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5 御定孝經衍義-清-葉方藹 (master)


[057-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孝經衍義卷五十五
  天子之孝
   重學校
 宋仁宗初即位給兗州學田判國子監孫奭上言知兗
 州日建立學舍以延生徒至數百人臣雖以俸贍之然
 常不給乞給田十頃為學糧從之諸州給學田始此
   臣/按學田之設贍給生徒於國家所費至少而得
[057-1b]
   先王養士之意宋世諸州給學田自孫奭請之也
   奭但請給于兗州一處而遂得通行於諸州𫝊曰
   仁人之言其利溥哉孫奭斯言之謂矣司國計者
   奈何忽諸
 慶厯四年三月詔天下州縣立學行科舉新法時范仲
 淹意欲復古勸學數言興學校本行實詔近臣議於是
 宋祁等奏教不本於學校士不察於鄉里則不能覈名
 實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専於記誦則不足盡人材參考
[057-2a]
衆説擇便於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於學校然
後州縣察其履行則學者修飭矣先䇿論則文詞者畱
心於治亂矣簡程式則閎博者得以馳騁矣問大義則
執經者不専於記誦矣帝從之至是乃詔天下州縣皆
立學本道使者選部屬官為敎授員不足取鄉里宿學
有道業者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聴預秋試舊嘗充試者
百日而止試于州者令相保任有匿服犯刑虧行冒名
等禁三場先䇿論次詩賦通考為去取而罷帖經墨義
[057-2b]
士通經術願對大義者試十道
夏四月作太學五月帝謁孔子判國子監王拱辰田況
王洙余靖等言漢太學二百四十房千八百室生徒三
萬人唐學舍亦千二百間今取才養士之法盛矣而國
子監纔二百楹制度狹小不足以容詔以錫慶院為太
學置内舍生二百人
初海陵人胡瑗為湖州敎授訓人有法科條纖悉具備
以身率先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視諸
[057-3a]
生如其子弟諸生每信愛如其父兄時方尚詞賦湖學
獨立經義治事齋以敦實學及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
法著為令式
  臣/按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古之制也古
  者以二十五家而建一學乃以天下之大而惟有
  一學可乎宋興之初其君若臣非無意于求治者
  而百年之間議不及此慶厯四年始詔天下州縣
  立學葢范仲淹之為政可謂知所先務矣夫古之
[057-3b]
  鄉舉里選之法所以不得行於今者以比閭族黨
  之制廢也比閭族黨之制所以廢者五等之侯不
  復建而十夫有溝八家同井之相親相援不可復
  矣雖有三物之所當興八刑之所當糾者不有師
  長孰為耳而目之乎今以百里數十里之地而始
  建一學焉是則古者侯國之學也而鄉里之中蕩
  然無有簡稽之者也此其為覈名實之道猶疎也
  古之取士以徳行而今之取士以文章而所謂文
[057-4a]
  章者則又拘于聲病専于記誦而于修齊治平之道
  葢無所用之雖更之以先策論後詩賦而當時亦
  遂有學子先為策料之譏雖有善敎如胡瑗知以
  經義治事為先務而士之敦實學者亦未必其濟
  濟而興也此無他文與行終不出于一而教之之
  術未備也誠有意于復古勸學則必自比閭族黨
  法始矣
程顥論修學校尊師儒取士曰治天下以正風俗得賢
[057-4b]
才為本宋興百餘年而敎化未大醇人情未盡美士人
微謙退之節鄉閭無廉恥之行刑雖繁而姦不止官雖
冗而材不足者此葢學校之不修師儒之不尊無以風
勸養勵之使然耳竊以去聖久逺師道不立儒者之學
幾於廢熄惟朝廷崇尚教育之道則不日而復古者一
道徳以同風俗茍師學不正則道徳何從而一方今人執
私見家為異説支離經訓無復綂一道之不明不行乃
在于此臣謂宜先禮命近侍賢儒各以類舉及百執事
[057-5a]
方岳州縣之吏悉心推訪凡有明先王之道徳業克備
足為師表者其次有篤志好學材良行修者皆以名聞
其髙尚之士朝廷當厚禮延聘其餘命州縣敦遣萃於
京師館之寛閑之宇豐其廩餼䘏其家之有無以大臣
之賢典領其事俾羣儒朝夕相與講明正學其道必本
於人倫明乎物理其敎自小學灑掃應對以往修其孝
悌忠信周旋禮樂其所以誘掖激厲漸摩成就之道務
皆有節序其要在於擇善修身至於化成天下自鄉人
[057-5b]
而可至於聖人之道其學行皆中于是者為成徳又其
次取材識明達可進于善者使日受其業稍乆則舉其
賢傑以備髙任擇其學業大明德義可尊者為太學之
師次以分教天下之學始自藩府至于列郡擇士之願
學民之俊秀者入學皆優其廩給而蠲其身役凡其有
父母骨肉之養者亦通其優游往來以察其行其大不率
教者斥之從役漸自太學及州郡之學擇其道業之成
可為人師者使敎于縣之學如州郡之制異日則十室
[057-6a]
之鄉達于黨遂皆當修其庠序之制為之立師學者以
次而察焉縣令每嵗與學之師以鄉飲之禮㑹其鄉老
學者衆推經明行修材能可任之士升于州之學以觀
其實學荒行虧者罷歸而罪其吏與師其升于州而當
者復其家之役郡守又嵗與學之師行鄉飲酒之禮大
會羣士以經義性行材能三物賓興其士于太學太學
又聚而教之其學不明行不修與材之下者罷歸以為
郡守學師之罪升于太學者亦聴其以時還鄉里復來
[057-6b]
于學太學嵗論其賢者能者於朝謂之選士朝廷問之
經以考其言試之職以觀其材然後辨論其等差而命
之秩凡處郡縣之學與太學者皆滿三嵗然後得充薦
其自州郡升于太學者一嵗而後薦其有學行超卓衆
所信服者雖不處于學或處學而未乆亦得備數論薦
凡選士之法皆以性行端潔居家孝悌有廉恥禮遜通
明學業曉達治道者在州縣之學則先使其鄉里長老
次及學校推之在太學者先使其同黨次及博士推之
[057-7a]
其學之師與州縣之長無或専其私茍不以實其懐姦
罔上者師長皆除其仕籍終身不齒失者亦奪官二等
勿以赦及去職論州縣之長蒞事未滿半嵗者皆不薦
士師皆取學者成否之分數為之賞罰凡公卿大夫之
子弟皆入學在京師者入太學在外者各入其所在州
之學謂之國子其有當補䕃者並如舊制惟不選于學
者不授以職每嵗諸路别言一路國子之秀者升于太
學其升而不當者罪其監司與州郡之師太學嵗論國
[057-7b]
子之有學行材能者于朝其在學賓興考試之法皆入
選士國子自入學中外通及七年或大學五年年及三
十以上所學不成者辨而為三等上者聴授以筦庫之
任自非其後學業修進中於論選則不復使親民政其
下者罷歸之雖嵗滿願畱學者亦聴其在外學七嵗而
不中升選者皆論致太學而考察之為二等之法國子
之大不率敎者亦斥罷之凡有職任之人其學業材行
應薦者諸路及近侍以聞處之太學其論試亦如選士
[057-8a]
之法取其賢能而進用之凡國子之有官者中選則增
其秩臣謂既一以道徳仁義教養之又専以行實材學
升進之去其聲律小碎糊名謄録一切無義禮之弊不
數年間學者靡然丕變矣豈惟得士浸廣天下風俗將
日入醇正王化之本也
  臣/按程顥所論修學校尊師儒取士之法斟酌于
  周官王制比于范仲淹宋祁為能得其本原而益
  加密矣顥嘗上言庠序之教先王所以明人倫化
[057-8b]
  成天下今師學廢而道徳不一鄉射亡而禮義不
  興貢士不本于鄉里而行實不修秀民不養于學
  校而人材多廢此葢詳言其措置之方也凡學之
  道嚴師為難正學廢弛師道不立一旦自成均以
  至閭塾列置一師其為人執私見家為異説也益
  甚矣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
  之士雖無文王猶興茍推訪而延禮之則徳行道
  藝聚于京師矣又有以誘掖激厲漸摩成就之則
[057-9a]
  皆可以為人師矣然後自成均以至閭塾莫不得
  師而教之之具始可施焉而舉之之法始可嚴焉
  此大儒之言所為切實而有本舉而措之斯還至
  而立效茍為不然則學校非不立師儒非無人取
  士非不始于鄉里一切虛應故事而已
神宗熙寧四年立太學生三舍法宋初國子生以京朝
七品以上子孫應廕者為之太學生以八品以下子孫及
庶人子孫俊異者為之試論策經義如進士法及帝即
[057-9b]
位垂意儒學以天下郡縣既皆有學嵗時月各有試程
其藝能以差次升舍其最優者為上舍免發解及禮部
試而特賜之第遂専以此取士又以慶厯中嘗置太學
内舍生二百人帝漸增至九百人至是因言者論太學
假錫慶院西北廊甚湫隘乃盡以錫慶院及朝集院西
廡建講書堂四自主判官外增置直講為十員率二員
共講一經令中書遴選或主判官奏舉釐生員為三等
始入太學為外舍定額為七百人外舍升内舍員三百
[057-10a]
内舍升上舍員一百各執一經從所講官受學月考試
其業優等以次升舍上舍免發解及禮部試召試賜第
其正錄學諭以上舍生為之經各二員學行卓異者主
判直講復薦之於中書除官其後增置八十齋齋三十
人外舍生至二千人嵗一試補内舍生間嵗一試補上
舎生彌封謄錄如貢舉法
時置諸路學官更新學制有司立為約束過於煩密劉
摯上疏曰學校為育材首善之地教化所從出非行法
[057-10b]
之所雖羣居衆聚帥而齊之不可無法亦有禮義存焉
治天下者遇人以君子長者之道則下必有君子長者
之行而應乎上若以小人犬彘遇之彼將以小人犬彘
自為而況以此行於學校之間乎願罷其制
哲宗元祐元年命程頤孫覺顧臨同太學長貳看詳修
定條制頤大槩以為學校禮義相先之地而月使之爭
殊非教養之道請改試為課有所未至則學官召而教
之更不考定髙下置尊賢堂以延天下道徳之士鐫解
[057-11a]
額以去利誘省繁文以専委任勵行檢以厚風教及置
待賓吏師齋立觀光法如是者亦數十條
  臣/按學校勸懲之法自唐虞即有司徒樂正二者
  之教成周並建四代之學自外而内自鄉而國觵
  撻其隋慢者簡稽其不率教者此固導之以思齊
  之美而非啟之以相爭之端也三舎之法葢倣古
  意其于考校之勤且嚴尙不逮于古也特所謂彌
  封謄錄者非惟不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學子而且
[057-11b]
  不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師長矣此不獨劉摯以為
  言而程顥亦曾言之者也若試士考定髙下固與
  禮義相先之義無傷古亦有上中下士之異其廩
  餼特古之人以徳行道藝為髙下而後之人以其
  論策之中程式經義之明習與否為髙下耳雖教
  之成亦未有以大過乎聲病記誦之學也程頤所
  以欲去之者正以徳行為本文章為末成均首善
  之地教化之原不當區區競於其末也
[057-12a]
朱熹學校貢舉私議畧曰古者學校選舉之法始于鄉
黨而達于國都教之以徳行道藝而興其賢者能者葢
其所以居之者無異處所以官之者無異術所以取之
者無異路今之為法不然雖有鄉舉而其取人之額不
均又設太學利誘之一塗監試漕試附試詐冒之捷徑
其所以教者既不本於徳行之實而所謂藝者又皆無
用之空言至于甚弊則所謂空言者又皆誕妄無稽而
適足以敗壊學者之心志葢嘗思之必欲乗時改制以
[057-12b]
漸復先王之舊則必如明道先生熙寧之議然後可以
大正其本如曰未暇則莫若且均諸州之解額以定其
志立徳行之科以厚其本罷去詞賦而分諸經子史時
務之年以齊其業又使治經者必守家法命題者必依
章句答義者必通貫經文條舉衆説而斷以己意學校
則遴選實有道徳之人使専教諭以來實學之士裁減
解額舍選謬濫之恩以塞利誘之徒至于制科詞科武
舉之屬亦皆究其利病而頗更其制則有定志而無奔
[057-13a]
競之風有實行而無空言之弊有實學而無不可用之
材矣此其大畧也
  臣/按朱熹此議最為詳密其欲均減解額罷詞賦
  依章句與夫更制科詞科武舉之屬皆救當時之
  弊而為言而其立徳行之科分諸經子史時務之
  年治經者守家法答義者貫經文學校則遴選實
  有道徳之人使専教諭以來實學則固千古不可
  易之常道也立徳行之科欲以逐州新定解額之
[057-13b]
  半而又折其半以為徳行之科明立所舉徳行之
  目専委逐縣令佐從實捜訪此即古者鄉舉里選
  之遺意分諸經子史時務之年謂合所當讀之書
  而分之以年使天下之士各以三年而共通其三
  四之一則亦若無甚難者欲以易詩書為一科子
  午年試之周禮儀禮及二戴禮為一科卯年試之
  春秋及三𫝊為一科酉年試之諸經皆兼大學論
  語中庸孟子論則分諸子為四科而分年以附焉
[057-14a]
  策則諸史時務亦然則士無不通之經無不習之
  史皆可為當世用矣其治經必耑家法者謂漢之
  諸儒専門名家各守師説不敢輕變但其守大拘
  不能精思明辯以求真是為病然近年以來習俗
  茍偷學無宗主今莫若討論諸經之説各立家法
  而皆以注疏為主如易則兼取胡瑗石介歐陽修
  王安石邵雍程頤張載吕大臨楊時書則兼取劉
  敞王安石蘇軾程頤楊時晁説之葉夢得吳棫薛
[057-14b]
  季宣呂祖謙詩則兼取歐陽修蘇軾程頤張載王
  安石呂大臨楊時呂祖謙周禮則劉敞王安石楊
  時儀禮則劉敞二戴禮記則劉敞程頤張載呂大
  臨春秋則啖助趙正陸淳孫明復劉敞程頤胡安
  國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則又皆有集解等書而蘇
  軾王雱呉棫胡寅等説亦可采熹此論因當時舉
  於學校者治經不復讀其經之本文與先儒之傳
  注而但取近時科舉中選之文諷誦摹倣而發真
[057-15a]
  切中習俗之病熹固云以注疏為主而當時諸家
  之説即蘇軾王安石雱亦所不廢可以見窮經之
  難非専一家無以致精而非兼討衆家亦無以名
  一家也而近世之治經者不惟分經子史之年而
  盡通之為甚難即専一經而不讀本文不習注疏
  僅摹倣剽竊於近科中選之文即有知章句𫝊注
  者直抄寫而無復體㑹雖治經而未嘗覩全經雖
  作文而不適于實用此學校所以日卑經術所以日
[057-15b]
  陋而人材所以不振之故也豈非司教者之責哉
熹又曰古者聖王設為學校以教其民由家及國大小
有序使其民無不入乎其中而受學焉而其所以教之
之具則皆因其天賦之秉彜而為之品節以開導而勸
勉之使其明諸心修諸身行於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
間而推之以達乎君臣上下人民事物之際必無不盡
其分焉者及其學之既成則又興其賢且能者置之列
位是以當是之時義理休明風俗醇厚而公卿大夫列
[057-16a]
士之選無不得其人焉此先王學校之官所以為政事
之本道徳之歸而不可以廢焉者也至於後世學校之
設雖或不異乎先王之時然其師之所以教子弟之所
以學則皆忘本逐末懐利去義而無復先王之意以故
學校之名雖在而其實不舉其效至于風俗日敝人材
日衰雖以漢唐之盛隆而無以彷彿乎三代之叔季然
猶莫有察其所以然者顧遂以學校為虛文而無所與
於道徳政理之實於是為士者求道於老子釋氏之門
[057-16b]
為吏者責治乎簿書期㑹之際葢學校之僅存而不至
於遂廢者亦無㡬耳
  臣/按老釋之學所以日盛者賢知之士方其在學
  校之中則既厭薄科舉之文而學校之所重其實
  則止於此及其當官任職則簿書期㑹不得有毫
  釐之差而此外更無可自効者試求諸老釋之説
  則固有超然逺出於鄙儒俗吏者矣浸淫汨没乎
  其中而若將有得焉為之誘致吾徒而叛棄焉鼓
[057-17a]
  動人主而尊尚焉雖窮鄉僻壤而老釋之宫相望
  比于古之二十五家為閭閭有塾者不啻倍蓰之
  矣百里之地學舎僅處其一焉老死而不得瞻拜
  先聖先師者十之八九老死而不得瞻拜老子釋
  家者十無一二也生而不聞學校之鐘鼔管弦者
  雖都邑之士有之生而不聞老釋之步虚梵唱者
  雖鄙邑之民無之也尚可謂吾徒有人乎吾道未
  墮乎故曰彼之所以盛此之所以衰也夫吾道之
[057-17b]
  于異端猶元氣之于邪氣也邪之所凑元氣必虚
  今欲使二氏之邪不足以干吾道之正也使學校
  之士所求者必道徳政理之實而無徒以科舉之
  文當官受任有以致乎其用而無徒以簿書期㑹
  為稱職也雖俛焉日有孜孜而不足將終身焉而
  不能自已又何暇求之二氏之説乎然則崇學校
  者非徒以名而已虞書五教周官三物所終日誦
  説者在是而所以取之者不在乎是所以用之者
[057-18a]
  不必以是也此學校之所以僅存而逺不逮老釋
  之宫之盛也
吕祖謙曰先王之制度雖自秦漢以來皆弛壊廢絶然
其他如禮樂法度尚可因影見形因枝葉可以尋根本
惟是學校幾乎與先王全然背馳不可復考如唐虞三
代設敎與後世學校大段不同只舉學官一事可見在
舜時命䕫典樂教胄子在周時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
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何故皆是掌樂之官
[057-18b]
掌教葢其優游涵養鼓舞動蕩有以深入人心處却不
是設一箇官司自秦漢以後錯把作官司看故與唐虞
三代題目自别雖足以善人之形而不足以善人之心
雖是法度具舉然亦不過以法制相臨都無深入人心
道理大抵敎與政自是兩事後世錯認便把教做政看
且如周禮一書設官設敎所以便民若師氏保氏大司
樂大胥小胥之類所敎者不過是國子然當時所謂鄉
遂所以興賢能在周三百六十之官並不見有設敎之
[057-19a]
官雖是州序黨遂畧見于周禮然而未嘗見其州序是
何人掌之其法又何如先王之意只緣不是官司凡領
於六官者皆是法之所寓惟學校之官不領於六官非
簿書期㑹之事其上者三公論道不載于書其下者學
官設教不領于六官葢此二者皆是事大體重非官司
所領惟是國子是世禄之家鮮克由禮以蕩凌徳實悖
天道不可不設官以教養之然而均非有司簿書期㑹
之可領要當識先王之意雖非六官之所掌而所以設
[057-19b]
教未嘗有理無事有體無用本末亦自備見但不官聨
官屬之耳舜之時自國子之外畧不見其掌教之官然
庶頑讒説若不在時侯以明之撻以記之書用識哉工
以納言時而颺之如此之備在周人學官雖不領于一
屬然而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
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
成九年知類通達强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始終備具至
于不率教者屛之逺方終身不齒又見體用本末無窮
[057-20a]
大抵學校大意唐虞三代以前不做官司看秦漢以後
却做官司看所以後世之學不可推尋求之唐虞三代
足矣秦漢之事當束之不觀大抵看後世秦漢一段錯
認敎為政全然背馳自秦至五代好文之君時復能舉
如武帝表章六經興太學不足論如光武為諸生投戈
講義初建三雝亦不足論如後魏孝文遷都洛陽欲改
易風俗亦不足論如唐太宗貞觀之初功成治定將欲
文飾治具廣學舍千二百區遊學者至八千餘人亦不
[057-20b]
足道都是鋪張顯設以為美觀惟是擾攘之國僻陋之
邦剛明之君其視學校若敝屣斷梗然而有不能己者
見得義理之在人心不可已處武帝光武魏孝文唐太
宗是文飾治具其去唐虞三代却逺却是擾攘之時剛
武之君偏迫之國本不理㑹如南北朝雖是草創若不
足觀却不是文飾自有一箇不能已處其去唐虞三代
學校却近惜乎無鴻儒碩師發明之
  臣/按東萊所論古今學校之異考䆒經史而發微
[057-21a]
  闡幽程朱疏義所未及也古之大夫致仕敎于鄉
  里其人自有爵秩非可定屬于何官為不敢煩以
  政豈可復責之以簿書期㑹乎惟其為師長而不
  為官司故施教者與受教者俱有和順從容無所
  勉强之意若作官司看其勢遂相懸其事皆煩文
  又不特此鄉則曰鄉師比則曰比長雖官司也亦
  以師長名之先王之意葢有在矣學者但知三代
  以後興學校重師儒者莫如漢孝武光武魏孝文
[057-21b]
  唐太宗為能舉累代之曠典稱一時之盛事䆒其
  鋪張顯設于以文致治平可耳先王所為降德於
  衆兆民者不若是之震而矜之也惟是偏隅之主
  反側擾攘之餘宜無暇以及此時復有及之者而
  三綱五常之道卒亦未嘗泯滅於當此之時學者
  能深體此意固不必文王而後興而人君能深體
  此意則不徒以是為史冊觀美所以長育人才者
  以師長之教而非官司之政也則庶乎其君子豹
[057-22a]
  變小人革面者矣
張栻曰先王所以建學造士之本意葢將使士者講夫
仁義禮智之彜以明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倫
以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事葢甚大矣而為之則
有其序敎之則有其方故必先使之從事於小學習乎
六藝之節講乎為弟為子之職而躬行乎灑掃應對進
退之事周旋乎俎豆羽籥之間優游乎絃歌誦讀之際
有以固其肌膚之㑹筋骸之束齊其耳目一其心志所
[057-22b]
謂大學之道格物致知者由是可以進焉至於物格知
至而仁義禮智之彜得于其性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
友之倫皆以不亂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宜者
此先王之所以敎而三代之所以治後世不可以跂及
者也後世之學校朝夕所講不過綴緝文辭以為規取
利祿之計亦與古人之道大戾矣上之人所以敎養成
就之者夫豈端為是哉
許衡曰先王設學校養育人材以濟天下之用及其弊
[057-23a]
也科目之法愈嚴密而士之進于此者愈巧以至編摩
字様期于必中上之人不以人材待天下之士下之人
應此者亦豈仁人君子之用心也哉雖得何益于用上
下相待其弊如此欲使生靈䝉福其可得乎先王設學
校後世亦設學校但不知先王何為而設也上所以教
人人所以為學皆本于天理民彜無他敎也無異學也
  臣/按張栻許衡皆以近世學校取士非先王造士
  育才之本意綴緝文辭以規利禄編摩字様以竊
[057-23b]
  科名其所講求者大戾于古人之道其待之者之
  密而得之者之巧均非仁人君子之用心可為言
  之痛切者矣然皆未有説焉以革其弊而復於古
  初之盛也即而論之今之學校所以取士者已勝
  于漢唐以來之所以取士者矣何也五經四子之
  書修齊治平之要言也程朱傳注五經四子之指
  南也讀書窮理又程朱之所示人以最切者也於
  是而窮極乎諸儒之學問淵源則有性理大全一
[057-24a]
  書矣於是而叅稽乎古今之成敗而折衷於所以
  致此者之是非得失則有司馬光之通鑑朱熹之
  綱目真徳秀之大學衍義矣此皆學宫之所以教
  士而為士子者果於是乎無所不通則三才之道
  上下數千年之治法學之而有獲監之而無愆希
  聖希賢亦不難矣如或未能然也彝倫之重大故
  不至于乖張書卷之氣亦足以變化人之氣質因
  其言以求其所以言者則在乎主司有知人之明
[057-24b]
  務乎其實而無徒務乎其名則在賢師長之勸課
  也
元仁宗時方以科舉取士説者謂治平可力致集賢修
撰虞集獨謂當治其源因㑹議學校乃上議曰師道立
則善人多學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徳達材者也
今天下學官猥以資格授强加之諸生之上而名之曰
師爾有司弗信之生徒弗信之於學校無益也如此而
望師道之立可乎下州小邑之士無所見聞父兄所以
[057-25a]
導其子弟初無必為學問之實意師友之遊從亦莫辨
其邪正然則所謂賢才者非自天降地出安有可望之
理哉為今之計莫若使守令求經明行修成徳者身師
尊之至誠懇惻以求之其徳化之及庶乎有所觀感也
其次則求夫操履近正而不為詭異駭俗者確守先儒經
義師説而不敢妄為奇論者衆所敬服而非鄉愿之徒
者延致之日諷誦其書使學者習之入耳著心以正其
本則他日亦當有所發也其次則取鄉貢至京師罷歸
[057-25b]
者其議論文藝猶足以聳動其人非若泛泛莫知根抵
者矣
  臣/按周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三曰師
  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鄭氏以為即諸侯之
  師氏保氏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四曰聨師儒
  注云師儒鄉里教以道藝者孔穎達以為以其鄉
  立庠州黨及遂皆立序致仕賢者使教鄉閭子弟
  鄉閭子弟皆相聨合同就師儒故曰聨師儒也又
[057-26a]
  按保氏掌教國子以道故云教以道藝也詳二官
  之文則古之為師者或名徳至行以家學而世其
  官或致仕居鄉而教其子弟必非猥用資格强加
  之諸生之上程頤欲徵集羣儒萃于京師講明正
  學然後擇其學業大明徳義可尊者為太學之師
  次以分教天下之學葢師得其人不患教化不行
  人材不出所謂師嚴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者
  也然謂之嚴者人嚴之古者詔于天子無北面而
[057-26b]
  今之監司郡守輒以奴隸視學校之官而學校之
  官蠅營狗茍保其微禄於殘喘之日尚安望其施
  教化乎此虞集所以欲使守令求經明行修成徳
  之士身師尊之也葢當時之弊則已然矣
仁宗延祐元年復以齊履謙為國子司業初履謙與吳
澄俱在國學既罷去學制稍廢至是復以履謙為司業
乃酌舊制議立升齋積分之法每季考其學行以次第
升既升上齋踰再嵗始與私試辭理俱優者一分辭平
[057-27a]
理優者為半分嵗終積至八分者為髙等禮部集賢嵗
選六人以貢帝從其議
  臣/按升齋積分即三舍法而小變其説也但宋之
  上舍生免發解及禮部試召試賜第無異今之中
  式舉人其彌封謄錄亦一如貢舉法且試而後升
  舎與既升齋而積分為不同也今若叅用其制則
  積分合在升齋之前惟髙等始得升齋既升上齋
  滿嵗試之如貢舉法試題畧倣博學宏詞科舊目
[057-27b]
  中式者免禮部試召試賜第與進士一體亦所以
  重國學抜異才也昔呉澄為司業用程純公學校
  奏疏胡文定公六學教法朱文公學校議約為四
  條一經學二行實三文藝四治事皆有禆教法云
  養老附
禮記王制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禮殷人
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
 孔穎達疏曰人君養老有四種一是養三老五更二
[057-28a]
 是子孫為國難而死主養死者父祖三是養致仕之
 老四是引户校年養庶人之老天子視學之年養老
 一嵗有七謂四時皆養老按文王世子云凡大合樂
 春合舞/秋合聲必遂養老通前為六又世子云凡視學必遂
 養老是總為七也燕者殽烝於俎行一獻之禮坐而
 飲酒以至于醉以虞氏帝道𢎞大故養老以燕禮饗
 則體薦而不食爵盈而不飲依尊卑而為獻取數畢
 而已夏貴尚于禮故養老以饗禮相養敬也食者不飲
[057-28b]
 酒饗大牢以禮食之殷人質素威儀簡少故養老以
 食禮周人備三代之禮而兼用之春夏用虞氏燕禮夏
 后氏饗禮秋冬用殷人食禮以周極文故兼用三代
 之法也
  臣/按燕禮有二種若燕同姓夜則飲之其於異姓
  讓之而止饗禮有四饗上公則房烝九獻其禮兼
  燕與食饗王親戚及諸侯之臣國語曰親戚宴饗
  則有殽烝謂以燕禮而饗也其外國使臣王不親
[057-29a]
  饗以牲體委與之也惟饗宿衛及耆老孤子則以
  醉為度也食禮有二有禮食大行周禮大行人以/九儀辨諸侯之
  命/諸侯食禮九舉及公食大夫也有燕食臣下自
  與賓客旦夕共食也孔穎達以為此燕饗食致仕
  之老則當用正饗正食正燕之禮以其有賢徳者
  不可以䙝禮待之其死事之老不必有徳又是老
  人不宜乆立當用折俎之饗燕食之食老人不合
  夜飲當用異姓之燕禮臣/以為三老五更是賢徳
[057-29b]
  之著者則亦必用正饗正燕正食之禮庶人之老
  但校户引年不必有徳亦當用折俎之饗燕食之
  食異姓之燕也
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
  臣/按此一條鄭注孔疏以為子孫死國難而王養
  其祖父盧植王肅等以為養庶人之老所以然者
  養三老五更必于大學則無於鄉於國之養大夫
  七十而致仕則無五十六十之義也養死事者之
[057-30a]
  祖父與庶人之老其禮當同但死事之家自不從
  力政不與服戎而庶人則有養於鄉者不從力政
  養於國者不與服戎之異耳年彌髙者養彌厚養
  彌厚者禮彌尊於斯二者之老且然而況老更及
  致仕之大夫乎凡天子諸侯之禮皆有降殺而養
  老之禮無降殺者禮自老者而起不自養之者而
  起所為天下之達尊也
五十異與少/者殊音/張六十宿肉恒隔/日備七十貳膳每有/副貳八十
[057-30b]
常珍食加/珍味九十飲食不離寢膳飲從於遊可也六十嵗
制七十時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皆預為送/終之備唯絞紟衾
所以/斂者死而後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
不煖八十非人不煖九十雖得人不煖矣五十杖于家
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
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七十不俟朝不待朝/事畢八十月
告存告問/存否九十日有秩日致/常膳五十不從力政六十不與
服戎七十不與賓客之事八十齊喪之事弗及也五十
[057-31a]
而爵六十不親學七十致政唯衰麻為喪
  臣/按疏自五十異粻以下雜記卿大夫士及庶人
  年老節制在家奉養之法隨年為品也夫以養老
  之禮嵗惟七舉而八十以上筋力既衰則又不得
  至于學而受之於家則是先王尚齒之事有所未
  備而敎孝之意有所未安也於是乎導其妻子使
  養其老凡飲食起居之事悉與少壯者不同所以
  為仁之至義之盡而所以推廣其敬親之心者為
[057-31b]
  無窮也
有虞氏養國老于上庠養庶老于下庠夏后氏養國老
于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于右學養庶老於
左學周人養國老于東膠養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國之
西郊
  臣/按方慤曰四代之養老必以學何也葢王者之
  養老所以敎天下之孝也孝者所以盡乎子道而
  父子者人倫之始也學所以明人倫而已教之以
[057-32a]
  養老不亦宜乎此虞夏殷周養老之處所以未之
  或改也上下以尊卑言之東西以方言之左右以
  位言之各惟其所上而相異其名要其實則大學
  小學而已所以國老庶老皆養之于學者專以老
  老為敎所以國老養之大學庶老養之小學者於
  老老之中而寓貴貴尊賢之義也
凡三王養老皆引年
 陳澔集説曰四海之内老者衆矣安得人人而養之
[057-32b]
 待國老庶老之禮畢即行引户校年之令而恩賜其
 老者焉
  臣/按鄭氏以為老人衆多非賢不可皆養則所謂
  引户校年而養庶人之老是其人雖不必有三老
  五更與致仕大夫之徳行而亦賢于鄉人者矣此
  又於禮成之後引户校年而行復除之令也又可
  以不崇朝而遍四海者也
文王世子聖人之記事也慮之以大愛之以敬行之以
[057-33a]
禮修之以孝養紀之以義終之以仁
 孔穎達疏曰此一節申説視學養老之義記事謂聖
 人親行養老之禮記序前代之事也慮謀也大謂孝
 弟也言謀慮于養老之事是本于孝弟故也適饌省
 醴是愛而又敬也遂發咏焉而自迎之如見父兄之
 禮也既迎又親獻醴薦饌是修於孝養故也既歌而
 語是紀錄徳音之義亦存天下之大義也樂闋而又
 命諸臣各行此禮是終之以仁心也
[057-33b]
  臣/按于燕之末而又因以命畿外諸侯畿内羣吏
  各奉行此禮則經所謂徳敎加於百姓者天子以
  一人倡之而諸侯羣吏莫不率之以至於鄉師黨
  正亦有正齒位飲酒之禮則舉之愈勤而推之愈
  廣矣今鄉飲酒禮以有司虚應故事僅存什一于
  千百而大學老更之席廢而不修此固無古今之
  異不可以迂闊而置不講者也
漢明帝永平二年冬十月幸辟雍初行養老禮以李躬
[057-34a]
為三老知天地人三/才為三老桓榮為五更知五行更/代為五更遣使者安
車迎三老五更於大學講堂天子迎于門屏交禮道自
阼階三老升自賓階至階天子揖如禮三老升東面三
公設几九卿正履天子親袒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
潄以/潔口祝哽食畱咽/中也在前未食/前祝饐食窒氣/不通也在後已食/後
更南面三公進供禮亦如之禮畢引桓榮及弟子升堂
上自為去/聲下説天子自為/其下説書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
紳之人圜橋門辟雍四門外水圜繞以節觀者/門外皆有橋觀者在水外故云而觀聴
[057-34b]
者葢億萬計於是下詔賜榮爵闗内侯三老五更皆以
二千石祿養終厥身賜天下三老謂鄉縣之三/老見職役條酒人一
石肉四十斤上自為太子受尚書於桓榮及即帝位猶
尊榮以師禮嘗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几杖㑹百官
及榮門生數百人上親自執業諸生或避位猶言/出席發難
上謙曰太師在是既罷悉以大官供具賜太常家榮每
疾病帝輒遣使者存問大官太醫相望於道及疾篤上
疏謝恩讓還爵土帝幸其家問起居入街下車擁經而
[057-35a]
擁持經書/而前進撫榮垂涕賜以牀茵帷帳刀劒衣被良久
乃去
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八月親養三老五更於明堂詔
以司徒尉元為三老大鴻臚卿游明根為五更帝再拜
三老親袒割牲執爵而饋肅拜五更且乞言焉元明根
勸以孝友化民又養庶老國老於階下禮畢各賜元明
根以步挽車及衣服祿三老以上公五更以元卿
周武帝保定三年將視學以太傅燕國公于謹為三老
[057-35b]
仍賜以延年杖遂幸大學謹入門帝迎拜于門屏之間
謹答拜有司設三老席於中楹兩楹/之間南向大師宇文䕶
升階設几謹升席南面憑几而坐大司馬豆盧寧升階
正舄履/也帝升階立於斧扆形如屏風/畫為斧文之前西面有司進
饌帝跪設醬豆親為袒割謹食畢帝親跪授爵以酳有
司撤訖帝北面立而訪道謹起立於席後對曰木受繩
則正后從諌則聖明王虚心納諫以知得失天下乃安
又曰去食去兵信不可去願陛下守信勿失又曰有功
[057-36a]
必賞有罪必罰則為善者日進為惡者日止又曰言行
者立身之基願陛下三思而言九慮而行勿使有過天
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人莫不知願陛下慎之帝再拜受
言謹答拜禮成而出
  臣/按三代而下行養老乞言之禮者惟漢明帝魏
  孝文周武帝三君而已若魏主曹髦亦且養老乞
  言于學葢不足述也在先王之世一嵗而七舉行
  故以為常事而不書在後世曠數千百年而一再
[057-36b]
  見宜史臣之大書特書以垂勸于願治之君稽古
  之士舉而行之罔俾三君專美者也而尹起莘綱
  目發明于魏孝文無褒貶之詞于周孝武則以其
  大權不預祗事虚文而于漢明則深嘉而亟予之
  者豈非其繼志述事之孝足以光前裕後非二君
  之所可及者哉起莘之言曰光武中興投戈講藝
  息馬論道其畱意于文治久矣末年肇建三雍未
  及臨饗明帝繼之舉宗祀望雲物行大射養老之
[057-37a]
   禮東都文物于是彬彬可觀書之于策足為美稱
   詩曰貽厥孫謀以燕翼子光武以之又曰昭哉嗣
   服繩其祖武顯宗有焉
   以上重學校養老附/
 
 
 
 
[057-37b]
 
 
 
 
 
 
 
御定孝經衍義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