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10 御覽經史講義-清-蔣溥 (master)


[052-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覽經史講義卷十五
  詩經
 肅肅兔罝㭬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肅肅兔罝
 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肅肅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編修臣/儲晉觀
  鄭康成曰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
[052-1b]
  者衆多也
  臣/謹按周南著文王后妃之化自家而國自近而
  逺其事不越男女居室和平安樂淑善忠愛之風
  而王道之盛見焉獨兔罝一詩專美文王得人之
  效與前後諸詩詞意若有不類者而其爲至德咸
  孚之徵抑尤足以狀其實也蓋大化不擇人而被
  良材不擇地而生敎澤之樂育者長而善類之熏
  蒸者廣則賢士之挺生寧有定迹哉綿之九章曰
[052-2a]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走予曰有禦
  侮棫樸二章三章曰濟濟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峩
  峩髦士攸宜渒彼涇舟烝徒楫之周王于邁六師
  及之人材之有益於國也上而明良相合爲一德
  一心之佐其次則効能宣力以將其忠誠愛主之
  心禮法周旋之地執事苐著其恪恭而其當膂力
  方剛經營四方之日則踴躍從王智勇胥奮實克
  有以安社稷而利國家此其大較也文王當日詢
[052-2b]
  於八虞咨於二虢以及散宜生南宮括之倫其爲
  干城好仇腹心者懿親勛舊濟濟盈於王國矣兔
  罝微賤之事武力之夫乃能處約而敬有勇而忠
  以克上膺是選焉此以見人才之多伏處潛修者
  至於不可悉數而其人又大都魁傑瓌異直亮無
  囘邪而緩急足恃賴非猶夫輇才諷説之徒可小
  知而不可大受者也且今取詩而觀之樛木螽斯
  以上文王之德化行於家也桃夭芣苢國中風俗
[052-3a]
  之美也江漢汝墳則風俗之美逮於南國也太和
  至治之象懽欣交通遐邇無間可謂無爲而治不
  言而化者矣然其時靈淑鍾於山川英竒獻於草
  澤衆材輻輳羣力匡扶處常而資御變之助焉揆
  文而備奮武之畧焉國勢於是乎熾昌人心於是
  乎翕聚此尤文王所以受維新之命而開卜世卜
  年之心也蓋詩人之意深矣夫闗雎風始小序以
  爲后妃求賢以自助麟趾闗雎之應其謂子孫宗
[052-3b]
  族皆化於善也是知文王作人之盛致賢才之衆
  多上自宮庭而後下及草野即周南中亦可得其
  概也已
[052-4a]
  詩經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
 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錡及釡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編修臣/諸錦
  詩序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則可以承先
  祖共祭祀矣
  鄭康成箋古者婦人先嫁三月敎于公宮敎于宗
[052-4b]
  室敎成之祭
  臣/謹按序言大夫妻能承祭祀詩稱季女者何也
  記曰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婚禮婦入三月然後
  祭行女之終婦之始也春秋之義雖爲天王后猶
  曰吾季姜云爾季孫行父如宋致女公羊傳言録
  伯姬注三月而廟見稱婦擇日而祭於禰成婦之
  義而後父母使大夫操禮而致之言女者謙不敢
  自成禮也宗室大宗之廟庶姓别於上而戚單於
[052-5a]
  下氏分而族不殊雖百世猶敬其宗焉尊祖之道
  也傳曰濟澤之阿行潦之蘋藻寘諸宗室季蘭尸
  之敬也言宗子則有宗子之母姑老則宗婦攝之
  尸之爲言攝主也此季女者抑庶子之爲大夫祭
  必於宗子之家者與序明言大夫妻曰承先祖詩
  曰誰其尸之先祖者大夫之宗廟則箋云先嫁三
  月女家敎成之祭未然矣
[052-6a]
  詩經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給事中臣/盧秉純
  臣/謹按先儒之説以爲二南之大夫被文王之化
  能節儉正直而詩人美之也今詳觀詩詞所謂羔
  羊素絲者固足以徵儉約之風至委蛇委蛇之云
  不過形其從容之度耳而目爲正直何居蓋險陂
  傾側之流心存囘曲其進而在廷必無光明磊落
[052-6b]
  之概其退也目營心計輾轉於利害之交不勝其
  跼蹐之情急遽之狀夫安得動静有常從容自適
  如此故善觀人者察之於進退應接造次之間足
  以悉其梗概是詩人所謂善於形容也然立躬所
  重者在正直而正直之本在乎節儉不能節儉則
  不能無取於人不能無取於人則必將茍且相狥
  其當官也不能正色率下其臨事也不能直行其
  意夫惟抑其汰侈之情而約之於禮義之準敝車
[052-7a]
  羸馬衣服垢汙固近於讇巧矯僞之爲不可以示
  軌則而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季孫所以爲忠不使
  内有餘帛外有餘財武侯所自謂無負者不過如
  此是知節儉爲臣道之要務有位所宜加勵在朝
  廷之制禄也必使足以代耕而自再命三命以上
  進而愈厚非徒以優之正所以重責之也臣子之
  事君也必將凛乎後食雖在一命之微不敢不勉
  非徒以分自安抑臣誼當如是耳記曰大臣法小
[052-7b]
  臣廉非謂大臣之不必廉也大臣禄賜已厚凖古
  之例已足食百許人不患其不廉也將事事置身
  於法度之中夫然後能爲法於庶僚至使貴寵之
  臣輿服不敢過度則所以儀型百揆者得其本矣
  小臣品卑禄薄則持廉爲難非節儉之至惡能勉
  之臣/竊見在外諸臣如督撫及方面大員飬亷不
  爲不厚矣而寵賂彰聞猶且不免窮其弊源大抵
  由不能節儉致然至州縣等員事任繁簡不同要
[052-8a]
  必有飲氷茹蘖之操然後爲阜物寧人之本六計
  之所尚惟廉非其明証歟古語謂公生明亷生威
  又謂勤補拙儉飬廉廉如是之重也其用度侈靡
  者何怪其以墨敗哉京官自九卿而下至於百司
  必潔已乃可以奉公亦清心始可以治事自
恩加雙俸而後俯仰各已寛然於此而不砥厲亷隅豈
  復尚有人心正恐
朝廷之恩賜多加一倍而臣子之用度亦增一倍則仍
[052-8b]
  見其拮据耳此豈能有委蛇之度乎夫臣子之廉
  固恃在上者有以飬之亦貴在己者之有以自飬
  耳持守之亷既見所出之無幾
賜予之厚自覺所入之常豐則勵臣節愈所以懐
宸眷也近日
 功令綦嚴加以
天光燭照不聞狼籍之聲然臣/猶願其節儉正直形爲
  委蛇自公之度合爲大法小亷之風由成周而上
[052-9a]
  遡唐虞庶可以仰答
聖慈以爲明良之慶歟
[052-10a]
  詩經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
 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
 士迨其謂之
              編修臣/諸錦
  鄭康成箋云謂勤也女年二十而無嫁端則有勤
  望之憂毛傳不待禮會而行之者謂明年仲春不
  待以禮會之也時禮雖不備相奔不禁
[052-10b]
  臣/謹按此詩前二章迨其吉兮迨其今兮父母之
  命也後一章迨其謂之媒妁之言也同一詩也出
  於女子之口不足存出於女子之父母者不可廢
  歸妹人之終始也古者霜降近女氷泮殺内故云
  士如歸妻迨氷未泮梅摽時則氷泮後期矣此女
  之父母因有勤望之憂詩之意如是而已鄭箋誤
  引周禮媒氏禮雖不備相奔不禁乃截下若無故
  而不用令者罰之一句此予之書而倒讀者也於
[052-11a]
  是儀禮服傳注遂有女子許嫁者逆降旁親之説
  悖已果如鄭箋所解則刲羊無血承筐無實無攸
  利之士女亦何所取義而編於正風之内乎朱子
  亦未申明竊以爲聖人垂敎必不然矣
[052-12a]
  詩經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于嗟乎騶虞
             編修臣/沈文鎬
  臣/謹按此言文王之仁周於庶類以昭王道之成
  也粤稽成周忠厚開基積功累仁代有令主文王
  以徽柔懿恭之德施子惠懐保之恩熏蒸醖釀馴
  致太和故其時闗雎樛木起化宮庭桃夭芣苢協
  和邦國以至喬木興江漢之思兔罝備干城之選
[052-12b]
  風俗淳羙賢才衆多猗與盛哉由是仁民之餘恩
  及於庶類召南卒章載咏騶虞流連唱嘆美諸侯
  乎美文王也蓋文王治岐王政修明人心悦豫德
  洋恩溥固已物靡不得其所南國諸侯被休風而
  承雅化其政治亦翕然丕變故其於田也順東郊
  之令與春蒐之典驅馳林麓上下郊原覽卉木之
  向榮胥含生意瞻飛走之咸若盡被化工詩人用
  是作歌頌美而歸本於仁心之自然此王道之所
[052-13a]
  由觀厥成也嘗考洪範之言庶徵也驗諸草木蕃
  廡虞書之敬授時也及於鳥獸孳尾周禮體國經
  野具詳山林川澤虞衡之事誠以物類甚微而風
  俗之美治化之隆實於是乎見而聖朝不貴異物
  盛世無藉奇珍但令茂對以時萬物並育即可見
  太平之有象至治之修和非必芝房寶鼎可薦郊
  廟神雀黄龍用爲紀瑞也且夫草木禽獸一也有
  時而異盛則菁莪致美鹿鳴載歌衰則苕華見傷
[052-13b]
  牂羊是嘆物非自異視其所值惟聖人與天地之
  心相似遂與天地之氣相調洪纎高下悉鼓盪於
  太和民得之則無夭札物得之則無疵癘熙熙皡
  皡共若其天非然者歌萇楚呼黄鳥衰世之民欲
  如盛世之物類而不可得其故豈偶然哉夫善積
  則餘慶氣和則致祥讀二南諸什知太和之氣洵
  在成周宇宙間故詩人以麟趾爲闗雎之應騶虞
  爲鵲巢之應而傳世寖昌赤烏啓瑞白魚兆祥西
[052-14a]
  旅貢&KR0729越裳獻雉則又麟趾騶虞之應也顧文王
  三分有二化行南國其德澤尚未徧於天下而仁
  風漸被休徵丕應已若此况乎四海一家重熙累
  洽溥湛恩於無外涵一世於太和君相不有其功
  民物各安其命斯其受天眷顧集慶凝庥又當何
  如哉
[052-15a]
  詩經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
 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
 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監察御史臣/劉永泰
  孔頴達曰三章上四句言文公臣子建旌乗馬數
  往見賢者於浚邑是好善下二句言賢樂告以善
[052-15b]
  道
  臣/謹按任人者逸而有功任力者勞而罔效故人
  臣受命於君而膺兹民社也固貴以夙夜匪懈者
  盡承流宣化之職尤貴以汲取維殷者博集思廣
  益之資夫賢者之於人國非迂疎寡當者也其德
  誼可以熏陶性情焉其學問可以啓廸聰明焉其
  氣節可以砥礪風俗焉而特其抱負不偶每有落
  落難合之概茍勢分未忘不能隆禮以奉之忱悃
[052-16a]
  未孚不能積誠以通之彼惟有逺引高蹈金玉爾
  音已耳孰肯輕至吾前而罄其中藏乎今觀衞之
  大夫禮著於外誠存於中在郊在都在城枉顧一
  何勤也四馬五馬六馬威儀一何盛也降浚明之
  尊而親訪於蓬户勞僕夫之駕而數造乎衡門所
  咏適館授餐者殆不過是邑之人指其旌旄見其
  車馬莫不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此大夫爲姝
  子而來者也彼姝者子感其禮貌之崇信其誠意
[052-16b]
  之篤凡所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悉抒其素藴
  者當不知何以畀之予之告之而後可以答我大
  夫矣由是賢者以其所得而致之大夫大夫以其
  所聞而進之於君君乃以其所進而施之於政文
  王康叔之治不可復見於今日哉要之大夫之好
  善非惟其臣爲然也蓋有秉心塞淵之主斯有虛
  懐折節之臣故曰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
  也嘗考宓子爲單父宰有賢者五人皆師之而禀
[052-17a]
  度焉故能身不下堂鳴琴而治魯欲使樂正子爲
  政孟子不以强知多聞爲喜而以爲好善優於天
  下由是觀之一邑之長一國之佐猶必求賢以自
  輔若此况統萬邦而撫兆民其取善又當何如乎
[052-18a]
  詩經
 投我以木𤓰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爲好也投我
 以木桃報之以瓊瑶匪報也永以爲好也投我以木
 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爲好也
           監察御史臣/劉永泰
  黄櫄曰木𤓰木桃木李皆微物也而詩人欲以瓊
  琚瓊瑶瓊玖報之且猶以爲未足非物之不足而
  心之不足也
[052-18b]
  臣/謹按詩人所咏寄託遥深故中庸引衣錦之句
  而以證惡文之著子夏得素絢之解而因悟禮後
  之㫖在讀之者善觀而會通之不必執一以强解
  也如木𤓰三章朱子謂如静女之類原係疑詞詩
  序謂美齊桓之作終鮮確據俱無庸置辯只據詩
  文以爲尋常相問遺者近是夫禮尚往來往而不
  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彼世之負義莫償
  而較量於錙銖者固無論已即使受人微物報人
[052-19a]
  重資而其心若曰如是亦已足矣則報者之情倦
  而施者之德忘惟其中歉然常若無物可以報之
  而願致其永矢勿諼之意斯報者之情施者之德
  兩無窮也三復是篇不但詩人忠厚之思藹然見
  於言外而文王康叔之敎澤入人之深感人之乆
  傳之既逺而猶有遺風焉亦於兹可想見矣夫友
  朋交際之常尚當薄來而厚往若此况分屬臣子
  誼切尊親沐殊恩戴至德其所爲圖報者又當何
[052-19b]
  如乎
[052-20a]
  詩經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
 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監察御史臣/沈懋華
  序云伐檀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禄君子不
  得進仕爾
  朱註美賢者厲志非其功不食故述其事而歎之
[052-20b]
  臣/謹按程子云詩小序必是當時人所傳國史明
  乎得失之迹者是也不得此何縁知此篇是甚意
  思朱子學宗二程而於詩序獨不然其説即如伐
  檀三章註與序各自爲義據毛鄭則爲刺貪而從
  朱則爲奬廉序則責在位之人所云不稼穡之田
  榖不狩獵之貆鶉皆無功受禄之證朱則未仕之
  人不得進用以不耕不可得食不獵不可得獸是
  以甘心窮餓而不悔也二説相反不可以通彼我
[052-21a]
  之懐浸假以刺貪之詩移贈厲志之君子則君子
  不受又浸假以奨亷之詞投諸在位貪鄙之夫彼
  寧不恧然自廢與其果何説之從歟豈以此詩次
  十畝之後碩䑕之前各有言外之意又豈以魏多
  賢人而其俗貪鄙意雖背馳固不妨兩存其説歟
  抑豈詩之爲道不妨貿易其義互爲塤箎歟雖然
  浸假而明廷之懲奬有類乎是者不幾於倒置歟
  夫説詩而不適於用則不可以翼經説詩而游移
[052-21b]
  其辭則不足以信今而傳後何以定之亦折衷於
  孟子而已公孫丑曰君子不耕而食則詩所云不
  稼穡不狩獵之説也胡取禾三百廛與在庭之貆
  特則所謂居是國者君用之而安富尊榮子弟從
  而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乎是者也士生斯世
  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匪僅甘心窮餓而不
  悔已也輪輻之爲用也負重而致逺當其無用則
  棄置之一旦口御君命播揚皇風環顧在位之人
[052-22a]
  貪鄙無可與語非伐檀之君子不爲功曰十畆閑
  閑陶潛之歸去來辭也曰碩䑕碩䑕唐仲友詩解
  以爲愛君之至戚雄歎其最有發明竊以爲伐檀
  三章則以道自重唯孟子之爲客卿者足以當之
  世有其人雖與之萬鍾可也
[052-23a]
  詩經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
 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
 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編修臣/鈕汝騏
  臣/謹按農桑者生民之本務衣食者王道之大原
  唐虞三代之治所以出斯民於饑寒之路而導以
  親遜之風者未有不惓惓於此者也夫一夫不耕
[052-23b]
  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必待已饑而謀食
  已寒而謀衣不已後乎故觱發栗烈冬日之憂也
  而豳風之所以謀衣者則不始於冬之日而於七
  月之暑退即計及於九月之授衣焉火耕水耨夏
  日之事也而豳風之所以謀食者則不始於夏之
  日而於正月之于耜已計及於二月之舉趾焉此
  豫道也所爲先事而謀之者也不寧惟是授衣於
  九月而求桑采蘩則前此矣舉趾於二月而乘屋
[052-24a]
  播穀又前此矣推而至於取彼狐貍爲公子裘所
  以佐衣之不逮也鬱薁葵菽𤓰壺苴荼所以資食
  之有餘也若此者豈苐可以騐民風之厚民俗之
  淳哉意當日后稷公劉之化漸漬於民者乆而一
  時循行阡陌勸課農桑之官必皆兢兢於民生之
  本務而奉行德意惟恐後時詩所謂田畯至喜是
  也今觀其詩載纘武功士則有勇而向義也執筐
  載績女則不惰而守禮也婚姻以時則同歸於公
[052-24b]
  子也服勤不怠則上執夫宫功也因而獻羔祭韭
  則祭祀以時焉朋酒斯饗則燕饗以節焉爲春酒
  以介夀則可以敎孝焉躋公堂而稱觥則可以敎
  忠焉休哉何風之厚而俗之淳與蓋其所以致此
  者則有本矣夫上作而下應風流而令行率作先
  則民不敢後化導切則民不敢怠不作無益則預
  備乎農桑之事者必周不貴異物則致美乎耕織
  之具者必悉上以是爲政本下以是成風俗此則
[052-25a]
  后稷公劉風化之所由而周家王業之所以盛也
[052-26a]
  詩經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監察御史臣/陳大玠
  臣/謹按農桑並重王政之大端也豳風爲王業所
  由基而七月一篇於流火授衣三致意焉觀首章
  先以無衣無褐乃繼以于耜舉趾而次章三章則
  詳言蠶織之事是謀衣與謀食皆當預爲籌畫也
[052-26b]
  月令載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愛蠶食也於
  鳴鳩拂羽戴勝降桑之候則具曲植籧筐備蠶器
  也后妃齋戒躬桑勸蠶事也分繭稱絲以共郊廟
  之服登蠶功也又按蠶爲龍精月直大火則浴其
  種是二月浴種也祭義云大昕之朝奉種浴於川
  注云大昕季春朔日也是三月又浴蠶也此章於
  春日而求桑以飬蠶爲今年授衣計也三章於八
  月萑葦既成而預蓄之以爲曲簿爲明年飬蠶計
[052-27a]
  也此章求穉桑以飬其始生者采白蒿以飬其生
  而未齊者此蠶事之始也三章於桑之大者條取
  之桑之小者猗取之蠶盛而大小畢取此蠶事之
  成也周家以農事開國而周公作詩則衣與食並
  重而預爲之計庶幾王知小民之依而毋敢荒寧
  殆與無逸同一意乎今天下之民惟杭嘉湖三郡
  備講蠶務而他或蠶或否咸多缺焉豈下之人憚
  煩而弗之講求抑上之人所以勸之者未盡其道
[052-27b]
  歟嘗考禹貢桑土既蠶見於兖州厥篚檿絲見於
  青州至於纎縞織貝纁組纖纊見於徐豫荆揚周
  禮宅不桑者罰里布民不蠶者不衣帛東漢詔以
  布帛爲租魏晉按户收絹輸綿唐制租庸調所謂
  調者即今丁糧歳納綾絹絁綿北宋税斂有絲綿
  一種伊古以來皆以爲常賦豈有民不育蠶而强
  索之者歟元明仍兼布帛之征而蠶事漸怠者則
  以元定天下有棉布徧行之故棉布既行民不苦
[052-28a]
  寒因重棉布而輕絲帛矣然種棉宜於平原而樹
  桑則處處皆宜如牆邊屋角隴畔道旁以及荒山
  野嶼悉可種植誠使隨地遍挿桑秧隨人各營蠶
  具將家人婦子力務育蠶必獲厚效較之田功不
  必三時况瘁比之稼穡尤見獲報良多農桑並舉
  衣食兼豐厚風俗而昭忠愛豳風可載賡矣
[052-29a]
  詩經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穫稻
 爲此春酒以介睂夀七月食𤓰八月斷壺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編修臣/汪廷璵
  臣/謹按衣食者民之大命而飬生所資食爲尤切
  孟子曰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王政
  之敎民最崇節儉至纎至悉靡不周詳爲之品式
[052-29b]
  以限制之爲之禁令以防維之使貴賤有等少長
  有辨豐嗇有度不敢享過分之温飽以備慮外之
  饑寒所爲滋物産廣蓄積定民志而厚風俗也臣/
  讀豳風七月之詩而益見矣首章言于耜舉趾紀
  農功之始七章言禾麻菽麥紀農功之成民食之
  本庶幾足矣至於果蔬亦致其鄭重愛惜之意如
  六章所云者臣/蓋詳味其辭而見其有四善焉曰
  盡地利也備物種也循分而知禮也有功而能讓
[052-30a]
  也夫五畝之宅必有隙地禾稼未登治場爲圃菜
  蔬之類咸於是産焉則地無遺利矣荼之味苦不
  若𤓰壺之可以供茹樗之不材不若鬱薁之可以
  落實而農家所植必多其類者蓋物各有所用地
  各有所宜美惡不遺則物種備矣家庭之内必先
  敬長鄉黨之中厥重引年一觴一豆曲致其愛飬
  之歡心則當歳時伏臘田家慰勞之際藹然見孝
  弟之風焉所謂循分而知禮者斯可覩已自春徂
[052-30b]
  秋三時作苦治田之暇旁及園圃農夫之勞宜有
  以酬之然而果酒嘉蔬則曰我睂夀之所宜羞也
  𤓰壺苴荼乃曰我壯者之所宜食也勤其事而不
  言勞竭其力而不言報此誠有功而能讓者歟夫
  飲食之微闗於敎化田野之樂釀爲太平競侈靡
  恣醉飽物力所由敝也崇恭儉厚儲蓄生計所由
  裕也易曰君子以勞民勸相蓋王者以君飬民尤
  在使民相飬由果蔬之細推而及於榖米之大必
[052-31a]
  有搏節愛飬之心斯有蓄積饒裕之實民食足則
  民氣舒民氣舒則民心靖周公陳豳風備詳節儉
  之意如此其重民食之計至深逺矣
[052-32a]
  詩經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
 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亟
 其乘屋其始播百榖
             編修臣/孫人龍
  朱子曰言納於場者無所不備則我稼同矣可以
  上入都邑而執治宫室之事矣故晝往取茅夜而
  絞索亟乘其屋而治之蓋以來歳將復始播百榖
[052-32b]
  而不暇於此故也不待督責而自相警戒不敢休
  息如此
  臣/謹按先儒謂此章就農之終事以起農之始事
  言稼之既同若可以少息也而旋念夫邑居之當
  修屋之方乘若可以稍休也而更念夫樹藝之在
  即築而納之若其功已畢也而不勝歡欣鼓舞之
  情亟而乘之若其心彌廹也而不勝告戒丁寧之
  意雖農事有始終而稼穡艱難互相勸勉則合終
[052-33a]
  始而憂勤罔間焉嘗讀其詞而繹之惟天道運行
  以不息斯人事當黽勉以有功而小民竭蹶以力
  農斯大君當勤勞以務本試觀周公相成王既作
  無逸以爲我君告使知民生之所依而不敢暇豫
  更作豳風以爲我君誦使知王業之所起而不敢
  怠荒若此一章曰我稼既同矣即曰上入執宫功
  曰于茅索綯以乘屋矣即曰其始播百榖可以見
  終歳勤動非必有以督責之而自爲警戒不遑休
[052-33b]
  息故夫上之人必深念民爲邦本食乃民天凡所
  以致力於農事者如耒耜有秉祈年有祀田畯有
  勞敎以身也廵稼有師興甿有吏治地有司重以
  官也闢治有慶荒蕪有讓耕穫勤惰有賞罰責以
  實也聖王治天下惟務本重農之至意孳孳汲汲
  常勞其心於襏襫耘耔之間而旰食宵衣無時或
  倦誠知民事之不可緩也若孟子言民事不可緩
  特引于茅索綯乘屋播榖四語以爲證亦謂備極
[052-34a]
  三時之辛苦絶無一日之安閒甫完今歳之勤劬
  早計來年之力作尤覺田家情事實無頃刻之敢
  休息耳究之七月一篇孰非民事不可緩之㫖哉
[052-35a]
  詩經
 我稼既同
             檢討臣/萬松齡
  臣/謹按國家之大計在於耕百貨之盈虛視乎稼
  六府並重土榖八政首先食貨讀豳風一詩而知
  上之所以愛下與下之所以忠上者纎悉肫懇莫
  不畢至而終歳勤動要必以稼事爲兢兢蓋于耜
  舉趾築場納稼之間王化基焉矣顧周之所以治
[052-35b]
  豳者即本之以治天下於民之未耕也司稼先爲
  之辨種以知土宜遂大夫則簡其稼器以修稼政
  及其既耕也稼事則縣正趨之耕耨則酇長趨之
  合耦於耡則叙於里宰救其時事則掌於遂師是
  以甸稍縣畺無不任之土平地原隰無不懇之田
  賓興之典與興甿並重各掌於鄉遂之大夫野處
  而不暱其秀民之能爲士者胥出於農而重士亦
  所以重農也任土以飭材任商以市事並掌以閭
[052-36a]
  師而器用貨賄不虞其乏則工啇適所以資農而
  非所以妨農也且甸師無與於農而帥屬以耕王
  耤所以勸天下之力田内宰無事於農而正歳則
  詔獻種所以示天下之重榖蓋其時無不勤農之
  事無不勸農之官三載考績考此績也三年有成
  成此功也三年耕則有一年之蓄九年耕則有三
  年之蓄積之二十七年則有九年之蓄謂之三登
  三登曰泰平雖有水旱而民無菜色然後禮讓風
[052-36b]
  行德澤流浹王化成焉以故成康之世刑措不用
  然則讀豳風而知周之所以王讀周禮而知周之
  所以盛則周禮一書雖謂本於豳風而作可也况
  乎采荼以食農夫則甘之如飴春酒以介睂夀則
  儲之恐後一家之中食節事時老幼各得其分君
  惟恐民之寒也而曰無衣無褐民惟欲上之燠也
  而曰爲公子裘公堂之躋即前此穫稻之夫宮功
  之執更念其乗屋之亟上下之間交相忠愛其纎
[052-37a]
  悉必周肫懇篤摯若此王業之隆其以是哉
[052-38a]
  詩經
 詩序東山周公東征也周公東征三年而歸勞歸士
 大夫美之故作是詩也一章言其完也二章言其思
 也三章言其室家之望女也四章樂男女之得及時
 也君子之於人序其情而閔其勞所以説也説以使
 民民忘其勞其唯東山乎
              編修臣/諸錦
  朱子詩傳與序意同
[052-38b]
  臣/謹按小戎秦人之風也其氷車驖馬之盛雖女
  子亦知勇於敵愾東山周公所作而一篇之中若
  皆牽於私昵無一及於公事者然則聖人之言非
  與蓋周公之言至矣凡年之豐耗視黍稌俗之丕
  變視游女祭祀之誠敬徴執㸑秉心之塞淵驗牝
  騋東征之詩細及於桑野之蜎蠋栗薪之苦瓜穹
  窒之鳴鸛燿羽之倉庚至纎至悉擬諸形容而獨
  宿而婦歎而孔嘉變賈勇爲言情所以敎天下之
[052-39a]
  急於從王敵愾者不是過也至破斧之詩出之從
  征之士大夫則張大其師以聲其罪蓋上之達下
  以情義不待言也下之赴上以義情不待述也易
  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東山破斧
  之詩與然則王者之師有征無戰何以三年也曰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是
  謂七德故一年而遷其地益其封民可使庶又一
  年而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民可使富又一年而無
[052-39b]
  故無私惟仁之親而敎乃成引師而去之民至死
  不叛矣九罭所謂是以有衮衣兮無以我公歸兮
  是也易曰三年有賞於大國在師之臨師出以律
  亦是此意此則居東三年之義也臣/又按季札之
  觀樂也爲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
  之東乎東徂東也居東也徴之於獨宿徵之於聿
  至又徴之於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樂而不淫正
  謂此詩詩三百篇除變風之外惟南豳皆可被之
[052-40a]
  管絃用之鄉人用之邦國呉札之言蓋先夫子闗
  雎而得之矣
[052-41a]
  詩經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
 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示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
 㫖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
 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㫖酒以燕樂嘉
 賓之心
             編修臣/儲麟趾
[052-41b]
  臣/謹按鹿鳴三章本爲君燕臣之樂歌而其後推
  而用之鄉飲太學蓋據鄉飲酒義工入升歌三終
  及學記宵雅肄三之説而云然而其詩實主於歡
  欣和説賓禮臣下俾之鼓舞奮發悉獻其情而後
  已焉首以呦呦之鳴鹿興旅進之嘉賓食香草而
  呼召其類猶之食君禄而汲引其朋無競進之思
  無嫉妬之意是以其聲如此之和也琴瑟笙簧雅
  樂以導之進承筐幣帛盛禮以考其終總以將㫖
[052-42a]
  酒樂嘉賓而成我君臣燕飲之禮焉人臣侍君飲
  禮不得過三爵故賓之初筵卒章曰三爵不識左
  傳陳敬仲亦云臣卜其晝未卜其夜特君之愛臣
  綢繆無已不欲以常禮限之自鼓瑟以逮承筐所
  云式燕以敖者此也所云和樂且湛者亦此也好
  我而示周行即書君陳所稱爾有嘉謀嘉猷則入
  告爾后於内爾乃順之於外曰斯謀斯猷惟我后
  之德蓋自今以往要其終而勉之尤見樂善之靡
[052-42b]
  倦而朱傳以爲古者於旅也語則就鄉飲乞言之
  禮以例之也究而論之人臣之言豈真有加於廟
  算哉特好之靡已故求之愈切耳其曰周行云者
  又以見夫君臣之相朂以大道而凡戔戔小言概
  未足以爲獻替之資也德音孔昭蓋言人臣有淳
  龎安重之德而聲聞昭著下而待治之庶民式爲
  懿行上而同朝之君子佩爲典型即此可見殿陛
  之間風度端凝舉趾足法而無有越禮愆儀者焉
[052-43a]
  抑又以見夫人臣立朝囘翔左右正君善俗自有
  其道而非徒語言文字潤色鴻業遂足以塞百爾
  靖共之責也末章總結之曰我有㫖酒以燕樂嘉
  賓之心人君能得臣下之心則無論股肱心膂之
  寄干城民社之司咸有鞠躬盡瘁無敢告勞者矣
  即此三章反覆尋繹有以見君與臣志同道合相
  感在意氣之孚立政乂民相求在德禮之化其意
  和以厚而其音正以廣大序曰雅者正也正樂之
[052-43b]
  歌也三詩列於小雅之首與夫恭敬齋莊以發先
  王之德者特體裁差異因有大小之分耳夫寧有
  異㫖哉
[052-44a]
  詩經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監察御史臣/趙青藜
  臣/謹按鹿鳴序以爲燕羣臣嘉賓之詩夫羣臣也
  而以爲嘉賓其情洽矣進而詠鼓瑟詠吹笙則所
  以和其聲者至矣更進而詠承筐是將則所以勸
  之飲食而致其禮意之殷勤者無不用其極矣遂
  乃質言之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諄諄乎若惟恐
[052-44b]
  其吝此周行而不以遽示者於此見聖人好問之
  殷取善之切其舍已從人之意何其懇以摯也夫
  士人自束髪讀書以來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
  邪謂之敬斯亦聞之熟矣豈其䇿名委贄而敢忘
  諸必俟夫吾君之如是其委曲以厚之乃始出其
  中所素藏以與吾君權施報哉然而聖人必以爲
  不如是而不得者何也蓋君臣之分以嚴爲主朝
  廷之禮以敬爲主分極而不以情通之則隔禮勝
[052-45a]
  而不以樂和之則離彼夫希榮茍禄者無論矣即
  夫稍知大義矢諸夙夜非不懐入告之誠及乎質
  對大廷而其分嚴其禮敬往往多所畏懼卒懐疑
  而不敢前史稱唐太宗神采英毅羣臣進見者皆
  失舉措太宗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顔色冀聞
  規諫夫太宗之納諫宜無不昭然共白於臣庶而
  猶必假奏事者以顔色而羣臣進見至失舉措則
  凡人臣之對越於君者其難其慎亦概可知矣聖
[052-45b]
  人爲之備著其儀於燕琴瑟竽笙以大鳴其豫幣
  帛勸侑以厭飫其心俾得優游夷懌而嚴者以舒
  敬者以和乃坦然直吐其胸臆而有不知知無不
  言有不言言無不盡也故聖人之如是其委曲以
  厚之者凡以爲中材勸云爾且夫周行大道也以
  道培國運則當盛明之時進憂危之語以道律皇
  躬則當晏安之地陳怠荒之防以道格君心則當
  嗜好之萌嚴性情之正甚且以萬無一有之事設
[052-46a]
  若或一有之慮如禹之於舜而謂無若丹朱周公
  之於成王而謂無若殷王受臣方惴惴戰懼以爲
  獲罪滋大乃君不惟恕其狂瞽而且直探其心之
  所存以爲人之好我此固純臣志士所日夜切切
  以祝之吾君未敢必之吾君者而不意吾君之體
  恤之一至於此也臣雖無心忍不相率而入告乎
  故不獨師保以爲啓沃疑丞以爲贊襄庶士御事
  相與獻可替否補闕拾遺而瞽以典史以書師箴
[052-46b]
  &KR1363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蓋莫不畢至於其前
  而效周行之示則賡揚之休可繼泰交之治可成
  此聖人所以因燕而作是詩復歌之以爲燕儀用
  垂訓於萬世歟
[052-47a]
  詩經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修撰臣/金甡
  朱子曰記曰私惠不歸德君子不自留焉蓋其所
  望于羣臣嘉賓者唯在示我以大道則必不以私
  惠爲德而自留矣此其所以和樂而不滛也歟
  臣/謹按禮記緇衣曰私惠不歸德君子不自留焉
  詩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陳澔曰言人有私惠於
[052-47b]
  我而不合於德義之公君子决不肯自留處也朱
  子説詩引此以互相發明其用意深逺而推其義
  足以明鑒戒也蓋上下交接之間自獻亨禮儀以
  至一話一言之末皆必合於德義之公而後出之
  者爲可加當之者爲可受茍文物可觀詞采足尚
  而揆諸大道未見其有當焉君子既概以爲私惠
  而不可以自留處者也夫朝廷禮尚嚴敬情或未
  通有燕享歌樂以導其和即止叙君臣相悦之意
[052-48a]
  未始非一時盛事於道義固無歉也然鄉里小民
  被前聖之遺風而常有深思逺計猶且當燕樂而
  厪職思况自古明良相遇責難交儆拜手颺言必
  有不止於鋪張嘉會以鳴太平之盛者使當日爲
  嘉賓者唯是懐感激致頌揚於臣子之心誠不容
  已而不能因事盡規敷陳大道以稱塞主上之意
  明主特以是爲私惠而無當於德義之公皆在所
  不取者矣然則天保之答其君也亦豈以岡陵之
[052-48b]
  高大日月之升恒泛舉爲祝頌云爾哉四章之孝
  享義取乎敬承宗廟繼序不忘而非徒引爲徂賚
  之詞也五章之徧德義取乎惠飬黎元還淳返樸
  而非徒美其從欲之治也此亦如卷阿之歆動以
  福禄之盛而申告以致此之由蓋寓規勸於頌美
  中而後有合於示我周行之義斯人主樂聞之而
  以是爲可受耳因是推之凡臣所進於君者稍有
  不合於德義之公而君即有所不取則君所加厚
[052-49a]
  於臣者茍不以德義相望而惟以歡洽爲期在明
  主固所不舉也惟恐開私昵之端也在良臣亦所
  不安也不願有私恩之被也其或公私之介析理
  未精皆可即朱子之論而惕然知戒者也鹿鳴當
  燕享之時鼓瑟承筐既已極歡欣和悦之致矣而
  終冀望夫好我之人周行之示爲此詩者有虛懐
  延佇集思廣益之心焉聞此歌者有醉酒飽德願
  獻芻蕘之意焉樽爼雍容几筵肅穆以是爲和樂
[052-49b]
  而不淫也記曰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
  則惑而不樂今所望者皆德義之公而無取乎私
  愛則所樂者固樂得其道而自不越乎禮節之坊
  矣且夫朝廷之禮主乎敬燕享之禮尚其和和樂
  而不淫和也而無失乎敬之意又以見和敬之相
  資而禮樂之情不偏於一也此朱子之説其取義
  至深且逺也
[052-50a]
  詩經
 載馳載驅周爰咨諏
              編修臣/栢謙
  臣/謹按周官小行人之職掌使適四方達天下之
  六節而皇華之詩慎重勅遣以宣德音以達民隠
  採風俗之淳澆省閭閻之勞逸核吏治之能否察
  獄訟之屈伸廣天聴而彌遐俾物情之無壅簡書
  是畏負荷匪輕此固不徒恃智畧之逺而必資採
[052-50b]
  訪之周也審矣夫王者建侯以治國民社之任責
  之有司宜無不盡心於所事而得失相間治忽攸
  殊何也蔽常生於所近情每狃於所安弊多沿於
  所積而事尤抑於所制也牧民者惟有專責則意
  皆樂於報績而憚於任過其能者善彌縫而補救
  其不肖者多諱疾而忌醫國家水旱盗賊之虞民
  間仳離失所之嘆其得達於朝廷者不過什之二
  三耳况乎嶺海之外數千里及萬里之遥小民延
[052-51a]
  領跂足不得見天子而言情者何限則夫輶軒之
  使不爲無補而採訪之誠尤未容疎忽矣夫興一
  利而一弊旋生除一弊而一弊又伏重以風氣之
  不齊好尚之殊致古今之異宜自非旁捜博採至
  詳且悉何以副靡及之懐而盡使者之責哉然則
  咨諏如何勤於訪則無遁情密爲訪則無飾説廣
  爲訪則無偏狥故曰周也後三章曰周爰咨謀周
  爰咨度周爰咨詢蓋重叠言之以廣咨諏之所未
[052-51b]
  盡則使臣之責信乎未可茍也春秋重出使之才
  以不能專對爲恥自漢以還奉辭絶域乗傳遐方
  或招諭反側或鎮撫危疑皆以宣布皇靈折衝萬
  里而如詩所云則念切民瘼專以循行宣撫爲汲
  汲是亦使於四方不辱君命之大者也夫識資聞
  見而廣材由歴練而成既以經營四方周知情僞
  則幹濟之雄材經國之大畧亦於是乎出又豈徒
  著績賢勞無忝使職而已哉
[052-52a]
  詩經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
 以莫不庶
 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羣黎百姓徧爲爾德
             洗馬臣/趙大鯨
  朱公遷曰無時而不受福則積之也極厚故以單
  厚言無事而不受福則得之也極多故以多益言
  神降多福不惟福一身而已必使民德歸厚而爲
[052-52b]
  人君之大福也
  臣/謹按古者君臣之際上下交而情文洽君之禮
  其下者既無不周而臣之懽欣鼓舞以報其上者
  亦綢繆而不能自已然其歸美頌禱之中往往於
  斯民三致意焉天保之詩極陳宇内休嘉美盛之
  觀以抒其忠愛之意而其言君福也必歸本於羣
  黎百姓則所謂以小民受天永命者其義蓋深切
  而著明也夫人君爲神民之主既受福於天則必
[052-53a]
  爲百神之所呵䕶而其所以福之者要惟見於斯
  民而已蓋民之熙熙皥皥於天壤間者莫不有本
  然之性使以巧僞鑿之法令敺之則淳風逺而厚
  德漓使限於顓䝉而安於固陋則不親不遜而俗
  亦未良也惟上有多福之君則民受多福之庇所
  以飬其身者既耕田鑿井自安於出作入息之恒
  而相忘於化日之舒長而所以淑其心者復優游
  於黨庠術序之中相率爲遷善逺罪而漸磨於至
[052-53b]
  治之澤則其潛孚黙率而使之自若其天者太平
  之象日昭著於宇宙之中而人不知也人君惟端
  拱垂裳以治之雖有宵衣旰食之勤而愈以成其
  累洽重熙之盛福孰有大焉者哉要之治民之道
  大要不外乎重農與勸孝使井里無游惰之夫家
  庭多豫順之子則自有以召協和之風而消兵刑
  之氣唐虞三代至治之極莫不由此爲人君者誠
  於此加之意焉則已操乎錫福之原而其受福於
[052-54a]
  天亦必有如天保詩人之所頌者矣
[052-55a]
  詩經
 罄無不宜受天百禄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修撰臣/于敏中
  朱子集傳曰言天人之際交相與也書所謂昭受
  上帝天其申命用休語意正如此
  臣/謹按德者福之本天人感應之理㨗於影響惟
  君有專一純厚之德以爲受福之基斯天之福君
  靡有涯量嘗讀詩至天保而歎美夫當日之臣所
[052-55b]
  以頌禱其君者忠愛懇至反覆形容其於修德凝
  命之端隠然言外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今取其辭
  而繹之天保云者以君之職位本乎天君之福禄
  亦出於天稱天以致其尊敬之意即言保以朂其
  明盛之思若曰天心仁愛人君無所不至欲君仰
  答天庥以永保此福禄云爾故曰單厚曰多益曰
  戩榖曰莫不庶莫不興莫不增無非推陳獲福之
  由以歸本於進德而至於罄無不宜受天百禄其
[052-56a]
  言感召之故益深切而著明惟人君躬至德之厚
  備律度之和凡所以統御臣民總理萬幾者無不
  合宜故天命佑之百禄申之不寧惟是而且降爾
  遐福維日不足夫曰遐福亦既極悠逺之義矣又
  必繼之以維日不足者何哉蓋人君行健以法天
  體謙以受益懋昭大德日新又新已治而益進於
  治已安而益底於安皇皇焉惟恐德之所修或有
  不足於是天眷有德申錫無疆馴致於諸福畢備
[052-56b]
  熾昌未艾亦若不足以酬君德之萬一夫是之謂
  維日不足也自其德之積累根深基固而不可㧞
  則山阜崇高之勢也自其德之淵深茹納容受而
  不可窮則川流増長之機也自其德之光明悠乆
  往來繼續而不可止息則日月常新之象松栢迭
  盛之形也詩人之比喻或取諸此於是而宜於神
  故祖考是享而祭則受福以是而宜於人故羣黎
  徧德而俗致雍熙則信乎其無不宜矣大有之上
[052-57a]
  九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解之者云履信思順滿
  而不溢故其占如此不足與此詩相發明哉顧説
  詩者以鹿鳴五章君賜其臣天保一篇臣答其君
  苐言詩人之善頌善禱後世至取爲祝嘏之辭不
  知其頌不忘規固言婉而意切自非然者何以見
  盛世君臣矢揚賡遂之美且必列之正雅用之燕
  享乎善夫明儒季本之言曰雖稱頌而歸於有德
  則責難之意寓焉與朱子引書昭受之㫖相爲表
[052-57b]
  裏臣/因引伸其義以明德爲福之本云
[052-58a]
  詩經
 罄無不宜受天百禄
              檢討臣/張漢
  鄭康成箋曰天保下報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
  臣能歸美以報其上焉
  朱子曰人君以鹿鳴以下五詩燕其臣臣受賜者
  歌此詩以答其君
  臣/謹按人臣之於君頌禱爲忠愛之至頌不忘規
[052-58b]
  尤爲忠愛之至竊觀成周之世君臣交儆相與有
  成嘗喟然嘆興而不能已也彼其時君燕臣以示
  慈惠耳而以其善望之臣言尤懇至爲歌鹿鳴示
  民不恌冀忠信可以學禮也爲歌四牡將毋來諗
  冀篤親可以興仁也爲歌皇華咨諏咨詢冀善道
  可以廣智也爲歌棠棣俾知從兄弟之大義爲歌
  伐木俾知朋友之有信也臣之於君醉酒而且飽
  德矣臣之頌君徒曰鋪張揚厲獻媚貢諛而即以
[052-59a]
  爲忠愛乎以故天保詩人頌禱之詞詳於天授而
  必繼之曰戩穀曰罄宜欲天於君思啓而行翼之
  俾成君德以爲受禄之地如彼玉瓚黄流斯在如
  是其不假易也雖然罄無不宜亦良獨難矣嘗考
  諸詩宜君宜王宜兄宜弟宜民宜人宜其家室宜
  其家邦是凡人君出於身而加於民發於邇而見
  於逺必無幾微之不合於道乃曰受禄之不誣是
  以天禄取數之多極之於百而無少靳也九如之
[052-59b]
  頌擬諸形容又不可以數計矣臣愚以爲九如之
  頌由百禄廣之罄無不宜之義當以九如之箴廣
  之今夫山之爲性宣氣産物願君如之德洽好生
  也大陸曰阜既高且厚願君如之治致隆平也山
  脊曰岡是爲山綱願君如之四方爲綱也大阜曰
  陵峻極於天願君如之履髙益慎也融而爲川濟
  下流謙願君如之與道爲體而不息也月哉生明
  上弦就盈願君如之持滿有道也旭日始旦出地
[052-60a]
  就明願君如之日進無疆也信彼南山億萬斯年
  願君如之仁夀以其静也受命於地松栢獨正願
  君如之樹徳莫如滋也彼君人者實有可以受禄
  之地其於禄也天顧不取諸其懐而予之乎易曰
  視履考詳其旋元吉履旋即吉祥也書曰嚮用五
  福曰攸好德德即福也君人者修五事以立皇極
  之體勤八政以成三德之功一以貫之乃胥天下
  而錫之福哉
[052-61a]
  詩經
 吉蠲爲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君曰卜爾
 萬夀無疆
              編修臣/諸錦
  毛萇傳曰吉善蠲絜也饎酒食也春曰祠夏曰禴
  秋曰嘗冬曰烝公事也君先君也卜予也
  鄭康成箋曰公先公君曰卜爾嘏主人傳神辭朱
  子註吉言諏日擇士之善蠲言齊戒滌濯之絜卜
[052-61b]
  猶期也
  臣/謹按詩天保第四章經曰吉蠲爲饎是用孝享
  者吉蠲傳約言之朱註吉言諏日擇士諏日如吉
  日維戊吉日庚午之類擇士如奉璋峨峨髦士攸
  宜之類蠲言齊戒滌濯齊戒如有來雍雍至止肅
  肅是也滌濯如自羊徂牛鼐鼎及鼒是也傳云饎
  酒食稽之周頌思文之篇貽我來牟帝命率育鄭
  箋云火流爲烏五至以穀俱來云穀以紀后稷之
[052-62a]
  德詩以言此明粒食之報即生民詩所云其香始
  升上帝居歆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于今之家
  法也云禴祠烝嘗于公先王者凡禮有五祭屬吉
  禮大宗伯之職以吉禮事邦國之神祗昊天上帝
  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飌師雨師社稷五祀五嶽山
  林川澤四方百物各有祭典惟以祠春享先王以
  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經言
  時祭以該禘祫言先王以該上下神祗傳据周禮
[052-62b]
  先王而言故訓公爲事箋据中庸上祀先公追王
  之文而言故以公爲先公也公自后稷以至祖紺
  祖紺即箋所謂諸盩也云君曰卜爾萬夀無疆者
  傳云卜予也朱子曰卜猶期也二義相通禮運祝
  以孝告嘏以慈告嘏傳神意辭萬夀無疆非臆説
  也帝錫武王以九齡天命成周之八百德之至者
  福不能違理之至者數不能違言錫言命即予也
  期也之謂也至如大雅既醉之詩所云君子萬年
[052-63a]
  介爾景福嘉樂之詩所云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則
  又祭畢而燕而繹九族黄耉公尸之有答者也君
  上之尊同於帝天無對臣下斥言爾者本天本先
  王福君而言此嘏之質詞也合天保一詩本末而
  推言之詩序下報上也而朱子亦云人君以鹿鳴
  以下五詩燕其臣臣受賜者歌此詩以答其君言
  天之安定我君使之獲福如此也原臣子之於君
  父理當宣力効忠即上不下施爲臣者亦應竭其
[052-63b]
  耳目股肱之能以尊元首之戴初不可以施報論
  但此詩頌美成周以忠厚開基如彼而世德作求
  如此而又於嘉賓使臣兄弟朋友故舊之間將之
  以和樂忠信則福禄之應即在陟降呼吸之際如
  拱手操劵皇天相付曰單厚曰多益曰戩穀曰遐
  福於何徵之徵之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也上
  有五詩以逮其臣即有山阜岡陵川五如以相報
  箋言福禄之委積髙大而萬物之收皆增多也猶
[052-64a]
  之敬服用情各以其類休徴五紀各以其時不必
  定爲何福是何詩之應也然天保詩人以爲此非
  臣之敢於誇詞福君也君蓋自以孝德致此福禄
  爾王者宗廟吉蠲孝享如此致慤則著七世之廟
  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神至民質福之積
  政之成也夫偏黨結則機械生機械生則罪罟密
  求其相與飲食宴樂弗可得已經言日用飲食蓋
  德一而俗恬政醇而民龎禮達而分定正朝廷以
[052-64b]
  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康衢所謂日出而作皇
  矣所謂順帝之則在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由是
  羣黎庶民百官族姓徧爲爾德正如下篇采薇以
  遣征伐出車以策功力枤杜以説師衆魚麗以守
  法度南陔以敦孝友白華以厲廉恥華黍以豐蓄
  積由庚以順隂陽南有嘉魚以安賢者崇邱以遂
  萬物南山有臺以基爲國由儀以理萬物蓼蕭以
  均恩澤湛露以萃萬國彤弓以右諸夏菁菁者峩
[052-65a]
  以隆禮儀此正小雅一十六篇即皆助德之明徵
  也坤道順而有常有常則可乆乾道健而不息愈
  進則高明南山之夀斯干詩註所云南山深逺君
  子攸芋攸躋攸寧者也今神祗饗德措正施行君
  臣交㤗繼繼承承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如松栢
  相承然於周爲儗如元公之後有伯禽召公之後
  有召虎尚父之後有呂伋松栢正世臣之喻而注
  疏所未及發明者也此詩雖居小雅之一篇實爲
[052-65b]
  治内之樞紐生民清廟之本皆肇是焉抑天之福
  君更有出於常人之意計者或以殷憂啓聖或以
  多難興邦唐虞之所以敷治四方之所以風動者
  罔不由之此又天保詩人言外之意也
 
 
 
御覽經史講義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