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9 大品經義疏-胡-吉藏 (master)



大品經義疏卷第三
胡 吉藏 撰


習應品第三


[003-0211a]


上開宗說言無不周意無不顯更有下諸品意語生
者為欲論辨上義故上開宗此辨宗也此意通望一
教言習應者二義一者佛上示波若相今有明菩薩
習應波若故得與波若相應但菩薩方便習波若相
應若無方便習則不得與波若相應也問云何是有
方便無方便答一往有習可習便不得應若無習可
習故得相應次有習不有習則不應無習無不習乃
應也次習不習二無習無不習不二是二見則二不
二是不應無二無不二乃相應也次習應不應皆是
不應無應不應乃是相應也習應品來者上既示波
若相今令菩薩習波若故得與波若相應若先不示
波若相則無所習便不得與波若相應也問上亦佛
如行而說即令菩薩如說而行亦即令菩薩如此習
故得相應復更有何習應也答實爾但就生法二空
門說般若行就習應門說波若習後門習既前行亦
習前既行後習亦習但是平現之也問習應門說與
前門說何異答橫竪俱異橫異者上略說生法二空
令行今廣說生法二空令習竪異者上但就空門明
行今就破四句門明習故下言習有不習無不等如
此為異也問前何故但就空門今何故破四句門答
皆是初開波若宗故且破人法有後方究竟故具破
四句也習應品者從品後因理得名奉鉢從品初因
事為因亦復廣明習應從應從廣為因奉鉢表菩薩
行波若必作佛事此事既大從初作名亦現招提云
[003-0211b]
三十心習而不應八地應而不習初地巳去七地巳
來亦習亦應若二乘不應不習也十問三十心相似
習亦相似應也若八地去是無功用故應而不習者
八地任運應亦任運無功用習也今對此開四句一
習不應者習有得不與無得波若相應應不習者波
若非因非果作因名說則歸在十地此則應而不習
若作果則佛應而不習也從發心作無所得習即是
無得應顛倒之流不應不習也又上法說明生法二
空今舉況喻明生法二空明萬化只如十六神我十
六神我汝信不耶今生法亦然也又依論文上多明
法空此多明眾生空何故上明生法俱空而猶存觀
主見有觀空之觀今息能觀之主上明緣盡觀今明
觀盡緣也上盡所今盡能爾盡所即無數於然盡能
即是無心於內內外並冥緣智俱寂也文即三初勸
思惟生法二空二舉況三合也思至所聞即具聞慧
以思故修便具修慧佛菩薩因果人盡也波若五陰
世出世法空也。


如我下第二況一切弟子者聞十六我空知十六無
為故舉其所無況其所有習令有周無就有既不習
無何所無二見俱息也又眾生空易得故舉空所易
況空所難佛滅後分為二分一俱信人空不信法空
二者俱信二空無不信人空者以易得故所以舉也
今人亦示十六為無陰入為世諦有故今明一等也
若言十六實我橫計者佛道亦習橫計佛我也四句
[003-0211c]
云云於五陰中生我心名我共眾事而成為宰一之
主名眾生命根成就名壽者命者父生子名生者乳
哺衣食因緣長養故名養育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是
眾數法所成故名眾數計行人能起眾事故名人手
脚等根有所作名作作者力也能使他名使作者能
起後世善惡業名起者亦令他起此業為使起者後
世受苦樂為受者使他受苦樂名使受者眼名見者
餘五情道超二乘又上就生法二空門說波若以此
法故出以五情知者也次合所況也菩薩如是能如
上緣觀俱寂為行則道超二乘又上就生法二空門
說波若以此法故出二乘今希道之人信行上就生
法二空門說波若今是方說何者二乘之行空與菩
薩行空為異二乘行有所得空菩薩行無所得空也
三者上明菩薩方便實慧不見人法今明菩薩實慧
方便故行萬行度眾生上是指方便為實雖行萬行
無所行度眾生無所度今是指實名方便雖無所行
無所不行無得度無不得度具明二空始是具足說
波若道超二乘耳他云菩薩有行勝二乘空行不異
今經文不爾只明菩薩不可得空故勝二乘不言有
門也又般若是二乘通教則上生法二空便是三乘
何事言勝耶。


他言得空不得有師今明經文分二空一可得空二
不可得空今菩薩行不可得空故出二乘也又為二
初歎菩薩行不可得空方便外因故勝二乘後歎菩
[003-0212a]
薩眾行具足故勝二乘也初文二第一正明菩薩行
不可得空方便分用故勝二舉喻格量初三標釋結
如文不可得空者是無所得空也以佛上說生法二
空今菩薩利根悟生法空非俱不著生法空名不住
生法空也故無所得如上不住一切法住波若以無
所住故而能以無住度眾生眾生實未曾度不度故
度也又如大經云二乘但見空不見不空不行中道
不見佛性菩薩見空乃以不空非空不然中道波若
異名既不見中道佛性即不見波若於苦樂法作中
道想作波若想。


譬如閻浮樹下第二格量優劣依論文為二初總格
量二別格量總中三初一閻浮二三千三十方也閻
浮是樹名提州秤因樹為目洲中有閻浮林林中此
樹所最長為故為名也樹下有河底有金砂名閻浮
檀金有少洲亦閻浮提也。


一日下第二別格量憑公前法說總聲聞總菩薩次
閻浮別聲聞總智慧今第二別智慧總聲聞如此釋
於文不違有此意也今就此為三初正格量二問三
答問有三初總明眾聖智同故明不異也無生性空
者此正標據照空實慧不異論有二釋一云智非無
生性空照無生性空境故名無生性空二云亦七智
亦因緣和合故有亦無生性空也然七事不異一照
空境智慧不異二同應無生境不異三同出界不異
四斷惑不異五同得無漏不異也六同得有為解脫
[003-0212b]
無為解脫不異七同入涅槃不異也若法不相違下
第二陳同明不異也云何世尊下第三異也問佛上
巳總別二格量明優劣竟今何故身子更問耶答二
義一者佛上難明優劣今二乘人自明優劣優劣始
判也二者身子云上明菩薩智勢勝二乘此事不疑
何者菩薩有方便能度度眾生廣修萬行二乘無此
二也今但問智慧體性是同故不應煩爾優劣也佛
答兩法兩喻為四初明二乘劣菩薩二明菩薩勝二
乘三舉螢火喻二乘劣菩薩四舉日出喻菩薩勝二
乘也。


佛答二乘劣菩薩中三問答此中三反質初明二乘
無有修行度眾生事第二明無修行度眾生念第三
廣舉眾德行明二乘無念也所以反質者令身子口
自說不及菩薩也前文自在不異為同故今質之也
初問中二句舉因中道慧為問二乘不能以道慧度
眾生行萬行即是空有礙故是無常生滅菩薩能以
道慧度眾生即是空有無礙是無斷常慧故知體亦
同也二舉果中一切種智反問云一切種智度一切
眾生二乘亦無也以五種度一以大乘度二大乘度
不得以二乘度三以二乘度不得以天人乘度四天
人乘度不得以現果利之五現樂不得以慈心利故
終不捨眾生二乘無此事也他或云行因不同得果
處不異或行因同得果異或空行同有行異今明並
異也他云身子舉實相智為問佛舉方便智為答若
[003-0212c]
爾問答不相主也今明身子舉實慧問佛還舉實慧
答明二乘在實不能度眾生菩薩在實慧能度眾生
只用畢竟空慧度眾生何故爾二慧不二二境亦不
二故色境即空空即色境不二智二不二實常修萬
行度眾生只修萬行是實相實相不乖度眾生若二
乘不能實慧度眾生則空有二便是取捨生滅觀菩
薩空有不二故是無取捨無生滅觀也問文云以一
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故勝不云實慧度答
只此以畢竟空為一切種一切種智竟究也若不信
者前文云菩薩以不可得空故勝二乘此復何言耶
當知菩薩能作是念下第二明菩薩勝二乘也下兩
喻兩疑可明也舉螢火喻總上二乘劣義一者十方
螢不及一日喻上總格也二日照勝十方螢久劫照
喻上別格三者螢無照天下事喻無上事四者螢無
照天下念喻上二乘無念五者日未出有照日出則
無照菩薩未出二乘有化物耳日佛至淨佛道。


第二明菩薩眾行具足故勝二乘為二初明德勝二
明田勝亦功勝故能為二乘作因前問次答有人言
久來者身子是聲聞人問淨佛道何者一者是遂佛
轉法人巳雖無益為利人故二報佛恩故三巳了聲
聞法未了菩薩法故問也上雖總言菩薩勝二乘今
未知云何過二乘地入菩薩位復淨於佛道山中師
生起云上雖言勝未知是何位菩薩勝佛答從初發
心便勝者有聲聞家與六地齊功七地方勝無聲聞
[003-0213a]
家與六心齊功七心方勝今文並不爾初發心巳勝
問勝即是過既二乘即入菩薩位云何更問答上總
明勝今的出過二乘入菩薩位之方法也佛答正就
三解脫門明過二乘入菩薩位淨佛土所以就三解
脫門明者正言二乘無方便入三解脫門則住涅槃
何者三脫是涅槃城門故也菩薩有方便故知空是
有空雖空而有故不著空雖有而空故不著有不著
空故斷見息不著有故常見息故名方便然後能入
菩薩位也又菩薩觀知二乘始行四諦則是生滅觀
苦集是相生滅道是相滅菩薩知此是生滅非道故
入一諦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生故非苦集不滅
故非滅道不垢故無戒不淨故無解如是則過四諦
觀入一事觀若過二乘趣入菩薩位也以入菩薩位
便能化眾生成佛土故得佛道為淨佛土故得佛道
為淨佛道大淨三業一切惡故佛道淨又淨佛道見
如菩提罪相也。


自佛住何等地作福田第二明福田勝二問答身子
聞菩薩有上功德於菩薩深起敬心未知是何位菩
薩能為二乘田以菩薩煩惱未盡不堪為田云何勝
二乘佛答中三意初明總具諸功德故為二乘田次
明菩薩外通利他功德為福田三正答其問夫以菩
薩謂初發心便勝二乘故即是田此一例義也何以
故第二利他德故堪為田此中具明世出世功德然
各作法名有由般若故有作人各即由菩薩有即知
[003-0213b]
工二乘無一可取如大經剃頭著衣皆如非亦淨名
呵乞食說法非也問亦由二乘有五戒十善世人法
云何皆由菩薩有答二乘當由菩薩有今二乘所說
豈不由菩薩二乘常由菩薩有今二乘能說十善等
豈不由菩薩有也問今無菩薩時亦有天人及十善
五戒等云何皆由菩薩耶答有二二十一戒就清淨
菩薩方便作人王天王或在家出家作外道故說十
善五戒二者敗性菩薩不堪眾生治十治百亦說十
善五戒若無菩薩六道中但有三受受中但有苦受
也。


白佛淨畢下第二問答上云為田然菩薩煩惱未盡
則田不清淨云何能竟施之恩佛答二義一為田二
為施主為田者從初發心本巳淨畢竟者從初發心
了煩惱不生誓度一切眾生求一切佛法故則能報
施主恩也師又云若初發心即煩惱盡則不可若斷
盡便是佛若不盡云何言本巳淨畢今明此中為故
破初發見謂初不淨復淨故今明本來清淨恩初復
見也次為施主亦是說清施因緣以能為施主故豈
不消施白佛云何習應下第一明開宗行波若相今
第二示習波若方法上雖示波若相但波若甚深微
妙恐行者多有違失今更示具習學方法也然此二
門具有合離二意言主合者上示行波若有二門一
正示波若之相二菩薩修行故超二乘地入菩薩位
今亦二門一者正明習應波若二明菩薩與波若相
[003-0213c]
應得無量功德果根也言離者前說般若二門一正
說門兩說二秤歎門亦有兩歎今亦爾兩說者奉鉢
品約生法二空說波若明所觀空習應品初雜約二
空說波若明能觀空兩歎者第一歎菩薩智德高明
方便外用故過二乘。


第二歎菩薩眾行具足入菩薩位也今四門者第一
周正說示習應波若第二舉果報秤歎以習應故明
果報也第二周初更說習應第二明秤歎得果也前
則兩說兩歎以相次今則歎說交絡良以善巧多門
取悟非一故也初周習應中為二前問次答問有二
意一從上一日行波若以來經經秤歎波若功德故
波若不可思議故行者欲學故身子為問也二者身
子知波若甚深如幻化難子恐菩薩學有錯故問也
答中師未講大論但開二一單二複問一捨為應為
不應若應不須更說兩捨若不應何以說答若應時
則一捨兩皆應若不應即皆不應實錄一捨亦應既
修空豈見空異有故亦應也但言方未足恐物生見
故說兩捨今且作七種明智第一息緣二息觀習三
緣觀俱淨習四息果習五恩習六息行習七息為習
無如來見生死涅槃境故不得應波若故初令淨一
切境為息緣習所願雖淨猶謂有能觀之心故第二
明息觀習淨緣故著觀淨觀故見緣若緣是空而觀
不空者不空之觀何能悟空若觀是空而境不空者
不空之境誰能令空故須第三明緣觀俱息緣盡則
[003-0214a]
觀盡觀盡則緣淨非解非觀故明緣觀俱淨始為觀
也作如此淨習與薩波若相應故第四息果習緣觀
明淨則因果並空也見因果俱空謂為真習故第五
明因果既空習不色淨第六第七來意至文道之初
息緣門就經文而礙。


菩薩摩訶薩習應七空時以下第二盡觀文也文為
二初約世出世明觀淨第二得泯名明觀淨初文又
二第一明五陰淨不見應不應第二總結一切法淨
明不見應不應初五種習一作不見應不應習行其
習作七空觀故應不作七空觀故不應今明見京不
應皆不應無應不應始是應也二明不見生滅習三
明不見垢淨習四不見合習五不見有習次第相粮
由不見應不應故不見生滅垢淨亦由無有生滅故
不見不也不見五陰生滅者若言五陰無常生滅則
失罪福與畜生無異以畜生亦不知罪福也次不見
垢淨者即是不見縛解不見有漏故無縛不見無漏
故無緣也若本來心不淨為結則無解脫若心本淨
則無修道故與五陰無有空性也合不合者言色為
依因心與色合或心數與心王六相為合色空中無
色此第五離有集即釋上不見五故無合也若色異
空空中有色如器中有異也色空故無總壞者釋上
五陰空以自相不可得空也色不異空者重粮各各
相空以色不異空不以破色明空也。


舍利弗下第二總明一切法非應不應無生無滅等
[003-0214b]
又亦粮上空即是色明一切法不滅故色則是空空
則是色也智是無漏佛皆得是初行聖道也不見波
若相下北人從此文如是。


第二明觀空問前巳言不見應不應即是觀空與今
何異釋云前欲明過地空故不見今正泯波若觀智
故不見也今解此猶是上一例義也皆云不見應不
應但舉世出人法皆空故不見不應今此漏舉波若
故不見應不見是限觀也而依茲判者正言上不見
應不應者始與波若相應來限波若今此中正泯波
若故是息觀習於義亦無復也但經皆云不見不故
知皆是泯觀也問云何是不答前云波若是因故無
常依常觀謂應者因中波若無常作常觀為不今無
此應不應三者言波若是空慧故作空觀與波若應
作有無觀為不應今皆不見如此應不應也。


空不與空合第三緣觀俱空舊明或者謂境所明以
空者以空智空之令空空智所以空者復以空觀空
此空智也今故明境智俱不可得不以持空智令空
也又或者謂境空有觀觀空有一境故今明境智俱
淨也又常日義云空智會空境故生空智故今明境
智俱淨何得會發耶文四初明空與不空今即空智
不與境合第二句明有不與有合即有智不與有境
合如方便智不與俗諦合此亦是有境不與有境合
如四微不與柱合如百論除異之言微不可為一故
不合四微與柱合故今明除四微微無柱與誰合耶
[003-0214c]
次第三句明法不與時合或者云有為法必纏時故
今明法分與時合以無時故次第四句明時不與時
合如後時積前時故言合今明不合如中論云三世
相待門過也知又為三世法因與三世合現在法二
也合未來但與未來同。


薩婆若不與過去合第四果空相應或者謂能觀俱
淨始為妙觀故薩婆若又一切菩薩標心此果故今
明無合文四初明非三果不與三世合如云過去佛
巳證此果未來佛當證現在正證故今明三世無所
有果豈與三世合證云薩婆若無生滅三世生滅故
無生滅智不與生滅合此與大經明涅槃非三世攝
不異也又薩婆若不與三世合者破大小二計菩薩
念三世佛薩婆若故隨念迴向故明薩婆若非三世
不作三世念者小乘迦旃延子言未來薩婆若語現
在行者言汝可脩相身我當來汝身中此則薩婆若
在未來今明無如此見故言不與三世合也第二句
明三世法不與非三世果合或者謂將此身心得薩
婆若故即是合又此等法是薩婆若智所照故境與
智合故今明不合第三句明因不與果合或者謂行
六度等因得薩婆若果果酬因今故明有所得因即
隔薩婆若故不合無所得因則合無得合故不與果
合次十力等下第四句或者復謂因未滿故不與果
合果滿應與果合文三句初明十力等與法合有所
得法無相成合義無所得法成無所成合無所合也
[003-0215a]
次人法合後明空有二智不合薩婆若空智菩提有
智菩薩十智薩婆若實智也此是無差別差別開十
智如實智非是菩提淺故為十智薩婆若深故為如
實智也自有開淺深二智則十智淺故四眼如實智
深故在佛眼也。


不習有不習無第五習為習為不見因果境智故便
為習婆若此即是無若破無習便言有習是故有無
俱觀也上來雖有四段並是附非有義明習今則霍
有無故明習也恐人云上來此是真諦遣故無世諦
終是有若示令成有無二見也問曰誰起有無二見
答順生死流人見有逆生死流人見無即是凡聖二
見又見多著無愛多著有邪見多著無四見多著有
貪多著有財多著無問二見云何失答二邊見復中
道正觀如峽道深水火坑又有見無有㸦相是非煩
惱煩惱故起罪業然後墮惡道中又有見人忽見法
無乖其本心故生愁苦無見人死入無間故大苦也
又有無二見俱破假名因緣中道如定有則不須因
願定無則因果俱無故皆假不成既無假無中道也
不習常無常者由來云波若明無常故涅槃具明常
無常故生死無常涅槃常今明菩薩行波若不行色
常無常即是行倒皆除不行色常故除常倒不行色
無常故除無常行又常無常皆不行即知生死常皆
例涅槃常無常亦倒生死非常無常故不生死涅槃
非常無常故非涅槃故始名實道也俱為眾生無生
[003-0215b]
死作空生死故無涅槃作空涅槃欲令眾生厭生死
故說生死無常欲令欣涅槃故歎涅槃為常眾生既
悞生死豈有涅槃可涅槃故肇公云出處異號原物
之假名也。


行不行下第六明無行為習此明雖有無為行不雖
有無為不行故須淨此行上破有無今破非有無也。


不為檀下第七明無所為習行者云若行一切法不
行終為求佛法為度眾生是故息此不行也不爾則
不息以上破四句起也然作破四句明習初空門破
有明習第二無習門霍破無第三無行習破非有非
無令第四門破心有所為恐云不作四句習絕四句
習故明菩薩所行非此內外也此中有二初不為一
切德行二偏明不為六通以菩薩發心習波若為二
事一為根一切佛法二為度一切眾生六通是度眾
生之要計是故不為也初不為佛法有二初明不為
次釋不為之義不為中初不為因果次明不為境智
十八空知法性等為境也不為六通云文可尋也。


魔不得便下第二舉得果秤難秤難秤者令學習學
者懃脩以得此果又上究竟言無所為恐言習無所
得故今明無得而無不得豈得空作無所為無所得
耶上就生法二空門說波若而後歎菩薩智慧能如
此行除佛智慧超勝二乘今就習門說波若歎菩薩
功德能如此行故得五種功德果也又上略歎故但
類現世智慧今是廣門故是歎三世也魔不得便者
[003-0215c]
魔心有所行謂四句內外生死涅槃菩薩心無所行
故不在四句內外生死涅槃故不得便又菩薩處魔
著正觀中力即魔是波若故得便又菩薩行般若即
行慈悲之人木火魔思不能復復也又菩薩內心行
不顛倒因外感不顛倒願謂佛菩薩加護故不得便
又菩薩相應有二一明波若相應即與智慧相應二
明與功德相應今與智慧相應故即得功德故與功
德相應具此二相應魔不得便魔不得便不得便得
佛道也問今明與功德相應云何經言得五果與波
若相應答論有二解一云果中說因因是波若果是
功德故就果中說因因是波若果是功德故就果中
說因也二者即與功德相應亦名波若以波若不生
此是波若功德也山中師云脩所得故秤功德當知
功德即是波若也今就能所分其為二能生屬智慧
所生屬功德正言波若相應故得功德即是所生波
若即是能生也然此意猶自未圓就功德智慧只是
二慧也功德即是方便智慧即是實慧俱此二復通
前文明是智慧即是實慧然此實復是方便前結云
菩薩如是行能度無量眾生即是方便然此方便既
通二慧實慧亦通故功德亦是實故此功德實無所
得但約能生所生故聞二智能生是實慧所生是方
便也又說相應令生智慧秤歎相應令尊重波若生
其功德也無智慧異論云智慧功德力故得故名功
德也文初明得今世五果第二明得後世果初二初
[003-0216a]
明得五礙二釋得五果中初一後一明難初為外難
後為內難中間三明益世間眾事陀意此是內益餘
二事為外益又餘二事為出世益世間事秤心為世
間益也世間眾生陀意舉心作事皆成治生又造福
德事人皆同云又說法人皆信受所以得爾者二義
一內行深般若故善根深厚二者諸大天秤歎菩薩
諸鬼神聞云皆助其成立眾事第二佛護念者佛雖
等念但眾生內有顛倒因佛是不顛倒緣護念無益
菩薩內行不倒因外感不倒緣加被則益也所以須
佛念者正為上作無所得習多恐墮二乘地故佛助
云明法雖畢竟空空不礙有故脩萬行度眾生勿住
空中見也諸天護者今鄣礙除滅所行成就也。


普慈眾生第二釋得五果從波若故得慈此是波若
無緣慈行此慈即是行波若故得五果也然實是應
波若得五果今云慈者正言從波若故有慈慈亦是
無緣慈所以歎慈又此有深意若明菩薩作無所得
習生大慈實無所生故始異二乘故偏明慈心也論
主更雖解之魔不得便佛護念重罪輕受是波若力
世間事隨意諸天護是慈力也。


第二得後世益從疾得諸陀羅尼文者是也後世果
中明二果陀羅尼是內果值佛是外果所以後歎此
二果現世雖得此果恐忘失故說得總持聞法恐後
不值不聞故說值佛也不作是念有法若不合下第
二周更說相應亦有二意初更就相應行說波若所
[003-0216b]
以落歎說者說門不一受悟不同聞句空無相心生
厭離故舉果歎樂果故更為相應法也又欲示福慧
無二向明智慧在前功德在後則謂福慧為二故合
為交落明云則福慧無二也如大經正因一二得無
一無二今明福慧二為表正波若非福非慧不二義
福慧二皆空方便得今世五果來世利益也此中七
復次即七轉意第一明正無等不等與無合不合何
者正前云菩薩一無所為即是平等平等故與波若
合故應波若便得今世五果來世利益也所以命初
無等不等無合不合即是無應不應若爾者何有果
之所得有因之能得有惡可滅有善可生也論云
等與合是應不等合是不應也第二復次明無遲疾
得不得行者謂以無等不等無合不合如此說而行
連得法性若有所得故不得法性故破此心明法性
無疾遲得不得行者既如法性而悟豈有得不得遲
疾耶見有得不得即乖法性也第三復次不見法出
法性故應般若行者若法性真諦之中無得不得世
諦諸法行因得果故今明法性之外無有諸法法性
既無得不得諸法性豈有得不得耶第四復次不以
法性亦不應波若行者聞此法性外無有諸法言法
性深廣包一切法便貴著法性諸法皆是法性而有
萬法差別者此是法性分別諸法也破此無見豈有
法性而有分別者皆是無分別也分別不動無分別
故未曾無分別也故云不以法性分別諸法也第五
[003-0216c]
復次不作是念是法性能得法性既聞無分別云由
分別觀故得法性故合明法性無得相也第六復次
法性不與空合行者便謂不見知之能得法性所得
以無能得所得則同真如等法性則境與智冥一如
常曰義故今明不見智與境合故無合不合無智無
境無同不得無等不等豈有法性可得真如可等耶
第七復次舉十八界廣歷於合義將何物與境合耶
明空故無可合乃至一切空將何合耶此中俱說十
八界不說陰入者一解云誦寫忘失二者解云則門
廣故抄二法也是空相應為第一第二周秤歎前偏
舉果欲今具舉因果歎正歎因也為二初歎無得而
得第二歎得無所得初中為二前略歎故歎空行相
應第一無所得空能離有無二見又能合菩薩具足
二慧以行空故不著有無所得空故復不住空不著
空故能息二見不著有故是方便實不沉空故是實
方便是故此空名為第一也論云行但空故墮二乘
地行不但空故不墮二乘地行但空者墮若空見地
若二乘地行不但空不墮有見地亦不墮空見地故
不墮二乘地行空多墮二地故偏簡之也以空無相
故能淨佛土化乖生疾得至佛道也前略中先歎因
故言相應第一也不墮二乘地歎果歎果中二果一
歎離果謂二乘地二歎得果謂嚴土他人得佛道得
空觀故淨土者以菩薩得波若正觀故心淨心淨佛
土淨即是淨土也還令眾生同菩薩得此正觀故眾
[003-0217a]
生心淨心淨故佛土淨即是成就眾生也問不煞得
長壽不盜不劫故得土豐樂行此十善即是成就眾
生即是淨土何故復別說淨佛土答雖眾生行淨因
得淨土此是成就眾生義復次菩薩得行迴向方便
土方便法如牛雖引車復須御者也。


諸相應中波若相應下第二廣舉異名相應歎廣歎
中亦前歎因次歎得果得果中前歎自行後化他也
謂波若相應三三昧相應或者上但是一空行非是
波若故今明波若只是空異名或作空相應或作波
若相應名謂空具三門故令空不異三門亦是通義
廣歎也利根人如此行實得記鈍根人如此行近受
記阿鞞如此行得受記亦應未堪歎益為引近故歎
為始行眾生行未具謂諸禪定等法恐生憍慢等故
未與受記也為眾生作益厚者菩薩無礙行故無能
礙化也。


不作是念下第二明菩薩得無所得雖得一切法實
無所得雖益一切眾生實知無眾生可利得佛法而
無所得即是法空化眾生無人可化即是人空故是
菩薩無得生法二空然只是一觀無得而無不無不
得得故所得也非是世諦有得真諦故無所得也問
何故言無有法出法性者答眾生及菩薩皆是法性
是法性中有何不得耶眾生不可得者正智求之不
得離眾生相為離不受為不受無所有故為空也前
正明無得仰歎無所得中有三一正歎所二歎生善
[003-0217b]
即是大慈以了眾生空法空故傷於空倒二乘行二
空滅慈悲菩薩行空始是生慈悲以無人見人無法
見法此可傷非也即拔二見即是大悲令得正觀即
大慈也三歎滅惡即是不生六種心也是主障六度
之弊心耳。


往生品第四



依第一義門修智慧行竟於上品今是第二依世諦
修功德行故論云上說畢竟空無生今明世諦故有
生也上說第一義悉檀今說世界也問他亦以生滅
為世諦無生滅為第一義諦此經與今何異答言語
同其心異今明諸法未曾生無生作生無生故名二
諦亦未曾二不二為物救作二諦也又二諦具四句
生無生俱世諦俱第一義云云又上明來去無來去
今明無來去來去未曾二也亦明文殊不來來等也
又上明第一義畢竟空故不墮有見中今明世諦法
生未生故不墮無見中也為破二見故有二諦也至
論無二見未曾二不二也又世諦有是因緣有因緣
有有無有第一義因緣無因緣無為明不無菩薩識
二諦故墮不二正波若也又上明菩薩行般若因此
明得生諸佛土果又上明菩薩無生滅去來異二乘
二乘但空菩薩不但空今明生滅去來亦異二乘故
菩薩知生生來生二乘並不知其所處也又佛說波
若有種種門上就諸法門說波若說諸法實相故名
說法說智慧今就人門說波若說功德說種種菩薩
[003-0217c]
故是說人也波若非慧非福故能生福慧人法亦爾
人法皆是波若不如常云波若但法非人也又從開
宗說以來明菩薩實慧往生品明方便慧前實慧非
無方便但實慧義多今方便非無實慧但方便義多
也此具明來生往生以往事故以多目品。


文二初問次答問有二問一問來生二問往生問來
生往生者自不了故問又品舉往生何得問來生以
彼此㸦望故也就來生亦爾也身子天眼只見三千
大千今不見菩薩從無量佛土來故問也從此經生
他方無量世界天眼不見故復問往也亦為餘小乘
人輕陵菩薩汝雖信生死涅槃內外經之而三毒未
盡命終當生何處身子為佛法將欲使眾生起敬心
於菩薩是故問也。


佛答二問即二答初問為二初正答二明優劣問身
子可不知他方從天中來何故不知答上直不知他
方佛仍廣答故明三品也但說第四天來者餘處天
亦有少故不說又上二天結使不深而利下三天結
使深而復利第四天結使不深不利常有一生菩薩
在中說法故根緣利信波若故偏說也次明優劣常
有二解一云他方為上根天中來為中根人中為下
根又釋天中來是一生菩薩為上根他方七地巳上
菩薩為中根人中既云除阿鞞阿鞞是七地巳上則
知是六地菩薩論不判優劣但明前二菩薩為法身
後為肉身菩薩也問來生處多何故但說三處答舉
[003-0218a]
利鈍兩根攝一切菩薩盡也又他方來則橫攝十方
天人中來豎攝三界他方是非人非天出三界故舉
二攝一切也又從他方來的是見佛聞法故來故文
言他方佛土來即以知之次明從菩薩邊聞波若故
來人中或值佛或不值佛但從善知識佛弟子住然
來一往論之不出三處也又此三處是三根收菩薩
亦盡也問三界中何故但說欲界中來五道中但說
天人兩道答欲界中有一生菩薩得波若來色界中
無一生菩薩又色天巳得道者不復更來下生有未
得道者著樂故不來也又亦有來生少故不說也六
道人天是受道器處四趣是苦難處又亦有從四趣
來此人前世習波若值惡緣故墮四趣復善根熟故
畢罪故來但少故不說也問何故人中偏簡阿鞞答
有二阿鞞一法身得無生忍方便來生人中二者在
人中肉身得阿鞞未捨肉身也然優劣不可定作優
劣解此是因緣相待義若因有果言因劣亦因果有
因而果劣故華嚴云如是十地義從佛智海出大經
明五行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故知是一吾一為令得
薩婆若當求波若中或欲得波若當於薩婆若中求
故菩薩道劣佛道勝耶今若作菩薩作法門一切無
非菩薩佛法門一切無非佛故和闍梨云無有佛此
是菩薩何故爾菩薩發願眾生不盡不取佛今既未
盡云何成佛故知皆是菩薩然此釋不無意但太偏
失也。
[003-0218b]


舍利弗汝所問下答第二問所以答第二問廣者往
生之事為要來生是過事故不須委釋如人病巳咸
不須治正救將生病也又為新學菩薩言諸法畢竟
空現在事明見虗如了化不可得說未來故廣明往
生破其斷見也又佛廣明往生者偏破斷見人謂無
後世彼計云人死若火燒則為灰若虫食則為糞巳
者終歸於土故無後世故今明菩薩體無生不生生
無生二義況生死人而無後世生耶又須知得往生
者明來而不至真而不滅即是不起寂滅道場現身
他化自在亦是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勿作由來解來
生往生義也又上品明諸法一相無生此中明諸菩
薩種種方便此雖習種種不同實未曾異上明諸法
一相亦不曾一亦勿作從來心解也又身子小問佛
廣答如人乞少物而富者多施也師未詳大論明有
三十五人且分為三第一明有一人非有方便非無
方便第二有二人明無方便第三有三十二人明有
方便初人標正波若明非有方便非無方便次兩人
解行有得生故有令無方便也何故爾經中叵有一
事是真實不但是假名寧得善星等是方便餘非耶
今明拂迹不拂迹為方便無方便取其並無定實悉
是假名為眾生說故皆是方便也講論望文前須六
問一問定有幾人二問云何約六度三問幾菩薩地
前登地內身結身及補處四問幾人定利鈍五問幾
人還不還六問菩薩定用何物受生。
[003-0218c]


答第一問招提用三十六人北人言有三十六人初
三人直明得失不同第二有三十三人約六度明行
行往生處也梁武明三十四人也今依論四十四人
也配六度者北人云開四十四人為二初一為總四
十三人別約六度也初直明從一佛土也第二別明
四十三人配六度行禪有十九人往生行進有三人
往生行檀有三人往生行忍有二人往生行戒有四
人往生行智有十二人往生問何故以禪為初有解
云能伏結故隨言生又受禪中多生好處起貪恚邪
見故明也以行禪此因多生好處行者貴此是勝法
故生憍慢貪著乃至起瞋恚生耶見等可解也今謂
初總人既是應波若人則波若為初乃至禪進忍檀
戒恐文正爾也問何知初是波若度人答身子初問
菩薩如是習應終當生何處佛今正答應波若故從
一佛土至一佛土豈非波若度中人今分為七初明
波若一人第二禪度十九人第三進度三人次檀度
三人次忍二人次戒有四人次般若十二人合四十
四人也北取初人為總人第二隨禪生下別約六度
四十三人於中始開人數多小與今明不異也復有
人解言直分為七初人是總為第一下六度即六故
成七段。


今且依前釋耽依禪度往生十九人為四第一約方
便無方便七人第二約神通四人第三約發心四人
第四約超越四人也。
[003-0219a]


第一禪中無方便者著三義一者八禪時住時起時
不念眾生但貪禪味二者不以波若無得心行禪三
者不以禪定善根施眾生向佛道三義故名無方便
長壽天色界通別各有二釋一云非想八萬劫為長
壽天二言通一切無色天為長以無形色俱不得道
故也中別取無想天通取四禪一切天唯除淨居以
中著禪味多起耶見故也下生時值佛者是支心力
又是本修禪定時至力以生在禪天難得起善根故
也問言此菩薩根鈍是何根鈍答一解言慧根鈍二
解言信等五根皆鈍三解十八根皆鈍然有十八根
皆利義如法華六根清淨是六根利義五受根苦樂
能能時覺知過患故利信等五根深入堅固亦是利
命根不為老病所惱苦故是利男根不著細滑味亦
是利與此相違故是鈍也除女根以女人不得生上
天故又未得無漏故除三無漏根但十八根也四解
無貪無瞋無癡三根鈍也五解菩薩得無漏根不證
實際故利證故鈍也第二人無方便捨禪言有禪可
捨或見有眾生可度佛道可求故起或不善心無記
正等捨禪名無方便捨次五菩薩並有方便第一方
便不隨禪生然隨不通方便無方便有方便則隨不
隨並是也無方便則隨不隨並非也此菩薩賢劫得
菩提䟦陀及善劫彼云分別時節以世則將來有大
水水上生千葉寶蓮華淨居天知是表千佛故故名
此為善劫也第二菩提謂不隨神生生欲界人中生
[003-0219b]
利為有勢生婆羅門為有智慧高清生居士為有大
富無量欲攝總也第三菩薩為欲化欲界天故生彼
天客迹生四天處等第四菩薩生色天為主亦以弘
風靡之化乃請轉法輪也第五菩薩有二處一者生
諸佛前二者從第四無色下成佛也一生菩薩更生
諸佛前者以非佛俱故須佛也問此中明一生菩薩
修行更修何行答餘習未盡佛知未真故須修行又
菩薩方便在人中欲化人故言我是凡夫所以次第
更復修行也問何故言一生菩薩二生三生答此猶
一義也三生者如彌勒生人中是一生次生天一生
復下生人中作佛是一生也二生者不數今現在巳
但數生天乃下生人中也一生者不數今生及生天
俱數更生人中更得佛也問何故不數天耶答作佛
本在人中也亦更一生人中但作佛故數此生也問
此菩薩作佛何故要生第四天也答從他方淨土來
天人不見其來更謂是言化故不從他方來無色無
形故不得生色天雖有形彼處著禪味不堪受道故
不生故但生欲界佛教得起欲界欲界上二天及下
三天不生之意如前也所以不從人中來者但得從
天化人不得從人化天也諸天從菩薩下有二二義
一者無始來往及人天今一生更不復來故諸天有
命盡者有不盡者願下生為佛作檀越二者恐欲界
中魔為鄣亂故復道也問釋迦是迦葉佛弟名羅鬱
多羅言是二生菩薩言何二生答不數現生但數生
[003-0219c]
天及下生也。


次約神通四人亦依禪中得發通故別禪度攝也第
一菩薩離三界生為供養佛第二菩薩亦為供養復
脫二乘即土傳勝也此二為明脫也前脫凡今脫聖
第三菩薩亦為供養而得壽無量此三菩薩為習佛
法第四菩薩不當淨穢生有益物處此人為利眾生
前三人生有佛土第四人生無佛土。


次發心四人第一發三行欲足不生三界但生益物
處也第二菩薩發心入菩薩位自益也第三發心即
成佛第四菩薩發心即應波若淨六通為淨佛土初
人為成就眾生第四為淨佛土中間二人一舉因明
自行一成道辨化物也問發心云何則成佛答梁武
用和師義云有接識佛故識生則接之以作佛破何
故不並接耶云云又常解云此是應迹不同如大通
智勝佛十劫坐道場方成佛今一發心便成佛也論
云有二菩薩一發心後方行福德二行無量福德智
慧然後發心是人遇佛聞法即成佛成佛如行人有
戒乘羊馬及神通云云問未發心云何脩福德答此
是久作發心巳後作發心名也又若望華嚴此是初
心佛以初是後初故後初不異初後故大經云發心
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也故初後不二也更
釋禪中發心四人言初人是雜發心第二人是行發
心應是久發心第三人得無生忍發心第四人是補
處發心彼云以耶城作此說也又云四發心人異者
[003-0220a]
初發心即是菩薩為菩薩化次行發心即菩薩為佛
化次無生忍發心佛為化次補處為發心佛為菩薩
化今明四發心或可然將此四發心理通方義亦可
然的釋今交四人者即不著也他問小乘三僧祇劫
行方得佛大乘無量劫脩行作佛如十信久劫行行
得十住十住久劫行行得十行乃至久住行行得十
地及佛今云何初發成佛耶今明如五種發心菩提
伏心菩提乃至佛菩提今亦然如華嚴自有發心菩
提自有十信得菩提自有三十心得菩提自有十地
得菩提自有佛菩提住涅槃亦然發心住大涅槃乃
至佛住大涅槃自有發心具萬行不退三十心具萬
行不退轉乃至佛乃具萬行不退轉也自初發名發
心自有十信發心自有三十心自有十地發心自有
佛方發心故知發心成佛五通悟也。


次約超越明四人第一超禪二超果三超天四超生
小乘人云菩薩是凡夫不得滅定大乘明菩薩得滅
定過二乘聖也次第定與超越定俱無雜念簡念是
齊但超定無簡念而能無漏故勝也第二超果者明
菩薩以念處至解脫發無果而不行但直過入菩薩
住也不證諸果者無別諸果諸果可知皆是菩薩無
生法忍權作二乘智斷菩薩豈證二乘所以然者以
菩薩智此謂皆是無生忍故無後二乘智斷菩薩豈
證二乘故無可證也雖無證而為眾生故用無生忍
二義也第三菩薩超天者此菩薩直作第四天果不作
[003-0220b]
餘第四菩薩超生者但修行即生補處不更有餘生
也未證四諦者知苦集示斷滅道未圓故不證二乘
但時心證也答菩薩證四諦成辟支佛也釋超中四
人初人超禪者講論師皆云菩薩是凡夫不得滅盡
定乃至前三果人不得滅定論主受云菩薩是凡夫
不得滅定者三藏中無此說諸法汝自作此說也問
菩薩云何能從散心入滅定答菩薩得無礙觀故能
無礙超也又菩薩識散是靜散靜是散靜故得從散
入靜識淺是深淺深是淺深故得從淺入深也故小
乘智力劣但超一菩薩智力大故超二世乃至多也
釋超果中文有四第一正明菩薩修行超二乘道果
以方便力下第二以方便力還化二乘此是菩薩用
一為三用大為小此乃是波若小也佛告下第三釋
疑異菩薩既自不證二乘云何以二乘化眾生應乖
平等故今明二乘智斷皆是無生忍豈乖平等若智
斷異無生忍者可乖平等也此文亦得釋不證二乘
道異意不證者二乘智斷皆是菩薩無生忍菩薩得
無生忍故知所依無所住造證二乘智斷耶師有時
云二乘是生滅中行此是生滅智斷於菩薩皆是無
生忍如來是第一義諦問菩薩既不證二乘道果何
故遍學道品須遍學二乘道果答恐二乘人汝但知
菩薩事不知二乘法故不受菩薩化今欲化之故觀
無所行也知其為非故不證欲化之遍學也師云更
有一義二乘智斷皆是無生滅用此是無生滅故此
[003-0220c]
生滅不異無生滅故二乘生滅只是菩薩無生滅但
於二乘自成生滅故生滅也與前竟異者前明二乘
是生滅故生滅於菩薩無生滅也當知是阿鞞者第
四句結能自不證二乘復能以二乘化眾生者此是
阿鞞人也第四超生菩薩有三句一修萬行二者不
證四諦三者結是一生補處也。


精進度中三人第一根鈍故或時有所說或時無所
說故多用劫數以除抱善根故必得佛也第二菩薩
常懃利物不說無益事也不說無益可具二義一者
未發菩提心時多有口過故今發心永離口過也二
者明耶正無有定相如大經巧拙服甘露及毒隨是
惡妙語能開導利益則是佛法隨是惡妙語不能開
導利物則非佛法以諸法無定耶正此菩薩恐鄣悟
故慎口過也第三菩薩懃斷三惡道斷下中上三品
惡故名斷三惡道也初菩薩但明上有所得從二明
下有所利後二之中初人應明慎口故說則通利六
道後但人斷即三途又初人但慎口過不通三業後
人斷三惡道三業為物斷也又第二菩薩光明常懃
利物不明遍遊十方第三菩薩得六通遍十方利物
也。


次檀度三者人問上從波若至禪及精進可是次第
今乃說檀忍戒云何作次第答上三度次第門今三
度無次第門也又對上明斷三惡道是大悲菩薩今
施衣食是大慈用又上斷惡因今施善果又上利三
[003-0221a]
惡道今利於人也三人異者初人行財施施人次行
法施救惡道次明具財法二施法施度眾生財施供
養佛又初作菩薩身次佛第三亦作佛身作菩薩身
作佛身為說法作菩薩身供養佛也又前二菩薩但
為成就眾生第三菩薩具足二行謂成就眾生淨佛
國土也又初菩薩不明得通不明遍至十方惡道第
三人明得通遍至十方也初人可解第二人所以變
身入惡道閻王等不敢遮事也三惡道地獄以通力
令火滅湯涼令受法無有得道餘二道可為說法亦
可得道畜生得道如龍等餓鬼中如鬼母等也第三
菩薩有三意初明佛身為物說法施以眾生知佛獨
為其說故信受法所以作佛身也二作菩薩身供養
佛三明淨土行者聞佛說淨土行故巳而巳自起殊
勝佛土此明一生補處菩薩者釋義土所以淨者由
土中皆是一生補處菩薩故也前明一生菩薩第四
天此是三千大千世界常法了餘十方不定故土中
皆有一生菩薩轉身則成佛耶忍度二人初菩薩身
具相好物見愛心具慧物見起敬身具相好福德莊
嚴六根淨利智慧莊嚴是忍果也此六根淨利從淨
身口所得故令菩薩脩又云上明忍報此歎脩因也
第二菩薩則是行行雖見眾生愛之而不生高下他
心也又前是得今是離也菩薩了自他不二生死涅
槃不二他也。


次戒度四又第一人未發心恒畏墮惡道故發心欲
[003-0221b]
離以墮惡道故起慎物慎物更受苦報則無可救無
有脩道時故脩尸羅也復行施者有二義一畏戒不
能令不墮以施助之二明菩薩既不墮惡途便生人
中恐畏具盡不能自他兩益故行施也第二菩薩但
堅持戒滅故自能不墮亦復以戒力故能得阿鞞前
舉戒明離三惡道今舉戒明得也第三第四兩菩薩
明果前二明因初菩薩以因中行施戒故得作輪王
後作輪王亦行施戒也行尸羅故十善化人行施故
以財攝物十善化之令離惡因以財攝物與善果又
十善化與來世樂因次財施與現在樂果也第二菩
薩者前人一世為王今無量世前菩薩作王化眾生
今作王供養佛亦從前生物疑言行施戒唯一世得
作王具不了故今明無量世聖王也此戒度中明菩
薩畏道前明菩薩畏二乘不畏惡道者明墮惡道罪
畢竟則更發菩提心脩行作二乘則乖如敗種後護
今除終日迂迴也。


第六度中前巳明波若今更說者初略明波若今廣
明波若此經既是波若故終始明波若也又此中明
波若者攝云皆是波若以波若故有六也亦波若非
人非法故有人法故生開宗至習應明波若非人少
法故作法說往生以來波若非人非法故非人名說
故佛前能就法說波若今就人門說波若若言人是
假人法為實法見人法異豈是波若今作人名故攝
一切一切法無非人即是人法也自有以法為法門
[003-0221c]
一一法門即攝一切也問人云何是波若答體波若
故名波若人人豈異波若耶須前識識菩薩菩薩字
生空即是波若也華嚴法善知識諸善知識法門不
同由體法界故今諸菩薩不同亦由體波若故也就
文為二前總明六人次別明六度為六人總明六人
者第一自照照他第二人總相淨佛道第三人行六
度故不可壞第四人身相心慧無諸不可第五人淨
五眼第六人淨六通也。


明初人有二初觀菩薩智德高明二勸方便離惡以
法照明亦以自照者得大乘經法者求諸法實相便
自他兩悟也今自他見所不見不見所見不見顛倒
所見見顛倒所不見也終不離照明者以得無依無
得之悟還為人作無依無得說故至行佛道不離此
觀也身口意惡不令妄起第二就此為兩第一正觀
離惡第二示離惡之方初正觀離次問答料簡也身
口意不令妄起者成上自照照他之義若身口不淨
人不信受不能照他意不淨智慧不明不能自照故
令淨三業也身子問者以小乘但識小乘三業垢淨
不識菩薩三業垢淨小乘以十惡為垢十善為淨菩
薩則以善惡皆是垢事異故問也又只持三乘戒是
菩薩破戒故問也然他云或有持犯是小乘戒無持
無犯是大乘戒然自有身口持戒而內心不淨自有
內心淨而身口不淨並未是具足戒今明只此持畢
竟無所持則三業淨是淨戒故亦雖知諸法空持戒
[003-0222a]
而堅心也問麤業細業云何答二乘以身口惡為麤
意惡為細故二乘戒不傷意也以貪瞋邪見為麤以
癡愛慢為細此約思判今於菩薩並麤也又凡夫行
惡二乘行善菩薩不行善惡也又凡夫見有身口二
乘入空觀無身口出有即見有身口菩薩識身口不
有不無不出有不入無也初問答論三業不淨次問
答論三業淨佛答直明不見三業者除根本故也見
三業故起善起惡凡夫見三業故起惡二乘見三業
故起善菩薩不見三業故不起善惡非凡夫非二乘
也又波若中未曾有無今見有三業豈非不淨耶第
二論三業淨佛答中三業不可得明凡夫二乘皆懺
十惡菩薩善惡皆懺又懺此三業有見也次答云菩
薩從初發心行十善者此是菩薩悟波若非善非惡
為眾生故作善名說耳非善非惡亦應作惡方便如
佛性善惡今為破惡故說善以物多作惡故也問二
乘亦行十善今云何言不以二乘心答二乘是有所
得善故趣二乘地今是無所得善迴向菩提也。


淨佛道下第二菩薩總相淨佛道前正釋次問答料
簡然既云淨佛道而名除三業者以有三業不淨故
不得佛道即是一家縮習退責義也佛答中明三空
解釋前明法空次明生空後明不可得空前明法空
次除觀主明觀空者亦空故辯生空生法所以是空
者求不可得故明不可得空如文也。


第三菩薩不可壞前正釋次問答料簡也身子問者
[003-0222b]
佛上說種種菩薩今為其說初發心便不可壞身子
驚念問菩薩未斷煩惱云何菩薩初發心便不可壞
佛答正明菩薩心無所依不住有無故增益六度無
能壞者也。


第四菩薩具二慧故具二莊嚴前釋次問答前釋云
具足智慧具二慧不生弊惡家等即是福德莊嚴福
德莊嚴由具二慧故有也二慧即是因福德即是果
故以慧為正屬波若度攝佛答有三初明實方便慧
次不作佛想方便實慧下結二慧如文也。


第五菩薩淨五眼此人云人有肉眼天有天眼聲聞
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佛有佛眼一時之說非無此義
今由波若有五五眼皆屬波若亦五眼皆屬波若人
餘人無五眼也又云肉眼以燈燭等施故得惡業之
不得即以惡業為鄣天眼報得者以善業得惡業為
鄣修得者以無智為鄣餘三皆以煩惱為鄣今明有
所得故不得波若即以有所得為鄣無所得波若故
得五眼有所得鄣波若即鄣五眼也問由波若故有
即時所見天人何故不由波若有即時所見天眼宍
眼答五得也但今此中正是波若善巧用以二慧為
五眼也北人云天眼肉眼以色為體餘三以慧數為
體今明由波若故有云二慧為體也五眼是慧故是
波若也為三初標淨五眼次別釋三結也淨五眼不
言生者論云菩薩本有四眼分罪故不淨如鏡暗故
不淨磨之故淨今明波若故得五眼眼並是波若五
[003-0222c]
眼淨也。


前別釋五即五一一中三謂問答結也義問何故為
百由旬答輪王眼雖能遠不及至百由旬故今明百
由旬即簡之也問今人見日月去地四萬二千由旬
云何答曰有光明自照故見也菩薩有光無光皆見
也而凡夫倒見也日方圓五百由旬今見如大扇菩
薩見不倒也百由旬簡輪王見大千簡天眼肉眼復
見十方則天眼無用論主云肉見雖見大千與天眼
異天眼即有鄣無鄣皆見肉眼有鄣則不見無鄣則
見如登山則進見諸物在地則不見問若爾與今人
眼何異答今人有鄣不能遠見故異也問波若肉眼
何故不能有鄣無鄣能見答波若有天肉二眼則二
用肉眼則鄣內用天眼則鄣外用若皆無鄣唯有一
眼一用耳論更一解云報得天眼在肉眼故宍眼能
見大千宍眼所見若了宍是天眼用也問宍眼正見
大千何故不遠見答一為簡天眼也二明佛經無量
佛滅後多落失或可有經明遠見十方也又菩薩住
大千憶亦見他方近世界也肉眼但見色為境天眼
具三聚故文云見生死善惡好醜也然天眼既見三
聚宍眼亦能但知是無差別無差別耳釋天眼淨中
初明菩薩見諸天所見次明諸天不見菩薩所見如
文也但天眼有三天眼報得修得報得與宍眼晝日
則合用夜唯天眼也釋慧眼淨數人見十六諦觀無
漏慧是慧眼論人見空無相理為慧眼今眼正波若
[003-0223a]
慧眼不但見真於今文即失他解今文云出世諦被
導後故六根無所見不覺知後智為名故名慧眼也
實錄出世諦見聞覺知非復慧眼也今明經不明如
此時解義心作此與經不相關也今明論慧眼於云
總相慧別相慧名慧眼即是實慧方便慧則無所見
無所不見也二乘慧眼但有總相慧知諸法皆苦無
常無我空唯有實慧為慧如常人義明慧眼但見真
唯是二乘慧眼耳次釋法眼淨者知三乘度眾生法
故名法眼故二乘人無法眼以無法眼能知度眾生
法故也論生起云菩薩以宍眼見世界苦惱故生慈
悲故次脩禪定得禪定故得天眼見六道生死苦大
悲轉深法欲救濟之故求法實相慧故名慧眼得慧
眼巳見三乘根性不同故為說三乘須令眾生入三
乘法中名法眼亦說三令悟不三正法故名法眼也
若聞三便作三解則破除破除乃得悟何須總會有
所得三惡罪入一乘耶佛答中為三初知聲聞法中
知四果即四就知初果有九句後三果三句合十八
句也數人信法在正觀中論人信法在正觀中論人
信法在方便道中無相行數人無有此人立有其義
十五心捷速疾餘人不能取其相名無相行信法取
利鈍義今總取速疾義合明二人也論人云前信法
二人入正觀會無生境合名無相行也為質直好實
錄眾生故說空解脫門樂捨離眾生故說無作無作
者不作後世因為樂著在家眾生故說無相也得五
[003-0223b]
根即信等五根也三無漏根無別體此根在見道即
名未知根在修道名知根在無學道名知巳根也無
間三昧者從上忍一剎那入世間世間入苦忍無有
間之也斷三結者中乘攝邪見邊見即是我見言我
常即邊見言我常無即斷滅無罪福及後世即耶見
也戒取攝見取為求道及後世樂故苦行是戒取也
求樂因緣謂天所作即見取此明求不見樂之因緣
故便謂自在天作此見為是故是見取也不明疑攝
見與數解異也次那含但貪恚加前三結為兩下分
結下界眾生所起也羅漢斷五上分結上二界眾生
所起如此皆是波若善巧無名相說度空眾生耳。


不得作數論主釋知菩薩法中前釋一菩薩始終方
便次廣釋一切菩薩始終方便有人解云初是知自
行此次是知他非釋也然釋一菩薩始終方便中為
二初明無始始義次明無終終義無始始中初明自
行次化他自行者謂行六度及信精進二根也既是
始行菩薩未離欲無念定等三根也發始信波若故
有信根精進一切處行故有進根也為眾生故受身
第二明化他但愛欲界人天者未離欲無定業故也
前亦是知因此是界也是菩薩於其中住成就眾生
乃至得菩提此明無終終義即是自佛也。


知是菩薩以下第二廣釋知一切菩薩十八兩侯問
阿鞞未是阿鞞與前退不退何異有人言經家重出
故證主不解今謂不然退不退或可約位故十住中
[003-0223c]
有不退住中等當知是位退不退後明得無生為阿
鞞未得無生非阿鞞也此據初地或七地也具足六
通為具足或不具足六為不具足又云當地具足為
具足於一一地未具為不具足也次約用通未用通
次約當得通不得通故三霍不同也最後身者阿私
陀仙見身相故知是最後身珊若波羅門糜相知今
有一切智人當出世坐道場者見菩薩行處有聖正
持之又見天龍供養送之必知是坐道場也有魔無
魔並是方便也次示業不可不受故得佛猶有惡鄣
也釋佛眼淨開善云佛眼照世諦者不然若爾應法
眼反為佛眼法眼照世諦故而論主慧眼反為佛眼
應佛眼見真諦非汝家慧眼見真諦故也今不爾因
中二慧為略其果反為佛眼故成一切智一切種智
慧眼即是道種慧也故釋佛慧兩眼文皆無法不見
也因中慧眼既照二諦果中佛眼亦照二諦也即用
此云破由未釋大經師子吼云慧眼故不明了佛性
既非真諦何云佛眼還照佛故有及照智今問佛眼
唯佛何得今云慧眼見他又何得云十力等萬德皆
是佛眼論主自釋云無法不見云無緣大悲即是佛
眼豈但照佛耶又經云佛眼無別境還照前四眼境
亦應無別眼還是四眼若言只是一境有了不了故
有二眼亦應只是一眼有明不明因中慧則明又且
因中即慧眼未必見佛性如九住巳下佛眼見性故
有故有境也問凡夫聲聞菩薩三人具幾眼答凡夫
[003-0224a]
有二未得通有肉無天得通具二眼生天凡夫但有
天眼也聲聞初三果具眼根者有宍眼慧眼也不具
眼根唯慧眼也離合聲聞眼具者三根肉天慧眼也
不經解度眾生無法眼也菩薩初未得無生忍未捨
肉眼身即有慧得通者有天能度物有法也受法性
生身菩薩無肉眼也問因中慧眼至佛反名佛法眼
反為何物答開因中二慧道慧為慧眼道種慧為法
眼則果中慧眼轉名一切智法眼轉名一切種智即
知道智種慧是法眼也今者言因中二慧皆名慧眼
果中二智皆名佛眼則因中化他方便名法眼果中
總名佛果無後別名因中有差別故有別名果中無
優劣故不作別名若別名者無緣大慈悲正是度物
亦得名大慈猶未好也大判取佛自行位對上慧眼
佛化他位對上法也問慧眼具二慧法眼復是何物
慧答二慧有多種知空有為二慧即是慧眼故論云
慧眼破一切法中無明故身心出過餘人故眾生見
便愛受其道化也故諸法總相別相若得如法皆則
是慧眼也若約自行化他明二慧今慧眼是自行是
實慧義法眼是化他是方便慧義問佛眼是方便慧
眼亦有方便云何淺深答慧眼自行方便故易淺法
眼化他方便難深也故慧眼第三法眼第四也約六
識為見聞覺知眼見耳聞意識餘三名覺也以三相
用異能知世事後知出世事又能得三業也色見聲
聞法意思惟前得道又通緣三性也餘三但緣無記
[003-0224b]
知世間法以香味觸但是無記色聲法通三性然此
一時無分別分別故也香積以香為佛事豈無記耶
他又云佛眼但知世諦故四眼知俗俗法多故以慧
眼見真真無二也大論云慧眼反名佛眼豈但見俗
耶今五眼並見並不見見無所見故並不見如云五
眼不了見菩薩等也五眼並照俗並照真具照真俗
慧眼無法不見豈不照俗淨名云常在三昧恒見諸
法不二豈非天眼見真耶次天眼不無所見故真慧
眼無見而見故照世也。


第三結中六度總攝一切法又云波若攝一切前明
六攝次明即是波若攝一切也今波若攝一切善法
豈得但言是空慧耶。


第六菩薩明具六通者如大海出種種寶有治毒有
除病有辟鬼有出樂具波若海有種種菩薩實有閇
三惡道方便有開三善門有淨五眼有具六通合只
是波若人開有種種人合只是一波若開有種種法
也數論明五通與凡夫共漏盡獨聖人也數云報得
五通無鄣修得者亦有亦無他心宿命得定即得漏
盡以煩惱為鄣也論人明五通皆有別鄣也又明他
心宿命定內用故是善天眼天耳定外用故是無記
如意通若定內作十一切入轉變即是善定外毀少
為大等是無記也數人五通四根本發之六地發見
諦九地發思惟論人三界定發漏盡七地依定發五
通即四禪三無色也亦須知此中五通非但不凡夫
[003-0224c]
共亦不與二乘共如大經云昔不得而今得之今明
六通皆是波若而離合不同合而為論只是一波若
有其六用故有六通波若轉變用之如意無所見則
天眼無聞而無所不聞即在耳無知而無不知即他
心宿命煩惱畢竟即名漏盡也以波若無壅故名通
妙而莫測故云神也。


又為三初標六通次別釋後結釋六即成六一一中
皆標釋結釋中二一正釋解三乘二簡二乘初如文
自性空故下簡異外道神通外道神通慮其習我見
作此事故起慢心二念著神通事此即人法二見也
菩薩不爾上明無所不為明實無所為故不見巳身
及神通即人法意淨故是波若通也除為薩婆若簡
二乘菩薩雖無所為而無所為而為求佛道度眾生
此是無為耳二乘無所為便念空無相不求佛道度
眾生也除為薩婆若除取之除其斷既見謂菩薩畢
竟無所為便言無得故云無所為乃得薩婆若耳有
所為則不得也又除却之除破其常人有道可為乃
得薩婆若耳有所為則不得也又除却之除破其常
人有道可為終是常見若有為薩婆若之為此亦須
除却也。


次菩薩行波行波若住檀中下第二約六度即為六
人有四意初約六度明六人次釋次明得觀次簡果
異二乘行波若故住檀即波若檀有波若有檀故能
開善婆若道故名淨也畢竟空即波若不生慳心即
[003-0225a]
檀由畢竟空故慳心不生即是由波若故檀成耳問
別約六度應是六人云何屬波若答皆云住波若行
六故屬波若也今文既云住波若行者上來皆應爾
住波若故禪有十九人乃至住波若行戒忍故戒忍
諸人不同也無來無去下第二釋上畢竟空不生慳
心以無來去故畢竟空不生慳心也爾時菩薩下第
三眼得觀成就即不見有施無施雖有無二見乃至
波若亦爾此是內益也次明不分別毀敬是外益上
明菩薩不見有施無施離有無二見得內益今明外
緣來欲毀其心不動故得益也舍利弗菩薩得如是
功德下第四簡果異二乘如文也簡二乘者二乘亦
能歎毀無有憂喜如云無憂無憙羅漢功德也恐捨
若至愛之如子復起方便度之菩薩即然爾故異二
乘以不起瞋心復生慈方便即是成就眾生乃淨佛
土故文亦爾也。


菩薩於一切眾生中生等心下大段第二明結二行
成此文來近遠者波若海中無數菩薩說不可盡今
略總示菩薩通行行相凡是菩薩者要須於一切眾
生等心然段巳平等正觀實相慧度云也生死理梨
等故得法空即得眾生空觀主亦空即緣觀俱空心
無所依故外緣不能壞也遠者然上福慧二行成於
一切生等即四等行為功德成立眾生於等法中即
智真行成又於眾生生等心即眾生生等於一切法
生等即諸法等也。
[003-0225b]


為現在十方諸佛護念下大段第二明果德即北人
云為佛所念等是福果下得悟無上菩提是慧果通
實皆得也亦得也亦得前是報果下無是習果行波
若得此法果為報果習波若觀得悟無上為故是習
果也又前是說果佛說波若故是說中後是時示得
悟得果也為佛所念次果眼終不現惡色後生果即
是如意果也三百比丘第二習果時眾得益為三初
三百比丘次六萬天子悞後十千人也一解云十二
年方制戒說波若是十二年前也二解云比丘有淨
施衣是長衣心生當受者今長此衣捨知彼處得屬
我心生逆受耶必得不經宿也三者此多知識比丘
即能辦之不經於宿知不犯四云此人修無生第一
義知結戒是隨俗方便為悟無生為度眾生輕慢佛
說不犯戒也若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此為緩者小戒
破則破之若乘緩則具緩如大經說也亦如有因緣
可得破戒也問捨三衣中一衣此是成檀今闕衣故
應犯戒一解云三本是聲聞法今除聲聞心悟菩薩
道所以除聲聞衣以上佛也名大相者以手舉物顯
乘得解相因以為名也得佛相為大相也六萬天子
三百比丘是宿世善知識故共說也佛記比丘生阿
閦佛國故念欲見十方佛土見佛土故發願生彼故
有第三人悟也現在為緣起次明正悞因見淨土莊
嚴故發願行名莊嚴王佛也。
大品經義疏卷第三
[003-022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