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5 御定孝經衍義-清-葉方藹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孝經衍義卷十六
  衍教所由生之義
   樂
 周禮大司徒之職以六樂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防萬民之情
 而教之和
  賈公彦釋曰按樂記云大樂與天地同和孝經云移
  風易俗莫善于樂故大司徒云六樂防萬民之情而
[018-1b]
  教之和又按樂記云在閨門之内父子兄弟同聴之
  莫不和親故云樂所以蕩正民之情思使其心應和
  也
   臣/按此主教萬民而言故賈公彦單引閨門一條
   若宗廟之中則萬民有不得而同聴者族長鄉里
   亦萬民所同舉父子兄弟則孩笑提抱未出閨門
   者亦得而聴之也然則父子兄弟之和親乃天地
   之大樂樂教行于閨門之内萬民之所以親附也
[018-2a]
大司樂掌教國子六樂六舞/與大宗伯别職同官以樂徳教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
猶忠/也剛柔/適也敬/也有常/也孝友
 賈公彦釋曰此必使有道有徳者教之此是樂中之
 六徳與教萬民者少别此六徳其中和二徳取大司
 徒六徳知仁聖/義中和之下孝友二徳取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婣
 任/恤之上其祇庸二徳與彼異自是樂徳所加也
以樂語教國子興許應反興者以/善物喻善事讀曰導陳古以剴/今若詩陳古以刺
幽厲剴/枯愛反倍文曰諷/倍音佩以聲節/之曰誦發端/曰言答述/曰語
[018-2b]
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同/韶大夏大濩大

 鄭康成註曰此周所以存六代之樂黄帝曰雲門大
 卷黄帝能成名萬物以明民共財言其徳如雲之所
 出民得有族類卷者卷聚之/義即族類也大咸咸皆/也施/也堯樂也
 堯能殚均刑法以儀民言其徳無所不施大磬舜樂
 也言其徳能紹堯之道也大夏禹樂也禹治水敷土
 言其徳能大中國也大濩湯樂也湯以寛治民而除
[018-3a]
 其邪言其徳能使天下得其所也大武武王樂也武
 王伐紂以除其害言其徳能成武功也
 賈公彦釋曰此大司樂所教是大舞樂師所教是小
 舞保氏云教之六樂二官共教者彼教以書此教以
 舞故共其職也
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謂以年幼時教之舞/内則弱冠舞勺成童
舞象勺象皆樂/章與舞人為節
太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詩惟有風/雅頌就三
[018-3b]
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
 鄭康成註曰教瞽矇也瞽矇主諷誦詩以/刺君過故教之也風言聖賢
 治道之遺化也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比
 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興見今之美嫌
 于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為
 後世法頌之言誦也容也誦今之徳廣以美之
以六徳為之本此六徳疑是中和祇庸孝友注疏以彼/教國子此瞽矇是萬民故取大司徒教
萬民之六/徳以釋之
[018-4a]
 賈公彦釋曰凡受教者必以行為本故使先有六徳
 為本乃可習六詩也
籥師掌教國子舞羽吹籥此官與樂師通職當教小舞/時互相足此文舞若武舞則
教干/戚也
 鄭康成註曰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文王
 世子曰秋冬學羽籥詩云左手執籥右手秉翟雉羽/也
  臣/按古之教萬民教國子自幼少以至成人自至
  貴以逮至賤莫不以樂司徒之教既先之以六徳
[018-4b]
  六行矣而其教之六藝則尤重于禮樂此其人乃
  氓庶凡庸之人而且教之六代之樂則後世之士
  所老死而莫之知者而古者委巷之中閨門之内
  且童而習之雖欲不風移而俗易烏可得也師氏
  之教國子既已至徳敏徳孝徳孝行友行順行矣
  而大司樂又教之以樂徳曰中和祇庸孝友而後
  反于樂語樂舞其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之六者二十以上之大舞也而樂師又教之以舞
[018-5a]
  勺舞象籥師互教之以舞羽吹籥以至瞽矇廢人
  也以其職在于誦詩以刺君過則教之以六詩而
  以六徳為之本盖其漸摩之久涵泳之深其孝友
  之徳行和平之聲容相與融浹滋養及其用之于
  郊廟燕饗聘覲賔賢習射則有以極誠盡敬通神
  明之徳類萬物之情而非徒鏗鏘舞蹈之為觀聴
  也經曰移風易俗莫善于樂此先王孝治之大端
  而後世教人之方無由復出于此治之所以卒不
[018-5b]
  逮于古也
儀禮鄉飲酒之禮樂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
 鄭康成註曰三者皆小雅篇也鹿鳴君與臣下及四方
 之賔燕講道修政之樂歌也此采其已有㫖酒以召
 嘉賔嘉賔既来示我以善道又樂嘉賔有孔昭之明
 徳可則效也四牡君勞使臣之来樂歌也此采其勤
 苦王事念將父母懐歸傷悲忠孝之至以勞賔也皇
 皇者華君遣使臣之樂歌也此采其更事勞苦自以
[018-6a]
 為不及欲諮謀于賢知而以自光明也
 賈公彦釋曰凡歌詩之法皆歌其類此時貢賢能擬
 為卿大夫或為君所讌食以鹿鳴詩也或為君出聘
 以皇皇者華詩也或使反為君勞来以四牡詩也故
 豫歌此三篇使習之也
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樂南陔白華華黍以笙吹此詩/以為樂也
 賈公彦釋曰按詩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白華孝
 子之潔白也華黍時和嵗豐宜黍稷也序有其義而
[018-6b]
 亡其辭
乃間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魚笙崇丘歌南山有臺
笙由儀
 鄭康成註曰間代也謂一歌則一吹堂上歌魚麗終/堂下笙中吹由
 庚續之間代而/作以下皆然六者皆小雅篇也魚麗言太平年豐
 物多也此采其物多酒㫖所以優賔也南有嘉魚言
 太平君子有酒樂與賢者共之此采其能以禮下賢
 者賢者纍蔓而歸之與之燕樂也南山有臺言太平
[018-7a]
 之治以賢者為本此采其愛友賢者為邦家之基民
 之父母既欲其身之夀考又欲其名徳之長也
 賈公彦釋曰按詩序由庚萬物得其道也崇丘萬物
 得極其髙大也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義
 而亡其辭與南陔白華華黍同
乃合樂周南闗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
 鄭康成註曰合樂為歌樂與衆聲俱作堂上歌瑟堂/下笙磬合奏
 此/詩周南召南國風篇也王后國君夫人房中之樂歌
[018-7b]
 也婦人房中徒絃歌之燕/饗乃有鐘磬之節也闗雎言后妃之徳葛覃言
 后妃之職卷耳言后妃之志鵲巢言國君夫人之徳
 采蘩言國君夫人不失職采蘋言卿大夫之妻能循
 其法度夫婦之道生民之本王政之端此六篇者其
 教之原也故國君與其臣下及四方之賔燕用之合
 樂也鄉樂者風也小雅為諸侯之樂大雅頌為天子
 之樂鄉飲酒升歌小雅禮盛者可以進取也燕合鄉
 樂禮輕者可以逮下也
[018-8a]
  臣/按鄉飲酒禮作樂之節升歌一笙二間三合樂
  四而鄉射不歌不笙不間但合樂志在射略于樂
  也燕禮若臣子有王事之勞與之燕則升歌鹿鳴
  下管新宫小雅逸篇/辭義皆亡笙入三成三成者正謂笙奏/新宫三終申説下
  管之/義遂合鄉樂不間/也若舞則勺秉干舞而奏勺/詩所以勸有功
  異于常燕餘並同于鄉飲之有歌笙間合也大射
  之儀升歌惟鹿鳴三終而不歌四牡皇皇者華下
  管新宫三終而不用南陔白華華黍不間不合不
[018-8b]
  告樂備亦是禮主于射略于樂也盖鄉飲鄉射同
  是大夫士之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
  禮二禮相為首尾者也燕禮諸侯之禮天子諸侯
  之射也必先行燕禮二禮亦相為首尾者也而飲
  燕之樂則皆從其備射則皆從其略者射又以樂
  為節歌詩以為發矢之節度天子騶虞/諸侯貍首卿大夫采蘋士采蘩有所用樂
  于後不得不略于前也禮記射義曰燕禮者所以
  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
[018-9a]
  也然則君臣之義長幼之序明而後比節于樂而
  徳行可觀矣此其行禮之先且後用樂之備與略
  皆立教之深意也鄉射之止有合樂也但用其正
  用之國風也大射之不間不合也但用其正用之
  小雅也鄉飲則上取諸侯正用之小雅燕禮則下
  就大夫正用之國風若諸侯兩君相見則又上取
  而歌文王合鹿鳴天子燕聘問之臣則又皆下就
  而歌鹿鳴合鄉樂總之歌詩之法皆歌其類所以
[018-9b]
  勉人忠君敬事成身立名者也然以天子之尊乃
  下就于鄉人所用之樂者明乎施教自上而下二
  南風化之始天子以之教諸侯諸侯以之教大夫
  大夫以之教其鄉人父子兄弟夫婦同聴之者君
  臣上下長幼亦同聴之者也此先王之樂其所樂
  而博愛廣敬同欲于衆庶兆民其教之所以不肅
  而成者矣
春秋左𫝊九月考仲子惠公/妾之宫為仲子立别廟/落成而祭也将萬
[018-10a]
萬舞/也焉公問羽數執羽/人數于衆仲魯/臣對曰天子用八八八/六十
四/人諸侯用六六六三/十六人大夫四四四十/六人士二二二四人士/有功賜用樂
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故自八以下公從之于是
初獻六羽始用六佾也隠公/五年
 杜預曰魯惟文王周公廟得用八而他公遂因仍僭
 而用之今隠公特立此婦人之廟詳問衆仲衆仲因
 明大典故𫝊亦因言始用六佾其後季氏舞八佾于
 庭知惟在仲子廟用六
[018-10b]
  臣/按林堯叟曰節八音而行八風者使人手舞足
  蹈節其禮制使不荒淫故曰舞者樂之主也以八
  音之器宣播八方之風序次人情阜財解愠使不
  藴結也臣/以為中和祇庸孝友之徳樂之本也然
  而徳之藴結于人心者無以節而行之則鬱而不
  宣其于人倫之際亦有所膠固執一而不能有生
  則惡可已之樂故為之手舞足蹈以将其烝烝之
  性肅肅悚悚之心達其温凊摩搔拜伏擎跪之迹
[018-11a]
  惟天子所見者大故得備其物數其為降殺亦如
  五孝之等差但禮不下于庶人耳若乃僭越非據
  則本心先亡無如樂何也春秋書初獻六羽之義
  則杜預之言簡而盡矣
呉公子札來聘請觀于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
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弼鄘衛
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徳如
是是其衛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
[018-11b]
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
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
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
至也其周之舊乎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
而易行以徳輔此則明主也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
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逺也非令徳之後誰能
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乆乎自鄶以下無譏焉
[018-12a]
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徳之衰
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
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徳乎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
倨曲而不屈邇而不偪逺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
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
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
有序盛徳之所同也見舞象箾音/宵南籥者曰美哉猶有
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
[018-12b]
者曰聖人之𢎞也而猶有慙徳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
者曰美哉勤而不徳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同/簫
曰徳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覆/也也如地之無不載
也雖甚盛徳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
敢請已魯用四代之樂故及韶箾而季子知其終也/襄公二十有九年
  臣/按經言移風易俗莫善于樂此自周南以下皆
  各依其本國歌所常用聲曲故季子依聲參時政
  知其興亡理亂也
[018-13a]
國語周語二十三年王将鑄無射而為之大林鐘之/覆也
穆公曰不可夫鐘不過以動聲若無射有林耳不及也
無射陽聲之細者林鐘隂聲之大/者細抑大陵故耳不能聴及也夫鐘聲以為耳也耳
所不及非鐘聲也猶目所不見不可以為目也夫目之
察度也不過步六尺/為步半步/為武尺寸之間其察色也不過
墨丈五尺為墨/倍墨為丈尋常八尺為尋/倍尋為常之間耳之察和也在清
濁之間其察清濁也不過一人之所勝夫樂不過以聴
耳而美不過以觀目若聴樂而震觀美而眩患莫甚焉
[018-13b]
若視聴不和而有震眩則味入不精不精則氣佚氣佚
則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炫惑之明有轉易之名
有過慝之度出令不信刑政放紛動不順時民無據依
不知所力各有離心上失其民作則不濟求則不獲其
何以能樂王弗聴問之伶州鳩對曰臣聞之琴瑟尚宫
鐘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踰宫細不過羽夫宫音
之主也第以及羽故樂器重者從細輕者從大是以金
尚羽石尚角瓦絲尚宫匏竹尚議革木一聲夫有和平
[018-14a]
之聲則有蕃殖之財于是乎道之以中徳詠之以中音
徳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寜民是以聴若夫匱財用
罷民力以逞淫心聴之不和比之不度無益于教而離
民怒神非臣之所聞也王不聴卒鑄大鐘
  臣/按周景王既立子猛又欲立子朝将欲廢子猛
  遇心疾而崩致王室之亂累嵗不息此其父子之
  間孝慈之道既已拂亂其常其耳目觀聴反易謬
  亂不待于聞淫樂而震眩而又鑄害金以速其禍
[018-14b]
  單穆公伶州鳩之言不特論夫樂理亦參諸人事
  也
論語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臣/按虞舜大孝武王達孝舜則克諧底豫武則世
  徳作求此其功徳之象于樂者未有優劣也孝為
  徳本大與達要之一致又不原其性反之異以為
  優劣也魯之有韶箾舊矣夫子嘗聞之矣何以在
  齊聞韶而學之三月不知肉味此盖魯樂不能無
[018-15a]
  差舛而陳敬仲奔齊獨得其𫝊也賔牟賈曰聲淫
  及商非武音也有司失其𫝊也若非有司失其𫝊
  則武王之志荒矣夫子優劣韶武失𫝊與不失𫝊
  之異非闗舜武有優劣也
周敦頥通書曰古者聖王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
叙百姓太和萬物咸若乃作樂以宣八風之氣以平天
下之情故樂聲淡而不傷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
不淡且和焉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優柔平中徳之
[018-15b]
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是謂道配天地古之極也後
世禮法不修政刑苛紊縦欲敗度下民困苦謂古樂不
足聴也代變新聲妖淫愁怨導欲増悲不能自止故有
賊君棄父輕生敗倫不可禁者矣
  臣/按經言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其發端之辭所謂
  先王有至徳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則作樂之本而自古聖王之樂未有不出于此者
  也世俗之樂相沿已乆妖淫愁怨淪浹于人心而
[018-16a]
  不能驟反故魏文侯聴古樂則惟恐卧齊宣王好
  世俗之樂而孟子導之以與民同樂亦一時之權
  辭耳豈真謂今之樂與古之樂無異哉通書所以
  窮其禍敗必至于賊君棄父輕生敗倫而不可禁
  止也
張載曰古樂所以養人徳性中和之氣後之言樂者止
以求哀故晉平公曰音無哀于此乎哀則正以感人不
善之心歌亦不可以太髙亦不可以太下太髙則入于
[018-16b]
噍殺太下則入于嘽緩盖窮本知變樂之情也
  臣/按大樂與天地同和所謂和者親愛而不流于
  眤嚴敬而不近于乖𫝊曰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
  愛弟敬所謂六順也此乃樂之教所由立矣故曰
  樂自順此生後世反此六順雖欲不哀而哀已極
  其為樂也有所以寫其呻吟咨嗟之情思而後自
  以為快者矣此司樂之教所為必先樂徳也
朱熹曰古樂亦難遽復且如今樂中去其噍殺促數之
[018-17a]
 音并考其律呂令得其正更令掌辭命之官製撰樂章
 其間述教化訓戒及賔主相與之情人主待下恩義之
 類令人歌之亦足以養人心之和
   臣/按朱熹所論通上下言之今民間所𫝊鄙俚詞
   曲宜一切焚毁禁止勿敢復作士大夫家燕㑹亦
   以新撰製樂章從事拔本塞源風俗自移易矣
   已上樂之教所由生
 
[018-17b]
 
 
 
 
 
 
 
御定孝經衍義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