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 (master)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四
十六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二分初業品第五十之二


「所以者何?善現!一切法皆以空、無相、無願為
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
故?空、無相、無願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
現!一切法皆以無起無作為趣,諸菩薩摩訶
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無起無作中,
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無生
無滅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
越。何以故?無生無滅中,趣與非趣不可得
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無染無淨為趣,諸菩
[446-0248a]
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無染
無淨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
皆以無所有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
不可超越。何以故?無所有中,趣與非趣不
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幻、夢、響、像、光影、陽
焰、變化事、尋香城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
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幻、夢、響、像、光影、陽焰、
變化事、尋香城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
現!一切法皆以無量無邊為趣,諸菩薩摩訶
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無量無邊
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
不與不取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
可超越。何以故?不與不取中,趣與非趣
不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不舉不下為趣,
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
故?不舉不下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現!
一切法皆以無去無來為趣,諸菩薩摩訶薩
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無去無來中,
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無
增無減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
超越。何以故?無增無減中,趣與非趣不
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不入不出為趣,
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
不入不出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現!一
切法皆以不集不散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
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不集不散中,趣
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不合不
離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
何以故?不合不離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善現!一切法皆以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
[446-0248b]
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
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為趣,諸菩薩摩
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我乃至
見者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
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無我、無有情、無命
者、無生者、無養者、無士夫、無補特伽羅、無意
生、無儒童、無作者、無使作者、無起者、無使起
者、無受者、無使受者、無知者、無見者為趣,諸
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無
我乃至無見者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
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常、樂、我、淨為
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
故?常、樂、我、淨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
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無常、無樂、無我、
無淨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
越。何以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尚畢竟無所
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
以貪、瞋、癡事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
不可超越。何以故?貪、瞋、癡事尚畢竟無所有
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
以諸見趣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
可超越。何以故?諸見趣尚畢竟無所有不
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真
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
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為趣,諸
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真
如乃至不思議界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
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不動性
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
以故?不動性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
[446-0248c]
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色、受、想、行、識為
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
故?色乃至識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
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眼、耳、鼻、舌、身、意
處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
何以故?眼處乃至意處尚畢竟無所有不可
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色、
聲、香、味、觸、法處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
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色處乃至法處尚畢竟
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
切法皆以眼、耳、鼻、舌、身、意界為趣,諸菩薩摩
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眼界乃至
意界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
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色、聲、香、味、觸、法界為趣,
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
色界乃至法界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
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眼、耳、鼻、舌、身、
意識界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
超越。何以故?眼識界乃至意識界尚畢竟無
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
法皆以眼、耳、鼻、舌、身、意觸為趣,諸菩薩摩訶
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眼觸乃至意
觸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眼、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
生諸受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
超越。何以故?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
為緣所生諸受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
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布施、淨戒、安
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為趣,諸菩薩摩
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布施波羅
[446-0249a]
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尚畢竟無所有不
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
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
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
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
性空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
越。何以故?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尚畢竟無
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
法皆以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
等覺支、八聖道支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
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四念住乃至八聖道
支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苦、集、滅、道聖諦為趣,諸菩
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苦、集、
滅、道聖諦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
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四靜慮、四無量、四
無色定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
超越。何以故?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尚畢
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
切法皆以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為
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
故?八解脫乃至十遍處尚畢竟無所有不可
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空、無
相、無願解脫門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
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尚
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
一切法皆以三乘菩薩十地為趣,諸菩薩摩訶
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三乘菩薩十
地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446-0249b]


「善現!一切法皆以五眼、六神通為趣,諸菩薩
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五眼、六
神通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
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為
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
故?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尚畢竟無所有不可
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如來
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十八佛不共法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
趣不可超越。何以故?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
不共法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
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三十二大士相、八十
隨好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
越。何以故?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尚畢竟
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
法皆以無忘失法、恒住捨性為趣,諸菩薩摩
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無忘失法、
恒住捨性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
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以一切智、道相智、一
切相智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
超越。何以故?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尚畢
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
切法皆以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
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
以故?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尚畢竟無所有
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現!一切法皆
以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為
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
故?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446-0249c]
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可得!


「善
現!一切法皆以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
菩薩、如來應正等覺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
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預流乃至如來、應、
正等覺尚畢竟無所有不可得,況有趣非趣
可得!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為與世間作所
趣故,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云何菩薩
摩訶薩哀愍世間生死苦故,發趣無上正等
菩提?善現!諸菩薩摩訶薩為得無礙自在神
通,拔諸有情生死大苦,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哀愍世間生死苦故,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第二分調伏貪等品第五十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誰於如是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能生淨信及生勝解?」


佛告善
現:「若菩薩摩訶薩久於無上正等菩提,發意
趣求精勤修習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
波羅蜜多,已曾供養百千俱胝那庾多佛,於
諸佛所久修梵行,發弘誓願善根淳熟,無量
善友攝受護念,乃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能生淨信及生勝解。」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能於如是甚深般若波
羅蜜多生於淨信及生勝解,是菩薩摩訶薩
心何性?何相?何狀?何貌?」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
訶薩能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生於淨
信及勝解者,心以調伏貪、瞋、癡及遠離貪、瞋、
癡,為性、為相、為狀、為貌。


「復次,善現!是菩薩摩
訶薩心以調伏貪、瞋、癡及無貪、瞋、癡,遠離貪、
瞋、癡及無貪、瞋、癡,為性、為相、為狀、為貌。善現!
[446-0250a]
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性、相、狀、貌,心乃於
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淨信及生勝
解。」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
能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生於淨信及
生勝解,是菩薩摩訶薩當何所趣?」


佛告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當趣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復
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趣一切智智者,
是菩薩摩訶薩能與一切有情為所歸趣。」



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菩薩摩訶薩
能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生於淨信及
生勝解,是菩薩摩訶薩則能趣向一切智智。
若能趣向一切智智,是則能與一切有情為
所歸趣。」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
訶薩能為難事,謂擐如是堅固甲冑:『我當度
脫一切有情,皆令證得究竟涅槃,雖於有情
作如是事,而都不見有情施設。』」


佛告善現:「如
是!如是!如汝所說。復次,善現!是菩薩摩訶薩
所擐甲冑,不屬色亦不屬受、想、行、識。何以故?
色乃至識皆畢竟無所有,非菩薩非甲冑
故,說彼甲冑不屬色,亦不屬受、想、行、識。是菩
薩摩訶薩所擐甲冑,乃至不屬一切智,亦不
屬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一切智、道相智、
一切相智皆畢竟無所有,非菩薩非甲冑故,
說彼甲冑不屬一切智,亦不屬道相智、一切
相智。是菩薩摩訶薩所擐甲冑不屬一切法。
何以故?一切法皆畢竟無所有,非菩薩非甲
冑故,說彼甲冑不屬一切法。


「善現!是菩薩
摩訶薩修行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擐
如是功德甲冑,謂我當度一切有情,皆令證
[446-0250b]
得究竟涅槃。」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
菩薩摩訶薩能擐如是堅固甲冑,謂我當度
一切有情,皆令證得般涅槃者,不墮聲聞及
獨覺地。何以故?世尊!是菩薩摩訶薩不於
有情安立分限,而擐如是堅固甲冑。」


佛告善
現:「汝觀何義作如是言:若菩薩摩訶薩能擐
如是堅固甲冑,不墮聲聞及獨覺地?」


爾時,善
現白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非為度脫少分
有情而擐如是堅固甲冑,亦非為求少分智
故而擐如是堅固甲冑。何以故?是菩薩摩訶
薩普為拔濟一切有情令般涅槃而擐如是
堅固甲冑,但為求得一切智智而擐如是堅
固甲冑,由此因緣不墮聲聞及獨覺地。」



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羅
蜜多最為甚深,無能修者、無所修法、亦無
修處、亦無由此而得修習。何以故?世尊!非
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義中,而有少分實法可
得名能修者及所修法、若修習處、若由此
修。


「世尊!若修虛空,是修般若波羅蜜多;若
修一切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多;若修不實法,
是修般若波羅蜜多;若修無所有,是修般若
波羅蜜多;若修無攝受,是修般若波羅蜜多;
若修除遣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善現:
「修除遣何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
白言:「世尊!修除遣色,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
除遣受、想、行、識,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
內六處,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外六處,
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內六界,是修般
[446-0250c]
若波羅蜜多;修除遣外六界,是修般若波羅
蜜多;修除遣六識界,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
除遣我,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有情、命
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
受者、知者、見者,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
布施波羅蜜多,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是修般
若波羅蜜多;修除遣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真如乃至不思
議界,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苦、集、滅、道
聖諦,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四念住乃
至八聖道支,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
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是修般若波羅蜜
多;修除遣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空、無相、無願解
脫門,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淨觀地乃
至如來地,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極喜
地乃至法雲地,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
五眼、六神通,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如
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是修般若波羅蜜
多;修除遣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是修般
若波羅蜜多;修除遣無忘失法、恒住捨性,是
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陀羅尼門、三摩地
門,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預流果乃至
獨覺菩提,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修除遣一切
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是修般若
波羅蜜多;修除遣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是修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
汝所說。
[446-0251a]


「復次,善現!應依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
察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若菩薩摩訶薩雖行
般若波羅蜜多而無執著,當知是為不退轉
菩薩摩訶薩。若菩薩摩訶薩雖行靜慮、精進、
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而無執著,當知
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若菩薩摩訶薩
雖行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而無執著,當知
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若菩薩摩訶薩雖
行真如乃至不思議界而無執著,當知是為不
退轉菩薩摩訶薩。若菩薩摩訶薩雖行苦、集、
滅、道聖諦而無執著,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
摩訶薩。若菩薩摩訶薩雖行四念住廣說乃
至一切相智而無執著,當知是為不退轉菩
薩摩訶薩。


「復次,善現!諸有不退轉菩薩摩訶
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觀他語及他教
誡以為真要,非但信他而有所作,不為貪欲、
瞋恚、愚癡、憍慢等法染污其心,亦不為彼之
所牽引。諸有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
波羅蜜多時,不離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
波羅蜜多。諸有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行深般
若波羅蜜多時,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其心不驚、不恐、不怖、不沈、不沒,亦不退捨
所求無上正等菩提,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歡
喜樂聞、受持、讀誦、究竟通利、繫念思惟,如說
修行曾無厭倦。當知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
薩,前世已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有義趣,
受持、讀誦、如理思惟,精進修行心無厭倦。何
以故?由此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聞說如是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其心不驚、不恐、不怖、不沈、不
[446-0251b]
沒,亦不退捨所求無上正等菩提,於深般若
波羅蜜多,歡喜樂聞、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如
理思惟,精進修行心無厭倦。」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說
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不驚、不恐、不
怖、不沈、不沒,亦不退捨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歡喜樂聞、受持、讀誦、究
竟通利、繫念思惟,精進修行心無厭倦,是菩
薩摩訶薩云何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相續隨順趣向臨
入一切智智,應作如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白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云何相
續隨順趣向臨入一切智智,行深般若波羅
蜜多?」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訶薩相續隨順趣
向臨入空、無相、無願、虛空、無所有、無生、無滅、
無染、無淨、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
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
議界、無造無作、如幻、如夢、如響、如像、如光
影、如陽焰、如變化事、如尋香城,行深般若
波羅蜜多,是為菩薩摩訶薩相續隨順趣向
臨入一切智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時,具壽
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若菩薩摩訶
薩相續隨順趣向臨入空、無相、無願乃至如
尋香城,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為菩薩摩訶
薩相續隨順趣向臨入一切智智,行深般若波
羅蜜多。』者,是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
多時,為行色不?為行受、想、行、識不?如是乃至
為行一切智不?為行道相智、一切相智不?」



告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446-0251c]
時,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識,如是乃至不行
一切智,不行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是
菩薩摩訶薩所隨順趣向臨入一切智智,無
能作者、無能壞者、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
無所住、無方無域、無數無量、無往無來,既
無數量往來可得,亦無能證。


「善現!如是一
切智智,不可以色證,不可以受、想、行、識證,如
是乃至不可以一切智證,不可以道相智、一
切相智證。何以故?色即是一切智智性,受、
想、行、識即是一切智智性,如是乃至一切智
即是一切智智性,道相智、一切相智即是一
切智智性。何以故?若色真如,若一切智智
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別;
若受、想、行、識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
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別。如是乃至若一
切智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
皆一真如無二無別;若道相智、一切相智真
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
真如無二無別。是故,一切智智不可以色證,
不可以受、想、行、識證,如是乃至不可以一切
智證,不可以道相智、一切相智證。」


第二分真如品第五十二之一



爾時,欲界、色界諸天,各持天上旃檀香末、多
揭羅香末、多摩羅香末,復持天上嗢鉢羅花、
鉢特摩花、拘某陀花、奔荼利花,遙散佛上,
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却住一面,合掌恭敬白
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最為甚深,難見
難覺,不可尋思,超尋思境,微妙沖寂,聰敏智
者之所能知,非諸世間皆能信受,即佛無上
[446-0252a]
正等菩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於此般若波羅
蜜多甚深經中,皆作是說:色即是一切智智,
一切智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一切智智,
一切智智即是受、想、行、識。如是乃至一切智
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一切智;道相
智、一切相智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
道相智、一切相智。所以者何?若色真如,若一
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
別,亦無窮盡;若受、想、行、識真如,若一切智智
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別,亦
無窮盡。如是乃至若一切智真如,若一切智
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別,
亦無窮盡。若道相智、一切相智真如,若一切
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無二
無別,亦無窮盡。」


佛告欲界、色界天言:「如是!如
是!如汝所說。諸天當知!我觀此義,心恒趣
寂不樂說法。所以者何?此法甚深難見難覺,
不可尋思,超尋思境,微妙沖寂,聰敏智者之
所能知,非諸世間皆能信受,所謂如是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如來、應、正等覺所證無上
正等菩提。


「諸天當知!如是無上正等菩提,無
能證、非所證、無證處、無證時。諸天當知!此
法深妙不二現行,非諸世間所能比度。


「諸天
當知!虛空甚深故此法甚深,真如甚深故此
法甚深,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
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甚
深故此法甚深,無量無邊甚深故此法甚深,
無來無去甚深故此法甚深,無生無滅甚深
故此法甚深,無染無淨甚深故此法甚深,無
[446-0252b]
知無得甚深故此法甚深,無造無作甚深故
此法甚深,我甚深故此法甚深,有情、命者、生
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
者、見者甚深故此法甚深,色甚深故此法甚
深,受、想、行、識甚深故此法甚深,如是乃至一
切智甚深故此法甚深,道相智、一切相智甚
深故此法甚深,一切佛法甚深故此法甚深。」


時,諸天眾白言:「世尊!此所說法甚深微妙,非
諸世間卒能信受。所以者何?此深妙法不為
攝取色故說,不為棄捨色故說;不為攝取受、
想、行、識故說,不為棄捨受、想、行、識故說。如是
乃至不為攝取一切智故說,不為棄捨一切
智故說;不為攝取道相智、一切相智故說,不
為棄捨道相智、一切相智故說;不為攝取一
切佛法故說,不為棄捨一切佛法故說。


「世尊!
世間有情多行攝取我我所執,謂色是我、是
我所,受、想、行、識是我是我所,如是乃至一切
智是我是我所,道相智、一切相智是我是我
所。」


爾時,佛告諸天眾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此深妙法不為攝取色故說,不為棄捨色故
說;不為攝取受、想、行、識故說,不為棄捨受、想、
行、識故說。如是乃至不為攝取一切智故說,
不為棄捨一切智故說;不為攝取道相智、一
切相智故說,不為棄捨道相智、一切相智故
說;不為攝取一切佛法故說,不為棄捨一切
佛法故說。世間有情多行攝取我、我所執,謂
色是我是我所,受、想、行、識是我是我所,如是
乃至一切智是我是我所,道相智、一切相智是
我是我所。


「諸天當知!若有菩薩為攝取色故
[446-0252c]
行,為棄捨色故行;為攝取受、想、行、識故行,為
棄捨受、想、行、識故行。如是乃至為攝取一切智
故行,為棄捨一切智故行;為攝取道相智、一
切相智故行,為棄捨道相智、一切相智故行。
是菩薩不能修般若波羅蜜多,亦不能修靜
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如是乃至
不能修一切智,亦不能修道相智、一切相智。」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此甚深法能隨
順一切法。世尊!此甚深法能隨順何等一切
法?世尊!此甚深法能隨順般若波羅蜜多,亦
能隨順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此
甚深法能隨順內空,亦能隨順外空乃至無
性自性空。此甚深法能隨順真如,亦能隨順
法界乃至不思議界。此甚深法能隨順苦、集、
滅、道聖諦,此甚深法能隨順四念住,亦能隨
順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此甚深法能隨順
四靜慮,亦能隨順四無量、四無色定。此甚深
法能隨順八解脫,亦能隨順八勝處、九次第
定、十遍處。此甚深法能隨順空、無相、無願解
脫門。此甚深法能隨順淨觀地,亦能隨順種
性地乃至如來地。此甚深法能隨順極喜地,
亦能隨順離垢地乃至法雲地。此甚深法能
隨順五眼,亦能隨順六神通。此甚深法能隨
順如來十力,亦能隨順四無所畏乃至十八
佛不共法。此甚深法能隨順三十二大士相,
亦能隨順八十隨好。此甚深法能隨順無忘
失法,亦能隨順恒住捨性。此甚深法能隨順
陀羅尼門,亦能隨順三摩地門。此甚深法能
隨順預流果,亦能隨順一來、不還、阿羅漢果、
[446-0253a]
獨覺菩提。此甚深法能隨順一切菩薩摩訶
薩行,亦能隨順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此甚深
法能隨順一切智,亦能隨順道相智、一切相
智。


「世尊!此甚深法都無所礙。世尊!此甚深
法於何無礙?世尊!此甚深法於色無礙,於
受、想、行、識無礙,如是乃至於一切智無礙,於
道相智、一切相智無礙。


「世尊!此甚深法無礙
為相。何以故?世尊!虛空平等性故,真如平
等性故,法界乃至不思議界平等性故,空、無
相、無願平等性故,無造、無作平等性故,無染、
無淨平等性故。


「世尊!此甚深法無生、無滅。何
以故?世尊!色無生,無滅不可得故,受、想、行、
識無生無滅不可得故,如是乃至一切智無
生無滅不可得故,道相智、一切相智無生無
滅不可得故。


「世尊!此甚深法都無足迹。
何以故?世尊!色足迹不可得故,受、想、行、識
足迹亦不可得故,如是乃至一切智足迹不可
得故,道相智、一切相智足迹亦不可得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