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95 法華經指掌疏科文-清-通理 (master)



No. 629-A


製疏始末


噫  弘經難矣。弘法華尤難。弘法華而伹事演說
巳難矣。若著疏尤更難。余身歷之。乃深信之。余族出
冀屬。家新邑。姓趙氏。父母家寒。不能贍養。八歲捨而
出家。師近莊農。又不能教。乃就學於祖。始業儒典。二
載頗識字義。間習諷誦。惟朝夕功課而巳。十一歲時。
隨祖至檀越袁公家。眾僧誦法華經次。公戲謂余曰。
沙彌受我齋供。能為我誦經乎。余曰諾。因隨眾誦經
若宿習然。舉眾皆異。祖亦歡喜。乃摩頂而對眾曰。此
子必從僧中來也。依歲於岫雲圓具。微攻律典。津津
然以聽教為念。初於善應聽彌陀。次於衍法聽楞嚴。
皆茫無所了。後於雍正二年甲辰。覲香嵒。聽法華。每
遇難理會處。輒有新悟。異彼舊說。質之不公。公深許
之。於是遂有著經之念。閱明年。隱居妙峯山之石草
精舍。援筆始註。至方便品初。雙歎智慧之文。疑情頓
發。越十五日不能措一詞。白晝翻閱。丙夜思惟。竟至
視聽罔然。食不知味。時有人廣修在傍。輒笑之。以為
入魔境矣。一日讀經至如是相處。忽然有省。始信古
人所謂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者。不我欺也。自是
不但於是經渙然無疑。乃至徧觀諸經。亦皆渙然無
疑矣。及欲續著。是非潛興。賓主失宜。所願不果。繼爾
[001-0433b]
由岫雲。至聖感。足未至閫而猜忌斯生。所賴知是法
障。志不少移。岫雲續前槀。聖感錄科判。終以力不勝
任。遁跡西禪。乞食自支。欲終厥志。無何逆緣方殄。順
障旋興。蒙僧錄司舉授萬善殿教習。居二年。與諸沙
彌為伍。將課業教儀之不暇。尚何心於著述哉。庚戌
冬。辭萬善。住遺光。壁不障身。室難蔽日。日馳騁於土
木。時夤緣於奔馳。間雖開講設期。不過勉應來學。而
究於是疏無暇及也。癸丑春。矢志閉關。重理前槀。甫
完正宗。又值
公令。奉
旨圓明園。校對宗鏡等書。緣茲日事筆墨。折衷古今
於臆見不無少補。時思華嚴為諸經之王。清涼擅一
家之宗。不究其源。寧攝於末。由是於乾隆六年辛酉。
啟建華嚴講期。醉心大疏。三越暑寒。望大海之洪深。
自鄙行潦。目太虗之寬濶。羞詡芥空。甲子冬。再講斯
經。重治茲疏。功未及半。即赴他請。乙丑冬。歸自清涼。
誓終此志。約閉無期之關。限待有成之日。心祈三寶。
仰慈悲以資神。身䇿六時。繼朝昏而御硯。爰紀功竣。
時在丙寅春之建辰月也。然自憶驅烏之年。不習便
誦。負笈之際。一聽微明。似有宿緣。因敢輒著。乃竟至
二十餘年。稾經三易。本雖粗定。梓尚未然。且其間順
逆交攻。數斷數續。若非如來遙見守護。其志幾為遭
際所隳。甚哉著疏之難復難也。雖然。二十餘年。自視
若夢期也。住此住彼。迴想若夢中人也。幾踰四十萬
[001-0433c]
言。皆夢中寱語。其間或順或逆。皆夢中境界。即今編
序始末。依然夢中說夢。伏望後之閱我疏。處我境者。
皆應作如是觀。

乾隆歲在柔兆攝提格仲呂佛誕日


賢宗後學通理謹識
[001-0434a]


別古凡例




* 是經流傳震旦。疏記論解甚夥。文富義博。誠讓文句。搜金集玉。無偕大成。今為接引初機。漸入堂奧。有異舊說。恐駭新聞。宜強周覧。勿輕間然。
* 是疏自名指掌。取其明而且易。不避訓詁。或涉繁蔓。智果超方。以任捨繁從要。立尚扶壁。且須由粗人微。勿嫌摘葉尋枝。莫便掛一漏十。
* 通理少而失學。智無兼人。未能徧扣高明。廣覽古著。疏中一言一句。多自胸襟流出。不善他文。未敢輒入。非有揀棄。勿強是非。
* 一音圓被。異解各呈。杵臼繩箕。共說象身之似。鵠雪貝稻。孰明乳色之真。因枝尋本。各選其由。入道從緣。不一而足。勿謂多事。有礙廣傳。
* 台賢兩宗。證法次第。多引法華喻文。如引火宅喻中說怖畏事。以證華嚴大教難投。今古通遵。似無可議。今疏易為苦諦。太煞徑庭。要知引證者取其大綱。或有忽於細目。著解者別其細目。不惟冒似大綱。明知違古。不敢背經。賜覧高賢。幸垂原諒。諸如此類。無煩俱述。
* 一經脈絡。有綱有目。目中復有綱目。如世祖孫父子。展轉相生。曾無少紊。若綱之與綱。目之與目。則如兄弟相次。先後適宜。依此分科。自有層次。楞嚴正脈。頗得此訣。今疏倣之。伹交師分析過甚。多於應續反斷。初學不察。致義不貫。今疏別之。
[001-0434b]
* 是續為避繁分。間有一科之中。含攝三二意者。若不眉目。莫辨異同。因於本文用○斷之。至疏中各標其意。如起首則曰初某意。釋竟。其次又曰某某下某意等。庶不至繁分。而眉目判然。
* 古疏隨文科目。多不俱提。如一科分三。但標初科。即復曲分。或入文。殊令初學艱於檢對。今遵彌陀疏鈔科式。分巳俱標。標巳取次會文。疏訖。仍結某某科竟。若相隣甚近者。則不復結。為便觀覽。不至翻前揭後。
* 楞嚴正脉。交師用甲乙等字。以別科目層次。伯亭老人。亦多承用。今疏全標科目。且疏竟仍結。前後次第。顯然可見。故不更置甲乙等字。
* 經中喻文。古疏皆就喻立科。如火宅喻中捨几用車喻等。法中亦惟加一合字。不即顯法。致令法義隱於喻中。究著方了。今疏喻科即依法立。如捨几用車喻。易為隱實施權喻等。法中亦惟去一喻字。庶幾法義顯於喻中。不待究著即見。
* 偈頌科目。古疏皆以行數別之。講演時殊難憶持。細詳其法。却亦無甚緊要。今以每科之下。既贅本文二字。前後分劑。巳足揀別。故不載行數。
* 古疏品題置於科外。標頌混於科內。一似無歸。一似濫偈。今解各安口科。如遇品題。則曰此處有品題。或直標品題云某某。釋竟。乃曰經文分幾。如遇標頌。則曰此處有標頌。或直言標頌云某某。釋竟。
[001-0434c] 乃曰正頌分幾。講者依之。庶品題有歸。而標俱不濫矣。
* 什師分經。文成七卷。附以疏文。則七卷不能收攝。古德或另分卷目。未免有背譯主本意。今疏卷目仍舊。但於過厚者分之。題中標以某卷之上。某卷之下。蓋為珍重佛法。不敢擅易也。
* 古德著疏。間有與私意相符者。亦微有採掇。若全用其語。則標以名字。如言大成云等。若少有更換。則言大成義云等。蓋不敢掩古之善也。
* 經前十門。先巳粗定。文多從簡。義尤避繁。蓋得少為足。強人同我。惟圖易持。不顧屈經。後因講華嚴閱大疏。乃知非繁不能盡妙。惟簡無以匠心。且法華華嚴。相為終始。若不法彼懸談。恐致昧斯圓理故茲重製。有異舊聞。較常似多。擬彼猶略。當善會之可也。
[001-0435a]


法華經指掌疏目次





* 卷首
* 科文
* 懸示
* 卷第一之上

* 序品第一
* 卷第一之下

* 方便品第二
* 卷第二之上

* 譬喻品第三
* 卷第二之下

* 譬喻品之餘
* 信解品第四
* 卷第三

* 藥草喻品第五
* 授記品第六
* 化城喻品第七
* 卷第四

*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 法師品第十
* 見寶塔品第十一
*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 持品第十三
* 卷第五

* 安樂行品第十四
*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 卷第六

*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001-0435b]
* 囑累品第二十二
*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 卷第七

*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 事義



法華經指掌疏目次

No. 629-B


法古提綱


圓融露布。寥寂冲虗。非權非實。即三即一。混萬化為
一體。逈諸法而獨存。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實相歟。
會權歸實。廢三立一。縱指十如。奪讓盡思。與雜華而
合彩。掩眾景以孤輝。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妙法
蓮華經歟。故我世尊。證此法印。現於覺場。垂智輪於
高山。吐玄宗於法界。為憐窮子。暫卸珍衣。分宗曲順
[001-0435c]
乎時機。三乘漸開於諸會。擬將潛輝真際。仍思還照
雄峯。特赴靈山。廣集緣眾。聊施前導。演無量義之微
言。全揭後宗。舒一毫光而遠照。彌勒致問於今日。文
殊證答於往因。既洩真機。詎能緘口。所以三昧初起。
二智頻揚。羣疑交攻於眾懷。三請獨慇於身子。欲堅
眾心。斥非機於五千增慢。為發真信。比難逢於一現
優曇。述自述他。明出世之致意全同。說權說實。顯入
大之文軌一定。上根巳悟。中士猶迷。記授華光之徵。
喻酧身子之請。方之長者。火起其家。癡子遊戲乎中。
不知不覺。慈父驚聞於外。弗救弗寧。許三輿而與一
車。知長者之意出真誠。開三乘而顯一道。信如來之
言無虗妄。二乘歷敘執迷。自比窮子。四子同呈信解。
宜付家珍。進示雨無二滋。差別在物。令知法本一味。
深淺由機。乃通授果記。顯示喻說巳周。復別開因緣。
引接下根不墜。共遊寶所。同記佛乘。衣內明珠。指在
親友。既有學旋慕其芳迹。而如來等賜以真慈。欲彰
普濟之功。故因藥王以顯益。為明弘願之力。乃借多
寶而祈通。狂慧廢置進修。觀迦文因種於多劫。應知
心慚。鈍根高推聖境。視龍女果證於一時。亦思力奮。
於是一肩擔荷。幸斯道之典型得人。四行執持。喜禦
難之柯柄有法。又以新記聲聞。初心菩薩。智量淺狹。
罔克弘濟。故假他方開士。請命弘經。遠召本地門徒。
丕承佛道。補處菩薩。執近迹而迷遠因。說父少子老
之喻。中天調御。依本壽而顯妙用。舉良醫背子之匹。
[001-0436a]
宏功既彰。迷封斯啟。不惟新記聲聞。初心菩薩。頓覺
身𨺗妙峯。自此深位上士。積行高哲。轉如神遊香海。
分別功德。功德不可限量。較量福因。福因詎有邊涯。
六根清淨。不輕之證據昭然。四眾毀非。阿鼻之報應
非妄。地涌薩埵。發弘願於分身國土。滅後通經。聊以
感知遇之隆恩。人中師子。現神力於無邊海會。當陽
嘉讚。殆以堅克繩之深信。將罷法座。極口叮嚀。恐墮
岐途。再垂成範。果能我法執盡。如藥王之焚身。淨穢
情忘。若妙音之遠至。還須無方圓應。重踐普門。助修
假秘密之功。防心援知識之力。四法成就。三七精修。
是經之必得無疑。普賢之現身有願。如斯流通。而流
通斯無滯矣。然則斯經也。豈獨夫次第為然哉。祇如
聖毫東燭。一化全彰。賢眾西來。四法重示。始固可以
攝後。終亦何曾遺前。且也文字性空。空無不容。實相
體徧。徧無不備。故令一言一句。達無量無邊之義。若
受若持。成最圓最妙之因。既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
俱彰。亦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互涉。於是土田三變。
非垢非淨。分身俱來。不一不多。多劫半日。而延促同
時。生滅常住。而隱顯俱在。舌相毛光。即靈鷲而上至
梵世。彈指謦欬。由娑婆而遐播十方。是皆超乎心踪。
絕於言道。異時之所不見。非機之所不聞。故謂妙法
蓮華者。乃標其玄微。喻以希有之稱也。理也無知。敢
希妙諦。在飄零而思返。迷道路而難歸。幸以微緣。獲
覩聖典。如親怙恃。盡命弘持。尋要義於博文。贅浮詞
[001-0436b]
於玄理。亦知佛道如山。蟻步無能窮其際。聖智擬海。
蠡量奚足較其源。姑就愚見。聊接蒙童。爰取易明。目
曰指掌。仍復翹勤五體。歸命三尊。展此精誠。祈求加
被。


「 稽首靈山說法主
 乘願證經多寶尊
 雲集分身無量佛
 一乘實相妙蓮華
 舊住新出二部僧
 無盡三寶攝授我
 令我所作速圓成
 流通利益無窮盡」


[001-0436c]
[001-0437a] No. 629
法華指掌疏科判



弘傳序科





* ○解釋此經啟以十門

* 一教起因緣第一
* 二藏乘分攝第二
* 三能被教義第三
* 四所被機宜第四
* 五體性淺深第五
* 六宗趣通別第六
* 七部類品會第七
* 八疏序通經

* 一釋序題妙法
* 二釋序主終南
* 三釋序文

* 一敘經緣起

* 一總標大意妙法
* 二歷敘緣起

* 一兩土處時蓋結
* 二三朝翻譯

* 一晉朝翻譯

* 一翻譯時年西晉
* 二能譯依正長安
* 三結所譯名初翻
* 二秦朝翻譯

* 一翻譯時年東晉
* 二能譯依正龜茲
* 三結所譯名次翻
* 三隋朝翻譯

* 一翻譯時年隋氏
* 二能譯依正大興
* 三結所譯名後所
* 三預防伏難

* 一防獨宗一本難三經
* 二防不宗餘本難時所
* 三防餘本有異難自餘
* 四防有異當述難具如
* 二敘經宗旨

* 一懸敘說經之緣

* 一反顯

* 一反顯教到夫以
* 二反顯機熟適化
* 二正明

* 一正明機熟所以
* 二正明教到金河
* 三防問

* 一防教猶未到問豈非
* 二防機猶未熟問是知
* 二正敘一經宗旨

* 一序分宗旨所以
* 二法說宗旨出定
[001-0438a]
* 三喻說宗旨朽宅
* 四因緣宗旨化城
* 五顯益宗旨鑿井
* 三結讚教勝機深

* 一結經讚教

* 一結經惟遠調義
* 二讚教緣勝自非
* 二結持讚機

* 一結持隆盛自漢
* 二讚機因深將非
* 三祈願述意

* 一明序祈願輙於
* 二歎經述意弘讚
* 九總釋名題○
* 十別解文義○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科





* ○九總釋名題

* 一經題妙法
* 二譯人姚秦



序品





* ○十別解文義

* 一序分品題經文二

* 一六緣證信序

* 一總明五緣如是
* 二別列聽眾

* 一分科別列

* 一三乘交叅

* 一詳列無學

* 一舉類標數與大
* 二明位歎德

* 一明位皆是
* 二歎德無復
* 三指名總結

* 一指名別列其名
* 二結略顯廣如是
* 二略述有學復有
* 三總陳尼眾摩訶
* 四廣明菩薩

* 一舉類標數菩薩
* 二明位歎德

* 一明位皆於
* 二歎德供養
* 三指名總結

* 一指名別列其名
* 二結略顯廣如是
* 二八部該羅

* 一天王天眾爾時
* 二龍王龍眾有八
* 三緊那羅眾有四
* 四乾闥婆眾有四
* 五阿修羅眾有四
* 六迦樓羅眾有四
* 三檀眾俱至韋提
* 二敘儀總結各禮
* 二一光發起序

* 一顯相逗機

* 一說經入定爾時
* 二雨華動地是時
* 三大眾喜觀爾時
* 二放光東照

* 一一光所照之境爾時
[001-0439a]
* 二諸境所現之相

* 一眾生機感於此
* 二諸佛化應

* 一從實施權

* 一從實又見
* 二施權并見
* 二會權歸實復見
* 三機盡化息復見
* 三會眾騰疑

* 一彌勒疑念爾時
* 二大眾疑念爾時
* 四問答發起

* 一彌勒請問

* 一略問

* 一長行爾時
* 二偈頌標頌文殊
* 二詳問

* 一兼陳顯相雨曼
* 二正陳放光

* 一一光所照之境眉間
* 二諸境所現之相

* 一眾生機感諸世
* 二諸佛化應

* 一從實施權

* 一從實又覩
* 二施權

* 總陳梵音
* 二別陳若人
* 二會權歸實

* 一結前起後文殊
* 二正陳機宜

* 一總標種種因緣我見
* 二別陳信解相貌

* 一次第緩陳

* 一布施

* 一外施或有
* 二內外施或有
* 三內施又見
* 二持戒文殊
* 三忍辱或見
* 四精進又見
* 五禪定又見
* 六智慧復見
* 二不次急說

* 一精進又見
* 二持戒又見
* 三忍辱又見
* 四禪定又見
[001-0440a]
* 五布施或見
* 六智慧或有
* 三機盡化息

* 一供養舍利文殊
* 二起塔嚴國又見
* 三結見求決佛放
* 四防難申問

* 一防初難申初問四眾
* 二防次難申次問佛子
* 三防三難申三問佛坐
* 四防四難申四問示諸
* 二文殊領答

* 一略答

* 一惟付直答爾時
* 二引古作證諸善
* 二詳答

* 一長行

* 一總引燈明

* 一詳引最初一佛

* 一總標化儀諸善
* 二別明三善其義
* 二略引相繼二萬次復
* 二別明往事

* 一時至機熟

* 一略舉時機其最
* 二義顯至熟是八
* 二顯相逗機

* 一說經入定是時
* 二雨華動地是時
* 三大眾喜觀爾時
* 三放光東照爾時
* 四會眾騰疑彌勒
* 五說法授記

* 一出定說法時有
* 二唱滅授記

* 一對眾唱滅日月
* 二授記潛輝時有
* 三結會古今

* 一師弟本因

* 一文殊本因佛滅
* 二彌勒本因八百
* 二結會釋疑彌勒
* 四應問結答今見
* 二偈頌

* 一頌總引燈明我念
* 二頌別明徃事

* 一頌時至機熟佛未
* 二頌顯相逗機時佛
* 三頌放光東照

* 一一光所照之境佛放
* 二諸境所現之相

* 一眾生機感示一
* 二諸佛化應

* 一從實施權

* 一從實有見
* 二施權一一
* 二會權歸實

* 一進戒二度或有
* 二施忍二度又見
* 三禪慧二度又見
* 四頌會眾騰疑爾時
* 五頌說法授記

* 一頌出定說法天人
* 二頌唱滅授記

* 一頌對眾唱滅佛說
* 二頌授記潛輝世尊
* 三頌結會古今

* 一頌師弟本因

* 一頌文殊本因是妙
* 二頌彌勒本因是妙
* 二頌結會釋疑彼佛
* 四頌應問結答

* 一答第一問我見
* 二答第二問今相
[001-0441a]
* 三答第三問諸人
* 四答第四問諸求 序分巳竟
* 二正宗分○
* 三流通分○



方便品





* ○二正宗分

* 一約今時門頭以彰出世本懷

* 一略明權實以動執生疑

* 一略明權實

* 一長行

* 一約智慧稱歎

* 一歎諸佛智慧

* 一標歎二智爾時
* 二依次釋成所以
* 二歎自證智慧

* 一總顯具足舍利
* 二分文別歎舍利
* 二約諸法顯示

* 一取要絕言舍利
* 二徵起釋成所以
* 三轉釋釋詞所謂
* 二偈頌

* 一正頌長行

* 一頌約佛慧稱歎

* 一頌歎諸佛智慧

* 一頌標歎二智世雄
* 二頌依次釋成本從
* 二頌歎自證智慧我巳
* 二頌約諸法顯示如是
* 二極顯難知

* 一許信得解諸餘
* 二揀思不及

* 一揀聲聞諸佛
* 二揀辟支辟支
* 三揀菩薩新發
* 三明證始知又告
* 三略為顯破舍利
* 二動執生疑

* 一千二動執作念

* 一躡今教以作念爾時
* 二執昔教以成疑佛說
* 二身子騰疑三請

* 一請為上根

* 一長行爾時
* 二偈頌

* 一頌躡舉疑端慧日
* 二頌陳疑致請無漏
* 二請為中根

* 一如來為人天絕言爾時
* 二身子為中根啟請

* 一長行舍利
* 二偈頌爾時
* 三請為下根

* 一如來為上慢絕言佛復
* 二身子為下根啟請

* 一長行爾時
[001-0442a]
* 二偈頌爾時 略明權實以動執生疑竟
* 二廣明權實以斷疑生信○
* 三極顯經功以借人弘法○
* 二約實際理地以顯應化妙用○




* ○二廣明權實以斷疑生信

* 一法說一周被上根

* 一如來說法

* 一長行

* 一許說誡聽

* 一應求許說爾時
* 二因退勸勉說此
* 三當機願聞舍利
* 二讚法勸信佛告
* 三正為分解

* 一略為分解

* 一略解諸佛權實舍利
* 二略解自證權實

* 一標舉徵釋惟有
* 二轉釋釋詞舍利
* 三總結以顯道同佛告
* 二詳為分解

* 一詳解諸佛權實

* 一列上總標舍利
* 二分文別列

* 一過去佛同舍利
* 二未來佛同舍利
* 三現在佛同舍利
* 三總結本懷舍利
* 二詳解自證權實舍利
* 三總結以顯道同舍利
* 三舉濁防難舍利
* 四斥過結勸

* 一設言婉斥舍利
* 二覿面直斥

* 一直斥其非又舍
* 二徵起釋成所以
* 三轉顯其過除佛
* 三結勸信受舍利
* 二偈頌

* 一頌許說誡聽比丘
* 二頌正為分解

* 一頌略為分解

* 一合頌自他之權

* 一頌諸佛之權諸佛
* 二頌自證之權

* 一通為羣機眾生
* 二別為二乘鈍根
* 二合自他之實

* 一頌自證之實

* 一會權歸實我設
* 二三根獲益

* 一正為上根有佛
* 二兼為中下聲聞
* 二頌諸佛之實十方
* 三義頌結顯道同

* 一正頌長行諸佛
* 二防問斷疑

* 一防承上致問若人
[001-0443a]
* 二斷序分餘疑我以
* 二頌舉濁防難

* 一自慶願滿舍利
* 二義頌長文

* 一頌佛出濁世若我
* 二頌順時說三是故
* 三頌詳為分解

* 一頌詳解諸佛權實

* 一頌例上總標我有
* 二頌分文別列

* 一頌過去佛同

* 一正頌長行過去
* 二補頌餘義

* 一總標異外權實又諸
* 二逐類別為顯示

* 一佛在受法眾若有
* 二佛滅依教眾

* 一戀佛回心眾諸佛
* 二起塔造廟眾諸佛
* 三建形畫像眾若人
* 四供像稱名眾若人
* 三廣記懸記眾於諸
* 二頌未來佛同

* 一正頌長行未來
* 二補頌防難

* 一防何得無一不成難諸佛
* 二防不合廣說諸法難未來
* 三防何必惟為一乘難諸佛
* 四防惟一宜應速說難是法
* 三頌現在佛同

* 一正頌長行天人
* 二補頌防問知眾
* 二頌詳解自證權實

* 一正頌長行今我
* 二補頌廣演

* 一眾生機感舍利
* 二如來化應

* 一從實施權

* 一從實不得

* 一三七思惟我始
* 二諸天請法爾時
* 三作念無計我即
* 二隱實施權

* 一尋念方便尋念
* 二諸佛慰喻作是
* 三正施權乘

* 一申屈轉念舍利
* 二先度五人思惟
* 三總結防問是名
* 二會權歸實

* 一機熟時至舍利
[001-0444a]
* 二等賜一乘

* 一預防問難舍利
* 二正明等賜今我
* 三聞法獲益菩薩
* 三頌總結以顯道同如三
* 三頌讚法勸信

* 一正頌長行

* 一頌讚法舉喻諸佛
* 二頌勸信無虛聞法
* 二補頌防難

* 一防諸佛何故同秘難以五
* 二防如來何故普告難有慚
* 四頌斥過結勸舍利 如來說法巳竟
* 二上根獲益○
* 二喻說一周被中根○

* 三因緣一周被下根○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科




譬喻品





* ○二上根獲益

* 一身子領解

* 一長行

* 一領解歡喜爾時
* 二徵釋其由

* 一昔日疑悔

* 一對境傷感所以
* 二獨處思惟世尊
* 三常時尅責世尊
* 二今日信解而今
* 二偈頌

* 一頌領解歡喜我聞
* 二頌徵釋其由

* 一頌昔日疑悔

* 一頌獨處思惟我處
* 二頌常時尅責我常
* 三頌對境傷感我常
* 二頌今日信解

* 一頌聞法斷疑

* 一遠斷昔疑今聞
* 二近斷前疑佛於
* 二頌歡喜自信聞佛
* 二如來與記

* 一開迹顯本爾時
* 二正與授記

* 一長行

* 一行因得果舍利
* 二依正莊嚴

* 一國土嚴淨國名
* 二三乘具足華光
* 三劫名殊勝其劫
* 四菩薩充滿彼諸
* 三主伴壽量舍利
* 四遠近化事華光
* 二偈頌

* 一正頌長行

* 一頌行因得果舍利
* 二頌依正莊嚴過無
* 三頌主伴壽量佛為
* 四頌遠近化事佛滅
* 二結勝勸喜華光
* 三時眾供養

* 一總明眾供爾時
* 二別明天供

* 一經家敘供釋提
* 二諸天陳詞

* 一歷敘聖教而作
* 二稱讚回向是法 法說一周被上根竟




* ○二喻說一周被中根

* 一身子代請爾時
* 二如來許說爾時
[001-0445a]
* 三正說譬喻

* 一長行

* 一喻說

* 一喻眾生機感

* 一喻所感之佛舍利
* 二喻能感之眾其家
* 三喻結成感義長者
* 二喻如來化應

* 一喻從實施權

* 一喻從實不得

* 一喻三七思惟舍利
* 二喻作念無計復更
* 二喻隱實施權

* 一喻先示苦集

* 一喻尋念方便我當
* 二喻正示苦集作是
* 三喻違情不信父雖
* 二喻次施道滅

* 一喻尋念方便爾時
* 二喻正施道滅父知
* 三喻適願修證爾時
* 二喻會權歸實

* 一喻時至機熟是時
* 二喻等賜一乘

* 一喻正賜一乘舍利
* 二喻廢立之由所以
* 三喻聞法獲益是時
* 三喻佛語無虛

* 一如來就喻垂問舍利
* 二身子依問直答

* 一總答舍利
* 二別明

* 一喻許三無虛是長
* 二喻與一無虛世尊
* 三如來讚善印許佛告
* 二法合

* 一眾生機感

* 一所感之佛舍利
* 二能感之眾恒求
* 三結成感義見諸
* 二如來化應

* 一從實施權

* 一從實不得

* 一三七思惟舍利
* 二作念無計舍利
* 二隱實施權

* 一提喻貼合舍利
* 二正明施權

* 一先示苦集而作
* 二次施道滅

* 一正施道滅汝速
[001-0446a]
* 二適願修證

* 一聲聞修證舍利
* 二辟支修證若有
* 三菩薩修證若有
* 二會權歸實

* 一重提前喻舍利
* 二以法貼合

* 一時至機熟如來
* 二等賜一乘

* 一廢立之由如來
* 二正明等賜是諸
* 三佛語無虛

* 一重提前喻舍利
* 二以法貼合如來
* 三結答舍利
* 二偈頌

* 一正頌長行

* 一頌喻說

* 一頌眾生機感喻

* 一頌所感之佛喻譬如
* 二頌能感之眾喻

* 一喻三界依報有一
* 二喻三界正報

* 一總喻五道有五
* 二別喻利鈍

* 一別喻五鈍

* 一喻慢使鴟梟
* 二喻嗔使蚖蛇
* 三喻疑使守宮
* 四喻癡使屎尿
* 五喻貪使狐狼
* 二別喻五利

* 一結前起後其舍
* 二正喻五利

* 一喻邪見夜叉
* 二喻戒見鳩槃
* 三喻身見復有
* 四喻見見復有
* 五喻邊見復有
* 三總結二喻夜叉
* 三喻三界眾苦是朽
* 四喻逼迫之相

* 一略喻依報之相棟梁
* 二詳喻正報之相

* 一喻下界之相諸鬼
* 二喻上界之相臭烟
* 三總結依正二喻其宅
* 三頌結成感義喻是時
* 二頌如來化應喻

* 一頌從實施權喻

* 一頌從實不得喻方宜
* 二頌隱實施權喻

* 一頌先示苦集喻

* 一頌正示苦集喻告諭
* 二頌違情不信喻諸子
* 二頌次施道滅喻

* 一頌尋念方便喻是時
* 二頌正施道滅喻告諸
* 三頌適願修證喻諸子
* 二頌會權歸實喻

* 一頌時至機熟喻

* 一頌時節巳至喻長者
* 二頌根機巳熟喻爾時
* 二頌等賜一乘喻長者
* 三頌聞法獲益喻諸子
* 二頌法合
[001-0447a]

* 一頌眾生機感

* 一頌所感之佛告舍
* 二頌能感之眾一切
* 三頌結成感義如來
* 二頌如來化應

* 一頌從實施權

* 一頌從實不得惟我
* 二頌隱實施權以是
* 二頌會權歸實

* 一頌等賜一乘汝舍
* 二頌聞法獲益與諸
* 三頌結答以是
* 二極顯悲心

* 一完過去益

* 一過去植種告舍
* 二中間引熟汝等
* 三現在當脫我雖
* 二結未來緣

* 一現在植種若有
* 二中間引熟若人
* 三未來當脫是人
* 三防現在疑我為
* 三結囑珍重

* 一略囑

* 一略囑非機莫傳汝舍
* 二略囑是機乃說斯法
* 二詳囑

* 一詳囑非機莫傳

* 一指機標囑又舍
* 二歷明有損

* 一標罪誡聽若人
* 二次第敘列

* 一真謗罪報其人
* 二似謗罪報若作
* 三顯謗罪報

* 一佛在稍輕若得
* 二滅後尤重如斯
* 四冥謗罪報若得
* 三極言顯廣告舍
* 三結歸囑詞以是
* 二詳囑是機乃說

* 一詳明是機

* 一智度若有
* 二力度若人
* 三施度若人
* 四禪度若人
* 五慧度又舍
* 六戒度若見
* 七忍度若人
* 八便度復有
* 九願度若有
* 十進度如人
* 二顯廣結囑告舍 正說譬喻巳竟
* 四中根獲益○



信解品





* ○四中根獲益

* 一四子信解

* 一長行

* 一信解歡喜

* 一經家敘置爾時
* 二四子自陳

* 一昔年執迷

* 一阿含不復進求即從
[001-0448a]
* 二般若心不喜樂世尊
* 二今日信解我等
* 二說喻發明標喻正喻二

* 一喻眾生機感譬如
* 二喻如來化應

* 一喻從實施權

* 一喻從實不得

* 一喻三七思惟

* 一喻佛初成道其父
* 二喻深思化機

* 一喻機生佛國時貧
* 二喻佛思機扣父每
* 三喻機近覺場世尊
* 三喻機教乖違

* 一喻教乖乎機遙見
* 二喻機違乎教窮子
* 二喻作念無計

* 一喻教不契機時富
* 二喻機不契教窮子
* 三喻暫息大化父遙
* 二喻隱實施權

* 一喻阿含保證

* 一喻權人攝化爾時
* 二喻佛轉法輪

* 一喻先示苦集又以
* 二喻次施道滅後復
* 三喻保證小果好自
* 二喻般若轉教

* 一喻中經方等爾時
* 二喻佛勅轉教世尊
* 三喻受勅不取爾時
* 二喻會權歸實

* 一喻時至機熟復經
* 二喻等賜一乘臨欲
* 三喻聞法獲益世尊
* 三以法貼合

* 一眾生機感世尊
* 二如來化應

* 一從實施權

* 一從實不得世尊
* 二隱實施權

* 一阿含保證今日
* 二般若轉教

* 一中經方等既得
* 二佛勅轉教世尊
* 三受勅不取我等
* 二會權歸實

* 一時至機熟今我
* 二等賜一乘於此
* 三聞法獲益是故
* 二偈頌

* 一頌信解歡喜我等
* 二頌說喻發明
[001-0449a]

* 一頌眾生機感喻譬如
* 二頌如來化應喻

* 一頌從實施權喻

* 一頌從實不得喻

* 一頌三七思惟喻

* 一頌佛初成道喻其父
* 二頌深思化機喻

* 一頌佛思機扣喻豪富
* 二頌機生佛國喻爾時
* 三頌機近覺場喻傭貸
* 三頌機教乖違喻

* 一頌教乖乎機喻爾時
* 二頌機違乎教喻窮子
* 二頌作念無計喻

* 一頌教不契機喻長者
* 二頌機不契教喻窮子
* 二頌隱實施權喻

* 一頌阿含保證喻

* 一頌權人攝化喻長者
* 二頌佛轉法輪喻

* 一頌先示苦集喻長者
* 二頌次施道滅喻既益
* 三頌保證小果喻又以
* 二頌般若轉教喻長者
* 二頌會權歸實喻

* 一頌時至機熟喻父知
* 二頌等賜一乘喻欲與
* 三頌聞法獲益喻子念
* 三頌以法貼合

* 一頌從實施權

* 一正頌長行

* 一頌從實不得佛亦
* 二頌隱實施權

* 一頌阿含保證而說
* 二頌般若轉教

* 一頌佛勅轉教佛勅
* 二頌受勅不取我承
* 二補頌顯迷

* 一顯執迷堅固我等
* 二顯因果虛妄我等
* 三顯孤負佛恩佛所
* 四顯孤負佛意我等
* 二頌會權歸實

* 一正頌長行導師
* 二補頌顯悟

* 一顯信解堅固世尊
* 二顯因果真實我等
* 三顯深知佛恩世尊
* 四顯深知佛意諸佛 四子信解巳竟
* 二如來印啟○
* 三通授果記○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科




藥草喻品





* ○二如來印啟

* 一長行

* 一印說標蘊爾時
* 二正與開啟

* 一別立宗旨迦葉
* 二說喻發明

* 一喻同時頓演迦葉
* 二喻隨機受益

* 一喻未受令受小根
* 二喻受巳令增一雲
[001-0450a]
* 三喻教同機別雖一
* 三以法貼合

* 一同時頓漸

* 一現身垂慈迦葉
* 二揚德詔眾於大
* 三稱機說法爾時
* 二隨機受益

* 一正以法合

* 一未受令受種種
* 二受巳令增是諸
* 二重提前喻如彼
* 三教同機別

* 一教同如來
* 二機別其有
* 三結歎慰論

* 一承前釋疑如來
* 二正以結歎汝等
* 二偈頌

* 一頌正與開啟

* 一頌別立宗旨破有
* 二頌說喻發明

* 一頌同時頓演喻迦葉
* 二頌隨機受益喻

* 一頌未受令受喻百穀
* 二頌受巳令增喻一切
* 三頌教同機別喻一雨
* 三頌以法貼合

* 一頌同時頓演

* 一頌現身垂慈佛亦
* 二頌揚德詔眾既出
* 三頌稱機說法我觀
* 二頌隨機受益

* 一頌未受令受一切
* 二頌受巳令增佛以
* 三頌教同機別如是
* 二頌結歎慰論

* 一頌承前釋疑迦葉
* 二頌正以結歎今為 如來印啟巳竟



授記品





* ○三通授果記

* 一授迦葉記

* 一長行

* 一行因得果爾時
* 二佛法壽量佛壽
* 三依正莊嚴國界
* 二偈頌

* 一頌行因得果告諸
* 二頌依正莊嚴其土
* 三頌佛法壽量其佛
* 二授三子記

* 一三子請記

* 一經家敘儀爾時
* 二說偈陳請

* 一標偈即共
* 二正請大雄
* 三說喻如從
* 四法合我等
* 五結請大雄
* 二如來與記

* 一授空生記

* 一長行

* 一行因得果爾時
* 二依正莊嚴其土
[001-0451a]
* 三佛法壽量佛壽
* 四神通說法其佛
* 二偈頌

* 一頌行因得果諸比
* 二頌依正莊嚴其佛
* 三頌神通說法其佛
* 四頌佛法壽量其佛
* 二授文飾記

* 一長行

* 一行因得果

* 一經劫行因爾時
* 二當得證果供養
* 二依正莊嚴其土
* 三佛法壽量佛壽
* 二偈頌

* 一頌行因得果諸比
* 二頌依正莊嚴國土
* 三授目連記

* 一長行

* 一行因得果爾時
* 二莊嚴壽量其土
* 二偈頌

* 一正頌長行

* 一頌行因得果我此
* 二頌莊嚴壽量其佛
* 二許示因緣我諸 喻說一周被中根竟



化城喻品





* ○三因緣一周被下根

* 一佛說因緣

* 一總出其時

* 一長行

* 一出時顯遠佛告
* 二虛設數量譬如
* 三結指防問諸比
* 二偈頌

* 一頌出時顯遠我念
* 二頌虛設數量如人
* 三頌結指防問如是
* 二歷敘始終

* 一長行

* 一正敘因緣

* 一結緣之由

* 一智佛開權

* 一智佛成道

* 一垂成十劫佛告
* 二諸天興供爾時
* 三時至道成諸比
* 二請轉法輪

* 一王子請法

* 一眷屬備至其佛
* 二說偈讚佛到巳
* 三王子陳請

* 一略陳請詞爾時
* 二廣說偈頌重說
* 二梵王請法

* 一智佛現瑞佛告
* 二諸天來請

* 一東方來請
[001-0452a]

* 一蒙光共議

* 一蒙光作念爾時
* 二共議何緣是時
* 二備供推尋爾時
* 三見佛興供見大
* 四正請轉法爾時
* 五默然受請爾時
* 二東南來請

* 一蒙光供議又諸
* 二備供推尋爾時
* 三見佛興供見大
* 四正請轉法爾時
* 五默然受請爾時
* 三南方來請

* 一蒙光共議又諸
* 二備供推尋爾時
* 三見佛興供見大
* 四正請轉法爾時
* 五默然受請爾時
* 四例明六方西南
[001-0453a]
* 五上方來請

* 一蒙光共議爾時
* 二備供推尋爾時
* 三見佛興供見大
* 四正請轉法爾時
* 三受請施權

* 一總受眾請爾時
* 二為機施權

* 一轉四諦法輪即時
* 二轉因緣法輪及廣
* 四聞法保證佛於
* 二智佛顯實

* 一王子啟請爾時
* 二從隨出家爾時
* 三時至顯實爾時
* 四聞法獲益說是
* 二結緣之事

* 一智佛入定佛說
* 二王子覆講是時
* 三出定讚勸大通
* 三遠近得度

* 一中間不盡佛告
* 二至今得度

* 一王子成佛諸比
* 二還度彼眾諸比
* 三今猶未盡我滅
* 四未來得度我於
* 二再明化儀

* 一復宗引喻諸比
* 二正以喻明

* 一喻眾生機感譬如
* 二喻如來化應

* 一喻從實施權

* 一喻從實不得有一
* 二喻隱實施權導師
* 二喻會權歸實爾時
* 三以法貼合

* 一正以法合

* 一從實施權

* 一從實不得諸比
* 二隱實施權佛知
* 二會權歸實若眾
* 二重提前喻如彼
* 二偈頌

* 一頌正敘因緣

* 一頌結緣之由

* 一頌智佛開權

* 一頌智佛成道大通
* 二頌請轉法輪

* 一頌王子請法彼佛
* 二頌梵王請法

* 一頌智佛現瑞世尊
* 二頌諸天來請

* 一別頌東方東方
* 二合頌九方三方
* 三頌受請施權無量
* 四頌聞法保證宣暢
* 二頌智佛顯實

* 一頌王子啟請時十
* 二頌時至顯實佛知
* 二頌結緣之事

* 一頌智佛入定彼佛
* 二頌王子覆講是諸
* 三頌遠近得度

* 一頌中間不盡彼佛
* 二頌至今得度是十
* 二頌再明化儀

* 一頌復宗引喻我在
* 二頌正以喻明

* 一頌眾生機感喻譬如
* 二頌如來化應喻

* 一頌從實施權喻

* 一頌從實不得喻時有
* 二頌隱實施權喻導師
* 二頌會權歸實喻導師
* 三頌以法貼合

* 一頌從實施權

* 一頌從實不得我亦
* 二頌隱實施權故以
* 二頌會權歸實既知 佛說因緣巳竟
* 二下根獲益○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科




五百弟子受記品





* ○二下根獲益

* 一無學得記

* 一先記滿慈

* 一滿慈念請爾時
* 二如來與記

* 一長行

* 一稱讚功德爾時
* 二正與授記

* 一行因得果

* 一過去因深汝等
* 二未來行滿諸比
* 三當得成佛過無
* 二依正莊嚴
[001-0454a]

* 一依報莊嚴其佛
* 二正報莊嚴無諸
* 三總結功德其佛
* 二偈頌

* 一頌稱讚功德諸比
* 二頌正與授記

* 一頌行因得果

* 一頌過去因深今此
* 二頌未來行滿未來
* 三頌當得成佛供養
* 二頌依正莊嚴

* 一頌依報莊嚴其國
* 二頌正報莊嚴菩薩
* 三頌總結功德富樓
* 二次記千二

* 一千二念請爾時
* 二如來與記

* 一總許千二佛知
* 二親記五百

* 一長行

* 一陳那先得於此
* 二餘依次成其五
* 二偈頌

* 一頌陳那先得

* 一正頌長行憍陳
* 二補頌依正其國
* 二頌餘依次成佛壽
* 三勅記餘眾迦葉
* 三領記慶責

* 一長行

* 一慶幸自責爾時
* 二說喻發明

* 一喻昔證小果世尊
* 二喻今得大益於後
* 三以法貼合

* 一昔證小果佛亦
* 二今得大益今者
* 二偈頌

* 一頌慶幸自責我等
* 二頌說喻發明

* 一頌昔證小果喻譬如
* 二頌今得大益喻與珠
* 三頌以法貼合

* 一頌昔證小果我等
* 二頌今得大益今佛
* 二有學得記 授學無學人記品

* 一有學請記

* 一二子請記爾時
* 二二千請記爾時
* 二如來與記

* 一授阿難記

* 一正與授記

* 一長行

* 一得果時節爾時
* 二依正莊嚴教化
* 三佛法壽量其佛
* 四果上名聞阿難
* 二偈頌

* 一頌得果時節我今
* 二頌依正莊嚴其國
* 三頌果上名聞佛有
[001-0455a]
* 四頌佛法壽量壽命
* 二顯本釋疑

* 一初心菩薩懷疑爾時
* 二如來顯本證釋爾時
* 三阿難自識本因阿難
* 二授羅云記

* 一長行授記

* 一果號因行爾時
* 二依正佛法是蹈
* 二約義重頌爾時
* 三授二千記

* 一審定機宜爾時
* 二正與授記

* 一長行阿難
* 二偈頌爾時
* 三得記歡喜爾時 廣明權實以斷疑生信竟



法師品





* ○三極顯經功以借人弘法

* 一顯勝募人

* 一顯勝明益

* 一約人顯勝

* 一結前起後爾時
* 二正顯殊勝

* 一長行

* 一况顯殊勝

* 一况顯廣持人勝

* 一舉廣持人若復
* 二以少况顯何以
* 二况顯廣說人勝

* 一舉廣說人藥王
* 二以少况顯若是
* 二較量殊勝藥王
* 三勸供持人藥王
* 二偈頌

* 一頌勸供持人若欲
* 二頌况顯殊勝

* 一頌况顯廣持人勝若有
* 二頌况顯廣說人勝

* 一頌舉廣說人當知
* 二頌以少况顯吾滅
* 三頌較量殊勝

* 一正頌長行若於
* 二補頌二義有人
* 二約法顯勝

* 一結前起後藥王
* 二正顯殊勝

* 一長行

* 一曲顯殊勝

* 一信難爾時
* 二人尊藥王
* 三處貴藥王
* 二喻明殊勝

* 一標立宗旨藥王
* 二說喻發明藥王
* 三以法貼合菩薩
* 四二門敦信

* 一讚經明機是法
[001-0456a]
* 二出揀過非藥王
* 三許護行法

* 一示以方軌藥王
* 二許以護持藥王
* 二偈頌

* 一頌曲顯殊勝欲捨
* 二頌喻明殊勝

* 一頌說喻發明如人
* 二頌以法貼合藥王
* 三頌許護行法

* 一頌示以方軌若人
* 二頌許以護持

* 一正頌長行若我
* 二顯益結勸是人
* 二募人弘經 見寶塔品

* 一多寶證明

* 一寶塔涌現爾時
* 二發聲證明爾時
* 三問答其由

* 一四眾慶怪爾時
* 二樂說請問爾時
* 三如來垂答

* 一因中願力爾時
* 二果後遺囑彼佛
* 三呼名結答大樂
* 二分身雲集

* 一雲集之由

* 一釋迦酧樂說願是時
* 二分身酧釋迦請大樂
* 二正明雲集

* 一略集

* 一略變一土時娑
* 二諸佛略集是時
* 三結略不盡如是
* 二廣集

* 一廣變八方

* 一更變八方時釋
* 二方外更變釋迦
* 二諸佛廣集爾時
* 三結廣徧滿爾時
* 三遣使說欲是時
* 三入塔募人

* 一開塔就座

* 一世尊開塔爾時
* 二四眾興供即時
* 三多寶分座爾時
* 四釋迦就座即時
* 二接眾在空爾時
* 三祈通募人

* 一長行以大
* 二偈頌

* 一舉佛勸持

* 一舉三佛同為

* 一多寶願力聖主
* 二分身遠來又我
* 三自用方便為坐
* 二勸發願護持若諸
[001-0457a]
* 二稱功較難

* 一稱持功德多寶
* 二較法難持

* 一總標難持諸善
* 二別以較量

* 一較量演說難諸餘
* 二較量書讀難假使
* 三較量說聽難假使
* 四較量奉持難若人
* 三讚教揚機

* 一讚教超羣我為
* 二揚機殊勝諸善 顯勝募人巳竟
* 二證益發願○
* 三請示方軌○



提婆達多品





* ○二證益發願

* 一示相證益

* 一約達多通經以證漸益

* 一遠舉本因

* 一長行

* 一國王棄國求法爾時
* 二仙人索願為說時有
* 三國王為法隨侍王聞
* 二偈頌

* 一義頌長行

* 一頌國王棄國求法我念
* 二頌仙人索願為說時有
* 三頌國王為法隨侍時王
* 二結證寓勸普為
* 二結會證益

* 一結會古今佛告
* 二證成漸益

* 一釋迦成道由提
* 二達多得記

* 一佛號界名告諸
* 二住世教化時天
* 三滅後利益時天
* 三聞信功德佛告
* 二約文殊弘法以證頓益

* 一二土相見於時
* 二問答證益

* 一三番問答

* 一問答所化數目智積
* 二問答所說法義爾時
* 三問答頓證有無智積
* 二證成頓益

* 一說偈證益

* 一智積懷疑智積
* 二龍女說偈言論
* 二現身證益

* 一身子不信時舍
* 二龍女現身

* 一獻珠表顯爾時
* 二現身成佛當時
* 三會眾信受爾時
* 二承當發願 持品

* 一菩薩發顧爾時
* 二聲聞發願

* 一無學發願爾時
* 二有學發願復有
[001-0458a]
* 三尼眾發願

* 一愛道增記爾時
* 二耶輸增記爾時
* 三歡喜發願爾時
* 四不退發願

* 一如來目視爾時
* 二不退作念是諸
* 三發願護持

* 一發願祈護時諸
* 二說偈陳情

* 一弘經自任惟願
* 二諸難自忍

* 一忍罵害毀輕有諸
* 二忍恐怖擯斥濁劫
* 三請佛安住諸聚 證益發願巳竟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科




安樂行品





* ○三請示方軌

* 一文殊請方爾時
* 二如來示軌

* 一總標佛告
* 二別示

* 一持身

* 一長行

* 一總標二處一者
* 二別釋行近

* 一先釋行處

* 一行處事行文殊
* 二行處理行又復
* 二次釋近處

* 一近處事行

* 一不近妨正之緣云何
* 二不近非器之眾又不
* 三不近致嫌之因不獨
* 四常近攝心之境常好
* 二近處理行復次
* 二偈頌

* 一正頌長行

* 一頌總標二處若有
* 二頌別釋行近

* 一合頌二處事行

* 一頌不近妨正之緣常離
* 二頌不近非器之眾亦不
* 三頌不近致嫌之因亦莫
* 二合頌二處理行

* 一頌行處理行又復
* 二頌近處理行一切
* 二顯益結答若有
* 二應物

* 一總標應住又文
* 二別明止作

* 一長行

* 一明止行若口
* 二明作行善修
* 二偈頌

* 一頌作行菩薩
* 二頌止行除懶
* 三結益顯德我滅
* 三攝心

* 一長行

* 一別示止作

* 一示止行又文
[001-0459a]
* 二示作行當於
* 二總結利益文殊
* 二偈頌

* 一頌別示止作

* 一頌止行若欲
* 二頌作行是佛
* 二頌總結利益文殊
* 四立願

* 一長行

* 一正示行法

* 一別示心願

* 一先發二心又文
* 二次立深願應作
* 二總結利益文殊
* 二顯輕難遇

* 一標顯難遇文殊
* 二法喻合明

* 一從實施權

* 一喻說文殊
* 二法合文殊
* 二會權歸實

* 一喻說文殊
* 二法合如來
* 三結顯難遇

* 一重牒法喻文殊
* 二正結難遇文殊
* 二偈頌

* 一頌正示行法當行
* 二頌顯經難遇

* 一頌法喻合明

* 一合頌二喻譬如
* 二合頌二法如來
* 二頌結顯難遇此經
* 三結勸

* 一正勸四法應修我減
* 二因示持經利益

* 一報感華果讀是
* 二夢驗佳祥

* 一夢修因

* 一夢見佛說法若於
* 二夢自身說法又見
* 三夢聞法得記又見
* 四夢入定見佛又見
* 二夢得果又夢
* 三總結利益若後 約今時門頭以彰出世本懷巳竟



從地涌出品





* ○二約實際理地以顯應化玅用

* 一略明本迹以動執生疑

* 一佛音遠召

* 一他方開士請命弘經爾時
* 二如來不許徵起遠召爾時
[001-0460a]
* 二地涌多千

* 一多千涌出

* 一略舉同時涌出眾佛說
* 二况顯依次徐來眾況將
* 二詳敘來儀

* 一作禮稱讚是諸
* 二佛力促時是諸
* 三上首問訊

* 一問訊酧答

* 一出班問訊是菩
* 二依問酧答爾時
* 二師資交讚爾時
* 三推因略答

* 一菩薩作念爾時
* 二彌勒推因

* 一敘意標偈時彌
* 二別問三處

* 一問行來處無量
* 二問證果處巨身
* 三問修因處

* 一舉數顯廣一一
* 二正問其處是諸
* 三總以求決如是
* 二如來略答

* 一分身侍者待聞

* 一侍者各問本師爾時
* 二本師教以待聞爾時
* 二如來正答彌勒

* 一誡聽

* 一長行爾時
* 二偈頌爾時
* 二正答

* 一長行

* 一答修因處爾時
* 二答從來處此諸
* 三答證果處阿逸
* 二偈頌

* 一正頌長行

* 一頌答修因處阿逸
* 二頌答證果處此等
* 三頌答從來甚在娑
* 二略為顯破我於
* 四騰疑致辯

* 一菩薩騰疑爾時
* 二彌勒致辯

* 一長行

* 一執迹辯難

* 一執佛迹反難即白
* 二執眾迹致辯世尊
* 二舉喻發明譬如
* 三以法貼合

* 一合父少子老喻佛亦
* 二合舉世不信喻今日
* 二偈頌

* 一頌執迹辯難佛昔
* 二頌舉喻發明譬如
* 三頌以法貼合

* 一頌合父少子老喻世尊
* 二頌合舉世不信喻我等 略明本迹以動執生疑竟
* 二廣明本迹以斷疑生信○
* 三極顯經功以借人弘法○



如來壽量品





* ○二廣明本迹以斷疑生信
[001-0461a]

* 一廣明本迹

* 一誡囑請說爾時
* 二正與廣明

* 一長行

* 一明壽量長遠

* 一正明長遠爾時
* 二舉喻較量

* 一舉喻問數譬如
* 二答以不知彌勒
* 三疊數較量爾時
* 三預防伏難

* 一防此界中有餘佛難諸善
* 二防餘處不聞釋迦難諸善
* 三防自說成道不久難諸善
* 四防今昔總成妄語難諸善
* 二明現滅無虛

* 一承前起後如是
* 二法喻合明

* 一法說

* 一因住有損所以
* 二唱滅生益是故
* 三佛語無虛又善
* 二喻明

* 一喻因住有損

* 一喻捨應致苦譬如
* 二喻赴應求救是時
* 三喻久住垂教父見
* 四喻厭怠有損其諸
* 二喻唱滅生益父作
* 三喻佛語無虛諸善
* 三結合佛言
* 二偈頌

* 一頌壽量長遠

* 一頌正明長遠自我
* 二頌預防伏難

* 一防常住何必現滅難我常
* 二防現滅何必說常難眾生
* 二頌現滅無虛

* 一頌法說

* 一合頌住損滅益

* 一正頌二義我見
* 二補頌防難

* 一防有違常住彼此難神通
* 二防劫燒佛身有壞難眾生
* 三防不壞何云劫燒難我淨
* 四防俱在眾應俱見難是諸
* 五防不見誰信不滅難諸有
* 六防如來自語相違難我時
* 二別頌佛語無虛我智
* 二頌喻明如醫
* 三頌結合我亦
* 二斷疑生信 分別功德品

* 一經家總敘爾時
* 二如來分別

* 一分別功德

* 一分別圓悟功德於時
* 二分別頓證功德復有
* 二凡聖交慶佛說
* 三彌勒慶讚

* 一慶讚歡喜爾時
* 二備述法益

* 一述悟證功德或在
* 二述凡聖交慶雨天
[001-0462a]
* 三結歎功德如是 廣明本迹以斷疑生信竟




* ○三極顯經功以借人弘法

* 一讚持論德

* 一約一門讚論

* 二念信解功德

* 一長行爾時
* 二偈頌

* 一頌設事較量若人
* 二頌結其不退

* 一重牒前福若人
* 二驗知不退其有
* 三防問又阿
* 二深心信解功德

* 一正明阿逸
* 二防問又復
* 二約全經讚論

* 一別明三種功德

* 一長行

* 一讀誦功德阿逸
* 二兼書功德阿逸
* 三兼度功德

* 一舉劣况勝是故
* 二法喻合顯其德
* 三重以詳明

* 一詳明其行若人
* 二詳明其德阿逸
* 二偈頌

* 一頌讀誦天德若我
* 二頌兼書功德若能
* 三頌兼度功德

* 一頌舉劣况勝若有
* 二頌重以詳明

* 一頌詳明其行不瞋
* 二頌詳明其德若見
* 二別明五種功德 妙法蓮華經卷第六科 隨喜功德品

* 一彌勒獨問隨喜爾時
* 二如來具明五德

* 一長行

* 一隨喜功德

* 一一人隨喜轉教爾時
* 二展轉以至五十是諸
* 三較量最後功德

* 一設事為例
[001-0463a]

* 一財施徧給阿逸
* 二法施普利是大
* 二問答功德於汝
* 三正與較量佛告
* 四况顯最初隨喜阿逸
* 二暫聽功德又阿
* 三暫勸功德若復
* 四誠勸功德阿逸
* 五誠聽功德阿逸
* 二偈頌

* 一頌隨喜功德

* 一頌一人隨喜轉教若人
* 二頌展轉以至五十如是
* 三頌較量最後功德最後
* 四頌况顯最初隨喜如是
* 二頌誠勸功德若有
* 三頌暫聽功德若故
* 四頌暫勸功德若於
* 五頌誠聽功德何況 別明五種功德巳竟
* 三總顯六根清淨○
* 二引事證益○
* 三發願勸持○



法師功德品





* ○三總顯六根清淨

* 一指人總標爾時
* 二分德別列

* 一眼根功德

* 一長行是善
* 二偈頌爾時
* 二耳根功德

* 一長行

* 一總標根量復次
* 二別列眾聲

* 一雜然近陳聲象聲
* 二異類遠住聲天聲
* 三結要該廣以要
* 二偈頌

* 一頌總標根量父母
* 二頌別列眾聲

* 一頌雜然近陳聲象馬
* 二頌異類遠住聲

* 一善道惡道聲又聞
* 二因人果人聲一切
* 三頌結要該廣三千
* 三鼻根功德

* 一長行

* 一總標根量復次
* 二別列眾香

* 一人間香須曼
* 二天上香持是
* 三聖人香及聲
* 三結其功德雖聞
* 二偈頌

* 一頌總標根量是人
* 二頌別列眾香

* 一頌人間香須曼
* 二補雜類香諸天
* 三頌天上香天上
* 四頌聖人香諸比
* 三頌結其功德雖未
* 四舌根功德

* 一總標德數復次
* 二別列眾德

* 一長行

* 一變味成美若好
[001-0464a]
* 二說法投機若以
* 三感眾聽法又諸
* 四得聖護念又諸
* 二偈頌

* 一頌變味成美是人
* 二頌說法投機以深
* 三頌感眾聽法諸天
* 四頌得聖護念諸佛
* 五身根功德

* 一總標德數復次
* 二別列眾德

* 一長行

* 一體絕垢染得清
* 二用能現相其身
* 二偈頌

* 一頌體絕垢染若持
* 二頌用能現相又如
* 六意根功德

* 一總標德數復次
* 二別列眾德

* 一長行

* 一能達法義以是
* 二能知眾心三千
* 三能合成典是人
* 二偈頌

* 一頌能逵法義是人
* 二頌能知眾心是世
* 三頌能合成典十方
* 四補能得無畏以演 讚持論德巳竟



常不輕菩薩品





* ○二引事證益

* 一承前雙開二益爾時
* 二歷引徃事證釋

* 一長行

* 一遠舉威音

* 一正舉初佛得大
* 二兼出二萬其佛
* 二雙標二人最初
* 三正明徃事

* 一徧記致謗

* 一不輕徧記得大
* 二上慢毀謗四眾
* 二弘經蒙化

* 一不輕弘經是比
* 二上慢蒙化於時
* 三成道得果

* 一不輕成道

* 一中間值佛命終
* 二行滿成道得大
* 三結會古今得大
* 二上慢得果

* 一中間獲罪得大
[001-0465a]
* 二罪畢得果畢是
* 三結會古今得大
* 四讚經結勸得大
* 二偈頌

* 一頌遠舉威音過去
* 二頌雙標二人是佛
* 三頌正明徃事

* 一頌徧記致謗不輕
* 二頌弘經蒙化其罪
* 三頌成道得果不輕
* 四頌讚經結勸我於 引事證益巳竟



如來神力品





* ○三發願勸持

* 一地涌發願弘經爾時
* 二如來現神勸持

* 一對眾現神

* 一總標爾時
* 二別明

* 一先以相顯出廣
* 二次以聲示

* 一二音徧至然後
* 二警覺眾生

* 一地動警覺諸佛
* 二天語警覺即時
* 三成辦利益彼諸
* 二讚經結勸

* 一長行

* 一承前起後爾時
* 二嘉讚經功以要
* 三結勸受持是故
* 二偈頌

* 一頌承前起後諸佛
* 二頌嘉讚經功是人
* 三頌結勸受持是故 正宗分巳竟



囑累品





* ○三流通分

* 一總囑傳持

* 一摩頂囑累

* 一囑令增益爾時
* 二徵起釋成所以
* 三教以隨機於未
* 二奉教傳持時諸
* 三歡喜圓成爾時
* 二別示修法

* 一正修之法 藥王菩薩本事品

* 一藥王盡執為法

* 一宿王因藥王而請問爾時
* 二如來引本事而垂答

* 一先舉本師爾時
* 二次明本事

* 一現神供佛

* 一聞法獲益爾時
* 二感恩供養得此
* 二然身供佛

* 一喜見然身作是
* 二諸佛讚善光明
* 三佛默身盡作是
* 三燒臂供塔

* 一喜見轉生一切
* 二白父詣佛

* 一白父當供即為
* 二升空徃詣白巳
* 三蒙佛囑累爾時
* 四戀慕起塔爾時
* 五燒臂作供

* 一祈眾憶念爾時
[001-0466a]
* 二燒臂成益作是
* 三時眾憂惱爾時
* 四立誓還復於時
* 五天地呈祥當爾
* 三結會古今佛告
* 四別囑宿王

* 一顯法供殊勝宿王
* 二明持人功德

* 一約全經明德

* 一受持功德

* 一較能持之福若復
* 二喻所持之法

* 一喻深大高上宿王
* 二喻照明破闇又如
* 三喻尊特殊勝

* 一喻經尊特又如
* 二喻經殊勝又如
* 四喻拔苦與樂宿王
* 二書寫功德若人
* 三供養功德若書
* 二約本品明德

* 一聽聞功德宿王
* 二受持功德若有
* 三修行功德

* 一轉生極樂若如
* 二離惱得忍不復
* 三見佛遙讚得是
* 四指益結告宿王
* 四讚善功德若有
* 三囑應當弘護

* 一囑弘本品是故
* 二囑護全經宿王
* 三多寶以有益而讚問說是 藥王盡執為法竟
* 二妙音忘情弘經○
* 三觀音遣相圓應○
* 二助修之法○
* 三大會禮散○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科




妙音菩薩品





* ○二妙音忘情弘經

* 一妙音忘情遠來

* 一遠來之由

* 一蒙釋迦光

* 一如來光照其國爾時
* 二妙音蒙光欲來

* 一經家敘德爾時
* 二蒙光欲來釋迦
* 二奉本師命

* 一本師誡令忘情爾時
* 二妙音奉命現相

* 一奉命歸功妙音
* 二先現來相於是
* 三文殊推因爾時
* 四如來指答爾時
* 三應多寶喚

* 一多寶受請遠喚文殊
* 二妙音同眾俱發於時
* 二正明遠來

* 一敘相標來是菩
* 二具儀晉見

* 一先見釋迦到巳
* 二次見多寶世尊
* 二如來論其功德

* 一先論宿世善根
[001-0467a]

* 一華德請問爾時
* 二如來引答佛告
* 二次論現在神智

* 一極顯因力華德
* 二詳示果用

* 一總標華德
* 二別明

* 一應化世間

* 一別明現身或現
* 二總結神智華德
* 二應化出世若應
* 三後論三昧名字爾時
* 三妙音事畢還國

* 一饒益事畢說是
* 二妙音還國爾時
* 三對佛述成白佛
* 四此眾聞品獲益說是 妙音忘情弘經竟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三觀音遣相圓應

* 一長行別示

* 一問答得名所以

* 一當機舉名請問爾時
* 二如來備示感應

* 一正答得名所以

* 一總標尋聲救苦佛告
* 二別示持名感應若有
* 三結答得名因緣以是
* 二廣顯稱名感應

* 一能脫四難

* 一別明脫難

* 一能脫戮難若復
* 二能脫鬼難若三
* 三能脫刑難設復
* 四能脫賊難若三
* 二總結神力無盡
* 二能離三毒

* 一別明離毒若有
* 二總結神力無盡
* 三能應二求

* 一別明應求若有
* 二總結神力無盡
* 四能得多福

* 一舉福勸持若有
* 二以餘較量無盡
* 三結顯多量無盡
* 二問答遊化方便

* 一當機進問遊化無盡
* 二如來備示感應

* 一廣顯應化諸國

* 一明應顯化

* 一能應三聖佛告
* 二能應六天應以
* 三能應五人應以
* 四能應四眾應以
[001-0468a]
* 五能應眾婦應以
* 六能應二童應以
* 七能應十類應以
* 八能應力士應以
* 二結德勸供無盡
* 二正答遊於娑婆

* 一顯示妙德

* 一能施無畏是觀
* 二能感供養無盡
* 三能修供養爾時
* 二應問結答無盡
* 二偈頌合顯

* 一重問得名所以世尊
* 二合顯名遊化

* 一顯得名所以

* 一總標具足
* 二別顯

* 一能免三災假使
* 二能脫八難

* 一怨賊刑戮難或在
* 二枷鎻毒藥難或囚
* 三羅剎惡獸難或遇
* 四毒蟲暴雨難蚖蛇
* 三總結眾生
* 二顯遊化方便

* 一廣顯應化諸國具足
* 二正顯遊於娑婆諍訟
* 三聞品獲益

* 一持地稱揚爾時
* 二時眾發心佛說 正修之法巳竟



陀羅尼品





* ○二助修之法

* 一神呪以護外魔

* 一護法說呪

* 一菩薩說呪

* 一藥王說呪

* 一問聞持福爾時
* 二正說神呪爾時
* 三禁毀讚善世尊
* 二勇施說呪

* 一預明呪力爾時
* 二正說神呪即於
* 三指呪禁毀世尊
* 二天王說呪

* 一多聞說呪

* 一為護說呪爾時
* 二因呪現身世尊
* 二持國說呪

* 一為護說呪爾時
* 二指呪禁毀世尊
* 三羅剎說呪

* 一正以呪護

* 一經家敘名爾時
* 二為護說呪同聲
* 三指邪禁毀寧上
* 二兼以身護

* 一羅剎願護諸羅
* 二如來讚勸佛告
* 二聞說得忍說是
* 二善友以護內心 妙莊嚴王本事品

* 一總敘本人

* 一敘本地師親爾時
* 二敘本地昆季有二
[001-0469a]
* 二詳明徃事

* 一二子為父現神

* 一現神之由

* 一為徃聞佛法爾時
* 二為遵奉母命母告
* 二正現神變於是
* 二妙嚴轉邪成道

* 一轉邪詣佛

* 二玅嚴受化轉邪時父
* 二二子祈願勸詣

* 一先於母所祈願於是
* 二次勸父母時詣於是
* 三宮眷同詣佛所

* 一敘宮眷德彼時
* 二正明同徃於是
* 二聞法興供爾時
* 三得記出家時雲
* 四修行成道王出
* 五懷德自誓

* 一妙嚴懷二子德即升
* 二如來印讚發迹爾時
* 三自誓永離邪見妙莊
* 三結會古今

* 一總與結會佛告
* 二別讚二士是藥
* 四聞品獲益佛說
* 三取要以尅修期 普賢菩薩勸發品

* 一請示要法

* 一普賢勸請

* 一率眾東來爾時
* 二陳因勸請白佛
* 二如來垂示佛告
* 二發願護持

* 一總發大願爾時
* 二別明擁護

* 一擁護讀誦是人
* 二擁護思惟是人
* 三擁護修習

* 一現身說法世尊
* 二防非說呪亦復
* 三自結神力世尊
* 三明益結勸

* 一普賢明益勸修

* 一正明持益若有
* 二舉書况顯若但
* 三勸令修習若有
* 四願以神護世尊
* 二如來明益勸敬

* 一讚普賢德爾時
* 二明持經益

* 一感應道交普賢
* 二離障近果

* 一能離二障如是
* 二能近二果普賢
* 三得福遮毀普賢
* 四利讚罪謗若有
* 三結勸迎敬是故
* 四聞品獲益說是 別示修法巳竟




* ○三大會禮散佛說


科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