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145 般若心經幽贊崆峒記-宋-守千 (master)


No. 525
般若心經幽贊崆峒記卷上
大宋真定府龍興寺比丘 守千 集


「贊曰今為有情結習所蔽。」


【注唯上二句。是迷執之因由。巳下之文。並是迷執。
有總有別。言今為者。即指贊時一期之益。如識論
序云今造等。大意正同。言有情者。此是所為。情識
愛情名情。是情之有。名為有情。言結習者。結謂繫
也。又其結縛也。習謂種子。又其現習。此有九種。謂
根本六見中開取并嫉慳二。此三繫縛有情偏增。
所以別立。或非唯九。汎云結習。一切結使。蔽者障
也。】


「疏信受耶教誹謗大乘。」


【注此是總彰信邪毀正。以下別彰迷執競興。舊科
云何惑真起妄。隨分獲益。】


「疏於空有經㸦生厭怖。」


【注不了本經。密意說之。隨言總執三性空有。既為
矛盾。㸦生厭怖。若知說有。雖總說有。但有依圓。說
空。但是空其遍計。即成一味。無乖諍也。】


「疏設希出要邪亂授學。」


【注其迷執者。時疑未了。或樂解脫。希其訪求。然而
師資俱未得中。師既邪授。資寧正學。方取邊義。巳
[001-0663b]
上所顯總迷空有。此下別彰於此迷謬詳希悕字。】


「疏懼文誨而不能了。」


【注怖大般若。始不受學。雖樂此經。而不能了。下辨
不了。】


「疏於真俗諦近生取捨。」


【注此下辨上所不了也。有其兩門。一二諦。二心境。
俗有真空。清辨一門。真有俗空。小乘之部。捨心取
境。亦是清辨。捨境取心。安慧唯心。又非中道。是今
空宗說。但由心。不假外求。餘隨宗配。巳上並是所
為根病。或此一段。不屬前文。前言不了。唯此一文。
此下辨益。】


「疏令正法義真謬具分。」


【注初今為字。貫至此也。為令有情了知真謬。謂真
為真。謂謬為謬。並名正法。分謂分別。或知或解。】


「疏信學有情皆獲利益。」


【注依上所令真謬具分。信而學之。皆獲利樂。云何
舊師說依二邊隨分獲益。次前文上。寧彰益耶。】


「疏依先所受略贊中道。」


【注與上長貫。是大意。為令迷執分其真謬。信學獲
益。依前所受。贊中道也。顯非自意。故云先受。此之
二句。正是贊者能為之法。云何或者判屬於後。若
爾贊者將何法為巳上所辨。依義略舉。明正所贊。
下至智者當了。巳來敘教廣明。標述兩意。】


「疏如解深密經中三無性也。」
[001-0663c]


【注本三時中。引解深密。先舉次序。說無性巳。初一
行餘。總會般若。次相生下。別說三無。一相無自性
性。二生無自性性。三勝義無自性。性即是偏計依
他圓成性也。重言性等。如餘廣辨。】


「疏時勝義生安足處所。」


【注約正所被。唯為聲聞。實兼諸乘。皆獲利益。對說
常我。雖是希奇。不顯法空。由隱實性。教義未足。故
猶諍論。諦輪等義。如餘處說。何以設此三時等義。
如餘處辨。】


「疏次復唯為安足處所。」


【注亦依正被。唯為趣大。實具三乘。總相密說一切
諸法體義俱無。以顯本常涅槃自性。雖過有教。名
更希奇。不現依圓。理亦未明。猶招諍論。是安足處。
問其趣大人。為是誰耶。答須菩提等。問既未回心。
如何名趣。答今為令趣。名為為趣。有教雖然。未顯
大行。由遠不說。頓人雖趣。非正為彼。設三時故。具
撿般若。並無漸悟發大心處。思之詳之。】


「疏今為發趣安足處所。」


【注指解深密。正明名今。通被諸乘。一正餘兼。雖與
前同。談教顯說。唯依正被。亦須具明諸乘境等。故
名普為。不同初二被。雖諸乘皆得利益。教非顯說。
談由餘機智慧之力。依略悟廣。非教之力。故被不
同。不名普為。有空俱顯。故無上容。過前勝義名真
了義。既無徵詰。故無諍論安處也。】
[001-0664a]


「疏金光明經名轉照持。」


【注上依深密。具說三時。下至未生乖競巳來。復引
餘教。釋於上義。此引金光。釋三別輪。或引二經。屬
辨三時。後由諸下。顯為一味隨機設別。舊師云何
長科大分。此經所立轉照持名。隨增而立。轉有照
空。俱任為持。或初得總名。】


「疏摧破有空具遮表故。」


【注經有輪字。此初句釋。或此二句。俱釋輪義。遮摧
表轉故。初即摧故表有遮空。次即破有表空遮有。
第三雙破雙表可思。或此唯釋第三名持。前二偏
明不得名故。初顯人空。不言破空。第二不曾顯表
故也。】


「疏由諸有情中道實相。」


【注此顯一味。先舉根病。迷而招苦。大聖法王。強授
法藥。隨應令彼三乘斷障。各證中道一味實相。此
即將教就理。理無別也。不證中道。如何獲益。但淺
深有異。偏圓有別。故云隨獲。科鈔云何名為釋妨。】


「疏故有頌言無我無非我。」


【注此之一頌。證成一味。所說千差。咸歸實相。實相
即是中道所證。有將此頌以證三時也。初時之中。
不說戒故。此言說我。是談真常。或說假我。無我如
常。此且言二。例餘一切。上顯一味。下兼隨機。】


「疏餘經復說各得解等。」


【注此即法說雖本一味。隨機顯別。一味等義。如常
[001-0664b]
分別。】


「疏既猶天鼓如求雨寶。」


【注兩喻重釋。一味隨機。義亦如常。】


「疏應物雖說未生乖競。」


【注前由諸下。顯法一味。此下是顯人無乖競。云何
科者大文判之。此初結前。兼生於下。亦可大分。然
文近起。又如添改既字相乘。既者巳也。是解巳了。
起下縱奪。】


「疏佛涅槃後初封著有。」


【注先唯彰病。下縱兼益。糺亂。紛諍。封執。堅著。四義
標也。】


「疏如有頌曰擇取其真實。」


【注此是教言。說四諦理。為真實也。宗輪疏云。餘謗
義理。諸部㸦執。是非不定。四聖諦理。猶似真金。不
可以其㸦有乖競。便排諸部。並各非其。此彰取也。
采字同採。】


「疏聖龍猛等究暢真宗。」


【注此先彰德下。不同大天。後有情下兩句病生。非
菩薩也。】


「疏如有頌曰不起似空華。」


【注此亦教言。有為無為。各有一量。各以上句為宗。
次句因喻。前有為量。先喻後因。如餘廣辨。】


「疏彼言世俗一切皆空。」


【注此但二門。以似清辨。今恐亦別。勝義說空。亦隱
[001-0664c]
密故。可思。】


「疏雖此真空理皆空性。」


【注此縱俱非。談離言性。或通清辨。故摳要中。喻出
兩俱俱不成失。下奪寄詮。即前勝義。】


「疏有情由是次生空見。」


【注菩薩雖悲除有談空。熱愈冷增。如之何奈。】


「疏無著菩薩雙除二執。」


【注此下中道。唯得非失。雖根有別。教未明。】


「疏而說頌言是則契中道。」


【注初句依他。次句偏計。又次二句。顯圓成實并與
依他㸦相依有。復次二句。引經證成。後之二句。結
歎所明。言有無及有故者。故字三用。尋義用之。言
中道者。無漏智也。理會正智。名為契道。餘如識疏。
不能繁引。】


「疏彼言世俗唯此二空。」


【注假有實無。為俗名勝。此唯現空。故與空宗。唯增
望我。又唯字中見差別也。唯具揀持。唯二執空。依
圓尚有。下四行文。並述中邊。科者云何排安上下。
應云此是密顯二空。當二都無。或便兼有。次下之
文。總申會通。子判如下。】


「疏雖佛為破有空有有。」


【注此有四句。一總相說有。有依圓也。二總相說空。
空遍計也。三說二俱非。約廢詮也。四說有說空。約
寄詮也。以解前三會歸第四。何故爾耶。前中邊論。
[001-0665a]
俱談有空以為文故。雖言俱非。在引證故。為翻證
也。】


「疏故慈氏說稱之為無。」


【注下但證成。有有有空。正合中道二有二空。】


「疏非說有空法皆空有。」


【注上成雙表。以顯自文。下歸雙非。彰符引證。此言
空有。文言不次。說有非定有。空非定空。故或文正
次。非字長貫。非說有而法皆空。非說空而法皆有。
既有有空。故非空有。】


「疏觀斯聖意假說有空。」


【注巳上之文。並述昔典。此下贊者釋歸贊意。對前
本末。大文科出。先釋後歸。此釋三時聖意無違。法
一味故。】


「疏後諸學徒將為謬說。」


【注此釋後學乖真㸦執。】


「疏今贊經義智者當了。」


【注此上廣顯三時教意。正為贊者贊之緣由。為顯
兩宗釋此經故。不爾廣敘三時何為。科者云何裁
之於後。如繩斷而引波。類冠折而嚴首。哀哉哀哉。
問三宗何但敘二釋經。答經說空故。有餘處言幽
贊無序者非也。述作之家。一時為文。非一準定。】


「疏般若波羅蜜者屬主為目。」


【注觀此題名。有其四對。一總別中表對。二王臣局
通對。三行果筏岸對。今此總別中表對也。大經總
[001-0665b]
而如身。此經最要。名之為心。此雖言經。正判心字。
文加經字。對巳上文。即成第四能詮所詮對。或無
此對。上名有財。目大經故。贊意如此。故心經應云
第四揀大別藏對。也字之上離合巳說。次下之文。
料揀所歸。六唯八轉。如常可知。】


「疏雖此心經故但名心。」


【注具云亦名般若波羅蜜多。彰契別殊。不得彼名。
非持業也。】


「疏般若慧義。」


【注此句翻對合下筏岸。當第二對。】


「疏古釋有三謂真教。」


【注藏疏之中。有此三體。今指古釋。未知無出在於
何典。】


「疏今釋有五謂諸法。」


【注今解境界。取親非疎。不爾應通諸雜染故。問何
故下言攝一切法。答攝無漏者。少分一切。問無漏
豈無疎所緣耶。答四分相緣。無親不攝。故攝法盡。
問實相文字。寧非境界。答除彼取餘。故無相濫。或
後但是諸法之上二空之理。非真別法。】


「疏福智俱修究理解生。」


【注釋成須五。眷屬。境界。文字。實相。觀照。次配。此顯
般若無離爾故。故須五也。修照尋究。並是智用。如
唯識云。自性故識相應故。識所變故。識分位故。識
實性故。問何故與前所引不次。答前約從本。向於
[001-0665c]
末故。此依以兼歸於正故。觀照是此正所立也。餘
若四真從遠向近。次第如是。或後二句。文字實相。
四句但釋須餘四也。解生之言。連上而用。觀照正
體。不假釋成。】


「疏慧性慧資皆名般若。」


【注此上別釋須具此五。此下總顯並名般若。此智
為正。立以性名。餘為兼助。遂彰資號。或釋餘四得
名所以。理為慧性。餘三慧資。俱從於慧。名般若也。
如唯識云。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後解為勝。下言以
慧為首。餘性或資。皆般若故。】


「疏能除習障攝一切法。」


【注巳下之文。彰獨立此。具四義勝。猶慧攝餘。如唯
識云。顯勝義也。】


「疏波羅者彼岸義。」


【注此合蜜多。是第三對。】


「疏古說有二謂菩提涅槃。」


【注常多說此。果岸顯故。又菩提中。豈不攝餘。】


「疏今釋有五五果。」


【注於菩提果。開出前四。若依二轉。實攝之盡。問所
知與前境界何異。答彼因此果。果中可攝自法體
也。問此理與前實相何殊。答彼當果中。此唯道理。
或此亦通。問如是與前般若何殊。答通因唯果。故
不同也。此言行者。果中利他之施等也。問下蜜多
中。亦有此行。能所何殊。答對因名所。望餘為能。巳
[001-0666a]
到名到。亦不相違。更如下釋。】


「疏蜜多者離義到義。」


【注常但到義。向前至也。今并離義。皆所越也。】


「疏由行般若故立此名。」


【注初之一句。總舉由行。次之一句。總釋離義。下之
五句。次配上五彼岸之體。別釋到義。初句貫用。並
由行於般若故也。上為所由。昇字正釋離義舉前。
到義望後。是二別文。此解能到。舉所到岸以明。下
言體用。對般若體。而立能到。能離即是其用。有說
波羅即蜜多者。是不了知舉岸顯到。有於果中分
體用者。非也。】


「疏然所修行波羅蜜多。」


【注此雖雙言。在義蜜多。七義不在彼岸上。故於蜜
多。子文科出。其理亦好。】


「疏一安住菩薩種姓七不為二障間雜。」


【注性宜從女。上下詳用。四約隨應助度事業。五是
三輪。大經列四。助是兩三。所施及果。各合施受。故
兩三也。或初果合。不爾相違。七言二障。即三時悔。
俱時障也。】


「疏若行慧等非到彼岸。」


【注地階所覆。壁席虗向。始終無變。方成大房。不爾
不成。】


「疏此在初劫大波羅蜜多。」


【注近果名近。巳到名大。鄰亦名到。故此三各本依
[001-0666b]
因立。】


「疏佛果位中更無異稱。」


【注在第三名。是巳到也。其十千劫。准在初名。】


「疏今色因果故舉通名。」


【注佛名巳到。如前巳解。然體相濫。或可今此雖舉
通名。意但取因。如增上緣。有不雜故。仍通為妙。色
宜從包。】


「疏心者堅實妙最之稱。」


【注今敘心義。總有三種。一緣慮名心。二積集集起
名心。三堅實妙最名心。初緣慮心。心義易見。後二
云何見其心義。字義訓釋。皆不見故。應解後二非
訓字義。但是從喻以得名也。解釋之家。將法就喻。
以義釋之。且積習義。如世聚物所依之處。地必有
心集起之處。亦復如是。又所集起。炎必是心。故得
此名。是中心名心。今堅實義。如世擇木。要堅用心。
亦為最妙。又如人心五藏之統。最為要妙。諸表所
衛。先托後捨。是堅貞也。不作此解。寧不難云何不
積集名為意等。故須此解。上雖多義。亦附中心之
訓為訓。今此但用第三義也。】


「疏大經隨機別出此經。」


【注此釋別說此經之意。准此。但是結集之意。】


「疏三分二序故皆遺闕。」


【注三分闕二。二序俱遺。言二序者。證信發起。通別
序也。此言遺闕。大經有也。】
[001-0666c]


「疏甄綜精微標真心以為稱。」


【注此正釋成堅妙二義。初二句標。見最妙義。末二
句結。見堅實義。餘文通用。釋二義也。不過境智。故
攝之盡。微猶妙也。貞猶堅也。甄揀。綜糅。統攝也。】


「疏經者極迷生之常範。」


【注上句契理。下句契根。上句攝也。攝則集斯妙義。
下句三義。常則道軌百王。範者法也。極亦貫義。千
葉庸生。並迷生故。】


「疏欲令修證故以心目。」


【注此辨立意。具有三意。所證依說。並堅妙故。佛亦
依先。方申說故。修即修作。脩者長也。亦通作修。故
俱得用。】


「疏如瑜伽論十地等經。」


【注二教一喻。次證三意。彼意有多。如樞要辨。此且
別證。亦不相違。】


「贊曰勝空者言得二利。」


【注勝義皆空。名為勝空。問勝空如應。宗雖釋別。科
判云何二三有異。答勝空由恐乖宗。不現勸示所
以。俱作顯空。故但略廣。如應解云。經雖說空不無
修作。先示後拂。於理何違。故為三段。問其第三段。
兩宗何異。答至下當釋。】


「疏大經言不見有菩薩。」


【注此即引經。實有即執。是世俗諦。不見即空。是勝
義諦。】
[001-0667a]


「疏令彼不見而說生空。」


【注一句釋語。二句結顯。科者似暗。經雖舉人。云何
見破。答不見名觀。故是破也。】


「疏如應者言後離苦圓證。」


【注如理相應。名為如應。又或如應。是不定義。通四
句故。不定空也。修行勸示。文段無別。陳機述理。文
段有殊。學德及歎。文亦前後。又解勸示實是總名。
標人修行。是為二種。修行之中。有得有離。故子為
二。於此上三。並為勸示。是大意也。問練磨除障經
文甚隱。何用此科。答經意深遠。義意如下。】


「疏練磨有三初練磨也。」


【注問勸示發心。後文不言。應唯此句。答能修示勸。
發心學顯。非不遍後。有將今標巳下三句。當初番
科。末之一句。當第二番。今將練磨有三一句。連下
讀之。都顯初練。或練磨上。影取一句。勸示發心。練
磨有三。此下別指。三句一句。各三之初。此是標人
勸練磨也。菩提深廣。屈引他況巳練故舉菩薩而
況巳經上無退。】


「疏謂聞菩提而生退屈。」


【注初四句舉退標練。次九句引他。後四句況巳。頌
云。十方無量諸有情。念念巳證善逝果。彼既丈夫。
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


「疏觀者察義拔濟妙用。」


【注上依練磨。總釋略之。下依勸示。別廣明之。觀即
[001-0667b]
自在。慧悲為體。此下之文。便是西方來遊此者。】


「疏諸有名觀自在。」


【注上標。下釋。初之四句。應祈現化。次下之文。不請
飛輪。無暇危苦。是所拔處。或八難處。無暇修善。或
指惡趣無暇受苦。飛四輪等。後廣具明。】


「疏又觀者成十自在。」


【注前解利他體用彰名。此解自利因果受稱。觀之
自在。或相違釋。望下菩薩。方依主釋。四句為標。二
句為釋。既行六度。何但言慧。後二句通。兼標其果。
或後四句。連前標後。如科。】


「疏一壽自在由慧所得。」


【注初三由施。無異法財。次二由戒。作止如次生。自
在即王等故。勝解自在者。諦察如幻。決而能變。後
二如次。辭法無礙。餘者如文。】


「疏位皆補處詞義俱失。」


【注科者長斷。不知來意。應云此文舉位。意要觀用
無幽不燭。云何古譯但觀音耶。或科名云。正別解。
後結破古。】


「疏菩薩者略言菩薩。」


【注隨方生善。故略梵也。】


「疏菩提即般若利益安樂。」


【注有云本後別目菩薩。寧引慈恩同依持業。若依
本後。應作相違。今只後得。但是持業。下言此二作
利樂故。由能決擇有權巧故。依利他也。章作依主。
[001-0667c]
如言明得。或如第六第七度名本智。遠亦能安樂
故。若依法華玄贊疏說。即二利用同依一慧。此離
合巳。更作有財。此要人故。】


「疏又菩提者故言菩薩。」


【注前言般若。即目因智。此目果智。故不同也。此作
相違。更有財釋。如常易知。】


「疏又薩埵者故名菩薩。」


【注菩提同前第二解故。更不言之。作依主也。但是
精進。故更有財。或人得名。更不須作。】


「疏又修行者故名菩薩。」


【注此解易知。】


「疏有具悲智故唯標此。」


【注上總解巳。下通唯此。慈悲雖遍。住西救此。偏有
緣也。】


「疏或處上位皆觀自在。」


【注或通十地。或唯八地。妙慧釋其觀。成就釋自在。
具釋不越前來二解。但寬故也。】


「疏或指示此令矚曰觀。」


【注此解觀字。以目當機。正令觀上而發心也。所觀
即是自在菩薩。與前解同。指示一切自在菩薩。令
機觀見。科者似昧。】


「疏非住西方不別顯故。」


【注遮前二解。似斷為斷為非。然而大經雖不別顯。
既亦在會。傳法聖者。隨機生善。標之何失。】
[001-0668a]


「贊曰勝空者言般若名空故。」


【注舉般若處。便是空故。故破法也。次名般若。下宜
影波羅蜜多四字。自性空下。宜貫故字。此理下事。
或體義別。或體及名。或是結文。】


「疏如應者言第二練磨心也。」


【注所修法上。是初番科。巳下五字。是第二番。萬行
難修。屈省巳增修練。亦先所修。令省巳也。】


「疏謂菩薩不應退屈。」


【注初之四句。舉退標練。次八句自責。次五句省巳。
仍亦舉他巳修方省。頌言。汝於惡道經多劫。無利
勤苦尚能超。少行苦行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


「疏彼舍利子勸示練磨。」


【注偏舉曾發大心之人。退練義顯。問須菩提等。未
發大心。舍利子同云何不爾。答此言先發。彼時退
巳。此未再發。何所相違。問若爾何言。恐今更退觀
示練磨。答此是預彼非即今練。呼舍利子。勸示菩
薩。令舍利子後發心時。憶念現前。省巳練磨。非即
今也。問如此不應說言恐今。今即今時。何言後耶。
答對過先佛。指此佛時。名之為今。非指教時今後
時也。是指今佛。當第三時。說教了巳。亦名為今。或
指今身。恐後再退。預密示也。多憑此文。說漸悟人
此巳發心。違大般若及法華經。不可依也。】


「疏所言行者即名為行。」


【注雖行空行。亦是世俗。唯世俗中。有斷證故。】
[001-0668b]


「疏若依勝義是名為行。」


【注此說定無故邊執。何名為行。彼意亦是令得都
無。故名行也。】


「疏無垢稱說無憶念故。」


【注若依正釋。是無想念。此師無體。故成偏執。】


「疏大經亦言無有性故。」


【注若依正釋。無分別心。不自分別。名為不見。或是
返顯有彼行義。下句遮無所執性行。故名為無。此
師直遮不唯無行。不行之體。亦是無也。或可雙遮
見之與行。見即是觀。】


「疏今言行者非有行義。」


【注空宗自解。實無體也。如前巳解。】


「疏或有密取非為行也。」


【注巳前所解。猶分二諦。尚有所遺之所不行。於勝
義諦。不行世俗修斷等故。名此不行而為行也。今
此所解。亦無所遺。但無所行。名之為行。所不行者。
亦無所有。不唯有行不名為行。所不行有。亦非行
也。問何名密取餘義釋耶。答密取中宗雙遺之言。
以歸空釋。或可下句是頌都行無所遺也。意云若
無所行於諸行中。無有一行所不行也。若有所行。
有所不足。若只重遺。何異勝空。前引大經。亦言不
見不行者故。】


「疏復有異釋是名為行。」


【注唯瑜伽論。不念作意。彼論且先令其歛念。既息
[001-0668c]
念巳。漸次進修。此師只令絕其念慮。既無進趣。故
為非也。】


「疏如應者言曾無暫捨。」


【注三輪體空。但無執實。如幻待緣。修證無虧。】


「疏然無分別非除法故。」


【注欲破空宗。先申正解。未是會經。下引證處。便當
會也。三句舉正。具無二取。當無智得。是此行義。次
一句責。後二句結。】


「疏若本無法深自毀傷。」


【注兩句一難得前起後。難之常則。上依凡聖。下依
法喻。】


「疏翳華體空照華體空。」


【注二句牒華。返為道理。二句正破翳不假除。次下
進難。令無能照。問彼勝義諦。有能照不。答說無違
理。故此難成。或却歸前凡聖無別。得成難也。】


「疏若無所行何成覺慧。」


【注難初異師。若并所遺。亦為無者。如言無明所無
明。其明既無。說後明者。明體亦無。應從無始一切
皆明。應續難云。應盡未來一切不明。無始與今。無
差別故。又返對之教說凡暗。後聖方明。若後有明。
前可不有。後明既無。前位應有。若先未明為體未
有。今時明者。明體是誰。若有所屬。即有所遣。上言
不明。不猶無也。下難同外。外無所遣。不同佛法有
遮止故。言不為者。即所遮也。又解前言無所不行。
[001-0669a]
即翻皆行。今難無明。應皆是明。無所不明。若爾無
始一切皆明。若先無明。今言皆明。無所不明。是指
誰耶。或先未明。今時始明。是誰人耶。無始無明。無
差別故。無明而明。須指無始。如是明暗。既無別相
即同。瓶沙國之外道。為暗即明。為明即暗。為此即
彼。故名無所不為者也。】


「疏若絕攀慮疾除邪謬。」


【注難後異師。應只修習無想之定。餘之修作。皆虗
設也。後二句勸。】


「疏今言行者非無行義。」


【注依中道解。但無分別。名不見也。不見實行。非無
幻行。】


「疏由此經說是名為行。」


【注會巳為證。或只為會相違來也。不見實行。是有
假行。不見不行。非常無行。是名為行。故契中道。】


「疏不爾有何詮理。」


【注勝空前來。只引後句。轉遮不行。寧難無詮。答彼
既是無。何須遮也。】


「疏是故定應如後所說。」


【注質巳結勸。不應三段。】


「疏此所行法云何名深。」


【注隨空非空。亦名行法。】


「疏勝空者言故名為深。」


【注空為妙理。故與後別。】
[001-0669b]


「疏如應者言應勤趣證。」


【注此常途智境難知。名之為深。或境離言。名之為
深。作依士釋。】


「疏或此一切故並名深。」


【注此依般若五體各難。名之為深。先現五種。各有
深義。後歸般若。方入經中般若深也。】


「疏云何名時。」


【注時即時分。三劫時也。於此時分。而行之故。下並
敘此時中所行。以顯其時。勝空可思。】


「疏勝空者言總名為時。」


【注世俗之時。即在求位。勝義之時。自悟至竟。總名
行時。科結注錯。應從事字。】


「疏如應者言無由證得。」


【注此立三劫五位理也。】


「疏故依此義漸次修行。」


【注依前立理。此標舉也。應科此云。初立理總標。後
次第別明。此中雖標人位及修。但要於此之時位
也。前言廣大。正要時大。三大劫故。此當五位。不同
唯識三門俱正。准菩薩地。有四瑜伽二十八品。初
三瑜伽二十七品。嗢陀南曰。初持次相分。增上意
樂住。生攝授地行。建立最為後。初持瑜伽。有十八
品。復分三持。種性發心。各有一品。在三十五。行方
便持。有十六品。自他利。真實義。威力。成熟。菩提。力
種性。六度。攝事供養等。菩提分。功德。第二隨法瑜
[001-0669c]
伽。有其四品。相。分。意樂。及住為四。第三究竟瑜伽。
有其五品。生。攝受。地。行。建立為五。第四次第瑜伽
一品。名發無上正等菩提心品。巳下隨應用之。應
撿。】


「疏二種姓者熏習所起。」


【注初種姓品。當此初一。力種姓品。當此第二。第二
性字。宜從於女。標中亦爾。上下詳之。性姓傳差。其
數頗多。唯識疏第九卷。解本性住種姓云。謂本性
來。住此菩薩種子。姓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
種姓。若准此文。即本性來。住在本識。是此菩薩種
姓類中。本性住之種姓。習種准此。此辨體也。】


「疏云何應知大菩提因。」


【注此問相狀。令人驗知。即發心修故。問應知准瑜
伽論第三十五。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初種姓品。先
歎勝巳。後辨此相。彼有別問六度之相。無此總問。
撿之可知。】


「疏若性樂施心無躭著。」


【注倫判初句。為其性樂。下對境行。於三施中。論文
具三。此但財法。財中論有多財無財少財。讚勸在
於無財之中。次二句法。他債不抂巳下之文。倫判
以為六句分別。此但三句。有義。有信。無著。都是無
貪。初之二句。與論不次。第三不欺共財。第四解他
翫好。第五受用大業。】


「疏若性成就軟品惡業。」
[001-0670a]


【注此下是戒。倫亦判此。本性惡耎。今宜判為律儀
之相。總具十支。】


「疏不極損他常行慈愛。」


【注倫為不煞。二句果離。一句治離。】


「疏知恩報恩不以非法。」


【注倫為無貪。意業道也。】


「疏樂修福業過於自身。」


【注倫為正見。由知因果。輕罪重悔。由深了智。苦過
自身。或由悲深。亦入正見。論有無嗔。今此不引。身
二語四。亦略不引。】


「疏善事好同常生讚仰。」


【注饒益有情。具四攝事。論無布施。此中復無利行
攝事。纂疏但云三聚四攝。宜尋取之。兩句同事。四
句愛語。恤下敬上。此言善者。善正如法。通婚姻事。
或於惡法樂遠之中。兼有利行。樂令他遠。即利行
故。】


「疏若被他害不久懷怨。」


【注此是忍辱。中有四義。初之二義。約忍身語。自辱
藉緣。後之二義。約其意忍。都無不久。並是初忍。】


「疏若性翹勤不自輕蔑。」


【注此是精進。中有六義。或是七義。於三於五。如何
配釋。倫配加行被甲無下。易知。今解樂為究竟。即
是無退。及以無足。此言勇決。故是加行。不言勇猛。
故非第三。此無利樂。或總利他。名利樂也。】
[001-0670b]


「疏若於法義於怨慈愍。」


【注此是禪定。中有五義。初是思慧。修定近因。次二
是處。即練若處。寂靜離惡。故為二義。上是安住。後
二不次。宿住隨念。引發靜慮之因性也。論云其性
聰愍云云故也。於怨慈愍。是饒益也。】


「疏若性聰慧有力思擇。」


【注此是慧度。上之三義。與論具次。初之一句。成俱
生慧。次句當論。入五明處。後之二句。即當次下。由
不頑鈍等。能離放逸等。】


「疏性不能起斷善根等。」


【注此下總文。在四十七住品之中。種姓品無。然前
戒中。言性成就軟品不善。今應翻彼立為義也。又
下住品。亦是驗相。故此亦引所言等者。論下却指。
如種姓品。】


「疏設生惡趣深生悲愍。」


【注下有四義。雖種性品。亦不在於慧度相中。是結
前巳。復總辨中。科文似昧。應將姓不能起之下科
為總文。總中方分住品性品。或論文中。有其等字。
性不起上。煩惱纏至斷善根。當論等中。是由慧然。
故為慧相。下方為總。或巳下文雖在於後。亦是由
慧。故敘於前。都為慧相。】


「疏若見有此菩薩本性。」


【注與論有別。論云應知是名能化菩薩種姓麤相。
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加中二義徧再覆
[001-0670c]
前。靜慮中云。性薄煩惱。諸蓋輕微。麤重羸弱。或亦
兼前性不能起。上纏之下。加纏字故。疏何故爾。欲
現染淨二相別故。】


「疏然由未過故處生死。」


【注此有四義。釋未速證。論文次前更說由四隨煩
惱故。如是白法。皆不顯現。一由放逸猛長煩惱。二
由愚拙依附惡友。三由拘逼不得自在。四由匱乏
顧戀身命。】


「疏若入五住名習所成種姓。」


【注此雖言五。然但取初。初位亦名入五位。故前十
千劫。亦是此性。今且約位。或通初二。宜通四位。性
宜從女。】


「疏五位者何。」


【注今正用此。】


「疏一資粮位皆此位攝。」


【注此文太總。應云從發深固大菩提心。除十千劫。
此至鄰至。遠趣菩提。修集福慧二種資粮。勤求解
脫。亦名順解脫分。】


「疏一信等十心十迴向。」


【注並是初住。常言十信。從初彰名。此有等字。或別
得總名。准菩薩戒第十名頂。准首楞嚴第七名迴
向。如雙鏡光明相相對妙影重重。名為迴向。與下
者別。】


「疏二十住十灌頂。」
[001-0671a]


【注前十發心。淨治自業。修勝理觀。入如來種。為救
眾生。毀讚不動。聞邪不退。少而行實。是佛法子。如
王太子。是十略義。】


「疏三十行十真實。」


【注行施歡喜。戒不損他。無恚是忍。精進無盡。正念
無癡。現善三業。佛法無著。具勝善根。教化自窮。成
真實語。是十答義。後之六種。是後六度。】


「疏四十迴向十法界無盡迴向。」


【注迥向眾生。得不壞信。學佛施佛。施一切處。無盡
善根。隨善皆施。等施眾生。心如真相。自在解脫。行
廣無息。是十略義。】


「疏二加位四無間定。」


【注加功用行。順入見道。亦名順決擇分。依明得定。
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名𤏙位。謂此位中。創觀所
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
慧日前行立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
故亦名𤏙。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
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
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
復名頂。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觀無所取。決定印
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
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依無間定。發
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謂前上忍。唯印能
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
[001-0671b]
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疏三通達位真相見道。」


【注通者體也。達者會也。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其相
見道。似於此故。亦得其名。此言初心。非必一地二
停之初。但是汎舉初時分也。】


「疏四修習位十法雲。」


【注修謂修行。習謂熏習位。於此位中。廣修眾行。偏
得其名。非巳前位不修習也。瑜伽論云。能為受用
居處義。故名住。建立依持生長義。故名地。住在隨
法瑜伽。即是因稱。地在究竟瑜伽。即是果稱。望後
名因名行。望前名果名德。通論上下。言行之處。即
是因名。云功德處。即是其果。佛位之行。示行利他。
因位功德。並因前修。其種姓地。亦是無始無功之
德。今既言地。七十雖異。名義大同。問何為不同。答
十地約於斷障。故除如來。七地直依功行。故并初
後。問既說斷障。何言果稱。答亦由前修。獲此能故。
或於此中。不分因果。地言之中。亦通其住。此依五
位。故廣狹別。問受用居處。寧非盛獲。依持生長。豈
非進行。如是因果名義似倒。答以說菩薩不受福
德。唯用行法。依居亦爾。其所進行。是由前修。如是
即見菩薩輪轉無停之義。言極喜地者。初地位長。
不唯見道。更有修道。至出見後。方知懽喜。從此立
名。非見道中有此分別。論云一極喜地。初獲聖性。
具證二空。能益自他。大喜故。二離垢地。具淨尸羅。
[001-0671c]
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三發光地。成就勝
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
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五極難勝地。
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六現前
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七遠
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
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
故。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蔽如空麤重。充
滿法身故。】


「疏究竟住圓滿佛果。」


【注解脫道中。且舉初獲。以顯於後三身四智。以其
四智。總為微妙。而總相云。證於圓寂。或通上云。名
為圓寂。】


「疏雖知五位云何修行。」


【注此問既總。故答有二。以其發。亦名修行。】


「疏諸修行者方興正行。」


【注科文有失。下隨指示。此應總標。】


「疏譬如大海荷負依止。」


【注初一法因。次一人依。又乘趣別。】


「疏又如空界皆深念故。」


【注附三妙觀。三箇故字。配之易知。】


「疏此初發心利樂功德。」


【注上歎初發心。此類歎巳後心。舉初類後。即當歎
[001-0672a]
勝。於多劫下。有發心言。巳前並是說發心也。發心
亦得名修行也。下文亦言最初修行。忻果趣行。亦
是但要發心者故。】


「疏因何發心大菩提心。」


【注此之四緣。全同瑜伽第三十五發心品也。更有
四因及以四力。】


「疏將欲發心起三妙觀。」


【注既具此相。寧未發心。答是種姓力。近發心也。問
求菩提心。與發何異。答雖有求心。未敢決趣。怖大
行故。雖念眾生。懼苦未度。或通久發。隨應再發。亦
名將也。】


「疏十德者求佛智慧。」


【注十德在於瓔珞經中。三觀在發菩提心論。瑜伽
四因。後三同此一七六也。論云一種姓具足。二賴
佛菩薩善友攝受。三多起悲心。四苦行無怯。故今
判此為發心因。其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
四加行力。廣如彼說。】


「疏三妙觀者深心厭捨。」


【注除標三句別觀惡趣。次下之文。別觀自身。發菩
提心論生死苦。尚是總文。自身之下。尚有五義。此
初三句。次有四句。後各有二句。如文。雖觀如此。未
求方便。或通久發。三十六物。外有十二。髮毛爪齒。
淚涕唾。涎垢汗便利。身亦十二。皮膚血肉。筋脉骨
髓。肪膏腦膜。胃上曰肪。胃下曰膏。中含十二。脾腎
[001-0672b]
心肺。肝膽腸胃。赤痰白痰。生臟熟臟。】


「疏二求菩提修集希求。」


【注此亦五義。除標二句。是第一義。次下二句。是次
二義。又次二句。是第四義。成字之下。是第五義。所
觀自利利他二德。於自利中。三身可詳。雖然修集。
未決趣求。或亦通久。】


「疏三念眾生七漏所漏。」


【注下亦五義。於五義中。各有四義。此五中初無明
所縛。除標三句。為第一義。次各二句一義。如文。】


「疏雖畏眾苦覺巳彌怨。」


【注第二眾苦所縛。亦有四義。各二句文。如文可知。】


「疏為欲起業求樂犯戒。」


【注此是第三集不善業。一句一義。疏中略無第四
義。云見諸眾生。雖不樂苦。造惡不息。】


「疏懷憂縱逸常無改悔。」


【注此是第四造極重惡。於中一句二句二句四句
為後。】


「疏生八無暇深心悲愍。」


【注此是第五不修正法。於中一句四句如次。彼論
文廣。不能具云。疏乃簡略。今亦略之。】


「疏次應發心一切義利。」


【注此正發心。科者云何子文分出。發心品文。有其
五門。第一體性。論云復次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
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是故
[001-0672c]
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纂云信欲勝解為體。今
當第二行相門也。論云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
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
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
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
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
行相。釋曰。此文仍四。標舉正陳。及以釋結。於正陳
中。仍有總別。今唯總文。不引別文。不離總故。大義
只要智悲二心。自他二利。此言巳具。故略無失。問
以何為體。瑜伽直言。以初正願為其自性。纂云信
欲勝解為體。識疏玄贊。信等五根以為自性。答諸
師多作矛盾之解。今解不然。發菩提心。初久有異。
瑜伽明云最初發心。故說初發願為自性。論文自
結以定希求。為其行相。初忻未有別行相故。故定
是願。識疏玄贊。即說久發。三無數劫。及以十千。並
是此心。無過智悲。智攝法盡。具三十七。據勝且言
信等五根。論第四門。亦作是言。最初發心。能攝一
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故。雖此初發。未具
諸品。能起諸品。如因攝果。名之為攝。非初攝體。故
立此門。名為功德。正當久發大菩提心。故以信等
為其自性。不且初發。彼是深固菩提心故。大菩提
心。大菩提之心。從所求也。大字隨屬。心曰善根。或
體是作願。隣近釋。上加發字。菩提心之發。體是菩
薩。智者當審。次下亦言初發希願。】
[001-0673a]


「疏隨意愛樂初發希願。」


【注論無此文。是准古佛。亦自願名。用者回換。】


「疏如有頌言初釋迦牟尼佛。」


【注第三劫滿。逢勝觀佛。第三劫初。逢燃燈佛。第二
劫初。逢寶髻佛。初劫釋迦。彼時樂名釋迦牟尼。今
隨意願。樂何佛也。】


「疏無差菩薩無數三大劫。」


【注三劫之初。名為初修。非唯初修名菩提心。】


「疏先起信最初修行。」


【注識疏直解。論中深固大菩提心。有餘修作。故非
是願。此清淨力。言除染障。故非瑜伽最初發心。願
為增上。非初正願。彼希菩提。此求善友。故不同也。
堅固不捨。勝進不退。如文可知。此言不捨大菩提
心。須是巳起。故異瑜伽。問何言初修。答巳起之初。
然亦同時義分前後。問識疏云何配為深固。答初
劫名初。正符此頌。問寧同此位。答初有二義。初到
名初。鄰亦從之。頌應通二。或非引證。但當久發。劑
宜從齊。准此結文。眷屬並取。信等五根。即是據勝。
問餘十千劫。未名為根。至資粮位。方名根故。加行
名內。答相從類之。】


「疏依如上說速登彼岸。」


【注此結有二。位及功力。六句位也。四句功力。初劫
亦得名為初發。】


「疏次應修行一略二廣。」
[001-0673b]


【注既發心巳。鄰次便行。】


「疏略有三種應依此學。」


【注瑜伽唯識。皆有此門。故依辨之。】


「疏云何名為非顛倒故。」


【注巳上略解廢立因由。此下略明體性行相。三性
兩門。如文易知。】


「疏知境界巳應修正行。」


【注依境起行。故是次第。】


「疏一因聞所成因修所成。」


【注先舉觀智。以為所依。然後入位。此先舉智。後舉
其觀。當學所學法不應子分。此無慧字。故通福也。
此相望三並之所成。修即是定。此無慧字。攝諸眷
屬。】


「疏此雖三通唯識為最。」


【注此之三種。攝其萬行。未知今此依於何觀。故有
此文。於此文中。先明所要。後釋名義。初中此段連
前對餘。為標舉也。科者云何如是子分。】


「疏漸悟頓悟此理深故。」


【注此亦釋成。偏取所以。復顯寬遍。亦遣殘疑。問如
何通小。答約大談之。】


「疏智度論說諸法實相。」


【注此說菩薩念願於。此故以為證。三界所有皆心
所作者。由心有也。下二句了。並通三界。下唯望佛。
二句逆次同前二義。由心作者。由心修成。次下二
[001-0673c]
句。彰佛及身。並不離心。名之為即。心不自知巳下
之文。顯如是見無有分別。離妄念也。言皆從無明
出者。指上取相皆由無明。次下二句。非連次上句。
非連次上通結了。此取不取相。是非明顯。即入實
相。】


「疏故唯識觀最為第一。」


【注此為結也。昔科云何不齊前標。】


「疏識者心也攝所餘法。」


【注此文標也。巳見攝法。】


「疏唯言為遮名為唯識。」


【注此略總釋。下別廣釋。因緣法性。略言有為。或可
及性。】


「疏非謂一切皆不無故。」


【注此下別釋攝一切法。順返可知。昔科有悞。】


「疏計所執性皆不離心。」


【注上成須有。下釋歸心。三性不離。該一切故。昔科
有悞。】


「疏如有頌言而境相成就。」


【注初四句彰境非實。後四句明隨心現。四類有情。
一處見別。故是非實。言等事者。同一處也。本質雖
別。若是實有。同處寧現。二十論云。一處解成差。證
知唯有識。後之四句。舉喻釋成但由心變。】


「疏此等處處故略應止。」


【注此指餘教。】
[001-0674a]


「疏今詳聖教不過五種。」


【注此對能觀所觀五種。】


「疏一遣虗存實理有情無故。」


【注約三性解。有無別故。依圓合解。情即是執。理即
稱正。】


「疏無著菩薩頌言是則入三性。」


【注昔科注錯。故字屬上。應注無字。初一頌四尋思。
二句煖位。下品尋思。觀所取。互無繫屬。名之為客。
當遍計性。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也。一句頂位。
上品尋思。再觀所取。亦觀遍計義。相既滅除。審觀
自想也。此言二者。即上名義。自性差別。不離名義。
故不別言。有指此為自性差別。量即心也想也。唯
心唯想。並明實無。下明假有。通上二位。後頌三句。
四如實智。二句下忍。先印所取。如是住內心知所
取非有也。言唯有分別三者。名義總別。各有三種。
即兩三也。彼為六故。唯分別有。即是體無。或兼依
他。次中上忍。觀印能取。彼所取無。能取亦無。此即
當次能取亦無。後一句結。印處觀真。或觀無處。即
見圓成。故入三性。此無後觸無所得句。】


「疏遣者空觀而遣空有。」


【注依空有解。此歸雙表。】


「疏有空若無亦無空有。」


【注此入雙非。上標下成。】


「疏以彼空有皆即決定。」
[001-0674b]


【注此成雙表。】


「疏證真觀位難思議故。」


【注此雙非。或并前節。並成俱非。前幻遮純。此依巳
詮。】


「疏說要觀空真體非空。」


【注此釋違妨。隣次前起。但言觀空。故相違也。釋意
遍計空門顯真。說言觀空。從門說也。】


「疏此唯識言亦應除遣。」


【注恐外問云。有執中道。應是正觀。故此通之。】


「疏諸處可言皆此觀攝。」


【注下十一門。並說存遣。境具有無。故此門攝。等取
一切有無存遣。初說唯識。豈不通餘。故隨所應。不
唯一重。三無生忍者。本性無生。自然無生。惑苦無
生。四悉檀者。此云所宗。所宗有四。一世界。二為人。
三對治。四第一義。四嗢陀南。有其兩聲。輕翻集施。
以少言辭。集多法義。施諸有情。纂解初頌。是此聲
也。重翻要略。是今所言。有漏皆苦。諸行無常。諸法
無我。涅槃寂靜。是四要略。餘處不必但是四也。五
忍即是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如次地前。
初三。次三次三。後一及佛配之。】


「疏二捨濫留純識不言唯境。」


【注遍計巳遣。此但捨名。巳上始牒。未現捨留。】


「疏成唯言但言唯識。」


【注所濫通質及以遍計。】
[001-0674c]


「疏又諸愚夫留說唯識。」


【注唯遍計性。是所濫也。】


「疏厚嚴經言三界唯心。」


【注上為引證。既言心境。故證此門。】


「疏遺教經言皆此觀攝。」


【注此是攝餘。文非引證。但現心境。不現存遣。故在
此門。前之二經。亦通存遣。】


「疏三攝末歸本識末法無故。」


【注攝相見末。歸自證本。】


「疏故唯識三十頌言此能變唯三。」


【注初一頌半。略釋外難。略標識相。今但一頌。下更
兩句。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今此正用第三句
義。餘文因來。故不全引。外人難云。若有唯識。云何
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今上二句。答難破執。但
由假說。非別實有。其第三句。略標論宗。彼假我法。
但依識變二分而立。其第四句。屬標辭故。所引長
行。但解變字。】


「疏成唯識說自證起故。」


【注此中依正。但引一解。護法宗中。依自證體變起
依他相見二分。故攝末用。以歸本體自證分也。】


「疏解深密說唯識所現。」


【即是所變。現者變也。此言所緣。正取見分。自證分
緣。以其相分。展轉而說。更可。是末歸本體也。非自
證分直緣二末方攝歸也。不同變義可直變二。變
[001-0675a]
言名寬。說轉變故。】


「疏攝相見末歸識本故。」


【注此之二句。通前所引。唯識文用。】


「疏所說事理皆此門攝。」


【注此是攝餘。不現存遣。但說觀緣。故是相見在於
此門。現存遣者。在第一門。通二無失。】


「疏四隱劣顯勝識唯顯勝法。」


【注從淺入深。初除遍計。二捨境名。三攝相見。以皈
自證。猶現王所各別自證立故。此門攝劣歸勝。隱
心所名。非除其體。】


「疏故慈氏說無別染善法。」


【注初句巳許心變二分。二分非實。名之為似。變彼
似故。名心變似。次之二句。心所依心。類同二分。亦
名變似。亦非實故。依心生故。】


「疏無垢稱言皆此觀攝。」


【注此是攝餘諸心對所。皆此門攝。】


「疏五遣相證性識應求作證。」


【注上依事觀。此依理觀。此却遣體。然不同初。彼為
無體故遣。此但不見故遣。】


「疏攝論頌言知如蛇智亂。」


【注蛇喻遍計。繩喻依他。麻喻圓成。分即麻分。初句
彰依。依他起執。次見依他。即了遍計。後見麻分。喻
證圓成。不見依他。如遍計也。此依真觀。此與唯識
證見先後。頌意少別。】
[001-0675b]


「疏餘經說心皆此觀攝。」


【注此並攝餘。但現真處。皆此門攝。有非違者。其第
二文。有其十門。如來藏空。即空如來藏。空如來藏。
有兩門解。今取觀空所顯之藏。無諸分別巳下總
解。】


「疏如是所說總攝一切。」


【注虗唯是無。外中有質。用有見相。臣隱自證。相并
遣王。故是漸細。上依所遮。或依所來。亦有漸細。實
通五蘊。純唯內分。本但自證。後二可知。故是漸細。】


「疏以聞思修義通前二。」


【注前雖設三。未辨體用。故今重辨。又前是對入位
舉之。故文不重。於中二文。初體。後義。後中有漏及
以無漏。於有漏中。生得加行。及以三界。於無漏中。
尅體義說。約義說之。亦通聞思。又如添改。】


「疏此諸唯識猶非正勝。」


【注下視種等。應從此分。前唯識觀。當所學法。此下
入位。當能學也。隨其所應。為所學處。更思言未能
修位者。未是能修之位。但是信解之位。遮加行也。】


「疏於加行位徧知非有。」


【注其四等持。即四加行。各一等持。明增定等。餘如
常釋。此中上節𤏙頂合解。名尋思故。後如實智。合
解後二。】


「疏故聖慈尊後觸無所得。」


【注二句𤏙位。二句頂位。共觀所取。上字想差。論是
[001-0675c]
相字。或字不差。有義之想。名為義想。亦無有失。二
句下忍。印所取無。次中上忍。觀印能取。世第一位。
合印二取。末句舉鄰。即入見道。】


「疏此位菩薩未能證實。」


【注顯異見道。結前生下。】


「疏通達位中方得證名。」


【注此下見道。四句當下頌初二句。餘當爾時住唯
識句。或初六句。巳當頌文前三句。不解結句。兼釋
名義。通者體也。達者會也。體會真如。故名通達。後
之四句。形前加行。而再釋成。】


「疏故本頌言離二取相故。」


【注先證真觀。乘加行位。由有二相。說言非實住唯
識。故遂言若時。若有一時於所緣中。無分別智。於
有及空。二相都無。彼時乃名實住唯識。即通達位。
後句結釋。却目能所。】


「疏證真識巳雖有而非真。」


【注此證相見。長行易見。頌文之中。知本了末。如云
證見彼分時等與。前用別。後三句連。】


「疏至此位中成無上覺。」


【注此有四門。更有十百。不能具錄。科云釋名非也。
應云功德。可攝之盡。】


「疏於修習位起有勝行。」


【注此辨修道。別合觀察。有無功用。自在未自在。四
節明之。言有勝行者。有即事觀。有中之行。利他為
[001-0676a]
勝。即真觀中。便能起也。空即真觀。】


「疏至究竟位緣真俗識。」


【注此如來位。諸位悉歸唯識觀也。此中時位。不該
果位。因便明也。】


「疏所修有二然具種現。」


【注應以下文。子文分之。舊科大分。不得意也。】


「疏所言修者生長圓滿。」


【注此文是辨修習之儀。及以相用。令其增長。是修
義也。生起下文。】


「疏有自在者不能上修。」


【注令增不增。是能不能。有勝見道。傍修得故。故更
子文科者大文。是為失也。】


「疏此唯識修唯識修故。」


【注約不離義。說言總攝。非依修相。不爾相違。】


「疏此略修行果相云何。」


【注此問既總。故下二門。】


「疏有漏修者容得一切。」


【注應云初依別用。後依相資。科為三段。亦無妨難。
此言有漏。非取一切。是資加位。并七地前。】


「疏說略修巳云何廣修。」


【注上明略修。唯識為宗。下辨廣修。瑜伽為本。文義
俱廣。名為廣修。非廣釋略。名略廣也。】


「疏亦此有三三能學人。」


【注菩薩地文。二十八品。分為四門。初十八品。持瑜
[001-0676b]
伽處。次之四品。隨法瑜伽。又次五品。究竟瑜伽。後
之一品。次第瑜伽。初有三持。種姓發心。各有一品。
行方便持。有十六品。五品學處。一品學法。在三十
八。十品能學人。所學處者。所應知境。如應了知。如
下所辨。所學法者。學之法則。如往受戒。如何往彼
到彼。如何威儀軌則等。能學即人。下舉行顯。如下
所辨。】


「疏最初應知能修學者。」


【注欲知何處。以何法知。言依彼者。依彼法則。或依
學處。如是法則。而學之也。方成能學。即目學人。於
辨人中。必兼學法。】


「疏故三皆是菩薩行攝。」


【注初二依學。便是行也。】


「疏初所學處略有五種。」


【注菩薩既以大悲為首。先知所化種姓差別。即當
成熟。但說成他。次知利行。亦且說他。方了自境斷
修差別。知境界巳。自知所得威力及果。故有五種。
次第如是。不增不減。准瑜伽論。於所學處。七法五
品。初二法一品。謂自他利。第二真實義品。第三威
力品。第四二法成熟一品成熟自他。第五菩提品。
如何不同。答論依成熟。成熟自義。近於菩提。今依
利他。成他所化。利他之先。故移於前。不相違也。】


「疏一所化處如應成熟。」


【注准三十七。成熟品中。二法六門。言二法者。一成
[001-0676c]
熟。自佛法。二成熟他有情。今但後一。何所以故。正
利他故。又威力門。即自成熟。故此略之。故威力末。
疏略指云成自佛法。言六門者。一成熟自他。二所
成熟人。三成熟差別。四成熟方便。五能成就人。六
巳成熟。今此但當所成就也。彼列四姓。三乘無姓。
此言不定。准餘處也。如其可度不可度者。須先了
知如應度之。言成熟者。令善增長。通其自他。今但
取令他成熟也。】


「疏二利他處應善勤修。」


【注言利他行處者。實通二利。且舉利他。准前成就
他有情也。非自他利品。依瑜伽論第三十五。自他
利品。有其十利。此但初二。一純自利純利他。二自
利兼他。利他兼自。於純自利。一向應斷。利他通二。
應修應斷。共利唯修。今文所敘。二純唯斷。於純自
利。有其七義。兩句一義。有雖學行。唯為自爾。名為
慳法。富貴妻奴財產等類。名為染果。見為拘執。方
便令免。還為自奴。如是等類。菩薩唯斷。純利他中。
有其二義。如文可知。二利應修。該其兩門。不能具
錄。】


「疏三真實義處隨應修斷。」


【注如理稱實。名為真實。依其二性。立四真實。一切
真實。皆不越此。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三十六云。諸
法真實性。諸法一切性。纂有二解。一依本後所緣
境別。二依理事。理通後得。倫有二解。一約諸法體
[001-0677a]
義。二依如體攝盡。更有七門。不能具錄。四真實者。
一世間所成真實。即諸世俗展轉相傳。地是之類
亦是稱實。名為真實。二道理真實。居異生位。有以
三量四種之道理所建立。不違理故。名為真實。三
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即是四諦。由二乘者斷惑
所得所行境界。唯識說取理智為體。四所知障淨
智所行真實。唯菩薩等取法空理。二不同者。諦有
道故。不通有漏。】


「疏四威力處謂神通威力。」


【注其威力品。在三十七。前三後五。其前三者。一聖
二法。三俱生威力。今引後五。一神通。二法。三俱生。
四共。五不共。言神通威力者。此為一也。即六神通。】


「疏六到彼岸名法威力。」


【注善字傳差。合是名字。此說六度。各有四相。名法
威力。一斷所對治相。二資粮成就相。二饒益有情
相。四與當來果相。文於施中。但舉初後。其第二相。
菩提資粮。成就有情。其第三相。亦有三種。施先悅
意。施時清淨。施巳無悔。即三時無悔。名自饒益。除
他眾苦。即饒益他。其第四相。於當來世。得大財寶
朋黨眷屬。餘五准思。六度成就。皈於四攝。初一成
就有情之相。即布施攝。次四同事。慧通四攝。餘者
准思。】


「疏為利有情俱生威力。」


【注此有四義。並約不由作意而成。名為俱生。其第
[001-0677b]
一者。生便能忍。不由思擇。四生信委在八相後。論
云為菩薩時。一切禽獸蠕動之類。皆極付信。言八
相者。一住天。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
道。七轉法輪。八般涅槃。有加中有。或加降魔。却除
住天。非在下故。】


「疏法界有情成自佛法。」


【注此後二有三種相。不共二乘。一微細相。了知無
量方便利益。二品類相。前三威力。悉皆成就。三世
界相。一切有情無情世界。以為境界。除上三相。麤
相名共。此文但有不共三相。三句為初。處時法器。
三義可知。神通第二。略不言法及以俱生。化境巳
下。為第三相。於結勸中。兼自成就。生起如是。依論
文也。】


「疏五菩提處果希當證。」


【注在中十八。二斷二智。即二轉依果之體也。此中
約為所了知境。下菩提分。即取為因。】


「疏如是五處精勤修證。」


【注此說次第。兼見癈立。與論不同。如前和會。准此
自成及以自利。附在威力。有六度故。】


「疏知學處巳所學法者。」


【注第三十八力種姓品。有其七門。初於八處須先
決信。然後求法。得巳正說。然後自行。行巳教他。修
善斷惡。然後四攝利他三業。問此所學法。何名力
種。答纂倫同云。力謂十力。此即十力之種姓也。前
[001-0677c]
種姓品。通明一切。未明習成十力種姓。今偏明此。
故云力種姓品。問何唯力種。答十力多知此求悟
故。更思。又下論文正所求中。內明三相。初正因果。
處非處智力種姓。巳作未作。自業智力種姓。於教
授中。餘八力種。須思所以。】


「疏初於三寶決定喜樂。」


【注此有八度。一三寶。二威力。三真實。四因處。五果
處。六應得義利處。菩提應得。七於此方便。八善言
善說。於此八處。淨信勝解。】


「疏次應求法應正勤求。」


【注所應求者。即是五明。五中初三各有二相。醫論
四相。業明無數。如樞要敘。】


「疏應云何求愛德愛法。」


【注求之行相。巳下但敘內明中求。准倫此是愛重
求聞。四句為標。二喻示相。倫云二喻校量顯處。二
喻可知。無足之下。文連次喻。當法結文。古說此為
七義往聽。下說七義見師。倫云重明殷重。有判。巳
上重法求聞。巳下敬師。此判為妙。於重法中。初正
明敬重。巳前文是。後具正意樂。即此文是。今或由
愛重。故無足等也。故餘非喻。兩字一義。】


「疏往法師所悅意之想。」


【注有判巳下。近五行文。都為敬師。於中分二。初具
功德心。近三行也。應時之下。無雜染心。今勘論文。
五種悅意想。五種異意想。在親近品。此品但有無
[001-0678a]
詰難心。無高慢心。及唯為善。若依前判。但是判彼
親近品文。不曾判著當品文也。今自此門。直判為
三。初依重法。如前可知。第二敬師。第三聽時。於敬
師中。初明離過。後明為善。初中分二。初無詰難心。
順悅意想。後無高慢心。翻異意想。故今疏主如是
引也。不爾何緣如是間錯。唯作妙寶巳下之文。五
悅意想。四十四云。一者寶。難義故。二者眼。得俱生
慧因性義故。三者明。巳得慧眼等照義故。四者果。
能得妙果因性義故。五者無罪。於未得中。正說無
罪因性義故。】


「疏深生敬重異意之想。」


【注初二句。文在當品中。無高慢過。不卑他故。翻下
異意。不作壞戒巳下之文。五異意想。在四十四。中
間十字。兩字一義。】


「疏唯為求善而求正法。」


【注今恐而求正法一句屬上。此唯為善。亦遠乘前。】


「疏應殷重順求過心。」


【注此下二義。離染無亂。約其聽時。離如此過。依論
復轉。從前生起。此離雜染。依前二生。雜亂依前唯
為善生。不自輕蔑。由敬佛故。自亦不輕。更思配之。
於離染中。論有三種。今無第二遠離輕慢。此中第
一離貴高也。於中六義。今皆具有。初之兩句。是其
三義。兩字一義。聽聞貫三。下之二句。亦是三義。勿
起二字貫下損害。是第四義。又貫順字。是第五義。
[001-0678b]
不為隨順。不曲順人情也。又以勿起。貫下三字。是
第六義。】


「疏於其自身亦不輕蔑。」


【注此是第三遠離怯弱。】


「疏唯為求法掃滌攝持。」


【注此是離亂。有其五義。初句一義。餘各兩字。後二
對心。】


「疏何義故求。」


【注義猶利也。為何利益。而求正法。】


「疏於內明處資粮速滿。」


【注菩薩求此五明處論。並為利益安樂有情。以此
為義。仍須次學。論云菩薩如是於內明處論所顯
正因果相。巳作不失。未作不得相。精勤修學。令處
非處自業智力種姓。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疏次應為他隨應利樂。」


【注兩句為標。兩句答。撿瑜伽論。有其三問。及以三
答。此當答於初後二問。論文亦先答初後故。論云
菩薩為他說正法時。當何所說。云何而說。何義故
說。初問所說。次問軌儀。後問義利。今此所言說五
明處。答第一問所說法也。隨應利樂。答第三問說
義利。論云謂諸菩薩。正所應求。即是所說。為此義
求。即為此義。而為他說。配問可知。二並依前求說
法也。故說五明。五明之利。前說各故。言隨應也。昔
科有失。問此等云何名所學法。答說亦學故。乃至
[001-0678c]
三業。學者正要。又並所須悉法。】


「疏云何而說。」


【注此是中間問說法則。】


「疏謂應安住名隨順說。」


【注此答中問。論有總別二問。一依隨順應為他說。
二應清淨應為他說。此第一門。論文之中。有十五
相一者以時。二者重法。三者次第。四者相續。五者
隨順。六者歡喜。七者愛樂。八者悅豫。九者忻勇。十
者不擯。十一應理。十二稱順。十三無亂。十四如法。
十五順眾。今引五相。如法威儀。是第一時。道理義
故。不具威儀。是無道理。不為高坐。第二重法。論更
有三。不為坐者。自立而說。不為前行。不為覆頭。諸
如是等。如四分律。有二十條說法戒也。今文直至
極珍敬故。並是釋成此相之文。應無間說。第三次
第。為他次第無隔間說也。勿作師奉。無慳恡相。第
四相續。今文不次。論云又於正法。不生慳恡。不作
師奉。故今不次。此相意云。慳法之人。有斷說故。言
師奉者。倫云拳者執捉不捨之義。即是慳相。亦說
不執作師長意。又切韻云。拳拳憂也。隨眾所忻。次
第標釋。第五隨眾。論次順標。然是順眾樂聞。標釋
次第而說。下更有義利等文。末後並云隨眾所應。
而為宣說。名隨順說。是總結句。有云七義未審詳
也。又解無慳恡相。連上兩義。隨眾次第。亦無慳故。
遂如是引。文非無意。】
[001-0679a]


「疏於有怨者而為說法。」


【注此是第二依清淨說。論有五相。一者慈心。二利
益心。三哀愍心。四不讚毀。五非名利。配此易見。合
前十五。共有二十。如論所列。】


「疏次應修行無倒修行。」


【注論有五相。三業為三。第四正思。第五無亂。當初
三。聞字傳差。合是問字。即是常言開遮二門。作不
作故。論言無倒隨轉。即是隨佛開遮轉也。轉三業
也。轉即起故。更其滅也。故通止作。】


「疏獨居閑靜異說無動。」


【注此當第四正思相也。論有八義。此但略六。無其
兩義。獨居閑靜思所聞法。是第一義。總說思惟。離
不思議無間之下。是第二義。由二加行。而無慢緩
下。無第三。但依於義。不依於文。又無第四。其心不
墜迷悶錯亂。未知之下。是第五義。未達之下。是第
六義。由於少分。但言解故。於極甚深。自少覺慧。不
能達法。仰推如來。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
不生誹謗。無諸過罪。文中恐無慧目一句。即是過
罪。質正其心而強信也。善知密意。是第七義。但依
其義。不依文故。善知密意。異說無動。是第八義。由
於墨說大說得善巧故。於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
能動。物晴。異說該之。若依倫判。未知巳下。是重成。
巳前有八。初二如文。無次六義。以理觀察而隨悟
入。於其少分。但隨信解。但依其義。不依其文。如實
[001-0679b]
了知墨說大說。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數數作意。令
得堅固。如次後六。二句一義。】


「疏於離言境毗鉢舍那。」


【注此當第五無亂相也。無亂修習。故明止觀。】


「疏次應教授增上慢等。」


【注八種教授。論具有文。前四所觀之機。一心。二根。
三意樂。四隨眠。此無隨眠。有說隨字之中該之。後
四正明所教授行。一五停心觀。此中亦無。或於隨
宜。為說中該。二離常邊。三離斷邊。此言處中。攝此
二也。四捨增上慢。倫解心者目定根。即信等。除定
餘四或并取定。意樂即是所樂。何行隨眠。即貪等
何病。論云如是菩薩。或由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
他無倒教授。能令所餘八力種姓。漸得清淨。漸得
增長。謂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諸根勝劣智力。
種種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
力。漏盡智力種姓。】


「疏次應教誡令喜增修。」


【注五種教誡。一者遮止有罪。二者開許無。三者暫
犯諫悔。四者數犯可擯。五稱歎正行。悔字論是悔
字。宜從誨字。或諫令悔。可用悔字。起無染異者。起
無染濁。無變異義。下犯權時者。污他家等。改巳却
攝。上犯即是四不共住。】


「疏次安三業無他說故。」


【注此有四種。一隨攝方便。二能攝方便。三令入方
[001-0679c]
便。四隨轉方便。即四攝事。拔出不善勸安善處。即
是利行。下是同事。無他說者。不令他責。云但勸他。
不自行也。】


「疏次修波羅蜜多。」


【注辨能修學。舉行顯人。有其十品。此但前九。其功
德品。以是果故。附在前九。又下菩提分品之中。附
五無量。三十九末。六度四攝。各有九相。嗢陁南曰。
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
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施戒等諸行。但換末句。
問云何六度名為自利。雖云隨增。亦未見相。答於
六皆說自巳果故。說到彼岸。及有異熟。問云何二
品。名為勝進。答亦隨增也。名中直見。望上行故。供
養親近。是上位故。無量亦是虗學上位。其菩提分
勝進易知。】


「疏施即捨位無貪三業。」


【注此當九門之第一也。昔科有失。實體二法。無貪
及思。假通聲色。】


「疏凡行布施皆應施與。」


【注此當第二一切施中。論依增義。前門唯一。此中
有二。謂內外物。今此文略但敘兩門。應不應施。巧
慧行施。此應不應。初略後廣。略即凡說應不應義。
廣即指示誰應不應。昔科有失。今此略辨應不應
義。不過四句。大義行施。為利益故。不為世樂。故雖
四句。二句應施。二句不應。】
[001-0680a]


「疏若希財物隨應自在。」


【注即前論文。內外中云。又諸菩薩。亦由二相。以外
施物。施諸眾生。一求受用者。恣彼所須。二求自在
者。一切斷心。並皆施與。此文在前。移之在後。與後
二句。正相應故。但唯外別。又與四句。後之二句。應
施合故。不爾何故如是不次。此二別者。初未捨與。
只令受用。後即與彼。自更不繫。】


「疏若求刀等為自他害。」


【注所不應中。有其二種。初外物不應。後內闕方便。
怨親等所下是。初中論文。有十五義。今但十二。今
無第七不施尊長。亦無第九抑施眷屬。及第十二
非法之物。至下更指。此即第一。刀等為害。不應施
也。】


「疏非巳財物。」


【注此即第二。】


「疏媒媾他人。」


【注此即第三。媒媾他妻。】


「疏食等有虫。」


【注此即第四。】


「疏無義樂具怨希仇隙。」


【注此即第五。無義樂具。初句是總。次下別文。略舉
五種。捕獵等法名煞害法。法即法則。順情生樂。亦
名樂具。下准此知。邪化天祀。是其二種。除天祀外。
餘鬼神祠。名為邪化。水陸眾生。損殺處所。以為一
[001-0680b]
種。約處所也。怨希仇隙。不與其欲。或即怨家。便名
樂具。如前巳解。或取仇彼怨家之器。此若開五。即
成十九。】


「疏病冀非宜愁憂規損。」


【注此是第六。所求非宜。初句可知。次句飽巳由饞
數求。後句愁憂求自煞等。此若開三。即成十四。次
下第七父母師長。今此文無。】


「疏抑奪卑物。」


【注此即第八。依論排也。依疏第七。如在王位。奪臣
庶妻。以為施物。次下第九。抑施眷屬。乃至奴婢。亦
勿抑施。此中亦無。】


「疏樂惡求位。」


【注此為第十。有暴惡者。來求王位。不應與也。】


「疏奪施施他。」


【注第十一。奪逼眷財。奪逼父母。乃至奴婢財物施
也。下第十二非法之物。此中亦無。】


「疏卒暴損餘自違學處。」


【注此即後三。論文暴損。與前非法。是其一段。論云
諸菩薩以其正法。以無卒暴。積集財物。而行惠施。
不以非法。不以卒暴。亦不逼迫損惱於他。而行惠
施。乍似一義。亦復在人。倫科之意。外物。非法物。來
卒暴物。損於他一切財物。違律典禁。名違學處。此
後一義。論依出家。】


「疏怨親等所生分別心。」
[001-0680c]


【注巳上但談外物不應。巳下更談。心不合理。不關
物體。倫判巳下。乃至巧慧。並為方便。有二十九。今
除巧慧。有二十八。今此但引二十四也。至下當指。
此是第一怨親不等。闕平等心。不應為也。】


「疏許勝與劣許多與少。」


【注此第二三。與論不次。】


「疏或懷異意生憤濁心。」


【注此第四義。異意憤濁。】


「疏施巳稱揚說恩向彼。」


【注此第五義。自贊說恩。】


「疏撩擲所捨。」


【注此即第六不敬撩擲。掩字傳差。合作撩字。力牒
切。說文手取物也。又撩理也。今取初訓。】


「疏邪厭惡求。」


【注此即第七。求者麤惡。應憐愍故。勿起邪行。及以
厭心。又或邪行。是其求者。論云終不於彼。暫邪起
行帶厭倦心。而行惠施。又彼求者行嗔忿等。而亦
不倦。連上下用。】


「疏意興邪施。」


【注此第八。是邪見者。施生煞等。】


「疏執為善淨。」


【注此即第九。淨則離。通世出世。次下第十迴向世
果。此中所無。】


「疏他之所引。」
[001-0681a]


【注此第十一。他緣所引。不知因果。待他引也。】


「疏師怖自貧窮。」


【注此第十二。不為悲也。】


「疏餘殘及穢持以惠施。」


【注此第十三。不合儀施。儀謂儀則。非干情宜。此中
有二。一明施殘穢。與出家者。二竊施[葸-十+夕]等。與不食
者。此即却是外物非儀。以少從多。在此門也。與前
非法。有差別者。前約邪正。如施出家鬼神像等。應
更與違辨別。前總此別。又解此約欲令違則。故在
此門。亦不相濫。】


「疏數求往還親附攝屬。」


【注此第十四。數求親附。是令求者。數數往還。親附
攝受。方施與也。菩薩不為。】


「疏依世名譽規餘敬歎。」


【注此第十五。有望求。三句三義。或為四義。規宜為
窺。須更撿詳。規矩於他。字義無失。】


「疏意劣限量。」


【注此第十六。設財不多。心亦廣運。二十一別。】


「疏初少誑與後便傾敗。」


【注此第十七。少誑便傾。元非施意。名為誑也。初少
誑與令愛附巳。便傾滅也。】


「疏乖離屬巳。」


【注此第十八。令離他拘。返為自執。有以依世名舉
之下。以為七義。合為一句。論文之中。頭頂如此。】
[001-0681b]


「疏自怠䇿他。」


【注此第十九。有以此下。二為一種。論是如此。】


「疏不依來者次第均給。」


【注此第二十。不依次第。第二十一。物廣行狹。第二
十二。損來求者。今無此二。或前意劣限量之中。攝
此行狹。】


「疏心不清淨後生悔惱。」


【注第二十三。是翻三時清淨施也。論云施前悅意。
施時心淨。施後無悔。此無初句。】


「疏求真與假。」


【注第二十四。以假為真。】


「疏先未運心。」


【注第二十五。非如還物。心卒施也。】


「疏不應其時乖儀散亂。」


【注第二十六。下句釋上。時即道理。論更一句。自他
施染。此若開之。可為三義。】


「疏嗤笑輕弄研求不與。」


【注第二十七。心不殷重。亦可開四。有為五義。研求
即是推問之義。故意推問不欲施。第二十八不令
恣取。今此文無。】


「疏外道覔過皆不應為。」


【注此下四義。是法施中。初之二句。不為求過外道
說法。及施經卷。第二不施與衒賣者。第三不施與
秘藏者。第四自業未成。亦不應施諸經卷等。結句
[001-0681c]
可知。】


「疏與上相違一切應施。」


【注論文具有應不應文。對而說也。】


「疏財寶財若乏安樂來求。」


【注雖上談心。不由巧慧。此下巧慧但說所行。乏字
淮論。宜為足字。論云現有種種可施財物。或此義
標。少應善遣。後解為正。此一巧慧。正在少財。中間
兩句。財足之文。相形而來。起下巧慧。揆猶量也。】


「疏知有懷慳施種漸生。」


【注懷慳有二。一者在俗。一是師長。及軌範等。其先
貧乏。文在第二。義通第一寄之樹福。通慳及貪。與
之令作。且自不為。寄猶權也。或猶托也倚也。樹者
立也。巳下三句。唯在第一。言無損費仍為饒益者。
以言慰喻不損汝財。令汝得益。及隨喜文。連第一
義。今如是引。意顯㸦顯。】


「疏見示相求知樂應與。」


【注論云若諸來者。有希求相。知其心巳。隨彼所樂。
悉皆施與。今此相字。去聲呼之。宜云求相。示字恐
是希字。示現甚好。此即不須他言。便施與也。】


「疏若有矯詐令彼無罪。」


【注此中有二。有一來誑。初便覺知。有一來誑。初昧
後覺。二既意同。故合為文。此即求者。望托事也。論
云商人。應是買賣。或更思之。】


「疏若無財寶令施無闕。」
[001-0682a]


【注隨應巧求財來施。並許之也。】


「疏於佛正法隨應習施。」


【注說財布施。令他習行。故非法施。】


「疏常見惠捨不敬忘念。」


【注於恣施家。此中有二。令其求者。數往乞求。欲令
施者。施度速滿。二䇿施者。勿令五失。尠字之下。兩
字為一。論云事力尠闕。或惡供贍。或隨朋黨。或不
恭敬。或念忘失。】


「疏知餘有法或書寫與。」


【注論此文接前外道覔過求法正法之下。前言業
未成法。是不應施。今說轉求。即是一連。未知疏主
別引何意。應為前是直不施也。】


「疏若見餘無別礙勝須耶。」


【注設餘無求。亦無力寫。自業未成。不應便止。當審
自心。尚有三心。三中是何。勿我於法慳垢纏心。不
能施耶。勿我於法別意所礙。不欲施耶。別意所礙。
即嫌恨等。為我於法有勝所須。不應施耶。】


「疏若有慳礙妙智資粮。」


【注慳是第一。礙即是第二。應須施與。設由施巳。現
世癡瘂。亦應施與。況不施與。慳礙恒在。闕智資粮。】


「疏若無慳礙為滿智因。」


【注觀無慳礙。但為勝須。復設三思。施時為何。為滅
染耶。為利他耶。為自利耶。】


「疏觀無煩惱非違淨戒。」
[001-0682b]


【注初句初意。既無慳礙。即無所滅。不施無失。次下
三句。成第三意。今若施時。不能如此。故不應施。亦
為下成第二意。不施兼利自餘有情。施時只為此
一人也。既知不施。三義皆勝。故無過失。問此三行
文。是說不施。云何科在行施之中。答是相形文。論
文甚明。下文方問不施者故。疏中文有相翻之勢。】


「疏善設軌儀所守護持。」


【注二句總標。作淨施佛。釋上軌儀。言作淨者。離慳
染也。假言施他。而必不與。還白用。雖作假施。亦離
重慳。世極慳者。不令人知。科在法施。甚為不當。論
云財故。雖結言法。前中言財。故是通二。有科此下
為應施中。甚失論意。論文明作二問答故。】


「疏若觀施時或非巳物。」


【注此釋上言曉喻發遣。】


「疏於有怨苦喜捨而施。」


【注此四無量。名勝意樂。次第配上怨苦德恩。於此
文前。有四無礙施。今略不引。】


「疏若有四障生不慳智。」


【注四障者。一先未串習障。二尠闕匱乏障。三躭著
悅意障。四忻樂世果障。四智者。一覺悟智。二忍苦
智。三知倒智。四不慳智。】


「疏應有閑靜生無量福。」


【注此但運心。名勝解施。無來求者。亦運心也。】


「疏於所愛寶亦勿慳恡。」
[001-0682c]


【注論依增義。此難行施。遂立三種。今文既略。但有
二名。此無第一財物尠少。自忍貧苦。由當前來第
二障治。於第二中。更有長時。串習資具。有上品恩
最上妙物。由當前來一三障治。】


「疏信心恭敬而行惠施。」


【注此第五門善士施也。論有五相。一信心。二恭敬。
三自手。四應時。五不損。前第四門。一切門施。有其
四相。約物有二。自物化他。施境有二。一非來求。父
母妻奴。乃至大臣。二是來求。行相既略。故今不引。
次下更有一切種施。有十一相。及遂求施。有其八
相。義不過前。故此不引。其十一相。分為六七。遂求
為八。故成增義。】


「疏此有三種而行法施。」


【注二世樂施。論有九相。財法無畏。各三相故。財施
三者。物妙。如法。調伏慳垢。調伏積藏。今但引初。或
廣修言。頗該後二。後二別者。慳即執財。藏即自用。
無畏三者。除怖鬼傍。除怖王賊。除怖水等。此總具
三。法施三者。無倒說法。稱理說法。勸修學處。此有
勸修。餘並略之。或勸字中。可攝初二。初二別者。初
離相翻。即四倒等。彼離汎謬。】


「疏速疾而與無競無慢。」


【注論有十相。一不留滯。二不執取。三不積集。四不
高舉。五所依。六不退弱。七不下劣。八不向背。九不
望報恩。十不悕異熟。此中有三。如文可知。疏中如
[001-0683a]
速捨者一句。宜為上段。科注脚錯。宜注隨字逐難
釋者。不留滯者。施心疾與過求者心。不執取者。不
邪執為空無有果。乃至唯施極淨。不積集者。非廣
積巳然後頓施。不高者。於來求者。心生嫌下。亦不
與他競勝而施。無依者。不依名譽。無退弱者。三時
清淨。不下劣者。擇其好物。無向背者。平等心。】


般若心經幽贊崆峒記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