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38 金剛般若疏-隋-吉藏 (master)




金剛般若疏卷第四


胡吉藏法師撰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下。第二領解釋疑。文
為二。初領解。次釋疑。領解中為二。初領解。
第二佛述成。初領解為四。第一自領解。第二
明他領解。三明自領解為易。四明他領解為
難。初領解又二。第一經家序其悟解相貌。第
二正明領解。初序其相貌者有四。一標領解
人。二明所領解法。三正明領解。第四領解相
貌。問得解應歡喜。云何乃悲泣耶。答領解相
貌不同。凡有三句。一者得解歡喜。如法華身
子踊躍歡喜。二者得解悲泣。如此文。三得解
[004-0114b]
亦歡喜亦悲泣。如善集王悲喜交集。喜則欣
今悟。悲則慨昔迷。悲喜雙兼二事也。希有世
尊下。第二明得解。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
得聞者。古來釋經前後不同。一家云。此經在
大品初說以此文為證。既云未曾聞般若。故
知在前。第二師云。此經在大品後說。既在大
品後。何得善吉云昔來未曾得聞耶。彼釋云。
前於大品中。雖善吉已悟而中下根人未悟。
今同其未悟故云未曾得聞。中下根人於今得
悟故同其得悟。故言今始得聞耳。此事已如
前明。今更開一意。上外施格量竟如來自稱
歎經勸物受持。今內施格量竟善吉自稱歎
經勸物受持。是故師弟互文勸緣信悟耳。若
復有人得聞是經下。第二陳他得解。則生實
相者。他云。世諦生真諦不生。即問。實相即是
真諦。既生實相。何不生真諦耶。彼釋云。生實
相之慧耳。實相不可生。但慧從境作名稱為
實慧。境從慧作名。故生慧言生境耳。今明二
諦俱生不生。如義中釋。斯文即證也。但一師
有觀發中中發觀義此明生實相。即是觀發
中。正觀明了則實相現前。故名生實相。此約
迷悟為論。於迷者不現前名實相不生。悟者
現前名為生實相。令生實相既爾。佛性等例
然。至論實相未曾生不生也。是實相者則非
實相者。他還以二諦釋此文。如常彈。今依論
釋簡成實相義。是實相者。獨佛法大乘有此
實相故云實相。即非實相者。天魔外道無實
相故言非實相。是名實相者。論經長有一句。
云實相實相。此句簡二乘。實相有二種。一大
[004-0114c]
乘實相。二小乘實相。今明是大乘實相非二
乘實相。故云實相實相。前句簡外實相。此句
簡內實相。所以二簡者。以獨佛法有實相。及
獨大乘有實相。生實相之慧。方是希有耳。世
尊我今得聞下。第三述自悟為易。所以易者。
一者明過去久殖三多。二者現在者值佛。內
因外緣具足故信受為易也。又就迹中為論。
須菩提是大阿羅漢。如大品云。般若甚深。誰
能信解。答云。正見成就人漏盡阿羅漢能信。
今須菩提既是羅漢。所以信解不難也。若就
本為論。須菩提內祕菩薩行。或可是往古如
來。示同眾迷。所以悟解為易。若當來世下。第
四陳他悟為難。所以難者。良由生在末世後
五百歲故也。叡法師云。前五百歲得道者多
不得道者少。後五百歲不得道者多得道者
少。前五百歲信無生者多不信者小。後五百
歲不信者多信者為少。是以前五百年名正
法。後五百年名像法。能於像法中信。所以為
難也。又明此時眾生不久殖三多。不久值佛。
無內因外緣。能於中生信。是故為難。何以故
下。此釋信為難意也。若言有人能信般若所
信。則是人法之見。不名為信也。此信亦不難
也。明若不見我是能信。即是人空。即是無有
人見。不見般若是所信即是法空。即是無法
見。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者。所以不取我
等相者。非有我相。是故不取我相。以實無我
故無所取耳。故云我相即是非相也。又道理
若實有我人之相則不可離。以道理實無我人
之相。但眾生妄謂為有故我相可離多。故云
[004-0115a]
我相即是非相也。大品云。眾生所著若有一
毫末之可有則不可離。以所著處無如毛髮
許有可離也。他云。所謂之我見是無耳。能謂
之心是有此不無也。如所謂陽炎是無。能謂
之心是有。今明能謂之心如所謂不異也。若
依論釋者。此明人法兩空。前云無我人相。此
是人空。今云我相即是非相。此則明法空。問
若言此明法空。應云法相即是非法相。何云
我相即是非相耶。答無我有二種。一者人無
我。二法無我。今法無我也。何以故離一切諸
相則名諸佛者。此重釋無相所以也。若有諸
相佛應見之。以離一切諸相名為諸佛故。則
知諸法無此相也。問佛何故離一切相耶。答
有一切相則是有所得。無一切相則是無所
得。有所得故是生死凡夫。無所得名為涅槃。
名為諸佛也。佛告須菩提下第二佛述成。前
領解有四章。今但述第四陳他悟難。明無始
以來習有所得久。昔日又稟小乘有所得教。
忽聞般若無人無法多生怖畏。是故今明能
不怖畏此則為難。所言不驚不怖者。一往怛
愕謂之為驚。內心怯弱名之為畏。一向深惡
前事稱之為怖也。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他
云。般若是六度中第一故言第一。則非第一
者。真諦遣第一也。是名第一者。世諦假名說
第一也。依論解。此般若一經勝餘修多羅。故
名此經為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者。餘
修多羅非第一。是名第一。還結此經為第一
也。所以有此文來者。是近遠二義。近者成上
希有之言。以此經第一故信此經。方是希有
[004-0115b]
耳。此經若非第一。信之不足稱為希有也。遠
成上者。上來所明內外二施不及持經四句
者。由此經是諸經中之第一法也。須菩提忍
辱下。第二釋疑念也。問何因緣故次般若。明
忍辱耶。依六度數前後並非次第。今有何次
第生此文耶。答開善解云。三門說般若。前就
體名二門說竟。今次第三功用門說。明般若
功用無窮。能生諸佛能示世間能斷煩惱。又
攝用導用忘用諸用非一。今此明忘懷。忍辱
之用者。以得此用故。則逢苦不憂值樂不喜。
其功最要故偏明之。又解云。忍與般若俱是
慧。與慧同體。故共明也。今明無方之意不妨
此義。若依論意釋疑故來。眾所以疑者。遠從
前捨身命格量生。上云捨身施不及持經四
句。所以不及者。為捨身是有所得顛倒苦因
還得有所得苦果故不及持經。眾即疑。佛昔
來種種苦行亦應是顛倒之因。應得顛倒之
果不得菩提也。故今釋云。佛昔行苦行。此是
無生忍心。雖復捨身而不苦惱。非但無苦而
還更有樂。故論偈云。苦樂有慈悲如是苦行
果。以修無所得忍故得菩提也。故云如來說
忍辱波羅蜜也。非忍辱者。非是有得捨身忍
辱也。又非忍辱者。此無所得忍不可稱量也。
故論云彼忍辱岸難量也。何以故我於爾時
無我相者。此二義故來。一者反釋無瞋義。若
有我相則應生瞋。以無我相故令誰瞋耶。復
瞋者誰耶。二者明無忍義。即是不忍不瞋為
忍波羅蜜。若有能忍之人則應生瞋。今尚不
見能忍之人。何由有他起瞋之者。此是跨節
[004-0115c]
釋也。歌利王者。引事證因緣。歌利王即是
陳如本身。昔曾害仙人。仙人發願。汝今無罪
害我我得道時要前度汝。如出毘婆娑文。是
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下。所以有此文
者。為成前忍辱義。新發意菩薩既聞歷世修
忍得於菩提。彼既見有身心或生退轉。如身
子六十劫行菩薩行。後因捨眼遂退成聲聞。
故今勸云。欲不退菩提心者。應離一切相發
三菩提心也。問從上來三處明不住何異。釋
云。初不住為成檀度義勸行無得施也。次不
住為成淨土因義。若心有住則心有穢。心穢
故則土穢。以心無所住故心淨。心淨故土淨
也。今明不住為成菩提心勸不住發心。若心
有住則乖正道。豈是道心耶。菩提是正道。今
發道心故名菩提心耳。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者。若心有住則是住顛倒。則為非住。不住般
若也。如大經。不住一切法即是住般若。不信
一切法是名信般若。生義亦爾。是故佛說菩
薩心不應住下。前明勸無住發菩提心。今勸
無住修菩薩行。如善財之言也。問經初已明
發心修行。今何得更說。答前明建廣大等四
心名發心。就不住義以明修行。今此中通就
不住即明發心之與修行。故前離明。今是合
辨也。但舉布施者。布施居六度之初。又檀義
攝六也。如論偈云云。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
切眾生者。前既明無住發心無住修行。人便
謂。既無所住何故發心何故修行耶。即釋曰。
為利眾生故發心修行也。又無住修行方能
利眾生耳。有所住修行不能自利利人也。如
[004-0116a]
來說一切諸相下。此為成上修行及為眾生。
既言修行。便有行可修。既言利益眾生。有
眾生可利。便是人法見耳。故今明如來說一
切相則非一切相。故雖修萬行無行可修。雖
利眾生實無眾生可利。又引佛誠言勸菩薩
如說修行。佛說眾生與法皆不可得。菩薩亦
須如此而學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下。此
文來有近遠。遠意成前內外二施格量義。何
者。前明雖捨內外二施終不及持經四句。人
聞此生疑。諸法實相絕言。云何名字文句能
表實相。而受持四句頓有如此福耶。故今釋
云。實相雖絕言。言是無言因。因言故得表無
言。故受持此言功德無量。問此乃釋言能表
道。云何是釋五語文耶。答以言必能表道故。
佛言是實由能表道故。受持福多。近意者。上
引佛說一切諸相則是非相。說一切眾生則
非眾生。勸菩薩如說而行。今重釋所以。須信
佛說者。良由佛語不虛故也。真語者依真諦
說也。實語者依世諦說也。所以舉二語者。為
如來常依二諦說法故也。如語者。如十方三
世諸佛依二諦說法。此上同諸佛也。不誑語
者。佛不誑眾生。如大經言。何緣當誑如子想
者令墮地獄也。不異語者。為釋疑故來。人疑。
若不誑眾生。何得一佛作種種異說。初三後
一。乃至今常昔無常耶。故釋云。雖有諸說為
成一道。所以不異。如經云。智者終不謂我二
語。我於是人亦不二語。法華云。雖說種種乘
皆為一乘也。次依論釋。唯有四語。故偈云。實
智及小乘說摩訶衍法。記於三世事。是名四
[004-0116b]
種語。實智即真語。謂說佛菩提也。及小乘說
四諦即實語。說摩訶衍法為菩提。即是如語
也。記三世事合後二為不異語也。此四語含
小大理事因果。真語是果也。如語是因。此二
是大。實語為小。記三世是事也。三語是理。須
菩提如來所得法者。有此文來者。上來至此
凡有三文。引佛語勸信。初引如來說一切相
則非相。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此勸菩薩捨
人法見令信無所住教。次引五語證佛語不
虛。勸菩薩信佛說無所住教也。今第三引佛
所證得法。復勸信無所住教。以佛親依無所
住教證得菩提故。菩薩須信無所住教門也。
論經長有一句。謂如來所得法如來所說法。
如來所得法釋已如向也。如來所說無實無
虛者。上來三過勸信語。但恐鈍根守語而住
故。今明佛語非實非虛。以正道絕言。若守言
則失道。故言則非實。非不因言表道。故言則
非虛。指月之譬即其事也。斯乃貫一化之意。
豈一章經耶。須菩提如人入闇下。依流支十
二分。前格量分竟。今是顯性分。今三種彈之。
一者顯性分。經論無文故所以不用。二者若
就布施以明得失判顯性分者。前明忍辱修
行亦應是分也。三者內外格量中各有二格。
今內格中止一章竟。餘有一格量在。何得合
取後格量為顯性分耶。今明二意故有此文
來。一者近生。上來至此凡有三處勸修不住
捨於住義。未知住有何失不住有何得。勸修
不住捨於住耶。故今最後釋其得失。心有所
得則如外無光明內有黑暗。故不見正道。心
[004-0116c]
無所住如外有光明內有眼目。能見正道。為
此得失故有上來三勸也。依無住之教。如外
有光明。得無所住觀解。如內有眼目。如此
之人見正道也。有住之失反此可知也。依論
生起。云真如一切處一切時常有。何故眾生
有得如有不得如耶。論師云。真如即是佛性。
一切凡聖眾生皆有佛性。何故聖見凡不見
耶。即用經文釋之。如雖常有一色。若外有光
明內有眼目則見。無此內外則不見也。雖常
有真如佛性。心無所住則見。有所住則不見
也。顯性之言事在斯也。今明作此意亦於義
無失。大智論云。或名如或名實相法性涅槃。
但約眾生悟迷故有得不得。至論佛性涅槃。
未曾得失隱顯也。問依論乃明見如不見如。
似無次第便是孤生此文。答此文即接前布
施得失生。故有住布施則不見如。無住布施
則便見如。故非無次第也。但講論者不見其
近。便謂孤生為顯性分耳。講經師雖見其近
文兩施之得失。不得見其因施得失遠明皆
有佛性。為有方便無方便故有見不見異也。
若取近遠兩義。則經論皆成也。須菩提若當
來世下。有此一章來者。還成上捨失從得之
義也。菩薩若捨失從得者。要須受持讀誦般
若故也。問信受門已明若生一念淨信。則為
佛智見得無量功德竟。今何故重說為佛智
見得無量功德耶。答此般若經有三門明功
德。一自信門。二自受持讀誦復為他說門。三
但自受持讀誦門也。初明一念信為佛智見得
無量功德。是自信門明功德也。從三千七寶
[004-0117a]
施至恒沙身命施。此明自行化他門明功德
也。今此章明受持讀誦自行門功德。故非重
說也。此三門攝一切般若經明功德也。初日
分下。第二三時捨身格量功德也。為二。初明
格量。第二稱歎勸修。格量中為二。初正舉
捨身。第二格量也。異上捨身者有二義。一者
施多。謂日三時捨身。此日初分日中分日後
分。非是三日為三分也。二者時節久。謂無量
千萬億劫常行捨身事也。次格量般若。直明
信心不逆其福已勝。況自受持讀誦為他說
耶。此則格量轉高。般若之福轉重也。又此文
所以來者。上信受門中。直明信心為佛知見
得無量功德。猶未格量信心功德少多。今欲
格量信心功德少多故有此文來也。問何故
須格量信心功德耶。答既三門明功德。則三
門明格量。上已三處格量自行化他功德門
竟。謂三千布施恒沙布施捨身布施。皆自行
化他門。猶未格量信心門。故今明之也。問何
故格量自信門功德多上自行化他功德耶。
答格量自信門功德尚多。自行化他則不可
量。故今文云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受持
讀誦為他說耶。故此文來有其深旨。欲講誦
者當依此意也。須菩提以要言之下。第二稱
歎勸修。開文為四。第一歎法。第二歎人。第三
重歎法。第四重歎人。今初歎法。前格量竟既
稱歎。今格量竟亦稱歎也。如來為發大乘者
說下。第二歎人。問大乘與最上乘何異。答通
論不異。此種種歎耳。別者大包含廣博義。最
上高絕取超出二乘義。廣博等即是得義。出
[004-0117b]
二乘即是離義。又大是其始義。據淺行之人。
最上是其終義。據深行人也。如來悉知是人
者。問前已二處明知見竟。今復明者有何異
耶。解云。初知見自信功德。次知見自受持讀
誦功德。今知見受持復為人說得功德。故三
知見異也。若樂小法者。此明舉失顯得。歎此
中舉二人。樂小法者此是小乘。著我見者此
是外道。此二人不能聽受。小乘之人所以不
能聽受者。以是有所得故不信無得。又此經
明如來法身常住。小乘人謂佛無常畢竟滅
故不信。故大智論云。五百歲五百部聞大乘
法說畢竟空。如刀傷心。叡法師喻疑論云。外
國三十六國皆小乘學不信大乘。問小乘亦
明空。大乘亦明空。小乘人何意不信大耶。答
大論云。空有二種。一者但空二者不但空。小
乘唯得但空不得不但空。此經明不但空。故
不信空也。又小乘人但得生空不得法空。大
智論云。佛滅後分為二分。一信眾生空不信
法空。二俱信二空。今此經具明二空。故小
乘人不信也。外道著我見不信則易知也。須
菩提在在處處下。第三重歎法。問此歎法與
初何異。答初直歎經法。今歎法所在之處故
異也。問上已歎經在處則處貴。猶如塔廟竟。
今何故復歎如塔耶。答前略歎。今廣歎。前直
云如塔廟故是略。今云種種供養故是廣。前
略歎人。今廣歎人。前略歎處。今廣歎處也。又
前歎經所在處則處貴也。今歎非但經所在
處處貴。即持此經人行住坐臥之處皆如塔
廟。皆應恭敬供養。如法華云。持法華經人所
[004-0117c]
在方面皆應為作禮也。論意作此釋勿不信
也。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
若為人輕賤下。此是第四重歎人。問今歎人
與前何異。答上就得門歎。今就離門歎。何以
知之。前文云持經得無邊功德。今言持經離
於惡道。此即是金剛能摧諸患難。次意釋疑
故來。自上以來竝明持經之人無邊功德。今
那見持經之人。有諸障礙所謂疾病遭官橫
得打罵不如意事耶。為釋此疑故。明此人先
世罪業應墮八難。以持經力故現世輕受也。
我念過去下。第三舉釋迦往因格量。前內外
兩施具舉現世也。今明往因。此就過去世格
量現在世。前就所化功德格量。今就能化功
德格量。如此格量方盡格量之極也。問何意
舉能化所化功德格量皆不及持經耶。答此終
是有所得功德不及持經。問何以得知皆是
舉有所得功德格量耶。答經論皆有證。論釋
初三千施云。二能趣菩提福不趣菩提。所言
二者。即是自能受持復為他說。此二能趣菩
提也。施福是有漏有所得不能趣菩提也。經
證者此取然燈佛前。爾前是有所得故未得
無生。故知取有所得施也。又一意所以舉釋
迦往因格量者。三門明功德。上來已格量兩
門功德竟。未格量自受持讀誦功德。今歎格
自受持讀誦功德故有此文也。問格自受持
讀誦何故功德轉重耶。答自受持讀誦其福
尚重具自行化他。豈可稱量耶。此是顯功德
之重故格自行。講誦者須細看經。不爾不覺
也。問三門明功德格量三門何異耶。答云。自
[004-0118a]
行化他門則功德即格量。從三千至洹沙身
命是也。自信門自受持門此二門前明功德
後格量。故文有開合之異也。問三門明功德
何異耶。答即是三品。但生信心為下品。受持
讀誦不為他說為中品。次受持復為他說為
上品。又前是自行。後一具自他也。須菩提善
男子善女人下。大章第二。前第一明格量。今
明格量所不能格量。會不格量所及。若其更
格則人不信。故云不思議也。爾時須菩提白
佛下。二周說法中此是第二。依論師十二分
此是第十斷疑。今所不用。何故爾耶。論云。從
如來非有為分下皆是斷生疑。何得言此中
始是斷疑。復有人言。上來始答住問降伏心
問。今次答菩提心問。今明前具答四問竟。
云何於此始答菩提心問耶。又前答後答無
異。云何前非答菩提心今始是答耶。其人見
近不見遠也。次有人言。前明因空今明果空。
彼謂修行等是因。前辨修行空故是因空。菩
提是果。今云實無菩提可得故是果空。此亦
不然。上已具說因果深義竟。何得上言因空
此亦是果空。今明此是第二周說。何以知耶。
以前後四問皆同佛答亦同故知是二周說
也。問二周說何異。答前廣說今略說。前為前
會眾說。後為後會眾說。故大智論解無生品
云。問曰前已說般若竟。今何得更說。答云前
為前來眾說。後為後來眾說也。如清涼池前
來者飲竟而去後來者更飲也。問大經云為
後來眾生以偈頌說。今何故不作偈耶。答說
法多體不可一勢。自有前會長行後來者偈。
[004-0118b]
自有二俱偈二俱長行。如大智論說。即是證
也。問今何故不作偈耶。答諸般若多不作偈。
以偈安字有限。於深義不能曲盡也。次明還
是一會而有二周說。初周為利根人說。鈍根
未悟更為後周說也。問前說後說無異。云何
前說為利根人後說為鈍根人耶。答大意乃
同。其中轉易形勢故鈍根聞之仍得了悟。如
一種義作此語說之不解。更作異門釋之則
悟。猶如一米作一種食不能食。更作異食則
能食也。雖是近事斯乃聖人制作之大體也。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
立異字。即其證也。次意前周盡緣後周盡觀。
前周盡緣者。正教菩薩無所得發心破有所
得發心。乃至無所得修行破有所得修行。故
是盡緣也。今此章明無有發菩提心人。亦無
有修行人。故是盡觀也。論云。於內心修行存
我為菩薩。此即障於心違於不住道。斯經論
之作。豈空稱哉。盡緣故無緣。盡觀故無觀。
無緣無觀不知何以目之。歎美強名正觀。正
觀即是般若即是金剛也。又前周正明觀行。
後周除觀主。故大智論釋習應品云。問曰前
已明生法二空。今何故復辨生空。答前為破
生法二病明生法二空。今為破觀空人也。若
無論經有十五章。有論經凡有十六章。有長
信受一章經也。問前周說既開三門。一般若
體門。二信受門。三功德門。今後周為後會。亦
得如此以不。答依論經亦得如此。初即般若
體門。信受即第二門。三千世界須彌山七寶
聚去是功德門也。今觀形勢小異於上。故不
[004-0118c]
開三門。但依十五章鉤鎖相生。故釋疑解難
以為次第也。初章為二。前問次答。若約後會
為論。則問意同前。昔來未依般若不成發心
修行。故今請問發心修行之義也。若約空觀
為論。則前問成發心修行。後問請佛泯發心
泯修行故也。問前為成發心修行。後泯發心
修行。將不相違耶。答終為成一意耳。由泯發
心乃成發心耳。若見有發心不成發心耳。故
前來成發心即是泯發心。今泯發心即是發
心也。佛答中為二。初牒問明。發心即是緣盡
義。從何以故實無發心者。明盡觀也。問佛答
與上何異。答上但盡緣。今緣觀俱盡。即是異
也。又上是廣答具答四問。今是略答但答發
心。發心既爾三問例然。為顯後周是略說故
也。又意初發心尚緣觀俱息。況復修行等猶
存有所得耶。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下
第二章來者。論生起云。若無發心菩薩。今那
得有受記菩薩耶。既有受記之人必有發心
之者。以受記是果發心是因。何容有果而無
因耶。此終是歷破有所得我人見耳。前已破
發心人見。今破受記人見也。就文有八菩提。
開為二。初五菩提引昔時了悟無受記菩薩
以釋疑。次有三菩提引現在佛果得菩提以
釋疑。初中為三。一佛問二須菩提答。三佛述
成。初二如文。第三佛述釋中有三菩提句。開
為四意。一直述理實無相故無所得也。二從
若有法下。此是反釋。若有所得則不得記也。
三以實無有法下。順釋。以無所得故乃得記
耳。何以故下。第四釋無所得故得記之義也。
[004-0119a]
言何以故無所得乃得記耶。釋云。如來者即
諸法如義。以體如故名如來。亦體如故名得
記。如中豈有法可得耶。若有得則不體如。不
體如不名如來。亦不得受記也。若有人言下。
第二引現在得果時以釋疑也。疑云。無得受
記之菩薩。今寧有得菩提之佛耶。以實有佛
果得菩提。則實有菩薩得受記及發心也。此
終是歷法破有所得我人見耳。故經云菩提
心見受記見佛見菩提見斷見常見等。猶是
一例義耳。實無佛得菩提者。初發菩提心及
受記時尚了悟無所得。況至佛時猶有我人
得菩提耶。如來所得三菩提無實無虛者。上
破有見今破無見也。明佛得三菩提無所得
為得。何故不得耶。肇師云。玄道在乎絕域。不
得以得之。即其義也。無實無虛者。前各彈有
無見。此雙結非有非無也。無有有得之得故
言無實。非無無得之得故言非虛。論意爾也。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者。此成上非
實非無義虛非有耳以體一切諸法如故名為
如來。故一切法如即是如來。故云一切皆是
佛法也。即非一切法者。一切顛倒之法此非
如來所證。故云則非一切法也。以一切如是
如來故非無。一切顛倒非如來故非有。故成
上非有無也。此猶是大經有所無無所有義
耳。以無所有名大涅槃。故是如來也有所無
是顛倒生死。故非如來也。是名一切法者。還
結一切諸法如也。問上兩句已足。何用下更
結耶。答初句直明一切法是如來。次下兩句
簡其有無。初句明無一切顛倒。次句明有一
[004-0119b]
切法如也。問上明然燈佛與今何異。答上為
成不可取不可說義來也。今為成菩薩無義
故來也。又上是略明義。此下八菩提是廣明
義也。依論釋佛答中論偈。云以後時受記然
燈行非上。論師釋云。有四時然燈四時受記。
謂習種性種道種及初地。前然燈是習種時
也。今此是性種道種二時然燈。此中但是名
字受記未得真無生記。故云無有法得菩提。
若此時已得真無生記者。後一然燈不更與
受記也。今謂此釋無所出。論直云以後時受
記然燈行非上。此言自難解。亦無四時受記
四時然燈也。又設有此義於文義相皆不順。
故於今無取也。譬如人身長大下。第三章。經
論無生起。觀此文舉山王譬法身。成上菩提
非有非無義耳。法身無一切患故非有。具一
切功德故非無。然菩提既非有無。故法身亦
非有無也。文有二。初佛舉大身為問如文。次
須菩提答云。如來說人身長大者。論云。佛以
真如為身。二義故名大。一者遍一切處。二者
具一切功德。問法身云何遍一切處耶。答華
嚴云。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如
來身未曾大小遍與不遍。為眾生歎美為大
耳。即非大身者。無一切患累故也。論云。遠離
煩惱障及智障故云非身也。是名大身者。具
一切功德也。初句直明大身耳。次句無患累
故非有。次句明有眾德故非無也。問與上明
山王何異。答前為前會後為後會。又上為成
無取說義來。今為成菩提非有無義來也。上
明報佛今明法身佛也。上惑者謂初得佛時
[004-0119c]
言有菩提可取。故是報佛。今直明法身體非
有無故是法身也。菩薩亦如是下。此第四章
經來者。論生起云。若上來明無發心菩薩受
記菩薩。又無諸佛得無上菩提。若因果皆不
可得者。眾生亦不應入涅槃。亦無淨佛土事。
菩薩何故欲成就眾生令入涅槃。修淨土行
耶。此終是有所得心歷法生疑。故歷法破未
竟。故生此章。菩薩亦如是者。此是成就眾生
菩薩。淨佛土菩薩也。亦如上發心受記菩薩
不可得。故云亦如是也。是亦上求菩提法身
有無不可得。故求菩薩有無亦不可得。故云
亦如是也。此中三句經。一破成就眾生菩薩。
二破淨佛土菩薩。三結正菩薩之義。問上已
二處明滅度眾生。與今何異。答經初且明滅
度眾生。為答菩提心故來。次第二周初答泯
菩提心故來。今為破成就眾生菩薩義故來
也。問上已明淨土。與今何異。答上為成無取
無說之義。今為明無淨土之菩薩故異也。若
菩薩通達無我法者。此第三句結正菩薩之
名。此文意有近有遠。近者從第二周初已來。
云無發菩提心菩薩。無受記菩薩。乃至今明
無成就眾生淨佛土菩薩。人聞生疑。若爾應
都無菩薩也。故釋云。由了悟無菩薩故始是
菩薩耳。見有菩薩則非菩薩也。遠即貫於一
經。此經始終皆明無菩薩破我人之見。若能
了悟無菩薩。方是菩薩。見有菩薩見有則是
凡夫我見非菩薩也。問了悟無菩薩者此是
知無有我。二乘亦悟無我。何故不名菩薩。答
論云。悟二種無我故名菩薩。聲聞但悟人無
[004-0120a]
我故不名菩薩也。又菩薩知我無我不二故
名菩薩。二乘見我無我異。是二見之人非菩
薩也。五眼下。第五章經文來有二。一者近生。
還從上四章生。前來四章竝不見菩薩。時會
即疑。若如來云無所見者則應無眼。若有眼
何故不見。故舉五眼答。今言不見者。非無眼
故不見。五眼見宛然而無所見。如淨名阿那
律章云。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見諸法。不以
二相。大品復云。我五眼尚不見諸法。況凡夫
無目而言得菩提耶。二者遠生。經初已來皆
明無得無見。故有今文。又上破有見故云無
見。今破無見故有見未曾見不見也。五眼義
別須釋。今且示數意。然五眼具得約五人有
五。謂人有肉眼。天有天眼。二乘見四諦有慧
眼。菩薩照三乘根性說三乘法有法眼。佛有
佛眼。次約二人。因人四眼。果人一眼。因人四
眼如仁王經歎菩薩得四眼五通。果人一眼
即佛有佛眼也。次明一人具足五眼。即是佛。
問何故具足五眼。答此是無差別差別用。舉
障內境約佛智故名肉眼。舉障外境目佛智
故名天眼。約二慧境名慧眼。無量壽經言。慧
眼見真境。見真境名慧眼。大品往生品中云。
慧眼無法不見。又云。而無所見。大智論言。具
總相慧別相慧名眼。故知慧眼具二慧也。法
眼可知。四眼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見
佛性故名佛眼也。須菩提恒河中有沙者。此
章為成五眼。依論師生起。明五眼既少而境
多。何得以少眼知多境。境既多眼亦應多。而
今眼少。何能盡知多境。為此疑故。今明眼雖
[004-0120b]
少而能遍知一切境也。論既無文。今明亦復
無妨也。但知前既辨五眼。今出所照之境也。
問前舉恒河今明恒河何異耶。答前為成格
量四句偈故舉恒河。今為五眼所照境故舉
恒河也。問境既多。何獨云知心。答有二意。
一者廣略。前明能照之眼廣故具明五眼。今
辨所照之境略故止言心也。二者心無形觸
最難知。今舉其難知。尚知易可明也。如來
說諸心者。明如來見一切眾生心唯在顛倒
中行也。則為非心不在正觀中行也。是名為
心者。結顛倒心也。三世心來者。釋成顛倒心
義。何故名顛倒心耶。以三世求心不可得。而
眾生見有心。此是無而謂有。故名顛倒也。須
菩提滿三千世界七寶者。文來為釋疑。上言
佛知眾生心皆顛倒。則顛倒心所作布施等
眾行皆是顛倒。若爾應無佛因。既無佛因應
無佛果。故釋此疑明。無所得心布施等則是
佛因。既有佛因則有佛果。問曰。何由有不顛
倒。為從顛倒得不顛倒。為從不顛倒得不顛
倒。二俱有過。若從顛倒生不顛倒。則倒為不
倒因。若從不顛倒生不顛倒。則不顛倒便無
因。答大品三慧品佛答此問。不從有得生無
得。不從無得生無得。得無得平等故是無所
得。即其事也。問前已明三千世界七寶。與今
何異。答前七寶為格四句偈。今七寶為成佛
因也。若福德有實。此便釋疑。疑云。上亦三
千七寶。今亦爾。何故是佛因耶。故釋云。若福
德有實此明有得福德。以福德無故此明無
得福德。故是佛因也。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
以具足色身下第六章經。上來至此三處明
[004-0120c]
色身何異。答初為明相好身異法身。相好身
有三相。法身無三相也。次文為成兩因優劣
義。二身兩果既優劣。二身兩因亦應優劣。成
格量經義故來。今文為破二身一異見故來。
上兩處明二身異。尋語之流即云。有相好身
與法身異。如從來本迹異三佛異義。故此章
經破一異見。論有二偈。上半云。法身畢竟體
非彼相好身。此即破其二身一見。明相好身
有相好法身無相好。二身有異何得一耶。次
偈上半云。不離於法身此二非不佛。此破異
見。何處離相好有別法身耶。故云此二非不
佛也。問二身定一。定異。非一非異耶。答諸法
無有定相。而具有三句。昔日明相好身亦生
滅五分法身亦生滅故。二身同生滅。則是一
義。次此經上來兩處開二身之異。相好身有
生滅。法身無為無生滅。此是異義。今此一章
雙破一異。故佛具有三種方便。問昔何故說
一方便。乃至今何故說不一不異。答昔為破
常見故明佛二身皆生滅無常。故二身是一。
小乘人便作一解故。經初開二身生不生異。
時會便云。小乘二身是一。大乘二身是異。故
今具破一異。得意者三俱會道利物。不達者
皆是顛倒戲論也。破二身一異見既爾。破法
身有色無色亦然。論云。此亦無亦有。法身絕
相不可言有相好。離相好無別法身。不可言
法身無相好也。所言具足色身者。唯佛一人
盡形相之美。故言具足。餘人乃至輪王相不
明了。故不具足也。如來說具足即非具足者。
破一見。明色身非法身。何得為一。是名具足。
[004-0121a]
此破異見。何處離相好別有法身也。可以諸
相見不下。意與前同。但身總相別相為異耳。
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下。此第七章來
者。此破法身有說法疑。疑云。若具足色身非
法身者。云何言如來有所說法耶。故佛破云。
須菩提汝勿言如來法身有所說。若言如來
法身有所說則謗法身。法身非色故法身非
說也。何以故說此一句。破法身無說疑。若言
法身不說相好身說。此亦不然。上明不可離
相好身別有法身。便謂法身無相好。亦不可
離相好身說別有法身說。而謂法身無說。問
何以知經文如此。答論偈云如佛法亦然。故
舉佛例法也。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者。此更破
疑。人聞法身有說便言有法可說。故今釋云。
雖復說法無法可說。假名說法耳。論次此章
後長有信受一章經。問上信今信何異。答上
明信信因果深義。今明信信上如來雖說無
所說也。問何等人能信此法耶。答論偈云。非
眾生眾生非聖非不聖。此人非凡夫眾生故
言非眾生。而是聖體眾生故言眾生也。非眾
生故非聖。是聖體眾生故非不聖也。問若言
凡夫不信不可為凡。聖人能信不須為聖。今
說此經竟為何人耶。答觀此論意。具足顛倒
有所得凡夫不能了。此是習無所得觀眾生
則能信。此眾生望有所得人故非眾生。未具
足了悟故非不眾生也。於意云何下。第八章
經論生起 從上第二章經生。上第二章經云
佛無菩提可得者。今云何有階級位行耶。如
謂從十信至十住。從十住至十行。從十行至
[004-0121b]
十迴向十地等。既有進行階級則佛果應有
所得也。近文生者。相好論身業。無所說辨口
業。今得菩提明意業。佛既無所說應無所得。
今實有所得應實有所說也。問初周中已明
佛無所說無得菩提。與今何異。答前後兩會
利鈍兩緣。此二義通貫十五章也。但今文與
上有開合之別及來意不同。來意不同。上明
釋迦是化佛破實說之疑。今明不可言法身
有說。不可言無說。破法身有說法身無說之
義疑。上明無得菩提破實得之疑。今明無得
破舉因行階級證果實得疑也。又上云如來
有所說耶。有菩提可得耶。此得說合論。今則
開得說為二章經。前章經明無所說。此章明
無所得也。文三。初佛牒疑情反問善吉。次善
吉奉答。明佛無少法得菩提。若有一豪之得
則不得道。以畢竟無得爾乃得道耳。以得果
實無一法可得。行因實無一行可行。無所得
故始得果。無所行故乃是行因也。次佛述四
義釋無上菩提。初即述以無所得故名無上
也。二以體悟法界平等義故名無上菩提。以
無我無人故得菩提者。第三義。彼菩提體無
二種我名無上也。上之二義就得門釋無上
菩提。今就離門釋。謂菩提體有我人則非無
上。以體無有我人故名無上菩提也。修一切
善法者。上三門就果釋無上。此第四義就因
門釋無上。以有無上方便修一切眾行滿足
故是無上。餘菩薩修因行不滿故非無上也。
如來說善法則非善法者。簡上修善法義。今
明是無所得善法耳。得非是有所善法故云
[004-0121c]
則非善法。是名善法者。還結取無所得善法
也。三千世界須彌七寶下。此第九章。問前周
已舉內外兩施明格量竟。今何故更說。答上
已明前後說為兩會之眾。不應問也。又上來
明般若體門及信受門竟。今說經是功德門
也。又依論生起。從上修一切善法得菩提文
生。若言修善法得菩提者。受持此經章句不
得菩提。何以故。薩婆多等諸部人云名字句
是無記法故也。為破此疑故重舉也。明名
字句雖是無記能表實相故。受持四句功德
無邊。又汝法中言是無記。我法中明此是般
若名字句。豈是無記。故受持四句勝大千廣
施也。問等是破無疑。何故不舉恒沙七寶及
舉恒沙身命耶。答三千寶是最初格故舉初
章耳。又為後會人須漸次格。不得頓格超說
恒沙。又今三千財與上為異。上但明三千財
不及持經四句。今明百分不及一等也。依論
經有四種勝。一者云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
分不及一。此是數勝。持經福不可數也。二者
歌羅分不及一。此是力用勝。明經力用勝七
寶施力用。三者優婆尼沙陀分不及一。此云
不相似數勝。此是數中微細之數。乃至持經
少許福德數無有與此數相似。故云數勝。四
者因果勝。此經因果勝餘因果也。須菩提於
意云何下。第十章經來者。論云。從上菩提無
高下生。無高則諸佛不高。佛非能度。若無有
下則眾生非下。不下度眾生。而佛是能度故
佛為高。眾生是所度故眾生為下。不應無高
下也。又從上為他說四句生者。時會既聞為
[004-0122a]
他說四句功德無邊。便謂有眾生可為。故今
破之也。前文止於疑念。次何以故釋止疑念
所以。明實無眾生可度。汝不應念佛度眾生
也。若有眾生如來度者。此是反釋。若見有眾
生可度。佛則有取我之過也。以眾生見眾生
眾生名眾生。不能自度。何能度眾生。佛亦見
眾生佛亦名眾生。不能自度。何能度眾生。佛
若見眾生佛能度眾生。眾生亦見眾生眾生
應能度佛。有如是大過故佛不應見有眾生
也。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又釋疑。疑云。
若無眾生可度。佛口中何故自稱我耶。如云
我本行菩薩道等。故知有我。答云。如來隨俗
說有我耳。實無有我可說。而凡夫之人以為
有我者。更疑若無我者何故世間皆云我來
我去我生我死等耶。即釋云。此是凡夫人於
無我中橫計有我耳。故云凡夫以為有我也。
凡夫者如來說非凡夫。論經具足云須菩提
凡夫生者。如來說非生是名毛道凡夫生。所
以有此語來者。上既云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故今釋凡夫義也。所以言凡夫生如來說非
生者。以不生聖觀故名非生。生凡夫顛倒心
故是名凡夫生也。問論經何故云毛道凡夫
耶。答愚癡不解一毛端聖法故也。數人別有
凡夫法凡夫性。凡夫性是非色非心不相應
行無記法也。凡夫法通五陰通三性也。成論
義無別凡夫性法。但無無漏聖法故名凡夫
法耳。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下。此第十一
章經。上已三章來各有其義。今復來者。上第
三章中雖破如來法身有相無相一異等見。
[004-0122b]
但耳眼之徒多言三十二相是佛。即更復生
疑。以修三十二相業等故得三十二相身。有
三十二相身即有法身。故知法身應有相好。
為破此疑故有此章來。又初周兩過明相好。
後周亦兩過明相好。二會之信亦不可失。又
近接前章總明正法平等無有高下。次章明
無眾生可度釋無下義。今了三十二相非佛
釋無高義。此一章經凡五句。一佛牒疑情問。
二須菩提同迷答。三佛舉輪王竝破。四須菩
提悟解。五佛說偈呵之。問觀佛三昧經云。若
觀佛色聲皆滅重罪。今云何見色聞聲行邪
道耶。答若得般若方便用。見色聞聲亦是佛。
非色聲亦是佛。乃至非非色聲亦是佛。若不
得般若方便用。五句皆非佛。故觀般若偈云。
若人見般若是則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
得解脫。若人見般若是則為繫縛。若不見般
若亦為繫縛也。汝若作是念下。第十二章經
來者。論生起云。若言不以色相好見法身者。
則修相好業不得菩提。若爾應無福德之因
福德之果。為破此疑故明。汝勿言無福因及
福果。佛有二種莊嚴。福因得相好果此是福
莊嚴。修智慧因得智慧果是慧莊嚴。如來具
有福慧二莊嚴。何故無相好果耶。汝若作是
念發菩提心說諸法斷滅。又疑。菩薩得無生
忍出世間智慧。爾時捨肉身受法身。則應無
復福德因福德果。為破此疑故明。菩薩得無
生忍得妙智慧妙福德。豈失福德因果墮斷
滅中耶。問此中云發菩提心。何故釋云得無
生忍耶。答初得無生忍亦名初發心也。又此
[004-0122c]
中明從初發心不習斷滅觀亦不起常觀。後
心皆爾。故初後不二。如云發心畢竟二不別
也。前明佛果非有相非無相。今明因非斷非
常。可謂因果皆是正觀皆離斷常。問若爾因
果何異。答明晦不同故開因果耳。以滿恒河
沙世界七寶布施者。問上已恒沙格竟。何故
重說。答前周從三千至恒沙。後周亦爾。兩會
之義不失也。又來意異。前為格量持經四句。
今為格量菩薩無我忍也。此是人法無我故名
無我忍也。不受福德者。不受有所得福德故
此菩薩勝前菩薩。前菩薩受有得福德故不
及後菩薩也。次問答料簡不受之義。問菩薩
既作福德。云何不貪著耶。答菩薩以無受心
作故不生貪心。多非作福德然復不貪也。若
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下。第十三章來者。論
生起云。菩薩既不受福德則不受世間人王
天王。云何往來六道利益眾生耶。故今釋云。
菩薩雖不受世間果。而化身往來六道作人
王天王利益眾生。法身常住則無有去來。勿
見化身去來利物便言法身亦有去來。勿見
法身無去來謂生身亦無去來。此中正明化
身有去來破法身有去來疑。故云。若言如來
法身有去來者。不解法身之義也。問若化身
有來去法身無來去。還是從來義耳。答此是
不二二義。故開二身。無去來去來是化身。去
來無去來是法身。皆是為物作此名字耳。至
論。正般若未曾二不二去來不去來也。須菩
提以三千世界碎為微塵下。第十四章經。前
已明微塵。今復明。何異。釋有同有異有同者。
[004-0123a]
同取為譬喻。異者來意各別。前舉有微塵譬
有所得布施。成格量優劣義故來。明有得布
施此是塵染因。還得塵染果故不及持經四
句。今舉微塵喻破十方佛法身一異之疑。如
世界碎末為塵。不可言一處住。以其各散故
亦非異處。既無聚云何散耶。十方佛法身不
可一處住。不可異處住。以不可一處住非是
混成一法身。不可異處住故不可各各有法
身。故論偈云。於是法界處非一亦不異。此破
由來兩解。或言十方佛混成一法身。或言各
各有法身義也。問何故舉微塵喻破法身一
異疑耶。答如微塵散滅故不可說一異處。如
是十方佛煩惱盡故不可說法身一異處住。
故論偈云。微塵碎為末。示現煩惱盡也。問
何因緣故破法身一異疑耶。答上明化身有來
去法身無有來去。法身無來去故時會生疑
十方佛法身同為無來去。為成一法身同處
住。為各各有法身異處住耶。又上來廣破二
身一異之見令識正果。今破微塵世界聚散
之見令識依果故。令了悟不依不正畢竟空
義故有此文來也。此中前牒彼疑。而頓舉三
千世界微塵者。欲明十方一切佛法身同異義
也。答云甚多者十方諸佛多也。說微塵者。舉
微塵為喻也。假名微塵無所有故云非微塵
也。是名微塵者。還結正假名義也。世界一合
相者。若微塵世界相對。微塵喻十方法身不
一。世界喻十方法身不異。但論意用微塵通
喻不一異。世界偏喻不一也。問前微塵通喻
不一異。何故舉世界別喻不一耶。答人聞十
[004-0123b]
方法身皆無來去大小。應是一也。以多有一
疑故偏破一也。一合相者合眾塵成世界也。
一合相不可說者。聖人了合無所合。如破合
品。是法不自合異法亦不合。合法及合時合
者亦皆無。故無有合。但凡夫見有世界故起
貪著心言有世界耳。若人言佛說我見者。此
文近接前生明凡夫貪著其事生也。凡夫貪
著由於我見。我見既無貪著何由有耶。又遠
釋一經。上來處處歎無我無人。但凡夫顛倒
起我見人見耳。時會便疑。佛說凡夫起我見。
故知有我見可起。若無我見佛不應說凡夫
起我見。此是一疑也。又二乘人云。先有我見
故斷我見故得無我智。是名得道。此是二疑。
破初疑云。若人言說我見便有我見可說者。
則不解佛所說義。佛欲明我見是無故說我
見耳。非說我見便有我見可說也。故中論最
後偈云。一切諸法空。世間常等見何處於何
時誰起是諸見。故非但正見不可得。邪見亦
不可得。故知道門未曾邪正。此經將竟。上破
昔有所得正見不可得。今破其邪見亦無得。
顯正般若未曾邪正也。即是答二乘人亦不
得言先有我見斷我見故得無我智。今乃明
我本來畢竟不可得。何所斷故言無我耶。應
如是知者。上明我見本來不可得。今明法
見亦本來不可得。故舉我列法故云應如是
知見信解不在法相也。所言法相者則非法
相者。亦如我義佛說我既非我。說法相亦
非法相也。問如是知見信解何異耶。答論偈
云二智及三昧。知是世諦智。見是第一義諦
[004-0123c]
智。信解者是二智所依三昧。依三昧故發生
二智也。問何故明二智。答菩薩了人法空具
足二智也。又始行菩薩未得無生。了悟淺名
世諦智。深行菩薩得無生忍。了悟二空名第
一義諦智。三昧通是二人智所依也。若人以
滿無量下。此第十五章經。上如來者無所從
來。總明二身。微塵譬喻別料簡法身。今此一
章經別料簡化身。疑云。化佛既有去來。供養
化佛持化佛所說。何如真佛耶。故今明。若能
於化佛所發心受持化佛四句偈者功德。勝
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施。云何為人演說。釋
為他說義。明上來數勸為人說法。今經之欲
竟示說法之方。當如如而說。下如字則是如
法性之如。勸行者當如法性如而說。勿生心
動念也。下偈即明說法之辭亦如十喻之說。
故居士經云。說法者無說無示。譬如幻士為
幻人說法。什法師云。十喻以喻空。空必持此
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既得出長羅住
此無所住也。若依論經明之。經曰。云何為人
演說而不名說。是名為說。此釋化佛說法義。
化佛說法不自稱是化。若自稱是化則眾生
不生信敬。故言不名為說。是名為說者。直化
佛說法也。一切有為法偈來者。更釋疑。疑云。
諸佛常為眾生說法。何故復入涅槃。故明諸
佛如來不住涅槃不住有為。以諸佛為利眾
生化身說法故不住涅槃。觀有為如夢幻故
不住世間也。論經廣有九喻。云一切有為法
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一者如星。日未出
有用。日出則無用。未有正觀日出則妄心有
[004-0124a]
用。正觀日出則妄想不可得。第二翳喻。如眼
有翳故見空有毛輪故可得。翳慧眼故無六
塵妄見六塵也。第三如燈。還喻能見識法。如
有油炷器三法合故有燈。根塵及貪受故有
識生。燈和合有無所有。法亦和合有無所有。
燈念念滅。識亦爾也。第四如幻喻。如幻師作
種種物而無實。眾生業幻故見種種國土亦
無實也。第五露喻。露少時住。身亦爾。第六泡
喻如天雨渧成泡小兒謂之即為珠心生貪
著。眾生三受亦爾。從根塵識生亦不實也。第
七夢喻。過去法如昨夜夢見有了悟則無也。
八者如電喻。纔現即滅。現在法亦爾。第九雲
喻。空中淨忽然雲生即時便滅。未來法亦爾。
忽然而起即時散滅也。委曲須講釋。今略示
耳。第三流通如文意云云。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四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