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15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清-𧧌震 (master)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八
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𧧌震 述


「入實際品第五之下


大力菩薩言。云何六行。願為說之。」


【此請示六行。】
[008-0299b]


「佛言。一者十信行。」


【此別示六行之名。夫信以自心愨實為義。又信為
佛果之始因也。初以一念清淨心。諦信佛性之理。
名信心。如論云。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心外見法。不
成信心。佛心與自心無二故。方名信心。得此信巳。
圓明無礙。憶念不忘。名念心。又能玅圓通達。進趣
真淨。名進心。精進不息。慧性現前。名慧心。從慧得
定。湛寂不動。名定心。性定明淨。唯進無退。名不退
心。安住於法。護念無失。名護法心。護久念淨。回光
向佛。如鏡照鏡。名回向心。住佛光中。心淨無漏。名
戒心。游行佛剎。心隨願住。名曰願心。然此十心。只
在一念正信。直趣大乘。即得圓具。】


「二者十住行。」


【此十住。乃菩薩之智海。所謂依真而住。住無所住
也。初心。依智發明。即入菩薩正位。名發心住。二增
長大悲。治心明淨。名治地住。三觀一切法。修於般
若。名修行住。四於法成就。紹繼佛種。名生貴住。五
以漚和此云方便善巧設化。令眾離苦得樂。名方便具足
住。六安住佛法中。讚毀不動。名正心住。七得不退
轉無生法忍。心正增進。名不退住。八得廣大法。圓
融無礙。含真抱一。名童真住。九善知世出世間一
切諸法。習法王行業。名法王子住。十成就一切智。
以增長諸佛智種。名灌頂住。此十。亦以十波羅蜜
為本。所言發心者。發明本覺心體。即得根本實智。
[008-0299c]
知自性清淨。知佛法差別。解無差別解。知佛境界
體性平等。功德智慧。從此。能修諸佛助道之法。得
諸佛說法智慧。即能說法調伏眾生。以故。發心之
功。齊於玅覺果海。真不可限量。故發心巳。明見佛
性。不居惑地。住佛所住。故名曰住。華嚴說十住後。
即說梵行。謂有作有為。非為梵行。必須於身無所
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於梵行亦不可得。如
是。則心無障礙。意無取著。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
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三者十行行。」


【此十行。為菩薩之行海也。夫以行利人曰行。一平
等惠施。無相無作。曰歡喜行。二以戒自淨。以法利
人。曰饒益行。三能忍一切。心自調攝。曰無違逆行。
四志求佛法。心無怯弱。曰無屈撓行。五定慧圓明。
正念無惑。曰離癡亂行。六般若圓照。善能示現。曰
善現行。七究竟善巧。示無作法。曰無著行。八以最
勝法。調伏攝化眾生。曰難得行。九以平等無礙善
辨。為人說法。曰善法行。十以諸佛誠諦之語。誓願
度生。皆入實際。曰真實行。此正以十波羅蜜為本。
然欲自利利人。必當繁興萬行。故以此十行而利
生也。然於巳無所求。於欲無所染。心淨如佛。性無
三毒。絕生死迴流。入智慧大海。為一切眾生。護持
諸佛正法。得一切佛法海。實相源底。是為十行中
[008-0300a]
事。而此十行。無行不攝。行行無盡。但出世心重。悲
願未深。當行十回向法。】


「四者十回向行。」


【此十回向。為菩薩誓願海也。夫以悲願利生。回巳
之功德。而向於眾生。故曰回向。初以所行六度。及
四無量心。一切善根。回向眾生。令得出世之道。而
不作我能利生之想。名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二以所得一切不壞信善根。回向一切智願。成熟
眾生出世間法。名不壞回向。三修學諸佛回向之
道。所得法利。今復回向諸佛。願諸佛得無量樂。轉
更增勝。回向菩薩。證薩婆若。回向眾生。證一切智。
名等一切諸佛回向。四以善根功德力。至一切佛
所供養。回向眾生成就大乘。名至一切處回向。五
以一切懺除禮敬勸請聞法開悟。以至隨喜。如是
功德。回向莊嚴諸佛國土。普施眾生。決定成熟平
等教化。名無盡功德藏回向。六行內外施。如資生
之物。及身分所有。悉皆施與。以此善根。回向眾生
住清淨道。名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以隨所積
集一切善根。回向眾生。令成就無盡功德之藏。名
平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八以深心不壞智力便。
順真如相。回向眾生。圓滿一切清淨智慧。名真如
相回向。九以一切尊重心善根回向。以此得無著
無縛解脫心。而住於普賢行大回向心。令眾生出
生平等無礙智。名無著無縛解脫回向。十以一切
[008-0300b]
法施善根回向。願得廣大無礙境界。圓滿一切梵
行。入等法界無量菩薩回向。令眾生如我所得。亦
如是得。到於彼岸。名法界無量回向。論云。此十回
向行。回真向俗。回智向悲。又通攝住行地中諸法。
並修而進。以大願力。融會智悲生死涅槃。成一真
法界。總歸於菩提實際耳。又大般若經云。心無自
性。心性無故。心所亦無。心及心所。既無自性。故心
亦無回向心義。又云。菩薩回向心則非心。菩提心
亦非心。不應非心。回向非心。又云。心不應回向非
心。非心不應回向於心。如是二種。俱無所有。無所
有中。無回向義。是為菩薩般若波羅蜜。】


「五者十地行。」


【此十地。為菩薩地海。是菩薩果也。夫地以持載發
生為義。然此十地行法。實能發生道果。為眾生成
佛之基地。又通前住行向三。融成一法。總名諸佛
智地。更須知此十地。非必從住行向。依次而進。如
經云。若有眾生。發廣大心。受一切佛法。即超凡夫
地。入菩薩地。若十地行相。次第現前。則能趣入一
切智地。又此十地。因佛智而有差別。且同在一切
智。唯以差別而得名。然地地皆以一波羅蜜為正
修。九波羅蜜為助修。初地修於大捨。二地等行十
善。三地忍苦為樂。四地勤修菩提分法。五地善修
禪定。始學世間法。而於文筆讚詠。圖書印璽。一切
技藝。順世所作。靡不該習。為令眾生住於佛法故。
[008-0300c]
後五地。巳具釋品中。茲不重述。再舉台教中。謂別
教十地。為圓教十住。別教等覺。為圓教初行。別教
玅覺。為圓教第二行。葢以別教但破十二品無明
故。且曰。別教誤以圓教之真因而為其極果也。別
即權也。圓即實也。故又云。權教雖稱玅覺。但是實
教中第二行耳。此以圓教從十信滿心。次第斷四
十一品無明。始登玅覺位。為智斷圓滿故也。所以
台教判華嚴為頓教。兼別說圓。而賢首以華嚴為
圓教。謂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如帝珠
網。互攝互入。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住行向地及等
覺五位。便成正覺。故名圓教。又頓教。依大乘部中
思益經云。得諸法正信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又
楞伽經有初地即為八。皆明頓超之義。然此總不
說法相。唯辨真性。故為頓教。今合舉二家教相。以
證此經。葢舉此六行者。乃舉別以顯圓。此依台教
所判也。位位頓超。位位圓攝。此賢首教相也。然此
經。真是實成菩薩。即圓而頓。即頓而圓者也。】


「六者等覺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此等覺為第六行。又為十一地。乃菩薩出離海也。
又前十信。信自心即佛。十住。得諸佛之智。十行。行
出世之行。十回向。成滿大誓願力。十地。成就利他
之行。功依地滿。智以願圓。即超佛地。乃等於覺。得
金剛喻定現前。又名金剛心菩薩。是名等覺行。此
中唯不言玅覺。乃是如來自已境界故。然此六行。
[008-0301a]
若據華嚴圓頓義。總只一念頓證。便同等覺。故入
法界品。借善財童子。開後學趣進之門。不須積劫
修證。一生便能成辦。是謂無功大用。自在圓融。以
顯一時一際一真法界。而圓證生佛共有之本智
也。然佛於此經中。略去信住行向。又略去前五地。
只從第六地說起。又且圓攝信住行向。及前五地
之法。乃圓頓中之最圓頓者。又言如是六行。乃能
知此真如之法。則又明實教中信住行向。及前五
地。皆同住一圓頓中矣。又華嚴九地中云。菩薩得
如是無礙智。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餘無能比。乃
以所得之智校之。此言六行能知。正顯位位皆同
攝也。】


「大力菩薩言。實際覺利。無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實
際。」


【此問入實際法。然入實際三字。本從無相法品中
發源。以標此品之名。要且從四無礙智中楔出。又
須知如上所說。皆是四無礙智中。精義入神處。不
得此智辨入神。安能入於實際。又即是真如之法。
轉換出實際二字。實際。乃真如之實際。亦即本覺
之利。本無有出入之相。但未審是何等法。是何等
心。而能得入耶。】


「佛言。實際之法。法無有際。無際之心。則入實際。」


【此言心法無際。則入矣。】


「大力菩薩言。無際心智。其智無涯北藏作崖。無涯之心。心
[008-0301b]
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實際。」


【此乃領解佛意。發明智入。然從無際心。轉出無涯
智。從無涯智。轉出無涯心。從心自在。轉出自在智。
正所謂如楔出楔。若不得自在智。如何而得入於
實際耶。】


「如彼凡夫。輭心眾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堅心。
得入實際。」


【此揀問喘患對治之法。言凡夫者。揀去二乘外道。
沉空滯寂之定。專指世間一切庸常人中。有心力
輭弱者。則其心多見易於喘動。未知應以何法御
止。必令其得堅強猛烈之心。方能入於實際耳。實
際。即無生法忍之實際。非具剛斷之智者。又何能
哉。】


「佛言。菩薩。彼心喘者。以內外使。隨使流注滴瀝成海。
大風鼓浪。大龍驚駭。驚駭之心。故令多喘。」


【此明喘動之原。謂心之喘動。因五根對五塵。有五
十一種心所法。用分內外。有內外煩惱。是皆隨物
所使耳。然隨其所使。遂成流注。相續不斷。初雖點
滴滲漏之微。積久終乃成海。此喻意識。起諸現行。
攀緣六塵諸境。而成眾生業海。時遇六塵境風大
起。自然鼓湧。識浪排空。致使大龍。有大威力者。亦
為之驚駭矣。龍喻一心。既有驚駭之心。故令多諸
喘動也。】


「菩薩。令彼眾生。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以禪定故。心則
[008-0301c]
無喘。」


【此示治喘之方。言今欲治此喘動。但令其存三守
一。由定而得安。心安則無喘矣。】


「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


【此詢問名義。】


「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
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


【此約示其名。注念曰存。護念曰守。如來禪。返於自
性清淨之體。攝心返視曰觀。理觀心如。以自性真
理。返觀一心真如之體也。
○宗門有如來禪。祖師
禪之分。如來禪。是明法身邊事。即證此一心真如
之體。謂之法身死水。解脫深坑。不能任運。發大機
用故。忽若被人問著。便眼目定動。開口不得。此只
是緣覺境界。何能為人說法。若祖師禪者。如世尊
纔拈起華。迦葉便破顏微笑。時四十九年說不到
底。一時吐露在面前了也。後人稱之為祖師禪。此
直明法身向上事。所謂目前活潑潑。轉轆轆。物物
頭頭。無有不是顯發如來正法眼藏處。不見龐居
士有云。神通及玅用。運水及搬柴。間有私議之曰。
豈有如來禪。反不及祖師禪耶。彼惟執如來為佛
之嘉號。尚未知如來二字之義。】


「大力菩薩言。三解脫法。是何等事。理觀三昧。從何法
入。」


【此詳問其義。】
[008-0302a]


「佛言。三解脫者。虗空解脫。金剛解脫。般若解脫。」


【此示三解脫相。即是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又虗
空即是法身義。金剛。即法身解脫之體。般若。即法
身解脫之用。然法身般若。總成解脫法相。三即是
一。一即是三。以成涅槃三德祕藏也。】


「理觀心者。心如理淨。無可不心。」


【此示理觀之法。言此心依真如自性之理。清淨無
染。猶明鏡高懸。物來斯鑒。本無可否之心。是即三
解脫之本也。】


「大力菩薩言。云何存用。云何觀之。」


【此別問存觀二義。】


「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內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
一相。心無得失。一不一地。淨心流入。是名觀之。」


【此總結存觀。發明體用之義。言此心於日用事物
之中而不二。乃是存三解脫之用也。夫內。從心而
行。外。隨事而行。心。從內而出。事。從外而入。若出入
不二。亦不住於一相。心無得失之想。住一與不一
之地。以清淨心。而流入於自性不動之體。是理觀
之義也。】


「菩薩。如是之人。不住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故雖
無法服。不具持波羅提木叉。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
為自恣。而獲聖果。不住二乘。入菩薩道。後當滿地。成
佛菩提。」


【此明其履踐之實證。言若能依法如是而修者。則
[008-0302b]
不住於有無生滅內外得失等相。雖不出三界無
明家。亦不住在世俗之家。故雖無田衣法服。不具
持波羅提木叉此云保解脫。又云淨命。又云成就威儀戒。不入眾布
此云相向說罪。而能以自心。契悟無為之法。為自恣樂。
而獲於聖果。必不住於二乘。而直入菩薩大乘之
道矣。然此的是第九地行相。故曰後當滿地。成佛
果菩提。滿地者。圓滿十地也。
○梵網經有云。波羅
提木叉。是諸佛淨戒。菩薩所應學。護持如明珠。方
便勤莊嚴。宜發大勇猛。諸佛薩婆若。悉由是處出。
此證大乘金剛心地光明戒。非同小乘防非止過。
執身不行。而取法服外相。護持威儀而巳。】


「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
何以故。入涅槃宅。著如來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
至沙門。宜應敬養。」


【此歎德表敬。葢謂依於如是行相者。雖非出家。亦
非不出家。夫出家者。所謂入涅槃寂滅之宅。著如
來智慧之衣。坐菩提法空之座。今彼皆巳得。又何
異於出家耶。吾謂如是人者。不但天龍恭敬。乃至
識心達本之沙門。亦宜亦應敬而養之。宜者。不定
之意。應者。決斷之詞。有敬而無養。無以表敬。有養
而無敬。則無敬事之誠矣。】


「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心越三界。著如來衣。入
法空處。坐菩提座。登正覺一地。如是之人。心超二乘。
何況沙門。而不敬養。」
[008-0302c]


【此印成其義。而又發明。心越三界。入法空處。即登
如來無上正覺。最玅第一佛智之地。而心巳超過
於二乘。直是大乘菩薩。為諸佛之所稱歎者。何況
沙門而有不敬養者乎。如維摩詰。常為諸佛咨嗟。
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是也。】


「大力菩薩言。如彼一地。及與空海。二乘之人。為不見
也。」


【此揀問心超二乘一句。】


「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著三昧。得三昧身。於彼空海
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數劫。猶不得覺。」


【此示二乘躭禪寂之病也。味著者。躭受不捨。三昧
者。即指四禪四空而言。二乘執禪定為身。於大乘
諸法空海。及無上正覺第一智地。如得酒病。其心
惛醉不醒。乃至數劫。猶不得覺。葢因以定持身。經
劫不出故也。
○什公云。貪著禪味。有二障。障涅槃。
及菩薩道故。佛初入檀特山修道。始於阿藍迦藍
處三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捨。復至鬱頭藍弗處
三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捨。又至象頭山。同諸外
道。日食一麻一麥。經於六年。自惟苦行。非正解脫。
遂亦棄捨。而後始得睹星大悟。成等正覺也。】


「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後得佛身。」


【此明其覺悟。謂其直待定力巳盡。如酒力之消。方
能覺悟。乃修此自覺聖智之行。而後始得如來正
覺之身也。】
[008-0303a]


「如彼人者。從捨闡提。即入六行。於行地所。一念淨心
決定明白。金剛智力。阿鞞䟦致。度脫眾生。慈悲無盡。」


【此直示頓超諸地。無功用大行。言其悟諸法空。登
正覺第一地者。不須從地入地。相續增進。次第而
得。即從退沒善根。不具淨信之凡夫。梵語謂之闡
提者。即入菩薩信住行向地。及等覺。六行之中。謂
其能於六行地之所。發一念清淨心光。決定即當
明白。而具金剛智力。住不退轉地梵語阿鞞跋致。便能以
巳之所利。救度解脫一切眾生。深慈重悲。亦何有
盡。如佛又言。一切眾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
謂之斷善根闡提。菩薩深信有佛法。不見有大乘
小乘。佛與眾生。同一法性。乃謂之善根闡提。葢闡
提者。猶言凡夫也。如摩訶薩。此云。大道心眾生。又
云。大心凡天義同。】


「大力菩薩言。如是之人。應不持戒。於彼沙門。應不敬
仰。」


【此揀問後世之疑慢。】


「佛言。為說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識
海澄。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
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諸集滅定。不離三佛。而發
菩提。三無相中。順心玄入。深敬三寶。不失威儀。於彼
沙門。不無恭敬。」


【此破其疑慢而發明智行也。言諸佛說戒者。為令
眾生捨不善而生善。捨慢而生敬故。又以眾生識
[008-0303b]
海中。波浪洶湧。故以戒珠而為止之也。如依教而
修。依法而住者。則彼之心地中。巳得空如無相之
性體。其八識海中。自然浪靜風恬。澄渟一色。凡一
行一動。一語一默。皆從九識真性體中。流出白淨
之法。此乃一切境風。如利得可意事失可意事不現誹撥
不現讚美。稱現前讚美現前誹撥逼惱身心適悅身心等。所不能動。
而意識中狂波逆浪。決然不起。夫如是。則戒體清
淨。其性等於虗空。若言有戒之可持。皆眾生自迷
而生顛倒。葢無有所犯。又何有所持耶。如彼之依
教法修行者。其七識與六識之俱生我法二執。決
定不生。葢不生者。以七六皆緣有漏心。相見二分。
相見。皆從八識所變。又相從見生。即前五色根。亦
是第八相分。第七。恒執第八見分。第六相引而生。
故第八。以七六生滅不停為相分。而七六所知所
見。即第八見分。世間出世。所有萬法。不出此二。攝
盡無遺。若盡此相見二分。即是真識之性體。故曰
七六不生。有者以緣塵分別。為見分。山河大地無
知色相為相分。見分為心。相分為境者。反覺贅疣
矣。然既巳七六不生。則諸法所集。皆入於滅定。至
此。而又能以本誓願力。畢竟不離法報化身之三
佛。發菩提心。又雖得於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
亦空。如是三無相中。順自心之理。玄玅深入。抑且
深敬三寶。弗違自心。不失威儀。為世師範。故於沙
門。決定不無恭敬之心者也。後地藏菩薩。又收此
[008-0303c]
中七六不生之義。】


「菩薩。彼仁者。不住世間。動不動法。入三空聚。滅三有
心。」


【此結明入實際自在之智用。然特稱為仁者。葢直
從性體上立名。性體之用有五。若從法上見。名之
曰道。從行上立。稱之曰德。今從體上發明。則謂之
仁。又從理上說。便是義。從用上顯。便是智。又仁者。
取之以象也。如果核中之仁。兩瓣合尖處。有孼在。
此一點櫱。最微最細。當善保育。勿令有損。則能發
生長養。性體亦然。今此六七巳不生。八五亦寂滅。
真性圓明。全體具在。正如核中之仁。以故稱為仁
者。非仁者。則不能入於實際。然今入於實際。則決
不住世間動不動法。此即觀音耳根圓通。所謂入
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之義同也。
三空。即前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亦與覺
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之義同也。三有。即欲
有。色有。無色有。此言三界依正二報。皆因屬有漏。
果屬有為。故所得正報。即眾生五陰身所感依報。
即眾生所居土也。又經云。如來為破三有眾生而
出世。又云。為破外道。計梵王為生物之主。又計無
想天。以無心為涅槃。又計五那含。為真解脫故也。
按梵王。即初禪大梵天王。為世界主。劫初先生。劫
盡後滅。無想天。心想不生。故名無想。乃外道所居。
五那含天。是三果阿那含居處。又名五不還天。此
[008-0304a]
無想。與五那含。俱在四禪天之上。今云。入菩薩之
三空聚。滅眾生三有之心者。正是九地中。得無礙
智。入實際之能事也。】


「大力菩薩言。彼仁者果滿。於足德佛。如來藏佛。形像
佛。如是佛所。而發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滅三
有心。不居寂地。不捨可眾。入不調地。不可思議。」


【此歎美頓超果滿。釋成佛意。謂如佛所言。彼仁者。
欲得玅覺果滿。但於具足萬德之報身。與如來藏
海之法身。及形像應化之身。如是三佛所發心。便
入於三聚戒中。攝於律儀。攝於善法。饒益眾生。而
又能不住其相。滅三有之心。又不居於寂滅之地。
且能隨機誨誘。不捨可化之眾生。而入於阿羅漢
不調之地。真乃不可思議。文殊般若經云。漏盡阿
羅漢。是名不調。以諸結巳盡。更無所調故。然大力
菩薩。作是語巳。何故舍利弗忍俊不禁。即起說偈。
葢以大力菩薩。從前所得四無礙善巧智。又得諸
佛所與無量法門。直下即巳入佛境界。具足十力。
而墮於佛數矣。但第九善慧地。即是大智菩薩所
行處。非別有所證。而得滿地。況舍利弗。於法華會
上。巳得受記作佛。直以大智自任。故當機不讓耳。】


「爾時舍利弗。從座而起。前說偈言。」


【此序發起之儀。只顯一前字。以明直趣無上菩提
也。】


「具足般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玅蓮華。高原非所出。」
[008-0304b]


【此先明具智之玅。言菩薩具足此般若智海。又不
應住於寂滅。葢般若實從眾生中生。如玅蓮華而
產於淤泥之中。若高原淨地。本非其所出矣。】


「諸佛無量劫。不捨諸煩惱。度世然後得。如泥華所出。」


【此明得法之難。言佛於無量劫。不捨煩惱。度脫世
間眾生。然後乃得此智慧。正如淤泥中蓮華之所
出也。】


「如彼六行地。菩薩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真道。」


【此明修證之要。六行。為菩薩所修之行。三空。乃菩
薩所證之真菩提道也。】


「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說。來所還復來。具足然後出。」


【此發利生之願。言我今誓住生死道中以利生。不
求自住於寂滅。葢菩薩隨順大悲。而常居生死。隨
順理智。而生死恒真。雖厭而不離。雖居而無著。誠
如佛之所說利生之法。吾當以之化導。然非止於
一生。而來此所。將生生還復來此。必令眾生具足
此般若海。然後吾乃出離於生死中也。】


「復令諸眾生。如我一無二。前來後來者。悉令登正覺。」


【此明願力之弘。言眾生雖具智慧。復當令彼同於
此願。如我一般。而無有二。俾前來與後來者。悉令
登於正覺第一地而後巳。】


「爾時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議。汝當於後成菩提道。
無量眾生。超生死海。」


【此特印記其誓願成就。告者。祝詞也。又示也。然舍
[008-0304c]
利弗在法華會上。祇云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
故佛乃與其華光佛之記。然授記聲聞作佛。為欲
䇿進入無餘涅槃故。為欲誘進行菩薩行故。今舍
利弗。又發如是大願。佛復示無量眾生。超生死海
之祝詞也。】


「爾時大眾。皆悟菩提。諸小眾等。入五空海。」


【此結同聞悟入之益。言當時雖有大小二乘之眾。
而皆得融會於一乘矣。所云菩提有五。一小乘菩
提。二二乘菩提。三權教空行菩提。四一乘菩薩十
波羅蜜菩提。五佛果智慧菩提。然五空。乃入實際
之原始。菩提。為入實際之要終也。】



音釋




音却。與慤同。誠也

音徙

上去二聲。方術也

音詣。凡九流百工業皆曰藝


水際曰涯

山邊

音力。點滿曰瀝。水將盡而餘滴也

音蟹。驚也

潘入聲。散水曰潑



音六。轉換不定也

音昏。心不明也

音皮

音甜。閒靜也

音廷。水止曰渟


音非。誹撥謂言行不然也

追去聲

音由瘤也

音范。模範

音孽。萌櫱

音迂澤中
穢泥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八
[008-030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