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7 劉子遺書-明-劉宗周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劉子遺書卷三


  眀 劉宗周 撰


  學言二


  喜怒哀樂雖錯綜其文實以氣序而言至殽而為七情
曰喜怒哀懼愛惡欲是性情之變離乎天而出乎人者
故紛然錯出而不齊所謂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七者
合而言之皆欲也君子存理遏欲之功正用之於此若
[003-1b]
喜怒哀樂四者其發與未發更無人力可施也後人解中和悮
認七情故經㫖晦至今喜屬木少陽樂屬火太陽怒屬金少隂哀

屬水太隂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氣之中又
莫不各有隂陽也


  伯淳少喜獵既見周茂叔後自謂已無此好矣茂叔曰
未也但此心潛隐未發耳一日萌動復如初矣後十二
年復見獵者不覺有喜心乃知其果未也但不知此後
[003-2a]
更當何如予嘗謂伯淳十二年後之喜心定與十二年
前不同既嘗學問之人其於習氣自覺輕淺即再過十
二年見獵仍復有喜心亦不害其為伯子學者於此宜
仔細理㑹始得


  顔子不遷怒不是即就怒上做工夫蓋平日從事於慎
獨之學得力既久即易發難制莫如怒已得箇不遷地
位可知慎獨工夫常在其於七情一一如是


  或問顏子不遷怒能終身打成一片否曰未也顔子但
[003-2b]
不貳過耳言怒纔遷時便是過也


  薛河東二十年治一怒字不去嘗見得治不去便是他
過人處


  程子曰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然人情亦有生
而多懼者膽力不足易為一切利害所勝學者須是持
其志


  古人恐懼二字常用在平康無事時及至利害當前無
可迴避只得赤體承當世人只是倒做了


[003-3a]
  喜怒有情而愛惡有意好惡有理而愛惡有欲


  凡欲重之為貨利輕之為衣飲濃之為聲色淡之為花
草俗之為田宅輿馬雅之為琴書大之為功名小之為
技藝須一一對壘過而朱子獨約以財色兩闗


  只無欲二字直下做到聖人前乎濓溪後則白沙亦於
此有得白沙詩曰無極老翁無欲教一番拈動一番新
或曰周子既以太極之動静生隂陽至於聖人立極處
偏著一静字何也曰隂陽動静無處無之如理氣分看
[003-3b]
則理屬静氣屬動不待言矣故曰循理為静非動静對
待之静


  友人病予曰躁深為切中因知多欲在


  聖人情順萬事而無情何嘗有七情之累


  周子曰聖誠而已矣誠則無事更不須説第二義纔説
第二義只是明此誠而已故又説个幾字


  去此矜己之言與短人之言戔戔之陳言悠悠之漫言
謔言綺言流言終日無可啟口者此即不覩不聞入路
[003-4a]
處也


  口容止聲容静静亦静動亦静也


  九容九思一主静二字足以概之如手容恭足容重如
何做恭重様子只不亂動便是


  程子曰未有箕踞而心不放者戲動出於為也


  九容分眀畫出有道氣象然學者一味學不得吾病其
徇外而為人也


  横渠十五年學个恭而安不成程子曰可知學不成有
[003-4b]
多少病痛在予謂學者亦只有一病一病除百病除或
問如何是一病曰心病


  容貌辭氣皆一心之妙用非但德符而已一絲一竇漏
一隙一缺陷正是獨體之莫見莫顯處若於此更加裝
㸃意思一似引賊入室永難破除厥害匪輕


  誠則必形有誠者天道之形有誠之者人道之形天道
之形見乎蓍龜動乎四體是也人道之形睟面盎背施
於四體是也語曰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故君子不
[003-5a]
問其形之者而惟問其誠之者


  孔叢子曰心之精神謂之聖精神即鬼神之别名精藏
於隂神著於陽其妙合乎隂陽之際者即鬼神之德而
聖之所以為聖也


  如云輕當矯之以重急當矯之以緩褊當矯之以寛躁
當矯之以静皆不是無本領學問只令獨知一轉種種
瑕累如入紅爐無所不化


  人身㳺氣耳而心為效靈之官以其静而能治也今夷
[003-5b]
天君於百體而同其擾擾則衆侮交起將何恃而不亂
乎易曰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


  處嚴憚之友最有益使人檢身之功惟恐不及遇異己
者亦然


  好佞者惟恐人之不我佞也時以其意挑之即有時而
我規矣亦取其近於佞者而收之佞乃愈集矣好佞人
者惟恐人之知我佞也時以其意覆之即有時而知我
佞矣亦取其逺於佞者而佞之佞乃愈工矣此之謂相
[003-6a]
得益彰


  象山先生嘗自言所學只是切己反觀遷善改過直如
此端的


  思則得之又曰無思何謂也曰思其所無思則無思矣
得其所無得則有得矣


  朱子云畧綽提撕言用力之不多也人心一㸃虚明烱
烱不昧本自提撕何用著力纔着力時便有眼中金玉
屑之病在孟子謂之助長然不著力時又一味放倒恁
[003-6b]
地昏昏不得不自提自醒耳此之謂勿忘勿助之間
人心虚眀之體本自烱烱而乗於物感不能不恣為情
識合於義理不得不膠為意見情識意見紛紛用事而
虚眀之體隐覆於其中如皎日之下有重雲然然其為
虚眀自若也覆以情識即就情識處一提便醒覆以意
見即就意見處一提便醒便醒處仍是虚明之能事更
無提醒此虚眀者


  本體只是這些子工夫只是這些子并這些子仍不得
[003-7a]
分此為本體彼為工夫既無本體工夫可分則亦并無
這些子可指故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以上丙子京邸書名獨證


  子曰易有太極太極之説夫子只就二四八與六十四
中看出非實有一物踞其上也故濓溪曰無極而太極
又曰太極本無極盖恐人執極於有而為是轉語耳乃
後之人又執無於有之上則有是無矣轉云無是無語
愈𤣥而道愈晦矣宜象山之齗齗而訟然惜乎象山知
[003-7b]
太極之説而不足以知濓溪也


  河圗左畔陽居内而隂居外右畔隂居内而陽居外陽
左隂右皆以内者為主盖陽生於隂隂生於陽也至周
子圖太極左畔言陽之動而反以隂居内右畔言隂之
静而反以陽居内將以内者為主乎外者為主乎内者
生氣也外者偽氣也似與圖意不同雖各有取義而終以
河圖為正盖河圖陽生於隂而周子以為太極動而生
陽河圖隂生於陽而周子以為太極静而生隂是河圖
[003-8a]
之二氣自相生而周子皆以太極生之也自相生則不
必有太極若以太極生兩儀則太極實有一物矣為此
言者蓋擬夫子賛易之説而誤焉者也毫釐之差千里
之謬也


  按易𫝊天地定位一節乃造化隂陽配合自然之理非
有所為乾南坤北離東坎西之説而處之有定位也乃
邵子圖之以為此伏羲先天之易豈伏羲而後言易者
天地不當定位水火不必相濟乎至帝出震一章盖序
[003-8b]
造化四時八節之氣自元而亨利貞以時運旋其象有
如此者而邵子圖之以為此文王後天之易豈文王以
前言易者不得有四時八節之氣乎若先天後天之説
尤屬附㑹程子曰體用一原顯㣲無間豈先天専以體
言後天専以用言乎總之易一而已作易者一人而已
文王止以次序自别於夏商而繋彖互有損益仍還之
伏羲而止安得别有所謂文王之易哉後人輒圖之而
象之而種種穿鑿附㑹之甚矣其闇於大道也


[003-9a]
  君子之於學也必大有以作之則八卦之義盡是矣然
約之不過存養省察二者而已如風雷火動氣也即省
察之説而繼之以致役之坤省察之後宜存養也如澤
水山静氣也即存養之説而間之以乾之戰存養之中
有省察也至艮以成終之後復轉而震貞下起元存養
省察之功迭運不窮又有無時而可息者此聖學之所
以日進無疆與又以對待之體言之則乾之健即濟之
以坤之順震之動即濟之以巽之入火之燥即濟之以
[003-9b]
水之濕兑之説即濟之以艮之止一時並致交養互資
有勿忘勿助之妙更何先後工夫之可分乎後儒或言
涵養是主人省察是奴婢或言無事時存養有事時省
察未免落於偏指惟程子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二語庶幾其無弊與


  盈天地間皆道也而歸管於人心為最真故慈湖有心
易之説太極隂陽四象八卦而六十四卦皆人心之撰
也聖人近取諸身如此既而逺取諸物如此大取諸天
[003-10a]
地亦如此方見得此理平分物我無大無小直是活潑
潑地令人不可思議


  聖人於道體指出一易字大是奇特只此一字將天地
間有無動静終始大小常變之故一齊托出天地間更
有何事不該其中


  盈天地間一氣而已矣有氣斯有數有數斯有象有象
斯有名有名斯有物有物斯有性有性斯有道故道其
後起也而求道者輒求之未始有氣之先以為道生氣
[003-10b]
則道亦何物也而能遂生氣乎


  或曰虚生氣虚即氣也何生之有吾遡之未始有氣之
先亦無往而非氣也當其屈也自無而之有有而未始
有及其伸也自有而之無無而未始無也非有非無之
間而即有即無是謂太虚又表而尊之曰太極


  天者萬物之總名非與物為君也道者萬器之總名非
與器為體也性者萬形之總名非與形為偶也


  盈天地間一氣也氣即理也天得之以為天地得之以
[003-11a]
為地人物得之以為人物一也人未嘗假貸於天猶之
物未嘗假貸於人此物未嘗假貸於彼物故曰萬物統
體一太極物物各具一太極自太極之統體而言蒼蒼
之天亦物也自太極之各具而言林林之人芸芸之物
各有一天也


  一心也而在天謂之誠人之本也在人謂之明天之本
也故人本天天亦本人


  子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程子曰上下
[003-11b]
二字截得道器最分明又曰道即器器即道畢竟器在
斯道在離器而道不可見故道器可以上下言不可以
先後言有物先天地異端千差萬錯總從此句來
一氣之變雜然流行類萬物而觀人亦物也而靈者不
得不靈靈無以異於蠢也故靈含蠢蠢亦含靈類萬體
而觀心亦體也而大者不得不大大無以分於小也故
大統小小亦統大


  人心徑寸耳而空中四達有太虚之象虚故靈靈故覺
[003-12a]
覺有主是曰意此天命之體而性道教所從出也覺有主是
蒙創見


  天者無外之名蓋心體也


  心生之謂性心率之謂道心修之謂教此中庸三言註脚
天樞轉于於穆地軸亘於中央人心藏於獨覺


  太極圗説言太極生隂陽隂陽生五行五行生成萬物
物鍾靈有人人立極有聖聖合徳天地似一事事有層
節豈知此理一齊俱到在天為隂陽在地為剛柔在人
[003-12b]
為仁義人與物亦復同得此理蠢不為偏靈不為全聖
不加豐凡不加嗇直是渾然一致萬碎萬圎不煩比擬
不假作合方見此理之妙


  凡事皆有始終由一言一動一呼一吸推之乃知天地
有大始終然始無所始當其始有終之用終無所終當
其終有始之用終終始始相禪無窮間不容髪總一呼
一吸之積


  惟天太虚萬物皆受鑄於虚故皆有虚體非虚則無以
[003-13a]
行氣非虚則無以藏神非虚則無以通精即一草一木
皆然而人心為甚人心渾然一天體也


  理即是氣之理斷然不在氣先不在氣外知此則知道
心即人心之本心義理之性即氣質之本性千古支離
之説可以盡埽而學者從事於入道之路高之不墮於
虚無卑之不淪於象數道術始歸於一乎


  或問理為氣之理乃先儒謂理生氣何居曰有是氣則
有是理無是氣則理於何麗但旣有是理則此理尊而
[003-13b]
無上遂足以為氣之主宰氣若其所從出者非理能生
氣也


  程子曰无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不欺所以致明也
天命流行物與无妄言實有此流行之命而物物賦畀
之非流行之外别有个无妄之理也


  乾坤合徳而無為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非迭運之謂
也至化育之功實始乎繼體之長子而長女配之成乎
少男而少女配之故曰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今曰
[003-14a]
繼静而動亦非也以斯知人心之獨體不可以動静言
而動静者其所乗之位也分明造化之理


  陽明子言良知每謂个个人心有仲尼至於中和二字
則反不能信謂必慎獨之後方有此氣象豈知中和若
不是生而有之又如何養成得中只是四時之中氣和
只是中氣流露處天若無中氣如何能以四時之氣相
禪不窮人若無中氣如何能以四端之情相生不已故
曰哀樂相生循環無端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傾
[003-14b]
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故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嗚呼其㫖微矣


  性情之徳有即心而見者有離心而見者即心而言則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當喜而喜當怒而怒當哀而哀當
樂而樂由中導和有前後際而實非判然分為二時離
心而言則維天於穆一氣流行自喜而樂自樂而怒自
怒而哀自哀而復喜由中導和有顯微際而亦非截然
分為兩在然即心離心總見此心之妙而心之與性不
[003-15a]
可以分合言也故寂然不動之中四氣實相為循環而
感而遂通之際四氣又迭以時出即喜怒哀樂之中各
有喜怒哀樂焉如初喜屬喜喜之暢屬樂喜之斂屬怒
喜之藏屬哀是也又有逐感而見者如喜也而溢為好
樂也而溢為樂怒也而積為忿懥一哀也而分為恐為
懼為憂為患非樂而淫即哀而傷且陽徳衰而陰慘用
事喜與樂之分數減而忿懥恐懼憂患之分數居其偏
勝則去天愈逺心非其心矣


[003-15b]
  陽明子曰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黙得意氣正
到發揚時便翕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沸騰時便
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不能然見得良知親
切工夫亦自不難愚謂言語既到快意時自當繼以忍
黙意氣既到發揚時自當繼以收斂憤怒嗜欲既到沸
騰時自當繼以消化此正一氣之自通自復分明喜怒
哀樂相為循環之妙有不待品節限制而然即其間非
無過不及之差而性體原自周流不害其為中和之徳
[003-16a]
學者但証得性體分明而以時保之則雖日用動靜之
間莫非天理流行之妙而於所謂良知之見亦莫親切
於此矣若必借良知以覺照欲就其一徃不返之勢皆
一一逆收之以還之天理之正則心之與性先自相仇
而杞栁桮棬之説有時而伸也必矣


  中庸言喜怒哀樂專指四徳而言喜仁之徳也怒義之
徳也樂禮之徳也哀智之徳也而其所謂中即信之徳
也人無一時離喜怒哀樂故道不可湏㬰離若以七情
[003-16b]
言如何止四即云四情如何喜樂又犯重而止為三且
聖人固畢世而無怒也雖誅四凶不過與以應得之罪
耳親戚既没雖欲哀誰為哀者是喜怒哀樂不必徧人
皆具而道有時而可離也湏知一心耳而氣機流行之
際自其盎然而起也謂之喜於所性為仁於心為惻隠
之心於天道則元者善之長也而其時為春自其油然
而暢也謂之樂於所性為禮於心為辭譲之心於天道
則亨者嘉之㑹也而其時為夏自其肅然而斂也謂之
[003-17a]
怒於所性為義於心為羞惡之心於天道則利者義之
和也而其時為秋自其愀然岑寂而止也謂之哀於所
性為智於心為是非之心於天道則貞者事之幹也而
於時為冬乃四時之氣所以循環而不窮者獨頼有中
氣存乎其間而發之即謂之太和元氣是以謂之中謂
之和於所性為信於心為真實無妄之心於天道為乾
元亨利貞而於時為四季故自喜怒哀樂之存諸中言
謂之中不必其未發之前别有氣象也即天道之元亨
[003-17b]
利貞運於於穆者是也自喜怒哀樂之發於外言謂之
和不必其已發之時又有氣象也即天道之元亨利貞
呈於化育者是也葢以表裏言不以前後際言也惟存
發總是一機故中和渾是一性如内有陽舒之心為喜
為樂外即有陽舒之色動作態度無不陽舒者内有陰
慘之心為怒為哀外即有陰慘之色動作態度無不陰
慘者推之一動一静一語一黙莫不皆然此獨體之妙
所以即隠即見即微即顯而慎獨之學即中和即位育
[003-18a]
此千聖學脉也自喜怒哀樂之説不明於後世而性學
晦矣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而禮智該焉故樂者喜之餘氣哀
者怒之餘氣闗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專指其盛者言
盛者有餘之氣也如春之氣盛於夏秋之氣盛於冬也
惟自樂而怒是相克之數然人樂極必生悲故王右軍
云欣暢之下感慨係之闗雎輾轉寤寐豈是涕泣之謂
而曰哀於此益足發明中庸之㫖


[003-18b]
  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静立人極焉分明為中庸
𫝊神葢曰致中和而要之於慎獨云慎獨所以致中和
而周子先言定之以仁義中正亦隂陽之外别無太極
耳故曰一隂一陽之謂道


  或問子以意為心之所存好善惡惡非以所發言乎曰
意之好惡與起念之好惡不同意之好惡一機而互見
起念之好惡兩在而異情以念為意何啻千里


  心意知物是一路不知此外何以又容一念字二心為
[003-19a]
念盖心之餘氣也餘氣也者動氣也動而逺乎天故念
起念滅為厥心病還為意病為知病為物病故念有善
惡而物即與之為善惡物本無善惡也念有昏明而知
即與之為昏明知本無昏明也念有真妄而意即與之
為真妄意本無真妄也念有起滅而心即與之為起滅
心本無起滅也故聖人化念還心要於主静


  心之官則思一息不思則官失其職故人心無思而無
乎不思絶無所為思慮未起之時惟物感相乗而心為
[003-19b]
之動則思為物化一㸃精明之氣不能自主遂為憧憧
往來之思矣如官犯贓乃溺職也


  思即是良知之柄


  知無不良只是獨知一㸃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欲動情熾
而念結焉感有去來念有起滅起滅相尋復自起自滅
人心出入存亡之機實係於此甚矣念之為心祟也如
苗有莠


[003-20a]
  思積而為慮慮返為知知返為性此聖路也念積而為
想想結為識識結為情此狂門也


  朱子以未發言性仍是逃空墮幻之見性者生而有之
之理無處無之如心能思心之性也耳能聴耳之性也
目能視目之性也未發謂之中未發之性也已發謂之
和已發之性也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
山勢之性也


  性即理也理無定理理亦無理


[003-20b]
  程子曰性即氣氣即性故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程子又曰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是性與
氣分明兩事矣即前說亦近儱侗凡言性者皆指氣質
而言也或曰有氣質之性有義理之性亦非也盈天地
間止有氣質之性而義理之性即在其中如曰氣質之
理即是豈可曰義理之理乎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嵗一周天而天
以一氣進退平分四時温凉寒燠不爽其則一嵗如此
[003-21a]
萬古如此即其間亦有愆陽伏隂釀為災祥之數而終
不易造化之大常此所謂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


  天道有氣盈朔虚積而成閏最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
久處其在人心即是一中䟎出過不及之端如大舜之
不告而娶周公之破斧東征皆處時勢之不得不然而
委曲旁行以全其愛親敬長之心所謂過而不過也
朱子於獨字下補一知字可謂擴前聖所未發然專以
[003-21b]
屬之動念邊事何耶豈静中無知乎使知有間於動静
則不得謂之知矣


  以知還獨是明中之誠以獨起知是誠中之明


  大學言至善中庸言至徳至道至聖至誠及天載之至
皆指出獨中消息易曰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乎此者
謂之到家漢


  誠者天之道也獨之體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慎獨之功
也孟子曰思誠者人之道也思字於慎獨之義更分明
[003-22a]
思曰睿獨體還明之路也故夫子於艮象曰君子以思
不出其位慎之至也故又曰慎思之


  天有四徳運為春夏秋冬四時而四時之變又有風雨
露雷以效其用謂風雨露雷即春夏秋冬非也人有四
徳運為喜怒哀樂四氣而四氣之變又有笑啼恚詈以
效其情謂笑啼恚詈即喜怒哀樂非也故天有無風雨
露雷之日而决無無春夏秋冬之時人有無笑啼恚詈
之日而决無無喜怒哀樂之時知此可知未發已發之
[003-22b]
説矣


  心無存亡但離獨位便是亡


  程子云凡言心者皆指已發而言是以念為心也朱子
云意者心之所發是以念為意也又以獨知偏屬之動
是以念為知也陽明子以格去物欲為格物是以念為
物也後世心學不明如此毋怪乎説愈煩而旨愈晦也
程子心指已發言之説亦本之大學大學言正心以忿
懥恐懼好樂憂患証之是指其所發言也中以體言正
[003-23a]
以用言周子言中正即中和之别名中和以性情言中
正以義理言也知心以所發言則意以所存言益明矣
惻隠心動貌即性之生機故屬喜非哀傷也辭讓心秩
貌即性之長機故屬樂非嚴肅也羞惡心克貌即性之
收機故屬怒非奮發也是非心湛貌即性之藏機故屬
哀非分辨也又四徳相為表裏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發
中有藏藏中有發


  禮之用和為貴而以節為體體陰而用陽也又曰忠信
[003-23b]
禮之本也故哀樂相為表裏又曰䘮禮忠之至也故曰
䘮與其易也寧戚聖人以証禮本焉


  智者良知靜深之體良知貫乎四徳而獨於智見其體
葢深根寧極之後正一㸃靈明葆任得地處故曰復其
見天地之心乎


  貞下起元是天道人心至妙至妙處


  仁統四端智亦統四端故孔門之學先求仁而陽明子
以良知立教良知二字是醫家倒藏法也


[003-24a]
  天道八風之氣一一通之人心如風自東則雲滃而雨
萬物資生自南則雨潤之後繼以日暄萬物長養自西
則雲歛而霽天道清肅萬物自長而成自北則重隂凝
結氣乃沍寒萬物自成而實四時各循其序八風適得
其調分明喜怒哀樂中節之象若動不以時或互相淩
越或紛然飈舉則八風皆能殺物而金氣為甚金氣盛
則雨澤不降萬物受刑故西方之教行於中國吾道之
賊也


[003-24b]
  日用之間嘗見得滿腔子生意流行否生意周流無間
否行而不過其則各止其所否如此乃是真實工夫也
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心之所以為心也大哉
乾元萬物資始心之幾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
和幾始著矣日新之謂盛徳富有之謂大業


  體用一原顯㣲無間此宋儒見道之語後人往往信不
過看大學不明只為意字悮解非與格致事漢疏八目
先誠意故文成本之曰大學之道誠意而已矣乃他日
[003-25a]
解格致則有意在乎事親等語是亦以念為意也至未
起念以前工夫反坐之正心位下故曰無善無惡者心
之體有善有惡者意之動夫正心而既先誠意矣今欲
求無善無惡之體而必先之有善有惡之意而誠之是
即用以求體也即用求體將必欲誠其意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齊其家又先之治國平天下種種俱宜
倒説也此亦文成意中事故曰明明德以親民而親民
正所以明其明德至以之解中庸亦曰致中無工夫工
[003-25b]
夫専在致和上夫文成之學以致良知為宗而不言致
中専以念之起處求知善知惡之實地無乃粗視良知
乎其云大學之道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格物之極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則致知而已矣此
其供狀也看來果是大學本文否


  慈湖宗無意亦以念為意也無意之說不辨并夫子毋
意之學亦不明慈湖只是死念法夫意則何可無者無
意則無心矣龍溪有無心之心則體寂無意之意則應
[003-26a]
圎等語此的𫝊慈湖宗㫖也文成云慈湖不免著在無
意上則龍溪之説非師門定本可知若子之毋意正可
與誠意之説相發明誠意乃所以毋意也毋意者毋自
欺也


  子絶四首云毋意聖人心存太虚一疵不存了無端倪
可窺即就其存主處亦化而不有大抵歸之神明不測
而已惟毋意故并無必固我自意而積成為我纔説得
是私意今意云私意是以念為意也


[003-26b]
  宋人云乾坤二畫為誠明誠立而明至明立而誠至故
誠不至則進之以明明不至則進之以誠互相鞭人上道也
中庸指出二字為學問雙闗鎖鑰如連環劫子永無敗著
凡事之不可言者皆其不可行者也故君子遇大事先
謀慮乃心必曰如之何如之何甚者書之於策而後行
是以動鮮敗績今也率意而行即心口且不能自語安
望其及於人乎故曰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
成其變化


[003-27a]
  治道之要在知人君德之要在體仁御臣之要在推誠
用人之要在擇言理財之要在經制足用之要在薄斂
除㓂之要在安民以上丁丑冬日


  化念還虚化識還虚化氣還虛虛中受命德合無疆理
從此顯數從此出河洛天機一齊輻輳所謂宇宙在手
造化生心


  日用之間動靜云為莫不各有自然之理茍能順以應
之如飢食渴飲夏葛冬裘不起一見則亦無往而非道
[003-27b]
矣纔起一見便屬我見强我合道動成兩畔


  徳日慎小心日謹微


  無事時存養有事時省察若無事時存養不得力且就
有事時省察有事時省察不得力且就無事時存養若
兩者皆不得力只合查考存養是存養个恁省察是省
察个恁此時昭昭然揭出一本心便須不由人不存養
不得亦并無存養可説且不由人不省察不得亦并無
省察可説方是真存養真省察


[003-28a]
  凡過生於悞然所以造是悮者必過也惡生於過然所
以造是過者亦悮而已故過與惡每相因而過尤易犯
過而不已卒導於惡君子惓惓於改過所以杜為惡之
路也


  孟子言本心言良心言人心言不忍人之心言四端之
心言赤子之心不一而足最後又言良知良能益勘入
親切處凡以發明性善之説此陽明之教所自來也其
曰致良知亦即是知皆擴而充之之意然以之解大學
[003-28b]
殊非本㫖


  大學言明徳不必更言良知知無不良即就明徳中看
出陽明特指㸃出來葢就工夫參本體耳非全以本體
言也又曰良知即天理即未發之中則全以本體言矣
將置明徳於何地乎


  以良知為性體則必有知此良知者獨不曰知得良知
却是誰又曰此知之外更無知輾轉翻駁總要開人悟
門故又曰致知存乎心悟自是陽明教法非大學之㫖
[003-29a]
大學是學而知之者


  上士樂天中士制命於禮下士制命於刑小人制命於欲
身置名教之中心融物理之妙真切為己務闇然而日
章不愧屋漏即上達乎天徳友人有問學者每拈此語為的


  學問之宗心尚矣然心一也而學或異有本心之學有
師心之學有任心之學本心之學學得其心聖學也師
心之學索隠行怪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者
也任心之學則小人而無忌憚矣以上戊寅


[003-29b]
  佛氏止言一心心外無法萬法歸空依空立世界何等説
得髙妙乃其教門則忍情割愛逃親棄君事事落邊際見
此又何等執著乃言空耶流遯既窮則云空本無空指一
㸃識神認作本來人而又不自居識神起時隨識起滅時
隨識滅時起時滅隨起隨滅即謂之不起不滅幾何而
不認賊作子乎至是則佛氏之言心可謂䘮心之極
人心本無惡近儒解克已不以去私言亦是然形氣之
病獨非私耶仁者渾然與物同體有己而後有物安得
[003-30a]
仁故克己復禮為仁此是聖學宗㫖不可草草看過
決機審慮患長與人周見利淡四者處事之要


  存其心養其性存得恰好處便是養本是一个工夫却
須兩句説正如宋儒言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呉朗公言天無時不動而天樞則不動是動静判然二
物也天樞之動甚微如紡車筦一線極渺忽處其動安
可見故謂之居其所其實一線之微與四面車輪同一
運轉無一息之停故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此可以悟
[003-30b]
心體之妙故曰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此學不明
遂令聖真千載沉錮而二氏之説得而亂之


  學不可不講尤不可一時不講如在父即當與子講在
兄即當與弟講在夫即當與妻講在主即當與僕講在
門以内與家人講在門以外與鄉里親戚朋友講若是
燕居獨處無可講時即當自心自講如何而為食息如
何而為起居如何而為聖為狂為人為禽有一時可放
空耶纔一時放却便覺耳目無所加手足無所措大之
[003-31a]
而三綱淪小之而九法斁


  君子謹身勿勿乎如不及也平康之中有險阻焉衽席
之内有鴆毒焉衣飲之間有禍敗焉除夕訓兒輩以上
己夘


  至哉萬物備我之説萬物皆備而後成其所謂我若一
物不備我分中便有虧欠一物有虧欠并物物皆成滲
漏如人身五官百骸有一官一骸之不備則衆官骸皆
不成其位置故君子一舉足而不敢忘敬也一啟口而
[003-31b]
不敢忘信也


  人心如穀種滿腔都是生意物欲錮之而滯矣然而生
意未嘗不在也疏之而已耳又如明鏡全體渾是光明
習染薫之而暗矣然而明體未嘗不存也拂拭而已耳
惟有内起之賊從意根受者不易除更加氣與之拘物
與之蔽則表裏夾攻更無生意可留明體可覿矣是謂
喪心之人君子惓惓於謹獨以此


  從前旬日皆落空忽忽從忙裏過或從憂裏怒裏過須
[003-32a]
得陽和一轉方解此个病痛不是小小


  學者須是見道分明見道後方知所謂道不可離者不
是我不可須臾離道直是道不能須㬰離我


  知言是學問入路養氣是學問進路惟知之至斯養之
至養之至則知益至矣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氣之
本也誠者天之道也勿忘勿助敬之至也思誠者人之
道也


  省察二字正存養中吃𦂳工夫如一念動於欲便就欲
[003-32b]
處體體得委是欲欲不可縱立與消融猶覺消融不去
仍作如是觀終與消融而後已一念動於忿便就忿處
體體得委是忿忿不可逞立與消融猶覺消融不去仍
作如是觀終與之消融而後已是勿忘勿助中最得力


  問萬物皆備之義曰萬物綂於我矣萬形綂於身矣萬
化綂於心矣萬心綂於一矣問一何綂乎曰綂於萬一
綂於萬一故無一萬綂於一萬故無萬無一之一是謂
[003-33a]
一本無萬之萬是謂萬殊致一者體仁之功滙萬者强
恕之説一乎二乎安乎勉乎


  問恕曰恕己己所不欲勿施於己曰恕己焉己乎曰恕
己則盡乎人矣周子曰公於己者公於人未有不公於
己而公於人者也曰請問其方曰不欲勿欲不為勿為
近取諸身一飲一食子臣弟友如斯而已然則古之為
方也强而難子之言方也順而易乎曰以易始之以難
竟之斯可矣


[003-33b]
  應事接物儘有差處只是心粗也淺深不得其度緩急
不得其宜皆犯心粗


  火氣一平便無入不自得此一道大氣從何處熾然
示韓叅夫云力剗浮誇之習深培真一之心又曰從聞
見上體驗即從不聞不見消歸從思慮中研審即向何
思何慮究竟庶幾慎獨之學


  輕當矯之以重急當矯之以緩躁當矯之以靜褊當矯
之以寛四者為變化氣質之要


[003-34a]
  涵養全得一緩字語言動作皆是








[003-34b]









  劉子遺書卷三