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a0003 元始說先天道德經註解--李嘉謀 (master)


[004-001a]
元始說先天道德經註解卷之四洪六
 眞篇一千言章
   第一章四十四言
眞眞眞神無不靈靈無不神
 靈爲神之用眞眞之妙靈亦神故精亦妙
 粗亦妙
九還之道杳杳之眞無爲無作眞全神却
 致一爲眞數至九還歸一十即一也若百
 千萬乃衍十而成耳自一而九周極萬物
 九還於十復本之義却神全眞無爲無作
[004-001b]
 謂之眞人
一定之器眞元大朴眞眞眞眞眞眞眞眞眞
 道有大小眞爲道母衆人自道入眞眞而
 後神至人以神入眞却神返本故曰一定
 之器眞元大朴眞眞眞申言之者不雜之
 謂也
   第二章一百一十一言
杳杳冥冥至精至眞神一不雜定變定化
 杳冥非無精眞生於杳冥故杳冥者精眞
 之本也抱精守神一而不散變化出焉人
[004-002a]
 甞求變化於變化而不知自然之必變必
 化蓋杳冥爲眞精之本一爲變化之本求
 精眞必不精眞求變化必不變化若神不
 雜則必變必化有不待言者此聖人所以
 貴無爲也
眞元妙有眞一自然深根固蔕
 妙有者無所不有眞元之中可以位天地
 育萬物人見其如此不知爲眞一自然深
 根固蔕者根於妙無也唯其根於妙無故
 妙有開敷如根有枝如花有實皆自然之
[004-002b]
 理
一又一信又信信信不脫後天地息
 一者無所不一信者無所不信學道者之
 病在不能一不能信故動則一人也靜則
 一人也語則一人也黙則一人也如此則
 不一矣信有眞理而不信無理之不眞信
 有清淨而不信無物之非淨信有一我而
 不知六合之内無適而非我信有一心而
 不知巨細之物無物而非心如此則不信
 矣不一則不可强一不信則不可强信欲
[004-003a]
 其必信必一一之又一信之又信非有眞
 見者不能若信信不脫雖天地有盡而此
 見蓋未甞終窮也
眞一妙道自然眞道各眞其眞一眞曲全
 知自然之眞則運用之間無使然者學道
 之士運用皆空遇事則施應而不膠無事
 則虚虛而不寂故動亦眞靜亦眞直亦眞
 曲亦眞動不失靜曲不失直故曰眞以曲
 全
吾元始眞道得一盡矣
[004-003b]
 孔子謂子貢曰賜汝以吾爲多學而識之
 者歟曰非歟曰非也吾一以貫之且多學
 而識識爲學病識之所爲病者猶不知一
 也荀知其一則仁義不相戾忠孝不相違
 剛柔不相背曲直不相害動靜不相亂語
 黙不相反如是則道一道也物一神也物
 不異道道不異物精亦粗粗亦精故曰通
 於一萬事畢
衆眞皆息吾不知其息眞元妙一
 動無非眞故息無不眞眞動無動眞息不
[004-004a]
 息故曰吾不知其息是謂眞元妙一
吾元始鎭於元首一眞之道吾無所不一吾
眞元至道衆眞歸吾一眞道眞常矣
 楞伽有外道常論謂凡物本常本常不變
 又謂物本不常思量計常若物本常則常
 爲定論若物本不常思量計常則常爲非
 實故釋氏抵之老子曰知常曰明此曰眞
 道眞常所謂常者即一即眞即妙即元即
 神即道故曰吾無所不一衆眞歸吾一不
 獨此也即事即理即物即我即有即取即
[004-004b]
 愛即受無所不一無所不空是謂眞常至
 一
   第三章五十二言
妙一元一神一三一同眞妙一不散無爲變
化眞元自然
 妙非妙元非元神非神何以故同一眞故
 眞同不散故變化不測而猶自然也
見一守一抱一入吾元一
 必先見一於無所不一然後能守一必能
 守一於無所不一然後能抱一若不能見
[004-005a]
 則不能守不能守則不能抱不能抱則不
 能入矣故一以見爲先苟於物不見一則
 短長相害物我交違又安能守而不失乎
吾太上元始妙定眞一太一元始之尊號得
之者眞
 元始妙定即釋氏所謂涅槃也楞伽謂涅
 槃與空無别有誼此即眞一太一之謂也
   第四章一百四十二言
一眞返元萬化歸一眞一守一入吾神天無
一非一一不可一元始之眞道一不變神一
[004-005b]
不化一返妙元元之一道
 眞返於元萬歸於一守眞存一是謂神天
 神天之妙無一非一楞嚴佛告文殊如來
 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縁并所想相如虚
 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縁元是菩薩妙淨
 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如汝文殊更有
 文殊是文殊者旣識其眞於中實無是非
 二相且見自眼根縁於塵色因有塵色内
 發識知三摩地中觀此塵縁猶如空華本
 何所有不可謂是雖是空華而知空華者
[004-006a]
 元是菩提不可謂非今以佛語參對發明
 如眼見色萬有不同由是言之又誰是一
 原其本根由吾元妙若非元妙塵無所縁
 由是而言又誰非一若未識文殊言文殊
 者有是與非旣識文殊則是非二相自然
 不起一與非一義亦如是由不知一故有
 是非㨂擇推尋旣見一眞其間自無一與
 非一故曰無一非一所謂一不可一者此
 言一之不可定也若以一定爲一則一而
 不變故一不可一若道一則不變不變則
[004-006b]
 非道神一則不化不化則非神唯一返妙
 元雖萬不同而一不見一是謂元一之道
吾元始至眞無極上眞元道生吾無神之道
 眞之至道之上無神無極是謂元始
眞眞之體倚仗元黄無無之數忽然有一吾
得而見
 眞眞無體倚天地而成體無無無數假於
 一而有數有體則有物有數則有滋於物
 知眞於滋知一非有道者不能
孰能守吾眞一于妙眞見眞一知一一寡一
[004-007a]
微守之尊一無始至無極
 惟眞見眞惟一知一方其爲見物所不見
 方其爲知物所不知其守之也至寡至微
 其用之也至溥至博方其守之也幾於無
 始及其用之也至於無極
眞定無爲一妙無數無爲無數元始眞一
 有爲渉於境有數渉於物眞定妙境無境
 之境眞一妙數無數之数故曰元始眞一
無神居乎衆始道全無數眞全無爲眞得眞

[004-007b]
 苟不識眞則一塵可以蔽天一芥可以覆
 地儵見其眞則雖在事物間猶無數也猶
 無爲也此由衆人無眞故所見皆不眞聖
 人自眞故所遇皆無不眞也是謂眞得眞
   第五章十五言
眞守眞衆僞不生信信之誠眞道得矣
 以眞守眞則無僞不眞以僞求眞則無眞
 不僞中庸曰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
 所謂天者識發於中有若天然無誠之者
 儻有意於誠則是思誠思則有邪思則爲
[004-008a]
 偽人道之患自此始矣信信之誠無思有
 信有信之極自然而誠此爲眞道之極
   第六章一百一十五言
神生眞眞生神神合眞變化定無神神入眞
致一後得入神至眞吾歸無無
 眞神相合雖有變有化而無變無化皆本
 自然神神入眞不見其變化由是致一得
 一雖千變萬化而皆出於無有是謂吾歸
 無極
太始眞一未生恍惚之數在毫末之始元始
[004-008b]
得其妙數守一不變定無固始守神不離一
眞守神神不見守
 易曰原始要終故知死生之說原吾未生
 吾從何來及其旣終吾從何去若知其自
 來即可知其自去矣太一之始未生之初
 恍惚之數在毫末之端方是時一全而不
 分元始得其妙數妙數者一之謂也元始
 能守一不變定無固始故能獨立於天地
 之先人所以流浪生死由其不能全一在
 於無中不能自持太始之一分爲六用攬
[004-009a]
 塵成根故有形象無不可定始不能固根
 結形成喜怒易其性哀樂動其情去本逐
 末遂乖元始至人則不然知塵虚妄塵不
 能縁塵旣不縁則六不分一一全於無内
 瑩發光故無無之用定始始之道固自然
 神不離一一不離神以眞守神神不見守
 何以故本不離故本自不離守亦無用
吾不爲無無之用不在有有之形妙谷含眞
妙眞含虚妙元眞一之元吾眞自得
 知神之生於眞即是爲無無之用知眞之
[004-009b]
 可生神即是生有有之形無無之用而吾
 爲其用有有非形而吾爲其形皆由知始
 故楞嚴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無漏眞淨但於無用之用用而
 不用於有有之形形而不形知見不生知
 見無見即是妙谷含眞妙眞含虚眞眞自
 得吾不知其得
得一無得眞得眞元妙眞一無有
 學道有纖毫所得即爲塵勞故清淨經云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佛書云於法實無所
[004-010a]
 得若云有得得必可矣可得可失所見不
 眞若得一而實無得一不可離我即一一
 即我是名眞得眞一無有
   第七章一百五十三言
皓皓眞元冥冥妙一洞然元谷恍生玉室吾
方抱元素含黄極定其丹檏無色無聲寂然
眞體與吾爲一
 眞元妙一皓皓其素冥冥其深如谷之虚
 如室之温抱元素者天之色也含黄極者
 地之象也抱元含黄包括天地以爲丹檏
[004-010b]
 所謂丹檏無色無聲寂然眞體若以有檏
 爲檏乃元黄之分非其全也抱元含黄則
 天地未分自未始有天地而眞體與吾爲
 一矣此之眞體本與吾一由吾不一與一
 自異故散失元常元常之道一者自得
吾元始得一眞之道元黄大象妙一清淨虛
中化一眞元未變道不可得
 元黄大象未始有象唯妙一清淨而巳自
 虚中化一而大道生若眞元未變妙妙無
 形元元無體神神無數眞眞無變則道不
[004-011a]
 可得
大道隱眞眞元無作神眞一定興逝不去眞
名乃乆是謂信流眞逺眞還一返
 眞散爲道道隱至眞道在天下大而妙元
 小而仁義則道有小大得道者生失道者
 死則道有得失人存道興入亡道廢道有
 興廢若眞一妙元則無作無止無去無來
 湛然常存興逝不去故眞爲常道眞名乃
 乆眞從道降流不失信逺不失初道散爲
 物去本逺矣而眞未甞䘮一未甞離若能
[004-011b]
 還一返眞復歸元初則未甞散未甞亡也
吾太始神符妙不可得與物同名吾一無名
眞名不去
 易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宻吉凶與民
 同患神以知來智以藏徃心者七情之根
 有喜有怒有哀有樂皆非心體去情純性
 謂之洗心心不雜情精純自住謂之退藏
 於宻在我如此則渉世而未甞渉世與民
 同患而實未甞同患故退藏於宻則無我
 與民同患則無物内無我外無物則其始
[004-012a]
 無始故曰神以知來其終無終故曰智以
 藏徃至人神符於太始妙不可得然出而
 能與物同名雖與物同名而吾一無名所
 謂妙不可得者即退藏於宻也與物同名
 者即與民同患也雖與物同名而吾一無
 名則名可同而一不可同名可名而一不
 可名即無始無終眞名不去之義
守名名離執檏樸散建檏立名失吾眞矣守
無名鎭無檏是謂元檏妙眞長生乆視之道
 有名即同物可執即同器唯守無名鎭無
[004-012b]
 檏無物與器即無得無失是謂長生乆視
   第八章二百一十八言
恍恍惚惚火中生神杳杳冥冥水中生精火
炎升上七變生神水流降下六化生精七六
變化上下相成精神徃來妙體生眞神七變
生眞火精六化生眞水六七十有三妙
 神生於恍惚屬火精生於杳冥屬水火之
 性上水之性下上下相交精神徃來故水
 中有火火中有水精中有神神中有精是
 謂七六變化上下相成天一生水性本陽
[004-013a]
 也體成於六而屬隂地二生火性本隂也
 體成爲七而屬陽水自上生而性下火自
 下生而性上莊子曰至隂肅肅至陽赫赫
 肅肅出乎天赫赫發於地肅肅之氣本出
 於天天一之用降而下行中交天五成形
 爲六生水而屬地赫赫之氣本發於地地
 二之用出而上行中交天五成形於七生
 火而屬天故水本天而其成則地在人爲
 精火本地而其成則天在人爲神故謂之
 六化七變七六變化合爲十三然則十三
[004-013b]
 者乃水火之體是其巳變巳化之質非元
 變元化也
妙吾之至眞眞一生於妙數之始神中精與
吾岀生精中神與吾入死死不亡生不壯十
有三之妙知之守之用之長生乆視吾道合
眞號曰眞人
 十有三乃數之成爲水火之質水火以質
 相遇則尅賊不能以相容唯水火之元數
 眞水藏於眞火眞火藏於眞水眞眞不壞
 此易所謂水火不相射者言其眞水火之
[004-014a]
 能相容也至人知之求水之眞於心於心
 配汞求火之眞於腎於腎配鉛心神也神
 中有精其精不滅腎精也精中有神其神
 不壊雖出生而不生故曰生不壯雖入死
 而不死故曰死不亡眞人於十有三之形
 而識十有三之妙知之守之長生乆視
眞人抱一致一含眞天火神地水精天地精
神七六水火吾合爲眞十三返妙眞一自然
妙數合眞入死出生之道得矣
 水火二物同原而異體相剋而相成唯眞
[004-014b]
 人然後能一之於是抱之使之不離致之
 使之不散舍之使之不異合天地精神七
 六水火皆致其用由返十有三之妙然後
 眞一自然儻不知十三返妙而徒任水火
 之死質不循其初則更相剋賊水敗火㪚
 不終朝而死矣
昩十有三之妙數䘮眞取死吾曰眞死眞死
眞亡不得返常
 知眞水火之交相養然後知精神之交相
 生昧其交數則物失其養物失其養則死
[004-015a]
 亡隨之是謂眞死
天生神地生精天地合妙眞一不化無極之
道吾眞無上是謂無上眞道
 天生神地生精者物物得之至於合天地
 精神知神中有精精中有神能使眞一不
 化者唯至人爲然是謂無上眞道
   第九章一百五十言
日火月水日神月精神魂精魄天長地乆十
有三之妙數萬物不能逃一變一化浮沉鬼
神日月相移
[004-015b]
 陽本於隂隂本於陽夏至隂生於天冬至
 陽生於地故水中含火火中含水神中有
 精精中有神在人爲魂魄相抱在物爲天
 地長乆皆十有三之妙數萬物不能逃但
 人不識其變故陽窮於陽火上而不能下
 隂窮於隂水下而不能上若知其變化使
 龍從火出汞出於砂識心中之至隂虎從
 水生銀自鉛成識腎中之至陽自然龍虎
 相交鉛汞相配内可以成丹外可以成物
 是謂浮沉鬼神相移日月古語云至人奪
[004-016a]
 得造化意手摶日月安爐裹又曰五行顛
 倒術龍從火裏出虎向水中生者以此
天地至眞吾始未闢混合爲一眞吾方守於
元始恍恍惚惚吾不見十有三之妙數自然
之道在吾三要吾知其要不知其妙
 此言水火雖眞而非眞吾之至眞自吾始
 未闢合而爲眞方是之時孰爲水火吾方
 守於元始恍恍惚惚亦孰爲十有三之妙
 數及自然之道相交相成自一爲三所謂
 三者水一火二水火之交爲三此之謂三
[004-016b]
 要三要旣成亦自然配合無使之者在吾
 未甞不一吾亦不知其妙此非故爲不知
 乃自然而成雖不知可也
固定太初守鎭元始道合元眞吾入無極無
盡鍊成浩劫妙一靈元恍惚之數杳冥之眞
自然之神生元始終元極太眞妙數元始眞
道元始用之至至成天成地
 化錬水火交養精神足以爲道矣而未爲
 至也所謂至者必在固定太初守鎭元始
 道合元眞入於無極鍊成浩劫妙一靈元
[004-017a]
 自然之神無始無終是數非數是道非道
 然後能變化萬物吾元始用之以成天成
 地


元始說先天道德經註解卷之四






[004-01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