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06 道德真經衍義手鈔-元初期-王守正 (master)


[005-001a]
道德眞經衍義手鈔卷之五量三
    五峯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之有之其次親之譽之
 衍義云左傳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之類
 鈔春秋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
 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
 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
 爲陶唐氏在夏爲御龍氏謂劉累也事見/昭二十九年
[005-001b]
 在商爲豕韋氏豕韋國名東郡白/馬縣東南有韋城在周爲
 唐杜氏唐杜二國名殷末豕韋國於唐周/成王滅唐遷之於杜爲杜伯杜伯
 之子隰叔奔晋四世及士會食邑/於范復爲范氏杜今京兆杜縣晋主夏
 盟爲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
 此之謂世禄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
 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太
 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史佚/周任
 臧文/仲雖乆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
 氏以守宗枋世不絶祀無國無之禄之大
 者不可謂不朽
[005-002a]
 衍義云上如標枝下如野鹿
 鈔莊子天地篇門無鬼答赤張滿稽云至
 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下如野
 鹿䟽上既無爲下亦純樸譬/彼野鹿絶君王之禮也
 衍義云莊子曰及至聖人蹩躠爲仁踶跂
 爲義而天下始疑矣
 鈔莊子馬蹄篇云及至聖人蹩躠用力貌/强行兼
 愛之/貌踶跂矜恃貌詐立/裁非之貌蹩躠踶跂皆用心
 爲仁義之貌
 衍義云堯仁如天就之者如日舜有羶行
[005-002b]
 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鄧之墟來者十
 有萬家
 鈔莊子徐無鬼篇之文䟽舜避丹朱又不/領衆聚故三度逃
 走移徙避之百姓慕德從者十萬所/居之處自成都邑至鄧墟地名也
 衍義云康衢之童謡詠堯
 鈔列子仲尼篇云堯乃微服游於康衢聞
 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
 順帝之則蒸衆也夫能使萬物咸得其極/者不犯其自然之性也若以識
 知制物之性豈/順天之道哉
 衍義云百姓之謳歌舉舜譽之也
[005-003a]
 鈔孟子萬章章句上孟子答萬章云舜相
 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爲也天也堯
 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
 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
 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
 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南河在冀州/之南即豫州
 也訟獄謂獄不/决而訟之也
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
 衍義云商人作誓而民始叛周人作會而
 民始疑
[005-003b]
 鈔春秋昭公四年楚子靈/王會諸侯于申會/于
 申/邑椒舉言於楚子曰臣聞諸侯無歸言諸/侯不
 苟從/服禮以爲歸椒舉曰夫六王二公之事
 註云六王之事謂啓有釣臺之享湯有景/亳之命武王有孟津之會成王有歧陽之
 蒐康王有酆官之朝穆王塗山之會也二/公之事謂齊桓召陵之師晋文踐土之盟
 皆所以示諸侯禮也諸侯所由用命也
 夏桀爲仍之會仍/國有緡叛之緡國/之君商紂爲
 黎之蒐紂蒐於東夷之/黎國蒐春獵名東夷叛之周幽爲
 大室之盟中岳大/室也夷狄叛周因此/叛周皆所以
 示諸侯汰也侈/也諸侯所以棄命也今君以
[005-004a]
 汰無乃不濟乎王弗聽商書有湯誓之文/周有牧野孟津之會
 衍義云心有孚之謂誠
 鈔易中孚卦九五有孚攣如無咎攣如者/繫其信
 之辭也處中信以相交之時居尊位以爲/攣物之主信何可捨故有孚有孚故得無
 咎/也
 衍義云言可復之爲信
 鈔論語學而第一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
 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
 可宗也
 衍義云齊桓不背曹劌亦云/曹沬之盟
[005-004b]
 鈔史記曹沬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
 莊公好力曹沬爲魯將與齊戰三敗北莊
 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爲將齊
 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桓公與莊公既
 盟于壇上曹沬執匕首劫齊桓公齊桓公
 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若曹沬曰齊
 强魯弱而大國侵魯亦以甚矣今魯城壞
 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
 侵地既已言曹沬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
 羣臣之位顔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
[005-005a]
 倍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
 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於是桓
 公遂割魯侵地曹沬三戰所亡之地盡復
 與魯矣
 衍義云晋人不棄伐原之言
 鈔晋人伐原文侯將兵/士伐原晋侯圍原命三日
 之糧原不降命去之諜出曰原將降矣軍
 吏曰請待之公曰信國之寳也民之所庇
 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
 而原自降諸侯自此歸附如伐原之信也
[005-005b]
 衍義云吴起不虧移轅之賞
 鈔史記吴起魏將也欲伐秦恐士卒軍人
 不信乃埋一車轅於市東門書曰如有人
 能移此轅於西門者即給土田宅百畝黃
 金百斤三日無人敢移更書曰能移者給
 土田宅五百畝黄金百斤時有一人來移
 依賜之於是召募人伐秦遂尅此則不虧
 移轅之賞也
 衍義云魏侯不乖虞人之期
 鈔史記魏侯魏文侯也虞人山澤之官也
[005-006a]
 文侯與虞人期獵明日欲發適與羣臣飲
 酒樂而天大雨命駕適野左右曰今日飲
 酒樂天又雨將安之文侯曰吾不息於禽
 獸吾與虞人期豈可無一會期哉恐失信
 遂冒雨以赴也
    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衍義云莊子曰魚相忘乎水人相忘乎道
 術
 鈔莊子大宗師篇云泉涸魚相與處於陸
[005-006b]
 相呴况于/反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
 湖
智慧出有大僞
 衍義云莊子曰去小智而大智明
 鈔莊子外物篇云去小智而大智明小智/自私
 大智/任物
 衍義云好行小慧難矣哉
 鈔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曰羣居終日言
 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小慧私志也言/不及義則放僻
 那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則行險僥倖之機/熟難矣哉者言其無以入德而將有患者也
[005-007a]
 衍義云莊子曰夫馬之眞性在乎齕草飲
 水翹足而立
 鈔莊子馬蹄篇之文義中載之已詳不復
 具載
 衍義云太古之時民不知所爲行不知所
 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
 鈔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爲行不知
 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此矣䟽/之
 適也赫胥上古帝王也亦言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蓋炎帝也云云含哺
 而熙戲與嬰兒而不殊鼓/腹而遨遊將童子而無別
[005-007b]
 衍義云屈折禮樂以匡天下之形懸跂仁
 義以慰天下之心
 鈔莊子馬蹄篇䟽屈曲折旋行禮樂以正/形體企慕以慰心霞於是
 踶跂自矜好知自與矯詐經營利禄/爭歸而不知止噫聖跡之過者也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衍義云禮記曰大道之行也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
 鈔禮記禮運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
 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
[005-008a]
 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也又引孝
 慈者論語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
 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孝於親/慈於衆
 爾雅云善事父母曰孝
 衍義云抉目剖心之臣
 鈔史記殷本紀云子辛無道天下爲之紂
 謚法殘義/損善曰紂紂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
 與太師少師謀遂去比干王子/也曰爲人臣
 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强諫紂紂怒曰吾聞
 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莊子盜跖
[005-008b]
 篇云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此扶
 眼剖心之臣蓋爲君昏亂而後顯死節忠
 臣之名故曰國家昏亂有忠臣
 衍義云瞽叟頑而舜稱大孝
 鈔尚書堯典曰瞽子父頑母嚚象傲克諧
 以孝烝烝又不格姦大孝者孟子萬章章
 句上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
 大舜見之矣
 衍義云曾晳嚴而參稱能養
 鈔孟子離婁章句上曾子養曾晳必有酒
[005-009a]
 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曰有若曾子則
 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絶聖棄智章第十九
絶聖棄智民利百倍
 衍義云莊子曰掊擊聖智縱舍盜賊而天
 下始治矣
 鈔莊子胠篋篇云掊擊聖智䟽云掊打也/今言掊擊者
 亦貶斥仁義絶聖棄智之意不貴難得之/貸故縱捨盜賊不假嚴刑而天下太平也
 衍義云去小智則大智明
 鈔莊子外物篇云小智自私大智任物
[005-009b]
 衍義云跖之徒問於跖盜亦有道乎曰
 何適而無有道
 鈔莊子胠篋篇之文義中已備
 衍義云莊子宋元君夜半夢人被髮闚阿
 門曰
 鈔莊子外物篇文宋元君夜半而夢人被
 髮闚阿門成法師疏云宋國君謚曰元即/宋元君也阿曲也謂阿房曲室
 之闚門義/中已詳
絶仁棄義民復孝慈
 衍義云孟子曰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
[005-010a]
 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鈔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答王之辭註/云
 遺者猶棄也後不急也言仁/者必愛其親義者必急其君
絶巧棄利盜賊無有
 衍義云巧機巧也謂雕琢刻削機械扃鐍
 之類
 鈔莊子胠篋篇云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
 篋擔囊而趍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雕
 刻衆形而不爲巧如衛人之刻棗猴宋人
 之琢楮葉琢者治玉石也既/琢之而復磨之天地篇云爲
[005-010b]
 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
 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
 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
 衍義云珠玉斗斛權衡符璽之類
 鈔莊子胠篋篇云爲之斗斛以量之十升/爲斗
 五斗四/升爲斛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爲之權衡以
 稱之權秤錘也/衡秤梁也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爲之
 符璽以信之符者銅魚木契也/璽者王之玉印也則並與符
 璽而竊之
   絶學無憂章第二十
[005-011a]
絶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
去何若
 衍義云莊子所謂俗學以求復其初者
 鈔莊子繕性外篇之辭註已治性於俗矣/而欲以俗學復性
 命之本所以求/者愈非其道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衍義云詩云夜未央言更漏尚多也
 鈔毛詩小雅庭燎美宣王也夜如何其夜
 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鏘鏘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005-011b]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
惚其中有物
 衍義云莊子所謂眞君今之所謂性者也
 鈔莊子齊物篇云如是皆有爲臣妾乎其
 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爲君臣乎其
 有眞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損益
 乎其眞此言凡得眞性用其自爲者雖復
 皂隸猶不穎毁譽而自安其業故知與不
 知皆自若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眞其中有信
[005-012a]
 衍義云猶烏足之根爲蠐螬人血之爲野
 火朽瓜之爲魚賢女之爲石
 鈔列子天瑞篇云註言生死變化胡可測
 度生於此者或死於彼死於彼者或生於
 此而一炁之變所適萬形此皆因其所感
 自然而變者也化書云烏足草名鄭氏註/爾雅云生木中通名爲蝎
 所在/皆異
 衍義云晋惠帝時張華爲司空其事甚詳
 不復再録
道德眞經衍義手鈔卷之五
[005-0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