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 (master)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
十四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二


「復次,善勇猛!菩薩摩訶薩若能於法如是覺
知,乃可名為真實菩薩。言菩薩者,謂能隨覺
[594-1071b]
有情無實無生增語。又菩薩者,於一切法亦
能如實如佛而知。云何菩薩如佛而知?謂如
實知一切法性無實無生亦無虛妄。又諸菩
薩於諸法性,非如愚夫異生所執,非如愚夫
異生所得,如實而知故名菩薩。何以故?善勇
猛!夫菩提者,無所執著、無所分別、無所積集、
無所得故。


「又,善勇猛!非諸如來、應、正等覺於
菩提性少有所得,以一切法不可得故,於法
無得說名菩提。諸佛菩提應如是說而不如
說,離諸相故。


「又,善勇猛!若諸菩薩發菩提心,
作如是念:『我於今者發菩提心。此是菩提,我
今為趣此菩提故發修行心。』是諸菩薩有所
得故不名菩薩,但可名為狂亂薩埵。何以故?
善勇猛!由彼菩薩決定執有發起性故,決定
執有所發心故,決定執有菩提性故。若諸菩
薩發菩提心有所執著,但可名為於菩提心
有執薩埵,不名真淨發心菩薩。彼由造作發
菩提心,是故復名造作薩埵,不名菩薩;彼
由加行發菩提心,是故復名加行薩埵,不名
菩薩。何以故?善勇猛!彼諸菩薩由有所取發
菩提心,但可名為發心薩埵,不名菩薩。


「又,善
勇猛!無實能發菩提心者,以菩提心不可
發故,菩提無生亦無心故。彼諸菩薩唯執發
心,不了菩提無生心義。


「又,善勇猛!若生平
等性即實平等性,若實平等性即心平等性,
若心平等性即是菩提。若於此中有如實性,
即於此中無所分別;若有分別心及菩提,彼
便執著心及菩提,由此二種發菩提心,當知
不名真發心者。


「又,善勇猛!菩提與心非各有
[594-1071c]
異,非於心內有實菩提,非菩提內得有實
心,菩提與心如實如理俱不可說是覺、是
心。由如實覺,菩提與心俱不可得、無生不生,
故名菩薩,亦名摩訶薩及如實有情。所以者
何?以如實知非實有性。如實知誰非實有
性?謂諸世間皆非實有,非實所攝,非實有生,
但假安立。云何世間非實有生,但假安立?非
實有者無實生故。以無實生及非實有故,說
諸法無實無性。由如實知非實有性故,亦
可說如實有情;於實有中亦不執實有故,復
可說隨如實有情。雖作是說而不如說。所以
者何?非如實理有少有情或摩訶薩,何以
故?善勇猛!以證入大乘名摩訶薩故。


「復次,善勇猛!何謂大乘?謂一切智說名大
乘。云何一切智?謂諸所有智,若有為智、
若無為智、若世間智、若出世智,若能證
入如是等智名摩訶薩。所以者何?以能遠離
大有情想名摩訶薩,又能遠離大無明蘊名
摩訶薩,又能遠離大諸行蘊名摩訶薩,又能
遠離大無知蘊名摩訶薩,又能遠離大眾苦
蘊名摩訶薩。


「又,善勇猛!若能遠離大有情想
名摩訶薩。彼於一切心及心所法雖無所得,
而能了知心之本性。彼於菩提及菩提分法
雖無所得,而能了知菩提本性。彼由此智,非
於心內見有菩提,亦非離心見有菩提,非於
菩提內見有實心,亦非離菩提見有實心。如
是除遣無所修習、無所除遣,於所修習及所
除遣俱無所得、無所恃怙、無所執著,雖不見
有菩提心性,而能發起大菩提心。若能如是
[594-1072a]
發菩提心,乃可名為真實菩薩。彼雖如是發
菩提心,而於菩提無所引發。何以故?善勇
猛!彼已安住大菩提故。若能如是無所執
著,都不見有心及菩提生滅差別,亦不見有
發心趣向大菩提者,無見無執、無所分別,當
知已住無上菩提。若能如是無所執著,發
起勝解及解脫心,當知名為真實菩薩。


「又,善
勇猛!若諸菩薩不離心想及菩提想發菩提
心,彼遠菩提非近菩提。


「又,善勇猛!若諸菩
薩不見菩提有遠有近,當知彼近無上菩提,
亦名真發菩提心者。我依此義密意說言:若
能自知無二相者,彼如實知一切佛法。所以
者何?彼能證會我及有情俱無自性,即能遍
知諸法無二,由能遍知諸法無二,定能了達
我及有情與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理無差別。若能了知諸法無二,即能了知一
切佛法;若能遍知諸法無二,即能遍知一切
佛法。若能遍知我,即遍知三界。


「又,善勇猛!
若遍知我,彼便能到諸法彼岸。云何名為諸
法彼岸?謂一切法平等實性。若不得此亦不
執此,若不得彼岸亦不執彼岸,彼名遍知到
彼岸者,雖作是說而不如說。


「又,善勇猛!諸
菩薩眾應如是趣諸菩薩地,應如是證諸菩
薩地,當知即是菩薩般若波羅蜜多,謂於此
中無有少法可趣可證,以於此中不可施設
有往來故。」


爾時,慶喜便白佛言:「諸增上慢行有相者,於
佛所說勿懷恐怖。」


時,舍利子語慶喜言:「非增
上慢行有相者所行之境,彼何恐怖?所以者
[594-1072b]
何?懷恐怖者離增上慢,惡友所攝,聞甚深法
不能測量,恐失所求便生恐怖。


「復次,慶喜!諸
有為欲斷增上慢行正行者,容有怖畏,諸有
為欲斷增上慢勤精進者,亦有怖畏。所以者
何?彼既能了增上慢失,求無慢性及求斷慢,
聞甚深法不能測量,恐失所求便生怖畏。


「復
次,慶喜!若有於慢不得不見、無恃無執,彼於
諸法無恐無怖。復次,慶喜!如來不為增上慢
者說如是法,故彼無容於此恐怖。諸有為欲
斷增上慢勤修行者,聞如是法能正了知亦
無恐怖。


「復次,慶喜!增上慢名當知顯示增益
勝法,若有現行增上慢者,彼必現行增益
勝法,以行增益非平等行。彼設樂行平等行
者,於此深法心懷猶豫,不生恐怖亦不信受。


「復次,慶喜!若於平等、不平等中俱無所得,若
於平等、不平等中俱無所恃,若於平等、不平
等中俱無所執,彼於諸法不驚、不恐、不怖、不
畏。


「復次,慶喜!此甚深法非諸愚夫異生行
處,此甚深法非諸愚夫異生境界,此甚深
法非諸愚夫異生所了,超過一切愚夫異生
所行、所攝、所覺事故。諸有趣向聲聞乘者,
雖行深法,而此深法非彼所行。諸有趣向獨
覺乘者,雖行深法,而此深法非彼所行。諸
有趣向菩薩乘者,若行有相,遠離善友,惡友
所攝,彼於如是無染著法亦不能行,非彼
境故。慶喜當知!唯除見諦求大菩提聲聞
乘等,及菩薩乘善友所攝,於此深法能生信
解,於此深法能隨順行,於此深法能深證
會。


「復次,慶喜!若諸菩薩遠離眾相,安住無
[594-1072c]
相,行無差別,於甚深法畢竟出離種種疑網
分別執著,隨其所欲皆能成辦,於心菩提
俱無所得,於諸法性無差別解,亦復不起
差別之行,隨有所趣皆能悟入。彼於如是
甚深法門,皆能受持心無疑惑。所以者何?
彼於諸法皆隨順住無所違逆,若有於法起
彼彼問,皆能隨順作彼彼答,和會此彼令
不相違。佛為彼故說此深法。」


爾時,佛告具壽慶喜:「汝應受持舍利子說,
彼如是說與我無異。


「慶喜當知!增上慢者於
此法教不能悟入,以非彼境、非彼地故。慶
喜當知!如是法教順諸法性,順佛菩提,於佛
菩提能為助伴。下劣信解諸有情類,於此甚
深廣大佛法,心不悟入,不能受行。慶喜當
知!下劣信解增上慢者,於佛菩提及甚深
法違逆而住,諸有所為隨增上慢,不能信受
此甚深法。


「慶喜當知!今此眾會,最勝清淨遠
離雜染,曾多佛所發弘誓願,種植無量殊
勝善根,奉事無邊過去諸佛,於甚深法久
生信解,於甚深行已熟修行。故今如來、應、
正等覺委信此眾無所猜疑,所說法門皆悉
明了,無所護惜為說法要。慶喜當知!今此
眾會,堅固清淨,無如瓦礫、鹹鹵等者,已曾
供養多百千佛,於諸佛法堅固安住。慶喜當
知!如瓦礫者,即是愚夫異生增語,於甚深法
無容納義;鹹鹵等者,當知顯示諸增上慢有
情增語,不能生長甚深行故。慶喜當知!今
此眾會,離增上慢,廣大善根之所集起,是深法
器。」
[594-1073a]


「復次,慶喜!譬如無熱大池龍王,有因緣故,生
大歡喜,於自宮中受五欲樂,以歡喜故,復於
自宮降澍大雨具八功德。時,彼諸子各往自
宮,亦復歡娛受五欲樂,和合遊戲降大甘雨。
如是如來、應、正等覺,為諸眾會降大法雨。時,
有無量長子菩薩摩訶薩眾聞已結集,或即
於此堪忍界中,對自如來、應、正等覺,為諸
眾會雨大法雨,或往彼彼自佛土中,對諸
如來、應、正等覺,各於自眾雨大法雨。復次,
慶喜!如海龍王有時歡悅,於自宮內降澍
大雨。宮中所有舊住諸龍,隨所降澍皆歡
喜受,於此大雨善知分齊。彼諸龍子亦各歡
悅,堪受父王所降大雨。所以者何?有餘龍
等,於所降雨不知分齊,亦復不能歡喜忍受。
如是如來、應、正等覺,處大眾會雨深法寶。有
佛長子大菩薩眾,久植無量殊勝善根,甚
深法門之所生長,成就種種廣大意樂,堪
受如來大法門雨,聞已歡喜善知分齊。為此
義故,今者如來清淨眾中大師子吼,雨大法
雨作大饒益。


「復次,慶喜!如轉輪王多有諸子,
母族清淨形貌端嚴。其王有時多集寶藏,總
命諸子分布與之,其心都無誑惑偏黨。時,諸
王子既獲眾珍,倍於父王深生敬愛,各作
是念:『我等今者審知父王與我同利。』如是如
來、應、正等覺是大法主為大法王,自然召集
諸佛真子,以大法藏分布與之,其心都無誑
惑偏黨。時,諸佛子既獲妙法,倍於如來深生
敬愛,各作是念:『我等今者審知如來與我同
利,我等今應熾然精進,紹隆佛種令不斷
[594-1073b]
絕。』


「復次,慶喜!如是法寶微妙甚深,非餘有情
所能信受。劣信解者、增上慢者、行惡見者、行
有相者、行有所得者、我慢所壞者、為貪瞋癡
所摧伏者、越路行者,諸如是等名餘有情,於
此法門不能信受。慶喜當知!下劣信解諸有
情類,不能敬愛輪王財寶,要輪王子方生敬
愛。慶喜當知!貧窮下劣諸有情類,豈貪輪王
所有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
將寶,及餘種種上妙衣服、末尼、真珠、金、銀、珊
瑚、吠琉璃等多價財寶?彼貧窮人設遇獲得,
自懷慚恥不能受用,設復轉賣不知價直,所
索至微隨酬便與,或由於寶無鑒別故,心便
厭賤而棄捨之。慶喜當知!彼貧窮者非唯不
了寶之價直,亦復不知寶之名字。


「如是,慶喜!
唯有如來、應、正等覺法身之子,或已見諦求
大菩提諸聲聞等,或諸菩薩真淨善友之所攝
持,乃能信受此法寶藏。彼深敬愛不可得空
相應法寶,亦能受用真淨佛法相應理教,
亦能修行於一切法無執無著諸菩薩行。慶
喜當知!貧窮下劣諸有情類,謂闕正聞、壞
正聞者愚癡無眼,豈能希求正法寶藏?設遇
獲得不知敬重,於他有情輕而衒賣,或心厭
賤而棄捨之。


「復次,慶喜!若旃茶羅、若補
羯娑、若諸工匠、若餘貧賤惡活命者,終
不能求多價珍寶,設遇獲得不自受用,隨
得少價即賣與他,或復厭之而便棄捨。慶喜
當知!旃茶羅等即是一切外道增語,亦是
外道諸弟子眾;諸餘貧賤惡活命者,即諸愚
[594-1073c]
夫異生增語,彼常陷沒惡見淤泥,於一切時
行有所得,樂相縛著行有相行,諸有所趣越
路而行,不能欣求聖法財寶,設遇獲得不能
受用,或深厭棄或賤與他。慶喜當知!若諸佛
子行佛行處,為欲住持如來十力、四無畏等
無邊佛法令不斷盡,求得如是深法寶藏。彼
於如是深法寶藏,起真寶想深心愛重善
能受用,精勤守護令不壞失。


「慶喜當知!非
師子吼野干能學,要師子王所生之子能學
斯吼。慶喜當知!言野干者,喻諸邪見愚夫
異生,彼定不能精勤方便學正等覺大師子
吼,要諸佛子從正等覺自然智生,乃能精
勤學正等覺大師子吼,如是佛子於正等覺
無上法財善能受用。」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甚奇!如來、應、正等
覺能集如是清淨眾會。希有!如來、應、正等覺
能集如是最勝眾會、自然眾會、難伏眾會、猶
若金剛無動無轉無擾眾會,為說般若波羅
蜜多。」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汝善能讚眾會功
德。」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眾會功德非我能讚。
所以者何?今此眾會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如
妙高山讚不能盡。」


於是佛告舍利子言:「如是!
如是!如汝所說。今此眾會成就無邊清淨、希
有、殊勝功德,諸佛世尊稱揚讚歎尚不能
盡,況餘有情!又,舍利子!今此眾會非佛世
尊力所令集,亦非如來於此眾會有所欲樂
而令其集,但由此眾自善根力得聞我名而
來集會。又此大眾非為佛來,亦非如來神通
召命,但由此眾自善根力之所覺發而來至
[594-1074a]
此。又法應爾,若佛世尊欲說如斯甚深妙法,
定有如是諸大菩薩從諸佛國而來集會。又,
舍利子!諸佛世尊若去來今、若十方界,將欲
開示斷一切疑微妙甚深菩薩藏法,必有如
是無量無邊最勝清淨功德眾集。若有如是
無量無邊最勝清淨功德眾集,必說如是斷
一切疑微妙甚深菩薩藏法。」


爾時,世尊告善勇猛菩薩摩訶薩言:「我於處
處為諸菩薩摩訶薩眾,宣說般若波羅蜜多
令勤修學。云何菩薩摩訶薩眾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若能遠達諸法實性,是謂般若波羅
蜜多。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微妙甚深實不可
說。今隨汝等所知境界世俗文句,方便演說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令諸菩薩摩訶薩眾聞
已方便精勤修學。


「善勇猛!即色蘊非般若
波羅蜜多,即受、想、行、識蘊亦非般若波羅蜜
多;離色蘊非般若波羅蜜多,離受、想、行、識
蘊亦非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勇猛!色
蘊彼岸非即色蘊,受、想、行、識蘊彼岸亦非即
受、想、行、識蘊。如色蘊彼岸,色蘊亦爾;如受、
想、行、識蘊彼岸,受、想、行、識蘊亦爾。善勇猛!此
中色蘊彼岸非即色蘊者,說色蘊離繫;受、想、
行、識蘊彼岸亦非即受、想、行、識蘊者,說受、想、行、
識蘊離繫。如色蘊彼岸,色蘊亦爾者,說色
蘊自性如是,即說色蘊如所有性本性不可
得;如受、想、行、識蘊彼岸,受、想、行、識蘊亦爾者,
說受、想、行、識蘊自性如是,即說受、想、行、識蘊
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色蘊如所有性本性
不可得,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如
[594-1074b]
受、想、行、識蘊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
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


「善勇猛!即眼處非
般若波羅蜜多,即耳、鼻、舌、身、意處亦非般若
波羅蜜多;離眼處非般若波羅蜜多,離耳、
鼻、舌、身、意處亦非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
勇猛!眼處彼岸非即眼處,耳、鼻、舌、身、意處
彼岸亦非即耳、鼻、舌、身、意處。如眼處彼岸,眼
處亦爾;如耳、鼻、舌、身、意處彼岸,耳、鼻、舌、身、意
處亦爾。善勇猛!此中眼處彼岸非即眼處
者,說眼處離繫;耳、鼻、舌、身、意處彼岸亦非
即耳、鼻、舌、身、意處者,說耳、鼻、舌、身、意處離繫。
如眼處彼岸,眼處亦爾者,說眼處自性如是,
即說眼處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耳、鼻、舌、
身、意處彼岸,耳、鼻、舌、身、意處亦爾者,說耳、鼻、
舌、身、意處自性如是,即說耳、鼻、舌、身、意處如所
有性本性不可得。如眼處如所有性本性不
可得,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如耳、
鼻、舌、身、意處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
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


「善勇猛!即色處非
般若波羅蜜多,即聲、香、味、觸、法處亦非般若
波羅蜜多;離色處非般若波羅蜜多,離聲、
香、味、觸、法處亦非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
勇猛!色處彼岸非即色處,聲、香、味、觸、法處
彼岸亦非即聲、香、味、觸、法處。如色處彼岸,色處
亦爾;如聲、香、味、觸、法處彼岸,聲、香、味、觸、法處
亦爾。善勇猛!此中色處彼岸非即色處者,
說色處離繫;聲、香、味、觸、法處彼岸亦非即聲、
香、味、觸、法處者,說聲、香、味、觸、法處離繫。如
色處彼岸,色處亦爾者,說色處自性如是,即
[594-1074c]
說色處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聲、香、味、觸、
法處彼岸,聲、香、味、觸、法處亦爾者,說聲、香、味、
觸、法處自性如是,即說聲、香、味、觸、法處如所有
性本性不可得。如色處如所有性本性不可
得,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如聲、香、
味、觸、法處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若
波羅蜜多亦復如是。


「善勇猛!即眼界非般
若波羅蜜多,即耳、鼻、舌、身、意界亦非般若波
羅蜜多;離眼界非般若波羅蜜多,離耳、鼻、
舌、身、意界亦非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
勇猛!眼界彼岸非即眼界,耳、鼻、舌、身、意界
彼岸亦非即耳、鼻、舌、身、意界。如眼界彼岸,眼
界亦爾;如耳、鼻、舌、身、意界彼岸,耳、鼻、舌、身、意
界亦爾。善勇猛!此中眼界彼岸非即眼界
者,說眼界離繫;耳、鼻、舌、身、意界彼岸非即
耳、鼻、舌、身、意界者,說耳、鼻、舌、身、意界離繫。如
眼界彼岸,眼界亦爾者,說眼界自性如是,即
說眼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耳、鼻、舌、身、
意界彼岸,耳、鼻、舌、身、意界亦爾者,說耳、鼻、舌、
身、意界自性如是,即說耳、鼻、舌、身、意界如所有
性本性不可得。如眼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
得,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如耳、鼻、
舌、身、意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若
波羅蜜多亦復如是。


「善勇猛!即色界非般
若波羅蜜多,即聲、香、味、觸、法界亦非般若波
羅蜜多;離色界非般若波羅蜜多,離聲、香、味、
觸、法界亦非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勇
猛!色界彼岸非即色界,聲、香、味、觸、法界彼岸
亦非即聲、香、味、觸、法界。如色界彼岸,色界亦
[594-1075a]
爾;如聲、香、味、觸、法界彼岸,聲、香、味、觸、法界亦
爾。善勇猛!此中色界彼岸非即色界者,說色
界離繫;聲、香、味、觸、法界彼岸非即聲、香、味、觸、
法界者,說聲、香、味、觸、法界離繫。如色界彼岸,
色界亦爾者,說色界自性如是,即說色界如
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聲、香、味、觸、法界彼岸,
聲、香、味、觸、法界亦爾者,說聲、香、味、觸、法界自
性如是,即說聲、香、味、觸、法界如所有性本性不
可得。如色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
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如聲、香、味、觸、法界如所
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復
如是。


「善勇猛!即眼識界非般若波羅蜜多
即耳、鼻、舌、身、意識界亦非般若波羅蜜多;離
眼識界非般若波羅蜜多,離耳、鼻、舌、身、意識界
亦非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勇猛!眼識界
彼岸非即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彼岸亦
非即耳、鼻、舌、身、意識界。如眼識界彼岸,眼識界
亦爾;如耳、鼻、舌、身、意識界彼岸,耳、鼻、舌、身、意
識界亦爾。善勇猛!此中眼識界彼岸非即眼
識界者,說眼識界離繫;耳、鼻、舌、身、意識界彼
岸非即耳、鼻、舌、身、意識界者,說耳、鼻、舌、身、意
識界離繫。如眼識界彼岸,眼識界亦爾者,說
眼識界自性如是,即說眼識界如所有性本性
不可得;如耳、鼻、舌、身、意識界彼岸,耳、鼻、舌、身、
意識界亦爾者,說耳、鼻、舌、身、意識界自性如
是,即說耳、鼻、舌、身、意識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
得。如眼識界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
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如耳、鼻、舌、身、意識界
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若波羅蜜多
[594-1075b]
亦復如是。


「善勇猛!即一切法非般若波羅蜜
多,離一切法亦非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善
勇猛!一切法彼岸非即一切法。如一切法彼
岸,一切法亦爾。善勇猛!此中一切法彼岸非
即一切法者,說一切法離繫;如一切法彼岸,
一切法亦爾者,說一切法自性如是,即說一
切法如所有性本性不可得。如一切法如所
有性本性不可得,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復
如是。


「復次,善勇猛!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依
色蘊,亦不依受、想、行、識蘊;如是般若波羅蜜
多,不依眼處,亦不依耳、鼻、舌、身、意處;如是般
若波羅蜜多,不依色處,亦不依聲、香、味、觸、法
處;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依眼界,亦不依耳、
鼻、舌、身、意界;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依色界,
亦不依聲、香、味、觸、法界;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不依眼識界,亦不依耳、鼻、舌、身、意識界。如是
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都無所依。


「復次,善
勇猛!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在色蘊內,不在
色蘊外,不在兩間,遠離而住;亦不在受、想、行、
識蘊內,不在受、想、行、識蘊外,不在兩間,遠離
而住。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在眼處內,不在
眼處外,不在兩間,遠離而住;亦不在耳、鼻、舌、
身、意處內,不在耳、鼻、舌、身、意處外,不在兩間,
遠離而住。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在色處內,
不在色處外,不在兩間,遠離而住;亦不在聲、
香、味、觸、法處內,不在聲、香、味、觸、法處外,不在
兩間,遠離而住。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在眼
界內,不在眼界外,不在兩間,遠離而住;亦不
在耳、鼻、舌、身、意界內,不在耳、鼻、舌、身、意界外,
[594-1075c]
不在兩間,遠離而住。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
在色界內,不在色界外,不在兩間,遠離而
住;亦不在聲、香、味、觸、法界內,不在聲、香、味、觸、
法界外,不在兩間,遠離而住。如是般若波
羅蜜多,不在眼識界內,不在眼識界外,不在
兩間,遠離而住;亦不在耳、鼻、舌、身、意識界內,
不在耳、鼻、舌、身、意識界外,不在兩間,遠離而
住。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在一切法內,不
在一切法外,不在兩間,遠離而住。


「復次,善勇
猛!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與色蘊非相應非不
相應,與受、想、行、識蘊亦非相應非不相應。如
是般若波羅蜜多,與眼處非相應非不相應,
與耳、鼻、舌、身、意處亦非相應非不相應。如是
般若波羅蜜多,與色處非相應非不相應,與
聲、香、味、觸、法處亦非相應非不相應。如是般
若波羅蜜多,與眼界非相應非不相應,與耳、
鼻、舌、身、意界亦非相應非不相應。如是般若
波羅蜜多,與色界非相應非不相應,與聲、香、
味、觸、法界亦非相應非不相應。如是般若波
羅蜜多,與眼識界非相應非不相應,與耳、鼻、
舌、身、意識界亦非相應非不相應。如是般若
波羅蜜多,與一切法非相應非不相應。


「復次,善勇猛!色蘊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
如所有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受、想、行、識蘊
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所有性,是謂般若
波羅蜜多。眼處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
所有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耳、鼻、舌、身、意處
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所有性,是謂般若
波羅蜜多。色處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
[594-1076a]
所有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聲、香、味、觸、法處
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所有性,是謂般若
波羅蜜多。眼界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
所有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耳、鼻、舌、身、意界
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所有性,是謂般若
波羅蜜多。色界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
所有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聲、香、味、觸、法界
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所有性,是謂般若
波羅蜜多。眼識界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
如所有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耳、鼻、舌、身、意
識界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所有性,是謂
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真如、不虛妄性、不變
異性、如所有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
勇猛!色蘊者離色蘊性,所以者何?非色蘊中
有色蘊性。此無所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受、
想、行、識蘊者離受、想、行、識蘊性,所以者何?
非受、想、行、識蘊中有受、想、行、識蘊性。此無所
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眼處者離眼處性,
所以者何?非眼處中有眼處性。此無所有,
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耳、鼻、舌、身、意處者離耳、
鼻、舌、身、意處性,所以者何?非耳、鼻、舌、身、意
處中有耳、鼻、舌、身、意處性。此無所有,是謂般
若波羅蜜多。色處者離色處性,所以者何?
非色處中有色處性。此無所有,是謂般若波
羅蜜多。聲、香、味、觸、法處者離聲、香、味、觸、法處
性,所以者何?非聲、香、味、觸、法處中有聲、香、
味、觸、法處性。此無所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
眼界者離眼界性,所以者何?非眼界中有
眼界性。此無所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耳、
[594-1076b]
鼻、舌、身、意界者離耳、鼻、舌、身、意界性,所以者
何?非耳、鼻、舌、身、意界中有耳、鼻、舌、身、意界性。
此無所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色界者離色
界性,所以者何?非色界中有色界性。此
無所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聲、香、味、觸、法界
者離聲、香、味、觸、法界性,所以者何?非聲、香、
味、觸、法界中有聲、香、味、觸、法界性。此無所有,
是謂般若波羅蜜多。眼識界者離眼識界性,
所以者何?非眼識界中有眼識界性。此無
所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耳、鼻、舌、身、意識界
者離耳、鼻、舌、身、意識界性,所以者何?非耳、
鼻、舌、身、意識界中有耳、鼻、舌、身、意識界性。此
無所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者離一
切法性,所以者何?非一切法中有一切法
性。此無所有,是謂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
勇猛!色蘊自性離色蘊,受、想、行、識蘊自性
離受、想、行、識蘊;此離自性,是謂般若波羅蜜
多。眼處自性離眼處,耳、鼻、舌、身、意處自性
離耳、鼻、舌、身、意處;此離自性,是謂般若波羅
蜜多。色處自性離色處,聲、香、味、觸、法處自
性離聲、香、味、觸、法處;此離自性,是謂般若波
羅蜜多。眼界自性離眼界,耳、鼻、舌、身、意界自
性離耳、鼻、舌、身、意界;此離自性,是謂般若波
羅蜜多。色界自性離色界,聲、香、味、觸、法界自
性離聲、香、味、觸、法界;此離自性,是謂般若波
羅蜜多。眼識界自性離眼識界,耳、鼻、舌、身、意
識界自性離耳、鼻、舌、身、意識界;此離自性,是
謂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自性離一切法,此
離自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勇猛!色
[594-1076c]
蘊無色蘊自性,受、想、行、識蘊無受、想、行、識蘊
自性;此無自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眼處無
眼處自性,耳、鼻、舌、身、意處無耳、鼻、舌、身、意處
自性;此無自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色處無
色處自性,聲、香、味、觸、法處無聲、香、味、觸、法處
自性;此無自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眼界無
眼界自性,耳、鼻、舌、身、意界無耳、鼻、舌、身、意界
自性;此無自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色界無
色界自性,聲、香、味、觸、法界無聲、香、味、觸、法界
自性;此無自性,是謂般若波羅蜜多。眼識界
無眼識界自性,耳、鼻、舌、身、意識界無耳、鼻、舌、
身、意識界自性;此無自性,是謂般若波羅蜜
多。一切法無一切法自性,此無自性,是謂般
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