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377 道德篇章玄頌-唐-宋鸞 (master)


[001-001a]
道經篇章玄頌卷上
   道可道章第一
莫將常道同眞道難把常名污大名
 道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欲始能全皓素有爲終是悮聰明
 道經注云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
 要謂一心
心源直要澄虚靜情地偏宜耨坦平但且勤
行須洞曉未分清濁已萌生
 道經云無名天地之始始者道本也
[001-001b]
   天下皆知章第二
增修德者遺榮貴却與伊姜盛業同爲善匪
矜分至善成功不伐是殊功
 道經注云不敢寧居而增修德者忘功而
 功存不居而不去
若能養素三丹靜直到無言萬事通
 道經云行不言之教
名立身全堪羡處扁舟難滯五湖風
 道經云夫唯成功不居其位范蠡功成名
 遂遁跡五湖
[001-002a]
   不尚賢章第三
爲革浮華不尚賢
 道經云不尚賢
却將金玉委山泉
 道經注云人主不御好珍奇黄金棄於山
 珠玉棄於泉
功名不伐歸淳素嗜慾皆銷合自然
 道經注云不爭功名返自然又云除嗜慾
 去煩亂
吉士既能宗澹泊佳人難更衒嬋娟
[001-002b]
 道經注云放鄭聲遠佞人
虚心實腹勤修習
 道經云虚其心實其腹
得到無爲是洞天
   道沖章第四
韜藏名譽貴全身不把閑愁撓正眞
 道經注云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也
爲吏漆園明挫鋭守關函谷是同塵
 道經云挫其鋭又云同其塵莊子爲漆園
 吏尹眞人爲函谷關令
[001-003a]
湛然混俗如澄水邈矣延齡出大椿先象帝
生保安靜恰同琪樹鎮長春
 道經云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又注
 云道至今在者以能安靜湛然不煩勞欲
 使人修身法道也
   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垂恩均萬物目爲蒭狗似無恩
 道經注云天地生萬物人最貴天地視之
 如蒭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
空虚不滯生成在情欲俱忘皓素存
[001-003b]
 道經注云天地之間空虚弘氣流行故萬
 物自生人能除情欲節滋味清五藏即神
 明居之
愛氣養精宜守德保身銷患誡多言
 道經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又注云不如
 守德於中育養精神愛氣希言也
因思玄默深微理須覓修心靜者論
   谷神章第六
圓清厚載窮根本玄牝門爲不死鄉
 道經注云不死之鄉道在於玄牝玄天也
[001-004a]
 於人爲鼻牝地也於人爲口也
猛出囂塵無得喪靜調眞氣覺舒張六情銷
處如冰釋五性圓時助橘芳
 道經注云五性其鬼曰魂六情其鬼曰魄
 若去六情而清五性即了玄牝之門煙蘿
 子云大如彈丸黄如橘出彼玉池入金室
 者也
應用若存功行畢自分岐路見虚皇
 道經注云虚牝之用綿綿微妙應用若存
 其用無心故不勤勞也
[001-004b]
   天長地久章第七
天地綿長理甚微自除矜伐是玄機
 道經注云天地生物德用甚多而能長久
 者以其資禀於道不自矜其生成之功也
外身却得遐齡固後己翻成衆善歸
 道經注云先人而後己又云外身則心忘
 澹泊故身存
蠖屈沉泥韜遠勢玉藏深岫祕通輝若能宗
尚無私化莫遣行心與道違
 道經注云聖人無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
[001-005a]
 私也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無如水性柔
 道經云上善若水
難將夷嶮礙清流偶穿積靄離幽壑豈爲垂
楊向御溝利濟既能均萬物環迴終不滯孤

 道經云水善利萬物
方圓用智修行處全勝秦皇駕海求
 道經注云於事善能因任亦如水之性方
[001-005b]
 圓隨器不滯於物
   持而盈之章第九
虚白爲心最忌盈莫因高貴變常情
 道經注云盈滿也已止也持滿必傾不如
 止也又經云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耳
孫弘延納全身禄吴芮兢持後嗣榮
 公孫弘開閤延賔敦尚謙遜終得富貴長
 沙王吴芮因梅鋗有功而受封故兢持榮
 禄相傳子孫也
秪見乘軒索萬慮寧知欹桃夢三清
[001-006a]
 范蠡張良雖乘軒冕豈忘於道
泛湖絶粒皆能退無玷奇功顯盛名
 范蠡泛湖張良絶粒
   載營魄章第十
抱一歸身莫暫離
 道經云抱一能無離乎
愛民興國要無爲
 道經注云愛養萬人臨治國政能無爲乎
 當自化矣
三魂安靜還增壽四達分明却不知
[001-006b]
 道經注云魂靜道氣不亂魂安得壽延年
 又經云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專守精神全浩氣若生分别失嬰兒
 道經注云專一沖氣使致柔和能如嬰兒
 無兩分别之也
功成不宰彰玄德始是孫謀萬代基
 道經注云道長養萬物長大不宰割以爲
 器用又云既不爲主宰人君能如此者謂
 深玄之德也
   三十輻章第十一
[001-007a]
空虚一轂同玄理三十輻凑功用深
 道經注云古者車三十輻法月數也共一
 轂者轂有孔衆輻凑之治身者當除情去
 欲使五藏空虚神乃歸之治國者貴能總
 衆共扶强也明證其理
埏埴顯就器能受户牖俱明道可尋
 道經注云埏埴者和土爲飲食之器又云
 器中空虚故得有所受盛又云户牖空虚
 人得以觀出入並比沖用之方
不染是非潜養素暗嗟貪欲靜調琴一心無
[001-007b]
用衆心服始是逍遥出世心
 道經注云虚無制有形
   五色章第十二
如能賤目六情銷爲腹常應氣馬調
 道經云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爲腹則去
 六情賤目則無妄視也
口爽直縁躭玉膳
 道經云五味令人口爽爽妄也嗜於五味
 則口妄言失於道
心狂還似騁金鑣
[001-008a]
 道經云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又云馳騁
 世務躭著有爲如彼田獵唯求煞獲自以
 心闘逐境奔馳靜而思之是發狂病
出塵好繼聞天鶴溺俗須驚截道飈捨欲全
眞宗澹泊不居巖谷自逍遥
   寵辱若驚章第十三
老君垂誡甚分明寵辱來時盡可驚
 道經云寵辱若驚
無玷何妨居下位有勳須更讓殊榮干湯負
鼎匡明主遁越扁舟惜令名
[001-008b]
 伊尹負鼎干湯蓋弘利濟范蠡扁舟遁越
 永保功名
能猒世塵弘利濟功成身退保前程
   視之不貝章第十四
希夷微竟同爲一
 道經云希夷微此三者混而爲一也
運動繩繩不可名休把玄黄憑有色莫將音
律比無聲
 道經注云繩繩者動行無窮極不可名者
 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黄赤白黑别之非一
[001-009a]
聲也不可以宫商角徵羽聽之非一形也
 不可以長短大小度之
除情去欲眞風集執古同今至化清
 道經注云執古無爲之道以御今有爲之
 事則還返淳朴
弘道不曾分曒昧周通上下自光眀
 道經云其上不皦其下不昩又注云在上
 者必明在下者必昩唯道於上非上在上
 亦不明於下非下在下亦不昩
   古之善爲士者章第十五
[001-009b]
古之善士守玄通
 道經注云玄天也言其志節玄妙能與天
 通
道德弘深不可窮
 道經云道德深遠不可識知内視若盲返
 聽若聾能知其長
豫若川行眞性在
 道經云豫若冬涉川又注云豫閑豫也善
 士於代間法如涉冬川衆人貪著故畏懼
 今我不染故閑豫也
[001-010a]
涣然冰釋俗塵空
 道經云涣若冰將釋又注云涣者解散釋
 者消亡除情去欲日似空虚有若春冰之
 將釋
徐清既得無人識
 道經注云水濁則止而靜之徐徐乃自清
比濁還能與衆同
 道經注云渾者守本眞濁者不照鑒也與
 衆合同不自尊
保志不盈祛執滯守其弊薄暗成功
[001-010b]
 道經注云保此徐徐生長之道不欲奢大
 盈滿又云當須無所執滯若執清求生是
 謂盈滿將失此道又云夫唯不盈滿之人
 能守其弊不爲新成能弊者匿光榮新成
 者貴功名
   致虚極章第十六
能清襟素臻虚極
 道經注云得道之人損情去欲五内清靜
 至此虚極
靜篤弘持出世塵
[001-011a]
 道經注云守清靜行厚篤
萬物更生明指諭一身甘老自因循
 道經注云萬物無不枯各復返其根而更
 生也
心如空谷含容廣
 道經注云知守眞常則心境虚靜如彼空
 谷無不含容也
德合中天覆載均
 道經注云德與天通則與道合同也
道乃久長延福祚
[001-011b]
 道經注云與道合同乃能長久
永无危殆顯修眞
 道經注云同天行道則終殁其身長无危
 殆之事也
   太上章第十七
治化須同太古時照臨如日朗无私
 道經注云太上謂大古无名號之君下知
 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見事朴淳
功成事遂世方靜鑿井耕田人不知
 道經注云功成而不執事遂而無爲百姓
[001-012a]
 日用而不知謂我自然而成遂則太上下
 不知也
遠體朴淳恢正道察常畏侮保宏規
 道經注云德又下衰君多弊政人不堪命
 則驅以刑罰畏之懷情相欺明不能察故
 侮之
若能君信長均足豈到臣寮有面欺
 道經云信不足有不信又注云君之信不
 足故令下有不信之人
   大道廢章第十八
[001-012b]
不宗大道分仁義
 道經云大道廢有仁義
縁失家肥别孝慈
 道經云六親不和有孝慈
馭索未能忘有作
 人君治政如朽索馭六馬
結繩方得合無爲
 上古用結繩之政
才高八斗時情僞
 道經云智慧出有大僞
[001-013a]
忠殉三良國祚衰
 道經云國家昏亂有忠臣秦穆公以三良
 殉葬也
直到衆星皆斂耀日華還普照天涯
 道經注云大道之時仁義没孝慈滅猶日
 盛明衆星失光
   絶聖棄智章第十九
聖智俱捐浩氣清
 道經云絶聖棄智
修身何處用聰眀守玄出俗師莊叟
[001-013b]
 莊子逍遥任性絶聖棄智全眞法道著南
 華眞經行於世
背道矜文笑禰衡
 禰衡字正平自恃才謀常多踞傲
曵尾汎龜終遂性不才山木保長生
 塗中靈龜曵尾全性山木發地不才保生
少私寡欲還淳素
 道經云少私寡欲
秪向丹臺是玉京
 丹臺心也苟積功行玉京蓬山自心而見
[001-014a]
 矣
   絶學無憂章第二十
若能絶學即無憂
 道經云絶學無憂
善惡萌心亦自由
 道經云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以諭俗絶學
 即無憂不絶則生患
察察興謀何日靜
 道經云俗人察察立其法制
熙熙多欲幾時休
[001-014b]
 道經云衆人熙熙熙熙淫樂多情欲也
情田靜默尋常樂
 道經注云容貌忽然若昏昩而心寂兮絶
 於俗學
智水環迴分外愁
 道經云俗人昭昭矜巧智
明示鄙頑潜了悟
 道經云而我獨頑似鄙又云頑者無分别
 鄙者陋不足而心實了悟外若不足
却勝駕海訪瀛洲
[001-015a]
 秦皇欲駕海求瀛洲却涉虚妄豈能入道
 也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垢濁能容是至人卑謙和衆内修眞
 道經注云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能受垢
 濁處卑謙也
雖開青眼向時態潜固丹心岀世塵
 道經注云大德之人不隨時俗所從於道
 也
恍惚無形成物象
[001-015b]
 道經注云道唯恍惚無形其中獨爲萬物
 作法象
窈冥難狀寳精神
 道經注云道唯窈冥無形其中有精實神
 眀相居陰陽交會
須知至道休天在如秀莊椿碧洞春
 道經注云從古至今道常在不去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己修身即自全
 道經注云曲己從衆不自專則全
[001-016a]
財多成惑誡通賢
 道經注云財多者惑於守身
機深始借張良筯功就終揺范蠡船
 道經云不自伐故有功
能絶是非寧衒美
 道經注云聖人不自以爲是而非人故能
 彰顯於世矣
不辭窪枉豈爭先
 道經注云枉己以伸人又云地窪下水流
 之人謙下德歸之
[001-016b]
如宗弊薄修陰德瓊樹瑶臺在眼前
 道經注云人能長守弊薄不自矜衒則人
 推其長夫如是則瓊樹瑶臺之遊自心而
 去矣非假外求也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若解希言道德同
 道經注云希言者忘言也不云忘言而云
 希者明自言以詮道不可都忘悟道則言
 忘故云希爾若能因言悟道不滯於言則
 合自然矣
[001-017a]
深嗟失者昧玄功
 道經云失者同於失謂任己失人
縈纏世網猿縻鏁了悟天機鶴出籠
 道經注云執言滯教無由了悟又注云體
 道者悟道忘言即同於道
竟夕未聞延暴雨終朝長不盛飄風
 道經云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蓋言暴
 不能久
能嫌用壯持安靜心比無雲月在空
 道經注云人爲事當如道安靜亦不當如
[001-017b]
 飄風疾雨也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自賞光容露俊才秪知揚己運梯媒
 道經注云人自見於形容以爲好自見所
 行爲應道殊不自知形之醜操行鄙露才
 揚己動而見尤故不明也
如能昧跡見眞性若惡貪名遠禍胎
 道經注云貪權慕名進趍功榮則不可久
 立身行道也
須怯是非成怨府
[001-018a]
 道經注云是己非人乃爲怨府
堪防矜伐清靈臺
 道經云自矜者不長靈臺心也
莫教害物人還畏免到巢由去不迴
 道經注云若自是自矜之人在位動欲傷
 害故物無有不畏惡之乃有道之人不居
 其國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蓬瀛難去海濤深徐福狂疏妄擬尋四大須
知恢世法
[001-018b]
 道經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蓋法地則
 天
三天非遠繫人心
 道經注云妙用無方强名不得故自大而
 求之則逝而往矣自往而求之則遠不及
 矣若能了悟則返在於身心而證之
秦皇用壯空尋藥漢武勞神枉鍊金要識眞
源安靜理拂衣高謝入煙岑
 道經注云人當法地安靜和柔要窮安靜
 之理非絶俗遁跡之人莫能參預
[001-019a]
   重爲輕根章第二十六
道同輜重莫離身持躁明知靜是君
 道經注云輜車也重者兩載之物也輕躁
 者貴重靜亦由行者之守輜重故失輜重
 則遭凍餒好輕躁者則生禍亂道經云靜
 爲躁君
多欲衆人愁似織少私高士跡如雲漢文儉
素延宗社殷紂荒淫污典墳
 道經注云宫闕妃后所居超然遠避而不
 處漢文帝儉素慎夫人衣不曵地殷紂惑
[001-019b]
 妲己之容恣於淫蕩
須到無心齊萬物不驚江上白鷗群
 無心於物物自歸之古有人入島無機鷗
 不驚去及有心取鷗鷗飛不下
   善行章第二十七
了悟玄機不下堂須知心是白雲鄉
 道經注云善行道者不下堂不出門於諸
 法中體了眞性
燒金鍊藥世皆惑涉水登山人自忙
 不下堂可了玄機堪嗟昩理之人烹鍊五
[001-020a]
 石周流四海何契於道
五善若能韜密用三天必得見虚皇
 道經云善行者無轍跡善言者無瑕讁善
 計者不用籌筭善閉者無關鍵善結者無
 繩約是謂五善也
枉教漢武勞宸扆風入茂陵揺夕陽
 漢武帝雖有慕仙之志且無出俗之心費
 寳玉以妄求想蓬瀛而不到豈知心若了
 悟不假外尋竟爲李少翁欒大所惑終成
 虚妄茂陵則武帝所葬之陵也
[001-020b]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雄雖易守雌難
 道經云知其雄守其雌
得似嬰兒浩氣安
 道經云復歸於嬰兒
若悟昭明勞萬慮爭如暗昧靜三丹
 道經注云人自知昭明當復守之以暗昩
 而無所見
不辭污濁潜丁鶴須怯光榮陟漢壇
 道經注云知己之有榮貴當復守之以污
[001-021a]
 濁
治國治身弘大制積功成日自驂鸞
 道經注云聖人用之則以大道制御天下
 無所傷割治身則以大道制御情欲不害
 精神
   將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神器來歸去有爲
 道經注云欲以有爲治民也
聖人因築太平基始能無執終難失
 道經云執者失之
[001-021b]
若惡恃强還不羸
 道經注云有所强大必有羸弱
漢帝宫闈嫌綺繡
 漢文帝儉素慎夫人衣不曵地
堯君堦砌惜茅茨登臨大寳何兢畏言出如
綸萬國隨
 道經注云上所行下必隨之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二八賢臣輔相時不窮兵勢惡危機
 道經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於天下
[001-022a]
 也
田疇先廢宜關慮
 道經云師之所處荆棘生焉農事廢田不
 修也
勝負未知須慎徵
 道經注云勝負之數未可量也
去伐無驕三令肅安民和衆四方歸
 道經注云善輔相者果於止敵蓋在安民
 和衆必不敢求勝取强雖果於止敵不爲
 寇愼勿矜功伐取以自驕盈驕則敗亡故
[001-022b]
 爲深誡
謀深止敵禆元首何必推功耀鐵衣
   夫佳兵者章第三十一
用武爭如靜勝謨
 道經云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陶唐明德握靈無義高隱逸淳風遠儉惜茅
茨瑞氣敷
 堯讓天下於許由
銷劍戟時恢帝道垂衣裳處闡皇圖望夷宫
禍秦無祀空築長城匝海隅
[001-023a]
 唐堯闡化弘清靜之風不佳兵以定四方
 唯垂衣而臨萬彙蒼生受福鴻業益昌堦
 不翦於茅茨器盡銷於劍戟萬古爲則豈
 不休哉秦始皇背道任智平一寰區忘不
 滿而禍胎萌生讖忽聞而長城遂築殊不
 知嗣傳胡亥政委趙高劉項起於山東章
 邯敗於河北趙高懼罪遂弑胡亥於望夷
 宫悲夫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朴小雖知孰敢臣
[001-023b]
 道經云朴雖小天下不敢臣也
侯王守一撫烝民
 道經注云侯王若能守一精道無爲而化
 則萬物將自賔伏
德彰有道川歸海
 道經注云譬道之在天下與人相應和如
 川谷之與江海相流通
政演無爲物自賔
 道經云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賔
澹蕩薰風分煦嫗涵濡甘露顯平均
[001-024a]
 道經注云侯王若能抱守精一則天成地
 平交泰致和故乃致甘露之降蕭蘭俱澤
 不煩教令而自均平取譬侯王稱物平施
 薫風之化
如何認得羲軒化日月貞明萬國春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能分善惡方爲智
 道經注云能知人好惡爲智
自别賢愚始是明
 道經注云人能自知賢不肖是爲返聽無
[001-024b]
 聲内視無形爲眀
衒己勝人因勢盛除情去欲見心清
 道經注云能勝人者不過以威力又注云
 人能自勝除去情欲則天下無有與己爭
 者故爲强
袁安知足貧勝富踈廣忘機退愈榮
 道經注云知足者富又注云人能强力行
 善則有志於道道亦有志於人也
密用成功應不識休天長在福群生
 道經注云人能自節養不失其所受天之
[001-025a]
 積氣則可以長久也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廣被生成均萬物
 道經注云萬物皆得道而生
莫將繩墨世機同來歸造化不爲主
 道經云萬物歸之而不爲主也
直到蕃昌匪恃功
 道經注云萬物恃頼沖用而生化而道不
 辭以爲勞功用備成不名己有
匿德藏名忘滿大
[001-025b]
 道經注云聖人法道匿德藏名不爲滿大
檢身宗道致穹崇
 道經注云是以聖人法道忘功終不自爲
 光大故能成光大之業
有虞演政調琴後草木咸蘇煦嫗風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人歸至道比朝宗德契垂衣演大功
 道經云執大象天下往
象外觀時非彩繪
 道經云視之不見又注云無形非若五色
[001-026a]
 有青黄赤白黑可得見
世間開處是絃桐
 道經云聽之不足聞又注云道非若五音
 有宫商角徵羽可得而聞
潜將夢寐通三島不降恩榮向六宫國富民
昌成寳祚用之無既蕩淳風
 道經注云用道治國則國富民昌治身則
 壽延長故無有盡時又注云以道鎭靜初
 無言教故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淳
 風大行萬物殺阜歲計有餘故用不可既
[001-026b]
   將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先極貪心要息心微明垂教理還深
 道經注云故將歙斂衆生情欲則先開張
 極其侈心令自困於愛欲則當歙然
須知柔弱無人競直勝剛强有患侵
 道經云柔弱勝剛强
名遂留侯能絶粒
 漢留侯絶粒從赤松子遊
功成越相鑄黄金
 越相范蠡功成遁去後越王思之金鑄其
[001-027a]
 形晨入朝之
行權制物昌鴻業美溢青編萬古尋
 道經注云巽順可以行權行權則能制物
   道常無爲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爲無不爲
 道經云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也
侯王師法衆心移
 道經注云萬物已化效於已復欲作巧僞
 者侯王將身鎮撫以道德也
神州先廣朴淳後下國盡同清靜時
[001-027b]
 道經注云侯王若能守道無爲則萬物自
 化君之無爲淳朴矣
雨露報功清德水茅茨彰儉秀靈芝
 侯王若演無爲之化天必降河清芝秀之
 瑞也
寰區自正恢皇化
 道經注云如能無爲夭下將自正正安定
 也
高築興隆萬代基
道經篇章玄頌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