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5 御定孝經衍義-清-葉方藹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孝經衍義卷十三
  衍教所由生之義
   臣/按經曰夫孝徳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邢昺正
   義曰案禮記祭義稱曽子云衆之本教曰孝尚書
   敬敷五教在寛解者謂教父以義教母以慈教兄
   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則其餘順人之教皆可
   知也然則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亦在于教之而
[015-1b]
   已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亦教以孝而已然其
   教之之具則何也曰朱熹中庸章句所謂若禮樂
   刑政之屬是已樂記禮記/篇名曰先王愼所以感之者
   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
   其姦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
   也其教之之具如此而四者皆由孝而生所以不
   肅而成也唐虞之世伯夷典禮后䕫典樂臯陶作
   士其時以刑官治兵故不别建司馬以掌邦政盖
[015-2a]
  用甲兵而陳原野者大刑也然而吕刑尚書/篇名曰伯
  夷降典折民惟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孔安國傳
  曰言伯夷道民典禮斷之以法臯陶作士制百官
  于刑之中則伯夷臯陶皆必有所以告喩戒督百
  姓使無出于禮而入于刑者所謂政也又夏書仲
  康之征羲和稱政典曰知唐虞已有政典矣周官
  禮樂皆掌于宗伯故無樂典有禮典政典刑典而
  鄭注邦政以爲政者正也政所以正不正者也又
[015-2b]
  引孝經緯文曰政者正也正徳名以行道則是法
  制禁令疑爲政官之所專掌而他官皆以之者也
  要之設官分職其間或世異時殊而禮樂刑政未
  有廢其一者也然是四者之施于民則又有緩急
  輕重之異故曰禮樂者刑政之本政刑者禮樂之
  輔言禮則必及樂言政則必兼刑故曰樂自順此
  生刑自反此作經曰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
  以好惡而民知禁則是禮樂重于刑政也然而禮
[015-3a]
  之爲教則又先王所以制爲品節綱紀夫人道之
  大倫使賢者俯而就之不肖者跂而及之者也經
  曰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
  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悦敬其兄則弟悦敬其
  君則臣悦所敬者寡而悦者衆明能敬而後能和
  是禮又重于樂也然則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
  嚴聖人因親教愛因嚴教敬于是乎有禮有禮而
  後有樂有禮樂而後有政有政而後有刑又相因
[015-3b]
  之義也臣故析爲四條以衍教所由生之義而于
  禮之一條爲詳亦如五性之仁五常之父子也
  禮
易履卦/名象傳解一卦之象孔/子十翼之一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
上下定民志
 程頤傳曰天在上澤居下天下之正理也人之所履
 當如是故取其象而爲履君子觀履之象以辯上下
 之分以定其民志夫上下之分辯然後民志有定民
[015-4a]
 志定然後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
 古之時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稱其徳終身居之得其
 分也位未稱徳則君舉而進之士修其學學至而君
 求之皆非有豫于已也農工商賈勤其事而所享有
 限故皆有定志而天下之心可一後世自庶士至于
 公卿日志于尊榮農工商賈日志于富侈億兆之心
 交騖于利天下紛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欲其不亂難
 矣此由上下無定志也君子觀履之象而分辯上下
[015-4b]
 使各當其分以定民之心志
  臣/按禮樂刑政皆先王教人之具而禮者尊之親
  之之等殺也故張子曰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仁
  之至也愛道之極也非禮則不仁不仁則不孝故
  經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履而行之者也上天
  下澤以卑承尊至安至當人非是不治亦猶行之
  必藉履然而程子所言禮教廢弛之弊則末流之
  失既然矣欲復古之禮則有議其扞格而不可施
[015-5a]
  于今者則民志果何由而定哉亦正其本而已矣
  履徳之基也仁善之長也夫人子之于父母于其
  所不能致者莫不有無窮之思而經分之爲五等
  之孝則是上下之分莫辨于此也不得不可以爲
  悦無財不可以爲悦則民志之定莫定于此也天
  子之不敢惡慢于人諸侯之高而不危滿而不溢
  卿大夫之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士之忠順不失庶
  人之謹身節用皆辯上下定民志之成功明效也
[015-5b]
  如此乎古之禮制雖不可盡復而禮意則周流不
  息于人倫日用之間矣夫五性之徳統于仁五常
  之道統于親親禮樂刑政統于禮克己復禮仁也
  仁即孝也先王之本教也
序卦傳孔子十/翼之一曰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
然後安故受之以泰
 董眞卿曰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正此意也
  臣/按物之畜聚則參錯不齊之數形矣故當齊之
[015-6a]
  以禮然乃天叙天秩非人力也不曰物不可以無
  禮而云物畜然後有禮者物自有之如家庭之内
  則父子兄弟夫婦之所聚也而禮行于家庭矣朝
  廷之上鄉黨之中則君臣朋友之所聚也而禮行
  于朝廷鄉黨矣故曰先王之制禮所因者本也有
  禮則安無禮則危者如雞鳴盥漱子事父母之禮
  小宛之詩曰明發不寐有懐二人蓋雖欲偃息在
  牀而中心有所不安也夫不以偃息爲安而以夙
[015-6b]
  興爲安所謂履而泰也經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臣子之心安而君父之心亦安矣
書舜典曰修五禮吉凶賓軍/嘉見周禮
 孔穎達正義曰帝王之名既異古今之禮或殊而以
 周之五禮爲此五禮者以帝王相承事有損益後代
 之禮亦當是前代禮也且厯驗此經亦有五事此篇
 類于上帝吉也如喪考妣凶也羣后四朝賓也大禹
 謨曰汝徂征軍也堯典曰女于時嘉也五禮之事並
[015-7a]
 見于經和與後世不異也
  臣/按五禮曰修則不但周因殷殷因夏也唐虞亦
  因于上古而已蓋經緯天道品節人倫而不得與
  民變革者禮記祭義所謂禮有五經是也
帝曰咨四岳分掌四岳之諸/侯故以名其官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
虞臣名/姜姓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秩序宗尊也/主郊廟之官夙夜惟寅
直哉惟清
 孔穎達正義曰早夜敬服其職謂侵早已起深夜乃
[015-7b]
 卧謹敬其職事也典禮之官施行教化使正直而清
 明不枉曲不暗昧也
  臣/按經言禮者敬而已矣故舜咨命伯夷爲秩宗
  之官以典天地人之三禮而告之如此明禮本于
  敬施禮教之官必先自敬也前言五禮此言三禮
  經三緯五兼治幽明因嚴教敬敬爲禮本故曰孝
  弟之至通于神明
臯陶謨虞書篇名史臣/記臯陶之謨謀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
[015-8a]
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
 朱熹曰因其生而第之以其所當處者謂之叙因叙
 而與之以所當得者謂之秩天叙便是自然故君則
 教之居君之位臣則教之居臣之位父則教之居父
 之位子則教之居子之位天叙乃天秩中事如天子
 祭天地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庶人祭其先天子
 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皆是有此叙便是自然之秩
 典禮在天叙天秩之中因而用之也
[015-8b]
  臣/按五典孔疏以爲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宋
  儒以爲父子之親君臣之義長幼之序夫婦之别
  朋友之信其義皆通此五禮與修五禮異當依王
  肅鄭𤣥訓作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蓋有此五等
  之孝即有此五等之禮如朱熹所論亦以五等之
  人言之也
禮記曲禮曰道徳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
[015-9a]
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
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
節退讓以明禮
 吕大臨曰禮者敬而已矣故君子恭敬所以明禮之
 實也禮節文乎仁義者也君子撙節所以明禮之文
 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君子退讓所以明禮之用也
  臣/按正義曰夫禮者經天地理人倫本其所起在
  天地未生之前其用以治則與天地俱興者也然
[015-9b]
  則天因人故有天地自然之禮聖人因天故有聖
  人所爲之禮人自有之天地定之聖人因而成之
  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之夫天地自然之禮無
  成壞者也孩提知愛稍長知敬凡不待敎而然者
  皆是也聖人所爲之禮有盈減者也道徳仁義以
  下並非禮不成故君子身行恭敬抑情趨法應進
  而迂以退應受而推以讓然後聖人之教可得而
  明也是故禮有深疑則舉君子以正之如春秋左
[015-10a]
  氏傳君子曰禮也非禮也之類是已春秋禮義之
  大宗故與禮家同取正于君子夫子作孝經曰安
  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敬而已矣君子之明禮主
  乎恭敬其立教之旨同也故曰志在春秋行在孝
  經
檀弓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爲也之死而
致生之不知而不可爲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
不成斵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
[015-10b]
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陳澔集説曰之死謂以禮往送于死者也往于死者
 而極以死者之禮待之是無愛親之心爲不仁故不
 可行也往于死者而極以生者之禮待之是無燭理
 之明爲不知故亦不可行也備物則不致死不可用
 則亦不致生
  臣/按夫子所論作明器之意如此所以惡作俑爲/木
  偶人以/送葬而善芻靈束草爲之/畧似人形也以此防民宋襄公
[015-11a]
  猶葬其夫人醯醢以百甕經曰卜其宅兆而安厝
  之既不致死則生者安亦不致生則死者安厚葬
  之塚徃徃被發蓋有天道矣夫喪致其哀經所訓
  也而喪過乎哀取諸小過則是可以小過不可以
  大過故經又有無以死傷生毁不滅性之戒古之
  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後世聖人
  易之以棺槨宜于非過也而曰蓋取諸大過則夫
  衣足以飾身棺周于衣槨周于棺土周于槨斯已
[015-11b]
  安矣若殉之以生平之服御玩好而殫耗生人有
  用之貲財未可謂禮之善經也
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陳澔集説曰孝子之哀發于天性之極至豈可止遏
 聖人制禮以節其哀蓋順以變之也言順孝子之哀
 情漸變而輕減也始猶生也生我者父母毁而滅性
 是不念生我者矣
  臣/按此亦父母生之續莫大焉之義蓋孝子之哀
[015-12a]
  情無物可以變之者惟曰念始之者乃有輕減之
  期耳此經所謂教民無以死傷生者也
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惟祭祀之禮主人自
盡焉耳豈知神之所饗亦以主人有齊敬之心也
 吴澄曰虞以前親喪未久奠而不謂之祭其奠也非
 不敬其親也哀心特甚故用素器虞以後親喪漸久
 卒祔練祥猶在喪制之中然已是祭祀之禮其祭也
 非不哀其親也敬心加隆非初喪之素器也然其盡
[015-12b]
 禮而漸文豈是爲死者眞能來享而然亦是自盡其
 禮以致敬親之心焉爾大概喪主于哀祭主于敬故
 哀奠以素器之質而見其哀祭祀則盡禮之文以寓
 其敬
  臣/按致哀致嚴乃喪祭自然之别若四時吉祭則
  主于致其敬不待言矣以虞易奠異于純凶卒祔
  練祥漸趨于吉皆在喪制之中故須分别言之也
曾子問篇/名子夏問曰三年之喪卒哭金革之事無辟音/避
[015-13a]
者禮與初有司與孔子曰夏后氏三年之喪既殯而致
致事還其/職位于君殷人既葬而致事記曰君子不奪人之親
亦不可奪親也此之謂乎喪不勝事致還于君/凡事皆然而况兵革子夏曰
金革之事無辟音/避也者非與孔子曰吾聞諸老聃老聃/古夀
考者之稱非著/道徳五千言者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爲爲之也今以三
年之喪從其利者利爲例言無故而以三/年之喪從伯禽之例吾弗知也
  臣/按禮家記變禮必曰自某人始也蓋此一人者
  變而得其正必無餘美變而不得其正必有效尤
[015-13b]
  數十百世之久猶曰昔者某人爲之也同時同地
  之人即曰某人已先行之也子夏曰初有司與夫
  子曰從其例者蓋有司者以奉成例爲稱職者也
  例之所無雖是而不從例之所有雖非而不革朝
  廷以爲舊章惟曰成例則然鄉黨不敢私議而曰
  有例則可春秋冒喪而興外事者十國皆自以爲
  從伯禽之例也夫子曰是有爲爲之也古之君子
  爲人上而其臣有遭父母之喪者許其致事是不
[015-14a]
  奪人之親也爲人臣者遭父母之喪雖君有命而
  終不忍違離喪次亦不可奪親也噫弗思而已矣
  如以例則既殯而致事夏后氏不奪親之例也既
  葬而致事殷人不奪親之例也卒哭而致事周人
  不奪親之例也例有正有變不從其正而從其變
  不從夏商周而從魯伯禽何異巧吏鬻獄奸法以
  濟其貪乎不意三代之季而例之爲説遂便于爲
  非如此也
[015-14b]
禮運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
之者死得之者生詩曰相䑕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
胡不遄死詩鄘風相䑕之篇/小序刺無禮也是故夫禮必本于天殽于
地列于鬼神達于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聖人以禮示
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
 馬希孟曰天降衷于民而先王之爲禮所以繼天之
 衷也故曰承天之道夫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
 聲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人情之所同也人情之
[015-15a]
 所同而縱之則滅天理而窮人欲故先王制爲禮以
 節之也故曰以治人之情
  臣/按先儒以爲法于天地鬼神者理也所以承天
  之道也達于天下國家者事也所以治人之情也
  臣/以爲天理者人之所以生之理人事者有生所
  當爲之事經言父母生之續莫大焉人而無禮則
  有生所當爲之事廢而所以生之理絶故未至于
  死而欲其速死也先言天道人情而不言地者舉
[015-15b]
  天則地在其中再言本天殽地而不言人者古注
  引經文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爲訓則人在其中
  也此先王之所以順天下者也
又曰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㣲儐鬼神考制度
别仁義所以治政安君也
  臣/按經言所因者本所敬者寡所悦者衆此執其
  大柄故也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
  言有兄也所以别嫌明㣲也郊祀后稷以配天宗
[015-16a]
  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所以儐鬼神也制節謹
  度非法不服所以考制度也因親敎愛因嚴教敬
  所以别仁義也安上治民莫善于禮故曰所以治
  政安君也禮運此條正合經旨
禮器禮記篇名器有二義一是學禮者成/徳器之美一是行禮者明用器之制曰先王之制
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
立無文不行
  臣/按忠信者所因之嚴義理者所教之敬義者遷
[015-16b]
  善合宜故孔子去麻冕以從衆則適于義理者條
  理分辯故孔子從拜下以違衆則歸于理且如父
  子異宫不同席是適于義者也父前子名父坐子
  伏是歸于理者也然而所教者敬所因者嚴故記
  又曰苟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
禮也者合于天時設于地財順于鬼神合于人心理萬
物者也是故天時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
曲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養君子不以爲禮鬼神弗饗
[015-17a]
也居山以魚鼈爲禮居澤以鹿豕爲禮君子謂之不知

  臣/按經言則天之明邢昺正義曰天有常明日月
  星辰照臨于下紀于四時人事則之以夙興夜寐
  無忝爾所生此所謂合于天時也經言因地之利
  邢昺正義曰地有常利山川原隰動植物産人事
  因之以晨脩夕膳色養無違此所謂設于地財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鬼神依于人者也萬物人
[015-17b]
  之所曲成也天不能強以所不生地不能強以所
  不養人不能強于心之所不然故孝者禮之敎所
  由生也
又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
戸者禮以敬爲本一者敬而已/豈有行禮而不由敬乎君子之于禮也有所竭
情盡愼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文而誠若誠實也/若語辭
  臣/按一即誠也誠則敬之因乎嚴者
經解禮記篇名首節解詩書樂/易禮春秋之教故以名篇曰是故隆禮其崇重/之心
[015-18a]
其踐行/之迹謂之有方方猶/法也之士持守理法之/人稱之爲士不隆禮不
由禮謂之無方之民踰越禮法之/人儕于編氓敬讓之道也故以奉
宗廟則敬敬/先以入朝廷則貴賤有位敬/貴以處室家則父
子親兄弟和讓父/兄以處鄉里則長幼有序讓長/老孔子曰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此之謂也是故以下記者之言故/引孝經孔子之言以結
之/
  臣/按此言人皆由敬讓之道則安且治也然而孰
  使之然哉惟君子以其所能者教百姓也邢昺孝
[015-18b]
  經正義論之詳矣昺之言曰樂記曰禮殊事而合
  敬樂異文而同愛敬愛之極是謂要道神而明之
  是爲至徳故必由斯人以𢎞斯敬而後禮樂興焉
  政令行焉以盛徳之訓傳于樂聲則感人深而風
  俗移易以盛徳之化措之禮容則悦者衆而名教
  著明藴乎其樂章乎其禮故相待而成矣然則韶
  樂存于齊而民不爲之易周禮備于魯而君不獲
  其安亦政教失其極耳夫豈禮樂之咎乎今按失
[015-19a]
  其極謂失道失徳而教不行于下也經並言禮樂
  而但申之曰禮者敬而已矣故昺以爲相待而成
仲尼燕居篇/名子貢退言游進曰敢問禮也者領惡克去/己私
而全好全天理/之善者與子曰然然則何如子曰郊社之義
義者禮之所尊故/于郊社獨言之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所以仁昭
穆也饋奠喪奠也/非吉祭之禮所以仁死喪也射鄉鄉射鄉/飲酒
禮所以仁鄉黨也食饗食以養隂氣/饗以養陽氣之禮所以仁賓賓/以
君/言客以/臣言
[015-19b]
  臣/按張載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事而非仁
  也其義本此仁則愛之因乎親者也五者之禮皆
  發于本心之仁可以知禮之教所由生矣
周禮周公居攝而作六/典之職謂之周禮大司徒之職掌教典/之長官 一曰以
祀禮教敬則民不苟凡祭祀者所以追養繼孝事生死/者尚敬則生事其親不茍且也
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謂鄉飲酒之禮酒入人身/散隨攴體陽主分散故號
鄉社飲酒爲陽禮也飲酒之時五十者堂/下六十者堂上皆以齒讓爲禮則無爭也三曰以隂禮
教親則民不怨謂昏姻之禮不可顯露故曰隂禮也男/女本是異姓親迎使之親已皆姻及時
[015-20a]
則男女無/有怨曠也四曰以樂禮敎和則民不乖樂亦云禮者謂/饗燕作樂之時
舞人周旋皆合禮節也凡人乖離皆由/不相和合樂生和同民心故民不乖也
  臣/按此十有二教之四也首言教敬之道在于祀
  禮乃以宗廟致敬教民居則致其敬也隂陽二禮
  教以長幼之序夫婦之别樂禮則敎之以異文而
  同愛也
以五禮吉凶軍/賓嘉防萬民之僞而教之中
 賈公彦釋曰禮者辯尊卑别貴賤皆有上下之宜不
[015-20b]
 得奢侈僭僞故禮所以節止民之侈僞使其行得中
 上不逼下下不僭上也
  臣/按此亦大司徒之職也前云以鄉六/鄉三物徳行/藝三
  事/教萬民而賓興之以鄉飲酒之禮賓/客之興猶舉也一曰六徳
  知仁聖義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
  藝禮樂射御書數而獨申禮樂二事賈公彦亦引
  証經文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以見二者爲化民之急此句乃覆申禮教之著誠
[015-21a]
  去僞也
大宗伯掌禮典/之長官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古祗/字
禮以佐王建立/也安/也邦國
  臣/按此與虞書之言典朕三禮同三者吉禮爲五
  禮之首以其主天地人之事最爲尊嚴舉之以包
  凶賓軍嘉之四禮神非人不事人非神不福五禮
  皆重也吉禮之别十有二天地各有三祀禋祀實/柴槱燎血祭貍沉疈辜
  人鬼有六享祫禘及四時之祭也/ 貍同埋疈孚逼反磔牲以祭凶禮之别有五
[015-21b]
  喪哀死亡荒哀凶札弔哀禍烖禬哀圍敗恤/哀㓂亂 禬戸外反㑹合貨財以濟之也賓禮
  之别有八春朝夏宗秋覲冬遇/時會殷同時聘殷頫軍禮之别有五大/師
  出征大均地政大田閲車徒/大役築宫邑大封正封界嘉禮之别有六飲食/昏冠
  賓射饗燕/脤燔賀慶凡五禮之别三十有六大宗伯一官總
  掌之其屬六十轉相副貳皆爲禮官始自邦國以
  至萬民以尊鬼神以重人事而禮達于上下矣而
  大司徒十二教鄉三物之教又稠叠施之不厭其
  煩也經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此周禮所以爲致
[015-22a]
   太平之書歟臣又按禮典獨無懸象魏一條者王
   朝大禮或非民間所行無用都鄙聚觀若三千三
   百載有常經學校之所肄業師儒之所傳誦無事
   别爲班示也又他典並是一年更始若禮乃一代
   之定制無事調和而後布之也又五禮之行遇事
   則舉非可月要歲㑹也天神人鬼地示難以畵象
   懸于雉門又典禮天之叙秩固結于心非可以象
   求者若子婦事父母舅姑之事衆兆所同后王命
[015-22b]
   降當是家有内則一篇無煩更布新令反滋其惑
   也經曰君子之教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此之
   謂也
 
 
 
 
御定孝經衍義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