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10 御覽經史講義-清-蔣溥 (master)


[04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覽經史講義卷七
  周易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
              編修臣/徐瑋
  朱子本義曰初雖居下然當益下之時受上之益
  者也不可徒然無所報效故利用為大作必元吉
  然後得无咎
[044-1b]
  臣/謹按聖人此辭所以明臣職之不易盡也人主
  設官分職爵禄以馭其富貴非徒以寵榮乎臣葢
  将責其宣猷効力分一人之憂而任天下之重也
  人臣委身事主教養而荷其生成非徒以邀利於
  君亦将期於竭才盡智上之有補於國計下之有
  裨於民生也初居下臣道也既受上之益使其無
  所報效則是茍焉食禄而孔子所謂邦有道榖者
  也烏可哉夫人臣所患者莫大乎退避以為智與
[044-2a]
  茍且以塞責退避以為智則将毋動為大而因循
  之弊生茍且以塞責則徒綜核細務而逺大之謀
  失故必有鞠躬盡瘁之節蹇蹇匪躬之心而後可
  以任艱鉅而不辭此利用為大作也然有不任事
  之患有過於喜事之患或就一已之所見未嘗博
  諮廣詢執意行之而後不勝其弊者矣或乗一時
  之鋭氣未嘗慎始慮終率意為之而後不勝其悔
  者矣才髙而慮疎則不可以集事志大而識闇則
[044-2b]
  不可與圖成變法以救弊而弊乃甚於不變之初
  動衆以邀功而功卒墮於妄動之後故力圖振作
  而無補於時一意擔當而卒以為罪彼其心縱無
  他無如術已不善豈非作事之難而不可不謀其
  至當哉夫舉事一不當悔已莫及或者乃又不咎
  其慮之不詳顧鑒於任事之害因之懲羮吹齏因
  噎廢食則又一切不敢有所舉行相率至於玩愒
  廢地斯愈過矣所以聖人又鄭重以戒曰必元吉
[044-3a]
  然後无咎也蓋既恐人之畏事又恐人之輕事畏
  事則誰為任事之人輕事則必有僨事之患聖人
  為人臣慮至深逺矣大凡純臣不敢不以身任事
  而亦不敢輕試而漫嘗有所作為必思其初焉思
  其終焉周詳慎重灼見其當行而吾行之又可以
  盡善無弊然後以其嘉謀嘉猷入告於我后而以
  一身任其成此所以一事之舉一政之行當時之
  家國天下被其庥百世之子孫黎民䝉其福其為
[044-3b]
  益也大矣然聖人猶僅以无咎予之未嘗有侈辭
  焉則又以見純臣之心功名有不敢居祇期夙夜
  無過而人臣之道職業實未易盡庶免負職之愆
  已耳葢臣與子一理程子論曾子曰人子之身所
  能為者皆所當為無過分之事也論周公曰周公
  之功固大矣然皆臣子之分所當為夫以曾子之
  事親周公之事君僅得無歉於臣與子之分而已
  此元吉无咎之義也聖人葢将以訓萬世之常道
[044-4a]
  也
[044-5a]
  周易
 九五有孚恵心勿問元吉有孚恵我徳
             檢討臣/郭肇鐄
  臣/謹按聖人之治天下也周浹旁皇之政總根乎
  至誠惻怛之心故給求養欲任夫殊俗異黨靡不
  惓惓焉曲暢其覆露之仁而一時之含甘吮滋者
  亦遂霑濡渥恩被服醲化各厪天地生成之感葢
  其自上下下無非真意之纒綿所為統輯羣生馴
[044-5b]
  致於仁洽道豐之懿軌也如益之九五以剛健中
  正而居尊位豈非天下之所依庇者哉顧下之待
  益於上者唯恵上之裨益於下者唯心非謂心遂
  足以恵物也思艱圖易召好去惡利用阜財以及
  化民成俗皆確有加恵斯人之處豈僅僅焉仁心
  為質而遽云其益無方乎特是心流為恵而徳施
  以溥恵本於心而利濟乃真則有孚尚矣夫君民
  之分遼濶不可以道路計堂中逺於千里而垓埏
[044-6a]
  無論也然其菀枯忻戚之致實與深宫之呼吸相
  通而往来交應故其關係為甚鉅被之以噢咻之
  愛以為是且鎮撫之可云小恵未可謂之湛恩也
  維聖人仰體乎上天立民司牧之意仁不異逺義
  不辭難昕夕思維務使天下各得其所人情莫不
  欲安信能扶而不危焉人情莫不欲富信能厚而
  不困焉人情莫不欲逸信能節其力而不盡焉内
  自郊圻以及山陬海澨肫然如一體之相關一切
[044-6b]
  頒法樹司各極委曲綢繆以将其易直子諒之愫
  葢其勤恤民隠者可謂誠而施徳於下者亦已摯
  矣夫如是上焉雲布而雨施下焉淪肌而浹髓登
  諸仁讓之域納於福禄之林豐靖之庥形為嘉頌
  太平之澤播在人謡真覺雲潤星暉未足以為瑞
  年祥嵗徳未足以為奇也以此言吉吉孰有大於
  此者乎即以此言益益孰有大於此者乎且夫上
  之勤勤懇懇以嘉與斯民者原求孚於心而未嘗
[044-7a]
  求孚於衆也然滋液滲漉既有以洽乎羣黎百姓
  之心斯蹈徳咏仁頓覺天懐中發而不可已感之
  者切應之者誠至於六合同風九州共貫論治者
  以為昇平之極則焉抑知皆縁有孚之心足以深
  入之而後民懐其恵哉葢上出之為恵者下被之
  即為徳下被之為徳者上視之即為益而要必設
  誠於内以致行之斯措注有本天徳王道相為表
  裏於益之九五一爻可以觀矣
[044-8a]
  周易
 有孚恵心勿問元吉
            監察御史臣/張湄
  程子曰人君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權茍至誠益
  於天下天下受其大福其元吉不假言也
  臣/謹按從来人君御宇未有不知以恵民為政者
  也顧同一政也自古帝王出之則為良法為美意
  厯久逺而遺愛靡窮而自後世行之則第見其為
[044-8b]
  文具為粉飾為循奉故事不足言政而并不得稱
  恵者豈其設施制度有不逮於前人哉夫亦别之
  於其心而已矣書曰大哉王言一哉王心詩云單
  厥心肆其靖之心者萬事所從出之原而實萬民
  所共見之地也此心一有未慊民知之我無以對
  民民即不知之我更無以對已故王者不難杜天
  下之疑而難於考一心之信亦以百年之治亂止
  争此㡬希一日之張弛即分乎王霸倘不求諸本
[044-9a]
  原之地雖日從事於恵民無論美言小數但可謂
  之口恵即散財發粟家賜而人益之詎得謂之恵
  心乎哉恵心者不務於外而孚以中不結於人而
  孚於天葢本其欲立欲達之懐以副乎同胞同與
  之量視國計一如家事視民瘼皆為巳辜興利除
  害切求之即吾心閑邪存誠之功易俗移風實體
  之即吾心遷善改過之道如此則可為有孚之至
  矣孔子所謂行之以忠董子所謂設誠致行其不
[044-9b]
  以是哉夫至誠動物至誠感神徳惟一則動罔不
  吉元吉之應理有固然然而勿問焉勿問也者猶
  云不言及之也乾始以美利利天下而不言所利
  人君因民之所利以為恵而可言吉乎茍一言及
  於吉微特計功謀利之私貳於其心不可以臻純
  王之治且恐諧媚之徒窺竊意㫖巧為逢迎其始
  不過為潤色鴻業黼黻太平而其漸至於指灾以
  為瑞掩敗以為功匿凶以為稔飾危以為安則積
[044-10a]
  偽之失較深於積惡徇名之弊更甚於徇私将使
  君門萬里化不下究而閭閻疾苦壅於上聞其得
  䝉仁主之恵者復有㡬人哉由此論之君人者欲
  以實心行實政既自盡其心尤賴臣下共盡其心
  漢宣帝有言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無歎息愁
  恨之聲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
  石乎是則恵民者君也推君之恵而澤乎民者臣
  也蓋必上下咸有一徳斯朝野可以交孚所謂有
[044-10b]
  君有臣而後政無不舉矣洵乎知人則哲安民則
  恵恵必由於能哲安民必本乎知人也
[044-11a]
  周易
 彖曰夬决也剛决柔也健而説决而和
           監察御史臣/李賢經
  何氏楷曰君子以天下萬物為一體如陽徳之無
  所不及其於小人未嘗仇視而物畜之也惟獨恐
  其剝陽以為世道累則不容於不去耳而矜惜之
  意未嘗不存此和意也
  臣/謹按君子與小人勢不並立何也君子者天地
[044-11b]
  之心國家之幹祖宗之所培養山川之所孕毓而
  朝野之所歸望者也彼小人以其委蛇之才容悦
  之情險巇忍刻猜嫌疑忌之心妨賢妬能貪權固
  寵之術其不能與君子共處也逐之必先其位之
  卑者而漸而及夫有事任者焉又漸而及夫中處
  者漸而及夫近君者以至衆所歸望之君子皆逐
  之不遺餘力則其剝陽以為世道累其禍不可勝
  言矣惟君子循理順應不涉以私而亦不參以成
[044-12a]
  見不惡而嚴而卒不致受怨而觸禍彼雖出於險
  巇而我仍歸於和平君子之待小人如是而已若
  夫五陽一隂則隂消陽長君子衆小人獨矣然一
  隂未去猶足為君子之憂剛之决柔所不容已也
  顧其勢雖足以去小人而其心未嘗不存夫矜惜
  惟汲引善類以充乎其位同心協力不尚威以取
  勝而小人自無所託足於其間所以然者君子之
  决小人其心同而其力不盡同也或憤激位卑而
[044-12b]
  勢不相敵或才短力絀而因人以成事或義形於
  色不協衆力而反䝉其害要無論其位之崇卑力
  之大小果其心與吾同則皆引而進之集思廣益
  相為贊理協恭和衷而不仁自逺斯為剛决柔之
  道也與若夫為兼容之説者以為君子小人不妨
  並用夫邪正不兩立自古未有小人在位而君子
  能立於朝者也書曰勿以憸人其惟吉士詩曰無
  縱詭隨以謹無良小人之不可不去也如此君子
[044-13a]
  所以當隂消陽長之時而戒謹恐懼之念無時而
  不存也
[044-14a]
  周易
 彖曰萃聚也順以説剛中而應故聚也
             檢討臣/唐進賢
  程子曰萃之義聚也上説而下順為上以説道使
  民而順於人心下説上之政令而順從於上既上
  下順説又陽剛處中正之位而下有應助如此故
  能聚也
  臣/謹按君民之分上下懸殊而君順以令民民説
[044-14b]
  以從君則分雖殊而情實親君臣之位尊卑遥隔
  而君剛中以待下臣虚懐以應上則位雖隔而志
  潛通於此可以想見聖明之世朝野一體主臣一
  心太和洋溢氣象順之實何如人主代天子民凡
  立綱陳紀無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如休養
  生息是民之所好也君則順其所好而體恤之無
  不周饑寒困苦是民之所惡也君則順其所惡而
  拯救之無不至又如修六禮以節民性齊八政以
[044-15a]
  防民淫有不率則移左移右再不變則移郊移遂
  亦若大不順乎民而究不害其為順葢所謂順者
  協乎天理之當然合乎民心所不言而同然非可
  曲徇人情違道以干譽也是以朝廷出一令則手
  舞足蹈而傳誦之不衰行一事則巷祝衢歌而感
  激之不置惟正之供未嘗不用其財而輸将恐後
  公旬有役未嘗不勞其力而子来趨事以此思說
  説可知矣剛中之實何如人主出震乗乾惟剛則
[044-15b]
  全乎天徳而克肩夫重任惟中則止於至善而不
  即於偏倚且剛以立中之體而事至觀理物来揆
  則又不失於優柔中以制剛之過而能斷大事能
  决大疑又不致於壮往夫極建於上斯效徵於下
  葢君之於臣如天君之令百體如乾坤之統六子
  而剛中之主尤足發人生成之感而動人則傚之
  思其明作有功也所以應勵精圖治之心其偏黨
  不形也所以應蕩平正直之化斯固動以天而不
[044-16a]
  自知根於性而不容巳不特為利禄而来者難及
  其忠愛之誠即切功名之志者亦無與於泰交之
  盛以此言應應斯誠矣夫順以説則民聚於野盡
  天地之覆載日月之照臨凡食王之粟踐王之土
  者莫不尊之為元后親之為父母所謂民為邦本
  本固邦寧者此也剛中而應則臣聚於朝三公論
  道以經邦六卿分職以率屬下至疏附後先奔走
  禦侮之倫亦莫不師師而濟濟所謂天地交而萬
[044-16b]
  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者此也究之順自有以致
  民之説而上初無心於市恩剛中自有以致臣之
  應而上并不以此責報此純王之治所以異於霸
  者驩虞之政權術之為也哉
[044-17a]
  周易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徳積小以髙大
            給事中臣/陸尹耀
  胡氏炳文曰木之生也一日不長則枯徳之進也
  一息不慎則退必念念謹審事事謹審其徳積小
  髙大當如木之升矣
  臣/謹按卦體坤土居上巽木居下木性上騰得土
  而達雖尚在地中未遽暢遂而苞蘖既具有漸次
[044-17b]
  増長之勢升象也君子觀此知徳修於身猶木附
  於地其蓄之未醇懋則質弱而難堅其持之不審
  固則根浮而易拔漸致若勾萌而輕棄成鹵莽雖
  得猶勿得也故事有取乎積而道則從其慎焉慎
  之云者非特葆厥已然也有加勉於未然者矣亦
  非僅希其適然也有實計其必然者矣嘗觀嘉植
  之遂其生也得泉土之潤沃而起藉雨露之滋息
  而成當其始苞必晅以日鼔以雷而後機勃發於
[044-18a]
  惡可已洎乎方穉必疏其畦厚其糞而後氣完固
  而不可撓由是得寸則寸也得尺則尺也至於尋
  丈之勢具而天人之交致已非一日矣一木之不
  終枯萎其不容有所摧折掩抑猶如此何况徳之
  在人尤為難率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往往有閲終
  身之層累而卒虧於一日之頽隳者茍非格物致
  知先有以明其指誠意正心預有以立其閑統瞬
  息為存養以大擴其不疚無惡之天合隠微為省
[044-18b]
  察以密持於暗長潛滋之地當無由自微之著由
  勉㡬安奮剛毅以任重道逺本篤實為輝光日新
  也此積小髙大必權輿於一慎而胡氏所由推而
  極之念念事事間以為無不宜然者乎特是慎徳
  固作聖之基而千古之言王道者未嘗不本諸聖
  功易為君子謀雖不専責之王者而六爻之位遇
  五為君則此象之辭在人主玩之亦自至關切要
  惟慎之之法微有不同所謂夙夜基命宥密是也
[044-19a]
  誠能専力乎此則矩在一心為至小絜之天下為
  甚大由是天人交屬人土財用無待計較而罔不
  畢致其崇髙之象又何異榛楛棫樸之濟濟芃芃
  與
[044-20a]
  周易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
             檢討臣/韓彦曾
  鄭康成曰坎水巽木桔橰也桔橰引瓶下入泉口
  汲水而出井之象也
  程子曰木承水而上之乃器汲水而出井之象君
  子觀井之象法井之徳以勞徠其民而勸勉以相
  助之道也
[044-20b]
  臣/謹按井養不窮之義可供鑿飲之用并可助耕
  食之資葢三代井田溝洫咸備八尺四尺具有成
  法所以蓄洩有賴旱潦無虞至井田廢而溝洫湮
  溝洫湮而穿渠之利起而穿渠之利則有及有不
  及焉非若溝洫之無不及也後世井田不可行溝
  洫不可復而旱潦不可以不備竊於井養之義而
  思補救之方惟井中之水每為川澤之伏流不汲
  不見其盈日汲不見其損故穿渠之益所以通天
[044-21a]
  時雨澤之窮而鑿井之益又以通河渠灌溉之窮
  者也惟有以通其窮而井養于是乎不窮矣然則
  井之為利固盡天下而可行乎非也嘗考史記河
  渠書及漢書溝洫志皆言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
  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之生自此始夫關中
  地勢最髙掘地數仭而不及泉者有之若夫冀之
  河間則地勢漸平青之厯下乃濟水伏流出沒之
  處竟有掘地尺許而得水者誠得良有司廵行阡
[044-21b]
  陌因地制宜開其端而示其法由是輿情踴躍督
  課無煩田主或願出其財佃民或願出其力将見
  一井之水上者可溉田十數畝下者可溉田四五
  畝豐嵗可望倍收歉嵗亦可望薄收以此類推其
  益亦無算葢施之土髙水深之處則難為力施之
  平衍疎曠之處則易為功此勢所固然者也且夫
  流之伏者不免有驟發之慮果其多為浚井壅者
  開之蔵者出之則水之伏而為害者轉收之而為
[044-22a]
  利費省而功倍所謂以君養民使民相養者胥于
  是乎在勞民勸相之道得井養不窮之義著此井
  之上六所以云井收勿幕有孚元吉也昔黄帝見
  百物始穿井而黄帝之井田亦畫井字之形但中
  一區開井外八區為田非井九百畝中為公田也
  浚井溉田之説豈自後世始哉
[044-23a]
  周易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侍讀臣/林蒲封
  朱子曰木上有水津潤上行井之象也勞民者以
  君養民勸相者使民相養皆取井養之義
  臣/謹按此釋井之大象取井養之義以示人君養
  民之法則也卦體㢲下坎上坎為水㢲為木鄭氏
  康成曰坎水也㢲木桔橰也桔橰引瓶入井汲水
[044-23b]
  而出為井之象此以桔橰為木器而釋木上有水
  之説也朱子語類云木上有水井説者以為木是
  汲器則後面却有瓶瓶自是瓦器不若只説水之
  津潤上行至木之杪便是井水上行之象又云草
  木之生津潤皆上行直至樹末便是木上有水之
  義是又専取水之上行以釋井義與鄭説雖似小
  異而意實相同也程傳曰木承水而上之乃器汲
  水而出井之象君子觀井之象法井之徳以勞徕
[044-24a]
  其民而勸勉以相助之道李氏心傳曰勸相即相
  友相助相扶持之意與程子勞徕勸勉之説正相
  發明以見人君之養民者不窮亦猶井之養民者
  不窮也夫以四海之大兆民之衆莫不待養於君
  使必盡人而籌之分財而給之其勢必有所不能
  古之聖王所以上規天時下盡地利制田里教樹
  畜使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睦婣任䘏有無相通
  以民之手足謀民之室家以民之盈虚濟民之緩
[044-24b]
  急因所利而利之上不費而下易行至於樂利成
  風化行俗厚而教即寓於養之中矣此勞民勸相
  王道所為易易也雖然井固所以養人然以一井
  而養天下則不足以天下之井而養天下則有餘
  亦猶四海之大兆民之衆不能不藉於分猷宣力
  之人凡牧民之吏皆有養民之責者也使為吏者
  觀法於井志在養民不以簿書期會為急不以趨
  承巧進為能惟務政平訟理與民休息復以暇日
[044-25a]
  周厯田間勸課農桑察其勤惰籌其緩急而勞徕
  勸勉之不惟其文而惟其實則慈恵之師人被其
  澤民氣和樂康阜日登於以庶㡬循良之績而成
  煕皥之風者不外於勞民勸相而得之井養之義
  不誠大哉
[044-26a]
  周易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侍讀臣/彭樹葵
  朱子本義曰收汲取也幕覆蔽也有孚謂其出有
  源而不窮也井以上出為功而坎口不掩故其象
  如此
  程氏傳曰井以上出為用居井之上井道之成也
  取而不蔽其利無窮井之施廣矣大矣有孚有常
[044-26b]
  而不變也博施而有常大善之吉也
  鄭康成曰井以汲人水無空竭猶人君以政教養
  天下恵澤無窮也
  臣/謹按井之取象以其上水井之為用取其養人
  故彖傳釋以養而不窮象傳推之勞民勸相而其
  義則莫著於上六一爻葢下三爻在井之下未能
  致上水之功四五兩爻雖已近乎上而猶未離乎
  中故僅言井之甃泉之冽而未及汲取以致用至
[044-27a]
  上六居井之極水已出井則上水養人之功於是
  乎可明著其利澤而普恵於無窮故爻辭繫之曰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夫收之為言孔氏以為收成
  之意其義未顯故朱子直訓為汲取葢至是而三
  之所為渫五之所為冽者俱得出乎井以致用於
  天下而可供日用可薦明堂其為利不亦溥哉顧
  井之卦徳取其養而不窮其在彖曰无䘮无得葢
  言井之受汲多亦不減少亦不盈厯久而不變也
[044-27b]
  曰往来井井葢言井之廣被無間乎往来不分乎
  遐邇使人各惬所欲也故程子以為无䘮无得則
  其徳也常往来井井則其用也周夫所謂周與常
  者是即勿幕之象有孚之義也勿幕而後井之汲
  取不為限量其共井而汲者無彼此其環井而汲
  者無方所於此想見廓然大公之心與覆載同其
  氣象焉有孚而後井收之勿幕初無間斷其勿幕
  於一人者推之千萬人而無不然其勿幕於一時
[044-28a]
  者推之千萬年而無不然於此想見至誠無息之
  量與日月並其升恒焉如是而有不大善而吉者
  哉臣/竊以此推之政治而思王者以萬物為一體
  四海為一家凡遐荒之衆血氣之倫必將有以洞
  燭其幽隐而普被其膏澤是非勿幕之道乎王者
  法制所及經畫所周以一日二日之兢業而裕千
  秋百世之樂利是非有孚之道乎則以是而揆之
  彖傳所云養而不窮象傳所云勞民勸相以及鄭
[044-28b]
  氏所云人君以政教養天下而恵澤無窮者其義
  無不脗合而條貫矣
[044-29a]
  周易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監察御史臣/倪國璉
  程子曰井以上出為用居井之上井道之成也收
  汲取也幕蔽覆也取而不蔽其利无窮井之施廣
  矣大矣有孚有常而不變也博施而有常大善之
  吉也
  臣/謹按此言井道之大成徳施普而實意周也卦
[044-29b]
  本以巽木入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源深體裕本
  足以周斯民生養之需而上六適當坎口不掩之
  處是道成於己而功遍羣生徳脩於身而澤被天
  下仁恩逺布治化四達自畿甸以及海隅而無一
  物不遂其生自老㓜以及鰥寡而無一人不獲其
  所猶井之汲取而不掩覆所謂博施濟衆井養而
  不窮者惟此足以當之然豈惟為是市恩見徳而
  不本之一心之誠哉夫有純王之心而後有純王
[044-30a]
  之政是以主井道者淵泉之性既純於豫養汪&KR1070
  之澤亦蓄乎心源正心誠意之功素預則足民阜
  財之術自周故外之聖澤汪洋益以見内之仁心
  肫至凡其寛山澤之禁薄闗市之征公天下之利
  而無所私正其心之公溥者欲以涵濡乎萬物也
  凡其盡裁成之道竭補救之方錫天下之福而無
  弗徧正其心之愷惻者欲以康濟乎兆民也惟上
  之心篤摯而罔間上之澤自普被而不窮以此心
[044-30b]
  而勞民恒産制而享樂利者及後世以此心而勸
  相有無通而敦仁厚者遍民間是乃所謂有孚也
  由是九功叙而五福斂四序正而百榖昌養道之
  成至此而元吉之占在是矣夫聖人以父母天下
  為王道王者以萬物得所為極功而總不外於設
  誠而致行之美意良法相輔而行自然徳洋恩溥
  中外降康仁覆天下而萬世治安此養道之所宜
  法井也
[044-31a]
  周易
 巽而耳目聰明
             中允臣/周長發
  臣/謹按聖人之宰物成務也以心思為窮理之基
  而潛而善入斯與理相浹而無所拂以聞見為揆
  㡬之府而擴而日開斯應㡬不滯而無所䝉凡以
  徳之兼乎内外者内之有以立其體外之有以致
  其用夫固有兼備而不容缺者焉鼎卦彖傳所云
[044-31b]
  巽而耳目聰明臣嘗取而繹其㫖矣夫鼎以巽為
  内卦是則巽順本卦徳也而上離為目五隂為耳
  耳目之官職司聰明是則巽順在内為心思聰明
  在外為耳目皆卦象也嘗觀鼎而知象與徳之全
  焉葢鼎為天下之重器人君以之凝承國祚統馭
  羣生上以紹宗祖之基而奠苞桑於永固下以錫
  臣民之福而膺圖籙於無疆其為任亦甚重且大
  矣所恃者君徳有以攬其全而彚萬理於心思無
[044-32a]
  微不入運萬㡬於耳目無物不周耳亦以人心之
  靈以思為職耳目之用以聰明為職天下之理無
  不與心相通又無不與耳目相凖夫固盡人而有
  内外之徳矣况乎大君一心将舉天下而劑量焉
  大君一身将盡天下而視聴焉倘入之不深而一
  有所拂察之不審而一有所䝉則天下之大事物
  之變其足以撼心思而引耳目者詎少哉惟是内
  體以巽順為宰沉潛之思深入乎天道之表而以
[044-32b]
  之觀理何理之不窮也深入乎人事之中以之觀
  物何物之不察也外體以聰明為用天縱之資視
  惟明聴惟聰有以憲天之聰明也明四目達四聰
  有以盡天下之聰明也舉凡㡬微委曲之間羣言
  衆議之煩為恒情之所不及料者一出諸悦心研
  慮之精自能曲暢旁通而無之或窒矣一統諸天
  亶元后之尊自能兼聴並觀而無之或蔽矣且也
  聰明而本之於巽順則聰明之用始有所主而不
[044-33a]
  致馳逐於見聞巽順而濟之以聰明則巽順之體
  始有所擴而不致𠖇守夫虚寂如是則卦徳既全
  卦象亦協主器而有以凝承乎國祚綏猷而有以
  統馭乎羣生柔進上行得中剛應庶㡬永享元亨
  之吉矣
[044-34a]
  周易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
           監察御史臣/張孝挰
  程傳曰人之所以不能安於止者動於欲也欲牽
  於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當艮其背所
  見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見也止於所不見
  則無欲以亂其心而止乃安不獲其身不見其身
  也謂忘我也無我則止矣不能無我無可止之道
[044-34b]
  行其庭不見其人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
  近不見謂不交於物也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如是
  而止乃得止之道於止為无咎也
  臣/謹按天徳王道不外乎修己治人而修己治人
  之要不外乎理然有時理有所不明而茫然莫得
  其所止則非他物蔽之即巳與人蔽之而已矣就
  一巳而論則有人心有道心道心原於性命之正
  微妙而難見人心生於形氣之私危殆而不安二
[044-35a]
  者雜於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遇紛華而
  悦見可欲而亂天理之公終無以勝夫人欲之私
  而一巳之七情六欲紛紜擾攘欲其審所止而止
  焉難已至於人則有性情嗜好之不齊愛憎向背
  之不一茍不免乎人之見者存則愛者無由知其
  惡憎者無由知其善即使愛憎之念不設而畛域
  未冺則一言之發或疑其徇私一事之行或疑其
  利已漸至是非雜糅美惡混淆不惟無以收集思
[044-35b]
  廣益之效而適足以眩惑聰明矣夫惟聖人廓然
  而大公物来而順應不見有物不見有我惟一理
  而已理之所在則剛健以行之理所不在則果斷
  以去之凡衆人之情偽一巳之嗜慾俱不得入而
  撓其所守夫是以萬事萬物處之無不各極其當
  而能止於至善之極也抑又聞之聖人定之以中
  正仁義而主静止者静之象也先儒論學謂當看
  喜怒哀樂未發時氣象葢静中之所得既深則動
[044-36a]
  而不括自可無私心而當理矣艮其背静也行其
  庭不可謂之非動而不見其人則仍歸於静所謂
  静亦定動亦定也規規焉以絶外誘之私則将見
  滅於東而生於西矣人我兩忘如鑑之空如衡之
  平澄然無事泛應曲當所謂與其非外而是内不
  若内外之兩忘也審是則一理之周流得其所止
  修己治人之要不外是矣
[044-37a]
  周易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静不失其時其
 道光明
           監察御史臣/陸尹耀
  張子曰艮一陽為主於兩隂之上各得其位而其
  勢止也易言光明者多艮之象著則明之義也
  臣/謹按此釋卦名止者安止之義也自人心言之
  止則所處皆安胸無煩擾操天命於一心合萬物
[044-37b]
  為一體其耳目常存於未始有物之初心思常入
  於未始有物之内時中之體叚已具於方寸故能
  隨時順應有感即通而行止動静一因乎時初不
  以有我與乎其間斯物我兩忘而化於道矣尚安
  有意必固我之私障蔽其光明哉先儒謂時止而
  止止也時行而行亦止也由是思之止也者斂感
  於寂也行也者通寂於感也動無紛擾精明之極
  變化生焉動之時也静無拘牽寧謐之至天君泰
[044-38a]
  然静之時也由是泰宇定而天光發特其自然之
  光明云爾臣愚竊臆此彖辭意義與中庸首章大
  㫖脗合艮止之義一不睹不聞莫見莫顯之戒懼
  慎獨也與時俱止未發之中也與時偕行中節之
  和也動而無動動固無為静而無静静非有執中
  和之極致也光明之所暨訖其位育之全功乎自
  王道而論功莫要於戒懼慎獨約之又約謹之又
  謹不違乎天命之本然無拂乎吾性之自然前後
[044-38b]
  始終理之原於固有者斂之愈密亦恢之彌廣内
  外本末功之盡其當然者效㡬其全而詣臻於化
  斯行止動静之偕臧而治道亦於是光明也與
[044-39a]
  周易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編修臣/朱佩蓮
  臣/謹按艮卦象辭而曾子稱之葢平日致力於止
  至善知慎乃在位行無越思内可聖外可王守約
  施博最為善道廼於學易時獨深其觀玩者也王
  弼易註曰各止其所不侵害也孔頴達易疏曰兼
  山艮者兩山重叠直置一山已能鎮止今兩山重
[044-39b]
  叠止義彌大君子此時思慮所及不出己位也程
  伊川易傳曰位者所處之分也萬事各有其所得
  其所則止而安若當行而止當速而久或過或不
  及皆出位也况踰分非據乎張南軒易説曰位非
  獨職位大而君臣父子微而一事一物當其時與
  地所思止而不越皆不出其位也非有主於中其
  能然乎朱子論語集傳獨取范氏物各止其所而
  天下之理得一語可謂括羣儒精粹矣獨疑夫易
[044-40a]
  无思也无為也天下何思何慮易不言思而此獨
  言思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也曾子以魯得之力行
  工夫居多而此獨取思知止得止勿慮胡獲也易
  曰以思曾子直曰思而位之當不當不待觀象而
  已思過半矣葢此章與中庸素位章有别素者因
  其本然思者盡其當然人之不能素履往也勿思
  耳矣芸人田者病代匠斵者傷人已兩失何取乎
  爾出位之外而未必賢入位之中而反有不暇者
[044-40b]
  也本分當為之事千慮尚恐一失不曰如之何如
  之何吾末如之何故大而天下天下皆有位也皆
  當思也位在君父思止於仁慈位在子臣思止於
  孝敬勿敢有加損焉小而一身一身各有位也各
  當思也位在視聴思明聰位在色貌思温恭位在
  言事思忠敬勿敢有迎距焉曽子由忠恕而悟一
  貫則易之為君子謀者葢隨事精察而力行之宜
  有味其言之與乃若艮之取象則更有說艮與咸
[044-41a]
  皆取象人身咸感而動身之所動由足而動故自
  拇而腓而股而思而脢而輔頰舌皆自下而上而
  思為之運若朋從爾思則膠擾妄動之思非所以
  思矣艮寂而止身之所止由足而止故自趾而腓
  而限夤與心而身而輔亦自下而上而心為之主
  若危薰其心則强制不動之心尤非所以思矣膠
  擾妄動非吉也强制不動亦非吉也咸之吉在六
  二之能居順不害也艮之吉在上九之能敦以厚
[044-41b]
  終也君子通微之思亦在乎順之厚之而已項氏
  安世以為思不出位唯上九一爻可以當之則篤
  厚意尤為深切氣不翕聚則無以發散物未堅實
  則無以復種而生未有不能成終而能成始者也
  即静極復動之道貞下起元之理周子曰艮其背
  背非見也静則止止非為也故聖人定之以中正
  仁義而主静立人極焉此則思之極致也夫
[044-42a]
  周易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
 也
              檢討臣/雙頂
  臣/謹按班聯有人材然後政事有綱紀盛世之髙
  爵厚禄非體貌之而以為名也非假借之而以為
  文也退食自公而分量有歉其心以為負國之甚
  寤寐何以自安是故人材為政事所荷持政事為
[044-42b]
  名誼所繫屬亦求其心之有所安而已漸之取象
  於鴻也以其進之有漸初六始進於下未得所安
  而上復無應六二柔順中正進於磐而益安而上
  有九五之應矣飲食衎衎卜云其吉雖然詎易得
  此漸磐之衎衎哉天下境之所懸必有物以充塞
  於其内而物之自適乃隨境以和樂於其中此固
  非偶然之遭逢而其交相資者乃不可以相易則
  觀於物情而愈可以勵臣節矣聖主之得賢臣也
[044-43a]
  推誠布公視臣鄰如一體敕㡬宣訓孚寮宷於一
  心由是用其身者必恤其家酬其庸者必重其禄
  黼黻太平遭逢明盛席豐履厚俯仰無虞安之至
  也而人臣之不敢以俄頃即安者乃正在此矣才
  竭力殫其無餘也而自謂無餘之處即已留其有
  餘謨明弼諧其有意也而偶不經意之時即至流
  為任意方物出謀國是可存也而隐忍不發此生
  之碌碌何為省成慎憲和衷可羙也而矯强立名
[044-43b]
  偏執之成心何補如是而人臣何以獲安於俄頃
  乎而不知俄頃之不敢安者即汝止之所以安也
  從来素絲之委蛇常在旦明之屋漏事聖主者運
  之隆呼藎臣者任之大聖憲天而臣欽若者一徳
  一心之相與以有成由是拜自獻其身而無所私
  隨在敬其事而無所失有時伸一巳之獨是而非
  以立異有時從天下之公是而非以黨同聖人之
  所謂不素飽者於不敢安而得所安葢精氣融而
[044-44a]
  形神固斯品節著而境地宜也要必旰食宵衣上
  有憂勤之主斯靖共夙夜下有贊襄之臣人材蔚
  起綱紀畢張明良合徳於堂㢘則四海著清寧之
  化年豐物阜而飲和食徳者永沾樂利於無窮矣
[044-45a]
  周易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監察御史臣/沈懋華
  王弼注曰進處髙潔不累於位无物可以屈其心
  而亂其志峨峨清逺儀可貴也
  程傳曰安定胡公以陸為逵逵雲路也上九在至
  髙之位又益上進是出乎位之外於漸之時居巽
  之極如鴻之離所止而飛於雲空在人則超逸乎
[044-45b]
  常事之外者也進至於是而不失其漸賢達之髙
  致也
  朱子本義曰儀羽旄旌纛之飾也出乎人位之外
  而其羽毛可用以為儀飾葢雖極髙而不為無用
  之象
  臣/謹按漸之六爻皆取象於鴻葢凡鳥之行以序
  而有漸者唯鴻鴻之進退有禮志氣皎然妻道也
  亦臣道也乃上九一爻無取乎歸與進之義而以
[044-46a]
  無所應為宜聖人以為此髙世之士則然故就卦
  位言之以陽剛而居衆爻之上不因人為進退而
  飄然有遐舉之思不隨世以就功名而逌然有離
  立之想葢在家為保姆在國為黎老髙蹈逺引殆
  超乎人位之外者與然竊思之政治之成在乎上
  而風俗之善即不當位者亦與有責焉曰漸于逵
  者象其髙也用其羽者昭其則也當其養徳於潛
  而樹中朝之雅望樂道於野而立明時之標凖以
[044-46b]
  一身之輕而維一代之風節以一人之退而振一
  世之人心所係詎淺鮮哉聖王之世戴髙而履厚
  無一人一物之不在宥者至漸之時鴻飛冥𠖇固
  哲人之髙致而風厲有位尤達士之芳軌天下詎
  有聖化之外之人哉抑詎有賢人君子而不以輔
  聖化者哉身名隐約而鼓吹休明居處髙潔而儀
  型百代可慕而不可即也可親而不可䙝也彼夫
  鶴鳴之彦或藴風烈而不舒維鵜之流或望精光
[044-47a]
  而不副固不可同年而語矣或者曰鴻不見用徒
  以羽為人所儀鴻之蹇也又曰羽者鴻之外也外
  之文不若内之文也不用其内而用其外非鴻之
  幸也而抑知不然鴻有永貞之節因其羽而知其
  徳翔於千仞而不下下則為王者之瑞焉曰儀者
  猶鳳凰之来儀也賔於天子優禮之以為國之光
  華天下仰其風采俗尚日以端人心日以古無形
  之文大用出焉爵禄不足以動其心而久居賢徳
[044-47b]
  以善俗大象之所云此物此志也中孚之翰音登
  於天不若鴻漸之羽儀而吉葢君子小人之判也
[044-48a]
  周易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侍讀學士臣/程景伊
  朱子曰豐大也以明而動盛大之勢也故其占有
  亨道焉然王者至此盛極當衰則又有憂道焉聖
  人以為徒憂無益但能守常不至於過盛則可矣
  故戒以勿憂宜日中也
  臣/謹按震上離下其卦為豐豐者盛也大也明以
[044-48b]
  制動動以用明則大業可興而極其盛大矣夫當
  盛大之時天下一統治化四訖此其所以亨也雖
  然消息盈虚相為倚伏治亂之道如環無端竊嘗
  覽觀前史每見自古國家奕葉承平疆圉開闢兵
  刑不作民物繁昌盈廷拜手以頌昇平舉世謳歌
  而享康樂宜若無意外之虞者乃未㡬而蘖芽之
  釁即潛伏於其中何者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其所
  以召亨者即其所以可憂也聖人於此宜危言示
[044-49a]
  悚乃曰勿憂宜日中何哉葢久安長治不在乎徒
  存恐懼之心而在乎亟講持盈之道豈曰委心任
  運哉惟聖人能以無逸之心行有常之政廟堂之
  上百度修明燦然具舉自圖治之初迄於致治之
  日一以貫之譬則曦御當空萬形畢照是則所謂
  宜日中者而所以保有其豐道在是矣其見於唐
  虞之時則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㡬罔失法度罔
  遊於逸罔淫於樂是也其見於成周之時則制治
[044-49b]
  於未亂保邦於未危是也此皆所謂宜日中之道
  也然考之古註言大而亨者王之所至財多徳大
  非王者之徳不能至之又言豐之為言闡宏微細
  通夫幽滯者也為天下之主而令微隠者不亨憂
  未已也故至豐亨乃得勿憂用夫豐亨不憂之徳
  宜處天中以徧照者也故曰宜日中果若斯言則
  類於後世恢張侈大之説於經文本㫖失之逺矣
  自朱子之論出然後聖人憂世立戒之意灼然彰
[044-50a]
  著於簡冊而萬世帝王保泰之金鑑不外此焉然
  則欲求永豐之術亦轉思致豐之道而已矣
[044-51a]
  周易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編修臣/林蒲封
  程子曰豐為盛大其義自亨極天下之光大者唯
  王者能至之假至也豐之時人民之繁庶事物之
  殷盛治之豈易周宜如日中之盛明廣照无所不
  及然後无憂也
  臣/謹按聖人作易所以闡天人之理而昭治亂之
[044-51b]
  原其憂患後世之心甚深且逺如乾之終日乾乾
  夕惕若泰之艱貞无咎大有之艱則无咎既濟之
  思患而豫防葢皆居安思危示人以保泰持盈之
  道也而其辭之深切著明者尤莫如豐卦焉先儒
  以為豐卦離明在内有見大之智震動於外有圖
  大之才明動相資勵精圖治何事不立何功不成
  天位之尊四海之富羣生之衆王道之大豐亨之
  象其唯王者乎然而聖人之憂自此始矣夫天下
[044-52a]
  之治不生於四方寧謐之日而常基於艱難締造
  之時亂不始於羣生板蕩之秋而常伏於宴安逸
  樂之際厯觀前世創造之初經營勤苦以致清平
  迨至積安日久外無兵戈之擾内無水旱之災海
  宇乂安民物殷庶問其地利則田疇非不盡闢也
  問其物産則技巧非不畢陳也問其詔令則堯舜
  之典謨也問其典章則成周之禮樂也政教賞罰
  無一事之不全聲明文物無毫釐之不備一若朝
[044-52b]
  廷之上無過之可稱無失之可指無偏之可矯無
  闕之可修從容清晏文恬武嬉方以為可以久安
  長治萬世無患也於是乎驕惰之心生驕者玩兵
  黷武窮泰極侈人心解體馴至亂階秦隋之季是
  也惰者沉酣宴安慮不及逺善惡混淆迄於不振
  漢唐之季是也是以當禍亂既成之後竭天下之
  才智救之而不足而於太平無事之日以人主之
  一心持之而有餘所以古之聖王凜天命之靡常
[044-53a]
  察盈虛之遞運治安已致愈切憂危卑宫惡服慮
  侈汰也不遑暇食防逸豫也慄慄危懼戒驕溢也
  動守憲度虞禍亂也不為嗜欲則娛樂之言無自
  進不好功利則興作之計無自生信賞必罰誰敢
  矯誣兼聴並觀誰能壅蔽健行不息如皎日之中
  天無倚無偏使文明之常晝日中之象此其至乎
  虞書有曰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㡬又曰敕天之
  命惟時惟㡬葢言治亂之介於㡬微也夏書曰予
[044-53b]
  臨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商頌曰不僭不濫
  不敢怠遑周書曰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氷
  周官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皆言
  治安之不可恃而憂虞之不可忘也周之積仁累
  善至成王之時為極盛矣而召公作誥猶諄諄以
  祈天永命為言後世之稱致治者莫如漢文帝唐
  太宗而賈誼以為積薪厝火至為流涕太息魏徵
  十漸疏動色相戒惟慮不克厥終葢履極盛之勢
[044-54a]
  而動之以戒懼處至治之時而保之以祇慎者自
  唐虞三代而下聖君令辟莫不同然是豈好勞而
  惡逸哉凡以廣太平之祚保豐盛之基使休光美
  實日新嵗益熙熙皥皥循之無窮至千萬世永有
  法則也然臣/嘗即卦象而推之程子所云盛明廣
  照无所不及者葢即堯之光被四表孟子所謂上
  下與天地同流以釋日中之説其義大矣而於聖
  人垂象著戒之意猶有所未盡焉葢治極則亂盛
[044-54b]
  極則衰氣數循環不可不慎故彖傳曰日中則昃
  月盈則食天地盈虚與時消息言王者履豐之盛
  如日之中尤宜制節謹度修人事以挽天時守謙
  集益建極執中憂天下之憂故能樂天下之樂至
  於徳備諸巳而福集厥躬賴及四方而慶流萬世
  皆不外於日中之義推而致之臣/愚以為保泰持
  盈之道其深切著明莫如豐卦者此也
[044-55a]
  周易
 重巽以申命
            給事中臣/倪國璉
  程子曰重巽者上下皆巽上順道以出命下奉命
  而順從上下皆順重巽之象也君子體重巽之義
  以申復其命令申重複也丁寧之謂也
  臣/謹按巽之取象在天為風在朝廷為命令風之
  吹物無處不入無物不鼓動詔令之感人淪肌浹
[044-55b]
  髓亦如風之動物無不至也葢以天下之廣萬民
  之多欲其一一咸喻主志去其不善而咸歸於善
  非命令無以為功巽有命令之象王者之彞訓本
  乎皇極垂為典謨渙汗之頒隨風而布其視天下
  之人猶一家之人則不可不家諭而户曉古者布
  之始和懸之月吉常不憚反復丁寧使中外臣民
  咸喻厥㫖而曉然於仁育義正之王心故民雖至
  愚至賤而王者不敢以愚賤忽之凡有所期會約
[044-56a]
  束訓諭誥誡既順乎人心之所同尤察乎人情之
  至隐既熟習乎耳目之間而不駭其聴聞尤深惬
  其寤寐之中而咸孚其志氣此所以往復開導至
  再至三亮天之工即代天之言布天之化即象天
  之聲和風之所鼓盪宣暢欎結而無所滯善言之
  所牖廸感發深隐而無不通夫豈徒事文告哉有
  不得已於言者則委曲詳盡皆仁心之流露雖諄
  複而不覺其煩有不敢略於辭者則提撕警覺皆
[044-56b]
  教思之无窮故輯懌而彌形其暢是以敷揚天命
  敬述祖訓出如綸綍致慎樞機王者本不輕於言
  而既出之為命又重以申之所以法巽之無乎不
  入而上情既達下意即罔不孚也考之周禮遒人
  以徇道路撢人以誦王志葢風告四方宣通徳意
  自古志之此欽承聖人之言者乃無不如風草之
  偃也由是道徳以一風俗以同所謂令出惟行而
  聲教無不暨訖者葢取諸巽有如此
[044-57a]
  周易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編修臣/張若需
  程子曰兩風相重隨風也隨相繼之義君子觀重
  巽相繼以順之象而以申命令行政事上順下而
  出之下順上而從之上下皆順重巽之義也命令
  政事順理則合民心而民順從矣
  臣/謹按人君法天出治有怙冒天下之量即有鼓
[044-57b]
  舞天下之權薄海之廣兆人之衆所以一其心思
  牖其耳目俾相安於禮樂政刑之内而罔有拂戾
  者固由於沐浴陶淑之甚深實則命令之頒感人
  為獨切而率民以易從也是故虞廷命官不廢疇
  咨之義成周布政式垂象魏之文帝王致治固在
  躬行然亦何嘗薄誥諭為虚文而顧崇清浄無為
  之化乎夫法教百端令行為上所謂堅如金石信
  如四時無私如天地者凡以示其事之必可行而
[044-58a]
  先為丁寧告戒之也小民至愚難於慮始國家興
  大利除大害将舉一世而轉移之使不為之反覆
  開陳堅明約束将利於千萬世者或不利於目前
  利於千萬人者或不利於數人必且多方以相撓
  展轉以相遁使徳意終格而不行此巽命之申所
  以必在未行之先有以袪其蔽而安其隐也然或
  詔令所布未嘗不愷惻周詳聳人觀聴而無良法
  善政繼其後則徳音之播㡬為紙上之空言而無
[044-58b]
  逮下之實事其於民生國計鮮所禆益又明矣君
  子觀於重巽之義而知申命者所以致其戒於行
  事之先而喻之以可從行事者所以踐其言於申
  命之後而示之以必信言行君子之樞機而立綱
  陳紀之間尤大彰明較著者也且夫巽之為義取
  象於風風感物而易入命順民而不違其理一也
  人君無一息不為小民圖安全謀衣食富教兼施
  經綸大備舉窮簷蔀屋之隐畢籌之宵衣旰食之
[044-59a]
  中然後沛然布之下其令如流水在上既無咈民
  從欲之舉斯下自昭丕應徯志之實傳曰民之所
  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上順下也書曰是訓是行
  以近天子之光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下順
  上也上下交相順而政無不立法無不行天子垂
  衣端拱精神周四海之遥小民樂事勸功尊親切
  一人之戴寰宇之内靡然向風而蒸蒸丕變所謂
  大順大化不見其迹莫知其然者聖徳之神不且
[044-59b]
  渾然與天同運也哉
[044-60a]
  周易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編修臣/徐景熹
  臣/謹按聖王治天下政事務在必行而政事之行
  貴乎號令之相繼必使百官以及萬民朝宁以及
  四海莫不知聖王敷治意㫖之所在而後庶績以
  理百務以成也如天之雨𤾉寒燠各著其時唯風
  以兆之亦唯風以散之其象取乎頻相加其性取
[044-60b]
  乎順以入而相繼者無或息則無物而不被其嘘
  植矣國家之行事必先以申命者其亦有隨風之
  象焉今夫隨者相繼之義也以巽之二體相成協
  應無已而生機所觸有以萌發乎品彚之朕兆故
  河圖帝通紀曰風者天地之使是風即天之號令
  萬物得以育生而知所仰者以其號令之頻施耳
  而况禮樂刑政發於朝扆堂陛之上以之渙號於
  天下而罔或有違者獨無逡廵之開示乎是以聖
[044-61a]
  王之設施其敷政之美意必有以深洽於民心布
  化之良規必有以深切於民隠乃體巽之君子則
  不遽求之民也明彞訓以示寰區雖反覆而不為
  勞雖勤宣而罔或懈委曲開導中復深寓乎愛惜
  憂勤之意既勞来以使之樂從又提撕以令其感
  悟朝夕勸勉再四丁寧忠厚悱惻之深情不覺纒
  綿於靡已此所以發號施令脗合民願而凡事之
  欲行者無不奉命惟謹以視風之養物成功變化
[044-61b]
  成道入微以相喻唯恐其不周奏聲而相宣復恐
  其或驟者有以異乎無以異乎且巽之施命其有
  闗於文教風化不獨一卦為然如小畜之懿文徳
  則風行天上者也蠱之振民育徳則山下有風者
  也觀之省方設教則風行地上者也姤之施命誥
  四方則天下有風者也即漸之居徳善俗鼎之正
  位凝命要皆不離乎巽以取象者也古聖人出身
  加民天下皆知其意之所向而積漸以共明之則
[044-62a]
  順而易入矣故申者申其意而非申以法命者命
  以安而非命以强申命者所以誥誡於行事之先
  預酌乎人情之順不啻三令五申至詳至悉而後
  見之施行民乃即事而深喻其意也已且行事即
  以踐其所申之命者也茍行事而不申命則民無
  所信從而大業未易舉或申命而不行事則民亦
  無所向風而宏猷仍未易集葢以實效之不可不
  漸臻耳書曰星有好風傳曰君子之徳風風之時
[044-62b]
  義大矣哉要期乎漸以圖之順以成之而號令必
  有以相繼也聖王建極萬國咸寧庶事之康端在
  是與
[044-63a]
  周易
 六四渙其羣元吉
             中允臣/彭啟豐
  胡瑗曰天下之渙起於衆心乖離人自為羣六四
  上承九五當濟渙之任而居隂得正下無私應是
  大臣秉大公之道使天下之黨盡散則天下之心
  不至於乖散而兼得以萃聚故得盡善元大之吉
  也
[044-63b]
  臣/謹按渙卦自六三以上皆因渙以拯渙者六三
  隂柔而不中正居無位之地止於其身無悔不能
  及人六四上承九五為大臣之象居隂得正絶去
  黨援以柔順輔剛中可以拯天下之渙而無難程
  傳言天下渙散而能使之羣聚可謂大善之吉朱
  子謂程傳文義是羣其渙非渙其羣也蘇洵有云
  羣者聖人所欲渙以混一天下此可補程傳所不
  及葢物以類聚之謂羣周而不比之謂渙人心之
[044-64a]
  所以暌由於各挾其私不能混一惟散一已之黨
  即散天下之各立為黨者合之使天下臣鄰聚為
  一心聯若股肱以効忠藎於一人所謂散小羣以
  成大羣也夫朝廷之上是非可以力争可否期於
  共濟不但依附功名阿結黨援之念不可稍存即
  事闗國計民生之大而偶涉意見之偏不知通變
  以宜民即不能實心以為國其本在於廓然大公
  和衷交贊而已昔歐陽修作朋黨論謂君子有朋
[044-64b]
  小人無朋而引漢唐之事以為鑑蘇軾作續朋黨
  論謂君子如嘉禾封殖之甚難小人如惡草不種
  而自生夫小人以勢利相結納終必至於相傾軋
  即負名教之尊而黨同伐異亦不可為君子故歐
  蘇之説俱未得其正也且夫渙豈中立調停漫無
  區别之謂哉其識足以辨賢奸而惟以人事君其
  權可以進賢退不肖而惟君命為重靖共爾位正
  直是與王臣之蹇蹇匪躬相臣之休休有容皆於
[044-65a]
  渙其羣端其本矣大君虚已以建極無作惡無作
  好早以離去偏私為聯屬人心之本用資六四巽
  順之徳成九五剛中之功宜乎渙汗大號而幽滯
  皆宣也
[044-66a]
  周易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監察御史臣/陸尹耀
  孔氏頴達曰天地以氣序為節使寒暑往来各以
  其序則四時功成也王者以制度為節使用之有
  道役之有時則不傷財不害民也
  臣/謹按節者限而止之之義也此卦兌下坎上坎
  水之流無窮兌澤之容有限以有限蓄無窮有過
[044-66b]
  溢之虞故利用節非節省之謂節乃節制之為節
  也卦體隂陽各分其半均而不偏二五陽爻居中
  得位限而不過體此義以措施於政事是操節制
  之權而法天象地因時制宜變化從心權度在握
  制節謹度約己省躬費出有經用財不濫無無藝
  之求無横征之税斯不致傷財而害民矣彖辭大
  意如此臣愚竊臆一時有一時之節一事有一事
  之節與其既溢而思所以節之不如未溢而先有
[044-67a]
  以節之也試觀天地之運隂極陽生陽極隂生刻
  刻相生時時相節故能寒暑代嬗氣序不忒而嵗
  功於是乎成焉然天地者不言而化無為而成者
  也若聖人而為天子者中處天地之内凡天地之
  順布者固當推行而盡利即氣化之不齊者亦必
  裁成輔相以合其宜於是法天地之節而制為度
  數尊卑有等輕重有倫上下有辨文質有宜皆所
  以為節也即如制用一端國家之嵗入有數以其
[044-67b]
  所入供其所出過豐過儉皆過也是以斟酌損益
  制為常典祭祀有常品匪頒有常式燕饗有常儀
  錫予有常物葢布帛絲粟即閭閻生計所聚龜貝
  泉刀實斯民命脉攸關茍無常經多方以耗之将
  必多方以取之安保其不傷財害民者哉故卦辭
  既戒以苦節之不可貞矣而此彖復申其義謂當
  法天地之節而節以制度者葢欲其隨時隨事而
  豫為節之庶多寡隆殺各中其節焉而後萬化之
[044-68a]
  原以裕萬姓之命以安也彖辭之言節也可謂深
  切著明矣
[044-69a]
  周易
 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檢討臣/熊郢宣
  邱富國曰聖人體節之義則立為制度量入為出
  无過取无泛用有損己益人之實而无剝下奉上
  之事故不傷財則不害民矣
  臣/謹按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八政之條首惟食貨
  是財者生民之大命天下不可一日無者也有財
[044-69b]
  用而後民事興君職即於是乎在焉夫民不能自
  為治治之以君君不能自為養養之以民原以一
  人利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即其取諸人者還以
  致之人耳惟酌劑之有經斯國無匱乏之虞下有
  豐裕之休矣此聖人因天時之有節推其道於理
  財安民誠為有國者之要務也凡物必有所限始
  能節而制尚矣物必有所準始能節而度昭矣制
  則守不易之章程而無或過也度則循一定之規
[044-70a]
  畫而無不及也過為奢奢不可崇也不及為陋陋
  不可訓也節之以此所以防微杜漸者不亦深且
  逺哉人情之易縱也處約則斂抑是務恒存歉然
  不足之懐處樂則志滿氣溢遂有不能自持之意
  况人君擁四海之富居九重之尊何所求而不得
  何所欲而不遂乎茍不致審於天人理欲之界以
  别其途則一念之敬肆即為生靈之休戚所係國
  家之治亂所基使發而為道心也自檢束於義禮
[044-70b]
  之中謹性情節嗜好嚴恭於朝夕者其必量入為
  出而經費有常也其必謹小慎微而潔巳厚下也
  則侈泰之私何自而乗乎否則人心熾矣聲色貨
  利之投無在非馳情蕩志之具宫室之居必欲其
  美服飾之奉必求其華器用之供必致其巧耳目
  之靡麗何窮府庫之金錢有盡所謂積之百年而
  不足用之一旦而無餘将度支既竭税斂轉増勢
  所必至矣祇此節與不節之故始於方寸者甚微
[044-71a]
  及於國計民生者甚巨得則咸足失則交困利害
  之相因若此能不遏其機於将萌而防其患於未
  著哉葢君心為萬化之源君身為百度之表但使
  宫寢之上一興作而思物力之艱難一服食而知
  閭閻之疾苦不敢暴有限之財物以從欲不忍朘
  小民之膏脂以自便惟是省約宅衷初終弗異則
  乗輿服御之有定制也宴饗錫予之有常典也土
  木營繕之不事珍奇玩好之不至於前也嵗入之
[044-71b]
  貢賦無耗蠧以時之蠲賑有儲蓄敦龎樸素之風
  釀為豐稔蒸為太和遂以養蒼生無窮之厚福培
  國家無疆之丕緒也孰非此能節之所致哉昔堯
  之茅茨土階而黎民於變禹卑宫室而績底平成
  即漢之文景弛供御以便民賤珠玉而重農桑㡬
  致刑措之休者亦節之之效也書曰慎乃儉徳惟
  懐永圖孔子曰節用而愛人亦此意與
[044-72a]
  周易
 君子以制數度議徳行
             庶子臣/周資陳
  孔穎達曰數度謂尊卑禮命之多少徳行謂人才
  堪任之優劣君子象節以制其禮數等差皆使有
  度議人之徳行任用皆使得宜
  臣/謹按制數度議徳行帝王節天下之要道也諸
  儒皆謂數度之制因其在人徳行之議修其在巳
[044-72b]
  獨孔穎達謂徳行為議人之徳行以任用辨材論
  官似於議字較切且寓慎重名器愛惜爵禄之意
  尤合節之本㫖况君子乃以聖人在天子之位而
  議禮制度以節天下者自非徒一身之事故制數
  度以政事而言謂尊卑禮命之輕重議徳行以人
  才而言謂大小賢能之優絀審其自然權其當然
  節也者人才政事之大防也數以為度度辨於數
  如一命再命三命之類是也制之而凡輿服宫室
[044-73a]
  立為科條莫不有多寡之等使賤者不得以踰貴
  卑者不得以踰尊所以防其僭擬凌逼之漸徳以
  為行行軌於徳如書所謂亦行有九徳亦言其人
  有徳乃言曰載采采是也議之而凡名器禄秩設
  為品級莫不有黜陟之典使徳之大者居上徳之
  小者處下所以防其玷混濫冒之端上下辨而民
  志定賢才輔則天下治君子節天下之道所以執
  要不煩也然而上行下效捷於影響凡王政之推
[044-73b]
  行而盡利鼓舞而盡神者皆其由巳以及人者也
  故節之道行乎天下而節之本在乎君身數度徳
  行不本君身言則其理終不備五服五章在人之
  數度式玉式金君身自具數度焉敘賢敘能在人
  之徳行擬言議動君身實倡徳行焉帝王首出必
  先舉制之議之者端其本於身所謂皇建其有極
  也而後以制之議之者達其用於人所謂會其有
  極歸其有極也節之所以能通而且清心寡慾之
[044-74a]
  主在上則清明在躬志氣如神以之制數度而制
  乃盡善以之議徳行而議乃咸宜尤節之所以無
  弊君子之體節者至矣
[044-75a]
  周易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説而巽孚乃化邦也
             檢討臣/萬松齡
  程子曰二柔在内中虚為誠之象二剛得上下體
  之中中實為孚之象
  臣/謹按易之為書廣大悉備性命精微之㫖具載
  於中而六十四卦獨不言誠者何也在天成象在
  地成形在人成性無非此真實之理所彌綸而貫
[044-75b]
  注故元亨為誠之通利貞為誠之復六十四卦之
  不言誠正無一卦之不言誠也顧其理之尤為親
  切著明者莫過於无妄中孚无妄者純乎天而不
  雜乎人者也中孚者盡乎人以復乎天者也夫隂
  陽之道不過剛柔而吾心之理不過虚實朱子云
  一念之間中無私主謂之虚萬理俱備謂之實中
  孚之三四以柔在内是為中虚惟其中虚所以受
  信也中孚之二五以剛得中是為中實惟其中實
[044-76a]
  所以為信也實理充乎其内而外邪不得以入之
  則中孚之體於是乎立矣外邪既不能入而虚明
  之本常惺不昧无思无為而物来順應則中孚之
  用於是乎行矣惟至虚乃為天下之至柔惟至實
  乃為天下之至剛雖有作用視聴言動其實無我
  我意猶無安得有偽是謂中孚孚在中也故老子
  亦曰真精之中其中有信也而又曰説而巽者何
  也卦體上巽下兌兌悦巽遜悦則和順而易從巽
[044-76b]
  則漸漬而不廹葢於穆不已人同得此以為心原
  無一毫偽妄得以叅於其内惟雜以有我之私則
  間隔矯强之形生矣中孚無我則和悦自生和悦
  既生則矯偽不作上至誠以順巽於下下有孚以
  説從其上故不期孚而自孚無往不孚則無往不
  化雖萬邦之逺如堂陛然葢萬物之性其天俱不
  容偽是以聖人在上鳥獸草木咸若何者其天同
  也物得其天未有不熙然而遊快然而育者雖豚
[044-77a]
  魚亦且感格而於化邦乎何有誠以孚乃億兆人
  之本心有感之而無不應也然天下有一人未孚
  即孚有一毫未到至孚乃化邦此即夫子所謂修
  己以安百姓皆性體之擴充非直事功之效騐也
  惟堯舜之主始足以語此豈漢唐之雜霸所可㡬
  哉夫合天下之理而歸之於心合天下之心而歸
  之於孚而毫無意必固我之私反之於天命之初
  殆無少虧缺此盡人以復乎天始克全其无妄之
[044-77b]
  真體而天人相契之㡬微矣故下曰中孚以利貞
  乃應乎天也然則中孚之道一誠而已矣乾之九
  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而夫子繫之
  以辭曰忠信所以進徳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忠
  信也誠也皆孚在中也則所以密致其功者亦唯
  是朝乾夕惕健行而不息則徳益日進而業益日
  修矣
[044-78a]
  周易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監察御史臣/陳仁
  臣/謹按天下之患每生於所易忽而發於所不測
  故賢聖之君博觀今古窮極事理而是非較然夫
  天命靡常有治則有亂有安則有危然亂不生於
  亂而常生於治之時危亦不起於危而常起於安
  之日惟人主恃其久安而狃於常治不思所以豫
[044-78b]
  防之於是亂生而危至矣自古天下治安而致禍
  亂者不可勝數姑不具論論其最著者漢元帝遭
  世承平四夷嚮風然優游不斷務為姑息知蕭周
  之賢善善而不能用知恭顯之奸惡惡而不能去
  賞罰倒置百度廢弛自永光以来受制羣小賊害
  忠良西漢之衰决於此矣隋煬帝坐承富强之業
  志驕氣盈慨然慕秦皇漢武之為人窮奢極欲兵
  連四夷政煩賦重盗賊蜂起而猶廵遊不息惡聞
[044-79a]
  直言天下怨叛遂以滅亡唐明皇既平内亂勵精
  圖治開元之際㡬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動
  怠於政事殫耳目之玩窮聲色之巧奸臣執權艷
  妃亂政南詔之敗𠖇然不知至於寵用聚斂之臣
  竭天下以自奉致使禄山専以貨寳交結左右䝉
  養奸慝其後乗輿播遷唐祚不絶如綫元順帝當
  熙洽之餘忽盈成之戒荒於逸樂朝政日紊是時
  羣雄割據四海鼎沸而帝猶不悟迎西畨僧行運
[044-79b]
  氣之術教宫女作天魔之舞又於内苑造龍船俱
  五采金裝日於後宫海子内遊戲荒淫如此安得
  不亡由是觀之治極則亂安極則危憂亂者其國
  常治恃安者其國常危此理之必然者也向使四
  君者於其全盛之時皆能逆探其未然之患而豫
  防之則至今可以不廢惟其履盛滿而不知戒或
  戒之而必待其著故禍發而不可救古之有天下
  者非以得位為樂也日出而朝而惕然以思曰毋
[044-80a]
  役耳目與毋殖貨利與毋拒忠讜與日中而聴而
  凛然以思曰毋邪臣進而正士消與毋弋獵勤而
  遊幸多與毋宫室崇讒夫昌女謁盛與日入而息
  而悚然以思曰毋屑越於舞女酣歌與毋耗志於
  蓬莱方丈與毋刑法太密而詔令太繁與乂進庶
  人而問之曰毋饑寒切於肌膚而吏莫之省乎則
  怨我者乎進士而問之曰毋化不下究而積行之
  君子壅於上聞乎則謗我者乎進諸大夫而問之
[044-80b]
  曰毋尊卑濶絶而上下之情不通乎進諸将而問
  之曰毋烽舉燧馳多壘於郊而棨㦸不寧者乎凡
  此者非以為茍勞也葢恐一物之失理故事事而
  思之一事之失宜故時時而慮之慮之於無事之
  日而尋其端緒之所自起究其流弊之所必至以
  曲盡其防閑之術使不至於患也易曰安不忘危
  存不忘亡書曰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此物此
  志也茍為不然驕縱淫佚徒取一時之快而不為
[044-81a]
  異日之圖一旦馴致於覆敗禍亂無可奈何之地
  雖有聖人亦無能為矣是故君子之為國也欲祈
  天而永命必思艱以圖易
[044-82a]
  周易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監察御史臣/甄之璜
  程子曰當既濟之時以防患慮變為急繻當作濡
  謂滲漏也舟有罅漏則塞以衣袽有衣袽以備濡
  漏又終日戒懼不怠慮患當如是也
  胡炳文曰乗舟者不可以無繻而忘衣袽亦不可
  謂衣袽已備遂恝然不知戒水浸至而不知則雖
[044-82b]
  有衣袽不及施矣
  臣/謹按此周公欲占者處既濟之時宜預備而戒
  懼以為保邦之計也夫時當既濟豐功赫奕至徳
  昭宣兆姓享樂利之休萬國集玉帛之㑹人莫不
  謂巳治巳安而可無煩籌度矣乃公繫四爻之辭
  丁寧示警既曰繻有衣袽又曰終日戒豈故為是
  鰓鰓過計哉葢統莅衆則間端易萌承平久而逸
  志或起須知有備無患王道之良圖思患預防君
[044-83a]
  子之逺慮故彌後患者當裕之於先事撫大業者
  貴持之以小心使繻漏已形而始謀禦患之具則
  倉猝求之其勢必無及矣抑衣袽有備而恃為無
  恐之資則悠忽将之其失仍不免矣惟時雖無患
  常恐患之或生而所為圖之務周儲之務早者預
  備既不忽於尋常變雖有備猶恐備之不密而所
  為察之務謹防之務嚴者戒懼復不忘於頃刻夫
  而後攸往有利涉之功臨深無胥溺之害也四值
[044-83b]
  既濟之時而為坎體居近位其象固如是耳公意
  以為居安思危保至治於萬年者君與臣均有責
  焉故綢繆未雨既託為鳥音以告其君而繻有衣
  袽又繫為爻辭以朂其臣君臣交勉儆戒無虞周
  之所以傳世三十綿祚八百者其有賴於此義也
  夫
 
御覽經史講義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