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9 大品經義疏-胡-吉藏 (master)



大品經義疏卷第八
胡 吉藏 撰


聞持品第四十五



未依論主前上來三周說竟今第四廣說廣說者二
義一者上三周明義未盡今更明之故是廣上三周
之說二者上三周巳明但是略明今更廣說就此四
十三品為二段前二十明實慧次明二十三品明方
便慧亦云前二十品廣上行不行相應不相應義後
二十品廣上功周能不能義亦云初段明體後段明
用二十品初一品是總後十九次第而來今依論上
來五品歎法說般若今半品歎人歎行般若人即說
般若也上歎法非無人歎人非無法從多為論也。


品二初歎人次勸修初三一明信人之德二明不信
人失三天主尊敬般若以成歎人天主歎人為初歎
淺行人二歎深行人所以歎上聞上吉吉以百句歎
般若佛以深理上成其所歎故歡喜言有人聞此法
者必久殖三多也古有人言逕耳品一逕於耳必久
殖善根聞持者歎聞能持之人也何況受持下第二
歎深行人凡九人初受持如說行七人合歎也能聽
受如說行問答歎八人也聞是般若不驚怖下歎第
十人此十皆是舉往因歎也舍利弗白佛下第二身
[008-0290c]
子歎此歎具歎十人具舉二世德歎如鞞舉現德此
量歎何以故下舉往因釋現德歎也。


世尊若毀信下第二明不信之人失所以明不信之
人先世有目者歎證成信必有目故也問前世既毀
應隨惡道今云何今世更得毀答此始終為論耳先
世毀且受正傍二報正報即阿鼻傍即餘畜生等報
也二報竟後人身更復續毀毀竟更受苦如初深戒
不可毀也二解云前世毀業未深故未受報有餘功
德熟故受人身故毀也三解云五逆業必次身餘罪
不定或次身或後身也。


爾時釋下第三尊敬般若以成人為兩初述身子之
毀明其既無習因而有不信不足可恠第二尊敬般
若以成歎述身子之信義如文。


佛告下第二段觀脩習有人解云從此始是第四大
段廣說文品初巳來是歎人對前五品歎法也所以
知是廣說者更觀學更明習般若義何異序品觀學
習應修習義耶然雖復廣說更無歎眾但諸天鈍根
非一言能曉故為重耳指掌合其得悟也此中更開
三三初三者一觀二住三習中三者一廣事二佛護
三結成功德後三明般若行人有上中下今前不同
此說就第二段中三初學脩二問脩三答初中兩一
述成二正觀問序品勸學巳觀今何故更觀答欲述
成天主之歎耳天主云禮般若是禮一切智佛述釋
云般若生一切智故是禮一切智既生一切智則生
[008-0291a]
一切德欲得一切須學般若也次天主問修中二問
習與習問住品問住異者習應但問習般若不問餘
習問住品亦然今問住一切行問習一切所以總問
一切行者佛既云般若生一切行故今問一切也第
三答中為三初答問二身歎人三須菩提歎人。


初答問明人所習法資而段是習法之人也答問為
兩初正答二重釋答二重釋答二問總答也以不住
一切法為習般若也亦應云不習一切法住般若也
復次下第二論主為此義難解故更說不行因緣謂
不習色是為者明畢竟無所習始是妙習亦應云畢
竟無所住始是住般若也問何故不習色答云色是
質礙是有無常等則增長諸見今不習如此見故名
習色問應是習般若云何是習色答即如此了悟色
名習般若也又意菩薩行正語正業守護身口名為
習色著是身口今動捨有所得善身口此正破有所
得持戒等人故云不習如此身口色始名習色乃是
守身口也淨論成戒始是般若戒也。


爾時舍利弗下第二身子歎習法之人歎中為兩初
歎人所行法次歎人之人初兩一正歎二釋疑正歎
三歎三述初甚深歎者身子聞佛答天主無所住無
所習始是習般若深入空智歡喜白佛般若甚深也
以深故難測量難測量故無量三歎相生也佛意只
云色等甚深耳勿信真諦及實相自甚深何者凡夫
真諦實相自深耳色等淺故迴其心也又凡夫所謂
[008-0291b]
深乃成淺如言有真諦實相絕言語斷心行終有此
理是有所得故乃是淺其所謂色言淺只不見此色
縱迹處所不可得故反成深也普是隨緣語也何曾
有如此淺深定相可得耶。


佛告舍利弗不得甚深下第二釋疑時眾及身子疑
云般若既甚乃至難測菩薩云何得耶既深不可行
而行云何利益耶佛益能不行甚深如是行般若也
問用甚深破不甚深今用非甚深非不甚深泯甚深
故知未曾深不深也身子白佛甚深者問佛前云非
甚深今云何歎言甚深答良由非甚深不甚深所以
是甚深又或時說甚深或說不甚深無一定相故復
是甚深也又弟子者佛意明非甚深亦於新發意菩
薩是甚深故歎也不應為新發菩薩說者其人云我
若信此非不深非不深般若則墮邪見中故也不應
受也我若不信則違佛語故進退為過不應令此人
聞也問今人聞般若皆信如什公來秦秦地皆信大
乘此是何謂耶答此可皆是久發意人或可此人未
知信不皆是盲信不足是語也。


釋問叵有未受記下第二就譬歎人有七一天主問
二身子答三佛舉往因述成身子四身子舉兩譬歎
釋於人五佛命令重說也六身子受命重說七佛述
成天主問叵有未受記聞不生怖不者以身子先言
應為阿鞞說新發意聞或生怖故今問叵有新發意
聞不怖耶地子答聞不生怖者此將得記不久也問
[008-0291c]
此非受記聞不怖是久發意人聞不怖耳終無新發
意人不怖若爾何由得久發意也後云何分新發意
耶答只作此言即是引新發意如中論言著空不化
既言不化即是欲令受化故作此言也又此中正歎
法妙人尊若始人便能解了不生怖畏法則不足可
重亦人非足尊也引新發意巳如隨喜品說今不復
明也文處可知五譬為二初是況譬也又四正是譬
也況者若人得夢夢中行行坐道場此人尚近道況
菩薩實行行者記寧遠耶第二四譬大意者略明二
義一者為自知得記不久二者他人知其得記不久
問何故有此五譬答上既云得記不久今釋不久之
相也初譬是自知也一百由旬是欲界二百是色界
三百是無色界四百二乘地又四百欲界三百色界
二百無色界一百二乘地此反覆終譬三界二乘地
也他云此經未明三界外事法華始明也今問法華
五百由旬不云譬五住地而解為五住地法華何必
三界為三百不開二乘地二百耶故知但是離合故
有四百五百耳故法華般若左右得相類法華譬五
住今亦爾今譬三界二乘法華亦爾也曠野嶮道總
譬世間也先諸相放牧者見大菩薩捨世間樂深心
樂般若也問大菩薩不樂世間云何譬牧牛答如遺
教經牛譬六根菩薩守護六根不起過罪也壃界者
識大乘小乘利益及識有所得無所得兩教界也園
林者能得佛道無所得萬行也城譬三菩提邑譬無
[008-0292a]
生忍十地聚落譬順忍三十心也賊是六十二見惡
虫是愛恚等也安隱者唯未得順忍無生忍及佛道
知去此不遠故正觀稍成煩惱不能搖動也去正智
不遠故不畏飢正定不遠不畏渴也大海是無上菩
提不見山樹是得般若經卷修無依得法也春時者
煩惱欲滅正觀欲生時也故葉墮者耶結便滅也新
葉是得經卷亦是順忍華無生忍果佛道也見樹相
歎喜者下合中云諸天道曾見佛者見此菩薩如此
相故歡喜知去道不喜也世人悟道定人也悟無上
任也身體者愛重厭本習是行行巳久深厭世間也
異母人是諸佛菩薩也前兩譬明自知受記不久後
兩是他知他知中初始行知後是深行知也。


爾時須菩提白佛下第三須菩歎人也就中有兩第
一歎菩薩行四攝行廣益眾生第二歎菩薩具足修
行初中兩一須菩歎佛述歎歎佛者上身子五譬歎
菩薩佛讚成之須菩聞此故歎佛能善付菩薩菩薩
所以有上得記之相者由佛善巧之化故所以歎佛
也菩薩事者論云空道福德是也凡夫福慧兩無也
二乘有空慧而無福道菩薩具空福二道為菩薩事
也善付囑者以未成就之人付巳成就人付囑人也
以法付諸菩薩令宣通不斷以法付囑人也佛述中
出付屬因緣謂菩薩能利益眾生復能自行故付囑
也二句初總明菩薩發心利物諸菩薩四攝下出利
物事也四攝具足自行化他同事是自行餘三是化
[008-0292b]
他也行十善具四攝為說十善即是布施布施具財
法今是法施布施也隨其所應為讚十善行十善得
長壽無病無等即是愛語也現世行此十善得法利
益是利益菩薩亦得行十善是同事也。


須菩白佛希有下地二歎菩薩具足修行前身子兩
歎一歎人所行法深故則知人勝二舉譬歎菩薩問
此深法不驚怖得受記不久也之二歎是歎自是行
即是始行須菩上歎菩薩四攝益堪可付囑是歎化
他合身子歎都是歎始行人竟也今問具足者明菩
薩修行即是得記人也此中雖不作三十心十地略
明菩薩始修行義問具足者歎菩薩修行究竟即是
得受記此中雖不作三十心十地等歎略來就一般
若中具歎始終於義略盡也就文為二一者歎人二
問法歎人云大功德成就者聞上佛說菩薩具自行
化他故云大功德問化他云何是大功德益菩薩欲
盡未盡劫後扁度度四生時長心大故有是大功德
又云益眾生於菩薩了非親屬人不貪利又不求恩
而能度之故是大功德也云何具足行第二問具足
行北人及云師分此文於義不可直問益因修於文
義皆并也論云具足諸菩薩得十地坐道場行諸法
不增減不見有顛倒可滅故不滅滅不見正觀可生
故不增如坐道場觀十二因緣如虗空不可盡也次
須菩歎所見不可思議者論云須菩聞具足行驚喜
不能自安故云不可思議也次佛述云色不可思者
[008-0292c]
良由諸不可思議故不可思議智也如中道不生不
滅故發不生不滅觀次佛更泯不可思議也前泯思
議今具不思議也可曾有不思議生不思議智也後
泯境智也次須菩問雖能信解者論云須菩於般若
不得依正處如設大海真置不可思議巳歎行信解
說此不可思議非思議不思議誰能信解者佛答久
殖三多故能解信此是始行中久發心人也次聞久
殖三多之相佛答勿作有所得分別即是種無所得
善根即是久行行即是與善知識相隨合三多為一
也白佛甚深者須菩聞佛釋久殖三多能信深般若
得利益更作二歎一甚深二珍寶聚如文也。


白佛甚可恠下大段第二前四十品明般若妙義此
云至成辨品諸天子去是不遠義若還本處正有四
品物涉六品明留難所以明者世間之寶尚有賊難
出世法寶亦有內外諸難故明此留難令二見而不
隨又上來示正此章示邪非正無由識邪非邪無由
顯正佛恐邪正不能分眾生不能取捨故今開示也
又巧識邪即是正下六處魔著寶際中無方便學無
所得般若成有所得故正即成邪也又所以說留難
者欲識彼行人宜應戰懼速修行也由來作四段分
經明功德屬諸說辨留難屬廣說此為大悞三周通
明般若體六通明三周功德今亦通明三周留難不
應取大段內小章中論之無廣之旨也上三周明般
若體三周明功德今亦得三周明留難此品略明留
[008-0293a]
難魔事兩過廣明留難佛母成辦明難不能難也。


雖復三周大段為二第一兩品半正明留難第二兩
品半明雖難初又二第一此品略舉留難勸速修行
得果報第二兩品廣明留難觀而不隨也初三地一
正舉留難勸人速修第二留難雖多不能為難地三
明修行之人有大功德問何故中問明留難答曰欲
貫一經之前後故也甚可恠如意珠能滿人願愚人
謂為不淨稱為魚目般若能滿眾生願應虗心頂受
而人反欲破般若及弘道之人故可傷恠也山中師
云般若是得道主卒試可不能隨喜而反於中作留
難甚可恠也佛述中初述明實有留難所以說留難
者試彼行人宜應戰懼二歎歎行也一月二月七月
一歲者般若部黨經即有上中下謂光讚道行等故
書之有遲疾也一月書小品得竟小即二十七從正
月至七月得竟大品可歲竟可以疑如此也問可以
留難答釋迦出惡世眾生內有惡因外感惡緣魔惡
鬼或作疾令不得說般若或人來說法師罪或言不
能如說行何足可聽或國土賊亂或大名大利或妙
五欲引之或可縣官口舌等皆是魔也問何故有此
魔來答非合由外此難十是眾生惡業感之也。


須菩白佛下第二明雖多留難佛力故難不能難十
方佛力以佛是出三界人魔是三界人佛是解脫人
魔是繫縛人故佛力勝也又十方佛能一時加護十
方魔不能得一時留難以魔通力不及遠及也以十
[008-0293b]
方佛能一時加護者以十方佛皆見也所以一時加
護十方魔若不相見豈得一時作留難也問何以明
難不能難答人疑云魔是生死般若是出世法何故
受難故今明實爾所以難不能難問佛力何不令難
不起留今起而後滅答惡業故起難佛力故滅難也
又若必一心如說行則難亦不起也。


舍利弗是中求菩薩前道者下第二明行般若有果
報良由佛力令難不能難故受持供養得果報也又
二初明行般若故得大果報二明般若隨方利益初
如文也。


舍利弗當兩方下第二明隨方利益為二第一明三
方利益第二明稱歎釋疑二一方利益即三問何故
不說東方答佛出東方於中說般若破魔外道多有
眾悟道化緣既訖於雙樹般涅槃般若經從東方往
南方從南方往西方從西方往北方如日月二十八
宿旋繞四天下也又如日月雖無心而平等利物般
若亦爾又如佛無著心故不定住一處般若亦爾故
遍至四方也南西二方中略明世出世二益謂離三
惡道生天人世間益也增益六度得三乘出世益也
至北方中為二初明般若於北方作佛事二明北方
廣行作佛事異餘三方初云於北方作佛事者佛在
世及正法五百年得道者多感有佛事合是像法得
益者少佛事轉少有利鈍二人利根人能受持乃至
供養具生福慧鈍根但供養生福德利鈍雖殊因此
[008-0293c]
經得畢苦也白佛廣行初問答直於北方廣行者四
義一者多有殖因也二者北方三方中最大也三者
北方有雪山雪山寒煞毒此中食五糓無毒故心三
毒不大發心柔濡五根易立也四者東方為初故大
盛北方為後亦大盛如燈將盡也若就初中後聞勝
劣三方即是東南西三方前聞法北方最後故以前
聞豈不勝後聞即北方人根及勝以後聞法為劣以
聞法前後勝劣不論利根也北方後聞故劣也即二
對問答意即巳前般若感弘北方未知幾人聞無所
得般若信悟不敬怖耶佛答二初明悟無所得者非
多行有所得般若也即二能信無所得必有深行願
此為二第一明信無所得人修行及得果二明信無
所得發誓願得果報初如文是善男子功於我前立
誓願下即二文也。


白佛希有下第二稱歎釋疑前歎佛五明圓厶照下
若三世異二乘但知八萬劫故歎也又如來未曾有
知而無知可歎又眾生雖無一豪可有而了知了知
故是希有也又所以歎者欲證以即是異巳世尊未
來下此釋疑凡兩疑兩釋初疑從上少有人聞般若
不怖生既同是出家同求般若何故有得不佛答此
人內心求故得餘不能爾故不得第二明疑云此人
一心耳佛不在魔力又大品云何得與般若相應佛
答此人一心云求佛道專為眾生故轉身易捨也。


魔事品第四十六


[008-0294a]


此下第二魔明留難上品雖言魔為留難未出留難
事今廣出留難事也所以明般若復明留難者前云
不說魔羅是惡知識佛今是眾生善知識故具示邪
正得失也魔者四魔雖內外因果三為內魔天為外
魔由內故有外也陰與死魔是果煩惱為因也四魔
通云命者也天魔的為欲主亦云華箭亦云煞主死
魔明脫命亦為遠奪慧命煩惱亦是奪命因緣如由
大貪大瞋皆失命又由煩惱感無常也亦由有陰身
故致失慧命也問三魔屬內天魔屬外猶更有魔以
不答更有二魔一無情物謂寒熱等屬陰魔攝也二
外道斷善根人定有所得大乘學人深著三藏人著
世間惡人懸官惡獸等謂是魔民屬天魔攝也。


品二初請說魔事二詶說為說法中騰前說正二請
後說邪答中為二初列三章門次釋三門三門者說
門二書門三合列受持讀誦正憶念親近章門從說
乃至正憶念中一一皆應具十種事一樂說卒起二
樂說不卒起三慠慢四戲咲亂心五輕咲不敬六亂
心不定七不和合八不得滋味捨去九轉相輕咲十
共相輕蔑但隨其義便或有或無也說中二一樂說
辨不卒起不卒起者法師心欲說而口不能言即魔
事也所以為魔事者聽者見不說或謂法師不解義
故不說或謂不得供養故不說或謂著樂故不說或
謂慠慢故不說或謂輕眾故不說如此等因緣令聽
者佛惟故不說下釋云難具足六波羅蜜者以具先
[008-0294b]
世根鈍難具足六度故今世魔得便也樂說辨卒起
者其者此樂說復無深義謂有深義不應名若言可
相時而坐也次書章門中四義四中書不和合者或
書經卷或口授要須眾事和合也此中非次云外國
員漢本不可得不如此間有經本寫被處必就前人
受前人許授乃得不授不得或可有能授無所授或
有所受更無能授兩不和合天魔事也不得滋味者
第三章門或言此經前後煩重故無味或言品品皆
空故無味也又言未是了義究竟法故不得味也。


白佛云何不得滋味下釋三章門也前釋第三章門
次合釋書說二門也釋初門為兩初約有所得學不
得滋味二學小乘求大不得滋味今前問答問意云
般若是真甘露亦是如意珠何故不得味而棄之耶
佛答意明道與俗及聖與凡異故不得味佛答文三
一不得受記二不說名字三不說生處不為受記者
一者其行未與記則懈怠二恐五通佛及天龍幾不
見其人行行云何與記便言佛道不足可貴也甫當
更爾以不住般若故一念劫退一劫若百千念則百
千劫縮知道也所□劫者甫言師始明其劫一劫復
始斯經更懃行方便得相應又云補簡以其念念劫
一劫故後明修行懃補方合也又甫云方方更修行
也用百正也。


復次須菩學餘經第二以學小求大乘般若故為失
明有三種人一者下品人出家值三藏師僧三藏師
[008-0294c]
僧教其心三藏法求佛此人了不聞大乘無所得法
也二中品人雖學三藏亦聞般若無所得法謂但明
空無有義味故捨而不學三者上品人亦學三藏其
人知三藏為半字小乘般若為滿字大乘而欲信行
般若但三藏師僧之云三藏無所不備無德不圓如
六足毗曇及分別法義等中是般若八十部律是尸
羅阿毗曇中廣說禪定解脫三昧是禪三藏本生中
難施戒忍進是天四度汝行此六度故得佛般若經
前後相違無定相會不可解也汝何須學如今之律
師論師毗曇師重此方知亦云只學此三自得作佛
也次須菩問何等是聲聞經八廣法說後譬八合
然道品未曾大小在小乘有所得小心中名為小乘
在大乘無所得大人心中行為佛道為度眾生是大
也捨根攀枝葉譬者如人欲得好堅實果忽下枝葉
雖有木名不堪用三藏為末般若為本本堪得佛果
不堪行不得佛也又舉本不畏墮地舉枝必墮地學
般若故不墮地學三藏必墮二乘地也癡幼譬學三
藏人奴客三藏教主人譬般若經就奴客求食決不
得食就三藏中求佛亦不得佛此中毀二乘有者淨
名敗種云何今是劫二書般若魔事門兼釋說章門
及餘受持等但以書而瑞也就書中六意約受持亦
六初明般若不可說即言語斷而書般若時說有所
得是魔事次句書般若時散亂心謂起斷常有無生
死涅槃有所得見般若絕念想而生心動念故為失
[008-0295a]
也白佛可書那者釋上書語絕斷心行也問意佛雖
言絕言語斷心行而猶令書當知言心不斷故今明
不可書成上義也次第四轉中上般若不可書故心
行斷言語絕作無解亦是失也用字書般若復失者
此是文書文字耳謂離文字別有實相也次第六意
明文字復文復無如淨名文字即解脫相豈得離實
相而別有文字只即是實相而云文字可書實相不
可書亦為失也國土念起者謂此土飢彼土豐或此
土小彼土大或此眾少彼眾多等次鈍根人著供養
利故不得書為失也次是利根人不著利養魔知其
於世間不著故以小秘法與令得新般若也此三事
是魔事也。


兩過品第四十七



第二明兩過人共有魔事也前既是魔事為品亦爾
今既兩過前則獨過手現也然兩不知合既為魔兩
知亦是魔事如本應說無所得法魔入心故說有所
得向無聽書云便不和合非魔事合既具兩緣則耶
言得遂故是魔事也然自在說小乘非魔事說大乘
是魔事如佛以一乘化不得便宜巳三乘弘之若三
根為說一往則緣生傍也故反成魔事也若得無得
對之若有得外大小但魔事無品也為二第一多明
內魔第二多明外魔外魔之中形聲兩亂內魔之中
師與弟子前內魔中非無外魔成助外魔之中非無
內魔成資也內外合說二十六雙約次第而判者可
[008-0295b]
為四倒而十四雙師弟子不知為魔事次兩雙偏明
師為魔事次五雙弟子為魔事次五雙重明師為魔
事也初云弟子信根發欲聽師五蓋覆心其人雖解
不能如說修行弟子更無餘處故就此師受也次師
悲心發言說弟子根鈍不欲受也次師欲利他方去
他方他方或不宜人或荒亂或賊故弟子不欲去十
二頭陀者師弟二人但有信戒但頭陀年有無故不
知地正行二善中頭陀但是行善莊嚴於戒行之者
得福不行無罪也四聖種中除陳棄藥攝餘三也若
四聖種第重十二頭陀下則使也三毒中偏破貪使
也一者阿蘭若者極近三里極遠彌勝為居家煩亂
故出家後師徒相結故捨之令身離得心離也食有
二一受請眾僧食此二人食生愛妨行道故合乞食
也衣三二種如上過故合衲衣恐好衣生貪又成偷
也次一食亦恐生貪妨道故不合數食也五節量即
重既聞一食盡力極噉即致患復生貪故即量三分
留也不飲漿亦恐生貪妨道也冢間住令行者見世
間死亡苦惱故患厭也又見燒死尸盡滅悟空又見
尸不淨得不淨觀來樹下住者於冢間得道故皈樹
下又冢間不得道取是死尸相根樹下思惟如佛成
道說法入滅皆依樹下也於樹生貪謂為半舍涼樂
此樹好彼樹惡等又為鳥糞毒虫故捨住露地則空
向故觀易成也次常坐者恐煩惱賊來故不敢行住
不安隱故亦不為也不著食味不輕應生等心次第
[008-0295c]
乞食也俗人多為衣外道戒裸形故佛教但三衣也
春秋二時行復須十八物下次言聽法者無信者此
但名故聽耳如即外書又無深信故言無信也次雙
云說法者堅者弟子云尚不能捨物何能行般若不
受師法也次雙師不受弟子供養者是少欲師又恐
以如貪法故不受也弟子不受者恐不能消師施又
恐人云我貪師物此心雖好不成般若故失也次雙
說法鈍根者是誦語法師也下明不知十二部經次
第義亦是誦語師也次雙有六度無六度者師見弟
子是著樂罪人不行六度故不為說不知其人聞反
復能行六度次弟子見師不行六度謂師但能所說
不知復身得轉語如說行又不知師子有讀誦利益
次得陀羅尼不得者師不得聞持陀羅尼而解義弟
子不得聞持而不解義弟子但得實相陀羅尼不得
聞持故不能次第誦師得復持故能次第誦而輕忽
弟子也次雙師欲令書弟子不欲故書者師見罪過
故不受法也又師欲化此人為弟子但其是邪見惡
人故不受化也一人離五蓋一人應離相輕故不和
合也次一人毀三惡道一人讚諸天及二乘壞其大
乘心亦是失也次師一身者少欲師也次云隨我去
師云我若去若住承迎問訊能爾者為說弟子性貴
質直但求法不能行此事次弟子能承迎問訊師云
損我功德而弟子不解師意言師不相耐次師為利
養欲與諸弟子言師云何責法師欲至□□□他方
[008-0296a]
或有勝師有異好經論或彼處有父母師僧或彼是
本生處師不惜命故言弟子云有身有道身故不去
也次師至豐樂處弟子或路遠相故至去或愛住處
或謂師妄語彼未必好惡魔作比丘形。


第二多作外魔形聲二亂與大經邪正品復何異耶
一明留難二釋疑三佛力故難不能難也作大名德
多徒眾比丘形破菩薩若鈍根菩薩即信利根未得
觀生疑也第二復次二義一者令菩薩要前證空然
後作佛豈有不證空作佛耶二意云作佛要須先有
中修行坐道場時乃用空也菩薩或信或生疑也似
上雙起者如似般若聞說也作佛形者小菩薩未應
見佛見佛雖得小利而破實相觀不佛不眾生而忽
起佛見故是失如人手捉好寶珠天人耶合求誑耶
者故小得大失也又未離欲如人不堪見□□□深
心深著迷悶而死也復次多寶下第三釋疑云般若
云既是妙法應免留難如大福德人當無留難也釋
云如珍寶雖是好物而多賊盜法寶亦然又般若亦
如福德人無留難此是緣惡實如餘留難也豈離般
若耶非止能留難般若而般若有力遂能令人免留
難故。


第三從善男子書般若時佛力故難不能佛力由般
若前得終是般若力上品巳明佛力令難不起今更
明者上但明令難不起今具足眾行上但明佛力今
明佛菩薩力也。
[008-0296b]


此下第二段明佛守護般若故難不能難文三第一
明般若能作恩二問相品明佛知報恩三歎般若能
成大事初二第一略明般若作恩如求報恩二廣明
般若作恩而中有兩謂譬及合也。


佛母品第四十八



三義一能生二報行護三能成即教示二慧為父母
故淨名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即慧為父母
若大論云般若以為母般舟三昧以為父也三福慧
父母五度為父般若為母此三雙法身父母也生身
父母如淨飯摩耶也問云何是人法父母答般若能
十方佛為父母能生萬行萬德法父母也他云般若
能成萬行也今云能生萬行若無所得萬行則從般
若生有所得萬行則從顛倒生問云般若能生三乘
五乘應是三乘五乘母應是三乘通教若即以化若
生三乘三乘通教者若生五乘應是五乘通教也今
明此難般若具生五乘人法因果至論正般若非因
非果非三非五五一皆是般若方便用若了悟知此
三是般若三此無生滅無生滅無大小無大小即識
正般若非三五也別遂仰三教三解則失般若如天
雨於餓鬼成就丸生滅三亦無無生滅於其成生滅
故生滅也問今說三乘由般若云何引餓為喻若此
是於緣夫為語也般若三是無生滅三於緣成生滅
三如餓鬼也問何故有佛母譬來若上兩過品末及
諸品中云佛及甚大菩薩守護般若法及守護般若
[008-0296c]
人彼墨生疑佛於法人心無憎惡何故愛般若法及
愛般若人今釋云非是愛心守護但以般若能生佛
佛欲報般若恩故守護身故有此品也初譬中云母
中得病者謂留難也有內難外難有情魔無情魔如
寒熱等是無情等魔也此是眾生病故般若病也合
譬中二初明佛恩守護供養般若也二明守護行般
若人法四明出生三世佛為般若有此恩德故守護
般若也第二守護人如文也。


白佛下第二廣明般若作恩為二初一問答明般若
作恩次歎般若甚深明有能信之人即信般若實作
恩初前問次答有四第一舉法問人第二舉人問法
初三問云何能示世間就心問劫四問云何諸佛說
世間樂其言說四問從二文生上云般若能生佛能
示世間今開此二為四□能生與後生為兩所以開
能生後兩者為能生是因從生是果能生是法從生
是人故也所以開示說為二者師云此有人法不同
若有能所如人為能說則般若是所說般若為能示
則佛為所示經文云般若能示世間故云示也佛菩
提說世間故云化也此意明般若是能示能說般若
是說所故佛是二爾故言示也佛言佛說世間也而
復言示就心枝言亦不相違也佛答中論但答三問
不答第三問以第一門能生第二從生此是同故答
能生即答從生也餘二義異故別答答般若能生佛
問如文也須菩提諸佛說世間相下略第四問也。
[008-0297a]


次須菩言下此去廣答第二問兼答即四問須菩提
先雙牒說示二問次正答第二問即是兼答第四說
問文三初明般若能示佛差別無差別即世諦第一
義諦次示佛說無差別差別即第一義諦世諦第三
示二諦平等同一如也但示第一義則墮空見中但
示世諦則墮有見中但示平等則墮不二見中合先
示空有有空不二義次示有不有有空不空空不二
義如此識教悟理發生二智故得成佛也初如文。


復次知眾生心所行下第二示第一義諦文二初略
明知眾生心所行次廣知眾心行前明知其無所有
今知無所不有此是無所有而無所不有雖知無所
有實故云無眾生名此語須論之不得作有無歷別
解也。


復次所有眾生名數下即二廣明第一義世諦為二
初總列三界次三界十二心一攝心二亂三有毒四
無三毒五廣六大七無量八不可見九出十沒十一
屈十二申總此十二心為二例初別釋八心二總釋
四心八心一一皆三標釋結初標如攝心亂心如文
須菩提云何知下第二釋前疑次疑有二意一者佛
常行寂滅空云何遍知眾生心此以空疑有二云佛
一心云何一時遍知一切心此以少疑空也諸法相
故者此舉七疑釋知也始因法相即七難初心法相
知即諸法實相者未曾有體悟中道實相用此中道
智慧知眾生心若外道二乘著二邊無此慧故不能
[008-0297b]
如實慧通智知道也皆悟諸法無常以無常慧故故
名盡也三無染以悟無常故名無染四滅用世間道
伏滅諸結名滅五斷用無漏斷結也六寂滅七離斷
結巳後去說法如涅槃寂滅離也論主此釋約六種
心從淺就深釋初一心就實相慧釋也若直約佛地
七心皆是實相名謂無染乃至寂滅也初兩用七義
下皆爾但下略也無量心者謂四無量心亦云緣涅
槃無量法名無量心也不可見心者坐禪人謂心可
見如淨珠中瑕故今明心不可見但知此不可見心
耳下云五眼不見心者天肉二眼但見色不見心慧
眼見涅槃亦不見心法眼入實相不見心佛眼亦爾
也。


復次出沒屈申第二總釋四心為三標釋結所以總
釋此四心者便是諸外道所計上八心通此中十四
句常無常為四句邊無邊四及一異為十如去等四
故是十四即十四難也持公初常無常為過去見也
邊無邊現在見也一異通三世如去不如去未來見
也今謂此釋是為大悞不識經及大論亦不解中論
大小乘及邪正等義今依論主分此十四為二部十
見總明見體次四見別明未來見也總明見體為二
初八見正明見體二一異兩見明見等也問此十見
云何是見體答外道計神體是常無常乃至是邊是
無邊計神與身一異故是見體也問十見明見體三
世中是計何世答主云總計三世中神常無常非是
[008-0297c]
別約世也何者過去有神亦計常無常未來現在亦
爾也邊無邊亦爾問見體不出常無常無邊常邊無
常何故復明邊無邊答邊無邊未必配常可常無邊
未必無常彼計神一寸二寸等是有邊而是常也前
四句計神體常無常邊等四見計神大小廣狹也計
神常者謂古今一神而修施戒者為神變後世果枚
也計無常者神與身俱盡但為現世名利故修施戒
也亦常亦無常者此人計神有二一麤二細細神常
麤神現有所作現有所作身死時麤神即滅也非常
非無常見上二過常則無罪福無常則爛壞亦無罪
福故不可言常不可言無常但終有此神也及世間
者三種世間中此是五陰國土世間亦有四見如神
也問神四句不可得復無神者六種世間亦四句不
可得亦應無世間答論主云不例神四句不可得明
神實無世間常無常四句不可得不無世間如語盲
人云繩非蛇子非是破繩也神有邊者有解云邊是
始義如微塵世性自在天等是萬物始故名邊也又
解神在體中如芥子如果子或一寸大人則神小是
色法故有色也無邊者如虗空故無邊得久處能覓
苦樂也亦邊亦無邊者二解一云神無邊國土有邊
故言亦邊亦無邊二解有神有邊是色法如上說國
土則無邊也非無邊者見上二過而終執有神也國
土四句者神句二解一解云上下有邊八方無邊二
云上下無邊八方有邊也無邊者推云若有邊則有
[008-0298a]
始有始則無因因便破涅槃道故國土無邊也亦邊
亦無邊者云總上二此上下有邊八方無邊故無邊
也見上邊故非邊非無邊也是身是神者分折此身
神不可得故知即是也又受苦樂皆是身故復是即
也身異者申五情引不可得亦爾凡夫所見神者明
見故神異身也神身一身滅則神滅是身是見神異
神滅神常是邊見也六十二見以斷常有為本者示
根本乖中道故也如去不如去者論主上無常等是
總說三今後世有無事要故別說也如去如人來此
間生去至後世後世亦爾有人言先世無所從來滅
亦無所去故云不如身去神今為人滅後神去身不
去故云亦如去見去不去過故而終言有神故非去
非不去也此中釋外人四計義第四計見第三亦如
去不如去之過及不作亦如去不如去之名執而終
二二有神即是非如去非不如去計也此十四句約
五陰成二十六十二見常無常約五陰二十邊無邊
約五陰二十如去不如去亦二十六十一異為六十
二見也問中論涅槃品及邪見品皆云常無常為過
去邊無邊為未來與此中云何異答中論是約世別
明之今此中具總別常邊爾總約三世如去不如去
別明未來而具有三世義如去從未來而具三世義
如去從未來現在從現在至後世名為如去此語具
三世也下句亦爾也問中論何故約世明耶答中論
云我於過去為有為無是常無常見無者明現在我
[008-0298b]
於過去本有則常見現在我於過去本無則斷見故
約世論斷常也現在我更作世論邊無邊也未來即
無邊見不作未來即邊見亦約問中論明未來邊無
邊與經中如去不如去何異答如去即是無邊見不
如去即邊見亦如去亦不如去亦邊亦無邊亦爾但
語異而意同故中論但說邊無邊不別如去不去也
問經具說常邊八句後如去不如去四句中論何故
獨不復□如去不如去答巳如前說如去不如去猶
是邊無邊故不須更說也問若爾經中巳說邊無邊
何故更復云如去不如去答經中具明總別二義常
邊等總明三世神體如去不如去別明未來欲攝一
切見不出總別故具出也。


復次佛知色如相下第三明示世諦第一義皆是一
如也所以有此文來者上明不二義故開世諦第一
義皆是二不二義故皆是一如也又進對上十四難
起由凡夫外道不識一切法皆是一如故生此十四
邪見佛了一切皆是一如皆無有十四見也所有相
如如相義如即世諦相即第一義亦云生滅無生滅
相也亦有此義俱今文如相者示如之相皃耳。


白佛下第二段須菩開上一切法皆如體悟如故名
如來所以歡喜歎般若深因明能信之佛述如文也。


問相品第四十九



此下第二明佛知般若恩報恩也品三第一明般若
相二明佛知般若恩故報恩也第三重明般若能作
[008-0298c]
恩成上報恩義也。


明般若相中有問有答後諸問作作名云問相品也
初四一問相二答相三悟解四述成上來巳處處明
般若相今何故問相答一云此是後集天眾未聞故
問二云猶是上座眾而問者望前品明般若能示世
間相未知何者是般若相故問也二者上來種種門
明般若或空或有或舉般若果報或明信毀諸天根
鈍不得般若定相故今問其旨皈空相也三者般若
深微唯佛乃窮問其相也佛答中四第一明般若無
相相亦明無說說義二亦明無說說義三明無明明
不可惟四明無相相非起作初如文也世俗乃說第
二明無說說諸天疑云既其無相應無說佛遂應有
相故今明既相無亦不可說但隨俗絕名相中強名
相說也此中就不說明二諦二諦具四句問說為第
一義今世諦但說諦亦說第一義耶答說於說於可
說則是說世諦若說不可說則說第一義也問第一
義不可說云何說耶答他云空也世諦說第一義今
明第一義是說不說世諦是不說說亦第一是說不
說故所以世諦所說法不可說也諸天子是諸相下
第二明歎此無相相不可破壞也人天即是相者釋
不可壞也明人天即畢竟空故則是般若相破般若
邪相不能知者明四句皆無故無可相破也所謂知
知者知法明無境無人結此三故無四句也其人即
是般若相故不能相破今天人非般若相應能相破
[008-0299a]
若求此相不可得何有非有欲破般若假令於後成
非相亦不能破般若相如盲人不見如意珠口言非
珠珠豈可非也作下第三明般若非起故不可壞救
釋成可壞義譬如有人問虗空相者釋成上非為非
無為非漏非無漏非無等若有相則是為無為漏無
漏無漏良由無有一豪相所以百非也又若有相則
可作良由無有相故不可作亦釋上不可作也有佛
無佛性相常住者疑云既不可作佛應不能說般若
佛今為眾生說般若相即是佛作般若相故釋云有
佛無佛性相常住佛豈作耶第三諸天悟解第四佛
述如文。


般若是諸佛母下第二明佛知般若恩故報恩也不
識恩是耶見不善中最重知恩是世間善法最上故
報恩也須諸天疑般若無豪相不可得何尊敬耶故
云佛是三界尊尚敬般若況餘人耶三疑云佛心無
所著何故愛敬耶釋云非是有著故愛敬般若但深
知般若能滅戲論能開三乘道故敬愛一切法無作
相者此文會餘經餘經佛不作又上云佛知作作人
兩相違故今明餘經云不作人者無有人相故云不
作人也非不知恩故不作人也持公云餘經明佛自
然人今云佛以般若為師兩相違故會釋也今明論
不作此釋如向明也。


復次佛因般若得一切法不生下第三重明般若作
恩成上報恩義問上佛母品巳明若爾世間相與今
[008-0299b]
何異答上義耶明示及顯正明乘對耶明示者九十
六外道乘常無常等十四義般若不示如此義顯正
乘者示五陰不生滅乃皆是一如今品但明顯正乘
故後色至一切種智示此諸法始自無生終及獨空
也此中文次第因修而來也初明佛因緣若得不生
般若能生佛故知若生佛是無生生佛住般若是無
住住也須菩白佛無知者此歎般若乘佛義諸法無
有知般若云何獨有所知能乘佛答明前者一切人
法無可得無所知故無所不知下明不乘色此明無
所乘不乘汝云何言無所不得示若有所示不得無
示耶復次五眾世間空者上從示義得成今始正明
示義也從五眾至種智皆名世間者以知是世諦故
名世間知世間知此皆空故名出世間第一義也知
世間空學世間空者人謂人愛著法故說般若示世
間空非諸法實空故今明佛實知諸法空故言空也
思惟覺分別空者佛非是外從他聞世間空也口說
空內心思惟分別推求故說空也不可思議明會皆
般若示世間空便作空解故今明世間未曾空不空
常無常等故不可思議也佛不可思議故離一切見
名離也以離一切見故絕言語斷心行故名寂滅以
寂滅故畢竟無復遺餘故名畢竟本如來此非是破
法故明性空明此性空無法亦空故次無法空既空
有法亦空次有法空十八空皆相待故說空此是有
法可空因因名今獨無相待無空無不空故說空此
[008-0299c]
空不待空不待不空問無空無不空純是空此空空
此即是待空云何是無待答本無空不空何所待即
問與無法有法空何異無法有法空亦無空無有也
無法空空此無法有法空空此有法今無空不空故
無可待也問若本無此空不空故名獨空者性空亦
明本性空何異耶性空從諸法本性空今無諸法無
不諸法也問獨空但無空無不更有所無耶答獨空
品空絕待義一切皆絕百非不能非百是不能是能
是所不能是非是亦不是非非所不非百非亦不非
不知何以因之強名其空故名獨空無一切伴故名
獨也問何以知爾論文云是獨空亦名涅槃法性豈
絕百非超四句耶問相待對不待待既是不自絕待
應是自答待相是不自則絕於自絕待則絕自也不
生今世後世相者微後示中道也斷見外道但計今
世不說後世常見外道說今世後世謂神從今世入
後世也此二見是斷常般若不爾也示中道者雖畢
竟不失罪福故不生斷見雖罪福不失而常畢竟空
故非常見也。


白佛大事起文第三歎般若能成大事由般若能生
佛豈非大事耶第三一就果門歎二就因門歎三總
就人法門歎初三第一歎般若能得勝果二釋疑三
疑除修道須菩先作五歎者須菩聞佛見說般若相
故歡喜稱歎也佛述五歎合此是文字般若中具說
一切因果故文字合受二者觀照般若含受由般若
[008-0300a]
故諸行方成不由般若諸行不成成由般若般故故
六合也三實相含由了實相故諸行始成了王譬佛
事喻教化眾生土是化眾生土是化眾生處也由般
若方能化眾生眾生不以般若化亦不成化也經意
國事委付大臣亦諸行委般若能成辦此據自行也
不取不著下第二舉不取著釋成含受由般若無所
取書故方成辦諸行若有取著何能成辦諸行耶初
取名取取深名著也問若因修不須科之也於意云
何者汝以智慧眼見色不取可著不能須菩答佛以
智慧眼見無取著不見取著不佛歎之汝未得一切
智不見取著我得一切智亦不見取著故汝可歎也
爾時諸天子下第三雙歎人法三初諸天歎人法二
佛述歎三頌解重歎各還本處初中先歎法歎人歎
法者從問相巳來諸天致問佛廣歎般若能成果德
能成自行合歎之也能信是般若下第一歎人之中
初是報重歎大千小千人智斷不及菩薩一日依般
若觀行也何以故下釋不及云信法二行至羅漢辟
支佛智斷智是菩薩無生忍此義難了既云是菩薩
忍則無優劣若有優劣則應不是而今云是而優劣
所以為難是者菩薩亦觀無生名無生忍二乘亦觀
無生故有無生智及煩惱斷故同觀無生所以言是
也優劣者菩薩無生是實慧即有方便慧二乘觀無
生但有實慧無方便故慧劣也實無方便轉二乘既
無方便亦不成實慧菩薩既有方便實即是實方便
[008-0300b]
故菩薩兩有也但分與二乘有字子實慧也又二乘
觀無生無大悲菩薩雖觀無生有悲二乘觀無生不
廣修萬行菩薩心無生心廣修萬行萬行皆無生故
優劣也論更以一義釋之二乘菩薩但有始終二乘
始於燸頂終于無學菩薩始於無生終至於佛地今
以二乘之終是菩薩之始故優劣不同也師云須進
即退論主自有不異異義故是菩薩作無生滅觀二
乘作生滅觀自有異又異義不是是故二乘亦作無
生滅觀菩薩亦然問此為二初大事對眾歎大事起
者謂般若能滅大苦與大樂又能遍拔六道大苦與
六道大樂名大事也不思議事起者此下四歎皆就
果德歎不思議謂四法是也一對眾生長[穴/侵]如來獨
覺故名佛也二體悟般若如過去佛成名如來此土
同諸佛也三自然簡聲聞聲聞現世從他得覺佛則
過去行因現在自然覺了四簡緣覺緣覺亦過去行
因現在自然悟無一切智也由般若故得四種不思
議名不思議事起也不可稱事起者三義一者般若
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故故不可以輕薄智慧
稱深重般若也二般若多智慧小小不可稱量多也
三常無常空有不能稱量般若不可稱也無量者有
云稱即是量有言取相名量般若不可取相有所得
心量也又凡夫二乘菩薩此三人智慧不能量般若
得邊此釋般若則非是因也無等等者一切法中涅
槃無等般若能令得大涅槃故與涅槃等二者佛是
[008-0300c]
人中無等般若力能令眾生與佛等。


須菩白佛但佛下第二釋始學之疑始行人謂四種
不思議餘一切法非不思議故將果地四法例一切
法不二故知未曾因果亦不曾眾生佛也。


第三疑除悟道如文解云此品多明不思議事聞者
多生信敬故白衣得道多而白衣信根強慧根弱故
得道雖多但得初道出家人慧相強故得羅漢也男
女而論女人惑重故得道少男子惑輕故得道多四
者此中不正說得無生忍事故大乘得道少小乘得
道多也又無生忍難得故少小乘易得故多又一乘
義遍釋四句皆是悟道因緣不同也賢劫得起者二
解一云除賢劫四依餘佛與其記二云釋迦與其記
往餘世界佛應非前釋也。


成辦品第五十



第二歎般若成辦因行故以目品此章二先須菩五
歎二佛述問以五歎今何更以作五歎答般若甚深
故重歎無過如王聞身子喻聞聞無厭足也又上歎
歎般若能成果德今五歎歎般若能成自行以重利
益故重歎也。


佛述中二初就含受義述成五歎二舉不取著釋成
含受初三法譬合受者論云一經即兩種二乘為一
種二乘答亦得云兩為是但十二乘是生滅觀大小
乘是無生滅與菩薩同譬也若一種二乘有與有奪
奪之則云是生滅觀與之則云行無生滅觀佛述及
[008-0301a]
領解如文爾時須菩白佛下六十六品三章三十五
品明般若妙義四品明留此下總五十品半經明信
般若人得下論主退品生起三段云初說般若魔來
破般若今明信受般若人也初兩段明般若法法法
有邪正妙義顯正留難是示邪以識邪正耳耶故信
受般若但信般若人必有相皃故須明信德相也又
上就法門明般若今就人門說般若法中明邪正兩
法人中上三人歎人為兩從此文竟不證品中須菩
提菩薩不捨一切眾生說必是願十一品經正明三
根人信般若體之相皃第二從不證品中菩薩作是
念我不應捨一切眾生竟度空品下唯明三根人依
信修行初文為兩第一此品略明三根人信德第二
從譬喻十品領經廣明三根人相初明三根信根即
三也先問次答往生信毀及此品凡三句異者往生
身子問習應般若來往生之處聞至果報也信毀身
子問信人因果凡四句一問問果二問問因今此中
須菩的問信解般若信人因果不問往處但問果不
問因也此總問信經初巳來二段般若者所從來處
也佛答為二初明三根人信相第二總明中下二人
為失初明三人為三初答上根人三處來二答下根
人人中來三答中根人亦人中來三人異者上根人
具三謂聞及解亦行也中根亦聞亦解不行也下根
唯聞不解不行初人三處來如文也往生品明三處
利鈍其利鈍天中及他方來則利人中來則鈍今此
[008-0301b]
中明三人信解而不判其利鈍者為上品巳明利鈍
故不煩文也復有菩薩先世雖聞不明中事第二下
根人也復次先世雖聞不行不明中根人也既其先
世不如說行故不得久信也若求佛道下第二總明
中下二人之失。


譬喻品第五十一



此下第二十品廣明三根人行相為二初四品明中
下二人行相從不退至不證品中明上根人行相大
判如此耳上品先明上根次及中下從深向淺今先
明中下後明上根從淺向深又天勑應爾前既略中
下接次即應廣明中下也四品為四第一此品舉法
譬勸中下二人推失脩得第二知識品觀中下根人
憑善知識習妙行第三超智品明中下根人者標大
果第四大女品明中下根人如如而學。


初二第一借喻以明得失二者法說廣明有方便義
從初段為同云譬喻品有四譬第一譬明依二慧不
依二慧故度生死海不度生死海第二譬明得二慧
未得二慧故得諸功德不得功德譬第三明得二慧
不得二慧遂本願不遂本願譬第四明有二慧無二
慧能至佛道不能至佛譬初得失雙開雙合白下三
譬得失名開初譬先為失作譬次為得作譬生死為
大海行者身船船壞是無先至時也不取物者不以
般若及方便心修行護水死者捨及得天人果報也
此猶是大經有所得者二十五有也次為得作譬如
[008-0301c]
失下雙合可見第二瓶譬先作失譬及合瓶譬菩薩
道未得二慧火燒故不熱不能持六度功德至無上
道也遂歸於地得人天果地還合同凡夫也次明譬
及合如文也第三得二慧不得二慧不遂本願遂本
願譬前明未得二慧永在願譬及合𥝞是菩薩道未
得一慧乖治觀行心也實物是五度𥝞與物各異處
與本願永或得人天果義墮二乘地亡大利謂一切
智也第四者病人是有二慧無二慧至佛道不至佛
道具六十二見為老具百八煩惱為病從三界床起
我當作佛二人即二慧方便實故不著有實方便慧
故不著空不著空不墮二乘地不著有中凡夫地無
二慧故或墮聲聞地緣覺地為十里二十里也問此
中就得失為論應有八譬得失合論應四譬云何五
譬答論開老人一譬為二段五也問信忍等云何是
耶答有二菩薩一得深悟無二未得但有信忍等也
信行六度等為佛雖具信忍淨有深有淺故須深心
四事因緣欲得無上不欲餘故說欲了了知佛道為
大利餘世間為非故說為解欲解定心故內能捨為
捨故行精進故說精進也。


爾時佛讚下第二就法說名明方便無方便合捨無
方便得有方便也無方便二義一者內著我二外著
諸法也守二義一者實慧方便護合不墮無見中方
便實慧則不墮有見中能遮二見不起名為破也又
福慧二護五度邊得福般若邊得慧二事圓故不失
[008-0302a]
佛道前云何菩薩事謂空道福慧道凡夫無空道二
乘無福道也。


知識品第五十二



此下第二觀中下根人憑善知識習成妙行善知識
二謂人及法上品示得失是法善知識今是人善知
識善知識三品上是佛欲滅四依三是凡夫人中能
說無所得大乘法者是也法中謂大乘正經大乘正
論大乘巧說無所得義疏亦是上中下三品也品三
初依善知識習成自行二依善知識習成化他行三
二行既成出信解人相也。


先問次答答中善知識先示其小大合其小大善根
莫問三有及二乘令向佛道次示其得無得合脫有
所得迴向下廣出有所得過令其捨之。


白佛希有下第二明習成化他行先歎次述述中前
列九門次釋九門安隱者能破煩惱故令得安隱也
第二乘世間自有雖安隱未必樂如人報苦樂雖能
治病而不義復次說乘世間也云救世間者眾生內
為煩惱罪業所遂外為魔民所遂唯佛救之餘無能
救也四世間救者歸者眾生身以苦煩惱歸誓佛能
令離之五世間依者餘一切有為顛倒人法不可依
止雖佛可依止依止故為其說無依法令悟也六究
竟者為眾生說法實相是究竟自餘九十六術皆非
是道化七為世間門者非是涅槃四邊即是四流令
離四流永置涅槃門上也八將道者佛以心八正道
[008-0302b]
引眾生置涅槃門者名為將道也次釋第九歸趣廣
者論二義一者趣是九會法歸故廣釋二者以後廣
例前亦廣前略例後亦略但㸦文此中凡二十四類
也一切法趣空者一切法皆畢竟空也非趣非不趣
者一切法無趣空則知諸法不有不有故亦不見非
有故非趣不無故非不趣也是趣不過者過名出趣
無所出法性實相者恣言何必趣空亦可方法趣餘
處故明縱空更無異趣也此空是道之別相名也又
眾生心多異趣趣三有二乘及九十六道乃至心終
有所趣向故今明一切法趣空趣空者令心無所趣
也一切法趣我者多音諸法趣無生不趣我言我異
無生故今明趣我我即無生我即是道下諸事皆爾
也。


白佛誰能信解下第三明二行既成出信解人相所
言三毒斷離者悟無所得人顛倒亦薄無得觀強耳
非常斷也得無生現前時斷也。


趣智品第五十三



此第三明中下根人者標大果文三第一明由般若
故趣薩婆若果二識驗信般若人相三明能如所驗
釋法不著秤順薩婆若也。


前問次答巳上明非趣不趣今所以問趣答趣著以
明非趣不趣乃是趣道耳故見趣不趣皆名不趣如
對苦明樂來是如樂非苦非樂也又上破諸外道言
有未來法趣現在現在法趣過去故云無此趣不趣
[008-0302c]
耳今菩薩無所得因不趣三有及二乘三有及二乘
皆是有所得因此無所得果也又亦得手禪上有趣
今破無趣令離二見也初三意一明趣因行果二明
趣化他果三釋二趣意初問答如文次白佛一切眾
生歸趣者明他趣以菩薩得此悟故為眾生歸趣也
修般若後第三雙釋二趣趣般若故二趣成也佛心
疑云應修方趣種智然後為物歸趣云何乃言但修
般若故釋云修般若是修一切法也一切行由般若
乃成也恐物言有般若可修故言無所修行者外無
法可修故言無所修心內能修故言不久修也外行
及內心皆可破壞故言壞修即是釋無及不受修意
也。


爾時佛告應驗出下第二驗得外人相上品壞說其
人相今更令驗之若心有所著則非阿鞞若無所著
便是也以名相試之一無所著無所著者於般若觀
尚不著況復著緣耶此即緣寂空觀空施義也二因
證不隨他教在家人著五欲出家外道著邪見此二
人言此皆是虗妄救不墮之乃至佛身來說異法亦
不信也三者雖未得道不隨三毒所引四者知善法
味故常不離六度五者聞深法不怖歡喜受行如飛
鳥聞香則怖孔雀大鳥聞則歡喜而儛也次出往因
釋成第五相也。


白佛下第三明能如所驗於法不著便能隨順一切
種智也二初明隨順種智行如文白佛以空隨順行
[008-0303a]
何等法下功一出所求種智相也此文有二初明不
行一切法何以故下正出一切種智相也無作法無
壞法者明一切種智是無為法不可作無作者不壞
可無壞者也不從六道度中成亦不去其佛法中名
不未去有為法是虗妄故不住無為淺無憶想故亦
不住故云不住無數者五陰和合有六道數破五眾
相續故無六道數無量無量故言語道斷種智如此
登可以行色得之乃行一切法得耶故言不行色乃
至不行一切種也何以故色即薩婆若下既不行一
切行云何得一切種耶即釋了此色即是也。


大如品第五十四



此第四合中下根人如如而學具成上三品以如如
而學故是有方便不如如而學名無方便如如而學
是近善知識善知識亦教如如而學亦如如而學起
一切智不如如而學則例趣願也成論師明如是真
諦理遍即萬法故言大如但如是頑境非是智慧北
釋論師亦云如是實相般若亦是頑境此二如皆言
非是善法地論師云真如佛性法界真諦故如是智
慧但非修習而有古今當定今問若智慧何因說為
學此非慧何由成慧耶答是因體智慧古今當定者
復隨外道自然義今明如何曾境智亦何曾大小為
物故強美為大為物故隨緣境智也亦對中下小如
名為大如下如謂地堅水濕等中如謂苦無常等上
如無生滅等今明上如故云大如亦如何曾有三耶
[008-0303b]
假名無三說三也。


品五第一餘前人歎菩提甚深二歎甚深三明得失
四明菩提難易五明修菩提行初歎菩提甚深者上
未明色即薩婆若故今前歎菩提甚深菩提以甚深
者由如甚深正遍知甚深耳故歎如甚深愁一如無
二有悟有還者良由學有得失故第三明得失愁行
有方便故菩提易得無方便故菩提難得故次明菩
提難易也既識菩提難易故修起菩提行第五明修
菩提行。


就初段為二第一諸天歎第二須菩提歎諸天歎中
為兩第一甚深歎無二受無捨歎也初中先諸天聞
佛上說心信次發言歎發言歎中二初作甚深歎二
釋歎釋歎甚深者諸天聞佛上說心信但智慧不及
故言甚深也一切世間不信者小分一切也有所得
人與般若相反故不信也微妙寂滅智者能知如幻
聽品中明四種人能知謂下中二人小乘中二人也
何以故下第二分上品未成甚深歎也第二佛述中
先述甚深第二釋歎次述第一甚深歎佛初成道樂
哩然者若是生死涅槃二法及淨不淨內理佛即應
說之何事樂嘿耶良由未曾生死涅槃不曾眾生佛
真之與俗不知何所言以樂嘿也即分此上聞成上
如義也而今說生死涅槃開真俗者無名相中引導
眾生強說也何以故下第二述甚深歎中此初兩何
以故正釋常樂嘿然諸天子如虗空下廣舉法譬歎
[008-0303c]
甚深也剎時諸天子下第二無受無捨歎先歎次佛
述諸天聞所說知此法無一豪可取故作無取捨歎
佛述如文第二須菩作四云此法及人情今歎歎一
隨順歎佛及諸天聞歎者隨順也二無礙歎三無生
四無處所知如文也。


是時欲色諸天子下第二歎如甚深為二第一就十
門廣明如甚深以辨隨生義第二三聖共明如體雖
彼諸天所得心明不生義初中先歎為佛子論云五
佛子四果并法位菩薩此五親稟佛生故名佛子緣
覺因中稟故果不稟故故非佛子也亦出無文佛可
尊故又非子也三種菩提中明羅漢辟支佛是菩提
菩薩非菩提菩提是無學智菩提未究竟故不與菩
提也五獨菩提唯佛菩薩菩薩為用佛菩提為果也
則二乘非菩提二乘與菩薩皆菩提故是前為三句
也大經云二乘是野干子非師子師子者此是有所
得二乘非佛因故不說也今可具二義一者二乘人
通稟佛教佛教生皆名佛子二者須菩提是般若聲
聞大小之以皆是般若用皆名佛子也論又云共三
乘般若與二乘共說故二乘是佛子不共般若唯菩
薩說則菩薩是佛子聲聞非佛子也次須菩提以十
門明隨喜如生釋諸天從佛教生義從佛教生者此
是隨佛生也大意欲明三乘六道同一如若悟如而
生無非佛子又佛如須菩提如不異則知天性相關
稱為佛子也十門如文過去不在未來中者非是將
[008-0304a]
過去如安置未來如中論云如空不在空中住世過
去即未來如三世皆一如故也動地證說也爾時天
子第二三聖共明如體離相破諸天著情也先諸天
歎即是著心謂菩提非皆慧令一切法皆如佛法故
皆如以辨隨生義諸天心尊貴此如故歎也次破著
中三聖破時眾悟即四段初須菩提以四門破二身
子就因果門破三佛述身子破四時眾悟道也初四
門破中先以四門破以何以故釋破就色開即離二
門明眾義即色無有須菩提生次就離色亦無須菩
提生次就如亦即離二門明無須菩提生義先是世
諦即離次就第一義即離俱無生也何以故釋二諦
即離俱無生者良無有隨生人無有隨生法凡論有
生若不人生便是法生人法無從何物隨生也次身
子就因果破者名為因如為果論作說因色故得如
如是果也色尚無雖無所生未明無有能生之如故
今破無有色及妙何處有生即破無所生耶無智無
能生即無境如此境智如不如畢竟不可得眾見寂
滅如名為道故下時眾得悟也佛述及時眾道文處
可知問此文前後相違前言是如是實法後言色尚
不可得況如耶答不違也良以色與如皆不可得非
如不如始是如耶。


六十菩薩下第三明得失法譬合法中先明失次明
得中前及料簡如文問六十菩薩學般若成二乘有
聞般若成菩薩不答文中列應有也上來明三百比
[008-0304b]
丘得無生乃至諸天人以得無生亦通得是也此如
服藥成毒也可具四句聞大法悟小聞小悟大聞大
悟大聞小悟小也問聞小悟大出何處答中阿含受
彌勒記觀豈非得悟大與記也問文云行別異相故
得別異果何得餘處云一切二乘賢聖皆以無為有
差別答論云佛此中出六十菩薩先世作有所得行
也當其今世證羅漢時亦得無分別證有菩薩不遠
離下第二明得也大鳥下第二譬也此是失上聖翅
鳥呪在舍摩梨樹上如人間之鳥雀為也此鳥不來
人中者其食龍翅頭出毒扇人眼失故不來也鳥譬
菩薩大者喻廣劫行行無有二慧之翅三十三天喻
三界欲飛虗空喻佛法畢竟空無翅欲飛方便行畢
竟空也以無翅飛則墮土地受若死等苦及以痛惱
無方便故行空無相墮二乘地墮羅漢地為死墮緣
覺次死失菩薩願為痛惱也合譬中三初具合得失
二身子領解得失三身子結勸恒沙初者合大身也
遠離般若及方便合無翅墮羅漢合若死等苦也有
菩薩明不遠離明得文次身子領解及結勸如文可
尋也。


爾時諸天子白佛下第四明菩提難得文六初諸天
子明菩提難得二佛以身子為證雖難得我亦得三
須菩云易得四身子從易得五佛讚成六釋疑天子
云難得者六十菩薩曠劫修行而墮二地故難得也
文諸天自釋難得應知一切法實無一切法此是二
[008-0304c]
慧難成而斷常易起故難得也第二佛言我亦得者
雖復難得而我是親得之人汝勿言難得不得求也
次云易得者佛約無方便者為難今就有方便故為
易難易出緣菩提未曾難易生死亦未曾難度易度
如四百觀中說也第四身子難易得義現疑見六十
退還又佛上大明品云我以佛眼見六十方發菩提
心一人二人住阿鞞也云何言易次須菩四義責學
退人謂即色離色即如離如竟無退法令誰退耶以
見有進退故是退以耳若知無退則無退也次問為
有一菩薩乘不者此問言若有一菩薩乘則有退也
答云一乘如退四求退無從亦四求一乘不得故知
道門未曾三一也次明中無三無一恐墮邪見故怖
所以云聞此不怖便得不退也何者四義不見退不
得亦四義退無從令誰怖耶第五佛讚如文第六釋
疑身子聞無三無一未曾是何菩提故佛悟無三無
一即是佛菩提亦有三成有所得是二乘菩提也。


須菩白佛下第五明菩提行既聞無三無一成佛菩
提故問菩提行凡成菩提具次福慧上成明無三無
一進退是正慧今復須修功德後明之也就文為二
初明菩提行二明時會得道初二一明行無礙因二
明得無礙果初二一明七心二明行等心慈悲異等
通四等慈是一等又直捨怨親為等起慈心為慈又
等是六道皆無生平等慈者雖平等無生而起無緣
大慈也下意者雖起慈復次下意如好愛罵不敢生
[008-0305a]
瞋也自不欲下第二明四行即是自行佛地歎人也
十善四十四行此是行舊法十二門禪論云離欲凡
夫十二行謂俗自行十二即十二門禪也菩薩則四
十八行十有四十行文若行十二門禪十禪即四十
餘二禪後八也從四禪至六度皆密法也得是無礙
色下即二得無礙果下第五悟道多告此此以具明
空有義從品初來多明空義從七心來明有行空有
二行功平等令眾生離二見故得道多也。
大品義疏第八卷


本云。


久安六年正月二十七日以勸修寺本寫了次且交了


無相大乘 珍海 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