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160 物理小識-明-方以智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物理小識卷一     明 方以智 撰
  天類
象數理氣徴幾論 為物不二之至理隱不可見質皆
氣也徴其端幾不離象數彼掃器言道離費窮隱者偏
權也日月星辰天縣象數如此官肢經絡天之表人身
也如此圖書卦策聖人之冒準約幾如此無非物也無
非心也猶二之乎自黄帝明運氣唐虞在璣衡孔子學
[001-1b]
易以扐閏衍天地之五厯數律度是所首重儒者多半
弗問故秩序變化之原不能灼然何怪乎舉禮節樂律
而弁髦之舉倫物舊章而放棄之謂為聖人之所增設
乎哉核實難逃虛易洸洋之流實不能知其故故吹影
鏤空以為恢竒其言象數者類流小術支離附會未核
其真又宜其生厭也于是乎兩間之真象數舉皆茫然
矣胡康侯曰象數者天理也非人之所能為也天示其
度地産其狀物獻其則身具其符心自冥應但未嘗求
[001-2a]
其故耳學者静正矣不合俯仰逺近而互觀之又何所
徴哉智故隨聞而紀之自天象始
天象原理 良孺熊公曰傳天文者多祖禆竈甘公唐
昩尹皋石申之遺課驗凌襍米鹽史遷世掌天官所云
河鼔不欲曲心星不欲直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班固
沿之勾信維散龜鼈不居漢中諸語皆幾以經星為可
移矣夫氣為真象事為真數合人于天而真理不燦然
于吾前乎天地之象至定不定者氣蒙之也天地之數
[001-2b]
至定不定者事亂之也達者始終古今深觀時變仰察
蒙氣俯識亂事而權衡其理則天官備矣或問天垂象
見吉凶何也曰譬諸人身脾氣病則貌黄肝病則青腎
病則黒喜慶恵迪額潤顙明華嚴曰一國人感惡緣則
彼當土衆生覩諸一切不祥或見暈玦彗孛但此國見
彼國衆生本所不見葢氣由地起吉氣上蒸為龍雲矞
彩之類人在氣中生養自有聖賢豪傑挺生有凶氣上
蒸為霾魃欃槍之類人在氣中生養自有饑饉兵戈横
[001-3a]
出故望气者止宜于當土辨禍福入國邑而候息耗不
宜于普天率土百年易世一概牽合若日星之具體本
自如也因此地气有吉凶則此地人眼從气中窺便分
祥異故暈背風暈晴雨之候百里有不可同觀者惟彗
孛之气冲入晶宇所至最高天下仰見然比之于七曜
之度不啻下甚即千里而量測之差數覩矣或曰地气
一也何為此方吉彼方凶此時吉彼時凶曰是則數為
之也實胚胎于人事也如堯舜醖釀宇宙太和元气地
[001-3b]
平天成及桀紂而以塗炭生民為事其數應窮便致湯
武放伐斯固事數相根而气操其關籥者也不獨地气
天气亦然如中國處于赤道北二十度起至四十度止
日俱在南既不受其亢燥距日亦不甚逺又復資其温
煖稟气中和所以車書禮樂聖賢豪傑為四裔朝宗若
過南逼日太暑祗應生海外諸蠻人過北逺日太寒祗
應生塞外沙漠人若西方人所處北極出地與中國同
緯度者其人亦無不喜讀書知厯理不同緯度便為囘
[001-4a]
囘諸國忿&KR0743好殺此又一端也質文之運三代循環興
廢有定數皆自人事釀成當興之時天地如律囘陽其
气條達如鏡重磨其象宣朗當廢之時天地如律重陰
其气鬰閉鏡䝉塵垢其象湮闇此定理也占候祈禳原
為小數而警予責已仰思咎謝俯答明譴堯舜湯文以
來自有欽若昭事毋敢戲渝之道法在焉可忽乎哉鹿
湖潛老夫曰執气質而測之則但顯各各不相知而各
各互相應之通幾猶晦也夫聲气風力實傳心光受命
[001-4b]
如響神不可測而當前物則天度同符格之踐之引觸
酬酢信其不二享其不惑此則有所以為物所以為心
所以為天者豈徒委之气質而已乎萬厯己未余在長
溪親炙壇石先生喜其精論故識所折𠂻如此
气論 潛老夫曰蜕形知气蛻气知神蛻神歸空蛻空
見理蛻理還物如是則物物已耳又何蛻乎世惟執形
以為見而气則㣲矣然冬呵出口其气如煙人立日中
頭上蒸歊影騰在地考鐘伐鼓窻櫺之紙皆動則气之
[001-5a]
為質固可見也充一切虛貫一切實更何疑焉聖人合
虛實神形而表其气中之理西乾止會通于惟心彼離
气執理與掃物尊心皆病也理以心知知與理來因物
則而後交格以顯豈能離气之質耶此伏羲所以合俯
仰逺近而通類也愚者曰一切物皆气所為也空皆气
所實也物有則空亦有則以費知隱絲毫不爽其則也
理之可徴者也而神在其中矣神而明之知而無知然
豈兩截耶知即無知故不為一切所惑乃享其神是曰
[001-5b]
大定揭暄曰所以為气吾師言之矣气既包虛實而為/體原不礙萬物之鼔其中而依附以為用也凡諸
有形色有聲聞莫不賅而存之天地之間豈有絲毫空/隙哉罌瓶挈水閉其一孔水即不入气塞中也倒而縣
之水亦不出气未入也萬斛之石不能壓一气毬必气/出盡而後合千人挽舟中流莫進風吹之則飄飄然大
可移石飛山湧海震地小則吹箭吸流轉輪椎腹以至/鳥飛魚躍牛耕馬走肢體運動何往而非气之所為也
耶可見气之為气屬無形而有形若無力而冇力朝霞/之牖户雨後之山林其色倍麗是潤物之形而為之籠
罩者气也水揺而星擊目眚而燈花气動而日摩其影/非一是幻物而使之多者气也日月之初出也玻盒之
苑邃也水深而錢浮也物像像物其形倍真也是使物/大而逺近而顯者气也气之統體若一大鏡萬物之麗
于地者悉映于天故山市海市暗室一隙皆得轉吸而/見之大鏡之中不礙其分為各小鏡也不礙小鏡之即
[001-6a]
大鏡也萬其水即萬其月萬其月即萬其影住去畢具/無有分别此其可見者其不可見者則以音傳如風聲
水聲人聲鳥聲諸樂作聲一時異嚮襍奏歴歴倫類不/相蒙掩即重垣昏夜間十方一耳可使達也至于虹霓
雲霞出諸色寒暑燥濕異諸性熏香鬯臭或緣于物或/畜于積聚散動静任其自然以為元通也元通至矣是
豈黭淺惉懘者所得而窺之也哉又豈洸洋執冒者所/得而滅之也哉 中通曰气無陰陽而充乎物則有隂
陽然亦相反而不相離也火中之气反為隂气故燃油/則光生而枯木無燄水中之气反為陽气故沸湯則气
上而寒泉不升且陽气遇陰始見故口中熱气夏日隱/而冬日顯也陰气遇陽始見故嵓中泠气冬日藏而夏
日出/也
气暎差 魏朴亦言之矣空中皆气江海水浮射之其
[001-6b]
叀綴之算影皆不直也置錢于盌逺立者視之不見注
水溢盌錢浮于水面矣此猶日未出而水光浮日初出
而不熱之理也澉川董漢陽榖謂京口至𤓰洲江面一
千三百餘櫓一櫓之力不過三尺則四百丈也中有金
山廣百五十丈南北水而共二百五十丈可以八十餘
艘作浮橋每舟二丈中虛一丈加版通行當名朝宗萬
嵗橋昔宋取南唐繫浮橋于采石雖暫亦知其可為矣
寰宇志京口江濶四十里蔡寛夫曰𤓰洲在江中也今
[001-7a]
濶十七里憶崇禎乙亥測量言二千丈餘者以目光為
水光奪以水嘗飽視其中為極而所餘猶半也空中乆
視亦為日光所搖非固精凝定者測量空逺豈能準哉
暄曰气能使物大气能使物顯气能使物近江中見逆/風使檣者隔岸望之舟已觸岸而久不廻帆乃知所望
之岸非真岸也又江中有洲此岸望之則洲近彼岸距/十分之一彼岸望之則近此岸距十分之一是知十與
一乃中數也故立清蒙差算法然地上浮游之气日少/而夜多䜿少而横多于差則蒙中有清清中有蒙蒙差
少而清差多要在算者之自得于心也彼中通曰測逺/須重表凡數測而後算始能無差又須 岸有樹或屋
或物可作準的方能測度不然則一線江岸左右無定/冝其不準也日初出大而不熱者地气横映故大气厚
[001-7b]
隔逺故不熱也日午熱而不大者地上气淺故不大气/淺易透故熱也又日初出光切地圜之界力輕故不熱
日午光直射地平力重故熱日初出人目/力横視逺故大日午人目力上視短故小
光論 文饒曰兩間變狀皆气光之所為潛草曰兩間
之光皆太陽之火也黄帝經曰天明則日月不明葢天
凝其陽精為日而月與星用之萬物皆用之説文光從
火在人上人正用天之火種而心正傳天之神光者也
以體質言之火用為燈而發光以理言之未有燈火之
前光之理已具矣愚者曰光理貫明暗猶陽之統陰陽
[001-8a]
也火無體而因物見光以為體猶心無體而因事見理
以徴幾也晦夜昏黒地雖遮日空自有光人卧暗室忽
然開目目自有光何訝虎梟猫䑕之夜視耶气凝為形
發為光聲猶有未凝形之空气與之摩盪噓吸故形之
用止于其分而光聲之用常溢于其餘气無空隙互相
轉應也暄曰气本有光借日火而發以气為體非以日/火為體也故日火所不及處虛窻空中皆有之
則餘映也然映日之光黄映火之光赤固為從類而月/星光白野燐光青暗室光黒則輾轉互映而遞減者也
水鏡玻璃能照物而不發光木葉塔影能發光而不照/物日之神光具各種異色從暗搖之而見閉而搖之而
[001-8b]
亦見可見無物不含光性以气為體不専日與火也日/火皆气也 中通曰光小者不隔而影有窮時故徑寸
之火影不百丈光大者雖隔而影/不敵光故太陽之照光能含地
轉光 日射地上之水或置鏡及放光石使火照之則
光入于屋梁今術家使人見光之法亦暗縣一鏡于衣
襟或袖口列燈燭香煙于地引人拜祝燭照鏡光搖鏡
則光見于壁或縣貓精與大金剛石則能成五色光萬
&KR0851戊午老父在蜀為閔夢得公讞一魔術知其轉光梁
上射入暗室之鏡使男女自照鏡中見其前身以惑人
[001-9a]

聲論 目以水照故物攝其中而見耳有三門故气貫
而留之乃聞目與鼻口皆當面直受之者也耳乃旁貫
中通者也气自有聲空自生聲惟耳攝而通之惟心静
而知之天以雷風為聲地以竅穴為聲皆陰陽之气相
摩盪而不已者也而人可知矣暄曰气本有聲故物擊/物气擊气物擊气气擊
物皆成聲不相擊而气自飛亦有聲特㣲耳聲之始也/肺促其气于喉喉分于舌唇鼓其气于管管出于孔銃
之爆于空也雷之震于雲也空谷之傳呼眢井之遙語/也天鼓星裂釜鳴户響地下樂作也气擊气也鐘之搖
[001-9b]
絃之馳杖揮空蟬振翼蚊聚蠅飛蟋蟀切股箭哮哨聒/石崖浪激松下濤生破櫺吹息委巷屧嚮無之而非聲
則無之而非與物相擊亦無之而非气也入于地穴藏/于瓮中倚于磬側静而聽之皆有所聞即萬籟俱寂掩
耳于深夜間不使有聞亦若有聞葢气以自飛不定而/復相遇也 中德曰气貫聲作心亦有聲黙誦暗記心
亦有字乃知想從心相意從心音矣中通曰氣之成聲/有二端一相擊而成于暄言之詳 一穿竅而成然穿
竅而不能成聲者更有二端或止獨竅气不能出入或/兩竅相穿旁竅走气气不能留况此則气不囘環于其
間皆不成聲故耳鼻之不如喉者喉因上有鼻孔内有/气管故耳使气管有走气之處而不専出入于會厭之
闗則啞矣不見簫管有損則不響乎耳之聞聲者聲入/于左必穿于右聲入于右必穿于左故左耳受聲則聽
在右右耳受聲則聽在左近不能辨逺則覺也今之治/耳閉者右耳閉則以葱貫左耳左耳閉則以葱貫右耳
[001-10a]
理必交互/可徴也
聲異 遯齋閒覽言歐公過高唐驛聞空中人畜聲父
老云二十年曾晝過此謂之海市酉陽雜俎言掘井聞
下車馬人物喧哄聲又公叙弟宿福清紫㣲院夜聞讙
呼聲皆是浙音人謂之鬼市曹能始名勝志云蜀中江
縣寧國寺有響壁若人䖍者按手而應則絲竹管絃聲
達于外太姥有空谷傳聲處每呼一名凡七聲和之老
父以問壇石熊公公曰峽石七曲也人在雪洞其聲即
[001-10b]
有餘響若作夾牆連開小牖則一聲亦有數聲之應層
樓檻内門窻紙上大小破隙則風來作絲竹之音若高
山日暮聞城市之喧聲以日气斂而人静聽也愚嘗江
上晡出三山峽即聞魯港鳩兹之人聲風順夜静則山
頭聞百里不為竒矣暄曰荒谷傳聲瓮裏藏聲兩者一/理也凡地逺者聲下則聽上中隔
則聲左而聽右風順則聲近而聽逺空中有聲所謂傳/也太西有益耳逺聽法與逺鏡同功 中德曰狗夜聽
最逺以得地气也逐虎者以邊鼓覆地雷之其聲入地/穴而愈震也 中通曰地中有穴地上之聲悉藏之戚
南塘以大瓮覆人聽鑿地道/或以竹筒貫地穴而耳之
[001-11a]
隔聲 私鑄者匿于湖中人猶聞其鋸銼之聲乃以甕
為甃累而牆之其口向内則外過者不聞其聲何也聲
為甕所収也暄曰廣孝曾用此法造器械又燒空瓦/枕就地枕之可聞數十里外軍馬聲
同聲相應之徴 夢溪筆談曰㕛有琵琶以管色奏雙
調則琵琶有聲應之以為異物殊不知乃常理二十八
調伹有聲同者即應若編二十八調而不應則是逸調
也古法一律七音共八十四調更細分之逸調至多偶
見其應便以為竒耳智按洛鐘西應即此理也今和琴
[001-11b]
瑟者分門内外外彈仙翁則内弦亦動如定三弦子為
梅花調以小紙每絃帖之旁吹笛中梅花調一字此絃
之紙亦動曹師䕫鑢磬不應鐘猶之茂先知銅山崩也
聲音之和足感異類豈誣也哉中通曰通在高座殿上/以足頓地而鼓有聲拍
掌則鼓不應因悟/曰亦各從其類也
律吕 三分損一乃用二也三分益一乃用四也此一
極三之數度概也以十二候气配升降而始于冬至黄
鍾則李文利瞿九思所議其本環也猶内經脉與叔和
[001-12a]
脉必互用也詳見通雅楊椒山告韓苑洛之元聲其統
也愚所謂節奏樂器高下疾徐清濁之間即今知古以
實用求妙叶者也象數有度其叶乃顯崔遵度以弓悟
琴丈絃尺絃皆具七泛十三徽焉愚因悟周期本具而
十二十五十八倍之分刌天然嘆此中節豈有絲毫强
哉詳見周易時論
五音七調 愚者嘗云周禮享廟不用商樂燕樂二十
八調無徴有疑者否段安昌以平上去入紀之末有上
[001-12b]
平聲調則為徴聲紀之曰商角同用而宫逐羽音不可
推耶宫商角變徴羽閏乃旋官之七也遼史四旦各有
七調今時簫笛七調其此遺乎沈存中蔡元定所言合
字四字一字上字工字尺字凡字五字各有高字約為
十五聲其槩也詳見通雅中通曰七調者淒涼調凡字/調閉工調正宫調乙字調梅
花調頂調也十三調者黄鍾調正宫調大石調小石調/仙吕調中吕調南吕調雙調越調商調商角調般渉調
子母調也以高下分調者直調也以曲名分調者横調/也而不離乎五音故簫笛南曲隔五必合如合四上尺
工六五而合與六同孔四與五同孔也用乙字凡字則/成北調矣然調中之高下亦有直有横如合與六四與
[001-13a]
五本一孔而因气之緩急分高下者此横高下也正宫/之四即乙調之合乙調之四即梅花之合本一字而因
孔之升降分高下者此直高下也正如琴之十三徽為/横七弦為直耳至于曲名分調有階級升降循次而轉
者有逺近升降隔三而轉者有高字多而低字少者有/低字多而高字少者有急者有緩者此雖横調亦未嘗
不因高下而分也始知聲音之理無出于清濁高下升/降緩急之外者同符河洛音本天然不過隨時安名字
耳又何疑乎今樂非古樂哉如以本黄鍾旋十二律而/言宋燕樂以夾鍾清聲起旋故宫角互稱今之十三調
乃二十八調之遺/而名字又改矣
樂節 愚者嘗因版魚而悟柷敔舊註泥合止而限三
聲其譌且數千年矣房庻曰木柷敔也而貫之為版非
[001-13b]
明徴耶泠州鳩曰木音直正謂可以節樂均鐘木亦以
絃可高下移就審中節也鼓雖隐雷其槌合節或露版
以相錯琴有入慢正謂過曲轉慢猶曲中之賺也但任
泠衍則短長走版之清曲耳古用瑟笙葢笙呼吸皆得
聲瑟惟指㸃不用吟猱最易學也瑟實以配琴笙實以
和管箎豈有不合止于版眼而可聽者哉
中聲 程子謂中聲葢謂商與角之間角與徴之間也
椒山謂中聲謂定一中聲而高下轉旋十五字更不外
[001-14a]
犯乃得何調也與亝謂中聲謂絃雖在彈聲實先起于
七徽而後上下從之也愚者曰皆有其故然必從臨岳
至龍齦四五徽之仙翁猶九十徽之仙翁也而急緩從
上而下有分矣辟天必東升西旋命門在中而必左升
右降為順也
高下定聲之數 高公曰聲之自下而上可節者在竹
得十七八字而止在絲可三四十字矣而子母互應可
以代用隂陽相環其理最㣲更竒者節節而上間缺一
[001-14b]
節乃始成調北曲又于南之缺節者或加一節亦復成
調此自天然不可强也如階級然必越級而乃合要而
通之凡語言亦莫不然劉用潛曰琴凡二十四節而一
徽不取則百六十八聲四十九泛而散彈與撥颯八聲
共二百二十五聲除其叶同者則四十八聲備矣笛十
八字亦可分四十八也調則以合轉而言之中通曰今/之七調自
極低以至極高計十九字然于高工字之上亦多不用/故最下為凡字調所用止十三字合四乙上尺工凡六
五亿仕伬仜是也漸而升之則每高一調低除一字高/增一字也簫笛六孔為六調後一孔與前之中一孔相
[001-15a]
合又成一調故為七調也南曲/遇乙凡字皆閉用則應北曲矣
天地人聲 鼓中空而外無竅者天聲也銅器無竅而
有唇窩者地聲也簫管開孔其聲流利轉變相續者人
聲也琴瑟絲實木虛聲可斷續乃天地人之合也故均
木用以度始直木無竅而相擊亦鼓空中之清气也故
用以按節中通曰嘗欲作三絃小琴以磁鍾代/編磬拍木吹笙度諸詩歌亦一快也
十二律隔七也九寸含少辟卦符也 五六十二禮運
表之和而月生貴十二之旁羅也參兩會于六而兩之
[001-15b]
又四破之各三也十二辟卦配之一陽一陰交而生二
陰律娶妻吕生子據黄蕤交而生林也後此旋例矣連
起止則隔八也十二餘四猶用九餘三度成一例即寓
一幾何相廢耶馬班京蔡例參九也李瞿信都芳例寒
暑也吕覽含少三寸九分但以辟卦陽九陰六而數之
殆天符乎黄鍾復五陰為三十一陽為九非三寸九分
乎蕤賓姤五陽為四十五加一陰為六非五寸一分乎
對貫九寸矣大吕臨四陰二十四二陽十八為四寸二
[001-16a]
分對林鍾遯四陽三十六二陰十二為四寸八分亦九
寸也太簇泰對夷則否皆三陰十八三陽二十七為四
寸五分亦九寸也夾鍾大壯二陰十二四陽三十六為
四寸八分南吕觀二陽十八四陰二十四為四寸二分
亦九寸也姑洗夬一陰六五陽四十五為五寸一分旡
射剝一陽九五陰三十為三寸九分亦九寸也中吕乾
五十四應鍾坤三十六亦九寸也愚者曰此恒配之端
幾如先天圖也用之簫管自有盈虛如後天圖中通曰/近見喻
[001-16b]
春山専此説侯气如信都芳埋扇可推然/京蔡之例亦不可廢用必以簫管為徴
四行五行説 問中國言五行太西言四行將何决耶
愚者曰豈惟異域邵子嘗言水火土石而畧金木矣地
藏水火分柔土剛土為土石也朱隱老曰四為體五為
用金石同體言金而石隱矣周子尊水火在上次表中
土下乃列金木焉金木者從土中生出者也今所據者
地之五材也金為土骨木為土皮是也水為潤气火為
燥气木為生气金為殺气以其為堅气也土為冲和之
[001-17a]
气是曰五行黄帝曰六合之内不離于五既言五運又
分六气不參差乎播五行于四時非用四乎易曰一陰
一陽之謂道非用二乎謂是水火二行可也謂是虚气
實形二者可也虛固是气實形亦气所凝成者直是一
气而兩行交濟耳又况所以為气而宰其中者乎神不
可知且置勿論但以气言气凝為形藴發為光竅激為
聲皆气也而未凝未發未激之气尚多故槩舉气形光
聲為四幾焉楞嚴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也地水火風
[001-17b]
之四大猶之水火土气也有四實則有四空實皆空所
為也而猶有容餘之空故表空焉皆因人目之見而顯
見本于識而藏于識故表見識焉心藏神而主性腎藏
精而主命以見識表之亦可悟五臟六腑之實是二行
矣若欲會通正當舎二求一而後知一在二中謂之二
即是一謂之不二不一謂之三兩謂之九六謂之七八
謂之四五謂之五六無不可者且請學易
水 綱目曰水體純陰用則純陽上為雨露霜雪下為
[001-18a]
海河泉井气有流止寒温味有甘淡鹹苦是以昔人分
别九州水土以辨人之善惡壽夭河圖括地象曰青州/音角羽气舒遲人聲
緩其泉鹹酸荆揚角徴气慓輕人聲急泉酸苦梁州商/徴气剛勇人聲塞泉苦辛兖豫宫徴气平静人聲端泉
甘苦雍冀商羽气駃烈人聲捷泉辛鹹徐州角宫气悍/勁人聲雄其泉酸以甘此古就域槩分耳人因水土以
生生復資水土之气/移地亦變合詳上部愚者曰人身之津液草木之汁皆
水也一气之所生也先天一生水為真陽而後天以形
用則體陰二生火為真陰而附物乃顯則體陽上律天
時凡運動皆火之為也神之屬也下襲水土凡滋生皆
[001-18b]
水之為也精之屬也六之成一雪六出可以徴矣水火
一气呵則為水可以徴矣气呵煖動而遇陰則水見雨
亦如是也飲資于水食資于榖榖之精亦水也榮衛頼
之水旋土中而浮于土面榮内衛外亦是理也用之貴
别古人精矣自師曠易牙俞兒張華王邵陸羽張又新
劉白芻李季卿品天下之水性味不同葢古水官之遺
法孔子不以淄澠告白公乎志林三江味别蔡傅非之
亦非也許敬宗謂濟入河洑地南出亦以味别今揚子
[001-19a]
江心有南零北零之異郭緣生曰濟入河與河不合滲
漉入地洑行而溢為榮今歴下發地悉皆濟水阿井其
徴也鄭樵曰山過山則分水過水則合楊慎曰山過山
分而性不分水過水合而性不合水性之别則班馬貨
殖地理詳矣論其極則庭州㶚水金鐵皆漏庭州㶚水/在大荒之
外以金鐵承之皆漏惟角與瓠葉/則否拘夷山中有流水亦如之德化之水煮鐵為銅
鄜延之川日夜脂流即延安石油也以為煙墨松脂不/及唐詩二郎山下雪紛紛石煙多
于洛/陽塵弱水溺毛黒溪元髕南荒里溪水其水以塗樹象/至輒不去崑崙兒以塗身即
[001-19b]
能乘象如家畜古所謂/黒崑崙今之象奴也悉唐制角畔怯腐手見佛/經職方
外紀云西齊里亞沸泉如醋物入便黒翁加黒亞有水
噴出地即凝石者有冬月流而夏氷者有投鞭成泥再
鎔成銅者有色綠而凍成綠石者勿里諾山之泉物墜
其中半月便生石皮周褁其物福島無雨而大樹釀雲
气夜生甘水滿樹下之池度爾格有一海味醎性凝不
生波浪而皆不沉不生水族命曰死海水性不同如此
將怪而不信耶麻知幾水解曰九疇昔訪靈臺見銅壺
[001-20a]
漏馬大史召司水曰此水已三周環水滑則漏迅迅則
刻差當易新水予因悟曰天下之水用之滅火濡槁則
同而性從地變質與物遷自别也蜀江濯錦則鮮濟源
烹楮則晶南陽之潭漸于菊其人多壽遼東之澗通于
葠其人多髪晉産礬石泉可愈疽戎麓伏硫湯可浴厲
揚子宜荈淮萊宜醪滄鹵能鹽阿井能膠澡垢以汚茂
田以苦癭消于藻帶之波痰破于半夏之茹冰水嚥而
霍亂息流水飲而癃閉通雪水洗目而赤退醎水濯肌
[001-20b]
而瘡乾萊之為虀鐵之為漿麴之為酒糵之為醋千派
萬種言不可盡井水反酌而傾曰倒流出甓未放曰無
根無時初出曰新汲將旦首汲曰井華夫一井水而其
别如此行藥詎不擇哉有患小溲閉者衆不能瘥張子
和以急流煎前藥一飲立溲即靈樞治不暝半夏湯用
千里流水意也
火 自燧人鑽木取火教民熟食使無腹病周官司烜
氏以燧取明火于日鑑取明水于月以供祭祀司爟氏
[001-21a]
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古聖王之于火政
亦切矣時珍曰天之陽火二太陽真火也星精飛火也
天之陰火二石油之火水中之火也人之陽火一丙丁
君火也心小腸/離火人之陰火二命門相火也坎火也遊行三/焦寄位肝膽
三昩之火也純陽乾/火也諸陽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
濕伏可以水滅諸隂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溼愈燄
以水折之則光燄詣天物窮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撲之
則灼性自消光燄自滅故善反于身者上體天下驗物
[001-21b]
則君火相火正治從治理昭然矣蕭丘寒火抱朴言南/海蕭丘火
春生秋滅生木小焦黒陸游曰火山軍其/地鉏深則有烈燄不妨種植亦寒火也澤中陽燄壯/如
燄起水面/出王砅註野外鬼燐色青/聚散金銀精氣皆似火而不焚物
者也樟腦獺髓皆能水中發火濃酒積油得熱氣則火
自生南荒有食火之民國近黒崑崙/人能食火炭食火之獸原化記/禍斗如
犬而食火糞復/為火能燒人屋西戎有食火之鳥駝/鷄火鴉蝙蝠能食燄
煙火龜火䑕生于火地虛舟曰春日火煙青冬日火煙
黒因乎時也然石熟物剛火猛油其偏鍾者也老樹出
[001-22a]
煙堆草生燄其積菀者也礶可以閉火气紙可以遏火
舌因乎勢者也此皆物理之常而乍聞者怪異葢未深
詣乎此理耳震亨曰太極動静陰陽而生五行各一其
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相火天火也火内陰外陽
而主動者也以其名配五行謂之君以其虛無守位稟
命因其動而可見故謂之相天恒動人生亦恒動皆火
之為也見于天者出于龍雷則木之气出于海則水之
气也具于人者寄于肝木腎水膽者肝之腑膀胱腎之
[001-22b]
腑心包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
皆陰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自
生天之火雖出于木而皆本于地故雷非伏龍非蟄海
非附于地則不能鳴不能飛不能波也肝腎相火猶是
智按丹溪天火出木者以震為雷為龍實起于北由/東升而西降木為生气金為殺气也天地之間無非
火無非水也伏蟄于地可悟邵子用三/餘一冬煉三時之㫖致中和則交濟矣東垣則以火為
元气之賊何哉周子曰神發智矣五性感物而動即内
經五火也五性厥陽之火與相火相扇則妄動矣火起
[001-23a]
于妄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絶則死君火之气經以暑
與濕言之相火之气經以火言之葢表其暴悍酷烈甚
于君火也故曰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静不落動/静之静
也/朱子曰道心為一身之主而人心聽命焉火自中節
何賊之有或曰内經止于六气言火未言及臟腑也曰/岐伯歴舉病機十九而屬火者五諸熱瞀瘛
皆屬于火諸逆衝上皆屬于火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諸/禁鼔慄皆屬于火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是也
劉河間云諸風掉眩屬肝風火也諸气憤鬰屬肺燥火/也諸濕腫滿屬脾濕火也諸疼痒瘡屬心鬰火也以陳
無擇之通敏猶以煖温為君火日/用之火為相火何怪後人聾瞽哉愚者曰丹溪言君火
[001-23b]
以名相火以位未暢也天與火同火傳不知其盡故五
行尊火曰君畜覺發機曰相或以暑為君火燥火為相
火或以暑燥火為陽火風寒濕之火為陰火或以有形
為陽火無形為陰火或以知識為陽火不知不識為陰
火有交幾馬析説不能盡須自得之人身命根種火在
北下七節之小心知識用火在南上膻中之宫城真气
伏于丹田清濁分于腦府思慮憂鬰過用則傷而慾焦
忿决尤難懲窒五志總歸心主而無原之心是何物歟
[001-24a]
古人稱入火不熱者是何道歟其曰君火為人火而相
火為天火者猶之太極為體卦爻為用而邵子曰卦爻
為體太極為用也于是乎决曰天道以陽气為主人身
亦以陽气為主陽統陰陽火運水火也生以火死以火
病生于火而養身者亦此火水火交濟主之者心火無
體而因物為體人心亦然故提出不生不死之道心以
統人心實未嘗離也善吾生所以善吾死郭象曰養生
非求過分也全理盡年而已矣此醫所以貴治神為第
[001-24b]
一也節嗜慾寡瞋恚陰平陽秘中和主宰相奉其君是
黄帝之心乎知此火為病源者少矣知此火為病而欲
絶之絶之不得而遂縱之豈享中道之恬愉哉中丞公
曰聖人因土竈以畜火因木薪之因金制之因水濟之
萬物享熟物之功而不受燔屋之禍其恩大矣明乎滿
空皆火君相道合者生死性命之故又孰得而欺之不
肖子以智謹識于此
木 五行以木為生气貞下起元帝出乎震人身象榦
[001-25a]
枝焉體仁之道其天地之生機乎木獨反生其首在下
其華向上結實而傳核仁禪于無窮聖人于此喻種理
矣號為植物互有剛柔蕉蔓苔栭寄生之類皆本濕熱
稼穡之功首重百榖皁膏核蓏實為五果棟宇取材土
宜辨性神農甞毒藥有本草養生救疾莫備于此木德
之功大矣哉
種仁皮心之理 木之種在仁仁破核而化為根之腦
腦與根為本而外生枝内生柢焉脉貫于皮而中行气
[001-25b]
焉故中空而不死皮連則生接樹者斜其皮倚而合之
即生截樹者倒挿順揷之皆有生者緒其皮即成根
金 邵子舉水火土石而不言金木朱隱老曰木則後
生于其陽金則水火入土中而成于其陰者也金用而
石隱矣楞嚴四大太西四行皆後之葢有説焉且問五
行金生水金何以生水乎老生夙學不能答也虛舟子
曰金石同體五金八石互相為用丱之在土直一石耳
石則生水矣本草金石同科石者气之核土之骨也精
[001-26a]
為金玉毒為礜砒凝色而為丹青化液而為礬汞或自
柔而為剛乳鹵成石是也或自動而為静草木成石是
也含靈之為石自有情而之無情也雷星之為石自無
形而成有形也愚者曰天地之堅气為金輪而土中得
之凝為金石其生成也積久其化物也峻厲以其堅气
遂為殺气用者可不慎歟
土 土五行之主具五色而以黄為正色具五味而以
甘為正味是以禹貢辨九州之土色周官辨十二壤之
[001-26b]
土性在人則脾胃應之家語曰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懦壚土之人細息土之人美耗
土之人醜淮南子云土地各以類生人是故山气多男/澤气多女水气多瘖風气多聾林气多癃木气多傴石
气多力下气多&KR0146險气多癭谷气多痺暑气多夭寒气/多壽丘气多狂廣气多仁陵气多貪輕土多利重土多
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遲水人重皆應其類也愚者曰土納重以養清主
静以載動居中以御四維之气故能和物能生物又能
殺物故能化物也岐伯曰地在人之下天之中明乎胞
豆之喻者居中之表法不昭然乎水火貫乎土中而生
金木濓溪示之矣土石剛柔以表坤艮而奉天化康節
[001-27a]
示之矣百昌皆生于土而復于土藥之用土皆取其冲
和以安物沁罨以化物之用萬物本气以生乘气以遊
而安土以為養豈能離哉
水火本一 水濕火燥相反甚明而易傳曰水火不相
射何也愚者曰本一气也而自為陰陽分為二气而各
具陰陽有時分用而本不相離有時互用而不硋偏顯
有時相制而適以相成特人不著察耳天一生水而反
成陰潤之性地二生火而反成陽燥之性呵气屬火而
[001-27b]
化為气水精液為水而反以成人果二物耶人身之腎
水也心火也時時交濟不可間隔以理言之智火也仁
水也理水也性火也是水直以火為性命矣不見夫雨
露霜雹皆陽气之蒸餾硝磺發而礮滴雷鳴而泉通春
火力深而礎石潤熱爐之下必有气蒸乎是火直以水
為性命矣不見夫螢燐珠珀皆濕气之凝聚薪經浸而
火不斷燈加膩而益明井油得水愈熾高奴之水肥可
燃乎日炙草木而滋茂行汁參茂補陽而口生津水中
[001-28a]
之石擊之得火煉劍淬水而剛二者之用交濟相成莫
不皆然識者于此葢悟代錯之本一矣暄日水火一也/論其質則相尅
論其气則相生論其形气之交則又相入水見火而死/而温泉沸湯則火之气能入水之形水見火而散而燈
脂爝蠟則水之气能入火之形論其極則又相變百沸/之油近鍋必冷伏中鑄錢爐煉不清海峽積潤飛燐不
絶霜雪之深必兆豐年此即陽極陰生陰極陽生之理/夫水化气而為火火化气而為水相變之道即相生之
道即互根之道也上中通曰水流下而趨中/有剛火性也火炎 而旋升有柔水性也
水火南北位 魏莊渠曰北方水位也水气旺于北土
尅水而水少南方火位也火气旺于南水尅火而水旺
[001-28b]
以四時言之水气旺于冬而寒水消水气涸于夏而夏水
漲火旺于夏其燄不揚火囚于冬其燄反烈愚者曰配
位者極物從類之端法也其用在乎推行化裁
藏火 棉花燒黒將灰收之香燃一絲去香則隱少頃
吹之復燃潛草曰杏仁灰包火楊梅可佩外域用火鴉
駝雞肫皮塗卵白包火又曰紙捲香入竹筒終日不滅
開則燃合則隱竹木銃一發即朽塗卵白則能三發/故卵可撲火暄曰有長生火葫法
金土 聊城人博山爐乃土和銅屑埏埴為器周籓或
[001-29a]
以金沙土為之竟如三代器葢陶而不泑窖生青綠者
也永昌圍碁子取貴州土和鈆燒之顔神亦用鈆哥窑
鐵足皆取五金之气也
  厯類
圜體 天圜地方言其德也地體實圜在天之中喻如
脬豆脬豆者以豆入脬吹气鼓之則豆正居其中央或
謂此逺西之説愚者曰黄帝問岐伯地為下乎岐伯曰
地人之下天之中也帝曰憑乎曰大气舉之邵子朱子
[001-29b]
皆明地形浮空兀然不墜以世無平子冲之一行康節
諸公耳孔子曰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世士不考相傳
地浮水上天包水外謬矣地形如胡桃肉凸山凹海自
徐元扈奏立厯局而崇禎厯書今成矣老父以學者從
未實究故作崇禎厯書約暄曰有謂静天方者以圓則/行方則止也不知地形圓何
以亦止也且静天以外又何處尋方圓哉呉石渠炳易/象化機云地似空匏内虛外實故能吞吐呼吸此喻亦
切中中通曰方者以上為上以下為下圓者以邊為上/以 為下地居天之正中故人以各立之地為下不知
其彼此顛倒也今以簡平儀測天星每二百五十里差/一度金㓜孜北征錄云沙城鳴鑾戍夜視北斗在頭上
[001-30a]
古梵塲長清塞則南望北斗/矣以此推之地非圓體而何
黄赤道 圜六合難狀也愚者以𤓰蒂𤓰臍喻之渾天
與地相應所謂北極如𤓰之蒂所謂南極如𤓰之臍𤓰
自蒂至臍以其中界周圍為東西南北一輪是赤道也
腰輪也黄道則太陽日輪之纒路也斜絡于赤道半出
赤道内半出赤道外約周度十二宫而平輪之子午縱
輪之卯酉横輪之皆一也約為三輪六合八觚之分自
蒂至臍凡一百八十度自赤道至蒂凡九十度黄道之
[001-30b]
出入赤道者逺止二十三度半此曰緯度蒂至臍/而言也七曜
所經之列宿則曰經度每三十度為一宫十五度交一
節其槩也暄曰道為天中虛脈日月可以流轉絡于天/中者天圓體則中廣在天者以廣為就猶水
行于川必以/深處為趨也
九重 月天二十七日三十一刻行一周水天三百六
十五日二十三刻行一周金天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
刻行一周日天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五分行一周
火天一年五百二十一日九十三刻行一周木天十一
[001-31a]
年三百一十三日七十刻行一周土天二十九年一百
五十五日二十五刻行一周經星天四萬九千年行一
周宗動天一日一周所謂静天以定算而名所謂大造
之主則於穆不已之天乎彼詳于質測而不善言通幾
往往意以語閡愚者斷之如此其金水附日一周穆公
曰道未未精也我國有一生明得水星者金水附日如
日暈之小輪乎則九重不可定矣格致草云恒宿天七
千年一周宗動天四萬九千年一周而渾葢云四萬九
[001-31b]
千年為嵗差一周謂恒星一周也不已自矛盾耶
逺近分輪細辨 月地近地能掩日五星六曜有時掩
恒星逺者遲近者速也舊説金水在日天下日天上皆
無確據若以相掩證之則大光中無復可見論其行度
三曜運旋終古若一兩術皆窮因知皆臆説也西國近
以望逺鏡測太白則有時晦有時光滿有時為上下弦
計太白附日而行逺時僅得象限之半與月異理因悟
時在日上故光滿而體微時在日下則晦在旁故為上
[001-32a]
下弦也辰星體小去日更近難見其晦明而其運行不
異太白度亦與之同理愚者曰此非附日為輪耶問熒
惑嵗填去日逺近曰熒惑在嵗填内在日外葢為其行
黄道速於二星遲於日也木星在火外以其行黄道速
於土遲於火填星在木外其行黄道最遲也恒星無視
差七政皆有視差且以此斷
三際 三際者近地為温際近日為熱際空中為冷際
也日光蒸地火收地中火必出附天而止天火同體水
[001-32b]
地相比也一气升降自為陰陽气出而冷際遏之和則
成雨如飯蒸之餾遇葢而水滴焉陽亢則為風陽欲入
而周旋亦為風初起之雲則飯甑之气也飄散不收或
騰或霧夜半陰气清肅而上則為霧結則為霜雨上冷
凝為霰霰墜猛風拍開成六出片則為雪陽气伏陰气
之内不得出爆開則為雷火气發越適映雲際其光疾
甚閃爍曰電夏月火气鬰蒸冲濕气而鋭起升髙至冷
際之深處驟沍為雹愚者曰黄帝五運篇曰風寒在下
[001-33a]
燥熱在上濕气在中火遊行其間此至語乎日所到則
煖日去則冷一气為陰陽而自相盤旋者也三際槩耳
暄曰西國三際之説未盡然也向日則煖背日則寒故/一石一牆之下皆有隂气如六月遊深崖入石室恒至
衣絮則地之内外未始無陰气也近地必熱際則山腰/之下不宜暴雨四川雪山不宜夏月不消也空中必冷
際則空中無時不有气亦無時不合雲無時不下雨也/冬月皆雪矣雨雹者至隂之气乘之夏月偏雹者非至
陽不至至隂之山夏月雹偏大者非至盛陽不足升至/隂之气至盛之陽飛濕乃猛至盛之陰結雹乃連雖然
陽生則為至陽陽死則為至隂故六月之晨煮水百沸/入瓶中錮閉之急入井底午取而出則氷矣陽死也有
六月為魚肉凍者亦倣此法可知冷無定際/陽隔則冷陽逺則冷陽死則冷不必空際也
[001-33b]
嵗差乃星度與日周差而嵗實無差 嵗差之説紛矣
智决之曰嵗差者恒星行度歴差于静天之度而嵗實
日周遂與恒星之度迻也日一年從西向東行二十八
宿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尚差一分餘而至六十
餘年差一度約積三萬年不足而復于原宿之度矣按
堯時冬至初昏昴中日在虛七度吕不韋月令日在斗
二十二度漢元和三年在斗二十一度晉太元九年在
斗十七度宋元嘉十年在斗十四度唐開元十二年在
[001-34a]
斗九度半宋改綂天厯在斗二度元改授時厯在箕十
度至洪武甲子在箕七度嘉靖三年初昏室中日在箕
三度萬厯四十年在箕三度十九分十九秒起堯甲辰
至今癸未凡四千年共差五十八度六十八年又七月
一十三日三時差一度二萬五千一百有餘年差三百
六十五度有餘為一周天此均算耳細準未確也自漢
鄧平改厯洛下閎謂百年後當差一度漢末劉洪作乾
象厯有核嵗之法晉虞喜始以天為天嵗為嵗立差以
[001-34b]
追其變以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增之約百年退一度
隋劉焯折取二家中數為七十五年又劉炫謂四十五
年梁虞鄺謂百八十六年祖冲之謂百八十三年唐僧
一行大衍厯則八十三年宋統天厯則六十七年元郭
守敬及許衡王恂輩測影騐气減周嵗為三百六十五
日二十四分二十五秒加周天為三百六十五度二十
五分七十五秒强弱相較差一分五十秒積六十六年
有竒而退一度定為嵗差上推則每百年長一下推則
[001-35a]
百年消一洪武中元統大統厯不用消長之法而積分
猶仍授時也正統十四年己巳朔二至之晷有晝夜六
十一刻之文矣嘉靖初華湘奏嵗差三度五十二分五
十秒矣萬厯中利瑪竇入仍約六十六年八閱月而差
一度每年不及周天一分五十秒王曰俞云萬厯四十
年冬至日在黄道箕三度一十九分一十九秒八十微
赤道箕四度四分二十五㣲故内道口在璧一度外道
口在軫初度距今丙戌厯三十四年嵗差一分三十五
[001-35b]
秒則今之冬至其内道口已不在璧而在室外道口已
不在軫而在翼其約之者法不一也格致草云嵗差二
萬五千年而周西渾葢云凡經星以四萬九千嵗一周
天或約二萬九千又約二萬八千葢其所差之理未得
安可執一法以窮之老父中丞公曰崇禎庚辰與石亝
黄公同在西庫公衍象正以易定厯妙哉然三乘六十
四卦以應六十年厯而以守敬萬法積之終不免于灑
派納虛也葢古以日為法也既云不及一度或一度大
[001-36a]
則不必拘日以為法矣易以數為端幾而定于環輪静
天亦猶是也均列定限分别節度以日所行至者紀于
何節之分秒焉月五星所至亦紀之經星所行亦紀之
則所差之由與追差之合自犂然也或曰天不可見以
經星躔次為考静天何所考乎潛老夫謂算家遇不可
問之數則立商法焉商而兩測之而中之度于是乎定
今以静天環一定之分秒而使日月五星與經星皆各
行其遲速之行豈能逃乎猶之會通易幾者無往非河
[001-36b]
洛則物物之未有物先皆歴歴河洛也因建此意以待
神明之士智曰此定恒法也而隨時測驗盈虛在其中
矣天運盈虛一年有盈虛一日亦有盈虛又多年而盈
多年而虛穆公曰地亦有遊欲據一嵗之測而定之乎
欲明其理理則如此葢從前止以經星宿天而日周之
不知經星亦自行于静天而静天不可見故無悟者中/履
曰黄先生易厯先祖為圓其義朱康流年伯為黄先生/門人丙申老父廬墓卒時論業訊問海寧康流年伯報
書曰授時消長之法以推今測之晷影冬至先天約二/十刻矣所以然者元時為極消上推百年長一下推亦
[001-37a]
應百年長一自元迄今三百餘年應益三分故象正小/餘二十八履按經星常移古今宿度分數不一冬夏二
至有時濶狹太陽時遲時疾安可一算哉然其冒準有/通徴不可不求其故也 暄曰方潛夫中丞公以易數
度為準而立商法一切紀之于静天之定度而後兩商/之葢嵗原無差也静天有一定之度動天有一定之至
周静天之度切動天之至以成其嵗節气齊而南陸極/嵗何嘗有差但仰視諸星稍移分許耳是可謂之星差
實是經星周天百十年移一度而遲速不等也按嘉靖/三年冬箕三度在南至迄今百三十餘年箕三尚在至
萬厯四十年箕三度十九分十九秒在至庚子冬箕三/度五十四分二十八秒在至則已進而復退不知凡幾
再百餘年此度猶不能踰南至而過也金水均算嵗一/周天然金自周小輪者强半水周小輪者三决不能據
其平日之行而定其周天之度也况經星跳躍不一甚/逺甚㣲又豈能據其平日所行一度與四五十度之均
[001-37b]
算而定周天乎是經星之測亦難也天周大輪諸星頻/激小輪種種有差算亦種種有定算余與方位伯别有
専書問答以請教于神明之者二中通曰經星久亦移/動如觜宿距參漢洛下閎測得 度宋皇祐元豐間測
止一度守敬測止五分崇禎戊辰測之不惟無分更侵/入參二十四分矣又如北極天樞一星古測離北極二
度後行過北極今踰三度有竒矣是經星之居位不定/也西分經星之度與班固費直蔡邕皆不一也日法或
八十一分或三千四十分或九百四十分或三百六十/分或萬分且如守敬百秒為分百㣲為秒太西約以六
十亦不齊也况乎太陽行有遲連經星之行亦有遲速/乎嵗差者毎嵗日與經星相差或多或寡渾葢以經星
四萬九千嵗一周天為嵗差非也自堯甲辰冬至日在/虛七度至秦莊襄元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二度凡二千
二十八年而差十五度半此百有三十年强差一度也/自莊襄元年至宋慶厯甲申冬至日在斗五度凡一千
[001-38a]
二百九十二年而差十八度此七十二年/弱差一度也或多或寡之説尚何疑乎
光肥影瘦之論可以破日大于地百十六餘倍之疑
利瑪竇曰地周九萬里徑二萬八千六百六十六里零
三十六丈日徑大于地一百六十五倍又八分之三距/地
心一千六百零五萬/五千六百九十餘里木星大于地九十四倍半距地一/萬二千
六百七十六萬九千/五百八十四里餘土星大于地九十倍又八分之一
距地二萬五百七十七/萬零五百六十四里餘火星大于地半倍距地二千七/百四十一萬
二千一/百里餘金星小于地三十六倍又二十七分之一距地/二百
[001-38b]
四十萬六百/八十一里餘月小于地三十八倍又三分之一距地四/十八萬
二千五百二/十二里餘水星小于地二萬一千九百五十一倍距/地
九十一萬八千/七百五十里餘經星有六等皆大于地以逺故望之小
耳熊伯甘曰燈體如指半寸内熱不可堪炬體如拳三
寸内熱不可堪野燒如車輪三尺内不能堪矣西法測
日輪乃倍于離地之空處則地上焦灼何堪哉朱子曰
光者明之體明者光之用也體之中有内體焉真體也
有外體焉借所用以為體也西土之測日是合内體外
[001-39a]
體言之也西用逺鏡四層皆凸外而窪内以窪近目能
拓小影為大層層轉取倍必累矣今日既在四層天晶
晶之鏡豈不増大猶如山寺縣燈一里之外便已見之
燈體如棗望者如斗豈非合籠與燈之體皆視為燈體
哉寧都邱邦士曰燈炬野燒大小逺近之熱誠然矣但
西法日輪之大未嘗倍于離地之空也按地球全徑二
萬八千六百三十六里九分里之四而日徑大于地百
六十五倍八分倍之三則日徑當四百七十三萬五千
[001-39b]
七百五十二里九分里之五也其日離地中則一千六
百餘萬里視日徑且三倍有餘矣但日去地中一千六
百餘萬里倍之則日天之徑也以徑七則圍二十二之
法求之日天之周當一萬萬里有竒其三百六十之度
毎度二十七萬餘里西法又謂每半度為日之全徑然
則日全徑僅十三萬餘里耳何得百六十餘倍于地耶
愚者曰前言日輪之大倍于離地之空此算日離地三
倍足以破之矣而日火煏地未可解也天包日圜以中
[001-40a]
為廣光气皆以中廣之處為衝則日火所衝如以寸火
離三寸之空而以掌當其燄煏何如耶斜陽則殺矣故
冬行南陸而中原寒也皆因西學不一家各以術取捷
算于理尚膜詎可據乎細考則以圭角長直線夾地于
中而取日影之盡處故日大如此耳不知日光常肥地
影自瘦不可以圭角直線取也何也物為形礙其影易
盡聲與光常溢于物之數聲不可見矣光可見測而測
不準也屋漏小罅日影如盤甞以紙徴之刺一小孔使
[001-40b]
日穿照一石適如其分也手漸移而高光漸大于石矣
刺四五穴就地照之四五各為光影也手漸移而高光
合為一而四五穴之影不可復得矣光常肥而影瘦也
中通曰所謂取影者以地影礙日而蝕月而火木土星/並二十八宿不蝕者必地影之窮也假日輪小于地或
等于地則地影且無盡矣故從月天以兩直線夾地取/日輪耳今之日光嘗用其餘光包地而交衝于月則日
之大定以半度為準明矣光肥影瘦之説通甞測之高/四百倍于其物之徑而影絶馬 中履曰陽光火體同
理而太陽則烈月與燈照階餘處即漸暗也陽光射階/則堂室户牖燦然顯白巨細畢見特于堂室再屏乃異
耳陽能令星月生光照物亦能令虛空之气生光照物/地影之易窮皆由于虛空之气有餘暎非日體之大也
[001-41a]
以昏曉言之日未出而天光曙日已入而地猶白赤道/下為朦朧影者凡六刻有餘南北極為昩爽黄昏者各
一月有半豈地影所能盡障乎近于地者如此况逺見/于天乎以冷燠言之若日較地太百餘倍則地在日中
僅一㸃耳即以南北千里之殊止共一㸃而南無雪北/無雷寒暑气候逈然不同則是太陽不能偏蒸羣地而
曰日體逺過于地定足信乎但光大于物則影瘦光小/于物則影仍肥耳 暄曰太陽能生夲體之光所謂大
若半度者也能生對照之光日影所射近體而熱者也/能生互映之光日影不及如屋宇之下密雲之内朝霞
暮靄展轉相映者也日之為光者火也火气恒散天圓/體㪚之不得則必循天而轉以合于對極中亦抱地而
轉以合于前衝若水流包砥而後合也余甞于日沒時/觀其影射气中自西徂東抱地若環橋始知其影非直
行能隨物曲附不可以直線取也地徑二萬八千六百/三十六里有三十六丈日依半度算徑一十三萬八千
[001-41b]
二百四十八里半大地四倍有餘光肥影瘦固然光小/于物光亦肥仍不可以直線取也凡罅隙之光皆具日
之全體故小孔射地方者必得圓形或雲上于天掩日/之半則諸孔所暎悉掩其半以盆水映漏與以逺鏡塞
漏中畫紙以觀日食所食之分秒畢形可知光無大不/包無㣲不現而溢于物之數也依立圓羃積算大地百
六十倍其徑不滿二十萬則半度之説可無疑矣有謂/逺鏡照物百十歩内其大數倍晶天一千六百餘萬里
與滿空之气層層相射則半度猶是逺映安知其真體/不更小于地徑乎 中通曰星月皆水體水能攝物故
星月攝日于體中而生光馬太西言日天之度或為二/十餘萬里或為數萬餘里言日體之大或為十餘度或
為半度未嘗定也通謂天可以度測不可以里測以度/測之度之大小可毋論矣界天分度以半度之説為是
然知其占日本天之半度亦不能與地較也通甞以絶/影之率測之地徑三萬里影當千二百萬里而絶地面
[001-42a]
去日邊千三百五十一萬餘里地/影已不及日天而况諸星天乎
左右一旋説 問左旋右旋何决耶愚者曰仲黙註尚
書紫陽註十月之交説之皆可者也高皇舉一星以視
月月漸逺于星然同行而一疾一徐謂徐者右行疾者
左行此亦説之可合而不遂决者也天左旋日月五星
右旋自人北面言之也日月星從西向東其周天各有
遲疾宗動天從東向西一日一周或曰厯家取捷是亦
一説也西法分為九層各為一種行法乃可立算間甞
[001-42b]
窮之黄帝運气左升右降自人南面而言也東向西行
其天之習气乎其定理乎日月星在一气之中各有熟路
丸滚于槽槽西行急則槽中之圜物自然東轉而實西
旋順天但積差之度見于星宿似乎不與天同而每退
焉其分遲速者近地者疾逺地者遲也帶動之説固無
疑矣暄曰天從東而西政亦從東而西日夜不停特以/政較動天稍有不及較静天則竝為左旋安得有
右轉/乎
兩種定極 赤道之拱架三輪是静天之極也黄道之
[001-43a]
拱架三輪是定日月星經緯度之極也半周天為一百
八十二度半而大統厯日自春分至秋分有空度恒多
八日秋分至春分有隔度恒少八日足知日天之心與
宗動左旋天之心不對每過北八度此義厯士鮮有明
其解者故須兩種定極以算之
日月行度 日一日行三百六十五度全數恒星天過
一度月一日行百五十三度遲周天十二度恒星天過
十三度月二十九日六時三刻合于日而同度為朔日
[001-43b]
照月側為弦十四日九時餘日月對朢而見全圜曰朢
日光在月上其魂不見為晦日與天㑹一年而多五日
三時曰气盈月與日㑹一年而少五日七時三刻曰朔
虛其月行疾日行遲者以厯算自東行西紀度也月九
行者四方出入黃道者八與同黄道者為九也五星行
度詳老父厯書約
宿天 二十八宿為恒星天向以為與老天帖定今因
嵗躔冬至之經星漸差而乃知其自迻也其日四分度
[001-44a]
萬分之一當二千五百分今作二千四百二十五分以
七十五分與天者郭守敬之法也小餘日加二十八分
者黃石亝先生之法也其曰星一日行三百六十七度
過周天一度謂之日行一度者指順天旋而算也
日月食 蔡邕言側匿許慎言朓朒解以朔晦月見此
厯差耳月質以日映為光合朔日食月質掩日也望有
月食地毬之影隔日也凡見月之處見食皆同而日食
則異其不當頂而斜迤者皆不見日食也故分秒各别
[001-44b]
此質測也古人以占君相致儆者類應之心幾也中通/曰平
行相距實引交周分時各有算法但日距限如在百度/外則日不食月距黄緯小于並徑則食若等者相切大
者不相涉/則月不食
五星遲留伏逆 土周二十八嵗木周十二火約二嵗
各于大輪中跳為小輪人在地直視其上下則留迤行
則遲避日則伏如水車之旋下西上東則逆也金水遶
日為小輪乃日之餘體隨日而轉耳舊法詳厯書積日
為算耳即太西亦未推明其故也暄曰金水遶日為輪/確矣水輪近日故速
[001-45a]
于金至火木土又皆遇日對衝則遲留以至于逆近日/則伏也 中通曰兩間惟日為陽而月與五星皆陰皆
用日之光而遇日正衝則避及其逺則復來就之辟如/物滚槽中槽西行急則物反東轉且有激而跳為小輪
者此喻/竒哉
四餘 月自南遡北交黄道曰羅其對即計所謂龍頭
龍尾内道口外道口也月行最遲之度曰孛朔不及中
成閏而閏生炁凡二十八年周是厯行之算節也宿曜
經出于佛藏而世以占命則物物可以端幾配應言之
耳術家執之世士不解豈悟極數之深幾乎
[001-45b]
出沒異 每日遶地一周天下國土非同時出入也東
方先見西方後見東西相去七千五百里則差一時相
去四萬五千里則東方午時西方為子時普天下時時
曉時時午時時晡時時黄昏時時夜半知之乎
晝夜異 晝夜長短由于日之出入日行虛縮由于南
北極之出地高下中國處赤道北夏至近北則晝長夜
短冬至近南則晝短夜長處赤道南者反是北極之下
半年晝半年夜周髀已言之矣
[001-46a]
節气異 日行赤道北為此夏至則為彼冬至日行赤
道南為彼夏至則為此冬至此言瓜蒂瓜臍之異也若
東西則出沒發斂以漸而異半其九萬里即差六時彼
為日交則此為夜交彼晨交則此屬暮矣
厯元 舊説日月五星行四千六百一十七年夜半冬
至其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為厯元三統厯二千三
百六十三萬九千四十為復于太極大衍厯兼章㣲為
日法半之為天地出符數三之為四千五百六十當七
[001-46b]
精還初之會又三三之為統其槩也太乙積年至崇禎
癸未一千零一十五萬五千五百六十皆立法臆定者
中通曰厯家大小餘嵗差皆不盡分數有必不能齊/者少則不覺積久差多故厯未冇數百年不改者然
改厯元不必改厯法即改日法亦不改所以推測之法/也隨算隨測除餘補縮則時時可立厯元而大厯元自
在/也
開闢紀年 問開闢紀年有據乎曰伏羲至舜一千二
百三十年夏四百五十八年商六百四十年周八百七
十三年秦四十九年漢四百六十九年魏一年晉一百
[001-47a]
五十五年宋齊梁陳隋一百九十八年唐二百八十九
年後五代五十三年宋三百二十年元八十八年明至
崇禎戊辰二百六十一年太西曰開闢至伏羲元年甲
辰一千七百四十年彼以一樹證之安知此樹何年生
乎佛言成住壊空相輪廻而已八十轆轤未覈也邵子
始以年月日時徴出元會運世以十二與三十相乘則
因闗子明僧一行而觸合之鄧綺曰以方圜積數至坤
十之亦十二萬九千六百之元數也以通期自乘亦元
[001-47b]
數也是數之天符也必以西言為徴則一㑹之説耳
節度定紀 大統厯萬年厯毎嵗平分十五日餘為一
節新法春分後多二日秋分後少二日其二至則不殊
以日行贏縮也崇禎厯書春分後宿度有空度秋分後
宿度有共度何耶格致草曰葢嵗實厯三百六十五日
零三時赤道正絡天腰以子午為極黄道斜絡以亥巳
為極黄赤二道之交為春秋分南北二陸之盡為冬夏
至獨日天心北過宗動天心與地心四度往來共過八
[001-48a]
度則春分至秋分合一百九十日七時四刻當以十五
日零十時五刻為一節气秋分至春分合一百七十四
日七時四刻當以十四日零六時五刻為一節气偶閲
萬年厯丁亥五月二十日庚申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
二十七日癸亥丑初一刻冬至戊子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初刻冬至用
前法乘除為定本算之每時八刻以初一初二初三初
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為準毎日九十六刻非百
[001-48b]
刻也今日躔箕三為冬至倘從戊子冬至戊辰日辰初
初刻用前法乘除布算以推其後雖百世可知也西&KR0851
雖云密近但圖象止四分九十度為三百六十度少五
度四分度之一每日列宿直度或空或共即二十八宿
刋度亦少五度四分度之一何以齊年今應照度加分
方無盈歉如箕九度六十五分斗二十三度八十分牛
七度十分女十一度十五分虛九度十五分危十六度
二十分室十八度二十五分璧九度十五分奎十七度
[001-49a]
三十分婁十二度二十分胃十五度二十分昴十一度
十五分畢十六度七十五分觜五分參十一度十五分
井三十一度三十五分鬼二度柳十三度十五分星六
度五分張十七度二十五分翼二十度三十分軫十八
度二十五分角十二度二十分亢九度六十五分氐十
六度七十五分房五度六十分心六度五分尾十八度
四十分以上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葢度率百分平
分黄赤之交應春秋分前後各一百八十二日七時四
[001-49b]
刻然日天心過北則春分至秋分合一百九十日七時
四刻每十日應縮四十三分六釐太共縮八度二十五
分秋分至春分合一百七十四日七時四刻每十日應
伸四十七分四釐少共伸八度二十五分必毎十日明
書差數而後周嵗之内列宿無十六度五十分之愆忒
彼一日一度與春分後空度秋分後共度爽然自失矣
近惟海寧朱康流欈李陳䃤菴皆事黄石亝先生知&KR0851
法山東薛儀甫究此廿年六合湯聖宏好讀書知授時
[001-50a]
厯與黄俞邰善建陽游子六因良孺熊公而推之聞其
褐塞硏極不厭終當一决暄曰日行于天原無伸縮惟/以地應天則中國偏居赤道
北北陸近其頂故春分以後日髙天濶必多行數日節/气始周其半秋分後天稍仄少行數日節气亦得其半
非天有伸縮以地均應/之偏也在他處又不然
南極諸星圖 昔滿刺加國處赤道下南北二極此地
皆可測春秋分日正麗天頂冬夏至日距頂各二十三
度有竒彼人目境常見晝夜平亦常見南北極麗天諸
星無一隱者從閩廣南行六千里即其地猶是中國閫
[001-50b]
閾非可云六合之外存而不論也故圖之缺西南二宫
者以各星距南極稍逺西南二宫偶無星麗耳若最後
圜圖老人星在鶉首則南宫矣其海石金魚飛鳥小斗
附臼諸曜于南極甚近近極星之度最細密故十二宫
皆有所麗不得不為圜圖智按唐志有行海中見南極
老人星下大星無數朱子亦甞引此矣今隘者且疑海
石飛鳥金魚附臼為怪何其不達耶智又按漢書藝文
志載海中星占一卷得無即此等星耶當時或姑置之
[001-51a]
而不傳以疑未决耳
占最高法 密綴所言五星行最高以定占或曰萬國
豈同此嵗乎曰萬國各就其國測之則各國有各國之
最高猶之日出自遼東至甘肅則差四刻歐羅于中國
則日出差七時有餘矣南方居赤道下者極熱太陽南
陸北陸一交其國一嵗兩度春秋隋志云北有煮羊脾
而天明者今推之由煮羊脾之國再轉則有日光不沒
之國智按周髀言之矣兩極之下半年晝半年夜細推
[001-51b]
之惟夏三月明冬三月暗春秋如黄昏
天地大小皆有環列應機分野非泥説也 枝山前問
曰下洋兵鄧老向歴諸國唯地上之物有異耳天象大
小逺近顯晦雖逺國一切與中國無異予因此知二十
八舍分𨽻中土九州者謬也然則一行兩戒何所取耶
太西破分野矣然知其一端而不知又有一端也潜草
曰環而列之無不可以類配應幾者以大地應天可以
中國應天亦可以一郡應天亦可以一室亦可古人因
[001-52a]
此觸幾其占分野原非限定如甲子干支亦用分野可
推矣詳見周易時論
 
 
 
 
 
 
[001-52b]
 
 
 
 
 
 
 
 物理小識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