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9 大品經義疏-胡-吉藏 (master)




大品經義疏目次





* 卷第一

* 玄意
* 卷第二但欠此卷

* 序品第一
* 奉鉢品第二
* 卷第三

* 習應品第三
* 往生品第四
* 卷第四

* 歎度品第五
* 舌相品第六
* 三假品第七
* 勸學品第八
* 集散品第九
* 相行品第十
* 幻學品第十一
* 句義品第十二
* 卷第五

* 金剛品第十三亦名摩訶薩品
* 樂說品第十四亦名斷耶品亦名富樓那品
* 辯才品第十五
* 乘乘品第十六
* 莊嚴品第十七
* 問乘品第十八
* 廣乘品第十九
* 發趣品第二十
* 出到品第二十一亦名出乘品
* 勝出品第二十二
* 等空品第二十三
[001-0195b]
* 會宗品第二十四
* 十無品第二十五
* 無生品第二十六
* 卷第六

* 問住品第二十七亦云無生品
* 幻人聽品第二十八
* 散華品第二十九
* 三歎品第三十
* 滅諍品第三十一
* 大明品第三十二
* 述成品第三十三
* 勸持品第三十四
* 遣異品第三十五
* 尊導品第三十六亦稱云譽品
* 法稱品第三十七亦名舍品利
* 法施品第三十八
* 卷第七

* 隨喜品第三十九
* 照明品第四十亦云生般若品
* 信毀品第四十一
* 歎淨品第四十二
* 無作品第四十三
* 遍歎品第四十四亦云般羅蜜品
* 卷第八

* 聞持品第四十五
* 魔事品第四十六
* 兩過品第四十七
* 佛母品第四十八
* 問相品第四十九
* 成辦品第五十
* 譬喻品第五十一
* 知識品第五十二
* 趣智品第五十三
* 大如品第五十四
* 卷第九

* 不退品第五十五舊云序品魔事品阿鞞䟦致品
[001-0195c]
* 堅固品第五十六
* 深奧品第五十七
* 夢行品第五十八
* 河天品第五十九
* 不證品第六十
* 夢誓品第六十一
* 魔愁品第六十二
* 等學品第六十三
* 淨願品第六十四
* 度空品第六十五
* 囑累品第六十六
* 無盡品第六十七
* 攝五品第六十八
* 方便品第六十九
* 三慧品第七十
* 卷第十

* 道樹品第七十一
* 道行品第七十二
* 三善品第七十三
* 遍學品第七十四
* 三次品第七十五
* 一念品第七十六
* 六喻品第七十七
* 四攝品第七十八
* 善達品第七十九
* 實際品第八十
* 具足品第八十一
* 淨土品第八十二
* 畢定品第八十三
* 差別品第八十四
* 七譬品第八十五亦云性空品亦云法性非作品
* 平等品第八十六
* 如化品第八十七
* 常啼品第八十八
* 法尚品第八十九
* 囑累品第九十



大品經義疏目次
[001-0196a] No. 451
大品經玄意
胡 吉藏法師 撰


開皇十五年正月二十日記


上觀師六年在山中不講餘經唯講大品臨無常年
諸學士請講涅槃師云諸人解般若那復欲講涅槃
耶但讀三論與般若自足不須復講餘經諸學士既
苦請師遂為商略涅槃大意釋本有今無偈而巳唯
留心於波若興皇初出講波若師北岸得大論文墨
還始講大論也然此經好講而有兩論解釋故一者
三論通論此經之心髓二者大論釋此之本義此之
二論復是關中什師并融叡等對翻論文言精要義
可依信為此故留心尋講也今當得商略其意然山
門巳來道義不作章段唯興皇法師作二諦講開十
重者此是對開善二諦十重故作其外並無後人若
作章段者則非興皇門徒也。


今前釋此經題。


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者此有四
句一摩訶二般若三波羅蜜四修多羅雖有四句只
成一句今離為四句釋之。
[001-0196b]


初云摩訶者此是外國語外國語通今明正是中天
竺語故叡師云秦言謬者定之以字訓彼音失者正
之以天竺也彼國云摩訶或云摩醯或云優婆此言
大何以知之如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云云然摩訶
是外國語此若為翻譯解者不同凡有三釋一云摩
訶不可翻也用叡師語云不可翻者即而書之既即
彼國語而書之故知不可翻也問既不可翻何得云
大勝多耶解云此是三義訓釋非為翻也第二解云
摩訶以三義翻譯論大勝多此解依大論言摩訶言
大或勝多云云第三解云以三義翻而有強弱大翻
則為正勝多即是義訓何以知然以數文證一者論
釋摩訶比丘僧摩訶言大不言勝多若勝多亦是正
翻者豈得獨言大耶次釋摩訶薩埵文云摩訶言大
薩埵或道心或眾生亦不言勝多也三者第十八卷
云摩訶秦言大波若言慧又金光明經第二王子名
摩訶提婆偈中云大天諸處文既並云大不言勝多
故知大為正翻餘是義訓也。


摩訶翻為大問大有幾種解釋不同招提師明有十
種大一者境大即是真諦無相境亦名如法性法性
遍一切處故經云無有一法出法性者所以為大也
如者一切皆如耳故開善云曠劫學於如今得如提
流天下遍只是瓶處如也二者人大此法是大人法
行行此法故故名為人大也三者體大此是何法謂
忘相知即是般若故為大四者用大五因大萬行中
[001-0196c]
般若最大六度中般若最大故是因大六果大者此
法能得大果報也七者導大能導一切萬行到佛果
八者離過大謂寂滅四重五逆九力用大謂能出生
人天五乘十者教大此經通教三乘也。


次招提後人嫌十大太多故作五大五大者一境大
二體大三用大四因大五果大明前十大不出此五
大言五者人大者若是因人則屬因攝果人則屬果
攝何須別立人大力用等終是因果所攝不須十也
次有靈觀法師是地論師中好手經至東陽後還都
豐樂寺歸興皇法師假停三日講看之人疑其非是
靈觀觀恐其偷得靈觀之名彼師既知玄云若言非
者但雖者也主釋華嚴大集涅槃大品四餘明四種
大若是涅槃即是果果大華嚴是果大大集具果果
二大般若但是空慧此是因大都有三家解釋。


問此解有病敗不今明亦有若初一家作十種大者
多則不足少則不收多則不足者大義無量何止十
種故不足少不收者明此十大攝大不盡若直作得
大離大此二攝大大則盡或待大絕大等人法境智
如此攝大皆盡何須作十種。


問汝十種既有因大果大相對者既有境大何不立
智大既有人大何不立法大耶彼云離人以外併是
法故不立法大者亦離體以外併是用何故別立用
大耶第二解五大亦同前家不須別責第三四種大
敢不可涅槃何得獨明果果大不明果大果果量改
[001-0197a]
德若用下文但云涅槃是果果大者前文正以三德
為涅槃三德明般若法身等此即是菩提豈非是果
而獨云是果果等是兩文前明果大後明果果豈得
棄前文而取後文耶華嚴何意復但是果大集大通
果與果果大般若是因大此並是無文故不可也。


問今為同此諸釋不但明不同不同者云何釋之今
明依經依論解者十二門論云六家釋大初云摩訶
衍於二乘為上故名為大此是待小名大二乘智慧
名小菩薩智慧名為大也二云諸佛乘最大此乘能
到故名為大此是得果名大謂能到佛果三者諸佛
大人乘故名大此亦得果人乘故名大亦是得人名
大也四文殊等乘故名大此就因名大亦是約人明
大五滅眾生苦與大利樂此就得離明大六者盡諸
法邊底此則就境智名大諸法邊底即是境能盡即
是智雖有六大義而無所不包初一義是待義後五
即是人義餘即是法有境有智有能有所有得有離
如文可尋故遍攝一切也菩薩作論本為通經論中
明大即是釋經中之大而經亦明大義且就涅槃大
品為語涅槃明二種大一者相待大二者絕待大待
義可明絕者如云有王大王有空大空不因少空名
為大空等者即是絕待也大品亦明二種十八空等
是相待空獨空即是絕待故具相待大絕待大是以
一家釋大具有此二義云相待可解今具釋絕待大
問從來明待少明大未是好大絕待明大始是好大
[001-0197b]
何故爾尋是兩大待少既非好大絕少亦非好大遂
語難云云次問何故辨絕待大耶今答前者明待少
是因他因他得大非是自大故未如好猶如因他仍
富貴故也絕待者不因於他分自是大猶如不藉他
得富貴故是好大也次者第二何故明絕待大者此
為欲釋涅槃經云坻羅婆夷實不食油強名食油涅
槃亦爾無有因緣強為立名故名涅槃此即無因緣
強作名字故是絕待云云今次正明待絕兩種名從
來明相待大此是待小名大絕待大絕少大名為大
今明此言大過若相待大既待少明大者絕待大亦
應止絕小明大何得雙絕大小此義偏云一家從來
云相待大此則待少名大絕待大明絕少絕大故名
大然此語難解今難若絕待大既大小雙絕者待少
大亦應大少雙待待大止待少不待大者絕大亦止
絕小不絕大並結之云云次問既絕待亦絕名不以
待竝名結之云云解此問有例不例例者若名為待
者絕待則絕名云云不例者分自有相待大有絕待
大何妨有相待名有絕待名若今絕待則絕名者絕
待既無待絕名則無名此為不可也次難待義若一
往則大止得待少不得待大者一往明空義止得空
有不得空空結之云云次掩問經云但假名與強名
何異彼云不異今難待義既不自故是徵名者不待
義則應是自義云云前來有三難自患解云云今明
講體須出妨難自有須解有須不得併解併不解
[001-0197c]


今次釋明有四句一者非大非少二者非大非少結
皈大少三者非大非少偏結皈大四者非大非少偏
結皈少初句直云非大非少者此有二意一者洗病
二者釋中義言洗病者人聞大小定作大小解謂二
乘為小大乘為大今破此明正道未曾大小也就中
者則明非大非少常行中道也大少既爾常無常愚
智例然第二句非大非少結皈大少者此為辨雙遊
云云又則辨體用義非大非少即是體大少則是
用也第三句非大非少偏結皈大者此是嘆美義則
是引進也非愚非知結為智非常非無常結為常皆
爾然涅槃經初辨常亦是治無常義亦是嘆美引進
義也第四句非大非少結皈少者如昔小乘乃至王
宮生非凡非聖名為聖凡不名凡聖非愚非智名為
智愚不名愚智也。


問既有初句明非大非少辨體而不名用者亦有雙
明大少用而不明雙捨以不解云亦得如昔明大少
此時不得非大非少兩捨也今次更成前意一家常
云待小明大未是好大無少無大乃是好大故經云
對苦明樂樂還成苦無苦無樂乃是好大故經云對
苦明樂樂還成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也復人雖誦
得師語而不得師意今且嘖汝意言待少明大未是
好大無大無小乃是好大對小明大大還成少無大
無少乃是好大耶等是大待少大既非好大無少無
[001-0198a]
大亦非好大結耳今解云師依如此語釋經文則是
無苦無樂乃名為樂故作此語經復作此語者正明
待少明大此大因待他故未是好大如五尺因三尺
之短故得長名此未是好長若望一大還復成短也
今若能無長無短乃是好長大少苦樂皆爾待苦明
樂未是好樂如人中樂望天樂此樂還成苦若能無
有生死中之苦樂者此乃名為大樂也次明若一往
即云相待大待小不待大絕待大無少復無大者此
語著前難今明自有有方待無方待四句有方絕無
方絕四句有方待無方待四句者自有大待小自有
小待大自有小待小自有大待大四句中初兩句是
有方待後兩句是無方待也有方絕無方絕四句者
自有大絕少自有少絕大此兩句是有方絕自有大
絕大自有少絕少此兩句是無方絕也。


問既言絕待義者絕義為有幾種今依一師言方一
家有三種絕一者究竟絕今且約波若涅槃第一義
悉檀作之言波若絕者如論偈。


「 波若波羅蜜
 實法不顛倒
 念想觀巳除
 言語法亦滅」



此即是究竟絕盡心行滅語言也言涅槃絕者如德
王文明明涅槃正體非常非無常等亦橫絕一切法
竪窮五句也言第一悉檀絕者還出大論云言論盡
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並是究竟二者漸
捨絕則如二諦義世諦絕性真諦絕假世諦絕性生
[001-0198b]
滅真諦絕假生滅真諦雖絕假生滅而猶未絕不生
不滅故是漸捨絕也今言絕少名大此漸捨大何故
猶未絕大名猶有大名前直云波若絕待則是究竟
絕今言絕待大絕少猶存於大故是漸捨絕也三者
有待絕義言待絕者大少相待究竟然而絕也言絕
待者雖絕而常待也今次論只問此絕待大既名為
大此名為當因無名故有名為當不因無名故有此
名若不因那得此名若因即是待何謂絕待二問此
名為名體不既云波若大豈不名體若波若不名波
若體空名應不名空體三問此名是教不若是教則
應表理若不表理何得名為教四問此教為緣不若
不為緣何須說也五問此名是所不二智能說此教
者教是所說不若是所則對能不得絕也今次竝此
五種如大有二種一者待小大二者不待少大若爾
者名亦應有二種一者待無名故名後四類然問此
例不此極難解若初一關亦可例自有待小名大自
有非小非大大者分亦有待無名名自有非名非無
名名也第二關亦可例有詺體名有非名非體名故
相皇可見後三關則難只問得有為緣教復有非緣
非故故若不為緣何須此教表理亦然云云所義亦
然得有能所復有非體非所所不若有非能非所此
是誰說須思解之。


次問論既云四悉檀攝佛八萬四千法藏皆盡者此
絕待大是何悉檀所攝解云通而為論通四悉檀攝
[001-0198c]
言第一悉檀攝者只此大則是勝莫過義言語盡竟
心行亦滅不生不滅法如涅槃云則是第一義悉檀
攝也言對治悉檀攝者或自有以常治無常無常治
常等或有以待治絕以絕治待也各各為人攝者或
自有為人說常說無常說待說絕等云云世界攝者
世智說分有亦說有世智說無我亦說無世智說待
分亦說待世智說絕我亦說絕也別論者正是第一
義悉檀也。


次汝言絕待大者那得此大名何故名為大解云強
名問那得此強名若言強名此便若似似等責次竝
若強名為大應強名為待等次責既強名對少何所
復苦也次問非少非大名為大此是絕大不解者云
是次更問非少非大名絕待大此大絕捨少不答理
然今且約涅槃波若兩種明大論論問槃涅絕少大
者此為絕非涅槃之少大為絕涅槃之少大耶既言
涅槃非大非少理數應云絕涅槃少大則竝若涅槃
論絕還絕涅槃之大少者亦應涅槃論待還待涅槃
之大少若涅槃論待還自待涅槃大少便成自體涅
槃大少還自相待此不可云云波若大少亦爾
次問波若非少非大名為絕待大者非何物大少為
絕性大少故言非大非少為絕假大少故言非大非
少名為絕大耶解具有此義自有絕性大少名為大
自有絕假大少名為大少名為大者只是一似大似
大非大似大非少非大非小名為假大也絕絕假大
[001-0199a]
少名為大者只波若非大非少名為大此大則絕假
大小也。


問既絕假小大名為大此大名為假大不解云然竝
若說似大小名為似大者亦應絕性大小應名為性
大結云云解云我絕性大小名為似大此是相待假
大分絕大小名為假大此是絕待似大雖有兩種似
大而待絕不同也次竝汝似義有相待假大復有絕
待假大者性中亦應有相待性大絕待性大云云
問相待是不自故可得是假絕待那得似云云


次問既云非性大小名為大非似大小名為大此得
云世諦絕性大小真諦絕似大小此與一家云云
諦破性生滅真諦破假生滅者不若單言齊者則死
單不齊者亦死正答應云齊不齊齊者世諦絕性大
少真諦絕假大少世諦破性生滅真諦破似生滅是
齊不齊者世諦破性生滅辨不生不滅真諦破假生
假滅辨不生不滅世諦絕性大小結為大真諦絕假
大小亦結名為大不云非大非小故不齊也。


次釋大義問以何為義古有四釋一云大是廣博義
二云大是包含義二云大是常義四云大是莫先義四
釋中廣博之與常出涅槃文常者出涅槃第三卷名
字功德品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廣博出四相品第
五卷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也兩釋無文就此兩釋
還釋前兩文言包含者還是釋成廣博故包含包含
故所以廣博也莫先還是常義以無有在其前者所
[001-0199b]
以為常今明既以莫先釋大何不得以莫後釋大若
有先分者則不得是常以無先我者故得是常亦得
云若有後我者不得是常以無後我者所是常也此
四種釋大約涅槃大品兩種經釋大者若是涅槃有
此四種大云云若是波若唯得以廣博包含釋大何
故然波若有二種若是實相波若此是真諦境正得
有四義若是空慧之波若唯得有廣博釋大包含釋
大何故此波若是空慧是因未得是常與之莫先也
所以得是廣博者所照實相性之與境既廣博故此
慧亦廣故下文云緣無邊故般若亦無邊法性無邊
故般若無邊以緣無邊境廣博境廣博故智得稱廣
博博境包含故智包含而不得是常與莫先若境智
合論則具四也舊釋如是今云何耶解云備四種大
一者依名釋如前四義又過常釋四義乃至大以莫
後為義無邊無量義無盡等義也二者竪釋論大以
不大為義小以不少為義餘例然。


問此語出何處莊法師是彭城學士復聽長千講而
於張舍人宅發大品經釋摩訶云遊來釋大是廣博
等義今明不少不大是廣摩訶義建初問此語出何
處莊師不得今明此處處文經云無大莊嚴為大豈
非不大為大又云人身長大有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也又照明亦釋摩訶云不作大不作少不有力無力
等也三者橫釋大以少為義少以大為義空有例然
云云四者無方釋大以空為義少以有為義乃至以
[001-0199c]
瓶衣等為義然此語太通漫今問大以一切萬法瓶
衣為義此法都有相關義作此釋而都不相關故作
此釋解云此亦相關故華嚴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
解一也問相品云一切法只是一法一法只是一切
法何故爾一切法只是一如只一如為一切法故是
相關得相待相類也更簡四解中竪釋義大以不大
為義有為義此關疎密義。


問有是不有義有是無義此兩何者是疎何者是密
解云一往有以無為義則是密有以不為義則是疎
何故爾有無正是相敵對故密若是有不有異有云
外皆為不有乃至亦有亦不有非有非不有對有法
名不有此通故是疎也次復轉此語若是有無即是
疎有不有即是密何故爾解云若是有無相對無上
不帶有故是疎若是有不不有猶帶有此有名為不
有故是密難言若不此有名為不有故密者我亦只
無此有故名無無何意不密解云無雖無此有而無
上不帶有名故是疎不雖不此有而不上帶有名名
為不有故是密也問此是何物不有解云至中假義
廣釋也。


次釋般若義。


波若是天竺梵音若仁王經云世尊
二十九年中為我說金剛波若摩訶般鉢音若波羅蜜
長有必字故云必必波若復有餘字云摩訶般鉢音
若波羅蜜若依餘部般若直云波若此當是彼國單
復緩切語不同也然只初般字若依涅槃經題則作
[001-0200a]
鉢音此經則作波音若依三昧取則云般密祥音又作鉢音只是
一字四音不同然人讀此波若經是宗熈令法師云
鉢音若復有人讀云般答祥音若復有人云班若是靈
根令正及招提所用云波若只是一字作四種音則
為難解也今明若依涅槃經題則應作鉢音又若依此
經作波音者一題中有兩波字下則作水波字既兩波
同一音何不同一字既有兩字故應作鉢音又真諦三
藏亦作鉢音讀故彼釋金剛般若云䟦闍羅侈履迦
鉢若波羅蜜修多羅也。


次明此土翻者不同若是道安法師云波若此云清
淨出放光經第二十二卷次敷法師云遠離出大品
第六卷無生品次有師云六度集經中翻波若為明
度也第四解依大論十八卷云波若者秦言慧第五
解依大論四十三卷云波若者秦言智慧第六是招
提解用大論釋成辦品文云波若定異實相甚深極
重智慧輕薄不可以秤波若此意明波若深重智慧
輕薄故不可翻又波若多智慧少故不可以小智慧
翻多波若也又取案涅槃師子吼文中云波若者謂
一切眾生毗婆舍那一切聖人闍那者諸佛菩薩者
波若真云慧淺故名一切眾生毗婆舍那云見少深
故云一切聖人闍那翻為智智最深故云諸佛菩薩
也闍那翻為智出毗婆沙毗波沙云闍那者言智也
既三種各自有翻若言以智慧翻波若者復以何翻
闍那耶故知波若不可翻問波若不可翻論那言波
[001-0200b]
者秦言慧等如前五釋耶彼解云此是波若所含不
得以一義翻也他釋如此。


問今同若反今明如他所解並所不讀波若何故以
其不見大論與三論故也今須次第嘖六家明初翻
家波若為清淨此出何處大論從初至後都無此文
但經中云波若波羅蜜是清淨聚此是歎波若清淨
為翻也次嘖第二家云遠離者此是身子作三問云
何為波若云何為菩薩云何為觀須菩提答波若
波羅蜜者名為遠離此遠離自翻阿羅蜜非翻波若
此師但見經文不讀論故爾論云阿羅蜜云遠離波
羅蜜云到彼岸也第三家云六度集經翻為明度者
未見彼經故不論也後三家左右自相破後一若言
波若深重不可翻者前何得云秦言慧秦言智慧耶
若用前兩文者復何得云深重不可翻耶又前兩文
自相破若言翻為慧者復何得云翻為智慧若言翻
為智慧復那得翻為慧也次更責招提論文云波若
甚深極重智輕薄故不可秤何時道不可翻不祥與
不翻異也云云次汝若言前五種並是波若所含者
並應秤秦言何得有秦言又若波若不可翻摩訶亦
多含亦應不可翻也次責若言波若深重者涅槃中
何得言波若者謂諸眾生也又波若深重者則應勝
闍那經便應言闍那者謂諸眾生波若謂諸佛菩薩
何得言波若謂眾生闍那謂佛菩薩耶。


次明涅槃既云波若者一切眾生毗波舍那一切聖
[001-0200c]
人闍那諸佛菩薩問何意言波若是一切眾生有解
者言一切眾生即是波若波若平等故眾生即是波
若故法尚品諸法等故波若亦等今明此亦非也何
故爾波名直云諸法等故波若亦等何時道眾生若
言平等即有是眾生何不言諸聖人諸佛菩薩耶既
平等何意不等聖人諸佛菩薩而獨言眾生也今明
此三句經初云波若謂諸眾生翻為慧義最淺故云
一切眾生毗婆舍那此云見見義少深故言一切聖
人闇那此云智智是決斷最深故言佛菩薩也。


涅槃既言波若謂諸眾生此則是淺義何得言波若
定實故深重不可翻耶今明波若有二種一深重波
若二者輕薄波若慧亦二種一者深重智慧二者輕
薄智慧若是大論第七十二釋成辦品明波若定實
於相深重此則是深重波若是大經明波若謂諸眾
生即是輕薄波若也今謂論盛明波若定實相深重
此是深重波若智慧不能秤是輕薄智慧輕薄智慧
故不能秤深重波若也若更論亦應言輕薄波若不
能秤深重智慧問何者是深重智慧文解只大經中
明毗婆舍那與闍那即是也問既有深重波若復有
輕薄故若者何意不言智慧深重輕薄波若不能秤
而言智慧輕薄不能秤波若解云是外國語故慧是
此間語則彼此㸦舉相兼也問論中何意明波若深
重經中何意云波若謂諸眾生解云論釋波若故歎
波若也經欲明三種差別故也既云深重波若含前
[001-0201a]
清淨等五義深重智慧亦復然也他云波若含愚含
智今但言智宜得智不得愚故輕今明不然我智慧
亦含般若非波若何意不重云云


前來論翻不翻竟今翻為智慧問三種波若盡得翻
為智慧不今且明三種波若者持公解云一者實相
波若二者方便波若三者文字波若被以大論第百
卷即文證云波若有二道一者波若道從初訖累教
品二者方便道從無盡品去訖經是波若道則是實
相波若方便道則是方便波若文字通兩處也今明
作此判制者大為失他不見論此事可矜彼師既講
大論何得輙作此判汝若以波若道為實相波若者
即是含他兩種波若以為一種但得實相境界失觀
照波若此則含他觀照則屬實相波若道中自但境
而無智以方便道為方便波若此但智而無殊也今
明三種波若義只就波若道中自論三種境此則一
者實相波若則是境二觀照波若三者其文字波若
通論此二波若也實相波若即是諸法實相境能生
觀照波若若以實相能生觀照故實相是因觀照是
果因從果作名實相亦名波若也文字既通說此二
種波若文字是能詮從所詮得名亦得名波若也。


問三種波若文出何處解云說智及智處皆名為波
若若智處即是實相境言觀照者如大經云因因者
如十二因緣所生觀智此則是觀照波若文字可明
也又只說智及智處名波若文具得證三波若說即
[001-0201b]
是能說文字波若智即是觀照波若智處即是實相
波若也波若道既具三波若者方便道亦明三種不
解云亦得方便波若既有方便即有境波若復有文
字故具三故波若道皆具三種不得為四得有二也
方便是此間語外國云漚和拘舍羅此翻云善巧方
便也波若是外國語此翻為智慧前三種波若通名
為智慧彼國云漚和拘舍羅語此云善巧方便三種
通名善巧方便然波若在外國語方便取此間語㸦
相兼也。


問何故毗曇有五名而波若有三名耶答不學者謂
此非問今明此是問何故今釋波若三名謂境界名
實相波若併觀照文字也而毗曇中明有五種毗曇
一者自性毗曇二者共有三者方便四境界五者文
字言自性者即是無漏慧根是毗曇正體即是真無
漏慧也共有者即是與無漏慧同時共起心數及道
共色四相等即具三有為共有毗曇體方便者即苦
忍前七種方便等體為正無漏慧根作方便故名毗
曇境界者則四真諦能生其無漏慧故名毗曇文字
者即是說此四種文字能論此四種從所詮真無漏
慧故名文字毗曇也而三種波若准得三種毗曇也
觀照波若則准自性毗曇實相波若則准境界毗曇
文字波若則是文字毗曇此三則同而兩異無有共
有波若方便波若然彼家既取苦忍前七方便是有
漏為方便毗曇苦忍去是無漏有自性者今從初地
[001-0201c]
去則無漏觀知波若地前三十心是有漏故為方便
波若取此義時亦得而無共有波若然彼家立共有
同時心數故有共有毗曇問今時不言共有波若者
可得言無心數不解曰不然若言有心數非無心數
是大經諍論中應云說有心數不得我意說無心數
應得分意而今言有無並不得意故不可言無心數
為是也故知今非是立無心數義所以無有共有波
若今明所以無者此明無定明波若不只有三四五
六無量名等也。


今次更釋三波若者只就波若道中有三波若方便
道中有三方便也今亦兩道成兩般若是持公以波
若道為實相波若方便義為方便波若者兩道並成
波若道則無方便道本有實慧方便慧是佛父母故
言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而今並成波若道者但
得有母義而無父也又論主開二道而今為一波若
道者便應本迹身為一身二諦為一事等云云次責
汝既並成無方便二者何意作此釋三嘖出何處文
四者反竝若兩道並慧者亦應兩道並方便也我今
依論主開兩道兩道各開三初三即波若云云後三
即方便云云初波若即三波若此云慧後三漚和拘
舍羅即三方便也作此釋兩道成父母義二諦等皆
成也若他釋者此是無方便等意亦得有此義論主
正開二道則不得也然復有云非愚非智為實相波
若愚智是方便波若明此二事文言是文字波若此
[001-0202a]
別是一義欲示體用明非愚智為是體愚智為用此
非二道意也今既依論用二道有是實慧道方便道
依淨名經作慧方便相對前有是慧後有方便然此
二種什師云直照實相空邊名為慧若行空不證涉
有不著此是方便肇師云直照空照有是慧行空不
證涉有無著此是方便有是兩道論云共波若道三
乘共說方便道獨菩薩所行有應關中釋空有二義
二乘亦能故云共若行空不證涉有無礙此伇菩薩
然你云獨菩薩所行此則共不共義成他即不成也。


問智慧何異次問慧見智何異又問忍見智何異今
答智慧者有一異義如成論云真慧名為智此則不
異此真無漏慧即是智也若依大論有二文初云波
若秦言慧次又云智慧問論有文云波若秦主智不
解云論無別文但論題云大智度有是為智何故爾
遠法師依大論造問論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優波提
舍今大論秤為大智度即是以智翻波若也既具有
三文即是有一異前單言慧之與智此則是異義具
智慧即是不異義也良由義不定故翻則不定云云


次就經中辨智慧義若是涅槃經就凡聖判智慧波
若者謂諸眾生此即是約凡夫名慧闍那者諸佛菩
薩此是就聖人名為智問凡夫那得名慧解云凡夫
名慧者此如毗曇明數之慧故偈云想欲及觸慧也
何以得知是心數慧如大經判定有三種上定則金
剛三昧中定則四禪以上下定者謂眾生心數定也
[001-0202b]
若爾故知凡夫明慧則是心數之慧也問何得以數
義釋經解云必是數人用經義非經用數語也次大
品經就因果判智慧菩薩名道慧道種慧此則是因
名為慧佛得一切智一切種智則是就果名故也次
就淨名經就空有判智慧照有名為智故照空一切
名為慧彼經善得章中云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
法起於智業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
業也問何故如此今明前兩正約決斷竪釋智慧異
凡夫則劣故與其慧名慧則通正取心數慧也聖人
則勝故與智名智能決斷此就高下竪論因果亦爾
因勝故未得決斷之名所以名慧果勝故能決斷所
以名智也。


後就空有論者此是橫論照空照有有既決斷照空
亦斷但今就差別無差別判智慧照有有差別故愛
智名照空則無異相故與其慧稱此亦是決斷強弱
故辨智慧也今問此三義得通不凡亦得有相聖人
得有慧因果空有亦然以不解云通論亦得今言凡
夫得有智者一切眾生皆有三種等智又云世智辨
聰即是凡夫智也因果判智慧者佛亦得有慧義故
如五分法身中佛與羅漢同得五分法身五分法身
中有戒定慧豈非佛有慧又淨名螺髻呵身子云如
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又法華中多寶嘆云善哉
釋迦牟尼能以平等大慧度諸眾生此皆是佛慧文
也因中亦得有智者如仁王經列眾中歎菩薩德云
[001-0202c]
實智功德方便功德故菩薩亦有智也智慧通空有
者道慧道種慧道慧則照空道種慧照有一切智照
空一切種智照有也此是智慧有因異通別也次忍
見智同異者若是數人明忍智異彼家見諦道中有
八忍八智忍則非智何故爾忍智未出惑外未得證
故不名智若是智巳出惑外故名智此則異彼偈云。


「 諸忍則非智
 盡無生非見
 餘一切聖慧
 當知三種生」



此正明異義明忍非是智盡無生二智又非是見何
故見是推求義盡無生二智是無學心息不復推求
非見也除此八忍二智外則通三種謂忍智見也此
是小乘根本義三百年中出世若成論佛滅後八百
餘年出則是小乘之末餘他義也論人解忍智不異
破數人異義彼忍智只是心上解知故引慧義經中
說解智是慧義既不異但義分為二心上解初未決
役名忍決則名智實非異也今所明無礙忍智未曾
一異不一異而得有一異者一不同成論之一異不
同數人之異也忍智一者佛菩薩同名忍如仁王經
明五忍無生寂滅佛與菩薩同下忍名菩薩上忍即
是佛忍智異者佛名為智得一切種智降此前悟道
並云得無生忍也智同者佛得一切種智大品發趣
品亦明七地菩薩得智也。


次釋以何為波若解云佛滅後龍樹未出之前凡有
六解兩病合為八家次出晚人南北非解釋今前論
[001-0203a]
龍樹未出之前六解者第一家以無漏慧根為波若
問無漏慧根此為取相似無漏為取真無漏為波若
答舊有兩釋初家云此取相似無漏為波若問相似
無漏位在何處解云小乘取四善根以為波若數家
七方便不取前三但取後四論家五方便不取初四
念處但取四善根為相似無漏何故爾以前未依諦
觀故後四善根始作諦觀也若大乘者即是三十心
內凡夫為相似無漏此中名波若也次解云取真無
漏為波若小乘從苦忍巳去大乘登地巳去也第二
解云以有漏為波若小乘苦忍巳前皆是有漏大乘
三十前是有漏問與初家相似無漏何異解云初家
相似無漏位則短少乘俱取苦忍前四善根不通餘
大乘但取地前三十心若是今第二家則長從初發
心巳來至苦忍大乘至三十心皆是有漏也第三解
從初發心訖至金剛三昧巳來是因位皆是波若至
佛時轉名薩婆若此就因果判因名波若果名薩婆
若此異前兩解者初家位最短第二家處中第三解
位最長也第四家解合取漏無漏為波若此位從初
發心至苦忍前併地前也但緣涅槃佛果佛果涅槃
此是無漏境心緣此境名無漏只此心即未斷煩惱
則是有漏故以有漏無漏為波若問此解與第一解
相似無漏為波若何異解云第一家位則短但取四
善根今則從發心巳來也問與第二家解何異第二
家只從初巳來皆是有漏雖是有漏彼亦緣涅槃佛
[001-0203b]
果既為菩薩定不緣涅槃佛果者則此為難今明前
第二解則短但取百劫種相好身佛相顯巳來名菩
薩正是迦栴延子義若是第四家傷長通取初發心
也第五解云波若通漏無漏為無為並取漏無漏為
無為為波若問波若是因那得是無為無為是佛果
今明波若是無相境波若得是無為若是觀照波若
不得是無為今言無為者非是凝然常住無為此是
無依無得名無為也第六解波若非漏無漏非為無
為離四句絕百非雖有此六解今大判者初四解是
有為第五解通為無為第六一解但是無為也次意
前五解則是四句內第六一解四句外也次解前四
是小乘後二則是大乘也問此六解云何何者為是
今明具四句一者併非二者併是三者初是後非四
者後是初非言併非者若作定解者則併非併須破
如三論破外人引經亦破引論亦破一切不留以其
心有所依著故也言併是者若識此皆是如來方便
教門赴緣之說法者則能得道此則皆是不可破也
初是後非者如來昔教小根緣說小乘教為是大乘
則非也後是初非者後說大乘是法不可示言辭相
寂滅即是為說大乘云云


次出論意佛去世後人解古今南北不同今前出南
土解釋正以空解為波若波若是智慧空有兩解即
是解智故以空解為波若何故如此為空解能斷惑
有解不能斷惑但能伏惑斷故是真波若伏故是相
[001-0203c]
從般若也就空解中復有二種一者真解二者似解
問空解既有真似二種有解亦有真似二種以不有
人答例今明不然舊解但空解有真似有解無真似
空解有真似者未見真空但能伏而未斷故是似見
真空方能斷惑故是真解也何者是真似兩解位耶
若是古來通法師宋照令法師明慶禪師等解從發
心至六地巳來并是似解至七地去是真解彼用大
論文云菩薩至七地中不見眾生等可度故云以夢
中欲度大河集草木為筏運手動足而度至中流則
覺不見有河筏等今菩薩亦爾從初來見有眾生可
度以入七地得無生忍都不見有眾生等此是彼家
辨頓悟義也次從三大法師及至今人所用並云小
乘五方便為似苦忍去為真大乘三十心為似登地
去為真此引大論釋三乘共十地文性地者小乘暖
法乃至世第一法以五方便為性地大乘則三十心
也次斷八忍地小乘苦忍巳上大乘則無生忍位此
解文亦相應也兩種判真似如此。


問若為名真似解釋約斷惑判真似開善云若是真
解則洞亡都遣能斷惑故名真若是似猶未洞亡都
遣猶帶微相求未斷故名似也若是莊嚴解云並洞
亡都遣俱真解能斷故名真似解未能斷故名似此
則難解脫洞亡都遣何意不斷不斷那都遣耶若開
善解初地至六地空有不竝入空則不照有照有則
不觀空有則伏空則斷從七地上空有竝觀有伏空
[001-0204a]
斷亦得有即空空即有空既斷有亦斷也從初地至
六地此則斷伏取相或七地不復斷取相但斷伏枝
條煩惱也南土大解釋意如此。


問今云何解釋耶山中舊云他種種解竟表今復更
作一解此則是足載云云若是富博無所不有者何
所不得猶如家有如意寶珠應於求者隨意皆有也
但此語非是前家所解故興皇師東府城為王太子
講金剛般若榮法師問般若為空解為是有解耶師
答波若未曾空有榮師云莫作崑崙文語向分今明
波若非汝所解空有等若如君所解解空有還是斷
常等諸見故云如此等四句一向洗破設引經論亦
須破為人有所得心皆成有得智也洗如此事畢竟
淨復則得論假名義也云云


前出他解真似波若又約兩種判真似位又明空解
斷有解伏問今有此義不得真似以不兩位判云何
又有斷伏義不答此者今明那得無真似故涅槃中
有真無漏似無漏大品有相似波若金光明見有一
人似婆羅門此即是地前三十心人若以此見者故
自有真似若有真似者與他何異答云一家有兩徹
義則理內外理外自有真有似理內自有真有似理
外真似如他所辨何故名理外以其無有真可真有
似可似此真似則是心上解知既有此真可真似可
似故是有所得有所得故名理外今明理內者只除
他如此有所得若真若似畢意表清淨無依無得觀
[001-0204b]
行明淨者為真若習觀猶淺者名為似似此是無所
得真似則理內外得無得相對也次攝理外若真若
似皆名似理內若真似皆名真理外真似名似者以
其同是有所得斷常生滅為似如波若中修行色若
常若無常是名相求似般若波羅蜜云云理內若真
若似皆名真者以其同是無所得雖復觀有明晦而
從發支心同習無所得觀故同是真波若也次第三
轉者理外都無真似何故爾此是有所得心都不與
波若相似既無似何得有真他云水手似蜺猶有髣
髴有所得與無所得都不相關故不得有真似無所
得理內義得有真似為除如有所得真似義方得無
所得真似故云一切法不生波若生不住一切法住
波若也今判真似者觀解明者為真小未明者為似
云云


次答真似位義與他同不今明他用大論兩文判文
判真似若用五方便為似苦忍為真者此是漸悟義
若用初地至六地為似七地為真者此是頓悟義頓
悟家破漸悟家漸悟家破頓悟家互有是非今明此
兩文無妨論中具有此義若依論解三乘共十地文
云性地則小乘五方便准大乘兼順忍以此為似釋
八人地云則小乘苦法忍准大乘無生忍為真者此
就悟未悟判真似前是未悟故所以為似登地生是
悟為真若是用初地至六地為似七地為真者論有
兩文一如前至七地中如夢覺不見一切眾生可得
[001-0204c]
又第十二卷釋檀波羅蜜中云七地菩薩捨內身得
法性生身者此就悟有淺深判真似初地至六地習
觀猶淺雖得無生而未深柔順忍故為似七地得無
生觀行深故為真也次明初地至六地未竝觀故是
似七地竝觀故所以為真也然一家常云初發心至
佛則竝觀者此就竝觀有淺深約如此義名順忍約
如此義名無生皆是點空故一家云位義如今諸官
云云


次明斷伏義問有此斷義不今明經中說為斷伏何
言無但一家有似中伏中似斷義有中似伏中斷義
今明似中伏中似者與他碩反至中似義中當廣述
云云波若義多種不可一時具述今辨其要者略述
道義此則所常行也故經中處處辨道義波若一部
皆論之故發初即云以不住法住波若中無所捨具
足檀此則道義次照明品云譬如盲人不能趣道入
城五度亦爾以波若道有故方能至薩婆若也又下
云如轉輪王輪寶常在前道諸度亦爾波若在前導
云云故知有道義今明道有三種一者引導之導二
者開導之導三者導成之導言引導者則如盲人不
識正路若無人引導則墮諸嶮導中云云今眾行亦
爾且就檀為語如布施等若無波若導引則不能得
至薩婆若多墮餘道一者若無波若引道則墮三有
之中二者墮二乘地何故爾若是凡夫布施則墮於
三有若是二乘布施則墮二乘地此約二人為論若
[001-0205a]
就一人為語若就世諦心中行施此則有於三事此
則是有若言無三事者此是真諦遣正是今人義此
只是有無之見有即是三有無則是邪見大經云若
以聲聞心言無布施即是邪見為是故須波若導引
方得免於二路也次開導者若不依波若行施戒等
即是顛倒擁塞不成諸行不能得至佛道今以波若
開除如此有無二見擁塞通至佛道故云開道也第
三道成者若無波若道諸行則不成猶波若導故眾
行得成何故爾若無波若之時則不識體故行不成
如施若不得波若則不識施體若不識施體則成有
所得故不成施猶有波若故識施體所以然離斷常
諸見故始成無所得施也二者若無波若此施則狹
狹不得成施以得波若心故所以能廣施施始得成
故是導成也然施有導前義導後義導前後義若是
古來諸師准有導後義導後者菩薩前波若空慧忘
想之心然後依此心行萬行心有波若心導眾行故
眾行則無復相惑故是道後也脫後開善學士龍光
綽師作導前義明未得波若之前所行眾行並帶相
或得波若真無相慧乃道前來所行之行悉是無相
或此名導前也問前眾行滅去而道不滅而是依開
善解者此行附心來現在云云第三導前後者前來
行行得悟波若真慧道前來所行之行而復更行後
眾行云云他解如此今汝波若空解導於眾行眾行
隨波若成空為猶是有彼義眾行是空者則失有中
[001-0205b]
萬行既不得是空者若為道耶彼解云我只道萬行
令不著相惑何時新令有成空耶今明若爾者此終
是空即兩異既是有無兩見只是此解義故大論云
有無二見為此岸破有無見為彼岸汝今只是有無
見常不得中流豈能到彼岸云云故不成導義也
問今云何解云分破如此道義者即是道義何故爾
只除此有無相令其畢竟清淨菩薩從發心巳來常
作此行即是導故經云如輪王輪寶常在前導今菩
薩亦爾從初發心巳來常行無依無得波若正觀所
行眾行並是波若行既是波若行即離有無等四句
云云若如他家空有異然後將空觀來導有中諸行
不相著也次句經中之燃燈佛前值八百萬億那由
他佛悉皆承事無空過者分爾時未得授記後值燃
燈佛方得授記作佛者前所修功德更何所感召為
當同數人之非數緣滅生不得果為當得果然復無
有同非數滅理若然者此為得何物果既得無生忍
竟云何更受有所得果若言此得無所得果者既是
有所得因云何得無所得果難解云彼解云我是有
所得因而變為無所得果今問變時為除為得故言
變為不除而言變若除有所得言變若不除者云何
言變云云


次釋波羅蜜。


彼有三音一者論釋婆伽多種號其
中云波羅伽此云度彼岸二者釋檀波羅蜜云波羅
蜜此云彼岸到三者論釋無生品中云阿羅蜜此云
[001-0205c]
遠離雖有三文餘二但有一翻若是波羅蜜有三翻
一云彼岸到如前二云事究竟亦出釋論無生品三
者賢劫經翻為度無極也然經論辨波羅蜜少多不
定或三波羅蜜或四五六七十百八萬四千波羅蜜
等也所言三者即如前既有三種波若實相觀照文
字者即有三波羅蜜謂實相觀照文字也何故有此
三明得實境既能生波若故欲說智及智處皆名為
波若者得實相亦能生波羅蜜故名波羅蜜故有實
相波羅蜜觀照波羅蜜文字波羅蜜能論兩波羅蜜
故名字波羅蜜此是則前三波若故有三波羅蜜也
次明一家復有時作三波羅若有非愚非智故名實
相波若愚智為方便波若論於二種名文字波若此
明體用義今波羅蜜亦得如此不明非彼非此名實
相波若波羅蜜從此到彼名方便波羅蜜論此二即
是文字波羅蜜以不解云此得例非彼此即是永免
義從此到彼即是方便論此二即是文字云云次約
二慧判既有實慧方便慧即是觀照波若方便波若
論此二種名文字者約此二般若為三波羅蜜者此
還依關中釋法師解直照空名為實慧行空不證涉
有無礙名方便慧今約此辨波羅蜜者亦然直照空
名波羅蜜此即實慧波羅蜜以雖照空能得度於有
彼岸行空不證涉有無礙名方便者即得名方便波
羅蜜以其能度有無也文字可知。


次問度彼岸與到彼岸兩語為同為異耶若不前安
[001-0206a]
處之即為難今答此語明異不異不異者到彼岸亦
是從此到彼名為到度彼岸亦是從此度彼名為度
云云言異者到彼岸必到彼岸竟始名為到若是度
者在中流中亦名為度如今度江云云


次問度彼岸何者為能度何事者為所度到彼岸何
者為能到何事者為所到此二能所齊不今明不齊
若是能度所度即以波若為能度煩惱是所度故論
釋檀波羅中云六波羅蜜能度煩惱大海也若是能
到所到者則以波若為能到佛道為所到此兩能所
夫互殊也。


次問為是永免秤度為是究竟秤度解云具有此義
言永免者此是去離以釋度離煩惱以前云六波羅
蜜能度煩惱也究竟釋度者此者作事究竟滿足秤
度如云舍利弗不能度布施河者以其無行施不能
得究竟能一切時一切種一切人常施故名為不度
若能如此究竟之施則得名度非是越度之度此是
究竟名度也如言度深忍心淨巳度禪定等並是法
忍禪究竟故名度也若是前永免秤度此是越度煩
惱此就離以釋度若是今究竟哀名度此就作事滿
足以釋度也云云


次問波若與波羅蜜為一為異答具有此義言其同
者只是一正觀取其淨照義則名波若取聖永免顛
倒義名為波羅蜜只是淨照故永免永免故淨照約
義到於二種竟無有異也言其異者波若則是因波
[001-0206b]
羅蜜則是果何故爾波羅蜜云到彼岸彼岸則是果
也若爾者波若何得波羅蜜耶今明波若能到彼岸
今從此功用為名名波羅蜜又因帶果也旨次解釋
度義不同一者大論云從此到彼名波羅蜜次釋成
辨品云遠離此彼岸是檀波羅蜜相此則是永免以
釋度次集散品先尼梵志復問云此彼岸不度故是
波羅蜜相也四者若有彼有此猶名為此無彼無此
乃名為彼此類如涅槃云有苦有樂猶名為苦無苦
無樂乃名大樂也而一家常云有此有彼未為好度
無此無彼乃名好度此則是約世出世論有彼此是
世間度故經具有二文大品云有世間檀波羅蜜此
則明世出世俱有波羅蜜若是涅槃德王中云云何
是施非波羅蜜見有乞者然後乃與是名為施非波
羅蜜若無乞者開心自施是則名為檀波羅蜜此則
明世間有檀而無波羅蜜出世間有檀有波羅蜜然
出世間有檀有波羅蜜可解世間何故有檀無波羅
蜜解云世間小小行施故得名為檀未能到佛道彼
岸故非波羅蜜而大品云有世間檀波羅蜜者此是
隨心相理解義隨聖謂情得度故言波羅蜜。


問既言世間有檀可非波羅蜜亦應有波羅蜜而非
檀解云具四句一者有檀非波羅蜜即世間檀二者
有波羅蜜非檀則如餘五度是波羅蜜而不名檀也
三者檀亦波羅蜜則出世間檀四者非檀非波羅蜜
者有二義一者泯三句未曾檀未曾波羅蜜也二者
[001-0206c]
則是惡法非是檀亦非波羅蜜也。


問波羅蜜云度彼岸者若為是此彼岸中流等若是
從來解約二約約涅槃所明生死為此岸涅槃彼岸
煩惱為中流八聖為栰也波若則以有相為此岸無
相為彼岸似解滯相惑為中流滯相似解為栰也言
有相者正是外凡無相即是發地似解即三十心似
解滯相義即是中流帶相似解即是栰義此是開善
解也若莊嚴解有數種彼此岸一者二乘為此岸佛
道為彼岸二者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三者因為
此岸果為彼岸四者約二諦浮虗則為此岸無生為
彼岸也今明此解並無出處故不用今大論釋波羅
蜜中有兩復次初云慳貪為此岸佛道為彼岸施為
河中後復次云有無見為此岸破有無見為彼岸懃
修布施為河中此之兩釋同是釋善法何義同以布
施為河中也復有文云此六波羅蜜能令人度慳貪
尊大海即是惡法河義故一家具有善法惡法二河
也惡法河以惡法為此岸惡法為中流通佛道為彼
岸。


問惡法河既以惡法為此岸以惡法為中流者善法
河應以善法為此岸善法為中流而今善法河以善
法為中流以惡法為此岸者惡法河以惡法為中流
應以善法為此岸也解云義河必皆例今明欲例者
惡法河以重惡為此岸輕惡為中流善法河五以輕
善為中流重善為彼岸也。
[001-0207a]


問惡法河既重惡為此岸輕惡為中流者善法河亦
應重善為此岸輕善為中流解云此不例如從來兩
種度度生死河度涅槃河明此兩度異若是生死河
中七人俱度生死河永離生死去而有方便無方便
故有七人不同有方便者離生死名為度無方便者
不離生死不名為度此就離義明度若是涅槃河亦
同求涅槃約有方便無方便無方便者不得涅槃故
不名度者九方便者得涅槃故名為度此就得以明
度故兩河雖但明度而義不同然經中明顛倒不顛
倒無豪釐差別而多顛倒少不顛倒以多顛倒故於
其有彼此顛倒為此岸不顛倒為彼岸只此顛倒深
廣即是大河以漂深義即是中流也惡既爾善法亦
爾取善法深廣義即是河能流轉行人到佛道善即
是流義也。


問既得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者亦得以涅槃
為此岸生死為彼岸不解云只得約凡聖二人相望
作凡夫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聖人以涅槃為
此岸生死為彼岸如江兩岸人互相望云云


次明修多羅。


所言經者自上巳來明所論之理今
明論理之教即理教一雙也如涅槃七善中釋知法
知義知法者謂十二部經知義謂十二部經所明之
義即理教之明證也言經者天竺名修多羅此方隨
義翻譯非一傳者多用綖本二名以翻修多羅若依
分別功德論及四分律字并驗現今天竺僧謂縫衣
[001-0207b]
之綖為修多羅則以綖翻修多羅若依仁王經及留
支三藏所云則以本翻修多羅若綖若本並有文
證但驗方言難可偏定所言綖者以世間綖有貫穿
攝持之用諸佛言教亦有貫法相攝人之能與綖大
同故從喻立稱所言本者以教能顯理教為理本教
能超行故為行本今秤為經不言綖本者蓋是翻譯
之家隨方音便故以經名代於綖本類如毗尼藏正
翻為滅若依根本翻名應言四分滅十誦滅等但翻
譯之家見此方俗法制罪教門名之為律是以佛法
制罪教門亦名為律故名四分律十誦律等此亦如
是若依根本翻名以為綖本應言涅槃綖法華綖等
是翻譯之家以見此方先傳國禮訓世教門為五經
是以佛法訓世教門亦秤為經故言涅槃經法華經
等既隨俗代名還依隨俗釋義俗言經者常也雖先
賢後聖而故範古今恒然故名為常佛法亦爾雖三
世諸佛隨感去留故範古今不可改易故名為常故
言為摩訶波若波羅蜜經也。


第二序說經意



問佛以種種因緣說摩訶波若請
為陳之答佛法無量略說因果總攝一切因者所謂
菩薩真實大願真實大行如經中說若不以般若心
發願願不成願若不以波若心修行則行不成行是
故菩薩欲修願行要須般若是名因義所言果者菩
薩以行無所得因故得無所得果無所得果則是如
來實相法身亦如經中說今欲為諸大人說此因果
[001-0207c]
故說是經復次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真實分別利
益功德故說是經復次欲說第一義悉檀故說是經
復次以大悲心受請說法故說是經復次欲集諸佛
法藥愈難喻病故說是經病有二種一者身病謂老
病死二者心病謂貪瞋癡自有生死以來不得波若
藥故無人能除此病佛以摩訶波若摧破二病故說
是經復次欲增諸菩薩念佛三昧故說是經一切眾
生雖欲念佛不識如來多隨耶觀不見法身法身者
以正法為身故秤法身故華嚴云正法性遠離一切
語言道為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斯經盛明實相
即是盛明法身故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今欲令念
此正法身故說是經復次欲顯示中道拔二邊見故
說是經復次欲說異法門異念處故故說是經昔說
善門不善門無記門常無常苦樂等念處今欲說非
善非不善門非常非無常念處故說是經復次欲轉
眾生深重障故說是經如是種種因緣並是依經文
影識龍樹大論故說般若因緣。


問為何等位人說是經耶答有人言般若是高位行
我等凡夫豈祈斯事故望岸自絕今謂不然此人乃
是無礙法中自作鄣礙可不悲乎為言波若必在高
位高位之人本自不墮惡道何俟習行方得離耶今
經言欲不墮惡道不生卑賤家欲世世人天淨土受
樂乃至究竟大般涅槃須學波若此意乃明應墮惡
道者行波若故不墮也所以從博地凡夫以上乃至
[001-0208a]
十地以還皆須學波若也。


第三明部儻多少



問波若波羅蜜凡有幾種答通
撿經論部類不同第一有二種出大智論第四十一
及九十九卷云波若有二種一共聲聞說二但為十
地諸大菩薩說今諸部波若多是共聲聞說也第二
三種者釋論第六十七卷云波若部儻有多有少有
上中下謂光讚放光道行又釋論第七十九卷云般
若義乃無邊卷數有限謂小品放光光讚既列餘二
同前而以小品名代道行處故知道行即是小品也
第三四種者長安叡法師小品序云斯經正文凡有
四多則十萬偈小則六百偈此云大品故是外國中
品耳隨宜之言復何足計其多小雖唱四名而不列
數也第四五時波若者出仁王經初云釋迦牟尼入
大寂定眾相謂佛巳為我等二十九年說摩訶波若
金剛波若天王問波若光讚波若今復放光斯作何
事既列四種於前第五說最後仁王波若故有五味
般若也第五八部般若者流支三藏云波若應有八
部第一部有十萬偈第二部有二萬五千偈此之二
部猶在外國第三部有二萬二千偈即是大品第四
部有八千偈即是小品第五部有四千偈第六部有
二千五百偈此之二部亦未傳漢地第七部有六百
偈即是文殊師利問般若第八部有三百偈即是金
剛般若又犬論第百卷云如此中波若或有二萬五
千偈大波若有十萬偈諸龍天宮有千億萬偈以其
[001-0208b]
壽命長遠念力堅強故堪聞多說人中壽命短促憶
識力弱止有少許文字為爾豈局在五時限於八部
耶。


第四辨開合



問曰餘經更無再說何故波若諸部
無量答佛經無量來漢地者蓋不足言但今唯見波
若多部未見餘經多耳而今且論般若多部者眾生
入道多由般若所以者何一切凡夫不得道者皆由
有依著般若正破眾生有所依著故說無依無著之
法般若亦是真實懺悔故諸大乘經辨真實懺悔皆
依波若如普賢觀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
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涅槃亦云若聞無作無受王
之重罪必得除滅是以波若有多部不同取其大要
眾生常有依著之病故佛說無依得法如二夜經云
從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說波若五時八部何足為多。


問波若五時既為五部華嚴八會何不八部八會既
合一部五時何不合耶。


答通而為論皆得相類今
不然者華嚴八會此義則前後相成如前說十信十
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大小相海此則淺深次第因
果相成故得為一部五時波若非是淺深次第前後
相成故各開五時。


第五明前後



問摩訶波若金剛波若何者前說答
有人言前說摩訶次說金剛有人言前說金剛後說
大品各以文證義唯成二見也今明此之二釋未可
准判隨宜之言復何可定一其前後或可一時具說
[001-0208c]
多部或可一部亦具經多時至大論中更當委釋二
經前後既爾五時八部亦復不定非但波若前後不
定一切經教例此可解故經中云八相成道一一相
中具足八相豈得定其時耶。


第六辨經宗



南北古今波若宗體不同或以境為
宗或以智為宗或以因為宗或以果為宗今略而不
陳也問山門解釋與他為同為異答求由來眾解若
得可門同異求其不得將誰同異耶能如是不同不
異不自不他無依無得一無所住即是波若之玄宗
有所依住皆非波若宗也今明波若無有定相隨緣
善巧義無不通而正波若未曾境與不境智與不智
乃至因與不因果與不果方便隨緣在因名因在果
名果在境名境在智名智故肇師云原夫能所境智
因果者豈境智因果之所能良以非境非智能境能
智非因非果能因能果耳而今就文而論一往方言
波若非因非果正以因果為宗故云因名波若果名
薩婆若此因果表其正體非因非果也。


第七明顯密



大明一化凡有四門一顯教菩薩不
密聲聞即華嚴也二顯故聲聞不密化菩薩即三藏
也三顯故菩薩密化聲聞即般若也四顯故菩薩顯
化聲聞即法華故也復有傍正四門一正顯真實傍
開方便即華嚴也二正開方便正隱真實即三藏也
三正顯真實傍開方便即波若等故也四正開方便
正顯真實即法華之教也問法華明三乘是權可得
[001-0209a]
顯一乘是真實大品未辨三乘是權云何得顯一乘
是真實耶答法華對權顯實大品辨二乘為劣大乘
為勝故大乘為真實問何文辨大品巳明真實答法
華信解品云一切諸佛所有秘藏但為菩薩演其實
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此文則指此經明之故知大
品巳顯真實也問若大品明小乘為劣菩薩為勝名
巳顯真實者三藏之故亦明二乘為劣大乘為勝亦
應巳顯佛乘是真實答大品等故正明大乘傍及小
乘故正顯真實三藏之故正明小乘傍及大乘故不
正顯真實又大品故具足顯了說佛故正顯真實三
藏故雖明佛乘猶是隱覆之說故不正顯真如三藏
故明王宮實生雙林實滅從凡得聖樹王成佛法華
弊衣長者正喻此佛佛故知猶未顯真實也。


次明別舉此經對法華論顯密問大論第百卷云波
若非秘密法故付囑聲聞法華是秘密法故至菩薩
云何秤秘非秘耶答秘密不秘密凡有二門一以大
乘秘密小乘非秘密如大論顯示故中說羅漢即斷
煩惱清淨菩羅未斷煩惱故不清淨秘密法中說菩
薩得無生忍只道超出二乘之上故菩薩清淨此則
小乘淺近故非秘密大乘甚深故名秘密二者約大
乘中復有秘密如大論第百卷說波若不明羅漢作
佛故非秘密問法華明羅漢作佛何故是秘密般若
不明羅漢作佛何故非秘密耶答法華明羅漢作佛
甚深難解故是秘密般若明菩薩作佛其義易解故
[001-0209b]
非秘密故大論云羅漢作佛至佛時乃解之論者正
可論其餘事龍樹既云未解至佛時乃知故羅漢作
佛甚深難解涅槃現病品復云如佛所說阿羅漢一
切皆當至涅槃如是甚深佛行處凡夫下愚不能知
故知羅漢作佛為難解也問何故難解耶答此望昔
教為難以昔教明羅漢煩惱巳盡不復更生如云無
明糠脫後在田中不復更生法華經中明羅漢作佛
故於昔故為難問昔者於誰為難耶答正於聲聞人
為難故大論云大藥師能用毒為藥小藥師但能用
藥為藥菩薩能解二乘作佛如解用毒為藥故法華
付囑菩薩也聲聞但解菩薩作佛如解用藥為藥故
波若付囑聲聞也問若波若但明菩薩作佛未明二
乘作佛即波若教為劣法華教為勝何得大論釋問
乘品列十種大經而般若於中最大既秤最大即法
華為劣前後相違答法華波若㸦有勝劣若為聲聞
人明二乘作佛即法華勝波若劣若為菩薩明實慧
方便即般若勝法華劣何者波若六十六品辨於實
慧無盡巳去二十四品方便是十方三世諸佛法身
父母故淨名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
導師無不由是生既廣明法身父母故於一切方等
經中最為深大餘經不正明此義故不及波若波若
廣明實相故於眾經最為深大所以然者三乘得道
及以斷惑并懺悔重罪此之三義悉依實相而波若
正廣明實相故三義得成餘經不明故有劣波若是
[001-0209c]
以兩經㸦有優劣故龍樹前後有於二文此出關中
叡法師小品序非新造意也問若二經㸦有優劣何
故大論復云法華是波若異名答般若法華同是正
觀平等大慧顯道若無異故云法華是般若異名是
以論云波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
立異字今但約教為人有差別波若教直往菩薩作
佛法華教迴小入大菩薩作佛約人不同而作佛無
異同長者大宅及以七珍始終無異但付財之時未
是委家業時有問波若未明二乘作佛得是不了教
不答波若明菩薩作佛此事顯了未得說二乘成佛
約此一邊之義亦得秤為未了問若爾何得釋畢定
品云須菩提聞法華經明一切成佛復聞般若辨菩
薩有退是故一切足今問佛為畢定為不畢定此問
意審二經之同異佛答云菩薩畢定畢定者畢定成
佛也既明畢定成佛則唯有一佛乘不退為聲聞即
顯無二乘此意明波若同法華何得云波若未明二
乘作佛答波若非一時一坐說初分未明二乘作佛
故與法華異後分明菩薩不退顯有一無二與法華
大同故不相違也。


第八辨教



南方五時之說北土四宗之說無文傷
義昔巳詳之今略而不述也夫四生擾擾為夫虗懷
六趣紛紛寔由封滯故知迴流苦海以住著為源超
然彼岸用無得為本但累根非一息倒多門或始終
俱大或初後竝小或始小終大或始大終小或一時
[001-0210a]
之內大小俱明或無量之時唯并一法或說異法而
前後不同或明同法而初後為異良由機悟不一故
適化無方不可局以五時限於四教也所言始終俱
大者如涅槃云我初成道巳有菩薩曾問是義與汝
所問等無差別故知後辨涅槃初亦辨斯教也初後
俱小者如智度論云從初轉法輪至大涅槃集作四
阿含即其事也初小後大者鹿苑初說小乘鷲山以
去明於大法也初大後小者菩提樹下初說華嚴後
趣鹿苑方明小教也一時之內大小俱明者如智度
論云顯示教門即捺菀說少秘密之法即鹿林明大
也或無量時明一法者如智度論云般若非一時一
坐說也或異法前後不同者智度論云須菩提聞法
華經辨一切成佛復聞般若明菩薩有退是故今問
此菩薩為畢定為不畢定法華波若名為異法而波
若或法華之前或在法華之後前後不同也問何以
得知法華前耶答智度論復釋三百比丘脫衣上服
云有人言十二年未制戒即知般若在十二年巳前
說之而法華成道四十餘年方乃演說又信解品明
付財竟後會佛子亦是波若在前法華居後而向列
畢定品文則法華在前波若居後也或同法而前後
異者五時同是波若之法而仁王云二十九年說四
種波若第三十年說仁王波若如此等事不可具陳
略舉一條示聖教無方不應限局五時及四宗也問
若爾者即大小無分淺深渾亂何得論聲聞菩薩兩
[001-0210b]
藏開大少二種乘耶答佛教雖復塵沙往挍則事無
不盡一者赴少機說同名小乘二者赴大機說秤為
大教而佛滅度後集法藏人攝佛一切時說小教名
聲聞藏攝一切時說大乘名菩薩藏則大小義分淺
深教別也問何以得知准有兩漏藏答中論云前於
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後為巳習行堪受深法者以
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
等畢竟空無所有如波若波羅蜜中說又智度論云
阿難迦葉結集三藏彌勒阿難文殊集大乘藏又持
地論云十一部經名聲聞藏方等經名菩薩藏而大
品思益法華涅槃此四經皆對昔少秤讚今大則知
一化明大少二教問法華經云唯有一佛乘云何乃
立大小耶答如來赴大小二緣故說大小教唯說二
教終為顯一故法華藥草喻品云於一切法以智方
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故知教
無異表緣無異悟然對異故明不異異既無則不異
亦息故彼經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若守大小
二藏及封執唯一乘者此皆成一異兩見未悟本來
寂滅非學佛法人也。


第九明傳譯



問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文云初
說大品小品出其中後說光讚道行其中此事云何
答是亦不然道行猶是小品之異名大智論前列光
讚放光道行後列云小品放光光讚故知小品則道
行之異名也叡公小品序云此經三十章貫之以道
[001-0210c]
故秤道行故知道行即是小品也魏時沙門朱士行
道遵小品即知文義未盡故甘露六年向於于填國
求覔經本遇得大品而彼國名僧唯信小乘故朱士
行將還時彼僧白于填國王曰漢地道人棄佛正教
而持婆羅門經將還本國而欲流宣今王不應聽許
王則遮不許爾時朱士行則白王言我今不[厂@既-旡-日+口*頁]身命
遠舉而來正由此經王若不許應聽一願則誓言曰
若此經於漢地有緣者今以投火火則應滅誓竟則
投於炭火火則自滅經不燒燃于時彼國大德名僧
一切人眾發心信受此經大有功德而不得止朱士
行時未至晉初翻二十卷或十九卷後什法師翻為
二十七卷欲別舍城此至來瑞相甚大。


第十依文解釋



以為次卷首也因言也疏出故不
事方云也而多依傍大論亦義承有本莫疑也。


大品義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