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10 御覽經史講義-清-蔣溥 (master)


[041-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覽經史講義卷四
  周易
 同人于野亨利渉大川利君子貞
            監察御史臣/周祖榮
  孔頴達曰同人謂和同于人野喻其曠逺言和同
  于人必須寛廣無所不同用心無私乃得亨通故
  云同人于野亨與人同心足以渉難故曰利渉大
[041-1b]
  川與人和同易入邪僻故利君子貞也
  胡炳文曰同人于野其同也大利君子貞其同也正
  臣/謹按天下之人可以身相接可以心相通而必
  不可以私相結葢情之所合非理則不正也羲皇
  設天火之卦命曰同人意良深哉夫天之所以為
  大者以物皆仰其覆也火之所以為明者以物皆
  被其光也若是者同故也聖人之於人亦若是而
  已矣嘗見其道偹中和心涵胞與天下一家也中
[041-2a]
  國一人也出户庭而知天地之大觀萬象而知心
  理之同其曠𣺌之胸廓然無我猶之廣漠之野浩
  乎無垠同人如是其度量逺矣故有亨道曰利渉
  大川即亨可濟險之義也彼夫千尋之溪壮夫弗
  能游者舟楫具則履之如平地焉艱鉅之任豪士
  弗能勝者人力齊則試之無盤錯焉同人之益如
  此不誠有益而無弊乎然嘗觀往古叔季之世仕
  於朝者或内臣而倚屏藩之力或外臣而結近習
[041-2b]
  之援或大臣而邀吏民之譽門户分其害遂流於
  家國處於下者或異學而聚徒與之盛或名流而
  髙標榜之風或英雄而締豪俠之侣朋黨立其習
  遂中於人心此小人之所為茍同而非君子之大
  同也若君子之同則必出於正聖人繫辭終曰利
  君子貞言乎亨固致利而貞乃為利也夫貞者以
  義制事以禮制心學問文章淡然於形氣之外是
  非邪正灼然於聞見之間所樹者道義之交而比
[041-3a]
  匪不能犯所作者公忠之氣而俠烈非其倫此君
  子之貞而同人所以為利乎所謂和而不流羣而
  不黨即此義也至於聖人序同人於否之後又有
  深意焉葢否以亂羣為戒故繫之曰不利君子貞
  懼君子之茍同而失其貞也同人以出門為義故
  繫之曰利君子貞懼同之悖貞而冒為君子也細
  繹其㫖乾離合而成體中有陽明之象所以同必
  歸之君子地水變而定位猶有柔險之嫌所以君
[041-3b]
  子必本諸貞是成卦之初其精藴已具反覆玩味
  之下益見易學之淵微無盡也
[041-4a]
  周易
 同人于野
             編修臣/徐以烜
  程子曰同人者以天下大同之道則聖賢大公之
  心也常人之同者以其私意所合乃暱比之情耳
  故必于野謂不以暱近情之所私而於郊野曠逺
  之地既不繫所私乃至公大同之道無逺不同也
  臣/謹按天下事持之以正則情無不通守之以中
[041-4b]
  則道無不洽天下之人不同而志則同天下之志
  不同而理則同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通以大
  中至正之理也同人一卦惟二爻一隂而上下五
  陽皆同與之故曰同人玩其爻辭則曰同人于門
  矣又曰同人于宗矣夫同人而曰于門近之至也
  就其一隅局於所見其狹隘固不足論已至于宗
  則較諸門為稍逺矣然苐暱其情之相親而形骸
  不隔縁其習之相近而畛域不分其所謂同者亦
[041-5a]
  猶隘而不廣也豈若同人于野之曠逺無私可與
  天下共見者哉葢同人之道無他所分在公私之
  間而已如其公也則特立固非鳴髙即從衆亦非
  便已光明磊落之懐天下得而共見之如其私也
  則和光混俗固盡出於詭隨負氣矜情亦或過於
  激烈茍存意見則門户自此而開稍近聲名則標
  榜從兹而起揆諸聖賢大公之道又安在乎是故
  其同也有以同為同者有以不同為同者其或事
[041-5b]
  無岐趨理惟一是順而行之不立異以為髙不矯
  情以干譽此則以同為同者也若夫臨大事决大
  疑定大業當議論紛紜之際而揆度其事宜無所
  依回亦無所瞻顧總期合乎天理之公人心之正
  是以人所謂可而有否焉則折其否以成其可人
  所謂否而有可焉則持其可以去其否正晏子所
  謂如五味之相濟而非以水濟水之不能食也如
  五聲之相和而非琴瑟之専壹而不能聼也此則
[041-6a]
  以不同為同者也以此律己即所謂和而不同矣
  以此處世即所謂羣而不黨矣以此立朝即所謂
  同寅恊恭和衷矣茍不明乎此義而惟交結是尚
  則如漢之三君顧及唐之牛李宋之洛蜀明之東
  林其人未始不均為正類而黨援之習至於固結
  而不可解所辨甚㣲所闗乃甚鉅也暌之象有曰
  君子以同而異其殆與同人于野之義互相發明
  者歟
[041-7a]
  周易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
 之志
             編修臣/夏廷芝
  臣/謹按同人一卦以離遇乾火上同於天離者文
  明之象也乾者剛健之體也有文明之徳以裕於
  内則明辨以晳而光昭普徧由内以達外自近以
  訖逺也本剛健之徳以持其體則純粹以精而運
[041-7b]
  量周通無一念之或貳無一時之或息也葢文明
  則能燭理故能明大同之義剛健則能持已故能
  盡大同之道此所以致同人于野之亨而非若同
  人于宗之吝也又卦惟六二一爻位處中正而上
  應九五中則無偏正則無私君子以無偏者持已
  而物來順應可以化将迎逆億之心君子以無私
  者接物而鑑空衡平可以消伐異黨同之見故夫
  天下雖大山陬海澨雖逺羣黎百姓之心雖甚紛
[041-8a]
  紜不一叅錯不齊而聖人首出即能視天下如一
  家統中國如一人者此豈智取術馭刑驅勢廹云
  爾哉葢智術能弭于耳目之所及而不能周於耳
  目之所不及刑威能禁于事之所已然而不能消
  于事之所未然唯能通天下之志則民之出作入
  息無不欲遂其生也聖人即給求養欲予之以俱
  生民之視履周旋無不欲復其性也聖人即樂淑
  禮陶予之以各盡葢既視億兆之心為一心自能
[041-8b]
  聯億兆之體為一體而要非文明以健中正而應
  者亦安能致此於民耶抑又思之君子通天下之
  志非盡混同而無别也天下之理惟審其異者乃
  可以致其同故大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
  辨物葢于不同之中得大同之道而後所同者為
  正合非阿比也由斯以推學者必特立獨行而後
  有聲應氣求之美人臣必嫉邪秉道而後有同寅
  恊恭之休聖人治天下凡其所以遏惡揚善順天
[041-9a]
  休命者必其明刑弼教有釐然不可紊之章程而
  後一道同風有日遷善而不自知之風化也此所
  以能通天下之志者天下亦無不以志相應而感
  孚之機㨗于影響蕩平之治遍及寰區也
[041-10a]
  周易
 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編修臣/沈文鎬
  臣/謹按此言君子大同之道一出於正而無私也
  天下之大燥濕剛柔不一其地智愚賢否不一其
  人而要無不同此志即志不盡同而要無不同此
  理理之所在即志之所歸唯同人之君子為能通
  之葢以卦徳而言文明則能析理而審大同之義
[041-10b]
  剛健則能克己而盡大同之道以卦體而言中正
  則我以道同人而非私暱有應則人以道同我而
  非私比凡此皆為君子之正道得其正即得其所
  以同而天下之凡有志者無不相孚也彖傳以乾
  行釋致亨利渉但取剛健無私之義而釋利貞則
  先以文明見所知者無不至繼以中正見所與者
  無不當其兼取明健中正之義要以全盡夫剛健
  無私之義而已故知君子所以能得其正者實原
[041-11a]
  於一誠以大公無我之懐達過化存神之用自色
  笑言動暨禮樂刑政無不出乎人心所自然而合
  乎人心所當然所以天下應之不疾而速不行而
  至因其勢而利導之固從風向化相其宜而裁制
  之亦潜運黙移真有形骸雖隔而性情自通者且
  君子之志究言之原於一誠分言之流為四徳此
  仁義禮智藴於一心溥博淵泉時出不窮實與人
  心同具之良脗然相合是故通之以仁而天下之
[041-11b]
  志胥恊通之以義而天下之志胥正通之以禮而
  天下之志胥遵其節制通之以智而天下之志胥
  喻其神明風流令行㨗於桴鼓在君子原未嘗有
  異術以致此也非然者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亦祗
  依類而應其能盡天下而通之哉乃知君子與天
  地合其徳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
  合其吉凶况含生負氣之屬知覺盡同舉斯心以
  加諸彼自相遇以天而非私情之合程傳謂聖人
[041-12a]
  視億兆之心猶一心者通於理而已誠不易之論
  也聖人作易於隨則曰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之
  於咸則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於同人則又
  曰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而歸之於一正明乎
  人同此心有我則隔無我則通舉念至公而四海
  悉應古帝王所以致恊和風動之盛者胥是道也
[041-13a]
  周易
 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侍講臣/劉綸
  朱子曰類族辨物所以審異而致同也
  虞翻曰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君子和而不同故於
  同人以類族辨物也
  臣/謹按天下含生負氣之屬莫不以類相從故大
  易垂象示人於釋乾卦九五之文則曰同聲相應
[041-13b]
  同氣相求於繫辭上傳則又曰二人同心其利斷
  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凡以徴氣誼之感孚交動
  而交應也然非深求乎聖人縁象設教之精意而
  或以聖人所言明統同之義多發辨異之義少則
  身世之交所云類聚羣分者又何以定其分而聮
  其情歟於此見審異以致其同而導天下以大中
  至正之歸者其義莫備於同人之卦夫同人之卦
  其徳剛健而文明復兼以卦位得中之美其於同
[041-14a]
  也正所謂通天下之志者矣乃文王之系卦也先
  之曰于野亨以其象必廣逺而無私故亨也繼之
  曰利渉大川言其道可共濟也周公之系爻也同
  人于門曰无咎以初爻在下為出門之初於卦位
  無繫應於卦徳無專屬也同人于郊曰無悔以六
  爻所居者亦逺在外卦則既不及於五在内卦則
  更不及於二也若六二一爻與陽爻相應本為一
  卦之樞紐而聖人於此觀其象玩其占即同人于
[041-14b]
  宗而系之以吝者何也本義云六二雖中且正然
  既有繫應不能大同也楊文煥亦云于宗不若于
  門于門不若于郊于郊不若于野六爻有不能盡
  卦義者如同人是也君子知其然也故於物情之
  離合事理之叅差必深研之以極其辨而後各得
  其所者可以見相親相遜之仁各止其所者即以
  見無黨無偏之義則同人之道得也且夫類族之
  方有二一曰道義一曰意氣本乎道義之公者雖
[041-15a]
  或迹與人異而亦不失其為同葢其理實大共之
  理也本乎意氣之私者雖或迹與人同而亦適成
  其為異葢其見實有我之見也昔晏子論和同之
  别而必以五味相濟五聲相成者為和是誠於同
  之中而深得夫辨之説者矣由兹以推體同人之
  卦象者惟恊乎道義之所孚無循乎意氣之所感
  而又一斷乎類族之指以立其本而防其流則同
  其學術而學術不以矜標榜之名同其事功而事
[041-15b]
  功皆以著咸和之效程子所稱文明以燭理自能
  識大同之義剛健以克己自能盡大同之道者此
  之謂也
[041-16a]
  周易
 其徳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監察御史臣/湯聘
  臣/謹按聖王繼天立極奉若天時其所以亮工而
  熙績者未有不日新其徳以樹久安長治之宏規
  者也是故自强不息藴於内者既純粹以精不見
  而章發於外者復明辨以晳則體天徳以居天位
  而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㒺不從欲此巍煥之
[041-16b]
  業所以超千古而莫與比隆也如大有之卦以乾
  居内則剛健矣以離居外則文明矣六五既得尊
  位而又能應天時行則其徳至矣占以元亨非王
  道之本於聖功者哉特是為君之難也一人立百
  官萬民之上機務之紛紜蕃變於是乎待理焉羣
  生之休養生息於是乎托命焉薄海内外議富議
  教有加無已惟恐一夫不獲其所焉是以聖天子
  勵精圖治竭宵旰之憂勞以期天下之化成而時
[041-17a]
  凛兢兢業業之思者誠以治當大有之隆其所以
  持盈而保泰者固無時不以廸徳為念者也且夫
  徳莫憲天之為大而憲天又在乎乗時體元以長
  人則範圍不過而物莫能撓重明以麗正則旁燭
  無疆而物莫能遁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聖之徳一天徳之時而已惟天以時布化育而寒
  暑隂陽不愆其序惟聖人以時立綱紀而禮樂刑
  政各措其宜将見與天同其徳即與天同其治而
[041-17b]
  風動者四方永頼者萬世元亨之吉占所以獨歸
  之大有與記有之當其可之謂時王者欽崇天道
  與時偕行所謂剛健者用舍操之獨斷並非過用
  其刑威也所謂文明者知覺先乎斯民並不稍鄰
  於苛察也廣運在皇衷而舉而措之各得夫變通
  盡利鼓舞盡神之妙時之為義大矣哉
[041-18a]
  周易
 其徳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監察御史臣/周琰
  義疏曰釋元亨之義剛健謂乾也文明謂離也應
  乎天而時行者六五應乾九二亦與五為體故云
  應乎天也徳應乎天則行不失時與時无違雖萬
  物皆得亨通故云是以元亨
  臣/謹按大有一卦處盛大之勢必有保有之徳徳
[041-18b]
  也者建極鍚福之本也人君綜攬萬㡬非剛則無
  以致決非明則無以察㡬非剛與明兼則偏長一
  得無以熙庶績而亮天工大有既合離乾而成卦
  則剛健文明其徳備矣顧六十四卦之中如需之
  剛健不䧟賁之文明以止同人之文明以健均不
  聞直以元亨屬之而兹乃屬之大有者詎不以應
  天時行為大有所獨歟夫天者理而已矣記云當
  其可之謂時事當合理斯動不失時無二道也文
[041-19a]
  言曰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如擊斷以為剛其與天
  之剛而能柔異矣書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如苛
  察以為明其與天之無私照又異矣惟六五能應
  乎天則剛不可撓明不可眩有時以不用剛為剛
  而神武之才寓於渾厚有時以不用明為明而坐
  照之哲運於幾先由是禮樂刑政之設施悉鼓舞
  變通之妙用天以四時不忒成嵗功聖以時措咸
  宜貞百度絶非後世武健嚴酷與綜覈名實者所
[041-19b]
  能比此大有彖辭所由異於諸卦而獨以元亨屬
  之也人主有執競之功緝熙之學徳醇矣茂矣慮
  無不坐臻隆理然未有不法天不順時而能善剛
  健文明之用者大有之元亨職是故歟
[041-20a]
  周易
 其徳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監察御史臣/劉永泰
  程子曰大有元亨非大有之義便有元亨以其卦
  才故得元亨葢言卦徳剛健文明卦體居尊應天
  所以元善而亨通也
  臣/謹按易卦彖辭自乾而外其繫以亨者固多有
  之即繫以元亨利貞者亦間有之若夫直言元亨
[041-20b]
  而更無他辭者惟大有與鼎卦為然然鼎卦之専
  言乎養道者其事較小而大有之統舉乎治道者
  其義尤大是可知大有所謂元亨者不惟於事當
  得大通抑且於理要歸盡善非謂席豐履盛其勢
  有以昭一統之模正謂體全用備其徳有以建萬
  世之業也夫大有之主非所稱受天命莅天位而
  出天治者乎嘗試仰觀於天貞觀而有常者其剛
  健也光被而有耀者其文明也屈伸往來遞嬗而
[041-21a]
  成化者其時行也使撫大有者有一不足以合天
  將剛健不能决幾文明不能察㣲肆應不能咸宜
  徳絀矣何元亨之可倖致耶乃今觀於大有内卦
  為乾是天下有大權一人無難於總攬四方所以
  奉為紀綱也外卦為離是天下有大機睿慮無難
  於炳燭下土所以仰其照臨也乾為天而五應之
  是時有萬變而奉若不違者遏揚順乎休命孚威
  發乎衆志薄海所以望風而服兆姓所以從欲而
[041-21b]
  治也禮樂刑政施之四達而不悖立道綏動惟其
  所令而如神寰宇有永清之風國家有苞桑之固
  所謂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者其在斯乎占曰元亨
  殆以是耳非甚盛徳曷克致此葢徳而資之以勢
  徳固以有所藉而茂著其功然勢必承之以徳勢
  更以有所主而厚集其力世之撫大有者可以知
  所重矣
[041-22a]
  周易
 應乎天而時行
           監察御史臣/倪國璉
  程子曰卦之徳内剛健而外文明六五之君應於
  乾之九二是應乎乾也順應乾行順乎天時也故
  曰應乎天而時行
  臣/謹按此言王者治有之道固在剛明而所以妙
  剛明之用則在法天而各當其可也葢火天合而
[041-22b]
  為大有天之行也運而不已惟其時而已矣日之
  行於天也不爽其度亦惟其時而已矣王者知之
  而見夫治有之道無過於法天法天之用莫要於
  因時是以為經為緯必符帝則之中一張一弛適
  合運行之序出其剛健之徳足以勵精有為然恐
  或過於剛則失於刻惟法天之健而以時出之所
  以振綱紀而齊法制者其用剛無有不當出其文
  明之徳足以旁燭無疆然恐或過於明則失於察
[041-23a]
  惟法天之明而以時出之所以稽吏治而燭民隐
  者其用明亦無有弗當由是以其明且健用之以
  遏惡則五刑五用無非因天所欲遏者遏之以其
  明且健用之以揚善則五服五章無非因天所欲
  揚者揚之彰癉之用與造化同流闔闢之權與温
  肅並濟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雖若出於
  聖心之獨至而莫非繼天之志述天之事順乎理
  之當然而與時宜之也夫動静云為既無過不及
[041-23b]
  之差則政教號令自咸臻於盡善盡美之地聖人
  之治道即天道矣大善而亨四達不悖時之為用
  大矣哉
[041-24a]
  周易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監察御史臣/邱玖華
  臣/聞治世之大法曰恩與威馭世之大權惟舉與
  錯故比匪反貽君子之傷而包荒非福除奸斯闢
  庸賢之路而登進始公觀於大有之象曰君子以
  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其為天下萬世訓至深切也
  夫人主孰不欲用賢而去邪崇善而絀惡然觀古
[041-24b]
  來史册所載往往善人少而惡人多其故何哉葢
  惡之在陽剛者易知惡之在隂柔者難知惡之在
  新進者易知惡之在久任者難知惡之在外廷者
  易知惡之在左右者難知陽剛者顯露於外慮短
  而術踈隂柔者包藏不測深自掩覆既以柔而善
  入且以隂而莫制故知之難新進者即驟獵大位
  終少黨與聲援之助而久於其位者更事熟而智
  術深動援先朝典故以文其罔上行私之奸故吏
[041-25a]
  門生散布天下親友弟姪盤踞朝端勢牢固而不
  可破人側目而不敢言故知之難外廷者或露於
  同官之摘發或敗於直臣之紏劾而日在左右者
  窺伺意㫖巧為逢迎偵探喜怒預為趨避玩人主
  於股掌之上藏鋒刃於談笑之餘故知之難夫俟
  其毒既肆穢既彰而始謀所以去之惡去而所傷
  者大矣易曰履霜堅冰至防其漸也誠使人君於
  其惡念方萌惡機始露毅然遏滅使不得逞輕則
[041-25b]
  奪之事權重則加以譴責則遏之者正所以保全
  之終始之也傳曰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
  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根本勿使能殖遏之之説
  也自古忠佞不同朝賢奸不兩立善人之與惡人
  真若水火之不相入薫蕕之不同器然善人終不
  勝惡人者葢善人自恃其意念之無他不阿權要
  不事夤緣惟本一念血誠以結主知事有闗於國
  計雖縻以爵禄不為動怵以禍害不為怯維彼無
[041-26a]
  良即以其不附己且不便於己也裁抑之排擠之
  必使善類摧折而後快於心惟在為人主者表其
  心迹白其真誠使善類欣榮不扶而植在位者有
  堅於為善之心書曰彰善易曰揚善詞異而理一
  也夫天命有善無惡隂以彰癉之權寄之人君故
  章服曰天命刑用曰天討朝無倖位野無留良隂
  陽和而風雨時庶事康而萬民乂書曰皇天無親
  惟徳是輔又曰天有顯道厥類惟彰非此謂與
[041-27a]
  周易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无咎
             編修臣/林枝春
  程子曰九以陽剛居二為六五之君所倚任剛健
  則才勝居柔則謙順得中則无過其才如此所以
  能勝大有之任如大車之材强壮能勝載重物也
  可以任重行逺故有攸往而无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041-27b]
  程子曰六五當大有之時居君位虚中為孚信之
  象人君以孚信接於下則下亦盡其誠信以事於
  上上下孚信相交也大有之時人心安易故必威
  如則吉既以柔和孚信接於下衆志説從又必有
  威嚴使之有畏善處有者也吉可知矣
  臣/謹按大有者衆情歸向民物繁庶之時也物衆
  地大致治為難非有過人才徳不足當大任而有
  為非其柔順居尊亦不能虚己以應物故必君臣
[041-28a]
  一心上下相應然後道洽政治澤潤生民而永保
  其盛大之所有然臣之材質各有不同有僅勝一
  官一邑之寄者有堪以兼綜衆長者有總攝樞要
  從容坐理而有餘者若知小謀大力小任重將顛
  覆是憂安有攸往今以九居二剛健謙順而得中
  位與五相應是能任重致逺者也夫載物者器成
  器者才居才者徳徳與才俱既非巽懦而不前又
  非剛愎而自用出其經緯之猷養以和平之度鎮
[041-28b]
  靜不驚直方不撓左右承弼則能盡啟沃以為忠
  藩翰旬宣則能抒綏靖以為畧是謂不渝爾載於
  以尊主庇民必恢恢有餘裕矣若夫人君代天理
  物道在推誠而又必有威以整肅之斯為張弛得
  宜葢六五執柔居中是不挾詐不任術一惟孚信
  相結者也上以信結則下亦胥冺其疑貳而交輸
  以悃忱逺邇内外忻合無間丕應徯志無鉤繩而
  不可㩦無闗鍵而不可開以此處大有之世譬猶
[041-29a]
  人身膚革充盈而血脉貫注靡不周通又何難遏
  之有然情親易狎勢順易陵謙卑漸積於衰替廢
  弛每始於優容茍非崇尚威嚴何以生其敬畏故
  儀則昭而後人知作肅紀綱飭而後令出惟行若
  親而不尊勢将陵夷而不可復返哲后知其然故
  出身加民必使其下敬之若神明愛之若父母則
  逺者不擕邇者不凟而熙熙穰穰各得其所矣合
  而觀之二為臣位五為君位二剛中在下而得應
[041-29b]
  於君五處尊虚己以下應其臣臣得應於君而大
  車以載若伊吕之徒展其所學澤被當時功垂後
  世&KR1509乎尚已下逮孔明韓琦諸人或盡瘁馳驅卒
  成三分之業或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是皆遺大投艱而無譏於覆餗古所謂社稷之臣
  者也君能應其臣而有交孚威如之美如成周盛
  時衆賢在位上下志同而又時廵侯甸董正治官
  克詰戎兵慎固封守皆不忘震厲率作之意豈有
[041-30a]
  崇極而圯如唐之中葉文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
  當然者乎書曰懋乃后徳交修不怠正謂此也人
  主誠能觀象玩辭簡才徳之臣以共治大有之世
  尊崇倚任明作有功奉順美命則天人交助而寳
  祚綿衍於無窮矣
[041-31a]
  周易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檢討臣/仲永檀
  朱子曰大有之世柔順而中以處尊位虚己以應
  九二之賢而上下歸之是其孚信之交也然君道
  貴剛太柔則廢當以威濟之則吉
  臣/謹按孚者以心相感之謂政之大本也威者以
  法相持之謂政之大權也大本立則天下之情無
[041-31b]
  不通大權尊則天下之志無不定斯二者相需為
  用相濟為功要在因其勢以為調劑焉葢天地之
  道貞元遞轉有春温不能無秋肅聖人之治天下
  亦然其嚴而濟之以寛象天地之春温其寛而濟
  之以嚴象天地之秋肅夫天地聖人同一好生温
  與寛是矣肅與嚴若猶有憾者要以天下之勢窮
  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惟肅也故能不窮於温惟嚴
  也故能不窮於寛豈非寒暑均普其生成而刑賞
[041-32a]
  總歸於忠厚者哉今夫大有之世大中而上下應
  之疑慮不生猜嫌不作君敷心腹腎腸臣作股肱
  耳目所謂咸有一徳者耶然則胡為乎用威曰恩
  勝易狎匪威弗節寵過易偪匪威弗制法久易玩
  匪威弗振然則用威奈何曰其徳剛健而文明文
  明則燭幽照㣲情無或遁剛健則剔奸釐弊法在
  必行以是為威威固不在孚外矣寓神武於推心
  置腹之内行嚴肅於開誠布公之中常使惇大出
[041-32b]
  以明作而寛仁不失於優柔所謂因其勢而調劑
  者葢如此此則情無不通志無不定而天下大治
  矣
[041-33a]
  周易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監察御史臣/陳髙翔
  程子曰六五當大有之時居君位虚中為孚信之
  象人君執柔守中而以孚信接於下則下亦盡其
  信誠以事於上上下孚信相交也以柔居尊當大
  有之時人心安易若専尚柔順則陵慢生矣故必
  威如則吉威如有威嚴之謂也既以柔和孚信接
[041-33b]
  於下衆志悦從又有威嚴使之有畏善處有者也
  吉可知矣
  朱子曰大有之世柔順而中以處尊位虚己以應
  九二之賢而上下歸之是其孚信之交也然君道
  貴剛太柔則廢當以威濟之則吉故其象占如此
  臣/謹按易中凡以六居五多有取於柔順虚中之
  象惟柔順故能舍己惟虚中故能從善况大有之
  時正郅隆之運其上有柔中之君其下有剛中之
[041-34a]
  臣明良相契如元首之於股肱腹心之於手足形
  跡胥忘嫌疑自釋故曰厥孚交如言一徳一心誠
  之至也然周公繫爻又必曰威如而朱子釋之以
  為君道貴剛太柔則廢當以威濟之乃吉豈以為
  人上者必引繩切墨峻急以馭下刻覈以求衆哉
  葢君道法天天心至仁而天徳至剛日暄雨潤既
  予物以寛然之樂而雷動風行復不疾而速不行
  而至先儒有言陽氣到處金石皆透又云斗一指
[041-34b]
  東而天下皆春斗一指西而天下皆秋葢天心不
  已故其機不可遏其機不可遏故其勢不可犯此
  天下之人所以莫不親天亦莫不尊天者誠畏天
  之威也人君茍知此意則整綱飭紀信賞必罰整
  綱飭紀故權不旁落令不中阻興一利革一弊而
  人皆實受吾君之賜信賞必罰故不為察察之明
  亦不為煦煦之恩喜知勸怒知威而人終莫敢以
  身試法大臣當敬然使大臣不法而優容焉不可
[041-35a]
  也小臣當體然使小臣不亷而寛假焉不可也夫
  如是則温然如春肅然如秋宫府内外百度清明
  而庶政咸舉吉孰大焉不然以六五應九二臣剛
  君柔不制之以威恐優柔之意多斷制之意少當
  豐亨豫大之時駸駸乎有積玩廢弛之弊矣聖人
  有憂之故其繫傳曰威如之吉易而无備也葢知
  㡬其神待其既然而後悔之不如於其未然而早
  戒之此之謂易之道與
[041-36a]
  周易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編修臣/李龍官
  臣/謹按此言人君具陽剛之徳當極盛之時而能
  謙以受益所以克當天心而膺無疆之福祉也夫
  人君智勇錫之於天聰明原之於性應五百之昌
  期承祖宗之統緒所謂天授非人力也斯時也道
  充九野徳載八埏象緯同其照臨山川齊其流峙
[041-36b]
  其為天祐豈顧問哉而聖人於此若不敢為僥倖
  之詞而必推其所以致此之由葢上九以剛健文
  明之徳既足以囊括宇内矣而知人善任嘗若有
  求助於鹽梅舟楫之材此一如天道之張弛異宜
  晦明迭運而風雷日月各竭其才以共勷化育之
  功者也天與人迹不相及而理則相通也如此善
  言天者必有驗於人盡乎人者乃能格乎天上天
  之載無聲無臭發㣲而不可見充周而不可窮也
[041-37a]
  其祐與不祐一似任其數之適然亦曷嘗見其諄
  諄然命一人而祐之也哉故以為可恃自羲皇以
  至今日易姓而王者指不勝屈舜禹湯文不能為
  子孫留既去之運烏在其可恃也以為不可恃五
  徳迭運各以其道轉移天下行若啓思若翼四海
  來格萬福攸同昊天有成命羣䇿羣力不能起而
  爭一日之令聞烏在其不可恃也夫子繹周公之
  意以為當大有之世宅中圖大九圍是式富不期
[041-37b]
  奢而自奢貴不期驕而自驕髙則易危滿則易溢
  至於上而猶吉則天之所祐固不繫於數之適然
  而上九之自為政也在周公憂盛危明雖基命宥
  宻而猶存泮渙之思故歸其功於天明明赫赫固
  陟降之精神而實於穆之式慿也在夫子持盈定
  傾雖敷天裒對而猶厪遏躬之慮故凛其㡬於人
  肅肅雍雍固上帝之臨女而實緝熙之對越也夫
  天人相與之際㣲矣一念之敬肆帝王之去留繫
[041-38a]
  焉祖宗艱難拮据撫有四海憂勤惕厲即匹夫匹
  婦具能勝予誠知天命之不假易也迨夫子孫䝉
  業而安聲靈震赫上下恬熙於是侈成功於泰岱
  誇麟鳳於郊藪粉飾太平自矜天祐而時㑹漸移
  忽成板蕩漢唐以來前後一轍何則主徳不修而
  仁賢攸伏也若夫聖神之君剛明兼濟學足以經
  緯天地英俊咸用智足以斧藻羣倫翼翼之心上
  與彼蒼相晤對勉勉之志下與多士為儀型夫豈
[041-38b]
  曰弗畏入畏為此集木臨谷之慮哉誠以天命以
  徳不可不全此徳天命以賢不可不用此賢故位
  曰天位禄曰天禄職曰天職民曰天民寤寐之中
  惟帝載共流通焉耳然則言天者不必逺求㝠漠
  之表也出王游衍皆監觀之事也馮翼孝徳皆簡
  在之人也昔者髙宗恭黙而帝賚良弼文王陟降
  而王國克生聿懐多福百禄是遒天豈顓為殷周
  之主篤其栽培夫亦惟是履信思順尚賢以得天
[041-39a]
  人之祐助焉耳不然而怠勝敬欲勝義功廢於垂
  成業流於雜霸朝有庭燎沔水之規野無莘野渭
  濱之載惟命不于常亦安保其吉無不利也哉
[041-40a]
  周易
 上九自天祐之吉元不利
             編修臣/儲晉觀
  郭雍曰繫辭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
  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六五之君
  實盡此而言於上九者葢言大有之吉以此終也
  臣/謹按大有上九得繫辭而其義大明葢主六五
  言之也六五厥孚交如履信也居尊用柔思順也
[041-40b]
  上九在上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葢人
  君以文明之徳處崇髙之位而際豐盛之時盈則
  易溢滿則招損聖帝明王恒兢兢乎慎之惟是履
  和而至謙尊而光有孚惠心而本反身威如之吉
  以虚受人而致上下交泰之亨則中道得矣夫欽
  明文思允恭克讓者堯也濬哲文明溫恭允塞者
  舜也不自滿假而所寳惟賢光天之下至于海隅
  蒼生萬邦黎獻共惟帝臣則人心翕應而天意從
[041-41a]
  之矣天人祐助中外禔福不亦康乎記曰體信以
  達順又曰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寳人不愛其情
  詩曰假樂君子顯顯令徳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
  佑命之自天申之夫天道逺而人道邇善言天者
  必有驗於人其要先基於宥宻緝熙之學而其為
  務不外乎嚮明出治用人行政之方即所謂履信
  思順尚賢之實也且周成王之時大有之象也而
  詩人之頌美者無他説焉祈天永命之理易詩亦
[041-41b]
  有同符矣抑尚賢之義有二大畜之上九有陽剛
  之徳而為六五所尚其道大行故爻辭曰何天之
  衢大有之六五明體而虚中能尚上九之賢故象
  傳曰大有上吉立義雖稍異要皆以六五之尚為
  主葢五君位也尊莫加焉王弼謂易卦中四爻有
  位而初上無位初上者體之始終事之先後也凡
  卦以上爻終五爻之義者甚多如師之大君有命
  離之王用出征皆然大有上九亦猶是爾言五之
[041-42a]
  徳宜膺是福於終可徴也彖傳曰柔得尊位大中
  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㫖盡矣
[041-43a]
  周易
 謙☷☶艮下/坤上
           監察御史臣/李敏第
  臣/謹按序卦傳曰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有大而能謙必豫是謙者百善之始基統括乎聖
  功王道之大全自天地之化育鬼神之屈伸以及
  人事之從違得失無不準諸此者孔頴達正義曰
  屈躬下物先人後己則所在皆通多者得謙而更
[041-43b]
  裒聚故云裒多即謙尊而光也寡者得謙而更進
  益故云益寡即卑而不可踰也稱物之多寡均平
  而施之使多寡各得其宜故曰稱物平施謙之為
  道兼備衆美此卦之所以六爻皆吉也義理遥深
  管蠡之見無能窺其涯涘謹按爻象引而伸之比
  類屬辭推衍成篇庶以效古者瞽史誦獻之義凡
  六章章十二句
 初六謙謙君子用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
[041-44a]
 牧也
  檢身惟約稱物則平約以内飭平以外衡厥惟謙
  謙衆徳是成虚舟不忤欹器無傾居易履坦時靡
  有爭大川用渉君子攸行
 六二鳴謙貞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淑問孔揚芬流頰齒匪曰謏聞徴厥素履季路令
  名聞過而喜昌言載拜繄崇伯子惟誠則形守正
  無詭以虚受人邈焉髙軌
[041-44b]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履位當陽羣黎是畀惟叙惟歌成勞匪易庶幾夙
  夜慎終如始曰予一人罔敢即戲持泰戒盈永言
  劼毖無施無伐萬邦攸暨
 六四无不利撝謙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緝熙敬止克修厥身蹈和履度矩矱是陳云胡不
  臧訓典式遵動為世法惟徳之純流其暉吉無競
  維人祥風載扇鳥獸孔馴
[041-45a]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
 征不服也
  居謙履順建極區夏暨彼埏紘歸我陶冶載道無
  貧備徳無寡鄰哉臣哉光天之下包匭菁茅孰不
  庭者干羽在御無勞戎馬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
 用行師征邑國也
  日嚴祗敬穆穆皇皇以永終譽至徳之光自南自
[041-45b]
  北我理我疆琛贄載見用謹無将神武不殺荘敬
  斯彊止戈懐逺莫不來王
[041-46a]
  周易
 謙亨君子有終
              編修臣/玉錦
  臣/謹按易卦無六爻皆吉者以乾之純健坤之純
  順且有亢龍之悔龍戰之傷推之他卦可知矣惟
  謙下三爻皆吉而無凶上三爻皆利而無害則謙
  之為道無往不宜者也彖傳天道虧盈而益謙地
  道變盈而流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鬼神害盈而福
[041-46b]
  謙合天地人神無不尚謙如是豈非盈滿之不可
  為而虚冲之誠足貴哉書曰滿招損謙受益謙之
  所以亨也又云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
  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夫不矜不伐者謙也莫與
  爭能莫與爭功則亨矣然必有能而不矜有功而
  不伐所謂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徳厚之至也書與
  易不可以互相發明乎葢謙之成卦在九三一爻
  故曰勞謙君子有終吉爻辭與卦辭相合然三爻
[041-47a]
  之君子有終指三而言也卦辭之君子有終則不
  第指三而言也自初至六皆有君子之道總以謙
  之一字無論在上在下皆當以此自持功名如是
  學問亦如是故曰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通上下
  而言之也朱子謂君子有終為先屈而後伸程子
  謂君子達理故樂天而不競内充故退讓而不矜
  安履乎謙終身不易在小人則有欲必競有徳必
  伐雖使勉慕於謙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終
[041-47b]
  也臣/謂程子之言尤為警切使厚貌深情偽為謙
  恭以矯飾一時者不得假托於其間程子又謂勞
  謙君子有終古之人有當之者周公是也臣/愚以
  為豈獨周公哉自古聖帝明王如堯舜禹湯文武
  功徳垂於天下萬世而典謨誓誥皆有兢業弗遑
  虚衷若谷之意葢徳盛禮恭以善全功名者人臣
  之謙也聖不自聖上畏天命下顧民碞而朝乾夕
  惕集思廣益以垂萬世無疆之休者人主之謙也
[041-48a]
  不然豐亨豫大之時易啟志氣盈滿之漸奚以見
  君子之有終耶孔子曰有大而能謙必豫則夫治
  益求治安益求安以持盈而保泰者其有得夫謙
  之道與
[041-49a]
  周易
 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給事中臣/鄒一桂
  程傳云濟當作際此明謙而能亨之義天之道以
  其氣下際故能化育萬物其道光明下際下交也
  地之道以其處卑所以其氣上行交於天皆以卑
  降而亨也
  臣/謹按謙卦之體坤上艮下九三一爻以乾健而
[041-49b]
  居下卦是為天之下際坤徳柔勢卑而升上卦是
  為地之上行即天地交而萬物通之義也故亨卦
  之名義以其卑下故曰謙天不自髙而下際故日
  月星辰燦然昭著而光明地惟順承而居卑故風
  雲雷雨相率而上行下際天亨於地也上行地亨
  於天也天地亨則隂陽和而萬物生謙亨之義亦
  大矣或曰九三以陽居下謙也而坤卦以柔居上
  似非謙義而正不然地之道惟卑故能上行亦惟
[041-50a]
  上行故能盡其卑之道設使地而不安於卑則震
  動崩裂而厚徳不載何以能行既不能行則風雲
  雷雨之發於地者必凝滯膠澁而資生不廣是但
  有下際之施而無上行之承非地道也是以明良
  之世君體乾於上而行政施惠以及兆民下際也
  臣卑法於下而謀猷入告疾苦以聞上行也衰亂
  之世君徳暗而屯膏不下臣職曠而民隐不聞下
  謟上驕驕者非謙而謟者亦非謙也若夫圖治之
[041-50b]
  主宵旰靡寧而人臣泄泄㳫㳫竊禄茍安是君下
  際而臣不上行也臣不上行則卑道已失凡其所
  為将順無過者皆惰慢之氣耳以為是謙其可乎
  是道也不獨廷陛之間也百姓有疾而不能告諸
  司牧司牧有累而不能申諸督撫督撫有聞而不
  能達諸九重皆不能上行者也我
皇上至仁育物痛切民瘼一方災沴百萬賑施然而民
  氣未舒天時亢旱陽盛而隂愆此曷故哉夫亦為
[041-51a]
  臣子者所當清夜思之而不能自安者也臣/偶讀
  謙卦而有感於君臣上下之道不覺其言之過直
  唯
聖主垂察之
[041-52a]
  周易
 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監察御史臣/包祚永
  朱子曰言謙之必亨
  臣/謹按此以卦體釋卦之辭也夫謙之為卦惟九
  三一爻屬陽而為卦之主居下卦之上是天道下
  濟之義也坤為地地處卑下今居上卦是卑而上
  行之義也夫以天道之髙明而有下濟之功地道
[041-52b]
  之卑下而有上行之美皆謙所致也若以人事言
  之則天道下濟者即人君以剛健中正之徳居九
  五之尊下而求助於臣隣之義也地道上行者即
  人臣以無成代終之職合在廷之賛勷上而輔弼
  乎一人之義也是天地之道固可推之於君臣而
  君臣之道固亦可言下濟上行矣然卦言天道不
  但言下濟而又必兼言光明者何也説者曰光明
  者為卦之有艮言之也觀於艮之象曰其道光明
[041-53a]
  是也此其説似矣而未足以盡天道之義也葢所
  謂天道者必以下濟然後見其光明耳從來聖君
  哲后聰明睿智首出庶物凡天下臣民已莫不瞻
  之如雲仰之如日是儼然一天道之鍳觀在上矣
  然其翼為明聽必取資於羣工亮采惠疇亦恒需
  乎多士故能成其時雍風動之郅治而收下濟之
  實功此君道之所以昭明於萬世也迨後世英君
  誼辟代不乏人亦莫不以明悟之姿兼果毅之畧
[041-53b]
  神明内朗精彩外著抑亦儼然天道之明無不照
  矣及其建功立業謨謀廟堂要皆博訪羣下以盡
  同異之情霽色和顔以收觀聽之益其下濟也乃
  適足以形其君道之光明而已矣至若其時在廷
  諸臣有本忠藎之誠發為嘉謀嘉猷者固上契乎
  天心而其有静言庸違者亦難逃乎洞鍳此尤見
  其光明之出於尋常萬萬也豈非君道天道體用
  合一者與是則謙之為卦在天地則為㤗交之庥
[041-54a]
  徴在君臣則為明良之盛事傳所謂有天地然後
  有君臣者其斯之謂乎
[041-55a]
  周易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
 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監察御史臣/金溶
  臣/謹按一人建極上以承天地之鍳觀下以為臣
  民之仰賴發而為言立天下之儀型見而為行為
  子孫之法守况處豐亨豫大之時當重熙累洽之
  際而驕泰之機每不覺隠隠欲動者則知謙也者
[041-55b]
  聖功之要而為君之極難也彼從古帝王孰有不
  以謙為貴者哉堯之克讓舜之温恭唐虞之謙也
  禹之不矜不伐湯之檢身不及文武之緝熙執競
  三代之謙也夫以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自朝至
  昃兢兢業業如履虎尾如蹈春冰總不敢有少自
  滿假之意豈過為致謹哉誠以滿招損謙受益滿
  則無處而不凶謙則無往而不吉天道之虧益地
  道之變流鬼神之害福人道之好惡舉不外乎此
[041-56a]
  自卑而尊自晦而光聖人序卦於大有之後而繼
  以謙而謙卦之六爻皆吉者其意葢有在也抑又
  有説焉先儒之訓謙者曰有而不居之義夫知其
  有而不居與並不敢自信其有者其義大有間矣
  義理之精㣲能疑似之必辨乎功業之廣大能措
  置之咸宜乎始終之異致能慎終之如始乎細行
  不矜終累大徳履霜不戒馴致堅冰故雖道隆化
  洽物阜民康尤必其心常虚其神常歛慄慄危懼
[041-56b]
  時有匹夫匹婦勝予之思而復何所居乎又何敢
  自信其有乎易於謙之彖辭反覆推詳義誠深哉
[041-57a]
  周易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監察御史臣/周祖榮
  王弼曰處下體之極履得其位衆陰所宗尊莫先
  焉上承下接勞謙匪懈是以吉也
  胡炳文曰乾之三以君子稱坤之三以有終言謙
  之三兼乾坤之占辭葢所謂勞者即乾之終日乾
  乾而謙則又坤之含章也
[041-57b]
  臣/謹按勞謙一語本義程傳皆主繫辭之義以為
  有功勞而能謙而王氏弼胡氏炳文之説則兼有
  勤勞之意其於爻義爻象亦有所發明焉葢凡卦
  爻六位惟三當上下之交内外之際非平易安和
  之所最為難處故多凶此卦九三為成卦之主以
  一陽承上接下動而難静危而難安乃履得其正
  為衆所歸而性體剛健又能始終持謙至久不懈
  是謙本於勤者也其象則一陽居中上下皆陰有
[041-58a]
  坎象焉坎勞卦也爻云勞謙殆取諸此此王氏之
  説所由來也陽為君子惟有徳者當之地道有終
  惟恭順者能之此爻一陽得位能安衆陰以本體
  言則君子也一變則為純坤以變體言謙濟以順
  則事必有終其吉可知胡氏謂此爻兼乾九三坤
  六三之義所包者廣而所見者大於彖傳天道下
  濟地道上行之義特為發明可補本義程傳之所
  未及其説有足採者又先儒多以此爻從臣道立
[041-58b]
  論是葢就爻位居下之上起見耳竊思君子之稱
  君臣上下無所不該細繹繫辭内徳言盛禮言恭
  致恭以存其位數語亦統君道臣道而渾言之似
  未嘗専有所指也至象傳云萬民服則徳之所運
  者廣而不僅言臣道亦明矣是釋此爻者當從九
  三為成卦之主立論而勿泥於下卦之位置可也
[041-59a]
  周易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
 則刑罰清而民服
             檢討臣/邱玖華
  程子曰天地之運以其順動所以日月之度不過
  差四時之行不愆忒聖人以順動故經正而民興
  於善刑罰清簡而萬民服也
  臣/謹按天地無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無為葢天
[041-59b]
  地以一誠為通復静極而動動極復静機緘皆本
  乎自然故曰天地之常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以
  一誠為應感静而無静動而無動措施悉符乎天
  則故曰聖人之常情順萬事而無情張載正䝉云
  天地之功發乎動畢達乎順又云天地之氣雖聚
  散攻取百途其為理也順而不妄又云天地四時
  行百物生無非至教聖人之動無非至徳又云至
  當之謂徳百順之謂福葢天之為道也確然示人
[041-60a]
  易地之為道也隤然示人簡日月得天而久照四
  時變化而久成其不過不忒者所謂效順於天地
  也聖人法天以政養萬民脩六禮以節性齊八政
  以防滛一道徳以同俗凡所以匡直輔翼而若其
  有恒之性也是以法立而民不犯教誠而愛深令
  簡而刑約也淮南子曰聖人因民之所惡以禁姦
  罰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刑不濫葢惟順人心以
  敷化因天討而用刑惟明克允以寛致簡欽恤者
[041-60b]
  泣辜之仁釋疑者好生之徳不獨天下無寃民而
  民自以不寃皆相與滌徳蕩穢蹈徳詠仁無事五
  聲求情三刺聼訟而畫衣象服化臻刑措艾韠草
  纓俗進淳良将見刻木不對畫地不入斯巍巍之
  徳作範百王穆穆之風永垂千禩後之論刑者不
  知出此其䧟於申韓之刻薄者無論矣他如鄙儒
  姑息之見異端報應之説俗吏便文自營之計又
  一以輕刑為事不知刑重而民無所措刑輕而民
[041-61a]
  無所忌其失則均皆不知順動之故也惟聖人動
  與天合故無我得正己之盡存誠妙應物之感其
  明罰敕法皆與天地之春温秋肅迭運而有常故
  曰天地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情順萬事而無情
[041-62a]
  周易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
 則刑罰清而民服
            監察御史臣/胡定
  臣/謹按雷地合而成豫其徳為順以動此順動之
  徳舉天地之所以設位聖人之所以成能其道莫
  不備具焉葢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
  與剛其進退屈伸盈虚消長莫不至順而有常是
[041-62b]
  故天地之間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變通莫大乎
  四時而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暑往則寒來寒
  往則暑來其間日之景有長短月之體有虧盈時
  之行有分至啓閉自其變者而觀之固瞬息而改
  觀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實亘萬古而不易也天地
  之順動如此聖人父天母地仰則觀象於天俯則
  觀法於地凡敷政寧人何一非順乎理之當然與
  勢之自然哉如月令所載立春而布徳和令立夏
[041-63a]
  而慶賜遂行立秋而選士厲兵立冬而賞事恤孤
  是順乎天之時也王制云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
  政不易其宜是順乎地之理也漢鼂錯云人情莫
  不欲夀三王生之而不傷人情莫不欲富三王厚
  之而不困人情莫不欲安三王扶之而不危人情
  莫不欲逸三王節其力而不盡此順乎人之情也
  推而至於一張一弛一予一奪莫不順乎義理之
  正好惡之公而動罔不臧也此日之民自相與遵
[041-63b]
  王之道遵王之路同遊於大順之中寧猶有所不
  服而俟嚴刑厚罰以讋服兆民哉葢達順者在朝
  廷效順者自徧於草野此亦如天地以順動而日
  月自不過四時自不忒也然則聖人所為與天地
  合其徳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夫亦曰順而已
  矣
 
御覽經史講義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