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b0005 大方便佛報恩經--失譯 (master)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四


失譯人名在=出【明】在後漢錄在後漢錄


惡友品第六



爾時世尊,大眾圍遶,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爾
時如來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大光明,青黃
赤白,名曰大悲,遠照十方,上至阿迦膩吒
天,下至十八地獄;照提婆達多身,身諸苦
痛即得安寧。爾時大眾異口同音讚歎如來:
「善哉!善哉!世尊!真是大慈!真是大悲!能
於怨親其心平等。提婆達多常懷惡心,毀
[004-0142c]
害如來,而世尊不以為患,愍而哀傷,放大
悲光,遠照其身。」


如來爾時普告大眾而作是
言:「提婆達多非適今世而傷害我,過去世
時常欲害我。我以慈悲力,因乃得濟。」


爾時阿難觀察眾心咸皆有疑,即從座起,偏
袒右肩,右膝著地,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
尊!提婆達多過去世時毀害世尊,其事云
何?」


佛告阿難:「善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佛言:
「過去世時,無量千歲,有國名波羅奈。其中
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
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在世教化,滿十千歲。滅度之後,正法住
世十二千歲。像法滅後,波羅奈王名摩訶
羅闍,聰叡仁賢,正法治國,不枉人民。王主
六十小國、八百聚落、五百白象。二萬夫人了
無有子。王自禱祀諸山、河池、樹木神祇,滿十
二年,王第一所重夫人即便有娠;第二夫人
亦皆有娠。王甚歡喜,手自供養,床臥飲食皆
令細軟。至滿十月,太子便生,形體端正,妙色
莊嚴,人相具足。第二夫人亦皆生男。王甚歡
喜,即召諸臣百官并諸相師婆羅門等,占相
吉凶,抱兒示之,便令立字。相師問言:『此兒
生時,有何瑞相?』答言:『第一太子,其母性行
由來弊惡,恚恨妬忌,憍慢自大。從懷子已
來,其性調善,和顏悅色,發言含笑;先意問
訊,軟語利益;慈愍眾生,喻如赤子。』相師答
言:『此是兒之福德使母如此。』即便立字,
名曰善友太子。第二夫人所生太子者,相師
[004-0143a]
問言:『其子生時,有何瑞相?』答言:『其母由來
性常調善,先意問訊,發言柔軟,可適眾心。
懷妊已來,其性卒暴,發言麤惡,嫉妬恚癡。』
相師答言:『此是兒之業行使母如是。應當
立字,名之惡友太子。』哺乳長大,至年十四。
善友太子聰明慈仁,好喜布施,父母偏心愛
念,視如眼目。惡友太子其性暴惡,父母憎惡
而不憘視;妬嫉於兄,常欲毀害觸事;不順
其兄,違逆反戾。


「善友太子導從前後,作倡
伎樂,大眾圍遶。出城觀看,見有耕者,墾
土出虫,烏隨啄吞。善友太子遙見如是,愍而
哀傷,生長深宮,未見此事。問左右言:『此作
何物,共相殘害?』左右答言:『太子!所以有國,
依於人民;所以有人民者,依因飲食;所以
有飲食者,依因耕田,種植五穀,得存性命。』
太子念言:『苦哉!苦哉!』小復前行,見諸男
女自共織作,來往顧動,疲勞辛苦。太子
問曰:『此作何物?』左右答言:『太子!此諸人
等紡織,作諸衣服,以遮慙愧,蔭覆五形。』太子
言:『此亦勞苦,非一也。』轉復前行,見諸人民
屠牛駝馬,㓟剝猪羊。太子問曰:『此是何人?』
左右答言:『此諸人等,屠殺賣肉,以自存活,
以供衣食。』太子皮毛𥌎動,而作是言:『怪
哉!苦哉!殺者心不忍,強弱相害傷,殺生以
養生,積結累劫殃。』轉復前行,見諸人眾,
網鳥餌魚,枉濫無辜,強弱相陵。太子問言:
『此是何人?名何事耶?』左右答言:『太子!網鳥
捕魚。如是諸事,以供衣食。』太子聞是語已,
悲淚滿目:『世間眾生,造諸惡本。眾苦不息,
[004-0143b]
憂愁不悅。』即迴車還宮。


「王問太子:『出還何
故愁憂如此?』太子具以上事向父王說。王聞
是語,語太子言:『上來諸事未常不有,何足
愁耶?』太子言:『今欲從王求索一願,王見聽
不?』王言:『吾有汝一子,甚愛念之,不逆汝
意。』太子言:『願欲得父王一切庫藏,所有財
寶飲食,用施一切。』王言:『隨汝所願,不逆子
意。』


「善友太子即使傍臣開王庫藏,以五百
大象負載珍寶,出四城門外,宣令國土:『其
有欲得衣被飲食者,恣意自取而去。』善友太
子名聲遠聞八方,一切雲集。未久之間,三
分用一。時庫藏臣即入白王:『所有庫藏,
太子已三分用一。王宜思之。』王言:『此是
太子,不敢違逆。』復經少時,諸臣論議:『所以
有國,依因庫藏。庫藏空竭,國亦虛存。』復往
白王:『所有財寶三分用二。王宜思之。』王
言:『是吾太子,不敢違逆。汝可小稽遲,莫稱
其心。』


「善友太子欲開庫藏。時守藏臣,緣行
不在,鄭重追逐,差互不遇。善友太子言:『此
小人者,何敢違逆我意?當是父王教耳。夫
孝子者,不應傾竭父母庫藏。我今應當自
求財寶,給足眾生。我若不能給足一切眾生
衣被飲食,稱意與者,云何名為大王太子?』
即集諸臣百官共論議言:『夫求財利,何業最
勝?』中有第一大臣言:『世間求利,莫先耕田
者,種一萬倍。』復有一大臣言:『世間求利,
莫先畜養眾生,放牧滋息,其利最大。』復有
一大臣言:『世間求利,莫先入海採取妙寶。
若得摩尼寶珠者,便能稱意給足一切眾生。』
[004-0143c]
善友太子言:『唯此為快耳。』即入宮中,上白
父王:『子今欲入大海,採取妙寶。』王聞此語,
譬如人噎,亦不得咽,又不得吐,語太子言:
『國是汝有,庫藏珍寶隨意取用,何為方復
自入大海?汝為吾子,生長深宮,臥則幃帳,
食則恣口。今者遠涉塗路,飢渴寒暑,誰得
知者?又復大海之中,眾難非一,或有惡鬼
毒龍;湍浪猛風,洄波涌澓;水泡之山,摩
竭大魚。往者千萬,達者一二。汝今云何欲
入大海?吾不聽汝。』善友太子即便五體投
地,四布手足而作是言:『父母若不聽我入
大海者,我當捨命於此,終不起也。』


「爾時大王及諸夫人見是事已,目不暫捨,即
前勸諫太子:『汝可起飲食。』太子言:『若不聽
我入大海者,終不飲食。』王與夫人愁憂苦
惱;左右啼泣,憂苦懊惱,愁悶躃地。如是乃
至一日不飲不食,二日三日至到六日。父
母憂愁,畏其不濟。七日即前,嗚抱手足,善
言誘喻:『可起飲食。此假食身,依因飲食,而
得存立。不飲食者,汝命不濟。』太子言:『父母
若不聽許者,必沒於此,終不起也。』


「爾時第一夫人便白王言:『如子心意難可傾
動,不可違戾,何忍當見此子捨命於此?願
大王垂慈,聽入大海,故當萬有一冀。今不聽
者,必喪於此。』王不忍拒,而便聽許。


「爾時,善友太子即起歡喜,頭面禮父王足。左
右夫人及諸婇女百千萬人,互相問言:『善友
太子今者,為死活耶?』答言:『太子今者已起,
歡喜飲食。』王問太子:『汝慇懃欲入大海,何
[004-0144a]
所作為?』答言:『大王!欲取摩尼大寶,給足一
切眾生所須。』


「爾時大王即遍宣令:『誰欲入海?若往還者,
七世衣食珍寶無所乏少。吾當供給道路船
乘所須。善友太子亦欲入海採取珍妙摩尼
寶珠。』眾人聞之,歡喜聚集,具五百人,皆言:『大
王!我等今者,隨從太子。』


「爾時波羅奈國有
一海師,前後數返,入於大海,善知道路,通
塞之相。而年八十,兩目矇盲。


「爾時波羅奈大王往導師所,報言:『導師!
吾唯一子,未更出門。勞屈大師入於大海,
願見隨從。』爾時導師即舉聲大哭:『大王!大
海留難,辛苦非一,往者千萬,達者一二。大
王今者,云何乃能令太子遠涉嶮道?』王報
導師:『為憐愍故,隨從聽許。』導師言:『不敢違
逆。』爾時善友太子莊嚴五百人行具,載至
大海邊。


「爾時其弟惡友太子作是念言:『善友太子,父
母而常偏心愛念。今入大海採取妙寶,若
達還者,父母當遺棄於我。』作是念已,往白父
母:『今我亦欲隨從善友,入海採取妙寶。』父母
聞已,答言:『隨意。道路急難之時,兄弟相隨,
必相救護。』


「至大海已,以七鐵鏁鏁其船舫,
停住七日。至日初出時,善友太子擊鼓唱
令:『汝等諸人,誰欲入海?入者默然。若當戀
著父母、兄弟、婦兒、閻浮提樂者,從此還歸,莫
為我故。所以者何?大海之中,留難非一,往
者千萬,達者一二。』如是唱令,大眾默然。即
斷一鏁,舉著船上。日日唱令,至第七日,即斷
[004-0144b]
七鏁,舉著船上,望風舉帆。以太子慈心福德
力故,無諸留難,得至海洲,至珍寶山。到寶
所已,善友太子即便擊鼓宣令:『諸人當知道
路懸遠。汝等諸人速載珍寶,極停七日。』復作
是言:『此寶甚重,閻浮提中亦無所直。莫大
重載,船舫沈沒,不達所至;莫大輕取,道路懸
遠,不補勞苦。』裝束已訖,與諸人別,而作是言:
『汝等於是善安隱歸。吾方欲前進,採摩尼寶
珠。』


「爾時善友太子與盲導師即前進路,行一七
日,水齊到膝。復更前行一七,水齊到頸。前
進一七,浮而得渡。即到海處,其地純以白
銀為沙。導師問言:『此地何物?』太子答言:
『其地純是白銀沙。』導師言:『四望應當有白
銀山。汝見未耶?』太子言:『東南方有一白銀
山現。』導師言:『此道在此山下。』至彼山已,
導師言:『次應到金沙。』


「爾時導師疲乏,悶絕躃地,語太子言:『我身
命者,勢不得久,必喪於此。太子於是東行一
七,當有金山。從山復更前進一七,其地純
是青蓮華。復前行一七,其地純是紅赤蓮
華。過是華已,應有一七寶城,純以黃金而
為却敵,白銀以為樓櫓,以赤珊瑚為其障
板;車𤦲馬瑙雜廁間錯,真珠羅網而覆
其上;七重壍壘純紺琉璃——大海龍王所止住
處,其龍王耳中有一摩尼如意寶珠。汝往
從乞!若得此珠者,能滿閻浮提,雨眾七寶,
衣被、飲食、病瘦醫藥、音樂倡伎。總要而言:一
切眾生所須之物,隨意能雨,是故名之如意
[004-0144c]
寶珠。太子若得是珠者,必當滿汝本願。』爾
時導師作是語已,氣絕命終。


「爾時善友太子即前抱持導師,舉聲悲哭:
『一何薄命,生失我所天!』即以導師,金沙覆上,
埋著地中,右遶七匝,頂禮而去。前至金山,
過金山已,見青蓮華遍布其地,其蓮華下有
青毒蛇。此蛇有三種毒,所謂嚙毒、觸毒、氣噓
毒。此諸毒蛇以身遶蓮華莖,張目喘息而
視太子。爾時善友太子即入慈心三昧,以
三昧力,即起進路,踏蓮華葉而去——時諸毒
蛇而不毀傷,以慈心力故——逕至龍王所止住
處。其城四邊有七重壍,其城壍中滿中毒龍,
以身共相蟠結,舉頭交頸,守護城門。


「爾時太子到城門外,見諸毒龍,即慈心念閻
浮提一切眾生:『今我此身,若為此毒龍所害
者,汝等一切眾生皆當失大利益。』爾時太子
即舉右手,告諸毒龍:『汝等當知!我今為一
切眾生,欲見龍王。』


「爾時諸毒龍即開路令太子得過,乃至七重
壍守城毒龍。得至城門下,見二玉女紡頗梨
縷。太子問曰:『汝是何人?』答言:『我是龍王
守外門婢。』問已,前入到中門下,見四玉女紡
白銀縷。太子復問:『汝是龍王婦耶?』答言:『非
也。是龍王守中門婢耳。』太子問已,前入到
內門所,見八玉女紡黃金縷。太子問曰:『汝
是何人?』答言:『我是龍王守內門婢耳。』太子
語言:『汝為我通大海龍王:「閻浮提波羅奈王
善友太子故來相見,今在門下。」』時守門者。
即白如是。王聞是語,疑怪所以,作是念
[004-0145a]
言:『自非福德純善之人,無由遠涉如是嶮
路。』即請入宮,王出奉迎。


「其龍王宮,紺琉璃為
地,床座七寶,有種種光明,耀動人目。即請
令坐,共相問訊。善友太子因為說法示教
利喜,種種教化,讚說施論、戒論、人天之論。
時大海龍王心大歡喜:『遠屈塗涉,欲須何
物?』太子言:『大王!閻浮提一切眾生為衣
財飲食故,受無窮之苦。今欲從王乞左耳
中如意摩尼寶珠。』龍王言:『受我微供一七
日,當以奉給。』


「爾時善友太子受龍王請,過七日已,得摩
尼寶珠,還閻浮提。時大海龍王使諸龍神飛
空送之,得到此岸。見弟惡友,問言:『汝徒
黨伴侶今何所在?』答言:『善友!船舫沈沒,一
切死盡,唯弟一身。牽持死尸,而得全濟一
身。財賄一切已盡。』善友答言:『天下大寶莫
先己身。』弟言:『不爾,人願富死,不貧而生。何
以故知然?弟曾至塚間,聞諸死鬼作如是
論。』善友太子其性真直,以實語弟:『汝雖
失寶,亦是閑耳。吾今已得龍王如意摩尼寶
珠。』弟言:『今在何處?』善友答言:『今在髻中。』
弟聞是語,心生嫉妬,憂恚懊惱,作是念言:『父
母而常偏心愛念,今復加得摩尼寶珠。我身
今者,父母惡賤甚於瓦礫。』作是念已,白善
友言:『快哉!甚善!得此寶珠。今此嶮路,宜加
守護。』


「爾時善友即解寶珠,與弟惡友而誡勅言:
『汝若疲乏眠臥,我當守護;我若眠臥,汝應守
護。』爾時惡友次應守寶珠,其兄眠臥,即起
[004-0145b]
求二乾竹刺,刺兄兩目,奪珠而去。


「爾時善友即喚其弟惡友:『此有賊刺我兩目,
持寶珠去。』而惡友不應。兄便懊惱:『我弟
惡友似為賊所殺。』如是高唱,聲動神祇,經久
不應。爾時樹神即發聲言:『汝弟惡友是汝惡
賊,刺汝兩目,持寶珠去。汝今喚惡友何為?』
善友太子聞是語已,悵然飲氣,憂恚苦惱。


「爾
時惡友,齎持寶珠,歸還本國,與父母相見,
白言:『父母!我身福德而得全濟;善友太子
與諸徒伴,薄福德故,沒水死盡。』父母聞是語
已,舉聲大哭,悶絕躃地,以冷水灑面,良久乃
穌。父母語惡友言:『汝云何乃能持是面來?』
惡友聞是語已,心生懊惱,即以寶珠埋著
土中。


「爾時善友太子被刺兩目,乾竹刺著,無人為
拔;徘徊宛轉,靡知所趣。當時苦惱,大患飢
渴,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漸漸前行,到利師
跋王國。利師跋王有女,先許與波羅奈王善
友太子。利師跋王有一牧人名留承,為利師
跋王,放五百牛,隨逐水草。


「爾時善友太子坐在道中。爾時牛群垂逼
踐踏,中有牛王,即以四足騎太子上,令諸牛
群皆悉過盡,然後移足,右旋宛轉,反顧迴頭,
吐舌舐太子兩目,拔出竹刺。


「爾時牧牛人尋後得見,問言:『汝是何人?』善
友即自念言:『我今不應自陳本末,炳說上事,
脫令我弟得大苦惱。』答言:『我是盲乞兒耳。』
時放牛人遍體觀望,人相有異,語言:『我
家在近,當供養汝。』時牧牛人即將善友還
[004-0145c]
歸其家,與種種飲食,誡勅家中男女大小:『汝
等供侍此人如我不異。』如是經一月餘日,
其家厭患,而作是言:『家計不豐,云何能常
供是盲人。』善友聞是語已,心意悵然。過是
夜已至明日旦,白主人言:『我今欲去。』主人
報言:『有何不適,而欲捨我去?』善友答言:『客
主之義,勢不得久。』善友言:『汝若愛念我者,
為我作一鳴箏。送我著多人民處,大城聚落。』


「爾時主人即隨意供給,送到利師跋城多人
眾處,安隱還歸。善友善巧彈箏,其音和雅,
悅可眾心。一切大眾皆共供給飲食,乃至
充足利師跋道上五百乞兒,皆得飽滿。時
國王有一果園,其園茂盛,常患鳥雀。時守
園監語善友言:『為我防護鳥雀,我當好相
供給。』善友答言:『我無兩目,云何能為汝驅馳
鳥雀耶?』守園監言:『我有方便。我以繩結諸
樹頭,安施銅鈴。汝坐樹下,聞鳥雀聲,牽挽
繩頭。』善友答言:『如是我能。』將至樹下,安隱
住已,即捨而去。善友防護鳥雀,兼復彈箏
以自娛樂。時利師跋王女將諸侍從入園觀
看,見此盲人,即往其所,問言:『汝是何人?』
答言:『盲乞人耳。』王女見已,心生愛念,不能
捨離。王復遣使,往喚其女。女言:『不去。為我
送食。』共此盲人飲食訖竟,白大王言:『王今
持我與此盲人,甚適我願。』王言:『汝鬼魅所
著,顛狂心亂,云何共是盲人共居?汝不知耶?
父母先以汝許與波羅奈王善友太子。善友
今者,入海未還。汝今云何為乞人作婦?』女言:
『雖爾,乃至捨命,終不捨離。』王聞是語,不能拒
[004-0146a]
逆。即遣使者,將盲人來,閉著靜室。


「爾時王女往盲人所,語言:『知不?我今欲共汝
作夫婦。』善友報言:『汝是誰家女,欲為我
婦?』答言:『我是利師跋王女。』善友報言:『汝
是王女,我是乞人,云何能相恭敬?』婦言:『我
當盡心供奉於汝,不逆汝意。』如是經九十
日,其婦小事出行,不白其夫,良久乃還。善
友責數:『汝私出外,而不白我。何處行還?』婦
言:『我不私行。』婿言:『私與不私,誰當知汝?』
其婦懊惱,啼淚滿目,即自呪誓:『我若私
行,令汝兩目始終不差;若不爾者,使汝一
目平復如故。』作是願已,其夫一眼目𥇒𥌎
動,平復如故,睛光晃晃,喻如流星,視瞻清
徹,得見其婦。婦言:『何如?汝信我不?』善友含
笑。婦言:『汝不識恩養。我是大國王女,汝是
小人,而我盡心供事於汝,而不體信。』婿言:
『汝識我不?』答言:『我識汝,是乞人。』婿言:『非
也,我是波羅奈王善友太子。』婦言:『汝大愚
癡人,云何乃發是言?波羅奈王善友太子
入海未還,汝今云何言是其人?此妄言耳。
吾不信也。』善友言:『我從生來,未曾妄語。』婦
言:『虛之與實,誰當信之?』婿言:『我若妄語,欺
誑汝者,使我一目永不得愈。若實語者,使
我一目平復如故,令汝得見。』作是念已,即
如所誓,睛光耀動,如本不異。


「善友太子兩目
平復,面首端正,人相具足,妙色超絕,世無有
比。其婦見已,心生歡喜,如蒙賢聖,遍體瞻
視,目不暫捨。即入宮中,白父王言:『今我夫者,
即是善友太子。』王言:『癡人顛狂,鬼魅所著,
[004-0146b]
而作是言。善友太子入海未還,汝今云何名
是乞人為太子也?』女言:『不也。若不信者,可
一視之。』王即往看,見已便識是善友太子,
即懷恐怖而作是言:『波羅奈王若聞此事,嫌
我不少。』即前懺謝善友太子:『我實不知。』太
子言:『無苦。為我餉致,給與此牧牛人。』利師跋
王即以金銀、珍寶、衣被、飲食,并與所放五百
頭牛。其人歡喜,稱善無量:『善友太子,而我未
有幾許恩分,而能報我如是財賄。』時放牛人
於大眾中高聲唱言:『夫陰施陽報,布施之事,
果報弘廣。』爾時無量大眾心生歡喜,皆發施
心,賑濟一切,求佛為本。虛空神天讚歎其
人,遂成其言,如是如是。


「爾時善友太子未入大海在宮殿時,養一白
鴈,衣被飲食,行住坐臥,而常共俱。爾時夫人
往到其所,報其鴈言:『太子在時,常共汝俱。今
入大海未還,生死未分,而我不能得知定實。
汝今云何不感念太子?』鴈聞是語,悲鳴宛轉,
啼淚滿目,報言:『大王夫人!欲使求覓太子
者,不敢違命。』爾時夫人手自作書,繫其鴈頸。
其鴈音響問太子大海所在,身昇虛空,飛翔
宛轉而去。夫人見已,心生恃賴:『今者此鴈,其
必定得我子死活定實消息。』飛至大海,經過
周遍,求覓不見。次第往到利師跋國,遙見善
友太子在宮殿前。其鴈𣫍身,擁翅往趣,到已
悲鳴歡喜。太子即取母書,頭頂禮敬,發封披
讀,即知父母晝夜悲哭,追念太子,兩目失明。


「爾時太子即作手書,具以上事向父母說。復
以書繫其鴈頸,其鴈歡喜,還波羅奈。父母
[004-0146c]
得太子書,歡喜踊躍,稱善無量,具知太子
為弟惡友之所危害,奪取寶珠,苦惱無量。
父母尋時杻械惡友手脚,枷鏁頸項,閉著牢
獄。遣使往告利師跋王:『汝今云何擁遮太
子,令我憂苦?』利師跋王聞是語已,心生恐
怖,即嚴服太子,送著界上。太子遣使往白利
師跋王:『善友從大海歸。爾時利師跋王作
倡伎樂,前後導從,掃灑燒香,懸繒幡蓋,搥
鍾鳴鼓,遠迎太子,還至宮中,以女娉之,遣送
往詣波羅奈國。』父母聞太子歸,歡喜無量,乘
大名象,作倡伎樂,掃灑燒香,懸繒幡蓋,遠迎
太子。國上人民,男夫女婦,聞太子入于大
海,安隱還歸,歡喜無量,亦皆出迎。善友太子
前為父母頭面禮足。王與夫人目瞑,不見太
子形容,以手捫摸:『汝是我子善友非耶?父
母念汝,憂苦如是。』太子問訊父母起居訖竟,
舉手高聲報謝諸小國王及諸群臣國土人
民一切大眾,而作是言:『苦屈大眾,從是還歸。』
善友太子白父王言:『我弟惡友今在何處?』王
言:『汝不須問訊。如是惡人,今在牢獄,不可放
也。』善友太子言:『願放惡友,得與相見。』如是
言至三,王不忍拒,便開獄門。


「爾時惡友手脚杻械頸項枷鏁,往見善友。兄
見如是,上白父母:『為弟脫於枷鏁。』脫枷鏁已,
即前抱持,善言誘喻,軟語問訊:『汝極勞苦耶?
汝持我寶珠,今在何處?』如是至三,而方報言:
『在彼土中。』善友太子還得寶珠,往父母前,跪
燒妙香,即呪誓言:『此寶珠是如意寶者,
令我父母兩目明淨如故。』作是願已,尋時平
[004-0147a]
復。父母得見其子,歡喜踊躍,慶幸無量。


「爾時善友太子於月十五日朝,淨自澡浴,著
鮮淨衣,燒妙寶香。於高樓觀上,手捉香爐,
頭面頂禮摩尼寶珠,立誓願言:『我為閻浮提
一切眾生故,忍太辛苦,求是寶珠。』爾時東
方有大風起,吹去雲霧,虛空之中皎然明淨,
并閻浮提所有糞穢、大小便利、灰土、草莾,涼
風動已,皆令清淨。以珠威德,於閻浮提遍雨
成熟自然粳米,香甘軟細,色味具足,溝渠盈
滿,積至于膝;次雨名衣、上服、珠環、釵釧;次雨
金銀七寶,眾妙伎樂。舉要言之,一切眾生所
須樂具,皆悉充足。菩薩修大慈悲,行檀波羅
蜜,給足眾生一切樂具,其事如是。」


佛告阿難:「爾時波羅奈大王者,今現我父悅
頭檀是;爾時母者,今現我母摩耶夫人是;
爾時惡友太子者,今提婆達多是;爾時善友
太子者,今我身是。阿難!提婆達多過去世
時,常懷惡心,毀害於我。而我以忍辱力,常
念施恩,因乃得濟,況今成佛?」


佛說此法時,
無量百千人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復
有無量百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乃至無量百千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
心。


阿難白佛言:「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



言:「此經名『佛報恩方便給足一切眾生』。」


眾會
聞經,歡喜作禮而去。


復次,提婆達多雖復隨佛出家,嫉妬情深,規
望利養。雖復能多讀誦六萬香象經,而不
能免阿鼻地獄罪。是人與阿闍世王共為
[004-0147b]
親善,心相愛念,信用其言。時提婆達多報阿
闍世王言:「汝可作新王,我亦欲作新佛。」阿闍
世報言:「此事不然。父王存在。」提婆達多言:「汝
應除之;我亦欲滅佛。然後新王、新佛教化眾
生,不亦快乎?」


時阿闍世即隨其言,斷父王命,
王波羅奈國。提婆達多報阿闍世王言:「我欲
毀害如來。」阿闍世言:「如來有大神力,豫知人
之所念,汝今云何乃能加害?如來兼有諸大
弟子——舍利弗、大目揵連、欽婆羅、阿㝹樓駄等。」
提婆達多報阿闍世言:「王今助我。」阿闍世
言:「何所作為?」答言:「大王!當立制限,不聽施
諸比丘衣被飲食。」阿闍世王遍宣令言:「若有
施諸比丘衣被飲食者,當斷汝手足。」是諸大
弟子一切大眾共佛住耆闍崛山,次第乞食,
了不能得,一日乃至七日。舍利弗諸大弟子
等皆以神力,而往諸方求衣乞食。


時提婆
達多白阿闍世王言:「佛諸大弟子等,今皆不
在。如來單獨一身。王可遣信,往請如來。若
入宮城,即當以酒飲五百大惡黑象,極令奔
醉。佛若受請來入城者,當放大醉象,而踏
殺之。」


時阿闍世王遣使往請如來。佛與五百阿羅
漢即受王請,前入王舍城。爾時阿闍世王
即放五百醉象,奔逸搪揬,樹木摧折,牆壁
崩倒,哮嚇大吼,向於如來。時五百阿羅漢
皆大恐怖,踊在空中,徘徊佛上。爾時阿難
圍遶如來,恐怖不能得去。爾時如來以慈
悲力,即舉右手,於五指頭出五師子,開口
[004-0147c]
哮吼,五百醉象恐怖躃地。爾時如來,大眾
圍遶,前入王宮。時阿闍世王即出奉迎,請
佛令坐;佛即坐已,求哀懺悔,白佛言:「世
尊!非是我過,提婆達多耳。」


佛告大王:
「我亦知之。提婆達多常欲毀害,非適今也。
過去世時亦常欲毀害我。我以慈悲力,乃能
得濟。」


爾時阿闍世王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提婆達
多過去世時毀害如來,其事云何?」


佛言:「諦聽!
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不可計劫,有
大國王憘食鴈肉,使一獵師常網捕鴈。時有
五百群鴈從北方來,飛空南過,中有鴈王墮
落網中。爾時獵師心大歡喜,即出草菴,欲取
殺之。時有一鴈,悲鳴吐血,徘徊不去。爾時獵
師彎弓欲射,不避弓矢,目不暫捨,即鼓兩翅,
來投鴈王。五百群鴈,徘徊虛空,亦復不去。爾
時獵師見此一鴈,悲鳴吐血,顧戀如是。爾時
獵師作是念言:『鳥獸尚能共相戀慕,不惜身
命,其事如是。我今當以何心,而殺是鴈王?』尋
時開網,放使令去。爾時一鴈悲鳴歡喜,鼓翅
隨逐,五百群鴈,前後圍遶,飛空而去。爾時
獵師即白大王:『網得一鴈王,應送王厨,供辦
飲食。而見一鴈,悲鳴吐血,不避弓矢,徘徊不
去。時念此鴈,尋放鴈王,五百隨從,前後圍遶,
飛空而去。』爾時大王聞是語已,心意慘然,尋
發慈心:『鳥獸共相愛念,護惜他命,其事如是。』
爾時大王即斷鴈肉,誓不復捕。


「大王!當知
爾時王者,今大王身是;爾時獵師者,今提
[004-0148a]
婆達多是;爾時一鴈悲鳴吐血者,今阿難
是;爾時五百群鴈者,今五百阿羅漢是;爾
時鴈王者,今我身是。


「爾時阿難心生顧戀,如本不異;爾時五百阿
羅漢飛騰虛空,亦如本不異;爾時提婆達
多常欲毀害於我,我以慈悲力故,因乃得
濟。」


說是法時,無量百千人或得初果乃至四
果,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聲
聞、辟支佛心。


「復次,提婆達多惡心不息,而作是念:『我今應
當長養十指爪甲,極令長利,於爪甲下塗以
毒藥。往如來所,頭面接足禮時,我當以十
指甲抓足趺上,毒藥入體,其必喪命。』作是
念已,如所思惟,往如來所,頭面作禮,以手接
足。爾時毒藥變成甘露,於如來身竟無所
為。


「復次,提婆達多既不果願,復作是念:『如
來今者坐耆闍崛山下。我今應當上山,頭頂
上排山上石下,斷其命根。』作是念已,上山
排石,傷佛足指。我慈悲心,怨親同等。


「復次,
提婆達多,過去久遠不可計劫,爾時有佛,
出興于世,號曰應現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
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佛滅度後,於像法中,有一坐禪比丘,
獨住林中。爾時比丘甞患蟣虱,即便共虱
而作約言:『我若坐禪,汝宜默然隱身寂住。』
其虱如法。於後一時,有一土蚤來至虱邊,
問言:『汝云何身體肌肉肥盛?』虱言:『我所依
主人常修禪定,教我飲食時節。我如法飲食
[004-0148b]
故,所以身體鮮肥。』蚤言:『我亦欲修習其法。』
虱言:『能爾隨意。』爾時比丘尋便坐禪。爾時
土蚤聞血肉香,即便食噉。


「爾時比丘心生苦惱,即便脫衣,以火燒之。」



言:「爾時坐禪比丘者,今迦葉佛是;爾時土
蚤者,今提婆達多是;爾時虱者,今我身是。
提婆達多為利養故,毀害於我。乃至今日成
佛,亦為利養,出佛身血,生入地獄。提婆達
多常懷惡心,毀害如來,若說其事,窮劫不
盡,而如來常以慈悲力,愍而哀傷。我以值
遇提婆達多故,速得成佛,念其恩故,常垂
慈愍。」


爾時如來即遣阿難往到地獄,問訊
提婆達多:「苦可忍不?」


爾時阿難受如來教,
至地獄門外,問牛頭阿傍言:「為我喚提婆達
多。」


牛頭阿傍言:「汝問何佛提婆達多?過去
諸佛皆有提婆達多。」


阿難言:「我喚釋迦牟
尼佛提婆達多。」爾時牛頭阿傍即語提婆
達多:「阿難在外,欲得相見。」


提婆達多即言:
「善來阿難!如來猶能憐念於我耶?」


阿難言:
「如來遣我問訊,苦痛可堪忍不?」


提婆達多
言:「我處阿鼻地獄,猶如比丘入三禪樂。」



言:「菩薩摩訶薩修大方便,引接眾生。其受
生死無量大苦,不以為患。若有人言提婆
達多實是惡人,入阿鼻獄者,無有是處。」如來
爾時即為大眾顯發提婆達多微密妙行大
方便。


時無量百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無量百
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百千
人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道。虛空神天雨
[004-0148c]
眾天華,遍覆大眾,作天伎樂,放大光明,讚
言:「善哉!如來所說法,未曾有也。」


一切大眾
聞佛說法,頭面作禮,歡喜而去。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