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15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清-𧧌震 (master)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六
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𧧌震 述


「本覺利品第四」


【此為轉識分。唯識論云。約了達分別。八識皆名識。
若了別六塵粗境。前六獨名識。故前六。總名分別
境識。其第八識。又名本覺識。今此品。既以本覺標
[006-0288a]
為名。何以不言第八識。而反言九識耶。葢以轉八
識為第九識耳。九識。梵語名為唵摩羅。此云清淨。
又云白淨識。即第八異熟識。謂成佛時。轉第八而
成唵摩羅。無別第九。又名無分別智光。即佛性
正因。又名阿摩羅識。有二種。一所緣。即是真如。
二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
如來藏。此二。竝以真如為體。又此第九。總攝諸識。
乃于前八識中。加唵摩羅識故。又諸識中。有體用
二心。識性是體。識相是用。如寂滅心。即九識。是體。
生滅心。即前八識。是用。以用即體。故生滅即不生
滅。以體即用。故不生滅即生滅。然生滅無性。寂滅
隨緣。其體用本不二故。又此轉字。即從利字轉出。
以九識即第八識所轉。亦猶本覺所出之利。是故
標為本覺利品也。又菩薩為住世利人。故云留惑
潤生。如解深密經。是入惑之初門。說九識。名純淨
識。接引初根。留惑不滅。令悲智漸漸得生。而楞伽
為大乘根。頓說第八識。為如來藏。皆直示惑之本
實。葢不斷眾生住地無明。即顯諸佛根本不動智。
此留惑潤生義也。九識。有十種名。一曰真識。自體
非偽故。二曰無相識。體非有無故。三曰法性識。軌
用不改故。四曰佛性真識。真覺常存。體非隱顯故。
五曰實際識。性絕虗假故。六曰法身識。大用無方
故。七曰自性清淨識。隨流不染故。八曰阿摩羅識。
此云無垢淨識。無有變異。如如可為究竟故。九曰
[006-0288b]
真如識。體非一異故。十曰不可名目識。勝妙絕待
故。然欲使眾生轉諸情識。入唵摩羅。只要策發其
自心一覺。別無他法。又釋摩訶衍論中。立十種識
心。眼識心。至第八阿賴耶識心。其第九。名多一識
心。第十。名一一識心。故契經中云。心量雖無量。而
不出十識。此即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識。總攝前九
故。如是十種心量中。初九種心。不緣真理。後一種
心。得緣真理而為境界故。然此品。正是第八不動
地行相。俱生我執巳盡。所作皆息。住於報行。得寂
滅現前。有為無為。二行巳終。是為究竟。今此無住
菩薩。住於不動。法爾如是。故佛為其發起無功用
大覺慧。發起無量差別智。故以無住為名。而表能
入於一切智智境界。葢達法身之理。名一切智。差
別智名一切種智。一切智智。乃根本智中修差別
智也。又八地修願波羅蜜。表願之無住。此品。又從
無相法品中。本無本處發源。】


「爾時無住菩薩。聞佛所說一味真實。不可思議。從遠
近來。親如來坐。專念諦聽。入清白處。身心不動。」


【此先示儀表法。從遠近來。表從遠行地。近來至此。
親如來坐。表智力自在。依諸法如義而住。專念諦
聽。表離於喧諍。入清白處。表入無垢淨識。身心不
動。表第八地。此巳包括全品之義矣。】


「爾時佛告無住菩薩言。汝從何來。今至何所。」


【此如來下問。正表菩薩入不動地時。住於報行。諸
[006-0288c]
佛必當親現其前。為其發起覺慧。方得入法流門
中。然今問汝從何來。今至何所。正發起其不動意
耳。】


「無住菩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


【此自陳不動法相。即無相法中。本來無本。本無本
處之義。華嚴經云。住此地時。菩薩心。佛心。菩提心。
涅槃心。俱不起也。】


「佛言。汝本不從來。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
是大菩薩摩訶薩。即放大光。遍照大千界。而說偈言。」


【此示現光相。印成起智。華嚴經言八地菩薩。以初
地至七地中。本願力故。諸佛親現其前。歎云善哉
善哉。汝所得無生法忍。是為第一。能順諸佛法故。
但未得如來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所謂
十力者。一是處非處智力。知善惡因緣果報定相。
二業智力。知眾生三世業受果報。三定智力。知諸
禪解脫三昧。四根智力。知眾生諸根勝劣。五解智
力。知眾生種種解。六性智力。知世間種種性。七道
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八眼智力。能徧見一切。九
命智力。知眾生宿命。十漏盡智力。知永斷習氣。不
受後有。又無畏有四。一正覺等無畏。總持一切智
故。二漏盡無畏。知根漏盡故。三決疑無畏。能決諸
障道法疑慮故。四受報無畏。知苦盡道故。以此四
種。能廣說自他智斷。既決定無所失。則無所畏。又
十八不共法者。身業無失。口業無失。意業無失。無
[006-0289a]
不定心。無異想心。無不知巳捨心。志樂無減。精進
無減。憶念無減。智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
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口業隨智慧行。意業隨智
慧行。知過去世無礙。知未來世無礙。知現在世無
礙。此皆不與二乘共故。然當成就此法。勤加精進。
勿自棄所得之忍。又當憶念本昔利生之願。不可
放捨。而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
異。且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須知二乘。亦
能得此無分別法。汝今適得此一法明。知一切法。
無生。無分別。應更成就諸佛無量法明。通達無量
差別智。直與諸佛無異。此菩薩。若諸佛不與其發
起。彼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生之願矣。又論
云。菩薩至第八地。有三加七勸。三加者。一如來現
身。二摩頂。三語業言讚。七勸者。一勸修十力四無
畏十八不共法。二勸行精進不捨無生忍門。三勸
愍念一切眾生。四勸憶念本願。饒益一切眾生。五
勸修諸佛身相國土果報。六勸學佛無量法門。七
勸學無量眾生差別業智。皆悉通達。起大悲業。不
令滯於無功智門。今佛放光讚德。發起無住菩薩。
正合斯義。初二句。印成其所得不動之無生法忍。
本利二字。本。即所得法忍。即是本覺。利。即無量差
別智。即是轉識。佛贊其所得。而發起之意在焉。放
光者。即顯如來成就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之法也。
大千界者。日月所照一四天下。為一小世界。統一
[006-0289b]
千小世界。為小千界。統一千小千界。為中千界。統
一千中千界。為大千界。一云。娑婆乃大千界之都
名。然前第七地。得無生法忍。巳於三千大千世界
為大明師。即此。便入八地中。以故。佛今放光印可。
亦遍照於大千界也。】


「大哉菩薩。智慧滿足。常以本利。利益眾生。」


【此贊其宿願。菩薩住六地七地時。得般若方便願
力之深。常欲以本利之法而利生也。】


「於四威儀。常住本利。導諸羣庶。不來不去。」


【此導其發問。菩薩既入於不動地。而現諸威儀。能
常住於本利矣。則亦當以導利之心為心。必令一
切眾生。皆住於不動法地。佛如是說。直是逼無住
菩薩發問。而決不能緘其口矣。】


「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
一切情識。入唵摩羅。」


【此發轉識入淨之問。言佛今令我利益眾生。然我
實不知以何法利。堪為轉用。而轉彼眾生一切情
想意識。入於無垢淨識也。上轉字。是轉法。下轉字。
是轉識。】


「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唵摩羅。何以
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
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
有動。」


【此示自覺覺他之行也。言諸佛出世。亦無別法。常
[006-0289c]
以自心中。得一念相應。頓然覺悟本來具足之性。
即此以轉諸識。而入於淨性中。然以眾生皆本具
此覺性。故諸佛常以此一心自覺。而覺彼眾生。令
其皆得此本覺。而覺悟自巳情想意識之空寂無
生。且決定自知本覺之性。其體本無有動。亦令其
至於不來不去之地也。此即宗門明心見性旨訣。
一覺。即明心。唵摩羅。即是淨性。能一見自性。即入
唵摩羅。此示根本實智。後皆是諸佛種種差別智
業。葢從一心流出種種差別之相。菩薩了之。名差
別智也。】


「無住菩薩言。可。一切識皆緣境起。如何不動。」


【此揀問識緣境起。以發起後得之智。可字。當作一
句。勿連下三字讀。此可者。乃無住菩薩。心領意會
於自覺覺他之行。故曰可。語巳。復曰。然則一切識。
皆緣外境而起。如何而言不動耶。無住發此一問。
不自住於不動之地。名實相稱矣。又菩薩住第八
地。有十種名。一曰不動地。無能沮壞故。二曰不退
轉。智慧無退故。三曰難得地。世無能測故。四曰童
真地。離諸過故。五曰生地。隨樂自在。發生智願故。
六曰成地。智行巳成。更無所作故。七曰究竟地。智
慧決定故。八曰變化地。隨願成就故。九曰力持地。
他不能動故。十曰無功用地。先巳成就故。有此十
名。地義方顯。】


「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006-0290a]


【此示境識本空。言雖因目前之境以顯識。若識空。
則境亦空。雖因自心之識以顯境。若境空。而識亦
空。然外境內識。二俱空寂。即無可緣之性。如何謂
之緣境而起耶。此祇答識緣境起一句。如何不動。
其義巳破。】


「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如何言見。」


【此揀問境空無見。乃擬凡見而設問。故執言有見。
此見字。即從無相法品。觀十二因緣中得來。】


「佛言。見即為妄。何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
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
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見。」


【此折見妄之非。佛即隨其凡見。以妄折之。故曰有
見即為妄矣。葢一切萬有之性。本自無生無相。山
不自言山。水不自言水。草木鳥獸。本不自立名字。
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一切眾生身亦爾。此身尚且
不有。云何而有見耶。】


「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識空。覺亦應
空。」


【此發明覺空義。夫理智相應曰覺。佛既言境與身
識俱空。所言覺者。亦因迷而有覺。若無迷亦無有
覺矣。】


「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故。非空非不空。無
空不空。」


【此印可覺空義。前無住菩薩言可。葢自言其可耳。
[006-0290b]
今佛之言可者。乃僅可之詞也。因其義之未足。所
以不言如是。後即徵明其義。一覺者。非同境與身。
有毀有壞。而可言空。此乃不能毀壞。其性決定。葢
順法性則萬法俱寂。隨智用則萬法俱生。故曰非
空亦非不空。亦無空與不空也。】


「無住菩薩言。諸境亦然。非空相。非無空相。」


【此又自陳悟解。佛言覺性義而悟諸境也。】


「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決定。決定性根。無有處所。」


【此重印其解。故言如是。又印定所解。而發起其問。
故曰。彼之可指為境者。其性本決定。非可以言空。
若推其決定性之根源。實無有處所。又非可以言
其不空也。】


「無住菩薩言。覺亦如是。無有處所。」


【此因境而推明覺義。】


「佛言。如是。覺無處所藏本無所字故清淨。清淨無覺。物無
處所故清淨。清淨無色。」


【此印成發起。言覺本無有處所。故性自清淨。然清
淨性中。實無覺之幻名。物亦無有處所。故性亦清
淨。然清淨性中。實無物之幻色。】


「無住菩薩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


【此以覺推明。言若覺與物。同一清淨。則心眼識等
亦爾。其義亦不可思議也。】


「佛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何以故。色無處所。
清淨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
[006-0290c]
心無處所。清淨無止。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淨無動。
無有緣別。性皆空寂。性無有覺。覺則為覺。」


【此順成覺義。夫色居法相之首。塵蘊之初。今舉一
以例諸。乃言色無處所故清淨。自無幻色之可名。
且色屬外塵。亦不入於內也。眼為六根之一。舉一
以例五。乃言眼無處所故清淨。自無幻色之可見。
且眼屬內根。亦不出於外也。三界惟是一心。故特
言心無處所故清淨。自無能所之可止。亦無有起
處之可覓也。萬法皆歸於識。故又言識無處所。因
根塵而有。根塵若泯。識體空寂。故亦清淨。自無妄
念之可動。亦無有緣慮而生分別也。然色之與眼。
及心識等性。悉皆空寂。其性本無有覺。若得此性
本無覺。則可為一覺矣。】


「善男子。覺知無覺。諸識則入。何以故。金剛智地。解脫
道斷。斷巳。入無住地。無有出入。心處無在。決定性地。
其地清淨。如淨瑠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覺妙觀察。
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
地。入智地者。諸識不生。」


【此結成覺智利生之能事也。夫覺知此無覺。而諸
識則自入唵摩羅。葢菩薩至等覺。證金剛心。入佛
智地。及玅覺位中。解脫道時。諸識一時俱斷故。斷巳。
生死涅槃。二皆不住。故名無住地。又金剛智地。解
脫道斷者。是頓超佛地也。入無住地者。是退位利
生也。菩薩入此無住地。無有出入之相。心處如空。
[006-0291a]
而無所在。得決定性地。其性地中。清淨無垢。如淨
瑠璃。內外皎潔。而具諸法門。此即法門無量誓願
學也。又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萬有竝育。而利一切
生。此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又以本覺玅明。觀察
一切。如慧日光。無不照見。而永斷煩惱。此即煩惱
無盡誓願斷也。又始覺利成。得本覺性。如大法雨。
無不充足。而佛道垂成。此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
然入是四弘智願者。是為入佛智地。然圓頓法中。
信住行向地。總融成一法。為諸佛之智地。入佛智
地者。則諸識決定不生矣。經中雖不標願字。而本
具四弘誓願。此乃自性具足。故名為智。此上發明
一覺轉識之義巳周。】


「無住菩薩言。如來所說一覺聖力。四弘智地。即一切
眾生。本根覺利。何以故。一切眾生。即此身中。本來滿
足。」


【此發明本根覺利。乃是回顧在會同聞者說。非向
佛而言。故曰。如來所說一覺聖智之力。四弘智願
之地。葢以修自性法門。而利自性之眾生。斷自性
煩惱。而成自性之佛道。此即是一切眾生本覺根
源。始覺之利。雖然。而又不從外得。乃一切眾生。即
此自身之中。本來皆自滿足者也。此無住菩薩。巳
明佛為發起之意。】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眾生。本來無漏。諸善利本。今
有欲刺。為未降伏。」
[006-0291b]


【此印成揀過。言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無漏諸善。菩
提分法。故能出生始覺之利。而得一覺自心之本。
此印成無住菩薩之言也。後則揀眾生過患。且云。
今為五欲所刺。自不能拔。若不與其翦除。損害實
大。然三界欲重。其性習剛強。誠為未易降伏也。前
此。通明一覺聖力。乃以始覺返照本覺。是以佛境
界。發明眾生境界。後此化眾生境界。而入諸佛境
界。乃以佛眼順觀眾生心行不齊。皆利生之差別
智也。】


「無住菩薩言。若有眾生。未得本利。猶有採集。云何降
伏難伏。」


【此代眾生以咨降伏之方。言若眾生未得本覺之
利。則彼心意。猶有採集。云何令其降伏此難調伏
之心意耶。採集二字。即楞伽所言。心名採集業。意
名廣採集。心。指第八藏識。能集諸種子。招善惡業。
故名採集業。意。指七識。恒審思量。堅守藏識為我
者。藏識如庫藏。意如庫吏堅守。毫無滲漏。有入無
出。有益無損。且又得第六意識。為所依根。舉緣一
切。故名廣採集也。後地藏菩薩言。即非集也。乃收
此中之義。】


「佛言。若集若獨行。分別及以染。迴神住空窟。降伏難
調伏流通本有遠離諸欲剌一句。解脫魔所縛。超然露地坐。識陰
般涅槃。」


【此言採集對治之效。夫第八藏識中。有相見二分。
[006-0291c]
相分。生滅不停者是。即名採集。見分。離緣獨行者
是。即名獨行。此相見二分。皆八識所變。然相分。即
聚集見分能緣之用而成。見分。乃離相分所緣之
用而獨立。相是境分。見是心分。又相分所緣用。即
明暗塞空。六塵等相。故曰山河大地。乃心相分。然
相見。總是心體之用。攝用歸體。惟是一心。分別。即
第六分別事識。染。即第七染汙識。此總言眾生心
意意識之相。若一念迴神。栖於空寂。則便降伏其
難調伏之心矣。但住於空窟。又不免為解脫魔所
縛。未能超然於露地而坐。俾識陰入般涅槃也。按
經論云。從此初知。名三昧頂。亦名爾𦦨智。若守初
知為解。名頂結。亦名墮頂結。二乘見之。名爾𦦨識。
一念瞥起。如陽𦦨不可趁逐。不用滅。不用止。知一
切法性是爾。亦名微細煩惱。又此煩惱。一名惑障。
爾𦦨是梵語。此云智障。即所知障。葢此二障。由人
法二執而起。若於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則無
人執。平等性中。無自他之異相。則無法執。以故如
來覺了本性。二執皆空。眾生妄以二執為惑。乃謂
之惑障。若了人法二空。其惑既除。乃為之智。又執
此二空之智為實有。智亦成障。必須二空之智亦
泯。是無智障也。故前所云。煩惱障大涅槃。所知障
大菩提者。即同斯義。若唯識中。謂所知障者。障智
不生。若智巳生。障。是智者所知之境。障。却不能障
其知也。所以古者云。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此
[006-0292a]
說。乃不如空智亦泯之義深矣。】


「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
脫。」


【此問解脫縛之疑。言若心既得於涅槃。則獨存一
淨性。諸識都盡。無侶伴可得。如是。便可常住涅槃。
應當解脫。超然出於三界矣。何以又言。為其所縛
耶。因獨一無伴。後地藏菩薩。問法應自成。收此中
之義。】


「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


【此示其縛義。】


「何以故。涅槃本覺利。覺利本涅槃。涅槃覺分。即本覺
分。覺性不異。涅槃無異。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
滅。涅槃無滅。涅槃本故。無得涅槃。涅槃無得。云何有
住。」


【此明涅槃本智義。葢涅槃具法身解脫般若三德。
為本覺所生之利。即始覺之本智。故又云。涅槃智
也。如是。則本覺之利。即是眾生根本涅槃智。此以
眾生本具之佛性為本覺。增進修習。至最後證得。
為之涅槃也。故涅槃始覺分。即眾生本覺分。本覺
與涅槃。性體是一。本覺之性不異。涅槃之性亦無
異。由此推之。本覺涅槃之性。同是無生。同是無滅。
既同無生無滅。則涅槃原是其本。故亦無得於涅
槃。既無得於涅槃。云何而有所住乎。又涅槃相有
四。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即真如理。二有餘涅槃。
[006-0292b]
二乘煩惱雖斷。餘習未除。三無餘涅槃。煩惱既盡。
餘習亦滅。四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為利
生故。今言無得。則此四相。亦俱不可得矣。】


「善男子。覺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覺本無生。離眾生垢。
覺本無寂。離涅槃動。住如是地。心無所住。無有出入。
入唵摩羅識。」


【此示覺無住相。言若得一覺者。決不住於涅槃。何
故。以覺此本智之無生。止離其眾生之垢患而巳。
又覺此本智之無寂。巳離涅槃定相之體。而能發
智用之動。故覺者住如是地。心非有生滅。故無所
住。亦非有動寂。故無出入。如是。則諸識自入於無
垢淨性中矣。】


「無住菩薩言。唵摩羅識。是有入處。處有所得。是得法
北藏作也。」


【此明本得義。初揀問有得之疑。意者。有入即有處
所可得。是豈謂之得法哉。】


「佛言。不也。何以故。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
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
不充足。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
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巳。而得金錢。心
大歡喜。而謂得錢。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
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善男子。唵摩羅者。
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即非入。昔迷故非無。今覺故
非入。」
[006-0292c]


【此設喻發明。以顯得義。正為後世眾生曲垂方便。
迷子。喻五陰眾生。金錢。喻唵摩羅識。迷子得錢。作
有得想。不知乃是自已本有之物。而非外有所得
也。五陰眾生。本具無垢淨性。今一覺。轉諸識而入
於淨性。然昔在迷時。本無出相。而今乃覺。亦非有
所入也。入字。當作返源看。】


「無住菩薩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經五十年。十方遊
歷。貧窮困苦。方始告言。」


【此揀問喻中之意。葢佛之所說。法喻皆齊。無住菩
薩知佛必有所表。故乃問之。】


「佛言。經五十年者。一念心動。十方遊歷。遠行徧計。」


【此示其所表。明非虗引也。教中立喻有四。借喻。非
喻。似喻。假喻。此借也。一念心動。十方遊歷。表一心
具十法界。一念心清淨。即入諸佛法界。一念圓修
利生諸行。即入菩薩法界。一念執偏空理。即入緣
覺法界。一念修四果法。即入聲聞法界。一念修上
品十善。即入天法界。一念作諸善緣。不生惡念。即
住人法界。一念心嗔。即墮修羅法界。一念心。起慳
貪不捨。即墮餓鬼法界。一念心癡。欲貪不息。妄想
橫生。即墮畜生法界。一念心迷。造於惡業。即墮地
獄法界。又一法界中。即具十種法界。夫心真如相。
名為一真法界。以一切法空為界故。而十法界性
體。同一空寂。故總曰法界。以故地獄法界中。亦具
十種法界。台教因此謂一心中。具百界千如之法。
[006-0293a]
一心之理。本如是故。言遠行。謂眾生備歷惡趣。徧
計者。言緣念計度。而廣執名相也。】


「無住菩薩言。云何一念心動。」


【此特推其過患之由。】


「佛言。一念心動。五陰俱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


【此明妄念之惡。言眾生只因一念妄心。動五種妄
想。遂有五陰。如色陰。以堅固妄想為本。若眾生修
禪定中。一念取著。即受十種群邪。受陰。以虗明妄
想為本。若一念取證。即為十種魔所攝持。必當從
其淪墜。想陰。以融通妄想為本。若一念動搖妄情。
即有十種魔業。婬婬相傳。魅其心腑。後墮地獄。行
陰。以幽隱妄想為本。若一念迷昧。而為心魔作孽。
即墮十種外道種類。識陰。有顛倒微細妄想。以一
念所得。即為涅槃。成十種知見邪魔。自作沉孽。其
略說如是。若廣明。如首楞嚴中說。
○五陰假名。即
見惑。五陰實法。即思惑。破五陰假名。即人空。破五
陰實法。即法空。又涅槃淨法。即無明惑。破涅槃淨
法。即無明惑斷。是名出三界外。得常樂我淨矣。】


「無住菩薩言。遠行遍計。遊歷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
惡。云何令彼眾生無生一念。」


【此請示滅惡之法。謂誠如佛言。眾生之心念。真乃
生滅紛紜。但不審云何令彼無生一念耶。】


「佛言。令彼眾生。安坐心神。住金剛地。靜念無起。心常
安泰。即無生一念。」
[006-0293b]


【此垂示趨進之方。安者。不妄動。坐者。即是止息。非
坐臥之坐。心神。即心王也。住金剛地。住堅固不動
之地。佛垂示眾生下手用功要訣。只此二語。更不
煩修止作觀。亦非必取閒居靜處。如若行若住。若
坐若臥。但令心王不妄動。諸念皆息。又若起一靜
念。心即動亂。須教靜念無起。心常安泰。即是無生
一念矣。
○初祖曰。心如牆壁。方可入道。三祖曰。不
用求真。惟須息見。六祖曰。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
剎那間。妄念俱滅。識自本性。一悟即至佛地。皆與
此經。同一樞紐也。】


「無住菩薩言。不可思議。覺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覺
利。利無有動。常在不無。無有不無。不無不覺。覺知無
覺。本利本覺。覺者清淨無染。不變不易。決定性故。不
可思議。」


【此深解佛語。故先歎美而後言也。言巳。又復歎之。
其得佛之深意。可見矣。佛之言曰。無生一念。直示
實智之體也。菩薩翻其語曰。覺念不生。葢無生一
念。即覺念也。覺念亦不生。菩薩之領解也。其心安
泰。巳得諸佛安心法門。此即本覺所出之利也。既
得本覺之利。必無有一念心動之咎。常在動用中。
無處不是無生一念。至於一切時。亦無有不是無
生一念。然則不達無生一念。亦不能覺。然今覺知
此無生覺念。實從本覺所出之利。以明本覺也。得
此覺者。其心清淨無染。絕於垢穢。不變不易。離於
[006-0293c]
生滅。是決定性。法爾如是。此所謂不可思議也。然
常在不無。無有不無。語意甚密。宗門下出語徑捷。
如曰繁興永處那伽定。心如境如。事事無礙。豈非
同此意耶。】


「佛言。如是。」


【此總結印成前義。然前品。因心王菩薩自問。疑其
有惑。故重言之曰。如是如是。令其永斷疑惑也。今
此發起無住菩薩利生之行。故不必重言之。但曰
如是而巳。】


「無住菩薩。聞是語巳。得未曾有。而說偈言。」


【此敘述得聞希有。說偈發明。】


「尊者大覺尊。說生無念法。無念無生心。心常生不滅。
一覺本覺利。利諸本覺者。如彼得金錢。所得即非得。」


【此深領利生法要。言佛為說眾生無念之法。由無
念而體會無生之心。令心常住無生而不生滅。得
一覺以獲本覺之利。而又明利於本覺。故示迷子
金錢之喻。明吾人之本有。若言有所得。即非得矣。】


「爾時大眾。聞說是語。皆得本覺利。般若波羅蜜。」


【此統結眾聞獲益。般若波羅蜜者。即本覺所出之
利。佛之發起八地菩薩。正為其令眾生得此般若
也。論云。二乘見道。唯斷分別我執。證初果。從是次
第斷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得寂滅定。證四果。若菩
薩見道。斷分別我法二執。得入初地。從是次第斷
俱生我法二執。至八地。得滅盡定。此滅定。三乘共
[006-0294a]
修共證。以耽寂滅樂不捨者為小乘。不起寂滅而
現諸威儀者為菩薩。又入滅定而不忘相者。為二
乘行相。雖入滅定而念念無相者。為菩薩行相。然
七地與八地。俱名住地菩薩。皆得不退轉故。又七
地。雖得無相無生之法。而功用未忘。藏識未淨。不
得任運現身現土。故又名為心量地。此八地。由轉
捨藏識。心量都盡。證無生忍。入不動地。又名無所
有地。以住於無功用故。如來雖說諸地次第。而楞
伽會中。佛又嘗言。我為欲顯菩薩修證。與二乘逈
別。如菩薩。能斷心意意識。生滅流注相能。斷我我
所。生滅自共相。能斷法我。生滅自共。相能斷二無
我。得四無礙智。證決定力三昧。有如是最勝行故。
分諸地次第行相。從地入地。次第相續。入菩提法。
弗使墮於外道邪徑中。此皆是無漸次中。強設漸
次耳。又楞伽言。十地即為初地。同證真如故。初地
即是八地。煩惱皆不動故。九地可為七地。同得無
生忍故。七地可為八地。同得無相法故。二地可為
三地。同信忍故。四地可為五地。同順忍故。三地可
為六地。同得般若故。如是則諸地行相。互相通攝。
可以頓超。可以漸進。原無定執。如經論云。信住行
向地。而融成一法。又言十地法。初末總為一際法
門。以是觀之。則知如來圓融行布之理。及禪宗參
悟一門。頓同佛體。皆可無疑矣。吾聞先輩有云。八
地名無所有。直是無位真人所住境界。何有次第
[006-0294b]
漸進可得。此真乃不涉程途。不立階級之向上一
路也。不見青原禪師曰。聖諦亦不為。何階級之有。
此說亦可。特為存之。然今去聖時遙。凡沙門釋子。
多有一念得悟。尋便廢失。鮮有斷惑證果者。況登
地位也耶。】



音釋




庵上聲。梵語也。經中稱唵摩羅。唵摩羅。阿摩羅。乃譯人語。音少異耳。又唵字。是一切真言之母。含無
量法門。即是無相法界也


音兼。封固也

疽上聲。抑也

音惻。測度

音流。瑠璃。俗作


森去聲滲漏

嗔去聲。踐也

音觸。眾獸皆曰畜

音倫沒也

垂去聲。隕
落也


音妹。迷昧也。又鬼名。有魑魅魍魎兩種。魑魅。四足。好迷惑人。山林異氣所生。乃精怪之物。魍魎
為川澤之神


音紐鼻紐

求去聲過愆也

音劬。渠渠。力言不巳也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