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71 道德真經直解--邵若愚 (master)


[002-001a]
道德眞經直解卷之二改六
    本來子邵若愚直解
    清河居士張知新校正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
乎滌除玄覽能無疵在斯/切乎愛民治國能無
爲乎天門開闔能爲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
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心無定名隨處而立心動則著物著物便
 見心心動則屬陽其名曰神又名曰心心
[002-001b]
 不動則屬陰其名曰精專一/爲義又名曰性心
 向外也爲視爲聽其名曰魂又名曰情心
 向内也收視反聽其名曰魄又名曰意皆
 隨處立名總名曰心乃知心者載乘/也身之
 主無不經營今言魄者謂魄屬陰陰以靜
 爲法制心於内靜則精魄住精魄住則神
 魂住陽爲陰所伏/男爲女所制精神魂魄混融相合爲
 一謂之抱守/也一抱一雖能追二氣於黄道
 會三性於元宫攢簇五行合和四象此長
 生之術未極於道者縁心著一故也老子
[002-002a]
 嘆曰能無離乎離有入無令心廓徹清靜
 始曰無爲此名眞心乃大道也如專氣致
 柔和/也者旣言專氣便是用心有心則不得
 致柔能比如嬰兒無心乎若滌除萬境一
 心覽執/也玄如玉有疵能無心執玄而無瑕
 疵乎夫愛民治國之心經營天下之致事
 彰於跡有跡則有憂而能顯諸仁藏諸用
 而無爲乎天然機解之門心也開闔應務
 之際能隨順物情而爲雌乎心本靜明潔
 白四方通達縁染知見情解窒礙不得虚
[002-002b]
 靜能無知見乎夫一者攀縁之本生滅之
 根旣有一繫著即非無爲之道能離抱一
 之跡方合於玄道/也德玄德者生育之畜養
 之夫生之者道而不見其有爲之者德而
 不見其恃至於長成而不爲主宰是謂玄
 德故莊子云通於一萬事畢若無心得一
 而鬼神服此之謂也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始然/切
市只/切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爲
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
[002-003a]
爲用
 老子以車器室明物理有無利用藉有之
 以爲利便於無之中乃見妙有不窮之用
 且如車今之十八輻古之三十輻共輳一
 轂爲輪藉輪爲有形之利當其無中妙有
 在於運轉故知無者爲車之用也埏和/也
 粘土/也摶以爲器瓦缶甑/之類藉器爲有形之利
 當其無中妙有在於盛貯乃知無者爲器
 之用也古之穴土爲居鑿户門謂/之户而出入
 爲牖窗謂/之牖以視外然後君臣父子宗廟寢
[002-003b]
 廷之制以爲室藉室爲有形之利當其無
 中妙有於居處乃知無者爲室之用也故
 見有之以爲利便無之以爲妙用是以聖
 人藉幻身爲利以無心之心爲用使學人
 體物理有無而見道之利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
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
音杏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
 味令人口爽失/也盲聾口失皆殢聲色滋味
[002-004a]
 之過迷失眞心不得見聞大道如馳騁田
 獵恣縱逸樂令人心發狂亂若貴難得之
 貨心染貪著令人妨行是以聖人爲腹者
 能容萬境不爲耳目之欲故去彼妄縁方
 能取此實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爲下得
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
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
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
[002-004b]
 寵辱若驚貴爲大患縁若汝/也身故也老子
 自問何謂寵辱寵得也辱失也因寒生熱
 因寵生辱故知寵爲下世人執著貴愛於
 身是故得之恐失故若如/也驚失之悲悔故
 若如/也驚是謂寵辱若驚老子自問何謂貴
 大患若身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
 有受貴愛於身及吾無受貴愛於身如是
 則吾有何患故受貴以身爲天下者必招
 辱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者必生患
 若可託天下
[002-005a]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
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去吉/切故混而爲
一其上不皦古曉/切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
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
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大道虚無無色故視之不見言其意夷遠
 故名曰夷大道無聲故聽之不聞言其意
 希闊故名曰希大道無形故搏之不得言
 其意微小故名曰微無色無聲無形此三
[002-005b]
 者旣不可致詰細推/也故從混未分/曰混而爲一
 氣而言之其一在上運日月風雨而不皦
 見/也其一在下厚載萬物而不昧繩繩兮者
 言一氣連運上下不絶之意能陰能陽能
 圓能方能青能黄妙用莫測故不可名復
 歸於無中之物乃人之一心便是混元一
 氣是謂無狀之中狀無物之中象物象意/同二句
 叠/言是謂恍無中似/有曰恍有中似/無曰惚恍惚者言有
 無不定之意故迎之不見其首前/也隨之不
 見其後執操/也萬古常存之道者以御侍/也
[002-006a]
 之有一之名執一則能知古始初以一心/進道釋氏
 以一心爲般若仗一/心進取而能到彼岸是謂大道之紀綱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
可識故强爲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似救/切
若畏四鄰儼若容涣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朴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
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
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老子言古之善爲道之士者微妙玄通深
 理不可識夫惟深理不可識故且强爲之
[002-006b]
 容而申猶豫之意豫兮若冬涉川徒行渡/水曰涉
 衆流/曰川言不得已而應事之意猶兮若畏四
 鄰言自性不出於外之意儼矜莊/之貌若容言
 正容以悟之意涣冰散/也若冰將釋言心如
 冰涣解釋之意敦立/也兮其若木之朴也曠
 空/也兮其性若谷也渾兮其若俗濁也孰誰/也
 能於渾濁之間以見靜之徐清者若畏四
 鄰孰能於安靜之間以見動之徐生者若
 冬涉川保此微妙玄通之道者不欲持盈
 滿/也夫惟不盈則常虚靜虚靜故能敝隱/也
[002-007a]
 日新而成道矣
致虚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
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
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乆没身不殆
 奉道者須是致虚極守靜篤夫萬物並皆/也
 作生/也自虚命/也化神性/也神化氣陰陽/氣也氣化形
 形復化虚明見虚是根也故老子曰吾以
 觀其復夫物芸芸芸與/云同自小及壯自壯及
 老而皆各歸其根學人欲識歸根法曰心
[002-007b]
 靜靜謂内外/俱息也又云靜曰復命者非靜中復
 有所見也但復去爲靜之心乃得其虚故
 曰虚靜則致極篤此理不可言宣便是當
 初大道命與我者故曰命此命離陰陽之/外乃虚無大道
 也世言死生由命者此指陰陽命我有形/體者處於陰陽故禍福壽夭推之可見也
 此命無生無死亘萬古而常存故曰常能
 知此常之理乃曰明不知常之理妄意作
 爲者凶近禍/曰凶知此常者其心虚靜方能容
 攝萬境虚靜能容乃公正也公正乃王德
 也王以虚靜治國名曰無爲乃同於天天
[002-008a]
 之虚靜乃同於道人同道之虚靜乃能長
 乆故没身不殆歸根復命常存/之道無其止盡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
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
遂百姓皆曰我自然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
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絶聖棄智民利百倍絶仁棄義民復孝慈絶
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爲音/謂文不足故
令有所屬音燭見素抱朴少私寡欲
 太上遠古/也之世以無爲化天下下民但知
[002-008b]
 有君之化而不見其跡其次至堯舜淳朴
 漸散以有爲之教欲復無爲之道縁顯仁
 義之迹民競親之因感聖智之治民歡譽
 之自此仁義易其性而失無爲之道莊子
 云自虞氏取仁義以亂天下也其次至三
 王德衰義薄用刑罰使民畏之以從仁義
 莊子云施及三王天下大駭其次至五霸
 大僞盛行巧役於下下侮之於上刑罰不
 足威懲孟子云五霸假也仁義者乃救世
 之法而以信爲本故因信不足焉而有不
[002-009a]
 信太上之世爲無爲之事由兮其貴言功
 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蓋不顯其治大
 道廢縁有顯/也仁義之跡智慧旣出而有大
 僞生蓋智慧者心之妄念也意識分别不
 能一齊天下太上之世臣忠子孝以爲之
 常而六親不和者縁有顯/也孝慈國家昏亂
 縁有顯/也忠臣皆因矜智失於自然若絶聖
 棄智用無爲之化民獲利百倍矣若絶仁
 棄義不易其性民復孝慈若絶巧棄利不
 見其欲則盜賊無有聖智仁義巧利此三
[002-009b]
 者以爲文華故治世有所不足老子故令
 有所屬使人見本來素性人能守之是名
 抱朴朴者道之一氣在人曰性乃人之一
 心取素潔爲義以此爲正世人因欲著境
 攀縁成私汙染素性何得見素但少私何
 謂少私寡欲是也一者乃眞心之動念而/亦是私今老子不言無
 欲而言寡欲者治世/之道以一爲正故也民持寡欲之道謂之
 德德育萬物謂之仁仁救安危謂之義義
 有去就謂之禮禮有變通謂之智智有誠
 實謂之信使民抱道則五常百行之所自
[002-010a]
 出人心寡欲而無矯傚之能大哉老子令
 人從本而流末自然之教於天下也
絶學無憂唯以水/切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
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
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伯
音/抬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
歸衆人皆有餘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純純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
悶悶澹音/演兮其若海飂音/劉兮似無所止衆人
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
[002-010b]
于母
 一切憂苦皆因妄生老子使人絶妄心爲
 學故無憂患然捨妄還眞與棄眞逐妄譬
 如唯諾敬/也之與阿聲之/慢也出於一心相去幾
 何善之與惡出於一性相去何若人之所
 畏馳騁妄心不可不畏老子嘆人心荒荒
 兮其未央止/也哉觀衆人心熙熙悦貌/也然如
 享太牢之志太牢牛也/祭天之物如登春臺之樂老
 子申絶學之意曰我獨怕靜也無/爲也兮其未
 萌於兆若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者任運無
[002-011a]
 心若無所歸衆人之心念念不停皆有餘
 老子曰我心獨若遺念/也反釋曰我愚人之
 心也哉無智無得但純純兮眞心/無雜俗人昭
 昭以爲明老子曰我獨若昏者而心無所
 恃俗人察察以爲智老子曰我獨悶悶然
 無意於物澹水動/之貌兮其若海者言不可見
 其心飂高風/之貌兮似無所止者如風行空無
 所依住衆人皆有以用/也者著物生心老子
 曰我獨頑且鄙者不爲物遷老子曰我獨
 異於人者以心合虚而貴求食於母
[002-011b]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
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甚眞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
名不去以閲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

 老子言孔空也/虛也德之容儀乃一氣也故云
 惟語助/也道是從空德之容乃道化之爲物
 也其物惟爲/也恍惟爲/也恍者光而明故似/有也惚者有而未
 形故/似無是也細而言之惚兮恍似無/似有其中有
 象恍兮惚似有/似無其中有物物與象二字一
[002-012a]
 意不指定言無中有也有中無也故疊言
 之恍惚便是物物便是恍惚前文云無狀
 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恍惚便是混元
 一氣乃人心也心有所著故生恍惚心無
 所著便是窈冥老子先言有心之境次明
 無心之道窈兮幽之/意冥兮暗之/意其中有精
 者非謂窈冥之中又别有精只窈冥便是
 精張平叔云窈冥莫測是眞精其精之理
 甚眞爲義言其不僞也世俗以穢汁爲精/者此術家之語也
 由陰陽相濟血氣變白如乳妳汁類也此/物隨感所化而無定位在體爲汗在目爲
[002-012b]
 淚在鼻爲涕在脾爲涎在腎爲精/皆心之所感而爲即非眞精也又云其
 中有信者自古及今其名常存不去失/也
 可以用/也度/也衆物之甫始/也老子曰吾何以
 知衆甫之然哉以此窈冥之道
曲則全枉則直窪烏爪/切則盈弊則新少則得
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不自見故
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直良/切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
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曲則全枉則直何謂曲全枉直夫處窪低/下
[002-013a]
 貌下則保盈能弊隱/也其德則長新其爲道
 者務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
 下式法/也如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
 伐誇功/曰伐故有功不自矜自誇/曰矜故長雖涉迂
 曲而枉於直其由不爭也夫惟不爭故天
 下莫能與之爭老子引古爲證古之所謂
 曲則全者豈虚言哉誠全其身而德歸之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
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乆而況人乎
夫道希止也言自然也不自然則事屬有爲
[002-013b]
 故見飄風旋風/也不終朝驟雨疾雨/也不終日
 孰誰/也爲此者天地也天地有作爲尚不能
 乆而況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
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
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故從其事於道者奉道者心常虚靜故同
 於道從其事於德者惟其一心故同於德
 若專志仁義失於道德者同於凡俗之失
 夫事同於道者道亦得之事同於德者德
[002-014a]
 亦得之如專志仁義而忘道德然同於失
 者賴五常百行外德修身故云失亦得之
 失道德者縁正信不足故也失尚稱德者
 由有不信仁義者愚俗
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
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
餘食贅之苪/切音/杏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跂謂脚跟/不著地足者不能乆立跨騎/也物者不能
 乆行是以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
[002-014b]
 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施心於事尚不能乆
 況乎其在道也即心見道見道離心有心
 則有礙喻如即食得飽飽當離食故曰餘
 食贅礙其行所行/爲行事/也尚或惡之況乎其
 在道也故有道者不處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
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
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王處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002-015a]
 大道虚無也虚無無物自然生有以一氣
 爲有物之稱天地萬類普因一氣而混成
 先在天地陰陽/也以前生寂兮言無聲也寥
 兮言無形也獨立於萬物之上而不改易/也
 周行六合而不殆止/也萬物皆自一生可以
 爲天下母雖云有物寂兮寥兮亦是無稱
 之稱老子云吾不知其名以字記之曰道
 强爲之名曰大推大之理往逝之故曰逝
 往/也逝四方上下其理彌遠故曰遠遠則不
 可推復返於一故曰返夫萬物因一而生
[002-015b]
 故道大也萬物因陰陽化形故天大地大
 也又云王亦大者謂虚無爲域域中有此
 四大而王以道蒞天下而處一焉人以五
 常百行修身而從謙下由取法於地地之
 生育取法於天天之運化取法於一氣之
 道一氣之道取法於虚無自然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
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如何萬乘之主而
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重爲輕之根靜爲躁動/也之君主/也以事言之
[002-016a]
 是以君子終日行者欲輕亦不離輜重之
 車雖有榮觀在物必依燕處之靜超然可
 見輕不離重動不離靜君不離民如何感/嘆
 之/意萬乘之主而以身貴高而輕天下輕天
 下則失臣民/也動/也則失君
善行音/衡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筭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
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
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
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
[002-016b]
迷是謂要妙
 善行其道者無轍跡車行/之跡此所謂行無行
 行故無跡善言其道者無瑕謫此所謂言
 無言言故無瑕謫善計其道者其心無思
 無爲故不用籌筭善閉其道者心常無欲
 則境莫能入雖無關鍵鎖/類而不可開善結
 繼/也其道者達自心是道雖無繩繼約束而
 不可解是以聖人常以此善救人故無棄
 人常以此善普同救物故無棄物如是自
 利利他是謂襲明故善道人爲不善道人
[002-017a]
 之師不善道人得善道人之所資然當不
 貴其師不愛其資若貴師愛資雖爲權智
 執之同於大迷無智無得是謂要妙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音/溪爲天下谿常德
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
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
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

 學人未能全得無心之道者但知其雄强
 勝物而守其柔雌之道老子喻爲天下谿
[002-017b]
 謂處下而不爭也能爲天下谿常使其德
 不離乆則復歸於嬰兒嬰兒謂覩/境無心知其自
 理明白守其黑默之道者可爲天下式法/也
 謂藏光隱德也能爲天下式常使其德不
 忒失/也乆則其德復歸於無極盡/也知其榮而
 不喜守其辱而不憂譬爲天下空谷謂虚
 而能容也能爲天下谷常保其德乃具足
 乆則復歸於朴
朴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音/掌故大制
不割
[002-018a]
 夫朴者大道化生一炁也散則爲陰陽器
 顯形謂/之器之用四時之遷始春而後秋聖人
 觀生化之有序用之爲法宗廟則以昭穆
 焉朝廷則以尊卑焉鄉黨則以年齒焉推
 厚德則爲之官長是以先君後臣先夫後
 婦故體大道/也之制使人倫有序而不傷割
 害/也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者吾見其不得已音/以
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
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隳是
[002-018b]
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上古以無爲治天下無不治矣至堯舜時
 道德勢衰述仁義欲民從之救衰弊之世
 是將欲取治/也天下而爲之者也老子曰吾
 見其不得已夫天下者神化之器用/也而不
 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事/也或行
 或隨或前/或後或嘘或吹或陰/或陽或强或羸或盛/或衰
 或載或隳或成/或敗者縁執於爲是以聖人治
 天下所以去離也/下同甚去奢去泰者由不執
 於爲也
[002-019a]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音/耗
音/旋師之所處荆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音以/下同矣不敢以取强焉果而
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
勿强物壯則老是謂非道非道早已
 以用/也道佐輔人主者不以兵强取勝於天
 下夫舉兵加彼彼必應之其事旣好還報
 則勝負反復矣夫兵者凶器也師師衆也/周官自
 五人爲伍積二/千五百人爲師之所處民事廢而田不修
 故荆棘生焉大軍之後失於耕治必有飢
[002-019b]
 歳凶年故善良之/稱用兵者果定也/下同而已矣
 不敢以取强焉果而勿自矜果而勿克伐
 果而勿生驕果而不得已而用之果而勿
 恃强夫物盛則衰至理必然物之用壯如
 兵之恃强物壯則老兵强則敗是謂非道
 非其道也宜當早已止也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
處是以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
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爲
上故不美也若美必樂音落/下同之樂之者是樂
[002-020a]
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
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將軍處左上將軍
處右言居上勢則以喪禮處之殺人衆多以
悲哀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兵以濟難由如毒藥不可爲常夫佳美好/也
 兵者不祥之器有好勝之心而妨道德萬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於佳兵是以君
 子居則貴左左爲陽陽主生用兵則貴右
 右爲陰陰主殺故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
 子之器禁暴救亂不得已而用之治國之
[002-020b]
 道恬惔安靜/之意爲上故兵不可美好也若美
 之者是必樂之樂之者是樂殺人也夫樂
 殺人者人不親之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副/也將軍處
 左古之右爲/尊左爲卑左主生上將軍處右右主殺
 言居上將之勢則以喪禮處之何謂也謂
 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用戰勝取强則以
 喪禮處之也


道德眞經直解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