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9 欽定執中成憲-清-雍正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執中成憲卷四
 明太祖髙皇帝
  洪武寳訓右御史大夫鄧愈等各言便宜事太祖覽
  之謂愈等曰治天下當先其重且急者而後及其輕
  且緩者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衣食
  給而民生遂教化行而習俗羙足衣食者在於勸農
  桑明教化者在於興學校學校興則君子務德農桑
[004-1b]
  舉則小人務本如是為治則不勞而政舉矣今卿軰
  所言皆國家之不可闕者但非所急卿等國之大臣
  於經國之道庇民之術尚當為予盡心焉
  太祖與侍臣論及創業之難曰朕頼将帥之力掃除
  禍亂以成大業今四海漸平朕豈不欲休息以自娱
  然所畏者天所懼者民苟所為一有不當上違天意
  下失民心馴至其極而天怒人怨未有不危亡者矣
  朕每念及之中心惕然
[004-2a]
 又曰人主能以天下之好惡為好惡則公以天下之
 智識為智識則明
 又曰人之常情多矜已能多言人過君子則不然揚
 人之善不矜巳之善貸人之過不貸己之過
 又曰萬事不可以耳目察惟虚心以應之萬方不可
 以智力服惟誠心以待之
 太祖退朝顧謂翰林學士劉三吾曰朕歴年乆而益
 懼者恐為治之心有懈也懈心一生百事皆廢生民
[004-2b]
 休戚係焉故日愼一日惟恐弗及如是而治效猶有
 未臻甚矣為治之難也自昔先王之治必本於愛民
 然愛民而無實心則民必不䝉其澤民不䝉其澤則
 衆心離於下積怨聚於上國欲不危難矣朕每思此
 為之惕然
 太祖將告祀南郊戒飭百官執事曰人以一心對越
 上帝毫髪不誠怠心必乗其機瞬息不敬私欲必投
 其隙夫動天地感鬼神惟誠與敬耳人莫不以天之
[004-3a]
 高逺鬼神幽隐而有忽心然天雖高所鑒甚邇鬼神
 雖幽所臨則顯能知天人之理不二則吾之誠敬自
 不容於少忽矣今當大祀百官執事之人各宜愼之
 洪武四年命建奉先殿謂禮部尚書陶凱曰朕聞事
 死如事生朕祖考陟遐已乆不能致其生事之誠然
 於追逺之道豈敢怠忽復感歎曰飬親之樂不足於
 生前思親之苦徒切於身後今嵗時致享則於太廟
 至於晨昏謁見節序告奠古必有其所爾其考論以
[004-3b]
 聞
 謂侍臣宋濓等曰自古聖哲之君知天下之難保也
 故逺聲色去奢靡以圖天下之安是以天命眷顧乆
 而不厭後世中才之主當天下無事侈心縱欲鮮克
 有終至於秦始皇漢武帝好尚神仙以求長生疲精
 勞神卒無所得使移此心以圗治天下安有不理以
 朕觀之人君能清心寡欲勤於政事不作無益以害
 有益使民安田里足衣食熙熙皥皥而不自知此即
[004-4a]
 神仙也功業垂於簡册聲名流於後世此即長生不
 死也夫恍惚之事難憑幽怪之説易惑在謹其所好
 尚耳朕常夙夜兢業圗天下之安其敢游心於此
 謂侍臣曰人君不能無好尚要當慎之盖好功則貪
 名者進好財則言利者進好術則游談者進好䛕則
 巧侫者進夫偏於好者鮮有不累其心故好功不如
 好德好財不如好廉好術不如好信好䛕不如好直
 夫好得其正未有不治好失其正未有不亂所以不
[004-4b]
 可不慎也
 謂羣臣曰謀國之道習於舊聞者當適時宜狃于近
 俗者當計逺患茍泥古而不通今溺近而忘於逺者
 皆非也故凡政事設施必欲有利於天下可貽於後
 世不可茍且惟事目前盖國家之事所係非小一令
 之善為四海之福一令不善有無窮之患不可不慎
 也
 又曰人有精金必求良冶而範之有羙玉必求良工
[004-5a]
 而琢之至於子弟有羙質不求明師教之豈愛子弟
 不如金玉耶盖師所以模範學者使之成器因其材
 力各俾造就朕諸子将有天下國家之責功臣子弟
 将有職任之寄教之之道當以正心為本心正則萬
 事皆理矣茍導之不以正為衆欲所攻其害不可勝
 言卿等宜輔以實學毋徒效文士記誦章句而已
 太祖與儒臣論易至天地飬萬物聖人飬賢以及萬
 民曰人主職在飬民但能飬賢與之共治則民皆得
[004-5b]
 所飬然知人最難若所養果賢而使之治民則國無
 虚禄民獲實惠茍所飬非賢反厲其民何補於國哉
 故人主飬賢非難知賢為難
 謂秦府右相文原吉等曰蓄藥所以防病積貨所以
 防貧用賢所以輔德朕為諸子擇賢以為之輔爾等
 居左右宜朝夕規誨以成其德人情於大事或能謹
 之而常忽於細㣲夫細行不謹大德必虧姑息小過
 大愆必至故塞水者必於其源源塞而流絶伐木者
[004-6a]
 必於其根根斷而木㧞矣設王有所違失爾若曰所
 失者小可勿言也則是大失將至俟其大失將至然
 後規之救有所弗及矣夫善雖小可以成名惡雖小
 足以亡身凡歴代賢王著名方册其臣亦皆賢者故
 能濟其羙爾等職在輔導宜盡心所事
 諭學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為本正家為先正
 家之道始於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使與
 政事至於嬪嬙之屬不過備職事侍巾櫛若寵之太
[004-6b]
 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觀歴代宫閫政由内出鮮
 有不為禍亂者也故内嬖惑人甚於鴆毒惟賢明之
 主能察之於未然其他未有不為所惑者卿等為我
 纂述女戒及古賢妃之事可為法者使後世子孫知
 所持守
 太祖與侍臣論用人之道曰人主以明為治而不自
 用其明當取衆人之見以為明夫爝火之光豈勝於
 列炬衆人之見必廣於一人故用天下之賢才以為
[004-7a]
 治使天下之情幽隐畢達則明無不照而治道成矣
 茍自作聰明而不取衆長欲治道之成不可得也
 謂廷臣曰治國之道必先通言路言猶水也欲其長
 流水塞則衆流障遏言塞則上下壅蔽今予以一人
 而酬應天下之務非兼聴廣詢何以知其得失詩曰
 先民有言詢于芻蕘夫芻蕘至賤者也古人尚有取
 于其言況左右前後之人與共事者豈無一得之長
 乎諸公所建明當備陳之
[004-7b]
 諭侍臣曰毁譽之言不可不辨也人固有卓然自立
 不同于流俗而得毁者亦有諂媚狎昵同乎汙俗而
 得譽者夫毁者未必真不賢而譽之者未必真賢也
 第所遇有幸不幸耳人主能知其毁者果然為賢則
 誣謗之言可息而人亦不至於受抑矣知其譽者果
 然不肖則偏陂之私可絶而人亦不至於倖進矣問
 君子於小人小人未必能知君子鮮有不為所毁問
 小人於小人其朋黨阿私則所譽者必多矣惟君子
[004-8a]
 則處心公正然後能得毁譽之正故取人為難而知
 言為尤難也
 諭羣臣曰古之賢君常憂治世而古之賢臣亦憂治
 君然賢臣之憂治君者君常安而明主之憂治世者
 世常治今土宇日廣斯民日蕃而予心未嘗一日忘
 其憂何也乆困之民未盡蘇息撫綏之方未盡得宜
 卿等能同予之憂乎能同予憂庶幾格天心而和氣
 可致矣若徒竊位茍禄於生民之利病漫不加省卒
[004-8b]
 之禍敗隨至不可得而救矣可不懼哉
 太祖與羣臣論民間事曰四民之業莫勞於農觀其
 終嵗勤勞少得休息時和嵗豐數口之家猶可足食
 不幸水旱年榖不登則舉家飢困朕一食一衣則念
 稼穡機杼之勤爾等居有廣厦乗有肥馬衣有文繡
 食有膏粱當念民勞大抵百姓足而後國富百姓逸
 而後國安未有民困窮而國獨富安者爾等其思佐
 朕裕民之道庶幾食禄無愧
[004-9a]
 太祖觀漢武帝紀顧謂翰林待制吴沈曰人君理財
 之道視國如家可也一家之内父子不異貲其父經
 營儲積未有不為其子計者父子而異貲家必隳矣
 君民猶父子也若惟損民以益君民衣食不給而君
 獨富豈有是理哉
 太祖閲内藏慨然謂臣下曰此皆民力所供蓄積為
 天下之用吾何敢私茍奢侈妄費取一己之娱殚耳
 目之樂是以天下之積為一己之奉也今天下已平
[004-9b]
 國家無事封賞之外正宜儉約以省浮費
 太祖謂侍臣曰淡泊可以飬志儉素可以飬徳縱欲
 敗度奢侈移性故竒技哇淫皆役心損德之具朕觀
 元世祖在位躬行儉樸遂成一統之業至庚申帝驕
 淫奢侈飫粱肉於犬豕致怨怒於神人故逸豫未終
 敗亡隨至此近代之事可為明鑒朕常以此訓諸子
 使知所警戒則可長保國家矣
 命博士許存仁進講經史存仁講尚書洪範篇至休
[004-10a]
 徵咎徵之應太祖曰天道微妙難知人事感通易見
 天人一理必以類應稽之徃昔君能修德則七政順
 度雨暘應期災害不生不能修德則三辰失行旱潦
 不時災異迭見其應如響箕子以是告武王以為君
 人者之儆戒今宜體此下修人事上合天道然豈特
 為人上者當勉為人臣者亦當修省以輔其君上下
 交修斯為格天之本
 謂侍臣曰吾自起兵以来凡有所為意向始萌天必
[004-10b]
 垂象示之其兆先見故常加儆省不敢逸豫侍臣曰
 天髙在上其監在下故能修省者䝉福不能者受禍
 太祖曰天垂象所以警乎下人君能體天之道謹而
 無失亦有變災而為祥者故宋公一言熒惑移次齊
 侯暴露甘雨應期災祥之来雖曰在天實由人致也
 又曰前代庸君暗主莫不以垂拱無為藉口縱恣荒
 寜不親政事孰不知治天下者無逸然後可逸若以
 荒寜怠政為垂拱無為帝舜何為曰耄期倦于勤大
[004-11a]
 禹何以惜寸隂文王何以日昃不食且人君日理萬
 幾怠心一生則庶務壅滯貽患不可勝言朕即位有
 年常以勤勵自勉未旦即臨朝晡時而後還宫夜臥
 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觀天象見一星失次即為
 憂惕或量度民事有當速行者即次第筆記待旦發
 遣朕非不欲暫安但祗畏天命不敢故耳朕言及此
 者但恐羣臣以天下無事便欲逸樂股肱既惰元首
 叢脞民何所頼書云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爾羣臣但
[004-11b]
 能以此為勉朕無憂矣
 太祖與侍臣論治身之道曰人之害莫大於欲欲非
 止於男女宫室飲食服御而已凡求私便於己者皆
 是也然惟禮可以制之先王制禮所以防欲也禮廢
 則欲肆為君而廢禮縱欲則毒流於民為臣而廢禮
 縱欲則禍延於家故循禮可以寡過肆欲必至滅身
 侍臣進講尚書無逸篇太祖曰自昔有國家者未有
 不以勤而興以逸而廢勤與逸理亂盛衰所繫也人
[004-12a]
 君當存惕厲不可少怠以圗其終成王之時天下晏
 然周公輔政乃作是書反覆開諭上自天命之精㣲
 下至民生稼穡之艱難以及閭里小民之怨詛莫不
 具載周公之愛君先事而慮其意深矣朕每觀是篇
 必反覆詳味求古人之用心常令儒臣書於殿壁朝
 夕省閲以為鑒戒今日講之深惬朕心聞之愈益警
 惕
 太祖頗聞公侯中有好神仙者悉召至諭之曰神仙
[004-12b]
 之術以長生為説而又謬為不死之藥以欺人故前
 代帝王及大臣多好之然卒無騐且有服藥以喪其
 身者盖由富貴之極惟恐一旦身歿不能乆享其樂
 是以一心好之縱使其術信然可以長生何故四海
 之内千百年間曽無一人得其術而乆住於世者若
 謂神仙混物非凡人所能識此乃欺世之言切不可
 信人能懲忿窒慾飬以中和自可延年有善足稱名
 垂不朽雖死猶生何必枯坐服藥以求不死況萬無
[004-13a]
 此理當痛絶之
 太祖閲漢書謂侍臣曰漢髙以追逐狡兔比武臣發
 縱指示比文臣譬諭雖切而語則偏重朕謂建立基
 業猶搆大厦剪伐斵削必資武臣藻繪粉飾必資文
 臣用文而不用武是斧斤未施而先加黝堊用武而
 不用文是棟宇已就而不加塗塈二者均失之為天
 下者文武相資庶無偏陂
 諭戸部臣曰善為政者賦民而民不困役民而民不
[004-13b]
 勞故民力紓財用足今天下有司能用心於賦役使
 民不至於勞困則民豈有不足田野豈有不安争訟
 豈有不息官府豈有不清如此則民豈有不受其福
 者乎民既受福為官長者亦得以享其福矣近来有
 司不以民為心動即殃民殃民者禍亦隨之茍能憂
 民之貧而慮民之困使民得以厚其生此可謂善為
 政也爾等勉之
 太祖御謹身殿翰林學士劉三吾侍因論治民之道
[004-14a]
 三吾言南北風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當以威制太
 祖曰地有南北民無兩心帝王一視同仁豈有彼此
 之間汝謂南方風氣柔弱故可以德化北方風氣剛
 勁故當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地無之君子懐德小
 人畏威施之各有攸當烏可槩以一言乎三吾悚服
 稽首而退
 謂宰臣曰朕每燕居思天下之事未嘗一日自安葢
 治天下猶治絲一絲不理則衆緒棼亂故凡遇事必
[004-14b]
 精思而後行惟恐不當致生奸弊以殃吾民以此不
 敢頃刻安逸至於刑法尤所關心然此非一人所能
 獨理卿等皆湏䆒心庶幾民無寃抑刑獄清省漢宣
 帝言獄者所以禁暴止奸養育羣生甚得用法之意
 卿等宜體之毋忽也
 命刑部都察院斷事等官審録囚徒太祖曰録囚務
 在情得其真刑當其罪大抵人之隐曲難明獄之疑
 似難辨故往往有經審録尋復反異盖由審刑者之
[004-15a]
 失以至此耳故善理獄者在推至公之心擴至明之
 見則巧偽無所隐疑似無所惑自然訟平理直枉者
 得申繫者得釋茍存心失公聼㫁不明是猶舎衡以
 求平掩鑑以索照獄何由得理事何由䏻直今命爾
 等審録囚徒務以公破私明辨惑毋使巧偽繁滋而
 疑讞不决生者拘幽於囹圄死者受寃于地下非惟
 負朕慎刑之心實違上天好生之意凡録囚之際必
 預先稽閲前牘詳審再三具實以聞
[004-15b]
 謂侍臣曰賞罰者國之大權人君操賞罰之權以御
 天下一本於至公故有功者雖所憎必賞有罪者雖
 所愛必罰賞以當功上不為徳罰以當罪下不敢怨
 不以小嫌而妨大政不以私意而害至公庶有以服
 天下之心
 太祖遣人諭大将軍徐逹副将軍常遇春曰聞将軍
 巳下齊魯諸郡中外皆慶予獨謂勝而能戒者可以
 常勝安而能警者可以常安戒者雖勝若始戰警者
[004-16a]
 雖安若履危夫屢勝之兵易驕乆勞之師易潰能慮
 於敗乃可以無敗能愼於成乃可以有成必湏周防
 謹宻常若臨敵勿生懈怠為人所乗慎之慎之
 征南将軍湯和移師進攻延平太祖遣使賫勅諭和
 曰軍中之事難於執一惟當以德服人必其負固弗
 順然後威以震之凡推德必先邇者邇者逺之所瞻
 示威必先大者大者小之所憑邇服則逺来大懾則
 小懼又曰若欲人不違己當使之以信欲人成功當
[004-16b]
 任之以專不信則令不一不專則權有所分矣凡此
 皆汝所短故特諭爾
 太祖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羣臣宴畢太祖見諸功
 臣進退有禮召前諭之曰朝廷之間以禮為主人之
 有禮如衣之有章朕聞元世祖命巴延阿珠二人平
 江南班師之日世祖遣儒臣許衡齎酒迎之兩人推
 譲莫肻先飲巴延曰阿珠之功當先酌阿珠曰巴延
 之功當先酌相譲者乆之衡歎曰賢矣哉古有㧞劍
[004-17a]
 擊柱而争功者視此何如今觀卿等雖出身行陣而
 進退周旋不失禮度朕為之喜卿等能始終如此何
 患後世無稱道之者
 命京衛将士練習武藝是時諸将率師平中原入關
 陜而将士之留京師者多安逸太祖諭之曰凡事必
 預備然後有濟先時浚流臨旱免憂已涸而汲沃焦
 弗及汝等當閒暇之日宜練習武藝不可謂無事便
 可宴安也夫溺於宴安者必至於危亡安而慮危者
[004-17b]
 乃可以常安又曰成功非易保禄尤難今國家之用
 人正如用車茍有齟齬不行即移載他車矣汝等其
 戒之諸将皆頓首謝
 謂諸武臣曰治定功成頒爵授禄爾等享有富貴正
 當與賢人君子講學以明道理以廣見聞通達古今
 之務以成逺大之器豈可茍且自足止於武夫而已
 夫位隆而不知學徒長驕傲之心生今而不知古豈
 識成敗之跡古之良将皆文武相資爾等不可以為
[004-18a]
 兩途有識者必然吾言其次在從違之間其下者耳
 若不聞吾言諄切爾等其勉識之
 太祖親閲武於教塲既罷諭諸將臣曰畜兵所以衛
 民勞民所以飬兵兵民相資彼此相利今爾等無耕
 耨之勞而充其食無織絍之苦而足其衣是皆出於
 民也然無知之徒不知捍禦之道横起凌虐之心以
 害其民民受其害而至於困弊者是自損其衣食之
 夲也不仁甚矣爾等勤勞建功皆已榮顯宜戒其縱
[004-18b]
 恣之心體朕恤下之意且貴能思賤富能思貧者善
 處富貴也憂能同其憂樂能同其樂者善體衆情也
 不違下民之欲斯能合上天之心合乎上天之心斯
 可以享有富貴矣
 永道桂陽諸州蠻宼竊發命金吾右衞指揮同知陸
 齡率兵討之諭之曰蠻夷梗化自作不靖今命卿等
 討之軍旅之事以仁為本以威為用申明號令不可
 姑息號令明則士有勵心姑息行則人懐怠志士心
[004-19a]
 勵雖少必濟人志怠雖衆弗克所謂仁者非姑息所
 謂威者非殺伐仁以撫衆威以振旅則鮮有不克齡
 受命行皆討平之
 諭省府臣曰爾諸大臣既受封爵進職位可謂尊顯
 矣當同心輔國以享禄位朕嘗思古之君臣居安不
 忘儆戒盈滿常懼驕縱兢兢業業日慎一日故能始
 終相保不失富貴大抵開基創業之主待功臣非不
 欲始終盡善如韓信彭越自不能保全其功深可惜
[004-19b]
 也至承平之後舊臣多有獲罪者䆒其所以盖其事
 主之心日驕富貴之志日淫以致於敗古人置欹器
 於座側正以戒其驕盈耳汝等宜戒慎之又謂都督
 府臣康茂才等曰汝等今成大功豈汝一人之能哉
 非軍士同心効力曷能致此切不可挟功驕恣輕忽
 下人若此則鮮有不敗者朕故拳拳為爾等言之古
 之人主待其臣下往往以權術駕馭不以至誠相感
 故易生猜疑今吾以直言告汝常相儆戒非止在於
[004-20a]
 汝身汝又當以朕意訓汝子孫則可與國同其長乆
 矣
 諭来朝守令曰朕設置百官各司厥職以分理庶務
 惟郡守縣令為牧民之官凡賦歛徭役訴訟皆先由
 縣次方至府若縣令賢明則賦歛平徭役均訴訟簡
 一縣之事既治則府可以無憂矣茍縣官貪虐以毒
 民或怠荒以廢事民間利病尸坐不聞不惟民受其
 殃府亦受其弊矣為府官者知其弊能繩其奸貪去
[004-20b]
 其闒茸請更賢者而任之則上下皆安矣若知而不
 舉上下䝉蔽雖茍且一時終必為其所累智人君子
 必能察於此矣爾等勿謂身居逺外朕不能知異日
 政績有聞必有嘉賞顧爾等為政何如耳
 吏部奏用國子生十四人皆為六品以下官太祖諭
 之曰事君之道惟盡忠不欺治民之道惟至公無蔽
 凡一郡一邑之民必有飢寒不得其所者有獄訟寃
 抑者有賢才不舉者有豪猾蠧民者汝等到任能不
[004-21a]
 為私欲所蔽人言所惑則方寸自明而諸弊可息一
 牽於私欲而惑於人言則㝠然如坐暗室飢寒者無
 由獲濟寃抑者無由伸理賢才壅蔽而豪猾縱横則
 為廢職矣古人有言人始入官如入暗室乆而乃明
 明乃治汝等切記之毋為人蔽惑也
 謂将臣曰用兵之道必先固其本本固而戰多勝少
 敗何謂本内是也内欲其實實則難破何謂實有備
 之謂也後世不知務此至有戰勝之餘遂忘武偹往
[004-21b]
 往至於取敗人孰不曰天下平定之時可以息兵偃
 武殊不知治兵然後可以言息兵講武而後可以言
 偃武若晋徹州郡之偹卒召五胡之擾唐徹中國之
 備終致安史之亂此無備之驗也夫當天下無虞之
 時正湏常守不虞之戒然則武備其可一日而忘哉
 有御史自廣西還進平蠻六䇿内有曰立威太祖覽
 畢諭之曰汝説甚善但立威之説亦有偏耳夫中國
 之與蠻夷在制馭之何如盖蠻夷非威不畏非惠不
[004-22a]
 懐然一於威則不能感其心一於惠則不能懾其暴
 惟威惠並行此馭蠻夷之道也古人有言以懐德畏
 威為强正以此耳
 謂廷臣曰朕常命寺人發庫藏中古鏡十餘以鑑容
 貎多失真召冶工數人而問之莫能答最後一人言
 曰鍜錬不至範模不正故鏡體偏邪照人失真朕聞
 之惕然感悟夫鏡一物耳畧有偏邪乃不可鑑形人
 君主宰天下辨别邪正審察是非皆原於心心有不
[004-22b]
 正百度乖矣正心之功其可忽乎
明成祖文皇帝
 大訓記各布政司府州官進表者辭歸上諭曰治天
 下者以天下之心為心治一方者以一方之心為心
 朕居君位夙夜念慮未嘗忘民每思飲食衣服百物
 之奉皆出民力民或有寒不得衣飢不得食勞不得
 息朕何忍獨安爾等皆以賢才為國家任牧民之職
 夫受人寄者當盡已之力為人上者當推已之心治
[004-23a]
 民之道惠飬為急不害播種則民無飢不妨蠶桑則
 民無寒葢民之衣食皆出己力未嘗仰給公家惟賴
 公家統理以免强凌衆暴之患耳爾等當明其利害
 順其好惡去其為惡之人則為善者自安懲其趨末
 之習則務本者自固况數年以来軍旅供給民勞為
 甚今略得休息正如病者初差宜保養調䕶若復勞
 擾病将愈深其歸戒之
 周王橚来朝且獻騶虞百僚稱賀以為皇上至仁格
[004-23b]
 天所致既罷朝上謂侍臣曰適聞羣臣言不覺惕然
 天下之大如一夫有怨豈得謂仁一念不誠豈能格
 天朕方夙夜慚懼何可便謂騶虞是天降祥於朕侍
 臣曰此天心真不偶然者上曰祥瑞之来易令人驕
 是以古之明主皆遇祥自警未嘗因祥自怠警怠者
 國之安危繫焉騶虞若果為祥在朕更當加慎
 上御右順門覽奏牘時御案有鎭紙金獅欹側将墜
 給事中耿通趨進移置案中上顧侍臣曰一器之微
[004-24a]
 置於危處則危置於安處則安天下大器也獨可置
 之於危乎尤湏安之天下雖安不可忘危故小事必
 謹小不謹而積之将至大患小過必改小不改而積
 之将至大壊皆致危之道也
 上顧諸將論用兵之法曰兵法云多算勝少算不勝
 葢用兵之際智在勇先不可忽也馭衆之道固湏歩
 武整肅進退以律然必將帥撫士卒如父兄于子弟
 則士卒附将帥亦如手足之捍頭目上下一心乃克
[004-24b]
 有濟至於同列尤湏和協一隊當敵則各隊䇿應左
 右前後莫不皆然譬如舟行遇風同舟之人齊力以
 奮波濤雖險靡不獲濟爾等勉之
明仁宗昭皇帝
 大訓記刑部尚書金純左都御史劉觀等奏刑名畢
 上諭之曰朕於刑法未嘗敢以喜怒増損卿等鞫獄
 之際亦當虚心聴察量其情實有罪不可幸免無罪
 不可濫刑持法明信則人有所畏而不敢犯若不明
[004-25a]
 其情而任已輕重或迎合朕意使人含寃抱恨者朕
 之所惡卿等其以為戒卿等皆國大臣非獨自己當
 存矜獄之心如朕一時過于嫉惡處法失中卿等更
 湏執正毋以乖迕為慮朕不難于從善也
 明史通政使請以四方雨澤章奏送給事中收貯帝
 曰祖宗令天下奏雨澤欲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積
 之通政司既失之矣今又令收貯是欲上之人終不
 知也自今奏至即以聞
[004-25b]
明宣宗章皇帝
 大訓記上諭吏部尚書蹇義等曰前命御史考察在
 外等官政欲任賢退不肖庶幾民受其惠近聞考察
 之官少能著實但信偏言更不博詢其有勤于職業
 因理公務不免施刑小人不喜誣為酷暴反致罷退
 庸濫之官綱紀不立人所狎玩或貪贓賄低首下氣
 依阿度日小人貪其易與乃更保留如此不當孔子
 曰衆好惡必察焉宜嚴戒飭之務盡至公毋使正人
[004-26a]
 受誣小人得志如或不當責有所歸
 上御奉天門諭三法司官曰朕夜来觀周書立政篇
 有云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此深有意味盖能敬
 慎用刑不致枉濫則仁恩浹洽足以培固國本福祚
 豈不靈長今不必論效驗但當以敬為主有虞欽恤
 正是此意卿等宜夙夜勿忘
 謂侍臣曰三代以下人主唐太宗善納諌當時之臣
 若魏徴王珪亦善諌故有貞觀之治宋太祖嘗曰唐
[004-26b]
 太宗受人諌疏常自引咎不以為耻不若已不為非
 使人無可諌二者孰是侍臣對曰宋太祖所言為優
 上曰宋太祖固是務本之論然人所行豈能皆是若
 禹聞善言則拜湯從諌弗咈改過不吝禹湯猶取善
 于人况其下者乎朕以為人君者當以太宗為法
明憲宗純皇帝
 明史山西廵撫何喬新劾奏遲延獄詞僉事尚敬劉
 源因言凡二司不决斷詞訟者半年之上悉宜奏請
[004-27a]
 執問帝曰刑獄重事周書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
 旬時特為未得其情者言耳茍得其情即宜决斷無
 罪拘幽往往瘐死是刑官殺之也故律特著淹禁罪
 囚之條其即以喬新所奏通行天下
明孝宗敬皇帝
 寳訓上視學行釋奠禮御彝倫堂賜勅勉勵諸生曰
 朕惟自古帝王本綱常以致治必以學校為首務焉
 學校所以明人倫也孔子述經垂教莫先乎此我祖
[004-27b]
 宗奄有寰宇建學育材文教誕敷治化旁洽肆朕繼
 統之初聿遵成憲擇日視學祇謁先師孔子退即彝
 倫堂聴講經書因以勸勵師生夫治本於道道載於
 經所當講明而體行者舎綱常何以哉朕躬行圗治
 惟古帝王是期爾師生其亦以古之賢才是勵於經
 必䆒其精㣲之奥於綱常倫理必盡其允蹈之功蘊
 之為徳行措之為事業大足以尊主庇民次足以修
 政立事罔俾濟濟之咏專羙有周則我明治化将與
[004-28a]
  唐虞於變時雍匹休矣欽哉故諭
  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曰朕惟刑以輔治用之貴得
  其平刑平則善有所勸惡有所懲而人心服天道和
  不平則不足以勸善懲惡而人心不服天道乖災變
  之来誠有不能免焉故特戒飭爾等各加敬慎仍行
  南京三法司及天下大小問刑衙門今後問刑之際
  務必存心以仁恕持法以公平察辭辨色詳審其情
  罪所當重者重之以懲惡毋務姑息而不顧縱惡長
[004-28b]
  奸之非罪所當輕者輕之以宥過毋事苛刻而致有
  抑鬱稱寃之歎其或證驗無憑情隐難明者尤當加
  意推究毋或𫝊致於一時而冀不坐罪于他日如此
  庶不背古聖人欽恤之訓而於朕刑期無刑之治亦
  有裨益焉
 
 
欽定執中成憲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