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 (master)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三分天帝品第四之三


爾時,天帝釋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
眾天乃至色究竟天,咸作是念:「尊者善現承
佛神力,為諸菩薩摩訶薩眾雨大法雨,我等
今者為供養故,各宜化作天諸妙花,奉散如
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并苾芻僧、尊
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為供養。」


時,天
帝釋及諸天眾作是念已,便各化作天妙音
花奉散供養。時,此三千大千世界花悉充滿,
以佛神力,於虛空中合成花臺,莊嚴殊妙,量等
三千大千世界。


具壽善現覩斯事已,作是念
言:「今所散花於諸天處未曾見有,是花殊妙
定非水陸草木所生,應是諸天從心化出。」


時,
天帝釋既知善現心之所念,謂善現言:「此所
散花實非水陸草木所生,但是諸天心所化
現。」


爾時,善現語帝釋言:「此花不生即非花也。」


時,天帝釋問善現言:「為但是花不生,為餘法
亦爾?」


善現答言:「非但是花不生,餘法亦無生
義。何謂也?憍尸迦!色亦不生,受、想、行、識亦
不生,此既不生即非色乃至識。所以者何?以
不生法離諸戲論,不可施設為色等故。眼處
乃至意處,色處乃至法處,眼界乃至意界,色
界乃至法界,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眼觸乃至
意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
生諸受,地界乃至識界,因緣乃至增上緣,無
[500-0543b]
明乃至老死,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
蜜多,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真如乃至不思
議界,斷界乃至無為界,苦、集、滅、道聖諦,四念
住乃至八聖道支,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八解脫、九次第定,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淨觀
地乃至如來地,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五眼、六
神通,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
大士相、八十隨好,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一切
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
智,預流向、預流果乃至菩薩摩訶薩行、諸佛
無上正等菩提,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
菩薩及諸如來應正等覺,應知亦爾。」


時,天帝
釋竊作是念:「尊者善現智慧甚深,不壞假名
而說法性。」


佛知其意便印彼言:「如憍尸迦心
之所念,具壽善現智慧甚深,不壞假名說諸
法性。」


時,天帝釋即白佛言:「尊者善現於何等
法不壞假名而說法性?」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
「憍尸迦!色乃至識但是假名,如是假名不離
法性,具壽善現不壞如是色等假名而說色
等法性。所以者何?色等法性無壞無不壞,是
故善現所說亦無壞無不壞,如是乃至一切
如來、應、正等覺,應知亦爾。憍尸迦!具壽善現
於如是法不壞假名而說法性。」


爾時,善現語
帝釋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如佛所說,諸所
有法無非假名。憍尸迦!諸菩薩摩訶薩知一
切法但假名已,應學般若波羅蜜多。憍尸迦!
諸菩薩摩訶薩如是學時,不於色學,亦不於
受、想、行、識學。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不見
色可於中學,亦不見受、想、行、識可於中學,如
[500-0543c]
是乃至於諸如來、應、正等覺,應知亦爾。」


時,天
帝釋問善現言:「諸菩薩摩訶薩何因緣故,不見
色,亦不見受、想、行、識,乃至亦不見一切如來、
應、正等覺,可於中學?」


善現答言:「憍尸迦!色色
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乃至如來、應、
正等覺如來、應、正等覺性空。憍尸迦!諸菩薩
摩訶薩由此因緣,不見色乃至識,乃至不見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可於中學。何以故?憍尸
迦!不可色空見色空,不可色空學色空,如是
乃至不可如來、應、正等覺空見如來、應、正等覺
空,不可如來、應、正等覺空學如來、應、正等覺
空。


「憍尸迦!若菩薩摩訶薩不於空學,是菩薩
摩訶薩為於空學。何以故?無二分故。憍尸迦!
若菩薩摩訶薩不於色空學,乃至不於一切
如來、應、正等覺空學,是菩薩摩訶薩為於色
空學,乃至為於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空學。何
以故?無二分故。


「憍尸迦!若菩薩摩訶薩以無
二為方便,於色空學,乃至以無二為方便,於
諸如來、應、正等覺空學。是菩薩摩訶薩能以
無二而為方便,學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
波羅蜜多,學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學真如
乃至不思議界,學斷界乃至無為界,學苦、集、
滅、道聖諦,學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學四靜
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學八解脫、九次第定,學
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學淨觀地乃至如來地,
學極喜地乃至法雲地,學五眼、六神通,學如
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學三十二大士
相、八十隨好,學無忘失法,恒住捨性,學一切
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學一切智、道相智、一切
[500-0544a]
相智,學預流向、預流果乃至菩薩摩訶薩行、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學預流、一來、不還、阿羅
漢、獨覺、菩薩及諸如來應正等覺。憍尸迦!若
菩薩摩訶薩能以無二而為方便,學布施波
羅蜜多乃至如來、應、正等覺,是菩薩摩訶薩
能以無二而為方便,學無量無數無邊不可
思議清淨佛法。


「憍尸迦!若菩薩摩訶薩能以
無二而為方便,學無量無數無邊不可思議
清淨佛法,是菩薩摩訶薩不為色增故學,不
為色減故學,乃至不為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增故學,不為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減故學。何
以故?憍尸迦!以色乃至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無二分故。


「憍尸迦!若菩薩摩訶薩不為色增
故學,亦不為色減故學,乃至不為一切如來、
應、正等覺增故學,亦不為一切如來、應、正等
覺減故學。是菩薩摩訶薩不為攝受色故學,
亦不為滅壞色故學,如是乃至不為攝受一
切如來、應、正等覺故學,亦不為滅壞一切如
來、應、正等覺故學。何以故?憍尸迦!攝受、滅壞
無二分故。」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諸菩薩摩訶
薩如是學時,不為攝受色故學,亦不為滅壞
色故學,乃至不為攝受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故學,亦不為滅壞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故學
耶?」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
訶薩如是學時,不為攝受色故學,亦不為滅
壞色故學,乃至不為攝受一切如來、應、正等
覺故學,亦不為滅壞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故
學。」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何因緣故,諸菩薩摩
訶薩如是學時,不為攝受色故學,亦不為滅
[500-0544b]
壞色故學,乃至不為攝受一切如來、應、正等
覺故學,亦不為滅壞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故
學?」


善現答言:「諸菩薩摩訶薩如是學時,不
見有色是可攝受及可滅壞,亦不見有能攝
受色及滅壞者,乃至不見有一切如來、應、正
等覺是可攝受及可滅壞,亦不見有能攝受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滅壞者。何以故?舍利
子!以色等法若能,若所內外俱空不可得故。
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不見諸法是可攝受
及可滅壞,亦復不見有能攝受及滅壞者而
學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摩訶薩速能成辦
一切智智。」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諸菩薩摩訶
薩如是學般若波羅蜜多時,速能成辦一切
智智耶?」


善現答言:「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如
是學般若波羅蜜多時,速能成辦一切智智。
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如是學時,於
一切法不為攝受不為滅壞為方便故。」


時,舍
利子問善現言:「若菩薩摩訶薩如是學時於
一切法不為攝受不為滅壞為方便者,云何
能成辦一切智智耶?」


善現答言:「是菩薩摩訶
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色乃至識若生
若滅、若取若捨、若染若淨、若合若散、若增若
減,乃至不見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若生若滅、
若取若捨、若染若淨、若合若散、若增若減。所
以者何?以色乃至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無
自性都不可得。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不見生滅乃
至增減,以無所學無所成辦而為方便,修學
般若波羅蜜多,則能成辦一切智智。」
[500-0544c]


爾時,天帝釋問舍利子言:「大德!諸菩薩摩訶
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當於何求?」


舍利子言:
「憍尸迦!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
當於前說善現品求。」


時,天帝釋謂善現言:「尊
者神力為依持故,令舍利子作是說耶?」


善現
言:「憍尸迦!非我神力為依持故,令舍利子作
如是說。」


天帝釋言:「是誰神力為依持故,令舍
利子作如是說?」


善現報言:「是佛神力為依持
故,令舍利子作如是說。」


天帝釋言:「一切法無
依持,如何可言是佛神力為依持故,令舍利
子作如是說?」


善現告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一切法無依持。是故如來非能依持、非所依
持,但為隨順世俗法故說為依持。


「憍尸迦!即
無依持,如來不可得;離無依持,如來不可得。
無依持真如中如來不可得,如來中無依持
真如不可得。無依持法性中如來不可得,如
來中無依持法性不可得。


「憍尸迦!即色,如來
不可得;離色,如來不可得。色真如中如來不
可得,如來中色真如不可得。色法性中如來
不可得,如來中色法性不可得。如是乃至即
一切相智,如來不可得;離一切相智,如來不
可得。一切相智真如中如來不可得,如來中
一切相智真如不可得。一切相智法性中如
來不可得,如來中一切相智法性不可得。何
以故?憍尸迦!如來與色非合非散,如來與離
色非合非散,如來與色真如非合非散,如來
與離色真如非合非散,如來與色法性非合
非散,如來與離色法性非合非散。如是乃至
如來與一切相智非合非散,如來與離一切
相智非合非散,如來與一切相智真如非合
[500-0545a]
非散,如來與離一切相智真如非合非散,如
來與一切相智法性非合非散,如來與離一
切相智法性非合非散。


「憍尸迦!彼尊者舍利
子所說,是於一切法非即非離、非合非散,如
來神力而為依持,以無依持為依持故。」


「復次,
憍尸迦!汝先所問『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
波羅蜜多當於何求?』者,憍尸迦!諸菩薩摩訶
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不應於色求,不應離
色求,如是乃至不應於一切相智求,不應離
一切相智求。何以故?憍尸迦!若色、若離色
乃至若一切相智、若離一切相智,若般若波
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若求如是,一切非合、
非散、無色、無見、無對、一相,所謂無相。所以者
何?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非色,
非離色,乃至非一切相智,非離一切相智;非
色真如,非離色真如,乃至非一切相智真如,
非離一切相智真如;非色法性,非離色法性,
乃至非一切相智法性,非離一切相智法性。
何以故?憍尸迦!如是一切皆無所有都不可
得。由無所有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
般若波羅蜜多,非色,非離色,乃至非一切相
智,非離一切相智;非色真如,非離色真如,乃
至非一切相智真如,非離一切相智真如;非
色法性,非離色法性,乃至非一切相智法性,
非離一切相智法性。」


時,天帝釋白善現言:「諸
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是大波羅
蜜多,是無量波羅蜜多,是無邊波羅蜜多。諸
預流者於此中學得預流果,諸一來者於此
中學得一來果,諸不還者於此中學得不還
[500-0545b]
果,諸阿羅漢者於此中學得阿羅漢果,諸獨
覺者於此中學得獨覺菩提,諸菩薩摩訶薩
於此中學能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證得無上
正等菩提。」


善現報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何
以故?憍尸迦!色大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
若波羅蜜多亦大,乃至一切相智大故,諸菩
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大。所以者
何?以色乃至一切相智前、後、中際皆不可得,
故說為大,由彼大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
若波羅蜜多亦說為大。


「憍尸迦!色無量故,諸
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量,乃
至一切相智無量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
波羅蜜多亦無量。所以者何?以色乃至一切
相智量不可得,猶如虛空量不可得,色等亦
爾,故說無量。憍尸迦!虛空無量故,色等亦無
量,色等無量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量。


「憍尸迦!色無邊故,諸菩薩摩
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乃至一切
相智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
多亦無邊。所以者何?以色乃至一切相智若
中若邊俱不可得。猶如虛空若中若邊俱不
可得,色等亦爾,故說無邊。憍尸迦!虛空無邊
故,色等亦無邊,色等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
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


「復次,憍尸迦!所
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
亦無邊。」


天帝釋言:「云何所緣無邊故,諸菩薩
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


善現答
言:「一切智智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
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


「復次,憍尸迦!法界
[500-0545c]
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
蜜多亦無邊。」


天帝釋言:「云何法界所緣無
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
邊?」


善現答言:「法界無邊故,所緣亦無邊,所
緣無邊故,法界亦無邊,法界所緣無邊故,諸
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


「復
次,憍尸迦!真如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
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


天帝釋言:「云何
真如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邊?」


善現答言:「真如無邊故,所緣
亦無邊,所緣無邊故,真如亦無邊,真如所緣
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
無邊。


「復次,憍尸迦!有情無邊故,諸菩薩摩訶
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


天帝釋言:「云
何有情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
蜜多亦無邊?」


善現答言:「於意云何?言有情,
有情者是何法增語?」


天帝釋言:「有情,有情者
非法增語,亦非非法增語,但是假立客名所
攝、無事名所攝、無緣名所攝。」


善現復言:「於
意云何?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為亦
顯示有實有情不?」


天帝釋言:「不也!大德!」



現告言:「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既不
顯示有實有情,故說無邊,以彼中、邊不可得
故。


「憍尸迦!於意云何?若諸如來、應、正等覺
經殑伽沙等劫住說諸有情名字,此中頗有
有情有生有滅不?」


天帝釋言:「不也!大德!何以
故?以諸有情本性淨故,彼從本來無所有故。」


善現告言:「由斯我說有情無邊故,諸菩薩摩
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憍尸迦!由
[500-0546a]
此因緣,當知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
多應說為大無量無邊。」


第三分現窣堵波品第五之一



爾時,會中天帝釋等欲界諸天、梵天王等色
界諸天及伊舍那神仙天女,同時三返高聲
唱言:「善哉!善哉!大德善現承佛神力,佛為
依持,善為我等世間天、人,分別開示微妙法
性,所謂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能於
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如說修行不遠離
者,我等於彼恭敬供養、尊重讚歎猶如如來、
應、正等覺。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教中無
法可得,所謂此中無色可得,亦無受、想、行、
識可得,如是乃至無一切智可得,亦無道相
智、一切相智可得。雖無如是諸法可得,而有
施設三乘聖教,謂聲聞、獨覺、無上乘聖教。」



時,佛告諸天等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此
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教中,雖無色等諸法可
得,而有施設三乘聖教。若菩薩摩訶薩於此
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能如說
行不遠離者,汝諸天等皆應至誠恭敬供養、
尊重讚歎猶如如來、應、正等覺。所以者何?於
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教中,雖廣說有三乘
聖教,而說如來都不可得,非即布施乃至
般若波羅蜜多如來可得,非離布施乃至般
若波羅蜜多如來可得;非即內空乃至無性
自性空如來可得,非離內空乃至無性自性
空如來可得;非即真如乃至不思議界如來
可得,非離真如乃至不思議界如來可得;非
即斷界乃至無為界如來可得,非離斷界乃
[500-0546b]
至無為界如來可得;非即苦、集、滅、道聖諦如
來可得,非離苦、集、滅、道聖諦如來可得;非即
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如來可得,非離四念
住乃至八聖道支如來可得;非即四靜慮、四
無量、四無色定如來可得,非離四靜慮、四無
量、四無色定如來可得非即八解脫、九次第
定如來可得,非離八解脫、九次第定如來可
得;非即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如來可得,非離
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如來可得;非即極喜地
乃至法雲地如來可得,非離極喜地乃至法
雲地如來可得;非即五眼、六神通如來可得,
非離五眼、六神通如來可得;非即如來十力
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如來可得,非離如來十
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如來可得;非即無忘
失法、恒住捨性如來可得,非離無忘失法、恒
住捨性如來可得;非即一切陀羅尼門、三摩
地門如來可得,非離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
門如來可得;非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如來可得,非離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如
來可得。


「天等當知!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
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精勤修學布施波羅
蜜多乃至一切相智,是菩薩摩訶薩於此般
若波羅蜜多,能正修行常不捨離,是故汝
等應當至誠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彼菩薩摩訶
薩猶如如來、應、正等覺。


「天等當知!我於往昔
然燈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時,蓮華王都四
衢道首見然燈佛,獻五莖花,布髮揜泥,聞正
法要,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便得不離布施、淨
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
[500-0546c]
切相智及餘無量無邊佛法。時,然燈佛即便
授我無上正等大菩提記,作是言:『善男子!汝
於來世過無數劫,於此世界賢劫之中,當得
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
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
梵,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度無量眾。』」


時,諸天等
俱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令
諸菩薩摩訶薩眾速能攝受一切智智,以
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色乃至識無取無捨,如
是乃至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
捨。」


爾時,佛觀四眾和合,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并
四大王眾天,展轉乃至色究竟天,皆來集會
同為明證,即便顧命天帝釋言:「憍尸迦!若菩
薩摩訶薩、若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
迦、若諸天子、若諸天女、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於深般
若波羅蜜多受持、讀誦、精勤修習、如理思惟、
為他廣說,當知是輩一切惡魔及彼眷屬不
能得便。何以故?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善住色空、無相、無願,乃至善住一切相智空、
無相、無願;不可以空而得空便,不可無相得
無相便,不可無願得無願便。所以者何?如是
諸法皆無自性,若能得便、若所得便、若時、若
處、若惱害事俱不可得。


「復次,憍尸迦!是善男
子、善女人等,人非人等皆不得便。所以者何?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
諸有情常勤修習慈、悲、喜、捨,是故一切人非
人等不能惱害。


「復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
[500-0547a]
人等,終不橫為諸險惡緣之所傷害,亦不橫
死。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常修布施
波羅蜜多,於諸有情正安養故。


「復次,憍尸迦!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眾天乃至
廣果天已發無上菩提心者,於深般若波羅
蜜多,若未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
惟,皆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
於深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
勤修學、如理思惟。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
女人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
於深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
勤修學、如理思惟,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在
空宅,若在曠野,若在險道及危難處,終不
怖畏驚恐毛竪。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
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善修
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故。」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四大王眾天,乃至色究竟天等,俱時合
掌同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離一切
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常能於此甚深般
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
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布,我等常隨恭
敬擁衛,不令一切災橫侵惱。所以者何?此善
男子、善女人等即是菩薩摩訶薩故。由是菩
薩摩訶薩故,令諸有情永斷地獄、傍生、鬼界、阿
素洛等諸險惡趣。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令諸
天、人、藥叉、龍等永離一切災橫、疾疫、貧窮、飢渴、
寒熱等苦。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令諸天、人、阿
素洛等,永離種種不如意事,所住之處兵戈
永息,一切有情慈心相向。由是菩薩摩訶薩
[500-0547b]
故,世間便有十善業道,若四靜慮、四無量、四
無色定,若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
多,若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真如乃至不
思議界,若斷界乃至無為界,若苦、集、滅、道聖
諦,若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若八解脫、九次
第定,若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淨觀地乃至
如來地,若極喜地乃至法雲地,若五眼、六神
通,若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無忘
失法、恒住捨性,若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是菩薩摩訶
薩故,世間便有剎帝利大族、婆羅門大族、長者
大族、居士大族、諸小國王、轉輪聖王、輔臣僚
佐。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四大王眾
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梵眾天乃至色究竟天、
空無邊處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由是菩
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
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獨
覺向獨覺果;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
諸菩薩摩訶薩成熟有情、嚴淨佛土及修種種
菩薩勝行。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如
來、應、正等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
度無量眾。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佛、
法、僧寶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世尊!由此因
緣,我等天眾及阿素洛、諸龍、藥叉并諸大力
人非人等,常應隨逐恭敬守護此諸菩薩摩
訶薩眾,不令一切災橫侵惱,令於般若波羅
蜜多聽聞、受持、讀誦、修學、如理思惟、書寫等事
常無間斷。」


爾時,佛告天帝等言:「如是!如是!如
汝所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離一切智智
[500-0547c]
心,以無所得為方便,常能於此甚深般若波
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
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布,當知是善男子、善
女人等即是菩薩摩訶薩,由是菩薩摩訶薩
故,令諸有情永斷惡趣,乃至三寶出現世間
與諸有情作大饒益。是故,汝等諸天、龍、神及
大勢力人非人等,常應隨逐恭敬供養、尊重
讚歎、勤加守護此菩薩摩訶薩,勿令一切災
橫侵惱。汝等若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勤加
守護如是菩薩摩訶薩者,當知即是供養恭
敬、尊重讚歎、勤加守護我及十方一切如來、應、
正等覺。是故,汝等一切天、龍、藥叉、神仙、阿素
洛等,常應隨逐此菩薩摩訶薩恭敬供養、尊
重讚歎、勤加守護,勿令一切災橫侵惱。


「汝等
當知!假使充滿三千大千堪忍世界聲聞、獨
覺,譬如蘆葦、甘蔗、竹林、稻、麻、叢等間無空隙,
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於彼福田以無量種上
妙樂具,恭敬供養、尊重讚歎盡其形壽。若復
有人經須臾頃,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一初發
心不離六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以前功德
比此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
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所以者何?不由聲
聞、獨覺乘故,有菩薩摩訶薩及諸如來、應、正
等覺出現世間;但由菩薩摩訶薩故,世間便
有聲聞、獨覺及諸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
是故汝等一切天、龍及大勢力人非人等,常
應守衛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是菩薩摩訶薩,
勿令一切災橫侵惱,汝等由此所獲福聚,於
天人中常得安樂,乃至證得究竟涅槃,窮未
[500-0548a]
來際作大饒益。」


時,天帝釋尋白佛言:「甚奇希有!諸菩薩摩訶
薩於深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布,攝
受如是現法勝利:成熟有情、嚴淨佛土,從一
佛國趣一佛國親近承事諸佛世尊;於勝善
根隨所欣樂,以於諸佛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即能生長令速成滿;於諸佛所聽受正法,乃
至無上正等菩提終不忘失所聞法要,速能攝
受族姓圓滿、父母圓滿、生身圓滿、眷屬圓
滿、相好圓滿、光明圓滿、眼耳圓滿、音聲圓
滿、陀羅尼圓滿、三摩地圓滿;復以方便善巧
力故變身如佛,從一世界趣一世界至無佛
國,讚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讚說內空
乃至無性自性空,讚說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讚說斷界乃至無為界,讚說苦、集、滅、道聖諦,
讚說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讚說四靜慮、四
無量、四無色定,讚說八解脫、九次第定,讚說
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讚說淨觀地乃至如來
地,讚說極喜地乃至法雲地,讚說五眼、六神
通,讚說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讚說
無忘失法、恒住捨性,讚說一切陀羅尼門、三
摩地門,讚說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讚說
佛寶、法寶、僧寶;復以方便善巧力故,為諸有
情宣說正法,隨宜安置三乘法中,令永解脫
生老病死,證無餘依般涅槃界;或復拔濟諸
惡趣苦,令天人中受諸妙樂。」


時,天帝釋復白
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若能攝
受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則為具足攝受六種
[500-0548b]
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亦為具足攝
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一切菩
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
告天帝釋:「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能攝受如
是般若波羅蜜多,則為具足攝受六種波羅
蜜多,廣說乃至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
正等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
[500-05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