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l0055 唐語林-宋-王讜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語林卷八
             宋 王讜 撰
  補遺無時/代
宓犧氏以農官神農以火黄帝以雲少昊以鳥顓頊而
名以民事又以五行為官名卨作司徒敬敷五教禹作
司空以平水土周則以天地春夏秋冬為官名伏以古
者命官以天地四氣五行雲龍為號者皆上稟天時下
[008-1b]
達人事見聖人垂意未有不及于恵民也後代不究深
旨率爾命官僕射侍中尤為不可秦有侍中僕射其初
且非官名唯供奉左右是其職業侍中當西漢掌乘輿
服下至䙝器虎子之𩔖虎子溺器也武帝以孔安國為
侍中以其儒者特許掌御唾壺朝廷榮之班固云侍中
本丞相吏也五人来徃殿内奏事故曰侍中又僕射者
射音夜尤寡其義在秦有周青臣孔衍注云僕射小官
扶左右者也亦曰衛令僕射守門之夫在漢為武士門
[008-2a]
僕射在宫則曰宫門僕射永巷僕射蓋言僕御執射之
夫也如今宦䜿之首耳皆因權倖漸峻官名開元元年
改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是官號之不正也又則天寵
侍御者張昌宗其官號曰控鶴監向使五王未復唐徳
則控鶴亦沾丞相之名也
兩省官上事日宰相臨焉上事者設牀几面南而坐判
三道案宰相别施一牀連上事官牀南坐于西隅謂之
壓角自常侍而下以南為上差舛相承實乖禮敬曷不
[008-2b]
為丞相設位于衆官之南常侍諌議給事舎人循次而
坐于丞相之下尊卑有序足以為儀壓角之来莫究其
始開元禮及累朝典故并無其文習俗因循莫近于理
今請去壓角以釋衆疑
凡言九寺皆曰棘卿周禮三槐九棘槐者懐也上佐天
子懷来四夷棘者言其赤心以奉其君皆三公九卿之
任也唐世惟大理得言棘卿他寺則否九寺皆樹棘木
大理則于棘下訊鞠其罪所謂大司㓂聴刑于棘木之
[008-3a]

朝廷百司諸㕔皆有壁記叙官秩創置及遷授始末原
其作意盖欲著前政履歴而發將来健羡焉故為記之
體貴其說事詳雅不為茍飾而近時作記多措浮詞褒
美人才抑揚功閥殊失記事之本意韋氏兩京記云郎
官盛寫壁記以紀當㕔前後遷除出入浸以成俗然則
壁記之起當自國朝以来始自臺省遂流郡邑耳
宫銜之名蓋興近代當時選曹補授須存資歴聞奏之
[008-3b]
時先具舊官名品于前次書擬官于後使新舊相銜不
斷故曰官銜亦曰頭銜所以名為銜者言如人口銜物
取其連續之意又如馬之有銜以制其首前馬已進後
馬續来相次不絶者古人謂之銜尾相續即其義也
近代通謂府庭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
詩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馬掌武備象猛獸以爪
牙為衛故軍前大旗謂牙旗出師則有建牙禡牙之事
是軍中聼號令必至牙旗之下稱與府朝無異近俗尚
[008-4a]
武是以通呼公府為公衙府門為牙門字稱訛變轉而
為衙漢書地理志馮翊有衙縣春秋時彭衙之地非公
府之名或云公門外刻木為衙立于門側以象獸牙軍
將之行置衙竿首懸旗于上其義一也
輿駕行幸羽儀𨗳従謂之鹵簿自秦漢以来始有其名
蔡邕獨斷所載鹵簿有小駕大駕法駕之異而不詳鹵
簿之義按字書鹵大楯也字亦作櫓又作鹵音義皆同
以甲為之所以扞敵賈誼過秦論云伏尸百萬流血漂
[008-4b]
鹵是也甲楯有先後部伍之次皆著之簿籍天子出則
案次道従故謂之鹵簿耳儀衛具五兵今不言他兵獨
以甲楯為名者行道之時甲楯居外餘兵在内但言鹵
簿是舉凡也南朝御史中丞建康令俱有鹵簿人臣儀
衛亦得同于君上則鹵簿之名不容别于他義也又百
官従駕謂之扈従盖臣下侍従至尊各供所職猶僕御
扈養以従上故謂之扈従耳上林賦云扈従横行顔監
釋云謂跋扈縦恣而行也據顔此解乃讀従為放縦之
[008-5a]
縱不取行従之義所未詳也
御史臺三院一曰臺院其僚曰侍御史衆呼為端公見
宰相及臺長則曰某姓侍御知雜事謂之雜端見臺長
則曰知雜侍御雖他官髙秩兼之其侍御號不改見宰
相則曰知雜某姓某官臺院非知雜者俗號散端二曰
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衆呼為侍御見宰相及臺長
雜端則曰某姓殿中最新入知右巡已次知左巡號兩
巡使所主繁劇及遷向上則又入推益為煩勞惟其中
[008-5b]
間則入清閒故臺中諺曰免巡未推只得自如言其閒
適也㕔有壁畫小山水甚工云是呉道子真跡三曰察
院其僚曰監察御史衆呼亦曰侍御史見宰相及臺長
雜端則曰某姓監察若三院同見臺長則通曰三院侍
御而主簿紀其所行之事每公堂食會雜事不至則無
所檢轄唯相揖而已雜事至則盡用憲府之禮雜端在
南榻主簿在北榻兩院則分坐雖舉匕筯皆絶譚笑食
畢則主簿持黄卷揖曰請舉事于是臺院長白雜端曰
[008-6a]
舉事原注欲上堂三院長各于食堂/之南廊下先白雜端云合舉事則舉曰某姓侍御
原注有同姓者/則以第行别之有某過請準條主簿書之其兩院皆
倣此若舉時差錯則最小殿中舉院長則最小侍御史
舉殿院長又錯則向上人遞舉雜端失笑則三院皆笑
謂之烘堂悉免罰矣凡見黄卷罰直遇赦悉免臺長到
諸院凡官吏有所罰亦悉免御史歴三院雖至美而月
滿殿中推鞠之勞憚于轉兩院以向下侍御史便領推
也多不願為以此臺中以殿中轉西院為戲詛之詞每
[008-6b]
出入行步侍御史在柱裏殿察兩院在柱外有時殿中
入柱裏則共咍之曰著原註直/畧反去也三院御史主簿有
事白端公就其㕔若有中路白事謂之篸端有罰殿中
有免巡遇正知巡者假故則向上人又權知謂之蘸巡
臺官有親愛除拜及喜慶之事則謁院長雜端臺長謂
之取賀凡此皆因胥徒走卒之言遂成故事察院每上
堂了各報諸御史皆入立于南廊便服靸鞋以俟院長
立定院長方出相揖而序行至殿院門揖殿中又序行
[008-7a]
至食堂前揖侍御史凡入門至食凡數揖祇揖者古之
肅拜也臺中無不揖其酒無起謝之禮但云揖酒而已
酒取合敬故恐煩却揖徃徃自臺拜他官執事亦誤作
臺揖人皆笑之每赴朝序行至待漏院偃息則有卧揖
馬上則有馬揖凡院長在㕔院内御史欲徃他院必先
白決罰又先白察院有都㕔院長在本㕔諸人皆會話
于都㕔原註御史初上後遇雜端上堂則舉三愆九失/儀縁是新人欲倂罰也未遇雜端上堂其犯舊
條並/不罰察院南院會昌初監察御史鄭路所葺禮察㕔謂
[008-7b]
之松㕔南有古松也刑察㕔謂之魘㕔寝于此多魘兵
察常主院中茶必市蜀之佳者貯於陶器以防暑濕御
史躬親緘啓故謂之茶瓶㕔吏察主院中入朝人次第
名籍謂之朝簿㕔吏察之上則館驛使館驛使之上則
監察使同僚之冠也謂之院長臺中敬長三院皆有長
察院風彩尤峻凡三院御史初拜未朝謝先謁院長辭
疾不見則不得謝及上矣原註諸家御史臺記多載當/時御史事跡戲笑之言故事
甚畧臺中有儀注後漸遗闕雖有板/牓亦但録一時要節自此轉磨滅矣
[008-8a]
御史主彈奏不法肅清内外唐興宰輔多自憲司登鈞
軸故謂御史為宰相杜鴻漸拜授之日朝野傾羡監察
御史振舉百司綱紀名曰入品宰相髙宗朝王本立余
衎始為御史裏行則天更置内供奉及員外試御史有
臺使裏使皆未正名也其裏行員外試者俗名為合口
椒言最有毒監察為開口椒言稍毒散殿中為蘿蔔亦
謂生薑言雖辛辣而不能為患侍御史謂之掐毒言如
蜂蠆去其芒刺也御史多以清苦介直獲進居常敝服
[008-8b]
羸馬至於殿庭開元末宰相以御史權重遂制彈奏者
先諮中丞大夫皆通許又于中書門下通狀先白然後
得奏自是御史不得特奏威權大減天寳中宰相任人
不専清白朝為清介暮易其守順情希旨綱維相紊御
史羅希奭猜毒吉温頗苛細時稱羅鉗吉網望風氣懾
開元已前諸節制並無憲官自張守珪為幽州節度加
御史大夫幕府始帶憲官由是方面威權益重遊宦之
士至以朝廷為閒地謂幕府為要津遷騰倐忽坐致郎
[008-9a]
省彈劾之職遂不復舉
御史舊例初入臺陪直二十五日節假五日謂之伏豹
亦曰豹直百司州縣初授官陪直者皆有此名杜易簡
解伏豹之義云宿直者離家獨宿人情所貴其人初蒙
策拜故以此相處伏豹者言衆官皆出此人獨留如伏
蔵之豹伺候待搏故云伏豹耳韓琬則解為爆直言如
燒竹遇節則爆余以為南山赤豹愛其毛體每雪霜雨
霧諸禽獸皆出取食唯赤豹深蔵不出古人以喻賢者
[008-9b]
𨼆居避世鮑明逺賦云豈若南山赤豹避雨霧而深蔵
此言伏豹豹直者盖取不出之意初官陪直已有伏豹
之名何必以遇節而比燒竹之爆也杜說雖不甚明粗
得其意韓則疎矣
新官併宿本署曰爆直僉作爆迸之字惠郎中實云合
作虎豹字言豹性潔善服氣雖雪雨霜露伏而不出慮
汚其身
唐制十八道節度其後號九節度其後河朔三鎮及四
[008-10a]
凶二䜿之亂可攷大畧明皇天寳元年置十節度經畧
使以備邊曰安西曰北庭曰河西以備西邊曰朔方曰
河東曰范陽以備北邊曰平盧以備東邊曰隴右曰劒
南以備西邊曰嶺南五府經畧以備南邊節度之立其
初固止于沼邊十道耳自安禄山之亂則内地始置九
節度以討之曰朔方郭子儀淮西魯炅興平李&KR0930滑濮
許叔冀鎮西李嗣業鄭蔡李廣琛河東李光弼澤潞王
思禮河南崔光逺内地之置節度其初猶止于九道耳
[008-10b]
自朱氏之倡亂中原也則自國門之外皆方鎮矣盖其
先也欲以方鎮禦四夷而其後也則以方鎮禦方鎮十
道既已兆亂則内地必置九道以除其亂九道又兆亂
則闗外近郡又不得不置矣至代宗廣徳元年以田承
嗣為魏博節度李懐仙為盧龍節度李寳臣為成徳節
度是謂河北三鎮各有其地其風俗獷戾過于蠻貊吾
知其河北之地非復朝廷有矣至于大歴九年相推戴
而謂之四王朱滔稱冀王田恱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
[008-11a]
李納稱齊王李希烈又以淮西稱帝朱泚又以闗中稱
帝裂土假王者四凶滔天僭帝者二䜿紛紛籍籍不知
其幾也蓋唐之亂非藩鎮無以平之而亦藩鎮有以亂
之其初跋扈陸梁者必得藩鎮而後可以戡定其禍亂
而其後戡定禍亂者亦足以稱禍而致亂故其所以去
唐之亂者藩鎮也而所以致唐之亂者亦藩鎮也試以
其一二論之安氏之亂懐恩平之也而留三鎮以遺患
者亦一懐恩也將兵至京師冒雨寒而来姚令言之功
[008-11b]
也而所以迎朱泚而趨京師者亦一令言也擒子期破
田恱者李寳臣之功而釋承嗣以為己資者亦寳臣也
卒至于終唐之世莫敢誰何者由三鎮始也
露布捷書之别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
部謂之露布盖自漢以来有其名所以露布者謂不封
檢露而宣布欲四方之速聞也亦謂之露板魏晉奏事
之有警急輒露板插羽是也宋時沈璞為盱眙太守與
臧質固拒魏軍軍退質謂璞城主使自上露板後魏韓
[008-12a]
顯宗大破齊軍不作露布髙祖怪而問之對曰頃間諸
將獲賊二三驢馬皆為露布臣每哂之近雖仰憑威靈
得摧醜䜿斬擒不多脫復髙曳長縑虚張功捷尤而效
之其罪彌甚所以斂毫卷帛解上而已然則露布露板
古今通名也隋文帝詔太常卿竒章公撰宣露布儀開
皇九年平陳元帥晉王以馹上露布兵部請依新禮集
百官及四方客使于朝堂内史令稱有詔在位者皆拜
宣露布訖蹈舞者三又拜郡縣皆同唐因其禮然露布
[008-12b]
大扺皆張皇國威廣談帝徳動逾數千字其能體要不
煩者鮮矣
古者閹尹擅權專制者多矣其間不無忠孝亦存編簡
唐自安史以来兵難洊臻天子播越親衡戎柄皆付大
閹魚朝恩竇文瑒乃其魁也爾後置左右軍十二衛觀
軍容處置樞密宣徽四院使擬于四相也十六宫使皆
宦者為之分卿寺之職朝廷班行備員而已供奉官紫
衣入侍後軍容使楊復恭俾具襴笏宣𨗳自復恭改作
[008-13a]
也嚴遵美内謁之最良也嘗典戎唐末致仕于蜀郡鄙
叟庸夫時得親狎其子仕蜀至閤門使曽為一僧致紫
袈裟僧来感謝之書記所謝之語于掌中方屬炎天手
汗糢糊文字莫辨折腰而趨流汗喘乏只云伏以軍容
寂無所道抵視掌心良久云貌寢人微凡事無能嚴曰
不敢不敢退而大咍嚴公物故蜀朝冊命贈給事中竇
雍堅不承命雖偏霸之世亦不茍且士人多之
鄒山古之嶧山始皇刻碑處文字分明始皇乘羊車以
[008-13b]
上其路猶存案此地春秋時邾文公卜遷于繹者也始
皇刻石紀功其文李斯小篆後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
倒之然歴代摹拓以為楷則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
因野火焚之由是殘缺不堪摹冩然由上官求請行李
登陟人吏轉益勞弊有縣宰取舊文勒于石碑之上凡
成數片置之縣廨須則拓取自是山下之人邑中之吏
得以息今人間有嶧山碑皆新刻之碑也其文云刻此
樂石學者不曉樂石之意顔師古謂取泗濱磬石作此
[008-14a]
碑始皇于琅邪會稽諸山刻石皆無此意唯嶧山碑有
之故知然也
墓前碑碣未詳所起案儀禮廟中有碑所以繫牲并視
日景禮記云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豐碑桓楹天子
諸侯葬時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穿繂索懸棺而下取
其安審事畢即閉壙中臣子或書君父勲閥于碑上後
又立之于隧口故謂之神道碑言神靈之道也古碑上
徃徃有孔是貫繂之遺象前後碑甚少後漢蔡邕崔瑗
[008-14b]
之徒多為人立碑魏晉之後其流浸盛碣亦碑之𩔖也
周禮凡金玉錫石楬而璽之注云楬如今題署物漢書
云瘞寺前楬著其姓名注云楬椓杙也椓杙于瘞處而
書死者之姓名楬音揭然則物有標牓皆謂之楬郭景
純江賦云峨眉為泉揚之楬又變為碣說文云碣特立
石也據此則従木従石兩體皆通隋之制五品以上立
碑螭首龜趺上不得過四尺載在喪葬令近代碑碣稍
衆有力之家多輦金帛以祈作者雖人子罔極之心順
[008-15a]
情虚飾遂成風俗蔡邕云吾為人作碑多矣唯郭有道
無愧辭隋文帝子齊王攸薨僚佐請立碑帝曰欲求名
一卷史書足矣若不能徒為後人作鎮石耳誠哉是言
石碑皆有圓空盖碑者悲也本墟墓間物每一墓有四
焉初葬穿繩于孔以下棺乃古懸窆之禮禮曰公室視
豐碑三家視桓楹人因就紀其徳由是遂有碑表數十
年前時有樹徳政碑亦製圓空不知根本甚矣後有悟
之者遂改焉
[008-15b]
人道尚右以右為尊禮先賓客故西讓客主人在東盖
自卑也後人或以東讓客非禮也盖縁見所在地所主
在東俗有東行南頭之戲此乃貴其為一方一境之主
也記曰天子無客禮莫敢為主焉故君適其臣升自阼
階不敢有其室也注明饗君非也唐之方鎮及刺史入
本部于令長以下禮絶賓主猶近君臣至于藩鎮經管
内支郡則俱是古南面諸侯但以使職監臨如臺省之
官至外地耳既通宴饗則異君臣而用古天子升階之
[008-16a]
儀非禮也
近代風俗人子在膝下每生日有酒食之事孤露之後
不宜復以為歡會梁孝元帝少時每以載誕之辰輒設
齋講經洎阮修容殁後此事亦絶少太宗曽以降誕日
感泣中宗常以降誕日宴侍臣内庭與學士聨句柏梁
體詩然以唐以来此日皆有宴會開元十七年丞相張
說奏以八月端午降誕日為千秋節又改為天長節肅
宗因之誕日為地平天成節代宗雖不為節猶受四方
[008-16b]
進獻徳宗即位詔公卿議吏部尚書顔真卿奏凖禮經
及歴代帝王無降誕日唯開元中始為之復推本意以
為節者喜聖夀無疆之慶天下咸賀故號節若千秋萬
嵗之後尚存此日以為節假恐乖本意于是敕停之
明皇朝海内殷贍送葬者或當衝設祭張施幃幕有假
老假果粉人粉帳之屬然大不過方丈室髙不踰數尺
識者猶或非之喪亂以来此風大扇祭盤帳幕髙至九
十尺用牀三四百張雕鐫飾畫窮極技巧饌具牲牢復
[008-17a]
居其外大歴中太原節度辛雲京葬日諸道節度使使
人修祭范陽祭盤最為髙大刻木為尉遲鄂公與突厥
鬬將之戲機闗動作不異于生祭訖靈車欲過使者請
曰對數未盡又停車設項羽與漢祖會鴻門之象良久
乃畢縗絰者皆手擘布幕輟哭觀戲事畢孝子傳語與
使人祭盤大好賞馬兩匹滑州節度令狐母亡鄰境致
祭昭義節度初于淇門載船桅以充幕柱至時嫌短特
于衛州大河船上取長桅代之及昭義節度薛公薨歸
[008-17b]
葬絳州諸方并河内縣塗陽城南設祭每半里一祭至
漳河二十餘里連延相次大者費千餘貫小者三四百
貫互相窺覘競為新竒柩車暫過皆為棄物矣盖自開
闢至今奠祭鬼神未有如斯之盛者
俗間凶疏本叙時序朔望以表逺感之懐此合于情理
至有叙經齋七日此出釋教不當形于書疏
凖禮父在為所生母父為嫡子夫為妻皆杖周自周禮
已降至于開元禮及唐史二百六十年並無有易斯議
[008-18a]
未聞為兄弟杖者自離亂已後武臣為弟始行周杖之
禮是賓佐不能以禮正之致其謬誤也乾寜三年九月
行弔于名士之家覩其弟為兄杖門人知舊来無有言
其乖禮者實慮日久寖以為是自今後士子好禮者于
服式之中慎而行之
今俗釋服多用昏時非禮也按戴禮魯人有朝祥而暮
歌者子路笑之夫子雖抑子路云三年之喪亦已久矣
而復曰踰月則其善也知月晦之朝去縞従吉也明日
[008-18b]
則踰月矣故夫子怪其不待明日而歌今之免服準式
給晦日假者盖以朝既従吉使竟是日吉服盡與親賓
相見遍示禮終至明日復參公務無樂不為之義又禮
書皆云前一夕除某物廢某物又曰夙興云云知前夕
除廢為明晨之漸凡曰釋服悉宜従朝矣原註今在脫/服假内反不
見賓/友也禮云大喪不避涕泣而見人者言既不行求見人
人来求之不避涕泣以表至哀無飾今世卒哭之後朔
望時節辭不見賓客非也若尊髙居喪弔者以是日客
[008-19a]
多不敢求見遽自退去宜矣非所以辭也
三日成服聖人之制世有至五日者非也
忌日請假非古也世說云忌日惟不飲酒作樂會稽王
世子將以忌日送客至新亭主人欲作樂王便起去持
彈徃衛洗馬墓彈鳥晉書又載桓𤣥忌日與賓客逰宴
惟至時一哭而已此前代忌日無假之證也沈約荅庾
光禄書云忌日制忌應是晉宋之間其事未久未至假
前止是不為宴樂本自不封閉如今世自處者居喪再
[008-19b]
周之内每至忌日哭臨受弔無不見人之義而除服之
後乃不見人實由世人以忌日不樂而不能竟日興感
以對賓客或弛懈故過自屏悔不與外接設假之由實
在於此顔延之忌日感慕故不接外賓不理庶務不能
悲愴自居何限于深蔵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
迫有急卒寜無盡見之理其不知禮意乎
李匡乂云晉書稱阮咸善琵琶是即是矣按周書云武
帝彈琵琶後梁宣帝起舞謂武帝曰陛下既彈五絃琴
[008-20a]
臣何敢不同百獸舞則周武帝所彈乃是今之五絃可
知前代凡此𩔖總號琵琶爾又按風俗通云以手批把
謂之琵琶自撥彈已後惟今四絃始專琵琶之名因依
而言則劉餗所云貞觀中裴洛兒始棄撥用手以撫琵
琶是又不故故事者之言也又因此而徵之五絃之號
即出于後梁宣帝之語也而今阮氏琵琶正以手撫反
不能占琵琶之名失本義矣
今有奕局共取一道人行五棊謂之&KR1370融融宜作戎此
[008-20b]
戲生于黄帝蹙鞠意在軍戎也殊非圓融之義庾元規
著座右方所言蹙戎是也
今之博戲長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黒黄各十有五擲
采之頭有二其法生于握槊變于雙陸天后夢雙陸不
勝狄公言宫中無子是也後人新意長行出焉又有小
雙陸圍透大㸃小㸃遊談鳳翼之名然無如長行鑒險
易者喻時事焉適變通者方易象焉王公大臣頗或躭
翫至于廢慶弔忘寢食閭里用之于是強名争勝謂之
[008-21a]
撩零假借分畫謂之囊家囊家什一而取謂之子頭有
通宵而戰者有破産而輸者中世工者有渾鎬崔師本
圍棊次于長行其中世工者韋延扈楊芄彈棊鮮有為
之中世工者有吉達髙越首出焉貞元中董叔儒進博
局并經一卷頗有新意不行于世
隋置明經進士科唐承隋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
六科主司則以考工郎中後以考功員外郎士人所趨
明經進士二科而已及大足元年置拔萃始于崔翹開
[008-21b]
元十九年置宏詞始于鄭昕開元二十四年置平判入
等始于顔真卿是年考功員外郎李昂摘進士李權章
句疵之牓于通衢權摘昂詩句之失由是世難其事乃
命禮部侍郎主之後有左補闕薛邕中書舎人達奚珣
李韋李麟姚子彦張蒙髙郢權徳輿衛次公張宏靖于
允躬韋貫之李逢吉李程庾承宣賈餗沈珣杜審權李
璠裴恒王鐸李蔚趙隲鄭愚太常少卿李建尚書蕭昕
僕射王起常侍蕭倣黄門侍郎許孟容鄭顯刑部侍郎
[008-22a]
崔樞户部侍郎韋昭度雜主之而宏靖不以進士顯
唐朝初明經取通兩經先帖文乃案章疏試墨策十道
秀才試方略策三道進士時務策五道考功員外郎職
當考試其後舉人憚于方略之科為秀才者殆絶而多
趨明經進士髙宗時進士特難其選龍朔中敕左史董
思恭與考功員外郎權原崇同試貢舉思恭吳士輕脫
洩進士問目三司推贓汙狼籍命西朝堂斬決告變免
死除名流梧州開耀元年員外郎劉思立以進士惟試
[008-22b]
時務策恐復傷膚淺請加試雜文兩道并帖小經明皇
時士子殷盛每嵗進士到省者常不減千餘人在館諸
生更相造詣互結朋黨以相傾奪號之為棚推聲望者
為棚頭權門貴盛無不走也以此熒惑主司視聴其不
第者率多喧訟考功不能禦開元二十四年冬遂移貢
舉屬于禮部侍郎姚奕頗振綱紀焉後明經停墨策試
口義并時務策三道進士改帖大經加論語自是舉司
帖經多有聱牙孤絶例拔築注之目文士多于經不精
[008-23a]
至有白首舉場者故進士以帖經為大厄天寳初達奚
珣李巖相次知貢舉進士聲名髙而帖落者時或試詩
放過謂之贖帖十一年楊國忠初知選事進士孫季卿
曽謁國忠言禮部帖經之弊舉人有實材者帖經既落
不得試文若先試雜文然後帖經則無遺才矣國忠然
之無何有敕進士先試帖然仍前後開一行是嵗收入
有倍常嵗又舊例試雜文者一詩一賦或兼試頌論而
題目多為𨼆僻䇿問五道舊例三道為時務䇿一道為
[008-23b]
方畧一道為徵事近者方畧之中或有異同大扺非精
究博贍之才難以應乎茲選矣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
登龍門解褐多拜清𦂳十數年間擬跡廟堂輕薄為之
語曰及第進士俯視中黄郎落第進士揖蒲華長馬又
云進士初擢第頭上七尺燄光好事者紀其姓名自神
龍以来迄于茲名曰進士登科記亦所以示前良發起
後進也寳應二年楊綰為禮部侍郎奏舉人不先徳行
率多浮薄請依鄉舉里選于是詔天下舉秀才孝亷而
[008-24a]
考試章條漸加繁宻至于升進徳行未之能也其後應
此科者益少遂罷之復為明經進士
唐制常舉人之外又有制科捜揚拔擢名目甚衆則天
廣收才彦起家或拜中書舎人員外郎次拾遺補闕明
皇尤加精選下無滯才然制舉出身名望雖美猶居進
士之下仕宦自進士而歴清貴有八儁者一曰進士出
身制策不入二曰校書正字不入三曰畿尉不入四曰
監察御史殿中丞不入五曰拾遺補闕不入六曰員外
[008-24b]
郎郎中不入七曰中書舎人給事中不入八曰中書侍
郎中書令不入言此八者尤加儁㨗直登宰相不要歴
綰餘官也朋僚遷拜或以此更相譏弄舉人應及第者
闗檢無籍者不得與第陳章甫制䇿登科吏部放榜章
甫上書昨見榜云户部報無籍者昔傅說無姓商后置
于鹽梅之地屠羊𨼆名楚王延以三旌之位未聞徵籍
也范睢改姓易名為張禄先生秦用之霸張良為韓報
讎變姓名而遊下邳漢髙用之為相則知籍者所以計
[008-25a]
賦耳本防羣小不約賢路若人有大才不可以籍棄之
茍無良徳雖籍何為所司不能奪特諮執政收之常舉
外復有通五經明一史及獻文章并著述之輩或附中
書考試亦同制舉
春官氏每嵗選升進士三十人以備將相之任是日自
状元已下同詣座主宅座主立于庭一一而進曰某外
氏某家或曰甥或曰弟又曰某大外氏某家又曰外大
外氏某家或曰重表弟或曰表甥孫又有同宗座主宜
[008-25b]
為姪而反為叔言叙既畢拜禮得申予輒議曰春官氏
選士得其人止供職業耳而俊造之士以經術待聘獲
採拔于有司則朝廷與春官氏皆何恩于舉子今使謝
之則與選士之㫖豈不異乎至有海東之子嶺嶠之人
皆與華族叙中表従使拜首而已論諸事體又何有㦲
神龍元年已来屢為主司者房光庭再太極元年開元
元年裴耀卿再開元五年六年李納四開元七年八年
九年十年嚴挺之三開元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裴敦
[008-26a]
復再開元十九年二十年孫逖再開元二十二年二十
三年已前並考功員外郎姚奕再開元二十四年二十
五年始命春官小宗伯主之崔翹三開元二十七年二
十八年二十九年達奚珣四天寳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李巖三天寳六年七載八載李麟再天寳十載十一載
陽渙再天寳十二載十五載裴士淹再至徳二年三年
姚子彦再乾元三年上元二年蕭昕再寳應二年貞元
三年薛邕四大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張渭三大歴六
[008-26b]
年七年八年蔣渙再大歴九年十年常袞三大歴十年
十一年十二年潘炎再大歴十三年十四年鮑防三興
元二年貞元元年二年劉太真再貞元四年五年顧少
連再貞元十年十四年吕渭三貞元十一年十二年十
三年權徳輿三貞元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停舉永貞
元年崔邠再元和元年二年韋貫之再元和八年九年
庾承宣再元和十年十一年王起四長慶二年三年會
昌三年四年楊嗣復再寳歴元年二年崔郾再太和元
[008-27a]
年二年鄭澣再太和三年四年賈餗再太和五年六年
髙鍇再開成元年二年栁景再開成五年會昌元年陳
商再會昌五年六年鄭顥再大中十年十三年
董生言日常右轉星常左轉大凡不滿三萬日行周二
十八舎三百六十五度然必有差約八十年差一度自
漢文三年甲子冬至日在斗二十二度至唐興元元年
甲子冬至日在斗九度九百六十一年差十三度矣
含元殿鑿龍首岡以為址彤墀釦砌髙五十餘尺左右
[008-27b]
立棲鳳翔鸞二闕龍尾道出于闕前倚欄下視南山如
在掌中殿去五門二里每元朔朝會禁軍御仗宿于殿
庭金甲葆戈雜以綺繡文武纓佩蕃夷酋長皆序立仰
觀玉座若在霄漢
太湖中有禹廟山僧云禹𨗳吳江以洩具區會諸侯于

西明寺慈恩寺多古畫慈恩塔前壁有濕耳獅子趺心
花為時所重聖善敬愛兩寺亦有古畫聖善寺木塔院
[008-28a]
多鄭廣文畫并書敬愛寺山亭院有畫雉尾若丹砂子
上有進士房増題名處後有人題曰姚家新聓是房郎
未解芳顔意欲狂見說正調穿淚箭莫教射破寺家墻
西北角有病龍院並吳生畫
盧言舊宅在東都歸徳坊南街㕔屋是杏木梁西壁有
韋冕郎中畫馬六匹
兖州鄒縣嶧山南面半腹東西長數十步其處生桐相
傳以為禹貢嶧陽孤桐者也土人云此桐所以異于常
[008-28b]
桐者諸山皆發地土多惟此山大石攢倚石間周回皆
通人行山中空虚故桐木響絶以是珍而入貢也按漢
書地理志下邳縣西有葛嶧山古之嶧陽下邳者是矣
闗西西風則雨東風則晴皆以為常候夫九州之地洛
陽為土中風雨之所交也今闗西西風則雨闗東東風
則雨是風氣各自其方而来交于土中隂陽和則雨成
相里湯隂縣北有羑里城周回可三百餘步其中平實
髙于城外地丈餘北開一門相傳文王演易之所曹子
[008-29a]
建詰紂文云崇侯何功乃用為輔西伯何辜囚之囹圄
囹圄既成負土既盈興立炮烙賊害忠貞觀此意見文
王所田之地紂使負土實此城也未詳子建所據今按
此東頓丘臨黄諸縣多有古小城周一里或一二百步
其中皆實郭縁生述征記云彭城東有秺城云是崇侯
冢自淮迄于河上城而實中謂之秺丘壠可阻謂之固
然則城小而實皆古人因依立冢以為保固子建所云
負土既盈或承流俗之傳耳
[008-29b]
晉文王欲修九龍堰阮步兵舉鋤掘地得古承水銅龍
六枚堰遂成水歴堨東注謂之千金渠晉世又廣功焉
石人東脅下文云泰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蕩壊
二堨今改為堨更于西開泄名曰伐原註一/作代龍渠増髙
千金之舊一丈四尺若五龍嵗久復壊可轉于西更開
三堨二渠合用二十三萬五千六百九十八功以其年
十月二十二日起作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畢
伐龍渠即九龍渠也元魏修復故堨朝廷太和中造石
[008-30a]
渠于水上按橋西門之南頬文稱晉元康二年十一月
二日畢漢司空王梁為河南將引穀水以溉京都渠成
而水下流後張純堰洛而通漕是渠今引洛水盖純之
創也
凡造物由水水由土故江東宜綾紗宜紙鏡水之故也
蜀人織錦初成必濯于江然後文采煥發鄭人以滎水
釀酒近邑與逺郊美數倍齊人以阿井煎膠其井比旁
井重數倍
[008-30b]
蜀土舊無兔鴿隋開皇中荀秀鎮益州命左右賫兔鴿
而徃今蜀中鴿尚稀而兔已衆戴祚西征記云開封縣
東二佛寺余至此始見鴿大小如鳩戲時兩兩相對祚
江東人晉末従劉裕西征姚泓至開封縣始識鴿江東
舊亦無鴿梁武時侯景圍臺城軍士熏鼠捕鴿而食數
月之後殿屋鼠鴿皆盡然則江東有鴿亦當自北賫徃

凡東南郡邑無不通水故天下貨利舟楫居多轉運使
[008-31a]
嵗運米二百萬石以輸闗中皆自通濟渠入河也淮南
篙工不能入黄河蜀之三峡陕之三門閩越之惡溪南
康贛石皆絶險之處自有本土人為工大抵峡路峻急
故曰朝離白帝暮宿江陵四月五月尤險故曰灧澦大
如馬瞿唐不可下灧澦大如牛瞿唐不可留灧澦大如
襆瞿唐不可觸揚子錢塘二江則乘兩潮發棹舟船之
盛盡于江西編蒲為帆大者八十餘幅自白沙泝流而
上常待東北風謂之信風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鳥
[008-31b]
信五月麥信暴風之候有抛車雲舟人必祭婆官而事
僧伽江湖語曰水不載萬言大船不過八九千石大歴
貞元間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養生送死婚嫁&KR0662
其間開巷為圃操駕之工數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嵗
一徃来其利甚大此則不啻載萬也洪鄂水居頗多與
一屋殆相半凡大船必為富商所有奏聲樂役奴婢以
據舵樓之下海舶外國船也每嵗至廣州安邑師子國
船最大梯上下數丈皆積百貨至則本道輻輳都邑為
[008-32a]
喧闐有番長為主人市舶使籍其名物納船脚禁珍異
商有以欺詐入牢獄者船發海路必養白鴿為信船沒
則鴿歸
龍門人皆言善于懸水接水上下如神然寒食拜掃必
于河濱終于水死也
海上居人時見飛樓如結構之狀甚壯麗者太原以北
晨行則烟靄之中覩城闕状如女牆雉堞者皆天官書
所謂蜃也
[008-32b]
建安郡建安縣有大勤墟中有石無小大悉如硯形舊
說此墟人有好學而于義理不能疾曉常自咎頑愚每
盛夏烈暑乃肉袒以自負後因雷雨空中有人謂曰念
爾懇誠吾令爾墟内石大小俱成硯茍用者義理速解
以旌爾志雨止視之果然今俗謂之孔硯
輕紗夏中用者名為冷子取其似蕉葉之輕健而名之
林邑獻火珠云得于羅刹國
風爐子以週遶通風也一說形象烽火名烽爐子
[008-33a]
茶拓子始建中蜀相崔寜之女以茶盃無襯病其熨手
取楪子承之既啜盃傾乃以蠟環楪中央其盃遂定即
命工以漆環代蠟寜善之為製名遂行于世其後傳者
更環其底以為百状焉原註貞元初青鄆猶繒為楪形/以襯茶碗别為一家之様後人
多云拓子非也蜀/相即昇平崔家
元和中酌酒猶用樽杓所以丞相髙公有斟酌之譽數
千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無所遺其後稍用注子形
若罃而盖嘴柄皆具太和九年後中貴人惡其名犯鄭
[008-33b]
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異名曰偏提時亦以為便
且言柄有礙而屢傾側
被袋非古制不知何時起也比者逺遊行則用太和九
年以十家之累士人被竄謫人皆不自保常虞倉卒之
遣每出私第咸備四時服用舊以紐革為腰囊置于殿
乘至是服用既繁乃以被袋易之大中以来吳人亦結
絲為之或有餉遺豪徒翫而不用
都堂南門道中有古槐垂隂至廣相傳夜深聞絲竹之
[008-34a]
音省中即有入相者俗謂之音聲樹
叢有似薔薇而異其花葉稍大者時人謂之枚櫰實語
訛彊名也當呼為梅槐按江陵記云洪亭村下有梅槐
村當因梅與槐合生遂以名之今似薔薇者得非分枝
條而滋演哉至今葉形尚處梅槐之間可取此為證且
未見枚櫰之義也正使便為玫瑰字豈百花中獨珍是
取象于玫瑰耶原註玫瑰之瑰音回不音傀/其音傀者是瓊瑰字書有證
豆有紅而圎長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非也乃甘
[008-34b]
草子也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其木斜斫之則有文
可為彈博局及琵琶槽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其
花與皂荚花無殊其子若藊豆處于甲中通身皆紅李
善云其實赤如珊瑚是也又言甘草非國老之藥者乃
南方藥名也其叢似薔薇而無刺葉似夜合而黄細其
花淺紫而蘂黄其實亦居甲中以條葉俱甘故謂之甘
草藤土人但呼為甘草而已出在潮陽而南漳亦有
雄麻有花而雌者結實欲識麻之雌雄以此辨之
[008-35a]
江東有吐蛟鳥夏則夜鳴吐蛟于蘆荻中湖水尤甚
月令出土牛以示農耕之早晩謂為國之大計不失農
時故聖人急于養民務成東作今天下州郡立春制一
大牛飾以文彩即以彩杖鞭之既而破之各持其土以
祈豐稔不亦乖乎
七夕者七月七日夜荆楚嵗時記云七夕婦人穿七孔
針設𤓰果于庭以乞巧今人乃以七月六日夜為之至
明曉望于綵縷以冀織女遺絲乃是七曉非夕也又取
[008-35b]
六夜穿七竅針益謬矣今貴家或連二宵陳乞巧之具
此不過茍恱童稚而已
唐世謁見尊者皆曰謹祗候起居起居者動止也理固
不乖近者復云謹起居某官則動止某官其義何在相
承斯誤曽不經心
終軍請長纓世多云將係單于按本傳云南越與漢和
親迺遣軍使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諸侯自請願受
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若係單于乃賈誼之事
[008-36a]
按班固云誼欲試屬國施五餌三表以係單于乃賈誼
之事也又陳思王表云賈誼弱冠求試屬國請係單于
之頸而制其命
有人檢陸法言切韻見其音字遂云此吳兒直是翻字
太僻不知法言是河南陸非吳郡也又有書生讀經書
甚精熟不知近代事因說駱賓王遂云某識其孫李少
府者兄弟太多意謂駱賓是諸王封號也
畢羅者蕃中畢氏羅氏好食此味今字従食非也餛飩
[008-36b]
以其象混沌之形不可直書渾沌従食可矣至如不託
言舊未有刀扣之時皆掌拓烹之刀扣既具乃云不託
今俗字作餺飥非也原註元和中有姦僧鑑虚者以羊/之六腑特造一味傳之于今時人
不得其名遂以其號目之曰鑒/虚後俗字多作&KR0008&KR0008率多此𩔖
肆有以筐以筥或倚或垂以鬻鮮物者曰星貨鋪言其
列貨叢雜如星之繁今俗呼星火鋪非也
襄州漢髙祖廟本為交甫解佩于漢臯之義今為髙祖

[008-37a]
每嵗有司行祀典者不可勝紀一鄉一里必有祀廟南
中有泉流出山洞常帶樹葉好事者目為流桂泉後人
乃立為漢髙祖之神尸而祝之又號為伍員廟者必五
分其髯謂之五髭鬚江南有驛官以幹事旬任白刺史曰
驛中已理請一閱之初至為酒庫諸醖畢熟其外畫神
問何也曰杜康刺史曰公有餘也一室曰茶庫也諸茗
畢貯復有神問何也曰陸鴻漸刺史益喜又一室葅庫
諸葅畢備復有神問何也曰蔡伯喈刺史笑曰不須置
[008-37b]

吳主孫皓每宴羣臣皆令盡醉韋昭飲酒不多皓宻賜
茶茗以代飲酒晉時謝安詣陸納無所供辦設茶果而
已案此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之溺之甚窮日盡夜
殆成風俗
軍中有透劒門伎大宴日庭中設幄數十步若廊宇者
而編劒刃為榱棟之狀其人乘小馬至門審度端直鞭
馬而過琤然聞劒動之聲既過而人馬無傷宣武軍有
[008-38a]
小將善此伎每饗軍則為之所獲賞止于三四匹帛而
已一日主者誤漏其名此人忿恨訴于所管大將得復
召入呈伎之際極為調審入數步忽風起馬驚觸劒而

璧州刺史鄧宏慶飲酒至平索看精四字酒令之設本
骰子卷白波律令自後聞以鞍馬香毬或調笑抛打時
上酒招揺之號其後平索看精四字與律令全廢多以
瞻相下次据上酒絶人罕通者下次掘一曲子打三曲
[008-38b]
此出于軍中邠善師酒令聞于世案此條文義難/解疑有脫誤
飲坐作令有不誤而飲罰爵者皆曰蟲傷旱潦推其由
蓋以為不偶之義蟲傷宜為蟲霜盖言農田水旱之害
呼曲子名則下兵為下平閣羅鳳為閤羅鳳著詞則河
内王為河奈王檣竿上為長竿上如斯之語甚多
唐人酒令白樂天詩鞍馬呼教住骰槃喝遣輸長驅波
卷白連擲采盛盧原註骰盤卷白波莫/走鞍馬皆當時酒令予按皇甫松所
著醉鄉日月三卷載骰子令云聚十隻骰子齊擲自出
[008-39a]
手六人依采飲焉堂印本采人勸合席碧油勸擲外三
人骰子聚于一處謂之酒星依采聚散骰子令中改易
不過三章次改鞍馬令不過一章又有旗旛令閃擪令
抛打令今人不復曉其法矣唯優伶家猶用手打令以
為戲云
有齒鞋匠與樂工居隔壁齒鞋者母卒未殮樂工理聲
不輟匠者怒因相詬成訟樂工曰此某業也茍不為衣
與食且廢執政判曰此本業安可喪輟他日樂工有喪
[008-39b]
事亦任爾齒鞋不輟
初詼諧自賀知章輕薄自祖詠顐語自賀蘭廣鄭渉其
後詠字有蕭昕寓言有李紓𨼆語有張著機警有李舟
張彧歇後有姚峴孫叔羽訛語影帶有李直方獨孤申
叔題目人有曹著
有王某云徃嵗任同州見御史出案迴止州驛經宿不
發忽追雜案又取印歴鏁驛甚急一州大擾有老吏竊
笑乃因庖人以通憲胥許百縑為贈翌日未明御史啓
[008-40a]
驛門盡還案牘乘馬而去
起居舎人韋綬以心疾廢校書郎李播亦以心疾廢播
常疑遇毒鏁井而飲散騎常侍李益少有疑病亦心疾
也夫心者靈府也為物所中終身不痊多思慮多疑惑
乃疾之本也
 
 
 
[008-40b]
 
 
 
 
 
 
 
 唐語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