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13 法華經玄籤證釋-清-智銓 (master)



No. 592-A


重刻玄籤證釋引


蓋道法之心心相印。全憑文句以流通。故釋迦如來。
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住世八十秊。譚經百千餘
會。以法華經為第一。陳隋間。天台智者大師。親證法
華三昧。獲旋陀羅尼。張八教。會五時。九旬談玅。註法
華。開玄義。十法觀成。帝王長者。悅服讚揚。一代時教。
罄無不盡。章安尊者。記玄義十卷。明心法一千。兼佛
法眾生法二千。記文句十五卷。明佛法一千。兼心法
眾生法二千。記止觀二十卷。明眾生法一千。兼佛法
心法二千。乃知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實出當人一念。
所謂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精明不惑。眾生
即佛也。一念未了。佛即眾生也。華嚴經云。心佛及眾
生等。三無差別。智銓法師。述譔玄籤證釋十卷。開人
天之正路。設長夜之明燈。開示後學悟入。頓顯心地
法門。惜此書原板無存。藏本希有。咸豐時。太邑梅谿
明因寺都講彥淨法師。發心募刻。因住持方丈。建造
講堂。無餘暇。未果圓成。當顧諸僧。惟囑敏曦曰。完竣
此書者必汝爾。亦住持台山華頂甯邑廣潤。及重
建佛隴真覺塔寺。光陰迅速。倐經三十餘年。法音在
耳。豈敢忘心。於是繼募 諸山尚友。福慧善信。功德
圓成。同入龍華勝會。法輪運轉。共陞兜率陀天。略標
[001-0557b]
繡梓緣因。惟冀群賢珍重云爾。



光緒拾染年秋中 吉日


佛隴真覺寺敏曦謹識No. 592
玄籤證釋卷第一
苕上沙門 智銓 述


釋籤緣起序者。謂序釋籤緣起。故云釋籤緣起序也。
詳解云。釋籤者。玄文有疑。弟子籤出。荊溪釋之。師資
合標。又云籤為能釋。玄為所釋。


○除饉男。古飜沙門
云乏。法雲師云。以為良福田故。能斷眾生饉乏。故稱
除饉男也。普門子。佛祖統紀第十卷荊溪旁出世家。
禪師普門。岳陽何氏。父玠為常州義興尉。因家焉。師
幼勤學問。登進士第。入仕於朝。一旦悟世虗偽。抽簪
去髮。居南岳寺。左右唯儒釋典籍麻衣葛履而巳。既
而去謁荊溪。學止觀法華之旨。深有造詣。善屬文。尚
古意。荊溪敬之待以友道。為釋籤輔行兩序。自稱普
門子注云義興縣君山鄉淨樂寺荊溪之受業相去數里有南岳寺義興宋改宜興君山廣興記屬江陰

[001-0557c]


此序口科分二。初釋籤緣起。次普下出作序意。初緣
起有三。初如來出世有玅經。次經文下天台釋經有
玄記。三後進下荊溪弘講有釋籤。又二。初玄義無註
難曉。次不遠下歎有釋籤易明二。初有釋籤。次信所
下歎易明。初又二。初乘時出世弘講玄義。次且法下
因弘釋籤添裨成書。


四教成列等者。四教指化法四教。成列即含頓等。合
會也。玄第十下約四法論開合云。即是四教。約圓開
別。約別開通。次開三藏。如是次第會來合圓。云云
來一期說法。秪用藏通別圓成頓漸等。故此四教成
列。法華開會之旨即蘊其中。


○十子既往等者。十子
即指舍利弗等十大弟子。此十子在華嚴如聾啞。幽
贊華嚴。在阿含證果。廣佛略說。幽贊阿含。淨名經弟
子品十子受折。幽贊方等。與殃掘經同。須菩提等轉
教菩薩。幽贊般若。法華十子一一指名授記。幽贊法
華。文句云具足權實功德。而迹起五味。助佛調熟實
行眾生。幽贊在人。十子既往。故云方絕。


○唯三轉等
二句有二意。一約藏圓相對。阿含三轉法輪。但是藏
教。今法華一乘再導。開藏即圓。經云佛昔於波羅奈
初轉法輪。今乃復轉無上最大法輪。二約次第一心。
阿含初轉。方等次轉。般若三轉。即次第三諦。今法華
載導一乘。開次第即是一心三諦。云云


○蒙求。易經
蒙卦。童蒙求我。


○不遠而復。復卦初九不遠而復。又
象曰不遠之復。


○孩提。孟子曰。孩提之童。無不知愛
[001-0558a]
其親也。


○志學。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以虗
受人。易。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虗受人。毗壇即毗陵。秦
曰延陵。晉曰毗陵。東晉曰晉陵。隋唐宋曰常州。


○國
清。天台國清寺。即皇太子寺基。


○島夷。括地志云。倭
國。西南大海中島居。凡百餘小國。


○美哉句。用札觀
樂語。肯綮未嘗。莊子養生主云。批大却。導大窾。因其
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恥躬不逮。上
論語云。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天台命家。
古有三意。一符定光懸記。二轉平等志願。三行道多
在天台。今荊溪不忘本。亦稱天台沙門。


○觀象。易經
注云。象者卦之上下兩象。及兩象之六爻。


○擊節。肇
論劉書末云。屢有擊其節者。注云扣擊節要也。


○獨
不愧句。借項羽語。天王指唐代宗。越播越。陜古虢國。
即河南陜州。郛郭也。通鑑云代宗癸卯年十月丙子。
因土藩入寇長安。代宗幸陜州。普門子作序。即次年
甲辰。故云天王越在陜郛之明年。云云七月名相月。


釋籤卷第一上。


○天台等者。天台縣名。東漢屬章安。
梁曰天台。晉曰始豐縣。佛祖統紀第七卷。九祖荊溪
尊者湛然。姓戚氏。世居晉陵荊溪。時人尊其道。因以
為號。家本習儒。故幼學夙成。在兒童中超然有邁俗
志。年十七訪道淅右。遇金華方巖。授以止觀之法。開
元十八年始從學左溪。溪與之語。知為道器。云云
寶大曆間。朝廷三詔。並辭疾不起。師始居蘭陵。嘗與
江淮名僧四十人同禮五臺。有不空三藏門人含光
[001-0558b]
白師曰。頃從不空遊歷天竺。見梵僧云聞大唐有天
台教迹。可以識偏圓。簡邪正。明止觀。可能譯之至此
土邪。師聞之歎曰。可謂中國失法。求之四維。晚歸台
嶺。大布而衣。一牀而居。以身誨人。耆年不倦。大兵大
饑之際。學徒愈蕃。瞻望堂室以為依怙。建中三年二
月五日示疾於佛隴。語門人曰。道無方。性無體。生歟
死歟。其旨一貫。吾歸骨此山。報盡今夕。要與汝等談
道而決。夫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
不異謂之中。在凡為三因。在聖為三德。爇炷則初後
同相。涉海則淺深異流。自利利他。在此而巳汝其志
之。言訖隱几而化。


○馴善也。馬順曰馴。易馴致其道。


○慈雲云。玄文荊溪各有記釋。猶五經之有正義也。


○私記緣起。五祖章安尊者灌頂。姓吳氏。臨海章安
人。始生三月。能隨母稱三寶名。有僧過門。謂其母曰。
此子非凡。因以為名。七歲入攝靜寺。依慧拯。日記萬
言。年二十受具戒。天縱慧解。一聞不忘。陳至德初。謁
智者於修禪寺。稟受觀法。研繹既久。頓蒙印可。因為
侍者。隨所住處所說法門。悉能領解。禎明元年。隨智
者止金陵光宅。聽講法華。隋開皇十三年夏。受法華
玄義於江陵玉泉。十四年夏受圓頓止觀於玉泉。至
於餘處講說聽受之次。悉與結集大小袠部百有餘
卷。傳諸未聞皆師之功也。


○五義本迹。下籤云。故玄
意五章莫過本迹。云云


○東漸。尚書禹貢末章云。東
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注云漸音尖。漬也。


○漢明迦竺。
[001-0558c]
東漢顯宗孝明帝七年。夢金人丈六。項佩日光。飛行
殿庭。傅毅曰。臣聞周昭之時。西方有佛。帝乃遣中郎
將蔡愔等使西域。訪求佛道。十年蔡愔於中天竺遇
迦葉摩騰竺法蘭。得佛像梵經。載以白馬。達雒陽。


○隋文台衡。隋高祖文皇帝名堅姓楊氏。南岳思
大師。陳大建九年六月示寂。智者大師於隋文開皇
十七年示寂。


○三五七九等乘。謂藏教三乘三也。加
人天五也。再加通二乘七也。又加通別菩薩九也。



宋文宣王等。攷史。止有齊竟陵文宣王。名子良。好佛教簡栖名巾


○禮云。禮記
第六卷玉藻篇。


○高僧傳。大藏晉高僧傳。會稽嘉祥
寺皎師著。分十科。一譯經。二義解。三神異。四習禪。五
明律。六忘身。七誦經。八興福。九經師。十唱道。


○別傳
即章安撰。一卷。


○大蘇光州。大蘇山見慧思禪師。示
以普賢道場。行法華三昧。代受法師。即指南岳為受
法師。南岳造金字大品經竟。自開玄義。命令代講。



方便陀羅尼。輔行云所發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
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


○華頂佛隴唐溪。詳天台
方外志。


○陳隋。陳家因姓號國。自武帝覇先。受梁禪
來。至少主叔寶。方始入隋。陳少主至德三年敕迎。正
月十一日。第二敕迎二月八日。第三敕迎二月二十
八日。故云頻迎。隋敕書開皇十年正月十六日也。



仁王般若。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兩卷。什師譯。波
斯匿王起請。序品中十六大國王皆在會。


○陳少主
敕。此是遣主書羅闡口敕。在國清百錄中。


○王制。禮
[001-0559a]
記第三卷第五王制篇。


○樂說辨。輔行第一卷云。辨
有四種。謂義法辭樂說也。義謂顯了諸法之義。法謂
稱說法之名字。辭謂能說名之語言。雖有此三。必須
樂說說前三也。謂於一法中說一切法。於一字中說
一切字。於一語中說一切語。皆入實相而無差謬。故
知皆是樂說力也。


○托胎誕育。別傳云。大師母徐氏。
夢香煙五彩。輕浮若霧。縈迴在懷。欲拂去之。聞人語
曰。宿世因緣。寄託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又夢吞
白鼠。因覺體重。至於載誕。夜現神光。棟宇煥然。兼輝
鄰室鄰里。憶先靈瑞。呼為王道。兼用後相。復名光道。
眼有重瞳。父母藏護。不欲人知。而人自知之矣。


○髫
齔精誠。從師訪道。大歲七歲喜往伽藍。諸僧口授普
門品。初啟一徧即得。而父母遏絕不聽數往。每存理
所誦。而惆悵未聞。奄忽自然通餘文句。後以經驗。無
所遺失。年十五於長沙像前。發弘大誓。願作沙門。荷
負正法。為巳重任。既精誠感通。夢彼瑞像飛臨宅庭。
授金色手。從牕隟入。三徧摩頂。由是深厭家獄。思滅
苦本。但二親恩愛。不時聽許。雖惟將順。而寢哺不安。
乃刻檀寫像。披藏尋經。曉夜禮誦。念念相續。當拜佛
時。舉身投地。恍焉如夢。後遭二親殄喪。丁艱荼毒。逮
於服訖。從兄求去。兄曰。天巳喪我親。汝重割我心。既
孤更離。安可忍乎。跪而對曰。昔梁荊百萬。一朝僕妾。
於時久役江湖之心。不能復處[砭-之+畏]磊之內。欲報恩酬
德。當謀道為先。唐聚何益。銘肌刻骨。意不可移。年十
[001-0559b]
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而出家焉。緒授以十
戒。導以律儀。仍攝以北度。詣慧曠律師。兼通方等。故
北面事焉。時有慧思禪師權止光州大蘇山。大師遙
飡風德。如饑渴矣。其地乃是陳齊邊境。兵刃所衝。而
能輕於生。重於法。忽夕死。貴朝聞。陟險而去。初獲頂
拜。思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
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於時昏曉苦到。如教研
心。於是但勇於求法。而貧於資供。切栢為香。栢盡則
繼之以栗。卷簾進月。月沒則燎之以松。息不虗黈。言
不妄出。經二七日。誦至藥王品。諸佛同讚是真精進
是名真法供養。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
靜發。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似長風
之遊大虗。將證白師。師更開演。大張教網。法目圓備。
落景諮詳。連環達旦。自心所悟及從師受。四夜進功。
功逾百年。問一知十。何能為喻。觀慧無礙。禪門不壅。
宿習開發。煥然華敷矣。臣主珍敬。僕射徐陵。德優名
重。夢其先門曰。禪師是我宿世宗範。汝宜一心事之。
既奉冥訓。資敬盡節。參不失時序。拜不避泥水。云云
儀同沈君理。請住瓦官。開法華經題。敕一日停朝事。
群公畢集。紫金光祿王固。侍中孔煥。尚書毛喜。僕射
周弘正等。俱服戒香。同飡法味。而陳宣帝詔云。禪師
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
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臨終示相。大師
行至石城。謂智越云。大王欲使吾來。吾不負言而來
[001-0559c]
也。吾知命在此。故不須進前也。石城是天台西門。大
佛是當來靈像。處所既好。宜最後用心。語巳右脇西
向而臥。專稱彌陀般若觀音。索三衣鉢。命淨洒掃。唱
二部經為最後聞思。聽法華竟讚云。沙門父母。慧解
由生。本迹曠大。微妙難測。四十餘年蘊之。知誰可與。
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輟斤絕絃於今日矣。聽無
量壽竟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
人。火車相現。能改悔者。尚復往生。況戒慧熏脩。行道
力故。實不唐捐。梵音聲相。實不誑人。當唱經時。吳州
侍官張達等伴五人見石佛倍大。光明滿山直入房
內。諸僧或得瑞夢。或見奇相。雖復畢處。而同是此時。
唱經竟。索香湯漱口。說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觀四
無量心四悉檀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一一法門
攝一切法。皆能通心到清涼池。若能於病患境達諸
法門者。即二十五人。百金可寄。我今最後䇿觀談玄。
最後善寂。吾今當入。滅後應驗。傳有十條。其一晉王
夢中見大師飛空而至。為說淨名疏。其二沙門慧延
夢見大師從觀音西來說法除疑。其三土人馬紹宗
夢見大師安慰勸施。爾夜宗兄及宗妻母三人亦見
大師。其四佛隴僧眾坐禪。師現常形進堂按行。上應
道脩瞻奉良久。其五土人張造曳疾登龕。願求度脫。
仍聞龕內應聲。又聞彈指。其六永嘉僧法曉求見。龕
戶自開。放光現相。其七八九十。云云


○建業亦云建
康。古金陵地。吳晉宋齊梁陳及南唐舊都。秦始皇改
[001-0560a]
曰秣陵。吳曰建業。晉曰建康。唐曰江寧。今為江寧縣。


○舊稱楊州者。禹貢楊州之域。乃九州中楊州。若今
楊州府。在秦曰九江。在漢曰廣陵。隋曰楊州。


○京江
今鎮江。隋曰潤州。三國吳置京口鎮。故云京江。江陵
漢時曰臨江。又曰荊州。隋唐曰江陵。今荊州府。


○漢
南衡山者。廣輿記云。漢陽府北帶漢水。荊州府北據
漢沔。衡州府隋曰衡山。衡山即南嶽。


○鶴林台嶺。輔
行第一卷云。鶴林在拘尸城阿夷羅䟦提河邊。樹有
四雙。復云雙樹。四方各雙。故名為雙。又云根分上合。
故名為雙。佛于中間而般涅槃。涅槃之時。其林變白。
猶如白鶴。因名鶴林。


○餘分未說。謂止觀十大章中
第七正觀十境。至第七見境。餘不復宣。禪波羅蜜十
大章。至第六方便文。第七脩證不流通也。淨名疏止
佛道品。餘不說。宮墻鑽仰。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
也及肩。夫子之墻數仞。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
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雪山童子。大涅槃經
第十三卷。佛過去世于雪山為童子。脩苦行。帝釋現
為羅剎。試其有智無智。去雪山不遠。其聲清雅。宣過
去佛所說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苦行童子聞巳。
心生歡喜。復求其餘半偈。羅剎即說生滅滅巳。寂滅
為樂。童子處處若石若壁若樹若道。書寫此偈。


○甘
露。金光明空品疏云。甘露是諸天不死之神藥。食者
命長身安力大體光。


○序王。相待麤絕待玅。輔行云。
今此相待則判為麤唯明絕觀。又云借相待名判為
[001-0560b]
思議。故唯絕待方稱為玅。


○今則不爾。今為判教。故
待與絕皆稱為玅。後文云此經唯論二玅。


○圓中約
時待絕俱玅。謂圓教中道。約法華第五時味。若相待
若絕待。俱皆是玅。故云二玅唯在法華。圓中若在乳
生熟酥餘三味。約教則與或玅。約部則奪或麤。故籤
云。若不約教。則不知教玅。若不約部。則不知部玅。



前三教。即華嚴時別。阿含時藏。方等時藏通別。般若
時通別。從來是麤。至法華開顯方玅。


○止觀相待義
似於別。彼借相待名判為思議。義似別教。非是別也。
其義似別。彼判為麤。


○今此玅名等。謂今玄文玅名
判教。該通全部。須兼本迹。迹門須判須開。故待絕俱
玅。彼止觀為成玅觀。唯約法華開顯迹理。故獨絕圓。
故云雖異而同。


○下文廣釋。第二卷中明二玅文。



廣如後釋。第二卷廣眾生法及十如境。


○三義即施
開廢。謂十界互具。一一界中。佛界為實。九界為權。此
是界如正義。施開廢非正義。故云兼。


○總含等者。後
玄云前五約自行因果具足。後五約化他能所具足。
指要鈔云。因果自他收十玅盡。本十玅迹十玅。但開
合不同。故云總含因果及體宗用三。


○並順二義。既
蓮與華。皆可為始。則蓮前華後。華前蓮後。無不可者。
故約機約佛。並順蓮華前後二義。


○最後開廢。即法
華第五時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故云最後。若中間迭
廢。約法華巳前。縱有廢權。決無開權。故唯廢無開。



且者。會玄云不盡之義。華嚴頓。約部名頓。


○二乘唯
[001-0560c]
在等。籤第六上云。菩薩容有。二乘的無。故二乘唯在
法華。玅樂云。若開人者。前教所無。唯在法華。


○兩教
因人指藏通。別教教道。證道同圓。故云教道。指實為
權等。玅樂云。當知以實為權。權名隱實。開權顯實。實
外無餘。潛之與顯。利在物情。常住本源。未嘗增減。故
未開之前。非但不說顯實之名。都無施權之語。故說
宜權之言。即須顯實故也。故知此是法華之宗致。實
教之源由。釋義之旨歸。眾行之府藏。若不體之。徒施
徒運。


○非此中意者。謂逗後復施。是涅槃經中意也。


○又者。詳解云更端之辭。


○十九三十。妙樂云。若十
九出家。則二十四成道。若三十成道。則二十五出家。
槃師云。據寶藏經。二十五出家。三十成道。荊溪之言
有合於此。佛祖統紀第三卷明。


○如前如後者。謂如
前廢權。如後正明。廣如第七卷。在第七卷上明本玅
文初。謂本迹唯事。權實通事理。


○如金剛經。謂金剛
是喻。般若波羅蜜是法。


○譬前法譬。化城喻在第三
周中。謂譬前法說周譬說周。故言譬前法譬。


○具如
下文等。玄義第九卷下。先迹用次。破迹顯本等。


○若
干者。荊溪云。若。如也。補注云。若萬數也。干應作干也。
音乾無義。


○如疏十門。文句第四卷上云。今以十義
料簡。一有通有別。乃至第十待時不待時。


○開其所
覆為發。玅樂云。發者。開也。若迹覆本。開其能覆。名為
發迹。迹既發巳。即見其本。以覆本故迹名能覆。本名
所覆。以但釋名而巳。詳解云。名謂名言。一部言句皆
[001-0561a]
能詮名。體宗用三皆偏始終。但題目是總。經文是別。
攬別為總。就題釋名。故釋名章能總含三章之別。



當知體等秪是三德。玅樂云名體宗用。三一總別。寄
行約教。一切三法。即下三軌文類通十種三法。下文
即第一卷上明開合中文。止觀發心。止觀第一卷上。


○私序王。含始末者。謂近含五時。遠及宿世。故云始
末。


○文義因依。謂文因義。而義依於文也。故章安重
釋。


○體業付財。謂方等體信。般若委業。法華付財。玅
樂云。方等令體信故般若欲委業故。


○為形華嚴等。
華嚴一偏一圓。方等三偏一圓。般若二偏一圓。故云
偏圓對明。


○四位六番。序中四種天華。表開示悟入
四位。開而言之即四十真因位。地六種動。表住行向
地等玅。破六番無明。


○至流通中。若迹本各分三段。
見寶塔品是迹門流通。從地涌出是本門序分。今明
始末。不及本迹。故亦同變土云流通中。


○大師序意。
初唯在色似局。次徧六塵故通。章安序意。聲為經似
通。不談六塵故局。


○至疏文初。即文句第一卷上云。
序者訓庠云云。釋品所以。文句云品者。義類同者聚
在一段。故名品也云云。若有品之由。文句云今藥王
本事是佛唱等。即有品由。


○作此序者等。玅樂引爾
雅云。東西墻謂之序。序內外也。此可借用以釋別序。
如由別序。方異諸經。又兼用安庠。即非忽卒越次意
也。亦二序共有。必先二序。後方正故。


○別序具五。經。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下訖品。名別序。分五。一眾集。二
[001-0561b]
現瑞。三疑念。四發問。五答問。


○六瑞。一說法。二入定。
三雨華。四地動。五眾喜。六放光。


○前開方便門引意
故爾。謂大師序云開方便權門示真實玅理。故章安
引意。於六瑞中獨取此二瑞者。正要顯破六番無明。
入四玅位。方是開權示實正義。故亦云開方便門。



譚玄本序。言異方便等。文句云。正因佛性即第一義
理。若用圓玅正觀。此即實相方便。不名為異。若用七
方便觀助顯第一者。名異方便。


○云云。輔行第二卷
云云者未盡之貌。玅樂第一卷上云云者氣象之分
散。如雲在天。非可卒量也意言下未說者尚多如雲。
又師古注云云猶言如此如此也。漢雋諸文橫注云
云二字。


○本迹十義。即第九卷下迹用有十。本用有
十。


玅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上。


準四明釋云。玅法蓮華經五字是所釋。玄義二字是
能釋。能釋乃通。由智者解經多立五義。故以所釋簡
非他部。入文廣解五字。今不預敘。能釋二字者。玄謂
幽微難見也。義謂趣深有所以也。其幽微義而有五
重。大師搜括如是五義解釋一題。欲使學者預知經
旨。然後尋文。使於文文成智行故。


○天台等。輔行云。
天者巔也。元氣未分。混而為一。兩儀既判。清而為天。
濁而為地。台者星也。其地分野應天三台故以名焉。
四明云天台。棲真之處。智者是隋主所稱。大師乃羣
生模範。說者揀異他師握筆撰述也。


○通序五義。文
[001-0561c]
句第一卷上。如是初舉所聞法體。我聞次能持人。一
時三聞持和合。佛住耆闍崛山四聞持之所。與大比
丘五聞持之伴。


○四阿難。文句第二卷上云。約教者。
歡喜阿難三藏也。賢阿難通也。典藏阿難別也。海阿
難圓也。


七番共解。


○根力覺道三解脫門。大論十九卷云。三
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時名字。如行者到師所。聽道法
時。先用念持是法。是時名念處。持巳從法中求果。故
精進行。是時名正勤。多精進故心散亂攝心調柔。故
名如意足。心調柔巳生五根。諸法實相甚深難解。信
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進
根。常念道不念餘事。是名念根。常攝心在道。是名定
根。觀四諦實相。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長。能遮煩惱。如
大樹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長時。能轉入深法。是名為
力。得力巳分別道法有三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此
三法。行道時若心沒能令起。除覺定覺捨覺。此三法。
若行道時心散動能攝令定。念覺在二處。能集善法。
能遮惡法。如守門人。有利者令入。無益除郤。若心沒
時念三法起。若心散時念三法攝。無學實覺。此七事
能到。故名為分。得是法安隱具足巳。欲入涅槃無為
城。故行是諸法。是時名為道。二十卷云。三十七品是
涅槃道。行是道巳。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
空無相無作。又問曰。今何以故名解脫門。答曰。行是
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無餘涅槃
[001-0562a]
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脫。有餘涅槃為作門。此三法
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為涅槃。以小準大。大論云佛
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


初標名。


○七方便。天台新立大乘七方便。方便從進
趣為稱。謂三教菩薩。兩教二乘。非舊小乘七方便也。


○華嚴至般若次第三諦。華嚴方等般若三時。非無
圓融。但有兼對帶過。為次第三諦所攝。以不能會實
故。


○今經會實佛智照十法界十如。三諦具足。故曰
圓融。


○玅諦本有。荊溪始終心要云。三諦者。天然之
性德也。


○是法住二句。文句云眾生正覺一如無二。
悉不出如。皆如法為位也。世間相常住者。出世正覺
以如為位。亦以如為相。位相常住。世間眾生亦以如
為位。亦以如為相。豈不常住。記云法不出如。皆如為
位。眾生理是。佛巳證是。故名為住。如位一故。故名為
位。


○廣如方便。文句第五卷上。


○正約五味。玅樂云
故一家顯妙。必存五味。方成玅故。


○隨他等三語。大
涅槃經有隨自意語。隨他意語。隨自他意語。


○七重
即二諦境中七重二諦。


○今經捨不融說融。不融至
別教。融唯一圓教。


○華嚴兼等。華嚴兼於行布差別。
鹿苑但一生滅之麤。方等大乘對三藏半字。說通別
圓滿字。般若中帶通別方便。此等四味不及法華純
一佛乘。唯今稱玅。其義如此。


○細人麤人。借大論三
十九卷中文。


○吳錄地理誌。未詳。


○南岳安樂行。南
岳大師說。一卷。即法華四安樂行。譬如世間水陸之
[001-0562b]
華。各有狂華不實。實者甚少。若是蓮華。即不如此。一
切蓮華皆無狂華云云


○為蓮故華等。前序王中蓮
華三喻。本迹各說。此中本迹合言。以本迹亦名權實
故爾。又初喻比前多華實句。故云喻即實而權第三
喻多蓮成句。故云喻非權非實。


○機熟須開等。約本
門開近顯遠說。


標體。後玄云。體者。一部之指歸。眾義之都會也。


○禮
記第七。禮記第四卷禮運第九。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
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
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
也。不必藏於巳。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巳。是故
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
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
力為巳。大人及世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
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
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巳。故謀用是作。而
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
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
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眾
以為殃。是謂小康。


○故義同也。禮運文有二義。玄文
只有一義。籤引雖有二義。然皆可以譬體同。故云義
同。思之可知。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經云所以者何。
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
[001-0562c]
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虗。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
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文句云。從所以
者何如來下。第二總釋益物不虗。此中六句明照理
不虗。如實知見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實。實則
無三界之因相也。無有生死。無有二死之苦也。起集
名退。無常果現名出也。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
之滅。此二俱滅。故云亦無云云。非於滅度之實。非於
生死之虗。故云非實非虗。非於出世之真如。非於世
間之隔異。故非如非異。此四明中道也。不如二種三
界眾生所見三界之相。唯佛一人。如實窮照三界之
實。云云如來二智明審二諦。云云二種三界。如法數
中明。


○二論。地論天親造。中論龍樹造。


○金剛藏說
佛甚微智。華嚴十地品。解脫月菩薩請金剛藏菩薩
說。天親造地論釋。先舉經云。自體本來空有不二不
盡。遠離於諸趣等。同涅槃相云云。論云此甚微智


○次中論四句。中論第六卷偈云。眾因緣生法。我
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大論第六卷亦
云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說中道。


○義可
準知。謂中論通申諸教。若得此中圓玅意。則中論四
句亦同地論唯圓也。


○四句對教。後會異文初。云取
偈初句申三藏。次句申通。次句申別。次句申圓。


○故
不免異及盡下文云別教得二句。


○二家。龍樹天親。


○二珠等。頗梨譬小乘法性。如意譬大乘法性。鹿苑
是初聞。方等維摩弟子品是被斥。


○墮落二乘。大論
[001-0563a]
云一但空。二不可得空。但行空墮聲聞辟支佛地。行
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則無處可墮。


○□□□□但
中異。別圓同一不但空。然不但空。有但中不但中異。
別是但中。故云逈出。


○唯一不但。正指唯圓中。


標宗。


○三乘微異。聲聞斷見思正使盡。緣覺更侵習
氣。菩薩正習一時俱盡三十四心成佛。故云微異。



因大同果小異。四教儀云。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
色入空。又云聲聞但斷正使。不能侵習。支佛更侵習
氣。菩薩以一念相應慧頓斷殘習云云


○因理逈出。
別不談具。佛界理在九界外。故說逈出。玅樂云。別教
佛界三意。一以理性為佛界。二以佛果為佛界。三以
初地為佛界云云


標用。


○經有斷生之力。謂迹門斷權疑生實信。本門
斷近疑生遠信。此一經之力用也。


○始終力用。為實
施權之始。廢權立實之終。


○薩婆悉達梵語。大論飜
為成利。西域記飜一切義成。又唐云頓吉。即佛幼時
名字。


○佛本行經有六十卷。第十二卷中。第十三捔
術爭婚品。瞿夷。此云明女。


○擲象。過去因果經云。達
多以手摶頭。即便躃地。難陀以足指挑象。擲置路傍。
太子以手擲象城外。還以手接。不令傷損。


○無生法
忍。大論云。依止生滅智慧。得離顛倒。離生滅智慧。故
不生不滅。是名無生法。能信能受能持。故名為忍。


標教。


○教相。玅宗鈔云。教是聖人被下之言。相是相
狀。覽而可別。上之四義皆是言教。謂詮名教。詮體詮
[001-0563b]
宗詮用之教。若以其相而分別之。則令覽者觀之顯
了。故約五時等而示其相。


○四正釋即廣釋。此中先
約迹門釋初二意。次約本門釋第三意。初又二。初根
性。次化道。


○八教。輔行云又此八教用各有意。藏等
四教。是教門法式。頓等四教。是敷置引入。如來權巧。
善達物機。頒宣藏等以為頓等。或開或合。宜盈宜縮
云云


○三照五味。佛祖統紀第三卷有三照五時五
味圖。又云華嚴四喻。舊譯性起品云。譬如日出先照
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及
一切大地。玅玄合四為三。合中二為幽谷一高山。二幽谷。三
平地。籤開三為五。高山。幽谷。食時。禺中。正中後三從平地開


○兩經二義相成。若不用涅槃五味。則不顯華嚴
演三成五。若不用華嚴三照。則不顯涅槃後之四味
皆從牛出。故云二義相成。


○如華嚴。五時中初華嚴
時也。統紀云具足大方廣佛華嚴經。此經總有七處
九會。會處不一。故以經標名。


○是頓部非頓教。頓有
二義。一約部。二約教。約部別在華嚴。約教通於餘時。
今此正當約部明頓之教。對下三漸化儀為言也。華
嚴二意不暢本懷。一教兼別故。二二乘無分故。


○照
幽谷。舊經云。譬如日月出現世間。乃至深山無不普
照。磐法師云。玄文合大山寶山為幽谷。其文出此。四
教儀集註云。古人謂是經文合四為三。殊不知此文
只是照幽谷也。


○如三藏。即次鹿苑時也。統紀云。此
以處標名也。


○多跢婆啝。大涅槃經中嬰兒行文。



[001-0563c]
一音。一音通大小。今意在大。法數第一卷明。淨名經
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恐畏等。淨
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
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統紀云。且約四悉明不定
相。三界可畏即世界。喜可生善即為人。能離於惡即
對治。疑斷見理即第一義也。


○如方等。即第三方等
是也。統紀云。四教並譚曰方。四機俱被曰等。此從法
得名。依部教立。不同普賢方等云云。普賢觀經約理。


○無時不徧。既云無時不徧。豈於法華有秘密耶。須
知顯露竪論雖在四時。而有華嚴鹿苑大小之隔。若
秘密橫論。則隱顯在機。無時不徧。徧前四時。非徧法
華時也。


○於創稟者。謂方等會橫來新進小乘。如佛
國品末得法眼淨者是。


○三相即身土音三相也。



淨穢。淨名佛國品中。佛答寶積淨土之行。後結文云。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
佛土淨。爾時舍利弗念云。我世尊為菩薩時。意豈不
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告言。眾生罪故。不見如來
國土莊嚴。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爾
時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云云。我見釋迦牟尼佛
土清淨云云。淨名疏云。梵王見淨是同居淨。身子見
穢是同居穢。


○嗅有薝蔔華有著身。淨名觀眾生品
云。舍利弗如人入薝蔔林。唯嗅薝蔔。不嗅餘香。如是
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聲聞支佛功德香
也。又云天女散華。菩薩不著。大弟子便著。乃至云結
[001-0564a]
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慧有若干。
淨名菩薩行品云。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
虗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
慧無若干也云云


○巨細身。淨名云彼時佛與無量
百千之眾。乃至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又云始在
佛樹力降魔云云


○聲聞菩薩被折。輔行云斥小如
弟子品。訶大如菩薩品。


○止觀記二處判屬方等。輔
行第十四卷云。彼經別序中。世尊受請入楞伽城時。
以神通力作無量寶山。山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羅
剎及以眾會。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此與淨名合葢現
變何殊。尚未及般若十方請者皆名釋提桓因。加說
者皆名善現身子。騐知彼部方等明矣云云。又云況
復文立五種種性。謂佛菩薩聲聞不定無性。以未開
權。諸性尚隔。豈同法華敗種得記。第二處。輔行二十
七卷問答楞伽第二變化品中授聲聞記云云。當知
大慧發起密說。是故發問授記之事。故知彼經義屬
方等云云


○如大品。即第四般若時也。謂此從經標
名。禺亦作隅巳時。日景將中而尚在邊隅。故曰禺中。


○一切智名通大小乘。此即小乘偏空智也。


○不令
有人。文句中不令一人云云。玅樂云。孤調涅槃。故云
獨滅。尚無一人獨滅。豈留多人。


○如今經。即第五法
華及涅槃時也。槃師云。法華涅槃二經同明開顯。並
屬醍醐。故合為一時。此並從經標名。又云五味有相
生濃淡二義。今通論一化次第。唯取相生之義。


○周
[001-0564b]
公測影。集註引周禮。用一尺五寸土主。立八尺之表。
夏至午時以測日影。求地之中以建國。宋嚴觀二師
云云。表北得影一尺五寸。與土圭等。地上餘陰一寸。
天上萬里。則知天竺方為地中。


○嚴觀二法師與何
承天。皆南北朝時宋人。


○皆從法華開出。後玄第五
下云。此諸方便悉從圓出。故經言於一佛乘分別說
三。籤云此有通別。若以道場思方便時分別說三。是
則別指三藏三乘。從頓巳後。赴鹿苑說。若通論者。諸
漸皆從圓頓開出。即是從頓開藏通別。


○於一佛乘
分別說三。經方便品譬喻品同。文句云分別說於若
帶二帶三之三云云。般若帶二方等帶三也。


○無二
亦無三。即方便品偈。文句云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
二。無三藏中之三云云


○前三麤後一玅。圓望三教。
此約橫論相待玅。前四味麤醍醐玅。此約竪論相待
玅。唯有待麤成玅。更無待玅成麤。


○五味相生。統紀
引元草堂。相生喻教。則有次第。從頓開漸。漸入轉深。
終會於圓。


○十三聖行品。大涅槃經云。譬如從牛出
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孰酥。從熟酥出
醍醐。醍醐最上。佛亦如是。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
部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
波羅蜜。從般若出大涅槃。


○二部同味。玅樂云。判味
同時。而有部異。有十六意。其二意云。約機彼稱捃拾。
捃拾殘機也。


○涅槃不應等。記云既引涅槃遙指法
華。故知法華為醍醐正主。所以經喻秋收冬藏。至涅
[001-0564c]
槃時猶如捃拾云云。此據五時相生以說。若論教旨。
法華唯以開權顯遠為教正主。獨得玅名。意在於此。


○廣略之殊。涅槃五味故廣。華嚴三照故略。


○涅槃
迦葉。大涅槃經第三十一卷。迦葉菩薩品文。迦葉年
十二歲。章安疏云。此折攝涅槃用中。初迦葉品攝惡。
有二。初明佛性用中。初斷善人。有二。初問。二答。初問
又二。初緣起。二正問。初緣起又二。初明佛有能化之
德。次善星下明善星有可化之緣。初能化又二。初如
來憐下內有慈悲。次不調下外有方便。次善星可化
又二。初明是子。次斷欲下具三德。二如來何下正問。
又二。先作兩難。二。初難何故記是惡人。次何不下難
何故不先為說法。二若不能下作兩結難。何名大慈
悲結初難。何有大方便結次難。次佛言下佛答何不
先為說法難。有二。初明緣深淺故說次第。次善男子
下譬明佛心平等等說無偏。初次第又六。初教三子
譬有三。初問。次迦葉下答。三如來下合。然第三子雖
復極惡。以體同故。是故須教。下田雖瘠。以家業故。是
故不廢。下器雖破。防急用故。下病雖必死。以親屬故
下馬雖老。以代倦故云云。次善男下種三田譬。三又
有下用三器譬。四又有下治三病譬。五又有下調三
馬譬。其六施三人譬。經文不來次善男子如大下佛
心平等無偏。前六譬中雖差別答。義兼無差。意猶未
顯。第七譬中文轉分明。舉師子王不重象輕兔。俱盡
壯勢。譬佛不厚善薄惡。等運大悲。若巨細而觀。象不
[001-0565a]
足兔有餘。若量力而觀。象須疾。兔須徐。獸王不爾。等
一無殊。就緣而觀菩薩教深細。聲聞教淺近。闡提教
世間。佛不二三。大悲平等。


○日光無私等。約華嚴三
照與涅槃三子等。正顯義同也。


○則漸頓一向。謂且
約相生。則初味一向是頓。中三味一向是漸。其第五
味法華是非頓非漸。頓漸泯合。則非一向漸頓也。



無量義經說法品中。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今約意用。


○以三教訶小。荊溪云用圓訶身子。用通別圓訶目
連。以別訶滿願。又云詞有漸頓漸如旃延。頓如空生。


○以圓訶偏。彌勒章淨名以圓訶三偏。持世章以圓
訶別。


○得法眼淨。佛國品中末云。佛攝神足。於是世
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
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俗眾。方便品丈
室外凡俗眾。經云維摩現疾。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
羅等。及諸王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其往
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諸仁者自身無常無
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如疏。別序說法
瑞疏云。譬如算師。從一算下諸算。除諸算歸一算。由
下故除。下為除序。從一派諸。收諸歸一。開為合序。亦
復如是。


○二人。即大品中須菩提舍利弗。


○雖高山
頓等。統紀云由前四味機發未定。聞大證小。聞小證
大。於漸說中得頓益。於頓說中得漸益。此有部教二
義分別。初約部竪論者。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云云
此處不定。雖說四諦生滅云云。此法不定。雖為菩薩
[001-0565b]
云云。此人不定。當知即頓而漸。於頓得漸益。即漸而
頓於漸得頓益。次約教橫論者。乳中得別圓相對以
辨不定酪中教門雖無二別。乃與八萬一人對辨。生
酥熟酥三四對辨。故知不定約部約教。徧前四時。



而不云無他等。大涅槃經三十卷云。非自非他之所
作。亦非共作無因作。故大乘經論明因緣生法。皆無
自性等。


○六十五云。於閻浮提等。大品經文。初轉法
下俱大論文。統紀云陳如得初果即定八萬諸天得
無生忍。即不定。此約鹿苑聞小證大而說。據聲聞見
邊。但可云得法眼淨。不可云八萬悟大。


○一顯二密。
大論文是一密二現。今約意改用。


○聲聞見八萬一
人。今家不定所據。諸菩薩見無量等。今家秘密所據。


○大論三十一。今在三十卷云。復次舍利弗。菩薩摩
訶薩欲發一音。使十方恒河沙等世界聞聲。當學般
若波羅蜜。論問下略取論文。


○如向所說。輔行云。前
之與向。義俱在往。義而推之以小遠者為前。以稍近
者為向云云


○此據別說等。謂顯露不定。秘密不定。
總是一不定教。但有互相知互不相知。以分二教。故
云約體而論乃至相即而說。


○同聽異聞。同稟如來
一音之教。故曰同聽。互相知互不相知。故曰異聞。統
紀云。今諸師以一音為當體體。真中二理為所依體。
此不定體也。


○應問應遮。大經云。佛知眾生利鈍差
別。是故如來或遮或開。有輕重說。


○二經。勝鬘師子
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及金光明經。


○寄三法。頓漸
[001-0565c]
不定三也。


○此座說頓等。統紀云由前四味。有一類
機顯露不解。宜秘密入。是故如來不思議力。隱覆蜜
說要令眾生互不相知。得漸頓益耳。


○準此亦應云。
統紀中準籤補出。


○互知互不知。互知是不定。互不
知是秘密。


○秘不出七。玅樂云故秘密所用。全是顯
露。逸堂以三密四門為當體體。真中二理為所依體。
石坡以七教為所用體。雖皆有憑。要必以七教為義
足。


○不同華嚴等。見寶塔品疏云。大集明若干佛與
欲。華嚴亦說十方同說。大品亦云千佛同說皆不云
是釋迦分身。如來成道十六年。廣集十方諸佛諸大
菩薩於欲色二界大空享中。說大集經三十卷。後玄
第七卷上引大品說共般若時。十方有千佛現。問難
人皆字須菩提釋提桓因等。


○是漸頓玅樂云。法華
一乘非頓漸攝。於一開出。乃頓漸生。故法華前。有非
頓而頓非漸而漸。今言是漸頓者。如籤明。


○通奪並
非七。謂法華顯露。非同法華巳前顯露七教。故通奪
云並非七也。


○約部約教。古云約部通奪。約教別與。


○具如前判。前第五時明漸圓中判。二經。方等經般
若經。


○不同諸部中圓。玅樂云圓實不異。但未開顯。
初心之人謂圓隔偏。須聞開顯諸法實相。故此云法
華是合。即諸部中雖有圓非合也。


○俱非七教。謂以
七教是法華巳前顯露。加巳前秘密。則成法華巳前
八教。故云此即對於八教簡也。


○因中說果。大論三
十卷。


○又以他日等。是誘引譬中。第二取意領文。取
[001-0566a]
意領法身地久照方便。非道樹下始知用小。


○先直
述等。藥草喻品。是譬說周中第三述成段。有二。初略
述成中。先善哉善哉乃至誠如所言直述領實領權
等。次如來復有無量阿僧祇功德乃至說不能盡。述
其進退橫竪亦橫亦竪非橫非竪。皆不及也。


○如滿
願等。五百弟子受記品初。佛發富樓那本迹云云



俱有二意。謂師與弟。俱有約時長短及約所行處也。


引證五章。我見燈明佛偈。文句云。又前彌勒釋四伏
難。令文殊必定有答。此中有文殊斷四伏疑。使彌勒
莫復更問。初第一疑因文殊廣引先佛曾說法華。故
彌勒潛疑欲問。諸佛赴緣。人時各異。古佛雖名法華。
今佛何必如此。文殊即以第一偈云我見云云。此斷
其疑名之問也。


○難云四眾欣仰等。此偈是彌勒疑
念後。發問序末。釋文殊四伏難。文殊初伏難。汝云眾
疑。眾未曾疑。若疑應問。眾既不疑。我何所決。彌勒即
以第一偈釋云四眾欣云云。及我欲令我問。瞻仁欲
得仁答。今記主又即彌勒釋伏難偈為難。故言釋云
我見等也。


○五佛章。方便文中。從如是玅法去。明四
佛章。次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去。明釋迦章。


○並云
亦以。謂四佛章中。未現二章皆云亦以。其餘二章無
亦字。


○今佛放光明偈。文句云彌勒因此又疑自有
名同。義同自有名同義異。此名何所顯召。文殊即以
第二偈斷云。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云云。此是斷
其疑體之問。


○佛當雨法雨偈。文句云彌勒因此又
[001-0566b]
疑實相無相。何人會之。文殊即以第三偈斷云。諸人
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云云。此斷其疑宗之問。


○諸求
三乘人偈。文句云彌勒因此疑佛雨法雨。止洽菩薩。
亦潤二乘。文殊即以第四偈斷云。諸求三乘人。若有
疑悔者云云。此即斷其疑用之問。


○七方便九法界。
玅樂云照九界機說七方便者。九是所被。教不出七。
說七被九。漸令入實。九界從自分立名。方便從進趣
為稱。又九界從物機立名。方便從化主受稱。


○助成
二文。深因深果二文。凡有所說等。謂玅法蓮華經正
宗。凡一句說。皆能詮實相。故正宗文皆名玅法蓮華
經。是能詮名。實相是所詮體。如來證體說今玅經。使
舍利弗等斷疑生信。故言依體起用。


○引顯實四一。
即五佛章中。總明諸佛章顯實明理一文。


○疏文四
釋。一約四位。二約四智。三約四門。四約觀心。今用約
位一釋。文句云開者。即是十住初破無明。開如來藏。
見實相理。示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悟者。障除體顯。
法界行明。入者。事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
從阿到茶。入薩婆若海。


○十譬歎教。文句云歎所持
法。故云歎教。


○分喻即大涅槃經中八喻之一。


○坎
德。坎為水。水流而不盈。


○三教對江河川。應以別對
江。通對河。藏對川。


○山王四寶。西域記云。東黃金。南
琉璃。西白銀。北頗棃。十寶山。法數云須彌。雪山。目真
鄰陀。大目真鄰陀。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大鐵圍。
玅高處中。九山圍之。


○四山如四味。只宜以四喻四。
[001-0566c]
不必分對。若必欲分。應以大鐵圍對乳味。餘三如次
對酪生熟三味。


○與月譬意同。前次明今經以顯玅
科中。


○燈等四譬二乘通別菩薩。應以燈對藏通聲
聞。炬對緣覺。星對通菩薩。月對別菩薩。


○梵王眾生
父。此是如來隨世俗說。二中。別圓二中也。


三生起。


○肇云。肇法師不真空論云。夫以名求物。物
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
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
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


○理性。即法性也。法性
無明。二俱無住。故並云無體全依。又互相即。皆云無
體全依。後籤云若識無始即法性為無明。故可了今
即無明為法性云云。既了無明全是法性。則理性外。
無復有法。故云理徧一切而無所依。


○是則下。約二
諦明名與體互為因依。正要顯今立名顯體。使人達
俗即真云云


○第二第四為異。神力品用居第二。序
品用居第四。


○止觀第一記。輔行第二卷末。此生起
文無云云。次開合文有云云。然輔行正釋止觀生起
五略中云云。


四開合。


○十種。後明三法玅中。開七科。第六科類通
三法云。三道三識三佛性。乃至三德。輔行云。然此十
三展轉相對。其義不殊。義雖不殊。生起次第不無前
後。無始流轉不出三道。流轉由識。識內具性。照性由
智。智滿成道。道由乘至。至故身顯。顯必涅槃。涅槃具
故。稱為三寶。寶必具德。是故始終且列此十。乃至九
[001-0567a]
三者。謂開三道為三軌。即為十條之始故。釋名總五
雙等。蓮華喻在總名中。而釋名恒通五雙。故釋名總
於五雙。總名既含三別。故蓮華鬚可對體宗用也。


五料簡。


○新舊二醫。出大涅槃經哀歎品。


○初說小
隔於大。謂阿含也。


○具如後簡。玄第七卷中。本迹同
異。


○一切法皆佛法。大集經第九云。一切法者名為
佛法。如佛法性即一切法性云云


○下文日月綱天
等。後玄第八卷上。顯體約譬中。譬如日月綱天。公臣
輔主。


○具如下引。玄第九卷下。


○並意者。重釋上並
也。


○以自望他智斷俱為智。即同上文自他智斷俱
為宗意。故玄文不用以自望他。但用以他望自。而言
化他智斷俱為用也。


六觀心。


○詳解云。一家傳通。則唯觀為正。是故三部
皆以觀心而為正要。玅樂云創心脩觀。莫不皆以第
六王數為發觀之始。


○自立起觀一門。後玄云。幽微
之理。非觀不明。契理之觀。非悉檀不起。籤云觀假悉
成。理由觀顯。


○附事義例云。夫三觀者。義唯三種。一
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玅觀理等。二約
法相。如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三托事
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詳解
云。玅玄文句各有事法玄約四諦五行等。即是附法。
托感應等事脩觀。即托事也云云


觀心五章 心如幻𦦨。詳解云。立行有二。先定境。後
用觀。定境者何。立陰是也。若不立陰。玅觀就何處用。
[001-0567b]
玅境於何處顯。今心如幻𦦨等。義同定境。


○幻𦦨通
偏圓。幻𦦨兩喻名。藏未空法。故不說幻詳解云。通是
緣生無體幻。別名一理隨緣幻。圓名以性奪脩幻。



如幻三昧。玄第四上慧聖行中明四種四諦慧。第四
無作四諦慧。約大經廣明二十五王三昧。地獄有用
無垢三昧破。乃至非想非非想有用我三昧破。其中
鬱單越用熱𦦨三昧破。閻浮提有用如幻三昧破。南
天下果報雜。雜壽命等不定。猶如幻化。此則從心出
幻業。幻出見思。幻出無知。幻出無明。乃至見思幻破
真諦幻成。無知幻破俗諦幻成無明幻破中道幻成。
故云如來是大幻師。大經二十五三昧在次第五行
中。故義通圓別。而藏通無分。


○觀法。一心三觀也。心
性觀之。但有名字。大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今一
心玅觀。觀現一剎那心。唯見三千玅假。假即空中。故
心如幻𦦨。但有假名字。又心從因緣生。則無自性等。
但有名字。言有下。別明三觀。初空觀。若言心有。觀現
剎那一念從法性因緣生。因緣無性。當體全空。則一
念心尚不可得。何況十界百界千如等。此玅空觀也。
若言心無。從觀行位觀理性三千乃至初住中三千。
起十法界應。則能頓起三千十界影像。何況一界一
念耶。此玅假觀也。上既言有不有。言無不無。則此心
性非有非無不可以有無思慮則知現剎那一念心
相。是不生不滅即寂滅相。何以故。非有是不生。非無
是不滅。不生不滅即是無生寂滅相。龍樹云。此有相
[001-0567c]
寂滅即無相寂滅。故云則一念心中道泠然。此玅中
觀也。末句結心是玅。以一切心即一心。一心即一切
心。非一心非一切心。即一心即一切心非玅而何。亦
總結是玅觀也。上觀心是玅。玅即下觀心是玅法。承
上中道玅心即是玅假。故云玅即三千。三千玅假法爾
空中。即玅三諦法。故云三千即法。三諦即三軌。故云
法故三軌。軌生玅解。故云可軌。此之下觀心是玅蓮
華含體宗用。玅名總中。元含體宗用別義也。研一剎
那下。觀心是玅經。仁王經云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剎
那經九百生滅。心法如是。色法亦爾。故云研一剎那
等。又天台圓頓止觀。只觀現在一剎那念心。不論幾
識。古人云圓人脩觀。頓窮八識。誰言觀第六識耶。



心名不生不滅。心即實相。謂觀心即是法性。為因緣
所生。因緣無性。即空即假即中。仁王經云是法即生
即滅。既即生故不滅。既即滅故不生。則知不生是即
空。不滅是即假。不生不滅即中道寂滅相。故心即實
相。大論云諸法實相滅一切觀法。


○遺教經。此經是
四阿含結經。開小即大。故亦引用。


○不得從近而解。
遺教經及覺觀心。是小乘等法。當準今經開顯。約圓
而講。


○同起偏起。小乘十大地同起。法相宗五徧行
同起。五別境偏起。又小乘數。有同有偏。


○心是諸法
本。詳解云心者萬法之本。眾病之源。心能具故。心能
造故。


○心即總。謂釋名為諸章之本。故名是總。總即
合也。


○三支無明愛取。七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
[001-0568a]
死。二支行有也。玅樂云。性德秪是本有三道。故惑業
苦即三德。輔行云約理云即。約事須離。


○六道差降
四聖高下。由六道因惑不同。造業亦異。招六道苦心
生。亦有差降。四聖滅心。細分有四。大槩而言。二乘滅
六界心。菩薩佛滅九界心。或八界心。


○約十二因緣
一念三道。玅樂云一念者。非唯經於一念時。須指一
心法名為一念。金錍云惑業苦即理性三因。一切眾
生除三道外。更無別法。故惑即了因種。業即緣因種。
苦即正因種。此對種也。亦性種也。全性起脩。脩玅三
觀觀之。苦變法身。惑變般若。業變解脫。


○十界三道
在一剎那。約人界言。如是相即業。如是性即惑。如是
體即苦也。


○秪一生滅。圓人觀十界色心亦見生滅。
以十界法皆從因緣生故。唯能觀生滅即不生滅。轉
思議境即不思議境。非前三教人所及觀心料簡。



大論云。大智度論四十一卷云。一者坐禪。常觀身骨
等諸分和合。故名為身。即以所觀為譬喻。二者誦經。
以草木枝葉華實為喻。


○信行法行。輔行云聽即信
行。思即法行。四教義云。信行鈍。法行利云云


○論四
句。大智度論第五卷末。


○止觀第一記。輔行第五卷。


○百論。提婆菩薩造。婆藪開士釋。什師譯。上下卷。上
卷破神品中。外道云神無觸。不可斷。但有惱。內曰若
爾。無去。若神無觸。身不應到餘處。外云如盲跛。譬如
盲跛相假能去。如是神有思惟身有動力。和合而去。
內曰異相故。如盲跛二觸二思惟故。法應能去。神無
[001-0568b]
二事。故不應去云云


○次引牟子。梁僧祐撰弘明集
十四卷。牟子理惑論三十七篇。在第一卷中。


○止觀
第一記。一字悞。在第五記。方冊第十九卷云。漢獻帝
時。有牟子。深信佛宗。譏斥莊老。著論三卷。三十七篇。
第二十一救沙門譚是非中。立問云。老子曰知者不
言。言者不知。又云大辨若訥。又曰君子恥言過行。設
沙門知至道。何不坐而行之。空談是非。虗論曲直。豈
非德行之賊耶。答。老亦有言。如其不言。吾何述焉。知
而不言不可也。不知不言愚人也。能言不能行國之
師也。能行不能言國之用也。能行能言國之寶也。三
品之內唯不能言不能行。為國之賊云云


○勤三觀。
即觀現一剎那念三千空假中。六即。詳解云六即義
蘊大經。名出智者止觀。故於止觀發大心約六即顯
是。觀經疏約六即釋佛字。荊溪云此六即義。起自一
家。深符圓旨。又云體不二名即。四明云當體全是。方
名為即。


○理即乃至究竟即。詳解上卷云。三千法門。
理性本具不可改變。荊溪云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
隨緣即不變。乃全事成理。理同故即也。約事乃論迷
解等。即變造三千。全理成事。遂分六位之差。即事異
故六也。事理兩種三千。本圓融相即之義。理即迷此。
名字解此。乃至究竟顯此。今以理同事異。對兩種三
千者。不分而分。以事異故六。即理之事。對事造三千。
理同故即。即事之理。對理造三千也。又四念處云。解
五十二地文義。通暢無礙。為名字即。六即簡位。如法
[001-0568c]
數第六卷明。


七會異。


○大論第一卷云。有四悉檀。一者世界悉檀。
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
檀。


○須圓玅四悉。大論釋大品般若經。悉檀義通三
教。故簡須圓四悉也。


○大品是般若部。有九十品。龍
樹釋論百卷。


○何得將通法華。謂大論既釋大品般
若。約教一玅二麤。約部是麤非玅。而法華約教約部
皆玅。故云麤玅既殊云云。中論通申者。中論不單釋
一經。故是通申。


○釋論云即大論緣起中。先問曰。佛
以何因緣云云。次答有二十三復次。此四悉檀是第
十七復次。文云四悉檀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
千法藏皆是實云云


○破法方便等。大乘經論有此
三方便。如因明論中。真能破為破法方便。真能立為
立法方便。此二能利益眾生為利益方便。中論有破
立等。謂中論前來諸品破執見既盡。如觀四諦品中。
立三寶四諦四沙門果即是衍中三種四諦等。


○止
觀第五卷。第五下云。有人難。中論云不生不滅。未會
深理。何者。煩惱是生法。三相遷謝是滅法。秪不此生
滅。故言不生不滅。但是入空。不見中意。部論師解云。
不生不滅者。不不生不不滅。以顯中道。天台云此解
扶中。而傷文失義。何者。龍樹之意。兼通含別。故言不
生不滅。不生者不二十五有之生。不三相遷滅之滅。
能破二十身見成須陀洹乃至無學豈非兼。申通意。
亦兼三藏意。若生若滅皆屬於生。涅槃但空唯屬寂
[001-0569a]
滅。不此之生不此之滅。雙遮二邊。豈非含別之意。若
生滅是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不生。即
假故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中道。此正是圓。按文解釋。
兼二含別顯中。四義宛然。


四悉十重。


○名有同異。二名同。二名異。


○菩薩地持
經。彌勒造曇無讖譯。第六卷云菩薩脩此三三昧。如
是建立。如實知。若有餘行悉入三三昧門。所謂聲聞。
所學所行。有四優檀那法。諸佛菩薩為令眾生清淨
故說。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優檀那法。一切行苦
是優檀那法。一切無我是優檀那法。涅槃寂滅是優
檀那法。諸佛菩薩具足此法。復以此法傳授眾生。是
名優檀那。過去寂默諸牟尼尊。展轉相傳。是名優檀
那增上涌出。乃至具足出第一有。是名優擅那。


○大乘
一印。唯一實相印。大論云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
滅一相所謂無相。小乘三印。大論二十二卷。問曰。何
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
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
行者知三界皆是有為生滅作法。先有今無。今有後
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知見。如流水燈𦦨
長風。相似相續故。人以為一。眾生於無常法中。常顛
倒謂去者常住。是名一切作法無常印。一切法無我。
諸法內無主無作者無知無見無生者無造業者。一
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
相不可得故。是名無我印寂滅者無涅槃。三毒三衰
[001-0569b]
火滅故。名為寂滅印。問曰。寂滅印中。何以但一法。不
多說。答曰。初印中說五眾。二印中說一切法皆無我。
第三印中說二印果。是名寂滅印。一切作法無常。則
破我所外五欲等。若說無我破內我法。我我所破故。
是名寂滅涅槃。行者觀作法無常便生厭世苦。既知
厭苦。存著觀主。謂能作是觀。以是故有第二法印。知
一切無我。於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中內外
分別推求觀主不可得。不可得故是一切法無我。作
如是知巳。不作戲論。無所依止。但歸於滅。以是故說
寂滅涅槃印。


○梵漢兼稱。大字是漢。涅槃是梵四法
徧施。大論云。四悉檀皆是實。無相違背。佛法中實有。
以世界悉檀故實有。以各各為人悉檀故實有。以對
治悉檀故實有。以第一義悉檀故實有。


二辨相。


○五眾。大論什師譯五陰為五眾。


○若無人
者等。大論問曰。如佛說我以清淨天眼見諸眾生死
此生彼。乃至若實無人者。佛云何說人等。人者下論
答云。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


○如如下至世界
故有。論文同。有於五陰等非論文如如法性實際。大
論三十二卷明。


○正因緣。下文世界悉檀起初觀云。
先觀正因緣法。


○觀人心而為說法。大論觀人心行
而為說法。


○以雜業故。成實論第三卷引經云。說雜
起業。雜受身。雜生世間。當知有中陰。破羣那經亦在
中阿含五十卷。


○無受巳上。籤準論出。非全是論。



所得真實法。大論云諸佛辟支佛阿羅漢所行真實
[001-0569c]
法。不可破不可散。名世界下。大論中有法字。


○止觀
第二記。輔行第十卷云。根利如快馬。聞說如鞭影。雜
阿含云。佛告比丘。有四種馬。一者見鞭影即便驚悚。
隨御者意。二者觸毛便能如上。三者觸肉然後乃驚。
四者徹骨然後方覺。經合喻云。初馬如聞他聚落無
常。即能生厭。次馬如聞巳聚落無常。即能生厭。三者
如聞巳親無常。即能生厭。四者猶如巳身病苦。方能
生厭。


○趣舉。趣音促。


○然陰終是所觀境。意顯自有
能觀玅觀轉五陰。輔行二十卷明。


○若互有無終不
見理。謂行者果能見佛性理。自然善常生惡常滅。故
第六籤云。理善生時。理惡必滅。維摩詰云。一切善法
不滅。一切不善不生。是名不生不滅。亦由真見法性
寂滅理。故能不生不滅。


○三種法治人病。即不淨等
三。治貪欲等三。


三釋成。


○申經別論。大論別申通大品經。


○禪經。今
大藏中禪經。未見四隨。恐別有禪經。止觀云四隨是
大悲應益。悉檀是隣愍徧施。葢左右之異耳。


○欲為
其本。中阿含二十八卷云。一切諸法以欲為本。淨名
云淨名經佛道品。文殊問維摩言。菩薩云何通達佛
道。維摩詰答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又
云示行貪欲。離諸染著。後頌云先以欲鈎牽。後令入
佛智。荊溪云非道即蔽。佛道即性。


○止觀第五記。輔
行二十二卷。引大經云。雖有身子目連非真知識。生
一闡提心因緣故。如我昔於波羅奈時。舍利弗教二
[001-0570a]
弟子。一令骨觀。二令數息。經歷多年。皆不得定。以是
緣故。皆生邪見。言無涅槃無漏之法。若其有者我應
得之。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於爾時見是二人生邪
見心。喚舍利弗而訶責之。云何乃為此二弟子顛倒
說法。汝二弟子其性各異。一主浣衣。一主金師。金師
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子應教觀骨。以錯教令生邪
見。我即為其如應說法。二人聞巳俱得羅漢。是故我
為眾生真善知識。


○如前私釋。第十五番別約四諦。


○次第三觀。出瓔珞本業經。後文引。


○此是證前第
一義。玅樂云。於諸內外凡位。亦得名第一義也云云


○一心三觀。如摩訶止觀。三觀具四法。如法數中明。


起教。


○大論云。大論七十七卷云。一者賢聖默然。二
者說法云云


○義通諸教。大論申般若經。故通三教。
彼經義在圓。荊溪云先三十二菩薩義有圓別。最後
維摩默然無言。自在於圓。


○大經云生生等。輔行云
以生生居初。用對四教。以隨生等義便。故為別也。不
可說者。約自行故。四皆不可說也。十因緣。即十二因
緣中除未來二支。今明從過至現以為機緣。故不取
也。即無明支乃至有支。十支為因緣也。大經中明。



止觀第五記。輔行二十三卷。此中當看止觀第五下
文。


○可說。輔行云不可說後明可說者。先自證巳。必
化他故十因緣為生作因者。以宿種子在無明行中。
來至今世。復依本習起愛取有。復由現在聞法發習。


○如來說四種法。後籤云。故知依如來藏同體權實。
[001-0570b]
依大悲力所緣誓願。物機所扣。不獲而用。致法差降。
從一實理開於權理。權實二理能詮教殊。故有四種
差別教起。


○界內事理。迷真重故從事受名。迷真輕
故從理得名。界外事理迷中從故重事得名。迷中輕
故從理得名。


○起教是轉法輪。大論二十五卷中廣
明轉法輪義。


○十二部經。新譯恐濫部帙。改名十二
分經。


○脩多羅。飜譯名義云脩多羅。此云契經。有通
有別。通則聖教之都名。別則直說法相者是別脩多
羅。祗夜此云重頌。和伽羅那此云授記。伽陀此云孤
起。優陀那此云無問自說。尼陀那此云因緣。阿波陀
那。此云譬喻。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闍陀伽此云本
生。毗佛略此云方廣。阿浮陀達摩此云未曾有。優波
提舍。此云逐分別所說。又義飜論義。


○圓教十因所
成眾生。後玄第九卷上云。此眾生昔四門中推理。欲
飜無明即成慧根性。昔四門中脩善。欲飜惡業即成
福德根性。福慧因緣感今名色觸受。各於本習而起
愛取。是為十法成圓性眾生。


○普賢觀經一卷。釋迦
牟尼名毗盧遮那。徧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



寂靜門者。由觀心故。通至寂靜。是故諸根為寂靜門。
止觀第二記。二字悞。在第四記。輔行十六卷引寶篋
經上卷云。文殊師利於東方莊嚴國。佛名光相。現在
說法。有大聲聞名曰智燈。因文殊問。默而不答。彼佛
告文殊言。可說法門。令諸眾生得無上道。文殊答言。
一切諸法皆是寂靜門。示寂靜故。


○智母。以生智故。
[001-0570c]
九種大禪。初自性禪。二一切禪。三難禪。四一切門禪。
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惱禪。八此世他世樂禪。
九清淨淨禪。第八復九。一神足示現調伏眾生禪。二
隨說調伏眾生禪。三教誡調伏眾生禪。四為惡眾生
示惡趣禪。五失辯眾生以辯饒益眾生禪。六失念眾
生以念饒益眾生禪。七令正法久住世禪。八書算數
計資生方便禪。九暫息惡趣放光明禪。


○天親菩薩
造十地經論。菩提留支譯。毗曇此云無比法。舍利弗
阿毗曇二十二卷。五百阿羅漢造大毗婆沙論。此土
不見有。毗婆沙此云廣解。大論云阿毗曇是佛說。汝
小乘隨阿毗曇論議。是名毗婆沙。訶梨䟦摩此云師
子鎧。造成實論。宗經部。什師譯。二十卷。大論十八卷
云。昆勒有三百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旃延之所造。佛
滅度後。不能廣誦。諸得道人撰為三十八萬四千言。
若人入蜫勒門。論議則無窮。飜譯名義中云昆勒此
云篋藏。無著造攝大乘論本三卷。真諦譯天親通法
華。即法華論也。


○止觀第六記。輔行二十八卷云。達
摩鬱多羅。佛滅度後。八百年出。於婆沙中取三百偈
以為一部。名雜阿毗曇。


○文行誠信。今論語中文行
忠信。或云論語有齊魯不同。垂裕後昆句。出尚書仲
虺之誥賞延於世等。大禹謨篇。帝德罔愆。臨下以簡。
御眾以寬罸弗及嗣。賞延於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
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
德洽於民心。茲用不犯於有司。註云過者不識而誤
[001-0571a]
犯。故者知之而故犯。過誤所犯雖大必宥。不忌故犯。
雖小必刑。


○爾雅。書名。相傳周公著。


六起聖說。


○思益。西晉時譯名持心梵天所問經。第
二譯姚秦羅什譯名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第三卷
第十五如來二事品。等行菩薩言。如佛所說。汝等集
會。當行二事。若說法。若聖默然。何謂說法何謂默然。
文殊答云。若說法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說法。
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為即是僧。是名聖默
然。


○大集云。大集經第二卷云。爾時世尊說優陀那。
甚深之義不可說云云


○大集十三。疑悞。在第十七
卷。第七無言菩薩品中。因身子問。爾時舍利弗白佛
言。師子將軍之子。身根具足。而不能語。是何惡業因
緣。佛言汝不應作是語。輕是童子。是人即是大菩薩
也。時無言菩薩以巳願力神通道力。令大眾各自見
其右手。有大蓮華。一一華臺有一菩薩。現如是等大
神通巳。遂唱三寶。十方震動。踊在虗空。向佛說偈云。
如來無色示現色。亦復於色無染著。若有眾生八佛
法。云何當知真實色云云。又藏中有無言童子經上
下卷。


○第十經。憍尸迦即釋提桓因。大論五十九卷。
舉經云。知一切眾生心亦不得眾生乃至知者見者
亦不得。云云。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為得法故出。何
以故。般若波羅蜜性無所有不可得。所用法不可得
處亦不可得。


○付法藏傳。第五卷云。在母胎中六十
餘年。生出𩯭髮盡白。未曾以脇至地而臥。時人即號
[001-0571b]
為脇比丘。


○若毗婆沙。即迦旃延子造阿毗曇毗婆
沙論。在第二十卷中。


○賢劫經。有十卷。喜王菩薩在
第二卷。請諸菩薩好慕佛道諸度無極。佛遂說脩度
無極。至分舍利無極云云。諸度無極品末云。其二千
一百諸度無極貪婬怒癡等分四事。各二千一百。合
八千四百。八千四百各別有十事。合八萬四千。以能
具足是度無極。便以備悉八萬四千眾要上業。八萬
四千諸總持門。自然達矣。第三卷云。一一分為六度
云云。第七卷末云。佛告喜王菩薩。是二千一百諸度
無極。說法教化諸貪婬種。乃至二千一百諸度無極
說法訓化等分種。是合八千四百諸度無極。一變為
十。合八萬四千諸度無極云云。斯八萬四千諸度無
極。欲為百千種人。除八萬四千眾垢塵勞。建八萬四
千諸三昧門。終不能成。由是脩立八萬四千空行法
義。以是化導百千種人。消除八萬四千眾垢塵勞。逮
八萬四千諸三昧門。是謂佛道深入無極致一切智。


○止觀文。方冊止觀第二卷。


○止觀第一記。輔行第
五卷云。若賢劫經。佛初發心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
十度門。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對四分合八
千四百。一變為十。合八萬四千。彼經第二結一一名
名度無極。結名唯有一百九十六。如三十七道品之
流。但結為一數。若各開之。即三百五十。亦不別云對
於六度。但初文列有二十法。並以六為名。古來列釋
皆應具六。若法華疏云佛地三百五十。一一皆有十
[001-0571c]
善。對四分六根。故成八萬四千。婆沙楞伽等。其意大
同。總攢一切大小乘教。則有眾多八萬四千。合而言
之。不出四諦。法藏即苦。塵勞即集。對治即道。波羅蜜
即滅。


○大瓔珞經。即菩薩瓔珞經。有十三卷。宋譯。


七明得用。


○淨名訶滿願。淨名經富樓那昔在樹下。
為新學說法。時維摩謂言。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
心。然後說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古疏云。以別教訶
滿願。穢食喻如小法。寶器喻如大根。


○止觀第六記。
輔行二十七卷。引寶篋經下卷。因舍利弗歎文殊師
神力智慧不可思議。時富樓那語舍利弗。我亦曾見
彼之所為。一時佛在毗舍離城。時尼乾子有六萬眷
屬。我入三昧。見百千尼乾應當受化。往為說法。反見
輕咲。出粗惡言。于三月中無受化者。便捨之去。爾時
文殊化五百異道師徒。往尼乾所。頂禮白言。我承名
德自遠而至。汝是我師。我是弟子。願見哀納。令我不
見沙門瞿曇。不聞彼法。答言善哉汝巳純熟。不久當
解我調伏法。尼乾告眾。與此摩納和合共住。互相問
訊。彼有所說汝專聽受。次第而坐。用尼乾法。文殊師
利威儀殊特。於時讚說三寶功德。亦讚尼乾所有功
德。令彼親附。後於異時知眾巳集。便語言。我等所行
呪術經書。若讚誦時。瞿曇所有功德入我經中來者。
是瞿曇實功德。何以故。是瞿曇父母真正。轉輪王種。
百福嚴身。生時地動。梵王扶侍。自行七步。口自宣言
一切眾中唯我為尊。乃至廣讚。一代化物。漸次開解
[001-0572a]
示其正法。五百外道得法眼淨。八十外道發無上心。
時文殊所化五百弟子。五體投地。言南謨佛陀南謨
佛陀。彼外道中未信解者。亦皆相效。供養文殊。文殊
領來至佛所巳。佛為說法。無不得益。


○第七記七悞。
在第五記。輔行二十二卷。前巳引。第九記。輔行三十
六卷。引禪法秘要經云。阿難問佛。此迦絺那比丘何
因緣故。隨轉法輪者五百比丘為其說法。都無益耶。
佛言此比丘過去然燈佛所出家。名阿純難陀。聰明
多智。憍慢放逸不脩念處。身壞命終。墮黑暗地獄。地
獄出巳。五百身為龍。五百身為猴。以前持戒力故。復
得生天。天壽既盡。來生人中。前讀誦三藏力故。今得
值佛。以放逸故。今不覺悟。佛因為說不淨觀法。先從
脚起初指一節。如是具如八背捨。觀之次第。九十日
中不移心念。至僧自恣時。得第四果。三明六通。


○論
云此比丘等。大論第七卷。摩伽羅魚王。但不說福增。


○部行。集註引俱舍。獨覺有二。一麟喻。二部行。又文
句云。部行者能說法也。如法數中明。


八明權實。


○諸經不說第一義。大品帶通別正說於
圓。故大論中以大品般若為第一義。三藏諸經為三
悉。


○故釋論云等。大論第一卷緣起文。


○且約即空。
大品有共般若不共般若。未明不共即中第一義。故
云且也。


○涅槃十二權四實。涅槃方等。名數雖同。其
義則別。


○止觀第三記。輔行十三卷云。前之兩教教
證俱權。圓教教證俱皆是實。此並易明。但別教中教
[001-0572b]
權證實。意稍難曉。人多迷之。使此別教其義壅障。是
故今家借用他論教證二道以銷別門。於中應須先
知二意。一者約行。則地前為教。登地為證。何者。地前
仰信。登地現前。豈有親證。復存隔歷。二者約說。為地
前說。始終屬教。何者。如云真如為惑所覆。或將十度
以對十地。互不相收。或云須離二邊脩真如觀。或云
等覺入重玄門。或云五地習學世法。或云八地入無
功用。等覺一位或有或無。斷十二品稱為玅覺。如是
等例。不可具載。悉是權施。為引凡下為入地方便。入
地自證。權門自開。故云初地即是初住。入證道也。法
數中有釋。


九開權。


○亦須會三。謂藏通別三教菩薩。亦須會也。


○贅疣者。輔行云橫生一肉著體為贅。疣者肉之餘
也。


○同異之相。文句涌出品廣辨二經同異。


十通經。


○根利鈍大論問。鈍根者。二十二根中。何者
是。答。有言慧根能觀諸法。以久著禪味故鈍。有言信
等五根皆助成道法。以受報著味故鈍。有言菩薩清
淨福德因緣故。十八根皆利。罪故則鈍。乃至菩薩於
三無漏根不證實際故利。與利相違故鈍。


○轉邪憶
想見第一義。大論云憶想遇佛法。化成智慧。


第二別解五章。


○略廣。大論四十六卷。諸佛說法。或
初略後廣。為解義故。


○隨自意語。迦葉菩薩品云。善
男子。如我所說十二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
隨自他意說。


○三十二菩薩。維摩經第九入不二法
[001-0572c]
門品。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云何菩薩入不二法
門。各隨所樂說之。會中有法自在菩薩言。生滅為二。
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
門。乃至第三十一樂實菩薩云云。三十一菩薩說完。
問文殊言。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第三十二文殊
云。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
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文殊問維摩。我等各說巳。仁者
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文殊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
二法門。


○阿那波那亦云安那般那。飜釋名義十三
卷云。此云遣來遣去。入息出息也。安般守意經云。安
為身。般為息。安為生。般為滅。安為念道。般為解結。提
婆菩薩偈云。佛說甘露門。名阿那波那。於諸法門中。
第一安隱道。


○求那䟦摩。此云功德鎧。西域人。宋文
帝時來至此土。敕住祗桓。臨終遺書自說巳證。傳與
此土及外國僧眾。偈有四十六行。先歸敬三寶巳。次
說不淨觀。後說得二果。末後云那彼阿毗曇。說五因
緣法。實義脩於智。名者莫能見。諸論各異端。脩行理
無二等。求那依毗曇得道。故斥成論不得道者。但計
異端無行契理在輔行二十六卷


○智度云。即大論。第十八
卷引贊般若波羅蜜偈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
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


○大經中。大涅槃經第五
卷四相品文。又三十一卷為迦葉菩薩說一名說無
量名。猶如涅槃。亦名無生云云。次一義說無量名。猶
[001-0573a]
如帝釋。亦名憍尸迦云云。憍尸迦此云能天主。婆蹉
婆此云好嚴飾。婆佉婆此云無勝。因陀羅此云光明。
千眼天能一時知千義。斷千事。帝釋娶阿脩羅女舍
脂名舍脂夫。身相堅固名金剛。餘寶頂等可知。


第三料簡。


○前二釋。即廣略二釋也。具二義。即當分
跨節二義也。謂若依施權即當分。若據佛意即跨節。
二途即當分跨節。


○即脫瓔珞等。文句中第三脫玅
著麤譬。脫玅服譬隱報身無量功德。四十二地戒定
云云。容服若盛。子則驚畏。二乘不宜見此相好。是
故脫之。


○生空法空。文句生忍法忍。玅樂云狀。似也。
權似實也。


○成論無畏。成實論第三四無畏品。如經
乃至似有見也。即引阿含經文。


○語言勤作。第四親
教子作譬。初語諸作人譬。即是說三藏示四念處。是
除糞之器。斷結之境。能破四倒。即聞慧。第二勿得懈
息。即是勤脩四念處也。若起懈息。不能滅二惡生二
善。以二勤故。能發煖火。入脩慧煖位也。第三咄男子
者。咄是驚覺。亦是責數。上正勤中紛動。即是智法。是
男子是陽性。如意足是定法。如女人是陰性。良以正
勤策動不得與真相應。故咄驚責數。令捨散入靜。故
咄男子也。第四好自安意者。得五根安固難壞也。所
以者何下。第五我老汝少者。佛居道終巳具智斷。故
言老大。汝居道始。未有智斷。故名為少壯。此即忍法
位也。無五過者。得五力。離五惡法也。得信力故不欺。
進精力故不怠。念力故不瞋。定力故不恨。慧力故不
[001-0573b]
怨言。第六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得八正入
見道中。競共馳走。故言名之為兒。世第一法與真不
久。故言即時。阿含說五種佛子。四果及支佛。名佛真
子。雖忻此下第七常令傭作譬。譬雖為子。思惟未盡。
猶居學位。


○煖法不能發真。煖法觀中不能發真。如
意觀中能發無漏。故言加價。


○偈文中。第四親教子
作譬。方便附近。語令勤作。既益汝價并塗足油。


○信
解品疏。文句第六卷。□□□□□□玅樂云。若云不
起道樹而遊鹿苑。此即迹中圓成佛相。則知舍那身
從境本定身現起也。


本果玅中。玄第七卷上。


○大經第四卷四相品云。我
之所有聲聞弟子。不能消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說
苦無常。若我聲聞弟子功德已備。堪任脩習大乘經
典。我於是經為說六味。云何六味。說苦醋味。無常鹹
味。無我苦味。樂為甜味。我為辛味。常為淡味。彼世間
中有三種味。所謂無常無我無樂。煩惱為薪。智慧為
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謂常樂我。令諸弟子悉皆甘
嗜。章安疏云。以出世三味對破世三味。然鹹酢苦是
凡夫報味。無常苦無我是賢聖道味。凡聖合稱為世
間三味。甜辛淡亦是凡夫報味。常樂我是出世道味
合稱出世三味。此別有意。


○糞器。三藏道品為除見
思糞之器。


○止觀第一記。輔行第二卷。言一音者。名
通大小。今意在大。言小乘者。如毗曇云佛為四王作
聖語說于四諦。二解二不解。佛又作毗陀羅語說。一
[001-0573c]
解一不解。佛又作棃車語說。四王俱解。問。若聖語說
二天不解。佛若能者。豈有不解。若不能者。偈云何通。
偈云佛以一音演說法。而現種種若干義。眾生皆謂
獨為我。解說諸法不為他。答。一音者。梵音也。若大會
中有多貪等。皆謂世尊獨為我說。以此四天各念不
同。故佛三說以赴彼念。復破眾生謂佛獨能聖語說
法。復有眾生須變形言而受化者。有不須變。是故不
同大乘一音。今之所引。如起信等圓音一演。異類等
解。


○婆沙即迦旃延子造。


○二義當分跨節二義。二
俱難明。即理相二也。今經相待玅。若望前四時。是約
竪論相待。故前四時雖有圓。以兼對帶。今法華純圓。
若望前四時中前三教。是約橫論相待。前方等般若
華嚴有前三教。今法華唯圓。故前四時為麤。法華為
玅。故云當分成今相待義也。今經絕待玅即開顯前
四時中前三教為今法華圓。點權即實。無復形待。名
絕待玅。故云跨節成今開權義也。又方等般若華嚴
三時雖有圓教。以對帶兼故。仍是施權。若來至下。明
當分成今經判權實。跨節成今經會開廢。既開顯巳。
唯有絕待。無有相待云云


○老子云。史記列傳。老子
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
曰聃。著道德經。上篇云。致虗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
以觀其復。


三出舊解。


○道場觀。晉高僧傳云。宋京師道場寺慧
觀法師。會稽基。傳云會稽郡山陰法華寺惠基法師。
[001-0574a]
法華今改天衣。


○光宅師。續高僧傳云。法雲姓周氏。
義興陽羨人。母吳氏。初產坐草。見雲氣滿室。因以名
之。七歲出家。更名法雲云云。嘗於一寺講散此經。忽
感天華。狀如飛雪。滿空而下。延於堂內。升空不墮。訖
講方去。有寶志神僧。與雲互相敬愛。呼為大林法師
云云。夷陵縣漁人。於網中得經一卷。是泥洹四相品。
末題云宋元徽二年王寶勝敬造。奉光宅寺法雲法
師。以事勘校。時雲年始十歲。名未遠布。寺無光宅


○南朝。東晉後即分南北朝。南宋齊梁陳。皆都
建康。北魏東魏周齊。至隋文帝混一海內。兩道。江左
江右。即江東江西也。三輔舊事云。西以散關為限。東
以函谷關為界。二關之中。謂之關中。


○一切法摩訶
衍。大品經廣乘品會宗品。皆會一切法是摩訶衍。摩
訶此云大。衍此云乘。思益經第一卷第三正問品。爾
時世尊說偈云。明解於諸法。不疑道非道。愛惜心無
異。是菩薩徧行。


○猶是無常因。光宅以壽量品為神
通延壽。故云猶是無常因。


○般若明呪。大論五十八
卷。舉經云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呪。無上明呪等。


○上
人求上法。大論五十四卷。須菩提語帝釋云。諸天子
若入聲聞正位。是人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何以故。與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者。我亦隨喜。所以者何。上人應更求上
法。我終不斷其功德。


○淨名等。佛國品云。菩薩三萬
二千。眾所知識。乃至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又問疾品
[001-0574b]
末云。菩薩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
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淨名不思議品末云。爾時維
摩語大迦葉言。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
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乃至譬如龍象蹴
踏。非驢所堪。


○處處說破無明三昧。玄第五上引大
論云。無明品類其數甚多。是故處處說破無明三昧。


○是事不知等。大論四十三卷。舉經云舍利弗白佛
言世尊。諸法實相云何有。佛言諸法無所有。如是有。
如是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


○明無明無二等。
淨名三十二菩薩談不二法門。其第十六電天菩薩
云。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
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習應
品。大論三十五卷。又三十六卷云。習者。隨般若波羅
蜜脩習行觀。不息不休。是名為習。譬如弟子隨順師
教。不違師意。是名相應。


○色無邊般若無邊。大論五
十五卷。舉經須菩提云。憍戶迦。色無邊故。諸菩薩摩
訶薩般若波羅蜜無邊。何以故。是色前際不可得。後
際中際不可得。受想行識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
何以故。受想行識前際中際後際皆不可得故。乃至
一切種智無邊。般若波羅蜜無邊。


○般若佛母。諸佛
守護。大品第四十八品是佛母品。譬母有子常守護
其母。是深般若能生諸佛。諸佛常以佛眼視般若波
羅蜜。


○首楞嚴三昧經有三卷。此引在下卷。堅首恐
悞。經中是堅意菩薩。


○止觀第五記。五悞。在第六記。
[001-0574c]
輔行二十八卷云。如楚有賣矛及賣盾者。有來買矛。
語買者言。此矛壞千盾。有來買盾者。語買者言。此盾
壞千矛。買矛猶在。買盾者復至。買矛者語賣者言還
與汝矛而壞汝盾。為得幾盾。賣者無答。自相違故。
玄籤證釋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