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55 雲笈七籤-唐-張君房 (master)


[091-001a]
雲笈七籤卷之九十一以一
   宋朝奉郎尚書度支員外郎充集賢/校理賜緋魚袋借紫臣張君房集進
   七部名數要記
    九守凡九篇
守和第一
老君曰天地未形窅窅冥冥渾而爲一自然
清澄凝濁爲地清微爲天離爲四時分爲陰
陽精氣爲人煩氣爲蟲剛柔相成萬物乃生
精神本乎天骨骼根乎地精神入其門骨骼
反其根我尚何存故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於
[091-001b]
俗不誘於人以天爲父以地爲母陰陽爲綱
四時爲紀天靜以清地定以寧萬物失者死
順者生故靜寞者神明之宅也虛無者道之
所居也夫精神所受於天也而骨骼所稟於
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
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故貴在守和
守神第二
老君曰人之受天地變化而生也一月而膏
二月而胞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
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
[091-002a]
而生形體以成五臟乃形肺主鼻腎主耳心
主舌肝主眼外爲表中爲裏頭之圓以法天
足之方以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星三百六
十日人有四支五臟九竅三百六十節天有
風雨寒暑而人有興居喜怒膽爲雲肺爲氣
脾爲風腎爲電肝爲雷以與天地相比類而
人之心爲主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
日月失其行薄蝕無光風雨非其時毁折生
災五星失其度郡受其殃天地之道至闊且
大尚猶節其章光愛其神明人之耳目何能
[091-002b]
久勞而不息人之精神何能馳騁而不乏是
故聖人内守而不失
守氣第三
夫血氣者人之華也五臟者人之精也血氣
專乎内而不越外則胷腹充而嗜欲寡嗜欲
寡即耳目精而視聽明五臟能屬於心而無
離即氣意勝而行不僻精神盛而氣不散以
聽無不聞以視無不見以爲無不成患禍無
由入邪氣不能襲故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見
大者所知小夫孔竅者精神之户牖也氣意
[091-003a]
者五臟之使候也故耳目淫於聲色則五臟
揺動而不定血氣淫蕩而不休精神馳騁而
不守禍福之至雖如丘山無由識之矣故聖
人愛而弗越誠使其耳目清明玄達無所誘
慕氣意虛無和靜而少嗜慾五臟便利精神
内守形體不越即觀乎徃世之外來事之内
禍福之間何足見也故其出彌遠者其知彌
少以言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故五色亂目
使目不眀五音入耳使耳不聰五味亂口使
口厲爽趨舍滑心使性飛颺故嗜欲使人之
[091-003b]
氣衰殺好憎使人之心勞倦疾至即志氣日
耗也夫人所以不能終其天年者以其生生
之謂也夫唯無以生爲者即所以長得生也
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緫而爲一能知一即無
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即無一之能知也吾
處天下亦爲一物而物亦物也物之與物何
以相物欲生不可事也憎死不可辭也賤之
不可憎也貴之不可喜也自其資而寧之弗
敢極也敢極即失至樂矣
老君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
[091-004a]
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
也喜怒者道之過也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
物化靜即與陰合德動即與陽同波故心者
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即蹙
精用而不已即竭是故聖人尊之弗敢越以
無應有必究其理以虛受實必窮其節恬愉
虛靜以終其命無所踈無所親抱德養和以
順於天與道爲際與德爲鄰不爲福始不爲
禍先死生無變於巳故曰至人即神以求無
不得也即神以爲無不成也
[091-004b]
守仁第四
老君曰輕天下即神無累細萬物即心不惑
齊死生即意不懾同變化即明不眩夫至人
倚不立之柱行無關之途禀不端之府學不
死之師無徃而不遂無至而不通屈伸俯仰
抱命而行宛轉禍福利害不足以患心夫爲
義者可迫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可止以義而
不可懸以利君子義死不可以富貴留故爲
仁義者不可以死亡恐也況於無爲者乎無
爲即無累無累之人以天下爲量夫上觀至
[091-005a]
人之論源道德之意以考世俗之行乃足薄

守簡第五
老君曰尊勢厚利人之所貪也比之身即賤
故聖人食足以充虛接氣衣足以蓋形蔽寒
適情辭餘不貪多積清目不視靜耳不聽閉
口不言委心不慮棄聰明反泰一休精神去
知故無好無憎是爲大通除穢去累莫若未
始出其宗何爲而不成故知養生之和者即
不可懸以利通乎外内之府者不可誘以勢
[091-005b]
無外之外至大無内之内至貴能知大貴何
徃而不遂也
守易第六
老君曰古之道者理情性治心術養以和持
以適樂道而忘賤安德而忘貧性有弗欲而
不拘心有弗樂而不有無益於情者不以累
德不便於性者不以滑和縱身肆意度制可
以爲天下儀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
適情而行餘天下而弗有委萬物而弗利豈
爲貴賤貧富失其性命哉若然可謂能體道
[091-006a]

守清第七
老君曰人所受形於天者耳目之於聲色也
口鼻之於芳臭也肌膚之於寒温也其情一
也或以死或以生或爲君子或爲小人其所
以爲制者異也神者知之源也神清即知明
知者心之府也知公即心平人莫鑒於流水
而鑒於澄水者以其清且凈也故神清意平
乃能制物之情故用者必假之於弗用也夫
鑒明者塵垢弗污染也神清者嗜欲弗躭著
[091-006b]
也故心有所至神旣然之反之於虛即消爍
滅息矣此聖人之游也故治天下者必達性
命之情而後可已
老君曰夫所謂聖人者適情而已量腹而食
度形而衣節乎巳而貪汙之心無由生故能
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爲者也能有名譽者
必不以趨行求者也誠達乎性命之情仁義
自付若夫神無所奄心無所載通同修達澹
然無事勢利不能誘也聲色不能淫也辯者
不能說也知者不能動也勇者不能恐也此
[091-007a]
乃眞人之道也夫生生者不死化物者不化
不達乎此雖知統天地明照日月辯解連環
澤潤金石猶無益於天下故聖人不失所守
老君曰靜漠恬淡所以養生也和愉虛無所
以處德也外不亂内即性得其宜靜不動和
即得安其位養生以安世抱德以終年可謂
能體道矣若然者血脉無鬱墐五臟無積氣
禍福弗能撓滑毁譽弗能塵累非有其世孰
能濟焉有其人不待時身猶不能脫又況無
道乎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聞雷霆之聲
[091-007b]
耳調玉石之音者目不見太山之峻故小有
所志者必大有所忘今萬物之來擢拔吾性
倦苦吾情精若泉源雖欲勿衰其可得耶今
盆水清之終日不能見塵暖濁之不過一撓
即不能見方圓之象精神難清而易濁猶盆
水也
老君曰上聖法天其次尚賢其下任臣任臣
者危亡之道也尚賢者疑惑之源也法天者
治天地之道虛靜爲主虛無不受靜無不待
知虛靜之道乃能終始故聖人以靜爲治以
[091-008a]
動爲亂故曰勿惑勿攖萬物將自清勿驚勿
駭萬物將自理謂之天道
守盈第八
老君曰天子公侯以天下一國爲家以萬物
爲稽懷天下之有萬物之多即氣實而志驕
大者用兵侵伐小者居傲凌下用心奢廣譬
猶飄風暴雨不可長久是以聖人以道損之
執一無爲不損沖氣見小守柔退而無爲法
於江海江海弗爲百川自歸故能成其大聖
人弗强萬兆自歸故能成其王爲天下牝故
[091-008b]
能不死人自愛故能成其貴萬乘之勢以萬
物爲功名權任至重不可以自輕自輕則功
名不成天之道大以小成多以少生故聖人
以道蒞天下柔弱微妙者見小也儉嗇損缺
者見少也見小故能成其大見少故能成其
美也天之道抑高舉下損有餘奉不足江海
處地之不足故天下歸之奉之聖人卑謙清
凈辭讓者見下也虛心無爲者見不足也見
下者故能致其高見不足者故能成其賢跂
者不立矜者不長强梁者死滿溢者亡飄風
[091-009a]
驟雨不終日小谷不能須臾盈飄風驟雨行
强梁之氣故不能久而滅小谷處强梁之地
故不得不奪是以聖人執雌牝去此奢泰不
敢行强梁之氣執雌牝故能立其雄不敢奢
泰故能長久也
老君曰天道極即盈盈即損日月是也故聖
人保沖氣不敢自滿日進以牝功德不衰天
道自然也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惡下好得而
惡亡好利而惡病好尊而惡卑賤衆人爲之
故弗能成執之故弗能得是以聖人法天弗
[091-009b]
爲而成不執即得與人同情而異道故能長
久故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巵其沖即
正其盈即覆夫物盛即衰日中則移月滿則
虧樂終而悲是故聰明俊智守以愚多聞博
辯守以儉武勇驍力守以畏貴富廣大守以
狹德施天下守以讓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守
天下也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
弊不新成
守弱第九
老君曰聖人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能至於無
[091-010a]
樂也即無不樂也即至樂極矣是以内樂外
不樂以樂内者也故有以自樂也即至貴乎
天下所以然者因天下而爲天下也天下之
要不在於彼而在於我不在於人而在於身
身得即萬物備矣故達於心術之論者即嗜
欲好憎外矣是故無所喜無所怒無所樂無
所苦萬物玄同無非無是故士有一定之論
女有不易之行不待勢而尊不須財而富不
須力而强不利財貨不貪勢名不以貴爲安
不以賤爲危形神氣志各居其宜夫形者生
[091-010b]
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
其位即三者傷矣故以神爲主者形從而利
以形爲制者神從而害貪驕多欲之人冥乎
勢利誘慕乎名位幾以過人之智立高於世
即精神日耗以遠久溼而不還形閉口距即
無由入矣是以時有盲妄之患夫精神氣志
者靜而日充以壯躁而日耗以老是故聖人
持養其神和弱其氣平夷其形而與道沈浮
如此則萬物之化無不偶也百事之變無不
應也
[091-011a]
老君曰所謂眞人者性合乎道者也故有若
無實若虛治其内不知其外明白入素無爲
而復樸體性抱神以遊天地之間芒然彷徉
塵埃之外逍遥無事之業機械知巧弗載於
心審於無假不與物遷見事之化而守其宗
心意專於内通遠歸於一居不知所爲行不
知所之弗學而知弗視而見弗爲而成弗治
而辨感而應迫而動不得已而用如光之不
耀如景之不炎以道爲循有待而然廓然而
虛清靜而無爲以死生爲一化以萬異爲一
[091-011b]
方有精而弗使有神而弗行守大渾之樸立
至精之中其寢不夢其知不萌其動無形其
靜無體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入無間役使
鬼神所以能假乎道者也使神陽達而不失
於充日夜無陰而與物爲春即是合而生時
於心者也故形有靡而神未嘗化以不化應
化千變萬化千變萬轉而未始有極化者復
歸於無形者也不化者與天地俱生者也故
生者未嘗其生化者未嘗其化此眞人之游
也純粹素樸之道矣
[091-012a]
   十三虛無
老君曰生從十三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頓
時和嗇
一曰遺形忘體恬然若無謂之虛
二曰損心棄意廢僞去欲謂之無
三曰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
四曰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
五曰深居閑處功名不顯謂之微
六曰去妻離子獨與道遊謂之寡
七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謂之柔
[091-012b]
八曰緩形從體以奉百事謂之弱
九曰憎惡尊榮安貧樂辱謂之卑
十曰遁盈逃滿衣食麤踈謂之損
十一曰靜作隨陽應變却邪謂之時
十二曰不飢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
不樂不疾不遲謂之和
十三曰愛視愛聽愛言愛慮堅固不費精神
内守謂之嗇
   七報
眞人曰負陰抱陽因縁各異捨死得生果報
[091-013a]
不同爲善善至爲惡惡來如影隨形毫分無
謬善惡多端福報難數大而言之其標有七
一者先身施功布德救度一切今身所行與
先不異必得化生福堂超過八難受人之慶
天報自然
二者先身好學志合神仙崇奉玄科敬信靈
文念善改惡立行入眞今身所行與先不異
得接帝皇名書紫簡上昇玉晨
三者先身樂道不憚苦寒隨師執役唯勞爲
先飢渴務効不生怨言今身所行與先不異
[091-013b]
得策飛軿遊宴五嶽秉虛落烟
四者先身貞潔不淫不奸不貪不欲見色無
歡心如死灰執固道源今身所行與先不異
得報靈人超度三塗五苦不經
五者先身施善願天普隆同得昇度去離八
難衆身不過巳身不安割巳之服以拯窮寒
捐粮餉鳥遺物空山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四
司稱善感徹玉皇書名紫簡禮補上仙
六者先身忠孝恭奉尊親崇敬勝巳宗禮師
君腹目相和如同一身心無嫉妒口無輕言
[091-014a]
内外齊並動止合眞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得
受靈人不經三塗超過八難善善相注福福
相資七者生世不良懷惡抱奸攻伐師尊訾
毁聖文不崇靈章疑二天眞外形浮好假求
華榮口是心非行負道源竊盜經書不盟而
宣洩露祕訣流放非眞今身所行與先不異
違科犯忌身入罪源七祖横罹責及窮魂身
死負掠食火踐山三塗五苦萬劫不原楚撻
幽夜痛切其身夫欲修學熟尋此文改惡行
善速登神仙
[091-014b]
   七傷
眞人曰學貴六合宜愼七傷
第一之傷帶眞行僞溼色喪神魂液泄漏精
光枯干氣散魄零骨空形振神泣窮府上聞
天關眞仙遠逝則與凡塵結因土府同符豈
復得仙
第二之傷外形在道皮好念眞而心抱陰賊
凶惡内臻願人破敗嫉賢妒能口美心逆面
歡内嗔形論得失妄造罪原毁慢同學攻伐
師友三官所記標爲惡門仙眞高逝邪魔攻
[091-015a]
身走作形景飛散體神故令枉横極其惡源
考滿形灰滅巳九泉圖有玄名豈保自然
第三之傷飮酒洞醉損氣喪靈五府攻潰萬
神振驚魂魄飛散内外朽零本室空索赤子
悲鳴眞仙高逝邪魔入形如此之學徒損精
誠雖有玄記空失玉名神昇上宫身灰幽冥
恍惚求延年焉久停
第四之傷行不引物責人宗匠心忽口形罵
詈無常嗔喜失節性乖不恒氣激神散内眞
飛揚魄離魂游九孔塵埃五府奔喪皆由性
[091-015b]
之不純行之不祥眞仙高逝外痾入形如此
之學將欲何蒙雖有玄圖不兔斯殃望仙日
悠地里日長
第五之傷或玄圖表見得受寶經或運遇靈
師啓授神文而不依科盟形洩天眞未經九
年投刺名山使青宫有録金闕結篇便傳於
人流散世間輕眞泄寶考結巳身圖有玄名
反累七玄仙道高逝身死幽泉長充鬼責萬
劫不原
第六之傷身履殗穢靈關失光五神飛散赤
[091-016a]
子騫揚邪魔來攻内外交喪如此之學望成
反傷眞仙高逝空景獨淪於溷濁仙胡可冀
第七之傷啖食六畜之肉殺害足口之美臭
氣充於臟腑伐生形於非巳眞氣擾於靈門
遊神駭於赤子魂魄遊於宫宅濁滯纏於口
齒仙眞高登於玉清巳身沉頓於地里圖有
玄名帝簡亦不免於不死
高聖帝君曰爲學之本當以七傷爲急旣得
瞻眄洞門披覩玉篇不犯七傷之禁將坐待
靈降白日昇晨如外勤存學内不遺於七傷
[091-016b]
者此將望成而反敗期生而反亡希吉而反
凶求飛而反沈靈仙遊於高清五神散於八
荒赤子號泣於中宅遊魂悲鳴於玄宫故仙
相有成敗上學有七傷篤尚之士熟精其眞
諸有神挺應圖瓊胎紫虛名題東華得見七
傷檢文自無此神挺靈篇不可得妄披寶文
不可得而看得見此文皆玄質合仙九年修
得尅得飛行玄虛上昇玉清也


雲笈七籤之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