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39 金剛般若經贊述-唐-窺基 (master)




No. 1700 [cf. No. 235]


刊行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般若六百卷。以金剛為精髓所謂深妙玄約。
群聖猶迷。非虛言也。在昔無著稟偈於彌勒。
天親受旨乎賢兄。二論之出世。譬之猶雙懸
日月燭照幽冥也。及法之東漸也。翻譯注疏。
其類寔繁。傳說我三藏法師是常啼菩薩之
後身。信乎其執破骨出髓之夙志。忘軀殉法。
委運祈通。其譯諸經。託終於此法。以大呈嘉
瑞及其上遷也。亦誦真文以逝。其有大因緣
[001-0124b]
於般若。而獨得其宗旨者。可以見已。而於本
經。最注意焉。是以疏主受旨。特述三注。曰玄
記。曰贊述。曰會釋。而其直就經文為釋者。獨
贊述為然。然人徒知有此書。而莫之或目也。
況能研索之乎。越前藝公嘗有歎於此。欲上
梓行世。搜索四方。得五本焉。既已參互校訂
之矣。念我興福更有善本。癸酉之夏。來謀之
余。余嘉其志。出一本相示。蓋學頭所歷傳。藝
公大喜持去。至於季秋。再來告其讎對卒業。
乞余題語。余深懼以鄙言冠祖典。不遜之罪。
不可逃也。固辭不敢。乙亥之夏刻竣。復持至
求予必一言。以證考訂無私。予感其篤志。且
喜法之弘傳也。乃忘僣越。略敘來由。以塞其
責云。
文化十二年歲在乙亥夏五日
興福別室大僧都訓映謹識




刻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我曹眾生。從無始際。汨溺於生死海中。頭出
頭沒。靡有出期。大聖世尊。憫之宣暢摩訶衍
法。於中演說破有之教者。摩訶般若經。四處
十六會說。而此金剛般若者。其第二處第九
會說。實是覺海之要津。入道之寶戶也。是以
支那日本諸大德。疏此經者。僧肇淨影等無
慮數十家。本朝鏤梓行世者亦頗多矣。唯大
唐慈恩窺基法師。有疏二卷。東域錄中稱贊述
者。傳本邦以來。蓋千有餘年。而未梓行于世
[001-0124c]
學者憾之。豈非缺乎。余同國社友丹山子法
諱順藝者。天資聰敏。好學菩篤。遊學本黌。有
年于茲。慨此典未現流於世。探其善本。刻苦
校讎。頗延歲月。旁加邦讀。付諸剞劂氏。將上
木令余作序。余雖不敏。曷不喜此典流後代
布海內乎。且茲經。天台宗祖智者大師。有疏
一卷華嚴宗祖至相大師。有疏二卷。三論宗
祖吉藏法師。有疏四卷。今此書。即法相宗祖
基法師之所撰。則四家大乘師之疏。得此而
恰完矣。竊思。我社諸子。依此經疏研尋。則一
乘三乘教義。性相二宗法門。坐而得之。是余
深所冀也。丹山子此舉。亦茲意耳。因不恥鄙
拙。聊述開刻之事緣。以辯其簡端云爾。


維歲文化十年癸酉仲冬閏月越州香月院釋
深厲誌于京兆高倉學寮


校訂例言六則


─斯書。余所索得凡六本。其三是南都古本。
而興福寺學頭歷傳本。又其最可據者。故
今以此為主。以參訂餘本。其涉兩可者。則
並存之。又雖可疑。而諸本皆同者。則姑從
原文。不敢臆斷。且揭注之上方。更竢善本。


─本經新翻未容潤飾。故此疏就什譯以解
之。蓋以其譯在初流傳最廣耳。然有什本
所闕一二以餘本補之者。今圈其右方而
注之於格上。


─此疏所牒經文。每舉其首尾略去中間。今
就現藏補填全文。以便撿閱。


─本經諸家所刊行有數本。今直就大藏。抽
出本經讎之。於疏所牒。挍其同異。大藏。又
[001-0125a]
參訂宋本明本麗本焉。並揭注之上方。如
疏中所引二論。文又有不同前三本者。非
其所正釋。故不煩加挍注。觀者當自撿知
之。


─余所得六本。皆略有國訓。而莫全備者。今
請典壽律匠撿閱之。參訂合議。悉附邦讀。
以便初學。更見古點本可依者。當是正之。


─凡上梓者。必借書手。而往往不免脫謬。今
余不自揣書之拙。親寫繕完。以授剞劂。雖
缺於觀美。庶不致誤人。
文化十年癸酉冬十月
丹山野衲順藝志道謹識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


大乘 基撰


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釋本文。初中有二。一
明經因起即謂空有二因。乃有阿僧伽佛去
世後九百年。上請慈尊為開中道說。瑜伽十
七地中邊分別論等竝彌勒所談。竝如廣章
說。有少差異如別紙。二明論因起者。攝大乘
云有二種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於中有三
謂素怛覽阿毘達磨毘奈耶。謂華嚴般若等
名菩薩藏中素怛覽。解深密阿毘達磨經名
阿毘達磨藏。毘奈耶瞿沙經名第三藏。然上
諸經唯依梵本各有多頌。以漸隱沒卷軸便
小。或此方翻者偏略。所以漸約也。即阿
毘達磨經中有攝大乘品佛當加持菩薩所
[001-0125b]
說佛去世後九百餘年。無著菩薩撮集諸經
統攝其義。為二萬七千頌名對法論。後有其
資名浮陀僧訶此名覺師子。造六萬三千頌
釋。與前師造兩本別行。後有菩薩名安慧糅
為一部。故稱為雜集。即瑜伽十支中之一支
也。謂三十唯識等各為一支。故如迦旃延
三百年後造發智論。而後有六足諸論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二明年主者。一
明經二明論。經者然此般若上代已來總有
五譯。出其年代具如玄記。然三藏貞觀十九
年初從西至。最初翻譯其論也。對法為先。至
貞觀二十三年三藏隨駕玉華。先帝乖和頻崇功德。共藏譯論遍度五人。更問良因藏
令弘讚。遂制般若之序名三藏聖教序。其時
太子亦製顯揚論序當許雜翻經論竝讚
幽靈。既有違和不暇廣製也。于時帝問藏云。
更有何善而可修耶。藏報云。可執筆以綴般
若。帝既許之。藏便譯出其夜五更三點翻譯
即了。帝索讀之即遣所司寫一萬本。既不重
綴詞句遂疎。後欲重譯無由改採前布也。當
爾積代梵本文竝付三藏。藏討諸本龜資
梵文即羅什譯同崑崙之本與真諦翻等。然
經文舛異隨文乃知真謬。題名不同。三藏
獨名能斷。即先所譯。無著論本亦名能斷。何
意然也。彼意說金剛有三義。一所破義。無著
論本云。正見行邪見行。解云正邪雖異還
作是同。故行該兩種見。即喻金剛雖一能所
有殊。雖曰金剛亦有物能破之。故如白羊角
[001-0125c]
即破金剛也。二能摧義。無著云一者細是智
因故二牢者不可壞故。解云聞思兩慧能
伏染故。漸生修慧故名能摧稱為智因也。二
牢者即謂修慧。既是定心正能破障故名牢
也。或修慧中有有漏無漏二別。以分細牢。或
就無漏中有折伏道斷惑道。二分亦行。然煩
惱障通理事兩觀伏以欣上厭下伏故。所知
障唯理觀伏可知也。又約無間解脫亦分細
牢者。至佛果位解脫道中名斷者三種斷中
斷性斷類名斷。而非斷用及斷體。以非所斷
不名為斷體。已斷非正斷故不名為能斷也。
三者闊狹義。無著論云如彩畫金剛形兩
頭寬而腰狹。解云地前佛果喻寬十地喻狹以地地之中各修一行為首故。或七地已前
分是寬皆隨義准之。應知今若所破名金剛。
金剛之般若能破摧名金剛。金剛即般若也。
然經云般剌若者因中慧言薩筏若者此云
一切智是果中智也。言般剌慎若者斷惑慧。
即此中所標故云能斷也。論者然今唐國有
三本流行於世。一謂世親所制翻或兩卷或
三卷成。二無著所造或一卷或兩卷成。三金
剛仙所造。即謂南地吳人非真聖教也。此或
十一卷或十三卷成也。若唯學有以非空妄
想之心更長。唯學空而非有。真智無因而不
生起。滅妄想於空門起真心於有府。有空
雙鏡說教有二種。一謂隨機如四諦二空
[001-0126a]
等理。二謂顯理而如說無相實相等。佛以
一音等。華嚴云如來一語中演出無邊契經
海等。法華唯明攝入以彰一乘。勝鬘通據
出生及攝入也。然法華云若人行五波羅蜜。
不及受持聽聞法華者。約菩提涅槃總名一
乘。故牛車喻於菩提。經云吾為汝等造作
此車。故應當等心各各與之。故勝鬘云行六
波羅蜜不及手捉經者。彼據真如為乘也。如
彼經文具顯其相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第三判本文者。此經始終有其三分。初文前
由致分。次爾時須菩提即從座起下發請廣
說分。後佛說是經已下喜悟修行分。前中有
二。初明通由致。次爾時世尊下別由致。前中
有五。一為令生信總顯已聞。說如是我聞。二
說者聽者共相會遇時分無別總說一時。三
化必有主。主若勝法可尊故標於佛。四化必
有處要託勝處說妙法。故言舍衛國祇樹給
孤獨園。五明教所被機。謂千二百五十人俱
據實亦有菩薩眾如婆伽婆說。亦有八部
眾如下流通分說。今此略故但舉聲聞也。餘
文可知。言說處者謂筏蘇顯輕呼度舊云五
天竺者訛也。今釋顯度者此云月氏。此五國
中多有賢哲。如月照暝能除炎熱故以為名
也。舊云月支等者竝非也。其舍衛國者訛也。
應云室羅筏悉底布羅。此云豐德城謂豐多聞豐欲境豐解脫故。此城之主即是鉢剌
摩那侍特王此云勝軍。即謂中印土之都
城之名也。國名憍薩羅為別恒河南憍薩羅
[001-0126b]
故以城名標別也。其南憍薩羅國城無有別
名號。即以國為名故。祇樹者即謂誓多太子
之林。誓多者此云戰勝也。給孤獨園者謂須
達多。於太子處所買得也。今合標彼故雙舉
之。廣說緣起如餘疏陳。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述曰。此
第五彰教所被機也。謂佛共兼會名之為
與。龍樹釋云。一者同處豐德城。二者同時
同此說聽究竟一時故。三者同心共取一味
法故。四者同見同證一解脫理故五者同戒
各具別解脫戒故。六者同解脫三乘同坐解
脫床故。具如是義總名為與。大者有五義一
名稱大。大眾大人所知識故。二位次大。皆住
聖果非凡位故。三功德大。或諸漏盡證智斷
故。四修行大。求大菩提修廣業故。五徒眾大
千二百五十人故。龍樹釋云。如有七寶處金
為最大。乃至無好物處鐵鋤為最大。如是有
三寶時佛為最大。乃至於末後時破戒僧為
最大。故經云瞻博迦華雖萎萃猶勝諸華鮮
潔時。破戒惡行諸比丘猶勝外道持戒者故。
今言大者且對有學也。比丘者此有五義。一
怖魔。創心出家四魔怖故。二乞士。以乞自活
齊自他故。三淨命。離五邪命正三業故。五
邪命者一為利養故而現希奇。如坐行人念
數珠等。二為利養故自說已德。三為利養故
占相吉凶。四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五為得利
養故說先所得以動人心。四持戒性。威儀曾
不缺故。五破惡。修道獲果斷煩惱故。僧伽名
眾。證理法事二俱和故。千二百五十人者佛
[001-0126c]
初成道初一時中度五人俱隣等第二時
度耶舍等五十人。第三時度舍利子等一百
人。第四時度目犍連等一百人。第五時度優
樓頻螺迦葉等五百人。第六時度迦耶迦葉等二百九十五人。第七時度那提迦葉等二
百人。如是總有千二百五十人。此舉常隨徒
眾也。准下亦有比丘尼眾等今此略故也。然
阿含經唯為發趣求聲聞乘說。般若空教唯
為發趣求大乘者說。故下云為大乘者說為
最上乘者說也。涅槃法華解深密等通為發
趣一切乘者說謂說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
及我所說為空。故今列聲聞眾者即是為令
發趣求大乘故。菩薩已發趣故此略不標也。
上來明通由致竟。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
洗足已」敷座而坐。


述曰。第二明別由致
也。此文有十。一明化主謂世尊。二辨化時謂
食時。三彰衣服謂著衣。四顯執器謂持鉢。
五陳化壤謂入舍衛大城。六明求膳謂乞食
也。七辨均普謂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八彰攝
化謂還至本處。九顯濯足謂飯食訖收衣鉢
洗足已。十陳安住謂敷座而坐。言世尊者謂
具六德破四魔四魔者可知。六德者佛地
論說。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
[001-0127a]
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具諸相好
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
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
讚故。六尊重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
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言食時者謂齋時也。
此下一一皆有所表。故無垢稱經云。佛告阿
難陀。諸佛凡所有威儀進止無非佛事也。何
故今云食時也。此顯食訖說經日即正中。表
其所說大乘無相理捨離空有二邊執。故食
時者謂即說經差別時分也。此表欲說無相
之教。先觀無相之理。如欲說無量義經。先入
無量義處三昧觀無量義處之理。佛以慧
為命無相為食。欲說無相之教先以慧觀無
相妙理。後方說之故言食時也。著衣者事衣
有三。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惠。此中初衣
著入王城聚落。次衣處眾說法。次衣可知。
今欲入城即顯著初衣也。法中亦有三衣。一
者精進亦名甲鎧。謂能策勵宣說利樂等
事。不避寒熱等事猶如著衣也。二柔和忍辱
衣。謂由忍辱。故拒外怨害。不能侵猶如著衣
寒熱不觸也。三慚愧之上服。由崇重賢善輕
拒暴惡。羞恥為相故如衣也。今此表佛策勵
宣說無相妙法故言著衣也。持鉢者應量器。
一者應自所食量。二者應外所施量故。不大
不小名應量也。為表佛無分別智內證於理
如鉢受食。心起於智故復名持。入舍衛大城
者表欲入正法大城飡無相食也。或正法如
城。故無垢稱云為去呼護法城也。菩薩如守城
故。或正法如城中人。菩薩如城即為平呼護法
[001-0127b]
城也。或入法界大城飲無相味。為表此故言
入舍衛大城也。乞食者正表以無分別智內
證無相理也。次第乞者謂從一巷至一巷。從
一家至一家等。為顯於一一法皆遍證至無
相理也。還至本處者為表將說無相之教還
須起後得智為他廣演也。洗足者為顯外有
垢洗足即除。內心有染聞法自滅也。敷座而
坐者謂欲顯所說法最勝。故世尊自敷其座
如覩尊位不令餘人敷座具也。而坐者無著
論釋云。顯示唯寂靜者於法能覺能說。故此
顯世尊端身正念者。為表內能覺了真理外
能說無相法故也。能斷金剛云住背面念者。
背謂疎遠義面謂觀向義。謂以智觀理如鏡
鑒面也。所言背者背生死。面者向涅槃。背者
捨煩惱。面者證真理。背者離有空。面者處
中道。如是應知。或云對面念者是視矚義。謂
以智達理如視矚其面故也。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
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述曰。此大
文第二發請。正說分中依世親科文有其二。
謂從此唱至果報亦不可思議是初周說。次
爾時須菩提乃至云何應住已下訖至應作如
是觀是第二周說也。謂初周中三問未發心
者如何成發心乃至已修行者如何斷障。第
二周中說者若菩薩於自身三種修行生如
是心。云我能發心。乃至云我能斷障為除
如是增上慢故第二周說也。謂即初周說法
明未發心者教發。第二周說法者謂已發心
者言我能發故為說也。或修行斷障二周
[001-0127c]
別釋。舊釋云。初周為生是善。第二周為
斷障障即所知也。故下論云於內心修行存
我為菩薩即障於不住道也。謂菩薩不住道
中無分別智內冥真理。方證得故非起我能
心也。又解為利鈍兩機初後二眾故作兩周
說也。就初周中有二。謂始從應如是降伏
下乃至如所教住是正宗。可以身相見如來
不下明斷疑。謂能斷道般若所斷者謂二障
也。前中有四。初善現虔恭讚請。次如來嘆
印許陳。三敬諾希聞。四隨問別答。前中復
三。初明虔恭。次明讚嘆。後正陳請。此初文
也。然無著菩薩說成立七種義句已此般若
波羅蜜即得成立。謂種姓不斷等。此七之
初三科判此經總有三段。後四彰此經中所
有之義非別判文也。三段文者。一善現讚嘆
名為種姓不斷。二善現發請名為發起行相。
發問修行之相故。三者如來印答訖至應
作如是觀名行所住處。謂依佛所說此一部
義以行其行。即是行所住處也。四對治者非
別有文。即於行所住處中。有能所對治也。故
論云彼如是相應行。相行諸住處時有二種
對治。應知謂邪行及共見正行。此中見者謂
分別也。於初住處中若說菩薩應生如是心
所有眾生等。此是邪行對治。生如是心是菩
薩是邪行。若復說言若菩薩有眾生想等。
此為共見正行對治。此分別執菩薩亦應斷。
謂我應度眾生故。於第二住處中若說應行
布施。此為邪行對治。非無布施是菩薩邪行。
若復說言住於事等此為共見正行對治。此
[001-0128a]
分別執菩薩亦應斷。謂應行布施故。就此之
中有能對治所對治。應准釋之。五不失者謂
不失正道此遮增減執也。謂於行所住處之中
執有人法。故名為增執。撥無真如妙法故名
為減執。若作此者便失正道。今遮二執故云
不失。故論云於中若說言如來說福德性即
非福德性者。此遮增益邊。以無彼福聚分別
自性故。若復說言是故如來說如來福德
聚。此遮損減邊。以彼雖不如言詞有自性而有可說事。以如來說福德聚故。乃至云所
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如是等皆應准釋名為不
失也。六地者此有三種。一信行地。謂凡夫修
位始從唱乃至是名一切法也。二淨心地。謂
十地始從譬如人身長大下。三佛地。從若菩
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乃至經末也。七立
名者謂釋能斷之名可知也。然南地有金剛
仙釋。科此論總為十二分者。但是此方凡情
浪作圖度。不可依據也。爾時長老者西方以
耆尊為長老也。若少而有德故有大德之名。
非此有方周須菩提者訛也。應云蘇補底。
此云善現。即世尊弟子之中解空第一也。謂
應佛之世即能現生。或善能現前了達空義。
或初生現時其室空寂。相師占之名為善現。
現者出也。生時室中一切空寂表其長大善
解空義故名善現。新翻能斷名具壽善現者。
命有二種。一出世命謂慧。二者世間命謂連
持色心相續。若單標慧命不攝世間。若獨言
壽不通出世。顯雙具二故云具壽也。即善現
有二。一者得出世慧命。二者為得世間長命
[001-0128b]
故亦云長老也。即從座起者為表捨二乘之
非實。趣一乘之究竟也。偏袒右肩者顯示敬
相。彼以右為吉祥故也。為表般若能與眾作
吉慶也。右膝著地者顯降伏生死過失也。謂
無始來以右手脚造眾罪故。為表此法能伏
生死苦也。合掌者為表聽者之心與法冥合
也。恭敬者表法可尊也。無著論云有六因緣
故須菩提問。一者斷疑。謂諸眾生無始已來
無明在身。煩惱迷覆而生疑惑。謂於四諦或
於三寶等而生疑惑不能生信。若發問時所
有是諸疑惑者皆悉斷故。二為起信解故者。
謂若雖有信於諸經法不知於何而起信解。
故為發問令於般若起信解故。三為入甚深
者。謂若雖於般若生於信解。然於甚深之義
未能進解。故為發問令解甚深義也。四為不
退轉故者。謂雖於甚深而得解悟。然逢蚊虻
鬪諍疲懈等緣。或時退轉。一為發問永無退
故。五為生喜故者。謂眾生久殖生死恒懷
無量種種憂苦。一為發問憂苦永除故生歡
喜也。六為正法久住故者。謂若不說如是般
若。或諸正法速即隱滅無人住持。一為發問
當令正法永得久住也。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述曰。依世親科。初周之中有二。一當宗請
說分。二可以身相下廣破眾疑分。初中有四。
一虔恭讚請。二嘆印許陳。三敬諾希聞。四
隨問別答。初中有四。一彰所在。謂大眾中二
顯虔恭三明讚嘆四正發請上來二文竟。此
為第三讚嘆也。言希有世尊者謂住劫之中
[001-0128c]
咸時方有佛出世也。只如賢劫千佛之中
已有四佛出世。謂此住劫之中初之五劫無
佛世現。第六劫中人壽四萬歲時拘留孫佛
出世第七劫中人壽三萬歲時拘那含牟尼
佛出世第八劫中人壽二萬歲時迦葉佛出
世。第九劫中人壽百歲時釋迦牟尼佛出。
第十劫中人壽八萬歲初減劫時彌勒佛出
至第十五劫九百九十四佛共出一劫。至後
住劫中有樓至佛獨出一住劫。從此已後更
經十二大劫方有星宿劫中第一日光佛出
從此已後更經三百劫方有餘佛出世故法
華云諸佛出於世懸遠值遇難等也。善護
念者世親云加彼身同行。一加其身二加其同
梵行者。謂有菩薩曾已發心逢遇諸佛。機根
已熟者如來即護念之一切加其身。令得
自利增長善法。二加同行。謂即菩薩有同共
梵行者。令轉教授之。加其利他也。善付囑
者謂根未熟菩薩即是。雖已發心機根未熟。
此有二種。一者曾未有功德。二者曾來雖有
功德已唯退失。以此二人付授根熟菩薩。令
其教導。於未得已退者令得於曾得已退
者令其進修。故名付囑。又得不退者令不捨
大乘者。前將根未熟付授根已熟者今即
世尊以法付授根未熟者令不捨大乘。於大
乘中欲令勝進名為付囑世義云准論付
囑有二。一者菩薩之中有得退未得退者。但令
其不捨大乘令其勝進名為付囑也。然無著
釋意與此稍殊。彼意說云。如來初成道時有
菩薩。曾於過去已積善根根已成熟者。佛即
[001-0129a]
為說彼行所住處。於住處中說聖道為能對
治。分別為所對治。又說斷除增減二執不失
正道。凡夫修菩薩修及佛地。又說成立般若
名故。如是名為善護念也。善付囑者即根未
熟菩薩未能發心修行。故如來臨涅槃付囑
已攝受菩薩。令其以此五種義為說。亦令成
熟佛法也。已攝受者即謂根熟菩薩故也。然
護念有六。一者時。謂如來能為現在及未來
二時護念也。謂於現在令其安樂之時。即不
令作惡招未來惡果名為利益。非如慈母令
兒子現在得樂故反令造惡也。二者差別。謂
善能知機差別為說故名善護念也。三者高
大。謂以般若攝益有情更無過上故也。四牢
固者。謂世間物可有破壞唯其般若畢竟堅
牢也。五普遍者。謂遍能攝益於自他。故非如
二乘但自利也。六異相者。謂信行地中凡夫
修位有種種別。隨其差別以別異法而為說
故也。善付囑者亦有六種。一入處者謂所
歸投處名為入處。處謂安處也。謂佛付囑根
未熟者言。我涅槃後歸餘菩薩諸佛等。故以
諸善友為所歸投也。二法爾得者。謂已根熟
者於他之所法爾能為攝益。如母於子也。三
轉教者。謂令傳說般若深法使傳燈紹繼不
絕故也。四不失者。即是入處由有所歸投故
不失正法正道也。五悲者。即是法爾由有悲
故能法爾攝益他。六尊重者即轉授也。由尊
重般若故而能展轉傳教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述曰。此第三
[001-0129b]
正發請也。善男子等者即謂烏波索迦等也。
若不受別解脫戒不能親近承事。故不名為
善也。發者生也起也。阿耨多羅者此云無上
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三又名正菩提稱覺
應云無上正等正覺及等正覺謂初是總名
次簡外道邪覺。次簡二乘偏覺次簡菩薩缺
覺。舉圓滿故如是名為無上正等正覺也。
謂此體者即是法身。故勝鬘云如來者即是
法身。法身即涅槃界也。言發心者謂趣向於
波若。故名為發。云何住者問住何心而成
發也。謂於何處安住其心而成發也。世云何
修行既發心已如何修行耶。云何降伏其心
者既修行已煩惱所知如何除斷耶。云何住
者即謂深念眾生心也。云何修行者謂求菩
提心也。云何降伏者謂厭離有為心也。又斷
一切惡者即是云何降伏其心也。修一切善者
即云何修行也。度一切眾生者即云何住也。
又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亦此配之
也。此上竝依世親意釋。依無著者與上不同
也。彼云應住者謂欲願故。欲者正求也。謂即
正求佛故。願者為所求故作心思念也。謂發
正願斷一切惡等故。應修行者謂相應三摩
鉢帝故。三摩鉢帝者無分別三摩提也。謂為
對治分別故。而起無分別三摩提引無分別
智也。此意云由有分別故是非遂生。是非生
故煩惱起。煩惱起故造惡業。造惡業故生死
轉。今為斷彼故起無分別行也。分別者即所
知障故。應降伏者謂折伏散時。折伏散時者
若彼三摩鉢帝心散制令還住也。此意云若
[001-0129c]
折伏分別心不令散亂故名為降伏。正起無
分別三摩鉢帝故名為修行也。問何故不得
言若善男子等於三乘菩提應云何住等。而
獨言於大乘耶。如勝鬘云荷四重擔者。即有
姓無姓皆攝益。故答論釋云不可得義。謂善
現既是聲聞。若問大乘住行為不可得。若問
二乘住行者非為難事。世尊不嘆善哉也。又
為三種菩提差別故善問。故唯問發行菩薩
乘也。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
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
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述曰。此第二嘆印許
陳於中有三。一者嘆二者印三者許陳。嘆者
謂善哉也。謂若善現少有合理佛但印可未
必重嘆。為問既極深廣故佛重讚善哉也。印
謂印述其言。許陳者為擬宣說。諦者審也。令
其諦審聽受故曰諦聽。故經說言聽者端視
如飢渴。一心入於語義中踊躍。聞法心悲喜
如是之人乃為說也。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述曰。此第三敬諾希聞
也。唯者敬詞然者可然其事也。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
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
非無想。


述曰。此第四隨問別答。於中初答云
何住次復次下答云何修行。後須菩提菩薩
應如是下答降伏。就初之中有四。初明廣大
心。次明第一心。次明常心。次明不顛倒心。此
[001-0130a]
初也上依世親科。依無著者就第三彼修行所
住處中差別言之有十八。約地言之有三。謂
初十六是地前資糧加行二位凡夫。修行即
信行地。第十七證道是十地。菩薩行即淨心
地。第十八上求地即佛地也。謂我莊嚴佛土
已下文若約住處言之有六。謂一攝住處二
波羅蜜淨住處等於中初二住處即是十八
中初二。第三欲住處者即十八中二。謂欲得
色身法身故第四離障礙住處者即餘十二
住。第五淨心住處者即第十七證道。第六究
竟住處者即第十八上求佛地。總雖有八住
處後二不離前六。故通一切住處故但言住
處言之有六種也。謂且如初二住處中即有
廣大及甚深二種住處。如論具顯餘例應然。
就六住處之中初四是信行地。於中初二資
糧位。次二加行位也。然無著之意不同世親
論。十八差別一一皆有答前三問也。故論云
經言菩薩應生如是心者。顯菩薩應如是住
中欲願也。若菩薩眾生相轉。即非菩薩者。顯
示應如是修行中相應三摩鉢帝時也。若菩
薩起眾生相人相壽者相。則不名菩薩者。顯
示應如是降伏其心中攝散時也。其世親以
十八差別中初二差別合答三問。不同無著
一一皆答三問。撿論應知。此答云何住者謂
如何安處其心而成發也。謂諸修行者欲證
菩提作大利樂。要先發起大菩提心方興正
行。故經說言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見
道初除障餘障速能除。若發菩提心一切功
德自應圓滿故發菩提心。經說譬如大海初
[001-0130b]
有一滴。能為諸寶作所依處。最初發心亦復
如是。五乘善法皆因此生。又如世界初始漸
起即為荷負諸眾生因。此心亦爾。能為五趣
無量種類荷負依止。又如空界無不含容大
菩提心亦復如是。遍空有為皆厭離故如空。
菩提皆求證故盡空。眾生皆深念故。此初發
心雖為下劣一念福聚尚說難盡。況經多劫
發心修行利樂功德。因何發心。一者見聞佛
等功德神力。二者聞說菩薩藏教。三者見聞
佛法將滅。念言法住能滅大苦。四者末劫多
見眾生癡無慚愧。慳嫉憂苦惡行放逸懈怠
不信念。言濁世多起如是惡煩惱。時我當發
心令餘學我起菩提願。由此便發大菩提心
將欲發心先具十德起三妙觀。十勝德者一
親近善友。謂情同道合雖遠名近。若非同合
者雖近不名善友也。故涅槃云。善知識者如
法而說如說而行。謂自不殺生教他不殺生。
乃至自不邪見教他不邪見等名如說而行也。
又善知識者猶如初月至十五日漸圓勝故
也。二供養諸佛。謂行十種供養。謂現前不現
前等三修集善根。謂凡所為作共集善故。四
者志求勝法。謂好作勝善好聞勝法。如是等
五心常柔和。謂性不穬戾猶如良馬。六遭苦
能忍。謂為菩提不憚寒熱等苦故。七慈悲淳
厚謂濟拔一切。八深心平等。謂怨親無二好
惡齊故。九信樂大乘。十求佛智慧。法華有
五故彼云。又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
佛所而行深妙道。三妙觀者一厭離有為。謂
觀生死惡趣無暇等眾苦逼迫。自身之中五
[001-0130c]
蘊四大能生惡業。九孔常流臭穢不淨。三十
六物之所集起。無量煩惱燒煮身心。如沫如
泡念念遷謝。癡覆造業六趣輪迴。諦審思惟
深心厭捨。二求菩提。謂觀佛果相好功德莊
嚴。法身本淨具戒等蘊力無畏無量勝法。成
二妙智慈愍眾生。開導愚迷令行正路。諸有
情類遇皆除惱見是功德修集名希求。三念
眾生。謂觀眾生癡愛所惑受大劇苦。不信因
果造惡業因。厭捨正道信受邪道。四流所流
七漏所漏。雖畏眾苦還為惡業。而常自行憂
悲苦惱。愛別離苦見已還愛。怨憎會苦覺已
彌怨。為欲起業生苦無厭求樂犯戒。懷憂縱
逸作無間業。頑弊無慚謗毀大乘。癡執生慢。
雖懷聰敏具斷善根妄自貢高常無改悔。生
八無暇匱法無修雖聞不持。翻習邪業得世
妙果謂證涅槃。受彼樂終還生惡趣。見是等
輩深心悲愍。次應發心如是發願。願我決定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或
隨意樂諸佛之名。如釋迦佛初發希願。如俱
舍頌於三無數劫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
初釋迦牟尼佛。無著菩薩由此說言。清淨增
上力堅固心勝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先起信精進念定慧根降伏障染。次發大願
常逢善友以為勝緣。雖遇惡友方便沮壞。終
不棄捨大菩提心。所修善法運運增長。以不
退屈而為策發。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依如上
說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
諸菩薩數。於生死海作出限量。勇猛定當速
登彼岸。今此一唱名廣大心者。謂十方無邊
[001-0131a]
世界無邊眾生無邊。如是無邊眾生我無始
來於彼起於十惡。今發心已於此眾生皆擬
濟拔攝受。故名廣大心也。竝欲度脫故。無著
論云。有想無想等境界所攝別故者。謂觀此
三為境界故。有想者謂七有想。無想者謂五
無想。非想非無想者除前二。此依有宗釋。大
乘解者謂。識處名有想。無所有處名無想。無
少所有第三非想者非前識處。故非非想者非
前無少所有處故也。餘如論易詳。又論問云。
彼卵生等四如何得入無餘涅槃。答有三因
緣故。謂難處生者待時故者。謂彼答意云。卵
生等難處眾生待出難處時即令入。無妨也。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述曰。此第
一心也。涅槃有四。一自性清淨。謂在纏名
如來藏。二有餘依。謂生死因盡。三無餘依。
謂生死果盡。四無住處。謂大悲般若二行
親證。或加方便淨涅槃為五。謂菩薩作是
意樂無邊眾生皆欲具得無餘涅槃故名第一
心也。無著論云。何故不直說涅槃耶。若如是
便與世尊所說初禪等方便涅槃不別故者。
謂初禪等涅槃是世間道。離欲但是士夫果。
今言離繫果故也。何故不說有餘涅槃界。彼
共果故者。無餘涅槃惑苦依盡所顯故。是不
共果。又非一向者謂非一向苦依盡故子
云何故不說無住涅槃耶。為顯三乘共通故。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
滅度」者。


述曰。此顯常心也。謂菩薩攝他
同已他度。即我已外無他故能常度。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
[001-0131b]
壽者相即非菩薩。


述曰。此第四不顛倒心
也。若起我等四執即分別之障未除。妄想以
之更長故。是顛倒既無有四執故名不顛倒
心。服藥本除其病。無實反增。故世親云我者
總觀三世五蘊差別執。見過去我相續至現
在不斷名眾生相。見現在命根不斷住故名
命者相。見命根斷滅過去後生六道名壽
者相。然婆伽婆說。命者即是此名人相。無
著稍不同也。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曰此依世親答第二問也。然標布施者有二
義。一者順在家三福業事。出家六波羅蜜之
中施為先故。二者體寬通攝六故也。在家三
福業者謂。施戒修也。此三能於今世後世可
愛樂故。賢良君子所稱讚故名為福業。非福
翻此。初行施者謂諸眾生無始已來生死繫
縛都為慳貪。創令行施使於未得財色等不
生貪著。於已得財色等不起慳悋。名之為施。
戒者謂教持五八等戒。修者謂修行諸善習
禪定等。出家六波羅蜜者謂出家修行。先行
施度。謂從淺至深從麁至細從難至易。故經
據勝者謂眾聖之府據最勝。故各依一義亦
不相違。第二體寬通攝六故者。世親云檀度
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
住。無著意亦同。謂檀度有三一者資生。此有
二種謂內財外財施。二者無畏。謂令離苦得
樂等不令怖畏故。三法施。謂隨機應病為說
法。故於中資生攝一謂檀度。無畏攝二謂忍戒
[001-0131c] 。於已作惡未作惡令不生怖畏。故法施攝
三謂進定慧。正說法時不疲倦。故觀知機明
簡擇故也。無性論亦作是說。施性中現有六
波羅蜜多。財施無畏施法施所攝故。解云有
釋此與波若次同。有釋此說。三種施中一一
皆攝於六。由如是義故唯檀施也。不住於事
應行布施者。謂不著自身也。謂行施時不求
自身端妙等。故但為菩提也。應無所住者不
著報恩也不住色香等者不著外增上果錢
財奴婢等行施也。故論云自身及報恩果報
斯不著。護存已不施防求於異事。此中初兩
句配之文。次兩句釋前意。於中初一句釋不
著自身。次一句釋不著報恩及果報。如論易
詳。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述曰。
此答第三問也。於中有二。初正答前徵。次釋
疑難。此初也。應云不住相想。想者分別心相
者所著境。言不住者除內分別心。於外不著
外相也。謂不見受者施者及所施物故而熾
然施也。若見空而不施即是空執。若但施而
不見空便有病。要見空而且施方貫中道得
成波羅蜜多。故唯識云要七最勝之所攝受
方可建立波羅蜜多。謂安住與依止意樂及
事業巧便迴向竝清淨由七度復成。此言
無相者即是彼第五巧便最勝。下釋疑中有
四。一者標二舉喻三者合四者勸。上來依世
親意釋竟。依無著者自不住於事巳下明十
八住處中第二波羅蜜相應行六種住處中
第二淨心住處也。於中文有二。初乃至不於前
[001-0132a] 正明淨心住處。次不住於相已下明於
此不堪為令堪故顯示不住行施也。又論云
從此已下有五種。隨所相應而解釋應知者。
謂從第二住處已去也。五種者謂一者依義。
依謂所依即以所對治為所依也。二者說相。
相謂狀也。三者攝持。謂依處所得當來菩提
果名為攝持也。四者安立。謂安立處真如妙
理也。五者顯示。謂顯示相應三摩鉢帝及折
伏散時也。然就此正明淨心住處中云不住
於事者。是依義依所對治住有能對治不住
故。行布施者是說相亦是攝持。欲願當來菩
提果故。不住行施者是第四安立。謂不著自
體等三事。即是安立第一義故。以第一義為
無住也。故無垢稱云無住即無本也。謂行施
時安立於心住於無住。故云不住行施也。不
住相想者此是顯示也。謂相應三摩鉢提及
攝散心於此二時不住相想。故判文如此。
釋者論說六波羅蜜有二種果。一者未來二
者現在。如論具顯。云不住於事此說不著檀
波羅蜜未來果。應無所住者此不著餘五度
未來果也。若求現在果故行施名為住色聲
等行施也。若求現法涅槃故行施者名為住
法行施也。子云准此故知應無所住者脫一
法字也。理應云無所住法行於布施。故餘見
論文自當決了。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
量。


述曰。依世親釋答第三問中上來正答前
徵竟。自下釋疑文有其四。初法說次喻說次
合說後勸信。此初也。謂有疑曰若三事體
[001-0132b]
空故而行施者如何能成施福。如來為釋此
疑故答云。若無住相施其福最多也。何以
故者佛語須菩提云。我何以教令無住相施
故。謂有相施者是順世間施可破壞故可毀
責故。得世間果不堅住故。是可思議是可計
量。無相施者順出世間不可破壞。當得出世
菩提果故。堅牢久住情不能思。算數所不能
量也。又有相我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礙。無相
施者無其分限寬廣無邊無有拘礙。是故得
福最多。故不可以情思算數計量多少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
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
量」不不也世尊。


述曰。此第二舉喻。於中
初舉東方虛空。次舉餘九方。一一中皆初佛
問次善現順佛而答也。此意若山河大地星
月等諸事物皆有大小分限。如有相布施。唯
有虛空無其大小分量限礙。故喻無相布施
也。故有經說唯有虛空可喻法身也。謂十方
虛空皆無邊限。不可算量。同無相施福多無
限不可計量也。然世親之意於其事物有種
種不同。謂若男若女若好若惡若此若彼等皆
由有相行施等。故所有差別眾多分限。若以
心契無相無差別理而行施者。福無限礙。當
來成佛。其福遍滿無此彼自他差別也。無差
別理者謂空無我理也普遍一切如虛空故。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
可思量。


述曰。此第三合也。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述曰。此第四
勸信也。謂勸令如佛所教行無相施。福定無
[001-0132c]
邊不久當成廣大果也。此意云汝等雖復未
解但應如佛所教。後證之時方自了達也。上
來依世親釋竟。依無著者就此一段明淨住
處。中初正明淨住處。次不住相。已下為令
堪故世尊顯示不住行施福德最多也。謂或
有菩薩聞說無相施故不生堪忍欲樂修習。
而作是說本所行施求自體殊勝及以得恩竝
諸果報。既無相施何所得耶。謂但貪有相施
福德而求自體等。於無相施不能堪樂。故俗
有言曰。少不學長無能。有不施思所窮老不
教死無名。所以有菩薩貪其福德也。世尊為
令堪故而以虛空為喻也。謂說猶如虛空有
三因緣。一者遍一切處。謂於住不住相中福
生故。解云此說虛空遍一切處無間。有色無
色之處。皆能遍故。不同於色不遍 切亦不
長久。行無相施其若虛空。成佛已去周遍一
切福量圓滿長久不絕也。於住不住相中福
生故者。謂行無相施時近即感得十王果報。
遠能獲悟菩提法身。其十王果為住福也。菩
提法身是不住福。若有相行施尚不得十王
報。寧得佛菩提二者寬廣高大殊勝故者。謂
虛空能廣能高又復殊勝。風所不飄水所不
溺火所不燒物所不壞。但由高廣殊勝故。行
無相施。亦復如是。三者無盡究竟不窮故者。
謂如虛空畢竟常住永無窮盡。無相施福亦
復如是無限無盡不窮竭故。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曰。依世親上來當宗正明竟。自下廣破眾疑
分。於中論有十三分。今科為十二。謂初周說
[001-0133a]
中於此已下有四重校量第一校量者謂以
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
偈。第二校量者謂如一恒河沙。一一沙數復
是一恒河。如是恒河一一沙數是一世界。於
爾所世界中皆置七寶滿。而以布施。不如受
持四句偈等也。此二以財施校量也。第三校
量者謂以一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受持
一四句偈。第四校量者一日三時於一一時
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聞此經典信
心不逆。此二以法施校量也。謂以內身行法
供養故。或初二外財施以校量。次二內財施
以校量也。於四之中第二第三合為一文
故總為三段一一段中皆有四文。謂初三破
疑第四正校量。故合之為十二段也。就初
校量之中文有四。一者謂可以相成就得見
如來不。二有須菩提白佛頗眾生得聞如
是。三者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四
者正校量。就四之中初三破疑後一正校量
不破疑也。前三之中初於無相因以生疑。次
於無相因果以生疑。後於無相果以生疑。就
此之中初世尊却問次善現順答後如來印
成。此初也。此有疑曰若不住於相行布施者。
所行之因既是無相。何故所得之果是有相
耶。謂覩佛化身有三相故而生疑也。三相者
謂佛未成道已前名為生相。成道已後說法
度人名住異。入涅槃時名為滅相。住異合說
者如常釋之。謂現形權應隨機接物以示三
相之身。眾生覩之謂得有相之果。便與無
相之因不順。今為解此疑故言不可以相見
[001-0133b]
如來也。謂法身無相是如來故離彼三相。即
是法身如來故也。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
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述曰。此第二善現
順答也。於中初正答次釋意。但為善現俊
爽孤標佛兼加衛聰敏情得意答順佛
心故言不也。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者。謂所說
三相之身相者即非是法身之無相也。所說
身者謂三相身即是有相也。即非身相者非
無相身也。以無相為相故。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
非相」即見如來。


述曰。此第三佛重印成也。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者。謂虛妄有三。一者真
如法身無生滅故名為真實。諸餘事法皆名
虛妄即此所說也。二者諸無漏法皆名真實。
諸有漏法皆名為虛妄。故中邊分別論云三
界虛妄心心所也。三者依他圓成名為真實。
遍計所執名為虛妄。故此下文我相即是非
相。乃至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也。今言虛
妄者即有為無漏皆名虛妄也。若見諸相者
謂三相。非相者謂法身無相也。上來依世
親釋竟。自下依無著釋者。此一段文即十
八住處中第三為欲得色身住處也。於六種
住處中第三欲住處。欲住處中有二。謂欲
得色身及法身此初也。於中文有其三。如前
科判。言欲得色身者謂有菩薩既發心已次
修行時。見佛三相之身相好具足便欲求得。
故佛意曰三相身者不是如來。却問須菩提
成顯此義。為遮欲得色身菩薩故也。依義說
[001-0133c]
相攝持安立顯現等五義竝如論自配。謂所
說相即非相者是攝持也。謂由欲願攝持當
來菩薩果故名攝持餘思可知。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
章句生」實信不。


述曰。依世親意就初校量
中此破第二疑也。上來既說行無相因得無
相果。義既甚深不同有相。佛滅度後一切眾
生及佛在世諸惡眾生不生信心。如來是不
成空說耶。設生信來世惡人如何能信。為破
此疑故佛答云。未來有菩薩備三德者。曾已
積集善根故能生實想亦不空說也。偈言不
空以有實者謂以有能生實想故佛不空說也。
言三德者謂戒定慧學。又說一者修行謂具
三學。二者逢善友謂值諸佛。三者離空有執
謂證二無我理。今此文中初問次答。此初也。
言說章句謂能詮教也。生實想者謂能起智。
順其無相因果也。謂有惡眾生於其無相不
生智順。於其有相返生順智。故善現作此問
也。無著論意者上來三差別竟。此為第四欲
得法身住處也。六種住處中第三欲住處有
二。上來欲得法身也。於中有二。一者欲得言
說法身。二者欲得證得法身。言說法身者謂
能詮教。證得法身者謂所詮理。此意云上為
修行求證色身。佛言有相虛妄法身是實。因
此便求法身無相。將欲證其無相先起四親
近行。謂近善知識從彼求聞。思惟修習故先
欲得言說法身也。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
[001-0134a]
實。


述曰。此第二答中無著世親皆有三段。
且世親者初明修行。次當知是人下明逢善
友。如來悉知已下明具福德。達二空理不著
空有也。無著科者初顯示修行。次顯示集因
後顯示善友攝受。兩科雖復有異。皆是答
須菩提生疑問已莫作是說者佛語善現。汝
莫言不生實相。亦有生實相者故。若依無
著釋者須菩提問佛云。頗有眾生能得聞
言說法身不。佛答云有得也。後五百歲者謂
釋迦滅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
年。未度比丘尼已前時正法一千年也。然法
有三種。謂教行證法。於中正法住時三種有。
像法住時而無證法更不得果。故但有教行
像似於正法時故名像也。於末法時唯教法
而無行證。設有持戒修行者多為名聞利養
故。今言後者即是第三五百年。後正法滅時
也。故能斷云正行滅時也。又月藏經說佛滅
度後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謂修行者多分
竝得解脫出離故。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謂
修行者多分得禪不得聖故。第三五百年多
聞堅固。謂多因經論博達多智故。第四五百
年福德堅固。謂多福德造塔寺等故。第五
五百年鬪諍堅固。今言後五百年者謂於五
時中皆有持戒修福等也。謂於後五百年有
具戒定慧者。於無相因果經教中能生淨信
心。起隨順智以為實相也。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
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
至一念生」淨信者。


述曰。此第二文也。無著
[001-0134b]
天親隨義如前科判。謂說若有於此經句生
一念信尚曾供養無量諸佛。況起多念。乃至
受持聽聞等者曾集善根更多也。若生實想
者曾善又多也。何故爾耶。謂雖於此生一念
信熏習在身。當來成熟能破無量廣大生死
故也。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
量福德。


述曰。此第三明達二空理離空有邊
也。無著云此下明善友攝受也。於中初標次
釋。此初也。世親云如來悉知者簡肉眼見。謂
以智知故。悉見者簡比量智。皆現量見故。謂
諸眾生。達二無我所有持戒等福德如來悉
以佛智現量知彼也。餘經中說菩薩生福
德者謂初起。取福德者謂久熏修。今此但總
故云得如是無量福德也。無著釋云悉知者
知名身。四蘊為名故。悉見者見色身。謂於一
切行住所作中知其心。見其依止故。即是顯
示善友所攝也。生取無量福者生謂福正起
時。取者即是彼滅時攝持種子也。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
者相。


述曰。此第二釋中初明無我。次明無法
相四種。此意云後五百歲時有菩薩。了達身
之生起衰滅成無本非有我。又了怨親是非
之類本由自心都無定實。既聞人法二空之
理復積持戒等福。所以如來以佛智知眼
見也。謂總緣三世五蘊差別一一陰是我。如
是妄取是名為我相。見身相續不斷謂從過
去我而至現在名為眾生相。見現在一報命
根不斷名為命者。見命根斷滅後未來復生
[001-0134c]
餘六道中者名為壽者。今人替於命者也。無
著釋稍不同。謂取我自體相續名為我。我所
取為眾生想。此二我即及我所也。謂我乃至
壽住取為命相。展轉趣餘趣取為人想。解云
彼說壽者此說為人也。上來四執妄情謂有。
總了為空故云無我相等也。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述曰。此第二明法相
之中初明四法相。次結成如筏喻。前中有二。
初明空有相次明依言離言相。初中有二。初
總標次別釋之。此初也。此文闕略故科有參
差若觀餘本不爾也。謂初標四法相次別釋。
釋中有二。初云有法相即著我人。有非法相
亦著我人者。即釋前不著空有相。次云不應
取法不應取非法者。釋前依言離言相也。今
此標中但標空有相。略無標依言離言相。釋
中具有也。無法相者謂凡情妄執執法我。為
有名為法相。既達為空知法體而非實故云
無法相。無其所執實有法相故。亦無非法相者。謂愚者妄情撥圓成而是無名非法相。空
無有體故。智者了此圓成是有故無非法相。
無其所執為空相故。二無我理是實有。故此
中更應云無相亦非無相。言無相者謂無我
理不可以言宣說為有為無。諸小菩薩乍謂
可說名之為相。聖者了之為不可說故云無
相也。亦非無相者以於無言處依言相說也。
謂愚者既聞不可說故即謂有言皆非。智人
達之故依言辭而說。然不執著故言亦非無
想也。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
[001-0135a]
壽者。


述曰。釋前不著空有相中有二。初總次別釋此初也。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
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述曰。此別釋
也。謂若執法我為有。即亦著我人。執圓成為
無。亦著人我。取是執義。雙無二執故即契中
道。故云無法相亦無非法相者。離二執也。故
偈云一切空無物者人法二我無也。實有者
二無我理體非無也。不可說者不可以言說
為有為無也。法性離言故依言辭而說者易
知也。又云若取法相則為著我人等者。此義
云何。但有無明使無現行麁煩惱亦無我見
故者。解云但有無明使者謂無明住地。即是
分別法執也。無現行麁煩惱者謂無現行煩
惱障也。但有種子隨逐故。此意云由有法執
現行故煩惱障隨起也。無著論亦云。然於我
想中隨眠不斷故則為有我取。是故經言是
諸眾生若取法相則為著我等。意亦同世親
也。由法執取法相故我等便生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述曰。此釋第二
依言離言相也。不應取法者不應如聲取法
謂。不如言而取故。不應取非法者隨順第
一義智正說。如是取者謂必因言而悟真故。


是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
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述曰。此結成筏喻
也。謂將欲證真必因言說。及其正證即不假
言。如筏至岸即無所用也。上來依世親釋竟。
依無著者論云此取顯示實相對治五種邪
取故。何者五取。一者外道。二者內法凡夫及
[001-0135b]
聲聞。三者增上慢菩薩。四者世間共想定。五
者無想定。第一者我等想轉第二者法相轉。
第三者無法相轉。此猶有法取。有法取者謂
取無法故。第四者有想轉謂執有想定。第五
者無想轉執無想定故。是諸菩薩於彼皆不
轉也。於中言生實想者此為依義顯示對治不
實想。故言於此修多羅章句中者此為說相。
顯示言說法身故。即彼當生實想中。言當
生者是欲願攝持。是諸菩薩。無復我想轉等
者是安立第一義。不應取法非法者顯了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述曰。依世親此破
第三疑也。謂有疑曰上言無想因還得無相
果。何故釋迦佛於道場成覺。說法度人雙林
入滅等耶。真諦引經偈言。七年作嬰兒八年
作童子。四年學五明十年受欲樂。二十九出
家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廣度諸眾生。此
等即是有相之果。豈彼不行無相因耶。為破
此疑故有此文也。於中初佛問次善現答。此
初也。然佛有三種。一者法身謂離妄之真理。
二者報身會真之妙智。三者化身應物之權
跡。謂法身妙理菩薩所不測。報身實智二乘
所不知故。應物現形隨方化接。有覩斯質便
謂實證菩提真能說法。便是有想。今破此疑
故約真如法身以問善現也。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述曰。第二答中有二。初答次釋此初也。善
現意云。若據世諦報化二身可有得菩提。可
[001-0135c]
有說法。若約第一義諦者真如法身內自堪
寂。本無得菩提。亦無能說法。無有定法者謂
法身無相中無有定法得菩提。亦無定法而
可說也。但欲無定可得可說。不遮世諦報化
之身亦有不定得不定說也。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
非非法。


述曰。此釋也。於中兩重展轉釋前。
此初也。謂何以故無定法可說。內既不可說
於外亦不可取。故於外若有可取是應於內亦
有可說。既無可取明無可說也。不可說非法
非非法者。謂愚夫執人法為有名之為法。撥
圓成是無名非法。聖者達人法為無名為非
法。了圓成為有名非非法。法身寂淨不可說
非法。亦不可說非非法也。故論云應化非真
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應
化既非真佛真說。即明亦是假佛假說也。於
內既無二說於聖者亦不二取。謂取法及非
法也。真理離言無其說相故。何故釋中但言
說不言證。論云若不證者即不能說。故謂要
先證方能說也。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述曰。此又釋前也。謂諸聖者皆以無分別智
契證真理。方能斷惑而立差別故聖人說彼
無為法。彼聖人所證法既不如是說。何況如
是取。何以故。彼法遠離言說相非可說故。上
來世親釋竟。無著意者此段經文即是第四
欲得法身。於中上來明得言說法身竟。此第
二明欲得證得法身。於中有二。謂一者智相
至得法身住處。謂無分別智能契得真如法
[001-0136a]
身。即以智相為住處也。二者福相至得法身
住處。此明初也。謂前欲得色身佛言色身虛
妄。教求法身。欲求法身先修諸真之智。即是
菩提法身故名智相。由求智相法身故佛以
真如法身。為問謂外事中而有執他可得菩
提。隨眾生機有可說法。於內無相法身之中
本無智身菩提可得。亦無法而可說故以為
問也。善現答言義亦同。然解佛意故約真如
理彼二俱無也。謂於內真如理不可說非法
非非法。故即無說無取也。於外聽者依真如
理不可取故無聞無得也。此即說聽皆依真
如也。世親釋意說證真如故不說法非法。聽
離妄執故不取法非法。謂法者所執人法為
有故。非法者所撥圓成為空故也。依等五義
配文者如論自顯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
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曰。依世親釋初校量之中上來三段。釋疑自
下正校量也。外意云真理之中既無說無取。
無菩薩而可得者所行無相之福。豈不空施
耶。世尊挾此意故問善現也。於中初佛問次
善現答後如來成此初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
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述曰。此第二答
中初標次釋。言是福者謂舉財施福德。即非
福德性者謂非是感出世之福德性也。謂要
聽聞發生無分別智方得出世無相果故。是
故如來說福德多者。謂是故如來說此財施
福能感世間福德多。
[001-0136b]


佛言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
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述曰。此第三佛為
校量之中初正校量次釋所以。此初也。乃至
四句偈者謂下至受持四句也。謂領納在心
名受。記令不忘稱持。四句偈者謂明此宗義
之處。義圓足者即為一句。如說廣大第一常
心不顛倒。此四心各為一句也。又如不住於
事應行布施即為一句。如是准知。此經宗者
謂無分別。破於分別為宗也。如言色聲香味
觸等者是集名。雖有多句義非足故終不成
句也。如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等亦非
句義也。謂由受持為他說故能生智慧。證無
相果。此福不空。唯此二種能趣菩提故。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述曰。此釋也。
謂由因聽聞此經故依教思惟修習引無分
別智。契會真。智圓滿故。從此生理先妄覆
故名之為出今此總合說故但言出也。謂
一切諸佛者報化二佛從此經生也。及諸佛
阿耨菩提者諸法身佛從此經出也。論云
於實名了因者謂於無為實相了因所得也。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述曰。更釋受
持福勝之意也。謂以無分別智契證真理。理
智圓明名為佛法。此唯十方諸佛同得名為
佛法。餘人不得故即非佛法。又初一法唯
佛自解餘人不解名非佛法。此第一法即以
受持此經及為他說為因。故說此二福德勝
也。上來世親釋。竟依無著者彼說欲得證得
法身中有二。上來明智相法身竟。此明為得
[001-0136c]
福相至得法身住處也。謂外有疑曰。上說於
真如理中無智相法身可得。又無法可說者。
欲受持此經為欲得福耶。故如來為校量也。
謂於如來言說法身若有諸受之者。能生福
相至得法身。故若受持一四句者生福甚多。
依等五義如論應詳。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
陀洹果不。


述曰。依世親說此下有二校量。
合二為一文。於中二。初釋疑次校量。釋疑有
三。一者約二乘以生疑。謂前說一切聖人以
無為法得名。無為法中無說無取者。何故預
流等云我能取自果。復云我得我證耶。第二
疑云。若言無說無取者何故如來昔於燃燈
佛所聞法。故從七地入八地耶。是即有說有
取故。第三若無說無取者何故菩薩取莊嚴
淨國土等耶。此三種疑皆於前說一切聖人
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生疑也。不同前段校
量中所生疑者皆於應不住相想以生也。就
此破初疑之中有四。一一文中皆佛問次善
現答。此為初問也。流有二種一者生死流。二
者出世流類。若望生死即是逆流。若望出世
便是預流也。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
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
洹。


述曰。此第二善現答。初標答次釋答也。
此答意云。若正在觀中證理之時。而無趣入
不作趣入之解。故但為其立名稱曰預流也。
又若入色聲香等是有分別。正證真理之時
但冥契理。而不入色聲等法。故名預流也。餘
[001-0137a]
皆據觀中而答也。謂在觀時不作能得能證
解。故名與前無違也。上來世親意。無著者
上來四差別竟。此第五為修道勝得中無
慢也。若八種住處之中第四離障礙住處中
有十二。此初離慢障也。謂諸聖者云我能得
果我是預流等。故名之為慢。今答若在觀中
之時而無我得之慢也。然前三果出觀容起。第四果者煩惱定無所知容起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
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
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
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
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
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
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
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
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
生壽者。


述曰。此後之三果皆應准前通釋。
然前三果之中皆應有即為著我人等譯家略
故無也就第四果中初佛問次善現答。中初
正答阿羅漢。次善現引已為證令他信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
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
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
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
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述曰。此第
二引證也。言我是第一離欲者謂能離煩惱
障及定障故也。以是俱解脫故不同慧解脫
但離煩惱障也。就引己為證之中有三。初明
[001-0137b]
佛與勝名。次彰不念。後釋成前義。若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等者。是則有我人等執還有煩
惱不能無諍。世尊即不說我為無諍行也。以
有諍故世尊說。即知我無不念得無諍行也。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
於法」有所得不。


述曰。依世親釋此破第二
疑也。於中初問次答。言然燈者即謂定光。謂
釋迦佛昔為菩薩之時。七地將滿當爾摩納
仙人。聞定光佛欲來入城。遂從一女人買華
將以散佛又表己之深敬。布髮掩泥當。爾
佛為說法即入八地。第三僧祇初也。其賣華
女人聞言供佛遂不取錢。便共同願。因此而
來恒為夫婦作善知識即耶輪也。謂外有疑
曰。上言聖人以無為差別故無說無取。何
故釋迦於燃燈所而取法。定光復為說耶。今
為破此疑故以為問也。言有所得者謂分別
心妄所執法也。無所得者謂智證真時無彼
分別之心所得法也。但言無彼分別心之所
得名無所得。不遮智內冥真亦為所得也。此
意云。佛於定光所聞法時無於分別所執有
所得法。但智內冥真如於所執中都無所得。
證智不可說不可取故亦無說無取也。故今
問言佛於燃燈佛所智證於法時為有所得不。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曰。此第二答可知也。論云不取理實智者。謂
不取者不分別之心執取也。理實智者謂以
智證實理時。分別取執者都無所得也。世親
釋竟。無著者此第五為不離佛出時。故離障
住處十二中此第二離少聞障也。謂若行無
[001-0137c]
所得名為多聞。若作有所得是少聞。然佛於
定光佛不作分別取執有所得。故是離少聞
障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述曰。
依世親此破第三疑也。謂有疑。曰無為法中
既不可取不可說者。何故菩薩取莊嚴淨佛
國土。復云何受樂報佛取自法王身。復云何
餘世間復取是法王身耶。此中有二初破彼
疑菩薩取莊嚴淨土。次破疑佛取自法王身。
初中有三。初佛問次善現答。後世尊示勸。
此初問也。菩薩取莊嚴佛國土者。謂初地已
上菩薩生報淨土。隨其分量於一一地見佛
不同。自身有異既處淨土之中。即是取自莊
嚴淨佛土。何故前言聖人以無為有其差別
無說無取耶。今破此疑者。謂諸菩薩以無分
別智內證真理莊嚴。故於外事形相之中即
得七寶莊嚴。於內證莊嚴之時無說無取也。
若於外事形相之中而言我莊嚴佛土者。此
可為取。菩薩便是住色等境中。既證無相之
莊嚴。何名取淨土。故偈云智習唯識通。智習
謂修習無分別智。唯識謂智相應淨識。通者
謂達真理。即真莊嚴也。故攝大乘解十八圓
滿淨土中云。出世善根之所集起者。此說淨
因也。謂要發菩提心修行出世善根。積集長
時即能證會。故名為因。又廣大自在淨識為
相者。謂以淨識為淨土體也。心淨即佛土淨
故也。又云大念慧行以為遊路。大止妙觀而
為所乘。廣大法味喜樂所持。空無相願為所
入門也。菩薩莊嚴佛土者。佛問善現云於外
[001-0138a]
形相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
名莊嚴。


述曰。第二答中初總答次別釋。但
諸菩薩要內證莊嚴。方住外七寶。非如觀西
方池水等名莊嚴也。有形相莊嚴即是住於
色等境界中。故言莊嚴佛土者。謂內莊嚴也。
即非莊嚴者非外形相莊嚴也。是名莊嚴者
是無相無取真莊嚴也。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
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
無所住」而生其心。


述曰。此第三示勸也。應
如是生清淨心者。謂應修習淨智淨識清淨
心。不應住色等生心者。謂不於外形相起莊
嚴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謂要以智證於
無住。無住即無因也。無著釋者。十八差別
之中此為第七願淨佛土。離障住處十二之
中第三為離小攀緣作念修道。故小攀緣者
謂作有形相莊嚴淨土。如求西方觀日水等
也。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
是身為」大不。


述曰。此破第二取自法王身
疑也。於中初問次答。謂有疑曰。前說聖人
無為而有差別。無說無取。何故報身自受用
法樂取自法王身。謂身無限遍周法界。故一
切世間復取彼。云是法王身。為除此疑也。偈
云如山王無取者。謂如須彌山居眾山而彼
無心我是山王。眾生有分別心自取彼為山
王。報佛亦爾。已無分別心故自不言我是法
王身。眾生有分別故起分別云彼是法王。佛
[001-0138b]
無分別心故不自取為法王身也。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
大身。


述曰。此第二答也。佛說非身者謂非
有分別身。是名大身者是無分別身也。無著
釋云。此為第八成就眾生。又是離障住處中
第四離捨眾生障。故此意云。如來雖知不取
形相名離小攀緣。然其報身廣大無量。羅睺
阿修羅王如須彌山。大眾生尚不見其自體。
何況欲界小眾生。是則如來捨離眾生不度
也。為此故有此文。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
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述曰。依
世親釋就大文第二重校量之中上來破疑
竟。自下第二正校量中復二。初以財施校。次
命施校。初中復二。初正校量次隨說。是經已
下釋所以。前中有三。初世尊寄喻以問。次善
現順佛以答。第三如來正為校量。此初也。阿
耨達池出四大河所以偏將恒河為喻者。阿
含經說有四義。一者有多沙故。二者世間以
為福故。謂將為淨於彼求福故。三者經劫名
不改故。四者佛近彼說法故也。如恒河中所
有沙數者。謂取一恒河中沙也。謂方廣深淺
四十里為一恒河沙也。如是沙等恒河者謂
以一恒河中沙。一一沙復作一恒河也。取此
無量恒河中沙。一一沙是一佛世界。以此爾
數恒河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由不如
受持此經乃至一四句偈也。何以故。此少分
受持功德與菩提為因。一切外緣所不能壞
故。其財施者為生死因易可破壞王賊等所
[001-0138c]
侵故。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
況其沙。


述曰。此第二善現答也。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
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
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
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述曰。此第三佛正校量中有三。一佛問二須
菩提答三佛校量也。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
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
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
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述曰。自下第二釋
所以也。於中有三復次。何以多財布施不如
少受持耶。由釋此意故有三復次也。謂一者
在處處勝在人人尊故。二當何名此經下
能摧二障故勝。三者三千大千已下明財施
為染因法施為淨因故勝。此即初也。於中復
二。初明在處處勝。次明在人人尊。如佛塔廟
者此是十方諸佛真法身故。謂碎身舍利
但一化佛之體。此般若經一切諸佛真法身
故也。依無著釋者。此一段文即是十八差別
中第九遠離隨順外論散亂。故第四離障住
處十二中第五離樂外論散亂也。謂令依此
般若修學。不令習讀外典籍故。文中有二。初
以四種因緣顯示此法勝異。次當何名此經
下為對治如言而執義。就前四因緣中即為
[001-0139a]
四。一者攝取福德如經得福多彼。二者天等
供養如經隨所有處等。三難作如經成就最
上希有。四者起如來念如經則為有佛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
云何奉持。


述曰。依世親此第二。復次釋所以也。謂諸煩
惱如山如石。而有金剛能破。或煩惱如金剛
般若能除斷故。或如彩畫之金剛。廣如無著
釋。謂由有此種種堪能故受持般若功德勝
多財施也。於中初善現問次如來答。此初也。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
是名字」汝當奉持。


述曰。第。二如來答中初
示名勸持次釋所以。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
若」波羅蜜。


述曰。此釋中初明諸佛同說同
讚。次顯已不獨有說。此初也。佛說般若波羅
蜜者十方佛同說也。謂雖無分別而說亦有
因巡。而談如說但無分別取自法王非無因
巡而有自體也。則非般若波羅蜜者非一佛
獨陳也。此意云。由般若是諸佛本母能出生
諸佛。故諸佛同讚故。若有受持乃至四句者
勝以多供養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
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述曰。此第二顯
已不獨說。於中初佛問次善現答。問意云頗
有一法如來獨說耶。善現答云無。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是為多不。


述曰。此第三復次釋所以也。於中
初釋前受持福多所以。次轉釋疑。前中有
[001-0139b]
二。初問次答。此初也。謂碎世界以作塵者。有
其二喻。一者勝喻。謂因少受持便生多功德。
世界者喻少持碎為塵者喻生多福。二者劣
喻。如以財施故多煩惱因。謂由所受施人因
此而起種種鬪諍故。謂世界者喻財施。碎為
塵者喻生長煩惱。世界既為塵因財施亦作
染因也。今此意云。持法雖少生福甚多。財施
雖多但增煩惱。故說雖多財施不及受持一
四句也。故寄此意以為問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
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
世界。


述曰。此答中初順佛稱多。次釋非如
實。是微塵者謂碎世界以作塵。說非微塵者
非如衛世等所執有實微塵也。謂但寄微塵
以喻貪等。非即如言而有微塵故也。又釋但
借微塵以喻貪等。非即微塵是貪體也。是
名微塵者謂是寄喻之微塵也。說世界者謂
以世界喻財物施。非世界是貪等因。財施為
貪因但借世界為喻故。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述曰。此第二轉釋疑也。謂前所說受持經
者。生福甚多。即謂其福德有相果故今破之。
謂法身是如來非三十二相化身也。於中初
問次答。說三十二相者謂化身。相即是非相
者非法身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是化身三十
二相也。上來依世親釋竟。依無著者經言大
千世界已下此一段文十八差別中第十為色
[001-0139c]
身及眾生身摶取中觀破相應行即是離障
住處中第六為離於影像相自在中無巧便。
故此意云。眾生於色身及名身摶取中無巧
便故作一合相。今起方便破一合相故有此
文也。然破中有二。一者破色身。二者破名身。
色身有二。一者細謂微塵。如經所有微塵寧
為多不。二者破麁色身。如經諸微塵如來說
非微塵。破名身者如經說世界非世界。以名
無形段。不可有其麁細。故以世界為喻也。如
經可以三十二相等者。第十一為供養給侍
如來故。又是第七為離不具足福資糧故。此
意云。若欲供養如來求福資糧者。不應以相
見第一義法身故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
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
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述曰。依世親釋。上
來以財校量竟。自下以身命校量。於中初正
校量。次釋福德多所以。此初也。無著釋云。此
第十二為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故於精進
若退若不發故。又離障礙住中此第八為離
懈怠利養等樂味故。解云此說若有眾生。樂
欲味著懈怠。或味著利養不發精進。或曾起
功德而復退失。為令遠離此等故而以身命
校量。意令進趣故也。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
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述曰。
世親云自下釋所以。於中有四一悲捨苦身
聞法悲淚。二世尊若復下。明於此生信則生
[001-0140a]
實相。三世尊是實相者下拂疑除病。四世尊
我今得聞下進發信心。此為初也。謂須菩提
聞說捨身忍苦。又聞此經深義能得菩提。喜
嘆自揚故懷悲泣也。無著釋云。自此下有其
三文。初悲苦捨身聞法傷感與世親同。次若
復有人下明發起精進生如義想。三我今得
聞下為令在坐味著懈怠諸菩薩生慚愧故。
此為初也。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
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述曰。此
第二文也。謂有聞經生信心者。當來定得無
分別智。除妄分別證達二空名生實相。由如
是故。雖復捨多身命不如受持也。以欲捨身
恒輪生死非求慧行不趣菩提故也。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
相。


述曰。此第三拂疑除病也。是實相者謂
無相為相也。即是非相者。謂則非是虛妄分
別所執差別之相。說名實相者。謂無虛妄之
相說名實相也。謂有聞說實相言故。謂是虛
妄分別所執之相。今言不是故有此文也。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
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
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述曰。此為第
四進發信心。即是無著第三為令菩薩生慚
愧也。謂說未惡世尚有眾生能生實相。況今
現在菩薩聞說般若而不進修。謂惡人信解
乃可希奇。菩薩受持蓋不足嘆。故有此文也。
就此文中。初善現問次如來答。問中有三。初
標問次釋後結。此初也。
[001-0140b]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述曰。此第二釋中有二。世親云。初明所取空
次明能取空。子云此唯說法空也。無著云初
明人空次明法空。離人家執故。此初也。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
相」即是非相。


述曰。此第二明法空也。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述曰。此第三
結也。謂若有分別即有業生死起。既除分別
之相妄想生死都無則名諸佛也。此意云。縱
捨多身命非證理之因。若暫聽經便是離
相之福。謂因受持聽聞故當證二無我理。既
是勝因故多捨命之福也。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