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97 金剛經解義-清-徐槐廷 (master)



No. 509-A



佛法無邊。人天歸敬。五蘊皆空。六根清淨。妙典常
存。虔持必應。苦海難逾。
神扶自定。灾劫無憂。惟操本性。口誦不離。驅邪却病。
萬法了電。一心如鏡。始悟前因。猛然深醒。廣勸世
人。真言可聽。



咸豐八年歲在戊午秋八月佛弟子黃樂之敬書

No. 509-B


金剛經源流


釋教之興。肇於中古。昔有至人名然燈。轉大法輪。教
化度脫。而佛法始著。迨周昭王甲寅歲四月八日。天
竺迦維衛國淨梵王。誕生太子。即釋迦牟尼。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以夙願故。舍國脩道。雪山六載。精思苦
行。於臘月八日。覩明星出見。豁然頓悟。具六通識。為
三界尊。闡教西方。而佛法於是大盛。佛初詣鹿苑。後
住祇阿林。講說大法。四十九年。是時同聽法會者凡
數千人。有大弟子迦葉尊者。得佛正法藏。佛親為授
記。是為西土初祖。有慧命須菩提尊者。解空第一。有
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皆能傳佛心要。二祖阿難尊
[001-0878b]
者。多聞第一。於佛滅後。宣揚教典。般若全部六百卷。
皆其所傳也。後漢明帝感夢金人。遣使天竺。訪尋佛
法。白馬䭾經。中土之有經典自此始。傳至二十八祖
達摩尊者。以大神通。收攝三十六處邪魔外道。設洪
誓願。自西印度。歷恒河沙。以至震旦。凡三周寒暑。達
於南海。時梁普通七年庚子九月廿一日也。說法演
教。宗門大啟。其傳授密旨。大抵從超悟得。明心見性。
參悟本來。是為東土初祖。自達摩西來。傳心印於二
祖慧可大師。且以楞伽經四卷付之。云是如來心地
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至五祖宏忍大師。始易以
金剛經傳授。嘗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成佛。
故曹溪六祖。聞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遂傳五
祖衣鉢。則金剛經之能成佛。信巳。是經也。為世尊第
九會說法。佛說此甚深經典。蓋為諸眾生解諸煩熱。
化清凉境。拔諸苦惱。離火宅戹。濟諸幽魂。超地獄趣。
化諸六道。獲天人樂。誠昏衢之智燭。苦海之慈航也。
學禪者果能掃除一切。冥心內觀。寂坐元默。惟歸於
空。空無所空。洞達無礙。是為參無上大乘。即或朝夕
諷誦。信心受持。亦可以了夙世因。脫三塗苦。罪業消
滅。獲福無窮矣。嗟乎。擾擾匇匇。晨雞暮鐘。證慧業於
菩提。渡迷津以寶筏。西來大意。如是如是。至各書所
載。持誦金剛經功效。捷於影響。茲不復贅。


淨如居士
雲鶴徐槐廷敬述
[001-0878c]


彚纂引用書目




* 隋天台智者大師疏法名智顗
* 唐曹溪法師直解六祖法名慧能

* 圭峯禪師疏論纂要法名宗密
* 宋長水大師刊定記法名子璿

* 中峯禪師略義
* 龍舒居士王日休註
* 致政陳雄註
* 明憨山大師決疑法名德清

* 宗泐禪師經解法名如[王*巳]又名曉月
* 曾鳳儀宗通
* 李騰芳集解
* 張有譽義趣廣演號大圓居士
* 似空法師金剛鎞法名廣伸
* 張國維疏解號如如居士。鈔本
* 蓮士大師註說
* 王化隆直指
* 洪蓮和尚集註採集五十三家
* 本朝剩閒居士龔概綵集解

* 誠齋居士盛符升五釋
* 黃成釆經貫
* 王履昌句解
* 無名氏芥疏鈔本
* 顧旦初圓旨
* 范季珍如解經旨提要俱摘大圓居士
* 石成金註論講證
* 陸騰金剛經演說據註云。此書甚佳。購之未得
* 附記圓通文尼自在光佛直解降乩筆

* 冲元道人註疏
* 東樵山人直說
* 孫念劬彚纂
* 復復道人疑記
[001-0879a]


例言




* 是經梁昭明太子標為三十二分。然細繹段落。恐不止是。每分標題。亦未盡賅。且如推窮四果。漸至如來。正緊接然燈佛所一段。何割截屬下莊嚴。爾時慧命須菩提問說法信心。雖承接上文。究另有所請。不得併為一分。其餘宜分宜合。不一而足。是編段落。彚合諸家。折衷至當。非敢臆說也。然三十二分。相沿巳久。未可抹煞。茲將每分所標名目。列於眉端。
* 是經當分看。憨山辨為上下兩卷甚當。然自從大眾起。至即見如來止。統是大乘正宗。蓋安住降伏。不著形相。全經大旨巳竟。自後善現問實信則示以清淨。問經名則示以般若。問信解受持則示以離相發心。層層闡發。意旨淵深。後又贊歎是經之妙。勸人受持讀誦。直至不可思議止。俱是談般若法。以洗發住降之義。是為上卷。須菩提聞佛所說。深解義趣。至於涕淚悲泣。豈有復昧住降之理。再為啟請。後人註解。謂前言粗執。後言細執。前為初發心者言。後為巳發心者言。均屬非是。蓋善現恐後世未能親承佛語之善男女發菩提心者。無所遵行。欲佛立一法。以普示將來。佛故以實無有法破之。以後節節申解上卷未盡之義。俱有妙旨。各不相承。末揭出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全篇總結。住降之旨。洞徹無遺。是為下卷。金剛經無前半部。
[001-0879b] 則演說不開。無後半部。則搜括不盡。
* 是經當合看。一卷如一章。一章如一句。一句如一字。何為一字。昔趙洲禪師。每遇學人入室。令參無字為話頭。這一無字。函蓋乾坤。包羅萬象識。得金剛經無相宗旨。全經可作一字讀也。
* 是經解義。分註論講三字。仿石註本也。註者。將正文字句。逐一破解也。論者。將本文精義。辨析論斷也。講者。順如來善現口氣。以為演發也。至每段綱領脈絡。承接界畫處。則參以彚解數語。條分縷析。段落分明。不至字比句櫛。依文解義可比。其所採錄。先止四五家。後得孫述甫彚纂一書。搜羅甚富。共有數十家。復加刪訂。彚成一冊。諸家姓氏。不備書者。緣參雜成文。不便註明。非掠美也。
* 是經阿難結集語。句用尖。須菩提語。句用點。如來語。句用圈。以別之。通篇扼要關鍵處。用雙圈。一節精。深微妙處。用連圈。功效處。用連點。前後關照及眉目處。用連尖。以醒之。


誦經要法



何必靜室



世人誦經。多覔靜室。殊不知堅誠。全在於心。而不在
於境也。本心若靜。雖居鬧市。亦是深山。試看吾儒善
[001-0879c]
讀書者。挂角而讀。帶經而鋤。竟以成功。何在於書室
之靜乎。


何必出家



出家原為脫離罣礙。每見有等僧人。貪戀之心仍在。
如此出家。反不如在家而有出家之行者。轉為上等。
試看古今在家善信。得悟菩提者甚多。如傅大士龐
居士諸公。俱有妻子塵累。於道無礙。可知全不在乎
出家也。


何必設像



對佛誦經。意在起人敬畏。殊不知誦之有益無益。只
論心之誠否。心若不誠。雖時刻與聖像不離。亦何益
矣。


何必急誦



誦經全在口讀其文。心思其義。只要字句明朗。微旨
了徹。雖低默讀誦。俱為上乘。若是急急趕讀。含糊圖
快。未免到口不到心。縱然讀過萬遍。經義不解。原與
不讀者相同。


何必跪諷



參悟經義。不拘行住坐臥。無有不可。何必專在於跪。


何必全部



此經註解。非細加參詳。則妙義不明。若人事匇忙之
際。何能全讀。須知塵事稍閒。息心看一段。可得一段
之益。解一節。即有一節之功。試看六祖當日。只聞經
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即證菩提。可見惟在學人
[001-0880a]
心悟如何。豈計其語句多寡耶。


按讀誦經註。原可隨時分段細加參詳。以期解悟。
固難一時全讀。至於持誦經文。須於每日平明時。
或人定後。既無人事之擾。息心端坐。口誦心維。或
一遍。或數遍。務令一念不起。久久行之。大有利益。No. 509
金剛般若波羅蜜卷上



【註 金中之剛。至堅至利。金取不變為義。喻般若
之體。所謂實相般若也。心本無相。以如來真性為
實相。即自性清淨也。剛取斷截為義。喻般若之用。
所謂觀照般若也。心本有覺。以真智現前為觀照。
即本覺妙慧也。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智為慧體。慧
為智用。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此岸者。眾生作
業受苦。生死輪回之地。彼岸者。諸佛菩薩究竟超
脫。清淨安樂之所。能有智慧。離一切相。心常清淨。
即登彼岸。所謂涅槃是也。經徑也。超凡入聖之徑
路也。總之金剛。喻也。般若。法也。波羅蜜。證果也。是
本為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流傳最廣。
[001-0880b]


論 此標經題也。波羅蜜有六。布施度慳貪。持戒
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退。禪定度散亂。智
慧度愚癡。惟一般若。能生八萬四千智慧。則六度
兼賅。萬行俱備。眾生妄念紛紜。奸偽百出。自謂乖
巧。不知沈淪苦海。永墮輪回。真愚癡人也。佛說是
經。欲人以淨心妙慧。斬斷妄緣。心性光明。同登覺
岸。植善根者。始而誦經。終而悟理。得堅固力。金剛
是也。具大智慧。般若是也。度生死海。登菩提岸。波
羅蜜是也。五祖大師。嘗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
能見性。必至成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
邱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
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巳。還至本處。飯食
訖。收衣鉢。洗足巳。敷座而坐。」


【註 如是。指全經而言。我。阿難自謂也。言此經所
云。乃我親聞於佛也。一時。說經之時也。佛是釋迦
牟尼。佛者梵音。華言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
曰佛。舍衛國。波斯匿王所居。祇陀。王之太子也。樹
是祇陀手植。故曰祇樹。給孤獨園者。王之宰臣須
達挐。賑濟貧人。稱給孤獨長者。須達拏深重佛教。
向祇陀借園。同建精舍。請佛說法。故佛常住園中
比邱。華言乞士。上乞法於諸佛。下乞食於善信之
謂。大比邱。謂得道之深者。俱。同處也。按佛成道時。
先度憍陳如等五人。次度迦葉兄弟三人。并徒眾
[001-0880c]
千人。次度舍利弗及目犍連。各弟子百人。次度耶
舍長者子等。五十人。應是千二百五十五人。經第
舉大數也。佛為三界所尊。故稱世尊。諸天神旦食。
諸鬼夕食。諸佛日中食。食時。午時也。衣即三十五
條大衣。制象水田。鉢即紺琉璃鉢。佛行跣足。故洗
之。敷。布也。佛每說法。必布坐具也。


論 此序說法因由也。佛是金輪王子。誰無供養
之者。而猶行乞。欲歷頭陀苦行。示同凡僧。亦使後
世緇徒不殖資產。去彼貪心。折其驕亢。以煉種性
也。佛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乞食是戒。趺坐是定。戒
能資定。定能發慧。故以戒定起般若正宗。


講 阿難說。我嘗聞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長
者園中。座下乞士。共千二百五十人。時方正午。當
進食之時。佛乃著僧伽之衣。持四天王所獻之鉢。
自外而入舍衛城中。次第乞食。不越貧先富。不捨
賤從貴。平等無相。一槩而乞。還至園中。飯食巳完。
將入禪定。於是收衣鉢。屏資緣也。洗足。淨身業也。
敷座。攝動歸靜也。而說法之原起矣。】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
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
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
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
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
[001-0881a]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
然世尊願樂欲聞應云何住。與後文云何應住不同。蓋前問功夫下手。後問有法示人
也。經意自別。」


【註 時。即食畢安坐時。長老。高年有德之稱。須菩
提解空第一。在十大弟子之列。全空之性。真是菩
提。故名須菩提。空性出生萬法。又名空生。空性隨
緣應現。利人利物。亦名善現。左為邪。右為正。示去
邪歸正之義。袒肩。全身擔荷也。膝地。屈已順承也。
合掌。心合於道。道合於心也。皆修敬之儀。希有。讚
佛之詞。如來。佛之通稱。如者。真性之本體。來者。真
性之應用。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之義。護者防其
偏邪。念者護之切。付者傳以正道。囑者付之殷。菩
薩。華言覺有情。謂能自覺。又能覺悟有情也。指凡
學於如來者言。如來善護二句。引起全經。以後凡
佛所言。皆是護念付囑也。既云護囑菩薩。又以善
男女為問。以眾生俱可證菩薩也。阿。無也。耨多羅。
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覺也。皆梵語也。無上正
等正覺心。即是佛心。人之真性也。真性包含太虗。
無得而上之。故云無上。然佛與凡夫。性相平等。故
云正等。其圓明普照。無偏無虧。故云正覺。發此心
者。乃發吾當下具足之菩提心也。住。止也。是靜存
本位。降伏。是妄念突起。力為制伏也。上下兩心字
相應。菩提心。乃最初之真心也。其心。是顛倒之妄
心也。諦。詳審也。兩如是。謂既發無上菩提心。即應
[001-0881b]
如其所發之覺心而安住降伏也。二句自應一串
說下。唯。領諾也。然。是其言也。願是誠心。樂是鼓舞
心。欲是迫切心。如此始能諦聽。故繼以涕泣。終以
歡喜。


論 此善現啟請安住降伏之旨。開萬世教門心
法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句。經中凡二十
九見。為全經之綱。一點菩提心。是金剛正眼。萬法
總持。菩提心一發。智光便現。名為般若。一切萬行。
從此而生。所以學佛人。初從淨信。直至成佛。總離
不得發菩提心也。如來說箇如是二字。見得此心
發處。即是住處般若。慧光觀照。自心見性。即無妄
念。無妄念即是降伏。但此處尚未說明。至下文無
相無住。方證修因。


講 當佛敷坐之時。有長老名須菩提者。乘機發
心。願佛化度眾生。因起而請曰。希有哉世尊也。如
來起慈悲心。善能護持眷念眾菩薩。使之信受。善
能以佛法付委囑託眾菩薩。使之奉行矣。若有善
男女。學道之初。先發此無上菩提之佛心。當如何
常住。而使之不退轉。妄心若起。當如何降伏。而使
不惑亂我真心乎。佛言善哉善哉。汝云如來善教
諸菩薩。此言正合我心。汝其詳審諦聽。吾當為汝
說。夫人之一心。朋從往來。攻取日眾。最難發此菩
提覺心。若既發此一念。則滿腔中。純是天理。真如
本性。自然顯露。應如是常住而不遷。如是一切妄
[001-0881c]
心。不待驅除。自能降伏矣。須菩提領悟其言曰。世
尊。弟子願聞佛之教。】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
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
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
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
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
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別本非無想上。有若字。舊本經中。凡
即通作則。因避高麗諱稷。改即為則。凡兩合之義為即。相仍之義為則。即可用之相仍。則不可用之合兩。今從
。」


【註 摩訶。大也。謂心量廣大也。未發心稱善人。巳
發心稱菩薩。一切眾生。該下九種而言。卵生。禽鳥
也。胎生。人與獸也。濕生。水族也。化生。蠅蚊類也。此
四種。是欲界受生差別也。有色。但有色。身而無情
欲也。無色。但其靈識而無色身也。有想。方寸之中。
尚有計慮也。無想。淨涵萬有。一念不動也。非有想。
非無想。雖一念不動。不似木石之無知也。此五種。
是心念差別也。眾生在五蘊中受生。真性既迷。則
墮於胎卵濕化。虗空等神。天魔等鬼。所以輪回六
道。難入涅槃。六祖俱指心說。蓋剖示其受生轉變
之所以然。非謂人心如此。即謂之胎卵濕化也。我
者。代度生菩薩設為自任之詞。非佛自謂也。令者。
指九種言。煩惱俱盡為無餘。不生為涅。不死為槃。
是圓滿清淨。能所全消。超脫輪回。出離生死。究竟
[001-0882a]
到彼岸地位。誤認為死。則大謬矣。滅消滅。滅盡癡
愚煩惱。度化度。度脫生死苦海。眾生皆有夙業。遇
佛而後得果。是謂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也。相。形
迹也。我相。自私自利。止便身圖也。人相。痛癢無關。
分形絕界也。眾生相。區別靈蠢。品類以分也。壽者
相。畏死倖生。希冀不老也。無眾生得滅度。即是無
四相。正降伏之要也。


論 此答降伏之問。而教以度生。不著四相也。尊
者首請應住。次問降伏。而世尊先酬次問者。以菩
薩所發大心。為度生之心。故以度生開示之。蓋菩
提心。即天地之心。必度盡眾生。方完得本來分願。
所以眾生受生不同。佛皆導之。覺悟本心。入於一
真法界。而使業緣盡滅。度脫輪回。實以眾生性中
自具般若。各完本性。便為滅度。即使度盡眾生。不
過還其本然而巳。所謂實無滅度也。度生無度。即
是無相。無相便是降伏。四相。經內頻呼疊喚。此最
淨染關頭。教人加意蕩滌。方是無上正等覺也。圓
覺經云。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講 佛告曰。須菩提。諸菩薩性量廣大。應如是降
伏其心。果何道以致之。蓋我之心。即人物之心。所
有一切眾生之類。若世間之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天上之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皆是
眾生妄心結習所致。我皆令其超越生死。滅其業
障而度脫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之眾生者。
[001-0882b]
豈我真能滅度哉。以眾生原有佛性。只是迷而不
悟。今心地開朗。頓見本性。是自性自度。於我何功
焉。所以度而無度者何。惟無四相故也。若見有度
人之我。則有我相。見有所度之人。則有人相。見我
所滅度無量無邊。則有眾生相。見我與眾生同到
涅槃。則有壽者相。有此四相。即非三輪體空之菩
薩矣。】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
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
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
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虗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可思量
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
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註 復次。還與須菩提言也。法字。總六度萬行諸
法。所該甚廣。下文六塵。從法中抽出來。以六塵為。
日用切要也。此住字。作執著解。六度以布施為首。
此布施。主法施言。此經句句是般若法施。菩薩心
施。與財寶施。身命施不同。觀行於布施行字。非是
斷滅。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
塵。觸。身所感觸也。諸法皆緣心生。故屬意。不住相
者。指不住六塵之相言。菩薩化度眾生。教以清淨
六根。不染六塵。可以證解脫。乃法施也。應如是布
施句。承上複一句引起下文。福德即福慧。不住相
[001-0882c]
布施。則心境如如。有自然之福德。非福報之謂也。
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謂之十方。總是一個大字。虗
空者。太虗之中。蕩然空朗也。是喻不可思量。以顯
無相福德之妙。末住字。作止住義解。如來教菩薩
法。不過住無所住。菩薩受如來教。但當如其所教。
以無住為住也。


論 此答應住之問。而教以布施。不住塵相也。菩
薩發心。度生為事。菩薩六度。布施居先故。度生布
施。皆為降住中事。上言滅度眾生。不著四相。然要
離四相。必先不住六塵。蓋菩薩心量。徧該法界。布
施一切。利益眾生。必使盡證解脫。然後此心無歉。
但一涉交接。事物相纏。最易粘著。須養得此心一
邊不著。方其體之虗。如明月當空。及其應之靈。如
流水曲注。以菩提妙心。行菩提大用。不著六塵。無
所貪著。意境盡化。迹象胥融。地闊天空。其福德乃
無限量。佛法廣大。與天地參。福德不可思量。並非
虗語。按此言無住相行施之福德。雖無較量意。然
為下九番。言福德總攝。後文即緣此。為較量也。準
此問答。便巳經終。蓋大乘正宗經文。於此巳備。下
特以四句偈。綜括經旨耳。


講 佛因無相之義。再告須菩提曰。菩薩於六度
萬行之法。當空此心。無所執著。以為敷布設施。何
則六塵一有所著。便不能空此心。以施於眾生。菩
薩舍其所貪。歸於空寂。不於六塵上有所係累。但
[001-0883a]
自性虗通。妙圓明淨。隨感而應。不住於相也。何以
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則所有善根。純熟圓滿。永
得無上菩提之道。其福德豈可限量哉。吾試問爾。
如十方虗空。可思量不。須菩提言。大莫大於虗空。
非人之所能測度也。佛言無住相布施之福德。亦
如虗空之不可思量。須菩提。汝學佛之菩薩。但當
如我所教無住相布施之理。以住其心可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
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
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註 身相。謂佛應身三十二相也。見如來。指法身
言。謂真性佛也。如來所說之如來。乃是佛號。凡所
有相。指一切物相而言。凡四相法相非法相。皆在
其中。兼空有兩層。即見如來。見眾生本性之如來。
即菩提心也。


論 此言有相皆妄。而顯無相之真佛也。上文說
箇不住相。尚未說出。所以不當住相之故。至此說
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虗妄豈可住著。若見諸相非
相。此無相處。即如來法身也。此經是破相宗。無相
是真佛。乃從源頭上。破見非相。不落於有。見相非
相。不滯於無。即妄即真。即有即空。原無二體。得見
真空實相。故曰即見如來。此第一義諦。大乘之真
見也。按唐圭峯以凡所有相四句。為經中之四句
[001-0883b]
偈。持論甚正。蓋此四句為大乘正宗。包括全經之
旨。下經若以色見我四句。即此見相非相二句。如
夢幻泡影四句。即此凡所有相二句。


講 佛恐須菩提聞無相之旨。所悟尚未盡徹。故
舉身相徵詰之曰。須菩提。可執四大色身。謂如來
在是否。須菩提言。不也。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蓋
如來所說身相。不過形體之末。非真空無相之道
也。佛於是曉之曰。世間凡有形相可見者。皆是假
合變幻。不是本有真實之理。雖有所見。亦妄見也。
若見諸相。便識破非我真實本相。自能迴光返照。
即見色身中。有法身自性之如來。隨處顯現矣。如
來豈可外求耶。


彚解 自善現啟請至此。凡四節為一段。全經以
無相為宗。而此特為無相之總綱。統為大乘正宗。
前示離相度生。以彰妙慧。無相行施。以稱妙福。非
相見佛。以印妙心。總之相皆虗妄。能見本性真空
實相。即見真佛。末揭出破相宗之四句偈。巳將全
經大旨。都行包括。故下文隨接如是言說章句。作
一兜裹。以後反覆開導。皆是申明無相之義。】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
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
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
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巳於無
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
[001-0883c]
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
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
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何以故三字盛釋。及各正本。俱定為衍文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
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
常說汝等比邱。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
非法。」


【註 如是言說章句。指上數章而言。信為入道之
門。實信者。信此章句為真實之諦也。佛滅度後。正
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後五百歲。正
末法時也。持戒。諸惡莫作。修福。眾善奉行。信心。慧
心也。能生者。戒定既具。智慧自生也。善根。即菩提
心。種有生發義。所。猶處也。一念。專念也。上云實信。
以佛語為實而信之。此云淨信。心常清淨。不生妄
念也。悉知悉見。心合於佛。佛合於心也。福德。清淨
中自具福德也。法相。以法為有也。非法相。以法為
無也。無四相。則人空。無法相。則法空。無非法相。則
空亦空。有無雙遣。方是真空。取。即著也。反言之。以
明法相非法相之不可有也。如來常說云者。蓋古
佛有是語。而復述之也。筏。船也。喻。譬也。言譬如以
筏渡人。既濟而筏無用也。


論 此因須菩提問實信。恐菩薩於四相之外。別
生法執。必并法與非法之相皆空。方可言淨信也。
[001-0884a]
佛法大海。信為善入。善現聞佛說法。實深信受。又
欲眾生同生信心。共登覺路。故有是問。然開口說
言說章句。即存一法相於胸中。佛先教學者能生
信心。以此為實。又恐學者徒泥言說。不求心得。故
云無法相。又恐學者執著無法。入於沈空。斷滅不
去。探討其言。以悟真理。故復下轉語曰。亦無非法
相。且申其誡曰。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兩頭截住。乃
為淨信也。淨信。是眾生可以成佛作祖之善根。三
是諸眾生句。諄諄提命。直欲喚醒羣夢。


講 須菩提聞大乘正宗之教。恐後來眾生。未能
生信。乃白佛曰。世尊所說。菩薩未有不尊奉矣。倘
末世凡夫。得聞如是言說章句。果能生實信否。佛
曰。汝莫作是說。蓋此無相真空之理。必有大根基
之人。方能信任其道。設或佛滅後。至五百歲之遙。
有人持守戒律。廣修福田。能於此章句。確信為實
者。此人必從諸佛同源之所。斷除惡業。栽植善根
者也。若有此善根之人。聞得此經章句。乃至一念
之中。心常清淨。篤信不疑。此心便與如來相合。佛
智佛慧。無不知其存心。見其行事。是諸眾生。當得
無量清淨福德。此何故哉。是諸眾生。悟得真空無
相之理。無復有我人眾壽四相。是人空也。四相既
空。諸法無從得立。故不執有而為法相。亦不執無
而為非法相。是法空也。此何以故。是諸眾生。苟心
不空淨。便著我人眾壽之形迹。此人所易曉也。至
[001-0884b]
於我說無法相者。以吾真如本體。不在語言文字
之間。若取法相。與執著四相一般。若取非法相。又
涉斷滅見。與前著四相。又何異焉。是故不應取法
相。而以為有。亦不應取非法相。而以為無。則性體
之中。渾然形迹兩忘矣。以此義亦有原故。佛嘗謂
汝學道之人。當知我說此法者。因汝不能了悟真
空。超於彼岸。我不過假此法。度脫生死苦海。汝既
自見本性。證涅槃樂。則我之法當無所用矣。譬如
以筏渡人。既得登岸。筏即無用。由此觀之。有法尚
應捨矣。何況非法。又可執著於無。沈空守寂哉。】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
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
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
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註 得。謂得於已也。說。謂教之人也。義字。頂上章
以是義故來。即指不應取法取非法說。無有定者。
不偏有。不偏無。兼法與非法言。然善現爾時尚未
了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故不直曰無有法。而曰無
有定法。不可取。謂不可以色相取。不可說。謂不可
以口舌說。非法者。雖有而却無。非非法者。雖無而
却有。賢者。若四果之類。聖者。佛也。以字作用字解。
無為法。乃清淨覺性。不假人為者也。即是無住。即
是無相。即是無上菩提。長老先言無定。次言無為。
[001-0884c]
悟入聖境矣。


論 此承上不可取法取非法。而明無得無說之
真法也。前文說個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兩
句該得全經意旨。伹見如來處。落在實相上。則成
法相。落在非相上。則成非法相。所以前節將法與
非法。兩路截清。此却將如來所得所說徵詰者。兩
個如來字。正根上見如來字來。要勘他信處。落在
那裏。空生答以無有定法。不可取說。活潑潑地。恰
在箇中。末後說出無為法而有差別。不是脚踏實
地。怎能說得如此諦當。只此一語。為眾生說。可以
出生死。趨菩提。故下文遂以持經功德較量也。


講 前既說法相非法相。佛恐須菩提尚未透徹。
故問曰。汝以如來無上菩提之法。果有得於已耶。
抑以此法有所說而教之人耶。須菩提言。如我心
中悟佛所說義。則知無上菩提之法。此吾本來真
空。未嘗指定一法。名為無上菩提也。即佛所說。不
週隨機設教。何嘗指定一法。教人必如是而後修
哉。此何以故。如來所說無上菩提法。可以性修。不
可以相取。可以心傳。不可以言說。若執為有法。而
吾性虗靈莫測。非有法也。若執為無法。而吾性隨
感即應。又非非法也。蓋無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
覺性。無假人為。故一切賢聖。皆同此無為法。聖人
具足清淨。故名為聖。菩薩自聲教而悟。故成為賢。
所證有差別爾。】
[001-0885a]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
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佛
言。須菩提。五字較訂補正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
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
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
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四字較訂補正。」


【註 三千大千。統言大世界。七寶。金。銀。琉璃。珊瑚。
瑪瑙。珍珠。玻璃也。此布施。作施捨看。福德者。修布
施之德。享現在之福也。福德性者。修性中之德。慧
光所照。福分過人。即真性也。尊者領悟。指出一性
字來。最為著眼信力曰受。念力曰持。發言成句為
偈。四句偈。或指經中二偈。或指無我相四句。圭峰
謂。凡所有相四句最妙。須知從經中受持說來。必
上有乃至字。下有等字。言於此經中受持一部一
章。乃至四句偈等。有自多至少。偈不一偈意。豈可
執四句。以求著落乎。菩提法。謂諸佛求真性之法
也。何佛非心。何佛法非心法。此經為般若真諦。故
曰皆從此經出。非單指經文語句言也。佛法者。真
諦之理。非佛法者。不執法也。是名佛法者。非斷滅
也。


論 此第一番較量福德也。福德前後九番較量。
義各有屬。此佛恐人因不可取說。住在無相無為
處。便欲毀棄言教。言教若棄。將何信解。所以特指
[001-0885b]
出無上菩提之法。皆從文字般若中來。人心具有
佛性。假文字般若。而後得悟。則此經即般若真性。
能生佛法。又恐人在佛法上。又生執著。隨下轉語
曰。佛法即非佛法。蓋佛法在心。而不在教。非佛法
者。無法相也。是名佛法者。亦無非法相也。經中凡
言即非是名三折筆處。皆具此兩義。佛每說經一
番。皆以布施較量福德一番。佛蓋知末法劫中。多
以施捨當修行。不解見性要旨。所以諄切反覆言
之耳。


講 前言法無為矣。佛恐人忽略般若章句。故以
持經功德較量。因設問曰。若有人充滿三千大千
世界之七寶。用以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多否。須菩
提言甚多。然是福德。乃有相之施。於我性真空無
相妙法。全不相關。必竟非福德性。故如來所言福
德者。乃人天小果之因。此所以為多也。佛言如再
有人。於此經中。信受其言。奉持其義。乃至四句偈
等。更為他人解說。則自覺覺他。其福勝於七寶布
施多矣。蓋彼乃住相布施。縱得濁福。福盡墮落。此
乃因經悟性。福等太虗。歷劫不壞。其福不遠勝哉。
此何故也。蓋此經乃修行之徑路。諸佛之身。及所
證之法。皆從文字般若而生。此外更無餘經矣。夫
無上菩提之法。即佛法也。然所謂佛法者。本來無
有。不過使之言下見性。乃虗名為佛法也。


彚解 自須菩提問實信至此。凡三節為一段。無
[001-0885c]
人無法。眾生修行無相也。無得無說。如來說法無
相也。至須菩提說出無為二字。般若正宗巳是了
然。佛恐人將無為法。認作枯寂。住在這裏。殊不知
菩提一現。萬法具足。真性福德。無量無邊。正以此
經。即般若性。成佛之道。不外乎此。佛教人因經悟
性。非徒誦說巳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
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
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
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
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
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
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
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
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
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
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
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
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
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
阿蘭那行。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
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001-0886a]
今本是故名阿那含。無故字。」


【註 能作是念者。謂曾萌得道之念也。前四我字。
乃代四果人設想之詞。佛氏有因有果。能修是因。
即得是果。須陀洹。華言入流。謂入聖人之流也。無
所入者。不著入流之相也。此聲聞初果。自聲教而
悟者曰聲聞。斯陀含。華言一往來。謂一往天上。一
來人間。便得涅槃。六祖云。前念起妄。後念即止。前
念有著。後念即離。目覩諸境。此心還有一生一滅。
無第二生滅。故言一往來。實無往來者。無往來之
相也。此聲聞第二果。比入流高一級。阿那含。華言
不來。謂直生四禪天上。不來欲界受生也。實無不
來者。不著不來之相也。此聲聞第三果。比尚有往
來。又高一級。阿羅漢。華言無生。謂諸漏巳盡。無復
煩惱。不於三界內受生也。阿羅漢得無相之理。人
法俱空。巳證涅槃。此又高一級。聲聞之道。圓滿巳
極。故不名果而名道。實無有法者。謂無煩惱可斷。
無貪嗔可離。情無逆順。境智俱忘。無絲毫之法可
取也。無諍者。蓋有欲則爭。此既離欲。何諍之有。三
昧。華言正見。謂本覺心也。離欲。斷盡見思煩惱也。
阿蘭那。華言寂靜。樂。好也。謂好清淨行也。蓋佛嘗
有是語。而須菩提舉以為證也。實無所行者。謂本
性空寂。不著行相也。佛說以下。尊者自述其所造。
以證無相也。以上言四果。皆以無為法。而不著得
果之相。下復以佛之無相證之。如來。釋迦牟尼也。
[001-0886b]
然燈佛。即定光佛。是釋迦牟尼之師。實無所得者。
謂成佛由本心覺悟。無有法可得也。實字與上數
實字相應。


論 此歷徵一切賢聖修證處。皆以無為法。而不
取於相也。四果功夫。自有等級。每證一果。隨證隨
空。初果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知。欲境當避。如
初生果。二果云一往來。是蹈欲境不再。如方碩果。
三果云不來。是去欲境如遺。如巳熟果。四果云離
欲。是脫然無纖欲可除。如既收果。此是漸教如此。
若是無上菩提。頓悟真空。即此金剛般若波羅蜜。
超入佛地矣。又何四果之足云。佛自謂成佛實無
所得。證四果之無所得。言無相之理。乃我自有之
真性。其成佛皆由。我心自悟而得也。於法無得。原
屬實相。不是斷滅。


講 須菩提言無為法。巳悟菩薩修行矣。佛乃從
賢聖無為中差別以詰之。曰須陀洹曾作是念。我
必得此果否。須菩提言。不也。須陀洹得預聖人之
流。名為入流。而心無所得。不著入流之相。但未能
頓悟真空。僅能不入六塵境界耳。名須陀洹。其以
是歟。佛曰。斯陀含曾作是念。我必得此果否。須菩
提言。不也。斯陀含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名一往來。
而心無所得。不著往來之相。蓋巳悟真空究竟。能
出離生死。不受輪轉也。名斯陀含。其以是歟。佛曰。
阿那含曾作是念。我必得此果否。須菩提言。不也。
[001-0886c]
阿那含不來世界受生。名為不來。而心無所得。不
著不來之相。蓋本性光明。真空無我。內無欲心。外
無欲境也。名阿那含。其以是歟。佛曰。阿羅漢曾作
是念。我必得此道否。須菩提言。不也。阿羅漢萬緣
悉淨。外如木石。不動不搖。心如止水。不滲不漏。性
本真空。實無一法可得也。名阿羅漢。其以是歟。世
尊。若阿羅漢作得道之念。即著我人眾壽四相矣。
所以佛曾說我一念不生。與人無忤。得無諍三昧。
弟子中最為第一。必是我脫盡人欲。斷絕此念。方
許我為離欲阿羅漢也。我若作此念。可以得阿羅
漢道。則又生妄念。佛即不說我好寂靜之人矣。以
我須菩提。外雖有行。心中無一可得。佛故名為樂
阿蘭那行。佛終恐其所得之心未除。又從而默化
之曰。我當初在然燈佛處。果得本師之法否。須菩
提言。不也。如來一心清淨。雖在燃燈佛處。不過因
師開導。實乃自悟自修。於法實無所得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
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
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註 莊嚴。如建塔造寺。設像供養之類。一大世界。
必有一佛設化。謂之佛土。黃金為地。七寶為林。是
莊嚴佛土也。自性佛土。本來具足。不假莊嚴。故云
即非莊嚴。心常清淨。無嚴而嚴。故云是名莊嚴。應
[001-0887a]
如是生清淨心。指上非莊嚴說。前云生淨信。是一
念之覺。此生清淨心。是全體之修。六度萬行。總為
修此清淨。是本來地。即究竟地。前不住色等布施。
此不住色等生心。攝事歸心。言不住較細。且前云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此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并
不著布施之相。清淨之不巳處。即是生也。有所住
而生心。是濁亂心無所住而生心。乃為清淨心。生
其心者。又非槁木死灰。入於頑空也。無住生心句。
是全經大旨。


論 此揭出安住降伏要旨。教菩薩以清淨為莊
嚴也。菩薩修六度萬行。佐揚佛化。非不莊嚴佛土。
但不取外相莊嚴。當知莊嚴是清淨心。無住相心。
心無所住。則絲毫不挂。萬境澄澈。即清淨也。譬如
一鏡當空。無所不照。何等清淨。若先著一物。則空
明遮蔽。焉能照物。無所住。是從實趨空。生其心。是
從空生覺。此心字。是正智。是真心。伹住著於境。則
隱而不現。心若不住。般若了然。生其心者。顯現本
有真心。非突然生起也。此句是金剛正眼。般若妙
心。昔六祖聞無所住而生其心句。即大悟曰。何期
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
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搖動。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學者在祖師門下。當從無住生心處。體會微旨。


講 前言佛無所得。學佛諸菩薩。安可徒事莊嚴
佛土。而不返求諸心哉。故告須菩提曰。菩薩居佛
[001-0887b]
土之中。果作善緣福業。使佛土莊嚴否。須菩提言。
不也。佛所謂莊嚴者。即非外貌相好之莊嚴。必其
心地明潔。萬行具足。是名莊嚴也。佛於是順其詞
而語之曰。菩薩莊嚴。既不在於外飾。當返而求諸
心。使泰宇之中。湛然常虗。無一毫染濁。靈臺之內。
寂然常定。無一絲擾亂。當如是生清淨心。不當住
在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一有所住。便不能清淨矣。
須知清淨心。妙湛圓寂。不泥方所。本無所住也。於
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明鏡當前。物來悉照物去。即
空自然十分清淨。是淨土莊嚴孰甚焉。】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
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
身。」


【註 須彌。山之極大。為眾山之王。故云山王。人身
豈有是大。不過假設之詞。如七寶滿大千之類。上
言心。此言身者。非反說到身外也。身字即作心字
看。非身謂法身。即真心本性也。非身名大身者。即
真心之無住。足以包太虗。藏沙界也。


論 此承上文無住生心而言。以見心量之廓周
無盡也。言心無所住。則淨心常生。法身圓滿。此心
最為廣大。如來設大身為問。尊者悟得無住。真心
徧滿法界。妙含萬有。量等虗空。雖須彌不足喻其
大。問答至此。乃見身土皆空。心境雙絕。不言福德。
而福德難量矣。故下文遂較量福德。
[001-0887c]


講 前言莊嚴佛土。不如清淨此心矣。又恐錯認
色身為大。不知心為大。故設問曰。須菩提。譬如人
身如須彌山王。可以言大否。須菩提以甚大答之。
何以故。色身雖大。為有生滅。必竟不名大身。佛說
非身。纔是我之清淨本心。此心包含太虗。充滿法
界。無相無住。頓入圓明。乃真法身。是名大身也。】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
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
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
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
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
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註 恒河。西土天竺河。周迴四十里。沙細如麵。佛
多在此說法。故取為喻。沙等恒河。是倒裝文法。謂
恒河如沙之多也。亦是假設之詞。前只言三千大
千世界。此言如恒河沙數。其大且多。益不可量。勝
前者。勝於布施之福也。


論 此第二番較量福德也。前第一番較量。因前
止說得人法俱空。總歸於無為。故言佛法皆從此
經出。以啟發之。以下歷舉聲聞菩薩。俱從無為法
中。現出許多差別。結勸諸菩薩無住生心。而託大
身作喻以驗之。則清淨法身中之全體大用。一齊
俱現矣。此較量功德。所以一步深一步也。
[001-0888a]


講 前言無住生心。則清淨之福。不可量矣。佛故
即布施推廣其義曰。須菩提。恒河之沙。固多矣。設
或不止一恒河。數其如沙之多恒河。是諸恒河中
之沙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但諸恒河。且多而無數。
何況恒河中之沙乎。佛謂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以七寶滿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布施。得
福多否。須菩提又以甚多答之。佛曰。若有善男女。
於此經中。受之而無疑。持之而不失。必見自已真
如菩提本性矣。又能以真空妙義。為人解說。使人
心地開通。明了自性。可以脫離輪迴。永超生死。則
是人已兼成。此其福德。歷劫常存。豈恒沙布施可
及哉。】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
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
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
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註 隨說。與後盡能相應。是隨舉經文之義。此處。
即說經之地。世間天人阿修羅。謂天道人道及魔
道也。供養。如香花瓔珞幢幡寶蓋之類。塔。藏佛舍
利者。廟。樹佛形像者。受者領會其意。思慧也。持者
服膺弗失。修慧也。對本曰讀。離本曰誦。聞慧也。未
受持而誦讀。領益猶淺。既受持而讀誦。取類乃深。
萬行修持。俱攝在四字內。能趨菩提名最上。諸乘
不及名第一。世間所無名希有。法。即菩提法也。必
[001-0888b]
成就法。然後能成就功德。故下文遂言成就功德。
兩若字。不是虗字。乃深讚成就第一者之詞。尊重
弟子。弟子中之可尊重者。經典法寶也。有佛佛寶
也。尊重弟子僧寶也。經典所在之處。即三寶共處
也。


論 上言持經功德之勝。此申言其所以勝也。前
兩言獲福以受持。與為他人說並提。恐學人徒逐
章句。虗務福勝。而於第一義諦。未能思維修習。則
自已不能成就。何能利益他人。故歸重受持。以示
說法之本。隨說者。一節之般若也。盡能者。全體之
般若也。盡能受持讀誦者。金剛深慧。無一不入六
字中。有無量功行在。經典在何處。即在此心。若盡
能持誦之人。自心誦得此經。自心解得此經義。自
心體得無著無相之妙理。念念精進。常修佛行。其
智與理冥。視經典所在。即如有佛。即上文見如來
也。歸依護持。自視為尊重大乘弟子。即下文荷擔
如來也。


講 上言持說是經福德之勝於何見哉。佛再告
須菩提曰。若有人隨舉經文之義。乃至四句偈等。
為之講說。令聽者除迷妄心。則說經之處。自然感
得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來恭敬。如藏身之塔。供
像之廟。殷勤瞻禮矣。夫隨說句偈。尚能感天龍八
部。供養如此。何況有人。盡能以此全經。受持而體
驗於心。讀誦而研窮其義。則知是人。以一心成就
[001-0888c]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真最上而無以加也。第
一而無可比也。又絕無而僅有也。若是經典在處。
即佛在處。心常清淨。得真如妙性。非即佛門之高
弟子歟。


彚解 自佛言四果至此。凡五節為一段。佛以四
果無念。釋迦無得。為無相證。隨言莊嚴亦無相。特
為諸菩薩。揭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為作佛宗
旨。千聖心源。在此一語。又言無住生心之量。最為
廣大。其福德之勝。惟在持此經耳。善現至此。巳領
妙悟。故下文直請經名。及受持法。】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
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
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
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
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古本無是名般若波羅蜜句。」


【註 佛說皆經也。初稱言說章句。次稱法。次稱經。
至此請立經名。蓋欲知義趣。須先識經名。因請示
名。庶不使奉持無法也。法名般若。照見萬法皆空
也。法喻金剛。專指一真不壞也。佛將般若二字安
名。又加金剛二字。以見至堅至利。不與萬法為侶。
乃一切俱空。一切具足。即是到彼岸也。一部真經。
都該在七字內。奉持此名字。即奉持全經。不可更
贅一語也。法性本空。無可執著。故云即非。中有真
[001-0889a]
覺。萬象光明。故云是名。又恐聞說經名。不認自心。
徒認作法。故復詰之。而善現巳於即非般若中。悟
無法可說也。


論 此佛特示經名。是一部金經點眼處也。從前
說降伏安住。並未說出般若。其間如度生破盡度
相。布施破盡施相。見佛破盡身相。淨信破盡法相。
如是堅固。如是猛利。全是般若之智慧。如金剛之
能斷。蓋本心淨明真慧。隨緣不變。能摧斷一切煩
惱。而不為一切所摧。是為金剛般若。此經所說。直
指心體。乃斬絕妄緣。智慧到彼岸之法也。然般若
是人清淨心體上。一點靈光。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盡大地。無有一法是般若存住處。亦無有一法不
是般若放光處。即非即是。直使奉持者胸中。不留
一個字脚。


講 善現聞第一希有之法。巳覩指知歸。遂發心
奉持。請立經名。白佛言。世尊。持說是經。成就希有
法矣。不識此經當以何命名。我等云何奉持乎。佛
曰。是經當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蓋明是經者。其
智慧如金剛之堅利。斷絕外妄。直達諸佛菩薩之
彼岸也。以是名字。汝其奉持之。所以奉持者當何
如。佛說般若波羅蜜者。妙覺本性。湛若太虗。體既
尚無。何名之有。如來恐人方斷滅見。不得巳而虗
名為般若波羅蜜也。真性本來如此。更有何法可
說乎。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否。善現知諸法原空。
[001-0889b]
即印證曰。如來萬法皆空。有何可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
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
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註 微塵者。八萬四千塵勞也。世界者。眾生世界
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所謂眾生無邊。煩惱
無盡也。能修般若無相無著之行。了妄念塵勞。即
清淨法性。故云即非微塵。了妄即真。真妄俱泯。故
云是名微塵。性無塵勞。即佛世界。性有塵勞。即眾
生世界。了諸妄念。湛然空寂。故云即非世界。證得
法身。普見塵剎。應用無方。故云是名世界。


論 此示塵界皆空。以顯般若之用。所謂觀照般
若也。若以塵界觀之。則滿目萬象。森然塵境。若以
非塵界觀之。則一道虗閒。真空真寂。所謂寂滅虗
靈。寄森羅而顯象。縱橫幻境。歸一性而融真。蓋般
若心光。大包千界。細入微塵。則盡十方世界。無非
自已光明也。佛謂文殊曰。在世離世。在塵離塵。是
究竟法。即非塵非界意。


講 佛告須菩提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果
多乎否。須菩提以甚多答之。佛曰。如來說諸微塵
者。原是幻妄之物。而靈虗之府。太空澄澈。非微塵
所可污。故不是微塵。乃假名為微塵也。如來說世
界者。原不是我心中本有的。而心地廓然。淨無瑕
穢。便是出世間法。非世界所得囿。故不是世界。乃
[001-0889c]
虗名為世界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
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
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註 三十二相。莊嚴端好。指全身而言。此乃色身
佛也。見如來。指法身言。觀相原妄。無可指陳。不妨
相即無相。故曰即非身相。觀性原真。塵塵妙覺。不
妨無相即相。故曰是名三十二相。


論 此言非相即相。以顯般若之體。所謂實相般
若也。上言塵界非塵界。是離幻歸空。此言身相非
身相。是即空悟實。三十二相。只是色身如來。當知
別有一箇真性如來。非色非空。超然萬象之表。無
變無壞。總歸一真之中。故云是相即非相。識得非
相。是名真相。


講 佛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否。須菩
提言。如來之相。雖勝妙殊絕。不宜以形色求之。何
以故。蓋如來所說相者非真相也。妙體如如湛然
常寂。乃諸佛本心也。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其福甚多。」


【註 佛初以大千寶施較經勝。次以河沙寶施較
經勝。皆外財也。至此說到身命布施。是內財也。較
財施雖優。總是有漏因果。不若持經之福勝也。此
[001-0890a]
為下文較量身命之始。


論 此第三番較量福德也。受持。是法身因。故福
最為殊勝。此段經文。前以奉持始。後以受持終。極
宜留意。蓋真能奉持者。稱性而行。本心而現。莫非
金剛全體也。


講 由斯以觀。益信持經之福勝矣。須菩提。世間
所重者。莫過於身命。若有人以恒河沙之多。比此
身命布施。如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其所獲之福。
比寶施有加焉。但不明本性。特頑福而巳。若以此
經及四句偈等。受持而講說之。則自利利他。其獲
福無量。較彼捨身者。不甚多乎。此金剛般若波羅
蜜。所當受持也。


彚解 自須菩提問經名至此。凡四節為一段。是
一部經點眼處。通段皆言般若法。以答奉持之意。
般若非般若。是言智體無相。以下離文字相。故無
所說。離煩惱相。故非微塵。離人天相。故非世界。乃
至離佛色身。故非三十二相。一切無所著。方是般
若法。方是真受持。此成就第一希有之法。非身命
施所能及也。故下文但讚嘆能契此理。以教人者。
其福無量。】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
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
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
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
[001-0890b]
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註 聞字。與前願樂欲聞相應。聞說是經三句。摹
寫空生之聞境。下數聞字。空生自寫其聞境。即以
能聞望人也。經以般若為名。般若以無相為主。不
住於相。便是此經之義。義之究竟歸著處為趣。不
住於相則生實相。便是義中之趣。空生傷覺悟之
晚。故感極涕零也。甚深經典。即般若非般若之法。
信心者。信無我四相。而修不住之行也。清淨者。即
人法兩空。不住於相也。實相者。即清淨法身。非有
非無。不生不滅。如如不動。實相般若也。生實相者。
蓋人心本自清淨。以住相故生虗妄。以不住相。即
顯自性。故生實相也。實相即是本性空淨。非有形
相可執。故下轉語云。是實相者即是非相。


論 此善現因自已幸聞此經。而願當世之聞經
淨信。以生實相也。佛說如是甚深經典。不惟人空。
而且法空。并般若智相亦空。昔得慧眼。於有見空。
今聞此經。於空亦遣。人能解此經義。信自心本來
清淨。保此湛然之本體。由是妄念。全消天理常住。
實具般若。所謂生實相也。實相即從無相中生出。
猶鑑空即能照也。實相即是非相者。猶鑑中本無
形也。佛說無相處。俱是說實相處。生實相三字。要
著眼。後人目釋氏為空門。專言虗無寂滅。豈不罪
過。


講 上言般若之法。爾時須菩提深解無相之義
[001-0890c]
趣。涕淚悲泣。傷聞經之晚。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
如是深奧經典。我從來修行。雖具慧眼。聞法甚多。
未曾如此之妙者。我既聞此經。巳悟自性清淨中。
本來有此真實矣。若再有人。聞是經典。一念發篤
信之心。其心純是天真。毫無欲塵所累。便得清淨
般若。則性中具如來法身。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
就第一希有功德矣。世尊。是實相者。即真空自性。
本無形迹。是故如來所說實相。總屬鏡花水月。豈
真有實相之可名哉。】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
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
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
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註 信解者。心無所疑。而了然悟也。受持者。心既
領悟。而守之堅也。無四相。證人空也。四相即非相。
證法空也。離一切相并空見亦忘也。如是乃為清
淨名諸佛。所謂生實相也。


論 上文聞經。為現在世人言。此願後世之聞經
信持。以徵離相也。空生甫幸自聞。即以能聞望人。
且望後來五百歲之眾生。一則曰第一。再則第一。
與佛以獲福歆動持說者。同一惓切。又恐眾生誤
認受持讀誦。全在章句。於自家善根。不能生發。故
先言信心清淨。次言信解。以示受持讀誦之本。無
[001-0891a]
我四相。證入空智也。若止能證人空。尚屬二乘。何
為希有。而是人更解諸法本來寂滅。諦見四相即
是非相。證法空智矣。法空尚是菩薩。何云第一。而
是人又。解非法之空亦空。淨悟三空。契合實理。靈
光發現。可證清淨法身矣。故曰即名諸佛。


講 須菩提曰。我親侍如來。得聞妙法。自能信其
言之實。解其理之妙。聽受而持守之。不為難事。若
末法濁世。離佛遙遠。茫茫苦海。而能歸依佛教。聞
是經而信解受持。此人明了自性。真第一等人。甚
為希有。何也。以其頓悟真空。四相俱無也。是人所
以無四相者何也。為他信心清淨。了知五蘊本來
空寂。我相即是非相。彼此原來絕待。人相即是非
相。萬象一法所印。眾生即是非相。億劫不出剎那。
壽者即是非相。既悟諸相非相之旨。所以當體全
空也。又何以知四相非相。蓋無相是人空。非相是
法空。人法俱空。并空見亦忘。即到覺位。可以名為
佛矣。】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
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
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石本
非第一上。無即字。」


【註 如是如是。印許善現所言。亦以接引後世也。
怪愕曰驚。惶恐曰怖。退縮曰畏。能信解受持。實相
現前。乃能不驚不怖不畏。故曰希有。金剛般若。貫
[001-0891b]
徹五度。為第一波羅蜜。非第一者。是清淨之心。是
名第一者。乃圓證之詣。


論 此因空生既能解悟。便要他實行般若。以證
實相也。六波羅蜜中。惟般若能成就法身。故云第
一。前言般若即非般若。是就般若一波羅蜜而言。
乃無相體性也。此第一即非第一。是對餘五波羅
蜜言。而說六度。總一般若。萬行同成第一。以起下
忍辱布施。離一切相之意也。般若為第一。又併第
一而遣之。經義所以微妙。


講 佛因須菩提之言。即印可之曰。汝言深契佛
理。如是如是。後果有人。得聞般若妙法。不驚而無
疑心。不怖而無懼心。不畏而無退心。則諦聽受持。
永無退轉。此人甚為希有。何也。諸波羅蜜。以般若
為第一。然乃真空無相。貫徹五度。即非第一之可
名。而般若能成就法身。是名第一波羅蜜也。】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
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
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
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
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
古本無是名忍辱波羅蜜句。」


【註 六度中最難離相者。無如忍辱一度。被人毀
害曰辱。我能安受曰忍。說非忍辱。是忍而無忍也。
[001-0891c]
如我一證。是極苦忍。亦非忍也。無四相正明非忍
也。與前度生無四相。持經無四相。互為發明。歌利。
華言極惡。昔如來證初地時。山居修道。王帶宮女
出獵。困倦而寢。諸女入山禮仙。王覺大怒。入山尋
之。問仙以何為戒。曰以忍為戒。王割截仙人肢體。
四天王怒雨沙石。王怖畏懺悔。仙身復如故。王後
歸信受記。即憍陳如也。念過去一段。又追述前因。
言佛所修非止一世一事也。


論 上言非第一波羅蜜。明般若貫徹五度。猶恐
菩薩未能通達此旨。故於六度中。舉忍辱以證離
相也。持戒精進。禪定般若。悉在心上修習。布施。忍
辱。則見於事為。菩薩饒益有情。正於事為徵心。故
經中言忍辱布施。以攝餘度。而忍辱一度。最難克
化。此見性之後。習定修慧。最要關頭。所以菩薩當
行忍辱波羅蜜。然人忍辱為難。忘忍尤難。見有辱
可忍。即不能忍矣。忍辱從般若。而出本然之心。寂
然不動。外不見有所辱之相。內不見有能忍之念。
是般若體中。本無我人。誰辱誰忍。如是方能離相。
方是真正實相般若也。


講 佛告須菩提。不但般若波羅蜜。本無迹象。無
可執著。即我所說忍辱波羅蜜。此實有形相可見
者。然一念清淨。煩惱自息。外不見有所辱。內不見
有所忍。橫逆之來。渾然兩忘。此如來說非忍辱波
羅蜜。祇虗名為忍辱波羅蜜而巳。如我昔為歌利
[001-0892a]
王。割截身體時。心如虗空。不起四相。何以故。當初
節節支解。可謂辱之極矣。若有四相。瞋恨心生。何
以言忍。又念曾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亦無四相
之累。歷劫自能頓悟真空。此我之所修。非止一世
一事巳也。】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
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
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
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
生即非眾生利益眾生句下。古本無故字。」


【註 上言忍行。何故忽言發心。蓋菩薩先當發心
也。兩是故字。總束上文。離相發心。則所發之心。即
無所住之心也。發則生矣。但前云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恐人認作兩層。有無所住之心。又有所生之
心。轉非清淨。故直曰生無所住心。言生此原無所
住之心也。若心有住即為非住者。謂住於色等。即
不住於菩提也。再引佛說布施一度。申明離相發
心之義。住色布施。該聲香等在內。上先言不住相
等布施。再言不住色等生心。此則言不住色等生
心。即不住色布施。以融合上文之義。此布施。指法
施言。滅度眾生。即是利益眾生也。末四句結上意。
言菩薩應離一切相者。因一切諸相。因緣而生。盡
是假合。相即非相也。菩薩利益一切眾生者。因眾
[001-0892b]
生各明本性。即是諸佛。生即非生也。


論 此承上忍辱無相而言。教諸菩薩。離相發心。
又於六度中。舉布施以證離相也。離相所發之心
即正等覺心。故學佛者。直發菩提心。當使此心湛
然。隨處解脫。空諸所有。斯為離一切相。佛恐人認
離相為虗無。故以利益二字。指示實際。蓋必利人
福德。益人智慧。實實有其功用。始為滅度眾生。此
是菩薩宏誓之願。勸修之本。但因眾生住著根塵。
故廣行化導。若布施者先有住著。何以化彼住著
之心。所以決當如是布施。然後自性獲清淨無為
功德。而眾生亦受清淨無為之利益也。自此至不
可思議。總在功德上說。


講 佛告須菩提。是故諸菩薩。當空此心。離去一
切形相。方可發無上菩提心。不當住著色聲香味
觸法。而起可欲之心。當生無所住著之心。則此心
圓通無礙。真純無欲。非一切諸相所能繫縛。若心
於六塵有所住著。即所住不是菩提心矣。所以如
來甞說菩薩之心。莫不欲布施。但眾苦之本。眼根
不淨為先。不應住於色而為之布施也。須菩提。菩
薩布施。原為利益一切眾生。使眾塵不隔。真智現
前。故應如是無住相布施。方獲真利益。所以如來
說一切諸相者。其實當體全空。即是非相也。又說
一切眾生者。其實眾生。若見自性。即非眾生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
[001-0892c]
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虗須菩提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
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
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
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
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註 真語。不妄也。實語。不虗也。如語。稱理而語也。
不誑。非詭託欺偽之言。不異。不涉怪異。亦無互異
也。如來所語之法。即如來所得之法。法乃無為真
如之法也。法體空寂。無相可得。故云無實。非相即
相。有真空體。故云無虗。虗實二字。合說有味。虗中
悟出實際。實中悟出虗理。虗實相形。乃成如來妙
法。住則著相。為煩惱所障。故云入闇。無住則人我
兩忘。智光獨照。故云見種種色。未言離相持經功
德。以印可空生第一希有功德之語。起下段之義。


論 此揭出即空不空之如來藏。以見離相。即生
實相。欲人不住於相。以成就功德也。如來所說法。
總是無上菩提。欲人了悟佛法。實則墮入常見。虗
則墮入斷見。心體無相。不可言實。妙用無方。不可
言虗。真空妙用。法性如是。即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也。心住於法者。於因中未淨六塵。謂行善可以作
福。於佛道神妙感通。智慧覺人之本量。猶未夢見。
若此心全從一片慈悲中流出。迎機善導。輾轉濟
人。使五濁眾生。咸登彼岸。是乃洞徹源流。性光燭
[001-0893a]
照。此正布施利益也。得真如由心淨。心淨由不住
法。不住法由有智。有智由聞經。當知此經有其勝
德。故須讚歎以示將來也。


講 佛曰。我如來所說般若波羅蜜者。皆無上菩
提。了悟本性。真而不妄。實而不虗。如如而不變其
詞。非欺誑之言。非異常之論。如來所以得此般若
法者。只是空。無所空之心法。將以法為實耶。真體
空寂。本無實也。以法為虗耶。妙用無方。亦無虗也。
故修行菩薩。當悟真空。不宜有所住著。以為布施。
若心著於法而行布施。則四相未空。為無明障。如
人人闇室中。昏無所見矣。若心無所著而行布施。
則圓。悟如來。洞達無礙。如人有眼目。又得杲日當
空。見種種色矣。若後世有善男女。能受持讀誦此
經。直下頓悟真空。即到菩提覺位。為自性如來。佛
以智慧之目。盡知盡見。豈不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哉。】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
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
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
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
持讀誦為人解說。」


【註 初日中日後日。以一日言。早中晚三時也。恒
河沙言其多。無量劫言其久。皆備喻也。佛所謂捨
身布施。非真有此事。即儒家損已益人之說。信心。
[001-0893b]
即前信心清淨。不逆。即前不驚不怖不畏。是與般
若契合。一心隨順也。聞經信心。無有違逆。祇是耳
根勝也。何況六根清淨。又有勝焉者。書寫手具般
若身根勝也。受持心具般若意根勝也。讀誦口具
般若舌根勝也。此自利之功。至為人解說。又是利
他之德。


論 此第四番較量福德也。但捨身命。不能見性。
仍為有漏業因。聞經信心。頓見自性。一志修行。更
無退轉。此人得般若之福。大勝命施之福。書寫持
說。是從般若光中流出。語言文字。代佛宣揚。非徒
紙上陳言。依文解義可比。


講 佛言設有善男女。於一日之問。以恒河沙等
身命。三度布施。至於無量數劫。則福報曷可勝言。
然止能受世間頑福耳。若有人聞此經。既信於心。
不違其說。其福尚勝捨身之福。何況書寫章句。而
尋繹其言。受持讀誦。而解悟其理。又以是經與人
解說其義。則不徒自明已性。且教人各見其性。善
根純熟。利益無窮。其福豈有限量哉。


彚解 自深解義趣至此。凡七節為一段。空生聞
般若經名之後。自陳悟解。嘆信經之人。生實相。徵
離相。為第一希有。佛因言實相般若。為六度第一。
復舉忍辱布施以例其餘。教以從解起行。於六波
羅蜜上。一一離相發心。以利益眾生。而以無實無
虗。括般若之宗旨。無實。則萬法皆空。離相是也。無
[001-0893c]
虗。則一真常住實相是也。正是菩提妙境。又借入
闇處明。推明相無可住之故。復較量福德一番。以
見般若能人已兼成。非捨命所能及也。】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
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
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
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
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
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
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
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
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
處。」


【註 要。宗也。語必歸宗也。是經。即文字中所詮實
相般若也。乘即車乘。取法輪轉通之義。大乘。菩薩
乘也。最上乘。佛乘也。六祖曰。法無三乘。人心自有
差等。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
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行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
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發。謂修行人發心也。上功
德。以經中自有之功德言。下以人所成就之功德
言。荷擔。直將佛法肩承在身上也。小法外道也。前
言四相。主六塵說。尚粗。此言四見。主六根說。稍細。
妄見又為妄相根本。前言塔廟。是說經處。此是有
經處。各有分別。諸華香。謂寶花妙香也。
[001-0894a]


論 此總承上文。言是經微妙。惟發大乘人。能荷
擔佛法也。發大乘。最上乘。即是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菩薩為巳發最上乘人。善男女為能發
最上乘人。眾生為未發最上乘人。然未發上乘。實
是能發上乘者。如來護囑菩薩。為巳發上乘者說。
正為能發上乘未發上乘者說也。荷擔者。以菩提
本於如來。示正法授受之宗。如來護念付囑。專是
求荷擔之人。末言此經具佛全身。但流布處。即是
法身常住。收足持經之義。圓滿周徧。蓋盡人望之
矣。


講 須菩提。要而言之。是經不可以心思口議。不
可以物稱器量。有無邊功德。所以如來不輕為人
說。惟為發菩提心。大根器人說也。若果有人受持
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之而悉見之。功用德行。
皆可成就。此人即能以如來無上菩提之法。一身
擔任之。豈樂小法者可比哉。蓋樂小法者。迷於外
道不免有人我等見之私。其於真性。茫然不知。故
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也。不知此經普示一切。
至微至妙。須菩提。在在處處。有此經典。一切世間
天人阿修羅。為之供養。當知此處。即是如來真身。
舍利寶塔。能使遐邇瞻仰。恭敬而一心嚴肅。作禮
而五體投地。圍繞而大眾歸依。以諸花香而布散
於持經之處。則供養可謂至矣。洵乎信心持說者。
便能荷擔菩提也。】
[001-0894b]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
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註 輕賤謂疾病貧窮。小而憂辱。大而死亡皆是。
先世。指前生。其實昔日向惡。今日向善。在生轉換
一番。亦謂之世。六祖以先世今世。作前念後念。亦
通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即三塗也。入福德門。則先
世罪業消滅。入智慧門。則得阿耨菩提。


論 上言受持得福。此言受持滅罪。前為大乘言
功德。此為下乘言果報也。果報之說。最能感動世
人。故略言之。人見持經者。現生轗軻。受人辱罵輕
賤。便謂無益而生退阻。故佛言因果破之。正為修
法者堅其志耳。放下屠刀。立地可以成佛。無邊苦
海。回頭便即誕登。持經見性。換骨脫胎。所謂莫拋
造物鈞陶外。廣渡無邊大法船也。


講 持誦此經。宜為天人恭敬。而不免人之輕賤。
鮮不以持誦為無益矣。佛故曰。須菩提。人能持誦
此經。即為荷擔正法。應為天人恭敬。若反為人輕
賤。當是夙世大有罪業。縱貪嗔癡。恣身口意。應墮
入三惡道中。今仗持經功德。祇受輕賤之罰。前生
罪業。即為消除。況今覺心一起。罪滅福生。因除果
現。當得無上菩提矣。】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
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
[001-0894c]
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
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
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
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
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
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註 阿僧祇。華言無央數。劫。猶世也。於然燈佛前。
謂未遇然燈佛以前也。值。猶遇也。那由他。華言一
萬萬。具說。詳言也。具說功德者。如彌陀經所言極
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也。狂亂。癡妄也。狐
疑。搖惑也。果報。應驗也。


論 此第五番較量福德。總結持經功德之不可
思議也。佛復自為貶損。以顯受持之功德。供養者
承事無量佛。不如受持者荷擔一如來。是言供養
不及受持。非是佛不如末世之人也。具說功德。有
許多感應果報事在。所以易起人狂亂疑惑。然果
報終不可思議。佛不計果報。正極言是經之勝。欲
堅人信受也。末段是總結。經義二句。又結中之結。


講 佛言。如我於無央數劫。在然燈佛前。得遇八
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出世。盡供奉而不怠。承
順而無違。無有一處空過者。我歷事諸佛之多如
此。若後末世。有持經之人。見自本性。永脫輪回。以
是功德。較我供佛之功德。雖百千萬億分。算數之
多。譬喻之廣。皆不及持經功德之一分也。若善男
[001-0895a]
女。於末法時。受持讀誦。所得功德。我若具言其詳。
下根人聞之。生癡妄心。否則疑惑不信。必以我言
為夸矣。當知此經之義趣。與功德之果報。皆不可
以心思口議哉。


彚解 自以要言之至此。凡三節為一段。總承上
文。言是經之勝。在於無相。人能離。相發心。受持廣
說。與樂小法者。何啼霄壤。成就功德。荷擔如來。罪
業消除。得成正覺。豈供養諸佛所可及哉。此後讚
歎俱絕。故疊以不可思議結之。
○自篇首須菩提
問安住降伏佛示以無相之旨經義巳是了然隨
因善現問實信。請經名。願眾生後世生實相。證離
相。而如來隨機指示。大要教人生清淨心。乃可證
菩提也。末段極讚歎持說功德之勝。堅人淨信。住
降之義。至此巳。盡是為經之上卷。以下只就上篇
意而反復申明之慈悲深重不厭再三。固非複說
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