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9 大品經義疏-胡-吉藏 (master)


大品經義疏第五
 沙門 吉藏 撰


金剛品第十三 亦名摩訶薩品



亦言摩訶薩品此下第二四品釋摩訶薩義隨人為
論四人釋摩訶薩即四第一佛為畢定首故為摩訶
薩第二身子斷見為摩訶薩第三須菩提以菩提心
無等不共二乘心為摩訶薩第四富樓那以大誓莊
嚴趣大乘乘於大乘為摩訶薩若就品則應四品而
合離不同初一人則一品次兩人共一品次一人兩
品又初則非離非合次則合而不離次則離而不合
佛自說一品以非兩人一品故不合又不離為兩品
故不離也次身子須菩提兩人共一品故是合不離
也次一人說故非合而離為兩人故云離而不合也
若遂義意分為三第一歎其志大智深為摩訶薩第
二歎其無過不離為摩訶薩第三歎其無境不修為
摩訶薩也。


初以八心釋摩訶薩從初心堅固作名之金剛也為
二第一問二答上巳問菩薩故次問摩訶摩訶云外
國云此大薩云之或名眾生十方三世眾生中此眾
生最大又以此心是度一切欲知一切法故名大心
也亦是釋眾生勝眾生等妙心勝心等也。


佛答是三初標畢竟眾為首故是摩訶薩二釋三結
標中雙標謂次過二家能過二人釋結亦爾也白佛
下釋為二前問次答答中三明所過之九眾次明能
[005-0242b]
過過八行畢竟眾生一邪聚必入三惡道二畢定聚
必得涅槃三不定聚亦欲取此菩薩於畢定眾生中
尚為其首說餘三聚此菩薩即為辟主也論云性地
人即四善根生長聖人種性中也數人𤏙頂退未必
位數義此四善根不退故名畢竟定數人云唯忍不
退前皆退論何意云性地即四善根耶若成論前四
善根不退品依數義客言退心見退位退人而此中
未必是退不退法退有利根不退論言不退者故言
四果也十五心以忍或其功最大以見道中用忍多
思惟道中用智故斷也後以智證也初發心論有三
種辨一具故修發心二得無生忍名生發心三如此
法下發心即成佛此中發心應是初發心以復有阿
鞞為上故也但取不退初心也於是中心不壞如金
剛第二明能過即是釋上首也舉八心一金剛心二
大快心三不動心四利益安樂心五憙法欲法樂法
六十八空心七住諸行心八三住諸三昧心初中心
標二問三答答中二初舉十心明菩薩自行化他義
次明化他初十心為二初五心是化他心次五心自
行心也初一心不治劫數誓度眾生二不在生死欲
捨內外利利三惡觀等合四上雖以內外施未能脫
其老病死故次以三乘脫之前與世樂今與出世上
財今法也第五心雖作七行實無所度也次五心初
心言不生相者以了不生故知度無所度雖知不生
恐不雖二乘知及有得知故說純心薩婆若行六度
[005-0242c]
二乘宜知無生不能以無生行六度行六度是無生
也以具知世出世所以作之事雖行六度復次具知
世出世也九欲知一相十知一切相門一切門不二
也次偏明化他行者也有菩薩雖於六道等念三墮
者交切故容伐更其心不悔也此心廣而且長第二
性心等雖堅固不判而未能必決如鳥雖有大力未
必能決也舉佛釋大快心一者不染心佛雖得眾生
等諸等故不偏愛也二者不瞋心得慈悲心故不瞋
也三解因緣假名故不疲心四者於眾生如赤子故
不起金剛也五不生二乘心謂不捨眾生尊貴佛道
次不動心前明外諸惡緣故不動今明內智修不能
動又前雖墮未必不動如拔不出而猶動也次釋利
益安樂心五種云一以大乘利云令得安樂二不堪
大乘授以三乘三者不堪三乘授以人天乘四不堪
天人與云現樂謂依巳等也五者不堪現樂以慈悲
心利之次釋樂法心唯大人能樂大法也凡夫二乘
不堪樂此大法以樂大法故名大人也次住十八空
空十見故名大人也論云住十八空不墮十八法故
起罪業也次釋住萬行心云住萬行煩惱滅得修善
根也第八百八三昧佛得三昧樂厭世增長三慧也
最後第三結如文也。


樂說品第十四 亦名斷耶品 亦名富樓那品



論經此品後人望下義富樓那說既有別品故對此
品二人並是樂說故立名樂說品品遂二人即成二
[005-0243a]
段初人離三見為摩訶薩次明以斷三見為摩訶薩
章正段判者同是無過而不離故為大乘也所以名
大人者以離相大過故大過者謂諸愛見愛見大道
故名大能大苦故名為大為斷故名為大凡夫二乘
非大人不能斷之唯大人能斷也就離過中為二第
一人斷諸見故為大第二人斷諸愛故名大人亦初
是斷麤煩惱故名大第二斷細染故名大初中此是
化物之常儀也二者有人與身子宿世因緣中其說
大人故得信悟也三者欲資物菩薩大樂於小生劫
也佛許者無吾我門故斷此愛故知身子說有益物
故許說也正說中明三見初我見至後佛見等為人
見也色相說法見是世出世見也斷常有無是耶見
也以過去故為耶見也然此實難斷發心欲求佛有
佛可求求無見斷見有眾生可度不可度亦爾他言
世諦故故有真諦故無此具二見般若真俗不相離
故即真是俗俗即是真此是見而約分真俗此是義
見有真俗不可異不可一異見故下心有得外皆是
見今欲學般若為大人從初發心息如此諸見未曾
真俗無真俗宜假名教化眾生故有真俗故開真俗
行而眾生謂真俗二相之即色是空等結此即不即
二不二並是諸佛化物也豈得言有二諦墮而復作
一異解耶問欲斷此法見有此見可斷為無若無何
可斷若有復何可斷若見有見即是見也答無未曾
有直是空眾生以空見此空見無所有故假名斷竟
[005-0243b]
何所斷耶下諸義及結文處易知也次須菩提說大
人亦五初求說二許說三正說四二人判論義五結
也正說中初標三心次釋三結三心者一發菩提心
二欲歎此心與佛等如華嚴云菩提心即是佛心三
簡明佛此心不與二乘共二乘有得自度度他菩薩
無得心自度度他何以故下第二釋三心即三心皆
名一智心也以此三心不異佛心故華嚴云初發心
即是佛大經言發心畢竟二不別也是無有過去為
無漏無所依得為不繫此是歎釋此心是無依得心
是一切智亦不著前歎三心是無依得心今明亦不
著此無依得心前明三心不著一切法後明亦不著
此三心也以是因緣故下結也。


辯才品第十五



具皆說三義從能說為目也品三初求說二許說三
正說正說中二一略說二廣說問此二義為有淺深
階級為無答具有二義言無淺深階級者如人破必
須器杖如人遠行必須資粮行菩薩自破四魔亦令
眾生破四魔故須萬行自莊嚴後莊嚴也菩薩欲求
佛道復令眾生求道亦須萬行自莊嚴後莊嚴眾生
也雖復自莊嚴三乘之詺欲近趣佛道佛道不可頓
階次從一切名為發趣有發趣故必有能乘之人所
乘之法如人乘馬乘舩故有乘乘品同問亦如此與
今何異答今取般若中萬行萬行方是莊嚴非般若
萬行則不能莊嚴是有所得除也故下文云無大莊
[005-0243c]
嚴也無有去來方是發趣發趣而無取動不動而運
故有乘乘也故一念具三義也故今文會取般若方
是摩訶薩下會取般若始是是摩訶也故莊嚴故邊
趣故莊嚴云無階級階級如論云未得生法二空行
施為大莊嚴得眾生空未得法空為發趣具得生法
二空而行施為乘乘也常有三解如別疏。


身子問下第三廣釋三義即三釋初中前問次答問
云菩薩修福慧是資糧及破煩惱為大人者二乘修
此法應名大人也答中二初明菩薩得大莊嚴之名
二明為十方佛所歎初中三義答一明菩薩心治高
心度眾生故有大莊嚴名為大人二乘無此故不名
大人也二者菩薩具六度又令眾生具足故名大人
二乘無此不名大人三者菩薩一行中具攝一切行
故名大人二乘無此不名大人也餘二文易知六度
相攝者以因緣和合為用如破大軍攻城如弘緣必
須并力二者明菩薩是無礙人行般若是無礙法故
一行中具六行二乘有礙行唯一行也何者眾生聞
六不識六只一聞一不識一是六故明一是六一六
是一六雖一般若具萬行雖是有萬行只是一般若
也此中檀度攝六下五度皆攝五者為檀有上中下
從下生中中生上乃至財生法等故也餘五亦應爾
但檀在初故又云此是當位自攝如數人眼攝眼當
檀明檀義故即檀不作能所相攝也然六度相攝可
有五義若地位相攝如初地行檀等二者若行相攝
[005-0244a]
但名為施忍不名檀戒等亦爾三者一體相攝如一
檀體備六度義不攝法名體也止捉一慳過名尸餘
二等四者一心相攝據一剎那中體用頓備如一心
具萬行等五者相生相攝如相因起前後相生云。


次釋發起義前問次答得一念具三義還取上萬行
莊嚴能所不同二乘趣於大乘名發趣大乘即此人
能行萬行是所行故名乘於大乘也但今更就異義
發趣者㸦現皆得也就深淺者上雖明行莊嚴今更
復於大乘發近趣故更以異義釋也就文有義為四
一約禪中攝五句大乘發趣二者約禪中四等攝五
得發趣三以一切種智心行萬行為發趣四以中道
正慧為發趣初中二第一明迴向佛道為發趣二攝
五句起趣初中四句一者入四禪二者生四等三者
以禪及四等與眾生共四者迴向佛道名發趣也問
六度中何不從初及後說而說禪起為發趣答禪中
戒從檀起以攝物要或從般若是眾行本故戒起出
家菩薩所行故戒精進遍策眾行故但今有二義一
者發起大乘為向佛道心有鄣難故今明禪中生慈
慈定則大力水毒不能畏二者禪中發五通化物之
要也文段在文尋也次約四無量明攝五為大乘發
趣者然禪中實具功德十一切處等但今欲發趣大
乘大悲為佛道根本故偏明也次以一切種修念處
第三文經云應薩般若心修行或言一切修心或云
菩提心修行然菩提心即是正道佛陀云上求佛道
[005-0244b]
下度眾生也為菩提心今不爾見有眾生可度不能
度眾生見佛果可求不能成佛道知無眾生可度始
能度眾生知無佛可求始是求佛也第四中道正觀
行初十八空慧次知三世非三世然要須盡淨有得
三世四句畢竟不可得始得論無三世三世無三世
也問句義品未具明知世間出世間今是清淨有得
世出世也。


乘乘品第十六



莊嚴宜論萬行莊嚴法身菩薩正觀具萬行故為莊
嚴發趣是始終處所今明乘乘則是具於人法乘法
乘故名乘乘也又此名自正解大人義十二門釋大
舉人釋云大人所乘故大今明是舉法釋人大人以
乘大法故名大人也故出一品問人乘於乘運萬行
與萬行莊嚴何異答前取萬行莊嚴於人今明取人
秉御萬行前以法成人此取人御法也若階級釋則
如論也品前問次答答三初明乘乘次明為十方歎
三總結初中二第一明乘乘因二明乘乘得果初三
一明乘於福慧故及乘今從智名字偏明乘慧三從
神通偏明乘功德得一切種智下第二明得果是名
下第三總結如文也。


莊嚴品第十七



此下第二八品歎法說般若前歎行法之人今歎人
所行法法人豈異法人法豈異人故人法不二上歎
人即是歎法今歎法即是歎人不二而二上歎行法
[005-0244c]
之人尊今歎人所行法大也八品為二第一此品騰
樓初句取定於佛明其所說不謬釋時會之救第二
牒後二家取定於佛初又二第一正陳初句第二須
菩提雖悟陳自得解發起時會退誤之悟初中發騰
其初句次開為二問一問法次問人亦初問體次問
人亦初問體次問用如文佛答問為二初答法問次
答人問初亦是明莊嚴因及自行次莊嚴果及益物
答初問如文滿願但舉六度故略今廣舉萬行也初
如文答莊嚴果問為二初明果莊嚴二明佛果莊嚴
上滿願文三義不出得行故今述而印定行果莊嚴
依經有四段初明現通不明說法第二明輪王身亦
現通具行財法次有四波羅蜜但明說法不明現身
次有住方便二波羅蜜總現一切身說一切法依論
成此四文初作佛身總說三乘法為利出家人次以
檀尸二度得富貴作輪王身具行財法利在家好樂
眾生也次波羅蜜作梵王身及菩薩身為體物說法
次住都及方便波羅蜜現六道身說一切法也若約
六度判初作佛身不明住度以作佛身是果故也次
二段住六度第四段住智方便二度第四人具行十
度但言智方便者此是舉後四之始終也方便是四
始智為四終也自行化他行者初人但化以作佛是
果故下行具自他化以是因故也作根王檀尸二人
初人具行財及一切法施次尸羅中但明法施次波
羅蜜但明法施後說別說法如住忍還說忍前二度
[005-0245a]
自行化他總後四度自行總化他別如文可尋也問
上三人說摩訶薩何故獨印述得身子答身子是佛
對物故不須疑善吉觀彼故不須印也有人分文為
三即印成滿願子三義中聞一答莊嚴法問述成滿
願子三義中聞一答莊嚴法問述成其第三第二答
莊嚴果問述其第二第三述成其第一住檀下第二
文為四一法二譬三合四何以故下釋法中兩雙初
依正二果謂變淨及化身為王如瑠璃竟欲使不鄣
見事相菩薩故也次行財法二施也幻喻來者須菩
及時會聞變身作佛王化度眾生菩薩煩惱未盡必
應出著自謂尊高後言有物可化故舉幻喻雖為而
實無所為故無所著也合釋可知復次住忍辱下第
三住四佛梵王及菩薩利物復次須菩提大莊嚴十
方下第四段一切身說一切身一切教隨物應度上
舉出家在家人王天王尊貴方便也猶未遍現身遍
說法故後明也論意明上菩薩作輪王六波羅蜜此
菩薩住方便智二波羅蜜住此二波羅蜜為眾生說
六度也有解云上別行六度今總住六度復次不生
是念若干人第二明誓願無斷為大莊嚴上雖作四
方便恐未必遍度十方後未羅來際故後有文也雖
答第二問從初問至現四身並是明行莊嚴今明即
莊嚴上答初問及後即是遍通有因莊嚴答第二問
舉四種明果莊嚴欲未莊嚴果又富樓舉莊嚴雖有
三義一誓心無際二自度度人三以一行攝一切行
[005-0245b]
束為二初二為誓願後一為行今作佛印述其二上
束述其行今印其正也問富樓那莊嚴與佛明何異
答不異但今為印述也二者異異有四義一上舉法
為成人故大莊嚴名大人今舉人成法有大諸非名
法為大也二者上明莊嚴因明果上略今廣上但六
度今具明十也上廣今略略者不明相攝也。


白佛無大莊嚴為大莊嚴下第二須菩雖悞自陳得
解發起時會成上莊嚴義雖悞玄聞佛印定故知富
樓所說不證亦斷如來上明如幻莊嚴者此是無莊
嚴欲發起時眾者上說菩薩住諸法畢竟空而現一
切身皆一切教雖現一切教雖現一切身實無所現
雖吐一切教而實無所吐時眾云此是大菩薩聖主
之能非我下界界行能行故息心不學所以須菩云
諸法自相皆空無難無深汝能了色色相空則了莊
嚴莊嚴相空而精進不捨本願若能為此事也又無
大莊嚴莊嚴者如前明菩薩無句義句義今明法則
無莊嚴莊嚴一部般若六明人法而並以此言為正
今人忽不信聞此言而咲豈非下士耶文三初正自
陳所悟發起時眾之情二述成此義三須菩提重陳
除眾疑明得利益也初三標無莊嚴無莊嚴三結舉
自相空釋前明法空次明人空法空世出世有第法
如文菩薩空人空也下結如文述中三初正舉生法
空述二問答舉生法二空述者薩婆若是法空眾生
空是人空人空故莊嚴空故無莊嚴莊嚴也而云非
[005-0245c]
作法者菩薩以萬行自莊嚴即有作法又變身有所
為即是作人化眾生令修行作佛等今明薩婆若尚
空無所有一切法及眾生亦爾為菩薩作佛者無作
欲無莊嚴莊嚴也次問如文答中常六轉意初正明
生法二空答上無作前標法生空次釋法空次釋生
空如文可尋也如幻夢下第二轉須謂乃無實作何
無如幻夢作耶故今幻夢畢竟空所作耶舉十八空
者十八空破實有及幻化等有即是作用故今明尚
無空何所第四舉念處及萬行有法應有作如念處
破倒等即是作故今明身畢竟不可得何處淨不淨
倒不倒第五舉如法性會相平等內實相真諦故遣
取相亡四句等即是佛相今明實相真諦無所有誑
生智而言智能遣取相耶第六舉佛菩薩真實智慧
能作佛實境故能隔凡夫智故化物起身等故明作
有所以云佛菩薩畢竟空不可得豈有作耶爾時須
菩提白佛下第三重除疑時眾云若自說畢竟無作
甚深希有之法若爾則無人法生死得脫者舉數論
大小乘解或為問云故須菩云諸法無縛無脫豈有
[005-0246a]
遣有淨有正耶文二初明無縛脫二以明無縛無脫
故得利益初有不可得故脫縛縛不可得故無解也
前明也旨法無縛脫初直五次廣說三世次即世後
有性如是遍推無縛脫也無縛脫檀波羅蜜下第二
得利益無如此依得故於無依得後具足一切佛法
始是行行若有縛有脫即是縛脫見也縛脫檀今無
縛脫故始是無縛脫檀也。


問乘品第十八



第二騰後二句取定於佛釋時眾之疑也又今欲責
明摩明摩訶衍義以說般若即是廣就大乘法說般
若也得上之一品是釋疑今釋疑既竟故須菩更廣
開上義以問也然作人門說一切無非人作法說一
切無非法何以知之前釋人義舉莊嚴發趣乘能成
人故明人義法人並人今明行並法故摩訶中具足
人法故名為大也如化大乘但是法亦如他解涅槃
但常今具足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方是涅槃人法非
法非人非法具足方是大乘也若爾若知人法非二
人門則人法並是人法門若人法皆法則人不二不
二故未曾人亦不是法人法清淨假名般若故如善
才一一善知識言唯此一法門就此一法門是無量
一故一具無量也此七品為四門初問乘次答五問
從初問乘竟出到四品答問三五歎歎前佛述即勝
出等空二品也四會無二法不二法不二釋新學之
疑即是會宗一品須菩還廣論大乘有五門五門故
[005-0246b]
即有五答答問疑歡喜故有歎及述成但新學未了
故須會理也依通云為六問一問乘體二問乘用三
問始四問終五問中間住間乘乘人今以論釋經為
正論解勝出品云須菩提聞答五問歡喜心故作五
歎也數五問有二初云一問乘體二問乘用三問始
四問終五中間住作如此釋但問法了三云不等一
問體二問用三問始終以佛總答此始終為一答故
知是一門也四問住五問乘乘人前四法後一問人
也次有五品是所學之法能乘之人也開亦二為五
者初一後三還是上乘乘也第二問發由是亦發趣
也佛答五問即五從初竟廣乘答第一乘體問明無
所得萬行萬德皆是大乘體也第二發趣答第二發
趣問行無所得行則能發一地趣一地如乘馬趣象
捨象馬乘象乘象趣龍捨象乘龍也第三從出到品
初乃至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中住不動法故答第
三始終問第四從出到品中須菩提所問是到何處
謂不住法不動法故答第四住處問也第五從出到
品末須菩提汝問誰當乘是乘出者竟正答第五乘
乘人問也。


品末須菩提汝問誰當乘者答品答第五乘乘人問
也云無有人乘是乘出者則兩品答一問二品答一
問一品答三問也答初乘體中二初略舉六度為乘
體二廣明六度為乘體但廣禪智二度也略明其體
廣明其義論名義也即是廣略也初二第一牒前問
[005-0246c]
總數列名二別出其名以釋以釋其義也初釋檀中
名解釋結釋中五句一應薩婆若心二捨內外三與
眾生共四迴向佛道無所得也初佛道求佛道故應
薩婆若心是心猶未有其事故第二句內身外物布
施一切以大悲心故得施果與物共之前內外物是
行因今是得果因亦施眾生果亦施眾生更不求餘
報故迴向佛道與實相亦應故三今無所得者貫四
事雖應無所應捨無所捨等也問八萬四千波羅蜜
住八萬四千波羅蜜治八萬四千塵勞六度治四弊
復何故說六度論主答云為六度苦地獄相考掠苦
人中求五欲苦天中死時苦故也論直爾結檀是治
餓鬼戒應為地獄忍為畜生進修羅禪為人般若應
為天生菩薩戒文問六度總攝一切佛菩薩發心誓
願大悲等屬何度攝答屬精進攝佛勇猛精進故發
大誓大悲也問後方便力得智屬何耶答皆屬般若
論云智淨故變名方便發願深後轉有勢力後智決
淨也問摩訶衍攝萬行異般若攝六度六度別開般
若為一度亦應摩訶衍中別開為一行也私答應不
[005-0247a]
復大乘論其總別一多六度欲論其答曾別義也。


十八空下第二問廣明禪智二為大乘散與不可得
空釋義以離散故空求不可得故空餘皆所空法論
二文金剛品空十八法名十八空雖文云判十八意
行名十八空能經明大是境空大經明大空是智空
小乘亦明眼等為內空但空我今具人法小乘亦明
眼空者此是但空今是不但空故言非常非滅破有
故不常不著空故不滅也無法有法空更有為無為
更無分別空者不詶以為無為攝法盡故無別此空
有法無法攝法不盡如生為有滅為無等也又為無
為復有畢竟空如有法無法後有無法有法空也四
空三義一為後利根故略說或行或謂二為易持故
也有法有法空五陰五陰攝有為盡也無法無法空
無為此二破一切法盡也自法自法空者上二種法
名其性有法中有地堅性等無法中如如法性等二
者明此有無二法本性自空非見智所作令空也他
法空者如法性攝一切法盡禪此外無復有法而或
者脫之法性外更有法此亦空也如下云設有過涅
槃者亦空也初二空攝上十七空空中有有法屬有
法有如是等又前二空的是十八空中為無為二空
也第三自性空屬上性空第四是遮異計非上十八
斷也百八三昧如論釋定令誦解脫也。


廣乘品第十九



文句一二如此疏皆無異也自身為內妻子財物為
[005-0247b]
外身自身為身死尸為外身又覺苦樂處為內不覺
處等為外又眼等五情為內身色等五為外身也所
以作此三觀者或為一人或為三人言三人百人徧
愛自身妻子等不著也有人但著妻子等我身內云
身為地等有人二種皆著可尋之也身愛外心愛為
內也五識相應受為外意識相應受為內百八愛為
內餘殘為外又身心二苦為內受心有悕是身有四
百四病等外緣生苦謂惡人及無情風雨等為外受
也意識是內心五識是外心又緣外為內心七覺內
五蓋為內心七覺內五蓋為內心外七覺外五蓋為
外心也除受餘殘心名法能緣內法空數為內法納
外法心數及無為為外法也又有識緣法為內法有
中除受心數法是為內法餘心不相應行為外法也
七科中二處與正名謂四正勤與八正也精進心義
發動是錯誤與正名行道趣法是墮耶道故與正道
也得四處故得智慧後加精進策發則慧強定弱若
得如意則定慧均平稱行者之心故名如意足以得
定慧均平無事不辦故如行者意令滿足也數解四
足為因此是心精進思惟此四故得定故為足也斷
行成就者行於斷欲之行故得於定也前問云勤斷
三惡生善與二乘何異答須取前不住法不生故具
念處等今雖滅惡知無所滅無所滅故名滅耳進亦
爾問三科何異答慧多則說念處進多說正勤定多說
如意足也此十二法若鈍根人心中名根在利根人
[005-0247c]
心名力又根增長名力也九相徧治婬欲十想遍治
三十相中一不淨相攝九相又解不淨於一切世間
不可屬想食不淨想九想也又言九相為破結十想
斷九相因十想為果又解無優劣同為滅三毒九相
觀不淨不淨故無常無常苦則離欲如是得滅盡也
又九相是念處初問身念處開三一念念處問處問
三十七道品門三十七門等空共數六十力四無畏
大悲三念處也解前十八身口二無失二隨智慧行
有陰無異想是想陰無不定心是是識陰餘是行陰
皆在四諦中也無不知巳捨者三受復生三毒捨受
多生癡餘人不覺唯知前二受佛今知此捨也又或
一月二日入禪或入涅槃時人謂佛捨眾生故今明
此是知巳捨非不知也無異相者佛則無別貴賤近
遠等也念無滅念無失異者於威儀中誤名失念於
禪定中通三世無礙故減也身口無失釋上隨智慧
行以隨智慧故無失也十力內用無畏為外廣為十
力略為無畏初力第十力前二無畏中間八力後二
無畏也前二無畏自德後三十二字門欲明大乘之
[005-0248a]
法無義不攝無名不收如大經記文皆佛法故有上
皆是辨大乘體之與義此四十二字辨大乘一切名
也。


問此四十二但是佛經通內外答通內外但菩薩了
此字故得菩提功德也世人亦皆阿直言無了如無
食無物等菩薩聞阿知一切法不生也大經十四為
音智故即是十四智此直明名字本今則是字也何
以得知彼有長附故為音此直明字也問云何天下
一切品有四十二字耶答四十二為本支流生無量
字也若世人亦知四十二字與菩薩何異答世人亦
皆音聲而菩薩得音聲陀羅尼故不憂憙等今亦得
字陀羅尼故識一切法也問五百持何故偏說字持
答二義一者此是五百中之初說則攝五百也又是
五百中最大也二者此陀羅尼門如因字有語因語
有名因名有義故分別一切諸法名義皆從此門入
此持門故則入一切法門也問此四十二字音云何
同異答可為六義一者三十三字字異以兩伽兩荼
九字同而義異次有兩字字同而音義異次四十一
字有字有義一字有字無義次三字的是西天竺音
餘眾國共用也如多伽兩婆此字同而下更無分義
異是名字同而義異字同而一音異者有兩他字即
陀音後他字知茶反也和字音千波國更音社也四
十一字有義彼一字論云無義可釋也文三初總標
字語諸字入行為大乘釋後結釋稱歎字與畢竟空
[005-0248b]
等語亦與空等故云字等語等又於好字不憎愛故
等語亦爾也四十二為諸字門入此行則通達一切
字故云諸字入門亦是諸字悉入此四十二字門故
入一切字門也無礙下第三結釋稱歎又二初明字
義二明受持受持無字字得和上列釋四十二即是
無字字義亦明諸字無礙無名字菩薩了如此字無
字故得和為有如此是大乘也彌間趣五門種種門
如泥諸要種種門入也阿事門者為事故說識根緣
也方便行知是方便得大悲門知大悲心說理趣為
明道也巧分別日月者從今日至明旦為日也月行
日度為日月月行星度為星宿月月行月度為月月
也世間常用為世同月者度數也。


發趣品第二十



從初地發趣二地下亦他不得釋此義今明大乘發
趣般若解般若與十地相似般若正是空慧有解是
相從十地正以空解為地所生相從名地道諦小廣
取戒定慧合為道大乘廣無俱乘今明不得爾前云
念處至四十二字門皆云不可得故我云何取漏無
漏皆乘能且乘是運出有漏有得不動不出又今十
地事大乘皆是佛因云何取有漏今明有得無漏尚
不取況有漏耶故今明大乘之與十地是離合差別
無差別義也又他明乘唯是因非果若爾前品得取
六度道品為乘也十力等應非他又云大乘唯取善
不取惡今明有得善惡俱非無得善惡俱是也問與
[005-0248c]
富樓發何異答前明相攝為發趣此是橫論今地是
竪論也然乘與地俱橫竪十地為乘是橫萬行發趣
為乘是橫十地發趣為竪問此共地答他言二乘共
地約斷見思及習氣分判但光宅即辨支斷習餘師
云但斷正使也三藏佛斷習也不共地則約五住惑
論其斷也如常說也地論人云三十心斷四住登地
至佛斷無明於十地為三道初地是見道二地七地
修八地上無學道煩惱亦三初地斷不善煩惱二地
修道斷善煩惱八地無學道斷無明煩惱也今總問
所有解能或是可斷以不答見解惑二則同愚者見
二若無今所斷又見或斷不見斷云亦明並是假名
字說無生滅觀中開為十地初地即了惑不滅解不
生假名言惑斷竟何所斷假名解生念何所生故下
云無得者始能從一地則知是無生觀始能也所以
共不共地者地何曾共不共但隨二根緣釋迦起共
緣故有共地舍那起不共緣故有不共也他明空行
為地體今明不無空行義但不如他有此空有行並
成有故言無空行義今明只行空空亦空故有此行
[005-0249a]
為空行也。


無來無去次下在之世間求財尚下意說求佛道而
慢耶虗語者具攝四語也又二地方離四今初地思
離重者第二地五法初是戒淨二地尸羅普施一切
初地財施不普次去此是無所得不持不犯戒也住
忍優力此眾生忍也言不瞋不煩者此是忍體初不
起瞋心次身口不惱也受勸喜二義一者自喜上戒
淨是身口淨次知恩久住忍此是心淨三業淨故自
能生憙如人端正人香水沐浴新粧梳則自憙也二
者菩薩住忍中化物物得世出世及乘之益則菩薩
心憙如見子病愈也施眾生者眾生雖難化不捨之
若利實眾生及欺佛也次釋大悲心代物受苦然無
有我作他受豈有代物理但見菩薩大心則愛我受
道也三地中耻二我未發大心今遂中悔則二乘輕
咲如人請客食而反自噉不分客是大可耻也四地
不捨阿練若者不起二乘心即是無事之行觀深法
忍次他功德者二義一者觀深法忍能振拂斷常煩
惱是此義之義也二者是果中說因因頭陀故戒淨
戒淨故得定定故發慧即是忍此是因頭陀得忍語
忍為頭陀即果中說因也此是順忍也七地方是無
生忍也二識處心不並者隨眼色中不生識乃至意
識法中不生識即是入不二法門知根塵內外皆然
不可得識何由生五地離親白衣者發心始行之人
乃有此言也何乃施於五地耶釋云此是下地五地
[005-0249b]
當須遠離始發心豈可近耶故知是深妨道也尼士
爾也又畢乎正道便是俗人之與比丘尼故令離也
又顯五地菩薩生諸佛土故不親近白衣也第六地
云三乘人皆行六度到彼岸故知二乘人亦皆行六
度常不應言六度但菩薩所行也問此中何故作是
說答此歎六度功德故三行足皆得度也問今是者
初地至二地為去二地望初地為來今不見此去來
也今明去無所來不去而去不來而來故有初地至
二地不去去也今問為有一地可至為無一地可至
為有若為不至耶答云次廣解十即十初云不可得
者初得無生忍故與不可名也初地十法中初以深
心治地業者應行般若心即是菩提心但菩提心有
深淺今是深心此人煩惱薄智慧利故是深心以菩
提心作一切善不以畏心所作作一切善著為菩提
不為餘法事如慳人無事不捨一錢但慳貪積聚慧
轉增長菩薩亦爾所有一切善但為佛道不以一豪
善法為我三界也二者深入悲心利物故名深心前
是為佛心今是利物心故深心具此二義也等佛第
二四等心上深為佛道今等心利眾生也求法者三
法一大小乘因二大小乘果三大小乘文云即能表
故法前二是所表法也不離心出家者不於九十六
道中出家也又不以二乘有以得佛心出家也愛樂
佛身者謂生法二身菩薩必知得之故愛樂也演說
教者上求為物求即如說巧也今為物說即如行說
[005-0249c]
又前明財施今法施也此文具五善為物歎檀為初
善歎戒為中善此二所得報或生佛土或作大人為
後善又見三界苦發心欲離為初善次出家得身離
為中善後斷結得佛心離為後善又為物歎三乘為
三善也第二妙善第三好自有好義無巧語自有好
語無深義今具足也第四名清淨即是離三毒垢故
但說正法不說非法名清淨第五名具謂八正六度
具足若是七善更足轉法并隨順梵行也破憍慢者
上既施財及後法恐自高陵物故後之慢則今世惡
名以覆沒功德沒世卑財也又菩薩地云何二乘人
法行度耶答論主云大能合小故菩薩中合小乘也
此是大小般若三也問三乘皆度到河岸答智論下
云聲聞至愚等岸不能度檀等岸故身子沒布施河
中具三施方度施河一外施二一切內施三無所得
施容施邊底乃名度了身子未能故不能度也但二
乘人乘六度生死岸也皆是與奪之言也既隨分度
生死但隨分度施戒未容施戒亦爾來容涅槃此義
通也但二乘度生死奪甚度施河也問二乘皆六不
[005-0250a]
答隨分六也但此中總相三門六未必具行但多行
戒定慧三法也。


釋七地四十法前二十明離次二十通得也菩薩菩
提善法是生法二空也因者非因見如八證也又見
因果之一異等也具足空者具足行十八空也具行
生法二空又取略行一異念空也此中云自相空階
以自相故空此釋三種空之所心也又六地得順忍
未得無生忍猶取相故入七地破相明自空也三分
清淨謂十八善不出三業淨也慈悲智具足者三種
緣中此七地得無緣悲名具足無生忍與無生智異
甚淺名忍深名智一地中三忍取中下為忍為智也
則智之名皆通因果也次釋轉見者上縛我見法見
今的縛一乘見也上菩薩法中轉麤煩惱論云今縛
細煩惱論云謂見愛見慢等此應是習為細也定慧
地者初三慧多定少次三地定多慧少今得生法二
空具足故定慧均平即是具足實方便三者名之等
此正是七地竝觀文什肇等釋同也經文釋云何等
定慧地一切種智故在智種之名亦通因也論釋云
等定慧漸即一切種智也得佛眼也七地二慧眼以
慧眼變名佛眼故就此地佛眼脫不染愛者論云十
地猶是有前世業因緣肉身入觀猶有著氣或愛著
七地智論釋若不爾與經相順也釋九地無邊世界
所度之分三千大千一時成增壞如是十方恒沙三
千言十方恒沙者十方名一恒沙也如是乃至一世
[005-0250b]
界種數十方恒沙亦是十方一恒沙數如此中向後
言十方終是十名一恒河也一佛世界如是佛世界
數如恒沙數等世界為世界海如是一佛世界海數
如十方恒沙世界為一世界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
是一佛世界於一世界取如是分為所度之分分者
治宰也釋胎生成就大經言化乘白象餘處云菩薩
化作白象形入胎不作人形此論云菩薩乘白象入
胎也釋性成就言七佛前三佛暗陳如性次三佛迦
葉性釋迦是性也又解言無生忍為菩薩性中生也
又解發心堅固是諸佛性此三名有其所以乎釋一
切諸善成滿具足云七地得無生破煩惱是自利以
八九是利他利他自利滿故名具足功德也十地如
佛經云所以明九地法數不明十地法數者為第十
地具兩種有因有果不開之經文前明第十地如佛
論解是法雲地如佛者論解意取是為如以第十地
斷習故爰成佛地故云如也今明若十地近佛為如
佛亦有此義經第二文過九地住佛地此是佛地為
第十亦是故說如也。


出到品第二十一 亦名出乘品



欲平宗二品出到為勝若云出乘此但得其始今言
出到則得始終也此品初答第三問前始終問云是
乘從何處出到何處住就大乘無始無終無出無到
而方便論始終出到無始始從三界中出無終終到
薩婆若無出出三界無到到薩婆若故用目品是大
[005-0250c]
乘無階級亦無不階級為破定階級故言無階級同
一大乘為破定無階級故有十地階級然階級無階
級同為開般若非階級非不階級為開階級與不階
級。


就答第三中又二第一問云云論云般若十萬偈三
百二十萬言與四阿含等非一時一座說盡今是異
時故重標問而答者云偈雖十萬一時說盡如說法
華六十小劫謂如半日也小乘法中此無不思議事
唯大乘有之耳謂一時異時並是隨所聞也佛言下
第二正答又四第一雖無出到而出到第二明說出
到而無出到第三結無出到故出到成第一第四結
上出到無出到諸法不動故來第二也今是第一
以不二法故下他云前是世諦故實有出到今即

真諦遣故不二無出到故世諦中常有萬善相積運
載行人自三界生死終至大涅槃今明佛及論主不
作此義故結前顛倒所解見有人法能所因果兩異
留注三界非謂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以諸法不二無
出無到無能無所故也今若能不二無出到故能出
[005-0251a]
能到故出到無出到一句語也就文又三第一總標
一切不二故無出無到何以下第二釋不二明能到
之乘與所到之果不一故不合不異故不散非有故
無色無形故無對非合非散非有非無故云一切無
有無無相故云無相也若人欲使下第三舉釋之此
下是反難有所得人言乘是出義汝若欲令乘出者
應合無相實際等出而無相實際無有出者汝乘亦
爾也就文又七第一舉實際等無為法無出無到為
類此實際亦是佛教門佛意為破令出入故云實際
法性無出無入論云狂人欲令實際即出可許無相
大乘即出而實際等無出只無相大乘是實際何可
言其出耶他見此文云為欲使無相法等出故知真
諦遣論云無相法是乘非關真諦也他云諦相積假
名運出今明無出無到運於出到出到運無出到也
若人欲使色空下第二舉陰界入等空為類空不出
只無相大乘是空無相大乘何有出耶若人欲使夢
出下第三舉夢等六事為類無出六既無出只大乘
是夢夢求為大乘大乘夢有出耶若人欲使檀下第
四舉大乘因行無出為類只因行是大乘大乘寧即
出耶若人欲使阿羅漢出生處下第五舉大小乘果
並出為類此諸果既無出大乘豈有出他云真諦遣
故無出世諦常有出可得真諦遣故羅漢無出處世
諦中羅漢有出處也若人欲使字下第六舉但名字
為類如前云云若人欲使不生不滅法下第七為類
[005-0251b]
亦如前云今他難云既不出不運亦應非乘答汝是
出運乘言不出不運乘聞不運運於運如聞運運不
運聞不運運非運非不運聞非不運運於運也須菩
提以是因緣故下第三結無出無到故則對之若由
來有出有到何能出到寧不留住三有今口無出無
到則無所不出到也不動故字即第四結前出未曾
動故雖出未曾有所出雖到未曾有所到亦雖動未
曾動雖運未曾運不運而大運不動而大能動不出
而大能出不到無所不到二不論云云


次答第四位處問亦二先標問云云有解云上問始
終今問中間住論不爾上問乘始終今問乘為在因
中住為在薩婆若中住佛答無所住因果俱不住若
不住而薩婆若住也次正答又五第一明無住處既
無出無到復何處住答其問也他云既無住處應無
異今答自有住處乘如彼傍說自有無住處乘如今
說也何以故下第二雙釋無住令住先明一切法皆
無住相豈大乘獨住處耶次明如無住為住所謂畢
竟空故大乘所謂六波羅蜜波羅蜜豈非住畢竟空
耶如初如下第三雙初非不住故有前住與不住也
亦牒前住故由非住非不住也世諦故非不住第一
義故非住又破常見故非住破斷見故非不住也此
是中道正法乘也又不自相中住故非住亦不他相
中住故非不住即是乘非乘中住名為不自不在非
乘中住名為不異如長不在長中亦非短中住也是
[005-0251c]
乘亦如下第四雙合如向何以故下第五雙釋不住
非不住云云須菩提以是因緣故下第六雙結不住
云云二不論云云


次答第五問乘乘人此中既標問故乘品初有此問
也先標問無住處復云住薩婆若中復云畢竟空中
六度等為體誰乘乘頓有人乘不耶次正答中又二
第一明既無住處故無人乘者第二明無人乘而乘
所謂菩薩乘之就初五第一正明無人乘出者何以
故下第二舉四法無所有釋所言四法者一是乘謂
六度二是乘人三是所用即慈悲方便等非度攝四
是時即明此四法畢竟不可得何獨有人乘之也何
以故乘不見次第三舉生法二空釋四法不可得何
法不可得下第四釋不可得之所以為是智慧力少
故不得為是無故不可得今正明無故不可得此中
前舉法性實際為喻明不可得次舉十八空釋不可
得問何故云畢竟淨答破有而依無非是畢竟淨今
有無俱淨乃為畢竟答菩薩以一切下第二明無人
乘而所謂菩薩乘是大乘出到薩婆若云云論五十
卷。


勝出品第二十二



此下兩品有四章第三稱歎摩訶衍善吉第一作五
問問摩訶衍次第二佛一一答五問竟今大眾聞佛
答領解歡喜故善吉為之作稱歎摩訶衍明六度等
為衍體次有發趣之用次明始從三界中到薩婆若
[005-0252a]
中次明此住無住復明無有人乘此乘者故此乘微
妙勝出人天修羅之上與虗空高等含受無量無邊
眾生無去無來無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平等如前明
摩訶衍非階級非不階級而方便論階級故階級與
不階級同入摩訶衍如此階級為顯般若波羅蜜以
般若波羅蜜摩訶衍論階級故如此階級不階級並
勝出人天修羅之上故云勝出雖言勝出而未曾有
其邊表高畔故云空等既云與虗空等故能含受一
切既含受一切似若欲知有去來而實無去無來既
無去無來故無過去未來現在出過三世俗初歎為
名故用目品他云因中萬善為來是世諦有法即是
世間豈能勝出世耶彼世間有多種於中有勝劣言
暢大乘雖是世間而勝出其雖世間今謂佛及龍樹
不許作此解既是有為豈與空等既是有即應礙何
能容受既是有為從因緣趣果非謂無去無來既是
有為則雖三世非謂三世平等出過三世佛又云皆
是真諦遣又云過分歎今謂佛及論主不許也今明
衍非是有故勝出世間與虗空等能容受一切名無
來非三世攝言勝出二義一者歎乘能摧破三界六
道故勝以勝出三界二者三乘內出三界為出而大
乘是中之勝以無過不難無德不修二乘如不爾斷
惑不盡集德不備故劣也。


就文為二第一舉出等五義歎摩訶衍第二舉出生
三世諸佛摩訶衍就初又二第一善吉為大眾得解
[005-0252b]
歡喜正作五種歎摩訶衍云云佛告下第二如來述
善吉五歎就文又二略述故云如是如是亦是標得
歎乘體故還牒前問乘品廣乘品六度為乘體於中
初出其義所謂百八三昧禪定義十八空四等般若
義道品等雙廣上歎云云


如須菩提於言下第二廣述亦有正述即為五章今
盡品述第一勝出歎就五述中例牧及正述并結怛
不就第一正述勝出歎中又三第一正述勝出第二
勝出之意第三明利益此三段文中聞持品就正述
勝出又三第一明勝出無為第二明勝出因果所以
然者布云良由摩訶衍非俗諦有為故勝出俗諦有
為非無為故勝出真諦無為非因果故勝出大小乘
因果今明若有為若無為若因若果皆是佛教並非
實皆虗妄皆實異皆非諦皆顛倒非常非斷壞相皆
無法而人即修謂是實非虗妄不實異是諦非顛倒
是常不壞非無法菩薩學大乘知之非實皆實異皆
非諦皆顛倒皆無常壞斷無法故能勝出人天修羅
之上此是持正作此開文於義皆大文悞者今經妙
末皆云勝出六道何曾云勝出空有因果耶義者若
言空有因果非是大乘故乘勝出者何得此中佛重
取上因果空有為乘體耶今釋不爾明若此有因果
等法有一豪可得則乘不出六道何者若有一豪可
得則是有得還是六道何能勝出六道耶今知一切
法無一毫可得即是無所得故大乘此大乘則勝出
[005-0252c]
六道故文中若未有為法無所有次舉無為法無所
有故乘勝出六道第三舉因果無所有故勝出六道
也今是第一勝出有為云一句一句例有八一者有
二者不虗妄三不實四諦五顛倒六有常七不壞八
非無法云。


須菩提若法性是有法下第二勝出無為云云


須菩提若檀波羅蜜下第三明勝出大乘因果云由
來只用此因行作大乘序大乘經勝出之耶彼云所
勝者自是執相未破導者若被導妄相者不論被勝
及㸦勝之乘今聞佛及論主不。


須菩提如金剛慧下第二明勝出之意正言摩訶衍
故能勝出人天修羅之上至論文自見也。


須菩提諸佛為眾生轉法輪下第三明利益何者眾
生實是誰能斷有性何可令入涅槃則諸佛於眾生
無利益設入涅槃則得改眾生罪良由非有而顛倒
成有故諸佛為眾生約法輪故化令悟本自非有名
入涅槃故大利益得無量福如云平等真實法界一
一切眾生入真實無所入乘令無量眾生入無餘涅
槃而實無眾生得得滅度者也。


等空品第二十三



等空品常云乘是萬行萬行是有不可與空等若真
諦遣故無萬行無可與空等今明品萬行宛然而畢
竟空故與空等可謂空萬行空萬行空如三事宛然
無三事論下釋言菩薩從無生忍不復分別知施無
[005-0253a]
所施若未得無生忍則謂萬行異空空有二故未是
真實乘也問若得無生故萬行空者若爾非是乘本
來與空等答乘本與空等於未得無生人自謂不等
等此品初述其第二等空歎故用目品問何故虗空
等解云與世間虗空等世間虗空巳破經論所破誰
論此耶故摩訶衍與般若虗空等般若空亦令與般
若大乘等。


就文又四第一歎如是如是下第二正述云須菩提
如虗空無東方下第三歎述歎凡舉二十二種歎類
能由來乘是萬善有為有法並不得舉此二十二為
云云彼解云皆是假設狂稱歎若作如此言及佛
重熱但汝解佛菩薩不解大乘實不爾無氣味也須
菩提以是因緣故下第四結歎云云


次述其第三含受歎由來摩訶衍是萬善乃可令受
行眾生云何能含受一切眾生及一切法彼解云是
少分為言實錄唯含受有著之人不含受一切眾生
及一切法此則反佛語及龍樹意今明摩訶衍非凡
非聖而凡聖皆含非人非法皆含受又中法空喻者
非世所解三無為中為虗空世人所以虗空與萬法
君含受萬法今云虗空者如經云亦名佛性亦名如
來法身亦名涅槃虗空故般若虗空摩訶衍虗空及
能含受一切法摩訶衍虗空既能含受一切摩訶衍
亦爾故摩訶衍與虗空不二不別今作異若說然善
吉二歎一云乘與空等次云乘如空含受佛述則異
[005-0253b]
述等空明乘與空等含述含受則云無有虗空所以
然者正言空非有有無四句內外如此空方能含受
亦如此空乘與空等故此義不異但小既明等空則
恐有空可等有空能受故今明不見空方是空受方
是等空也問既不見空不空四句內外皆不可得有
能含受耶答一切法皆不出此法皆四句內答一切
法不出不出此法者汝問云既不見空不空四句內
外皆不可得云何能含受今云一切皆非空非有非
四句內外無有一法不如此者故云不出此法也既
問一切同如此非空有非四句內外無礙何意不容
不受耶是故一切法含受故空也問一切法皆畢竟
淨衍與空亦畢竟淨既云空能含衍能含一切法何
故不云一切法含衍含空耶答亦得此是一切衍衍
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但今為歎衍故云衍
含也問一切法皆畢竟空則無異不異含不含何故
云含耶答今畢竟空為衍以一切法亦空故入衍中
故云含也然衍與一切法皆畢竟空不可得何有含
不含耶。


就文又二第一歎二正歎述歎述中北人以為六義
云云今直為四第一舉虗空為歎第二阿僧祇為歎
第三舉乘為歎第四舉涅槃為歎若虗空阿僧乘及
涅槃若體是有有則隔礙不能含正言虗空非是有
故含受一切餘三亦然皆舉所信類所不信明一切
無所有名為大乘故能含一切也若爾耳但含一切
[005-0253c]
眾生亦含受一切法無所有何但名摩訶衍含受亦
得名虗空含受亦得名眾生含受但今歎摩訶衍故
一切無所有名為摩訶衍既一切無所有則無能含
與所含但一切同入無所有故名為摩訶衍含受一
切次第二舉阿僧祇無所有類一切無所有我無所
有下第三舉我無所有類一切無所有此舉聲聞人
所信類所不信就文九復次初復次舉我類如此性
等乃至第九復次舉我類三乘人同無所有譬如須
菩提涅槃中下第四舉涅槃涅槃性為類此亦舉所
信類所不信也二不論云云


次述其第四無來去歎前歎次正述正述中又三第
一總述一切法並無去來第二別釋一切法皆無來
去第三結為摩訶衍無來去今是第一先正述次何
以故下釋明一切法皆不動故皆無來無去無住若
爾一切法皆大乘何以故須菩提第一無所從下第
二別釋一切法無來無去無住就文凡舉十科一五
陰二十二入三六種四如實際五六度等門六菩薩
七佛八菩提九有為法十無為法此十科法一一各
有五義謂色色法色如色性色相就五義中一一各
三義謂不來不去無住五義者一色謂十一十四及
明無所對凡夫見為色也二色法知其色無常生滅
即二乘三色如知色無生滅非常無常菩薩觀也所
以名如者現在色既無生滅過去未來亦如是也又
云佛觀色既如此菩薩觀色亦如佛故云如也四色
[005-0254a]
性者色性本來不生非度故無生滅性如此故云性
也五色相何以故知其無生滅性不耶見其相壞敗
不有故知其生滅也色五義既爾四陰五義亦爾乃
至無為法五義亦爾皆不來不去不住一切既爾即
是大乘不來不去不住以是因緣故下一行餘即第
二結大乘不來不去不住由來大乘是因中萬善云
何不來不去不住彼云是真諦是今用遣何為即一
切不來不去不住是大乘大乘相如此也。


次述第五無三世歎若有來則有未來若有去則有
過去若有住則現在前既無來無去無住則出過三
世無未來過去現在由來大涅槃華嚴自可非三世
大乘與般若並是因中行為三世所攝今則不然般
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故一切並過去非未來非現
在亦非三世就文先歎次正述正述中又四第一就
法空義述歎第二就眾生空義述歎第三勸修第四
結歎就初又五第一就不可得空述就中有正述及
以何故釋摩訶空等下第二就自相空述亦有正述
及何以故釋既自相空豈大乘為菩薩為二大乘空
為三菩薩空為四豈有三世空為忍豈有三世空為
異問此中云三世平等歎何故云等不等皆不可得
答曰歎亦應不見勝出不出乃至最後不見去來不
去來但今既最後收卷故云不見等不等也是菩薩
摩訶衍是衍中等不等不可得下第三就性空述亦
有正述及何以故釋須菩提過去檀不可得下第五
[005-0254b]
就平等空述諸行悉平等亦有正述及何以故釋復
次須菩提過去凡夫人第二就生空義述歎亦有正
述及何以故釋如是須菩提菩薩住般若中學等相
當具足一切種智即第二何以故釋但學品應云住
大乘中學三等相當得一切種智云何言住般若中
耶釋云所謂般若摩訶衍摩訶衍般若大乘大乘般
若學三世平等則能得一切種智是名菩薩下第四
結歎三世初結五歎中第五三世平等歎後句結五
歎中第一句勝出歎爾時須菩提白佛下兩品中第
二歎衍出生三世諸佛一切智由來云依涅槃圓修
滿字學乃可得道依此半字無常不可教學不能得
道必須攝涅槃方得道就文又二第一善吉正歎能
生三世十方諸佛一切種智可謂好大乘佛告下第
二如來述歎云云若他五時義定是則得須菩提與
佛不曾護不解義不及今人。


會宗品第二十四



就前為四第一善吉五問問乘二佛答五問釋乘三
歎歎乘四無二法不二以除新學之疑此四段為二
上三正釋大乘以說般若今方是釋疑利根之徒知
大乘與般若義雖殊體更無二或名為乘或名般若
包含廣大運用至佛即名般若為乘則有照遠實相
導成眾行故乘名般若體更無異聞上大乘即得與
般若相應即得正悟住大涅槃即於大乘但新學之
人謂般若是空慧乘為萬善言異涅槃不同故論為
[005-0254c]
異也以今釋也問乘與般若為有廣狹為無廣狹答
一往無有廣狹乘具萬行萬德般若亦爾故此品云
三乘善法入般若中前云若有實悟攝一切善法者
般若是既云三乘皆入般若中即是三乘同歸般若
亦是會三乘同入一乘與法華復何異言此經是第
二時三乘通教法華是第四時耶然今此會三乘是般
若三乘也若有所得二乘皆破除豈會取般若但取
空慧為般若亦但取空慧為乘若有空有行皆乘亦
空即得皆般若也問今言大乘則攝一切經謂法華
涅槃皆大乘豈可皆般若耶答此等諸經此皆是般
若論云諸善法入般若中謂法華經為餘善法也故
法華涅槃皆般若異名作般若名說無非般若也此
即就教會若就通門不二會般若畢竟空大乘亦爾
一切法皆爾畢竟淨何曾有般若異乘乘異般若也
問不異有異義不耶答曰亦得異大乘則具萬六度
般若則是一度故大乘當其總名般若是其別稱問
般若是別總別異云何可會是一耶答名總為總別
因為總總別豈三耶問若爾雖有不二會有二義答
既有二不二豈無不二二義故般若是二慧五度不
名慧問若爾云何會之耶答般若雖是慧以般若導
成眾行故眾行方成不導則不成故般若亦得攝眾
行也問法華會何異答法華會三歸一今就大中自
會是異名故異也。


品為二初疑問二釋疑問二初滿願騰眾疑所以爾
[005-0255a]
者由滿願上大乘善吉因此說乘故滿願為生問也
次善吉自審如文第二佛答有二第一就教會二就
理會教無中二判明三乘法皆入般若故知因果大
小皆是般若不可言般若是因非果是大非小至論
般若未曾大小因果也次判論三乘法不同巳知三
乘法皆入般若亦悉論三乘法也論云十力等是佛
法度是菩薩法道品二乘行名二法菩薩行名菩薩
法也又出有人云具足行六度是菩薩法不具足行
是二乘法此言不具足行可具二義一者未來可但
行三四未必具行六二者設行未能露六之原也須
菩提若摩訶衍下第二就理會皆畢竟故一切法不
二也。


十無品第二十五



從集散品竟無生品正奉命為菩薩說般若開三門
初三脫門說般若二稱歎門說般若三無生門說般
若北人云第三是遣相門復有人云三脫門是菩薩
字空門從句義巳去是菩薩字義門今第三就無菩
薩門說般若謂無人無菩薩法謂菩薩字空及菩薩
字義門論有明文更可用也但第三會無菩薩門不
及無生門說般若亦不同遣門也所以有此第三無
生門者為根性不同自有聞初門悟不須第二一一
悟不須第三但受悟不同故備三門也論云悟故開
道是門不悟則塞非門也必有次第釋者上稱歎門
既歎釋大人歎釋大法時眾便言有此大人大法故
[005-0255b]
人法心生今更淨於人法之心明求人不可得故人
無生求法不可得故法無生故名無生門了人無生
始見是大人了法無生始是大法故上人法是無生
人法今是人法無生也。


問上三脫門即是明無人法人法無生義與今何異
答般若有無量門上是三脫門今是無生門上開一
無生門為三脫今合三脫門為一無生門所以始開
終合者樂種種門入入竟無二故同一無生也又上
廣門略觀今略門廣觀上廣門有三不開十無故是
廣門略觀今一無生門開十種觀故是略門廣觀問
雖復廣略不同同是破人法前巳破竟今何須更破
答人法病攝一切病此難淨前雖破今須更破也。


問前三脫門破與今無生門破得論深淺不答亦得
無深淺俱是破人法故亦得論深淺前一往初開般
若故就三脫門破其昔來封執人法之見次歎釋無
所得大人大法破便言有此無所得大人大法故今
明無所得人法未曾人法人法皆悉無生也亦得是
因緣相成義三脫門是無人法次稱歎門明無人法
人法今是人法當知未曾人法亦未曾無人法也三
門圓成一意也若依知斷者初品十種求人不可得
破計人之心次無生品一切不可得除存法之念但
此二品既云無生門文相拘涉開為二無生第一明
順無生第二明真無生即是順忍無生忍地前為順
忍登地生無生忍文五忍云云
[005-0255c]


初明順無生中為二第一正十種觀求人不可得故
人無生第二明行此十觀得利益也初三一標十觀
二身子一一問三善吉一一答。


十無者一明無三世故無菩薩不出三世中有故今
明當無三世豈有三中菩薩耶色無邊下第二無離
陰菩薩五陰尚無豈有離陰外有菩薩言色無邊者
求其邊表念不可得無邊是空空異名色是菩薩第
三明即陰菩薩五陰尚無既即陰是菩薩一切處下
第四遍撿無菩薩一切種者一切觀門一切處一切
境也此中無即離乃至五句皆無菩薩至此露無菩
薩故下句言無所教也世尊菩薩但有字下第五但
有名字故無菩薩上四無既無菩薩體今明但有菩
薩名即名無所有也此之五無正明無人也如說我
下第六舉我無例無法上我無巳類法無未故將我
例法此中三句初句舉我無如我計法亦爾第二句
例法無何等色下三句出法無正約五陰無生也此
句是責出五陰無生若不生不名色下第七明法體
不出者亦非無菩薩五無明人法無生次一無明法
無生或者云不體悟人法不生是凡夫體悟人法不
生故名菩薩故今明五陰畢竟無生復五陰無生無
智分別云何有云菩薩耶若畢竟不生法當教般若
此第八無明無生亦無菩薩曰謂體不生人是菩薩
則人是能體無生是得體人則異無生可非菩薩得
人即是無生故應有菩薩第八云則無生亦無菩薩
[005-0256a]
若則無生是菩薩云何還以無生教無生以般若教
般若也第九無生亦無菩薩如如常云世中有菩薩
故今明出無生外無復有物誰離無生耶第十是悟
解無生故無菩薩若生故無菩薩若有菩薩應生怖
畏竟無誰生怖畏耶。


爾時舍利弗下身子一一問論二意生起一者善吉
德劣菩薩今於佛前說深般若新學菩薩或生疑佛
上將順其意故云汝說大乘與般若相順也故身子
一一問之二者佛與善吉終一經共說般若身子一
一諮問使解釋文理分明令眾命我信也。


第三善吉答十問即十釋初為二第一略明生法二
空故無三世三世無生無故無菩薩亦廣明生法二
空無三世三世無故無菩薩三結初二前明眾生空
次法空三總釋生法二空故無菩薩也應明無菩薩
何故無眾生答二義一者況汝計有菩薩猶如外道
計有眾生眾生既無菩薩亦無二者眾生是菩薩異
名未得道名凡夫得空淺無慈悲名聲聞得空深小
有慈悲名緣覺得空轉深有慈悲故名菩薩遂義不
同有異名也如一家眼見色名見者言一知名知者
受苦樂也色無故第二空故無菩薩問法有不可得
故無菩薩今法空空何故非菩薩答空中無有物何
菩薩故若空若有皆無菩薩何以故第三總釋二空
無菩薩。


檀波羅蜜下第二廣明生法二空故無菩薩若總望
[005-0256b]
前後文前明眾生空及五陰法空此是世間空今六
度等是出世出是所觀境此境故名菩薩既無所觀
境豈有菩薩耶若別就後文者行六度等論故名菩
薩既無六度等法何所行故名菩薩下明聲聞辟支
佛人既空菩薩人亦空即生也。


色無邊下答第二離論無菩薩一二皆三謂無釋無
結無也色無邊有四種釋一云無處不有色如四大
遍一切處故是無邊也第二明求色始不可得如生
死始不可得既無始亦無終及中間也三公色名色
相求色相不可得故云無邊也第四求色不可得色
則如虗空虗空無所有故無邊色亦無所有亦無邊
也。


答第四即陰求菩薩不可得此中然生法二空釋眾
生空故無即陰菩薩諸法空故無即陰菩薩也答第
四遍撿無謂一切種處一切處即上第一明時無第
二明五陰無也今歷一切法謂界入萬行萬德生死
涅槃一切法中無菩薩也一切種者謂十八界空觀
三脫門觀常無常一實觀求菩薩不可得此是橫論
也若空論者上求即離無今亦即亦離乃至五句如
即離五句假實常無常一切五句亦爾也經云明明
中不可得眼耳中不可得者論云是自他門也眼中
求不可得謂自中覓自也耳中無眼是他中無自亦
他中無他自中無他也耳眼即是一切處自他求不
可得即是一切種也。
[005-0256c]


答第五無但假名字望前四無無菩薩體今第五無
菩薩字然體既無即無名故經云名名相空也。


答第六無三何三句次第釋也釋初句如文如舍利
弗言諸法亦如有無自性下釋第二句此中三句第
一句明一切法屬因緣無自性故諸法空也復次一
切法無常亦不下第二明破斷常明不斷常諸法無
常故破常見亦不失故破斷見也復次一切法非常
非滅性自爾此第三破一切法斷常先破有為法斷
常今具破一切斷常似由來云前是相續假中道不
斷不常今明二諦中道故不斷不常也又前直云不
斷不常今云性自爾非破斷常明不斷常本性自爾
也此本性爾遠貫上六無六無明無人法始圓故方
云性自爾也如舍利弗言何因緣故色畢竟不生下
答第三句也。


何因緣故畢竟不生不名色者下答第七無明體悟
無無者無故無菩薩也答下如文不須樂也。


白佛如是觀諸法下此第二明得益為五一明五觀
益二明無生滅觀釋上五觀三明無二觀總釋與觀
第四明三種大義益五有三問答料簡上無生滅觀
義也今是初如是觀諸法者如上十觀也不受色者
以色有無常火燒心故不受不樂無常是初觀今是
究竟觀也色非常非無常畢竟空不取色相故名不
樂樂者取相樂常無常男女等也不住不著者釋上
二觀所以觀色空者以不住色故住色則煩惱賊來
[005-0257a]
故不住也不著者釋不住此色若有一罪可住說有
無量罪謂身有飢渴寒熱心有老病死等心有重愁
怖畏三毒八萬四千塵勞門後在三塗苦故今在後
世身心具有無常苦無無我等故不著也前亦是正
觀後二釋上觀之所以也不言是色者此是得正說
益上自行今化他上聖嘿然今聖說此既即如說行
如行說也。


復次世尊下第二明得無生無滅觀釋上五觀所以
作五觀者良由悟諸法無生無滅所見所以不受不
樂不住不著不言是色也明凡夫二乘不行般若不
作十無五觀故自見彼所見不見佛菩薩所見也今
菩薩行般若作十無五觀故不見凡夫二乘所見見
佛菩薩所見豈言凡聖共行假實境耶此中二初舉
不住釋不見次舉不滅釋不生亦釋不見也何以故
不生法非一非非三非異從非四乃至為千皆是修
異不可得具言云非異也更釋不生義也世尊色不
滅相下第二舉不滅釋不生亦轉釋上不見釋五觀
十無也。


次是故色入無二法數第三明不二觀此求諸觀此
滿不二凡夫聞名取相聞十無便作無解未聞十無
便作有解聞無生滅便作無解亦聞有生滅便作有
解故今明如此有無畢竟不可得未曾有無亦未曾
生滅無生滅悉滿不二也。


無生品第二十六


[005-0257b]


依論而判上除存人之心今洗著法之念今言無生
品者此品明順無生次明無生忍故明無生品前品
亦明無生但是順忍今正明無生忍故目品也依論
釋廣乘品忍法世第一法是菩薩順忍初果即菩薩
無生忍此文取地前為順登地為無生依論釋發趣
品七地又云得無生忍無生智等定慧地前則六地
為順七地為無生經亦爾前是約凡聖分故內凡為
順登地為無生後是約淺深判故六地順七地無生
也不相違也此皆是二忍非三忍五忍明義也品初
是第四明三種大義前問次答問上巳明入三義從
句義至乘乘明菩薩摩訶薩義奉鉢品開宗即明般
若義轉教中三脫門即是明般若即上品十無五觀
不生不滅觀不二觀即是明觀義今何故更問三義
耶又集散品後的別明三義明實相般若義明觀照
般若即觀義明般若得樂人即菩薩義今何故復問
耶答從上作十無觀說不二觀皆求菩薩不可得謂
者便云既無菩薩即無般若法亦無觀行便爾自絕
故明能如上洗淨始是菩薩遠離一切見始是般若
如行而觀即是正觀何故無三義耶論生起云此義
無所不攝義中之離解上經巳明今更說二者此三
義有無量義故今以異義釋之三者前會巳悟今為
後會如清涼池喻也答三義即三答初如文答第二
般若論云阿羅蜜者般羅蜜兩云相近故舉阿羅蜜釋
波羅蜜問何故爾答般羅蜜既有異義即有名故舉
[005-0257c]
異名更釋異義也又此有其深旨以上十無故云無
般若故明遠離一切見始是真般若也阿羅蜜此言
遠離也問般若即是觀後何更明觀答上般若是實
相謂正境今明正觀即境有明菩薩則是語觀行人
具此必集散品未無異也不明文字者明此三明文
字更無別法也文此中正明觀行不明說故不明文
字般若也此明觀即異故云非常無常大經明常無
常者得實觀然後乃方便非常無常用也常云大經
明六行圓修今明得實觀得方便具足乃圓云何則
取方便常無常同作圓脩耶。


舍利弗問云何無生下第五論上品無生乃至入二
法義問何不接次則論答論云三大義要問尚修多
有利益大先論今乃得論上義耳問何不待論上義
竟後方論三義答佛法不莊嚴言段前後次第唯在
悟也三義既易悟而且要故先論也一師云上明無
生故有三義此是無生三今還明三無生謂聲聞眾
生無復三三言一無般若等也若言有三即言非無
生皆不爾也三非復無生故上明無明無生方具三
今雖明三未曾三三即是無生也三問答即三問答
論上無生色非復色義答意云自相空者非是破色
故云色空色空色自相空也問色自相空應空不妨
色色不礙空何故云色空非色耶若非色則是失色
若色宛然而空色空宛然而非色色非色色也何曾惟
色云非色耶第二問答經本不同一本云身子問云何
[005-0258a]
色不生為非色此既復重云則非色一本云問不滅
問云何色不滅為非色上論前品不生下論前品不
滅也第三皆論覆經應問色不二此問上無生中第
二何以故色無生不二不別義也所以無生中答問
二事不滅中亦此二事而不問者無生二事既爾無
滅二事例然不須問也論問云無生即不二何故更
問答破因中先有先無生故無無生此二即責因中
為前有果而生並不可得名無生也破眼色二故云
不二或先入無生問後不二或先入不二門後入無
生也次答無生與不二兩門不同答無生舉果自相
空答答不二舉散空答問文不合不散論主何故云
舉散空答答以眼色散壞故云其是空空故無散即
是不二也第三問答論上無二法數者此無二與前
第二問答無二云何異耶答前明即是不二今論色
與無生不二即是二與無二也謂者聞上眼色不二
便言悟時二二變成不二生實成無生迷時無生實
成生死無二變成二故明二不二即是不二生即是
無生也。


爾時須菩提下第二數時無生忍論文至此分判云
上說柔順忍今說無生忍上直云色無生末云畢竟
淨故是無生忍也畢竟淨者了悟無生一切煩惱畢
竟盡但餘習氣也若望順忍故為畢竟望佛道未畢
竟也文為三初明無生忍次第二趣無生方便三明
信無生人前明順忍次無生忍此是行次第今前明
[005-0258b]
無生後明趣無生是論次第也初為二第一須菩提
對佛明無生忍所以至此即對佛者轉教一周將竟
時會取悟合此故諸佛燈明也第二論無生五第一
總論願至無生第二別論得空無生第三明萬法無
生第四論生相無生第五論稱歎無生所以大弟子
共論無生者良以無生道妙若不因往復共論時無
由悟解故也初歎中總別為二合開為六六者一歎
云無生應無三乘二者無生應無六道三無生無五
菩提四無生應無二乘斷結五無生應無大乘之行
六無生應無佛果可得總前二者論意云從斷結是
廣歎初是略歎也五菩提有二種一共五謂順忍無
生忍為二次三乘無學為三故五也次獨五一發心
外凡位也二伏心三十心也三明心初地至六地觀
解始也四出倒七地至十地得無生出三界到佛邊
也五無上謂佛法共不共如似共地不共也論其廣
狹者若無三乘為狹則獨五為狹也共五為廣也若
取但長則獨五外凡共五但取三十心順忍十地無
生忍不取外凡也若言順忍位長亦可通取外凡也
相配云云偏舉難行苦行難者餘行人不見此行人
多見為希有故舉之二者此是大乘大悲行為行本
也又諸法無生人皆著樂菩薩何故獨受苦耶餘如
文次須菩提等者他言弟子就世諦為難善吉就真
諦為答今明導此不相至對云何成問答又此義易解
何事論耶今明身子標凡夫二乘未行般若之前恒
[005-0258c]
見一切生滅身子標此為難也佛菩薩一合行般若
了達一切法因緣生故雖生不起不起故雖生不生
善吉據此為是答則世人凡俗常見有生道與俗反
明一切不生既凡俗人所解是則難信是故二人共
論令俗人悟道計生者入無生也此之二人並舉佛
而難難如佛難至佛意而答答汝佛答故佛所坐而
論二人所說也證成二人問答不謬也答中為二初
總答次別答總答云我不欲令無生法中有六義可
得若顛倒情謂言有六義可得在所不論也次若答
六難答意直明無生中無大小二乘則具答五難盡
今初明無生中無小乘即答第一難即兼答第四二
乘斷結難第二無大乘中正答無大乘因及果二位
難即兼答無五菩提難五菩提不出因果今既既答
因果即兼答之也第三無六道難其後得道兼答故
此中不答以義例可知尚無三乘何有六道也答大
乘因難為二初開二門次釋二門一不作難行苦行
門二亦不以離心苦心門何以知下釋第二門菩薩
於眾生如父母於兒子自在生菩薩於眾生任運起
大悲以物利之非是難心苦心也巳身亦爾也所以
者何下釋第一章門非難行苦行了眾生及法皆畢
竟空無所惜無所難也次第二論得道者明無別有
一道即此上凡聖皆無生即名為道也悟無生故名
為得也身子問意上既即生為見無生得道為見生
得道此即是數論見空見有得道義也若作難意若
[005-0259a]
以生法得道生是虗妄故若以無生得道汝上云無
生無得無道云何以無生得道也又來是凡聖義今
是破得道義也答中明生無生皆不得道即彈數論
義也次問無知無得者上作得有道解既破得道便
作無解何者身子云生無生攝一切盡此二若答脫
則無以得理也故明有得破無得也不以二法者前
明無得次明得恐相違故號之明得無得不二前明
無得得無所得今明得無得得也但世俗言說者經
論未曾得無得道今隨世俗故言得也世諦悉檀故
有得第一義悉檀故云無所得也。


生法生不生法生下第三破一切法無生上總明無
生亦明無得而前遂明無得義得義亦上總明無生
應諸法生義故今論諸法無生也又此下釋上無生
義所以無生者就因中有生無生並不可得就有生
相無生相覓生相不可得故下兩數釋上來無生義
也生法生是因中有果不生法性是中無果亦是巳
生未生也生時還是因巳未二關亦無生問答可解
也。


生生不生生之下第四論至生相生無生上論法體
有無今論生相有無也生生者若意明無別生相常
與法體異能生萬法即法生故名為生也大文云生
不生無二無別也問若爾異有即法生耶答此中破
異法生故言不異也若言生相不異法能生法還作
因中有果生無生論經正作此釋也。
[005-0259b]


舍利弗樂說無生下第五論樂說無生有此數者上
巳明一切法無生今明語言亦無生前以言語說無
生未明此語無生故今明能說無生令言亦無生則
無生盡一切法也此中二第一身子稱歎即明稱歎
無生第二因此勸學也初中明二一明歎法無生第
二歎人明能說人亦無生初兩判初判明所說法無
生第二判明能說語言無生也於說法人中最在者
第二明能說之人亦無生法弟子名第一滿願說十
二部皆第一善吉巧說無生人遍備伎不並皆轉有
人偏解一術罷其巧妙也又此是善吉舉佛中說說
如佛說即人如佛人佛既第一善吉豈不第一耶善
安住平等實妙法相故不謙不受所以不謙者實如
其歎何事謙耶得歎不高故心不受著直明所以能
答一切難者以諸法無依故不依內空故不依內也
外中間亦爾也應淨色下第二勸修見有色是色見
故不淨見一切種是一切種智見故不淨今了色畢
竟不可得令色見淨佛道亦爾也。


舍利弗問下第二明趣無生方便何以知之論云無
生深妙不可頓得為新學人問也就中為三第一明
淨菩薩道能趣無生第二明淨菩薩道趣無生第三
稱歎般若力初前問次答答中二初開二種六度故
能趣無生初中二第一開在出在二章門二釋兩章
門也初如文也舍利弗問下第二釋章門釋中前釋
檀檀世出世次例餘五也然度未曾世出世約世出
[005-0259c]
世人行之得失故成二也柔順忍為勸始得順忍不
住三界中故為勸得無生忍斷三界結使盡出三界
世間縛何法身出三界果縛故名出也小乘勸是學
人學未出三界子果故無學人是出出三界子果故
此義相准故論作此釋也然經意正答出三界世間
子縛也如是舍利弗下第二結行二種行二種六度
為趣無生方便但應是出世六度何故言二種答論
云爾也世間雖不動出是動出之遠因也舍利弗問
云何為菩提道下第二明三十七品開菩提道趣無
生方便也然道名通因果若云佛道此果道菩薩行
道此因道也論意云此中佛巳新故不名道但因道
也此道趣菩提故諮作菩提道從果立名菩薩之人
行趣菩提之道故名菩薩道也論云三十七品是菩
提近道六度為遠道何故能今文此判耶正言前明
六度為淨菩薩道今道品為淨菩提道故知六度是
遠道品近他問以無得而論道品六度但近有得而
論道品六度但遠何故云六道品近六度遠耶論主
云六度有世出世雜故所以為遠道品但是出世故
不雜故近也問何故爾答六度中有布施持戒雜定
慧故有淺有深故雜所以為遠道品但有定慧不雜
施戒故近也爾時舍利弗下第二稱歎善吉能開近
道遠道及世出世二法令學者識得失近遠多巳利
益故歎也答歎中二義歎般若中不云佛身者以般
若是本故三義者一歎般若能生三乘二歎般若能
[005-0260a]
含受三乘三乘悉滿般若法華但有會三歸一今長
有出生三乘所以開及收入皆由般若者若是般若
一成有所得一一不成一也三亦爾故無所得一一
方成一三亦爾第三句歎般若能生三世佛菩提上
出生三乘但是一世今具三世也。


若菩薩開作是說下大數第三明信解無生人為三
初明信解二歎三答常應不離是合謂大悲者此二
句語也合者謂畢竟空合也大悲者從畢竟空生無
緣悲名大悲故云大悲與合有二義也問前句云不
捨眾生以無所得故無所以與畢竟空復何異答名
同異義但初名無所得後名畢竟空也此大悲與畢
竟空相須空若無悲住空見悲若無空則有見云云


次歎意正歎畢竟空合不歎大悲畢竟空合無有分
別何意菩薩獨有畢竟空合眾生無生此合若菩薩
有眾生無則畢竟空合應有分別也第三答中三初
指歎為答第二釋答三結成上不離義也指歎為答
者眾生空合亦空豈有眾生異菩薩有菩薩異眾生
耶故皆是菩薩也但於眾不了畢竟空成異也此明
處無異異自眾生也汝就空門作難空無有異故成
乘義若就眾生邊作難復不成難以眾生雖空於有
見有有故於其成異也何以故下第二舉六義釋眾
生與菩薩不異謂俱是空故離故等是名下第三結
成上義也。


爾時佛歎下轉教大段也定作三段使也一命緣起
[005-0260b]
說前事即舌相三十二正命從三假至無生不離大
悲合也三命說後事謂如來讚成現瑞語證說時分
會得道也就後事有三一讚成二現瑞三得道初四
一讚成故言善哉顯其言不謬也其有說者下第二
勸說如其說也恐所說皆舉佛意第三釋疑疑云應
說如佛說大菩薩云何乃至如聲聞人說故今明是
舉佛力說即佛說也菩薩學般若下第四明互如善
吉說當依善吉教行也說是品時下第三現瑞為二
初動地二放光說希有之法必有非常之瑞證說也
又十二阿由他人悟道作佛故有地大動又佛力令
地動使眾生信我般若也第三得答如文雖三門說
般若來二門悉歸無生故時眾悟無生也。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