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60 大道論-宋-周固樸 (master)


[000-001a]
大道論去九
       周固樸著
   至道章
道者至虛至寂眞性眞常冠五氣而播三才
布一眞而生萬象離合無際天地有宗超出
神明靡該意象無名無氏有動有常離四句
六因絶名言譬喻南華眞經云在太虛之表
而不爲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爲深世有生滅
道無生滅物有變異道無變異易曰道者虛
無之稱以虛無而通於物故稱曰道無不通
[000-001b]
無不由也又道爲母德爲子無惑寶經云道
者通物以無爲義德者不失以有爲功西昇
經云道深甚奥又云至道深妙知者不言當
火水焚蕩無遺我大道眞常不動值天地綱
紀隳裂我大道湛寂凝然莊生考筭數而五
載莫窮推陰陽而十二年固得故曰至道
   至德章
道有通生之德故云至德聖人云以通生故
字道包含故名大又解虛無者妙本之體非
有物故自然者妙本之性非造作故道者妙
[000-002a]
本之功用故謂之通生之道一虛無二自然
三道俱是妙本眞性上義立其法唯一原夫
散大樸而統御九圍播元精而輪排萬象始
氣權敞三才具分四序肇興五行迭旺大哉
天地掌其覆載日月職其照臨風雨散滋雲
雷布皷人獸清濁海嶽高深類聚群分智凡
殊禀向道者登眞證聖背道者趨死沈生咸
歸我大道通生之至德莊生云德者得也物
得之以生謂之德德者道之用也道者德之
體也通生萬象造化有爲有不爲也至德無
[000-002b]
爲無不爲也老君道記云通於一而萬事畢
無心得而鬼神服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
物者道也天下至通也萬物是所生德是能
生無萬物之爲所生不能顯德之爲能生太
平經云德者正相德也成者成濟也不喪者
不失也具三上義又德者天地禀之陰陽賴
之五行得以相生四時得以綸緒王侯理化
師友訓從乃至聖人眞人仙人鬼神異類動
植皆資至德之妙用也謂以道有情有信也
可謂至德
[000-003a]
   垂教章
上古無教教自三皇五帝以來教者告也有
言有理有義有授有傳言則宣教則告因言
悟教因教明理理明則忘言既有能教所教
須有能師所師則有自然之教神明之教此
二教無師資也神明之教義說則有據理則
無有正眞之教三皇五帝之教返俗之教訓
世之教宜分權實具斯五教啓自一眞自然
之教者元氣之前淳樸未散杳冥寂爾浩曠
空洞無師說法無資受傳無終無始無義無
[000-003b]
言元氣得之而變化神明得之而造作天地
得之而覆載日月得之而照臨上古之君得
而無爲無教之化也神明之教者樸散爲神
明夫器莫大於天地權莫大於神明混元氣
而周運叶至道而裁成整圓清而立天制方
濁而爲地溥靈通而化世界軼和氣而成人
倫陰陽莫測其興亡鬼神不知其變化正眞
之教者無上虛皇爲師元始天尊傳受洎乎
玄粹秘於九天正化敷於代聖天上則天尊
於三清衆天大弘眞乘開導仙階人間則伏
[000-004a]
羲受圖軒轅受符高辛受天經夏禹受洛書
四聖禀其神明五老現於河渚故有三墳五
典常道之教返俗之教者玄元大聖帝舜時
理國理家靈文眞訣大布人間金簡玉章廣
弘天上切欲令天上天下還淳返樸復契皇
風訓世之教者夫子傷道德喪闡仁義之教
化乎時俗將禮智而救亂原淳厚之風遠矣
華薄之風行矣噫教出聖人救世愍物之心
物心悟教則同聖心聖心則權實雙亡言詮
俱泯此際方契不言之教意象固無存焉
[000-004b]
   絶義章
大道謂修者曰假設/告喻莫氏族我無生處無氏/姓一故無族
莫名字我約生長之德字之曰道隱而不顯/也莫知其體性故但字而不名也
莫尊卑我處謙下象地不尊也爲/臣尊道貴德不卑也莫視聽我
非是色法故不可視/非是聲法故不可聽莫毁譽我無乖失故不/可毁無矜衒
故不/可譽莫利害我無所欲故不可/利順物故不害莫是非我不/徇
俗與物反無是/難諸過患無非莫逆順我逆俗耳不順也/順天道不逆也
高下我則地故下不高/法天故高不下莫大小我持秋毫而/不大符天
地而/不小莫空有我有用物情不空也/無爲虛寂不有也莫貴賤我
不矜功而待命不貴/虞天地之先不賤莫智愚我抱樸無智含/德無愚莫
[000-005a]
先後我無始故不先/無終故不後莫靜亂我衆德發生不/靜類聚群分
不/亂莫得失我外無一物不得/内合眞性不失莫愛憎我無惡/故不
憎無好/故不愛莫向背我無形故不向/同道故不背莫寵辱我不/矜
功衒德不可寵無/驕逸慢怠不可辱莫方圓我無邊際不可方/隅無形質不可
規/圓莫明暗我若昧不明也在上不皦/見小曰明在下不昩莫新舊
無初而不新/無末而不舊莫進退我不進著空不退著/有不爲上士而進
不爲下/士而退修者如此我亦如此同無别也道子
來道子來余恐子執著譬喻法數而失道性
恐衆生執教滯教下義計有法當情而在邊/皦愚者不知病息藥亡得魚棄筌執教滯言
譔喻而失冲/和眞常也
[000-005b]
   分别章
夫心情識智意智皆從道妄立也道外無心
心外無道即心即道也其情識智意知亦然
芟悟道之心剪認道之識祛證道之智除得
道之智薙了道之意則忘知忘意忘智忘識
忘心則自無求道趣道學道斯得道矣此則
除修者執蹤迹也是眞得道是眞得一若執
道執一去道遠矣若忘道忘一得道得一矣
三體既異二生不同有自體之體道之本性
也有爲體之體道與萬象爲依也有倣象之
[000-006a]
體如體道性修行以至無爲也夫生有二有
能生之生是道生萬物之生也有從生之生
是萬物從道而生也悟之者修修而必得聖
人也迷之者不修凡人也不滯聖凡者悟滯
聖凡者迷了迷悟而是空達聖凡而俱泯是
以出色空權實言教相待形分有無眞得道
矣道非言智假言智而達自然德非有爲因
有爲而顯眞用也故啓乎二十四門以閉其
五户所謂澄照深靜門道體虛極湛然清泠/鑒物無私隱奥玄應
天聖無心門天地無私覆載萬物生長不失/其時聖人無私化理黎庶樂在
[000-006b]
清/平虛應貫通門大道無心貫通萬有/自然清靜離有離無如神不
竭門妙有清靜應物無方/未曾暫休如神之妙深靜生長門萬物/自道
而生成資禀/於自然之化謙柔濟物門修道之人柔弱以/德精持濟物無倦
專一無知門抱守冲和一氣/未解分别塵事有無相資門虛/無
假於形質形質假於虛無有用無因故云相/資天地人物萬象謂之形質爲有也道用爲
無/也迷眞逐境門世人但貪俗學執著有/爲迷失眞源沉埋聲色含容
守固門抱道冲和寬裕雌靜如/嬰兒守固若谿谷含容形殘不曉門
矜巧衒功何異形殘/迷執暗中故云不曉四法同喻門經云修道/之人若涉
川畏鄰似容如/冰潔净閑默不爲王宰門上古帝王淳化/無私天下來朝
帝王不矜衒道/德執我能爲不彰權智門帝王治國權法/不可示人非人
[000-007a]
得權爲矯詐恣行/殘害自招殃禍不矜器用門古帝王無矜/文耀武不自
尊高體冥至/道心合無爲處中不尚門不在無不在有不/居塵境不去頑空
不求/邊徼深固根性門深守本性自得長生/神氣不荒自無嗜慾化理
無撓門治國刑法多則民散守一致則民淳/散爲亂本淳爲理原故經云烹鮮而
不/撓指物顯德門動作有爲不如靜歸無事/駟馬珪璧不如大寶神器
微積著門新修至道必見成功/乆視長生高昇仙界謙下成大門
理國卑下萬民樂推/萬姓歸之以成大業修身寶德門經云慈悲/儉約謙遜
爲理身修德之源貪毒諂諛/爲招禍滅身之本故以德爲寶巧匠無傷門
君王行刑不如天道春夏秋冬之令苦代/天之殺必慮過傷天巧而不拙故無誤焉
道平普門天道抑高而舉下撫弱而遏/强禍淫而福謙减多而補少閉五
[000-007b]
户者所謂智仁義巧利防愼捨除等
   遠近章
聖欲立言顯理故有性分然聖言則稱實之
言凡言則涉妄故有進退既决殊異道體則
本無迷悟悟無可悟笑無可笑進未必得退
未必失不見三士是眞上士有近知近變迷/成悟
親近/修學有知近不近常說無爲之教不修無爲/之行是知近而不近也
有近不知近塵迷境惑不悟眞源/不知即塵而有妙極遠不知遠
悟了深遠不著深遠深/遠不當情故不知遠有遠而知遠悟深遠/已知衆
生有深遠性而見身應/化演道利人合同深遠行而不到雖乆修習/而上執行
[000-008a]
執行當情/未造虛極不知行不悟教法修行/無導師指示不知到不/知
造極之門無所/趣入故不知到有不行到不見已行不見已/到而冥妙本故不
行/到到而自化得到眞寂玄德内明/不教不言而自淳化
   用道章
用道則約人道用則約妙本道忘其德無爲
也虛忘造極也德得如得恩德也人則倣道
傚德契自然之用也人生也大道胤氣至精
授靈三元凝神五行結粹既禀有精之質元
分無用之功叶小樸而無物敢拒持大象而
有形皆往同道同德之人柔弱固於嬰兒處
[000-008b]
通妙於玄牝不分心境齊彼死生與天地自
然順陰陽動靜也上古用道之君虛心利物
體道化民職四辟而普周掌六通而獨立杜
絶視聽黜陟聰明不束教滯言不凝情著物
植三一之宗本固生長於眞原剪四六之苗
根絶蔓衍於靈府不矜大功之巧豈務小成
之辯下經云清靜爲天下正南華經云道者
有情有信無爲無形可傳不可受可得不可
見故豨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
襲氣母黄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
[000-009a]
玄宫乃至維斗堪坯禺强彭祖皆得道用道
而登聖果是知聖人神人仙人鬼神天地日
月星辰萬物若不得道用道無以靈通輕舉
隱奥覆載照臨生長者也又道與天用令覆
與地令載與日月令照臨凡有用之物皆道
與之用也又道與天名清地名寧谷名盈物
名生故用與名皆道之命也故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矣
   二學章
是知俗學爲損俗學執境滯言不入眞/景無益於道故爲損眞學
[000-009b]
爲益心冥至道體入重玄/不三住心爲益也或眞學爲損漸修/道行
而棄除染情嗜慾故/名爲損損情慾也或俗學爲益因俗教漸/入眞教得
道悟眞從俗入/眞故名爲益或自損而他益自入玄境得/出世間他見
亦修修之得/道故名他益或他損而自益見修者得道亦/勤修習功行既
滿悟契玄玄/故名自益有有歸無難無有入無易無爲
之教大益修者存無而忘有不若損益兩忘
有無齊泯理須得宗宗無功而内大明可成
大化
   二病章
夫於道也有病無病假設問修道之/人有病無病知空性
[000-010a]
不滯空性不病不執空有/無病也知空性滯空性病
空性當/情是病不知空性病執有空情/故是病也知空性不修
空病有解無行/亦是病也知空性修空不病解行俱有/是以無病
不著空與修空無病等一悟了空二徧修空/修到不修等其不著
於道病也有其深淺滯空之病與執有病病
深也滯空著有/其病俱深知空性不修空其病淺也若/上
根修空不著空其病淺/中根修空執空其病深溺空滯寂而濟世雖
有執有或悟空而不著空而救世也有二性
故不定不同已執空性中根也
   師資章
[000-010b]
道經云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夫爲師有法可執有行可則可以道德禮樂
四之大本預其君父師三之極尊師有道有
德有智有仁四善也人有道則通正有德則
神清有智則觀機有仁則愍物可謂師父也
爲師則爲長爲君進道則爲眞爲仙也豈唯
教授之師抑以邦家之寶奇哉善人者也不
善之人者邪惑迷亂嗜慾無慈四不善也不
親正教而務異典謂之邪惑非斥至人而黨
昏愚謂之迷亂耽恣五塵符同六賊謂之嗜
[000-011a]
慾無安人卹物之心有蠆毒梟鴆之性謂之
無慈可謂善人之資也然可知教之廢興悟
學之難易善安靖而樂友不隱學而宗師抱
臨履之憂服勤勞之苦若造極達空則遺愛
兩忘心境雙泯不言之教復何遠哉自一氣
二象之前杳冥無物分五太三才之後聲教
漸流復樸還淳樂在無爲之化本登眞證聖
遊仞至極之重玄天尊傳道於群仙老君開
玄於萬國運蒼生於壽域致率土於福河或
有問曰自古帝王得道用道自然耶有宗師
[000-011b]
耶余對曰上三皇師玄中大法師中三皇師
有古先生下三皇師金闕帝君伏羲師鬱華
子神農師大成子祝融師廣壽子黄帝師廣
成子顓頊師赤精子帝嚳師録圖子帝堯師
務成子帝舜師尹壽子夏禹師眞行子殷湯
師錫則子周文王師燮邑子武王師育成子
成王師務光子康王師郭叔子仲尼師老子
上至淳樸之代下及澆漓之風縱極九天横
籠八極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以來若無聖人
眞人仙人假宗師之規範藉至教而鍊陶無
[000-012a]
以去世登眞也又廣義云老君將顯大教布
化萬方乃曰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
老君乃師事太上玉晨大道君又大道君與
五億天主億萬聖君師元始天尊且老君體
大無邊智大無邊神力無邊說教無邊道貫
無窮壽命億劫尚禀受宗師證眞利物豈可
世人不求尋師依教修行而希姓名署仙籍
之中拔九玄於三清之上者哉
   仁義章
五行者人禀之爲五常之性也帝王之德也
[000-012b]
仁性禀木同春發生之德禮性禀火同夏長
養之德義性禀金同秋肅殺之德智性禀水
同冬伏藏之德任此眞常深契羲農之化體
兹至道自然仁義之風抱和氣含神靈以天
陽地陰而成性質質者形分也吴子云揚雄
班固之儔以道家輕仁義薄禮智而專任清
虛者蓋世儒不達玄聖之深㫖也仁者徧愛
義者裁非澆季萌生道之華薄天運曰古之
至仁假道於仁託宿於義同蘧廬而非乆處
指芻狗無以再陳上經云大道廢有仁義又
[000-013a]
云絶聖棄智孔子問漁父何謂眞漁父曰眞
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眞者
内至誠也孔子以仁義爲教禮樂化人非眞
也莊子云至禮不人至義不物至智不謀至
仁無親至信辟金道隱小成言隱浮僞況道
德爲上仁義爲末三軍五兵德之末也賞罰
五刑教之末也禮法刑名治之末也鍾皷羽
旄樂之末也縗絰殺傷哀之末也傷世重末
而輕本若任情天性人不失常廢禮而志自
恬和止樂而心不淫蕩除仁而愛憎泯削義
[000-013b]
而是非忘可虛心於淳古之風抑銳思於末
學之路居性識之前爲澆漓之首繫道喪之
後作紊亂之源致朱曠於駢拇枝指墜曾史
於疣贅之殃得不殘樸罪工仁義責聖者乎
   失道章
妙本自然體性虛無固無得無喪若約人則
禀和氣含道而成人也當上古性純質樸三
皇五帝以來失其素眞帝王有爲人民性革
道德喪後仁義禮智權勢焉且天地動靜者
天不動運無以擠排日月星辰五行四序覆
[000-014a]
育之德也地不寧靜無以厚載生長動植萬
物山川所依之德也蓋禀大道自然之化也
易云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萬物
應用匠成茂養道之用也道存則生道去則
死道不可離可離非道人生而靜天地之性
性本清靜若馳騁六塵奔波三業則靈臺不
樹天光不明失性而淪乎生死爲不善於顯
明人誅之爲不善於幽闇鬼誅之失道矣是
故天失道則有陽勃地失道則有陰泄神失
道靈貺休絶谷失道流注竭涸萬物失道則
[000-014b]
無生長天子失道則失天下也侯王失道則
失國也人失道則喪生也道冲而用之和氣
冲虛故爲道用冲和處中無失冲和之性也
   心行章
夫心有四所謂迷心悟心修心證心迷心有
十迷事迷理迷教迷境迷氣迷身迷神迷仙
迷眞迷聖也迷事者謂於一切有爲之事若
善若惡俱不能分别了達而生顛倒滯惑之
心爲無智慧用性而揀擇取捨致有輪迴生
死不到眞源西昇經云道深甚奥虛無之淵
[000-015a]
老子云淵乎似萬物之宗迷理者所謂於虛
極妙體自然實性上無所聞見悟修證了等
故云迷理心也迷教心者聖人意欲令衆生
反俗歸眞逆而成順注云道尚無爲人尚有
爲道本無情無欲人尚有欲有情謂不遇明
師智友導引開心啓發指示三乘玉清靈寶
洞神之教法也聖人教法妙義縱遇不生愛
樂勤求修習觀詮察理求出離之心若存若
亡老子云道法本自然行者能得聞者能言
言者不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迷
[000-015b]
境心者有二迷眞境心迷妄境心眞境則大
道妙本自然之體性也被妄隔眞源塵染斷
絶也上經云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
其徼妄心者則煩惱六根三業十不善行也
虛妄分别馳逐有爲也經云不見可欲使心
不亂西昇經云積惡者惡氣至積善者善氣
至積善神明輔成天道猶祐於善人也迷氣
心者人禀中和之氣其氣有清有濁禀清氣
者智人禀濁氣者愚人定觀經云延數千歲
名曰仙人鍊形爲氣名曰眞人鍊氣成神名
[000-016a]
曰神人鍊神合道名曰聖人人迷元和正性
而不能養神愛氣也故廣義曰道者無也形
者有也有故有逝無故長存世人修道外固
其形以寶其有内存其神以宗其無契無合
道以至長生以形爲陰魄也以神爲陽魂也
凡人有少陽氣在不至於死有少陰氣在不
至於仙陰氣既滅即階仙品仙者純陽也陽
氣滅即爲鬼鬼陰氣也經云專氣致柔能如
嬰兒乎陽氣内充守一有德有德必能有國
有國必能有道有道必能理化理化必能安
[000-016b]
民民安則國安國安自然泰平也經云愛民
理國能無爲乎迷身者不知身中有氣有神
有識可鍊仙行得仙果鍊眞行得眞果鍊聖
行得聖果西昇經云聖人常安與天地俱安
而鬼神通衆人皆安其所安其所不安即不
安矣又迷身者身虛萬物至心之虛而和氣
歸善養身者藏身於身而不出藏人於人而
不見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存不知身爲患本故曰迷身迷神者神者陰
陽不測妙用無方隱顯變通不可窮極謂之
[000-017a]
神在天曰神在地曰祇在人曰鬼衆生身内
神識精靈不能鍊神合道而登聖果莊子云
萬物任自然而各得其生迷仙者不修仙行
迷眞者不修眞行迷聖者不修聖行悟心者
悟道之心也修心者修道之心也證心者證
道之心也心絶縁慮意絶妄想智絶分别是
則眞見無不見邪見有不見眞聞無不聞邪
聞有不聞眞覺無不覺邪覺有不覺眞知無
不知邪知有不知若眞邪雙泯知覺兩忘則
達乎忘心忘境也心境俱忘冥合道矣内觀
[000-017b]
經云夫心者非青非赤非白非黄非長非短
非圓非方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
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
一方人之難伏惟在於心所以教人修道即
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心不可息念道
以息之心不可見因道以明之善惡二趣一
切世法因心而滅因心而生習道之士滅心
則契道世俗之士縱心則危身心生則亂心
滅則理所以天子制官僚明法度置刑賞懸
吉凶以勸人者皆爲心之難理也無心者令
[000-018a]
不有也定心者令不惑也息心者令不爲也
制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令不邪也净心者
令不染也虛心者令不著也明此七者可與
言道可與言修心矣
   修道章
夫人有道若谷之有響道修之而必得響聲
之而必應聲若急急而響急應喻上士勤修
聲若緩緩而響緩應喻中士進退若絶乎聲
而響不應喻下士不修不修則道遠矣是以
聖人取其含愛之腹厚實並自知自愛也去
[000-018b]
彼妄視之眼華薄及自見自貴也谷之有響
比神之妙能而無窮竭也亦喻長生久視故
云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勤道之士以陰鍊陽
所爲陰氣充塞陽氣沉藏和氣淪胥祅邪來
舍致其衰老疾苦死亡立至也不若以陽鍊
陰自老返嬰自迷返悟自邪返正自無返有
要在乎尋師習學順教修行靜處山林滋味
玄默初其正一次入洞神襲乎妙玄靈寶捷
乎洞眞至粹乃至吐納導引屈伸萬行階仙
聖之極果矣
[000-019a]
   保生章
和氣神識者隨形而有生死其神性實無生
死繫於形聚爲生形滅爲死莊子云有乎生
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出入無見其形是之
謂天門有外養有内養内養者造生死之極
致外養者爲品物之宗師外養存人内養存
己要契不生不死非養大之才也夫質生之
物氣散而爲死氣聚而爲生然氣有聚散之
異神無生滅之别是故因神而能用氣因氣
亦能資神聚則同成散而各運莊子知北遊
[000-019b]
篇丞答舜曰身非汝有天地之委形也生非
汝有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天地之委
順也天地結氣而生氣有上下委順爾悟身
悟生悟性命則了知委形委和委順是知天
地氣聚而生天地氣散而死據氣聚散而有
死生假立分别也而皆從無體無體眞常故
無生滅今言保生者禦其情慾之生也情慾
若生則壅塞眞常之性保生既爾理國亦然
若廣用智謀廣極疆土廣聚貨財廣崇宫室
逸情奢侈恣巧多端則失清靜眞性眞性既
[000-020a]
失眞化不行狂邪入心自不能正失權也既
失其權佞諂是用不唯忘保生之理其國祚
莫保久長之道也若身無幻累壽命遐遠宗
廟延洪社稷永固保生之人則保國也修道
之人則保生也蓋由薄是非去憍傲戒嗜慾
忘名利然後防禦五色攻劫於無色之色五
聲攻劫於無聲之聲五味攻劫於無味之味
勿馳騁於六塵勿奔波於三世既耳目無所
聞見心絶思慮氣通和暢神不離形形不離
神神形相守長生仙行成矣保生之道遂矣
[000-020b]
達聲色之性空悟形體之非有神清志靜德
厚道高則不淪胥於生死遘隍自到於重玄
閫閾西昇經云哀人不如哀身哀身不如愛
神愛神不如含神含神不如守眞守眞長久
長存也又曰神愛人人不愛神是以老君教
人養神養氣是謂保生之術
   理國章
理天下理國祚理家理身非道德無以匡濟
也國以無爲理則事簡以有爲理則事繁事
簡則心淳事繁則民亂心淳則國安民亂則
[000-021a]
國危去危就安安靜爲道是以聖人抱一爲
天下式又云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法天
則地廣其覆載之功而忘功忘形不可以尊
高輕於天下經云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
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又云聖人不
爲大故能成其大爲而不恃功成不處受國
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然
後以百姓爲芻狗理大國若烹小鮮老君之
嚴勗也不尚賢不貴寶等觀庶物謙下爲基
不玩兵黷武輕徭薄賦不惑驕矜無奢淫嗜
[000-021b]
慾是知竊愼畿甸溺酒荒禽役耕桑之黎庶
戒遠方奇珍異獸勞水陸之疲民是知不尚
道德其國不理也以無理無化順天下以有
理有亂之萌生太平經云爰清爰靜是知理
道本始天眞皇人謂黄帝曰未聞身理而國
不理者夫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
猶宫室也四肢之别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
百官也神猶君也氣猶民也知理身則知理
國矣愛其民則安國恡其氣則全身亡者不
可存死者不可生所以至人銷未起之患理
[000-022a]
未病之疾氣難養而易離民難聚而易散理
之於無事之前勿追於既逝之後
   二法章
麤細之二法也神細而氣麤氣細而形麤鍊
行修眞求於至道可鍊形同氣鍊氣同神鍊
神合道修神而不修氣氣滅形終修氣不修
其神徒延齡而道遠矣納氣鍊心冲融眞粹
導引吐納靜以太和神氣通流靈臺瑩廓丹
景湛凝凡形便迴爲眞體豈俟他生況迷則
是凡悟則是聖或可以小中大三乘輪其麤
[000-022b]
細或可以三清歷其麤細或可以九天歷其
麤細或可以五氣歷其麤細或可以三才歷
其麤細或可以觀門歷其麤細或可以根境
識三分其麤細或可魂魄分其麤細或可有
形爲麤無形爲細或可道德爲細仁義爲麤
經云大象無形西昇經云天下柔弱莫若於
氣氣莫柔於道道無爲之體氣陰陽而成道
則包裹天地貫通萬法南華經云包羅無外
妙入細微
   觀修章
[000-023a]
觀則觀幻夢之身修則修道德之行忘身忘
修自入玄通之境繫形繫行淪乎死生之源
觀者智也以智觀理理智冥合自契中道本
際經云具一切智成無上道以目視物謂之
觀以神懸鑒謂之觀外祛萬象内息衆縁心
修衆行謂之觀修方入妙無漸階聖行修習
之蹊徑也業報經云衆苦所惱常爲有身生
死輪迴不能自出以何方便妄想得除太上
曰妄想顛倒皆從心起强生分别繫念我身
觸境生迷舉心皆妄以此流浪淪乎生死但
[000-023b]
當定志觀身盡皆虛假既知虛假妄想漸除
妄想既除内外清靜自悟其道謂之忘身既
忘其身幻累自滅莊子曰安時處順哀樂不
入此達人之忘身也從凡至聖莫越見修成
利四法也見有二一爲值遇善友與講眞經
或自覽經教法進趣二見者内見玄微徐清
徐靜以至妙極修者有三一小乘二中乘三
大乘成者有三仙果眞果聖果利者有三即
三果之人各各演教誘導群品利物濟時也
此四法出於無等等之法入乎無等等之法
[000-024a]
爲利濟故有四混歸妙體唯一其一非正觀
無以修證



大道論






[000-02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