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02 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開題--陳景元 (master)


[000-001a]
道德眞經藏室纂微開題欲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字伯陽按道家經籍
所說則挺生空洞之先變化自然之妙而常
居天上代爲帝師此則六合之外事故略而
不論也非其逕庭之語者舉其大槩云老子
母感大流星而有娠應見于李氏降生于商
室於商十八王陽甲之十七年歲在庚申寄
胎託娠經八十一年極太陽九九之數其母
常逍遥李樹之下而生老子老子生而皓首
故能言因指李曰此吾姓也又云父姓李名
[000-001b]
無果母尹氏名益壽當商二十二王武丁之
九年歲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生也或云
老子身長八尺八寸黄色美眉廣顙聃耳大
目疏齒方口厚唇額有三五達理日角月淵
鼻有雙骨耳有三漏足蹈二午手握十文蓋
禀氣至清而受形特異生於楚國苦縣瀨鄉
曲仁里渦水之陰至紂二十一年丁卯歲居
岐山之陽西伯聞之詔爲守藏史武王克商
轉爲柱下史歷成康之世潜默卑秩居周乆
之見周衰而退官至昭王二十五年癸丑歲
[000-002a]
五月二十九日壬午乃乘青牛薄軬車徐甲
爲御遂去周關令尹喜周大夫也姓尹名喜
字陽公著書九篇說道德之事或今西升經/是又莊列所
引之句/或言善内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
莫知也喜姿形長美雅好典墳善天文秘緯
仰觀俯察莫不洞徹雖鬼神之變無以匿其
情大度恢傑不修俗禮慈儉博愛損身濟物
入爲東宫賔友出補函谷關令每望霄漢有
升虚之思老子未至關時喜登樓四望見東
方有紫雲西邁知有眞人當過京邑乃戒嚴
[000-002b]
門吏掃路焚香以俟應兆至七月十二日甲
子老子到關喜擎跽曲拳邀迎就舍巾櫛盥
漱齋戒問道至于十二月二十五日退官託
疾二十八日授道德二篇喜叩頭請隨老子
西徂流沙老子曰汝未得道惡能隨吾遠適
夫流沙異域獷俗難化而何術可禦邪唯生
道入腹神明皆存而能除垢止念靜心守一
千日清齋鍊形入妙而後可尋吾於蜀郡青
羊之肆其若之何喜唯唯而謝老子忽然騰
空冉冉升乎太微喜候光景斯散影響蕭寂
[000-003a]
樓居清齋屏絶童隸誦經三年精思千日心
凝形釋骨肉都融已而窮數達變之微因形
移易之妙無不盡之矣於是去家超然高蹈
既往青羊之肆乃會老子老子命喜爲文始
先生俱遊乎流沙之域或曰昭王時出關化
導西胡至幽王時却還中夏故孔子適周嚴
事老子而問禮焉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
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
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
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
[000-003b]
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
吿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
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
以爲罔游者可以爲綸飛者可以爲矰至於
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
子其猶龍邪是時天下闇王道衰故再出關
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老子受
學於容成問道於常摐皆古之隱君子也老
子之子名宗宗仕魏爲將軍封於段干宗之
子注注之子宫宫之遠孫假假仕於漢孝文
[000-004a]
帝假之子解解爲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
夫有天地則有道術道術之士何時暫乏自
伏義以來至于三代顯名道士世世有之論
之老子本亦人靈蓋得道之尤精者也時俗
見其乆壽又生而皓首故曰老子老者尊稱
也子者通號也人受命自有通神達見者稟
氣與常人不同應爲道主故能爲天神所濟
衆仙所從是以所出度世之法若九丹八石
玉醴全液存眞守元思神歷藏行氣鍊形消
灾辟惡治鬼養性絶穀變化猒固教戒役使
[000-004b]
鬼鬽皆老子常所經歷救世之術非至極者
也已而治家治世皆大道之土苴聖人之餘
事也老子恬淡無爲專以長生爲務故在周
雖乆而名位不遷者蓋和光同塵内實自然
所貴道虚無因應變化無爲故著書稱微妙
難識道成乃去是所謂博大眞人也且老子
之子孫祭祀不輟而升于玉京莊子之鼓盆
送妻而入侍帝宸皆爲道之宗師者使後世
之人信長生之可學非神異而學不能及也
是曰方外之教有淳古之風焉歷代尊崇廟
[000-005a]
貌不絶至唐乾封元年高宗詔贈老子爲玄
元皇帝光宅元年太后詔贈尹氏爲先天太
后故爲有唐聖祖焉昔老子著書曰道德二
篇今曰老子道德經者當是關尹受書之後
標題云耳夫道者杳然難言有物混成强名
曰道以其通生萬物故訓曰通又道蹈也況
道路之道使人佩服其言而履行之也道者
德之欽有道則必有德德得也内得於心外
得於物得而不喪也故物得以生謂之德有
德則必全道道德相須而不相離故曰道德
[000-005b]
也經者常也法也言其理有常可法如九經
可法之義又經者書之尊稱也今言道經上
德經下者上篇之首取其道可道非常道下
篇之首取其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而題之也
後之說者故隨文生義言道非德無以顯德
非道無以明道無爲無形故居化物之先德
有用有爲故在生化之後道衰而有德德衰
而有五常是明道德爲衆行之先五常之本
故道經居先德經次之上下二卷法兩儀之
生育八十一章象太陽之極數是以上經明
[000-006a]
道以法天下經明德以法地天數奇故上經
三十有七章地數偶故下經四十有四章此
皆起自先賢且仍舊貫此經以重淵爲宗自
然爲體道德爲用其要在乎治身治國治國
則我無爲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樸治身
則塞其兊閉其門谷神不死少私寡欲此其
要㫖可得而言也若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淵之又淵衆妙之門殆不可得而言傳也故
遊其廊廡者皆自以謂升堂睹奥及其研精
覃思然後於道知其秋毫之端萬分未得處
[000-006b]
一焉輒依師授之㫖略纂昔賢之微其如怳
惚杳冥在達者之自悟耳
老子論
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其著書所以傳道
其垂教所以救時救時之弊不同故迹之出
亦異其迹既異故立言有不同使後世之士
於此異觀而以孔老爲殊訓也苟通其道而
不窒以時會其心而不拘以迹得其意而不
泥以言則諸聖之書相爲終始固未嘗少戾
也自三代之季聖王不作天下溺於文勝之
[000-007a]
弊无以反其情性而復其初道降德衰未有
甚於此時者也老聃氏生於周以濡弱謙下
爲表以虚空不毁萬物爲實故其去藏室而
隱也關令尹喜請著書遂作八十一章以暢
道德之㫖其辭簡其理遠以深爲根以約爲
紀以本爲精以末爲粗必欲使斯民復結繩
之朴而後己其所以扶教救時可謂切至矣
不幸後世不見天地之全功聖人之大體儒
者若馬遷氏至謂學儒者黜老學老者黜儒
道不同不相爲謀也楊雄氏曰絶滅禮樂吾
[000-007b]
無取焉韓愈氏曰坐井觀天其見者小也三
君子者一何不知聖人之甚歟蓋道猶歲也
聖人時也夏以生出爲功秋以收斂爲德一
則使之榮華而蕃鮮一則使之凋悴而反本
相因而歲功成焉且自伏羲始造法迄于堯
舜三代禮樂制作炳然大備則夏之時也當
老子之時禮文過度若不斂浮華而歸道德
聖功何由而成哉其言失道而後德至失義
而後禮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者謂天下
莫尊於道德而莫卑於禮茍自禮反之於仁
[000-008a]
義仁義復歸於道德其於治天下有不足爲
矣所以黜仁義禮智而皆以道德著書詔天
下後世其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夫太易之
初渾淪而已無形體之可見無氣質之可名
逮乎易變而爲一始有數矣一變而爲七七
變而爲九九者究也乃復歸而爲一即其所
生而歸之也如此變化往復何有窮盡故老
氏著書九九篇以明陰陽消息禍福倚伏天
道往來人事終始無不備焉孔子與老氏同
時皆著書以垂不朽孔子曰我學不厭老氏
[000-008b]
則絶學孔子曰必也聖乎老氏則絶聖孔子
貴仁義老氏棄仁義孔子舉賢才老氏不尚
賢孔子曰智者不惑老氏曰以智治國國之
賊其立言大率相反是豈故相乖背耶蓋孔
子立道之常以經世變老子明道之本以救
時弊其勢不得不然也絶學則使已任其性
命之情而造坐忘日損之妙絶聖則使人安
其性命之清而无驚愚明污之志棄仁義則
无蹩躠踶跂之私使天下不獨親其親子其
子而同歸於孝慈不尚賢則無儒墨畢起之
[000-009a]
爭使天下無夸跂相軋之心以智治國國之
賊言澆僞多而智愈困孰若政悶悶而民淳
淳哉其所以立言不同者以此及莊周之書
寓言十九發明玄㫖多假孔老相爲問答而
傳亦載其問禮之事使其道異耶何爲有竊
比老彭及猶龍之語是必有名異而實同者
後世束教之士以迹觀聖人相去益遠矣老
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
行萬世之後一遇聖賢既以其所知行之而
成清靜之治又以其所言發之而爲博大之
[000-009b]
書使四海還淳道德不廢仰何幸歟抑何幸
歟文康公葛邲次仲述
碧虚子陳君景元師事天合山鴻濛子張無
夢得老氏心印有道德經藏室纂微篇蓋摭
諸家注疏之精華而參以師傳之秘文義該
贍道物兼明發揮清靜之宗丕贊聖神之化
熙寧中召對便殿因進所著睿眷殊渥宣附
道藏鎮諸名山四海學徒典刑是賴仲庚西
蜀末楬訪道東南課習是經垂髫逮白義海
重玄望洋竊歎幸窺纂微之要若披雲霧而
[000-010a]
覩日月也第以世無善本流行未博敬就藏
帙詳加校正募化善士命工刊梓以傳不朽
上答玄元道祖立言開教之恩次酬父師生
成訓迪之賜普祈同志潛心玩繹因言會道
俱證無爲益衍眞風保安國祚庶表林下野
人報本之萬一云皇宋寳祐戊午上元日瞻
山靈應觀開山管轄住持觀事臣楊仲庚拜
手謹書



[000-0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