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l0118 太平廣記-宋-李昉 (master)


[158-1a]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八
  定數十三
   成汭    楊蔚    歐陽澥
   伊璠    顧彦朗   李甲
   房知温   竇夢徵   許生
   楊鼎夫   牛希濟   隂君文字
   貧婦    支戩
[158-1b]
    成汭
唐天祐中淮師圍武昌杜洪中令乞師於梁王梁與荆
方睦乃諷成中令汭帥兵援之汭欲往親征乃力造巨
艦一艘三年而成號曰和州載艦上列㕔宇洎司局有
若衙府之制又有齊山截海之名其餘華壯即可知也
飾非拒諫斷自其意幕寮俛仰不措一辭唯孔目吏楊
厚賛成之舟次破軍山下為吳師縦燎而焚之汭竟溺
死兵士潰散先是改名曰汭字即水内也水内之死豈
[158-2a]
前兆乎湖南及朗州軍入江陵俘載軍民職掌伎巧僧
道伶官並歸長沙成汭之名和州之號前定矣出北夢/𤨏言
    楊蔚
唐楊蔚使君典洋源道者陳休復每到州多止於紫極
宫𢎞農甚思一見而潁川輒便他適乃謂諸道士曰此
度更來便須申報或一日再至遽令申白俄而州將擁
斾而至遂披揖楊公曰嚮風久矣幸獲祗奉敢以將來
祿筭為請勿訝造次潁川呼人為卿乃謂州牧曰卿三
[158-2b]
為刺史了更無言楊不懌以其曾典兩郡至此三也自
是常以見任為終焉之所邇後秩滿無恙不諭其言無
何又授此州亦終考限罷後又除是郡凡三任竟殞於
是邦即三為刺史之説果在於此乎楊公季弟玭為愚
話之出北夢/𤨏言
    歐陽澥
歐陽澥者四門之孫也薄善詞賦出入塲中近二十年
善和韋中令在閣下澥則行卷及門凡十餘載未嘗一
[158-3a]
面而澥慶弔不虧韋公雖不言而意甚憐之中和初公
隨駕至西川命相時澥寓居漢南公訪知行止以私書
令襄帥劉巨容俾澥計偕巨容得書大喜待以厚禮首
薦之外資以千餘緡復大宴於府幕既而撰日遵路無
何一夕心病而卒巨容因籍澥答書呈於公公覽之憮
然因曰十年不見灼然不錯出摭/言
    伊璠
黄巢汙踐宫闕與安朱之亂不侔其間尤異各為好事
[158-3b]
傳記軒裳農賈挈妻孥潜跡而出者不可勝記至有積
月陷寇終日逃避竟不覩賊鋒者獨前涇陽令伊璠為
戎所得屢脱命於刃下其後血屬相失村服晦行及藍
關為猛獸搏而食之患禍之來其可茍免出唐/闕史
    顧彦朗
東州顧彦朗以蔡叔向為副使感微時之恩推為戎倅
而嘗加敬其弟彦暉嗣襲酷好潔淨嘗嫌人臭左右薰
香而備給使幕寮皆中朝子弟亦涉輕薄韋太尉昭度
[158-4a]
收復蜀城以彦暉為招討副使在軍中每旦率幕官同
謁掌武而蜀先主預焉共輕忽之雖昭度亦嫌其不恭
彦暉襲兄位爾後為蜀主所破手刃一家郎官温術等
斃焉先是蔡叔向職居元寮乃顧氏之心膂與所辟朝
士優游罇俎不相侔矣小顧既是尊崇嫌其掣肘王先
主因其隙宣言以間之且曰拈却蔡中丞看爾得否由
是叔向辭職閒居王乃舉軍而伐之在蜀有術士朱洽
者常謂人曰二顧雖位尊方鎮生無第宅死無墳墓人
[158-4b]
莫諭之或曰二顧自天德軍小將際會立功便除東川
弟兄迭據大顧相薨遺命焚骸歸葬豐州㑹多事未果
至小顧狼狽之日送終之禮又闕焉即朱氏言於斯驗
出北夢/𤨏言
    李甲
唐天祐初有李甲本常山人逢歳饑饉徙家邢臺西南
山谷中樵採鬻薪以給朝夕曾夜至大明山下值風雨
暴至遂入神祠以避之俄及中宵雷雨方息甲即寢於
[158-5a]
廟宇之間松栢之下須臾有呵殿之音自逺而至見旌
旗閃閃車馬闐闐或擐甲胄者或執矛㦸者或危冠大
履者或朝衣端簡者揖讓升階列坐於堂上者十數輩
方且命酒進食歡語良久其東榻之長即大明山神也
體貌魁梧氣岸髙邁其西榻之首即黄澤之神也其狀
疎而瘦其音清而朗更其次者云是漳河之伯餘即不
知其名坐談論商㩁幽明之事其一曰稟命玉皇受符
金闕太行之面清漳之湄數百里間幸為人主不敢逸
[158-5b]
豫怠惰也不敢曲法而徇私也不敢恃尊而害下也兢
兢惕惕以承上帝用治一方故歳有豐登之報民無扎
瘥之疾我之所治今兹若是其一曰清泠之域泱&KR1071
區西聚大巔東漸巨浸連陂湊澤千里而遙余奉帝符
宅兹民庶雖雷電之作由已也風波之起由已也鼔怒
馳驟人罔能制予予亦非其詔命不敢有為也非其時
會不敢沿泝也正而御之靜而守之遂致草木茂焉魚
鼈蕃焉鹹鹵磊塊而滋殖&KR0841蒲蓊鬱而發生上天降鑒
[158-6a]
亦幸無横沴爾又一曰岑崟之地岞崿之都分坱圠之
一隅總飛馳之衆𩔖熊羆虎豹烏鵲鵰鶚動止咸若罔
敢害民此故予之所職耳何假乎備言座上僉曰唯唯
大明之神忽揚目盱衡咄嗟長歎而謂衆賔曰諸公鎮
撫方隅公理疆野或水或陸各有所長然而天地運行
之數生靈厄會之期巨盜將興大難方作雖羣公之善
理其奈之何衆咸問言何謂也大明曰余昨上朝帝所
竊聞衆聖諭將來之事三十年間兵戎大起黄河之北
[158-6b]
滄海之右合屠害人民六十餘萬人當是時也若非積
善累仁忠孝純至者莫能免焉兼西北方有華胥遮毘
二國待兹人衆用實彼土焉豈此生民寡祐當其殺戮
乎衆皆嚬蹙相視曰非所知也食既畢天亦將曙諸客
各登車而去大明之神亦不知所在及平旦李甲神思
怳然有若夢中所遇既歸具以始末書而誌之言於鄰
里之賢者自後三十餘載莊皇與梁朝對壘河岸戰陣
相尋及晉宋戎虜亂華干戈不息被其塗炭者何啻乎
[158-7a]
六十萬焉今詳李生所説殆天意乎非人事乎出劉氏/耳目記
    房知温
故青帥房公知温少年與外弟徐闕/為盜於兗鄆之境
晝則匿於古冢一夕遇雨未出聞二鬼至一鬼曰此有
節度上主宜緩之與外弟俱聞之二人相問曰適聞外
面語否徐曰然房曰吾與汝未知孰是來宵汝當宿於
他所吾獨在此以驗之迨夕二鬼又至一鬼復曰昨夜
貴人尚在矣房聞之喜後果節制數鎮官至太師中書
[158-7b]
令東平王則知晉書説魏陽元聞鬼以三公呼之為不
謬矣出玉堂/閒話
    竇夢徵
朱梁翰林竇學士夢徵以文學稱於世時兩浙錢尚父
有元帥之命竇以錢公無功於本朝僻在一方坐邀渥
澤不稱是命乃抱麻哭於朝翌日竇謫掾於東州及失
意被譴嘗鬱鬱不樂曾夢有人謂曰君無自苦不久當
復故職然將來慎勿為丞相茍有是命當萬計避之其
[158-8a]
後竇復居禁職有頃遷工部侍郎竇忽憶夢中所言深
惡其事然已受命不能遜避未幾果卒出玉堂/閒話
    許生
汴州都押衙朱仁忠家有門客許生暴卒隨使者入㝠
經厯之處皆如郡城忽見地堆粟千石中植一牌曰金
吾將軍朱仁忠食祿生極訝之洎至公署使者引入一
曹司主吏按其簿曰此人乃誤追之矣謂生曰汝可止
此吾將白於隂君然慎勿窺吾簿吏既出生潛目架上
[158-8b]
有簽牌曰人間食料簿生潛憶主人朱仁忠不食醬可
知其由遂披簿求之多不曉其文逡巡主吏大怒已知
其不慎瞋目責之生恐懼謝過吿吏曰某乙平生受朱
仁忠恩知其人性不食醬是敢竊食簿驗之願恕其罪
吏怒稍解自取食簿於仁忠名下注大豆三合吏遂遣
前使者引出放還其徑路微細隨使者而行忽見一婦
女形容顦顇衣服繿縷抱一孩子拜於道傍謂生曰妾
是朱仁忠亡妻頃年因産而死竟未得受生飢寒尤甚
[158-9a]
希君濟以資緡數千貫生以無錢辭之婦曰所求者楮
貨也君還魂後可致而焚之兼望仁忠與寫金光明經
一部懴之可指生路也既而先行直抵相國寺將踰其
閾為使者所推踣地而寤仁忠既悲喜問其㝠間之事
生曰君非久必任金吾將軍言其牌粟之事又話見君
亡妻言其形實無差後與仁忠同食乃言自君亡後忽
覺醬香今嗜之頗甚乃是注大豆三合之驗也自爾朱
寫經畢許生燔紙數千其婦於寐中辭謝而去朱果為
[158-9b]
金吾將軍顯晦之事不差毫釐矣出玉堂/閒話
    楊鼎夫
進士楊鼎夫富於詞學為時所稱頃歳會遊青城山過
皂江同舟者約五十餘人至於中流遇暴風漂蕩其船
扺巨石傾覆於洪濤間同濟之流盡沉沒底獨鼎夫似
有物扶助既達岸亦困頓矣遽有老人以杖接引且笑
云元是鹽裏人本非水中物鼎夫未及致謝旋失老人
所之因作詩以記後歸成都話與知己終莫究鹽裏人
[158-10a]
之義後為權臣安思謙幕吏判搉鹽院事遇疾暴亡男
文則以屬分料鹽百餘斤裹束將上蜀郊營葬至是鹽
裏之詞方驗鼎夫舊記詩曰青城山峭皂江寒欲度當
時作等閒棹逆狂風趨近岸舟逢怪石碎前灣手㩦弱
杖倉皇處命出洪濤頃刻間今日深恩無以報令人羞
記雀銜環出北夢/𤨏言
    牛希濟
蜀御史中丞牛希濟文學繁贍超於時輩自云早年未
[158-10b]
出學院以詞科可以俯拾或夢一人介金曰郎君分無
科名四十五已上方有官祿覺而異之旋遇喪亂流寓
於蜀依季父也大阮即給/事中嶠也仍以氣直嗜酒為季父所責
旅寄巴南旋聆開國不預勸進又以時輩所排十年不
調為先主所知召對除起居郎累加至憲長是知向者
之夢何其神也出北夢/𤨏言
    隂君文字
頃歳有一士人嘗於寢寐間若被官司追攝因隨使者
[158-11a]
而去行經一城云是鎮州其間人物稀少又經一城云
是幽州其間人物衆廣士人乃詢使者曰鎮州蕭疎幽
州繁盛何其異乎使者曰鎮州雖然少人不日亦當似
幽州矣有頃至一處有若公府中有一大官見士人至
前即曰誤追此人來宜速放去士人知是隂司乃前啓
隂官曰某雖蒙放還願知平生官爵所至隂官命取紙
一幅以筆墨畫紙作九箇圍子别取青筆於第一箇圍
子中㸃一㸃而與之士人置諸懷袖拜謝而退及寤其
[158-11b]
隂君所賜文字則宛然在懷袖間士人收藏甚秘其後
鎮州兵士相繼殺傷甚衆故知隂間鎮州即日人衆當
不謬耳其士人官至冀州錄事叅軍繿縷而卒隂官畫
九圍子者乃九州也冀州為九州之第一故㸃之其㸃
青者言士人只止於錄事叅軍綠袍也出玉堂/閒話
    貧婦
諺云一飲一啄繫之於分斯言雖小亦不徒然常見前
張賔客澄言頃任鎮州判官日部内有一民家婦貧且
[158-12a]
老平生未嘗獲一完全衣或有哀其窮賤形體袒露遺
一單衣其婦得之披展之際而未及體若有人自後掣
之者舉手已不知衣所在此葢為鬼所奪也出玉堂/閒話
    支戩
江左有支戩者餘千人世為小吏至戩獨好學為文竊
自稱秀才會正月望夜時俗取飯箕衣之衣服揷箸為
嘴使畫盤粉以卜戩見家人為之即戲祝曰請卜支秀
才他日至何官乃畫粉宛成司空字又戩嘗夢至地府
[158-12b]
盡閲名簿至已籍云至司空年五十餘他人籍不可記
唯記其友人鄭元樞云貧賤無官年四十八元樞後居
浙西廉使徐知諫賔禮之將薦於執政行有日矣暴疾
而卒實年四十八戩後為金陵觀察判官檢校司空恒
以此事話於親友竟卒於任年五十一出稽/神錄
 
 
 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