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373 甘水仙源錄--李道謙 (master)


[006-001a]
甘水仙源録卷之六息六
    夷門天樂道人李道謙集
   終南山重陽萬壽宫無欲觀妙眞人
   李公本行碑
    宣差宗玄大師提點陜西五路興元/路教門兼領重陽萬壽事何道寧撰
釣六鰲於東海者不爲鯢鱨而垂鈎採合抱
於鄧林者不爲拱把而加斧苟志於大區區
細務不較也今觀無欲行實其超出物表之
志蓋類是歟公族姓李諱仲美原月山人父
珍職官醖有子四人公其次生於大定己丑
[006-001b]
五歲始能步及長聰慧邁倫慷慨特達毅然
以正直自負里閈有狡獪者每正辭折之人
望而畏服嘗肆意酒間視舉世爲不足玩年
三十七乃憣然曰與其汨没塵坌中孰若擺
脫方外耶時全眞教方行意欲從師而未知
所向適碧虚楊先生主重陽祖庭事乃往見
之碧虚素得人於眉睫間知其爲玄門重器
然天屬所繫度其有難解於心者且令還歸
但勉以積善而已公抵家與諸親友决謝妻
子而去其妻訕之笑而不顧其父見而呵責
[006-002a]
公婉其辭曉之以理性之事父徐省悟亦欲
向道乃同詣碧虚門下碧虚以公識量不凡
命名守寧及無欲子號公蓬頭弊衣行丐於
市時人謂之酒李先生日用間惟以濟人利
物爲己任至於幽微之理允造其極大安庚
午秦境大旱居民阻饑公謂其屬曰餓殍如
此安忍坐視同邑趙三郞富甲關中公詣其
門備訴田里艱棘之狀趙悟乃發廪粟付公
賙賑公與齊志道等晝夜舂爨以給貧病日
不减百人井水適涸衆憂之公密禱于神鑿
[006-002b]
泉得水設濟至秋斂而罷公素不欲彰名懽
人知己即日西行已而有司奏聞特賜趙爲
潤國長者未幾入興平環居以千日爲約其
靜中妙用見長安集至期渠河使夾谷公及
耆老數輩就環懇請以縣南龍祥觀委公爲
主公諾之居五年至興定庚辰住終南樓觀
五年又遷京兆之丹霞尋蒙師㫖主營建三
原碧虚觀事所寓之地皆有成規正大戊子
春碧虚於祖庭丈室謂公可以倚重舉以自
代關中搔動公及軍民避亂于南山糧盡人
[006-003a]
相魚肉幾及我公或曰此酒李先生素有道
者也因携持出山遂得免焉庚寅春如南陽
依附者衆會冲虚李公洞眞于公在汴冲虚
奏請住持丹陽觀癸巳汴京款附于我朝俄
而忽起異議無辜者皆坐誅公與一長老止
水泊中迫於兇焰長老悚慄不能自持公止
之曰我輩平日所行正爲此耳死生常事夫
何畏焉竟以事免城中絶糧人爭北渡津人
固拒饑溺者以萬計公請洞眞先登因以陰
隲開諭津人餘皆獲濟公繼達新衛門徒望
[006-003b]
風輻凑今之靈虚天慶創成榮觀自此始也
明年領衆適燕時清和尹公掌教每會道衆
議祖庭縁事皆推公爲能公謝不逮復奏請
住持重陽宫兼任提點陜西教門事更名志
遠祖以厚贐公東行而歸過魯過魏自侯伯
以下皆夾道祗迎有以庵觀奉之者有願爲
弟子者有以財施者公得之不以一毫私己
悉歸之祖庭京兆田侯德粲聞公西歸督佐
官就河中相迓以府城佑德觀歸之今玉清
宫是也時關中甫定暴狠相煽公以仁言誘
[006-004a]
掖稍稍格心比年南征俘摯來者不絶公詢
其主有好善者多端勸諭引而歸道有不可
必致者乃議貨取隨授以明文許其自便其
感之深者終不忍去公嘗往來於祖庭玉清
之間然規畫調度未嘗不拳拳於祖庭丙申
秋受清和師書督祖師葬事掌教眞常宗師
又任以祖庭之職冬十月詔提點重陽宫再
年秦士議修文廟闕瓦郞中邳邦用輩請於
公公盡給之士皆稱嘆庚子春三月被㫖特
賜無欲觀妙眞人號秋匕月河北郝公總管
[006-004b]
家隸百餘陰謀南遁得其顯狀盡欲刑之公
聞之連夜馳至其門以善言誨導亡者皆免
明年城中群小數百結連私逸權府韓淵密
知其情議尸諸市以令衆感公一言但殲其
魁渠太傳移刺寳儉其母死欲以二婢爲殉
公以古葬禮正之始罷議凡契丹人以人殉
死者弊因以革丙午春詔燕京作普天醮公
預焉夏四月歸自衛汴京長官復請住丹陽
棲雲王公具禮郊迎座中若有急色介諸徒
速出人莫知其然甫登舟南軍己擁京門其
[006-005a]
先見類如此明年還宫秋八月朝㫖加玄微
眞人號尋又被冠服之寵甲寅春宗師以國
家醮事具書招致年已八十六矣不敢以老
耄辭比至堂下疾篤以後事付于法弟衍眞
大師張志悅以其徒拜宗師爲大度師於長
春方壺留頌而蜕時夏六月二十六日也諸
徒奉柩西歸附葬于終南祖塋禮也葬之明
年志悅命李志安陳志元具行狀請于宗師
欲刻諸石道寧適有事于堂下宗師就命當
筆且曰無欲領袖祖庭蓋有年矣今子代之
[006-005b]
始終行實子必熟知其文之也固宜道寧不
復牢讓謹按無欲可見之行爲之説曰有主
持玄教之大人不可無輔翼玄教之仁人大
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我宗師正容悟物天
下羽士皆觀而化無欲公輔弼其教以仁存
心俾祖師根本之地有隆無替可謂無負宗
師眷倚之意蓋公之爲人禀剛大正直之氣
持特立獨行之操傳授有源充養有地故施
於事也無不濟之以仁遇患難則先之見人
急難必盡力救援而後已有叩其修眞之訣
[006-006a]
者則以積累勉勵之其可與談性命事者每
至夜分不寐雖與童子言亦諄諄未嘗倦至
於名士大夫尤樂與交遊而相忘形骸與人
接談又能度其高下而切中其機然且待人
以約持己以謙其處衆也威而不猛和而不
流在環堵四五年間神變之妙欲直書之恐
人以爲誕原其動靜語默之常亦可謂間世
異人者矣故碑之而無慊乃贊之曰
偉歟李公專氣致柔其守也堅其行也周解
紛庶務而善計不籌一志不撓而先爲之儔
[006-006b]
若人者將猒世擾攘而追帝鄉之遊耶吾知
其了了諸縁而嗒然乎歸休也
   紫陽眞人祭無欲眞人
維大蒙古國歲舍乙卯正月己亥朔二十三
日辛酉友生河南酒長兼廉訪致仕奉天楊
奂謹致祭于無欲眞人開元天寳若吴尊師
性質高鯁克愼攸履嘯月吟風嵩少之趾所
與善者惟李謫仙孔巢父爾若張志和號玄
眞子浮家泛宅逍遥卒歳寓意於魚釣不設
餌曰陳少游寔觀察使曰顔魯公乃州刺史
[006-007a]
杖屨往來迄今傳之以爲勝事奂也何人浪
名進士職非顔陳才非孔李巖穴素契洞眞
無欲兩翁而已旅舍京華適癸之已天兵南
渡喋血千里十二都門閉而弗啓一死一生
誓言在耳頃承驛召入長安市洞眞羽化吁
亦乆矣眞人既見傾寫底裏目電射人徹曉
不寐青山滿眼簿書紛委盛夏五月腦瘡作
祟夜半託君萬有不諱朝殞朝葬暮殞墓瘞
大限未終勉强而起眞人入燕遽然厭世倏
聞訃音老淚如水玉骨北還卧病桑梓剥琢
[006-007b]
荆扉尺書踵至白馬素車遠涉清渭三奠生
蒭少酬知己儻念宿昔能不監止再見無時
伏惟尚饗
   佐玄寂照大師馮公道行碑銘
    虎巖趙著撰
公諱志亨字伯通寂照其號同州馮翊人五
代瀛王道之後賦性明敏業進士年甫弱冠
府薦入京師就住太學兩赴内試不中適崇
慶兵亂還鄉以詩書自娱不復爲舉子計本
州節度使奥屯肅請攝教授事公辭以不能
[006-008a]
大兵西征公因北渡寓德興深居不出歳癸
未長春宗師自北闕迴道過焉公以其平音
聖學浸灌之故至是爲眞師感發之機一召
於外而己之天機立應於内鶴鳴子和森不
可禦尋即願奉几杖列門弟中乃先謁眞常
眞人爲先容眞常一見莫逆於心遂引見焉
宗師亦不以常人待之既還燕一夕指公謂
二三尊宿曰斯人他日必能扶持吾玄門後
事也公默然銘於胸中後數載宗師將歸眞
宅衆乃以嗣事爲請師曰我之託付伯通知
[006-008b]
之矣不必復言長春仙去公謂清和眞人曰
道教之興自開闢以來未有今日之盛長春
宗師人貌而天者也教門後事屬意在君豈
非天乎請毋多讓遂集道衆並達官貴族天
下大老便宜劉公之屬就迎於所居之靜室
請定仙號初清和閉門而不納公奓户而入
扶至堂上使衆羅拜堂下名位既正玄風大
振公之力也至乙未清和因祖庭事往闡教
於秦晋之間默遺公手書云予年邁而往矣
老不歇心少不努力俱非所宜况四時之序
[006-009a]
功成者去未成者來汝當果斷時不可不順
公得書乃自念言眞常攝行此事已十年知
之者不惟玄門道衆上至天庭下至山野皆
知之此蓋天也豈人私意所得而可否哉丁
酉清和承韶還宫公乃取元初立清和彌縫
扶護之禮按爲典故而行之遂立直吊既畢
清和乃以歸老之計逍遥於自得之鄉眞常
乃以無礙智慧進服教門之重任輔兹二眞
人終始進退俱不失其正者亦公之力也先
是承詔教授冑子十有八人公乃於名家子
[006-009b]
弟中選性行温恭者如其數爲伴讀令讀孝
經語孟中庸大學等書庶幾各人於口傳心
受之間而萬善固有之地日益開明能知治
國平天下之道本自正心誠意始是後日就
月將果皆克自樹立不惟俱獲重用復以才
德見稱於士人又勸宣撫王公改摳密院爲
宣聖廟命弟子薛德琚修葺武廟而守祀之
又創建五嶽觀及道庵十餘處爲道衆修進
之所庚子冬十月京兆太傳及總管田侯等
請清和改葬重陽祖師以公爲輔行自燕至
[006-010a]
秦三千餘里凡經過道家宫觀廢者興之缺
者完之至百餘所其間公爲之記使刻諸石
者亦十二三焉祖師葬事既已復從清和還
宫戊申眞常大宗師依恩例賜金欄紫服遷
充教門都道録權教門事仍賜以今號蓋嘉
之也及將立玄學公復以作成後進之心而
贊助之直至有成甲寅秋八月二十三日示
疾即眞享壽七十有五二十六日葬之五華
山之西南原禮也化之明日著因以祭文致
奠禮於靈柩前門人薛德琚姚志玄執公之
[006-010b]
行狀求爲墓銘將刻石以表之著辱公之交
爲最厚因知公爲最詳故不辭而爲之且眞
常之於此老一相遇便懽若平生遂引致博
大眞人門下同著道家冠服又與築室於宫
之右而居之比至物化三十五年之間其相
與往來者梁運使斗南陳翰林秀玉吴大理
卿德明輩每論及當世人物至以宰輔之器
許之其雅量高致爲可知已歷觀三代宗師
所行之實跡則是靡有一事不相咨問不相
假借而成之者又於化前後凡十數日數相
[006-011a]
往來於似夢非夢之中豈亦各人胸次眞理
融會之地别有相得於形聲之表歟何其誠
通氣合物莫能間而至於是耶或者往往竊
議謂同出身於儒之故兹蓋囿於私智之所
見也化之後眞常祭之曰與公相會三旬有
五不交以勢不聚以富憶初相見無言心許
公今假化境出非人生死示跡孰知其神此
豈囿於私智者之所能及也哉予故斷之曰
如其不然烏得爲寂照乃銘之曰
堂堂佐玄博大無偏止水應物不隨物遷禮
[006-011b]
服智燭仁宅義路才德雖兼時則不遇蓽門
圭竇終日如愚窮通有别聖道豈殊忽遇長
春星拱北辰一惠發藥德因日新孔廟躬修
武廟繼創文武之道將行有望公之所開豈
小補哉贊成玄教亦卜大來荆金趙璧光而
不耀英華外發誠明内照昔日非熊今學猶
龍彼此一時不謀攸同刊之金石磨滅有終
盛德流風云胡可窮
   重玄廣德弘道眞人孟公碑銘
    太原虚舟道人李鼎撰
[006-012a]
公名志源字德清號重玄子其先本上京徒
單氏大定末遷萊州膠水居孟氏宅人因以
孟氏歸之此亦古之因食采地得氏者也高
祖貺卒于汾陽軍節度使高祖母完顔氏金
源郡王希尹之妹曾祖克寧尚嘉祥縣主事
熙宗海陵興陵道陵凡四朝以功累遷至太
師封淄王及薨謚曰忠烈祖斜哥辭世襲千
户終于南京副留守父給答馬復世襲千户
職母烏林答氏略以金國名臣傳考之其家
世可謂盛矣況在大定明昌泰和間使他人
[006-012b]
處之鮮不爲紛華之所流蕩公獨從髫齓中
猒富貴而樂淡薄非性分上夙有薰習之力
能之乎明昌初年饑即墨人高翔嘯聚劫掠
詔命公之父討之乃曰食者民之天得之則
生弗得則死抵死求生小人之常情討而誅
之惡在其爲民父母也遂宣布主上之德賑
以倉廪不戮一人寇爲之平古語有云活千
人之命其後必有顯者是公能了此大事亦
必借先世豐功厚澤陰相之力而致之耳公
有三兄六弟其兄有官至驃騎者有至輔國
[006-013a]
者餘皆克紹家聲泰和癸亥父母與議婚事
公因遁去徑詣濰州玉清宫見長春宗師請
爲門弟子師憐其貴家子兼異其風骨不凡
後必爲玄門大器乃從其請授今之名字父
兄疑其第四都全眞觀主知之故爲隱匿縶
歸有司公聞之遂還家自言其志父母知不
可奪因選第二都樂眞觀使居之樂眞今更
名玉清矣公雖得法於長春充養之際亦嘗
質於玉陽太古二師眞玉陽賜號開眞子太
安己巳長春應詔京師還住玉清知公有所
[006-013b]
得乃賜重玄子號蓋嘉之也貞祐癸酉公之
昆弟皆爲兵亂蕩散而父母失依公乃扶二
親就己所居致孝養之力三載雖二兄還其
安置省問誠敬之禮未嘗缺己卯聖朝遣便
宜劉仲禄超長春於海濱門人中選道行清
實可以從行者得十八人公其一也及進程
萬里沙漠其緇重車皆兩人主之惟公獨御
焉清和憫其勤請副於師師曰吾知斯人之
勤矣但欲先行其人之所難而後必有大所
獲耳公聞之乃曰弟子於師丘山厚德無以
[006-014a]
爲報共僕其御實當爲之事予惟不知所求
亦不知爲勞也同行者由是雖勤苦百至皆
爭赴矣辛已西至阿不罕山始有漢人耕作
因公等九人立棲霞觀癸未住德興之龍陽
甲申長春奉㫖住燕城太極宫尋更名長春
公亦自龍陽來丁亥師反眞公年四十一矣
一日靜坐一室忽於恍惚間見重陽長眞長
春三師眞公拜畢侍立祖師言汝壽當七十
五長春言汝五十後必負教門重任事雖繁
劇汝勿憚是皆磨礪汝之砥石煆鍊汝之罏
[006-014b]
冶也言訖不知所在尋覺身中百關通暢眞
氣沂流昇尾閭入泥丸是後日復一日神物
變化金漿玉液黄庭絳宫灌溉浸漬非言可
及公因徧考先代師眞得道之後身中之事
著見於書者針芥相投矣公從此以來雖顛
沛造次罔不在是其身中所得流運之理亦
未嘗止想當時其爲樂可勝計耶至清和眞
人掌教乃副知長春宫事俄遷知宫戊戌受
宫門提舉丙午遷宫門提點戊申權教門事
己酉以恩例賜金冠紫服並至德玄虚悟眞
[006-015a]
大師號癸丑掌教眞常大宗師奉朝命普度
戒籙委公爲監度師丙辰眞常羽化誠明眞
人張公嗣教以公玄門大老之故己又在制
遂授以教門都提點印俾攝其事戊午秋應
丞相胡公之請主平陽黄籙羅天大醮尋奉
令㫖賜今眞人號中統二年辛酉春秋七十
有五矣度門人五百有奇宫觀稱是是年春
二月二日順正而化前此數日預以後事囑
門人凡爲省視者見其耳聰目明音吐洪暢
盡如平昔皆不之信至是方知公之所得過
[006-015b]
人遠甚越三日葬之五華山仙瑩從遺命也
至於度門人立宫觀兹皆緒餘土苴衆人之
所共見者或可得而言之今壽幾八十矣而
精神不衰臨行一著又明白如彼其素養之
於内必有精眞微妙衆人之所不能見之者
豈易得而言之也送葬之日官僚士庶前祭
後擁傾動都邑道衆不言可知秋九月門人
狀其行請文於予予因按其實而次第之屬
以銘曰
荏苒柔木言緡之絲大浸滔天砥柱不移二
[006-016a]
者之美公並有之公既有之我請布之一遇
師眞便得正理觀公之性已超異矣及住大
宫中正不倚四十年間又出類矣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本若不立道無由生推公之孝及
公之誠本既立矣道宜有成人所見者緒餘
土苴公之得者妙絶眞假天地一指萬物一
馬不以是觀知公蓋寡與其觀身孰若觀神
神如之何把握乾坤陰升陽降黄河崑崙至
人妙處不屬見聞精神骸骨各歸本始門人
治任奢儉合禮燕城之北五華之址碑以表
[006-016b]
之公元不死
   渾源縣眞常子劉君道行記
    前進士王鶚撰
君諱道寧雲中白登人世爲縣吏以廉平稱
君生不好弄間與諸兒戲必結庵跌坐曰我
學道爾識者知其有宿習及長雅意玄門昆
季凡四人君其伯也縣民推嗣世業力却之
秦和壬戌聞渾源隱士劉柴頭號得道乃與
家人訣詣屏風山金泉觀師事焉師歷試諸
難至遣丐食君樂從不屑也師知可教遂授
[006-017a]
微㫖自是東遊海上西歷關中寓華山上方
之白雲宫屬歲饑僵餒立志不少衰既又如
太原泊神霄宫有饒益院僧賢而飯之道獲
楮幣千二百貫君榜求其主踰月竟不至悉
以給貧乏而一無所私貞祐之甲戌避地張
村穴洞以居歲丙子鄉里稍安帖土官馮禄
聞君之在并也迎歸雲内君尸居環堵若將
與世絶者而樂道之人渴於請益百方爲出
之於是肩摩踵接學君之學者日益衆矣庚
辰春渾源長高定飽聞君譽敬請之來曰龍
[006-017b]
泉曰金泉曰玄元皆名觀也君更爲住持而
興廢起頓之功爲多癸未秋眞人丘長春入
覲回君執弟子禮迓諸銀海之東目繫道存
一見如故問君之初事以柴頭對師頷之曰
仙人中天隱也因授祕訣加號眞常令築室
西京未幾推爲道官長遊戲十年庭無一訟
逮長春仙蜕清和紹休尤與君相得丙申之
春尹清和謁祖庭還會君於古恒嶽之陽語
之曰吾近遊陜右奉田侯德粲之命凡玄宫
道宇皆擇人主之惟華山之雲台地靈物秀
[006-018a]
實仙家一洞天非君無可託者君再辭不獲
遂遣門人爲經營君亦往返再三大興築構
所過崇奉男女如市癸卯中夏田侯修華嶽
廟復與丞相胡公天禄同署邀君於雲應間
君聞命欣然即日就途甫四三年厥功告成
丙午春有詔設普天大醮於燕京之長春宫
徧召諸方耆德而君亦預焉時李眞人主醮
事得君甚喜是年夏五月庚申旋車古恒越
二十二日壬午請州牧高仲揀洎門人許志
安屬以後事翌日將中曲肱而逝春秋七十
[006-018b]
有五君生長大定明昌間不以世俗所樂者
嬰其心而能遠跡塵凡棲心物表東遊西歷
所至風靡雖土木屢興聊亦應縁而已嘗作
巴人曲接引於衆又著會仙隨應總仙三録
以道神仙可學之事臨終語門弟子曰可於
丈室瘞吾軀榜以翛然足矣蓋取南華翛然
而來翛然而往之義則君之平昔所養可知
已方君之在渾源樂與學士魏公邦彦遊故
其亡也門人史志經狀其行走燕求記于公
且將刻石祠堂之側公一日携以過僕曰眞
[006-019a]
常好道人吾知之詳然吾老不作文字乆矣
子其代予言僕初客燕城殊無文思重違學
士之請而復嘉志經之不忘所事乃以臨終
之言名其堂因爲紀其始末云若夫門弟之
翹楚者皆當識諸碑陰兹不敢喋喋歲疆圍
協洽清明前六日記
   重玄子李先生返眞碑銘
    嘉議大夫吏禮部尚書高嗚撰
金朝故事新天子即位例出諸王爲方鎮大
安崇慶間宣宗以豐王來彰德先生時以高
[006-019b]
訾家推擇爲功曹掾有廉平稱尤精算術因
之出入府中雅性重厚復小心畏愼故見親
任至寧元年宣宗入繼大統明年車駕幸汴
梁扈從以行補户部令史當艱難之際柄臣
高琪蔑視文吏其持下急如束濕從事者爲
之惴恐稍稍引去先生以直道自任氣殊不
少衰會被檄漕米餽燕師抵霸州值北兵大
入幾至不測然憂世之懇每見於顔間議者
謂秩無崇卑顧力行何如耳若是而進武則
功名爵位其畏不顯一日忽報謝病歸隆慮
[006-020a]
山聞者愕然適與丹陽馬公之高弟盧公相
遇便請執禮爲全眞師既付授有源未幾默
有所契徑入樓霞谷無憂洞深坐練化木茹
澗飮其節愈堅苦學道者難言之行元師府
宗室惟良招撫使杜仙皆一時豪傑日加敬
異在屯戍扞禦中嘗率僚佐致謁其他可知
甲申聞長春丘公應召還附盧公遠迓得賜
名志方號重玄子盧公有北京之命謂先生
縁在彰德俾之南行總管趙德用請住迎祥
觀觀雖兵燼日久凡事草創先生一顧奂焉
[006-020b]
有承平舊物之漸丁亥長春公上仙携法衆
往祭因宿留檀順若致心喪焉庚寅復還士
庶逢迎懽動閭里皆曰吾家先生來也總帥
蕭仲通暨同列奉疏請主盟天慶宫宫之荒
廢略如始住迎祥時先生力爲經度不數歲
大敞而新之殿堂庭廡壇藏厨庫下逮廐湢
咸備而法視他郡邑爲冠丁巳宗王穆哥崇
向高風遣使持金冠雲錦羽衣焜耀之仍加
眞人號以庚申二月九日春秋七十有六怡
然留頌而逝門弟子葬之王裕村某原從治
[006-021a]
命也所著地元經若干篇行于世甲子春提
點趙志璞偕法兄弟扶狀來謁曰先師寧神
塚上之木拱矣而旌紀寂寥誠惠顧之以銘
死且無恨敢請鳴以先生之行有應銘者蓋
先生少時已自不碌碌雖由文法進人皆以
遠大器許之况潛邸舊人依光日月君臣相
遇古人謂之千載雖方駕漢名臣可也乃今
挺然不顧槁項黄馘自棄於澹泊無端倪之
地以至成道非烈丈夫孰能如此以是槩之
眞可銘也已若夫萬鶴遶醮壇而翔飛蝗抱
[006-021b]
祭器而死虎承牒而殺田豕雪失道而作司
南其靈異類此者甚多皆先生平日所不喜
道亦不敢具書先生字友之相州安陽人初
諱益既入道止以法名行銘曰
貪魃倀倀不膠者臧在昔所難在我翕張城
旦刑書家令智囊顧乾龍未躍已麗乎初九
之陽迨雲雲滃然而從相得益章果以功名
自任於一代宗臣而有望政屑就代來之議
猶作封侯之宋昌胡舍彼而取此抑可謂有
天德沉潜之剛翩翩獨征澹與世忘擁腫之
[006-022a]
與鄰寂寞之爲鄉是宜爲下士所笑而耿耿
自信者廓兮其心光此孰得孰失計必有能
辨其詳或乘白雲或下大荒千年夜旦曾不
失處順安時之常有豐者碑植立墓傍繫攓
蓬之日雖樵童牧堅知有道者爲不亡
   棲眞子李尊師墓碑
    嘉議大夫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使王博文撰
尊師姓李氏諱志明字用晦棲眞其號也世
爲潞之壺關人以農爲業祖考而上皆潜德
不耀甫九歳去父母爲全眞學初禮樊山潘
[006-022b]
先生爲師誦經讀書爲童子事稍長遇超然
廣化王眞人授以火候周天之法鍊陰爲陽
之術乆之覺有徵驗鼓舞踴躍不自勝乃曰
師眞豈欺我哉自是益積日新之功遂事長
春眞人命名與字愛之深所以教之篤始自
薪水庖廐及一切勞筋力役心智之事皆令
親歷而備嘗之然後誘之以至道之妙示之
以用力之方廑懇諄複不憚朝夕師亦力强
而志苦至脇不沾席者餘十年靜而生慧性
識明了伸紙引筆肆口爲歌頌皆有理致長
[006-023a]
春曰李生果爲受道之器非餘子所及也居
無幾乃曳杖挂瓢徑歸太原葺保眞觀居之
或寄跡於廛肆或丐食於村墟觀化閲世人
無識之者但以單子李師父目之時方進取
國制未定戎馬營屯星散汾晋間劫攘財物
戕害人命者在所有之有司莫敢誰何歲庚
寅太宗皇帝南伐駐蹕並之古城師率徒侣
拜覲天光拈香祝壽上情悦懌因敕兵人有
暴民攘物者以軍法從事遂著爲令由是行
者無擾居者晏然師與有力焉辛卯再駕而
[006-023b]
南復蒙盼睞是後師之道價益重矣清和宗
師嗣教命管領一路道門事仍兼本府道録
復以道體冲虚大師之號畀之未幾府尹石
抹公及道録智公以保眞狹隘疏請師住持
天慶故宫天慶兵亂後鞠爲荆棘瓦礫之場
既允其請慨然以興復崇建爲事一日從容
語徒衆曰度道士以守宫觀雖近代之制然
自漢武帝時於甘泉宫中爲臺畫天地太一
諸鬼神像各置祭具自是之後蔓綿衍溢恢
張弘大以至於今其來遠矣吾道家者流雖
[006-024a]
恬淡無爲以治其心可不以分祉祝釐爲立
教之跡乎是則以營繕之事不得不盡心力
而爲之也或有以功大難之者師曰古人有
言作舍道傍三年不成謀之欲衆斷之在我
即荷畚鍤爲之倡從之者雲集貴者董其役
富者輸其財智者獻其巧壯者程其力師斡
旋運動於神明之中而應之者不愆於素遂
使天慶之規制雄碩俊整爲一方之冠者具
見於榮禄宋公所撰萬壽宫碑兹故略戊子
夏大旱將爲一路灾府中祈雨僚屬以師主
[006-024b]
醮事已而澍雨霑浹歲以大豐又宣差完顔
胡失刺暴得奇疾氣息幾絶家人走告師以
危殆狀躬詣其處呪詛杯水下咽復甦其精
誠之至感格之效如此平生不勝計所録纔
一二耳己酉眞常眞人以師踐履之實洋溢
遠邇遷河東南北兩路道敎副提點凝坐一
室中不動聲色而事無不集者雅爲誠明宗
師所敬重中統二年即陞副爲正越明年左
仙翁保奏於永寧邸即授棲眞洪妙眞人之
號方爲人天所瞻仰遽爾猒世於至元丙寅
[006-025a]
建子月之浹晨返眞得年六十有七又明年
師之高弟提點張志希侯志正等請道教都
提點洞元大師申雲叟繼主天慶事雲叟即
師之同法弟也至元癸酉予方官太原適洞
元還自燕都將以是年四月己酉葬師於太
原府城之東南三里所從遺命也洞元持師
之門人郭志脩等所纂行實狀以墓碑爲請
洞元與予二十年之舊也固辭弗許因請洞
元言尊師一方外閑人耳無猗頓之富無晋
楚之力徒以日積月累而歲以增加遂令荒
[006-025b]
寒寂寞之域一顧盼之頃化爲天上之玉京
平地之寳坊非德足以服人誠足以感物曷
以臻此莊子有言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
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
力以師今日之所成就者論之可謂積厚而
有力者哉銘曰
維全不虧不虧何傷維眞不僞不僞可常斯
道昭昭熟爲主張得其人而遇其時遂川流
而天光僉謂若人福厚莫量心靜而明志堅
而剛内德既充道價日彰事之者煬竈爭席
[006-026a]
師之者摳衣升堂騰實蜚聲佩蘭襲芳砥柱
中流横潰獨障遊赤水而得玄珠讀南華而
友子桑視人世之死生猶旦夜與陰陽遽厭
世而上仙返白雲之帝鄉顧雖蛻骨於此既
不足以喪吾存則又何必驚於凡亡耶



甘水仙源録卷之六



[006-02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