故無前後。以由心色皆是法界故也。修觀下
次明從事故觀心則易。文為二。初明事理二觀。又為
二。初先明妙觀又為二。初總示事理二觀先觀內心。
此如止觀去丈就尺去尺就寸之義也。輔行云。從廣
之狹正示境體。陰界入三並可為境。寬漫難示故促
指的。略二就陰如去丈就尺。略四從識如去尺就寸。
[004-0069a]
即唯觀心王也。是故當知約理雖則色心不二。約事
須分內外有殊。內外雖殊皆可用觀。雖皆用觀不無
難易。何者。色既在外觀之且難。心既在內照之甚易。
是故修觀於色心境。置難從易必先內心。此明從易
故先內心。非謂外色不得觀察。何者。心色相對。一往
分別雖有難易。若隨宜樂則不可局。故涅槃云。能觀
心性名為上定。淨名經有觀眾生品。以至下文觀身
實相觀佛亦然。十六觀經觀於西方依正三輩。豈非
心佛眾生三法內外依正皆可觀之乎。然今文中伹
云修觀次第先內次外第數合然必先內心。何以得知。此是總
示事理二觀先觀內心。下文云。夫觀心法有事有理。
驗知今文修觀次第必先內心。乃是總示事理二觀
先觀內心也。然內外之義具如內外不二門。說伹近。
故諸師所解不同。或云佛界為內。九界為外。引經巳
事他事為證。或云巳心名內。生佛名外。或云總在一
念為內。別分色心為外。乃引止觀妙境文中法性為
內無明為外。及文句記釋佛入定履歷法緣。履歷即
是歷事對境。法緣即是內緣真理。遂立內境是占察
經真如觀理。外境乃是唯識歷事。又謂止觀初觀陰
入是真如觀理。下去九境是唯識歷事。或云生佛及
以依報名之為外。自巳心法名之為內。引觀音玄云。
他謂眾生。諸佛自者。即心而具云云。今謂諸文所觀
內外雖復多塗。不出三種。一約色心。二約依正。三約
三法。初約色心分內外者。識心為內。正報之色及依
[004-0069b]
報色皆名為外。此如今文。及四念處約有情心并有
情色及外依報三處明於色心內外也。二約依正分
內外者。正報五陰色心名內。即以依報名之為外。此
如前文第四料簡中云。外無情色內身內心是也。外
無情色者。依報也。內身內心者。正報也。三約三法分
內外者。巳心三千名之為內。彼彼三千名之為外。當
知三千不出十界。十界不出眾生諸佛。是則巳心三
千即巳心生佛。彼彼三千即他生他佛。故知心法若
未對於彼彼三千。則但約於色心依正而分內外。若
乃對於彼彼三千。是則自巳色心依正皆名為內。他
生他佛彼彼依正皆名為外。故輔行云。縱知內心具
三千法。不知我心徧彼三千。彼彼三千互徧亦爾。苟
順凡情生內外見。故觀音玄云。他謂眾生。諸佛自者。
即心而具。故約三法分於內外。具含色心依正內外
也。然內外不二門既乃標云。凡所觀境不出內外。其
實從前色心門中心佛眾生巳他而立。但色心門約
於即理。故三法無差。而內外門約於事用。故分巳他
耳。故三法相望不出巳他。巳他即是內外故也。所以
內外各含色心依正之法。是故謂之外。謂說彼依正
色心及一念無念。唯內體三千也。且色心門云。他生
他佛彼彼境法。而內外門云。外謂託彼依正色心。外
既託彼依正色心。內豈不具依正能所。故彼內外不
二門名。不可約於自巳生佛心之色心以分內外也。
況復所觀內外之境。望於能觀不思議觀。全是無明
[004-0069c]
陰入所收。何得引於法性為內無明為外而證之邪。
斯乃偶見內外之語。便將類例所觀內外。不知止觀
自約四性破內外見。而欲引例其可得乎。且如內境
圓修三觀。豈可單破法性自生內見之計。外境三觀
豈可單破無明他生外見之計。引此以證內外既非。
所據諸文亦皆訛錯。不能具破云云。今此下文既云
觀心有事有理。何得謂之內境。乃是占察經中真如
觀理。內心既乃有事有理。外境例之豈不然乎。何得
謂之外境。乃是占察經中唯識歷事。若謂止觀初觀
陰入是真如觀。下之九境是唯識觀者。常坐三昧陰
境十乘那破四性。既歷四性推檢方悟豈非事觀。下
之九境若乃從理唯達法性豈非理觀。他謂理觀觀
理造三千。事觀觀事造三千。且常坐十乘初觀陰入
顯於本性三千三諦。遂引華嚴心造文證。輔行乃云。
心造有二。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乃達理具即空即中方成三諦。二者
約事則論三世云云。並由理具方有事用。那忽分割
理具妙假變造事用。以為真如唯識二觀。是故須知。
理事二觀皆顯理造及以事用。即空即中。良由二觀
發軫投足。雖於諸法有檢不檢理觀不推檢。事觀則推檢。至於悟
理無非三諦。故事理二造與事理二觀又不可同日
而語也。以此而知。正名解義其實難矣。具如十不二
門圓通記中委辨。


止觀義例纂要卷第四
[004-00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