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10 御覽經史講義-清-蔣溥 (master)


[048-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覽經史講義卷十一
  書經
 臣哉鄰哉鄰哉臣哉
             侍讀臣/蔡揚宗
  臣/謹按天降下民作之君以統之而六合之廣億
  兆之繁君不能以端拱九重之身兼綜而遥制之
  也於是乎衆建庶官以分理之故南面而聽天下
[048-1b]
  之所托重而恃力者惟此公孤以及百執事耳相
  湏甚殷責成甚大蓋自有君臣以来明良㑹合類
  如斯矣稽古帝舜聞禹弼直之謨有感於臣鄰之
  義慨然形諸咏嘆者抑何言有盡而意無窮也今
  夫國家設官分職所為内外不一其人大小各殊
  其等者寧苐以紆青拖紫矜名位之榮已哉固將
  謂時亮天功咸熙庶績用佐乃辟永康兆民盖百
  爾非徒具位一人實嘉賴之者也故曰臣哉鄰哉
[048-2a]
  也人臣筮仕登朝所為上不負吾君下不負吾學
  者豈徒垂紳委珮周旋堂陛之儀文已乎亦惟是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䖍共爾位以事一人蓋夾輔
  不遺餘力斯夙夜無曠厥官也故曰鄰哉臣哉也
  臣/竊由是而伏思之夫相臨之謂臣而尊卑之分
  定矣相親之謂鄰而上下之氣交矣尊卑定則百
  僚庶尹凛然於義之無所逃上下交則宫中府中
  肫然於情之不可解體統顯為維持精神黙相契
[048-2b]
  合將大順大化始於堂亷達於四海矣夫天澤曰
  履盖言分也地天曰泰盖言交也而帝舜一二言
  中固已包舉靡遺豈獨危㣲十六字之心傳足為
  帝王之大法哉當是時水土平九功叙禹臯稷契
  陳謨交贊師濟盈庭矣乃猶情殷交泰倚重臣鄰
  言之不足往復流連千百世之下猶將如聞其聲
  企中天而生愾慕而爾日在廷之親承徳音者其
  感激思奮之忱又當何如耶盖聖人在上兢兢業
[048-3a]
  業勅天命代天工都俞吁咈歡然無間故一矢口
  間而推心置腹之誠積極而彰反覆難罄真有出
  於不自知動於不容己者此君臣相與之際所以
  光昭典冊也與
[048-4a]
  書經
 臣哉鄰哉鄰哉臣哉
             檢討臣/陳世烈
  蔡沈曰鄰左右輔弼也臣以人言鄰以職言
  臣/謹按上文禹言弼直其所歸重在君舜此言臣
  哉鄰哉鄰哉臣哉正有感於弼直之語而其所倚
  重在臣故有其臣者斯有其職必能無慚於職然
  後無愧於臣則弼直之義所係匪輕而為臣者宜
[048-4b]
  早夜修省以上慰人君寵任之思也盖自古帝王
  圗治其總而成之者一人之身其分而任之者羣
  工之力所以君臣之道相湏甚殷此元首股肱千
  載仰明良之盛也但君之任臣者原有重望於臣
  臣之事君者何以仰答於君如謂布列庶位濟濟
  師師即為臣也國家奚賴此臣哉夫我后聖明固
  已動無過舉然因事進言則有裨實多故輔弼者
  臣鄰之義贊襄者左右之職誠信未孚非所以為
[048-5a]
  臣也拜獻無資非所以為鄰也則所謂臣哉鄰哉
  鄰哉臣哉可得而釋其義矣天威咫尺常懷悚惕
  之思茍非聨以一體之誼則臣心無由上達臣哉
  鄰哉正親而近之使有以相聨也易曰天地交而
  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非即君臣相依不容稍
  有間隔者乎若夫朝夕納誨所以匡君之不逮倘
  居輔弼之位而惟是左右進退於其間豈所稱夙
  夜匪懈以事一人者乎果居其位者盡其忠而思
[048-5b]
  日贊贊思日孜孜不僅循分供職之為實有正己
  正物之概庶合於鄰哉臣哉之㫖矣然則尊卑原
  有定分上下各有至情分不可以過嚴一於分則
  離情不可以過流一於情則䙝臣而復鄰嚴不至
  於苛也鄰而又臣和不至於流也凡此皆弼直之
  義固其重而不可忽者耶總之卿尹庶僚臣有職
  分之不一然竭誠効忠皆有自盡為臣之道勿瞻
  顧而存遷就之念勿黨同而生附和之私勿避忌
[048-6a]
  而有隐匿之情勿模稜而持兩端之見勿迂疎而
  逞偏曲之論勿揣度而蹈迎合之習此則身家非
  所繫戀爵禄非所顧惜於以承弼一人又何愧於
  翼為明聽之佐耶可見臣道原不易副而能實盡
  弼直之義者乃所以為臣也凡為人臣者是烏可
  以不自勉歟
[048-7a]
  書經
 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為
             編修臣/何其睿
  臣/謹按此帝舜保治之心而專股肱之責也天下
  之望治無已時聖人之致治無滿念道有進退進
  之極而見益即損之所由基機有張弛張之甚而
  見强即弱之所由伏從来極隆之朝上與下各有
  不可必致之懼故幾康審而百族之情形愈廹休
[048-7b]
  嘉集而一念之靈承甚㣲四方之民沐浴歌咏方
  侈繪夫日星麟鳯之色九閽之地都俞吁咈仍共
  策以亨屯出險之功夫非聖人之過計也前有開
  以觀勲之放道在協其欽後有承以底華之重道
  在融其亢以故憂危不生於境而恒生於心境有
  盡而心無窮也拮据不見於形而常存於神形有
  岐而神無間也以綏兆人以康四海將多於前功
  而垂諸後世一本惕厲為發皇而已矣斯時也上
[048-8a]
  行意下行事宅揆者敦誠於職要承流者殫力於
  職詳臂指之使一脉相将展布之間文武惟用自
  亮采之司以及浚明之寄由郊畿之近以達侯甸
  而遥内外相承規矩不忒其於禮樂兵刑生聚教
  養之地酌盈劑虛以上襄一人廵省之所不至而
  深宫夙夜運量從容遂得進斯民於襁褓而攝四
  方於跬歩所謂通天下於一身者此也夫民至散
  也四方至逺也生理待復生計待遂非一手一足
[048-8b]
  之烈也明無不灼而容有目不能見之情聰無不
  聞而容有口不能籲之狀又况㣲之必至於著而
  小之必至於大也匹夫梗化憂及一方一事未和
  厲階百度此君之所為業業即臣之所以孜孜也
  詩曰平平左右亦是率從又曰四國于蕃四方于
  宣翼為之力也而股肱有專責矣由是觀之臣鄰
  之極常勞補救於匡勷道徳備則翼為有地也歌
  叙之餘不忘篤棐於盡瘁志業合而兢業有加也
[048-9a]
  從来極隆之朝固上下交相濟以成其治也而恭
  已南面豈徒髙清静之名者哉
[048-10a]
  書經
 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欽四鄰
              編修臣/雷鋐
  呂祖謙曰舜非有歉而畏人之後言非容受未盡
  而致人之後言虞廷諸臣又非肯欺其君而為面
  是背非之行也聖人敬畏無已惟恐過之不聞言
  之不盡故其求之之切如此
  臣/謹按自古聖人之心未甞自以為聖世雖已治
[048-10b]
  而時切願治之思事雖無過而時切聞過之念如
  舜之於禹豈不信其直言無隠而猶以面從退言
  為戒盖其心之冲虚懇摰實資股肱耳目以共亮
  天工恒恐萬一有過而不自知臣下知之而不以
  告則性情嗜好之有偏用人行政之有失幾㣲不
  謹動闗國計民生之休戚為臣者無以欽四鄰即
  為君者無以撫萬邦也夫為君欲其臣無面從退
  言必使其無毫髮忌諱之心如陸贄所謂諫者多
[048-11a]
  表我之能好諌者直示我之能容諌者之狂誣明
  我之能恕諌者之漏洩彰我之能從則人亦何憚
  而不以直言自見甘心為諛佞容悦之歸也三代
  以下漢文帝凡遇日食水旱疾疫之災未嘗不下
  詔求言郎從官上書疏未甞不止輦以受言不可
  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甞不稱善唐太宗神采英
  毅羣臣進見多失舉措太宗知之見人奏事必假
  以辭色兾聞規諌每諭臣下事有得失無惜盡言
[048-11b]
  此漢所以致刑措之休唐所以致貞觀之治也然
  文帝天資近道惜乎天徳王道之精㣲缺焉不講
  未免安於黄老之清淨太宗内行既不如文帝觀
  其退朝怒詈魏徴為田舎翁幾難忍受則其樂聞
  讜論不免矯强外飾未必出自中心之誠然而史
  冊已傳為盛事後世且述為美談况乎以大有為
  之主體大舜好問好察執兩用中之心以為心智
  周萬物而常苦其不逮明見萬里而猶慮其多蔽
[048-12a]
  求臯䕫稷契之臣布列在位時加召見降心訪問有
  善必行有過必改使在廷臣工咸知當宁求賢若
  渴之衷從諌如流之意觀感興起竭誠獻替一徳
  一心上下交而成泰又何至有面從退言之患而
  謨明弼諧奚難嫓美上古熙皥之世歟
[048-13a]
  書經
 帝庸作歌曰勅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百工熙哉臯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
 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乃賡載歌曰元
 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業脞哉股
 肱惰哉萬事墮哉帝拜曰俞往欽哉
             檢討臣/伊興阿
  臣/謹按朝乾夕惕帝王時深無己之思保泰持盈
[048-13b]
  國家當有未然之慮晏安不可以自恃君每責成
  於臣臣亦責成於君逸樂非所以圖功已安更求
  其安已治更求其治粤稽往聖先後同揆其殷殷
  咨儆之辭載在簡編者不謀而合此所以熙庶績
  而亮天工邁千古而獨盛也有虞之世上有聖君
  下有良佐都俞吁咈師濟盈廷至命䕫典樂之後
  功成治定禮備樂和可以揮琴而理矣况其時鳯
  凰来儀百獸率舞太和翔洽休嘉疊應君若臣何
[048-14a]
  所用其咨儆為乃喜起賡歌炳炳琅琅垂耀萬世
  帝舜之意以為天道難諶可戒而不可恃也頃刻
  畏懼之不存則怠荒之所自起幾㣲敬謹之不至
  則玩忽之所由生臯陶之意以為君為元首宜先
  而不宜煩也法度之己定者慎守之斯無紛更之
  患事功之已成者數省之斯無欺蔽之虞當極盛
  之時而憂勤惕厲至形諸詩歌上下交勉此有虞
  之治所以為不可及也歟三代而降首推貞觀令
[048-14b]
  徳善政相望於冊其所以致此者盖有道焉太宗
  甞謂侍臣曰朕日慎一日惟懼不終故欲數聞卿
  輩諌爭也魏徴對曰内外治安臣不以為喜惟喜
  陛下居安思危耳其君臣告戒之言宛然虞廷咨
  儆之意故史稱其致治之美庶幾成康由漢以来
  未之有也夫帝之歌歸重於臣所以策股肱之效
  臯陶之歌歸重於君所以盡責難之方后克艱厥
  后臣克艱厥臣二者固不可偏廢也究之人君一
[048-15a]
  日二日萬幾諸臣不過分翼為明聽之任若宥宻
  之際無一時而不致其糾䖍無一事而不深其謹
  凛黙黙自喻有非臣工所可共曉者且君以知人
  為明臣以任職為良要必君能得人而後臣始得
  以行其所學則臣之艱又無非君之艱也為君者
  既克處其難為臣者皆敬體此意於以修人事而
  勅天命自有以致明良喜起之休矣
[048-16a]
  書經
 帝庸作歌曰勅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百工熙哉臯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
 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乃賡載歌曰元
 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監察御史臣/歐堪善
  臣/謹按自古郅隆之世必君明臣良上下交泰而
  後克底乎制治保邦之上理也顧君臣一體或宴
[048-16b]
  饗以聨其情或詩歌以紀其盛稽之往古史不絶
  書求其因閭里之豐登鳴堂亷之豫順笙簧酒醴
  悉形其體國經野君咨臣儆之深心者每罕覯焉
  緬想虞廷上有濬哲文明之主下有翼為明聽之
  臣其時禮明樂備府修事和集二十二人以時亮
  天工固非徒以賡歌拜颺侈一堂之景運而敬天
  勤民之隠念未甞不恊諸磬管播之咏歌以誌其
  交相勸勉之忱迄今讀帝舜之歌曰勅天之命惟
[048-17a]
  時惟幾盖勅時幾則股肱以喜元首以起而百工
  以熙也維時臯陶覩時雍之盛美導賡拜之休風
  颺言曰念哉率作興事夫興事易于紛更則守憲
  以遵其度興事或至怠逸則屢省以集其成一則
  曰欽哉再則曰欽哉者見君臣憂勤惕厲總此敬
  之一念相為始終臯陶於是續帝歌以成其義所
  以開千古泰交之隆而肇萬世明良之盛也厥後
  商之咸有一徳對揚休命周之歌蓼蕭賡天保游
[048-17b]
  魚樂其在藻鳴鹿美其食苹推諸慶豐年而烝髦
  士美哉其有賡拜之遺風乎至於柏梁聯韻甘露
  陳筵引簮笏於瀛洲歌秋風於汾水芙蓉仙蕚賞
  御苑之飛花碧水澄潭聽鈞天之雅奏大抵鋪張
  揚厲之意多而非念切生民深有關於旰食宵衣
  之至計也惟夫泰階啟運
聖主垂裳無逸久陳于松軒豳風更繪于紫殿念豐年
  稌黍載以詩篇偕百爾冠裳錫之酺宴君歌臣答
[048-18a]
  無非明良喜起之休鼓瑟吹笙不忘都俞吁咈之
  意凛天命而切民依勅時幾而康庶事固將邁漢
  唐軼商周嫓美于虞廷之盛也豈不懿哉
[048-19a]
  書經
 帝庸作歌曰勅天之命惟時惟㡬
              編修臣/朱桓
  蔡沈曰勅戒勅也㡬事之微也惟時者無時而不
  戒勅也惟㡬者無事而不戒勅也盖天命無常理
  亂安危相爲倚伏今雖治定功成禮備樂和然頃
  刻謹畏之不存則怠荒之所自起毫髮幾㣲之不
  察則禍患之所自生不可不戒也
[048-19b]
  臣/謹按聖人之學莫大於敬而敬莫大於事天所
  謂戒勅者敬心常存耳帝王受天位享天禄代天
  職無時而不與天命相流通即無事不與天心相
  感應敬天者非徒襲欽若之文也更不待有怒渝
  之象始為謹凛也夙夜宥宻中無在非翼翼之小
  心故雖運際中天道洽政治而孜孜保治之意猶
  劼毖而不敢忘大舜所以將欲作歌而掲其要曰
  勅天之命也當舜之時天地平成矣府事修和矣
[048-20a]
  太和翔洽至於鳯凰来儀百獸率舞可不謂盛治
  歟乃益之戒舜也則曰儆戒無虞禹則曰無若丹
  朱傲臯陶則曰無教逸欲有邦夫以大舜之聖豈
  猶有傲與逸欲之患哉然頃刻不慎而怠荒以開
  㡬微不謹而禍患以伏盖天下治日常少幸而治
  矣則永保為難故一堂之上都俞吁咈動色相規
  君臣同一兢兢耳是必存心養性不愧屋漏以端
  夫勅命之原由是謹幾慎動時存不敢荒寜之意
[048-20b]
  以之修己則所其無逸莊敬日强也以之事神則
  温恭朝夕執事有恪也以之臨民則凛乎朽馭顧
  畏民碞也以之治事則雖逸勿逸雖休勿休也至
  於出入起居罔有不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則真
  無時無事之不敬而保泰持盈之道在是矣易曰
  安而不忘危又曰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故商書曰
  皇天無親克敬惟親周書曰嚴恭寅畏天命自度
  盖誠見敬為基命之本而自古聖帝明王所以致
[048-21a]
  治保邦與天無極者總不外此戒勅之一心昔唐
  太宗謂侍臣曰朕有二喜一懼比年豐稔斗粟三
  錢一喜也北方久服邊鄙無虞二喜也治安則驕
  侈易生驕侈則危亡立至此一懼也太宗亦惟有
  見於勅命時㡬之㫖故貞觀政績紀美史書而為
  三代以後之賢主且夫為人君者莫不欲以堯舜
  自期為人臣者亦莫不樂生堯舜之世以觀徳化
  之成幸當天心之眷顧方慇宇宙之昇平有象庶
[048-21b]
  幾中天之治可以復覩惟常以大舜戒勅之心為
  心則永保天命而萬世無疆之休兆於此矣
[048-22a]
  書經
 勅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
 工熙哉
           監察御史臣/徐以升
  蔡沈曰勅戒勅也惟時者無時而不戒勅也惟幾
  者無事而不戒勅也盖天命無常理亂安危相為
  倚伏今雖治定功成禮備樂和然頃刻敬畏之不
  存則怠荒之所自起毫髮㡬㣲之不察則禍患之
[048-22b]
  所自生不可不戒也此舜欲作歌而先述其所以
  歌之意股肱臣也元首君也人臣樂於趨事赴功
  則人君之治為之興起而百官之功皆廣也
  臣/謹按虞帝此歌見勤民為敬天之實而責人臣
  以輔治之勤也是時平成奏績府事修和師濟盈
  廷嘉祥畢至正中天景運極泰之時也然極泰之
  時亟宜思保泰之道所以然者皇天無親惟徳是
  輔一念之敬肆天命去留分焉使謂太平已致可
[048-23a]
  以坐享其盛君或生逸豫之心臣或起廢弛之習
  雖治具燦然畢張而精神血脉之間已有貫輸不
  到之處敬則為道心肆則為人心即天命去留之
  介惟聖人至誠無息與天行同其健直無一刻間
  斷在在與天命呼吸相通曰明曰旦出王游衍何
  處非天則安敢有一時一事之不敬乎虞帝此二
  語實萬古人主保泰之要道厥後禹之不自滿假
  湯之顧諟天命文之不敢康武之敬勝怠皆此惟
[048-23b]
  時惟幾之㫖也然人君敬天以實不以文故勤民
  乃敬天之實人君一身不能獨為理必分其任於
  羣臣君曰元首臣曰股肱可見君之與臣一體相
  闗人臣狃於目前而忽於逺慮樂於粉飾而憚於
  憂勤則於朝廷政事必有因循廢弛之漸大臣玩愒
  小臣亦相與觀望效尤而偷安惰窳之習相率成
  風矣所以虞舜作歌而首責股肱以喜喜非好事
  邀功之謂乃其一㸃忠君愛國之心發為奮庸明
[048-24a]
  作之氣懽欣鼓舞趨事赴功而恐後股肱如此自
  然朝廷清明紀綱整飭而下之官師庶尹亦能恪
  恭震動以效其績吏治則民安然後天命可以永
  保而勿墜矣此舜以保泰之責屬望其臣而諄諄
  於居翼為明聽之任者也舜非舎己而委責於臣
  言此者所以深著君道之立係於臣職之修君臣
  一體皆有祈天永命之理當交勉勿怠也時時以
  天命自凛自無怠荒之得乘舜言勅天之命不外
[048-24b]
  敬之一字君臣上下胥主於敬敬者凝命之本人
  君固當惟敬作所而尤宜警戒臣工共體此意以
  永佐太平之業哉
[048-25a]
  書經
 勅天之命惟時惟幾
            左中允臣/于敏中
  蔡沈集傳曰勅戒勅也幾事之微也惟時者無時
  而不戒勅也惟㡬者無事而不戒勅也盖天命無
  常理亂安危相為倚伏今雖治定功成禮備樂和
  然頃刻謹畏之不存則怠荒之所自起毫髮幾㣲
  之不察則禍患之所自生不可不戒也此舜將欲
[048-25b]
  作歌而先述其所以歌之意也
  臣/謹按有虞之世君明臣良百工熙庶事康猗歟
  偉歟治化之隆何施而臻此然而舜當其時撫已
  成之治彌深保治之思以一心黙契夫於穆之原
  而即以一心潛運乎天下之上觀其載歌喜起時
  推本於天命時㡬者何惓惓也今夫惟天聰明惟
  聖時憲天命之係於君心惟聖人知之亦惟聖人
  勅之勅也者飭也警飭而不敢廢慢也其義又為
[048-26a]
  誠為正為固誠則純其心而無間正則平其心而
  無欹固則堅守其心而無出入故勅之云者有靜
  存動察之心有逺觀近取之心有謹小慎微之心
  有渉氷馭朽之心若治物然備而無虞若治器然
  整而勿壞夫是之謂勅也盖天命至㣲惟勅之而
  有以叅乎其㣲天命至鉅惟勅之而有以肩乎其
  鉅勅之時義大矣哉而即申之以惟時惟幾時者
  難得而易失者也幾者動之㣲吉凶之先見者也
[048-26b]
  明其難得而易失則必有先時之防有及時之慮
  有後時之思明其吉凶之先見則必始事而審其
  萌臨事而致其懼終事而杜其流且時不在久也
  湏臾不謹而往者莫續来者難乗幾不在大也纎
  悉不嚴而一節偶疎萬端皆累乾之九三曰君子
  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其惟時之謂乎繫辭曰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其惟幾之謂乎善夫陳
  氏經之言曰保治在勅天勅天之要在時幾盖天
[048-27a]
  不可知時即天命之盈虛知時則知天矣天不可
  見㡬即天命之消長見㡬則見天矣惟能知天而
  時時以凛之大人之所以弗違奉若也惟能見天
  而事事以敬之王者之所以財成輔相也人求天
  於天聖人求天於己此天命之所以常集歟臣/
  思夫典謨所載大抵皆臣朂君之辭而此獨君朂
  其臣作書者以是篇繫虞書之終有以知當日地
  平天成六府修三事治明刑弼教禮隆樂備皆大
[048-27b]
  舜勅天之心基之旣乆而措之裕如者也故將作
  歌志盛而言之深切著明若此乃臯陶一聞帝歌
  颺言拜手一則曰欽哉再則曰欽哉又即取帝之
  朂臣者進以朂帝可見有虞君臣元首股肱交相
  勸勉總一勅天時幾之義與為終始也夫
[048-28a]
  書經
 勅天之命惟時惟幾
            監察御史臣/張湄
  蔡沈曰天命無常理亂安危相為倚伏今雖治定
  功成禮備樂和然頃刻謹畏之不存則怠荒之所
  自起毫髮幾㣲之不察則禍患之所自生不可不
  戒也
  臣/謹按從来善言天者必有騐於人虞書之言天
[048-28b]
  者屢矣而皆不離乎人事曰天工人其代之是即
  以人工為天之工也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是即以人道為天之道也曰天叙有典天秩有禮
  是即以人之典禮為天之叙秩也古聖之言天深
  切著明類如此不亦大異乎後世之求諸幽𣺌怳
  忽測諸䜟緯術數者歟而兹所謂天之命者亦非
  天諄諄然命之也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
  我民明威民之所在莫非命之所在然則勅天命
[048-29a]
  要不外顧民碞而已矣天不遺艱大於燕安之朝
  而每責憂危於盛明之世故庸主恒逸聖主恒勞
  然天之儆聖君或苐在黎民阻饑下民昏墊之始
  而聖君之勅天更嚴於庶績咸熙四方風動之餘
  故治愈求治安愈求安人以為天日監在兹也而
  聖人并不言日而言時時之云者一息難寛夙夜
  旦明刻刻皆臨質之候與時偕行者固宜惟日不
  足也人以為天體事咸在也而聖人并不言事而
[048-29b]
  言幾幾之云者睹聞未接屋漏隠㣲念念皆感應
  之端知㡬其神者不徒臨事而懼也不然日出肅
  冕暮則弛之火在修容闇則滅之謂之勅天可乎
  郊壇飭典爾室斁之牲璧告䖍衾影負之謂之勅
  天可乎自来人君不畏於天者有幾哉茍修其文
  而不修其意則雖祈榖於元辰瞻星於五夜皆非
  時也遇災而减膳撤懸聞警而責躬罪己皆非幾
  也盖時者無定者也見為有定而勅之則其勅已
[048-30a]
  浮幾者未發者也待其既發而勅之則其勅已緩
  是故善承天者處無虞常若有恐居幽獨不異大
  廷一動必書一言必記慎於出王游衍銘諸户牖
  盤盂存其心養其性全無忝所生之本視無形聽
  無聲竭孝子事父之誠雨暘燠寒之徴感召自我
  向背順逆之效取象惟人凡夫衣袽馭朽履虎渉
  氷之怵然為戒者其端至繁其功最宻而總不越
  以敬作所以止為安昔禹之贊舜有曰惟幾惟康
[048-30b]
  非即時幾之義乎又曰惟動丕應徯志天其申命
  用休則敬天之必以勤民為要也詎不信乎
[048-31a]
  書經
 臯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
 屢省乃成欽哉
             編修臣/秦勇均
  蔡沈曰臯陶言人君當總率羣臣以起事功又必
  謹其所守之法度盖樂於興事者易至於紛更故
  深戒之也興事而數考其成則有課功覈實之效
  而無誕慢欺蔽之失兩言欽哉者興事考成二者
[048-31b]
  皆所當深敬而不可忽者也
  臣/謹案臯陶所言欲虞帝以一身為百官之倡而
  自始至終無一息之不謹也盖人君代天理物於
  是乎有事一人不能獨理其事乃分任之内外臣
  工則人事莫非天事也今夫春之發生即天事之
  興也冬之歸藏即天事之成也其中陰陽迭運五
  行順布秩然有條而不紊即天事之憲也虞帝言
  勅天而臯陶即指勅天之實以動帝念曰興事曰
[048-32a]
  慎憲曰省成無事而非勅天即無時而非勅天也
  夫事不興則無以奉天之時而才不歛於法又恐
  矜躁之患生事不成則無以亮天之功而實不稱
  其名又恐虛誣之弊起惟以厲精圗治之意貫徹
  於率由舊章之中因即以月要嵗㑹之思維持於
  建立新猷之内則道有相濟而功實相因也而所
  以握其樞機立之凖的者惟在率作之大君盖有
  遞為率作者則九牧之事倡於六卿百官之職統
[048-32b]
  於冡宰是也有獨為率作者則四海之業肇於一
  人大廷之治本於深宫是也此非可恃意氣為鼔
  舞非可恃法令為糾繩惟恃此心之兢兢業業以
  開天下之先持天下之後而已臯陶拜稽以致其
  敬颺言以達其誠一則曰欽哉再則曰欽哉古大
  臣責難於君者如此而臣/竊於此得用人之道焉
  盖人臣不能興事而因循以便其私者其人必委
  靡也不能慎憲而紛更以行其智者其人必煩擾
[048-33a]
  也不能省成而粉飾以掩其短者其人必浮偽也
  人君果能率作於上而凡内外臣工之克殫其誠
  克奮其才者自勸勉於不衰其不能急公不能勝
  任者即澄清其流品此即考績黜陟之方進退人
  才之準也夫必率作得其道而後可用天下之人
  理天下之事則庶績之張弛百職之勤惰皆視君
  心之所向也可不敬哉
[048-34a]
  書經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右中允臣/于振
  蔡沈曰臯陶言君明則臣良而衆事皆安所以勸
  之也
  臣/謹按自古帝王未有不君臣相戒而能相與有
  成者也唐虞之世中天之盛而上之戒其下者則
  曰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下之告其上者
[048-34b]
  則曰儆戒無虞罔失法度罔遊於逸罔滛於樂又
  曰毋教逸欲有邦無曠庶官此數言者後世明哲
  之主皆知勉焉而禹臯諸臣顧動色相戒於無事
  之日者誠以元首股肱相為一體安危之理判於
  幾㣲不可不審也且即以賡歌一節言之當是時
  地平矣天成矣禮明矣樂備矣可以揮絃而理無
  為而治矣然而帝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
  熙哉其先股肱於元首者盖以臣鄰之誼望臯也
[048-35a]
  臯之賡歌也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而
  即繼之叢脞惰墮之戒誠所謂忠不忘規愛君之
  至也自古交泰之風莫盛於唐虞之時而咨儆之
  風亦莫盛於中天之世臣/甞就其辭而繹之盖所
  謂明也者非苛察之謂也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如
  鏡之在懸萬物不能遁如日月之照臨容光無不
  被惟精惟一以用中於民故四海雖逺若坐照焉
  惟時惟幾以敬天之命故萬幾雖廣若數計焉黈
[048-35b]
  纊塞耳而不失其聰冕旒蔽目而不失其明用此
  道也良也者亦非寡過取容之謂也一徳一心勿
  欺勿二職所當為則必為此小臣耳有功不居而
  朝夕左右思所以輔成君徳焉事有當言而盡言
  此具官耳不動聲色而維持調䕶思所以致主太
  平焉公爾忘私國爾忘家非不愛其身家也所憂
  者一念之自利即害於公一事之沽名即害於國
  上不負君下不負學非自矜其學術也所懼者愛
[048-36a]
  其身而旅進旅退負君也即所以負學挟其術而
  邀靈固寵負學也即所以負君軒冕懸於前而紛
  華勿慕雷霆震於上而精白勿移用此道也康也
  者亦非近功小喜之謂也朝廷清明四海無事而
  萬幾在御凛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焉金革寢息耕
  鑿不驚而萬物一體惄然恐一夫之失所焉正朝
  廷以正百官持盈保泰慎始敬終而事之弗恊於
  道者寡矣正百官以正萬民表正則影直大法則
[048-36b]
  小亷而民之不被其澤者寡矣垂裳恭己而非即
  於宴安一堂賡拜而不忘夫咨儆用是道也若夫
  三代以下泰交之盛則莫如漢唐矣竊計兩朝之
  中明良之㑹又莫盛於文帝太宗矣自昔論人臣
  納忠於君者在漢則首稱賈誼劉向在唐則首稱
  魏徴陸贄然臣/以為為劉向陸贄易為賈誼魏徴
  難何則劉向當國勢下移之日慷慨救正不避艱
  險陸贄當國事搶攘之際危言正論愷切敷陳此
[048-37a]
  固事勢所當然忠憤之所激發者也凡有至性者
  皆能為之若賈誼之所事者文帝魏徴之所事者
  太宗也文帝之時可謂已安已治矣太宗之為君
  可稱無怠無荒矣而此兩臣者陳善閉邪防微杜
  漸一則痛哭流涕燭事於㡬先汲汲焉累牘連篇
  常若禍機之不可測一則反覆批鱗懼衰於末路
  皇皇焉提撕警覺惟恐盛事之弗克終而兩君者
  如木之從繩如海之善受忠言逆耳而不以為忤
[048-37b]
  芻蕘過計而不以為迂用能身致太平刑措而不
  用美哉元首明股肱良而萬事康者此之謂也雖
  然文帝躬致太平而於禮樂之事謙讓未遑身衣
  澣濯惜露臺千金之費可謂恭儉之令主矣而愛
  黄老之術儒風不振論者惜焉太宗孜孜納諫出
  後宫女子至三千人尤人所難者魏徴既沒而侈
  心遂萌窮兵黷武為盛徳累則甚矣明良遇合之
  難而叢脞惰墮之易也是故郅隆之主緝熙宥宻
[048-38a]
  夙夜劼毖而不敢康輔弼之臣啟心沃心朝夕納
  忠而勿敢怠此物此志也夫
[048-39a]
  書經
 祗台徳先不距朕行
            監察御史臣/李㥳
  蔡沈集註曰禹平水土定貢賦建諸侯治已定功
  已成矣當此之時惟敬徳以先天下則天下自不
  能違越我之所行也
  臣/謹按禹之治水也八年三過克奏平成厥功偉
  矣然人苐知禹之功而不知其本於徳人亦共知
[048-39b]
  禹之徳而不知其本於敬惟本此敬慎之心以運
  量於鉅艱之際故芟大患興大利不動聲色而措
  天下於泰山之安此念何事可忘也此心何時或
  釋也試觀禹之自言者曰祗台徳先不距朕行斯
  言也其在水土既平之後乎臣以為鯀之績用弗
  成者亦惟此不祗之故耳持其予智自雄之習以
  與事相抗衡則其氣浮浮則慮患不深而聰明易
  入於岐途逞其堅强悻直之才以與衆相拂戾則
[048-40a]
  其志驕驕則羣益未集而偏才多撓於獨任惟禹
  其知之是以不患其事之艱而惟慮其氣之浮不
  憂其功之難就而惟懼其志之多驕凛欽若之衷
  以挽天運之艱則氣化且自我而轉移深朽索之
  懼以救人事之失則羣情咸由我而奠定人曰疏
  瀹互施排决異用力何勞也而禹惟本之以欽承
  則胼手胝足憂勤以惕厲而彌深人曰三壤有賦
  九式有經功何神也而禹惟矢之以飭宻則東漸
[048-40b]
  西被聲教偕純修而並懋是知禹之功禹之徳為
  之也禹之徳禹之祗致之也而史臣則詳書於敷
  土隨刋之後者何也盖禹之心固無時之或懈而
  敬之徳實無一之可離始之拯溺亨屯者此徳而
  後之持盈保泰者亦此徳始之盖愆幹蠱者此徳
  而後之整躬率物者亦此德禹之祗徳夫固合初
  終貫顯微統上下該幽明而一以貫之者乎然則
  由是以推彼天下之潰堤决防予人以區畫者寜
[048-41a]
  僅水之足患而敬徳之夷險抒艱先天下而作之
  則者又寜僅禹之治水為然哉史臣於水土既平
  之後而詳書禹祗徳之言也其示人意深逺矣
[048-42a]
  書經
 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徳懋懋官功懋懋賞用人
 惟己改過不吝克寛克仁彰信兆民
             侍講臣/任啟運
  蔡沈曰不近聲色不聚貨利非本原之地純乎天
  徳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不能本原澄徹然後用
  人處己莫不得其當臨民之際能寛而不失之縱
  仁而不失之柔君徳昭著而孚信於天下矣
[048-42b]
  陳櫟曰湯所以克寛仁實自不邇殖之無私欲始
  徳懋以下根本皆自不邇不殖中来
  陳雅言曰使湯之心有一毫聲色貨利則用人處
  巳之間必有不盡其道者臨民之際豈能無愧哉
  以此見人君一心為政事之根本孟子謂惟大人
  為能格君心之非此之謂也
  臣/謹按稱湯之徳至克寛克仁彰信兆民可謂至
  矣而必先之以不邇聲色不殖貨利者盖人君之
[048-43a]
  心百官之所待照也萬幾之所待理也譬之明鏡
  一塵之不集而後其照全偶有一物之翳則明有
  不照之處而用人處己皆不能無悮矣故所謂聲
  色非必若鄭衛之音燕趙之女恒舞于宫酣歌于
  室也所謂貨利非必若鹿臺之財鉅橋之粟人以
  賄進政以貨成也凡一切可喜之事可樂之物其
  與吾耳目為縁者皆聲色貨利之類而吾心清明
  之翳也孟子曰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吾身耳目
[048-43b]
  之物皆與聲色貨利為縁而聲色貨利之物又日
  與吾耳目為誘嚴以防之猶懼其引况可曰是區
  區者何足以為吾清明之累而邇之而殖之乎㣲
  塵集而鏡已失其明㣲欲滓而心已失其虚心不
  虚即不靈而天命已汨其原率性已違其則如是
  而求用人處己之各得必不能也邵子曰情之溺
  人也甚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故物者身之舟
  車也物傷則身從之矣身者心之區宇也身傷則
[048-44a]
  心從之矣心者性之郛廓也心傷則性從之矣性
  者道之形體也性傷則道從之矣夫食味别聲被
  色固人所以生乃以聲色貨利之易溺而不謹之
  於㣲戒之於漸且曰是區區者何足以為累馴至
  於傷吾身傷吾心傷吾性并用人處己之道無所
  不傷是以載舟者覆舟也可不為大懼哉古之聖
  君知其然也謹之於至㣲戒之於漸習左右前後
  罔非正人寢食起居罔非納誨在輿有旅賁之規
[048-44b]
  位宁有官師之典瞽史有教誨之道&KR0591御有誦訓
  之箴與其以聲色樂吾身何如以規誨養吾心與
  其以貨利奉吾身何如以理義飫吾心如此則何
  人非師何人非保是惟無過過必不貳湯之所以
  用人惟己改過不吝由此道也抑湯之所以不邇
  聲色不殖貨利者又有本焉伊尹曰顧諟天之明
  命孔子曰君子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身
  也者親之枝也性也者天之命也一失其身不可
[048-45a]
  謂事親一失其性不可謂事天試當悦聲怡色玩
  貨美利之際惕然自問曰天之所以命我者何如
  將必有如春氷之履而絶去之惟恐不速者而敢
  邇之而敢殖之耶故用人臨政以不邇不殖為根
  而不邇不殖尤以顧諟天命為本
[048-46a]
  書經
 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徳懋懋官功懋懋賞用人
 惟己改過不吝克寛克仁彰信兆民
             侍講臣/張映辰
  蔡沈曰邇近殖聚也不近聲色不聚貨利若未足
  以盡湯之徳然此本原之地非純乎天徳而無一
  毫人欲之私者不能也本源澄徹然後用人處己
  而莫不各得其當
[048-46b]
  臣/謹按自古帝王御世之道曰知人曰安民必以
  修身為本修身之道曰日新必以清心寡欲為本
  未有不屏聲色却貨利而能盛徳大業光昭天地
  垂範古今者也即以漢唐令主言之武帝雄才大
  畧自非文景所及致治顧逺不如者此寡欲與多
  欲之相懸萬萬也唐太宗貞觀之治此隆文景矣
  以視三代又逺不如者此有欲與無欲之相懸亦
  萬萬也夫君猶表也天下之治猶影也不清心寡
[048-47a]
  欲以澄其源即用人行政事事彷彿古人尚不免
  為雜霸况源不清流必不能不濁乎仲虺之稱湯
  也曰徳懋懋官功懋懋賞用人惟己此知人之哲
  即伊訓所謂先民時若與人不求備太甲所謂旁
  求俊彦立政所謂克用三宅三俊孟子所謂立賢
  無方也曰克寛克仁彰信兆民此安民之恵即伊
  訓所謂代虐以寛兆民允懐太甲所謂子恵困窮
  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商頌所謂不競不絿不剛不
[048-47b]
  柔敷政優優也曰改過不吝此日新之徳即伊訓
  所謂檢身若不及太甲所謂昧爽丕顯懋敬厥徳
  商頌所謂聖敬日躋也明明在朝穆穆布列鞀鐸
  之招不嫌於屈己解網之祝總期於好生徳至矣
  哉雖堯舜大禹何以加兹而必先稱其不邇不殖
  則可知致治之有由而端本澄源之必有其道矣
  抑臣/更有進者聲色貨利之感人一也而聲色尤
  甚王者以天下為家以四海為富稍有意於致治
[048-48a]
  其於貨利自可視之淡如聲色則不然其端甚微
  其来甚便其事若無妨於政治而不知人主一留
  意於此則諧臣媚子得乗間以肆其蠱惑之術於
  是思所以鉤致之崇奉之竒技滛巧之説進而聚
  歛附益之途開是聲色者貨利之媒而邇聲色者
  尤殖貨利之漸也惟成湯為天錫智勇之主智則
  明足以察幾而於嗜欲之易迷者灼見而不惑勇
  則健足以致决而於嗜欲之難割者屏絶而不疑
[048-48b]
  盖不邇以清不殖之源不邇不殖以立用人行政
  之本人道危㣲之所由判而王霸純雜之所由分
  也其斯為義制事禮制心懋昭建中而表正萬邦
  之實也歟
[048-49a]
  書經
 克寛克仁
             編修臣/熊暉吉
  臣/謹按寛仁之説散見經書者不一而足而易曰
  寛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徳也成湯懋昭大徳寛仁
  畢備故能式商受命表正萬方如此臣/甞以為三
  王之治若循環夏之尚忠殷之尚質周之尚文要
  其極不能以無敝故窮則變變則通至於立國之
[048-49b]
  規模御世之要道合先後聖而皆同垂千萬世而
  不易則固未有能外寛仁者也何者天生民而立
  君人君奉若天道者也天之道包含覆幬周遍罔
  外動而為陽静而為隂散而為四時而説者以陽
  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長養為事隂居大冬而積於
  空虛不用之處然則語度量之廣大心性之慈愛
  總莫如天人君得不象之哉去聖既逺邪説繁興
  而治申商之學者方取必一切之威以行其督責
[048-50a]
  恣睢之術秦一迹之又加甚焉其為效何如也臣/
  聞善醫者不視形貌之肥瘠視其六脈之安否覘
  國者不計國勢之强弱視其元氣之盛衰寛仁者
  培養元氣之大本也古先王知有國者之元氣可
  培養而不可斵削也以為急趨者無善歩促柱者
  鮮和聲宻文網者多殘厲斤斧者必折故仁以立
  其體寛以致其用以仁之至而益見其寛以寛之
  至而益見其仁故其於用人也不以寸朽棄長材
[048-50b]
  不以一𤯝掩大徳瞽者為樂刖者為守宫者為閽
  因器而使無棄人也其於民也呴嫗若慈母保抱
  若嬰児恤煢獨賑貧窮輕税薄歛寜約己節用無
  損下益上也其於用刑議獄也與殺不辜寜失不
  經八議之典三宥三赦之制哀矜惻怛欽恤有加
  也其於羣臣百工也忠信以孚之重禄以厚之養
  其亷耻而進人以禮退人以禮也其於聽言受諌
  也川澤納汙山岳藏垢霽雷霆之威察芻蕘之言
[048-51a]
  而誹謗勿誅採擇無遺也當是時九重端居運量
  實為根本悠久之計必不屑為功利淺近之謀而
  在廷宿徳元老交贊廟謨亦莫不以博大開上心
  忠厚達上㫖夫然故旼旼穆穆蒸為太和薫然如
  風藹然如春故其化之成人多君子家敦淳樸險
  刻咸消囂凌不作上有以昭格天命下有以蟠結
  人心唐虞三代尚矣其後漢唐宋之享國綿長孰
  不由此或慮寛之過每失於縱弛仁之過每失於
[048-51b]
  姑息夫照之以明斷之以勇持之以剛制之以義
  禮樂刑政皆寛仁中所自有之條理也晏嬰曰以
  水濟水誰能食之琴瑟之専一誰能聽之堯舜之
  朝何甞不放流誅殛何嘗不奮庸熙載黜陟幽明
  然終古頌堯舜終古頌寛仁也寛仁豈真有失哉
  參苓之補益也人知焉不善用之亦足以致疾天
  下終不以參苓之無所益而竟不用也然且將以
  烏喙代之乎夫烏喙顧可嘗食乎哉昔魏徴勸太
[048-52a]
  宗以帝王之道封徳彛以為不然太宗力行徴言
  後卒奏治臣/謂寛仁真乃帝王之道也世之如徳
  彛所見者不乏矣夫惟明主固必能辨之也
[048-53a]
  書經
 王懋昭大徳建中于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後
 昆
             編修臣/沈文鎬
  蔡沈曰王其勉明大徳立中道於天下中者天下
  之所同有也然非君建之則民不能以自中而禮
  義者所以建中者也義者心之裁制禮者理之節
  文以義制事則事得其宜以禮制心則心得其正
[048-53b]
  内外合徳而中道立矣如此非特有以建中於民
  而垂諸後世者亦綽乎有餘裕矣臣/謹按成湯顧
  諟天命聖敬日躋其盛徳已無虧矣而仲虺猶以
  懋昭為言誠欲其勉之又勉明之益明作民之極
  而建其中也夫中之説始自虞廷而執中以建極
  于民之實則在乎以義制事以禮制心之兩言盖
  中之理即事而存自立政用人以及寝興服食各
  有當然之理若處事有一毫未到恰好䖏便不是
[048-54a]
  中惟制之以義而事有萬變總裁度以當然之理
  則因物付物事無弗中矣中之理即心而具凡喜
  怒哀樂與夫視聽言動皆有自然之節若此心有
  一刻未就防閑處便失其中惟制之以禮而心有
  萬感總範圍乎自然之節則不偏不倚心無不中
  矣夫義禮徳也以之制事制心即懋昭以建中也
  藴之於已彰之於民垂之為法則於以定億萬年
  無疆之業而為子孫所共守者不外乎是非僅一
[048-54b]
  時之治表正萬方已也抑臣更有思者人心為萬
  事根本未有心不就於範圍而能䖏事皆得其當
  者况人君日理萬幾皆受裁於一心惟主敬以立
  心之極寡慾以清心之源俾一心之内有主而虛
  無欲而静然後化裁推行以妙萬物之感則必制
  心以禮而後能制事以義也與
[048-55a]
  書經
 建中于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
            監察御史臣/薛澂
  蔡沈曰中者天下之所同有也然非君建之則民
  不能以自中而禮義者所以建中者也義者心之
  裁制禮者理之節文以義制事則事得其宜以禮
  制心則心得其正内外合徳而中道立矣
  臣/謹按中之一言千聖相傳之統百王出治之原
[048-55b]
  人主懋昭之實而凡為天下國家之所莫能外也
  溯夫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則即中也惟帝降衷厥
  有恒性性即中也氣有清濁質有厚薄而中則同
  得此仲虺所謂大徳虞書所謂峻徳太甲所謂明
  命無二物也其建中于民奈何盖民受天地之中
  以生而氣拘物蔽非失之不及即流于太過而協
  中者鮮實賴主治者大作師作君之任隆裁成輔
  相之功克綏厥猷納民軌物表端于上斯影直于
[048-56a]
  下此建中所由名而懋昭之實際也且夫中也者
  非虛懸而無所麗也固即義禮以為端建中者非
  缺略以為功也必合制事制心以執其極心之裁
  制為義曲成萬事而不遺非秉之為主宰則妄動
  而招尤退縮而畏事而天下之達道不行矣理之
  節文為禮範圍一心而不過非持之以檢攝則淪
  於虛寂流于縱逸而天下之大本不立矣必也事
  有萬端而一以義為斷不敢恃才不敢矜智量其
[048-56b]
  可否揆其重輕權度不差而剛柔寛猛之悉協其
  則心有萬慮而一以禮為坊無敢作好無敢作惡
  守其官而思無越安汝止而神常凝主静立極而
  喜怒哀樂之不踰其閑察之惟精而務絶疑似守
  之惟一而務絶二三夫如是義以方外則蕩平正
  直而中之用行禮以直内則鑑空衡平而中之體
  立自正其身而正民之身者樹之的自正其心而
  正民之心者作之型洪範所云皇建其有極㑹其
[048-57a]
  有極歸其有極者非建中于民之明驗乎然王道
  本乎天徳立體乃可致用董仲舒曰正心以正朝
  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然則建中
  者實協中所由致而制心者尤制事之先務也歟
[048-58a]
  書經
 建中于民
           監察御史臣/葛峻起
  臣/謹按自昔聖王之治天下其神明廣運以躋斯
  民於蕩平正直之域者中而已矣顧中為斯民所
  同具而非民之能自為中也惟主徳清明有以示
  之凖而立之則以範圍於莫外斯遵道遵路無黨
  無偏而㑹歸其有極此商書仲虺之誥所以以建
[048-58b]
  中于民諄諄為成湯進也盖中以不偏不倚為體
  無過不及為用唐虞以来帝王授受之心法莫不
  以允執為兢兢而禮樂刑政之原胥出於此大哉
  中乎其治天下之本乎今夫人君之一好一惡天
  下之風俗繫焉一言一動天下之則傚闗焉故於
  已為執中而於民則為建中惟能執而後能建孟
  子叙存之之統而曰湯執中是即建中之謂也然
  欲建中于民未有不夲於懋昭大徳者湯徳本大
[048-59a]
  而又欲其懋昭之然後能建中以範斯民所謂皇
  建其有極也盖昭則無時而不明惟精之道得矣
  懋則無時而不勉惟一之道得矣此湯所以紹五
  百年聞知之統而仲虺得以與於見知之列也歟
  且夫剛柔燥濕斯民之風土不齊賢否智愚斯民
  之姿禀亦異故論其性則莫不各賦一中而論其
  行則未能自協於中惟湯懋昭大徳作極於上自
  立身行己以至敷政寜人之用悉合乎天理之當
[048-59b]
  然人心之極則以故首出庶物樹之風聲萬民雖
  衆無不受範於一中之内矣若夫中無定體隨時
  而在有今日之中施之異日而或爽其宜一事之
  中施之他事而或愆其節因時以善其用小心以
  察其幾使民之罔中者皆受裁於我之中以之行
  政而君道成以之敷教而師道立上以承虞廷十
  六字之傳下以開商家六百年之治不偏不倚無
  過不及而中之全體大用無不備矣其在商頌長
[048-60a]
  發之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禄是
  遒其建中于民之謂乎
[048-61a]
  書經
 以義制事以禮制心
             編修臣/杜若拙
  臣/謹按帝王之所以建極於天下者無用不行無
  體不立用有萬變而必不失其當然之則體本無
  為而必實有其守正之規盖體用之同條而共貫
  者約之不外於一中而行而宜之適如乎事之分
  則義之權衡於一定黙而存之適得其心之理則
[048-61b]
  禮之範圍而不過自古性安之聖由仁義行周旋
  中禮者則以一中為授受而心與事已無所不該
  可以渾乎義禮之名而不必有其勉强宰制之勞
  茍非然者則事與心必受之以制而後不至於過
  差而所以制事與心者必凖之以義禮而功乃確
  乎其有可據徳乃日新而不自知此商相仲虺告
  湯以懋徳建中而必實之以義制事禮制心也夫
  人君日有萬幾其為事也煩矣然而一事有一事
[048-62a]
  之宜萬事有萬事之宜或膠於一成之迹或設以
  意見之私或游移於兩可之説而不能斷毫釐有
  差謬悮己多在人君非不欲其事之善而所以制
  之者無其具則惟其義之未精也夫義即事而存
  是非可否截然不紊而惟隨時以觀理因物以察
  則確見乎義之所在而施之必協其分行之務要
  其歸則事為有制而用人行政之間萬舉萬當矣
  至於心又為應事之本而義所從出之原也平時
[048-62b]
  不能慎檢其心臨事何以精研乎義顧心之為體
  當静存之時既易淪於虛寂而念慮之萌事物之
  感往往一發而不克中其節縱聲色不邇貨利不
  殖之主不至嗜好攻取之相尋而喜怒哀樂之間
  稍渉於偏倚視聽言動之端未凖乎天則恐心猶
  善變而不得所制夫禮者理也理有節文斯謂之
  禮心以載理禮即以範心夙夜宥宻之中察之也
  精守之也一務使心安於正而非禮之私不得而
[048-63a]
  干之而所以制心者不得其道乎而要之心端則
  能以處事事得則愈以惬心心得其制而中之體
  立事得其制而中之用行内外交養體用一致此
  徳之所以純粹無疵日新又新而建中于民者即
  可垂裕於後也仲虺之言其誠深悉乎斯道之源
  流而為萬世帝王之大法也哉
[048-64a]
  書經
 以義制事以禮制心
             編修臣/李龍官
  臣/謹按此言成湯窮理盡性之學内外交相養而
  所以建中於民之本也夫人主一身上而天地祖
  宗之所式憑下而臣鄰兆庶之所倚毗其成天下
  之務者存乎事而宰萬幾之理者存乎心叢脞而
  事無所檢則業不廣馳騖而心無所坊則徳不崇
[048-64b]
  古聖王懋修於聖敬而致謹於日新昭上帝而式
  九圍其道百世猶當共凛也在昔唐虞授受一中
  焉止耳迨舜之命禹則人心道心之辨惟精惟一
  之功隠然有升降之懼焉若夫湯遷社既以創征
  誅之局典寳且将疑百姓之心茍共球受而競絿
  未化震竦猶存未可云建中於民也且夫中豈託
  言淡漠矯語無為希神化之驟臻忽懋修之實功
  哉其所以表正萬邦者則固有其本矣徳散於事
[048-65a]
  而用之所由行者則有義徳凝於心而體之所由
  立者則有禮以義制事則事得其宜矣以禮制心
  則心得其正矣無從匪彛無即慆淫凡我造邦各
  守爾典而况為天下之所繫屬者乎帝王之事與
  儒生異觀夫洪範八政周禮六官凡祀賔食貨兵
  刑禮樂莫不勞聖天子之經營以為之調劑而謹
  小慎㣲則日用酬酢亦不敢忽也茍幾㣲之未合
  宜則草野雖愚皆得以私議天朝之法守惟制之
[048-65b]
  以義而後萬物各得其至善之地不偏不倚咸受
  裁於中以黙運其曲成之化盖事殽於外而義聚
  於内平日既深喻其精㣲而和順於道徳雖事之
  變動不居而推行必歸於盡利由是賞必以功而
  彤弓皆中心之貺也罰必以罪而噬嗑皆雷電之
  章也舉者直而公孤卿尹皆一徳之股肱也錯者
  枉而郊遂撻觵皆鼔舞之敎誨也本諸身而徴諸
  民所謂無偏無陂遵王之義者此也至於人君之
[048-66a]
  心所以宰制羣動者如星之有北辰也雖晦㝠隂
  黙之中南北易迷而極星正則可攷而辨是非紛
  雜之中邪正易淆而王心正則可審而分然人主
  一心而環而伺之者衆封禪禱祀之足以中其隠
  也土木甲兵之足以快其志也聲色貨利之足以
  誘其𠂻也即一己之視聽言動亦交相引而有不
  能自主之時茍舉念未合乎天則雖萬里之逺亦
  將進而窺九重之隠微惟制之以禮而後念慮胥
[048-66b]
  範於準繩之内有嚴有翼咸率由乎中以神明其
  矩矱之經盖心兼乎情而禮原於性平日既克去
  其嗜慾而顒卬乎圭璋任心之撡舎不測而成性
  必極其閑存由是志以道寜而威儀之抑抑也言
  以道接而徳音之秩秩也文物以紀之而垂裳端
  冕昭其恭也聲明以發之而采齊肆夏著其和也
  組修其身而成文於天下所謂齊明盛服非禮勿
  動者此也凡此皆中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位
[048-67a]
  天地而育萬物胥由於此不然天既錫王勇智正
  域四方即稍弛其防檢萬不至於紀綱隳而菁華
  竭也而内外交相養如此孔子曰君子敬以直内
  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徳不孤此治天下者所以永
  保天命之道也歟
[048-68a]
  書經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監察御史臣/李清芳
  傳曰好問則徳尊而業廣自賢自用者反是
  臣/謹按人主所以清出治之源而為萬事之本者
  心而已矣心不能無所蔽故必資乎啟沃之助而
  後不惑於似是之非何也心之為心洞達虛明如
  鑑之空如衡之平具衆理而應萬事天下雖大而
[048-68b]
  心之體無所不包倫類雖多而心之用無所不貫
  廓然與天地同體浩然與天地同量惟其蔽於物
  欲之私雜乎氣質之偏然後燭理有所不精處事
  有所不當而見其狹小也必有以發其聰明開其
  志氣聲色嗜好不足以蕩其心奸邪䜛佞不足以
  惑其志而後知周乎萬物而道足以濟天下也若
  不廣咨諏之路開衆正之門博採勤求則聰明志
  氣何由日進嗜欲何者當戒奸邪何以辨别四海
[048-69a]
  之大兆人之衆又何以周知不遺而措之得其當
  處之得其宜哉是以哲后興王求言如不及納善
  如轉圜舜之明目達聰禹之聞善則拜及乎殷周
  之盛王莫不皆然即三代而下若漢之文帝唐之
  太宗亦未有外乎此道而能興太平致盛治者也
  故聖主知之兼收並蓄細大不遺以衆知為知以
  衆心為心葑菲不以下體而不採芻蕘不以賤品
  而不詢故英華靡遺幽隐必達有言逆耳必求諸道
[048-69b]
  有言遜志必求諸非道其容而受之也如江河之
  不擇細流泰山之不辭土壤諒直者嘉之敢犯者
  義之愚淺者恕之則其智彌大其徳彌光可以盡
  天下之理見天下之心而六合之大九州之逺一
  如堂陛之間規為措注若指諸掌也仲虺斯言可
  謂得為治之要矣
[048-70a]
  書經
 好問則裕
           監察御史臣/張孝挰
  臣/謹按自古帝王之治天下也類皆不恃一己之
  耳目而必合天下之耳目以為耳目不恃一己之
  心思而必合天下之心思以為心思誠以天下之
  大萬物之衆非獨義理無窮即事物之變態其千
  岐萬轍亦無窮誠有非一人之耳目心思所能徧
[048-70b]
  及者是以懋昭大徳如湯建中於民如湯亦既足
  以垂裕後昆而仲虺猶必以好問則裕諄諄規勉
  焉今夫天下之首出庶物者大君也下此則才智
  之不逮不啻倍蓰宜若無足以仰禆聖學上佐治
  化者然而天地之理愚夫婦可與知能而聖人有
  所不能盡語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
  有一得詩曰先民有言詢于芻蕘明乎下問之有
  益而不可以卑邇淺近而忽之也惟是人君至尊
[048-71a]
  人之欲獻言者非無懇惻忠愛之誠而卒不勝其
  畏避顧忌之念是以呐者不敢言而言者亦有所
  不敢盡茍非動之以至誠加之以善導即恐蹇澁
  退縮胸中所欲吐者十且不得其二三是雖問猶
  之不問耳矣好問者無時無事不欲取證於人不
  以其人之愚賤而有所不屑也不謂所見之既明
  所守之既定而以為不必也惟隨時導引隨事諮
  詢俾各如其所見各盡其所言於是以天下之耳
[048-71b]
  目萃而為一人之聰明以天下之心思合而為一
  人之睿智精而理道蕃而事物近而左右逺而四
  海九州無不有以燭照數計洞察隠㣲而措施之
  間左宜右有所謂蓄之有本應之不窮其於治天
  下不亦綽綽然有餘裕哉雖然問者所以集衆益
  也而論既衆則理不能以盡同至於是非之際輕
  重之間毫釐千里之辨要必澄然一斷於大聖人
  之虚𠂻而無所惑然後能収衆益而不為輿論所
[048-72a]
  紛也故朱子論舜之問察用中而曰茍非在我之
  權度精切不差何以與此此則本原之地尤所以
  為好問之本者要而言之亦曰大居敬貴窮理而
  已矣
[048-73a]
  書經
 湯誥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綏厥猷
 惟后
              侍講臣/于振
  林之竒曰惟民之衷本於上天之所命然天能降
  衷於民而不能使民保其固有故畀君以立教之
  任而使民不失其所降衷也
  臣/謹按此言民之性本於天惟聖主能綏猷以復
[048-73b]
  其性教之事也
 仲虺之誥曰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惟天生聰明
 時乂
  薛季宣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
  也聖人禀天之聰明代天理物使民日遷善
  臣/謹按此言民之欲出于天惟聖主能時又以給
  其欲養之道也
 泰誓曰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聰明作
[048-74a]
 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孫繼有曰天地之性惟人為貴一民失所即非天
  地父母之心惟亶聰明者作民之元后作民之父
  母使之皆得其所
  臣/謹按惟天地能父母萬物惟元后能父母萬民
  盖人為萬物之靈而元后則人之靈也此言養以
  成其教也
 洪範王訪于箕子曰惟天隂隲下民相協厥居我不
[048-74b]
 知其彛倫攸叙
  陳雅言曰武王以人君代天理物必使民居之順
  其常得其正以無負上天陰隲相協之心故道在
  叙其秉彛人倫也
  臣/謹按惟天相協民居惟聖攸叙人倫彛倫叙則
  人皆安常處順乃所以承天隂隲之心此言教以
  成其養也
  臣/竊惟以上四條皆聖王承天立極之心法牖世
[048-75a]
  覺民之治統其道則君師兼備其事則教養並隆
  故天生聖人必畀以聰明獨絶神靈首出之資者
  非使獨為聖哲而已惟能悉聰明之用以範圍天
  地曲成萬物然後聖人之性盡而天地萬物之性
  亦盡至於天人賦畀之際自天而言則為降衷為
  隂隲自人而言則為恒性為秉彛要之天下之民
  其性得以永綏欲得以有主靈得以不昧倫得以
  罔斁者無不仰賴於聰明天亶之聖人盖天地無
[048-75b]
  心而成化百姓日用而不知古昔聖賢推原天道
  責成人事異世同揆如出一口意固如此且夫生
  民者天也乂民者君也天以施生之徳布恵於民
  而以乂安之任責難於君則天事易君事難矣况
  堯湯水旱本屬天行頑嚚間生亦由天性然使災
  患未弭人心未格在君皆不得以天數而諉謝之
  故曰為君難然則其難其慎所其無逸為天地立
  心為生民立命固歴聖之所同萬世之所準也歟
[048-76a]
  書經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綏厥猷惟后
             侍讀臣/周玉章
  臣/謹按中庸天命之謂性盖原本降衷恒性之説
  也性者理也有所以主是理而命之人者尊之為
  帝易曰帝出乎震是化生萬物者帝也而隂隲下
  民者亦帝也自天而付之人則為降衷所謂繼之者
  善也自人而受之天則為恒性所謂成之者性也
[048-76b]
  真徳秀曰深味降衷一言真若天之與人交相付
  受明命赫然不離心目之間可不敬哉朱子謂書
  言降衷詩言秉彛道理則一而名字位分有不同
  者夫恒性之與秉彛初無異解惟是有物有則指
  形質附麗而言如五事則有恭從明聰睿五倫則
  有親義序别信一物各具一則若中為天下之大
  本萬理之所從出在天為太極之真宰降之于民
  則渾然一中并仁義禮智信之名亦未甞區而分
[048-77a]
  之劉子所謂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者由是而之焉
  或見吾性中之仁或見吾性中之義或見吾性中
  之禮智信順其自然而率性之道出焉即所謂猷
  也特是禀氣受質之先既不無清濁純雜之殊形
  生神發之後又難免知誘物化之累於是聖人定
  之仁義中正以立人極而克綏厥猷惟后矣盖天
  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則所以化道
  而安全之者其事盖詳其責綦重洪範曰皇建其
[048-77b]
  有極歛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是協居與降衷同
  出于天而建極與綏猷功歸於后固可以互相發
  明者且夫中者古聖人所以傳心而傳道也執中
  之㫖肇自唐虞然危㣲精一雖包乎性命之理而
  未甞明言之惟湯懋昭大徳建中于民直推原上
  天生民生物之心重念作君作師之任而以降衷
  者見所性之同復以綏猷者立為治之本此所以
  上接唐虞執中之傳而下開萬世言性之始歟
[048-78a]
  書經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監察御史臣/柴潮生
  臣/謹按湯誥此言揭造化之機緘而為理學之權
  輿也盖天之降命而具仁義禮智信之理無所偏
  倚所謂衷也人之禀命而得仁義禮智信之理與
  心俱生所謂性也有氣質之性有理義之性理義
  者純乎天氣質者㕘以人者也然天下非理義之
[048-78b]
  性無以宰氣非氣質之性無以受理宰之者理固
  必無偏全受之者質亦僅分清濁此所謂恒性也
  孔子之言性曰相近兼理與氣而言包括殆無遺
  藴矣盖天命之初混然一理然二五之凝成終有
  不同者存焉自此指不明於天下而性之説莫知
  所宗杞栁湍水孟子辭而闢之性善之論深切著
  明直破諸子異同之論然或疑程子之言與孟子
  不合程子曰善固謂性惡亦不可謂非性毋乃有
[048-79a]
  二指乎不知孟子之言舉本然之性程子之言舉
  所禀之性本然之性天命之正理不以聖智而有
  餘不以愚不肖而不足所禀之性剛柔之異質遲
  速之異候有生而鍾其純粹之最者亦有偏駁者
  其最純者固存其本然之常性不待復而誠者也
  若其偏駁者其為不善必先就其所偏而發此固
  可得而反也故程子謂夫子之言性相近者指所
  禀之性孟子之言性善者指本然之性均與降衷
[048-79b]
  恒性之㫖相為脗合焉張子曰氣質之性君子有
  弗性者焉楊時曰氣質之性君子不謂之性盖欲
  因其所禀而返之本然則人皆可為堯舜此孔孟
  所以闡降衷之閫奥而程氏所以有合於孔孟也
  程子曰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朱子
  謂性即理也在心謂之性在事謂之理又謂在天
  地言則善在先性在後在人言則性在先善在後
  合觀諸説大義㣲言孟子本諸孔子至程張朱子
[048-80a]
  而互相發明荀揚董賈韓之説紛紜淆亂罔知折
  中寜有當於惟皇降衷之㫖也哉
[048-81a]
  書經
 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于家邦終于四海
              侍讀臣/赫瞻
  祭義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
  順也
  陳雅言曰孝悌之道達諸天下而謂之立者盡吾
  愛親之道於此天下之愛其親者莫不視以為法
  盡吾敬長之道於此天下之敬其長者莫不視以
[048-81b]
  為準愛敬之道既立於此則必形於彼始而一家
  繼而一國終而四海之人莫不觀感興起孝悌之
  心油然而生則各親其親各長其長而天下平矣
  孔頴達曰王者之馭天下撫兆人惟愛敬二事而
  已
  臣/謹按君人之徳固統家國天下而共象者也盖
  家國天下其勢雖殊而愛親敬長其心則一惟順
  徳立於九重而儀型表於萬國其理不誣其機不
[048-82a]
  爽有如伊訓之所述是已其曰立愛惟親立敬惟
  長始于家邦終于四海盖誠諄諄於嗣徳謹始之
  道也厥徳維何則愛敬是嗣徳維何則立愛立敬
  是顧孝子悌弟之良雖具於人心而不能不漓於
  世教寖㣲之日抑事親從兄之誠無間於聖主亦
  未甞不具有發邇見逺之機苐愛敬之理民與君
  同而愛敬之用君與民異如曰執孺慕以為愛徐
  行以為敬猶未盡乎王者愛敬之義必極之不愆
[048-82b]
  不忘善繼善述信任老成推崇耆徳此皆立愛立
  敬之至善而為人主之所不可不亟講者也夫能
  立愛敬之道於一人即成愛敬之化於一世始刑
  於家邦終洽於四海不自薄其親天下亦誰趨於
  薄不自慢其長天下亦誰習於慢仁讓於以漸興
  兵刑於以不用所謂徳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者
  此也所謂家齊國治而天下平者亦此也而要非
  立愛立敬不至此嗣徳謹始之道庶乎其克盡矣
[048-83a]
  書經
 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
           監察御史臣/熊學鵬
  臣/謹按人主以一身履天位而撫兆民兢兢業業
  固無一息所當自逸者也盖天位不可恃所恃者
  兆民爾兆民不易治所治者民事爾仰觀蒼昊以
  大寳畀之聖人豈僅欲其撡生殺擅予奪作威福
  以震耀此羣黎百姓哉亦以林林總總其類至繁
[048-83b]
  其情至渙有聖人出以元后之尊而統率之能養
  其欲能給其求能使天下百姓飲和食徳而共樂
  此昇平而後好生之心為克慰也故人主誕膺天
  命天未有不欲其國祚綿長而享福悠久惟視其
  所以及民者何如因以定其在位時安危何如爾
  伊尹當日見太甲既已悔過自新處仁遷義又恐
  其乆而生變於是以民事惕之復以安危警之盖
  誠有見於天命靡常民碞可畏而守成固若是其
[048-84a]
  不易也然所以重民事者維何亦曰誠而已矣遐
  稽往代非甚無道之主其即位以後大抵奮發有
  為者多然欲厚民生而閭閻每不免於擾累欲正
  民徳而風俗每不免於澆漓者其故何哉上澤闕
  於下逮下情壅於上聞實事不必知知事不必實
  君民相與之間誠意不足以感召也夫五方之風
  土不齊羣生之疾苦不一人主尊居九重所有祁
  寒暑雨之咨既不能赴深宫而直訴而人主又不
[048-84b]
  可以私心臆度於是設官分職以經理之無如經
  理偶非其人則興一利而利不必均沾除一弊而
  弊未曽盡剔甚至積玩生姦遂為隠飾民情不以
  實告實告亦不盡情在君上宵衣旰食非不勤求
  民瘼也而臣下實意不將但事敷衍則上下相隔
  徳意不通欲生人之不至於流離困苦慆淫匪彛
  勢必不能是故聖人於此將使君民聨為一體必
  先使君臣合為一心知國家之敗由於官邪於是
[048-85a]
  慎以選之務在清其登庸之路知官之失徳由寵
  賂章於是禮以進之務在維其亷耻之風自公孤
  卿尹下逮百司庶職一以誠意交孚共勷郅治其
  有玩視民依阻遏民隠者罰無赦則君不疑於其
  臣臣不惑於其君上下交而志同於以悉心經畫
  誠求保赤之方各盡克艱之道庶幾下情無不上
  達而上徳無不下宣矣至所以安厥位者維何亦
  曰敬而已矣人主之敬亦不外於勤民然而民事
[048-85b]
  之廢弛多萌於人主自安之一念當夫海宇豐登
  四方寜謐天下大勢亦似已治已安而盛衰消長
  相為倚伏人主席此尊崇之位覺其安則危覺其
  危則安覺其安則肆志日長而叢脞之至馴致於
  不可支持覺其危則寅畏常存而昭格之誠即足
  以迓夫休美况禍患所萌治於㣲則用力少而功
  多治於顯則用力多而功少人主於其未然而常
  見棄忽無怪乎及其已然而猝難復振也昔唐太
[048-86a]
  宗曰朕每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羣臣
  魏徵曰願陛下守此常謙常懼之道日慎一日則
  宗社永固無傾覆矣夫唐代英主太宗稱最貞觀
  治道史冊推美當日宗社豈遂至於傾覆而魏徴
  即以此説進者要知人主臨御兆民凛乎若朽索
  之馭六馬制治必於未亂而保邦必於未危也為
  人主者知宴安怠惰肇荒淫之基則當朝乾夕惕
  不使厭倦之得乗知竒技淫巧啟奢泰之漸則當
[048-86b]
  崇雅黜浮不使華靡之日盛知利口足以亂徳則
  便佞之人不當使得侍於側知加賦所以害民則
  聚歛之説不當使日陳於前恐懼修省無往而非
  一敬庶幾天命可保而天位可守矣總之守位如
  同乎守身欲守身者務使元氣之常充欲守位者
  務使民氣之無損民之氣與君之氣呼吸相應凡
  民間氣偶或乖皆賴人主黙為調劑遇事而培養
  之此民事所以惟難而厥位所以惟危也人主於
[048-87a]
  此因其難而懷保靡寜常思所以圖其易知其危
  而戰兢自矢常思所以求其安則本固而邦寜邦
  寜而一人有慶天下萬世有不永臻此仁夀之域
  也哉
[048-88a]
  書經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
 道
              編修臣/葉酉
  臣/謹按此二語乃千古為人君者聽言之法也人
  情莫不好諛而惡直有順吾志者雖其言未必是
  鮮不聞之而欣然矣有逆吾意者雖其言未必非
  鮮不聞之而艴然矣使不以道揆之而是非莫辨
[048-88b]
  則忠言不聞而讒謟之説日陳於前其弊有不可
  勝言者此伊尹之所為惓惓與昔唐太宗甞止樹
  下愛之宇文士及從而譽之不已太宗正色曰魏
  徴甞勸我逺佞人我不知佞人為誰意疑是汝今
  果不謬夫士及所譽者樹耳於事固無所害也而
  太宗即嚴斥之者誠以人臣而存一迎合之私即
  可以無所不至君或務為優容即相率而以因循
  為事君或務為整飭即相率而以苛刻為能君或
[048-89a]
  用一人即明知其人之不可用也且稱其善良以
  附之君或舎一人即明知其人之不可舎也且索
  其瑕垢以排之惟求諸非道則佞臣無所容其奸
  䜛謟之説不聞而忠言必日陳於前矣太宗惟不
  為佞臣所惑故於犯顔極諌者雖時有所拂至欲
  殺此田舎翁以為快而一聞君明臣直之言輒翻
  然易慮降心相從此貞觀之治所以幾及乎唐虞
  三代之盛也豈偶然哉臣甞讀宋臣蘇軾文集竊
[048-89b]
  歎其有合於古大臣之用心也當仁宗時惟以茍
  且宴安為戒及上書神宗則於紀綱風俗三致意
  焉盖仁宗寛厚之主患在不能有為神宗毅然有
  為矣患在求治太急各視其病之所在而鍼砭之
  未甞順意求合其無面從之失可知惜乎時君不
  之用耳且夫人君之尊猶帝天其威雷霆也人雖
  至愚豈有敢侮帝天而犯雷霆者哉其敢於逆上
  㫖而為痛哭流涕之談者其人必有愛君之心者
[048-90a]
  也是故明君於言之逆於心者雖芻蕘無可採而
  亦諒其中之無他於言之遜於志者雖利害無所
  闗而必防其流之所底其是非悉準之於道而不
  以言莫予違為樂焉如是而君徳不日新而國家
  之務猶有不即於理者未之前聞
[048-91a]
  書經
 臣罔以寵利居成功
           監察御史臣/李清芳
  註成功非寵利之所可居者
  臣/謹按註意謂人臣當成功之後便當退處山林
  以逺乎寵利之榮細玩語氣恐非經文本㫖意此
  句亦是泛論為臣之道當如此而功成名遂之時
  尤宜深察乎此而加之意也盖寵利二字最易惑
[048-91b]
  人一入其中則公忠體國之意少而私便其身圗
  之心熾凡為臣者皆當深戒乎是而成功之臣其
  所居之位與其所處之時尤易陷溺於其中何也
  夫成功之臣必其居位崇髙荷服休之寄而列九
  卿之職則優游以固其寵利其勢甚易且形偪勢
  親處疑懼之地納約之誠有未易以徑情直行者
  茍篤棐之忱不勝其爵禄身家之謀則莫若委蛇
  遷就於其間可以無意外之虞也逢迎脂韋於其
[048-92a]
  際可以無不測之患也是寵利之心之最易萌動
  者莫如成功時也若此者豈獨大臣哉雖小臣亦
  在所深戒如為國家宣力而著有㣲勞亦必精白
  乃心無寵辱之驚然後能不虧素履而無有初鮮
  終之悔盖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豈以
  潔身為髙哉若如註言必逺别退休則如漢之諸
  葛亮鞠躬盡瘁以終其身宋韓琦每遇大事不顧
  身命雖退居田野聞王安石變一善政易一良法
[048-92b]
  輙涕泣終日不食懃懃懇懇不敢稍安其處心積
  慮皆以國為體者也不特無寵利之見在其意中
  是豈有湏㬰忘國恤耶此又何以稱焉伊尹此言
  所以明人臣之道當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茍
  就害不茍去始終惟一確乎不㧞不可因成功而
  稍萌寵利之念則邦其永孚于休也必如註觧則
  下句接上未見親切
[048-93a]
  書經
 終始惟一時乃日新
            侍讀學士臣/吕熾
  朱子曰這個道理湏是常接續不已方是日新纔
  有間斷便不可
  真徳秀曰易以日新為盛徳先儒謂人之學不日
  進則日退故徳不可不日新不日新者不一害之
  也始敬終怠以一出一入之心為或作或輟之事
[048-93b]
  徳何自而新乎
  臣/謹按伊尹初告君以慎終于始謂必善其始而
  後能善其終也今又誡以終始惟一時乃日新謂
  必謹其終而後能全其始也盖人君當始政之時
  畏敬之心内存逸豫之情未起類能戰兢自持勤
  於庶政及其乆也海宇寜謐宗社乂安贊頌之詞
  日聞於耳怠逸之念潛動於中故往往有始儉而
  終奢始勤而終懈者若漢之武帝初能表章六經
[048-94a]
  尊用儒術終於喜功好大土木甲兵神仙祈禱之
  事雜然並興海内虛耗豈非侈心一萌故不克終
  乎唐太宗為三代以後令主貞觀之初厲精圗治
  寰宇昇平幾致刑措迨其後雖未至大戾然觀魏
  徴十漸之疏亦可見其漸不及初矣凡此者臣/
  以為一則由於識量之未廣故不能已治而益求
  其治己安而益求其安一則由於徳性之不堅故
  能持之於一日而不能守之以百年詩曰靡不有
[048-94b]
  初鮮克有終易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故身
  安而國家可保也是以純修之主慎守一心以中
  天之盛而慮及四海之困窮以大舜之徳而猶凛
  凛於時幾勅命大禹平地成天而不自滿假成湯
  式于九圍而聖敬日躋文王遹駿有聲而不敢般
  于遊畋皆惟一日新之功也故善為政者繼祖宗
  之緒聨而屬之不啻一身不善為政者或一身而
  前後判若兩人又何以能一乎曰是不可無學問
[048-95a]
  之功焉盖敬肆之幾伏於至㣲人不及見於其幾
  而慎之常使敬勝怠義勝欲所謂夙夜基命宥宻
  於緝熙單厥心也及其既發而持之則用力已難
  矣故人主圗治必常存敬畏罔敢怠荒遏人欲於
  將萌而不使其潛滋暗長兢兢業業百年恒如一
  日則清明在躬志氣如神不二不雜日新不已又
  何至有初鮮終前功盡棄也哉此日新之功尤在
  慎獨慎獨者天徳王道一以貫之者也
[048-96a]
  書經
 終始惟一時乃日新
             修撰臣/于敏中
  蔡沈集傳新徳之要在於有常而已終始有常而
  無間斷是乃所以日新也
  朱子曰終始惟一時乃日新這個道理湏是常接
  續不已方是日新纔有間斷便不可
  真徳秀曰易以日新為盛徳先儒謂人之學不日
[048-96b]
  進則日退故徳不可不日新若始敬終肆以一出
  一入之心為或作或輟之事徳何日而新乎
  臣/謹按人君之為學未有不以法天為極詣者也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盖行健不已天之
  所以日新也自彊不息人君之所以日新也法天
  行之健以為修徳之本故天之運一翕一闢無始
  無終人君之徳日新又新慎終如始蔡子所謂有
  常朱子所謂接續其理一也顧臣/以為接續有常
[048-97a]
  之本則西山真氏所云敬字盡之敬者聖學之所
  以成始成終自格致誠正以至修齊治平一以貫
  之矣盖主敬則心不外馳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
  幾所以代天工而熙庶績也主敬則心無間斷日
  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所以清明在躬而志氣
  如神也冕旒蔽目不自用其明而九州之逺無遁
  形焉敬之所以能視逺惟明也黈纊塞耳不自用
  其聰而萬里之外無遁情焉敬之所以能聽徳惟
[048-97b]
  聰也明矣而不敢自恃其明聰矣而不敢自恃其
  聰虛衷延訪公聽並觀無一念之懈弛一事之怠
  忽然後合天下之聰明以為一人之聰明皆一心
  之敬為之推暨而不窮日新之功必至是而始備
  三代以下誦主徳之純者莫如漢文而賈誼危言
  抗論於中外乂安之日厪積薪厝火之憂古今論
  者不以為怪彼誠見夫大業之難終而久安長治
  必基於朝夕乾惕之中也唐之太宗勵精圗治克
[048-98a]
  致昇平甞謂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無所畏憚朕
  則不然上畏皇天之鑒臨下憚羣臣之瞻仰猶恐
  不合天意未孚人望魏徴對曰此誠致治之要願
  陛下謹終如始則善矣魏徴此言與書之所稱終
  始惟一時乃日新者可以發明矣又馬周上言陛
  下欲為長久之計不必逺求上古但如貞觀之初
  則天下幸甚此亦慎始敬終之一證也盖徳本於
  心心要於一日新則日進於髙明光大之域而被
[048-98b]
  四表格上下莫不本於是焉至於日新之㫖始見
  於盤銘再見於仲虺之誥一則取以自警一則進
  以勗君而終始惟一一語後之言聖學者不能外
  此而别有敷陳洵乎為人主法天行健日進無疆
  功用之最切近者歟
[048-99a]
  書經
 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臣為上為徳為下為民其
 難其慎惟和惟一
           監察御史臣/郭石渠
  蔡氏沈曰左右者輔弼大臣非賢才之稱可盡故
  曰惟其人夫人臣之職為上為徳左右厥辟也為
  下為民所以宅師也不曰君而曰徳者兼君道而
  言也臣職所係其重如此是必其難其慎難者難
[048-99b]
  於任用慎者慎於聽察所以防小人也惟和惟一
  和者可否相濟一者終始如一所以任君子也
  臣/謹按為治之道莫大於用人而用人之當莫要
  於明斷詳玩經文四惟字二其字此中大有明斷
  二字意在何者明則君子小人炯然判若蒼素斷
  則進君子逺小人决然一定不移否則臧否莫分
  忠佞罔辨明不足也見賢而不能舉見不善而不
  能退斷不足也惟夫清明在躬而剛斷果决故能
[048-100a]
  知人善任而徳協明良孰為賢也使之在位孰為
  才也使之在職孰為其人也使之在左右以左右
  視庶官則左右為上誠使為上皆其人而所以為
  徳者自能格心弼過俾聖徳日新所謂使是君為
  堯舜之君也以庶官視左右則庶官為下誠使為
  下皆賢才而所以為民者自能敷教勸農俾遂生
  復性所謂使是民為堯舜之民也凡此孰非君徳
  之明斷有以區别之詳而任使之當哉故當其未
[048-100b]
  用也則其難其慎其難者大權若吝名器不假是
  本吾心之明斷有以擇之務真而惟恐悞用也其
  慎者詢事考言毁譽必察是本吾心之明斷有以
  處之務當而各盡所長也明足以燭賢奸斷足以
  定賞罰而人不得以倖進矣及其既用也則惟和
  惟一惟和者俞咈交咨可否相濟若八音之克詣
  五味之調適焉惟其廸知是以忱恂明斷而後和
  也惟一者上下泰交終始無間若元首之聨股肱
[048-101a]
  百體之奉天君焉惟非謀面是以同心明斷而後
  一也明則猜忌無自而生斷則讒謗無隙而入而
  君子咸得以自顯矣然而明者斷之體斷者明之
  用明而不斷涇渭猶自了然斷而不明是非一任
  倒置是則用人之際明尤其最要矣以故稱堯之
  徳者首曰欽明此百工所以允釐也稱舜之徳者
  首曰濬哲此幽明所以黜陟也稱禹之徳者首曰
  明明我祖此九徳所以咸事俊乂所以在官也稱
[048-101b]
  湯之徳者首曰天錫勇智此三宅三俊之所以即
  宅即俊而徳懋功懋之所以懋官懋賞也至於稱
  文武之徳者首曰宣哲維人曰世有哲王又曰克
  知三有宅心灼見三有俊心此庶獄庶慎之所以
  罔攸兼而罔敢知而義徳容徳之所以不敢替而
  惟謀從也是皆言明而斷在其中矣夫以二帝三
  王之世所稱得人之最盛者而要皆本於知人之
  明且斷有如此則用人之必要於明斷也此非其
[048-102a]
  明驗大證哉盖明則如寳鏡之照物而妍媸立見
  斷則如鋼刀之削鐵而沾滯不形由是羣小屏迹
  衆正盈廷君徳奚患其不新治道奚患其不隆乎
[048-103a]
  書經
 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臣為上為徳為下為民其
 難其慎惟和惟一
           監察御史臣/陸尹耀
  張氏九成曰尹欲堯舜其君則為上為徳可知欲
  堯舜其民則為下為民可知
  臣/謹按君臣一徳夫行道而有得於心謂之徳則
  君臣之一徳正君臣之一心也一者誠也真實無
[048-103b]
  妄純一不雜之謂也君臣各有真實無妄純一不
  雜之心以成其徳則君修其新徳之功臣効其新
  徳之助君臣相與之際一天心之相命而已矣此
  伊尹所以勗嗣王以用人之道並告以臣職之重
  而察之務欲其精任之務欲其專以明一徳者當
  如是云夫人君莫不欲日新其徳而有初鮮終者
  大約由於衡鑒之不精而君子與小人並用君子
  之勢恒不敵夫小人始則並蓄而兼庸繼則相傾
[048-104a]
  而偏勝小人遂得操其逢迎阿諛之術以蠱惑夫
  君心於是君徳不間斷於已者必間斷於人以求
  其日新也難矣是故庶官左右均當重其選也夫
  庶官者後先奔奏之材也知從特達採自旁求試
  經盤錯之地㧞起儕偶之中果賢且才也舉而用
  之可也左右者公孤卿尹之選也正己足以率物
  忠讜足以格非訏謨足以定國是碩畫足以建太
  平置諸凝丞保輔之班藉以彌縫其闕托以股肱
[048-104b]
  心膂之寄賴以匡救其災果其人也委懷聽之可
  也若是君徳固無間於臣矣而臣徳亦無間於君
  焉盖臣職雖分大小臣心總無他念言乎為上則
  隨時納誨因事效忠輔其徳而不阿其意之所好
  言乎為下或調爕於内或承宣於外利其民而不
  狥乎己之所安心之所主惟於二念洵乎為一徳
  之臣矣然此臣也正於君徳之純雜卜去就焉是
  以未用之先量能而授論定而官進賢如不得已
[048-105a]
  焉不以一節信其生平不以小𤯝掩其大徳毁譽
  務察其真焉其難其慎如此既用以後委心聽順
  形迹不存有相濟無相疑也專意責成䜛間不入
  觀厥始信厥終也惟和惟一又如此是君以一徳
  倡臣以一徳應於是君子嚮用小人退聽資其為
  上為徳為下為民之心以堯舜吾君堯舜吾民而
  明良喜起如登堯舜之廷焉而後祖宗之基業可
  承生民之屬望可慰上天之付託可膺則君臣之
[048-105b]
  一徳非君臣之一心哉
[048-106a]
  書經
 臣為上為徳為下為民
             編修臣/蒋元益
  臣/謹按帝舜之謂禹曰臣哉鄰哉鄰哉臣哉又曰
  予欲左右有民汝翼是則臣也者君之所藉以為
  輔民之所待以為治者也自昔帝臣王佐丕績嘉
  猷光昭宇宙綜其大端要不外致君澤民二者而
  已請即伊尹所稱為上為徳為下為民者進而繹
[048-106b]
  其說焉夫事君之義無所逃於天地夙夜匪懈以
  事一人凡以為君也乃不曰為上為君而曰為上
  為徳者何歟盖惟皇建極惟辟奉天天所賦者謂
  之徳存之為仁義禮智措之為禮樂政刑極其用
  則被於四海九州原其端則肇於起居出入古之
  大臣左右厥辟明其道以明君之道以聖人之訓
  為必當從而不敢為流俗因循之論以先王之治
  為必可法而不敢為曲學阿世之私其敷奏朝廷
[048-107a]
  之上獻替惟殷即從容閒燕之時啟沃倍切臣之
  為上如此君之徳有不日新者哉君徳日新而君
  之道盡則臣之道亦盡矣至於天生民而立之君
  使司牧之是民所仰治者惟君君所贊治者惟臣
  君代天理物臣代君宣猷義相需也而古大臣之
  心則惟引為己責而不敢委為君之責不惟憂民
  之憂而并慮貽吾君之憂其勤勤惻惻之意惟恐
  民瘼之不上聞民隠之未易燭盖至胥天下而登
[048-107b]
  之衽席而猶懼不足以對揚休命焉孟子曰禹思
  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
  飢之也伊尹甞自言一夫不獲時予之辜盖必如
  是而後可云為民也非然者膺股肱心膂之寄而
  無康乂懷保之忱國家安頼有是臣而臣亦何以
  靖共爾位哉夫由臣而上之為君由臣而下之為
  民臣者上下之交責之所萃也使為臣者以伊尹
  之心為心致吾君於勲華躋斯世于仁夀一徳交
[048-108a]
  孚上下胥頼豈不休哉
[048-109a]
  書經
 臣為上為徳為下為民
           監察御史臣/沈廷芳
  蔡沈曰人臣之職為上為徳左右厥辟也為下為
  民所以宅師也臣職所係其重如此
  真徳秀曰為云者意有所主之名言人臣之心為
  上則為君成徳為下則為君牧民意之所主惟此
  二者二者之外不雜他念然後為一徳之臣
[048-109b]
  臣/謹按四為字有念兹在兹主一無適之意人臣
  之心舎致君澤民之外而别有所為則身家利禄
  之念切而忠藎篤棐之志衰必先精白乃心而後
  可以無忝厥職當量而後入之時欲自命為純臣
  宜自審所為始特是稍有建白無不曰吾以為君
  偶有展布無不曰吾以為民而迂疎之學術何以
  上裨於宸聰淺隘之措施何以下惬乎民隠不足
  云為徳詎可云為上乎不足云為民詎可云為下
[048-110a]
  乎書有之予弗克俾厥后惟堯舜其心愧恥若撻
  于市此伊尹之為上為徳也一夫不獲時予之辜
  此伊尹之為下為民也然則才識逺不逮古人者
  將何以自效哉亦曰實盡其心而已夫茍不狥私
  不計利不邀名不市恵其心既别無所為矣則格
  心之啟沃為霖雨為鹽梅固曰為上為徳即芻蕘
  之獻替工瞽之箴規亦無非為上為徳也膺養恬
  之任惟勅懋和惟畢棄咎固曰為下為民即一方
[048-110b]
  之保障一時之振育亦莫非為下為民也且夫為
  上為下亦豈有二道哉夙夜緝熙之學非淺近所
  能窺深宫懋勉之功非臣工所能贊惟是効官分
  職存心利物于民必有所濟不徒托諸空言務有
  以見之實效故凡實心為上未有不為民者實心
  為民未有不為上者進豳風之頌陳無逸之謨繪
  監門之圗上千秋之鑑君徳日新萬方樂業為民
  之至即所以為上為上之切乃所以為民分而言
[048-111a]
  之若有二端合而言之其理則一貫者也惟有不
  二不雜之心斯建有猷有為之績精神聚則識見
  因之而開志慮堅則才力因之而奮人臣致君澤
  民之道無他誠而已矣用人而曰其難其慎者無
  他誠與不誠必察之而已矣誠也者上祗有君下
  祗有民所謂念兹在兹主一無適者此也
 
 
[048-111b]
 
 
 
 
 
 
 
御覽經史講義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