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f0048 御製數理精薀-清-聖祖玄燁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製數理精藴下編卷三
  線部一
   正比例
   轉比例
   合率比例
   正比例帶分
   轉比例帶分
[008-2a]
  比例
凡物彼此相形並之而用加較之而用減聚之而用乘
散之而用除觀之不過兩率然乘除之間四率之理已
黙寓其中如因乘命法曰人幾何每人得物幾何求總
物幾何則是每一人得物幾何與幾何人共得物幾何
相比而成四率乃自小而得大者也如歸除命法曰有
物幾何命幾何人分之每人得物幾何則是共人幾何
共物幾何與每一人得物幾何相比而成四率乃自大
[008-2b]
而得小者也葢因命數以一人為法故乘與除各省其
率耳是雖名為乘除而實為相比之四率也至於比例
正法則所該甚廣大而推歩七政天行測量髙深廣逺
小而量功命事度大移小無一非由比例而得葢以兩
數為比例用今有之數即可以得未有之數也比例之
理雖分相連相當二種而相當比例之中實又兼相連
比例相當比例一率比二率如三率比四率而相連比
例首率比中率若中率比末率者即是中率為二率而
[008-3a]
又為三率也盡人皆知線有線之比例面有面之比例
體有體之比例殊不知差分盈朒方程借衰疉借之類
正皆比例之屬也然此類中有合數之比例分數之比
例均數之比例借數之比例非條分縷析各項專論則
不備故仍舊各自為類而獨於比例中最切者詳明其
理以列法焉其法一名異乘同除或名為準測/或名為順單以原有
之兩件相除故為同除以今有之一件乘之故為異乘
如先乘而/後除亦同而今則質言之曰正比例葢以原有之兩件
[008-3b]
為一率二率以今有之一件為三率而所求之一件則
為四率也一名為同乘異除或名為變測或名為/互視或名為逆單以原
有之兩件相乘故為同乘以今有之一件除之故為異
除而今則質言之曰轉比例葢以原有之兩件為二率
三率以今有之一件為一率而所求之一件則為四率
也然論其乘除之名雖異究其比例之理則一而已今
以數明之如原有之兩數為二與四今有之一數為八
以原有之二作一率原有之四作二率今有之八作三
[008-4a]
率即得今所求之四率為十六而一率二與二率四之
比即三率八與四率十六之比為相當之比例也如原
有之兩數為八與四今有之一數為十六以原有之八
作二率原有之四作三率今有之十六作一率即得今
所求之四率為二而一率十六與二率八之比即三率
四與四率二之比或以一率十六與三率四之比即同
於二率八與四率二之比皆為相當之比例也總之乘
除之名有異同四率之列有更換而既成比例之後其
[008-4b]
理無不歸於大同由此引伸觸類推而廣之有合幾四
率而為一四率者則名為同乘同除或名為重測或/名為順較逆較
今則質言之曰合率比例葢其理亦不過合幾乘而為
一乘合幾除而為一除各按四率參互錯綜豈能岀於
比例之外哉凡此各種比例俱設數例於後以明立法
之根加之解說以廣用法之意
[008-5a]
  正比例
設如有銀買米每米一石銀八錢今買米二百四十
 石問共該銀若干
     法以米一石為一率銀八錢為二率今
     買米二百四十石為三率二三率相乘
     一率除之得四率一百九十二兩即共
     銀數也葢一石與二百四十石為加二
     百四十倍而八錢與一百九十二兩亦
[008-5b]
     為加二百四十倍見幾何原本六/卷第十五節故一
     石與八錢之比即同於二百四十石與
     一百九十二兩之比也此法一率是一/止用八錢乘二
     百四十石亦得但為明正比例之理/故首設一二易法使人好推尋也
設如有銀買米每銀一兩買米一石三斗今有銀三
 百二十兩問共買米若干
     法以銀一兩為一率米一石三斗為二
     率今銀三百二十兩為三率二三率相
     乘一率除之得四率四百一十六石即
[008-5b]
     共米數也葢一兩與一石三斗之比即
[008-6a]
     同於三百二十兩與四百一十六石之
     比也
設如有銀賞人每三人賞銀一兩八錢今有二百四
 十人問共該銀若干
     法以三人為一率一兩八錢為二率今
     有二百四十人為三率二三率相乘一
     率除之得四率一百四十四兩即共銀
     數也葢三人與一兩八錢之比即同於
[008-6b]
     二百四十人與一百四十四兩之比也
設如有穀換米每穀一石四斗換米八斗四升今有
 穀三十二石六斗八升問換米若干
     法以穀一石四斗為一率米八斗四升
     為二率今有穀三十二石六斗八升為
     三率二三率相乘一率除之得四率一
     十九石六斗零八合即所換共米數也
     葢穀一石四斗與米八斗四升之比即
     同於穀三十二石六斗八升與米一十
[008-6b]
     九石六斗零八合之比也
[008-7a]
設如天上二度當地面四百里今七度該里數若干
     法以原有之二度為一率四百里為二
     率今有之七度為三率二三率相乘一
     率除之得四率一千四百里即七度之
     里數也葢一率二與二率四之比為加
     一倍而三率七與四率十四之比亦為
     加一倍故二率得一率中之幾分之幾
     則四率亦得三率中之幾分之幾而為
[008-7b]
     相當比例四率也
設如一星一日内行一度三十分今問八刻内應行
 若干
     法以原數一日變作九十六刻為一率
     一度三十分變作九十分一度作六十/分加入三十
     分共九/十分為二率今星行八刻為三率二
     三率相乘一率除之得四率七分半即
     八刻内所行之數葢九十六刻與九十
     分之比即同於八刻與七分半之比也
[008-7b]
     然将日變為刻者因每日九十六刻不
[008-8a]
     以十進位又今所有者為八刻故以刻
     數與刻數相比也度變為分者因每度
     六十分亦不以十進位而今八刻内所
     行者必為分故以分數與分數相比也
設如驗時儀算砲聲自烟起至聞聲計七秒得五里
 今得十四秒問里數若干
     法以七秒為一率五里為二率今得十
     四秒為三率二三率相乘一率除之得
[008-8b]
     四率十里即十四秒之里數也葢七秒
     與五里之比即同於十四秒與十里之
     比也
設如有羊四百六十隻共賣銀八十二兩八錢問每
 羊一隻價銀幾何
     法以羊四百六十隻為一率銀八十二
     兩八錢為二率羊一隻為三率推得四
     率一錢八分即每羊一隻之價也此法/三率
     是一止用羊四百六十隻歸除八十二/兩八錢亦得但列四率法中不得不備
[008-8b]
     其一/體也
[008-9a]
設如有羊一羣共二百四十隻又生羔七十二隻問
 加羊羣内十分之幾
     法以羊二百四十隻為一率十分為二
     率今生羔七十二隻為三率推得四率
     三分即為加羊羣内十分之三也葢二
     百四十與十分之比即同於七十二與
     三分之比若将二百四十作十分每分
     得二十四将羊羔七十二作三分每分
[008-9b]
     亦得二十四總而約之故為十分之三
     也
設如有田科糧每三畝科糧八斗四升今有四千六
 百三十五畝問得糧若干
     法以三畝為一率八斗四升為二率今
     有四千六百三十五畝為三率推得四
     率一千二百九十七石八斗即所得共
     糧數也葢三畝與八斗四升之比即同
     於四千六百三十五畝與一千二百九
[008-9b]
     十七石八斗之比也
[008-10a]
設如用古量法豆區釜皆以四進有八十豆當二十
 區有二十區當釜若干
     法以八十豆為一率二十區為二率又
     為三率推得四率五釜即二十區所當
     釜數也此正比例中相連比例法也葢
     因二十區與二十區相乘得四百區而
     八十豆與五釜相乘亦得四百區二十
     區既為二率又為三率故謂相連比例
[008-10b]
     是以八十豆與二十區之比即同於二
     十區與五釜之比也
設如一商原有本銀三千兩一年得利銀九百兩今
 復将九百兩為本問一年得利若干
     法以三千兩為一率九百兩為二率又
     為三率推得四率二百七十兩即九百
     兩所得之利也此法以九百兩為二率
     又為三率葢三千兩與九百兩之比為
     三與九之比例而九百兩與二百七十
[008-10b]
     兩之比亦為三與九之比例也
[008-11a]
  轉比例
設如有田一畝原闊八歩長三十歩今闊要十二歩
 問長得幾何
     法以今闊十二歩為一率原長三十歩
     為二率原闊八歩為三率二三率相乘
     一率除之得四率二十歩即今闊十二
     歩之長也此法以原有之兩數相乘以
     今有之一數除之而得今所求之數者
[008-11b]
     因乘出兩數相同故也在正比例原有
     之兩件為一率二率今有之一件為三
     率而今所求之一件為四率俱以原有
     之一件與今有之一件相乘其積相同
     在轉比例則原有之兩件為二率三率
     今有之一件為一率而今所求之一件
     為四率是原有之兩件相乘今有之兩
     件相乘其積相同此兩法異同之故也
     雖今闊比原闊多而今長却比原長少
[008-11b]
     故原有之闊八/歩與長三十/歩相乘得二百
[008-12a]
     四十歩而今有之闊十二/歩與長二十/歩
     乘亦得二百四十歩其積既同是以轉
     而比之自成比例葢今闊比原闊多三
     分之一今長比原長少三分之一其比
     例相同見幾何原本/七卷第三節故今闊十二歩與
     原闊八歩之比即同於原長三十歩與
     今長二十歩之比也若借正比例論之
     以原闊八歩為一率原長三十歩為二
[008-12b]
     率今闊十二歩為三率二三率相乘一
     率除之得四率四十五歩則是今闊比
     原闊多今長亦比原長多所容積數亦
     多而與一畝之數不合矣故轉以今闊
     十二歩為一率原長三十歩為二率原
     闊八歩為三率而得四率二十歩是為
     一率與三率之比同於二率與四率之
     比也
設如有地寛二十丈長一百二十丈今換地寛三十
[008-12b]
 丈問長得幾何
[008-13a]
     法以今寛三十丈為一率原長一百二
     十丈為二率原寛二十丈為三率二三
     率相乘一率除之得八十丈即今寛三
     十丈之長也此法原有之寛與長相乘
     得二千四百丈今有之寛與長相乘亦
     得二千四百丈其積既同故轉而比之
     自成比例以今寛比原寛以原長比今
     長俱三與二之比例是以今寛三十丈
[008-13b]
     與原寛二十丈之比即同於原長一百
     二十丈與今長八十丈之比也
設如傭工開渠八人開之二十日完今加倍用十六
 人開之問得幾日完
     法以今十六人為一率原二十日為二
     率原八人為三率二三率相乘一率除
     之得四率十日即十六人完工之日也
     此法因工少而用日多故加人使工多
     而用日少葢今十六人與原八人之比
[008-13b]
     即今之工加一倍而原二十日與今十
[008-14a]
     日之比則今所得之日亦必減一倍故
     一率十六人與三率八人之比即同於
     二率二十日與四率十日之比也
設如有地四百八十畝八人耕之十二日完今用六
 人耕之問得幾日完
     法以今六人為一率原十二日為二率
     原八人為三率二三率相乘一率除之
     得四率十六日即六人耕完之日也此
[008-14b]
     法人數日數不同而所耕之田則同為
     四百八十畝而所用之工又同為九十
     六故以八人論一日八工十二日則用
     九十六工以六人論一日六工十六日
     亦用九十六工也故轉用四率自成比
     例以一率六人與三率八人之比即同
     於二率十二日與四率十六日之比也
設如衆軍支米足用四年則每人每月支米三斗今
 欲将四年之米足用十二年問每人每月應支幾
[008-14b]
 何
[008-15a]
     法以今欲用十二年為一率原支米三
     斗為二率足用四年為三率二三率相
     乘一率除之得四率一斗即足用十二
     年每人每月應支之數也此法支米多
     則足用年數少今支米少則足用年數
     多葢四年與十二年之比在年為加三
     分之二而三斗與一斗之比在米又為
     減三分之二其比例固同也
[008-15b]
設如木星十二年一周天每年行三十度土星則二
 十八年一周天問每年行幾度
     法以土星所行一周二十八年為一率
     木星每年所行三十度為二率木星所
     行一周十二年為三率二三率相乘一
     率除之得四率十二度五十一分二十
     五秒有餘即土星每年所行之度數也
     葢木星周天比土星年數少而行度却
     多土星周天比木星年數多而行度却
[008-15b]
     少多得少而少反得多故轉而比之以
[008-16a]
     二十八年與十二年之比即同於三十
     度與十二度有餘之比也
設如一人借人之絹寬三尺長二十四丈今還絹寬
 四尺問長該若干
     法以今絹寬四尺為一率原絹長二十
     四丈為二率原絹寬三尺為三率二三
     率相乘一率除之得四率十八丈即為
     今所還寬四尺絹之長也葢原絹寬三
[008-16b]
     尺長二十四丈相乘得七百二十尺今
     絹寬四尺長十八丈相乘亦得七百二
     十尺因其積數相同故今絹寬四尺與
     原絹寬三尺之比即同於原絹長二十
     四丈與今絹長十八丈之比也
設如驗時儀墜子其繩長四尺四寸八分一釐二豪
 八絲四刻内來往共三千次今造一墜欲使來一
 秒往一秒問繩長若干
     法以四刻化三千六百秒為今墜子往
[008-16b]
     來次數自乘得一千二百九十六萬次
[008-17a]
     為一率原墜繩長四尺四寸八分一釐
     二豪八絲為二率以原墜往來三千次
     自乘得九百萬次為三率二三率相乘
     一率除之得四率三尺一寸一分二釐
     即今所求墜繩之長也夫以四刻化秒
     者葢以所求之墜子欲其來一秒往一
     秒也故秒數即次數四刻所化之秒即
     今墜子在四刻内往來之次數也其比
[008-17b]
     例以次數自乘者因墜子往來之際已
     成平面形故以往來之方數相比為面
     比面而原墜與今墜之長數相比為線
     比線務使其類相當而後可以相比也
     是以今墜往來次數自乘與原墜往來
     次數自乘之比即同於原墜長數與今
     墜長數之比也然原墜於四刻内往來
     之次數少而墜却長今墜於四刻内往
     來之次數多而墜却短故以今墜之往
[008-17b]
     來次數與原墜之往來次數為比即同
[008-18a]
     於原墜之長與今墜之長為比所以為
     轉比例也
設如有正方池一面每邊十二丈今欲作寬八丈之
 池使其池面積數與方池等問長得幾何
     法以今池寬八丈為一率原池長十二
     丈為二率原池寬十二丈為三率推得
     四率十八丈即今欲作池之長也此轉
     比例中相連比例法也葢原池方面每
[008-18b]
     邊十二丈其積一百四十四丈即二率
     三率相乘之數今所得四率長十八丈
     與一率寬八丈相乘亦得一百四十四
     丈兩數相等故以一率今池寬八丈與
     三率原池寬十二丈之比即同於二率
     原池長十二丈與四率今池長十八丈
     之比也
設如原用金九兩係九成今用八成金折還當加幾
 兩
[008-18b]
     法以今金八成為一率原金九兩為二
[008-19a]
     率原金九成為三率推得四率十兩零
     一錢二分五釐内減九兩餘一兩一錢
     二分五釐即八成金當加之數也此法
     二率三率為體雖不同而數則一故亦
     為相連比例葢以原金九兩又係九成
     相乘得十成金八兩一錢以今之八成
     與所得十兩零一錢二分五釐相乘亦
     得十成金八兩一錢是八成與九成之
[008-19b]
     比即同於九兩與十兩零一錢二分五
     釐之比也
[008-20a]
  合率比例
設如以夏布換棉布但知每夏布三丈價銀二錢每
 棉布七丈價銀七錢五分今有夏布四十五丈問
 換棉布若干
     法以夏布三丈與棉布價銀七錢五分
     相乘得二兩二錢五分為一率夏布價
     銀二錢與棉布七丈相乘得一兩四錢
     為二率夏布四十五丈為三率推得四
[008-20b]
     率二十八丈即夏布四十五丈所換之
     棉布數也此法乃兩比例合為一比例
     也如分作兩比例明之每夏布三丈價
     銀二錢今夏布四十五丈則價銀應得
     三兩此一比例也棉布價銀七錢五分
     得棉布七丈今夏布四十五丈之價三
     兩則應得棉布二十八丈此又一比例
     也夫銀三兩原為夏布四十五丈之價
     則夏布四十五丈所換之棉布二十八
[008-20b]
     丈價銀亦應三兩可知矣葢兩比例中
[008-21a]
     一以三丈作一率一以七錢五分作一
     率故三丈與七錢五分相乘得二兩二
     錢五分而為一率是合兩一率而為一
     一率也一以二錢作二率一以七丈作
     二率故二錢與七丈相乘得一兩四錢
     而為二率是合兩二率而為一二率也
     而後比例之三率即前比例之四率如
     以兩三率相乘為三率則所得四率亦
[008-21b]
     為兩四率相乘之數必須以前比例之
     四率除之方得後比例之四率故即以
     夏布之四十五丈為三率而得棉布之
     二十八丈為四率也
設如以芝麻換黄米但知每芝麻三石換菉豆五石
 每菉豆四石換黄米三石今有芝麻五十四石問
 換黄米若干
     法以芝麻三石與菉豆四石相乘得十
     二石為一率又以菉豆五石與黄米三
[008-21b]
     石相乘得十五石為二率芝麻五十四
[008-22a]
     石為三率推得四率六十七石五斗即
     芝麻五十四石所換之黄米數也此法
     亦兩比例合為一比例也如分作兩比
     例明之每芝麻三石換菉豆五石則芝
     麻五十四石必換菉豆九十石此一比
     例也菉豆四石換黄米三石則菉豆九
     十石必換黄米六十七石五斗此又一
     比例也夫菉豆九十石原為芝麻五十
[008-22b]
     四石所換則菉豆九十石所換之黄米
     即芝麻五十四石所換之黄米可知矣
     葢以兩比例之各一率相乘為一率兩
     比例之各二率相乘為二率者即合兩
     次乘除為一次乘除也
設如養兵七百名每年額餉一萬二千六百兩内有
 新著伍兵三百名已應役七個月問該餉銀若干
     法以原養兵七百名與十二個月相乘
     得八千四百為一率額餉一萬二千六
[008-22b]
     百兩為二率新兵三百名與七個月相
[008-23a]
     乘得二千一百為三率推得四率三千
     一百五十兩即兵三百名七個月應得
     之餉銀數也此法亦兩比例合為一比
     例也如分作兩比例明之兵七百名得
     一萬二千六百兩則兵三百名應得五
     千四百兩乃兵三百名十二/個月應得之數此一比例
     也兵三百名十二個月應得五千四百
     兩則七個月應得三千一百五十兩此
[008-23b]
     又一比例也今以兩比例之各一率相
     乘為一率兩比例之各三率相乘為三
     率者亦如兩比例之各一率二率相乘
     合為一一率二率也
設如原有鵝八隻換雞二十隻又雞三十隻換鴨九
 十隻又鴨六十隻換羊二隻今有羊五隻問換鵝
 幾何
     法以所換羊二隻與所換鴨九十隻相
     乘得一百八十隻再以所換雞二十隻
[008-23b]
     乘之得三千六百隻為一率又以原鴨
[008-24a]
     六十隻與原雞三十隻相乘得一千八
     百隻又以原鵝八隻乘之得一萬四千
     四百隻為二率今羊五隻為三率推得
     四率二十隻即羊五隻所換之鵝數也
     此法乃三比例合為一比例也如分作
     三比例明之羊二隻換鴨六十隻則羊
     五隻必換鴨一百五十隻此一比例也
     鴨九十隻換雞三十隻則鴨一百五十
[008-24b]
     隻必換雞五十隻此二比例也雞二十
     隻換鵝八隻則雞五十隻必換鵝二十
     隻此三比例也夫雞五十隻原為鴨一
     百五十隻之所換而鴨一百五十隻又
     原為羊五隻之所換則雞五十隻所換
     之鵝二十隻即為羊五隻之所換可知
     矣今以三比例之各一率連乘之為一
     率又以三比例之各二率連乘之為二
     率者正合三比例為一比例也
[008-24b]
設如原有菽三斗換黍二斗又黍四斗換稷三斗又
[008-25a]
 稷五斗換稻四斗又稻六斗換麥五斗今有麥七
 斗問換菽幾何
     法以所換麥五斗與所換稻四斗相乘
     得二石復以所換稷三斗乘之得六石
     再以所換黍二斗乘之得一十二石為
     一率又以原有稻六斗與原有稷五斗
     相乘得三石復以原有黍四斗乘之得
     一十二石再以原有菽三斗乘之得三
[008-25b]
     十六石為二率今有麥七斗為三率推
     得四率二石一斗即麥七斗所換之菽
     數也此合四比例為一比例也如分作
     四比例明之麥五斗換稻六斗則麥七
     斗必換稻八斗四升此一比例也稻四
     斗換稷五斗則稻八斗四升必換稷一
     石零五升此二比例也稷三斗換黍四
     斗則稷一石零五升必換黍一石四斗
     此三比例也黍二斗換菽三斗則黍一
[008-25b]
     石四斗必換菽二石一斗此四比例也
[008-26a]
     夫黍一石四斗原為稷一石零五升之
     所換而稷一石零五升又為稻八斗四
     升之所換而稻八斗四升又為麥七斗
     之所換則黍一石四斗所換之菽二石
     一斗即為麥七斗之所換可知矣今以
     四比例之各一率連乘之為一率又以
     四比例之各二率連乘之為二率者正
     合四比例為一比例也
[008-26b]
設如原有工人一百開河四十丈二十日工完今有
 工人一千開河八十丈問得日數幾何
     法以今有工人一千與原開河四十丈
     相乘得四萬丈為一率二十日為二率
     以原有工人一百與今開河八十丈相
     乘得八千丈為三率推得四率四日即
     一千人開河八十丈之日數也此法以
     原有今有兩數互乘以比例者所以齊
     其分也試将兩首位一千工與一百工
[008-26b]
     互乘得十萬工然後互乘丈數原有一
[008-27a]
     邊得四萬丈今有一邊得八千丈是原
     一百工開四十丈則十萬工開四萬丈
     其比例相同今一千工開八十丈則十
     萬工開八千丈其比例亦同也因兩工
     數相同故以四萬丈與二十日之比即
     同於八千丈與四日之比葢原有十萬
     工開河四萬丈二十日可完今亦有十
     萬工開河八千丈則四日可完為比例
[008-27b]
     四率也然此法實係兩比例合為一比
     例也如分作兩比例明之則先以人工
     為比例原一百工開二十日今一千工
     即應開二日為今一千工開河四十丈
     之日數此一轉比例也次用丈數為比
     例原四十丈應開二日今八十丈則應
     開四日為今一千工開河八十丈之日
     數此一正比例也法以兩比例之一率
     相乘為一率兩比例之三率相乘為三
[008-27b]
     率者正合兩比例為一比例也
[008-28a]
設如原有書一百篇六人寫之十日完每篇三百字
 今有書二百篇八人寫之十二日完問每篇得字
 若干
     法以今有二百篇與原有六人相乘得
     一千二百又以原有十日乘之得一萬
     二千為一率每篇三百字為二率以原
     有一百篇與今有八人相乘得八百又
     以今有十二日乘之得九千六百為三
[008-28b]
     率推得四率二百四十字即今八人寫
     十二日每篇之字數也試将兩首位一
     百篇與二百篇互乘得二萬篇然後互
     乘人工與日原有一邊得一萬二千工
     今有一邊得九千六百工葢原有二萬
     篇用一萬二千工每篇三百字今亦有
     二萬篇用九千六百工其每篇必二百
     四十字為比例四率也然此法實係三
     比例合為一比例也如分作三比例明
[008-28b]
     之則先以篇數為比例原一百篇每篇
[008-29a]
     三百字今勻為二百篇則每篇只應一
     百五十字此一轉比例也然人數不同
     故次以人數為比例原六人寫之每篇
     應一百五十字今八人寫之則每篇應
     二百字此一正比例也然日數又不同
     故次以日數為比例原寫十日每篇應
     二百字今寫十二日則每篇應二百四
     十字此又一正比例也法以三比例之
[008-29b]
     各一率連乘之為一率三比例之各三
     率連乘之為三率者正合三比例為一
     比例也
設如原雇人寫書每篇六百字八人寫二十日得一
 百二十篇今寫書每篇四百五十字却用十二人
 寫三十日問得篇數幾何
     法以今有四百五十字與原有八人相
     乘得三千六百又以原有二十日乘之
     得七萬二千為一率一百二十篇為二
[008-29b]
     率以原有六百字與今有十二人相乘
[008-30a]
     得七千二百又以今有三十日乘之得
     二十一萬六千為三率推得四率三百
     六十篇即今十二人寫三十日之篇數
     也試将兩首位六百字與四百五十字
     互乘得二十七萬字然後互乘人工與
     日原有一邊得七萬二千工今有一邊
     得二十一萬六千工葢原有一邊二十
     七萬字用七萬二千工得一百二十篇
[008-30b]
     今一邊亦二十七萬字用二十一萬六
     千工則得三百六十篇為比例四率也
     然此法亦係三比例合為一比例也如
     分作三比例明之則先以字數為比例
     原每篇六百字為一百二十篇今每篇
     四百五十字則必匀為一百六十篇此
     一轉比例也然人數不同故次以人數
     為比例原八人寫之應得一百六十篇
     今十二人寫之則應得二百四十篇此
[008-30b]
     一正比例也然日數又不同故次以日
[008-31a]
     數為比例原寫二十日應得二百四十
     篇今寫三十日則應得三百六十篇此
     又一正比例也法以三比例之各一率
     連乘之為一率三比例之各三率連乘
     之為三率者正合三比例為一比例也
設如海船内原有甜水二萬零一百六十斤每人每
 日用二斤足用四個月今又添四千零三十二斤
 合前數共二萬四千一百九十二斤欲用六個月
[008-31b]
 問每日每人應用幾何
     法以原有二萬零一百六十斤與今六
     個月相乘得一十二萬零九百六十個
     月為一率每人每日用水二斤通為三
     十二兩為二率以今有二萬四千一百
     九十二斤與原四個月相乘得九萬六
     千七百六十八個月為三率推得四率
     二十五兩六錢即今每人每日應用之
     數也試将兩首位數互乘得四億八千
[008-31b]
     七百七十一萬零七百斤然後互乘月
[008-32a]
     數原有一邊得九萬六千七百六十八
     個月今有一邊得一十二萬零九百六
     十個月葢原有水四億八千七百七十
     一萬零七百斤足用九萬六千七百六
     十八個月每人得三十二兩今有水亦
     四億八千七百七十一萬零七百斤欲
     用十三萬零九百六十個月則每人得
     二十五兩六錢為轉比例四率也然此
[008-32b]
     法亦係兩比例合為一比例也如分作
     兩比例明之則先以水數為比例原有
     水二萬零一百六十斤每人每日用三
     十二兩今水二萬四千一百九十二斤
     則每人每日應用三十八兩四錢此一
     正比例也然月數不同故次以月數為
     比例原用四個月每日應用三十八兩
     四錢今欲用六個月則每日應用二十
     五兩六錢此一轉比例也法以兩一率
[008-32b]
     相乘為一率兩三率相乘為三率者正
[008-33a]
     合兩比例為一比例也
設如原有米八萬石用車二十四輛日行四十里二
 十日運完今有米十萬石用車三十輛日行六十
 里問運完日數幾何
     法以原有八萬石與今用車三十輛相
     乘得二百四十萬輛又以今行六十里
     乘之得一億四千四百萬里為一率二
     十日為二率以今有十萬石與原用車
[008-33b]
     二十四輛相乘亦得二百四十萬輛又
     以原行四十里乘之得九千六百萬里
     為三率推得四率十三日又三分日之
     一即今米十萬石運完之日數也試将
     兩首位數互乘得八十億石然後互乘
     車數里數原有一邊得九千六百萬里
     今有一邊得一億四千四百萬里葢原
     有米八十億石用車二百四十萬輛行
     九千六百萬里得二十日運完今有米
[008-33b]
     亦八十億石亦用車二百四十萬輛行
[008-34a]
     一億四千四百萬里故十三日又三分
     日之一運完為轉比例四率也然此法
     亦係三比例合為一比例也如分作三
     比例明之則先以米數為比例原米八
     萬石運二十日今米十萬石則應運二
     十五日此一正比例也然車數不同故
     次以車數為比例原車二十四輛應運
     二十五日今車三十輛則應運二十日
[008-34b]
     此一轉比例也然日行里數又不同故
     次以里數為比例原行四十里應運二
     十日今行六十里則應運十三日又三
     分日之一此又一轉比例也法以三比
     例之各一率連乘之為一率三比例之
     各三率連乘之為三率者正合三比例
     為一比例也
設如原有麥子一萬二千石車十二輛每車載三石
 日行八十里四十日運完今有麥三萬石車十六
[008-34b]
 輛每車載四石日行六十里問運完日數幾何
[008-35a]
     法以原有麥子一萬二千石與今車十
     六輛相乘得一十九萬二千輛又以今
     每車載麥四石乘之得七十六萬八千
     石又以今行六十里乘之得四千六百
     零八萬里為一率四十日為二率以今
     有麥子三萬石與原有車十二輛相乘
     得三十六萬輛又以原每車載麥三石
     乘之得一百零八萬石又以原行八十
[008-35b]
     里乘之得八千六百四十萬里為三率
     推得四率七十五日即今麥三萬石運
     完之日數也試将兩首位數互乘得三
     億六千萬石然後互乘車數石數里數
     原有一邊得八千六百四十萬里今有
     一邊得四千六百零八萬里葢原有麥
     三億六千萬石用車三十六萬輛載一
     百零八萬石行八千六百四十萬里得
     四十日運完今有麥亦三億六千萬石
[008-35b]
     用車一十九萬二千輛載七十六萬八
[008-36a]
     千石行四千六百零八萬里得七十五
     日運完為轉比例四率也然此法係四
     比例合為一比例也如分作四比例明
     之則先以麥數為比例原麥一萬二千
     石運四十日今麥三萬石則應運一百
     日此一正比例也然車數不同故次以
     車數為比例原車十二輛應運一百日
     今車十六輛則應運七十五日此一轉
[008-36b]
     比例也然每車所載石數不同故次以
     石數為比例原每車載三石應運七十
     五日今每車載四石則應運五十六日
     二五即四分/日之一此又一轉比例也然日行
     里數又不同故次以里數為比例原日
     行八十里應運五十六日二五今日行
     六十里則應運七十五日此又一轉比
     例也法以四比例之各一率連乘之為
     一率四比例之各三率連乘之為三率
[008-36b]
     者正合四比例為一比例也
[008-37a]
  正比例帶分
設如有銀買米每米一石價銀八錢四分今買米三
 分石之二問該銀若干
     法以米一石用分母三通為三分為一
     率銀八錢四分為二率分子二分為三
     率二三率相乘一率除之得四率五錢
     六分即銀數也葢米一石通為三分以
     三分與八錢四分之比即同於二分與
[008-37b]
     五錢六分之比皆為三分之二之比例
     也
設如有人行路行過五分之二係八十里問總里數
 幾何
     法以分子二分為一率分母五分為二
     率行過八十里為三率二三率相乘一
     率除之得四率二百里即總里數也葢
     總里數之五分之二為八十里以二分
     與五分之比即同於八十里與二百里
[008-37b]
     之比皆為五分之二之比例也
[008-38a]
設如有銀買米每米三分石之二價銀七分兩之五
 今買米四分石之三問該銀若干
     法以三分石之二為一率七分兩之五
     為二率四分石之三為三率用通分乘
     法以二率分母七與三率分母四相乘
     得二十八為乘出之分母又以二率分
     子五與三率分子三相乘得一十五為
     乘出之分子是為二十八分之十五為
[008-38b]
     二率三率相乘之數以一率三分石之
     二除之因分母除不盡乃用通分互乘
     代除之法除之以乘出之分母二十八
     與一率之分子二相乘得五十六為除
     出之分母又以一率之分母三與乘出
     之分子十五相乘得四十五為除出之
     分子即得四率五十六分兩之四十五
     為所求之數也如求真數則變零分為
     兩以分母五十六為一率一兩為二率
[008-38b]
     分子四十五為三率推得四率八錢餘
[008-39a]
     二不盡命為五十六分錢之二約為二
     十八分錢之一即所求之真數也
設如有銀買蠟每銀二兩六錢買蠟十斤零五分斤
 之二又七兩零二分兩之一今有銀九錢問買蠟
 幾何
     法以銀二兩六錢為一率以蠟十斤通
     為一百六十兩又五分斤之二通為六
     兩四錢又七兩零二分兩之一通為七
[008-39b]
     兩五錢共得一百七十三兩九錢為二
     率今有銀九錢為三率推得四率六十
     兩零一錢九分收為三斤零十二兩一
     錢九分即所求之蠟數也此法雖有零
     分而分兩實可相通故各相通以為比
     例四率也
設如有銀買羽絨每三分丈之一價銀四分兩之三
 今欲買八分丈之七問該銀若干
     法以原羽絨三分丈之一為一率原銀
[008-39b]
     四分兩之三為二率今羽絨八分丈之
[008-40a]
     七為三率用通分乘法以二率分母四
     與三率分母八相乘得三十二為乘出
     之分母又以二率分子三與三率分子
     七相乘得二十一為乘出之分子是為
     三十二分之二十一為二率三率相乘
     之數乃以一率三分丈之一除之因分
     母除不盡乃用通分互乘代除之法除
     之以乘出之分母三十二與一率之分
[008-40b]
     子一相乘仍得三十二為除出之分母
     又以一率之分母三與乘出之分子二
     十一相乘得六十三為除出之分子即
     得四率三十二分兩之六十三為所求
     之數也滿分母三十二分收為一兩餘
     三十一六十三分内減去三/十二分仍餘三十一為一兩又
     三十二分兩之三十一如求真數則以
     分母三十二為一率一兩為二率分子
     三十一為三率推得四率九錢六分八
[008-40b]
     釐七豪五絲與整數一兩相加得一兩
[008-41a]
     九錢六分八釐七豪五絲即真數也
設如有銀買緞每緞二疋共價八兩又五分兩之四
 今欲買三十六疋問共價若干
     法以二疋為一率共價八兩用分母五
     通為四十分加分子四得四十四分為
     二率今買三十六疋為三率推得四率
     七百九十二分以每分母五分收為一
     兩得一百五十八兩又五分兩之二以/五
[008-41b]
     分為一率一兩為二率七百九十二分/為三率推得四率一百五十八兩餘二
     分即命為五/分兩之二即所求之數也如以五分
     兩之二收為四錢五分為一兩則/二分為四錢則得
     一百五十八兩四錢即緞三十六疋之
     共價也如以子母分變為真數求之二
     疋共價八兩又五分兩之四則五分為
     一兩四分為八錢是二疋共價為八兩
     八錢即以二疋為一率八兩八錢為二
     率三十六疋為三率亦得四率一百五
[008-41b]
     十八兩四錢為緞三十六疋之共價也
[008-42a]
  轉比例帶分
設如一案長九尺寬一尺六寸今欲将原長減三分
 之一其面積仍與原案等問寬幾何
     法以原長九尺用分母三歸之得每分
     三尺於原長九尺内減去一分之三尺
     餘六尺為今長為一率原寬一尺六寸
     為二率原長九尺為三率二三率相乘
     一率除之得四率二尺四寸即今所求
[008-42b]
     之寬也此法因分母三可以度盡原長
     故變今長為真數與他率為比例也
設如營造原每日用五十六人為一月又九分月之
 三可以完工今每日用六十四人問完工之日得
 幾何
     法以今用六十四人為一率以分母九
     通一月為九分加入分子三共為九分
     月之十二為二率原用五十六人為三
     率推得四率九分月之十分半滿分母
[008-42b]
     九分收為一月餘一分半十分半内減/去九分餘一
[008-43a]
     分/半約為六分月之一即得一月又六分
     月之一為今用六十四人完工之日也
     葢六十四人與一月又九分月之三之
     比即同於五十六人與一月又六分月
     之一之比也
設如原有一門簾用綾一丈二尺其綾寬一尺五寸
 今欲作一新簾其綾比原綾寬七分尺之三問應
 用長數幾何
[008-43b]
     法以原寬一尺五寸用分母七通為十
     分半加入分子三得今寬一十三分半
     為一率原長一丈二尺為二率原寬十
     分半為三率推得四率九尺又一百三
     十五分尺之四十五約為三分尺之一
     即得九尺又三分尺之一為今應用之
     長數也葢今寬十三分半與原寬十分
     半之比即同於原長一丈二尺與今長
     九尺又三分尺之一之比也
[008-43b]
設如城守兵一營其糧可支一年又七分年之二今
[008-44a]
 汰去三分之一問應支年數幾何
     法先以年分母七通一年為七分加入
     分子二得七分年之九又以兵分子一
     減分母三得二為三分之二為現存兵
     數汰去三分之一則/存者為三分之二因兩分母不同故
     用互乘以齊之以兩分母三七相乘得
     二十一為共母分即原兵分以年分母
     七互乘兵分子二得十四為今存兵分
[008-44b]
     以兵分母三互乘年分子九得二十七
     為原年分即以所通今存兵十四分為
     一率原年數二十七分為二率原兵二
     十一分為三率推得四率二十一分年
     之四十分半滿分母二十一分收為一
     年餘十九分半四十分半内減二十/一分餘十九分半
     為七分年之六分半即得一年又七分
     年之六分半為今應支之年數也葢今
     存兵比原兵少三分之一則支糧年數
[008-44b]
     必多三分之一故今存兵十四分與原
[008-45a]
      兵二十一分之比即同於原年數二十
      七分與今年數四十分半之比也
 
 
 
 
 
 
[008-45b]
 
 
 
 
 
 
 
御製數理精藴下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