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a0316 茅山誌--劉大彬 (master)


[026-001a]
茅山志卷之二十六火二
    上清嗣宗師劉大彬造
 錄金石篇
宋碑
   茅山元符觀頌碑承務郎知江寧府/句容縣事兼管勾
   茅山崇禧覲/臣鮑慎辭撰
維宋受命百有四十六年天人和同萬物盛
多重光累休越于古初哲宗皇帝推輯福應
報禮上下游心道眞側席異人於是茅山上
清三景法師劉混康以道業聞于東南廼遺
[026-001b]
中謁者致禮意欲必超之混康不得辭既朝
遂住持上清儲祥宫恩數頻煩爲國廣成已
而求還故山許之賜所居爲元符觀今皇帝
既親萬機遵復先志治人事神誠意感格而
尊德樂道猶恐不及復遣使迎致先生于京
師待遇之禮悉用元符故事有加焉未幾告
歸賜號葆眞觀妙先生詔刻九老仙都君玉
印及白玉念珠燒香簡紅羅龍扇諸物又親
御毫楮爲書度人清靜六甲神符三經以寵
賚之皆驚世駭目不可名之寳皇帝若曰先
[026-002a]
帝所以經營元符於名山蓋將揭虔妥靈祈
天永命用輔相我國家朕既嗣事而觀之基
構有未備其敢皇寧廼命江東轉運司凡土
木工費悉爲之調度别降御前空名祠部度
牒百道以助其用委官護作仍增崇三茅君
位號司命君曰司命太元妙道眞君定録君
曰定録沖靜眞人保命君曰保命沖惠眞人
又勑尚方取金玉瑞物依天之命作爲九錫
以顯揚三君之景光于無窮部使者與郡縣
吏虔上之命夙不敢懈經始    年正
[026-002b]
月九日粤崇寧五年八月十五日告成重門
夾     萬福殿以祠三茅君東爲景
福萬年殿以祠皇帝       飛天
法輪以藏恩賜之書傍爲崇寧閣以奉
     參列多勒宸翰虹光寳氣仰薄
璿極天龍共瞻林壑  至於鐘閣醮壇齋
房燕室亦無一不協于度總四百有餘區高
明傑大工盡其技金碧丹堊之飾熒煌昭爛
于崇岡秀嶺之上煙霞霏微草木葱蒨望之
若神變幻化莫可圖寫即之肅然若雲車風
[026-003a]
馬往來於空曠有無之間不可得而知也可
謂盛矣臣謹按句曲山於仙經爲金壇華陽
之天山川神秀據東南一都會漢晋以還世
著靈蹟往往禁樵牧營館御以祈福祥本朝
尊奉之儀務隆典則而山爲見符命靈光仙
籟慶雲紫氣合於圖牒者史不絶書然臣嘗
謂寳玉神鼎金菌紫芝皇天上帝實藏之兹
山所畀付後世太平有道之主苟匪其時不
虚其應而歷代方士隱人弗揣其本徘徊巖
阿冀幸遭遇良足憫笑至聞華陽有司命之
[026-003b]
庭則又築室廬欲據其勝結構相望而終莫
得其處逮元符既建巋然居積金之下深崦
長谷蒼崖翠壁隱見斷續臣僕而朝然後知
天作而地藏之蓋有待也恭惟皇帝陛下聰
明睿智得於天縱孝悌之行通于神明自初
紹服駿惠前烈改元命曆具著聖意延登同
德以熙天功罷黜奇袤用勸多士朝廷既治
蠻夷率服頌聲已作拹氣自應天高地下日
星明潤河不怒溢委蛇而流坤靈效珍成我
帝鼐薄海内外獲蒙豐年盛德大業顯著如
[026-004a]
此方且精思於清靜無爲之學屈己於巖穴
有道之士增築殊館以迎三神之釐是宜無
疆之祚集于一人億萬斯年永作民主所謂
寳玉神鼎金菌紫芝殆將薦于帝廷享于宗
廟以昭明應而積金清淑之氣蜿蟺扶輿磅
礴鬱茀亦欲産祥儲休膚寸而合燕及四海
若時雨彰示方來爲國福地嗚呼斯實聖時
甚盛之舉萬方黎庶瞻望驩呼不能嘿己者
臣愚不勝惓惓忘其固陋昧死上獻元符觀
頌頌曰
[026-004b]
於皇上帝傅臨萬國分奠山川以相有德巖
巖積金曲水之滸仙聖所宅望彼吴楚河圖
幽贊我不敢誣達時休明廼錫之符秦人矜
夸鼓鐘山顛神不報享瘞璧而旋降及近世
祠祝日勤飈馭寥寥亦莫或聞我營元符冠
冕林麓欽崇三眞百靈懷服乘彼白雲陟降
帝所無以致之孰爲來者崇寧之政視古無
前有不吾信酌民之言乾運其剛離麗其明
先訓是若大猷是經校姦屏偷賞信刑威羣
公庶尹千載一時士敏于學吏恪其職除我
[026-005a]
戈矛長我黍稷外攘内修咸底厥緒啿啿羣
生式歌且舞彼蒼匪高有聽在下申命百神
錫以純嘏華陽之天密邇靈囿流慶隤祉益
不敢後卿雲之下靈芝煌煌鳴鶴飛舞來獻
其祥太史占之實應壽考媚兹一人後天難
老皇帝曰嘻朕何私焉斂時五福播之黎元
羣臣拜手天子萬壽越彌億年作民父母明
明天子事帝以實有道是遵無文咸秩符貺
荐臻不忘齊栗明明天子景命維新置我神
器不震不騫德音孔臧與世永延山積而高
[026-005b]
川至而增並受福禄日維不勝垂拱儲神監
于太清
   上進茅山元符觀頌狀
右臣所領邑居茅山之下元符觀實隸焉經
營之際得以職事自效于斤築之末因獲究
見朝廷所以製作之本意臣愚不佞恭惟皇
帝陛下天神天明經緯萬事文德既暢武功
亦昭上自京師下逮海表勝衣之子知趣經
術絃誦之音如昔鄒魯偏師西指闢國萬里
名王貴人浮獻兩觀治功巍巍曠代未有至
[026-006a]
於懷柔百神盡誠備物靈貺昭答臣庶頌歎
維元符之建實紹先志不惑於飛舉靈化之
說無取於黄冶變幻之事清靜無爲深達道
妙載營恭館以格眞馭尊異高行風厲四方
歷選列辟孰知今兹固宜仙聖睠懷蒙福無
極瑞鶴翔集以示民信聞之邑人父老華陽
自崇寧以來慶雲醴泉紫芝瑶草蓋多有之
然可聞而不可見可見而不可致惟是瑞鶴
之應上薄九霄萬目所瞻不得而掩臣前與
部使者已具列上景命之符莫此驗白竊意
[026-006b]
羣公庶尹禮官博士因符瑞之既富刻六藝
之可攷抗章而請有事於泰山梁父以繼七
十二君之絶業以揚我祖宗之休功則兹山
之靈寔兆厥祥臣觀古帝王既有殊尤特絶
之績必有非常能言之士鋪張本末比次律
吕勒之金石著在簡册以光明于本朝臣游
泳太平拭目盛事而喑未聞聲詩不可非其
人故休缺廼擇日齋戒沐浴撰成茅山元符
觀頌一首詞義鄙淺無足簡録而臣之區區
厥有攸在倘蒙萬機之暇俯賜乙覽雖以狂
[026-007a]
斐誅死臣所榮幸所有元符觀頌一本謹隨
狀上進干冒宸嚴臣無任隕越兢慚跼蹐俟
命之至謹録奏聞伏候勑㫖
   後序
崇寧五年八月十日茅山元符觀落成臣拜
手稽首作頌以獻于時九鼎既新大樂既備
諸福之物遠邇創見凡厥臣庶推瑞應陳賦
頌奏御者蓋千有餘篇上命大臣論定居選
中者十有八人而臣實辱在第二八月十五
日伏奉制書進帙一等臣竊自思念束髮就
[026-007b]
學即覃思於經術在朝廷雅有師承不敢輒
著書書成亦博士弟子所餘棄獨以餘力琢
磨文章妄有意於古人之域然連試有司不
中程晚以父任得官吏道先法律又不敢貳
事退食有間亦未忍遂廢翰墨擊轅叩角窮
愁無聊用以自慰會國家築宫兹山以尊有
道以交神靈土木之功甫畢羽毛之祥適至
臣子之心區區有不能已者輒不自揆原大
推功播於頌詩以祝千萬歲壽顧雖臣之極
思而村力駑下訓詁不博言之所載經緯失
[026-008a]
緒大懼以狂狷獲戾今兹猥蒙明詔寵綏之
遂使疵賤姓名附見於崇寧第頌之列臣雖
死骨不朽然犬馬微命恐終無以仰報天覆
謹取所獻頌副本刻之樂石以風示四方使
承學之臣知如臣之昩陋猶以文字當褒嘉
海㝢之廣必有高明博大不世出之士形容
德業具載雅頌咸五登三告功神明垂之無
極以示得意其於始隗之義則臣或庶幾焉
大觀元年四月一日宣德郎充淮南江浙荆
湖制置發運司勾當公事臣鮑慎辭謹記大/觀
[026-008b]
元年丁亥歲八月守靜凝和法師充住持/江寧府茅山元符萬寧宫臣笪淨之立石
   茅山元符萬寧宫記資政殿大學士/金紫光禄大夫
   醴泉觀使兼侍讀上柱國南陽郡開/國公食邑四千户食實封一千户臣
   蔡卞奉/勑撰
崇寧五年秋有司言茅山元符萬寧宫成有
詔臣卞爲之記臣卞拜手稽首而獻文曰德
莫崇於尊道業莫大於昭功臣伏睹皇帝自
踐祚以來苑囿之觀無所增飾外物之玩無
足以累其心者而深觀化原採索道妙澹然
無爲以御羣有心既得此矣且曰道之所在
[026-009a]
聖人尊之是故山林之士寂寞之濱槩嘗有
聞於是者必有以寵嘉之況其上者乎夙興
夜寐因任原省以昭前人之光凡己事之未
就雖其小者必緝熙之蓋所以尊道而昭功
可謂至矣而斯宫之成二美并焉將以詔後
世而垂無窮臣是以受命而不敢辭也謹按
金陵句曲山在西漢時有眞人居焉抱神以
靜超然遺物仙聖降而與之言以登雲天推
其緒餘以化二季而二季亦以仙去是爲三
茅君而世因號其山曰茅山自時厥後光景
[026-009b]
之異雲鶴之祥笙簫之響震見于山椒者歲
嘗有之而方外之士慕道聞風而來者亦莫
可勝數熙寧初常州道士劉混康者始誅茅
結菴于山之積金峰其始至也拾橡栗以爲
食焚栢實以爲香乆而甘之不厭於是人稍
信異往往負薪裏糧以給之先生躬有妙行
而濟之以常善救物之心每以上清符水療
治衆病服之輒愈繇是遠近輻凑而先生之
名益著矣哲宗召至京師燕見便殿賜號洞
元通妙大師且命即其故居易而新之會改
[026-010a]
元元符因號其處曰元符觀先生屢辭歸許
之然終哲宗世元符觀猶未訖功皇帝二年
秋遣中貴趣召先生來朝且詔守臣監司委
曲敦諭勿聽其有所辭先生至自茅山入對
乆之語有以當上心者他日訪以三茅君事
具奏所聞廼詔加錫茅君號而即山構殿以
禮祠焉先生又請建皇帝本命殿于東南隅
之長生地從之於是鐘有樓經有閤歲度人
有數日給衆有田而宫之衆事畢具矣仍降
詰以爲葆眞觀妙沖和先生而度其弟子爲
[026-010b]
道士者十餘人其上皆錫紫衣師名以寵之
所以尊禮之甚至先生再謁還故山皇帝又
爲書道藏經數卷及親畫老子像賜之以榮
其歸宫將成御題其牓曰元符萬寧宫雲漢
之章下賁巖谷是將有神物守護垂之億年
與道無極也且以謂是宫經始於元符而落
成於今故因其舊名而增之以彰繼志述事
之意睿聖相承紹隆眞風所謂一宫之成而
二美并焉者此也臣既序其事使後世得以
覽觀而又繋之以詩其詞曰
[026-011a]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氣合於無與形俱昇孰
希其風必靜必清寥寥乆哉廼發先生帝用
尊之載召來廷廼親其人燕見妙語廼錫命
書迨其儔侣因其故廬啓此新宇像圖仙眞
上肖帝所神筆牓之龍鳳軒翥天錫皇帝聰
明孝友抱一用中以綏九有遐邇率從尊道
熙功有欲求之與在斯宫作爲好歌以詔無

 皇帝以新宫告成親題其記之額刻碑以
 賜聖筆神畫妙絶古人龍章鳳書輝映祕
[026-011b]
 殿既而申命有司填之以金蓋以護持祕
 藏永爲斯宫之寳又以示其不可傳玩於
 民庶也臣淨之伏睹聖上所以協成先志
 繕此棟宇者甚寵甚渥資政之記鋪張閎
 休發揮睿意者甚文甚焕此而不揚天下
 何觀焉臣夙傳師訓累預賜對比縁慶成
 錫加異號聖恩隆重無以爲報是用别刊
 佳石以廣其傳庶使内外遠近皆得究知
 聖上作宫之意先生成道之跡洗心滌慮
 以趣眞風者區區之願也大觀元年二月
[026-012a]
 十五日特賜守靜凝和法師上清經籙二
 十六代嗣教宗師充住持元符萬寧宫事
 臣笪淨之謹題咸淳七年歲次辛未二月/旦日賜紫觀妙大師勑差
 茅山上清經籙四十二代嗣教宗師管/轄元符萬寧宫事臣翟志穎重立石
  茅山華陽先生解化之碑觀文殿學/士金紫光
  禄大夫提舉亳州太清宫上柱國南/陽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實
  封一千一百户臣/蔡卞奉勑撰井書
大觀二年春詔華陽先生來朝京師夏四月
丁亥先生至自茅山上命道士二百人具威
儀導迎館于上清儲祥宫新作元符之别觀
[026-012b]
先生病不能朝勞問之使不絶於途是月十
日車駕幸儲祥宫因召見先生與語乆之前
兩夕先生夢侍天帝所相論說大洞眞經覺
而異之及見上廼以平日所寳大洞經以獻
上覽之動色曰朕潔齋書此經甫畢及親繪
三茅眞君像適欲以授先生是日遂并賜之
先生既授經與上意合則釋然以喜車駕將
還宫復召見先生所以撫存之甚厚後七日
丁酉有司以先生解化聞上震悼命中貴人
賜金營喪特贍太中大夫使使護其柩以還
[026-013a]
葬有日詔臣卞作爲墓碑以詔無窮臣既受
命竊惟古之全德之人本在於道以資物而
不匱貴在於己以順人而不失是故頫仰酬
酢無適而非眞也及至後世一曲之士知爲
己而已而其弊至於絶物抱虚守寂老死於
巖穴之中自以爲得矣而功不加諸人道不
行於世始以自爲而所以自爲者實少此昔
之隱者所以有往而不反之論也若華陽先
生則不然方其棲眞深巒人迹罕至則以上
清符水愈人之疾至不可勝數其功利博矣
[026-013b]
及遭聖上以天縱大智作新斯民本原道眞
宗尚有德則頻年之間數承命造朝召入宫
廷燕見終日造膝所談多所謂天下妙理向
也雲泉之爲娱而今也名顯於朝廷向也樵
牧之與俱而今也道信於宫壼天下方士聞
其風者翕然化之豈可與彼枯槁一曲之士
同日而語哉先生姓劉氏諱混康常州晋陵
人也其上世皆不仕崇寧中以先生故始詔
贈其父守眞宣德郎母朱氏蓬萊縣太君先
生少則虚澹不羣仁宗時試經爲道士脱略
[026-014a]
世故日閲道書而於洞經妙㫖獨心得之患
世無明師廼散髮登壇以天爲宗已而聞三
茅道士毛奉柔者有道行名聞一時遂往依
焉毛一見而奇之悉授以大洞經籙其後廼
結菴于山之積金峰居一日有三羽人者莫
知其所從來同造其廬亟出指菴之東隅謂
之曰汝即此以居抱神守中德惠及人當無
愧於前人矣又顧先生額間曰此無作之地
道之所尚非可以有疵以手捫之明日瘢滅
不復見而求所謂三羽人者終莫能得也先
[026-014b]
生繇是刻意勤行而於接物利人日益不懈
遠近宗仰之哲宗時召至京師賜號洞元通
妙大師而以所居菴爲元符觀未幾謁還故
山上之元年復召赴闕其明年又告歸許之
賜以九老仙都君玉印又詔增廣殿宇而命
近侍總其事於中都得專達焉尋降詰賜號
葆眞觀妙先生先生雖居山而手勑詢勞無
虚月觀將成請朝天廷以謝上恩有詔敦勉
其來召對宣和殿賜御書畫於是增改觀名
曰元符萬寧宫而宫之正門及景命萬年天
[026-015a]
寧萬福兩殿太平飛天法輪之牓皆上自書
昭回之章焜曜萬古三茅崇奉之嚴未有盛
於斯時也明年夏四月先生又告歸詔賜所
居菴以潜神爲名而加先生以沖和二字居
數月又作慶成頌及賜歸山詩以寵之大觀
改元詔屢趣召先生固辭許之於是有㫖命
其傳籙大弟子守靜凝和法師笪淨之入見
喻德意焉其明年先生廼來朝將行之前一
日菴中平時所養鶴輒飛去先生聞而歎曰
鶴去吾殆不還乎已而果卒京師即其年七
[026-015b]
月壬申葬山南叠玉峰詔特謚靜一而以其
墓之祠宇爲藏眞觀先生專氣致柔不與物
忤淵渟雲行動靜兩得眷待終始身名尊榮
可銘也已銘曰
芒乎道初未始有物自氣求之則已芒芴昔
之得者造乎其先逮後沉冥廼始無傳泯泯
膠膠轉徙之塗貌象樊然心與之俱何以更
之俟靜俟虚哿矣先生與古爲徒純氣是守
靡所營趨帝命造廷翩然來思敢告所聞妙
入無爲縻之高名樂此巖棲乘化而盡形則
[026-016a]
如斯鑱石道周後人之詒
 先師被遇聖朝恩榮終始如藏眞建觀前
 所未有詔宗工述解化之迹上親題額以
 賜焉鉅碑泥金艱於傳本謹再模刻以廣
 施云時政和元年四月十七日上清三洞
 弟子二十六代守靜凝和法師笪淨之謹
 題持節昌州諸軍事昌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文水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户食實
 封一百户上柱國王植篆額 皇叔武安/軍節度潭州管内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司
 空開府儀同三司持節潭州諸軍事潭州/刺史上柱國華原郡王食邑九千户食實
 封二千四百/户仲御立石
[026-016b]
   沖隱先生遺表碑二通
淨之遺表上言皇帝陛下臣自違闕庭屢
更晦朔仰慕聖顔日深馳想本圖再出山林
一瞻天表無何大數有限志與願違辜負皇
朝不勝痛恨然臣雖世縁淺薄仙路殊途曷
敢忘陛下終始眷遇之厚伏願陛下精固邦
本善保聖躬上以副皇穹寳曆之恩下以慰
社稷生靈之願臣無任瞻天望聖之至謹奉
表以聞政和三年七月二日茅山經籙二十
六代守靜凝和法師充住持元符萬寧宫臣
[026-017a]
笪淨之上表
臣自惟至愚至昧伏自先師遭遇陛下以來
興建宫祠敷弘教法而臣凡所請求實爲過
分上凟天聽罪所不容本期盡犬馬之勞以
報萬一不期偶染脾疾飲食自滅雖勉强醫
藥殊無退候近因設醮祈恩上天廼獲報應
當須謝世去住之理臣實無憾但恨終天永
訣無縁再覲天顔及别中宫皇子諸王不勝
悵望之極陛下天聰聖哲尊道崇德自古帝
王未有過者然念帝王奉道廼與臣庶不同
[026-017b]
一言一動上合天心則萬方蒙福幸毋以華
麗蕩眞以虧聖典太上五千言以去奢去泰
慈儉爲先廼陛下之師寳致道之津梁也伏
願陛下清心寡欲以保聖躬節財儉用以固
邦本聽納忠良以廣言路天下幸甚如臣下
愚固不當冒死陳詞實念先師付託之重嘗
令臣以盡忠報國爲先當今之際不進一言
以禆聖德則臣違天負師抱恨泉壤矣臣傳
宗法籙眞經玉印及陛下前後所賜書畫並
已付本宫徒弟俞希隱收掌訖更願陛下重
[026-018a]
念先師扶教宣道之心曲垂恩祐終始無替
於宗門則臣雖不獲再瞻天顔死無憾矣操
筆陳情伏增感愴臣淨之再言押
   沖隱先生墓誌銘檢校少保鎮東軍/節度使開府儀同
   三司中太一宫使兼侍讀修/國史臣蔡卞奉勑撰并書
先生氏笪名淨之金陵人父得一少不事事
晩好道術鄉里號笪翁餘杭有杜道士者自
匿其名常從翁游先生方在娠一日翁夙興
見杜道士入其門俄失所在心異之有頃先
生誕焉先生生而淳澹識度深遠幼不茹葷
[026-018b]
六七歲日誦書數百言從羣兒嬉輒畫地爲
道家像父携之游茅山時靜一先生劉混康
結茅積金峰一見稱之日是子他日人天師
也示之以輕舉之法先生躍而大喜願留師
事誓不復歸父亦欣然許之服勤左右累年
王安石閒居金陵聞靜一高行遺書致禮邀
之先生奉杖屨以從試與之語率皆造理屢
稱善焉元祐中臣守宣城靜一遣先生持書
過之館之後園西室前有華果林木叠嶂樓
臺之勝近俯城市遠望百里間而先生終日
[026-019a]
靜坐未嘗出門心竊奇之廼出緡錢度爲道
士先生志益精篤靜一悉以三洞經籙畀之
書符呪水以弭疾除邪率多驗蓋累年之間
盡得靜一之道深居山林之幽而聲名暴著
一時哲宗皇帝在宥天下搜求道術之士首
召靜一來朝京師從師入見顧其貌異焉錫
師名以寵之元符初賜所廬爲觀號元符今
天子躬體妙道以臨萬邦命守臣敦遣靜一
造朝勿聽其有所辭先生與之俱來禮遇尤
至勑有司大新厥字親書宫名以賜更號守
[026-019b]
靜法師領住持事又明年復召入朝暨進見
弟子從行者皆有恩數及之乆之得請還山
又加號凝和賜御書畫以寵其行大觀四年
復至自茅山天子命即所館建壇席俾倡其
教以示學者遣中使賚之縉紳士大夫多從
聽受復固辭還山上更以御書及畫靜一遺
像付之先是九幽黄籙乆廢世罕道者先生
發明之二科儀式方大顯於時凡深山絶嶠
學者棲處其間時或淫雨積雪徑路阻絶先
生必亟往餉之歲稍不登輒令减田租之入
[026-020a]
以麋粥食飢者不幸殍殫衣衾瘞之居數年
一日召其徙謂之曰吾今年四十有六昔吾
先師記吾之數不逾於此吾將化矣荷國重
恩不得面見天子廼索筆自草遺表以聞翌
日具湯沐易衣冠而逝時政和三年七月三
日也表聞天子嗟悼詔贈沖隱先生賚之緡
錢以其年十一月封窆于大茅峰之陽華蓋
峰下受業弟子數十人其上首曰傅希列徐
希和爲養素法師繼踵住持而希列被召爲
右街都監後三年又韶贈先生之父爲承事
[026-020b]
郎母周氏爲孺人蓋自先生少時臣己識之
及其將終亦令人喻意於臣云寫遺表畢屬
期已至不得書數言以别既葬數年有詔使
爲之銘銘曰
識道之眞則遺其形初成得之上入太清靜
一慕焉少也無營結廬峰顛以逮于成誰其
嗣之允矣先生天子嘉之荐錫休名召語於
前理暢而明形雖有逝神則常升緒餘之傳
粤在斯銘
   茅山疑神庵記
[026-021a]
句曲名山三茅勝地靈宫閟宇突兀炳焕甲
于江左數千百里凝神菴居其間林𣝡蔽虧
氣象深穩宜高人逸士之所廬也紹興癸亥
祠宇宫道士張椿齡與其徒相攸於中峰之
下誅茅結菴擺落世紛怡神葆光爲物外之
游性眞内融道腴外豐秀骨山峙神鋒玉舉
望之眞蓬萊方壺中人學者稍趨歸之聲聞
帝聰有詔召對控辭弗獲既見上顧勞甚寵
解御服以賜且命圖形於神仙閣固請還山
先生起草萊受知聖明前後六至闕下壬午
[026-021b]
視師亦賜對于行在所每見加厚初太上皇
欲易菴爲觀先生辭以有觀額則事煩非幽
居之宜故止賜今名實乙亥六月也庚辰歲
建三清殿像設供具皆上方所製其後以行
宫賜銀建天祥閣奉藏宸翰又爲層屋置内
府賜鐘雲漢在上光被草木寳器所鎮神鬼
守護凡二紀賚錫悉充楝宇費齋庫庖湢位
置不瀆於是豐約中度規制具體矣乾道壬
辰賜田三百三十畝有畸仍命漕浙除其税
德至渥也居之高下皆因其山之勢妥帖邃
[026-022a]
密不晦不露白雲峰擁其左小峰拱其右面
挹赤山大羅源平遠當胸而昇元頂亦逐逐
在目也紫翠環繞四山如屏晨光陸離篆影
淩亂宵籟閴寂琴聲清圓恍若與塵世隔匹
夫而能動冕旒之高聽享山林之至樂其必
有以也夫噫老佛之教與孔氏鼎立後世紛
紛矛盾異同眞人御辯融三爲一恭己正南
面而儒術行於天下刑政修禮樂興二家翼
之使民心一於爲善薰陶漸漬風俗淳厚兵
寢刑措日躋仁壽之域庸非助乎先生訪對
[026-022b]
之際言不得聞若夫方士誣虚之說治道清
靜之要將奚擇焉天實聞之矣其能動高聽
享至樂宜哉先生常州晋陵人少爲人也名
行義字達道度爲道士改今名而世先以其
字行既殁之九年住菴弟子茅見獨以僕疇
昔與先生有一日之雅而與其兄王見志從
游荆溪之上垂四十年屬爲之記故獨取其
菴之顛末係於興創者識之其被遇兩宫榮
寵光顯當有紀録以侈眷異兹不具載云淳/熙
十年九月朔朝散大夫新權發遣/處州軍州事贊皇李處全記井書
[026-023a]
   嘉定皇后受籙之記
皇帝妙毓至神纘承大統薄海内外晏然無
事皇后道合坤寧光齊日耀彌綸帝德輔贊
化原而内助餘閒貴道清靜宅心虚白廼嘉
定庚午午節命左街監義臣上官德欽緘封
寳熏肅將中㫖用章獻明肅皇后故事至華
陽洞天上清宗壇傳受大洞畢法寳籙金龍
玉璧質信禮儀罔不畢備上清經籙宗師臣
薛汝積實臨壇度師臣汝積恭承教令潔己
齋心馳誠南嶽結想上靈建置玉籙道場羅
[026-023b]
天大醮廣修齋設延供羽衣是夕玉繩金波
昭回璇漢祥飆瑞靄紛郁宫庭翼日笙鶴翱
翔飛舞呈瑞靈芝異草迭産於林坰間四方
來觀莫不敬歎猗歟盛哉臣先覺曩以微賤
遇孝宗皇帝蒙恩放還山林與臣汝積從游
目擊盛事欣喜踊躍竊考經籙之自來求流
傳之所在巍巍至妙蕩蕩難名誠求道之津
梁登眞之道路至於光顯流衍囑付帝后俾
承天而行與道合眞則我朝之盛又非前代
所及也氣結九天自然成文火鍊太空皇人
[026-024a]
按筆此寳籙所由始也太平下教小有天王
紫虚元君流播人間此寳籙所由傳也元君
初降句曲命楊羲以隸古定其文傳上清仙
翁許劌寳笈琅函鳳羅金鈕割歃有儀盟誓
甚重得之者必名書金簡自在丹臺苟非其
人不在此族歷代帝后佩服崇尚用以延洪
祚用以益永年發祥隤祉如鼓應桴然足以
知其教不足以見其盛也自元君二十二傳
觀妙先生朱自英是爲章獻明肅皇后臨壇
之師兩傳而至沖和先生劉混康時在宣和
[026-024b]
徽宗皇帝命先生總括三洞四輔爲盟傳之
師仍賜白玉印以續宗壇之系九傳而至臣
汝積又復恭遇聖后下屈崇尊增賁經籙其
道益以光顯其事益以流衍聖子神孫奕葉
相承不忘道化用躋世於仁壽此千載一遇
萬世之下不可尚矣天降其祥地不愛寳未
足見皇天之所以眷顧我聖后者億萬斯年
與帝並尊爲天下母此降精三境流光十極
付囑我聖后者其在兹乎恭惟皇后殿下聰
明天禀慈慧日隆百神敷祐瑞氣騰空國家
[026-025a]
寳曆過期流芳億兆之祥也臣不敢自默敬
爲之記姑録始末不敢爲文嘉定三年庚午
歲五月十有六日右街道録凝神齋高士臣
劉先覺拜手稽首恭記臨壇保舉師太上靈/寳無上洞玄法師元
符萬寧宫知宫沖妙大師臣任元阜 監度/師閥 臨壇度師茅山經籙三十四代嗣教
宗師上清三洞法師管轄元符萬寧宫明一/大師賜紫臣薛汝積 承議郎知建康府句
容縣事兼管内勸農營田/公事臣朱拱臣建并書
   白雲崇福觀記徽猷閣學士正議大/夫提舉佑神觀兼太
   子詹事兼修國史兼實録院修撰戴/溪撰 朝奉郎守起居郎兼國史院
   編修官兼實録院討 官兼侍講黄/中書正奉大夫守吏部尚書兼修
[026-025b]
   國史兼實禄院修撰兼/太子詹事曾映篆額
句曲江左名山洞天福地以茅君隱而仙是
稱茅山有積金峰當西一面積金之支右轉
而特起者白雲之峯也道俗相傳嘗見其草
木後凋煙霞在望然東西兩山靈宫閟宇各
奠所宜兹曠弗卜顧有待耶紹興中華陽道
士王景温披榛棘鑿巖崖室于峯之下俄以
行志修潔聞廼即其居錫崇福觀額暨白金
莊田饒益之俾展其成於是甓壇場班像設
有門鼎峙有亭翬飛堂皇深密廊廡袤延重
[026-026a]
樓傑閣雲層巍峨前闢端逵松杉行列如蓋
如幢有赤山湖軒豁面勢崇岡秀巒左顧右
揖鬱鬱杳杳映帶清深而居而游如脱紛拏
如蹈仙墟中間方壺丈室上親洒翰揭以虚
靜與夫紹興以來四朝錫予寳鎮泉石人間
世事待有大福德力作興風雲會合殊勝然
後底廼績今其徒居之思有以稱亦反其初
而已大林丘山之善於人也亦神者弗勝然
而道者託焉昔之爲道術者棄絶乎名勢利
欲精專乎身心性命唯恐入焉不深且密也
[026-026b]
待其行成一朝蜕去人方競競然持其所棄
迹其所蜕以帡幪其隱約鼓鐘其沈潜影響
其清風素節而冀得其人如初迺亦甘心焉
豢其養尸其居美其衣食寢處如世俗轉復
爲名勢利欲所愚而道術安在是山不特茅
隱二許楊陶之遺地不改址往往蓬户桑樞
霞飱栢食託於人之所不堪顧自有丹臺絳
宫抱玉懷珠在開白雲者必不專以外境遺
子孫也溪之從子埏往來山中人境俱熟道
士周觀復景温高弟求記其師之功緒甚力
[026-027a]
廼俾埏序次其見聞因附見吾說觀復持歸
告語其徒庶有警焉以復其初嘉定四年九
月望日記
   洞陽館記
宣和間道士沈洞元鍊大藥人知神其醫而
已侍郎王公漢之帥金陵爲人擇地廼之華
陽之南四平之北修築館舍仍舊號曰洞陽
并祠其先世蓋道書稱洞陽爲朱陵昇度之
館又以據洞府之陽而名焉思陵在御歲遣
使清眞觀建萬道齋齋時羣鶴翔集蓋三月
[026-027b]
十八日稱鶴會始此淳熙初洞元之徒皆遠
游貳車王光國克承先志爲地擇人道者王
介叔草衣木食主天市壇邀至來洞陽介叔
之徒曰丁道存相與刻志道業招徠四方之
士而鶴會之盛既無前代賜予不在清眞而
在洞陽矣三十四代宗師薛君汝積强以祠
牒衣冠之以表其容衆俾爲善日益不怠珥
陵推官湯喬年施田二頃以續歲供意亦以
增冥福爲報本地其手澤付予周防甚至未
幾爲湯後者肯穫功虧田不能乆而歸洪氏
[026-028a]
洪氏有名秉鈞長且賢四中鄉選投筆高蹈
士類因以眞隱稱眞隱知田之自廼集子姪
議舉半入延慶飯僧其百畝復施洞陽若將
使湯推官少償夙願於地下吁湯君之施出
於有心而眞隱未始容心此豈周防思慮所
及哉洞陽既再入田廼紹定庚寅予偕諸姪
成存道之志爲建齋寮大隸題榜井識始末
以傳水乆且爲賢不肖子孫之世鑒云嘉熙
丁酉日南至丹陽張湜撰并書朝奉大夫監
行在左藏西庫丁宗魏篆額
[026-028b]
宋羅天感應碑山人佼遺文
元符萬寧宫經藏記奏□撰
 右闕文
宋重修華陽宫記郭衡撰
元陽觀記朱拱臣撰
玉液菴記劉宰撰
 右不録文



茅山志卷之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