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15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清-𧧌震 (master)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三
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 𧧌震 述


「無相法品第二之中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若有眾生。見法生時。令滅
何見。見法滅時。令滅何見。」


【此問滅見。發起性空義。意謂如佛言。若心之生滅。
則令滅其妄心。若見法生時。一切法相。念念出生。
見法滅時。剎那不住。念念遷滅。又當令其滅何等
見耶。】


「佛言。菩薩。若有眾生。見法生時。令滅無見。見法滅時。
令滅有見。若滅是見。得法真源。無入決定性。決定無
生。」


【此示其性源。謂正當見法生起之時。便好識取本
有之性。若二乘執法本無者。知畢竟非無。即可令
其滅此無見矣。又如正當見法遷滅之時。便好識
取本無之性。若凡夫執法本有者。知畢竟非有。即
可令其滅此有見矣。若滅此有無二種妄見。則知
前塵自相有無。於我何預。如此便得法性真源。達
法本空。知心妄計。滅心妄見。於有於無。何有定執。
若謂有不應無。云何剎那不住。若謂無不應有。云
何念念出生。由是而觀。亦無有所入於決定之性。
此乃為決定而住於無生者矣。此與真性空品為
張本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令彼眾生住於無生。是無
[003-0271c]
生耶北藏作也。」


【此揀問誤解。】


「佛言。住於無生。即是有生。」


【此順遣其非。】


「何以故。無住無生。乃是無生。菩薩。若生無生。以生滅
生。生滅俱滅。本生不生。心常空寂。空寂無住。心無有
住。乃是無生。」


【此徵明其義。言自應無所住於無生。乃是無生。若
生心住於無生。即以能生而滅所生。殊為不可。直
須生滅二種妄心。俱乃寂滅。使本生之妄。更不復
生。如是則心體常自空寂。既得空寂則無所住。若
心既無有所住。乃真是無生矣。】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心無有住。有何修學。為有
學耶。為無學耶。」


【此問修學之功。發起如來藏義。修者修於德業。學
者學其道法。上古之世。無文字記識。若欲成一大
業。先於木上。以刀斫痕計其數。名之曰業。凡一功
成。即修去一痕。故聖人皆言修業。以木痕修盡。為
卒業。其義如此。又學字。謂童穉初授書時。兩手捧
持。如翫卦畫爻象而巳。此學之義也。又學未滿。謂
之有學。至無所學地。為無學。又研真斷惑名為學。
真窮惑盡名無學。解脫謂心無有住。即同空寂。既
是空寂。有何所修。有何所學。又問。得此無生之心。
為是學未滿之有學耶。為是至無所學地之無學
[003-0272a]
耶。】


「佛言。菩薩。無生之心。心無出入。本如來藏。性寂不動。」


【此示如來藏性。言無生之心。無有所住。亦無出入。
即是眾生本來自性清淨如來之藏。其性體本自
空寂不動。有出纏在纏二義。在諸佛證得。為出纏
如來藏。眾生不了。為在纏如來藏。又在纏名如來
藏。出纏號淨法身。此為如來藏品之張本。其義在
後品中發明。】


「亦非有學。亦非無學。無有學不學。是即無學。非無有
學。是為所學。」


【此明非學不學。言其不同二乘四果。有學無學之
比。汝言有何修學。殊不知此中。無有學與不學。是
即無學。非無有學。是即為所學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如來藏性寂不動。」


【此問其名義。】


「佛言。如來藏者。生滅慮知相隱理不顯。是如來藏性
寂不動。」


【此示相揀過。夫如來藏。本無生滅。本自空寂。皆由
前七識。無始名言。有支及業。三種虗偽。惡習所熏。
而為生相無明。轉為識藏。含藏一切種子。為善不
善因。又依此藏識。復生住地無明。起前七現行。此
住地無明。即與前七和合。由此現種相生。因生而
有滅。因生滅而有慮知。因有此四相。故隱覆真理。
不得顯現。然此生滅根源。實從如來藏。轉為識藏。
[003-0272b]
而起於七識也。今眾生但為四相隱覆。而不知如
來藏性。本無生滅。本自空寂。故不為其所動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生滅慮知相。」


【此問揀過之相。】


「佛言。菩薩理無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諸念。千思萬慮。
是生滅相。菩薩觀本性相。理自滿足。千思萬慮。不益
道理。徒為亂動。失本心王。」


【此示四種過。言如來藏中。真性之理。本無可之與
否。若有可否。即有是非。有是非。即諸念紛飛而起。
遂有千種思萬種慮。由此有菩提煩惱。更互相侵。
不知此皆是生滅之相。若返觀於本性之相。其理
本自滿足。若隨意識思慮。則不能益於至道之理。
徒為其所動亂。而使心王失於所守矣。】


「若無思慮。則無生滅。如實不起。諸識安寂。流注不生。
得五法淨。是為大乘。」


【此明五法淨。釋前修學之功効也。言若心無思慮。
則無有生滅。便得入於真如實際之地。妄念決定
不起。諸識安住空寂。流注之識不生。則五法皆淨。
是謂之大乘也。
○楞伽經云。諸識有二種生住滅。
謂流注生及相生。流注住及相住。流注滅及相滅。
起信論中。謂第八中現識。三相微隱。是細中之細。
名為流注。此流注。全是真如不生滅性。因無明不
覺。忽與生滅和合。轉而為識。名流注生。長劫相續。
名流注住。至等覺金剛道後。得一念相應慧。頓斷
[003-0272c]
生相無明。此是業識動念。念中最細者。斷巳。即轉
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方滅
第八中現識之相。名流注滅。此流注邊際。極為細
微。唯佛及住地菩薩。真斷我法二執。證法性身者。
方能知耳。其餘大乘資糧加行位中。以善巧方便
觀察。遠離分別我法二執。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
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觀生死涅槃平等。得證如
來平等法身。初獲無分別智者。亦知之。既知此巳。
即以無分別智。觀察微細流注。若上品修。頓超十
地。中品修。頓超八地。下品修。從地至地。漸斷漸證。
直至十地。始能見自心微細妄想流注耳。此第八
現識中。生住滅三種流注也。若生住滅三種相。乃
前七識中相。但就前流注住中。分而為三。有細中
之粗。是前五與七了境。粗中之細。粗中之粗。是第
六了境。此三相為粗顯。如七識初生。執第八為我。
名相生。即與前境和合。相續不斷。名相住。若大乘。
從初發正信相應地。即斷執取相。是滅粗中粗相。
即是斷第六我執分別。以第六分別事識。因第八
現識計度。而生執取故。又從初地。證徧行真如。斷
相續相。得隨分覺而見道。謂覺於念住。念無住相。
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即是斷第六法執分別。此亦
是第六依第八現相計度。而生相續故。至七地斷
智相。此亦是第六。因現識而成智相故。此斷第六法
執俱生。此法執。以與身俱生。任運而起故。是滅粗
[003-0273a]
中細相。總為第六了境。自八地斷現相。以第七唯
內執第八為我。而無法執。此空第七俱生我執。又
以前五識。依第八轉相而轉現相故。九地即斷轉
相。以第七依第八業相。而轉轉相故。此二。乃前五
與七了境。是滅細中粗相。是為相滅。然相。即流注
中相。流注。即相中流注。若流注識滅。即得滅盡定。
苟或微細習氣不滅。流注識亦不能滅。今觀眾生
心中。剎那剎那。念念生滅。以何治之。其必觀生也。
猶石女之懷胎。觀住也。若陽𦦨之翻波。觀異也。同
浮雲之萬變。觀滅也。類狂華之謝空。觀剎那也。於
真如心中。未嘗動著一纖毫意念。如是則流注與
相。一切都盡。所以八地中菩薩。於滅盡定。能念念
入。念念起。此滅第八識。轉現二相中。生住滅三種
相。然尚有一分無始無明業相未斷。故十地悟入
微細祕密愚。等覺金剛心。斷微細所知煩惱障。此
所知與煩惱。名為二障。即從我法二執。根本上生。
煩惱障大涅槃。所知障大菩提。唯識中。謂染法障
所知境。令智不知。名所知障。故曰所知不是障。被
障障所知。至等覺。方斷此二障。且於境上。猶有微
細執著愚。及微細礙愚。所以云。等覺菩薩。猶坐在
無明窟中。至妙覺解脫道。第八。依真相而轉業相。
及前五。所依轉相而轉現相。一時滅盡。此是空第
八。及前五中法執。而得入於佛地。即前所謂流注
識滅。是滅第八中。一分無始無明業相。此業相滅。
[003-0273b]
即流注滅。若流注滅。第八真相方顯。真相。即心真
如相。乃亘古亘今。不斷不滅。雖則隨緣而生。本未
嘗生。隨緣而滅。本未嘗滅。此即本覺心體。自古自
今。不變不壞。其流注滅者。唯滅心相。而心體常存。
以故謂之真常流注。因眾生迷此。故流轉三界。諸
佛證此。即成等正覺。但相宗。論我法二執。有粗有
細。粗者是分別。細者是俱生。又唯識百法中。前九
十四種。是眾生分上。我法二執。後六種無為。是二
乘菩薩。我法二執。又八識中。以六七皆有二執。五
八俱無。性宗則五八。唯法執。七唯我執。六我法二
執俱有。若無相無見。無分別。無二執者。真如也。又
五法者。即楞伽中。所云相。名。妄想。如如。正智。是也。
又云。五法三自性。及與八種識。二種無有我。悉攝
摩訶衍。夫世間萬有。皆名相所攝。故凡有相即有
名。皆吾人強為安立者也。然一切有形色者是相。
即相而稱謂是名。因名相而生分別。是妄想。知此
名相。自性本空。實無一法可立。亦無一法可遣。知
一切法。其體空寂。離於所作。是如如。從如如之體。
返觀一切名相妄想。猶如過客。來去不停。求其實
相。了不可得。是正智。又楞伽別示三性八識二無
我。亦以此五法收盡。葢三自性。一緣起自性。即名
相。二妄想自性。如其名。三成自性。即是如如正智。
又八識是名相妄想。若轉八識而成四智。即是如
如正智。又二無我。謂人無我。法無我。我與法是名
[003-0273c]
相。執我執法是妄想。證二空無我。即是如如正智。
以故一切佛法。總不出此五法。且名初本無名。相
初本無相。皆由妄計。謂此名非彼。彼相非此。若知
其不實。無思慮計度生滅之相。即如智亦是假名。
何有相之可得。若謂實有如智。亦屬妄想。如此則
五法皆淨盡無餘矣。】


「菩薩。入五法淨。心即無妄。若無有妄。即入如來自覺聖智
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從本不生。知本不生。即無
妄想。」


【此明入佛智地。夫自眾生至於佛地。無非皆欲空
此五法而巳。葢眾生流轉六道。只為執著名相妄
想。而起毀譽愛憎。種種意言分別。若得名空。則毀
譽不動。相空。則憎愛不生。名滅。則言語道斷。相滅。
則心行處滅。若妄想滅。則一心獨顯。若得如如之
體。則熾然作用而常在寂滅。若得正智。住煩惱即
是菩提。處生死不異涅槃。如是則一切心識。所不
能緣。名本無名。相本無相。名相既無。妄想非有。亦
無正智。亦無如如。亦無佛無眾生。此所謂入五法
淨。心即無妄。若無有妄。即入如來自覺聖智之地。
此自覺聖智。是妙覺所證境界。如佛言。思惟無所
有。佛地無生。到自覺聖趣。又云。此則是我地。自在
最勝處。故知此即是佛智地。然入此智地。善知一
切世間出世諸法。從本不自生。既知本不自生。又
何有於妄想耶。此章總結無相中。無生。覺利。實際。
[003-0274a]



[003-0275a]



[003-0276a]


○楞伽中。佛嘗示七
種第一義。即是此七品法。一謂心境界第一義。即
心自性。更無分別。即是無相。二謂慧境界第一義。
觀一切法。無不通達。而實無所有。即是無生。三謂
智境界第一義。採集業。說心。不採集。是智。即是本
覺利。四謂見境界第一義。得佛正知見。知一切色
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即是入實際。五謂超二見。
境界第一義。離有無。一異。俱不俱。一切對待。即是
真性空。六謂超一子地境界第一義。初說三乘法。
住一子地。今說一乘一性。故超一子地。即是如來
藏。七謂如來自到境界第一義。即自覺聖智。不由
他悟。通達佛法。此即諸佛善知之妙。但眾生迷本。
即以此知。而變為妄想矣。故曰。知之一字。眾妙之
門。亦眾禍之門也。後地藏菩薩。首問法不緣生。以
收此中之義。】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無妄想者。應無止息。」


【此問無妄無止。即從前品中不生二字。轉出此無
止息句來。】


「佛言。菩薩。妄本不生。無妄可息。知心無心。無心可止。
無分無別。現識不生。無生可止。是則無止。亦非無止。
何以故。止無止故。」


【此明止無止義。正顯入如來自覺聖智境界。夫一
切眾生。皆由前七識。執取五陰自相共相。乃有因
緣生滅之法。而為妄想計著。相續不斷耳。所言自
[003-0276b]
相者。謂自身現量證知。觸火則熱。入水則寒。非言
說所及。是也。共相者。乃比量之境。是言說所及。如
言一法。則貫通多法。共有此相。猶一切火。同一熱
性。一切水。同一濕性。是也。又如假智。以詮自性之
名。亦屬言說。亦是共相中收。故凡心生滅相。總只
因自共二相。而有妄想計著之相續耳。又即於五
法中觀之。不特名相妄想。是計著相續之相。若執
如如正智為實有者。亦為妄想相續矣。何故以如
如正智。良由對治名相妄想而設。究竟何有如如
正智之可得耶。此所謂一真法界。纖塵不立。非凡
愚所知。須是住地菩薩。證平等法性。始能知耳。以
平等法性中。既無凡情。亦無聖解。觀察自心現量
境界。知自共二相。心及心所。一切諸法。本來空寂。
雖從自心顯現。猶如鏡現形。本無留迹。當處出生。
隨處寂滅。於妄想計著相續。本自不生。亦無妄想
計著相續之可以息。固知心之本無其心。無起無
動。亦無心相之可止。如是則無分無別。即得第八
現識。流注不生。當體空寂。更無有生之可止。是則
謂之無止。然則亦非無止。以止於無止故。
○篆書
以[止-一+┐][ㄐ*〡/乏-之]為步字。猶夫舉左足復進右足。斯謂之步。
若左足巳停而右足不起。乃謂之止。昔嘗論大學
止於至善之義。猶夫人之前念後念。妄惑競生。逐
惡流染而不知止。若知自巳靈明性德。而止於至
善。更不容有第二念。即謂之止。至者。極盡之稱。善
[003-0276c]
者。精微之謂。是必當止於極盡精微明德之奧耳。
吾固曰。此心一止。便得其正。又何有於私欲之萌
念乎。此是孔門下手用功處也。且吾宗以第一念。
為現量境界。故黃檗和尚云。頓超等妙二覺之表。
決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門。葢宗門全提
大用。直下截斷意識分別。此是真止。如臨濟立第
一句法云。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何
容心識籌度於其間耶。若向未舉巳前。撩起便行。
略較些子。纔生第二念。即落意識分別。便成妄想
執著。相續不止。是為比量。此由外緣五塵。而比度
其長短好惡等相。故為從上諸聖所訶。謂毫釐繫
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至若比度不著。
如夢中境。及病中狂亂所見。名為非量。此三量。是
能緣之心。與五塵所緣之境。而為對現。於境有好
惡長短。而心則依之。起於憎愛取捨。至乎躭染。習
成善惡二性。以感苦樂二報。故流轉三界不巳。奈
何眾生迷此。不知皆從意識而起。若乃勘破妄心
妄境。直下能所俱亡。分別不起。是真得無生可止。
即能轉根本無明。為般若智光。於塵勞生死。顯大
機大用。處處自在無礙。一一任運縱橫。如此。真得
入自覺聖智之境界者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若止無止。止即是生。何謂
無生。」


【此徵止生之義。言若生止於無止之心。非可為之
[003-0277a]
止矣。葢生心求止。止即是生。如三祖信心銘云。止
動歸止。止更彌動。然今若求止之心巳生。何以謂
之無生耶。】


「佛言。菩薩。當止是生。止巳無止。亦不住於無止。亦不
住於無住。云何是生。」


【此示不住無止之義。然此但答止即是生一句。謂
正當止息之時。而心雖是生。且念念無住。此止亦
巳無其所止矣。況亦不住於無止。亦不住於無住。
云何而言止即是生耶。】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無生之心。有何取捨。住何
法相。」


【此問無生取捨。徵前何謂無生一句之義。】


「佛言。無生之心。不取不捨。住於不心。住於不法。」


【此示無住之義夫一切法。若有所住。即有取捨。葢
取捨者。只為五陰中。識陰未破。內取識藏謂之我。
外取識所分別五塵。而為我之所。此是我執也。若
既捨識藏。則又取能捨者而為我。所證者為我之
所。是則名法執矣。此二執。即是心法二種。今言無
生之心。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生之相。而住於不
心不法。則我法俱空。能所皆泯。乃為自覺聖智之
實義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住於不心。住於不法。」


【此問不心不法。徵前所示之義。】


「佛言。不生於心。是住不心。不生於法。是住不法。善男
[003-0277b]
子。不生心法。即無依止。不住諸行。心常空寂。無有異
想。譬彼虗空。無有動住。無起無作。無彼無此。得心空
北藏。作空心眼。得法空心。五陰六入。悉皆空寂。」


【此重釋不生心法。因前問無生住何法相。故答住
於不心不法。其實即不生心法一句。既不生心法。
即無可依止。既無依止。即不住一切有為諸行。心
常空寂。無有取捨可否是非。及一切異想。譬彼虗
空。無有動相住相。無起相。無作相。亦無彼此之相。
果能如是。即得心空。悟四大之無我。得法空。悟一
切法無我。故曰得心空眼。得法空心。夫心空之眼
即如來正法眼藏。法空之心。即如來涅槃妙心。從
上佛祖惟契證。此心眼而巳。所云五陰者。四大積
聚是色。領納資貪是受。取相馳求是想。微細遷流
是行。熾然分別是識。此五能覆真性。故名陰。然生
因識有。滅從色除。六入者。眼耳鼻舌身意內六根。
取著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塵。有互相涉入之義。故
曰入。然今既契證此心此法。而陰入等相。自然悉
皆空寂者矣。後地藏菩薩。問諸法云何不一。以收
此中之義。】


「善男子。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淨無念。無
攝無放。性等金剛。不壞三寶。空心不動。具六波羅蜜。」


【此明空法具攝六度。夫空為大乘之初門也。然修
此空法。不依三界。以出於三界有為法故。不住小
乘有為戒相。以三輪體空故。自性清淨。無有念慮。
[003-0277c]
離於散亂。無有攝心。離於懈怠。無有放意。性體等
於金剛。不壞自性三寶清淨光明之體。夫自性常
覺不昧。是佛寶。自性軌執不失。是法寶。自性清淨
和合。是僧寶。又自心清淨。念念無染。即是佛。自心
光明。無不照燭。即是法。自心清淨光明。處處無礙。
即是僧。總不用外求。只在自性一心之中也。若信
此一體三寶。即得空心不動。具六波羅蜜。梵語波
羅蜜。此云到彼岸。又云度葢。謂世間有為法。祇在
此岸。不得到彼岸。如人修施。以能施所施及受施
者。為三輪。此三輪空寂。名無相無為。是到彼岸。若
三輪不空。則因果不忘。如輪之迴轉。是世間有為
法矣。六度中。皆具三輪。若不空。不得稱為六波羅
蜜。又二乘人與菩薩。同行六度。但自利利人不同。
又權教。只修六度為因。實教。先求悟明自心。既得
明了。止息一切。惟修本性。惟欲度生。是名發菩提
心。既巳發心。應修諸行。成萬德莊嚴法身妙果也。】



音釋




與豫同。干也。在也。及也

畢也

音治。幼小也

同玩。閒觀取適也

坤入
聲。窟穴


音盲。艸始生芽也

音酧。計算也

篇入聲。忽然一見也

音雞羈繫



音瑣。俗作鏁

都含切。答平聲。愛戀也

音耐

堪去聲

音癸。法也。循也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三
[003-027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